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居住区建筑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45

居住区建筑设计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是建筑专业的一个分支,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出具最为合理的户型,能够使城市的用地矛盾得到缓解,使居住区的环境得以优化。当前我国对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研究及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建筑设计师应看到设计规划的重大意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国内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水准。

一、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居住建筑对人居的重要性

随着住房政策的改革,住房商品化使城市住房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特别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居住用地紧张;中小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居住建筑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和效果。

2、居住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居住建筑,特别是良好的居住环境,将使城市的发展更具活力。它能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结合文化环境的法制管理,吸引和容纳更多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住房市场化的情况下,良好的居住建筑和居住环境,能加快建筑资金的市场周转,从而扭转当前大量商品住房积压的被动局面;同时,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建筑,还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旅游业和居民的社会凝聚力,增加居民的社会参与感和推进民主社会生活,为解决环境生活恶劣、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提供了物质解决出路。

二、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原则

住宅是一种建筑物,也是一种社会艺术的体现,不仅要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还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作用,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交往等赏心悦目的社会交谊场所,因此只有当建筑的三维几何空间与人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四维空间时,建筑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在进行室内的设计时应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运用整体优化设计、配套布置的观念及方法,按照合理的功能需要来精心组织空间、设计细部,力求使设计方案合理化、舒适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心理要求:住宅要求有“家”的感觉,使居住者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设计中应考虑到住宅使用者的家庭状况及文化素质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使住宅中的各个功能空间既有良好的联系,又能够相对独立,不相互穿插干扰。在视觉效果上,空间组合、家具设备的造型及色彩的变化也应充分考虑心理需要以达到最佳效果。

人体工效:良好的室内生态环境是居住者健康体魄的保证,在厨房、卫生间内,这一点更为重要。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如家具、炊具、卫生器具的尺寸规模和布置方式,都要适应人体尺度而方便使用。厨房、卫生间内的声、光、温、湿度与空气洁净度都要达到保健卫生和人体舒适的标准。

三、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

1、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整体空间

居住区在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构思上,要体现文化的、地区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能与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统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其整体空间又能为城市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天际轮廓线。在局部的空间结构上能突出街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为下一阶段建筑设计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创作留出一定的空间。

(2)技术层面

居住区规划设计在技术层面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与科学性。首先,总体设计的功能分布要合理,各项用地面积指标和技术指标恰当。交通道路规划系统骨架明确,人流与车流的组织线路要清晰,并有完善的停车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

(3)总体布局的重点

总体布局要讲究住宅的朝向、阳光、通风,并有利于安全与健康。合理处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共享关系,来完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的配套设施。这既是符合新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一种生活需求,又为住区人们的公共活动、社交活动、情感交流提供较好的保障,并营造了社会的、公共的环境意识。

2、居住套型设计

套型是为住户使用服务的,研究套型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套型设计的演变规律,从而提高、改善套型功能与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直接影响户型变化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四类:社会形态、家庭关系、住房条件、人口结构。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深受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的影响,而每一个家庭,由于所处地域的区别,又受到各地域气候、环境、当地经济水准、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因此,套型又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及特殊性;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对套型空间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套型又须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

城市住宅套型模式的多样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居住者提供合适的套型,为不同家庭的住户创造一种适宜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建筑设计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影响住宅套型模式的各种因素,并加以综合考虑,最终贯穿落实于方案中,为入住居民提供最佳、最适宜的住宅空间。

3、室外环境设计

(1)道路交通的设计

居住区环境离不开道路和场地,在交通组织上,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将小区人流和车流完全分隔开来,做到互不干扰。主人口应明确合理,便于内外联系,同时满足消防、救护、抗灾、避灾等要求。

(2)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要以人为本,“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的绿化不可取,要摒弃那种以草坪为主的做法,因为树木与草坪相比,不仅更能吸收有害气体,产生氧气,而且还能减少噪音,降低小区热岛效应,也有利于鸟类的栖息,使小区生物多样化。另外,还可根据一些建筑布置,做些墙面、屋顶立体绿化。

(3)公共活动及配套设施的布置

一方面要设计布置合理,在方便居民的同时,还应避免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采用底层架空,扩大单元入口和楼梯问面积,高层将外廊局部扩大,增加交通枢纽的前室等措施增加居民联络、交往的机会,也可较好地满足居民的休息、娱乐,以及社区服务、停车等需要。尽管这样做会损失可销售建筑面积,但却能使建筑内外空间延伸,美化居住环境及改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该楼盘热销。

(4)提供无障碍的活动空间

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每一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卜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因此,住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活动设施的建设应引起重视。楼梯入口平台应能方便轮椅回转,小区活动中心、室外道路高差以及住宅入口应做无障碍设计。

4、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平面布局

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2)整体设计的厨卫空间

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煤气等方面的隐患。

结束语

居住区建筑的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居住区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每个细节部分,把优化规划和建筑设计思想充分结合起来,对居住区建筑的市场潜力要进行充分体现,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优美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2)

2008年4月6日《建筑创作》杂志社一行人继4月1日参观“就掌灯”居住区之后再一次来到西安,关于西安城市发展、关于“就掌灯”召开了一次小型茶座,席间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就掌灯”的开发者林勇、《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等人围绕“就掌灯”项目开发设计,对于城市住区进行了虽轻松但内涵深刻的探讨。

重重叠叠千层绿,青青翠翠千亩林

建筑与土地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区域的历史人文、生态环境、人群气质。

“就掌灯”位于西安市区东部,原西安市动物园内北部,西邻东二环路,北以规划路与西安工业学院相隔,且有春明路通往长乐东路,东为秦襄王陵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为7.66ha(114.9亩),其中一期居住区占地面积6.35 ha(约95亩)。

居住建筑的选址,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周边必须有公园,因为对城市建筑来说,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第二,必须有历史,没有历史的地方,最终出现的住宅只能算是蜗居,没有自身的任何传承可言。第三,周边必须有酒店,特别是别墅,更加需要有酒店。外国人认为别墅的三要素应该是地段、地段、地段。中国后来又发展出了一个观点是:地段、地段、庙。有庙的意思,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历史。

“就掌灯”所处位置交通便捷,市政基础设施齐全。周围分布有西安工业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大专院校;西安市第三中学、交大附中、西安市八十三中、华山小学、黄河小学等中小学,教育配套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又有金花饭店、建国饭店等四星级以上酒店;西京医院、职工第二医院等著名医院;轻工批发市场、仁和市场,义乌市场、康复路批发市场等市场星罗棋布,生活服务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除与即将改造成城市公园的西安市动物园一墙之隔外,附近尚有西安市最大的兴庆宫遗址兴庆宫公园,居住环境十分良好。

