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9 14:59:28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1)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16-03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价格飞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挑战的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经济”和“低碳”二者兼顾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1ow carbon economy)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该概念提出后,各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发展低碳经济相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诠释。低碳经济的内涵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CO2排放可分为自然排放和人工排放。人工排放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CO2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消耗、生物质燃烧等,其中,化石燃料消耗所排放的CO2占95%以上,所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要碳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据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共消耗2 650×108吨煤炭、1 420×108吨石油,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0世纪初的不到300m g/l(ppm百万分率)上升到目前的接近400mg/l。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约0.17m ,并引起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如此发展下去,预计在未来20年中,气温大约以每10年0.2℃ 的速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3]。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4]。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也不能置身事外。2007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6%,仅次于美国目前,居世界第二[1]。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5]。国际社会要求的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呼声强烈。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做为一个负责任发展大国,我国都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二)减少未来GDP损失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O% 的损失[6]。所以,越早发展低碳经济,避免的损失就会越大;或者说,越早发展低碳经济就越是有利。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7]。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应对资源短缺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需求压力增大,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进一步紧张,如石油供应不足,水资源短缺,电力紧张等问题。到2020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45种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有24种,基本保证的有2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铁、锰、铜、铅和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为58%、52%、38%、82%、52%和69%。以我国目前的增长速度和生产规模,依赖国际市场购入大量资源来支持粗放型增长是不切实际的[7],中国不能无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在加强对国内资源开发和国外资源利用的同时,更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走低碳经济道路。

(五)能源安全考虑

我国能源消耗量正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我国每天石油进口大约350万桶。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权威预测,尽管我国在能源生产上取得重大成果,但未来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进口将日益上升。到2030年,我国可消耗多达38×108吨油当量(2008年消耗约19×108吨油当量),其中包括24亿吨煤及8×108吨石油,大部分石油将依赖进口(约每天1.3×107吨)[2]。考虑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石油进口的过度敏感,以及根据西方国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的经验,中国必须重视能源供给安全[7]。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巩固我国能源安全。

(六)预防“绿色贸易壁垒”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据2007年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CO2约为11×108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IEA则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涵的与能源有关的CO2排放量为16×108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9]。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排放”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打压和限制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9]。

(七)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会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扩大。有关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环境负担占GDP的比例约为2.68%~5.78%。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数据,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7]。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需要。

三、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研究表明,降低C02排放的5种方法是:(1)减少能源消耗;(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3)使用可再生能源;(4)增加天然落水洞;(5)C02的捕集和封存[10]。

(一)国外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降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产业的比例,改变生产模式;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改变能源结构,并清洁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利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其中,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是重点[1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变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为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大约23%的污染物是在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卖给了外国人,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2)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3)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能源的消费比重,增加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消费比重,同时在对煤炭消费前进行低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4)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SS)、碳中和技术,加强技术创新、生产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减少碳排放;(5)城市建设的进行绿色规划,建造绿色节能建筑;(6)增加碳汇,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改造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7)积极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总结可行模式,推广至全国;(8)积极利用联合国CDM项目,引进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和技术,同时积极构建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9)建立国内的碳基金促进国内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10)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1][4][5][7][8][12]~[18]。

四、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其他可行途径与方法

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和发达国家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费、提高高碳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新能源的利用,方法都是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构建低碳生活。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采取适合国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有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发达国家不必考虑或者不作为重点考虑,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却可以从中挖掘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

(一)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

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能缩短运输距离并且提高公路铁路的运载能力,能减少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能耗,也就是能以更低的能耗运载相同的货物。据统计,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十分之一[19],而在中短距离内,乘坐高速列车所花费的时间比飞机更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等级公路远不如发达国家四通八达。2007年,我国的等级公路里程比重只有70.7%,高等级公路的比重更少,快速铁路建设也才刚起步不久,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所以,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碳排放,完全契合了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全面普及智能电网,改善电力运输

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消耗一部分。而采用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在运输途中的损耗。2009年9月8日在重庆举行的第11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表示,我国如果加快推广“智能电网”,利用先进智能技术,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灵活性,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至少可将电网效率提高15%以上。

采用智能电网,减少电网输配电损失,最终都会相应地减少煤炭消耗。在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输配电损失量,就可以等同的减少电的生产总量,无论电力生产来源于水电、火电式核电等的哪一种,都可以在不改变其他电力的生产供给量,等同量地减少火电生产。

年节约煤炭量的计算公式为:S=T×L×R

S为年节约煤炭量、T为年发电总用煤量、L为输配电损失率、R为智能电网效率提高率,按照此公式计算, 2007年全年发电用煤量为130 548.8万吨,输配电损失率为6.287%,智能电网按效率提高15%计算,全年就可以减少发电用煤量为1 231.14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年上升,未来我国年输电节约煤炭量还会更多。

(三)改良暖气输送管道,减少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

暖气在输送到用户的途中,由于运输管道会传导热量,热量在运输途中就会损失掉一部分,所以,应该采用绝热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做暖气输送管道,降低暖气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暖气运输损失,就会有更多的热量到达住户,在住户用热量不变情况下,则可以减少暖气供应,最终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注重城市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长远,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目前,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城镇人口5.6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到达58%~60%。届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将到达8亿―9亿[20]。而我国的城市规划往往缺乏长远考虑,许多规划设计只能满足短期需求,对于长期由于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需求变大估计不足,所以在城市中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是一种“高碳”行为。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长远,特别是对于交通、城市供水供电、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将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对交通、水、电、排污等需求增长变化。重复建设也是“高碳”行为,必须予以避免。

(五)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建筑4 300亿平方米,但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不足总额的1%。现在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有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公共建筑能耗比国家要求的能耗标准高出2―3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其它方面,如改良产业布局,减少中间产品运输;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加速被碳锁定企业的折旧,严格限制高碳企业发展等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方法。

结语

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行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以及节能等多个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积极寻求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的背景下,中国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国情特点,发展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我国应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做好每一个节能减排的环节,走低碳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6):39-45.

[2] 韩雪梅,刘欢欢.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118-120.

[3] 刘焕彬.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造纸工业节能减排[J].中华造纸,2009,30(12):10.

[4]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12-13.

[5]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86-88.

[6] 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33.

[7] 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4):19):86-87.

[9] 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本月焦点,2009(2): 23.

[10] 周宏湖.将温室效应促低碳经济――CO2减排、捕集和封存[J].轿车年报,2009(5):70.

[11] 杨海真.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8]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http://finance.省略/roll/2010104/14367189760.shtml.2009-01-04.

[12] 陈瑞清.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新型能源战略基地[J].北方经济,2009(6):7.

[13] 贾德昌.低碳经济时代向我们走来[J].中国工程咨询,2009(4):14.

[14] 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4):124.

[1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15)100-101.

[16]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9.

[17] 王利.低碳经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23):20.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2)

1 低碳社会的内涵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低碳社会的严格定义,英国国家环境研究院给出了一个比较宽泛的低碳社会定义,认为一个低碳社会至少应该包括:(1)采取能够与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兼容的行动,确保达到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的需要;(2)做出对全球公平的贡献,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进一步深入削减全球排放量;(3)呈现高水平的能源利用率以及使用低碳能源资源和生产技术;(4)采用与温室气体低排放量一致的消费和行为模式。

这个定义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尽管这个定义想要覆盖全部的国家情况,但是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而言,意义各有不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达到低碳型社会,到21世纪中期得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削减的状态。它包括低碳型技术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机构变化的部署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达到低碳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和达到更广泛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这将产生一个观点――最终达到发展的高级阶段,使二氧化碳的密度与发达国家低碳型社会保持一致。二是这个定义在强调技术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强调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2 国外建设低碳社会的途径及经验

2.1 不同主体的定位

2.1.1 投资者

据悉,世界将会投资给美国将近200万亿美元,作为2005年至2030年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据一半多。单就中国而言,就占据了全部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现今的机制使金融在推动低碳型投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洁净发展机制(CDM)项目被期望到2012年能集中20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而这可能值40亿美元。尽管如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只是估计的200-300亿美元低碳型投资计划中的一个分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金融投资给支持减少低碳型技术的成本的战略性全球项目将会得到10倍的增长。

2.1.2 商务圈

商务圈越来越流行一种观点,就是拥有健康、有竞争力的经济和干净的环境之间没有内在冲突。运输在商务中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在运输方面,有三个层级能够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个是简单的通过人类行为。坚持限速、采用更为灵敏的驾驶技术以提高汽车效率。英国低碳汽车合作组织强烈建议开展信息和教育运动来鼓励低碳型车辆的购买以及灵活驾驶技术。第二层是清洁车辆技术和燃料的发展。油电混合车已经准备好投放市场。这些可以为基于可选择的燃料(比如氢)进行更先进的车辆设计、可选择的改进手段(燃料电池)以及电力汽车开辟道路。低碳型燃料汽车,包括可持续生产氢和生物燃料将会发挥作用。最后一层是运输系统自身的改变。信息和运输技术能够被用来通知司机,这样就可以避免交通拥挤,从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能够减少。

