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与乡村旅游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4 09:56:53

文化与乡村旅游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1)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 市场 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 心理 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 传统文化 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 历史 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 民族 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 社会 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 交通 、 通信 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 外语 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 图书馆 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 法律 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 道德 的约束和 行政 、行业组织的 管理 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 旅游 发展对乡村 文化 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 材料 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 工业 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 传统文化 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 环境 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 经济 社会 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 管理 ,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 公共 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 农业 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 心理 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 历史 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 文化 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 心理 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 旅游 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 传统文化 资源的 调查 、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 环境 、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 民族 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 经济 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 成本 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 营销 ,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 历史 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 金融 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 农业 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 税收 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2)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3)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4)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2-03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5)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098-05

一、遥远的少数民族乡村

对于古代的文人墨客、时下的城里人,乡村景观应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乡村的生活应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步入乡村映入眼帘的应该是“原生态的歌声、原始的舞蹈、古风犹存的衣服头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和延绵千年的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乡村在某种意义上是作为艺术的对象而得以呈现,并以文字的形式得以流传,是以艺术化的乡村形态存在,是异于乡村人生活和自我感受的那个空间。韦勒克和沃伦说:“伟大的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1]“乡村世界”在不自觉中成为了一个与经验世界所不同的想像世界。

随着西学传入我国,乡村逐渐从一个艺术化的概念向一个理性化的概念转变。乡村亦更加“遥远”的,并开始成为一个不仅仅是与城市相异的地方,而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立的地方;乡村以及乡村的人、物成为了落后的、传统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在启蒙话语下乡村成为了封建的、需要被破坏、改造与消灭的对象。乡村、乡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乡村与乡民开始披上了在文明发展程度上、历史发展阶段上均落后于城市、城里人的“话语”外套;至此,理性、科学的话语形象取代了艺术性的乡村话语形象。站在远方的建构者成功地实施了建构,这个过程却使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了更加遥远的他乡。这种想像心态、对乡村的回忆与认知进程深深地影响了当下少数民族乡村的文化进程、生活方式与旅游开发。

费孝通先生曾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如今少数民族乡村似乎比中东部的汉族乡村要更名副其实,少数民族乡村更具“土气”和历史的味道。“当外面的人们以一种猎奇的心理和看野蛮和蒙昧的不良居心来我们这片圣地‘观光’时,我们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是的,我们需要外面的世界了解我们……我们拒绝他们用异样的目光和居高临下的俯视来‘同情’和‘施舍’”[3]。当下不容忽视的是,城里人到少数民族村寨去旅游,多怀拽着“猎奇”的心态去看新鲜和土气,看与城里的生活、中东部的生活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也是当下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热的重要原因。

2011年7月笔者一行在贵州镇山村、偏颇乡、西江苗寨、郎德上寨、肇兴村、堂安寨、岜沙村等7个旅游村寨开展以“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历时半个月,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 039份,访谈137个。此7地均属贵州民族旅游开发较早或较为成熟的乡村,特别是郎德与肇兴,均在20世纪末开始民族乡村旅游开发,其中郎德、西江也是贵州较为著名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点。如今旅游业成为了这几个乡村的主要新兴行业,旅游收入成为了大部分村寨的主要收入来源,现代旅游事业也给以上7地外貌和村民的生活方式、文化表现形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2011年1-6月,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接待游客达74.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7亿元,成为雷山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郎德上寨被称为“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点之一;肇兴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是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这些村寨近几年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旅游者到此来观赏民族传统,另一方面也保留与创造了很多传统景观,即少数民族旅游管理与开发部门也主动迎合这种“被想像”的心态,主动地刻写“土气”和“与众不同”,以迎合城里人对其民族和生活方式的想像。正是这种想像与刻写双重作用下少数民族及其乡村的呈现方式再次发生了改变。

三、想像与刻写的互生

在调查期间,笔者发现,以上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在向外界或城里人展示其传统的民族性的生活部分,主要是服饰、舞蹈、房屋建筑等可视层面。村民们在主动保留或尝试着放弃他们的可视性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存在着旅游开发与管理部门为了显示其民族特色,特别是城里人对其民族与众不同之处的“想像”与回忆,要求或强迫村民们保留或展示其民族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所有的人相互认识的方式,是通过让对方描述,通过作描述,通过相信或不相信有关对方过去和身分的故事”[4]18。由于我们国家积极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宣传,55个少数民族的确认另一种意义上就是认可与尊重了其他异于汉族和汉族生活的另外55个民族生活特色。民族乡村旅游就是通过去感知他们的历史而实地欣赏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特色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城里人对异乡他族过去和身份的想像与传统记忆的体验。然而正如康纳顿所言:“回忆被当成文化活动而非个人活动的时候,它容易被看成是对一个文化传统的回忆;反过来,这种传统也容易被想成是某种刻写的东西。”[4]5在当下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过程中,就出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被刻写的梦魇。以下将通过民族服装、头饰、由传统的吊脚楼到半木楼半楼房、吹芦笙等可视性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来探讨想像与刻写的问题。