在规划方面,由于地势狭长,所以在中国古代平面布局惯用的手法是街廊和围合。目前,更多的人倾向于围合,他们认为只有围合,才能出现院子的感觉,但是“就掌灯”认为,街廊要比围合更让人感觉舒服。围合住宅的理念是从四合院发展出来的,可是四合院的居住者之间的关系是亲属关系,一家人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人们坐在院子里感觉会很自然,因为不会成为别人的景观,周围都是自家人。现代的围合住宅由于居住者关系的改变而不适合现代住区设计,中心区的景观让人无法进入,因为会成为周围所有人的风景,被所有人关注,没有任何的私密性,因此围合布局的高层住宅小区的中心景观园林只是单纯的好看,却很少被人们使用。街廊式的布局,被关注的机会很少,人们是不经意地成为景观的。回家的感觉,应该是住户主宰建筑,而不是建筑强加于住户,因此“就掌灯”没有保安,让住户感觉没有束缚。最终达到一个效果,让人感觉,首先建筑不压抑,第二安静,第三人少。在这样的坡地上设计,反对将建筑平面做成曲线的,重点是路与景观的搭配,在“哑铃”状的街廊布局中形成局部的围合,达到曲线的效果。从基地的历史发源来说,我们的设计不能从公园中凸显出来,而是要与公园相融合,甚至隐为背景。把过去地段中所有的树都保护下来,而且新树的引进中,特别不能选择过于规整的树种,去破坏这种原生态的环境。

因此,“就掌灯”规划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原则,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地势形态。总体布局为“哑铃”式,中间狭窄部分采用街坊式布置,东、西部较宽敞处采用组团式布置。

依园而筑,随物自然

在任何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这种协调并不意味着在自然景观中凸显出来。有些楼盘运用的是前人的居住概念来做设计,却忽视了那些生活场景是属于古人的,并不属于现代人。

古代园林让人想要吟诗作画,但是那仅仅属于旅游的那个特定的氛围,而不属于日常的生活,因为现代人没有那种胸怀和必要天天吟诗作画,自身环境和追求也不是这样的,那是属于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因此如果造成古代的园林,实际上是将人的精神与环境完全的割裂,并不会感觉舒适,而是感觉格格不入。目前国内很多居住区景观为古典园林式的设计,在业主购买的时候,看着非常不错,感觉意境很好,但是生活不仅仅是看的,而是走进去的,因此当住进去以后,就会发现没有那个意境,因为那个意境不属于这个时代。外国的风格更是如此,如威尼斯风情、简约风格等等,并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使用的。这样的建筑也就根本不可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沉淀下来,相反会面临被唾弃。

“就掌灯”建筑依据不同建筑形式采用不同处理手法,公寓建筑采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艺术手法营造自然、简约、自由、舒适、实用的自我风格,别墅建筑采用手工建筑与自然材料既张扬个性又和谐统一。运用小区几何线条、材料质地、色彩构成充分体现建筑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外装修墙面采用咖啡色饰面砖、墨绿色水洗石、防腐木,大面积本色玻璃门窗及玻璃栏杆和谐明快,真诚坦然,内外交融,使业主能将大自然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并以建筑为载体将自然与时代有机融合。

生于斯,长于斯,属于斯

一座可以历久弥新的,在时光中积累厚重价值的建筑群,它必须与区域土地的人文地脉、生态环境、人群心灵的归宿和谐共生。

在西安新一轮的设计思想指导之下,“就掌灯”运用一种新的理念,赋予居住建筑新的含义。狭长地带最窄75m,最长处760m,南北高差8m,东西高差18m。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块,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形,为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南高北低,这对设计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效果却出乎意料。创造最佳的环境应该是从文化中来,文化从基地的实际情况中来。并没有过度的追求容积率,而追求的

是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果失去文化,这个城市将毫无特色可言。这些观点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对于“就掌灯”很多人理解不了,但是有人理解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理念,而西安恰恰缺乏人站出来,被人关注并探讨。

西安城墙内部的改造,目的是要恢复唐长安到明清时期不同时代要保留的建筑,张学良等人的公馆、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等等,现代高层建筑也要保留一栋,作为时代的纪念。最终使西安成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有故事可寻的城市。

对于建筑师来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中有其个人的心理感受。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如果再把以前的东西反复地呈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过去的建筑生存于过去的那个时代,存在于一个特有的大环境中,与人们的穿着、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在继续延续过去的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的话,一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很假,因为现在的我们不设身处地是不可能有那个感受的。我们这一代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封建社会的尾巴还存在,我们就进入了工业文明,继而被“”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应该是什么?如何将这个感受体现出来,应该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最该留下的东西。诚然,过去的意识和传统文化还存在,又被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不断地压抑,这个时候碰撞出来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感受,应该说“就掌灯”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理念。这块地段没有文化,周边是秦朝的墓,如果照搬秦朝的东西将毫无意义,可是这块地旁边有一个长乐公园,是原生态的,所以,景观走了原生态的路线,因为没有必要去破坏它。其次,东郊在西安人的观念中是重工业基地,这一片地过去是军工厂,在这片地生活的人,就是从这个时代传承下来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撞击结合,到了人们开始动手有钱开始做事情的时候,进入了信息时代,也就是说,实际上短短三四十年中,将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全部覆盖了,其中还穿插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古代的建筑中添砖加瓦,是没有意义的。建筑是一个符号,传达的是人们的生活,在工业文明下,怎么做我们的生活,为了传达这个想法,于是出现了“就掌灯”。

檐下是水的远景,窗前是绿的延伸

建筑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的统筹,房子是给人使用的,为人服务的,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其中还应该包括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享受,这种享受,与建筑空间设计密切相关。

“就掌灯”除了从规划方面使住户感觉没有压抑感、感觉舒适之外,建筑设计方面,也遵循了这个理念。严格控制建筑师的表达欲望,所有的设计都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出发,否则不好使用。住宅是给人们家的感觉,除了安静舒服之外,还应该包括放松心情,从项目的地域特色考虑,环境设计崇尚自然。同时“就掌灯”的开发设计,是要为后代人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因此在设计中工业文明、后现代、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加入不仅仅是一些符号的堆积,而是与居住区的所有功能相结合。这种功能结合,既有艺术的享受,也有实质性的使用。例如反对雕塑,因为雕塑可看不可用。在“就掌灯”内的所有艺术品,全部是与功能相关的,例如大堂接待台是车床,是可以使用的。楼梯间内的灯泡上面是门牌号码,“锅铲”上面是楼牌号码,既醒目,又不破坏建筑风格。游泳池设计为脸盆状,龙头的造型是成比例放大的,并且用作进水口,水是循环的,游泳池的设计要比喷泉更加实用。

“就掌灯”希望可以找到并做出能够表达投资者意愿的设计,在国内,很多时候甲方意愿要高于乙方,因为很多设计师、规划师是专业学科出身,注重的是表达,特别是设计中的技术表达;作为开发商,则更多的立足于表达人文关怀。区内有全密码的信箱,住户凭借密码可以看信,下面设有衣物悬挂处,使住户可以腾出手来看信。“就掌灯”实现了不需要一把钥匙,就可以回家。由于小区内多是坡地,在入口处使用枕木铺地,防止雨、雪天老人滑倒,同时也是工业文明的体现。类似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在“就掌灯”就处处可见。

目前很多建筑设计是为了吸引人购买,而不是为了使用需求。人们购买的时候是在看,而不是在用,因此会出现很多误区,最终使用的时候并不理想,甚至很糟糕。“就掌灯”的设计理念立足于使用,舒适的使用,而不是单纯的好看。如何将建筑设计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是建筑师的责任,但是现在的建筑很多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仅仅是美观,但是实用性很差。设计师在所有的功能之外,想办法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加入进去,“就掌灯”则是在所有的功能之外,没有任何的添加。比如阳台,为了功能需求,设计成为带斜角的阳台,这样使阳台具有中心,斜15度则是保证了住户在使用的时候的私密性。客厅的设计中,没有门的出现,使得客厅内部人不受干扰。去掉所有的花哨,寻找最本质的舒适性,则是“就掌灯”的设计理念。