2.1.3 消费者

消费者获得能源的途径必须改变,前提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得到快速的下降。能源需求可以被定义为双方选择者和一系列可用选择的产物。对车或燃料的税收或是价格的增长不能影响到流动车辆的实际情况,除非是消费者还有选择。空调在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很快,不是因为人们提升自己的需求是因为热舒适,而是因为现在的世界使他们内在不能再自然的调节冷热温度。能源政策需要将焦点从技术和市场效率上转到检测能源服务需要怎样通过最少的能源密集方式达到。政策旨在深入减排二氧化碳,必须采取整体的和长期的方法来改变。

2.2 实现途径的比较

关于低碳社会的实现途径,国外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技术,认为居民看重舒适和便利,他们过着城市的生活方式,有着集中的生产系统,可以通过技术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第二种观点关注慢速、自然型社会,认为人们将要生活在分散的社区,自给自足,在当地生产和消费,这个社会强调社会和文化价值而非个人野心。两种社会发展途径都将导向低碳型社会,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安居方式的运输需求不同,电力生产的结构不同。技术驱使型社会强调核能力和化石燃料与碳的获取以及存储一起使用。氢是用来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的。自然型社会则是强调生物质能,既用于发电也用于使用氢汽车的生物能源生产。

2.3 具体的行动计划

2.3.1 英国

Deacon(2007)规划了由伦敦市长承担的减少伦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面行动。这项计划设置了到2025年的目标,计划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绿色家庭、绿色组织、绿色能源和绿色运输。绿色家庭项目能够削减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借助于住房绝缘和高效能源设备。绿色组织项目旨在鼓励公司通过简单的管理方法节约能源,比如关灯和关IT设备,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绿色能源的目标是从国家电网中节省掉四分之一的伦敦供电,再寻找更为有效的当地能源系统。绿色运输项目鼓励人们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取方法如在拥挤时收费,奖励使用燃料有效的车辆,可以采取免除他们的拥挤费用以及停车费用。

2.3.2 日本

日本的Shiga县提出恢复Biwa湖水质量,将垃圾容量减少至75%,并且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至50%。这项计划需要得到市民、商务以及当地政府的配合。目标是合作者们通过“可持续性税收”和“可持续性金融”来分享经济和环境的利益。具体措施包括环境条例、关于使用土地以及建设的条例、对于先进科技的补贴、自愿的环境行动计划和意识/教育项目。

2.4 国际合作的实施

2006年2月,日本环境局(MOE)和英国环境、食品、农村事务部门(DEFRA)开启了一项低碳社会项目,该项目旨在针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对话,项目是在2005年于英国G8峰会上提出的。该对话包括G8以及其他对能源有需求的国家。它关注的焦点有以下几点:转变能源系统,创造一个更安全和持续的未来的战略性挑战;控制由联合计划行动制定的任务的执行情况;在各参与政府间分享最好的经验。项目的出发点是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下一步要创造一个低碳型社会的远景,确定达到必需的转变所需的具体的步骤。项目的核心内容是碳价格方案(到2050年每吨二氧化碳上涨至100美元)以及“碳附加”方案。

3 结论及建议

3.1 低碳社会建设经验的总结

3.1.1 主要经验

从现有的各个国家关于建设低碳社会的实施途径、计划和

方案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稳定的处于一个安全的范围,那么达到低碳型社会就指日可待;(2)与延缓气候变化的努力和经历气候变化的极端影响相比,到达低碳型社会成本更低;(3)创立低碳社会解决途径一低碳技术的研发综合法以及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的市场条件需要长期稳定性;(4)在建的环境、运输和能源区域将需要更多持续性的变化;(5)政策工具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以及鼓励转向低碳型社会。执行这些政策能够提供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双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6)政府的角色很关键,高层领导更是不可或缺。政府必须建立起使个人、商业和组织都能从新型低碳市场获益的可实现条件;(7)国家间应建立信任,加强长期目标和政策的可信度;(8)在清晰的政策框架下,消费者选择和个人行为能使低碳型选择和生活方式成为现实,能成为达到低碳型社会需要的行为变化的有力的驱动者。

3.1.2 主要启示

国外建设低碳社会的实践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包括:(1)应加强碳价格的长期政策信号,比如,通过税收和加强国际排放贸易,应该为商业建立合适的奖励刺激;(2)如果把税收负担从收入中移去而且雇佣趋向于环境污染,将会有助于使二氧化碳排放成本内在化,鼓励商业和个人减排;(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投资焦点应该被转移到低碳型方法上;(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向低碳型技术需要一些步骤上的改变。可以通过扩展金融流和发展发展新的金融机制来实现;(5)贸易制度应该得到调整,鼓励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进步,使可持续性发展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得到加固;(6)能源效率改善应该被加速,采取刺激手段鼓励制度上的和行为上的变革;(7)证实和部署接近的商业技术是亟需的,比如获取碳和存储碳,是一项重大的研发投资,为技术在长期中带来更多收益;(8)政策应该被执行,使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成为现实,通过去除高碳选择和提供给消费者从低碳方法中获益的机会;(9)国际合作应得到加强,在国家、区域间和国际股东间分享专业以及最好的经验。

3.2 中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3.2.1 改变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行业,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严格控制燃煤电长建设,改造高污染电厂;大力推动清洁燃料发电,加快应用固碳发电技术等低碳发电技术。此外,还要在农村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包括沼气、太阳能、秸杆等,大力推广吊坑、节煤灶等。

3.2.2 倡导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转变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能否推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低碳社会能否真正建立。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包括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等。

3.2.3 改造交通运输系统,推行生态交通

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必须利用先进技术,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入手,改造现有交通运输系统。首先,应该推行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减少单位碳排放;其次,保留和扩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大力发展地铁、公交专用道等,优化公交出行方式。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3)

1.1污水输送过程中碳排放在污水输送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的主要途径是排水管道厌氧环境产生CH4,间接排放则包括污水提升所用电耗等。有研究表明[4],污水在压力管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产生的CH4量越大,管道的管径越大,产生的CH4量越大,压力管道中的CH4浓度接近甚至超过标准状态下CH4的饱和浓度22mg/L,这些溶解于污水中的CH4,通过放气阀、有压流转换为重力流或者进入污水处理厂后,释放到空气中。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5],如污水处理厂进水全部为压力管道输送,则污水输送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是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总和的12%~100%。

1.2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污水处理是温室气体的主要分散排放源之一。就污染物去除过程而言,主要产生CO2、CH4和N2O,对能量供给过程来说,发电、燃料生产会排放CO2。污水处理的温室气体可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种类型。直接排放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主要是指污水处理消耗的电能、燃料和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除此以外,还包括尾水排放至自然水体中污染物降解产生的温室气体。

1.2.1直接排放由图1可知,好氧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碳被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应该指出,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外,还有一部分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即进行内源呼吸,内源呼吸也排放H2O、CO2、NH3等气体。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分别由两类微生物群体完成。厌氧发酵具有两个主要特点:(1)有机物一旦转化为气态产物后,污液中构成BOD和COD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有机碳)即转变为CH4和CO2,仅积蓄少量的微生物细胞;(2)由于有机物最终的转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H4,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应尽量避免排入大气环境,同时它也是一种高热值气体,可采取措施回收利用。如图3、图4所示[7],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两个反应过程。N2O通常被认为是不完全硝化作用或不完全反硝化作用的产物。

1.2.2间接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消耗的电能、燃料和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以及尾水排放至自然水体中污染物降解产生的温室气体。具体排放途径如表

1.1.3污泥处理过程中碳排放污泥处理处置的碳排放主要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直接排放;二是处理处置设施运行能耗间接造成的碳排放[8]。从全球尺度来看,前者主要来自大气中已存在的CO2,只是通过碳吸收—存贮—释放的循环过程又回到大气环境中,属于中性碳,对于碳减排的影响有限。从碳源上讲,运行能耗的碳排放来自于化石能源,属于典型的碳减排领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以脱水—填埋、生物堆肥、厌氧消化、干化焚烧为主。在目前现行的几种主流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1t湿污泥(含水率60%)会造成500kg的碳排放量,在各种处理处置工艺中其碳排放量最大;厌氧消化技术碳排放量约在28~35kg/t;生物堆肥和热干化—焚烧的碳排放量强度分别在25~30kg和150~180kg左右[9];从处理过程的碳排放角度来看,厌氧消化和好氧生物堆肥的碳排放量较脱水填埋产生的少。