衣服、头饰似乎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重要的可视性区别之一,传统的衣服、头饰是少数民族身份的重要表征。然而,城里人希望看到传统的衣服、头饰时,少数民族村民却开始将之放弃。芭沙苗人以“最后一个持枪部落”和“镰刀剃头”,现型无疑会对城里人对这两种“想像的传统记忆”造成巨大冲击。在衣服方面,年轻村民们也越来越倾向于现代服装而不是民族服装,比如布依族的B说道:“我们家都是穿汉族的衣服,以前穿那个衣服(布依族服饰)很麻烦,要包那个头嘛,这个很麻烦,就不穿了,穿汉服。”不仅是头饰影响了衣服着装,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衣服要做很久的,一年就这个时候(夏季)做衣服,农历六月份开始。有种植物泡在水里,这时候天气很热,放点米酒,水就变成蓝色了,把自己织的布泡到染料里,过些天取出来晒干,完了后还得弄好多其他的,这段时间手都是蓝色的,都是染料染的,做一套衣服一般的2个多月。由于是土方法染的,天热了,这种衣服穿着很不好,一出门衣服上的颜色都跟着汗掉,身上也沾着蓝色”。民族服装制作程序复杂,更致命的是热天穿着掉色,相比之下,现代服装就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今西江、岜沙等地的旅游开发部门与村委会只能鼓励村民们穿民族服装、保留头饰,除了老年人在延续以往的生活样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明显了告别了民族服装与头饰,告别了城里人对其的想像。

另一方面,城里人的想像是有时空限制的,对服装与头饰的想像局限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由于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村民进入城市,为了避免城里人的异样眼光和对其“传统=野蛮”的想像,少数民族村民们也主动放弃了民族服装与头饰。岜沙的A说道:“像我们出去打工的人就没有留那种头饰了,留那种笑都要被笑死的,人家就会说怎么留这种头发呢?像我的崽在学校也不好留这种头饰,同学们笑他,觉得土,像野孩子。”

外地人对传统建筑的想像也造成了旅游管理局对村民的生活进行了想像化的刻写。这方面西江与郎德上寨进行得最为明显,西江的D说:“我们这边搞了田园风光建设,就是为了让城里来的人看,但我们这里一点好处、收入都没有,从2009年(开始)县里规定不准起新房子。我们这边田地都要留着,自己家的田都不让自己起房子。现在人多了,老房子根本住不了,有的人家儿子结婚了,因为没有地建新房子,全部都挤在一个房子里,根本没有土地建房子。搞得现在村里有2户在隔壁村买的土地,没有办法啦,这边根本不让起房子。”“我们自己家的老房子根本住不得人了,我前些年建了一栋楼房,现在非要我在外面包一层木板,要多花几千块,还要油一层油漆”。“现在的房子是政府强制刷成黑的,不过下面还是有2家就是不刷,因为他们上面有人,村里拿他们也没有办法,一般人老百姓哪敢啊,让刷还不是就刷了”。为了鼓励村民们居住传统木房子,西江旅游管理局还专门制定了每年根据木房子的历史年代进行一次旅游收入分红的办法,但也同样因为村民新建房屋而发生了暴力冲突事件。村民E更是一语道出了城里人的想像和刻写与村民们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冲突之处。E说:“我们村建房子都喜欢新露露(当地方言,意为新的)的,不喜欢黑溜溜的、旧的,但是你们游客看的时刻喜欢看旧的,住的时候又喜欢新的,要设备高档的,没有人喜欢住旧的。”城里人不仅想像着旧的、传统的建筑,更想像着少数民族应该是居住在这旧的、传统的吊脚楼里面,不仅是高楼大厦应该是城里的景观,连砖制板房也都应该在非民族地区看到。这种想像与刻写无疑就把少数民族定格到非现代景观之中去了,少数民族仍然被建构到传统、土气的格局之中,定格在想像之中的过去。

芦笙节是苗族、侗族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吹芦笙是村民们的重要娱乐方式。虽说“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4]5,然而,历史的重构也往往不依赖社会记忆。“以前播种子不能吹芦笙,就是过年、过芦笙节的时候才能吹,我们村(郎德上寨)是首先打破这个习惯的,有20 多年了。因为游客不分时候的来,他们来了我们就要吹芦笙、敲大鼓。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闹得很凶,好多人到我家来找我公公(时任村支书),说‘如果今年我的庄稼收不好,就找你’,公公没办法,找老人开了几天会,决定试一下,继续吹。上面领导来看,承诺说今年收成不好,就由上面承包的欠收的部分。后来发现稻谷长得还好,收成时也没问题,那年收成特别好,老百姓发现没有事情,以后就不管这个了,芦笙只要有客人来就可以吹,现在吹芦笙成为了迎宾礼的亮点”。本来在苗族和侗族的传统习惯里,只能在过年和芦笙节时吹芦笙,但由于芦笙是这些民族的特色,为了迎合城里人对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完整想像,芦笙最终随时随地都可以吹奏。如同打糍粑一样,本来在苗族习俗中,打糍粑只能是在过年的时候打一次,若在西江违反这个规定是要受到民约“四个一百二”(即罚120斤米,120米酒,120斤菜,120肉)的惩罚,现在搞旅游了,就什么时候都能打了”。如今的城里人来到西江,以为吹芦笙和打糍粑是这些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实这个想像却并没有历史基础。

