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4 09:53:31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1)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 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2)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现阶段建筑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更加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软件。因此,中高职在建筑等专业教学中,正在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促使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流程设计。为了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需要深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促使计算机软件技术能为课程教学服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

一、工程制图课程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工程制图课程中,要求学生会按照制图标准、基于投影理论实现形体表达。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读图和绘图能力,还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按照要求绘制机械工程图、桥梁与道路工程图、建筑工程图等,并能讲解工程图的重点。在工程制图课中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一是要求学生能用计算机软件精准地表明各种物体比例,绘制出能用于建筑施工的图纸。二是要学会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图纸,能按照制图标准进行图纸的修正与调整,并将计算机软件知识综合应用到工程绘图中。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应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熟悉AutoCAD、SketchUp等计算机绘图软件,掌握多种新的计算机绘图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优化学生建筑设计图纸为目标,计算机技术教师应定期与工程制图、建筑设计课程教师沟通交流,在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中,更为详细地介绍AutoCAD,SketchUp等软件,及时了解学生工程制图的学习需求,合理地为学生安排与工程制图相关的软件命令练习课程,促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学习中能将其应用到工程制图中,实现学以致用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建筑工程图绘制中,优化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图纸绘制能力。

二、工程造价教学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建筑行业近年来尤为注重引进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技术,为顺应“大数据”时代下建筑市场需求,工程造价教学中应用AutoCAD,促使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编辑和数据加工,既能解决计算机辅助绘图的问题,又能消除手工绘制和修改易出现错误的弊端,可实时信息化共享。CAD制图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可检验模型的碰撞效果,并对模型中通道情况进行清点和检验等,设计人员能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及修正,尽早地确定建造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以降低建筑成本。同样,计算机软件正逐步应用于工程造价控制,电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工程造价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软件有鲁班、广联达等。学生在了解工程造价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工程造价文件,有效提升工程造价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另外,计算机建模软件技术能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发展。建筑造价管理课程中,要结合预算编制、BIM技术等,促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情况,合理应用现有的工程造价信息,改变以往的造价模式,逐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建筑专业教学中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技术,目前中高职常用的主要有AutoCAD、CorelDRAW、BIM建模,还有一些管理软件,其有效的应用方法如下。

(一)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在工程制图及造价教学中,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二维平面图的绘制后,应利用Auto-CAD的三维造型技术建立建筑模型,明确建筑的内外构造,将集合造型及特征理念等作为新的教学切入点,促使学生在绘图中想象三维形体,加强对三维模型的成形分析。例如,用AutoCAD讲解书本习题作业,一边绘图一边进行建筑模型讲解,用绘图屏幕代替黑板,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各种线型、线宽。教师应让学生在AutoCAD环境下动态观察物体在不同投影下的内外构造,制作不同方向的投影及轴测图,让学生能实现三维形体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化。既要让学生学会操作CAD技术简化建模工作及实现模型的修正,还要让学生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检验。此外,还需关注两点:一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建筑CAD授课过程中,联系具体的建筑施工方案,讲解软件操作及会应用到的内容。二是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后练习任务,针对建筑设计与建筑造价等分配合理的案例及任务,延伸课堂软件课程知识的同时,合理地安排好学生的软件练习作业。课后练习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素材和案例信息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或是QQ个人空间、班级群中,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及练习热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工程案例,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计算机建模软件的应用。BIM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建筑模型。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重视。建筑专业教学改革中将关于BIM技术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应用BIM软件进行实践教学。例如Revit建筑方案设计子软件,基于Revit建筑方案设计子软件在前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最初将手绘草图转化为简易模型并最终讨论确定方案,然后将方案BIM化,在RevitArchitecture的平面绘制界面中绘制出各层平面并设置好每层高度和墙身构造,通过软件操作进一步提升学生对BIM技术的认识。顺从建筑业改革升级的趋势,结合实际建筑项目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学生BIM软件操作水平。以BIM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例,教师应选取实际的工程项目,从投资估算到设计概算,借助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化模型,确定施工量以及构件数量等,通过建筑信息的分析确定施工时间。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三维实体模型到三维模型+进度+成本等,依据工程造价的需求将BIM技术中包含的建筑信息和建筑模型作为造价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关键,利用其数字化信息实现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等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优势,增强学习动力,提升“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效果。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3)