2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的技术途径

2.1合理规划污水收集输送系统污水系统规划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选择收集、处理、排水体制和模式,实际规划中应在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布局、受纳水置、环境容量等因素的基础上,评估不同方案并统筹考虑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资源利用的方向和规模。就污水收集系统而言,其作用是将污染物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而管道淤积将增加CH4的产生,管道渗漏将影响污水管道的污染物输送能力。因此必须提高输送系统的效率,建立日常养护制度,借鉴国外先进养护技术和修复技术,减少管道污染物沉积量和渗漏量是污水收集系统低碳运行的关键。如对于处理家庭、工业、小型社区或服务区产生的污水,采用污水分散收集与处理的方案[10],进行现场收集与就近处理,既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回用,又可降低污水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和CH4排放。

2.2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减排途径

2.2.1好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控制从理论上讲,污水中的有机碳素物质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成CO2的形式排入空气中,因此,好氧处理中温室气体减排实质就是减少或固定污水处理中CO2。CO2的固定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11]。大多数物理法和化学法能量消耗较大,而且物理法固定的CO2最终都需结合生物法将其转化为有机碳;生物法固定CO2主要是依靠植物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植物生长一般受到限制;微生物固定CO2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微藻类和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氢-氧化细菌)对CO2固定与转化[12],但通常具有较高固碳能力的光合细菌和氢-氧化细菌由于需要光照或严格厌氧和供氢,限制了其在反应器或水中的应用。李艳丽等[13]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选育到在普通好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并通过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显著提高了其对无机碳的同化能力,好氧条件下固碳菌液的最高碳同化效率可达110mgCO2/L•d;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群的群落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经过测序、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后发现,在已测序的16个显著条带中,11个是不可培养微生物,即其只能以共生方式存在,混合培养时,固定CO2的效果可能是多种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利用非光合微生物菌群控制好氧处理中的CO2减排这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1)通过生物技术分离或长期驯化得到在普通好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通过电子供体和碳源结构的优化,提高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固碳效率。(2)研究与优化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配比,提升固碳效率。

2.2.2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控制厌氧过程其实质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些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所以,在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厌氧处理中的温室气体减排这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1)将厌氧反应所产生的CO2引入固碳系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固定CO2。(2)强化乙酸的产生而减少CH4的产生。通过产氢产酸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可将其中的有机成分尽可能转化成乙酸,在达到污染控制目标的同时,为二阶段发酵法生产高附加值的生化产品提供给足够的可溶性碳源。(3)强化H2的产生而减少CH4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在厌氧产氢污泥驯化、不同基质的产氢潜能、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和厌氧发酵产氢数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14],但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应加大在该方向的研究力度,尽早实现厌氧发醉产氢工业化应用。(4)强化厌氧过程中CH4的产生,发展沼气工程。一般污水厂厌氧消化气中CH4的含量约为60%~65%,燃烧热值约为21~23MJ/m3,是优良的燃料。污水厂可利用沼气烧锅炉,为污泥消化池加热或者为污水厂生活提供炊事、采暖、洗浴的热源;沼气发电机发电[15]和沼气燃料电池发电[16]以其低排放,低污染,节约能源,废物资源再利用等优点而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开发沼气发电成为CH4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2.2.3污水脱氮过程中N2O的控制目前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N2O的释放情况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很难优选出一种N2O释放量低的工艺;且污水种类多样、成分复杂,为降低N2O释放量而对污水的水质进行调控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N2O的减排及控制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运行工况的优化。根据污水处理中N2O产生与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7],得出控制N2O减量的策略:保证污水处理中硝化系统有较高的DO(>0.5mg/L),反硝化系统尽量避免溶解氧的存在;保证高C/N(>3.5)、较大的SRT(>10d)和适当的pH值(6.8~8);尽量避免系统中NO-2N等物质的积累,减轻某些化学物质(如H2S、甲醛、乙烯、重金属离子等)对硝化及反硝化菌酶系统的毒性作用等。(2)微生物种群的优化与调控。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及关键酶活性影响和决定了N2O的产生[18]。可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出污水生物脱氮体系中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主要种群及关键酶的活性,然后通过投加或固定N2O释放量低的基因工程菌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控制N2O的产生和排放。

2.3污泥处理处置能源化利用途径我国在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方面的技术才刚刚起步,目前仍然采用以土地利用为主,其他利用方式为辅的资源化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利用率也不高,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19]。国外发达国家目前较成型的技术有:污泥发酵产沼气发电、污泥燃烧发电、污泥热解与制油技术,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的污泥制氢技术[20]。

2.3.1污泥发酵产沼气该技术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将污泥厌氧消化,即污泥在厌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甲烷菌)降解有机物,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第二步是燃烧甲烷气使发动机转动,将消化气的能量转变为轴动力,然后用发电机使之转化为电能。厌氧消化产甲烷不仅投资、运行、管理程度不高,而且从COD中所转化的能量(50%~60%)适中。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较为简单,非常容易实现工程化。有实例研究表明[21]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CH4燃烧后产生的能量足够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曝气、污泥脱水及污泥焚烧所需。

2.3.2污泥燃烧发电污泥直接焚烧发电这种方式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80%左右,但污泥焚烧在工程实施时所需的设备较多,污泥焚烧厂的兴建规模也很大。具体地说,首先是要对高含水率(95%~97%)的污泥进行机械脱水处理或以堆肥方式蒸发水分;其次是投资焚烧、发电设备[22]。这种方式能量转化效率虽然高,但所需设备成本很高,所以实际应用的工程实例并不多见。

2.3.3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热分解技术不同于焚烧,它是在氧分压较低状况下,对可燃性固形物进行高温分解生成气体产油分、炭类等,以此达到回收污泥中的潜能。热解制油就是通过热分解技术,将污泥中含碳固形物分解成高分子有机液体(如焦油、芳香烃类)、低分子有机体、有机酸、炭渣等,其热量就以上述形式贮留下来。污泥中的炭有约2/3可以以油的形式回收,炭和油的总回收率占80%以上;而热解制油技术中油的回收率仅有50%。但由于热解法只需提供加热到反应温度的热量,省去了原料干燥所需的加热量,能量剩余较高,大约为20%~30%(一般在污泥含水率80%以下的情况下)[23]。

2.3.4生物制氢污泥制氢技术主要有:污泥生物制氢,污泥高温气化制氢,以及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制氢[24]。三种制氢技术相比较,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具有良好的环保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已积累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该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具有极高的生物质气化与能量转化效率、极强的有机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产品的能级品位高等优点。与污泥的可再生性和水的循环利用相结合,可实现能源转化与利用以及大自然的良性循环。在超临界水中进行污泥催化气化,污泥的气化率可达100%,气体产物中氢的体积分数甚至可以超过50%,且反应不生成焦炭、木炭等副产品,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4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途径污水处理厂能耗成本占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成本的40%~80%,外部能源(煤等化石燃料)发电产生CO2排放。换言之,以消耗大量外部能源消除污水中含能物质(COD)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一种污染的转嫁方式。污水处理厂能耗分布见图5。由图5可知,能耗分布主要集中在污水提升、曝气供氧、污泥输送与处理和混凝沉淀等部位,因此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工作应从上述部位出发,降低能耗,进一步减少CO2的排放。节能途径主要有:工艺的优选实现系统节能、高效的装置实现设备节能、无害高效的药剂实现原料节能、排放物的资源化实现产出物节能、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管理节能。

3结论

城镇污水处理中碳排放的主要产生环节有:

(1)污水输送过程中管道厌氧环境产生CH4、污水提升所用能耗等;

(2)污水好氧处理中有机碳氧化分解为CO2,厌氧处理中有机物酸性发酵产生少量CO2、碱性发酵最终转化产物中含有大量CH4,脱氮处理中不完全硝化作用或不完全反硝化作用产生N2O;

(3)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直接排放温室气体、处理处置设施运行能耗等。

针对上述污水处理与碳排放的关系,基于目前的研究情况,污水处理厂实现低碳运行可采取的的技术途径:

(1)在方案选择中注重污水输送、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全过程整体性考虑;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4)

