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学发展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1 11:41:49

科学发展的认识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1)

履责,顾名思义就是履行职责,字虽少,但其内涵却很丰富。依法履行职责是国家对公务员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一个人为人做事品质的表现。是“珍爱生命、承担责任、维护荣誉”地税核心价值理念的贯彻和体现。具体地讲就是依法履行职责,促进科学发展,积极做好税收工作的问题。

首先,履行职责是一种对岗位工作虔诚的态度。自古人生有责任,责任之分有大小。有些管理者科学管理意识不强,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预见性、超前性,最终不能审视大局,给国家造成损失,祸害了百姓。个别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不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自以为是,不规范操作,终久酿成了苦酒,流下了悔恨的泪。有些地税干部的履责仅停留在参与,得过且过,不求实效。更有甚者,只为功名利禄,人浮于事,仅取悦于领导的喜乐等等,这些都是在其岗不谋其政的错误表现。

爱岗敬业是职责要求,也是自身成长内因所在。要以健康心态尊重自己的岗位,要以超脱于生活的原始需求,提升履行责任的能力,要以一定的高度完善自我的人生追求。适应工作只是起点,游刃有余才是目标。时代要求我们,社会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地税干部应该掌握全面知识、更新业务技能,克尽职守,更好地履好职尽好责。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必将是爱岗敬业有强烈责任心的人。立足岗位,就要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思想上要人岗合一,爱岗敬业、修行养性、苦练内功,将个人的进步应融入到对岗的履责,对事业的追求上来;爱岗才能敬业,敬业体现爱岗。天地生人,则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当尽日月之勤。我们源自社会,不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社会增加价值;只有履责尽力,才有可能体现价值的存在。逃避责任、坐享其成、虚度光阴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独占鳌头,勇挑重担,人生才充实,才能体现出作人的价值,映照出人生的辉煌,无愧于人生潇洒走一回。

其次,履行职责是对岗位本领的不断充实。履行职责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一生的坚持,需要坚韧的毅力,需要扎实的本领。要忠诚地税事业,依法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就要思想到位、工作到位、不辱使命、永不懈怠。

一是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税收工作就要认清形势,政治坚定,服从大局;要有坚定的信念,端正的态度,具备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税干部应主动向上学,诚恳向同志学,谦虚向下学,系统向书本学,形成再学习、再充实、再更新、再提高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是进入角色,找准位置。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就得熟悉本岗职责,才能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前提,是适应新时期、新岗位的需要。领导干部更应面对新岗位、新工作和新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是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业绩。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志做大事、干实事、办好事,对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抓紧时间,把握机遇,在思想和具体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改进,才能实现突破,有所发展。认真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工作,这是对每一名税务干部和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权力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服务;要学会高调办事,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赢得大家的支持和赞誉。

四是加强团结,增强大局意识。要谋事不谋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把心思放在琢磨人上,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但愿都能觉醒和谐,少些人为矛盾,人生自古少如意,坦荡胸怀需放歌。在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形成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民主、尊重人心,尊重文化、尊重实际,尊重历史、尊重群众和谐共进的良好文化氛围。政通人和万事兴,万马齐喑终可哀!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尽责不要争权,做到既不争权越位,又不推诿塞责;要补台不要拆台。这样才能达到外显于行、内化于心、取效于行,才能进一步推进岗责体系的建设,落实责任。

二、确保经济增长是完成税收任务的根本

一是保增长,促进__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扩大内需,实施优势资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地方财政实力为核心,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帮助和指导企业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全面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做好“增收和减负”两篇文章,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税收环境。

二是稳秩序,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大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打击偷、逃、骗、抗违反税法的行为。引导纳税人加强遵守税法的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纳税环境。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2)

