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0 15:10:45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1)

(一)整体上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不够。缺乏发展的先进观念,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削弱了全区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有些企业原始积累少,观念保守,在投资方向上求取回报的心理十分迫切,注重收效快的项目,看到哪个项目赚钱快就向哪个项目投资,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考虑的重点是税收,部门考虑的重点是利益,缺乏对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缺乏对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长远性考虑,因而既使资源有优势、市场有需求,但同类企业过多而且分散经营,个体规模偏小,反而削弱了全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搞活企业,部分产品雷同企业不惜相互挤兑,造成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如绞股蓝等土特产品发展的兴衰就是一个教训深刻的例子。同时,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农户和基地的作用还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仅从产值来看,如果把我区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蔬菜贮藏)作为龙头企业,全区目前已发展到12家(据企业报送数据,下同),形成了高山蔬菜、中药材、干果、茶叶、畜牧业、酿酒以及木制品等几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这些企业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其中高山蔬菜冷藏和有机茶加工发展迅速,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蔬菜贮藏运销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已达6家;其它农产品综合型加工企业已发展12家,虽然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不少,但企业个体规模小,产品类同,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占领市场的拓展功能、加工增值的开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层次不高,企业与农户就会经受双重风险。在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与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大多数还停留在松散的结合上,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法律约束力,企业按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不与农户承担风险,农户也没有参与意愿和合作要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一旦市场风吹草动,企业与农户将会双双受损。

(四)缺乏发展的融资渠道,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大。目前,财政对龙头企业投入和银信部门对龙头企业支持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企业启动的各种扶持都非常小,尤其是很难争取到作为主渠道的银信部门的支持,加上企业自身吸纳民间资本能力不强,投入主要是依靠财政融资和企业的自身积累。由于缺乏对科技创新、扩大市场和基地建设的投入,企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企业档次难以提升,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基础上。甚至还有部分投机性企业,除了营业执照外什么也没有,只为钻政策空子骗取国家投资,一旦投资到手就开始买空卖空,“挂羊头卖狗肉”。由于资金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远小于设计生产能力,有的企业甚至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五)缺乏发展的优秀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企业的管理、科研、营销等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保障,而我区大部分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技术工和销售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营运水平都非常低,制约了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科技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创新。我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营销方面尚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大都是老方法、老套路,在外面找市场靠关系,本区消费靠“政府扶持”或者“感情支持”。一旦没有政府高价消费,这些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尚难定论。

二、建议和对策:

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立足我区农业资源和企业现状的实际,坚持以“发展与提高并重”为原则,对蔬菜、干果、畜牧业及其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发展为主,对中药材、有机茶产业应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档次为主。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包括从资金、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规范行业管理,企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运作,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走现代企业的发展之路。

(一)制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规划。以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为原则,按产业分类明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短期、中期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扶持现有重点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划。

(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我区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这是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要尽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规范行业管理。一是加快标准体制建设,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并力争通过ISO9000系列及相当水平的质量体系认证。二是加快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相结合,建设安全、优质、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三是实行准入制度,从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制定标准,严格控制新上同类产品加工企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2)

近年来,靖远县立足当地农业经济建设基础和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县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制约性因素和困难,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采取一些有力措施逐步加以改善和解决,这样才能确保全县农业产业化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1靖远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1.1区域特色明显

靖远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沿黄灌区、干旱半干旱山区和高扬程灌区三大特色产业带。在沿黄灌区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高扬程灌区重点推广舍饲养羊、地膜早熟马铃薯种植、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培育壮大农林牧综合开发经济带;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普及抗旱品种,扩大中药材、大枣、大蒜、沙坝地瓜类种植,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带。逐步形成了以沿黄灌区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高扬程灌区为重点的养羊基地、以兴电灌区为主的枸杞基地、以高湾乡为主的籽瓜基地、以北湾规模养鸡为依托的养鸡基地、以长河食品为龙头的四季豆基地、以三滩乡为主的苹果基地等特色经济板块,“一乡一品”“多乡一品”的格局保持稳定并不断优化,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2产业基地扩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紧紧围绕靖远县“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培育三大产业、建设六大基地”的战略部署,积极培育壮大靖远绿色蔬菜、靖远羊羔肉、靖远优质枸杞三大产业,着力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一是3.33万hm2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优质蔬菜品种及栽培技术等措施,加快了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35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0.71万hm2。蔬菜总产量11.03亿kg,产值达4.7亿元。二是10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建设。2013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供求因素影响,全县养羊户数减少,羊只扩繁较缓。即使在这种较为低迷的市场背景下,全县羊只2015年饲养量仍达到105万只,其中存栏羊只51万只,出栏54万只。三是1.33万hm2优质枸杞基地建设。先后从宁夏农科院等地引进、繁育宁杞7号、蒙杞1号等优良品种,在靖安、五合、东升、北滩等乡(镇)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hm2。四是0.67万hm2籽瓜基地建设。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疆圆、黑皮王等新优籽瓜品种4个,完成了高湾乡无公害籽瓜生产产地的认定工作,全县籽瓜栽培面积1.03万hm2。五是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500万只鸡养殖基地建设。依托盛源公司、阳泉公司等一批养殖企业大户,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养猪业和养鸡业,目前全县养猪专业户发展到8500户,生猪饲养量83万头,养鸡专业户达2550户(其中万只鸡以上养殖专业户13户),全县鸡饲养量579万只,其中:存栏334万只,出栏245万只。