“一个村子非正式地为自己建构起一段绵延的社区史:在这个历史中,每个人都在描绘,每个人都在被描绘,描绘的行为从不中断。日常生活几乎没有给自我表现留下什么余地,因为个人在如此大的范围内记忆与共”[4]14。民族乡村的个人分享了自己民族和乡村的历史与文化,成为了历史的天然描绘者,但由于超越于历史的想像与刻写,个人的日常生活均被重新描绘,民族及乡村的历史与传统跃出了历史和生活的边界、古与今的范围,这段民族及乡村的历史不是在绵延中传承,而是在转折中断裂与剧变。

四、文化的原真性与想像

“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有“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原初的”(original)涵义,原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authen-ticity”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三种含义。英国文化遗产专家David Lowenthal认为,“Authenticity”表示与“虚伪”(false)相对应的“真正”(true),与“伪造”(fake)相对应的“真实”(real),与“复制”(copy)相对应的表示“原作”(original),与“欺骗”(corrupt)相对应的“诚实”(honest),与“世俗”(profane)相对应的“神圣”(sacred)[5]。在当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城里人往往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就等于其特色和与众不同,不同于现代都市生活和汉族农村生活之处,这是一种内含着不自觉的想像性的原真性。

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这样描写一位当代旅游者一次典型的日本远足,“那是一次十足的符号旅行,筷子——鞠躬——弹球戏——车站——汤水与薄片——没有中心的菜肴……”[6],旅游者们就是在这些的符号系列中漂流,并且满足于享受这些异质符号并陶醉其中,贵州的民族旅游也无不是在侗族鼓楼、芦笙、苗银、苗绣、吊脚楼中流转。“旅游者关注传统,为过去的文明遗迹所吸引,并不是要完全重复过去的故事,或是认真地想了解遗迹背后的真实内涵,他们对于传统的兴味大多在于它们给当代生活提供了饶有趣味的‘新’符号,依此可与现代文化符号相参照”[7] 。如此的旅行过程通常是一种把想像、分类付诸于少数民族或不同地区的实践,同时亦是欣赏少数民族自在的或旅游开发部门有意刻写的种种可视性异文化表征的过程。

如今的芦笙节、迎宾礼、苗绣、吊脚楼等可视性形式都已然不同于半个世纪前的样式,甚至还出现了多个民族互借传统的情况,当下城里人看到的传统是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民族传统,是强行分类后的地方传统。这些传统民族服装、头饰、乐器、娱乐形式等普遍成了城里人的“拍照”“欣赏”的文化表像,甚至将少数民族村民们禁锢在国家边陲,并被付诸“世外桃源”的想像,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使这些传统定格在原真性之中。旅游开发的推进,这些原本处于现代文化边陲的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了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少数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们开始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或使用现代生活方式,但原真性的想像、传统与现代的分类却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他们与现代文化的交流和自身全面的发展。

然而,出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旅游开发、文化殖民主义、艺术审美等原因的考虑,当下的一些人类学者、旅游者、民族旅游开发部门等群体更是普遍站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原真性”的立场上,特别是“知识”与“权力”结合而产生的学者话语,更使“原真性”问题蒙上了一层道德正义,民族发展、生活形式变迁等反而增添了非道德的意味。

五、文化变迁中的“好古厚今”

社会发展与变迁本是常态,然而当下少数民族旅游却不经意间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即来自社会飞快变迁的城里人回忆、想像另一个遥远的静态、原真之乡,并希望描绘与观赏一个“落后、传统”的历史化现状。

在此,我们并不否认旅游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旅游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留与传承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的,是一个进程,而非一个恒定的结果与结构,恒常状态的文化变迁是一个辩证过程。“一方面变迁中必然有某种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否则就是文化的断裂或消亡;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连续中必然产生变迁,否则这种文化也由于无法应付环境的挑战而窒息了自身的生命力”[8]。

如今,由于伴随着城里人对少数民族传统及其生活、文化的想像而兴起的民族旅游热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旅游开发与管理部门,甚至是村委会和部分经济能人,主动地固化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或者有意地改变日常生活习惯而创造文化形式,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一种向“原真”回归的刻写状态。这种刻写化的文明传统,一方面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进程,另一发面也改变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互动,窒息了少数民族人民对更舒适、方便生活形式的追求。通过城里人、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部分乡村能人的共谋而产生一种文化进程中的“博物馆情结”。此情结由于“过分好古”而或主动或被动的抛弃“今天”,抛弃现代文明,以致忽略了文化发展变迁的恒常状态,忽略的人的真正发展和进步,忘却了文明的发展也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和常态,从而使少数民族成为生活在异度时空中的“被观赏者”。

费孝通面对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变迁,他想到“任何变迁过程必定是一种综合体,那就是: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了解以及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是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9]21。我们对社会变迁不能割裂的对待,走到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两者的极端,要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好古厚今”,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对身份认同、生活延续与民族生存的核心意义,也要考虑到当下民族融合、文化传播与涵化的宏大社会背景,同时也要尊重文化变迁的常态和趋势,而不是依托想像与强力擅自改变其变迁之路,在文明进程普遍加快的现代化背景下而要求少数民族文明向原真性回归。

一些人类学者、旅游者偏好于传统社会、民族地区,然而也不可一味沉溺于传统的价值的想像和原真性的追求之中,特别是对其研究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想像而忽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不可假定经验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从而“让历史变得毫无意义,使情感成为理智的影子,用我们所有人内在的‘野性思维’,取代了特定的丛林定的野蛮人所特有的思维”[10]。当下要在“好古”的同时,也要“厚今”,尊重当下的文化变迁之态和社会文化现状,不能一味站在“遥远的少数民族”去想像并刻写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将其归类于现代之外。要积极地如费孝通先生当年希望“建立一门研究人的科学以及在使一切文明之间真正的合作上分担他那沉重的负担”[9]1,分担着“文化自觉”的重担,尊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变迁趋势,而非将少数民族一味的定格在“想像式的异邦”,尊重民族的文化变迁和民族的发展,学者如此,旅游者、旅游开发部门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5.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3] 杨建忠.给外人一个完整的苗族形象[EB/OL]. [2011-04-28] ..