二、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是及时掌握全体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综合状况的需要,是档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子文件几何式骤增,对电子档案的超前控制、及时收集、有效管理与开发利用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推广、档案工作和服务范围的拓展、管理手段的革新都要求档案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时展同步。但档案人员这方面素质状况如何,是否满足当前工作和事业发展需求,目前尚无有效措施或途径及时了解,更谈不上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这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不相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如果通过年报来反映这些基本情况,既能充分利用我国档案统计年报制度,及时定期地了解包括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在内的各方面信息,又能增强年报指导档案事业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有利于增强档案人员特别是档案工作领导的计算机意识、现代化意识

实现档案计算机管理应先培养计算机意识。所谓计算机意识,笔者认为,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意识下,人们在实践中首先尽可能地企图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计算机及其技术成为人们劳动的-种重要甚至是首选的工具或手段。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无所不在的新世纪,我们将在高科技的环境中工作,在高科技的背景下学习和生活,将在高科技的发展中求生存、谋发展。高科技在向世界展示其强大无比的奔腾势头的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新的使命:不仅要具备高科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对高科技的运用和创造能力,而且要有一颗紧扣高科技发展脉搏而跳动的心。在新的世纪,属信息管理范畴的档案部门,其工作对象的拓展、工作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是发展方向。

然而现实中,档案部门的计算机意识较弱,时代紧迫感不强。现行的管理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工作效率低,档案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开发,即使做了一些开发工作,质量也不高。究其根源,除机制、经费等因素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些档案工作领导对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意识和愿望。认识不到位,人财物的投入也不可能到位,缺硬件少软件,自然也就留不住优秀人才。整个档案队伍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少,现代科技理论与管理技能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因而档案管理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这些状况表明,在信息化时代强化档案人员特别是档案领导干部的现代化意识、科技化意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意识,在加快档案由手工管理向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的转变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而这种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以多种途径或方式逐步来实现。笔者认为,增置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无疑是个强烈的指示信号,也应是一种有效途径。这将会促进档案人员关注档案工作现代化,自觉学习计算机知识并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借助年报的地位与影响来提高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可强化档案人员的现代化意识,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

四、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这项内容,可及时反映档案工作方式、手段、准则的变化及对档案人才需求的变化,可加快我国档案队伍现代化建设

社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电子文件的产生与管理,档案工作对象的变化、范围的拓展要求档案管理必须加快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与之相适应,档案管理的评估考核体系也应该发生变化,档案人才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年报中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的增加、指标体系的调整,是档案人员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人才结构需求将要调整的指示信号。人才结构的变化又必然对档案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对档案干部队伍现代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科学地指导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现代科技教育。首先体现在指导档案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特别是现代化管理继续教育规划的科学编制上,其次体现在指导档案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上。目前在职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成效显著,但关于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比重较小,实际效果不理想。撇开参学人员层次不一、需求各异等因素不论,这也与举办者对参学对象的基本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分析有一定关系。若能及时了解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掌握情况,这种被动状况将会随举办者心中有数、活动有备而得以扭转,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会有所增强。可见,掌握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整体状况,不仅是编制继续教育规划,特别是计算机知识技能继续教育规划的需要,而且还将有利于科学、合理、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继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二是有利于指导在职人员档案专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社会需求是档案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石。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新的时代对档案人员提出了多元化、高素质的新要求,统计内容的增加是新要求的强烈反应。因此,增设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可促进档案专业教育加快改革步伐,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时代需求,还可促使专业课程“厚基础、重科技、宽口径”,增加“计算机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有关现代科技课程的比重,把档案学建设成为档案管理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有机结合的、多学科兼容的边缘性学科,使档案专业教育向信息处理方向调整,增强专业教育的活力,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增强档案人员的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促进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的改善和优化。21世纪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在人才,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的竞争,能力又主要体现在“创新”、“适应”上。就档案工作而言,“适应”主要体现在要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适应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适应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与档案管理数字化;而“创新”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适应”的更高层次。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的增加,实际上是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信号:人才结构正在优化调整,原有的知识技能已不适应时代需求,档案专业毕业的优势也在不断弱化,不及时掌握计算机等科技本领就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此外,时代在发展,年报统计指标体系随之调整意味着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只有终身学习,与时展同步,才能适应发展,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才能积极迎接新的挑战。