二、本质、特征和核心

1.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交通运输与其他行业一样是产生于人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之前,没有将绿色、循环和低碳作为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条件宽松,排放比较任意。但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产生了发展模式必须转换的决定因素:二氧化碳排放有了限量,其排放权成为稀有资源。1997年84个国家、2009年183个国家(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共同约定,在2050年前将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并据规则将总量分与各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特征是“三低、三高”不能简单片面地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解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三低”仅仅代表的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和低碳,但不能完整准确地代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念内涵一定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和“发展”四者概念内涵的有机统一。除了“三低”外,还有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的“三高”,“三低、三高”的特征能完整体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零碳交通运输”、“负碳交通运输”的代价高昂,理论上有探讨的价值,但目前推广实施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经济的可行性。只有认识了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三高”,意味不减或可持续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资本的总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才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的动力。3.核心是提高碳生产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交通运输的碳生产率:交通运输碳生产率=交通运输制度×(交通运输产值/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公式高度概括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碳生产率,揭示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成为理清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的基本分析框架。由此公式可见,提高碳生产率有3条途径:增大分子、增大系数和减少分母。公式中的分子是交通运输产值,其增加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加行业人力资本、推进行业产业升级、优化交通空间布局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分母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其降低的基本途径有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交通生活等;系数是交通运输制度,其提高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交通运输制度变革和创新,在增加交通运输产值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制度包括交通运输的法律、政策、组织、文化等制度。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5)

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形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仍是全国能耗和碳排放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约占总能耗的8%左右,而当前航运公司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因此,如何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已成为当前航运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2]。

1.航运业能耗及碳排放现状

1.1国际航运业碳排放现状

相关资料统计,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行业和制造业,占总排放量的56.3%,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而航运业碳排放量仅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30%。就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水平而言,公路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据首位,为72.9%,航运业碳的碳排放量仅占交通运输行业的13.8%。

1.2我国航运业能耗、碳排放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油品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油品消耗总量的33%,其中水运行业每年消费的能源总量大约占交通运输业的1/4左右。虽然就排放比例而言,我国交通运输业(包括航运业)的碳排放总量较低,但其能耗和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其他行业。

2.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2.1国际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1997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2015到2019年间建造的船舶需改善能效达到10%,2020到2024年间建造的船舶能效增至20%,而2024年后建成的船舶能效需达到30%,营运船将建立改善能源效率机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2.2国内航运业的节能减排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实施,受国际大背景的影响,我国航运业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如制定了节能减排措施,编制修订了相关部门规章等,但是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节能管理机制不不健全

随着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有交通节能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而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行业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抓手,使得国家、行业相关节能文件得不到充分的落实。

2.2.2运力结构调整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

实施运力结构调整是航运业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表现为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船舶吨位,从而大大降低燃油单耗,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2.2.3节能基础工作薄弱

航运业能源消耗统计、节能标准制定及节能措施研究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不仅造成政府的宏观节能决策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而且使节能监管缺少技术标准的支撑。目前,航运业虽然有能源消耗统计报告制度,但航运业能源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能源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2.4能耗增长源头控制尚不完善

航运业尚未建立限制高耗能设备的准入机制,使行业能耗增长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新建船舶及购置的二手船舶投入运营前没有经过必要的能效审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其结果必然是继续走“先浪费、后治理”之路。

3.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

航运业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工作所涉及的环节多、任务艰巨。因此,明晰各项工作的关系有利于航运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低碳发展。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3.1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航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强化责任考核,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使航运节能减排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4]。

3.2完善体制和机制。

实现航运低碳发展,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航运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如可交易许可制度、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等。通过政府推进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有效促进航运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落实,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有部门主抓、有相关部门协助抓、有业务部门具体抓、各方面共同协作并努力推进的工作机制[5]。

3.3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在行业现有能源统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航运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建立航运业能耗排放清单数据库,增强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提升航运核心装备的能效水平。

通过制定新投入市场船舶的能效和排放限值准入标准,禁止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或要求的船舶投入船舶运输营运市场,从源头上控制航运船舶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航运低碳发展。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如何分解和控制上述目标,市场机制是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将低碳市场机制建设与低碳政策机制建设有机结合[6]。

3.5加强航运企业能力建设。

进一步明确航运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航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体系,加强节能减排专业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涉及航运全过程的节油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加强节能减排替代性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

结语

提高船舶能效,促进航运业低碳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必然会加快航运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有关管理体制的转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中国航运主管部门、航运企业及有关单位只有积极行动,及早应对,才能使中国航运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不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迎接挑战,赶超世界航运、造船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占据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碧英.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J].工程研究,2012,4(3):260-269.

[2]叶丹.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J].水运管理,2010,32(9):17-19.

[3]李建丽,真虹,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2010。32(3):14-16.

[4]徐建豪,龚安祥.中国航运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海运,2011,34(11):42-44.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6)

1.碳资产概述

1.1 碳资产概念及属性

在《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的框架下,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碳排放的实质是一个人类活动,但通过条约或法律的构建,就变成一种抽象的、可分割的、可交易的权利[1]。国际条约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个国家,并规定了国家之间进行碳排放交易的规则。国家进一步将碳排放权进行地域或行业分割,最终将其分配给企业,随后出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商业交易,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碳排放与财务、金融挂钩后,这种权利就可视为一种有价产权,进而演变成一种特殊形态的资产,即碳资产[2]。

碳资产首先是一种资产,具有资产的一般特征和属性。从广义上理解,碳资产是指企业通过交易、技术创新或其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与碳减排相关的资源。从狭义上理解,碳资产等同于碳信用,碳信用交易将碳排放额度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备商品属性进行公开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核心经济手段,碳信用实际上是就是碳交易所的标的物[3]。碳资产的财务属性是一个企业获得的额外产品,不是贷款,是可出售的资产,还具有可储备性;由于碳交易市场的存在,碳资产的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碳资产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碳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所,将企业因技术创新等途径产生的碳资产挂牌出售,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还可以申请碳标签,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获得间接的经济利益。

(2)碳资产数量是相对有限的。企业的减排潜力是有限的,随着边际减排成本的提高,企业的潜在碳资产会逐步减少。

(3)碳资产是企业减少的碳排放量。碳减排是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前提,企业确定了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后,经过减排途径,如果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下降,那么就形成碳资产;如果上升,则形成碳负债。

1.2 企业获取碳资产的途径

企业有两条途径获取碳资产:外部购买和提高内部碳生产率。外部购买是指企业直接从碳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权;提高内部碳市场率是指通过技术革新、设备更换、引入减排装置等手段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这两条途径适用的范围各不相同,对于边际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而言,提高内部生产率,或是提高碳效率最为有效,而对于边际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在强制减排机制下,通过外部购买最为有效。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国石油公司碳减排方案,英国石油公司曾经通过企业内部碳交易机制,大大降低自身碳排放量,同时也带来越来越高的边际减排成本,而随着英国国内碳交易制度的实施,英国石油公司成为碳资产的买家,即保障了碳排放量,又抑制了边际减排成本进一步升高[4]。在没有强制减排机制下,有些企业出于自身目的,也会购买一定数量的碳资产,以此来抵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但交易量相对较少。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从外部环境看,没有强制减排的要求,也没有被强制要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因此,获取碳资产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内部碳生产效率,通过提高生产率而减少的碳排,从而形成碳资产。随着减排的边际减排成本等于甚至小于同行业先进水平时,在技术条件特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潜在碳资产会逐渐降低到零。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要通过出售碳资产获益,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储存碳资产来应对更为严格的碳约束。

2.火力发电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2.1 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的低碳竞争形势

面对国内外减排压力,作为主要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火力发电企业首当其冲,它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行业,一方面终端产品电力是典型的二次清洁能源,电力消费终端在消耗电力的过程中,并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很明显的低碳优势,其他高耗能产业必然会转变用能结构,大量采用电力等清洁能源,对于电力企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个方面,电力的生产侧则对消耗大量的煤炭等化石能源、有着高强度的碳排放和高污染的特征,我国电力行业 CO2排放量远超发达国家与全球平均水平,国家未来出台降低碳强度的政策无疑会提高电力市场的进入门槛,电网也会优先选择相对清洁的电力,对于发电企业都是潜在挑战[5]。

竞价上网的前提是存在着供需平衡或者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我国电力市场供需总体相对平衡,但也存在区域性、季节性的差异,部分地区电力供需饱和或者供过于求,部分地区则是供需紧张,夏季供需关系明显比冬季紧张,对于供过于求的地区,上网电价固定,低发电成本的企业就有着较大的盈利空间,大用户直购电政策打破了电网公司垄断购电的格局,能为大用户直接提供电力,为企业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优势企业已经在调整自身发展模式,加大了电源结构调整,在大容量、高效能的火电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一步压缩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

2.2 火力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给碳资产管理提供了实践的必要性,火力发电企业必须树立低碳意识,将低碳资产视为常规资产加以管理。碳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有力市场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把原本一直游离在资产负债表外的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火力发电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改变各种发电技术之间的成本比价关系,使低碳发电技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交易,可以使各火力发电企业的边际成本趋向一致,从而减少整体减排成本。

火力发电企业提前介入碳交易市场,为应对强制碳减排的商业环境做好准备,促进减排能力建设。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潜在资产、潜在负担,促进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全程参与碳排放交易的有关规则制定当中,反映公司乃至行业利益,协调减排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节能减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及未来可能的利润增长点。

(2)调整生产模式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电力行业低碳政策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火电厂,通过调整电源结构,提高企业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新建机组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或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对于无法扩大规模的火力发电企业,不遗余力降低烟气排放水平、提高机组循环效率,还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盈利实例,降低企业发电成本和能源消耗。

(3)依靠科技创新塑造低碳竞争力,火力发电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企业,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搜寻、技术引进和技术吸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关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学习引进吸收,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标管理,缩小与优秀企业的竞争差距。

(4)推动低碳化技术发展,火力发电企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对于实现“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火力发电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号召,推动低碳技术的实际应用。改进管理机制,实行企业能源统一管理,逐步形成企业低碳价值链。抓住未来国家减排机制不断完善的时机,积极参与火力发电企业低碳规则的制定,为火力发电企业掌握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主动权创造有利局面。

5.结论

通过对火力发电企业低碳竞争形势和碳管理必要性的分析,本文认为火力发电企业对碳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碳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塑造低碳竞争力,详细论述了火力发电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出火力发电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低碳竞争力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对火力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林鹏.碳资产管理―低碳时代航空公司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民用航空,2010,8,118:22-24.

