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际与交流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22

人际与交流

人际与交流篇(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72-01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组织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是研究性大学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普遍做法,也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响应国家新时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举措。①然而,我们在长期的项目实施实践中发现,人大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我校的国际交流项目了解程度不足,交流意愿不够强烈,因此,对新生群体进行国际交流意愿的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二、中国人民大学新生海外交流意向调查

为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本硕博新生的国际交流意向,我们将设计有效且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以立意性抽样对我校2014级本科新生群体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共700份,有效问卷572份,有效回收率81.71%。

(一)本科新生调查

1.参与意向

调查显示,有55.22%的本科新生有明确的国际交流或港澳台交流意向,20.9%的新生不确定自己的交流意向。按照2014年人大本科新生人数2531②人计算,大约有1397有明确的交流意向,约528人可能在日后的本科学习中产生交流意愿。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学生参加交流活动每年几千人的人数相比,本校还应该继续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海外交流。剩余23.88%的学生对交换项目无意愿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学分转换、费用问题和语言障碍之上,其中海外交流所产生的高昂费用是阻碍学生交流的主要内因,学分转换以及课程延误也是阻碍学生交流的一个明显的客观原因。

2.时间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67.16%希望在大二、大三的春秋季学期进行交换,其中春季学期比重大,为44.78%。同时在交流时长方面,希望进行寒暑期、一学期、一学年、一学年以上的人数分别为15.7%、41.1%、31.3%、11.9%,一学期占比最大。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般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时,两至三年的大学生活也使其具备了在国外独自生活的能力。因此,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这个时间段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并更好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

3.地区意向

调查发现,欧美国家备受同学们青睐,分别占45%与41%。这两个地区均为发达国家聚集的地方,经济发达,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备,高校综合实力强。同时,11%的学生有前往亚洲国家及地区交换的意向,这类学生主要倾向于日本、韩国以及港台地区的高校。

三、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生交流意愿的主要因素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影响我校新生交流意愿主要因素主要包含:学校的交流管理制度、学生对交换经费的承受能力、学生个人能力因素。

(一)交流管理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多数海外交流项目是由学校国际交流处负责联络合作的海外高校,由教务处进行课程学分换算等工作。而由于国内外高校课程结构差异,一些海外课程的学分无法转换,这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担忧。因为根据我校推免制度,限定时间内未能修满制定学分无法予以推免资格。

(二)经费承受能力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阻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交流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交流高昂的经费。学生进行海外的费用主要为学费、生活费、国际交通旅费。

(三)个人能力因素

除以上两种原因外,阻碍学生进行交流的原因还有个人的能力因素。语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都是阻碍一些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问题。进行国外交流,首先需要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同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四、推进我校学生交流意愿的举措

根据本次“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国际交流意向的调研”,分析探索得到了以下几点关于推进我校学生交流意愿的举措。

第一、进一步扩大交流规模。学校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辟渠道,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久的交流合作机制,开放更多、更丰富的海外交流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能走出国门,让更多的学生前往自己心仪的海外高校交流学习。

第二、减轻学生负担,吸引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阻碍学生海外交流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流过大的经济负担。我校可以在已有的减免政策之上,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争取社会团体和企业的支持与赞助,以赞助或奖学金等形式支持优秀学生,或通过提供低利率贷款的方式,降低学生交换负担,缓解经济压力。

第三、增强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的宣传与指导。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由于学校一些海外交流项目的要求不甚了解,从而错过了交流机会。学校应该面向学生,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海外交流宣讲会,在低年级新生和高年级老生开展适合他们的交流介绍会。

注释:

①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N].2014-3-19.

②人大新闻网.http:///archives/87281[DB/OL].

参考文献:

人际与交流篇(2)

一、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

一般而言,人文交流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的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大动力。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相互促进和补充,与文化外交、民间外交等相近,但人文交流不等同于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并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言之,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主导(主体),以他国民众为对象(客体),通过国家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内容)增进国家间理解与认同,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国际关系行为。

公共外交是对传统外交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交流则是由政府和民间双向推动,其范围更广,手段更丰富,对象更多元,对双边关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随着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行为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加入,使公共外交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公共外交场域由早先的政治经济逐步扩展到人文交流领域,公共外交的问题领域、议题设置、媒介与路径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高校作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地位、作用、路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公共外交主体的历史责任,成为推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文化先行者。

(一)多语种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基地

公共外交以他国民众作为对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多语种人才的支持。目前,以非政府组织作为行为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急需各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满足公共外交需要的多语种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成为公共外交实践中的一块短板。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依托多语种人才培养优势,成为公共外交外语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基地与储备库,探索公共外交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公共外交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拓展以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中俄两国国际合作。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内容提供者与实施者

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孔子学院承担着境内外汉语人才培养与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重要抓手,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日益发挥着推广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俄罗斯俄语中心及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承担着俄罗斯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职能。中俄两国高校凭借多语种优势,应在两国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发展语言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目前,以国学、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体育文化,以及以戏剧、舞蹈、民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艺术,正在走进孔子学院课堂,或以团组出访模式深入驻在国社区,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俄罗斯电影、芭蕾、油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最近两年,俄罗斯红色旅游线路受到中国旅行者的青睐。中俄两国高校应继续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角色定位,发展两国间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服务。

(三)公共外交国际化平台建设者与维护者

公共外交实践需要国际化平台。国际化平台建设是高校发挥公共外交行为体作用,进行公共外交实践所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依托中俄两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中俄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俄语言文化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俄青少年国际交流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研究中心、孔子学院、俄语中心等。中俄两国高校参与建设的这些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已经成为两国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平台公共外交功能,维护基于公共外交实践的平台运行,是中俄两国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重要任务。

(四)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主渠道之一

与官方外交重在政治经济领域不同,公共外交关注政治经济利益,更重视人文交流。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高校在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跨文化对话具有共通性。高校有着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外语流利,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有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显著优势,从而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在中俄教育国际合作中,两国高校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互派访问学者、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实行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合作建设国际化平台等活动,推动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通过影响对象国的政治文化精英及公众来影响决策层,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构建友好合作的基础。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对话,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互信,努力扩大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国家软实力输出。中俄两国高校作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主渠道,应该讲好中俄故事,传播中俄声音,争取有利于中俄双方国家利益的国际舆论,提升两国软实力。