五、增置计算机技能统计内容,有利于加快档案管理专业软件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271-02

1 概述

教学定位:计算机网络定位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掌握基本的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系统安全设置方法,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等各种网络应用及开发能力。

课程实施方案总体设计思想,学校的层次不同,学生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应有不同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实施方案,例如:按学科划分、按课程内容划分等。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法,可以初步分成如下两大类:

1)以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模拟与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的功能、组成及基本原理,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应用开发等。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的理工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初步培养简单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硬件基本功能、简单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简单配置,网络服务的应用,Internet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等方面。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文科类学生、一般院校理工类学生、文科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特别是互联网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最常用的内容组织方式是采用基于OSI七层模型的方式分层讲解。从内容的性质和认知顺序看,将知识单元组织成不同的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又可以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网络协议三个认知层次,从而为课程内容简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实践教学除了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验证外,还将选择大量实际中有可能遇到问题,特别是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实验内容基本要求

对于课程内容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安排相应的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中的实验设计,对应的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3.2实验项目设计

实验名称:简洁明了的反映实验的核心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会等词汇分条描述,也可用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等用词对目的进行强调。

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探究型三种类型

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内容,分条描述

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环境

实验分析:给出设计该实验的出发点,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实验难点分析等。

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和程序关键代码

实验拓展:在本实验的基础上的应用能力拓展,给出一个或几个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能力。

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形式可分为单人实验、小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3.3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分成3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实验项目,在项目设计和选取上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5)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12-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任务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已历经多次调整,其目的是使课程教学适应技术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具有信息素养、能够应用计算机从事工作的人才的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中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自己体验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指委提出的课程目标包含3个层面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知识;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思维方式。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必须掌握的。

1)大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许多从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感到这门课程越来越难教。事实上,很多学校已经压缩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及内容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取消。

针对目前情况,我们现在能否认为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会上网、会操作计算机,是否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不是单一的操作计算机,而且对“会操作计算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这个问题不能仅凭直觉就下结论,需要有数据予以支持。

2)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是否表明会应用计算机?

“基础课程基本要求”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能有效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什么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目前,很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材都以综合案例作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但严格地说,很多案例实际是“样例”,即给出基本格式要求或最终样式,要求学生使用多种基本操作技能完成编辑、排版等工作,案例中用到的操作多为“模仿”操作。掌握了这种仅仅通过简单模仿就能完成操作的人,能否被称为具备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是需要我们分析探讨的问题。

2 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2.1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概述

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等8家单位共同主办了“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铁道出版社承办了大赛。大赛的主题是“信息素养与核心技能”,主旨是促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大赛主要包含两项竞赛内容:基于IC3(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简称IC3)的竞赛以及基于案例的竞赛。

在大赛的命题、组织实施、竞赛成绩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办单位的专家就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本标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了解我国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目的。

笔者将分析本届大赛的成绩统计数据,调查全国高校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分析“掌握计算机工具的使用是否可判定会应用计算机”的问题,以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2.2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评价

2.2.1计算机操作能力与IC3标准

基于IC3的竞赛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于IC3标准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对计算机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办公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等。竞赛方式是上机在线竞赛。

IC3标准是一个国际信息素养标准。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IC3标准将信息社会的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构造为一个能力图表,包括220个知识、技能点。本届大赛借鉴IC3标准,衡量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状况,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

2.2.2参赛院校和学生统计

本届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院校赛在各地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2所院校的11781名学生参加了院校赛。