[2]仲永安,邓玉琴.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路线初探[J].环境科学与工程,2011,11,36:166-171.

[3]王珉,聂利彬.战略视角下企业碳资产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21:131-134.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7)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当今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此外,农业作为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生物系统,也应为温室气体减排和固碳增汇作出贡献。

实践业已证明,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循环农业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管理,实现了农业系统光热等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农业应对节能减排和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种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目前,各地农村也涌现出诸多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资源节约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适量投入、立体种养、高效利用、固碳减排。以稻田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为例,通过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优化环节、合理循环、减少废弃、防控污染。以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为例。该模式以循环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以南方特色食用菌产业为核心,通过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多途径开发模式。其有效链接可实现每亩栽培草生菌可增产增收100元,同时减少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产业链延伸效益,生产茵渣有机肥每吨利润60元。农作物栽培中菌渣有机肥替代化肥量30%,减少了化肥投入。

固碳增汇型优化调控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农林复合、农牧配套、合理调控、促碳中和。以林下经济模式为例,林下发展草菇,原料成本低,可以循环利用,种草菇后的培养基废料可做林地肥料,促进林木生长和增加森林碳汇。

生态文明型统筹协调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发挥功能、优势互补、统筹集成、和谐发展。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已有研究表明,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柴2000千克以上,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产林木蓄积累。截~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累计发展到3050万户,年产沼气113亿立方米。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8)

收稿日期:20130425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编号:NCET-11-1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076117)资助

作者简介:田原宇(196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碳能源化工工艺设备一体化方面的教学与研发工作。中图分类号:TQ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15603

1 引言

以减排CO2为标志的绿色、低碳发展,正成为全球性的浪潮。这是因为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低碳经济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在国际环境和我国内在需要的综合作用下,我国正走向低碳发展的时代。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8年CO2排放量已达到60亿t,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的CO2排放国。根据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未来几年内CO2排放量仍将以3%的速度逐年递增。中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在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摆在首位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降低CO2排放强度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减少CO2的排放总量,有助于降低资源环境的约束。另外中国还面临粮食安全和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土地需求,能源安全、结构和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和以工哺农体系不完善的三农问题,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笔者提出了减碳和固碳结合、以生物固碳为主的低碳化原则,构建以源头和过程碳减排、终端生物固碳并建立国内碳市场实现工农结合的低碳发展模式。

2 从源头避免高碳排放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产品的原料都有多种来源,同时也对应着多种不同的匹配性工艺过程。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过程对应不同的CO2排放,针对具体的应用对象开发和选择适宜的原料和工艺,能够从源头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CO2排放。这是目前CO2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主要通过国家政策和税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合理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产品价格来引导实现[1]。

以燃煤发电为例,选择低灰精煤和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就能有效降低烟气量,减少无效热量外排,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CO2的排放。同样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RGCC和多联产发电、超临界发电等均能达到上述目的。

以合成甲烷工艺为例,选择褐煤和长焰煤采用燃气型的鲁奇炉气化和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要比合成型的气流床气化生产的合成气甲烷含量高(约10%左右)、氧耗低;合成甲烷时产生较难利用的低温热源减少10%以上。从整个合成甲烷工艺核算,前者煤的利用率高、能耗和氧耗低,同样规模的合成甲烷,自然就减少了CO2的排放。对于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固态排渣相对换热容易,水封用水量较低,加之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相对鲁奇炉气化合成气不含煤焦油,不会产生含酚废水,因此循环流化床分级热解气化合成甲烷的工艺过程能耗更低,更有利于避免高碳排放。

另外煤化工发展含氧化合物燃料和多联产工艺、民用燃料采用天然气、大力发展核能、水电、风能和生物能、化工行业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纯电动汽车等均能实现从源头避免高碳排放。

3 过程减少碳排放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开采、生产、使用和终端产品消费等各个阶段都需要能耗,都存在能源使用效率。我国目前万元GDP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物理能耗水平约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30%左右。例如2007年,我国每千瓦时供电耗煤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4g标煤,每吨钢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58kg标煤,每吨水泥综合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1kg标煤,分别高出14%、10%和24%。另外生产的产品利用率偏低,又变相地增加了能耗。通过优化设计,使用高效节能的工艺设备、高效适宜的催化剂和合理使用优质产品均能实现节约能耗,减少终端产品的使用量。减少终端产品的使用量就是相应减少了产品生产量,避免生产这部分产品产生的能耗。节能降耗自然就减少了CO2的排放,这是目前CO2减排最容易实现、成本最低并且具有较大收益的途径[2],在国家政策强制下均能通过企业自身调整和改造来实现。

对于现代煤化工的龙头——大型煤气化来说,空分是投资和能耗均占气化工艺50%左右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其产品主要是液氧,副产的液氮只需使用部分产量,其余的均被低效利用或排放。如果采用深冷分离为主的梯级分离工艺,大部分氮气组成在低压端就作为产品气外送,无需经过空气压缩机高能耗加压,最终产品主要是液氧和部分液氮,工艺所需的高压氧气通过泵液体低能耗加压即可满足。这样大大降低了空气压缩机的处理量和能耗,从而达到降低气化工艺投资和能耗的目的。

利用化石能源花费巨大的能耗和成本生产的氮肥,由于我国化肥产品落后、使用工艺不当和不合理施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如将现有的化肥改造为缓控增效肥料,并采用相应的耕作模式,就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化肥使用效率,从而减少了肥料的消费量和生产这部分肥料的所产生CO2排放。

化工行业合理选择高效催化剂以及分离、反应、换热和泵送高效节能设备,采用调频技术等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蒸馏是化学加工工业中首选的均相体系分离技术,也是目前总能耗最大的化工分离过程。如将梯形垂直长条帽罩与规整填料有机结合的NS倾斜长条立体复合并流塔板用于改造F1浮阀塔板,阀孔动能因子高达34,开孔率高达40%以上(国内外目前塔板最大开孔率仅为20%左右),提高处理能力2倍以上(目前国内外最高提高70%)、降液管通过能力3倍以上,降低板压降30%以上,同时提高板效率30%以上,操作弹性为4倍,解决了塔器大型化塔内件结构和安装难题,这在国内外尚属首例[3]。

各行各业节能降耗技术和产品枚不胜举,这是目前我国实现CO2减排的最有效途径,仅需要相关部门和协会优化集成,加大推广力度。

4 终端的固定与储存

经济活动只要消耗资源和能源,必然会产生碳排放,没有绝对的零碳排放过程。由于化石能源使用量剧增,自然界碳循环每年出现约257亿tCO2的过剩,逐年累计引发了日益变化无常的全球气候问题。目前国内外相关企业和学者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普遍关注、研发和实施CO2的捕集与封存,这是迫不得已和最终解决CO2减排的方法,也是实施起来成本过高,并且技术不成熟,存在诸多的风险和次生灾害。

实际上,解决人为排放的CO2过剩,除了被动地减少CO2产生量,更为积极的措施是加快碳利用,增加CO2消耗量,主动减少CO2的过剩,从而在碳循环中实现碳平衡。这是突破碳减排对经济发展影响,实现工农业同时快速发展的积极有效途径。这既是个技术问题,也需要建立国内碳市场,通过合理的碳交易,对企业间、行业间和地区间CO2排放的不平衡,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尽管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第二,但人均很低,仍处于发展中,经济还不完善,生活还不富裕,然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并逐年递增。发展经济与减排成为我国两难的选择,加之存在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与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工哺农、三农问题和环境保护等战略性难题,被动采取减少CO2产生量的捕集与封存措施,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上述诸多难题的解决带来限制和障碍。