二、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

分析表明,高等院校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成了公共外交“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三位一体整合运作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中,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中俄两国高校,在该体系中承担着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职能,在中俄公共外交实践中应着眼于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国家公共外交整体战略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可操作工具。

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应遵循跨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跨文化对话主体双方基于不同意向,都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争取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和政策取向,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中俄两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外交平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包括传统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及论坛等,针对不同对象,如政府官员、公众人物、商界领袖、知识分子、智库、民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既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和实践舞台。为满足公共外交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项目先行、平台依托、人才培养、储备与输出并进的工作思路,服务公共外交实践,同时为公共外交顶层设计与规划提供智库咨询与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认识论、方法论资源。

三、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项目依托

中俄两国高校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资源。其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建立合作办学机构及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项目。专业方向涉及语言学、区域学、艺术、经济、管理、设计、国际贸易等学科领域。除此以外,中俄高校还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和访问学者项目,其主要形式是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合作出版科研成果、进行学者互访等。利用校际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是高校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中的公共外交活动更多为以公民个人为主体,以他国公众为对象,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公开活动或私下交往为主要方式,以传递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

(二)平台建设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诸多机会。这些国际化平台包括设孔子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中国及俄罗斯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俄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既有机制化项目,又有依托国际化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实践,从而具有影响驻在国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简称上合项目)的框架下,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俄罗斯多所上合项目院校合作进行的区域学专业人才培养联合项目、孔子学院中小学生夏令营和海外文化巡演、俄语中心系列活动等。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由于该孔子学院在当地进行持续深入的汉语语言文化教学,其影响力不断加强,获得了亚美尼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亚美尼亚教育部将汉语确立为该国国民教育第一外语的法律地位,进而使汉语专业进入了包括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斯拉夫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位授予体系。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还建立了中国汉语与文化中心。由于汉语教学在亚美尼亚的持续升温,中国外交部和亚美尼亚外交部已签订协议,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合作建立第一所汉语国际中学,由孔子学院负责教学与运营管理。该案例说明,基于国际化平台的公共外交实践能够促进语言文化推广传播和国家软实力提升。

(三)目标驱动

在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中,高校应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亦应尊重驻在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而为公共外交实践争取良好的人文环境、有效的人脉资源和充足的项目运营保障。除了技术性、操作性的因素以外,人们还应当在更宽广的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公共外交的崇高使命和未来发展道路。

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应为两国公共外交服务,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提供人才支持、智库咨询和科研支撑;发挥文化先行者作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服务,为建设区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发挥作用,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外国家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认同,促进国家间跨文化对话,增进彼此理解与互信,避免文明冲突,促进区域内外国家经济社会和平发展,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四、高校公共外交活动中的文化认同:

原则与策略

如前所述,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公共外交负有促进 “民相亲,心相通”的使命。公共外交对象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合作与交流等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与这些外显因素相比,人文因素,特别是文化认同是影响各方合作前景,并可能造成现实阻碍的深层原因。中俄两国高校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人文交流与合作达成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文化对话,避免文化冲突,突破现实与潜在障碍,完成和实现公共外交的任务与目标。

(一)认同、文化认同与公共外交

夏建平认为,“认同”作为一种关系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身份的认同,二是对观念的认同;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国家行为体之间获得国际社会成员身份,并逐步认同国际社会规范的过程。这里,我们将认同概念引入对公共外交行为体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互动关系分析,并尝试从文化认同入手,揭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中的文化认同因素及其正面与负面影响。

与认同概念着重从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中的社会化现实运作不同,我们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及其国民作为行为体对自身民族文化共同性的自我身份认知和民族个性主导观念的普遍接受与经典阐释。

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行为体文化认同、接受、理解与阐释的正面与负面评价,是导致国家间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正面与负面走向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因此,应当从将国家作为国际合作主体的角度,通过建构公共外交活动中互为理解和接受的正面文化认同来促进各方双边及多边合作,通过不断消除彼此间负面的文化认同来解决和克服合作中的问题与障碍,从而形成良性的主体间性文化认同互动,正面引导、合作共赢,从政策、项目、操作、人文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广泛充分的公共外交活动,促进各国文化认同的良性互动,努力避免和消除消极文化认同的误解与障碍,为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间人文合作提供内发动力,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战略,构建良性的国家及国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二)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原则与方法

文化认同概念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打开了新的观察视角。从文化认同理论入手,可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中的文化对话提供基本概念与原则、策略与方法。

1.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原则问题

分析表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不仅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人文价值更具本质性。

(1)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文化冲突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对作为合作对象的异文化的认同。遵循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通过文化对话消除误解、排除障碍、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促进各国民众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奠定民意基础。

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应当成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可用来指导公共外交行为体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单一文化认同,为世界各国推行多极化战略和反对超级大国单极化战略提供了内在文化解释。

(2)和而不同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致力于加强跨文化对话,增强理解与互信,扩大多元文化认同。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各方都有各自坚持的核心国家利益,也有在合作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预期。公共外交行为体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尊重对方利益关切,尊重多元文化差异,多元互补,互利共生。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消解西方单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克服合作中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化解中国、大俄罗斯主义、泛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在公共外交中给各国民众的交往与项目建设带来的潜在与现实障碍。

因此,“和而不同”原则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某种能被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扩大各方共识,形成文化认同。人文交流各方不再是一方胜过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的胜负关系、零和关系,而是形成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利益,在各民族文化对话中找到契合点,构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双赢与多赢格局,致力于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

(3)多元认同原则:避免实用主义倾向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注意尊重各国,遵循多元认同原则。国际合作中应注意项目建设与的和谐统一,避免利益驱动、结果至上的实用主义倾向。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也有不同。多元带来的潜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偶发因素突然出现,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坚持多元认同原则,除了要避免实用主义倾向外,在公共外交实践操作层面,应尊重自身与合作方民族宗教政策与信仰,避免因宗教背景知识不足带来的跨文化障碍。因此,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宗教、语言与文化认同背景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2.高校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为多元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文保障。