经院校赛选拔,168所院校的534名学生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学生人数统计见表1。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为主,本科院校以二、三本院校为主,全国重点院校有不足10所参加。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534名选手既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来自新疆(4人)、(5人)等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的地域分布比较广,选手的竞赛成绩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评价的参考。

2.2.3成绩统计分析

1)平均成绩的分析。

2012年5月26-27日,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集中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进行决赛,按照高校类别统计,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①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经过一定的辅导和练习,其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平均及格的成绩。但若考虑到这534人是从全国参赛高校上万名选手中选出的、参加总决赛的代表,我们认为,全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不能令人满意。

②按照一般认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方面应该优于本科学生,但竞赛的成绩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③相同类别学生成绩的极差过大,成绩分布比较分散,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最低成绩只有19.24分,极差达到70.31分。这说明,大学计算机的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

2)按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

按照参赛的部分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如表3所示。

各省的平均成绩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相关性不明显。沿海发达地区院校的平均成绩并不一定高于西部地区院校的成绩。处于平均成绩后几名的省、市、自治区,不一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3)重点院校的成绩统计。

参加本届大赛部分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4。

重点高校选手的成绩普遍好于普通二、三本院校及高职院校。其中国际关系学院选手的平均成绩达到82.9分,远远高出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北京地区平均成绩65.7分)。这些重点学校的选手在参加案例阶段竞赛时,表现出很好的信息素养和工作能力。

重点院校选手的成绩也很不均衡。北京某些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不仅低于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甚至低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不能采取统一方案、统一要求的方式,即使对于同类型学校,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应用是大学生的重要基本功。以这次大赛成绩为样本的统计分析,不支持“全国范围内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观点。

2.3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等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本专业工作的能力。目前,教学中以综合“案例”——样例作为应用能力的教学和考核载体,但实际上,多是按照给定的样本“描红模子”。

什么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能否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是会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本届大赛专家组对此进行了研究、研讨,确定考量学生应用能力的案例不是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包含了调研、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

2.3.1竞赛案例题的设计

设计竞赛案例的原则:给定问题描述,要求参赛选手能够充分、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竞赛案例如下。

请根据如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A公司,有员工45人。(本题省略45名员工的基本信息)

人物角色:假设你是这家公司的行政助理。

任务描述:公司要安排全体员工一起外出旅行休假。请设计旅行休假的建议方案。公司提出的基本限制约束条件如下:

(1)人均费用在4000~5000元人民币或20000~30000元台币。

(2)旅行休假时间不超过1周。

(3)公司全体员工都参加。

要求:设计旅游休假的建议方案。设计方案时,请考虑要求:

(1)本方案的目标读者是公司管理者。

(2)至少提出3个可选的旅行休假方案。

(3)应分析员工的构成和爱好需求,作为设计方案的基本考虑。

(4)每个方案至少应包含行程特点、主要景点和经费预算。

(5)标明资料来源。

(6)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形成文本形式的最终方案。

(7)请将完成的旅行休假建议方案发送到指定邮箱。

竞赛案例的评价指标设计参照了科学工作的基本过程。评价的观测点是:

①分析问题的需求和约束;

②充分有效地搜集和筛选素材;

③按照要求形成报告;

④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技术。

2.3.2成绩分析

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参加了竞赛案例的比赛。台湾学生包括高中生、职业学校学生以及大学生;进入这个竞赛环节的大陆学生在基于IC3标准的竞赛中,成绩最低分为86.14。也就是说,按照国际信息素养的标准,大陆选手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程度很高。竞赛案例的成绩分析如表5所示。

大陆选手(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成绩整体不如台湾选手。仔细分析大陆选手完成的任务,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与台湾选手有如下差距。

1)不知道如何着手完成一项工作。

大陆选手拿到竞赛案例题目时非常茫然,所提交的解决方案思路不清晰,逻辑较混乱。

2)不明白竞赛案例题目中给出的约束条件和要求的含义。

大陆选手对理解需求、遵从约束的意识及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直接把旅行社的行程单作为解决方案。有的方案安排六天行程,从三亚飞到杭州,再飞到北京,只考虑有海景、有园林、有古迹,而无视经费和时间的约束。