1.3龙头带动增强

目前,靖远县规模化龙头企业已达到10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640家,全县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合作社)70多家,其中年销售量2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合作社)17家,实现农产品年加工总产值13.5亿元,企业资产达到30.94亿元,从业人员15600多人,利益联结带动农户2.5万户。盘丰牌蔬菜、鹏远牌辣椒酱、川情农牌枸杞、陇缘红牌枸杞、御液泉香梨、陇翠春牌有机肥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享誉陇上,“高原宏”牌枸杞王先后荣获2011年甘肃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2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高原宏”牌小口大枣获2013年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御液泉香梨获2014年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科技农业、加工农业、设施农业迅速发展。

1.4科技作用突出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的有效嫁接,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推广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采取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靖远县遵循“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搞开发,突出综合技术搞示范,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先后建成大坝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区等十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结合园区建设实施了设施种植、设施养殖、节水灌溉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等科技项目20多项,筛选推广主栽品种5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

1.5市场辐射拓宽

靖远县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2640个,“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初步规范,发展“订单农业”0.42万hm2,各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与农户利益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双赢”。此外,积极引导扶持专业经营组织、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并与全国150多家批发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与50多个农贸市场保持经常性的购销联系,有一批3000多人的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为靖远县的农产品畅销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资力度不大。支农资金多数由农发行和信用社承担贷款,放贷手续复杂,额度小,审批缓慢。2.2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产品种单一,鲜食品种多,加工品种少,常规品种多,特优品种少,盲目种植面积大,订单种植面积小等结构性问题导致每年采摘时期劳动力紧缺,销售困难,农产品损失严重,农民受益空间受到挤压。

2.3产业服务体系滞后

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农资市场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服务体系存在人员老化、新技术推广缓慢等问题。

2.4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标准的支撑,标准化体系还不健全。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规模总体依然偏小,品牌影响力不够。此外,缺乏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

2.5产后处理整体落后

农产品初加工落后,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同关系的约26%。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功能弱,通过合作组织销售的蔬菜和畜产品仅占16%和21.9%。冷链运输严重不足,全县冷库总容量只有4万多t,瓜果蔬菜损失严重。

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切实强化政策扶持

应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规模发展的认识。加强“一村一品”的领导,健全机构和队伍,更好地指导“一村一品”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一村一品”专项资金,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考核内容,量化考核、评定和奖励,强化激励机制。

3.2加强产业体系建设

突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逐渐成为农村规模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要依托主导产业,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规模,打破地域限制,培育强势品牌,加强产业的品牌带动与市场拉动效应。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生产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通过三大体系建设,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拓宽市场空间。跨区域组建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吸纳农村生产技术能手、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一线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按照产业体系,配套技术支撑。

3.3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品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建设产后处理生产线,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储藏保鲜业。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批发市场、超市和旅游商品经营场所设立产品销售专柜、专卖点,实行连锁经营、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不断开拓销售市场。当前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通过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实现农超对接。

3.4努力化解融资瓶颈

要在加快制定农村金融信贷扶持政策、扩大农村农业信贷规模、推进农业保险的基础上,鼓励和规范民间借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适当放宽抵押贷款的条件,建立以政府为主或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的担保机构,缓解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融资瓶颈。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3)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年。经过上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准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渐趋完备,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不断丰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典型不断涌现。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农产品加工的“四个一批”的发展战略后,我省农业产业化进入腾飞成熟的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1、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到年,全省已有部级龙头企业3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34家,市级龙头企业1545家,县级龙头企业3058家。当年规模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751亿元,其中销售亿元的企业465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72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家,龙头企业的数量居全国领先水平。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在省委、省政府“四个一批”工程的指导下,各县市争创农产品加工值过100亿元的势头十分旺盛。目前已有11个县市农产品加工值过50亿元,其中东西湖区过300亿元,、过100亿元。年,全省农产品加工值达到3440亿元,比上增长34%,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首次突破1:1,达到以1.08:1,一年的增长速度超过前5年的总和。如此发展下去,必将成为农产品加工大省而高耸于中华大地。

3、农产品加工园区蓬勃兴起。在省级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和9个示范区的带动下,全省形成了层层做规划,县县建园区的发展态势。预计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各级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在80个以上。、、、已作出规划,力争到2013年,农产品加工值均达到1000亿元以上。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可以提升农业档次,走出了农业大省靠卖初级产品的低效益老路,结束了喝珠江水、吃粮的历史;二可以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可以帮助地方财政增收,促进县城经济的发展壮大。