[4]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David Lowenthal, Authenticity: Rock of Faith or Quicksand Quagmire,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http://getty.edu.

[6] 罗兰·巴特.符号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8.

[7] 蒋原伦.传统的界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9.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6)

一、旅游凝视理论的引入

“凝视”,英文词源为gaze,意思是一种观看的方式或者方法,其最初源自社会学思想,后来在文艺学、美学等各个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它的核心点在于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因此凝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力的分析。1992年,英国注明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旅游凝视”理论,以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权力互动关系,这样将旅游凝视理论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厄里对旅游凝视的特征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平等性。厄里认为,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来,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第三,符号性。厄里认为,旅游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凝视就是某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旅游摄影本质就是旅游凝视的固化。

二、用旅游凝视视角来分析乡村文化弱化原因

(1)乡村旅游中文化交互关系分析。根据“旅游凝视”理论,我们可以推论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类群体。“凝视者”就是是乡村旅游主体,“被凝视者”就是乡村的居民。1、乡村旅游群体的文化动机分析。一般的认为,现代社会的旅游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群体在从事某项旅游活动时,最重要的事进行一种精神消费,而这种精神消费实质上可以归类于文化活动。2、乡村旅游中旅游群体与当地村民交互关系分析。依据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汇、冲撞,并且在差异中追求某种一致。乡村旅游者与当地村民间的关系交互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待:第一阶段:“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者文化平等交流阶段。该阶段是乡村旅游的起步阶段,少数城市旅游者为了逃避城市文化的喧嚣而到乡间寻找城市没有的静谧。在这一阶段,属于平等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群体和乡村村民都相互怀着良好愿望和平等意识。因此不存在厄里“旅游凝视”意义上的“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第二阶段:属于互动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被凝视者”主动接受“凝视者”阶段。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倾斜。大规模的乡村旅游群体涌入乡村旅游目的地后,村民逐步体会和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正是乡村旅游群体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或需要体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利益,乡村村民主动接受乡村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村民开始迎合相关的旅游群体,甚至还创造一种虚假现实来迷惑旅游者。第三阶段:属于凝视加深阶段。“被凝视者”趋同于“凝视者”阶段。大量乡村旅游者反复多次涌入乡村旅游地后,城市人优越的物质财富和他们携带的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乡村村民。但是,文化素质低决定了村民并不能深刻理解市场和城市文化的精髓,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条件去践行这种文化。

(2)乡村文化弱化原因分析。参照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乡村旅游者在整个乡村旅游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农家活动,这个过程,两者不断互动,但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看到乡村旅游者的心态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将这个活动实际看成是”凝视者”对”被凝视者”的侵入行为。扮演“凝视者”的乡村旅游者作为城市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扮演“被凝视者”的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乡村旅游文化向前发展。在这场文化交互过程中,表面上看,城市群体带着一种休假的心态来追求乡土气息,但不能忽视,他们背后所承载的物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文化特有的理性和繁荣,是属于主导的一方,必然深深的影响着相对弱势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活动载体――村民,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迷失在自我文化和它文化间,逐渐走向庸俗化。对经济的渴望使得村民在保持自我文化中不经意的却把文化当做商品来贩卖,使得乡村旅游充满了商业气息。从接待游客的中享受到一些经济实惠后,村民试图通过已换得的经济利益效仿多次反复影响他们的城市居民,甚至在建筑物上也开始模仿城市建筑,以楼房来代替他们原有的乡村农舍,逐步走向城市化。而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的乡村却再也满足不了原本希望到乡村寻找乡间野趣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7)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0引子

近年来有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表面上看也是风生水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发展的效果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个样子,效果不理想。作者认为,发展理念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我们指明的方向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研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民族民间文化的功用

1.1文化是一个族群的生活氛围

对一个族群来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的氛围中,又不断地创造延续发展这种氛围。这种氛围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是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等等长久积淀的结晶。族群的每个个体都不能脱离这种氛围生活,或者说每个族群都带有很深的族群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也深深地刻印在族群的每个人身上。这种文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离开,如果脱离了这个氛围或者说去掉了这个烙印,那么这个人就失去了民族性了。如一个山东人和一个四川人,从照片上我们看不出两个人有什么不同,但是只要他们开口说自己的方言,就很容易判断他们是哪里人。这是族群文化的基本功用。族群的个体能不能脱离其族群文化而独立生活,答案是肯定的,似乎也是否定的。

1.2文化的软约束导致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族群的个体并非离开了族群文化而不能生存和生活――这是文化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导致了文化的传承与裂变。一个人或者一个族群的一部分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战争”首先在两个不同族群的“文化”层面展开,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如果外来文化适应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就逐渐消失,而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相反如果本土文化被改造了,服从外来文化,则本土文化消失裂变,而外来文化反客为主。得以传承而“胜利”的这种文化实际上也不复是原来的那个文化了,加进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外来族群的人到一个新的族群生活,被同化了,自己文化消失了,这种生活能否被接受?