3)不会分析基本数据。

竞赛案例给出了公司员工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员工的爱好、年龄等多项信息。实际上,要求学生使用软件工具分析这些数据,尽可能多地顾及员工的爱好,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旅行方案。但有些方案没有数据分析,还有些方案没有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统计。

4)资料来源单一。

有的解决方案所参考的旅游信息全部来自一个网站,缺乏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资料。

5)不懂角色的含义。

题目给定选手的角色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但有多个解决方案不像是提交给公司管理者的报告,而是提交给老师的作业。

本届大赛的竞赛案例没有涉及任何专业领域,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和呈现的工作,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案例。而这些进入最后决赛环节的学生完成竞赛案例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由此可以认为,熟练地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掌握常用软件使用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技术完成既定的工作。

3 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大学计算机课程面临着挑战和改革。教育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设计思想,结合本届大赛中所进行的探讨和实践,我们有了如下认识:

①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意见非常必要、及时。

②应该建立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衡量标准。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6)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与背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

1985年以后, 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 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 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 并推出“’91教学计划”。人们普遍认为“’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扔存在许多问题。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培养计划的影响, 制订的专业培养方案仍然不能与原有的课程体系向脱离, 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理论基础深奥、教与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仍占有较大的学时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强调实践与实验、时代前沿的工程技术类课程难以及时全面的进入培养方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而言, 更存在培养的学生既不能掌握完整、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不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的问题, 由此出现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硬,实际效果差的局面, 从而导致了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满意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的供需矛盾,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务必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其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二、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 学科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专业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 学校和学生面临难于做出准确正确的选择的局面,专业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案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需要。要将专业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案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模式,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专业知识系统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改革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通过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 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 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 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 从长远看, 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 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过对一些先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知,他们共同点集中表现在面向市场实施专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紧密,以本科教育为主,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实用性教育体系。我国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建国以后为适应我国当时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而逐渐形成的,为了能够不断适应时展需求,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变革和创新。

教高(2007)1 号文件要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要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为核心,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切实为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体系建设方案

哈尔滨石油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国家、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侧重计算机工程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领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教学工作;适宜到ICT产业以及相近学科的有关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初步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工作流程方式,初步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一般教学、研究、应用与开发或深造提供一个开展工作的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3)毕业生应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专业素质。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能适应计算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

基于以上目标,我专业的课程设置共有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群;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课群、实践教学环节。

四、组织管理建设方案

优质高效的管理是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就已经实现了对各门课程的统一管理。

(1)材,统一大纲,统一课件,统一考核。

(2)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由专家专门从事督导工作,不定期的对一线教师进行抽查,包括各种教学文件和随机听课。

(3)要求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完成实验设计及讲授、实训设计及讲授、设计参赛题目并指导学生完成。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7)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中、小学校中都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其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在一些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比较热门的学科,但是在非计算机的专业中,也安排有计算机课程,其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需要结合不同的人群,进行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借鉴性较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现笔者对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方案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借鉴。

一、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涵义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为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提供了方向,专业应用导向的涵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开展的计算机课程,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比较特殊,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进行重新划定,主要是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第二种是根据计算机不同课程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而进行教学改革,这一过程需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对其不同的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进行改革。在现代教学改革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正处于改革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正从知识普及形式转向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形式,我国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都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前提,以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为辅助的框架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分层教学以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以专业应用为导向,对教学模式以及方式划分层次,这样可以更加细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是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方案

1、构建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构建正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可以更好的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对专业与非专业计算机学生相关能力进行区分,并进行分层教学,有效的区分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为了更好的体现知识分层,需要开设知识普及课程群,而为了更好的体现专业分层,则需要设计专业应用课程群。

1.1知识普及课程群

知识普及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区分知识层次,在对不同专业的人群,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也需要区分,在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要注意掌握新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能力对这些新生进行分组分班,对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要进行区分教学,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所以,针对这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快教学进度。

1.2专业应用课程群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整合专业应用类课程群的知识模块,按照专业应用需求,选择与专业对接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