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的现状,结合国际碳减排的机制,不同CO2浓度的工业排放可采用不同的减排与固碳措施。现阶段,对于工矿企业主要排放源的低浓度CO2,可以采取低成本的异地生物固碳减排措施,加快碳循环和碳固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CO2实际排放量的减排,同时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大量增加粮食和生物质能,从而在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低成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兼顾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与城镇化、以工哺农、三农问题、淡水资源不足和环境保护等战略性难题,满足我国今后较长时间的减排要求,提高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能力和国际地位。

对于如煤化工和石灰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CO2(90%以上),采用捕集技术回收,通过制造干冰、用作合成尿素、水杨酸、环碳酸酯和聚碳酸酯等的原料以及CO2驱采油、农业大棚CO2气肥等,都是成本和能耗较低、减排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方法。

对于数量多、分布广的如发电和中小锅炉等排放的低浓度CO2(小于16%),工矿企业现阶段无需采用集中固碳处理,可以利用国内碳交易实现异地化低成本固碳。根据我国目前的土地分布、土壤组成、农业现状和生物能源地发展,以及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和剪刀差等具体情况,对于低浓度CO2烟气,工矿企业可按照CO2排放量,将用于集中固碳处理的投资和操作费用,拿出来反哺农林业。政府或相关机构把这部分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物质产量;改良非耕地、盐碱滩涂、沙漠化和重金属污染等退化土壤,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适宜的速生能源植物和农作物,发展碳汇林和牧草或改造退化草原,充分利用太阳能,加快碳循环,增加CO2消耗量,主动减少CO2的过剩,从而实现循环平衡。同时又大幅度提高有效耕地面积和生物质能源产量,热解生产生物原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企业CO2减排的成本,从而实现工业、农业、政府和社会的多赢。这个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条工艺路线:企业出资形成碳汇基金——投资农林业——改良土壤、增强碳汇能力——增加粮食和生物质产量——通过工业热解生产生物质原油——多方受益。

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燃料时,无需考虑生物质作为食品时所需顾及的转基因和有毒有害微量物质问题,转基因物种在产量提高、种植地域和污染土壤修复中均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是最好的碳利用出路和产品,从而加快了碳循环,实现了碳循环平衡[6]。

另外,利用生物质不到7d的快速腐化生产腐植酸,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肥保水性,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将我国绝大多数土壤腐殖质含量不足1%提到2%左右,这也将是一个千亿吨级的土壤安全储碳方式。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5 结语

(1)针对具体的应用对象和原料提出了开发和选择适宜的原料和工艺,从源头上避免产生CO2排放的措施,是目前CO2减排最有效的途径。

(2)提出在能源开采、生产、使用和终端产品消费全过程中节能降耗,从过程减少CO2排放的措施,是目前CO2减排最容易实现、成本最低并且具有较大收益的途径。

(3)针对不同浓度CO2废气采用不同的适宜捕集、利用和固定措施,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工矿企业通过国内碳交易,利用异地生物固碳的低成本减排措施,在确保经济增长、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工农业合作,合理利用CO2,发展低碳经济,兼顾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保护耕地与城镇化、以工哺农、三农问题、淡水资源不足和环境保护等战略性难题,实现工业、农业、政府和社会的多赢,能够满足我国今后较长时间的减排任务,从而提高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 田原宇,乔英云.高碳能源低碳化途径的探讨[M].武汉:美国科研出版社,2010.

[2] 谢克昌.重视高碳能源低碳化[J].中国人大,2009(18).

[3] 乔英云,田原宇,谢克昌.NS倾斜长条立体复合塔板在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09,38(3):78~80.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9)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16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26

低碳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在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因为不同的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什么是低碳、如何实现低碳发展有不同的要求。正确认识低碳旅游概念是开展低碳旅游规划,实现旅游行业低碳发展的前提。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的途径主要有5个方面,既包括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常规的工作方式,也包括使用排放配额“抵消”已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等途径。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既实现行业发展并促进地方低碳经济发展进程,同时为保护气候环境,实现气候安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 低碳旅游的背景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排放,自工业革命以来呈现剧烈增加的趋势。全球与化石燃料相关的CO2排放,从1920年的34亿t,增长到2007年的295亿t,增长了8倍[1]。根据不同情景下气候模式的预估值,未来几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继续增加[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为保证气候安全,各国应加强合作,“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3]。减缓气候变化,防止因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重点。《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相对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每年整体减排5.2%,发展中国家此间相对宽松;而在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中,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减缓行动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修路建桥、盖学校、建医院以及建住房等都需要消耗能源,也必然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在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之间找到出路,实现对两者的兼顾,国际社会提出了低碳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的构想。

低碳经济术语的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4]。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2009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报告把“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5]。

低碳经济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实现低碳经济需要由社会经济的所有行业、多个单元齐头并进、共同推进实施。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也必须与国民经济及其他产业部门配合,走低碳发展之路。“低碳旅游”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提出并受到关注。该报告由世界旅游组织以及国际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组织联合研究完成。报告显示,世界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6]。报告同时也提出旅游业的减排目标,在未来15-20年内,将旅游业包括相关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年增长控制在2.7%以内,并最终向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方向迈进。

随着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在全球的快速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也被越来越多提及并研究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行动。但什么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以及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区别等问题,尚存在不同看法。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10)

中图分类号: X16; X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1)05-0001-06

收稿日期: 2011-01-13

作者简介: 卞家涛(1983-),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能源金融、 金融机构管理。

余珊萍(1949-), 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金融机构管理。

一、 引 言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 碳减排问题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其中, 全球碳减排方案(或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由于关系到各国的发展权益和发展空间, 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CO2排放大国, 今后的长期排放数量及排放路径被全球广泛关注, 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与日俱增, 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因此, 对全球碳减排方案和中国碳减排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梳理, 以厘清研究脉络和进展、 明确未来研究方向, 对于公平的确立“后京都时代”的全球碳减排格局, 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权益, 高效实施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二、 全球碳减排方案述评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危害, 减少碳排放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但由于涉及经济代价、 发展权益和发展空间, 一个覆盖世界各国的碳减排方案始终没有达成, 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界定或分配各国的碳排放权”, 对此有很多不同的方案。

(一)主要国际组织、 国外学者提出的碳减排方案

曾静静、 曲建升和张志强(2009)通过研究主要国际组织、 国家、 研究机构和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情景方案后, 得出:温度升高的控制目标总体以2℃为主, 即到21世纪末, 将大气温度控制在不高于工业革命前2℃的范围内; 一般都倾向于在2050年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10-6~550×10-6 CO2e(二氧化碳当量)的范围内, 但各个方案中有关具体的减排责任分配、 减排措施和减排量分歧仍然较大。[1]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提出《公约》中的40个附件Ⅰ国家, 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5%―40%, 到2050年则要减排80%-95%;对非附件Ⅰ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拉美、 中东、 东亚以及“亚洲中央计划国家”, 2020年要在“照常情景”(BAU)水平上大幅减排(可理解为大幅度放慢CO2排放的增长速率, 但排放总量还可增加), 到205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都要在BAU水平上大幅减排。 [2]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提出全球CO2排放在2020年达到峰值, 205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 发达国家应在2012―2015年达到峰值, 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30%, 到2050年则减排80%;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达到峰值, 到2050年则要比1990年减排20%。[3]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2008)提出以2000年为基准年, 2030年全球应减排3%, 其中OECD国家减排18%, 金砖四国排放可增加13%, 其他国家增长7%;到2050年全球减排41%, 其中OECD国家减排55%, 金砖四国减排34%, 其他国家减排25%。[4]GCI(英国全球公共资源研究所)(2004)提出了“紧缩趋同”方案, 设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现实出发,逐步向人均排放目标趋同, 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逐渐下降, 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逐渐上升, 到目标年都趋同于统一的目标值, 实现全球人均排放量相等。[5]Stern(2008)提出到2050年,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应该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0%, 即2050年排放量应该减少为每年不到20 Gt CO2e, 以后进一步降到每年不到10 GtCO2e。到2050年全球人均排放量应该控制在2tCO2e左右, 发达国家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到2050年至少减排80%;多数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应该承诺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6]Srensen(2008)提出在2100年比2000年升温1.5℃目标下, 对2000-2100 年期间不同排放主体的排放空间直接作了分配, 同时为各国匹配了明确的年人均排放额度。根据“人均未来趋同”(即当前排放高者逐渐减排, 低者可逐渐增高)的分配原则, 到2100年左右时, 达到不同国家人均排放相同。[7]Browne和 Butler(2007)提出创建一个国际碳基金组织(ICF)来解决减排问题。ICF的首要任务是设定减排量, 将碳浓度保持在参与国一致同意的上限水平之下, 然后通过政治磋商来分配减排目标比例, 以反映目前人均收入和排放水平的变化。[8](二)国内学者关于上述方案的评价

