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健康教育的主体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0 16:56:19

健康教育的主体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28-02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年来我们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坚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以主体性心理健康为导向,形成了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创造性等为心理健教育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意志为目的,通过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教育模式、体验——自助模式、传递——互助模式、认知——训练模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自我,使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

一、走进学生心理世界

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了解主体,了解主体的心理状况是实施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1. 心理测量常规化。新生入学都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测试,学校每学期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班主任,为教师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 以课程为依托,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世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常规教学、校本选修课和社会实践三者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活动、探究、体验、调节”四环节教学法。课堂上坚持自助、他助、互助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行为训练和思维训练。

3. 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科学准确地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气质量表和多种能力测试量表建立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为教育教学工作及时提供依据。

二、主体性心理实践

健康的心理是主体在实践中自主构建起来的,而不是通过一种外在力量的干预和介入实现的,为此学校常常借助一些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超越。

1. 实践与体验。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各种心身修养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消除自己的心理烦恼,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2. 心理文化活动周。通过举办讲座、出宣传板报,开班会、学生自己创办心理杂志等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了调试心理,并对全校学生的心理能够起到积极影响。

三、主体间心理交往实践

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过程是主体心理建构的重要途径。学生间的心理互助、心理影响对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借助同伴心理咨询员实施心理调节。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分别选出心理咨询员,由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咨询员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对本班级同学宣传心理知识,收集和解决同学的心理问题。

2. 借助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会实现心理互助。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互助模式,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获得对自我问题的认同,减少孤独感,提升了自信;同时,在积极思考中发挥了净化功能,降低了阻抗心理,完成了心理自助,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四、空间技术手段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心理场”之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常常受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人际环境等周围环境的影响。

1. 发挥校园环境的心理影响作用。校园环境不仅具有教育功能,也有心理影响功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受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外,更主要的是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环境熏陶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如环境布局、绿化美化、房屋设备、黑板橱窗等物质环境;如各种规定、纪律、公约、行为规范等制度环境;如办学宗旨、发展战略、校训、校歌、学校精神、模范人物等精神环境。

2. 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调节空间。心理调节空间集心理调节、心理释放、心理辅导为一体,主要是为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放松和自我调节的空间,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五、常态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主体性倾向

目前,学校仍然把常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力求体现出主体性特点。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2)

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迄今有十多年,各学科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其中“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颇受师生的欢迎。笔者阐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应对有关的问题。

一、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自主性学习”的首要任务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学习的主体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学习动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它要求教师一定要从观念上有根本的转变,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风格也都不一样。所以,不可能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教”与“学”的关系将从本质上发生改变。从原来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多少就学多少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教互学、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启发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点拨者和引导者。

二、实施“自主性学习”要敢于“放”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体育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是更加注重情境创设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都有自身的体育感受,而旧的体育课程模式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和竞技化的方式强加给孩子,从而造成本来喜欢体育课的孩子变得不喜欢体育课,甚至也不喜欢体育活动。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自己根据自身运动和知识能力,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同时,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在练习中对自己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在学习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放手让学生练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放“羊”式教学,撒手不问,听之任之。而是要求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适时地点拨和引导,正所谓点而不破、指而不明、引而不发。也就是“放”得要“适度”。其次,放手让学生练习还要有个“适时”,不可以无限地放手。据专家称小学生集中练习的兴奋时段,一堂课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在学生的兴奋期还没有结束时稍为收一收,给学生以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保持学生对下一个练习的期盼和兴趣。也就是说“放”要恰到好处,适时地“放”。再次,放手让学生练习要有目的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自主性学习”的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练习就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校正和总结。

三、实施自主性学习不能怕“乱”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动态中进行的,而活泼、好动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看教学秩序是否要“乱”?首先要看这个“乱”是否与教学活动有关?笔者认为,如果学生的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的自由和自主恰恰就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其次,教材的不同和活动场地的大小对课堂秩序要求也有所区别。如:在进行队列、队形教材教学时,就要求学生队形整齐划一、动作一致,以培养学生的协作、集体主义意识。对于较小的活动场地,有序地组织则是为了保证练习的密度。而投掷项目有组织的、统一的队形是为了安全和避免伤害。至于像游戏、球类、体操、跑步等教材,为了便于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就不必要时时刻刻要求队伍排的整整齐齐,要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最后,学生中客观地存在着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很轻松地完成练习,而有的则很困难,甚至完成不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区别的对待,有针对性地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

四、实施自主性学习要远离“伤病”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3)