2、“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教学方法设计

各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结构进行阶段模块化设计。课程教学以综合案例为主线,将综合案例分解为与相应知识模块相配套的实训项目,形成能力递增驱动的“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的教学方法。

2.1知识普及课程群案例式教学设计

下面以新闻专业为例,说明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知识普及课程群”的案例式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音频处理软件 CoolEdit、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视频剪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 Publisher)。

综合教学案例:电子出版物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电子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是集多媒体素材(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的采集、处理、集成为一体的综合案例,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音频处理软件 CoolEdit、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视频剪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 Publisher 的常用技能。案例在注重解决常用技术性问题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多媒体集成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制作能力。教学主线如图1所示。

2.2专业应用课程群案例式教学设计

下面分别以工商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说明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专业应用课程群”中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和专业应用软件课程的案例式教学设计。

示例 1:工商管理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语言。综合教学案例: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用户为本”的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等能力。

教学主线: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软件项目开发为实践教学主线。按“功能描述、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前端操作界面的设计”的项目开发流程,将“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操作命令-面向对象设计”知识点分解到实践各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结束后掌握一个完整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设计。VFP 语言课程以能力递增驱动的教学设计思路。

三、结语

计算基础课程在教学在改革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区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刚进校的学生,要了解其计算机基础能力以及技术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本身计算机基础知识情况进行分班,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不同能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改进,使教学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8)

一、关于“技能”的新内涵

相对于观念的间接影响和基础而言,是否有新技能,是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的直接因素和现实。当然“技能”一词的涵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一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会断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语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从档案界整体人员的素质而言,在电子文件时代来临之前,更新技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二、加强培训,掌握新技能

就整体而言,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界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目前广大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也有一支力量不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队伍,然而这两方面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粘合不紧的两张皮,有机结合程度不高;而至于兼具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一身兼两任者,则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要改变这种不缺人但人才匮乏的局面,需要我们走内举外引之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志献身于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的教育,要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尤其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总之,高等院校档案专业要对档案专业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档案学知识、又懂得新技术运用的专业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只有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才是真正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措施。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普遍开展了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树立用人新理念,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吸纳、引荐、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与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给档案部门的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虽然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谈不上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但是如果不能主动适应随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必将使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滞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胜任信息社会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最后也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在面对技术革命的冲击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正如有些同志所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做到既冷又热。所谓冷,就是要牢牢把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所谓热,就是要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知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迎头赶上,适应这种形势。

三、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呢?我国1999年出版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就分析过这个问题,并指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包括三大方面。我们认为这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相一致的。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1.档案学概论

了解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中国档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档案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和档案种类的划分等。

2.档案管理学

了解和掌握以档案收集为重点的档案馆(室)的馆藏建设方法与途径;掌握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原则、方式和方法;掌握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有关信息的反馈技术和方法等。

3.档案保护技术学

了解纸质档案耐久性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掌握造纸原料质量、纤维质量、造纸工艺与纸质耐久性的关系;了解各种纸质档案字迹材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了解档案馆库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掌握档案馆库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微生物、昆虫、鼠类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档案的情况,掌握防治它们危害的措施、技术和方法等。

4. 文书学

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物质运动规律,掌握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子及电路原理等。

2.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专业学科。在这项技术学科领域内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规模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学方面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认真学习微电子技术,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原理,特别是集成定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好基础。

3. 电子计算机技术

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算术基础、数理逻辑、脉冲及逻辑电路、运算方法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4. 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

目的是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他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如果说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及软件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大脑”的话,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缆、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交织而成的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直接管理电子档案的人员,应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6.办公自动化(OA)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电子计算机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生产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OA)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等方面,并产生着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基本知识,就掌握了电子文件从产生到运作的过程及规律,便于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提出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的技术要求。

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

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前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应用,已被广大档案工作者接受并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者正在起步。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8. 设备维护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涉及到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9. 标准化知识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9)