科学,对今天大多数学人来说,其常识性的含义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一类的通称为理工科的课程内容,即自然科学;而语文、历史、政治、社会、德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都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而被称为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包括工程技术和所谓高新技术)的张力越来越强,魅力突显,威望无与伦比,所以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包括报纸杂志的文本中,包括高校的宣传材料中,“科学”的字眼随处可见。笔者随意搜集列写的,就有近百种。有段时间,“人体特异功能”问题,特别引人注目。有人称其为人体科学,研究这样的问题,还曾经得到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的支持;也有人则很反感,斥之为伪科学。今天,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别是市场上,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多的是,它们真的在搅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此外,毫无科学性可言的宗教神学、风水课、神庙、迷信活动等,还有很大的流行空间,也会挡住人们认识科学的视线。

所以,虽然“科学”这个词汇现在用得非常广泛,但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很难统一认识的认识论难题。因为,任何人对它的理解,往往首先立足于他所熟悉的专业工作或学科之上,当然还和他的哲学观、价值追求有关,和他的方法论与指导思想有关。随着科学的普及、发展、深化,在哲学与社会思辨领域,还出现了科学主义、科学霸权主义等批判性的概念。此外,科学的概念确实也还有一个发展的历程,譬如现代科学就是以基因论、信息论、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为中心而扩展开来的。但在当代社会,像笔者本人这样的大多数学人和大学里的师生,其所接受的科学教育,一般都是非常经典的,他们的科学概念大多还停留在19世纪或此前对科学的认知水平上,即使最权威、最孚众望的学者大家和高瞻远瞩的政治领导人,也很难统一认识,特别难于统一到现代科学的概念水平上。

科学的含义太广,深与浅的认识差异又很大。因此,我们虽然都拥护同志在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但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问题,包括对人的认识,对指导思想的认识,对发展方法的认识等,就可能干差万别。对社会的一个子域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当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思考、提问与争论,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习,即先把“科学”作为主语来思考,然后才有可能较准确地将之转化成定语或状语。好在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的材料已有不少,如刘梦溪先生的长篇《中国现代学术要略》、金尚年先生编的教材《自然哲学的演化》等。无论是把科学一词当做主语,或者视之为定语,学习都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先行之路。

发展,也是一个不易廓清的概念。一般说来,认识发展,首先就有一个认识发展对象存在的时空问题,即既要考虑事物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展开在时空之上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在一定条件下的可跨越性,有时候还要考虑发展的质和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制约的关联性等。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例,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过程中,因而对其发展中的非连续性的关注与研究应当是基础性的工作。以文化的发展为例,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主要是以原始伦理精神为主导,其社会基础则是以自然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本位制度。在宗法家族之中,家族总体的力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而个人则是微不足道的。原始的伦理精神是以人与人之间垂直下压的、不平等的依存关系为根本特征,而与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法治精神是格格不入的。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为根本特征。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处于从原始伦理精神向法治精神的转型过程中。因此,中国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要重视这两种文化精神的非连续性关系以及我们面对的跨越性发展的艰巨历史使命。艰巨之处在于,既要有勇气承认两种精神存在且不相容的现实,又要找到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跨越差异的战略和策略。

中国高等教育在其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反复,就是我们反思文化差异性的重要历史样本。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政治家、文化人一直视自我为中心,极端轻视外来的所谓番邦文化,当然谈不上对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尊重,包括那里已经发展起来的民主法治精神和制度实践。他们仍旧继续强化宗法思想,强化儒家忠君、敬主及学而优则仕的治国安邦思想。我们的教育史家引以为荣的长达几千年的高等教育,还在目不旁顾地重复着这种至高无上的、极有利于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的志意传承。国门被撞开以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调和没有能真正改变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甲午中日战争的败北,才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改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上来。孙中山先生推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把中国文化、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推向了真正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高等教育领域,认识中西方的连续性与差异性,特别是认识、发掘中国共产党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的可跨越性优势,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性主题。