庭台静卧隐归者,紫藤蔓下清平乐

对于住宅小区来说,首先应该体会的第一要素就是“静”,“静”是除了噪音以外的眼睛的“静”,只有眼睛“静”下来,心灵才会“静”下来。其次是体现舒服。第三是建筑中要有诙谐,避免将住的建筑设计成宫殿,因为家的概念中不需要庄严,应该是轻松,这种轻松就包括心情安静和诙谐。因此在建筑中,要尽量去掉建筑师的想法意愿,不应该有一些不具任何意义的表达的同时,也不能设计成宫殿,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封建王朝的时代了,我们的居住生活应该落在安静、娱乐上面。根据基地的位置,既然是原来的西安动物园,设计中首先就不能删改其原生态的环境,建筑的色彩必须是静下来的,所以用的是咖啡砖,而且是黑勾缝,同时在拼接的做法中,尽量忽略建筑的层数和其他技术细节,不能引发人们对技术的关注,而建筑应该隐于环境,当一切的技术表达都没有的话,建筑就不会影响人的心情,以居住者的意愿为基点。

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仅仅存在乡村别墅,乡村别墅是要在郊外的,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需要这样的生活。国外的远郊别墅有的是纯度假,但是中国目前达不到这个水平,只是满足一种虚荣的心理,还有就是国外大富豪的别墅。中国目前的远郊别墅的使用状态时,周末去打扫房间,是一种累赘。很多人由于这个原因卖掉了自己的别墅,虽然是卖到了比购买时更多的钱,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这个模式的否定。因此城市别墅应该是中国高端住宅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符合中国当代人需求的,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

众所周知,别墅是人类的最高居住形态,它是平面、空间、环境三者的最佳结合,除此之外,别墅建筑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居住语言,它应该是某种人文精神、某种特定居住文化的体现。

“就掌灯”在城市的别墅的设计中,思考的是如何将独栋别墅的特质与郊区别墅的特点,能够同时在城市别墅的设计中得到体现。因此设计独栋别墅的设计中,住户各自独立的同时,解决了过去花园是别人的景观的缺陷问题,在花园的设计方面,每家都要有早餐花园,并且入户即能看到内庭院。别墅的入口设计中,在到达主要功能区之前,应该有一个过渡区域,这个区域可以作为别墅对于非重要人员的接待,以及自家人更衣、储物使用,更重要是屏蔽了临时性来访和灰尘对住户的影响。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3)

2居住区中商业建筑的设计思路

商业建筑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思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盈利等问题,居住区中的商业建筑需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圈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二者达到互利互用的双赢状态。

1)整体布局和规划的设计思路。

对于新开发的楼盘来说,开发商在居住区和商业建筑的布局、规划中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时刻以人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便利为主,在商业建筑的布局和规划中,要考虑商业建筑的数量能够与人们的需求相符,以免造成商业建筑量小而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所需,或者建筑过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困扰。在布局上,一定要遵循居住区和商业建筑的紧密性,能够给人们的生活所需带来更便利的条件,例如,在设计布局上可以选择人们通往居住区的道路两侧。同时更要确保在居住区人们入住时,商业建筑的招商引资已经得到批准和入驻,在实际招商时,要考虑到招商的营业性质,争取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实现招商性质的综合性,给人们的生活打造出一个全面的商业圈,同时开发商更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引进或者开发出符合人们现代生活的特色商业,让本居住区的人们能够更加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环境。

2)建筑本身的设计思路。

首先就是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开发商可以为开发的商业建筑进行特色的外观设计,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商业建筑的实用性,并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设计的商业建筑能和居住区及周围的环境充分的融合,满足人们的视觉性和商业圈的应用性。针对双层以上的商业建筑,设计便捷式的通道,以便人们能够更便利的进行购物等。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中,开发商更可以应用创新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前可以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创造设计灵感。商业建筑本身的质量也要得到一定的保障,不能只是为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而要求了较低的质量标准,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开发商建筑的品质,还会遭到更多商业业主的指责,影响后期的盈利。在设计方案中,一定要更多考虑商业建筑的使用面积,设计不同面积的建筑,这样才能满足于不同需求的商业招商,在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上,还要保证建筑层高的合理性,将采光问题也要考虑其中,能够确保商业建筑的人性化。

3居住区中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素

商业建筑在居住区中的设计要素主要分为两大内容:建筑形态的设计要素和建筑色彩的设计要素,以下针对这两大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1)建筑形态的设计要素。

商业建筑的形态,主要分为内部和整体两种形态。所谓的整体形态的设计,也就是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这里包括商业建筑的造型、商业建筑的布局、商业建筑的整体形状等。商业建筑中整体形态的合理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视觉冲击,相关的开发商在商业建筑的设计方案中,可以通过对大众的审美标准进行研究,以此来满足商业建筑的整体形态,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建筑的内部形态的设计,也就是各建筑内部的布局,内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决定是否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中,一定要将建筑内部中的柱子、梁等进行合理的优化,层高设计要错综并形成规律,确保建筑内部使用面积的宽敞和合理性,对于建筑之间的隔断,要进行有效的分割,并保持一定的整体性,满足商业的需求和人们的视觉感受。

2)建筑色彩的设计要素。

在商业建筑中,建筑的色彩设计决定着商业建筑的整体视觉性,色彩要素的合理设计,能够让居民区和商业建筑均变得各具特色,并且能够突出商业建筑的主要形态和个性,为整个商业圈营造出一个特殊的环境和氛围。商业建筑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材质,因为建筑物本身材料的不同,影响着建筑本身的光滑程度,很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备着色彩明亮度的调节效果,影响着设计色彩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材质,运用不同的色彩原料。在设计商业建筑的色彩时,一定要与居住区的色彩相互结合,特别是对于居住区来说,居住区的建筑色彩基调都非常的单一且分布面积较广,所以,在设计商业建筑的色彩时,要保证其色彩的基调和居住区的相互统一、相互联系,针对商业建筑比较重要或者需要突出的元素进行色彩渲染,可以提高其对比度或者颜色的亮度,打造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感。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的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理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达到21 世纪现代化居住标准的住宅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活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发展历程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及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此之前,居住区的商业建筑比较简单,布局模式大多为单一的行列式布局,且数量不多。到了90 年代后,居住区的商业建筑设计逐步得到重视,居住区开始有了超级市场、复合型商业建筑、步行街和购物中心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过渡到关注生活质量这一层面。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在设计上的状况总体说来,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对其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空间处理不当。wwW.133229.CoM有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观设计失败。我国居住区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大多居住区商业建筑却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且与居住区形象格格不入。

外部环境设计单调。一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

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置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现状,认为其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以人为本。居住区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功能。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居住区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大中小相结合,提高单个网点面积,发展超市和大型综合商场,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行业结构要吃、穿、用、玩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要开拓一些新兴的服务性行业。

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采取有层次、有发展的手法把人们从开头引导到末尾,在高潮中实现富于戏剧的结束,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通行为主的线状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节奏感,使街道具有整体统一性。而招牌、幌子、匾额更是我国传统商业经营上的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居住区内的商业建筑由于程式化程度高,它没有橱窗陈列,各个单位虽然所卖的物品不同,但从外部形象上却很相似,为了区别,就全靠招牌、幌子这种广告手段,直接点明其经营内容,并且具有装饰功能。