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等(2009)认为IPCC、 UNDP和OECD等方案不但没有考虑历史上(1900-2005年)发达国家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已是发展中国家7.54 倍的事实, 而且还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倍以上的人均未来排放权, 这将大大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并指出IPCC 等方案违背了国际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原则, 也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因此没有资格作为今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参考。当前发达国家倡导的从确定全球及各国减排比例出发, 构建全球控制大气CO2浓度的责任体系的做法, 实质上掩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历史排放和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巨大差异, 并最终将剥夺发展中国家应得的发展权; 认为以人均累计排放为指标、 从分配排放权出发, 构建全球控制大气CO2浓度的责任体系, 最符合公平正义原则。[9]潘家华、 陈迎(2009)认为GCI提出的“紧缩趋同”方案, 从公平角度看, 默认了历史、 现实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趋同过程中的不公平, 对仍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构成严重制约。[10]吴静、 王铮(2009)采用MICES系统对Stern方案进行模拟, 得出Stern方案虽然能明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但不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均排放的角度来看, 均牺牲了较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在世界上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认为Srensen方案的设置较为激进, 在实施上存在技术困难。[11]黄卫平、 宋晓恒(2010)对Browne & Butler提出创建ICF的提议给予了肯定, 但认为ICF必须以全球合作为基础, 实行一国一票制(基金以消费基数形成认缴义务), 并主张ICF初始资金的认缴必须考虑历史因素, 不能根据各国的经济规模来确定, 即初始资金发达国家承担50%, 剩下的50%再由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消费基数认缴。[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发现: 在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方面, 有些缺乏内在一致的理论依据, 有些则充满实用主义和主观价值判断。这些方案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13](三)中国学者提出的碳减排方案

陈文颖、 吴宗鑫和何建坤(2005)提出了“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一个趋同是 2100 年各国的人均排放趋同(或不高于2100年的人均排放趋同值), 另一个趋同是1990 年到趋同年(2100年)的累积人均排放趋同。趋同的1990-2100年的累积人均排放以及2100年的人均排放趋同值将根据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不同的水平这一目标来确定。并认为:在这种分配模式下, 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较多的发展空间, 其人均排放在某一时期将超过发达国家从而将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4]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等(2009b)根据人均累积排放相等原则, 通过计算各国的排放配额和剩余的排放空间, 将世界各国或地区分为四大类: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 排放总量需降低国家或地区、 排放增速需降低国家或地区、 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国家。[15]樊刚、 苏铭和曹静(2010)基于长期的、 动态的视角, 提出根据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碳排放责任的理论, 并根据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关系, 通过计算两个情景下1950-2005年世界各国累积消费排放量, 发现中国约有14%-33%的国内实际排放是由别国消费所致, 建议以1850年以来的(人均)累积消费排放作为国际公平分担减排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指标。[16]潘家华、 陈迎(2009)设计了一个同时考虑了公平和可持续性的碳预算方案, 即以气候安全的允许排放量为全球碳预算总量, 设为刚性约束, 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可持续性;将有限的全球碳预算总额以人均方式初始分配到每个地球村民, 满足基本需求, 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公平性。碳预算方案涉及初始分配、 调整、 转移支付、 市场、 资金机制, 以及报告、 核查和遵约机制等, 建立了一个满足全球长期目标、 公平体现各国差异的人均累积排放权标准。[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假定T0代表工业革命时期, T1代表当前, T2代表未来某一时点(如2050年)。首先, 根据目前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总的累计留存量以及人均相等的原则, 界定T0―T1期间各国的排放权。各国排放权与实际排放之差, 即为其排放账户余额, 从而为每个国家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并将超排国家模糊不清的“历史责任”明确转化为其国家排放账户的赤字, 欠排国家的排放账户余额则表现为排放盈余。其次, 科学设定T1―T2 期间未来全球排放总额度, 并根据人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国排放权。每个国家在T1―T2期间新分配的排放额度, 加上T0―T1期间的排放账户余额, 即为该国到T2时点时的总排放额度。方案既保留了《京都议定书》的优点, 又克服了其覆盖范围小、 发展中国家缺乏激励, 以及减排效果差等缺点。是一个具有理论依据且能很好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后京都时代”公平减排方案。[13]通过对碳减排方案的回顾,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者提出的碳减排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考虑历史责任的人均累积排放相等的分配原则。在此原则上形成的方案, 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减排方案相比, 充分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具有公平性、 正义性、 合理性。

在今后的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中, 我们可以将我国学者提出的方案作为谈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 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使国外相关主体能够逐步了解、 认同我国学者提出的碳减排方案, 以便在“后京都时代”碳排放权分配中最大程度地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三、 中国碳减排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作为CO2排放大国, 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与挑战与日俱增, 深入剖析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 积极寻找减排途径与对策, 既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 又是高效实施节能减排、 加速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与碳减排对策

王锋、 吴丽华和杨超(2010)研究发现: 1995-2007年间, 中国CO2排放量年均增长12.4%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 交通工具数量、 人口总量、 经济结构、 家庭平均年收入, 其平均贡献分别为15.82%、 4.93%、 1.28%、 1.14%和1.11%, 负向驱动因素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 交通工具平均运输线路长度、 居民生活能源强度, 其平均贡献分别为-8.12%、 -3.29%和-1.42%, 提出通过降低生产部门的能源强度来实现碳减排。[17]

王群伟、 周鹏和周德群(2010)对我国28个省区市1996-2007年CO2的排放情况、 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CO2排放绩效主要因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 平均改善率为3.25%, 累计改善为40.86%;在区域层面, CO2排放绩效有所差异, 东部最高, 东北和中部稍低, 西部较为落后, 但差异性有下降趋势, CO2排放绩效存在收敛性; 全国范围内,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能源强度和所有制结构则抑制了CO2排放绩效的进一步提高。作者建议: 既要注重科技创新, 又要大力加强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和提高人员素质, 以更有效地控制CO2排放; 针对区域CO2排放绩效的差异性, 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 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交流和扩散; 把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降低能耗结合起来, 并考虑所有制的变动, 以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作为改善CO2排放绩效的重要举措。[18]陈劭锋、 刘扬、 邹秀萍等(2010)通过IPAT方程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 在技术进步驱动下, CO2排放随着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 即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 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依据该规律将碳排放演化过程划分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 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 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等四个阶段, 发现在不同演化阶段下, 碳排放的主导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 依次为: 碳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 经济增长驱动、 碳减排技术进步驱动、 碳减排技术进步将占绝对主导。并指出: 碳排放三个倒U型曲线演变规律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不能脱离基本发展阶段, 必须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由于发展阶段不同、 起点和基础不同, 发达国家应以人均和总量减排指标为重点, 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减排行动则应以提高碳生产率或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导向。提出中国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争取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等途径来减缓碳排放增长态势。[19]除了上述文献在研究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之后, 提出的针对性碳减排对策, 学者们又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一些碳减排的途径。

魏涛远、 格罗姆斯洛德(2002)研究发现: 征收碳税将使中国经济状况恶化, 但CO2的排放量将有所下降。从长远看, 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弱化。[20]高鹏飞、 陈文颖(2002)研究也得出: 征收碳税将会导致较大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21]不过, 王金南、 严刚、 姜克隽等(2009)认为征收碳税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征收低税率的国家碳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低税率的碳税方案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极为有限, 但对减缓CO2排放增长具有明显的刺激效果。[22]周小川(2007)指出金融系统应始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金融服务工作, 要从强化金融机构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 对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能力配置给予市场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理顺价格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等角度入手, 运用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3]梁猛(2009)提出通过转变资金的使用方式, 将直接投资于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转变为项目的坏账准备;完善配套的运行机制、 建立二级市场; 发挥保理工具在节能减排融资方面的独特作用等途径来加强金融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24]彭江波、 郭琪(2010)认为金融具有的资金、 市场、 信用等禀赋优势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创造金融工具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创造流转交易市场、 改变微观主体资信等级等途径支持节能减排市场化工具的创新与应用, 从而助推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25]潘家华、 郑艳(2008)认为减排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机制: 进一步拓展CDM的范围和规模, 发挥其在引进国外资金、 技术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设立一种作为个人消费性排放标准的碳预算, 对于超过标准的碳排放征收累进的碳税, 对于低于碳预算的消费者进行适当补贴, 从而约束奢侈浪费性碳排放;在积极自主研发的同时, 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发达国家成本较低、 更具适用性的一些成熟技术推动减排。[26]陈晓进(2006)提出: 在近期, 通过节能降耗, 尤其是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工业用能的效率, 能有效地减少CO2排放; 在中期, 发展和利用CO2捕集和封存技术, 是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远期, 调整能源结构, 用低碳燃料或者无碳能源替代煤炭, 是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途经。[27](二)碳减排与中国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和工业增长