(1)建立高校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需要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中俄高校应当以大学合作为基础,建立高校间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对两国人文交流具有基础意义。分析表明,具有多元文化认同及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建设。第一,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外国语大学联盟或建立联合大学的可行性。第二,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高校对象国语言文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各国语言学习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俄两国开设各小语种专业的高校还不多。我们建议,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将语言专业教育与区域学专业方向相结合;同时,建立区域学、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区域学、语言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2)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研合作机制

公共外交对象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推行各自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框架下,推动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学研究的合作机制,对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应当在“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建立由各国多学科学者共同参加的非官方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制定合作科研项目,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就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主题联合展开科学研究;就课题设计、资料公开、科研合作、分歧讨论与解决、成果发表与共享等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制度化安排、政策与资金支持、科研成果推广等可操作性问题上形成结论,由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落实。

此外,应当在联合科研机制框架下,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国别问题研究、民族文化语言对比研究,对各国间频繁出现的文化误解和误读,国家及国民刻板印象,定型观念、大众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民族语言世界图景共性与差异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形成科学严谨的结论,供决策部门参考。

多元文化认同的联合科研攻关十分重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科研合作,以最终达成共同接受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这对逐步建立各国多元文化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方核心国家利益关切的同情与理解,建立“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国家及民众间相互认同与信任,构筑民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多元文化认同智库建设

多元文化认同需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建议,“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联合各国科研机构,推进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建设。智库的建立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有力的政策咨询、项目调研、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同时,区域内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也应发挥智库功能,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科研与实务服务。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教育合作中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对象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策略方法等问题,并着重从文化认同角度尝试提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与方法。公共外交主体各方可以从文化认同入手,相互调整适应,以增进理解与信任。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中俄两国高校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方法,希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飞.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 外交评论, 2005 (3).

[2]尼古拉斯・卡尔. 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国际新闻界,2010(7).

[3]吴白乙.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 国际政治研究,2010(3).

[4]周庆安,吴月. 公共外交研究需要构建“新常态”――2013-2014国际公共外交研究的新动态[J]. 对外传播,2015 (1).

[5]李志永.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 外交评论,2009 (2).

[6]吴勇毅. 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7]廖宏斌.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8]赵可金. 人文外交: 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 外交评论,2011 (6).

[9]赵启正. 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 外交评论, 2009(5).

[10]陈力丹,熊壮. 201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 对外传播,2015(1).

[11]刘雯,刘笑盈. 2014年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综述[J]. 对外传播,2015(1).

[12]郑华.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2012(2).

[13]王义桅. 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

[14]于朝晖. 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 国际观察,2008 (1).

人际与交流篇(3)

大会调动了多方积极因素,实现了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张家港市科协的上下海智工作联动,科协系统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结合,国内科协和海外科协以及20多个海外科技团体的工作合一,国内科技需求和海外创新资源的有机对接,充分发挥了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了与海外科技团体及海外科技工作者的信息沟通、需求联系,搭建了国际科技交流与人才智力合作的服务平台,实现了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的碰撞融合,展示了科协集聚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和全球创新资源的软实力,达到了海智工作拓展新空间、提升新层次、开创新局面的工作要求。

张勤表示,近年来,江苏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2012年,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5%,53项通用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省份第一;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江苏已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

张勤对江苏省科协在海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给与了充分肯定。他说,江苏先后创建了12个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18个省级海智工作基地,基地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在海外建立了10个海外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站,建成中国江苏国际科技资源转移网络服务平台,成立海外智力服务学会,建设海外科技人才之家,为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构建以集聚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创新资源服务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工作网络,促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项目,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省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海外人才智力和创新资源做出了贡献。

陈惠娟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科协积极顺应江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紧抓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这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要素,将实施“海智计划”作为推动全省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创建海智工作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国际化引才品牌活动为重点,以建立健全海智工作体制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海智工作新模式,形成了江苏特色的海智工作品牌。

张家港市是全国惟一的部级县级海智基地,当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智工作,将海智计划作为构建苏南人才特区的重要抓手,与当地人才部门、创新创业载体形成紧密合作,为积极引进海外引才提供了重要平台。中国(江苏)国际科技交流与人才智力合作大会召开,必将为张家港市乃至苏南地区区域人才的构建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省的两个率先的实现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开幕式上,江苏省科协发起筹建的江苏省海外智力服务协会正式成立,徐州市、盐城市、宿迁市等18家省级海智工作基地授牌,中国江苏国际科技资源转移网宣告建成并对外推介。

人际与交流篇(4)

原告:扬州天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被告:上海泷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意大利G公司与原告订立合同,采购总价1 425 000美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涉案货物),G公司预付了270 000美元,约定剩余款项1 155 000美元凭提单副本交付。原告委托天行健公司安排涉案货物出运事宜。为此,天行健公司向莱士金公司和被告询价,因被告报价较高,最终委托莱士金公司安排向船公司订舱。但由于莱士金公司无法满足原告提出的倒签提单要求,天行健公司再次与被告业务员进行联系,并约定由被告为涉案货物签发无船承运人提单,并通过其意大利控制放货环节。双方曾约定被告将对此收取一定费用,但由于此后出现纠纷,该笔费用并未实际支付。天行健公司委托莱士金公司安排向船公司订舱,后莱士金公司委托中远物流向以星航运订舱。11月27日,涉案货物装船。同日,以星航运签发海运提单,载明托运人为原告、收货人为FERT公司。根据天行健公司的指示,莱士金公司将从以星航运取得的全套海运提单寄给了被告,被告据此签发了涉案无船承运人提单,提单日期倒签为2010年11月14日,并载明托运人为原告,收货人为G公司,目的港提货联系人为FERT公司。12月9日,以星航运确认已收回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并通知目的港无需凭正本提单即可将涉案货物交付海运提单载明的收货人FERT公司。12月24日,涉案货物运抵卸货港意大利热那亚。2011年3月14日,FERT公司将涉案货物放给了G公司。此后,被告与被其称为“意大利”的FERT公司进行了多次联系,要求FERT公司向收货人施压以促使收货人尽快向原告支付货款,以避免可能的法律责任。