1.3空间变异的文化在时间上也是不可以接受的

所谓的空间变异,是指一个族群的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改变了其原来的生活空间。这里说的“时间”是指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跨度。一个在中国生活惯了的成年人到国外定居感觉到不习惯,所以有“落叶归根”之说,但是,这个人的下一代或者下几代人会感觉到习惯,于是我们说文化变异在时间上是可以接受的,其实这是不对的。下一代人或者下几代人,为什么会感觉到习惯呢?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中,异国他乡的文化是他们的“初始文化”,根本不存在习不习惯的问题。因此,他们一旦回国生活反而不习惯了,这恰恰说明,时间没有解决不同文化的适应问题。

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可以离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氛围。否则,他在精神上或者说其幸福指数上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终极功用!

2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2.1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和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发展,则在于其文化的特殊性。旅游的兴起就是源之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好奇是旅游产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机。可以这么说:没有文化的差异则没有旅游。

乡村旅游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之间的关联是天然的。科学的表述应该是:民族民间文化既是乡村旅游的“因”,也是乡村旅游的“果”,换言之,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吸引了客源地的游客来旅游;而游客来旅游的目的也是为了领略民族民间文化特殊性。本来文化是文化,旅游是旅游各走各的路,由于实用主义的目的,这两个本来可以各自发展的产业,基于其“天然”关联性,在功利性思想的指导下,而主动地引导其融合发展。

2.2乡村旅游对民族民间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乡村旅游往往是要打着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旗帜的,但乡村旅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值当怀疑。实际上,功利性的乡村旅游非但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往往走向它的反面,变成――宰杀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把屠刀!

千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保持其传承与发展,恰恰是没有碰到外来文化的撞击或者是侵蚀。而旅游无疑提供了这种平台,功利性的旅游不仅是提供这种平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在这个平台上PK。由于“文化的软约束”,假以时日,民族民间文化将慢慢失去特殊性而泯灭,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贵州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原生态的特征是外界所向往并愿意一探究竟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处在大山深处,崇山峻岭中的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可以说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工业文明”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全球,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通信光缆的铺设,大山深处的文化就不可避免的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是通过两个路径实施的:一是叫“走出来”,山民直接溶于外边世界接受或体验外部文化;二是叫“走进去”,外部文化进入大山深处。乡村旅游就是外部文化走进去的一种形式。问题的关键是:这“一进一出”就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博弈绞杀!

3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

3.1对立统一的发展

在主观上民族民间文化不能是乡村旅游的“诱饵”,应当是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的氛围,在文化的碰撞中能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如人才的回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后继有人,有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绝艺后继乏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总而言之,让民族地区的人们热爱自己的文化,并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的轨道上来――不能奢望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不喜欢自己的文化而让别人喜欢。

3.2保得住青山绿水

具有丰富民族民间文化的贵州,当然不能是一个被现代工业文明所遗忘的角落,发展是必须的。但是由工业文明激活的农经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把双刃剑”,“拿来主义”要有所取舍,村村通公路,户户有电缆――这是必须的,但是各村各寨全面开花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摒弃,谁都没有权利竭泽而渔、破坏生态、青山绿水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社会财富,这对贵州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保住青山绿水,就必须有序开发,不能各自为政。大山深处,茫茫丛林散豆子一般的村寨各自为政,而各村寨的每户村民又各自为战――势必导致乱砍乱伐盲目建设破坏生态破坏环境,必须划片划区――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切断各户与外界的直接利益链接;其次,转移支付,游客冲着村寨的独特文化而旅游,为此而支付的费用,并不会直接变成村寨的收益。是被旅游的六元素(吃、住、行、娱、游、购)所代表的六大产业共同瓜分掉了。政府应当将这部分的税收转移支付到划片划区集中管理的旅游景点,最终让村寨的人民受益。

3.3留得住乡愁

“留得住乡愁”这五个字含义十分深刻,博大精深,很难用几句话解读清楚。但关键点就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本文指的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自信,“乡愁”就是对家乡故土的眷念之情,一旦离开就愁肠百结,家乡故土对游子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何以对家乡有这种感情呢?就在于千百年来“这方水土”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而这种魅力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方水土”所呵护的人群中。那么“留得住”就是对“乡愁”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同样也折射出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换言之,一旦对故乡故土没了眷恋――那么就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的消失。“乡愁”的断灭――就是一个族群风流云散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6).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8)

二十世纪后期,国内的旅游行业才开始走向农村。今天,国内农村旅游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农村旅游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农村基层群众创造了经济效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现今农村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商业化的冲击。虽然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提升,但是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变质。使今天多地农村的传统文化商业气息过重。

二、传统文化和在农村进行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传统文化

农村传统优秀的文化是农村开展旅游行业的基础与灵魂。农村传统的田园式生活能够使游客融入自然,远离快节奏的喧嚣式生活。使游客身体放轻松的同时,能够使游客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满足。

(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在农村旅游业开展之前,农村处于闭塞状态,与外界交流极少。但随着农村旅游行业的兴起,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农村,体验着农村的生活和人文情怀。这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农村的优秀文化。若去云南走一遭,能够看到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称呼都具有民族特色。例如,彝族男子叫做胖金哥,女子叫做胖金妹;白族男子称为阿鹏,女子叫金花等。这些都是当地的特色文化。