关键词 :案例 数据库 应用

由于技工院校处于本科、高职院校与中专院校的夹层地带,教学理论的难度与深度不如本科与高职院校,单纯的实操能力培养不如中专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要使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走出困境,就必须大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为此,笔者所在技师学院一方面不断根据招聘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删除、淘汰一些过时的课程,增加一些新技术课程;另一方面在实训教学中引入案例法,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培养入手,在加强学生基本的实操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逐步加大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以Visual FoxPro6.0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为例,简述案例法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一个难易适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活动,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技校生受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而采用具体案例,就更加直观、形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便于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教师通过案例,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对于所讲授的内容掌握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保证教学效果的优化;三是有利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问题的分析、解决,很容易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这样就刺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为他们今后走向企业必经的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打下了基础。

二、Visual FoxPro6.0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内容

数据库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Visual FoxPro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级数据库管理软件,它是一种完善的编程及数据管理语言,在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Visual FoxPro6.0是一种32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Xbase系列软件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特性,性能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6.0提供了一个集成化开发环境,使数据的组织和操作变得方便、简单,它不仅支持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还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适合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适合计算机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的要求,数据库应用技术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1+X”课程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案例法在Visual FoxPro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由于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校生信息技术应用素质,注重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融会贯通,强调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教学法的采用必须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一方面教学内容紧扣Visual FoxPro知识的体系结构,在介绍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后,逐步深入地讲解数据库与表操作、查询与视图、SQL的应用、数据与数据运算、程序设计基础、表单及控件的应用、菜单设计、报表设计、项目管理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程序、软件、软件开发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等概念,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将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引入案例—“学生管理系统”,后续的教学内容围绕该案例展开,最终完成整个案例的实现。这样就使教学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由于案例经过精心设计,选择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管理系统”,整个教学内容讲述这个综合应用的案例,每一个知识点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形成一个小的、具体的案例,这样就形成案例与任务共同驱动教学展开的良好情境,也更有利于技校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据库应用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10)

一、关于“技能”的新内涵

相对于观念的间接影响和基础而言,是否有新技能,是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的直接因素和现实。当然,“技能”一词的涵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一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会断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语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从档案界整体人员的素质而言,在电子文件时代来临之前,更新技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二、加强培训,掌握新技能

就整体而言,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界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目前广大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也有一支力量不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队伍,然而这两方面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粘合不紧的两张皮,有机结合程度不高;而至于兼具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一身而两任者,则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其后果是在信息社会里,我国档案部门可能游离于信息产业之外,从而产生“档案信息孤岛”现象。

要改变这种不缺人但人才匮乏的局面,需要我们走内举外引之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志献身于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的教育,要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尤其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各高等院校要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与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践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最新、最实用的教材。总之,高等院校档案专业要对档案专业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档案学知识、又懂得新技术运用的专业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只有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才是真正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措施。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普遍开展了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树立用人新理念,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包括广大高校广泛吸纳、引荐、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与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给档案部门的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虽然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谈不上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但是如果不能主动适应随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必将使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滞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胜任信息社会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最后也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在面对技术革命的冲击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正如有些同志所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做到既冷又热。

三、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1.档案保护技术学

了解纸质档案耐久性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掌握造纸原料质量、纤维质量、造纸工艺与纸质耐久性的关系;了解各种纸质档案字迹材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了解档案馆库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掌握档案馆库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微生物、昆虫、鼠类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档案的情况,掌握防治它们危害的措施、技术和方法等。

2.文书学

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物质运动规律,掌握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子及电路原理等。

2.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专业学科。在这项技术学科领域内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规模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学方面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认真学习微电子技术,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原理,特别是集成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好基础。

3. 电子计算机技术

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算术基础、数理逻辑、脉冲及逻辑电路、运算方法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4.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

目的是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他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如果说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及软件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大脑”的话,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缆、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交织而成的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直接管理电子档案的人员,应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6.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

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前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应用,已被广大档案工作者接受并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者正在起步。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下转第49页)(上接第41页)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7. 设备维护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涉及到金工、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外语能力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软硬件许多具有通用性,国际档案界也十分重视在现代化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与方法(尤其是有关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交流与推广。因而,要进行对外交流和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设备,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能看、能听、能笔译和日常简单的对话,满足日常工作和对外交流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篇(11)