原告诉称,原告是提单载明的托运人并持有全套正本提单,被告应当赔偿其无单放货行为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赔偿货款损失1 155 000美元及利息损失。

被告辩称,其从未收到或控制过涉案货物,未向船公司订舱,未收取任何费用,仅出借了涉案提单,且签发的提单日期与事实不符,效力存在瑕疵,因此不应当被认定为涉案货物的契约承运人,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签发了涉案无船承运人提单,并实际控制涉案货物的流向与交付,已符合无船承运人的决定性特征,因此被告应当被认定为涉案运输的无船承运人(即契约承运人)。原告的人天行健公司与被告就涉案业务约定的费用是否已经实际收取不影响原、被告之间的运输合同法律关系的性质,也不能免除被告违反“承运人应当凭单交货”义务的违约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

1 155 000美元及相应利息。

被告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一、无船承运人识别的传统标准

无船承运业务是国际货运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船承运人直接脱胎于国际货运人。实践中,货运企业大多兼营无船承运业务和货运业务。比照《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界定的“无船承运业务”范围以及《国际货物运输业管理规定》对货运人业务范围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的业务范围大致相同,均包括了订舱、货物的接收、缮制相关单证、收取与支付相关费用、集装箱拆箱及集拼箱等业务,关键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承运人身份”从事上述业务操作,后者是“接受委托,代为办理”。而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人所承担的责任却大不相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制发民四庭《关于审理货运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认为:“依海商法理论界、实务界的通说,界定国际货运企业或者物流企业的法律地位主要有四条标准:1.当事人之间的具体约定;2.运输单证的签发;3.收入的取得方式;4.以往业务操作的习惯。”并认为:“对于国际货运企业与对方约定承担类似承运人责任的(如承诺货物的安全、如期到达等)……此种情况下将其作为运输合同处理”;“审判实践中,当事人若签发了无船承运人提单、多式联运提单的,可以直接认定其身份则为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其与发货人、收货人之间的合同为运输合同。” 而认为“不能仅以货运人收取差价的收费方式就简单认定其具有承运人的法律地位。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这四条标准的权重并不相同,当事人约定以及运输单证的签发具有单独作为决定性意义的识别标准,而收入取得方式和以往操作习惯仅能作为补强性质的识别依据。审判实践中,对无船承运人的认定也多围绕前述四条标准展开,但是,由于业务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大量存在,当事人之间往往缺乏书面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也经常会存在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不一致、使用的术语和责任条款不规范等问题,难以单独作为认定当事人法律地位的依据。而通过本案审理发现,签发的运输单证也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足以担此大任。

二、是否控制货物的流向与交付对识别无船承运人身份的影响

由于本案中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被告是否应被识别为无船承运人,仅依照前述认定无船承运人的传统标准分析,似难以得出定论。

根据被告提供的证据,可以得到一个完整且与被告毫无关系的货物出运链条:原告—天行健公司—莱士金公司—中远物流—以星航运,其中,原告委托天行健公司作为货物出口的货运人,天行健公司转委托莱士金公司,莱士金公司通过中远物流向以星航运订舱,涉案货物最终由以星航运实际承运。此外,原告向天行健公司支付了全部费用,天行健公司向莱士金公司支付了相关费用。被告确认出具了涉案提单,但声称该提单指向的运输合同并未实际履行,并认为其未就涉案业务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向实际承运人订舱,不能被认定为涉案运输的无船承运人或契约承运人。通过审理发现,天行健公司曾经向被告询价,但由于被告报价太高,最终选择了报价较低且保证舱位的莱士金公司,但由于原告要求倒签提单日期,莱士金公司无法操作,天行健公司再次找到被告业务员,被告同意倒签提单并约定收取一笔费用(低于正常运费),而此时被告已无法订到舱位,因此最终由被告签发提单,却由莱士金公司向船公司订舱,后因出现涉案纠纷,被告实际未就涉案业务收取费用。

人际与交流篇(5)

江波:转眼间协会成立25年了。25年前的中国和现在很不一样。因此,要说协会成立的背景,就要回顾25年前。那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起步不久,因此可以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成立,是应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开放的要求而诞生的。

1981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做好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周培源、季羡林等一批全国著名教授、学者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同志,倡议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和作法,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从事教育民间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工作。于是,教育部、外交部联合报告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当时形势下,就是要让它全面负起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范围内的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此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各地方协会纷纷建立起来。到1991年,北京大学等60所高等学校及一些全国性的教育组织也纷纷加入到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这个网络中来,开展各项教育交流活动。

记者:您对25年来交流协会对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做出的贡献作何评价?

江波:交流协会成立25年以来,在教育部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及为国家外交全局和民间外交服务,按照“官民并举”、“官民互动”的要求,充分发挥“非政府”的优势,为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交流协会也逐渐成为在国内国外有重要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的非政府教育交流机构。

总体来看,交流协会的主要工作和成绩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初步建成了我国开展非政府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交流协会在国内有145个会员单位,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个市的地方协会、一批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学校等单位: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教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这个网络联系着数千个国内外教育组织。

二是交流协会具备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参与和开展双边、多边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事务的工作基础和经验。交流协会有联合国认可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是中国教育界唯一获此地位的组织。交流协会在积极发展与各国各地区教育组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非政府教育组织建立高层次合作关系和机制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交流协会不仅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交流协会还是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和授权负责开展境外培训工作的全国性组织之一,此外还是“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员。

三是根据“三个服务”的要求,在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一系列政府委托或支持的重要任务的同时,主动开展和举办了大量大型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和跨境交流活动,不少项目和活动在境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活动如在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由内地、香港、澳门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华夏园丁大联欢”、“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与教育论坛”、“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非政府组织圆桌会议”;自2000年起连续7届的“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国国际教育展”和五届“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汉语快速识字国际研讨会”、“中俄大学生艺术节”、“境内外中小学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以及“外语(英、日)演讲大赛”等。重点项目如:“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中美艾森豪威尔基金会高级学者交流项目”、“教育领导者和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项目”、“中外师生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中外优秀青年交流计划”、“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计划”、“中外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国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外语人才培训计划”。