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本文认为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以组团单体建筑为宜。根据规划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确定建筑总量,地理位置可安排在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整个住宅区的交通干道旁。在建筑样式上既要富于变化,又要有机联系,以形成优美的建筑景观。

结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他们在商业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传统商业街的集中式商业布局设计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商业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即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倾向,与之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5)

关键词: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手法

一、目前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的状况总体来说,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着矛盾。尤其对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着一定问题:1、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处理草率,平面局促和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为他用。2、外观设计失败。我国大多居住区商业建筑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外观形象极为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与居住区格格不入。3、外部环境设计单调。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梗,所以环境与居住区建筑必须要相辅相成。

二、居住区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计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1、要以人为本。2、具有综合性与专业。3、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4、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6)

引言

文化价值以及民主理性可以在公共建筑上显现,让居民可以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就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给居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开展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不能忽视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两者都极为重要。要使公共建筑科学合理的建设,离不开规范的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本篇文章将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的可发展性和延续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这个理论和设计方案的应用有一定的延续性,且将居住区在发展时应用的效果展开联想。

1、居住区公共建筑概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公共建筑对应的建筑形式,居住区的公共建筑可以充分的体现小区的整体面貌、生活水平,居住区的公共建筑配置水平是判断居住区文明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居住公共建筑是居住区这个有机的整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建筑的关键内容。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的公共建设能分成居住小区、组团、居住区三个级别。在这三个级别当中服务半径为400m-500m的是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服务半径为800m-1000m的是居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为150m-200m的是组团级。如今,可以将居住区建筑形式与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下面的几个类型:

(1)商业服务类:形式包括餐饮建筑、医疗服务机构、零售商店、超级市场、农贸市场、邮电所、储蓄所等公共建筑;(2)教育配套类: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公建形式;(3)管理与邻里交往类:主要包括老年活动中心、会所、居民活动中心等公建形式,现代社会通常以综合性居住会所来表现;(4)市政公用类:主要包括路灯管理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天然气调压站或煤气、垃圾收集地点、水泵房、变电所、公共厕所自行车库等公共建筑形式。

2、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比较分析

2.1传统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传统的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对小区的建设与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以提升,依照以前的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正一步一步的暴露出缺陷;首先,现代居住区逐渐住宅商品化,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小区依照类型特征构成了各不一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这些设施时没有对应的指导标准,所以它的规模大小与使用情况之间有着偏差,会使得社会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其次,中国改革商品经营体制,传统相对较大规模的商业设施不那么容易分割,显现出闲置的现象,与此同时大部分小区的私人商户把底层住宅变成各式各样的门面房;第三,社区服务与家政服务事业的社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的休闲时间提高了,但是服务设施不健全,不能服务到广大的居民;第四,中国自实施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儿童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下降,与之相反的是老年人的比例,如今这个社会老龄化的现象比例比较严重,造成了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设施闲置的后果,然而老年人面临的却是服务设施不足的情况。

2.2现行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现行的居住区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未将传统的规范进行本质的改善。只是对部分进行了改良。在一定的程度上级别不一样的居住区的上限有所提升,这是在分级规模控制上的大体走向。其适应了家庭核心化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使每一户的平均人口数量降低了;改变把行政管理类设置为独立的类别,丰富社区服务的种类,使其适合如今公共建筑的需要,这是在行政管理上需要完善的问题;扩大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按照居住区的类型与地域差异,再运用完美的规划设计来制定居住区的实际规模。

3、现行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的具体分析

3.1商业服务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金融邮电、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为商业服务三大经典配套公建类型。任意一类中的种类都有很多,相对于传统规范来说,它不仅看重公共建筑的商业性,而且注重公益性,所以它显得更为全面。在现实生活中,公建规划设计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商业服务设施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对现代化公建设计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任何企业的最大动力支持都离不开盈利,商业服务类公共建筑也不例外,因此,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建筑形式的内容,无需太过复杂,主要考虑其综合规模和分布,在保证公共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为居民,也为公建的利益取得互利共赢。

3.2教育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和标准,现代化建筑中,有大批中小区级千人控制指标,根据建筑设计的不断完善,依照不同的环境和设计标准,现今已减少了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千人指标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地区的环境因素,还要对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条例进行结合,然后对建筑设计进行协调改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规范设计整体表现为弹性原则,为了保证公建赢利性最大化,如果周边教育类设施相同的可以去除;但如果周边设施不够,可适当补齐。要保证公建质量和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增加相应设备或项目。

3.3管理与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是管理和邻里类公建规划设计规范这类公共建设包含的内容,一方面,增加小区的健身设施,才能更好地反馈真实的社会发展现象以及提高了居民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扩建社区服务中心,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可识别性是公共场所的基本属性,其拥有指定的公共场地。一方面,公共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绿化需跟其他小区的区别开,这可以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居住区的风格与公共建筑的风格要一致,公共建筑的尺度要控制得当,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环境。

3.4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便利性规范

公建规划设计要达到服务舒畅、出行顺畅的要求,所以这方面的规划设计更多的体现在便利性要求。根据对小区情况的大概分析来布置出行线路。而在现实生活中,设计线路时应使路线无回头路,尽量保持路线的流畅性,因为现今大多数居民的生活路线都包括家、学校、农贸市场和公交站点。举一个设计得比较优异合理的例子:在居住区出入口布置商业类型的公建,既可以为商店增加利益,也可以使居民的出入变得更为便利。当然,除了出行便利外,也需尽量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其中对距离的长短并无太多要求,比如在环境较好的位置或小区中心布置儿童游乐场所、活动中心、广场绿地等。

3.5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第一,要求服务设施配置和小区的规划结构配置一致,也就结构的一致性,保证居民生活空间有一定的层次感;其次,绿地、住宅、道路等居住环境的组成因素和公共建筑在建设以及布局等方面能够相互协调,这两点就是整体性规范包括的内容。

综上所述,将居民居住区的公共建设规划设计规范进行全面的探究,从中能够看到国家规范的逐渐进步,符合了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有关的规划设计人员也应该对居住区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情况展开探究,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7)

中图分类号:TU2

1. 引言

随着居住区这个概念引入到生活中并逐渐得到普及,居住区商业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居住区里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高低也与居住区商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商业结构与整座城市的综合型商业能力。政府加强力度推广城市居民区建设,特别是商业建筑的建设,可见政府也看到了商业建筑对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商业建筑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跳板。

居住区商业建筑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用来将利润和价值发挥到最大的一个工具,而且是能够为更多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方便的一个场所,因此,其研究的意义重大,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在有限空间内生成多元化的购物,休闲以及各种活动环境,同时可以吸引更多是顾客能够加入到其中,这也正是商业化居民区将商业和居住完美结合的意义所在。研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居住区商业建筑类型

2.1传统的封闭式小区的住宅底商模式

住宅底商通常设于高层建筑的底层,面向外部道路,和住宅小区分开管理,降低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主要服务于区内及附近居民。主要为零售商业及服务业。

2.2居住区商业街模式

商业街位于居住区边界或中心某个区域,主要服务于区内及附近居民。商业街和居住功能分界较明确。经营形式较为丰富,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如碧桂园各居住区的商业街。