近几年来,浙江省高中阶段都已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将其列入高考已有两年。这两年来,进入到高职深造学习的学生计算机基础都比以前的略扎实些,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学生基础变化了,课程同样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本人曾对两届近2000名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学生,进入高职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进行跟踪分析,发现《信息技术》高考成绩对高职计算机基础学习影响不大,只要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都能通过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的考试。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多出两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库和网页制作两个知识点。所以向外省录取的学生,如果是高中阶段没学过计算机或是计算机基础比较弱的考生,那在浙江省高职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会有些费力。

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高中毕业就已拥有,那高职三年,我们应教给孩子们些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高职的特点就是传授技能,因此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要转向实用型,将计算机真正变成学生的工具,成为学生生活、工作中的一个万能工具。

首先,新生入校,不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及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作用。这时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向大一新生介绍计算机能给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充当什么样的工具。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尽量运用学生专业中的案例。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学生专业特点,挖掘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案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需要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调研,收集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水平。教师熟悉了学生的就业需求,才能更好的组织教学,才能更好的传道给学生。我想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教师应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其它专业教师一起下企业顶岗实践,参与社会调研,公共课教师参与到二级学院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就业的工作背景及有关计算机的应用需求。教师也可以挂某些企业的计算机顾问,即能帮助企业解决计算机应用问题,同时也能收集到平时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问题,丰富了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教师需要走出校门,了解市场、了解社会,这样才不容易使课堂与企业脱节太多。

第三,高职教师的授业主要是技术的传授。只要教师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每次课能运用职场里的案例,使课堂变成职场,吸引住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会被调动起来的。本人任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年,在这门课里,关于“计算机硬件及维护”这一章节时,我都会安排一次《计算机组装》实训课,虽然课前同学们会有种种担心,怕拆了机子装不回去。但真正到了实训室,他们也都还是很兴奋,两人一组,一个拆,一个拍照片或用笔记录着部件名称及位置。教师也正好这时开始介绍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最后一步:装机子通电前,教师会检查各个装机情况,无通电烧毁配件的,就算组装过关,可通电。当通电后出现报警声,这时插入讲解装机故障判断知识点,学生也都愿意听,而且效果相当不错,最后留下若干问题让学生带到课后解决,形成作业上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一般这次实训课后,学生会对电脑有一个新的认识,看到计算机老师也会亲切不少,他们才会真心敬你为师。通过实训课,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增添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四,教师要勤于批改作业。曾经有很多其它课程的老师认为,计算机老师舒服,上课坐着,动动鼠标;下课,电脑上批批作业。其实这电脑上批作业不比本子上的容易。笔者学校的作法:要求电脑上批作业也要留批注。学生做的怎么样,批注上说明,每次批后结果上传到FTP上,学生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做的作业情况,激发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往往经过数周后,学生都养成习惯,上网看看作业问题在哪,可以及时练习或是重交。有时,学生也有拖欠作业的,大家都认为到了大学,学习很轻松的,其实是学习自觉性差了一点。作业批改及时,也是培养学习自觉性的一个好方法。

为了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专业不同,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模块编排。教师做好模块推荐工作,学生可自由选择模块。

在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后,教研室要搭好教师交流平台,组织大家一起交流所见所想,及时汇总调研成果,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献计献策。教师把社会实践调研中得到的启发编入到课程内容中。

通过教研室这个团队的力量,利用多方调研结果,编制教学案例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库分为: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专业基础软件、计算机基础四大类。计算机基本操作主要是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编制的,不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内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自学,或根据学校条件由教师组织学生自学。

上表中三大类17个模块分别根据不同专业,由学生自由选择。每个模块又可按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三大类(笔者学校就有这三大类专业)分别编制6-12个教学案例。教师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案例教学,也可以使用同事们的案例教学,大大增加了教学案例资源。通过一轮的使用,根据教学经验,教研室再次组织教师们优化案例,适当增删,通过几轮的教学,优化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期末考试由题库抽取相应模块的试题,试题模块贴近生活、贴近工作,通过学习、通过考试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这门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