4、农业产业化链条正在形成。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涵盖范围广,既有粮、棉、油、猪和林木等九大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有水果、茶叶、蚕茧、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加工规模因产品规模而上。粮、棉、油、禽、鱼等大宗农产品,相应发展了像等过10亿元和近100亿元的大中型加工企业;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小宗产品相应发展了萧氏、新城(当阳)、三里岗食用菌、聚达食品(房县)、房县神农中药材等年销售值数千万元的加工企业。三是精深加工起步趋势良好。福娃的营养糙米卷,使稻米升值5倍以上,而且原料资源丰富,产品食用方便,市场适应范围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力。莱克和华山水产公司利用虾壳生产氨盐和甲壳素、建元食品公司从小麦麸中提取膳食纤维素、神丹公司研制生产的“低胆固醇营养健康蛋”、都绿源公司生产的茶多酚,以及萧氏茶公司即将投产的茶食品等,起到了引领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的作用。这三大特征,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链条变粗拉长奠定了好的基础。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兴未艾。全省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43个,网络了全省近30%的农户。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正在实施组织推进、组织示范、人才培训、农超对接、品牌培育五大工程,农业专业合作必将快速发展。这些合作组织涵盖了农业各产业和农业服务业,虽然规模有大小,模式有不同,但共同特点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或直接与市场对接,或与龙头企业对话,还可承担国家下达的农业建设项目,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体现,对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1、龙头企业不大。突出问题是散而小。龙头企业的数量居全国领先水平,加工值居中等偏下的地位;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300多家,加工销售值1751亿元,年均每个企业只有5000多万元,不足的1.5‰,不足的3‰;我省200多家饲料加工企业,年生产饲料400多万吨,仅及“六合”一个企业年产量的一半。年,全省农产品值3440亿元,也只占农产品加工值的18000亿元的19%。我省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农产值比为1.08:1,低于全国平均1.75:1的水平。

2、农产品品牌不响。“中国500最有价值的品牌”,全国有24个食品品牌上榜,我省周边省份均有上榜企业,而我省没有,这已是我省连续六年无上榜企业。

3、利益连接不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常常称谓的龙头企业,即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农民增收。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连接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与企业两张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值比上年增长30%以上,而农民从中得到了多少增收份额?可以说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4、农民的农业主体地位不高。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关系稳定完善家庭联户承包制、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大事。一些地方引进工商大资本进入种植养殖业,几千上万亩耕地转租给企业经营几十年,农民由耕地的主人变成雇农。这种作法看似提高了农业效益,转租耕地的农民每亩也可以得到几百元的租赁费,但在的风险是很大的。实际上是动摇了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剥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就业机会。熟悉种养业而失去种养机会且没有稳定职业的农民,有可能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5、农产品加工层次不深。我省农产品加工仍然处在稻谷大米、小麦面粉(面条)、油菜籽食用油为主体的加工层次上,大宗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仍然是小打小闹。精加工、深加工产品的占比远不及、、、等省。在3400多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值中,精深加工产品的产值只能占到百分之几,没有形成气候,造成产业链条不长,资源综合利用率、转化增值率低,效益不高。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农业强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更加得力有效的措施,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我们建议:

1、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没有龙头,就没有产业化;没有大龙头,就发展不了产业化。做大龙头,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改变小、散、弱的状况;需要从高科技嫁接入手,靠产学研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首先,要确定打造航空母舰的发展目标,学习借鉴烟草的成功经验,靠行政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做好企业整合工作。在每个同类行业选择1-2个基础好、机制活、发展力大的企业为核心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统一企业商标,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营销策略,聚集力量,提高综合实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可考虑对现有的稻米、棉花、油脂、生猪、水禽、蛋品、淡水鱼、茶叶等主导优势产业的加工企业进行重组联合,重点做大做强福娃牌大米及制品、奥星牌食用油、神丹牌蛋品、精武牌禽肉制品、天种牌生猪及加工品、萧氏牌茶叶等品牌。企业的联合,最好是紧密型,也可以是松散型,无论是那种类型,都要坚持“几统一”,联合对外,聚集发展。

第二,靠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大力开发油菜籽多层次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设在的中国油料研究所,已研制出双低菜粕高效饲用技术、新型食用菜籽蛋白制备技术、菜籽粕制备多肽和复合氨基酸技术、菜籽皮开发利用技术,水化油脚开发磷脂技术、脱臭食甾出物提取维生素E及植物甾醇技术等。支持企业开发利用这些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可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就能使企业靠单一的油脂加工转向深层次开发利用而把龙头做大做强。

二是下大力支持稻米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近15—20%稻壳、碎米、米糠、米胚经过生物科技工艺精深加工可得到100多种多附加值产品。以大米为原料的可生产高蛋白米粉、变性淀粉,加工前后比值可提高到1:4。福娃集团生产的营养糙米卷,使稻米升值5倍以上。

三是大力开发生猪、禽蛋、鱼虾等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以淡水鱼加工调理水产食品、鱼糜及鱼糜制品,风味休闲鱼制品、营养健康蛋白粉和调味料。以猪肉为原料制成猪肉脯、肉松,从猪血中提取延缓人体衰老的SOD、凝血酶、血红素、血粉;以猪骨为原料加工成骨粉、骨泥;以蛋品为原料制作蛋品发酵粉、速溶蛋粉、浓缩蛋液、鱼油蛋等,都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升值空间。在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养殖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已有好的先例,我省应充分发挥产品大省的优势,加快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步伐。