四是开展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已经遍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领域,而且形式多种多样。近10多年来,仅交流协会秘书处,就先后派出各类工作、考察培训团组500多个,8500余人;接待国外来华团组850多个,13000余人;组织召开各类国际研讨会227个,参加人员37990人;在境内外举办教育展11届,观众26万余人;帮助中外师生进行教育文化交流,13700余人;在国内举办短训班445个,84500多人次;还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有交流价值的出版物和宣传资料,如《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等。同时,交流协会各地方协会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等团体会员单位开展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数众多。

五是在注意做好为国内高层次、高水平教育机构服务工作的同时,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协调发展,并且主动服务于国家需要、特别是对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倾斜政策和重点措施,从境内外的非政府渠道募集了大量资金。在增进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方面,交流协会也开展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

记者:据了解,交流协会在出国留学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希望您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江波:交流协会不是留学生工作的专门机构,但是近10多年来,配合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例如:通过与国外一些组织、基金会的交流,派出少量的短期进修学者或开展学生和教师交流;作为国家外专局唯一批准的有对外教育培训资格的机构,派人出国短期就某一专题进行培训;开展中学教师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在同类项目中质量最高。交流协会开展这些项目,充分体现出专项性、国际性、民间性的特点。交流协会开展的教育领导者和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项目,选派中国的校级领导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学校去,在岗进行能力建设,由对方安排多种多样的考察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2000年起,交流协会每年10月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展,目的是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引导留学人员理性选择出国留学,理性选择专业,参观展览和咨询的观众达数十万。交流协会举办的教育展和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内容

越来越丰富,做法更加切合国内需要,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加进来,可以说给中外教育交流搭建了一个大平台。2000年起,交流协会主管的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在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另外,海外很多专家学者包括留学人员希望通过交流协会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内的联系,促进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对此我们十分欢迎。我自己也曾在国外留学,又做过留学生管理工作,对留学人员和留学工作怀有深深的感情。希望我们青年学子出去能学有所成;希望海外学者和我们合作,共同建设好交流协会这个中外教育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

记者:作为中国教育领域最大的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非官方机构,总结25年的发展经验,面对新的形势,交流协会对未来的发展是如何思考和定位的?

江波:首先,对于交流协会来讲,当前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为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促使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双边、多边外交更趋频繁与活跃,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随之迅速崛起,并更有力地介入本国、地区和国际双边、多边事务中。以与交流协会有合作关系的组织为例,许多非政府教育国际机构对本国乃至国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从教育文化领域向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扩展。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非政府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走向世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机遇背后的挑战。近年来,大批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其中有的组织的活动,给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冲击与挑战。因此,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这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整体水平是一个检验和锻炼。对交流协会来说,要应对挑战,就要努力为发展壮大我国高质量的非政府教育组织队伍,建立中国教育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权威性做出积极贡献。我们要加强调研工作,在国际舞台上传达好中国声音,维护好国家利益,发挥好咨询、服务等作用,担负好促进中国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健康发展的使命。

人际与交流篇(6)

(一)发展理念与措施相对落后

我国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呈现发展理念陈旧保守,国际化意识不强,缺乏开放性与创新性,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制度欠缺,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少、渠道窄、层次低,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际大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少,高质量的科学研究项目、人才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少,获取多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强,缺少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内容。同时,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意识与能力较弱,生源素质不高,外国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低,留学生求学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字、医学等少数专业,外国教师主要是语言教师,其他领域教师较少。此外,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国外高校和国内重点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二)发展经费短缺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占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的比重很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多数靠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而学校经费相对固定而有限,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又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持,这导致学校无更多的经费支持和参与一些对学校师生教学科研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合作项目,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需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也导致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全面地开展,影响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制约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高校内部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主体不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学和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部门的工作理念滞后,对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的宣传与推介力度不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学校的外事工作人员都没有相关经验或受过相关培训,很多情况下都是学校教师转岗,对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清晰的了解,只是靠摸索和尝试。二是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比重点高校差一些,学生外语水平和学习意愿与能力相对较低,学生国际化的意识不高,以及留学费用高昂等问题。三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相对较低,进行国际交流有一定的困难,以及面临出国学习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安排、待遇等问题。若是单一依靠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无法全面有效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更好发展,因为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才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需要“三位一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

(四)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相对滞后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对留学生教育疏于管理,缺乏科学的服务理念,在留学生教学、生活和安全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与学校的教务、学生、保卫、后勤保障、相关二级学院、教师等部门或人员存在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面临如何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本地特色的留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如何处理好留学生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留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偏差;缺乏有效的针对留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与奖惩机制;高质量师资队伍亟待加强;未能有效建立与健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与中国高校生英语水平“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留学生生活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对留学生食宿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留学生课外生活、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的有效安排与科学管理,未能有效地引导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及求学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留学生与所在高校的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少。三是后勤生活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留学生的宿舍楼和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留学生宿舍供应不足等问题。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饮食、居住环境与文化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导致中国学生的宿舍设计模式无法满足其需求,致使许多留学生到校外租房住,不利于留学生的教学、生活与安全管理,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待。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科学发展的策略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针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从国情、校情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研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更新发展理念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地区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一味地封闭进行,应具有国际视野,注重比较研究,适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重要的举措。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要的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和合作机制的创新,充分认识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国际化进程。我国重点高校(985、211工程高校)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时间比较早,发展模式逐渐成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值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借鉴。因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审时度势,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意识,充分借鉴与吸收世界和国内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经验,探索多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国际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弱,学科专业发展水平、财力资源、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相差较大。因而,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其发展模式和做法,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提升办学层次,提高获取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资源的能力。发展规划应明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做到统筹规划,全面展开,实现速度、数量、规模、层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外交流基金会和国际大公司交流与合作,研讨合作项目,签署合作与交流的协议,推动自身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地方普

通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有效开展需要相对充足的专项经费支持,以满足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与支持,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借鉴中外合作大学的做法,除了学费收入这个主渠道以外,广泛通过其他渠道吸收各方面的投资,注重面向外部企事业单位,争取社会捐赠。另一方面,应加强经费的管理。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经费的预算与结算管理办法,规范财务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工作,实现经费的科学运行。