三、国内旅游行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保护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在农村大力发展旅游行业能够增强村民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保护意识

随着来到农村旅游的游客们对乡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对农村旅游设施的建设、对于名胜古迹的保护等,都是人们意识提升的表现。

(二)在农村过度的发展旅游行业使传统文化更加趋向于商业性质

农村旅游过快过热的发展,使农村每一天都迎来大量的游客。原本单一的旅游线路已经无法满足数量众多的游客的需求。再次开发的线路中,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掺杂了许多商业化的元素,使当地传统文化变了味,使农村文化逐渐的在流失。

四、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保护并且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完善在农村发展旅游行业过程中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规章制度

在旅游行业在农村发展增强人们对于文化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必须在农村形成保护文化的规章制度。对于一切可能造成文化流失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明确的规章制度不能提醒农村基层群众,同样对于前来农村旅游的游客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力。开启全民共同保护文化的模式。

(二)注重保护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质朴的人文环境是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保护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是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向前发展。注重农村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能够保证村民和游客精神方面的满足。保护乡村最为质朴的一面,发展农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国家整体文化的发展。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9)

一、基本概况

王家坪镇位于永定区东南边陲,东邻桃源县牛车河乡,南接沅陵县七甲坪镇,西抵本区沅古坪镇,北靠慈利县金岩、洞溪乡,版图面积167.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居)16188人,居住有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9.3%。境内自然景观优美、土家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汇萃,是历史上享誉湘北的“九都文化之乡”,先后2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8项部级荣誉。荣获“湖南省旅游名镇”“湖南省生态镇”“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湖南省美丽乡镇”等30余项省级荣誉。

二、发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景点开发单一

一直以来,我镇大力加强土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土家吊脚楼保护一直不敢松懈,建立了10个古村落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取得了巨大成效,成为我镇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因而我镇在旅游景点开发上,一直力推土家吊脚楼这一龙头品牌,因而造成景点开发定位不科学,内容雷同,难以迎合不同需求的游客。

(二)交通滞后,亟待提质升级入镇公路

王家坪镇距市区57公里,公路翻山越岭,路面坑洼狭窄,坡陡弯急,经常造成车辆拥堵,导致游客望却止步。交通滞后,已成为王家坪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解决张桃公路三岔隧道至王家坪镇路段公路的提质升级,改善旅游交通条件。

(三)资金匮乏,亟需解决旅游配套资金

近年来,我镇积极需求建设资金,完成了集镇“对联一条街”建设,每一个店铺都挂有木刻的对联;完成了集镇民族剧院改造和农技站穿衣戴帽工程,但集镇街道其他建筑穿衣戴帽提质升级资金、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家吊脚楼修复开发资金等严重不足,造成土家文化特色不能充分展现,难以彰显旅游价值。亟需上级部门给予财政和项目资金支持,打造具有土家特色的文化一条街,完善全镇水、路、电、网等整体硬件设施,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园路、休息设施、景区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

(四)基础设施滞后,亟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王家坪镇目前无停车场、无农贸市场,集镇水、路、电、网等整体硬件设施,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游道、休息点、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如罗峰山万亩映山红景区公路仅供单车行驶,旅游旺季车辆拥堵严重,旅游安全性难以保障。亟需有关部门重视完善,在公路整修、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电网改造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逐步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持续发展。

(五)人才短缺,亟需强化统筹规划指导

目前,王家坪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正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原有的粗放式、自发性的管理经营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不利于长久可持续发展,继续专业人才加强指导开发。王家坪镇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旅游开发管理多是通过考察学习逐步推进,力度小、见效慢,虽制定了镇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缺乏统筹规划及专家的专业指导,影响力和成效不明显,亟需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与指导。

三、发展旅游需要采取的对策

(一)科学谋划定位,厘清发展思路。一是高标准定位。王家坪镇党委政府按照“张家界的山水,王家坪的民俗”和“张家界自然风光之外的文化瑰宝”定位为全镇的发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紧抓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着眼推动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打造文化重镇、产业强镇、生态美镇、旅游名镇的“四镇”发展目标。二是科学制定规划。聘请吉首大学专家团队及本土学者共同编制了《王家坪镇土家吊脚楼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启动了“民俗风情旅游名镇”规划编制,制定完善了《王家坪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王家坪镇“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王家坪争创文明景区奖励条例》《王家坪旅游安全管理条例》等12项旅游发展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景区,争做文明村民的评选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三是市场化运作。2015年10月,为进一步抓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王家坪镇党委政府组织注册了张家界王家坪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200万元,由镇文化站站长担任公司法人,进一步夯实了旅游开发的组织保障,王家坪镇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逐步走了上市场化渠道。

(二)强化资源保护,推动特色发展。王家坪镇最大、最具亮点特色的土家文化就是土家吊脚楼,为保护好这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遗产,王家坪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王家坪镇土家吊脚楼保护管理办法》《王家坪镇土家文化保护与发展考核办法》等5个保护土家吊脚楼的规章制度,建立了13个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在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修建钢混砖房,禁止拆楼房建砖房。签定了镇、村、组、户四级保护责任状,对核心保护区的2198栋土家吊脚楼登记造册,挂牌保护,借助国家危房改造机遇,先后投入3000万元对1288栋吊脚楼进行修缮加固、粉檐垛脊、扳爪翘角,提升民俗旅游价值,使其转为旅游经济优势。同时,采取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措施,对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传统土家建筑物进行修缮补充,新建土家吊脚楼8栋,修复、新建风雨桥5座、传统水碾坊12处、木榨油坊13处、筒车28个。土家吊脚楼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珍贵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王家坪镇一张“金名片”。