具体而言,为实现跨越,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治理首先需要习惯法治精神,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处理与院校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学会放弃,放弃学校和政府之间的附属、依从关系假设,放弃政策决策中被人批评的垄断地位,重新反思不断“加强”管理的方略,努力寻求现代民主社会机构治理的普适性原则。我们经常听见关于学校自问题的讨论,也听见一些学校的校长抱怨自不够的现状,但笔者更希望看到一位为此而诉诸法律的中国大学校长。科学发展局面的形成,依靠方针政策,依靠法律文本,更需要一种奋斗、奋争乃至献身的精神,与迄今我们所知道的许多科学成果的达成一样,与许多先进的精神文化、学说思想进人社会生活一样。

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为了从被动走向自觉进而走向自为,为了激发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批判性地学习比较成功的先发国家的经验。董事会决策,校务委员会负责管理校内事务,这种被称为两院制(Double Board System)的制度安排,就是一种基本的运转模式。美国高校的管理就是从殖民地时期的哈佛两院制开始的。中央政府不直接干预学校洲政府的权力也隐含在董事会之中,而不是一种独有的、可以专断的权力。这种基本构架,一直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的制度

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虽然与先发国家有所不同,但高等院校的目标追求基本一致,这是笔者主张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的原因。此外,院校学术管理要容忍甚至鼓励学术自由争鸣,鼓励学术讨论的提问、批评和对批评的回应等。当然,我们也可以自主创新,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师生员工教、学、研的热情。但一定要避免打着创新旗号,行恢复“上头”权威、强化“下级服从上级”管理思路之实。

在学校的办学目标上,就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而言,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处的时空舞台环境,明确自己的现状,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个个都建成研究型大学,或急不可耐地要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也不要急于都去实现诺贝尔奖的零突破,并且都言必称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类型定位重学轻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目标定位世界一流,规模定位贪大恶小,面向定位好高骛远”的高校流行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产物,毫无科学性可言。要非常重视陈平原先生的忠告:“创世界一流,别订时间表!”

发展,还有一个认识发展对象的组成要素问题,以及发展中各要素的协调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社会主要由政治、经济、文化泡括教育)等要素构成。这个社会的科学发展,首先就是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激励一反馈的无限往复的协调过程。某一要素在某一阶段的某一突破,可能会对另一些要素产生“响应”的积极效果,从而产生“自觉”的、积极的协调;也可能产生消极的效果,引发人们认识上的分歧,以至于要对各要素进行再分析、再认识,进行“被动”的协调,如对所谓式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等。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协调都是达成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行动方略,即达成科学发展的方略。

所以,讨论和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首先要准确、合理地区分它的要素构成,这可以(旦不是必须)根据人们研究高等教育的习惯性思维,将高等教育区分为教育文化、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其中,教育文化包括教育理念、经验思想、教育方针政策等;教育制度则包括国家的权力和权力规范、方针政策导向、地方和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的权力与决策、执行、评估、督察制度等;教育内容更加广泛,但可以认为主要是课程和课堂教学问题,这是高等教育最具实质性的一个要素。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首先就是要在这些要素上协调。此外,因为高等教育又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这,诚如本文开头所述,也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问题的讨论,增加了难度。

例如,高等教育方针政策,从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来看,把握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样式,是其制订的根本性的逻辑基础。文化,自然包括相对于社会而言的教育自身的文化或所谓大学文化。同时,还要反映、总结、提升先前的制度实践,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层管理模式、人事制度、内部学术组织结构模式等;还要评估已有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实效,从而确定教育目标的达成、重申、革新等。在这里,政策的科学性就表现在其对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以及对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发展的规范与协调。

此外,讨论大学的发展,不可能无视院校之间的差异,这涉及培养目标的问题,更涉及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发展问题。科学,就是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包括学校发展阶段的差异,学科、专业分工的差异,已经有了经验基础的、可能追求某种特色的差异等。承认差异,有时甚至鼓励从差异发展特色,这也是一种协调。