(四)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的有力推动。一方面,应加强管理与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国内大部分高校设立了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应加强专职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服务等方面的培养,不断加强外语交流能力、外事政策法规、国际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为在校生出国留学、教师出国进修、外国留学生学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国际教育投资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出国交流与合作。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不断建立健全不同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创新高校不同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学科专家、拔尖人才、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机制,形成高校领导层重视、教学科研人员为骨干、优秀学生为突破口的良好局面;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以交换生、联合培养、直接申请外国高校、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合作科研(包括共建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项目)和出国考察访问等形式走出去,形成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高校选派、自费留学、校际互访、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

近年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例如医学、综合类院校的留学生。对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处理好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和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关系,统筹安排留学生中学历生与非学历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和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加强留学生培养规格、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与学校的教务、学生、保卫、相关二级学院以及政府外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进行协作,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留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质量。为了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外部师资队伍建设来说,积极拓宽聘请渠道,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长短期聘任结合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的聘用机制;从内部师资培养来说,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在职进修。针对学校发展现状,制定教学科研人员出国进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科研等制度,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受到经费、学科发展水平、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无法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校外教学科研人员,而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培养是重要而可行的举措。

人际与交流篇(7)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指国内外不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形式包括师生互换、联合办学、暑期项目、学者访问等。目前,中国高等学府都在致力于建设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因为高校开展国际化是促进高校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高校向先进国家的高等学校学习,吸引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力量,从而缩小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差距,增强自己的教学实力。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为中国高校打开国际的大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高等院校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等学府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一些普通的高校在发展国际化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普通高校需要做出创新性的举措来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大家庭。

本文发现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推进普通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使其更好地提升办学质量、缩小与知名高校的距离。

一、中国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保障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我国高等院校的资源设置也有所提升,但是比起国外先进高校,我国普通高校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充足的交流经费、较高的排名、先进的设备等。但是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科团队、科研设备、科研经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邀请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无法吸引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师资力量。学校的资源和设施跟不上国际化的水平,这是制约我国普通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首要问题。

(二)外籍教师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较少

我国高校主要面对的是中国学生,留学生比例和外籍教师比例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相比是很低的。国内高等教育学府的师资力量大多数由中国教师组成,并且这些教师极少数是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所以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很难实现开设纯外语的专业课程,只有部分学科会开设外语专业课程,这无法满足国外学生的需求。即使部分老师开设了外语专业课程,也很少用纯外语教学,学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模式是运用纯外语课本和课件,而教师上课时用中文授课。

此外,由于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无法达到国际交流的要求,这是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若教师不能清楚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认识,对方的国外高校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歧义从而使得项目终止。

英语目前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是中西方国家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教育领域尤其应该重视外语。然而,语言的障碍限制了我国高校与国外优秀人才的合作交流,因此这也是阻碍我国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问题。

(三)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

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主要对象是师生,但是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思想还有所欠缺。虽然很多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参加交换生项目,但是每年真正交换的学生数量比例是比较低的。交换学生这个项目一是需要学生本身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来满足独立在国外上课和生活的条件;二是学生要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没有去向先进的国外大学进修学习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平时也不注重外语培训。等到后期学生建立起国际化的理念时,又因为语言不能达到要求而无法去心仪的国外高校进修学习,所以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是我国高校难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问题。

(四)各学院缺乏具体的实施行动

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首先是校际之间的沟通,然后具体的实施单位是底下的各个学院。若仅仅是校际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底下的学院不愿意或者没有推进具体合作的话,双方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是无效且浪费时间,所以院系对国际办学的认知对整个学校的国际化推动是非常重要的。

(五)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或合作背景

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目前,高校的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背景或国际合作背景,对国外文化不了解,很难和国外高校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高质量的对话。因此,大学应该促进管理人员间的国际流动,让他们学习和进修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理念。

(六)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需要得到较多的资金支持才能获得更多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然而很多国内普通高校的资金本身就不是很充足,拨到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一块的资金会更少,导致这些高校无法拨出与国外高校对等的经费来开展合作研究或交流项目使得高校损失与国际一流大学协作及学习的契机。

(七)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与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合作及配合。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直接导致国际合作与交流受到阻碍。目前,我国欠缺正规完善的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介服务机构。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能满足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所需的专业法律服务、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服务,影响了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二、总结与启示

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比重点高校发展得晚,所以普通高等学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不够完善及成熟,其中人员、经费、第三方机构、资源、理念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普通高校需要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跟上国际化的步伐与国际高校接轨,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生源、科研成果、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詹淼.河南高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人际与交流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对国际标准主导权的竞争。发达国家把标准化发展战略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康复辅具标准化战略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受到非常的重视。中国作为全球康复辅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如何在康复辅具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对康复辅具标准化提出了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国内,认真做好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促进我国康复辅具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康复辅具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康复辅具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水平。

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1.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信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促进康复辅具业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专业角度来说,可以说“弱国无外事”,有无充分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全世界融入一个共同的大圈,使我们不可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在封闭的环境中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我们都处于世界这一共同的大圈之中。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1.2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现代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也包括文化软实力。从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本身来说,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升文化软实力已被我国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传播我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康复辅具标准化本身体现的是国家的软实力,但是它背后潜藏着的是一个国家康复辅具业的发展,是经济实力,所以,实际上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实力即综合国力的表现。

1.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与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与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等同采用了ISO/TC 168、ISO/TC 173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的康复辅具国家标准,填补了许多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理念、方法、技术与实践经验,依然需要大量引进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我国的支持与参与。我国是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3的参与成员国,是ISO/TC168的观察成员国,康复辅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参与。作为占世界4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口最多,康复辅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做好我国的包括康复辅具标准化在内的康复辅具工作,本身就是对世界康复辅具业、康复辅具标准化事业的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自主研制了一批康复辅具标准,成为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培养了部分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专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相关会议等。

2.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大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交流与合作的数量较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加,但总的来说,无论从总的数量还是频率上,还是从参与人员上,都还比较少,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

2.2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仅限于参与某些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参加某些国际康复辅具会议以及缴纳会费等,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我国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