第三,支持龙头企业运用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进行产品交易。期货交易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省已有的美尔雅、长江等三个期货经纪公司,积极开展期货业务服务,为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扩大企业规模作出了一定贡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期货交易对发展市场农业的重要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特别是油脂、棉花、饲料、小麦、早籼稻等加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期货或龙头企业+农户+期货运作模式。由政府发起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由政策性投资公司运作,解决好企业进入期货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要注重期货人才的培养和期货知识的培训普及,加强期货交易的相关建设,如交割库等,为龙头企业进入期货交易创造条件,力争我省农产品期货交易量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坚持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培植壮大农产品品牌。品牌是质量、批量、信誉的综合反映。做大做强品牌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商品数量,讲诚信,守信誉。一是大力推行标准生产,按照各类基地不同产品,制定和颁发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力争大宗农产品无害化,部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的产品绿色化,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有机生态产品,靠绿色化和有机产品赢得品牌知名度。二是大力发展高品质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都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的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基地生产的柑桔价格比普遍园地产品高5—8倍。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全省九大优势农产品和九大特色产品基地,都应学习都的作法,从品种、栽培、用肥以及保护性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促进基地产品产量高、质量好、绿色化,让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个好价钱,让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优质好原料。三是所有龙头企业,都要通过C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达到无害化、绿色化。四是整合现有品牌。对相同品种,相同质量的产品,由政府引导,将多个品牌整合为一个相对知名品牌,靠整合扩大品牌规模效应。五是重视基地建设,结合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低产林改造等项目,加速标准化农田、标准园地建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3、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坚持以农户的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宗旨,实行真正意义的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产业化工作重点,确保产业发展壮大,农民持续增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选择好产业化经营模式。总结各地经验,发展前景最好、值得大力推广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

(1)企业+农户+订单+利润返还模式。洪森米业公司与农户按当时市场价格签订稻谷收购合同,公司按照当年稻米加工销售收益高低,向农民返还一定的利润,少则每百斤返2元,多则返5—8元,保证稻农收入高于其他地区。这是一种初级的利益联结模式,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2)“几提供”一回收模式。就是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收购合同,负责向农户提供良种,提供肥料(饲料),提供疫病防治服务,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按合同确定的价格回收农户的产品,保证农户有较好收益。汉口精武、温氏集团就是按这种模式运作的。温氏集团在的养鸡,通过向农民五提供一回收,保证农户饲养50天左右的优良肉鸡,每只能获纯利1—2元;在,有的农户一年可获利10万多元。福娃集团在当地与农户签订有机稻产购合同,也按这一模式运作,保证了有机稻生产农户比一般稻农亩均收益高20%以上。这种模式比较受农民欢迎。因为投入成本少,生产风险低,获得的报酬比其他农户多。

(3)公司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就是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产购合同,合作社代表社员与公司谈判价格及应享受的权利。它的好处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分散的小生产进入市场的弱势地位,增强了农民的话语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流方向。推广和应用这种模式,一是要推进农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按照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行为,使其成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用的合作组织;二是要盘大做强专业合作社,靠能人牵头,组建跨乡镇、跨县市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大合作社对接大的龙头企业,发挥规模合作效应;三是要加强组织引导,促进示范社率先与龙头企业对接,实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同步成长壮大。

(4)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100万只蛋鸡专业合作社,社员分别由蛋鸡饲养者(农民)和参股经营的投资者组成。合作社统一购进鸡苗、饲料,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对蛋品加工包装,统一生态鸡蛋商标和品牌,统一对养鸡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参股经营的投入资金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本,解决了养鸡户缺资金的难题。由于“几统一”,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商品市场价格,增加了合作社经济效益,确保蛋鸡生产者和经营投资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个实例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它类似于日本的农协,充分表达了更高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农民高兴,市场满意,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如果我省养猪、种粮、植棉大户,组成跨县市的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在合作社内形成一体化经营,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就能实现质的飞跃,保障农民持续大幅增收就有可靠的载体,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能有效建立起来。

(5)股份合作模式。就是龙头企业与农业生产者(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的土地入股,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由股份公司统一核算。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分红,又能获得打工收入,与企业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这一模式执行起来有较大难度,可以在小范囤试行,不断摸索经验。特别要注意防范因企业风险导致对家庭承包土地的侵犯。

4、坚持以城乡统筹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园区。这是产业聚集,形成合力,壮大企业实力的需要,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要通过大园区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批5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形成一批上十万人口的中心大镇,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人口三分之一成为城市市民,三分之一到中心镇就业定居,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可能性是有的。从发展趋势和现实基础看,以四季美农贸城成为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国际农产品物流配送大园区,年交易额力争超过1000亿元;以新沟所在的福娃集团为中心,建设以稻米为主的营养食品生产大园区,力争年加工销售值突破500亿元,以莱克、华山水产品有限公司为中心,建设淡水鱼精深加工大园区,力争年加工销售值突破100亿元;以小溪塔国际茶城为中心,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大园区,力争年加工销售值突破100亿元;拓展和提升部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区的发展水平,建设东——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带,发展粮油、猪肉、禽蛋加工食品,力争年加工销售值突破1000亿元。坚持数年,常抓不懈,努力把上述“五区一带”建设成为独具产业特色,精深加工产品覆盖全国市场的发达经济区。同时,将“五区一带”建设成销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基地,靠这一措施,力争转移农村人口200万人以上。