找到了确切的立足基点之后,各院校在改革、创新诉求下的发展,在课程的教育和教学方面,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各类不同的院校应该有各具特色的定位;在不同的目标定位之下,确立各自的课程体系,包括致力于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致力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自修、必修的课程体系等;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和选取,对教学方法的探讨等等,也都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研究,这就是教育、教学研究。我们的高等院校,应当鼓励、重视、积累这样的研究,明白无误地将之置于学校的科学研究范畴,或把我们现有的大多是致力于宏观问题、致力于文字文本积累的高教研究,逐步引向主要致力于校本研究、致力于承载普遍性的特色研究、致力于文本积累但旨在促进实践变革和反思的研究。

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从文字文本的数量看,可能早已经是世界第一。所以笔者建议,我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要以我们既有的这些理性思辨成果为一个起始条件,努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在真实的需要中,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榜样。当然,如果这些成果的大部分,不幸真的与我们新一轮改革对不上号,那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事业本身,也应该在改革和坚持科学发展的视野之中。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文明人,应当是现代大学及整个高等教育最本职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这一目标相适应,基于有明显特色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相应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变革,促进教师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增进,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最能反映现代高等教育本质的、最需要科学精神的核心领域。本文无法就此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讨,也无力对各类课程的设置问题展开具体的阐述,但有两门课程可以作为必选或必修课程加以讨论。

一是道德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这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面对人们经常忧思的所谓“GDP上升,国民的道德素质滑坡”的局面,许多有远见、真心忧国忧民的学者都已经不断提示我们,国民的道德教育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篇短短的学习文稿中,笔者无法尽录自己所知道的各种道德素质滑坡的事实和评论。但中央党校张志明教授醒酬灌顶的忠告却一直震撼着我:反观我们的国民教育,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大量的“道理”。这使他们过早就失去了率真,可到了十八九岁也未必懂得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懂得和遵守的“规矩”,就更别提如何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负责任了。而如果主流社会阶层的国民多是无法对自己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文化行为尤其是个人私生活领域的道德行为负责的人,多是无法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就是最危险的社会,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酿成惨剧。这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比所谓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要命得多。无论你培养了多少所谓人才,这都是国民教育最大的失败。阎张教授的文章,恰恰就点到了我们道德教育欠缺科学性的要害上。

对此,笔者建议,首先以同志的“八荣八耻”及“以人为本”思想为主要纲领,或许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如王迅对“好人”的定义等,组织一些用心思考过大学道德教育问题的教师,编写一部包含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道德元素的教材。然后,本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经典修身之教,施教于学生。教育的方法,主要应该是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出问题,联系思想、联系实际、评论校内外道德环境、阅

读教材并进行深人的讨论。这是真正可能创新之处,至少比把《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之类的典籍直接让青少年背诵、牵强附会的猜测,更贴近现代民主社会人的生活。当然,这要付出许多辛苦劳动,还会经历许多反复。没有办法,要科学、要创新,只能这样。否则,就不要打这两面旗帜。

笔者建议的主导思想是,要有先进的、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首先要有人一有道德的现代人。这是包括高等教育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有序和健康发展的大前提,是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高等学校要非常重视有实效的道德课程的建设。

还有一门是科学史。应该在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史的课程教学,不仅要面向理、工、医、农等学科专业的学生,而且要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都能了解、把握科学与科学概念的产生、形成的轨迹,许多重大发现、重要分歧的争论与认识一致的过程,给他们展示科学本身发展的无穷性,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背景,伟人的贡献、伟人献身科学事业的品格和事迹等等。当然,还要让学生们掌握科学如何向工程技术转化,科学技术如何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事实,掌握如何促进思辨哲学的反思与提升,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影响社会生活的事实。还要让他们了解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中的一些未解之谜和悖论以及一些基于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负面效应的担忧和化解的问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科学史一直是关于知识不断积累,以及科学战胜无知和迷信的成功历程的记录。不过近年来科学发展面临的道德问题、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干预问题、不可控制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危险性问题等,都要求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评价。