发现学习理论指出知识的获取是学生经由类别化的自主发现过程,不是外力的强加给予,也不是别人的施舍灌输;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同样认同学习是由学生个体自主完成的,主张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简化为学生的本能冲动。可见,学习不仅是学生自我的需求活动,而且是学生个性表征以及心理趋向的重要的载体。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意识,认知各种体育活动形式的重要途径,理应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和意识开发出来,让学生乐于锻炼,喜于生活,善于运动。到底怎样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中渗透自主学习理念呢?本文基于此展开探讨。

一、正确理解关系、提高综合素质

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主观意志和潜能完全发挥的途径和载体,是尊重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主体性的保证。而合作学习则是将多个自主学习的个体连接起来,充分发挥这些个体的合力作用,让每一个个体都在特定的合作情境中进行交流、谈论、对话和辩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激起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探究学习看似高深,小小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其实探究行为是儿童的一种常见表现,他们从小就爱问“为什么”,“老师:踏步走为什么这样摆臂”,“立定跳远脚为什么要分开”等等,但由于我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谬、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儿童越来越少地去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去探究这个世界。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如为什么篮圈的高度是3.05米,高一点儿行吗,低一点儿行吗;又如人为什么要进行锻炼?为什么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进健康?再如,为什么篮球场的线要那样画呢?所以,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只有个体独立参与的行为,是体育合作学习以及体育探究学习、体育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个体的潜能和主动性得到完全发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才能达到目的。

二、发挥教学民主、树立学习信心

1.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是演变为简单机械的肢体训练,就是过多地掺杂纪律教育或干脆被其他课程占用,学生在这片原本可以带来欢乐和喜悦的土地上,看到的经常是遍地的荒芜,而无奈的叹息便逐渐侵蚀学生的主动精神,窒息了学生个性,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教学民主,重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合理搭配教材。想想篮球的“一大、二小、三高起”的三步上篮动作能否运用到跳高、跳远中去;排球的正面上手发球动作和抛掷实心球用力顺序有什么区别等。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且恰当地设疑设卡,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迸发,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运动练习。一般地说,运动素质和技能不怎么样的学生心理素质差,如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缺乏竞争意识。差了就怕练、越不练就越差,越差就越怕练。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以诚心和赏识之心慢慢矫正。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做有心人,多让他们做他们会的辅助练习,他们在练习中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要善于“沙里淘金”,及时扬其所长,激起他们锻炼的欲望。

2.善于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问题是一切探索的源泉,而问题意识又是每一个个体发展和进步的见证。因此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应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问而答,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一是不敢问,二是不知道问什么,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体育课上要想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就应想办法激励学生提问题。例如:在教五年级第二学期篮球移动步伐时,你在篮球场上干什么?进而引发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思考:怎样运球?怎么摆脱防守?怎样移动?这样起动、侧身跑、急停、滑步这些移动步伐就会被学生想出来,以达到能自主地做出篮球的移动步伐。在学习五年级50米放松跑时,让学生先想到如何才能跑得自然放松,进而提出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的动作要求的有关问题。当然,当学生提出体育知识问题,有同伴能够利用已知知识解决的,教师只可充当“旁观者”,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能够回答完整的,教师只可默默倾听,不可盲目插话,打击学生提出问题和问答问题的自信心。当然也得“激发矛盾”,让学生善于提问。同学和同学之间意见不一时,让他们自己拿出能说服同学的理由。

总之,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与学生一起设计自主学习的方案,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树立自尊、自信,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4)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19-02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与原州区接壤,东、南、北分别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和环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部级贫困县。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肝炎、结核、包虫病、菌痢)防治有人包、农民身体有人检、环境卫生有人管”的目标,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全面落实干预措施,积极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认真组织妇女病普查普治,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农民健康教育以行政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和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0.69%和93.58%,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1.79%和75.17%。2010年5月被自治区健康宁夏全民行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区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先进县”称号。

1 主要做法

1.1 精心安排部署,政府行为牵动

坚持把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作为保护农村劳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卫生、教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制定了《彭阳县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启动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保证了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按步骤、有计划推进。三是强化督导考评。采取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季度对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召开协调会,通报情况,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推动工作。