(三)挖掘民间文化,彰显民俗魅力。成立了土家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导小组,以镇文化站牵头,联合民间文化艺人、退休干部、教师成立民间文化艺术挖掘小组,在对传统土家歌谣、舞蹈、节庆习俗、农耕文化开展积极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土家民俗文化,不断发掘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歌舞等文化资源。整理出版了《王家坪密码》《王家坪民俗系列丛书》《王家坪印象画册》等80余本书籍,并积极进行申遗工作,其中《糊仓》节目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保护传承土家民间文化艺术,编制了《王家坪镇土家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总体规划》,每年聘请民间老艺人,在镇中心学校开展“土家文化进学校,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培养民间文化艺术班接人。自2011年以来,已培训中小学生3000人次,部分学生现已成为优秀土家民间艺术传承人。

(四)抓好平台建设,提升旅游名气。一是抓好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文化站、民族剧院和两所学校“一站一院两校”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5年来,先后举办了“罗峰山・湘西北山歌擂台赛”“中隧杯篮球赛”等几十场大型旅游宣传活动,被央视宣传报道8次,湖南卫视、经视、都市频道报道30余次,王家坪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6年1月24日,举办了“王家坪镇湘西北首届农民春节文艺晚会”,获得了强烈反响,省、市、区各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二是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台。将取得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编成土家民歌进行传唱,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并将获得的多项国家、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的荣誉刻入巨石立于交通要道,作为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象征和促使人民开拓创新、不断超越的鞭策。 三是抓好媒体宣传推介平台。积极邀请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一流媒体采风报道,邀请专家学者调研考察,举办学术研讨会、采风活动。同时,加强自我宣传推介,在打鼓台、张桃公路沿线等交通路口设置旅游导向牌,在人民广场举办王家坪镇自然风光暨民俗文化摄影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并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主流媒体移动互联平台,用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王家坪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推出了《诗意王家坪》《醉美王家坪》《罗峰山上映山红》等60余部宣传推介短片,进一步提升了王家坪知名度、影响力。

(五)优化产业发展,增添发展活力。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剁辣椒、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打好“资源牌”。成立了张家界首个辣椒专业合作社,吸纳60多个专业种植户,基本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七星椒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0亩左右,创建了砂子垭、湖田垭、蔡家坪等千亩七星椒种植基地,年产值约2000万元。剁辣椒加工企业、手工作坊发展到14家,其中龚康、马头山、灵洁3家企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大力推进“523”行动计划,新建罗峰山黑山猪生态放养、将军洞大鲵生态养殖等20多个养殖场。马头溪部级大鲵自然繁殖核心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新增大鲵3050尾。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更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其不仅要对生态文化进行相应的传承,还要对其自身的品牌进行相应的建立,并且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10)

一、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和侗族文化中心腹地。

黎平是中国革命老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示范区和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及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旅游黄金线上的侗族风情文化旅游中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黎平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中国旅游最好的两条黄金线路之一,被联合国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个圣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

黎平的民族文化艺术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绚丽多彩,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被人类文化学家称为“隐藏着的文明”。黎平侗族大歌多次赴海内外演出,早已蜚声中外,是“清泉闪光的音乐”;黎平侗寨苗乡村落古老,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和谐,传统文化气息馥郁,是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可多得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黎平民族节庆更是热闹非凡。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说,堪称“百节之乡”等。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堪称侗族精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唯一盛大的侗族节日。

二、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黎平既拥有富足厚重的文化资源,又坐拥旖旎迷人的自然景观,但这些资源的融合发展之路在黎平尚处于探索阶段。“白天看寨、晚上听歌”成为黎平旅游的写照。黎平的民族文化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黎平民族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要使其作为贵州独特模式的民族文化县、作为黔东南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些制约创建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冲击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都市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绚烂古朴的人文景观、浓郁纯粹的民族风情,正面临逐渐丧失的危机。

(二)没有注意让游客参与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试创造条件让游客体验其中,需要通过广泛运用多种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黎平的“玩故事”在这方面虽有尝试,却做得还不够。在这项活动中,一些节目都是由政府聘请的专业艺术团表演,游客只是观众。游客不能直接参与其中,不能切身体会文化,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并不是游客想要的效果。

(三)是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忧虑

从旅游设施和服务上看,停车场没有,甚至连公共厕所也很少而且简陋。常听到游客在抱怨。这样水准的设施和服务,实在难以博得游客们的好感。游客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回,口碑难起。

(四)宣传品牌欠有力

当今“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陈旧,“守株待兔”更不现实。“芦笙节”、“牯藏节”等节日本身就是很好的品牌,但没有充分利用。

(五)是经费问题。

(六)旅游人才匮乏

一些地方的旅游接待人员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兼导游,有的连半路出家都不是。这样的接待势必降低旅游文化品位,扫游客的兴趣。

三、我县乡村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发展黎平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依托黎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品牌。