林伯强、 蒋竺均(2009)利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模拟得出, 中国CO2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 即2020年。但实证预测表明, 拐点到2040年还没有出现, 分析了影响中国人均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后发现, 除了人均收入外,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都对CO2排放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工业能源强度。提出降低中国CO2排放增长的关键是,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能源强度, 建立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能源的合理消费和提高效率。[28]林伯强、 姚昕和刘希颖(2010)从供给和需求双侧管理来满足能源需求的角度, 将CO2排放作为满足能源需求的一个约束。通过模型得到反映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最优能源结构, 并通过CGE模型对能源结构变化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城市化进程以及煤炭的资源和价格优势, 决定了中国目前重工化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所以, 现阶段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减排的空间不大, 应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等途径来节能减排。[29]张友国(2010)研究得出: 198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使中国的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02%。指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投资政策、 贸易政策等政策措施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并降低碳排放强度。建议进一步加大投入, 通过引进、 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国际合作开发和自主创新等方式提高整个生产部门的能源利用技术。[30]张雷、 黄园淅、 李艳梅等(2010)研究发现: 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始终在全国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部地区碳排放在全国的比重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 西部地区比重虽较小, 但基本保持着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发现: 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一次能源消费的基本空间格局, 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成熟, 其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速越减缓; 缓慢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导致难以降低地区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原因。提出: 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的演进速率; 推行现代能源矿种的资源国际化进程, 最大限度地改善地区、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 加大对非常规一次能源开发利用的研发力度。[31]陈诗一(2009)把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作为与传统要素资本和劳动并列的投入要素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估算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生产率, 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研究发现,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 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 甚至为负。指出为了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32]陈诗一(2010)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分析模型对中国工业从2009-2049年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了模拟, 认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 通过均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 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在2039年达到最高峰, 其后继续均匀减排至2049年的-1%的减排率”是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在此路径下, 节能减排尽管在初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但从长期来看, 不仅会实现提高环境质量的既定目标, 而且能够同时提高产出和生产率, 最终实现中国工业未来40年的双赢发展。[33]通过对中国碳减排相关研究的回顾, 我们可以发现: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很多,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启示我们: 在制定我国碳减排目标时, 需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水平、 发展阶段、 地区发展等具体因素, 从战略高度系统性地实施碳减排行动,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努力实现保护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四、 展望与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文献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碳减排面临的问题, 我们认为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定量估算以增强全球碳减排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 (2)以人民币为碳交易结算货币, 争取碳定价权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方面的研究; (3)碳减排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效应方面的研究; (4)碳减排与碳政治的关系研究。

何建坤、 陈文颖、 滕飞等(2009)为我国当前碳减排行动指明了方向, 即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在对外要努力争取合理排放空间的同时, 对内要把应对气候变化、 减缓碳排放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 统一认识, 提前部署。推进技术创新, 发展低碳能源技术, 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能源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 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是我国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的根本途径。[34]

参考文献:

[1] 曾静静, 曲建升, 张志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情景方案比较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 2009, (4): 436-443.

[2] IPCC.Summary for Policymakers-Emission Scenarios [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Fighting Climate Change: Human Solidarity in A Divided World [R].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4] OECD.Environmental Outlook to 2030[M].Paris: OECD Publishing, 2008.

[5] Aubrey Meyer.GCI Briefing: Contraction & Convergence[N].Engineering Sustainability, 2004 - 01 - 12.

[6] Nicholas Stern.Key Elements of a Global Deal on Climate Change[R].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 2008.

[7] Bent Srensen.Pathways to climate stabilization[J].Energy Policy, 2008, (9): 3505-3509.

[8] John Browne, Nick Butler1.We Need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Fund [N].Financial Times, 2007 - 05 - 04.

[9] 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等.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J].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9a, (12): 1659-1671.

[10] 潘家华, 陈迎.碳预算方案: 一个公平、 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 2009, (5): 83-98.

[11] 吴静, 王铮.全球减排: 方案剖析与关键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5): 475-485.

[12] 黄卫平, 宋晓恒.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1): 12-18.

[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 2009, (3): 4-13.

[14] 陈文颖, 吴宗鑫, 何建坤.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6): 850-853.

[15] 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等.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9b, (8): 1009-1027.

[16] 樊刚, 苏铭, 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1): 4-14.

[17] 王锋, 吴丽华, 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10, (2): 123-136.

[18] 王群伟, 周鹏, 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 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 45-54.

[19] 陈劭锋, 刘扬, 邹秀萍, 等.二氧化碳排放演变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1): 43-48.

[20] 魏涛远, 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8): 47-49.

[21] 高鹏飞, 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0): 1335-1338.

[22] 王金南, 严刚, 姜克隽, 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09, (1): 101-105.

[23] 周小川.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J].绿叶, 2007, (7): 10-11.

[24] 梁猛.节能减排的金融支持之道[J].中国金融, 2009, (16): 38-39.

[25] 彭江波, 郭琪.金融促进节能减排市场化工具运行的机制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10, (3): 63-67.

[26] 潘家华, 郑艳.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及其社会经济含义[J].环境保护, 2008, (9): 18-22.

[27] 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 (3): 21-25.

[28] 林伯强, 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 2009, (4): 27-36.

[29] 林伯强, 姚昕, 刘希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1): 58-71.

[30]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10, (4): 120-133.

[31] 张雷, 黄园淅, 李艳梅, 等.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 2010, (2): 211-217.

[32] 陈诗一.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 2009, (4): 41-55.

[33] 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 2009-2049[J].经济研究, 2010, (3): 129-143.

[34] 何建坤, 陈文颖, 滕飞, 等.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原则[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11): 362-368.

Review and Forecas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IAN Jia-tao, YU Shan-ping

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篇(11)

一、低碳物流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对低碳物流特别全面、系统的定义,但是可以从低碳经济理论里挖掘其内涵。一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的内涵: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低碳物流主要评价指标是碳的排放量,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保持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物流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低碳消费观念的转变。

二、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低碳物流的理念未深入人心,低碳物流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外一些国家很重视低碳物流,“低碳物流”的观念深入人心,有的企业客户甚至提出了“非低碳不合作”的要求。而我国从政府到经营者再到消费者对低碳物流普遍认识不足。政府对低碳物流的认识不足就难以对其进行整体规划,难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物流整体发展策略;企业认识不足就不会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进行节能减排;消费者低碳意识匮乏,就不会通过消费行为来激励企业实施低碳物流。

2、 低碳物流政策及标准尚不完善。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建设,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尚未出台有关碳税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监管政策,一方面缺乏对企业的物流低碳化行为的扶持,另一方面缺乏对物流活动低碳化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3、低碳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比较薄弱。低碳物流的实施, 不仅依赖于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制定, 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我国现阶段的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足,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低碳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技术已构成制约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4、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偏低,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各部门物流标准的制定存在差异和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也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加大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提供低碳物流服务的基础。多数物流企业仅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基本服务,而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规划、方案设计、物流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应用落后。

三、我国实现低碳物流的途径及对策

要实现低碳物流,针对上述问题应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的来解决,以尽快实现我国物流的低碳化。

1、理念的建立与普及。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提供有益的信息进行引导,使低碳生活理念逐渐得到普及。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企业经营者低碳经济的理念,包括提供低碳产品、低碳包装等。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低碳化,从而要培养物流企业经营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其在运输和仓储等活动中主动减少废气排放、噪声污染和交通阻塞等问题,让其意识到只有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舆论迫使相关企业实施低碳物流管理,同时也使大量消费过的物资通过正确途径返回再处理处,加强物资的循环利用。

2、政策的制定及标准的建立。政府应建立物流行业低碳认证体系,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通过物流产业规划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优惠等的扶持,引导物流行业及物流企业实施和发展低碳物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综合性碳排放权交易和碳金融市场,推行清洁生产机制,使企业利益与节能减排相一致,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

3、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不论国家还是高端企业都应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保证技术上的优势,以清洁发展为目标,努力开发新型低碳技术,并进一步将这些新型技术应用在物流领域中,进而推进低碳物流的实现。例如研究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的洁净能源替代传统燃料;注重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上风能、海藻能源等低碳能源。

4、整合现有物流有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较小规模物流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减少碳排放量。

5、建立低碳型的物流运作体系。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优化运输路线,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和空转率以降低能耗;利用产业的集群效应,设计合理的配送线路,积极开展集中协作的配送方式;优化物流园区的设施选址和布局,同时使仓储面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业作为国家重点规划产业之一,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低碳物流对整个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低碳必是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只有从理念上重视、政策上扶持,低碳物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