1.2 夯实工作基础,精心准备驱动

立足县情实际,认真做好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为此项工作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及时开展基线调查。制定了《彭阳县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基线调查实施方案》,随机抽样草庙乡草庙村、张街村和新集乡下马洼村、白河村的1600户居民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并按要求完成计算机录入、上报工作,为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建立以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健康学堂为宣传基地,以农贸市场、农户集中居住区为宣传网点,以县域“三横一纵”300公里公路干道为宣传长廊的全方位覆盖的宣传阵地。刷写墙体标语955条,制作《健康知识进农家》大型墙面喷绘15处、宣传栏30个,悬挂《健康知识进农家》宣传框60个、横幅40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切实加强师资培训。组织对乡镇卫生院院长,防疫、妇幼、健康教育专干及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有关科室工作人员等师资进行培训。指导各乡镇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对乡村医生、村干部、妇女主任等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师资乡级235人,村级738人。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四是认真开展示范创建。确定城阳乡、红河乡为示范乡镇,城阳乡沟圈村、杨塬村、长城村,红河乡韩堡村、友联村、常沟村为示范村,后期增补新集乡张化村、下马洼村,白阳镇罗堡村、陡坡村为示范村,统筹安排人力、物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1.3 深化传播活动,丰富形式促动

坚持把传播活动作为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重点,采取“八个一”方式,广泛宣传医疗卫生惠民政策,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以医疗卫生惠民政策、健康知识和基本卫生行为核心信息等为主要内容,每周编辑播放两次;依托乡、村党员活动室,采取参与式培训方法,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大课堂培训,由乡、村健康教育师资骨干对农民群众进行轮训。共举办培训班573次,培训农民4.4万多人次;按照每户一本书、一张画要求,发放《健康知识进农家》读本5.09万册、宣传画5.09万张、挂历1160套;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清真寺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215个,配备血压计、体重称、健康教育资料架、电视机和DVD等设备和健康知识读本、处方等宣传资料;根据行动内容编排文艺节目,送戏下乡演出4场次,观看群众1.2万人次。电影下乡621场次,观看群众约12.4万人次。制作行动专题纪录片一部;统一设计制作展板,组装行动宣传车,扎实开展“卫生宣传万里行、健康知识进农家”巡展巡讲活动。县、乡两级宣讲团“巡展巡讲”482场次,配合区宣讲团“巡讲巡展”12场次,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接受宣讲群众6.6万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9万张;对中小学校长、健康教育课教师302人进行了培训,全县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100%。将《农村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与技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印发各学校,规范健康教育教学;以村为单位,深入开展农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县级竞赛1场、乡级12场、村级156场,参与农民1.1万人次。完成农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答题卡7800份,征集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有奖征文稿件192篇。

1.4 落实干预措施,紧扣目标推动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紧扣目标任务,全面扎实推进,确保行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一是广泛宣传核心信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基本卫生行为核心信息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定量盐勺5.4万个、毛巾1.4万条、牙刷5000把、围裙8000件、《基本卫生行为核心信息》宣传单2万张。二是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确定每月10日为“环境卫生整治日”、每周五为“周末环境卫生日”,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及时督促整改,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由2006年的38%、29.1%提高到2009年的49%、50%。四是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以户为单位体检、建档,实行专病专案管理。45岁以上农民进行健康体检5.2万人,体检率90.79%。建立家庭健康档案4.8万份,建档率为95.04%。五是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对1.4万名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红外线透视、盆腔B超、电子阴道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以及妇科检查。对普查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实行专案管理。共管理5959人,管理率为100%。

1.5 突出重点人群,创新方式带动

坚持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知、信、行”相统一的原则,突出中小学生、青年妇女和中老年人三个重点人群,积极推广“参与式”培训方法,通过县、乡、村目标人群培训,发挥一传十、十传百的“倍增”效应。一是中小学生抓“培育”。在对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开课率的同时,发放《彭阳县青少年健康知识读本》2万本,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课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更多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青年妇女抓“教育”。坚持健康教育培训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相结合,对县、乡两级妇联工作人员以及卫生院健康教育专干进行培训后,乡镇组织对村级妇女骨干开展二级培训,最后由村级妇女骨干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因人施教,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累计培训妇女骨干620名,传递健康知识1.8万人次。三是中老年人抓“干预”。与县老年大学联合对城区老年人进行老年保健、合理膳食、常见病预防等健康知识宣传培训,促使他们在防治结合上改善健康状况。先后举办培训班24期,参加培训老年人1200人次,发放《老年保健知识手册》2000本。

2 几点体会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5)

这一模式从系统论和矛盾论的角度出发,要求以全体中学生的心理行为为主体,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求家长和教师处理好两翼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教者(家长和教师)紧跟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受教育者(子女或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取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更合理的两翼关系中健康成长(该模式的理论架构图见下图)。