2.3居住小区住宅底层商业街模式

例如笔者参与设计的广西来宾万象城项目共有8栋高层住宅,住宅底两层均为商业功能,加上独立的电影院和地下超市,形成了开放的商业街,弥补了老城区商业资源的不足,将居住区商业街的商业效益最大化了,同时也为小区内的人际交往和户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

2.4购物中心模式

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商业模式,已逐渐为人们习惯和广为接受。购物中心可以说是近代最为成功的商业开发之一,购物中心所代表的是一种特别形态的现代零售商业类型,它是在一特定的地点,有规划地将不同数量与规模的商店组合在一起,统一组织人流、货流、停车,为顾客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统一进行管理经营与运行的商业体,能满足一站式的购物需要。

3.平面设计

3.1设计要点

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的平面设计不用于商业街区,既要考虑到商业建筑的因素,更要考虑居住区的便利。首先,应根据居住区现状平面图,根据功能和需求在平面上布置好商业建筑。其中主要包括商业建筑的规模、布局形式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更要紧密的与周边的居民区紧密结合。在交通方面,更要有效利用现有公路,使来到该商业建筑的人们在交通方面更加便利。

1.建设规模和布局形式科学合理

根据居住区所在的地方经济、消费人群等方面来确定商业空间规模和形式,使之与实际需要相适应。居住区商业空间的项目和规模不应盲目做大,应该遵守以能满足该区段居民生活需求为宜的原则进行科学建设。

2.充分考虑居民区长远规划

目前,居民区往往根据需求增加二期甚至三期的建设,导致居住区在几年内的变化巨大,而在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布局需要在规划建设时考虑到此问题,尤其对于城市边缘区的大规模项目,否则对于多期完成的住区,只照顾到了前几期的居民使用,后期居民则因为距离过远和不顺路而无法使用。

3.商业建筑选址要充分调查、分析和论证

选址应充分考虑居民使用的便利性,总体布局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形成系统。如果规划体量较大,则商业建筑的布局宜具备一定的开放性,除了满足住区内居民的使用,也要向区域周边的居民一定程度开放使用,既活跃丰富了城市生活,也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要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尽量避免对居住区内住户生活的干扰。

4.场地设计因地制宜

场地设计要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用地。充分考虑基地客观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环境共生共存。

3.2交通组织

首先要考量交通流量的大小分布,到目前为止人们接受度高的是人车分流式的组织,这样的方法有利于人车的分离,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对营造舒适安全的环境有很大的作用。第二,合理的设置出入口。不应该在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干道或者是高速路上开出入口,要避免处于城市的道路交叉口,第三是要合理的设计停车场。

3.3环境设计

为了能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也是有标准的,需要使人们感到舒适、休闲的氛围,同时也要做好绿化,更好的体现绿色的运用可以通过创造多层次的空间以及对空间的融合整理。

4.商业化建筑空间

4.1设计理念

商业建筑的空间布局受到技术条件、环境好坏、审美水平和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商业空间布局的内在所需物质方面的条件是功能与技术条件,它们反映了建筑中硬性的手段和要求。、审美程度和环境表现出建筑设计内部的空间布局受到建筑设计外部的时空背景的影响技术条件和功能这个内因决定了内部的实用空间形态,对建筑实体形态得外表化有影响。审美程度和环境好坏这个外因制约了建筑形态,实现了外在制约的条件对内在空间的布局的影响。

4.2商业设计的总体原则

动态性:商业建筑的空间结构是具有弹性的,它内部的结构可以随着外部的结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调整发挥出潜在功能,适应新的环境。

序列性:人们处于不停变换的商业环境中,而涉及到的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序列性则可以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巧妙的安排,令人们在这个大环境中有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在内部设计方面也有移步换景的效果。

交替性:商业建筑运用动态的效果,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丰富多彩的氛围。而且通过内外的融合与渗透,使得商业建筑的设计不至于生硬,变得柔和,人们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设计。相比较而言,空间交替也更加自然。

层次性:通过外在与内在空间的变化,使得交替出现丰富多彩的层次感,从而整体的建筑空间可以变得更扩大,在居民区商业建筑设计运用这个原则,有效的提高人们购物所处环境的质量,那样的话,购物也会减少压抑感。

5.居民区商业建筑空间的设计

5.1建筑造型的特点

标志性:人们更愿意去留意商业建筑的造型,虽然知道居民区内里少不了它,如果是同在一条商业街上,店标和门面设计具有特别的创意,会吸应顾客的眼球。某家店如果可以使得本身所具有的观赏视觉焦点变成是由整体与细节相结合、环境设计的多样性与色彩的个性形成,这就更加显而易见其标志性。标志物是具有标志性这个特性的,我们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易懂的图标或指示,又让你理解目的的意义,往往有个性的还会让你觉得美观。

整体性:商业建筑的风格和所在居住区的住房的风格保持一致的现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常见现象,运用恰当可以使得居民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色调的整体性是指形成商业建筑之间的基本色调来统一它们的整体造型,理论上说“对比色和调和色是色调的两大类,对比色是指色彩间仍存在一定的主从关系,并使空间统一中蕴涵着变化,”而不是指简单相异色彩的叠加。理论指出“调和色是最容易形成整体感,而且它们的色调最容易统一,即便有变化也只是在同类色之间的协作关系。”

5.2商业化的设计表达

虽然给人们的感觉是带有任何商业色彩的事物都会变质,但是居民区的商业建筑为了突破这一传统,相信在建筑风格上会有不同的感觉。分别从建筑的内外空间这两部分入手。 首先从内部考虑,在商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变化因素,可以是来自空间的,也可以是来自时间的,因此在设计时要组织好各个顺序,根据其特点来安排,即内部的序列性;其次是在商业空间中的需要不断的挖掘出其潜在的各种功能,充分利用好其弹性,将不断发现的新功能与旧设备联系到一起;最后一点就是居住区商业建筑是作为房地产的一个重要利用资源,其主要是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能把利用率达到最大,所以实现利润和价值的最大是商业化居民区的根本目的,比如可以实现活动地面或者是活动隔断,这样可以将内部的空间更加流畅和多变。

其次是要重点考虑外部因素:从理论上说“商业建筑设计可以说是比较着重于商业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的协调,主要在于对建筑物的形体、立面和色彩等各个方面,并要求与所处地方内很长时间内所形成的特色风格相互呼应。同时,要整理融合该地方比较松散与混乱的城市的外貌和城市功能。在外在的造型相关设计上,商业建筑也可以参照该地区的特殊文化的某些特征,并挑选一些来加强识别度。也可以观察一下该地区的建筑与众不同或者特有的建筑风格,在新的建筑设计中运用融合,当地的人们会感到尤其熟悉与亲切。”建筑外立面上所采用的灯光效果、材料质量、色彩变化等等元素,可以营造出欢快的的商业氛围,那么顾客的消费欲望就会变得强烈,商业建筑的特质是由其屯面来反应的。立面与屯面又不一样的作用。商业广告在立面的效果更强,人们更容易看到和理解。空间内外也能得到很好的流通。一般情况下,商场立面形式要与边上其他的建筑风格相互统一和相互呼应,主要的和次要的有很好的分工,场面的比例与尺度有标准的把握。伴随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怎么样去更合理地运用材料,去营造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氛围,与时俱进,是现代化建筑化设计的另一特点。同时,优秀的建筑设计有助于整座城市的建设,商业建筑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城市绿化和美化也会变得更加重要。