5、坚持以政策倾斜为保障,助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在多处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和企业在这方面的呼声很高。希望和制定实施“四倾斜”政策。一是资金倾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是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原料收购批量大,季节性强,所需流动资金量大,迫切希望贷款政策倾斜。一方面,要降低贷款门槛,允许厂房、机械和库存商品作为贷款抵押品;另一方面扩大省级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担保资金规模,建议省财政投入担保公司的担保金由现在的1.8亿元增加到4亿元,支持担保公司滚动发展,不断扩大担保规模。通过上述办法,保障企业资金需要,提高企业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应给予财政扶持倾斜,对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强的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建议学习借鉴、等省的作法,在用好已有加工园区建设资金的同时,省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上述项目支出的贷款贴息。

二是项目倾斜,各级财政应设立农产品加工专项、期货交易贷款贴息专项、农业产业化经营奖励等专项,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鼓励加工企业与农民一道共同开展产业化经营。城市从今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法值得各地借鉴。对已有农业项目,包括高农田建设、丘陵岗地改造、低产林改造、农田基地建设、农业水利建设等,都应优先安排到农业产业化基地实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4)

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端,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国土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98个行政村,总人口3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5万人。近年来,应县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极大地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应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

1、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应县地处雁门关外,石凉、朔蔚、大应三条省道干线纵横交错,荣乌高速横贯全县东西,大运高速直穿县城西北,北同蒲铁路新线通车在即,大西高铁开工在即。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2、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应县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全县共有可耕地116万亩,其中近70%的川耕地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全县水浇地面积突破55万亩,高效节水园区面积达到30多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39.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位居省、市前列。全县已完善、新建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2.5万亩,完善、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18个,设施农业进入全省20强。

3、完善的市场优势。目前,全县具备一定规模和设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12个,年吞吐能力达到了15亿公斤以上,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其中,南河种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定点专业市场。

4、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优势。近年来,应县在进一步巩固提高梨花春酿酒和30多家蔬菜加工厂等原有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同时,又引入亚洲最大的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雅士利乳业集团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持续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应县通过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了粮食、蔬菜、甜菜、奶牛、肉羊五大优势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了林果、食用菌、鲜切花、淡水鱼等新兴特色产业,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奶牛养殖重点县、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基地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1、粮食生产情况。应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作物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在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为主。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238536.42吨,比上年增5.94%。

2、蔬菜生产情况。蔬菜是应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蔬菜总播面积基本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了15万亩;青椒等9个主要菜种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以“应州绿”冠名注册,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应县紫皮大蒜”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011年,全县蔬菜总产量11亿公斤,总产值12亿元。

3、甜菜生产情况。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甜菜产量达12.5万吨,比上年增78.6%。

4、畜牧业生产情况。近年来,紧紧抓住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共发展奶牛专业村19个、专业乡2个,发展肉羊专业村30个、专业乡3个,全县奶牛和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5万头和60万只。2011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56798.2万元,比上年增2.5%。

5、林业生产情况。全县共有林地面积75万多亩,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26.4%。其中,发展以金瓶枣为主的特色经济林2.2万亩。

6、其他新兴产业情况。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花卉、食用菌、淡水鱼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势头良好,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三、农业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应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小,种植较为分散,区域集中度不高;二是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市场营销体系滞后,产后商品率低,缺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四是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不大;五是组织化程度低,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不健全。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去年以来山西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实施,朔州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这些都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应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机遇。

1、抓好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是应立足县情,按照“南菜北牧”的思路进行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南部现代设施农业领先区、北部现代规模养殖示范区两大产业板块,规划建设百亩、千亩乃至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万头、五万头乃至十万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2、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按照“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每年选择发展14个基础较好的“一村一品”重点专业村进行示范,同时,每年抓20个左右的专业村的推进工作。同时围绕建设“一县一业”基地县,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基地县、玉米优势产业基地县和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县。到“十二五”末,基地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涉农资金和项目,大力加强节水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国土整理、农机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全面推进连片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园区建设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到2015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要5万亩左右,规模标准化养殖小区要达到200个,规模健康养殖率达到60%以上。

4、加快培育绿色和无公害优势品牌。与专家和科研院校联姻、联产,完善现代农业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市场联通、联利,加快品牌建设与推广,支持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争创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应县特色的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名牌产品,让品牌农产品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实惠。

5、大力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甜菜、乳品、肉羊等优势产业基地,着力扶持进入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梯次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达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龙头企业集群,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6、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与国内、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以项目为载体,组建专家团队,加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农业生产中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产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同时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县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要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89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不同的地区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现以四大经济区域为着手点,通过对上海市、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的自然经济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现状以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状况进行分析。

1 上海土地规模化经营现状与政策

上海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02家,经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粮食家庭农场3555个。2015年,上海市粮食单产量达到6921.2公斤/公顷,在全国31个省居第二位。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中提出:

(1)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财政资金雄厚,给农民提供了相对健全且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以保证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方面提高了闲置土地的利用,另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流转的步伐。

(2)支持纯农地区发展,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整合优化。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有效整合分散细碎的农地产权,积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今年,上海将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而推动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5)围绕城市需要重点发展都市农业,扶持并培育一系列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2 河南土地规模化经营现状与政策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用占全国1.74%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占全国747%的人口。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中提出:

(1)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长期流转。允许农户将农村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依法托管农户承包地,实现整组、整村集中连片流转,实施资金扶持、实施项目扶持、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等多方面扶持规模经营主体。推动规模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不断做大做强。

(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土地收益保障贷款试点,并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贷款利息和担保费予以补贴,并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坚持自愿有偿,坚持土地自愿流转,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加强监管,保证农地农用,坚守农地农用的底线。

(3)加大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减缓了耕地下降的态势。

(4)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5)适当增加园地。稳定平原区园地面积,利用浅山、丘陵区荒坡地等适当集中发展园地。

(6)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 四川土地经营规模化现状与政策

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四川省根据本省的情况,在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中制定出如下政策:

(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复垦。

(2)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四川省成都市重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农民持股分红。

(3)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

(4)省农业厅日前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等联合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暂行办法》,四川省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以保障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资金的需求。

(5)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6)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时,四川省苍溪县推出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2015年,全县新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个,优质粮油1万亩。

4 辽宁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现状与政策

截止到2013年年底,辽宁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811.7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6%,比上年增加了64.3%。为拉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辽宁省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中制订了以下政策:

(1)辽宁省多形式引导、规范化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大幅释放黑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2)引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拯救黑土地,截止2014年7月,适合本省玉米生产的保护性耕种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示范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

(3)竞价流转,让农户利益最大化。

(4)为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后的资金“瓶颈”问题,沈阳、锦州、铁岭和昌图县已经开始“试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这些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难题提供了一条出路。

5 各地完善土地规模化政策的路径

像上海市这样,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土地资源肥沃,高科技发展水平高,拥有大量人才的省份,应结合规模经营的推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业,加大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投入力度,实现高产高效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上海市正在进行的“互联网+”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全程跟踪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像四川省这样,气候复杂、地势复杂,耕地资源不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类地区现阶段还不宜通过规模经营来追求农业现代化,但是也可以通过规模经营来进行农业的综合开发(如四荒开发),通过效益型农业的发展来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同时应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对土地的依赖。

像河南省这样的粮食种植大省,非农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人口多,农业发展的人口压力仍较大,应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长期流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中。

像辽宁省这样土地肥沃,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大幅的释放土地的产出效应,对农业资源广度和深度的开发上进行规模经营。辽宁省区域农田污染严重,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海水倒灌,农田盐渍化。可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攻克科技难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和质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开拓道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7)

农民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独立地或相对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能够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劳动时间等生产要素,调动成员主动性与积极性,灵活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适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经营的特点与优越性决定了其会长期存在。产业结构是指家庭经营各业的构成及各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传统家庭经营模式逐步表现出生产规模小、农村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地位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生产弱化,制约农村经济发展[1-2]。现以陕西省靖边县为例,对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进行探讨。

1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现状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按照地形地貌可分为南部丘陵沟壑区、中部梁峁滩涧区、北部风沙滩水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 088 km2,耕地面积8.67 万hm2,辖22个乡镇,214个村,6万农户,农业人口26万人,16万农村劳动力,户均人口4.3人,户均劳动力2.7人,户均耕地1.45 hm2,人均耕地0.33 hm2,其中南部丘陵沟壑区人均耕地约0.4 hm2,中部滩涧区人均耕地约0.33 hm2,北部滩水区人均耕地约0.27 hm2。

靖边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0%以上,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户占5%左右,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占15%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70%左右,从事种养结合的农户占30%左右。

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报酬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4个部分构成。据2009年在全县南部、中部、北部抽样调查,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 433 836元,报酬性收入为1 814 760元,财产性收入8 160元,转移性收入为419 170元,收入合计7 675 926元,人均纯收入6 343.7元。

不同区域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南部山区由于地域限制,自然条件差,传统的农业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等局面尚未改变,遇雨年份收成好,干旱年份收成差,甚至绝收,主要从事小杂粮生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外出劳务;中部滩涧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地广,主要从事马铃薯、玉米及部分小杂粮种植,农民收入较好;北部滩水区,自然条件最为优越,土地少,主要从事玉米、蔬菜、种养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为全县最高。2009年抽样调查显示,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8 019元,中部地区人均纯收入5 481.9元,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3 933.4元。

不同产业构成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种养结合农户年户均纯收入达4万元左右,单一从事种植业农户年户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外出劳务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3万元左右,滩水地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6万元左右;主要经营第二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15万~20万元;主要经营第三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8万~10万元左右。