这提醒我们,对科学史的教学,首先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以求实的精神对待科学史,对待科学和科学的发展。

经验已表明:学生,是大学发展的结果,校友一毕业后的学生,又是大学发展的一种独特资源。那些有德、对科学发展史也有正确认知的学生和校友,大多具有关心学校发展的某种必然性,他们必然希望母校的水平更高、成就更多、影响更大。他们的道德特质,他们的心理期望,注定他们可以帮助母校正确“修身”、合理“养性”。以此观察和推理,学校高质量的道德课程及科学史课程的教育和教学,可以积淀成为学校发展的一种推动力。这也应该是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由微观达于宏观的科学发展理念。

学习科学发展观还应当做好思想准备,即明白科学本身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一种新思想、新理论、新发现往往伴随着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有时某些相对正确的观点可能还会遭到压制、打击。而科学争论,又是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例如,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比之于古代的“天圆地方”不失为一种进步,但这一学说在教会的支持下,曾经长期压制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使宣传“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伽利略惨遭迫害。然而哥白尼的理论后来又发展到宇宙无中心的宇宙观,太阳也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粒子,并且为世人所公认。当然,这也只是人类今天的认识能力所及,是否绝对的科学真理,还不好说。科学,确实有伟大之处;掌握科学的人,应该更伟大。科学发展观对于现代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主题。

德国教育家洪堡说过:“惟出乎其心、人乎其内的科学,能改变人的品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科学才具有修养身心、规范行为甚至示范生活方式的作用。这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科学、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研究高等教育的重要收获之一。

参考立献

[1]俞吾金.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一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65-266.

[2]余桂红.透析高校定位田[J]_江苏高教,2008(1).

[3]陈平原.创世界一流大学,别订时间表[N]人民日报,2011-02-22.

[4]杜作润.新一轮院校改革:问题讨论[J].复旦教育论坛,2010(1)5-7.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3)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觉得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论断,既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和时代精神。

我认识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新飞跃、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实践的基础上。事实上,也只有在经过了二十多年改革发展的历史变革,既看到了坚持改革开放道路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看到了改革发展中必然反映出的新矛盾、新要求;也只有在当今的世界视野观察中,认真总结世界上发达国家所经历的经验教训,才能总结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只有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党才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的品格和勇气。马克思主义与国情和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在新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新的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中国国情,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兴国之要”。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反映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需要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重大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和系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和智慧。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关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化和升华;关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关于坚持统筹兼顾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思想方法等等。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4)

1、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要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提倡科学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矛盾和困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后劲不足(科技含量下降,拼能源,拼劳力、拼土地),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导致的新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念来指导今后的工作,是最佳时机(符合国情、党情),最佳选择(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最顺民意(人民群众拥护),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素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提高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5)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需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准。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准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联系到自身,我们应做到三点: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6)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关键就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首先应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意义。

所谓统领,就是统率全局、引领各方。居于统领地位的,往往带有根本性的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认识。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它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重要思想,坚持和丰富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未来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纲领;它对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作出了新概括,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的目的上,它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强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发展的方向上,它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向前推进,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发展的要求上,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途径;在发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厚基础和力量源泉;等等。同时,它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准、发展的环境等问题上也都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必将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为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基础;它强调科学发展,突出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这一关键环节,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任务和途径;它强调求真务实,突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指明了党执政的根本准则和要求。同时,科学发展观还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强调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在思想上深刻认识统领的意义,在实践中牢牢把握统领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7)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文章作者:学海无崖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30日17:41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8)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地位和历史地位作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第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伟大旗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明确规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极大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第三,十七大修改后的在总纲中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具体阐述时,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阐述之后,专辟一段增加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这些论述表明,十七大高度肯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从精神实质上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地位,从而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任何低估和轻视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作用的观点和做法,理论上都是不利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实践上都是不利于实现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