6.结论

未来,对于居住区的商业建筑发展我们仍然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对居住区的商业建筑来说,它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设计理念,设计者要以此为中心来展开建筑设计。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设计者要学会主动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尽最大可能去满足,那样的话,人们真正的需求才会最大可能的得到满足。当“人”作为设计研究的基本对象的时候,一切就都会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设计,而要完成一个作品不是简简单单考虑一方面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在一个中心指导下,调节多方面的要求去完成。

参考文献:

[1]鲍观明.构建和谐社区商业的初步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8.1

[2]杨芳.居住社区商业建筑研究[D].中南大学,2008.1

[3]兰宇静.社区商业初探—以厦门市瑞景社区商业中心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8.3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8)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area is an organic part of a city.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of urban planning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ep of urban planning is to meet residents live, work, rest, cultural education and life service,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t partly reflect a n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ideological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 plot public building into four categories: municipal utility class, the education conservation service class, the neighborhood truck class and municipal utilities classes. In the specific plan, we shoul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ublic building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fully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residents' lives based on reasonable decorate.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public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设计概念

公共建筑一般分为市政公用类、邻里交往类、教育保育服务类、商业服务类等为住户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物。不同的服务要求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居住小区的公共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区的特点、人员、服务的类型,在合理的基础上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2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设计要点

2.1 公共建筑位置设计分析

公共服务设施应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购物、教育、文化娱乐、游憩、社交活动等的需要。居住区内必须相应设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其内容、项目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以及年龄特征因素。在进行公共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公共建筑所处的位置是否符合居民的的使用要求,日常产生的噪音、污染等是否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以及公共建筑本身的采光、日照、通风是否良好;位置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小区的安全。要明确的划分公共区域与私有区域,对街道进行监视,看是否存在交通隐患等问题。公共建筑是为了方便住户的日常生活,所以在设计时应做到流线清晰、合理,人流车库尽量不交叉。住户的共享和参与是公共建筑的最终目的。设计师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应对小区的公建等级以及配置作出能动性反应。居民的生活规律、活动路线、公建自身的效益对于公建的合理设置具有更大的作用。

2.2 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设计分析

2.1市政公用类

市政公用类的公建一般包括:公共卫生间、垃圾站、自行车库等。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一般为辅助设计,不宜单独设置,可以附在小区活动中心或商业设施里面。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位置应选在容易找到但又不影响卫生、环境的地方。垃圾站是每个小区内必不可少的设施,虽然它脏乱臭,惹人讨厌,历年来对于垃圾站的建设虽然都在改良当中,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自行车库一直是公共建筑的难点所在,一般为分散、集中两种布置方式。对于高层住宅,可以利用底层作为自行车的存放地点,如若集中存放应布置在出入口附近,这样有利于存取车辆。

2.2 邻里交往类

邻里交往类的公共建筑物应选在小区中央位置,可以与商业服务类设施共同组成小区的公共建筑类中心。邻里交往类公建为住户提供的是精神环境,在日益发展的今天,对这类建筑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规模以及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中。邻里交往类的公共建筑物一般为:居民活动中心、会所、俱乐部等,其功能大多是为了给住户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是人情味的重点体现地。

2.3 教育保育服务类

教育保育服务类公共建筑一般指的是幼儿园、幼托中心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如果等级较高的小区,还有幼儿园、小学等。在这类建筑设计中,托儿所与幼儿园应联合设计,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场地,便于家长接送。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及健康成长,其位置应选在小区入口或中心位置,应有一定的室外场地可以供幼儿进行玩耍活动和游戏;周围环境应该保持安静,避免噪音的干扰。在进行小学建筑的设计时,应把小学生的噪音考虑在内,应选在小区的某一侧,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小学生的教学,降低对居民的影响。

2.4 商业服务类

商业服务类公建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合理的安排对百姓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商业服务类的公建选择位置不应在小区中心,这样不利于居民出行。在一些新建的比较成功的居住小区中,均将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布置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处。至于商业设施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沿街带状布置、成片集中布置、沿街带状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总之,商业设施分散布置的形式已逐渐淘汰,因为其没有考虑到商业设施的聚集效应。另外,笔者将物业管理、卫生站也归于此类公建。物业管理现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居委会的地位,为了方便联系,比较适合将其布置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处。而卫生站则适合与小区活动中心布置在一起。

3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外部设计及形态设计分析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及形态设计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考虑更具人性化和艺术性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空间的大小虽不能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物中,不同的空间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在一些设计比较陈旧的小区里的公共空间中,住户是很难感觉到兴奋或心情舒畅的。住户在选购楼房时对于建筑外部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这对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如何增强建筑物的识别性及归属感是一个好的设计必不可少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建筑物的设计讲究个性化,这也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凸显个性化的设计方法有很多,比如突出个性的造型,色彩的突破性运用,特殊材料的搭配等都可以体现建筑的个性。

4 总结

人是需要交流的动物,而公共建筑类建筑就是为住户提供交流的场所,使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对身边的事情进行讨论与分享。白天的时候老人或者孩子可以有地方打发闲暇时光,夜晚的时候一家人可以有地方增进感情。另外,在实际设计中,经常把一些小区公共建筑联合设置,结合绿地构成小区公共绿地中心。它的意义远不止功能层面,它能丰富小区的整体形象,使小区富有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成为居民的活动场所。而在许多小区规划中公建按其功能的不同被安置在不同的地块里,而缺少形态方面的考虑。所以在规划设计小区公共中心时,要有整体的概念,使其与整个小区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富有空间特色的小区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9)

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建立了许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需要我国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可以极大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符合我国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1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改造要求

首先,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要求主要是在建筑的硬件设施上,主要表现在垂直单管系统,应该被逐渐淘汰。应该都使用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恒温阀在使用时也有一定的要求:应该使用三通型恒温阀;以保证控制的有效性。恒温阀的装配应该按照装配要求进行安装,还应该做到它的调节特性、温包、阀头曲线都应该达到合格标准。能够正常感应建筑内的湿度,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控。其次,应该使用具有说明书、许可证明等一系列达标的装置。改造工程完工之后,还要对这些装置进行反复调整、实验,已证实其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方式是正确的运用。还应该具有专业的监控设备和专门的监控机构,以方便随时对装置进行定期的抽检和排查。对于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应该及时予以更换。对于出现不能正常运转或数据监控不正常的装置应及时对其进行检修。最后,室内系统也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应定期热力复核审计,提供系统改造散热器的热量提供数据,然后此基础上分析热提供质量是否达到先前计算标准;还应对水压和出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出整个室内热提供与热能耗的投入与产出比率,以为更好地分析室内系统供热的情况,并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2]。

2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

据有关统计数据称,中国既有房屋采暖的建筑占总数的29.0%。例如房屋采暖能耗每平方米25.3公斤煤,可以大约计算出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每年就要耗费1670万吨煤,这些高耗能的采暖方式,会大量的消耗能源。同时由于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维护结构多数存在保温标准低,隔热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对我国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2.1墙体节能改造设计分析