2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全县户均耕地为1.45 hm2,2.7个劳力,主要从事玉米、马铃薯生产,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18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农户年合计投工260.4个标准工日。按每个劳力年劳动时间以25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经营农户年仅需劳动力1.04人,则有1.66个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劳动力利用率只有38.5%,导致农民收入低。全县劳动力还存在季节性过剩,特别是冬闲,劳动力利用状态总体上表现为春秋集中种植收获季节紧张。在北部滩水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以每户经营0.4 hm2露地菜、0.2 hm2保护地菜计算,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600个标准工日计算,0.6 hm2仅需360个标准工日,单蔬菜一项劳动力利用率就提高到53%,农民收入较高。

2.2产业结构不合理,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

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家庭经营中的二、三产业大多以工程建筑、商饮服务为主,从事农业领域的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加工等所占份额较少,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只扮演生产者角色,主要在农产品初级生产环节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导致劳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市场营销体系中,家庭农户这个终初端市场主体以高价购进生产资料、低价出售原产品为主,营销环节利益流失严重[3]。

2.3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

土地产出较高的北部滩水地区,以户均种植0.67 hm2玉米计算,产量13.5t/hm2,平均售价1.8元/kg,平均收入2.43万元/hm2,生产费用6 000元/hm2,纯收入1.83万元/hm2,产出投入比达3∶1,经营商业的一般利润比例占10%,按经营1季农业可经营10次商业周转周期计算,经营农业效益远高于经营商业,而由于农户缺乏种植规模,以上单一从事玉米种植业的家庭农户年户均纯收入只有12 200元。

3发展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3.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坚持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物资、技术、信息、生产、营销等合作互助经济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家庭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和谐升级。

3.2推行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效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推进农地流转,合理配置土地、劳力、资金等农村资源要素,推进规模经营,使家庭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3.3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家庭经营健康发展

一是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农产品包装、储藏、加工、信息、品牌等营销体系,培育农产品有形市场,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4];二是第一产业内部协调各业比例,在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及蔬菜产业,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三是发展劳务经济。

3.4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生产力发展

靖边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仅占9.8%,初中30.09%,小学40.4%,文盲18.99%,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不高,一方面,使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另一方面,缺乏新知识、新思想,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困难,难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需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4参考文献

[1] 陈秉谱.甘肃省农民家庭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9(9):37-39.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8)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同其相关部门(如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在经济上、组织上融为一体,实现某种形式的协作和联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经营方式。同时,农业产业化也是不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组合,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和外部经济内部化的制度创新。

二、云南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 ,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和农民增收。主要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改革的推进,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已经相对得到很大改善,不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前制约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1)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云南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云南省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也稳步增加,从而使得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很大提升,但是伴随着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强度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旱灾爆发的频率以及强度更是历史罕见,业已成为影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外在不可控因素,进而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使得农业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并以2010年云南干旱为例:云南2010年遭遇60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 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进入二十一世纪,云南旱灾愈加频繁和严重:2001年:遇接近于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2)当前云南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如果农民刚进入市场,还没有享受到市场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而是先承担风险,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那就会使农民在市场面前望而却步。当前,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农民的经营自和综合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转为充裕,农副产品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民首先碰到的是“卖难”问题。由于农民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尚有局限性,把握不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以致于缺乏风险抵御能力而遭受巨大的损失。

四、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 、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 、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

(四)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之间利润和风险的均衡机制建立健全市场法律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核心是实现农工商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要使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的增值利润和市场带来的风险公平合理的均衡到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农户)头上,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现实操作性较强的运行机制。

(五)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灾害预警以及防范系统,制定应灾方案,尤其是对重点频发灾害的预防。尤其是针对云南旱灾,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水利设施等的建设,以确保有及时的应灾能力,从而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做好灾前应灾准备等。■

参考文献

[1]徐广全. 浅谈农业产业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6).

[2]李璐. 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成 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张文秀. 忻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8,(11).

[4]吴志雄,毕家美,刘惠等.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社 .2006.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9)

农民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独立地或相对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能够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劳动时间等生产要素,调动成员主动性与积极性,灵活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适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经营的特点与优越性决定了其会长期存在。产业结构是指家庭经营各业的构成及各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传统家庭经营模式逐步表现出生产规模小、农村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地位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生产弱化,制约农村经济发展[1-2]。现以陕西省靖边县为例,对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进行探讨。

1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现状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按照地形地貌可分为南部丘陵沟壑区、中部梁峁滩涧区、北部风沙滩水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 088 km2,耕地面积8.67 万hm2,辖22个乡镇,214个村,6万农户,农业人口26万人,16万农村劳动力,户均人口4.3人,户均劳动力2.7人,户均耕地1.45 hm2,人均耕地0.33 hm2,其中南部丘陵沟壑区人均耕地约0.4 hm2,中部滩涧区人均耕地约0.33 hm2,北部滩水区人均耕地约0.27 hm2。

靖边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0%以上,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户占5%左右,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占15%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70%左右,从事种养结合的农户占30%左右。

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收入、报酬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4个部分构成。据2009年在全县南部、中部、北部抽样调查,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 433 836元,报酬性收入为1 814 760元,财产性收入8 160元,转移性收入为419 170元,收入合计7 675 926元,人均纯收入6 343.7元。