2、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得到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认同。但在如何看待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上,一些同志出现了模糊认识和不当理解。有一种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倾向。这种观点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说成是“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绿色发展战略与黑色发展战略、“共富论”与“先富论”、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对立关系。这种简单化、片面化的观点,要么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曲解,要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曲解,要么是对二者进行了双重曲解,本身就是简单化、片面化的,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这种观点在群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既不利于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又不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实践上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论上源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而才能也才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的统领地位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9)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的明确阐述,也是对今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号召。

1.科学发展观的创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实现温饱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二阶段,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阶段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是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想,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非典”时期,同志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初提法。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随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同志又对这一概念做了阐述,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以后,他在200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3月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等一系列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全面的阐发。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面体现并进一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党的十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下来。

2.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体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对全人类的一种负责的态度,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做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下来,是一个历史性贡献。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功能、价值、定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成就表明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10)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人民群众求变求富的热切期盼,*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是解放思想不够的问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根本上看是解放思想的差距。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就是*发展的新起点。

近年来,*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特别是20*年开展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转变安于现状的观念、增强科学跨越的意识,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转变封闭狭隘的观念、增强开放合作的意识,转变片面发展的观念、增强人本民生的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上下普遍认识到:*地处内陆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束缚,位居中游但不能甘居中游;要把以人为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理念来树立、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来追求、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来弘扬。通过思想的不断解放,*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跨越、实现富民强省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以省情为依据创新发展思路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大省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推进“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结合起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以“一化三基”(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战略为核心、以实现“两个转变”(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为主要目标、以建设“三个强省”(经济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为主要任务、以守住“四条底线”(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基本保障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切合*实际,成为打造*经济竞争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科学选择。

实现科学发展,要谋大、谋强、谋远、谋深。*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一化三基”战略中,坚持突出“新型”,着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坚持突出“带动”,着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和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坚持突出“三基”,着力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长远竞争力,走夯实基础的综合配套建设之路。这一战略,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进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把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提升到战略思路的高度,坚持以“三新”带“三基”、以“三基”促“三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

为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组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监测点、监督员,逐步构建体现“一化三基”要求的干部考评体系和机制;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快“3+5”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对50个重点产业集群进行个性化扶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以寻求高新产业的实质性突破,以改善交通为重点大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了推进“一化三基”的强大合力。

以“弯道超车”为策略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善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更要敢于应对挑战逆势而上。*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到,危机背后蕴藏着重大机遇。要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就要把“弯道超车”作为应对危机、科学跨越的策略。

实现“弯道超车”,需要信心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技巧。*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信心、统一思想为前提,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为目标,打出了一套“弯道超车”的“组合拳”:落实中央政策,进一步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产业的发展力度、基础工作的保障力度,力求在提前预见、增强发展后劲中“提速超车”;积极对接国家扩大投资、实施重大专项、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成功举办银企洽谈会,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开发和建设一批符合省情、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重大项目,力求在抢抓先机、增强发展实力中“借力超车”;实施大企业、大产业发展战略,扶优扶强,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力求在优势优先、做大做强产业中“蓄势超车”;针对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综合施策,以政府收储、优惠电价、财税支持、贴息担保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力求在齐心协力、增强团队意识中“联手超车”。

2009年,“弯道超车”展露先机。一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左右,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弯道超车”成效初显,大大增强了*人民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为推进“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的认识篇(11)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它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对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既坚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强调通过解决矛盾,求得协调和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总的看,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党中央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发展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坚持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在发展的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等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观点,同时又立足新的实际,强调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在发展的目的上,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战略布局上,科学发展观既坚持我们党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等基本观点,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更加全面、协调、均衡。

――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科学发展观坚持我们党关于要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注重综合平衡、不能顾此失彼等基本观点,同时提出要统筹兼顾,强调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上,科学发展观坚持我们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基本主张,又进一步提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怎样理解必须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