对墙体的保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墙保温,一种是内墙保温。由于墙内外的温度不同,会使墙面发生裂缝,这就提醒在进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时候要对外墙增加保温层,通过对外墙的漏点进行保护层的安装,尽量降低室内外温度差异,还可以通过增加对室内温度的监控,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室内外温度差异扩大。利用安装室内热量检测仪器,对室内温度进行及时的监测,调控室内温度,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并根据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整。防止室内外温度差异过大。比如对于外墙节能改造中,可在主体结构外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挂或粘贴的方式通过铺设保温材料,同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涂抹一层保护砂浆或保护装饰达到保温的效果,其中图1为外墙节能改造中常见的构造形式之一。由于我国多数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多数为7层以下的砖混结构建筑,并呈现为排式布局,且体型规整,多数建筑的体形系数大约在0.3,而墙体厚度大约为240和370mm,因此在墙体外保温节能改造设计中,根据节能50%和65%标准规定墙体的传热系数0.75W/(m2•K)和0.60W/(m2•K),则建筑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外墙构造方式以及导热系数的确定应根据表1进行判定。

2.2外窗的节能改造

外窗能耗能够达到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所以对门窗的改造对建筑节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前常用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对于外窗的节能改造主要从增加门窗的密闭性,改变窗户的材料等措施,以防止建筑热能的流失与损耗,例如使用一些节能门窗。从房屋的修建着手。在原有窗户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层窗户,并适当的对两个玻璃进行调整。还有设计研究认为,既有居住建筑中外窗节能改造中对窗洞口四周墙体的节能改造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窗洞和窗口周围墙体节能改造方案。通过对上图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图2中的方案(a)和图3中的方案(a)属于墙体和窗洞同时进行改造,而这种改造方案相对于方案(b)而言,其不仅保温效果好,同时对节约改造材料和改造成本也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改造工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设计出最佳的改造方案,达到节能保温的效果。

2.3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

首先,我国北方的热管网较长,而大部分管网的建造时间又比较长,旧管网的使用效率较低。保温层受到破坏,致使部分建筑的水循环量过大,水供应出现不平衡的局面。应该通过对供热管线进行直埋,建立健全网络监控配合人力检查的热网监控系统。其次,进行对热能源提供装置进行改造,通过对集体供热总的装置的改造,和单个居住用户的分散处理,来得到提高供暖的能源使用效率。最后,通过对室内温度的监控,利用现代化热计量仪器,对热计量的使用和温度的调控进行合理的安排[1]。对改造成本进行运算,优化改造成本,还有室内、室外供热系统的成本优化,减少热量来源的基础设施改造成本等。具体又可以分为,供暖的能源使用可以细分为天然气、电费、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供热成本的相关内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一个对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的工程,但其成果远比成本要高出很多,然而也不能因为成果显著,就忽略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本,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合理的控制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成本,让使用者看到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成本构成。

3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益处

3.1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成本降低

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改造,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成本,会减少建筑内外部围护结构的维护成本,还会降低热提供系统及维护的成本,降低热能来源的提供成本。这就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供热成本降低=建筑内外部结构的建设与维护成本降低+室内及小区热系统改造成本降低+热源改造成本降低。上述公式主要是根据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成本降低的具体内容来分的,此外还可以通过供热成本降低的构成来分,也可用公式来表示:供热成本降低=水费成本降低+电费成本降低+燃料费降低。由此可见,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益处,其直接益处就是减少了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成本,为用户节省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使用的费用,直接给节能采暖带来成本上的有效降低[3]。

3.2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增益效益

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增益效益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是居民采暖费用的降低。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供暖费用是由能源生产价格,运送的费用,销售的费用相加。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能降低供暖能源运输当中的能量损失,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4]。通过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改造,还能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节能改造能源的成本费用。其次具体的效益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会减少建筑设施的建设费用。进行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暖费用,在某些方面是和建筑的建设是有联系的,例如门窗的改造,地板、屋顶的设计,这些两者都是有交叉的,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成本的降低,也会减少建筑的费用。会减少对家用电器的使用,空调、电热扇等家用电器使用的减少,会减少用户电费的使用[5]。

3.3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效

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总成本投入。首先,不同采暖的方法会需要不同的投入这而使用热电联集中供暖则会使成本增加,这几种集中供暖都是常见的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供暖方式。每平方米的差额可以达到20元。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以有效地避免供热能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供暖效率。另外通过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设计,还能提高供暖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暖系统的利用率,减少建筑节能的使用成本,增加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的使用周期。

作者:掌轩 王丽颖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费良旭,孟庆伟,崔再禹.海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11):68-71.

[2]沈婷婷.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07-01

前言:一个人性化,完善的多功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合理配置和优化设计,已经成为衡量小区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居住区公共建筑概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公共建筑对应的建筑形式,居住区的公共建筑可以充分的体现小区的整体面貌、生活水平,居住区的公共建筑配置水平是判断居住区文明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居住公共建筑是居住区这个有机的整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建筑的关键内容。

1、商业服务类

形式包括餐饮建筑、医疗服务机构、零售商店、超级市场、农贸市场、邮电所、储蓄所等公共建筑。

2、教育配套类

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公建形式。

3、管理与邻里交往类

主要包括老年活动中心、会所、居民活动中心等公建形式,现代社会通常以综合性居住会所来表现。

4、市政公用类

主要包括路灯管理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天然气调压站或煤气、垃圾收集地点、水泵房、变电所、公共厕所自行车库等公共建筑形式。

二、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

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

在一些旧居住小区是很难找到视觉兴奋点的,满眼都是排列整齐的一模一样的行列式住宅。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居住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怎样不一定,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可识别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3、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公共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公共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4、特定场所的营建

场所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公共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三、商业建筑设计

居住小区内的商业建筑在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小区内商业建筑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首先,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药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发、书店、家居饰品、餐饮等等,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四、教育保育公共建筑设计

1、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建设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建立在一起,这样方便家长接送。因此,托幼建筑应满足以下条件:⑴幼托应布置在小区中心或小区入口处,这样利于家长接送孩子;⑵幼托应有足够的场地,供幼儿活动之用;⑶幼托所处的环境应安静,不能有噪声干扰。⑷幼托在联合布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防止相互影响。

2、小学建设

小学在布置规划时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其布置应该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小学生上学不应穿过马路;其次,学校服务应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便利的交通和明显的出入口;另外;学校应该有良好的环境;最后,远离交通枢纽和噪声源。学校具有的本身特殊决定了其异质性。功能单一的住宅构成了小区同质的面貌,学校建筑可以很好地成为小区的活跃元素,甚至成为其标志性的建筑。

3、居住交往类建筑的设计

在进行这种条件前提下的建设的时候,应该将这种建筑的建设结合居住小区的中央的草地进行布置,并且能够很好地和附近的商业服务区能够很好地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交往类的建筑小区。在这种建筑设计中这个公共活动的中心就是整个小区的中心。这种建设不仅能够瞒住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更能够使得人们精神上的到很大好处。这样的建筑能够更好地联络人们之间的感情。

五、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

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包括居民活动中心、俱乐部、会所、邻里中心等,这类公共建筑适合与居民小区的中央绿地规划设计在一起。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这类公共建筑的规模应该扩大,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它的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情味原则,要方便居民日常的生活交流。