不同区域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南部山区由于地域限制,自然条件差,传统的农业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等局面尚未改变,遇雨年份收成好,干旱年份收成差,甚至绝收,主要从事小杂粮生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外出劳务;中部滩涧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地广,主要从事马铃薯、玉米及部分小杂粮种植,农民收入较好;北部滩水区,自然条件最为优越,土地少,主要从事玉米、蔬菜、种养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为全县最高。2009年抽样调查显示,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8 019元,中部地区人均纯收入5 481.9元,南部地区人均纯收入3 933.4元。

不同产业构成家庭经营收入差异较大。种养结合农户年户均纯收入达4万元左右,单一从事种植业农户年户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外出劳务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3万元左右,滩水地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年户均纯收入6万元左右;主要经营第二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15万~20万元;主要经营第三产业农户的年户均纯收入8万~10万元左右。

2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全县户均耕地为1.45 hm2,2.7个劳力,主要从事玉米、马铃薯生产,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18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农户年合计投工260.4个标准工日。按每个劳力年劳动时间以250个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家庭经营农户年仅需劳动力1.04人,则有1.66个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劳动力利用率只有38.5%,导致农民收入低。全县劳动力还存在季节性过剩,特别是冬闲,劳动力利用状态总体上表现为春秋集中种植收获季节紧张。在北部滩水区,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以每户经营0.4 hm2露地菜、0.2 hm2保护地菜计算,以平均每年每公顷投入劳力600个标准工日计算,0.6 hm2仅需360个标准工日,单蔬菜一项劳动力利用率就提高到53%,农民收入较高。

2.2产业结构不合理,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

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家庭经营中的二、三产业大多以工程建筑、商饮服务为主,从事农业领域的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加工等所占份额较少,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只扮演生产者角色,主要在农产品初级生产环节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导致劳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市场营销体系中,家庭农户这个终初端市场主体以高价购进生产资料、低价出售原产品为主,营销环节利益流失严重[3]。

2.3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

土地产出较高的北部滩水地区,以户均种植0.67 hm2玉米计算,产量13.5t/hm2,平均售价1.8元/kg,平均收入2.43万元/hm2,生产费用6 000元/hm2,纯收入1.83万元/hm2,产出投入比达3∶1,经营商业的一般利润比例占10%,按经营1季农业可经营10次商业周转周期计算,经营农业效益远高于经营商业,而由于农户缺乏种植规模,以上单一从事玉米种植业的家庭农户年户均纯收入只有12 200元。

3发展农民家庭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3.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坚持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物资、技术、信息、生产、营销等合作互助经济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家庭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和谐升级。

3.2推行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效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推进农地流转,合理配置土地、劳力、资金等农村资源要素,推进规模经营,使家庭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3.3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家庭经营健康发展

一是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农产品包装、储藏、加工、信息、品牌等营销体系,培育农产品有形市场,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4];二是第一产业内部协调各业比例,在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及蔬菜产业,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三是发展劳务经济。

3.4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生产力发展

靖边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仅占9.8%,初中30.09%,小学40.4%,文盲18.99%,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不高,一方面,使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另一方面,缺乏新知识、新思想,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困难,难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需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4参考文献

[1] 陈秉谱.甘肃省农民家庭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9(9):37-39.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10)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

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22-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适应适宜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举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将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势头强劲。在大部分农村采用比较多的农业经营运行方式是“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同合作社或其他中介组织签订购销合同,合作社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户。在生产工程中,合作杜为农户提供购买生产资料的服务,企业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为合作社培训技术人员。农副产品成熟后,合作社验级、收购,有的还做初加工,最终由企业进行加工和销售。带动了农村的整体经济,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是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市场管理不善;问题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面对现阶段的问题经行阐释。

二、农村产业化经验出现的问题

1.农产品市场管理不善问题

现阶段的农村产业化经营中,在各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农产品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大型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管理、保护上做的不够好,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一些批发商不按照规定进行采购,直接导田间地头购买蔬菜,逃避市场管理,导致市场管理无序,而且分散式的采购也满足不了对于蔬菜的需求,剩下的蔬菜也难以卖出去,给菜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另外市场管理不严格,市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责任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正常运营。

2.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靠袋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农业与市场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的龙头企业较少,实力不强,带动经济的能力不强,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能力有待提高,没能凸显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3.农业产业化市场发育不完善

市场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没完全的建立,社会上各种思想泛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不断的影响我们的思想,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秩序尚不规范,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法规尚不完备,还未形成体系;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针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对策予以解决,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政府有所作为,给予政府的支持,完善市场秩序,加强行政管理,加快相关法律的出台,给予资金的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尊重我国具体市场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的产业化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业化经营。

2.积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在新时期进行产业化经营要打破过去市场的旧体制,祛除地区保护主义,禁止市场垄断的形成,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要建立完备和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为骨干,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市场调查,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农户的生产提供指导;政府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研发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培育优良的品种,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3.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很大的程度上是我国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没能实现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的双赢。因此,要加大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政府给予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推进企业内部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与农村农户的对接更加顺利,将龙头企业的发展同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将龙头企业的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建设相结合,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相结合,形成整体的利益链条;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经验,推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同农村合作社相结合,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四、结束语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尽管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积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定能够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文凯.探索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营管理[J].商业经济.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