2.3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不够

无论是参与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还是参加某些康复辅具国际会议,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被动地参与,除承办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康复辅助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173)第七次会议等少数几次有关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会议外,很少主动发起或承担一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工作或活动。

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实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念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业有了较大发展,康复辅具的技术不断进步,经验逐步积累,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也不断扩大,对康复辅具标准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对中国在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势,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康复辅具标准化信息交流、经验交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甚至在某些资源共享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当中,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步从“引进”为主转变为“引进、走出并重”,改变以往被动的局面,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或任务,主动承办某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活动,争取将某些康复辅具国家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

3.2注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能开展活动,才能谈交流合作。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是国际交流合作的有形资源,有了人才保证,我们才能盘活资金、渠道、组织方式等要素,才能有效地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已分别提到了部分内容,在这里专门就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展开讨论。

3.3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

为了开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提高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要加强官方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这是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之间的国际合作是康复辅具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各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组织之间对话和交流的结果,没有相互的对话与交流,便不会有相互的合作。

人际与交流篇(9)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服务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培养符合世界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既是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客观分析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和发展环境,有利于明确湖南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湖南省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高职院校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从国际交流与合作内容看,各校纷纷采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院校间师生互访、教师境外培训、聘请外籍语言教师、聘请外籍专家、与国外院校学分互换-互认、开展学生海外实习项目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但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与高职教育发达省份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从合作办学项目数这一反映较高层次交流合作水平的指标看,湖南省高职教育现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30个,位列全国第10名,与排名第1的江苏省155个合作办学项目相比,湖南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还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以2012-2014年湖南省涉外办学项目为例,湖南省仅有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保险职院等5所高职院校与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运用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保险等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主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职院校数仅占全省66所高职院校的7.5%。所办专业与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叉较少,缺乏对经济转型升级面向的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的提前布局和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考虑。

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方面,湖南省共有招收外国留学生高等学校27所,但仅有湖南大众传媒、湖南科技、常德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具有招收资格,总体看,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上述情况表明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主要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尚未明确自身国际化定位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目标,合作动力还停留在外部推动阶段,合作目标主要以业务需求导向为主,尚未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优势,距离“接轨国际通用行业职业标准、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与国际标准对接、推进与湖南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培养符合湖南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国际化人才。”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还任重道远。

二、湖南省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分析

(一)湖南省经济外向型深化发展为高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方向指引。“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工业经济实力大幅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加快发展,进出口排名从全国第21位提升到19位。2011年到2014年四年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从190亿美元增长到310.3亿美元,年均增速20.7%,其中出口从98.97亿美元增长到200.2亿美元,年均增速25%。进出口增速2014年排名全国第6,列中部六省第一,但进出口总额仅位列中部六省倒数第二,随着湖南省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加快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服务贸易领域,湖南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 营业额从22.28亿美元增长到40.8亿美元。外派劳务从4.25万人增长到6.93万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5.22亿美元增长到47.4亿美元,国际技术服务交流持续扩大。

国际直接投资领域,2011年到2014年,在湘投资世界500强企业从119家增长到134家,实际利用外资从61.5亿美元增长到102.66亿美元。在“请进来”的同时,湖南省“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实际对外投资实际对外投资从17.82亿美元增长到21.5亿美元,截止2014年,湖南省累计向8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境外投资,新兴市场投资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的开放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随着湖南省经济对外开放的体量越来越大,企业对国际化标准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湖南省高职院校应紧密跟踪湖南企业国际化发展动态,探索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为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湖南省高职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教育发展环境。一是高等教育招生的国际竞争愈加激励。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中国本土教育愈加面临世界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从2000年的3.89万人猛增到2013年的41.39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且出口留学人员年龄结构越来越有低龄化趋势,中国本科以下层次的高等教育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办学竞争压力。二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存在发展水平不均的问题。一方面突出表现在院校差异上,重点院校国际化水平较高,一般院校水平较低,职业院校水平最低;另一方面表现在在学科差异上,语言类学科和文、理科国际化合作水平较高,技术类工科专业合作交流开展少,制约了湖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三是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名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其中亚洲学生占到60%,彰显了中国在亚洲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教育文化影响力,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增长显著,如何促进高等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同时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对湖南高职学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但湖南来华留学人员显著低于全国发达地区,以2008年为例,当年来华留学人员总人数为22.3万人,湖南省仅1629人,排名全国第21名,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湖南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和留学政策环境都急需突破发展。

三、湖南省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建议

如何审时度势,依据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优势,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意识,优化国际资源引入结构,对提升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职教育国际形象和地位,服务“走出去”国家战略具有紧迫和现实意义。

(一)树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意识,着力打造湖南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教育竞争力。加快和加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化战略、提高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湖南省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理念、政策环境支持、院校组织机构、项目实施管理上均存在各种短板和制约,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构建清晰的国际化办学定位目标,促进专业结构与湖南优势产业对接,面向经济国际化领域加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湖南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

(二)优化高职国际合作办学专业结构,确保引入高水平国际教育资源。目前,湖南省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设置,一般是依据合作双方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合作项目实施门槛一般较低,较少考虑外国合作学校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建设优势,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为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国际办学合作专业遴选、国际合作办学国外学校教育资源评估及合作办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客观地比对合作专业是否是国外职业教育院校强项专业,是否是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现实和发展所需求的专业,优先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提升湖南省高职国际办学影响和职业教育竞争力的特色专业走国际合作办学发展道路,科学规划和布局合作办学专业结构,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偏向发展。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信息交流,构建国际交流通用信息交换平台。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项目缺乏统一的资源渠道、信息共享机制、成果平台和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导致各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往往是自行其是,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导致合作资源信息不能共享,合作经验难以推广,对各种共性和特性问题难以形成通识,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效益的提升。为此,高职院校应针对性加强外事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人员建设,加强高职国际交流的信息搜集、评估、交流沟通机制建设,国际合作项目运作规则、同类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与模式,构建湖南省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大数据,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和改革创新提供信息资源、分析案例和决策依据。