六、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设计要合理布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车家庭越来越多,车库的问题成为每个小区都存在的问题,对车库的设计对居住小区十分重要,车库的设计主要包括分散布置以及集中布置的两种,多层的住宅车库建在底层,其布置比较集中,同时,车库的设计还要保证存取车的便利,在高层建筑中,大多数车库以地下或半地下为主,但是也有在室外集中停车的方式来布置的,只要将车库的外观设计好,室外车库不仅不会破坏小区内的整体环境,而且还能成为在小区内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在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厕所的的位置既要相对隐蔽,又要容易找到,通常可以将公共厕所设置在沿街处但又不是正面对着街的地方,各个厕所要使用明显的标志,以便小区居民能够快速找到其位置。

垃圾站是居民居住的小区内不能缺少的设施,但是,每个人都不希望垃圾站与自己离得近,但是居民生活又离不开它,因此,在进行居民小区垃圾站的设计时,务必要在在每个住宅楼前都设置上垃圾站,并且要使用的是盖式垃圾桶,盖式垃圾桶能够降低垃圾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其使用后统一由用物业管理部门收取,最后将垃圾运送到垃圾站进行最终综合的处置。

七、结语

综上,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应注意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上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及行为轨迹。在做公共中心的时候,要有整体的概念,使其与整个小区的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空间特色的小区公共空间。

居住区建筑设计篇(11)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商业建筑是一定居住范围内,以住区内及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信息、服务以及交流平台等而建造的空间场所。与其他商业建筑类型比较,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体量和空间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与居民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加贴近和反映居民的日常活动,适宜步行到达,更加强调建筑空间所营造的社区归属感、亲切感。

1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居住区中设置了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商业建筑,出现了诸如临街商业店铺、集中式商业中心和步行商业街等多种建筑类型。它的出现满足了居民日常商业活动的要求,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社区活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目前,居住区商业建筑在“商”与“住”两个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商业活动对居民休息生活的干扰、住宅平面结构与商业空间要求矛盾、购物空间忽视人们交流、休息的需求、空间无法满足弱势群体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空间设计人性化缺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结构不灵活

普通的住宅底商由于受到住宅平面和结构的限制,无法经营一些需要较大空间尺度的商业,限制了某些居民急需的业态进入;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一些商业空间无法随着使用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2)交通流线混乱

商业空间的货流及人流交通空间与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交错混乱,导致居民生活受到干扰并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商业空间的停车组织混乱且过分占用了小区本身的绿化及休闲空间面积,降低了住区环境质量。

3)外观形象趋同

建筑大多采用了柱廊、骑楼、连续立柱、玻璃橱窗等外观形式,致使外部形象单调无趣,千店一面,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外观形象则极尽花哨、广告林立,忽视其基本功能要求,与居住区原本追求亲切典雅的建筑形象的要求不符,失去建筑识别性的同时造成社区文化的缺失。

4)外部环境设计不佳

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建筑与居住区之间及与周边城市环境之间连接生硬,没有过渡空间及绿化设计,缺少节点广场和休息场所,步行面积被停车所占用,这些都使得外部环境没有人情味、缺少舒适感。

5)忽视人的心理情感需求

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及情感需求,隔离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流;建筑空间中无障碍设施缺乏、绿化空间狭小、休息设施不足、空间没有层次、公共空间单调,这些都导致了人们之间缺少交流与认同,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局促感。

2 人性化设计的必然趋势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活动的问题。居住区商业建筑作为以吸引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建筑类型,“以人为本”应该作为其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设计理念,即人性化的设计。

当今的居住区商业建筑已逐步演变为集购物、休憩、娱乐、交往等社会活动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已不仅要满足居民购物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心理、精神的需求。建筑必须要通过提高空间的人性化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达到为居民创造一个美好、自然、亲切的购物气氛,同时聚集人流使商家获利的目的。此外,作为社区中人们交往、沟通、互动的重要场所,建筑设计在满足商业经营要求的同时,应该努力营造有识别性、舒适感、和社区文化氛围的空间场所,使居民产生社区归属感、认同感。

3 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首先应实现内部空间的合理与舒适,满足居民购物、娱乐的要求,同时应创造出宜人美观的外部环境,满足居民休息、交流的需求并吸引周围居民进到商业空间中去。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创造可持续的空间

建筑空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死空间”,而是能随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空间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可持续的空间,从而满足使用者在长期时间范围内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完成建筑的自我更新。

2)注重绿化与生态

建筑设计要处理好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又要尊重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建筑空间里利用自然景观、引入自然要素,

节约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

3)营造可识别的环境

建筑应有自身较为统一并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有自己的经营主题与空间主题,使消费者获得温馨、愉悦的消费体验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感。

4)关注弱势群里的要求

建筑设计应该真正的满足真实的、具体的消费者的切身需要,关注残疾入、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将无障碍设计深入到建筑空间中去。

4 内外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4.1内部空间

居住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是空间组织的核心,应该合理组织营业、交通、购物、休息等功能空间,给居民创造出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居民在商业空间里自由交流、活动。

1)运用组合、拆分、灵活隔断等各种空间处理手法,实现空间灵活多变、易于改造的目的;实行统一的模数化设计或模块设计,即利用统一的设计秩序建构空间和结构系统,如尺寸、节点、连接方式和组织模式等。

2)合理配置不同功能的空间,以营业空间为中心,文化、娱乐、休息等空间贯穿其中;在重要节点空间上布置休息空间、景观绿化小品;不在住宅底层安排对居民生活有严重干扰的经营项目;管理用房、仓库等布置在背街面,保持商业空间的完整性和美观感。

3)注意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满足空间交通流线通畅、可达性强,避免交通死角和尽端,注重店铺的均好性;加强导向性标志的识别性和空间有节奏地变化,使得人们易于识别所处方位,减少焦虑感。

4)注重空间的变化,可以利用台阶高差来区分不同的领域及在大空间中创造二次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多样性的空间场所;通过廊道、家具隔断、玻璃、绿化等,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使得空间相互渗透、产生层次感和深远感。

5)重视弱势群体的活动习惯,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等其他相关设施;注重空间的安全性、易达性设计。

4.2外部空间

居住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吸引购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供满足休息、娱乐等要求的体验式消费场所和公共空间,提供丰富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让住区居民能够参与、触入到空间场景中彼此交流、互动。

1)空间应该注意有连续也有间歇的“收”、“放”,通过空间层次的变化形成移步异景的空间效果;设计有吸引力的空间节点,吸引步行者前行,给人们创造交流、互动的愉悦空间;同时应合理组织商业活动流线和居民生活流线的适当分离。

2)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注重植物形态、颜色、季节的品种搭配,多植高大乔木。在绿化空间旁配合设置座椅、小品,吸引人们驻足停留、休息闲谈,以此增添外部空间的活力、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

3)在外观造型设计上,可以借鉴当地地域文化特征,运用、继承传统的建筑造型元素,来增加建筑的亲和力,识别性;也可以采用其他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使建筑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观设计应注意与居住区整体建筑环境、氛围、人文内涵相呼应。

结语:对居住区商业建筑而言,人性化设计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应该从内、外空间两方面入手,把握人性化设计要求,即把握居民的心理和行为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创造可变化的空间、组织有序的功能及流线、营造有归属感的消费环境、关注弱势群体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方法、灵活处理、实现人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晓、闫春林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