一是打造旅游演艺品牌。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演出迅速崛起,肇兴镇、岩洞镇、茅贡乡等地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展演活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要整合利用黎平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进一步开拓旅游演出市场,积极开展商业性演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黎平民族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

二是打造民族手工业品牌。黎平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但也存在品种少、做工糙、旅游纪念品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工艺创新,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民族手工业,使民族手工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加强产品创新,优先抓好拳头产品,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游客在黎平旅游购物的需求。

三是打造民族民俗旅游品牌。黎平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侗族、苗族、瑶族等的民俗民风,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应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情风俗,推出黎平民族风情系列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文化体验型旅游项目,有机地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镇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基础设施不仅要方便游客的游走观光,又要注意与侗家风情相谐调。侗人家走的是石板路,住的是木瓦屋子,最好的就是保留村寨中固有的居住样式,已经被破坏的要修复,完全损坏的要争取再现,就算要修新的东西也要使其与传统的村寨面貌相谐调。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能盲目跟风,一味的“赶时髦”是不明智的,民族村寨旅游必需与乡村的整体格调一致。只有能让游客玩好、吃好、休息好,才能保证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次。总的说来就是要保持景区基础设施的便捷的、优美的、乡土的、民族的、生态的。

(三)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为解决经费筹措难的问题,除政府进行一定必要的投入外,无论在创建前期还是在建成后的具体运作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市场规律。乡村旅游,是政府、村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

(四)要创造条件让游客参与到民族中去。

民族村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不能仅仅是僵硬的陈列展览和艺术表演,而是应该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中去,让他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魅力。

如双江乡黄岗村属纯侗族村寨,是侗族“抬官人”文化和男生侗族大歌的发源地。黄岗村侗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情韵原汁原味。黄岗村民族节日较多,最为隆重的有正月初七“抬官人”和“6・15”祭天节。如能让广大游客参与的民族歌舞与体育项目的体验活动,使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民族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与身心体验,让游客不仅仅是黎平民族文化的“旁观者”,而且也是“参与者”、“传播者”,这对黎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

(五)加强培训,重视引导。

要把乡村民族旅游做活、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首先要让当地村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并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其次是对他们进行乡村历史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其三是要培育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导游队伍,体现乡村民族旅游的本色性、淳朴性。

(六)加大力度宣传民族旅游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文化与乡村旅游篇(11)

(一)良性互动

1 有利于提供动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如香格里拉的霞给村的民族生态旅游,通过游客对民族村寨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的认同,使村民认识到本地区文化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找到了乡村旅游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动力。又如丽江三元村把有形与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发展旅游业后,既可补偿丽江古镇东巴文化流失的短缺,又使优秀的东巴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恢复和适应民族身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支持。

2 有利于恢复失落的乡村传统文化。实践表明,一些正在逐步衰退的乡村传统文化通过旅游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并获得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如近年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一些典型的民族村寨刻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并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向外来游客展示。不但改善了当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而且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为发展乡村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吸引了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而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这种旅游文化发展模式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使传统的乡村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城市游客所代表的城市文化为当地村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乡村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与繁荣。

(二)负面影响

1 加速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文化的差异性是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城市游客把强势城市文化渗透到弱势乡村文化,导致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逐渐消失,并使乡村弱势文化被城市强势文化同化,必然会造成乡村旅游景观城市化、乡村民风道德变质和乡村传统文化失真乃至流失等,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

2 乡村传统文化会被扭曲与失真。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把乡村风俗民情庸俗化,造成乡村传统文化扭曲失真,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减,从而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旅游活动中民俗文化的表演倾向是把传统文化习俗和庆典变成纯粹的商业活动,从而使这些文化习俗对村民自身失去意义,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乡村村民生活秩序被破坏。乡村旅游发展不当会破坏村民生活秩序。若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无序盲目,就会破坏乡村本身特有的宁静和闲适,侵害村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乡村内部的不平等,破坏村民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有时还会出现游客不尊重当地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对一些民俗进行不礼貌评价等现象影响民族团结。

二、建立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实现乡村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只有提供真实的本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次,适度商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但要防止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应保持旅游产品的本地化和乡村性。再次,提高乡村游客的满意度,可以规避乡村旅游开发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建立适当的乡村旅游质量控制机构来控制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质量。

(二)营造整体的乡村文化氛围

营造乡村文化环境的整体氛围,就是把乡村每个文化元素组成相互联系的其同体。实践证明,游客热衷于乡村旅游并非是偏爱单一的某一文化要素,而是希望享受乡村文化整体氛围。因此,需要通过保持并营造田园景观、保留和恢复乡村建筑、突出乡村农耕文化和基础设施的乡土气息、开发乡村饮食文化、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等手段来烘托乡村文化的整体氛围。同时当地政府一定要培养和强化乡村村民优良的民风,提高他们的知识、修养等文明素质,防止乡间淳朴民风的遗失,这也是构成乡村文化环境整体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正确处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要防止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努力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弱势乡村文化有被强势城市文化同化的可能,是由于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足,从而妄自菲薄、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城市文化造成的。这就需要旅游当地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城市居民热衷于乡村旅游的原因是对乡村文化整体氛围的享受,要更好地保护乡村文化的纯真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主动改善乡村文化的落后成分来吸收城市文化中的精华,使两者兼容并蓄满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

(四)因地制宜搞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