(四)彰显高职办学特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核心能力和基础条件建设。高职院校是否具有能以国际水准衡量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是决定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深度与广度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坚持在职业性和实践性上形成与普通院校相比的错位发展优势,要充分运用我国政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优势,锐意创新校企融合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深化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改革,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终身教育需求,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把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合作导向。建设国际视野、大师引领的师资团队、开发对接国际标准的实践课程体系、研发一流水准的应用技术、培养谙熟企业文化和技术的准员工都是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的核心能力条件。同时,湖南省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国际交流项目组织与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培养一支精通主要国家外语、谙熟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则的国际交流管理队伍,提升骨干教师和重点专业学生外语语言沟通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等,为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育峰.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及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现状、特点与方向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

人际与交流篇(10)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37-01

20世纪80年代,从全球进入经济一体化开始,高校教育便向着国际化发展,各高校把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向都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参考世界各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国国情和学校自身情况,引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为了使学校可以更好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输出的人才可以具备国际视野,具备长期可雇佣能力,民办高校都要积极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 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具有的性质之一就是它具有“企业”性,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在社会环境下发展,首先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接受社会的上新的理念,还要想办法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其提高自身实力的办法之一。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民办高校要想输出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就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与国际接轨,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接受到国际上的教育。所以,民办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现实情况的需要也其发展的必要。

2 民办高校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民办高校要想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必须要树立教育教学国际化的意识,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在国际舞台上深造的机会,让教师先接受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和学术上的最新信息,然后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学校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采取对外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自身情况为学生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拓展经费来源、自主开发培训项目、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教育,可以实时的了解新的信息,使教师、学生的教学与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3 民办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落后,对教学国际化认识不够

目前,有些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还停留在“迎来送往”“礼仪接待”的事务性和普通管理型工作上,学校领导与外事人员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参观和简报,在学术上并没有深入的进行交流,缺少以学术交流为主体的学术氛围,对于在交流中学习到可以实践的内容也并未付诸实践,交流访问的工作过于形式化。学校对教学国际化认识不深入,认为为教师安排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接收外来学生和教师在学校进行学习和授课就是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

3.2 参与人员受限与师资力量的制约

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外事管理的模式下,就是校级以下的部门很少有机会可以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来,学校认为这样性质的工作与师生的联系不大,教师与学生的参加是没有必要的。民办学校的一线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资历的不多,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还只是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教师缺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和主动性,并且还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3.3 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不像国家重点高校那样其经费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民办高校的所有经费都是靠教育经费来支撑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必然会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近年来,各民办高校在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又在进行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由此涉外专项经费就更加紧张。经费的不足导致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涉外活动场所,缺乏相应的实验设施,致使有些课题无法进行实践。

4 民办高校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加强对国际化的认识

对于国家重点高校来说,其在国际上、社会上的享誉程度是非常高的,许多外国学校会主动的与这些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重点高校开展涉外工作是相当容易的,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与外国学校建立联系,领导要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校教学及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还需注意涉外工作不能只拘于形式化,要将符合学校发展、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付诸实践。

4.2 改变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校外事体制,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学校应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参与机会,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更直接的参与到其中,因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教育教学的实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涉外人员的综合素质,聘请更多的一线教师、外国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来,还要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并为教师创造与外国学者探讨交流的机会。

4.3 拓展经费来源,完善基础设施

外事的工作是需要很大资金的,要想使外事得以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必然要增加经费的投入,所以民办高校要与国家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寻求地方政府的资助,与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争取到的资金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尽快的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所用到的实验设施,还要将完善网络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可以实时的了解国际信息,更好的学习。

5 结语

为适应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受到国际化的教育,还可以成为适应国际社会的人才。但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困难也是巨大的,所面临的问题也来自多个方面,所以,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不断克服困难,提高自身实力,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

参考文献

人际与交流篇(11)

一、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指导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职业学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意识,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的水平。

2.明确政府、有关部门、职业学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发挥职业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立足学校,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项目为依托”的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体系。

3.以学科、项目搭建平台,进一步丰富国际交流的内涵,充实国际交流的内容,提高国际交流的层次,注重国际交流的实效。

二、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目标和任务

(一)强化职业学校在外事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1.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的学校主体意识,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把国际合作与交流落实到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中去,一并规划,一同实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职业学校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校际国际合作关系,并有实质性的合作交流项目和成果。

2.发挥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的优势,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学校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联系。有关职业学校要与国(境)外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国际合作项目。

3.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名师的学术优势和丰富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和支持与国(境)外学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共同申请对方国家(地区)或国际机构、组织的科研资助项目。

4.贯彻“为我所用,双向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输出。提升合作交流项目的质量和内涵;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开拓新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为学生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提供条件。同时,充分利用优势和特色专业,积极稳妥地探索国(境)外合作办学的路径和模式。

5.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学校和学术机构开展校际交流、学生交流、合作科研、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活动。

6.加强与海外籍人士和出国留学人员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引进、专业建设、开拓合作伙伴等方面的桥梁作用,利用他们为职业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二)加大派出请进工作力度

1.结合职业教育家、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加大教学研究人员的派出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世界著名大学或学科特色明显的科研机构从事与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习、进修、科研等学术活动;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2.实施“优秀人才进职校计划”,有计划地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职业学校讲学任教、参与教学工作。加强与国外知名学校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及科技合作,邀请专家来职业学校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外籍雇员”的聘用和管理模式。

3.根据专业建设和合作项目的需要,按照各级政府关于出国出境的各项规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工作小组出访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出访交流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切实做到人员组成合理、目标任务明确。

(三)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

1.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国(境)外有关学校建立学分互认的海外学习项目,完善学生海外学习的学籍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进修、访问、修学旅行等渠道和机会,增加学生的国际化元素。

2.开发和推广各种校际交流项目。加大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工作力度,扩大学生国际交流的覆盖面,丰富职业学生受教育的经历,更好地服务职教招生,支持毕业生就业。

三、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措施

1.加强领导,全面规划。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和制约政策,营造有利于职业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氛围,鼓励职业学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把职业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对政府有关部门和职业学校的考核内容,对推进国际合作项目有特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

2.加强分类指导。切实做好对职业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我区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成效。

3.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要制作合乎国外读者习惯的推介资料,及时更新外文网页信息,介绍学科、科研、学术成果、在研项目、学术带头人等情况,国际合作信息,全方位宣传学校的发展,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