二、该模式的确立依据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并得到健康发展,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它应面对全体中学生而展开。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认知评价能力低,因此,外界刺激易使他们产生不良认知,出现心理行为偏差;又由于缺乏心理调节能力,再加上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往往情绪波动大,且负面情绪居多,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另外,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两个重大生活事件:一是初一和高一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二是初三和高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考试问题。这两大校园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波及整个中学生的三分之二,能不能得到有效疏导,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业成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绩效。如果只面向问题学生,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性特征和发展的忽视,也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吻合,况且,在暂未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心理障碍的侯群。

“如果我们对儿童的问题不做概全性分析,而是坚持从个体自身找病因的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走向末日”。审视学生的生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就是其中的两个重大外在因素。有研究表明,学生心理障碍80%的因素来自身边的长者。教师现存的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会引发学生焦虑、自卑、恐惧、悲观、厌学、抑郁及敌对情绪体验和行为;同时,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佳、职业倦怠、缺乏耐心、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和等会使学生产生师源性心理障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是被动角色,他们无法回避或调适这种关系,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干预力度,确保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推动师生关系向平等、民主、和谐、温暖、互助、激励的方向发展,扫除中学生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另外,家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种影响通过亲子关系发挥作用。亲子关系是一种动态的情感渗透和教育,动态性表现为由童年的依从到青少年的半依从,再到青年之后的独立的动态过渡。父母的情感渗透和认知、价值观教育及行为引导应该针对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体现动态性,允许他们独立,鼓励他们独立,引导他们独立。而家长的实际情况是:不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也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而他们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又成为子女(中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使学生出现抑郁、焦躁、对立、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自杀和杀亲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帮助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尊重子女心理,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及时预防和处理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氛围等方面的缺陷带给中学生的心理危害,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三、关于该模式的操作建议

在“一个主体加两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要求对全体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然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因而生活在其中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就明显带有地区文化色彩;同时,由于社会新旧事物的交替和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出现,中学生的心理在个体性、阶段性、区域性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代性特征。因此,要对当地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本土化研究,进一步增强解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体问题的效力。

解决“两翼”问题,就得从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讲座、研讨交流等方式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中学生(子女)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最终形成全员参与格局,大力推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6)

一、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自主、分层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自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主动练习的习惯。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探究练习、相互交流、模仿展示、相互评价与反思等活动,体验练习成功与挫折的情感,感悟竞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从中感受到自主练习的乐趣。

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教学法就是体育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与努力目标,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练习的兴趣。

二、教学研究提出的现实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初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生源外流,因此,我校的生源质量不理想。再加上所在乡镇小学体育老师的缺乏,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及经费的严重不足,迫使一些小学的体育课流于形式,导致初一新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面对这种学生的实际?怎样才能做到既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又让大面积的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我们需要寻找、探索一条解决上述问题且适合农村中学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实施自主分层教学的过程

1.体育与健康课的组织形式

将我校9个班的学生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分类、分层授课,学习选修项目。其具体作法是:①将九年级3个班、八年级3个班、七年级3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男女两个大组,每组5个行政班。②每个大组再打破行政班界限,将选修内容分成蓝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等类,每期从中选出三类,分为三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再按照人数和专项基础层次等情况分为A、B、C三个层次组。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心发展水平结合长远目标选择类层申报,教师指导、协调后确定一个教学班的某一层次组练习,一学期之内不作调整,只在学期之间进行类层的调整。

2.教师教学组织形式

每节体育课由3个教师分别为3个教学班学生授课,教师除对专项教学内容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外,还应针对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如:统一讲解,分层辅导、练习;分层讲解,分层辅导、练习;专项讲解,专项辅导、练习;骨干学生示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进行特长专项训练,使学生特长训练与升学相结合,同时特长专项训练还可拓展到课外体育活动课。

3.关于层次变动

通过单元目标检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对分层教学目标的选择,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目标层次。同时,还要做好初始选择了较高目标而又不能完成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四、体会

我校采用体育与健康课自主分层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由于实施了自主分层教学,每个学生自主选定了目标,使学生练习、训练有了劲头,又有了奔头,一些素质较落后的学生也后来居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2.实现了“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发展、张扬了学生个性。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克服了教学中“一刀切”的传统教法,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4.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实施自主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教育新理论,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学生。

5.推动了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广大农村普通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

总之,我校大力推行的体育与健康课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使教师观念得到了根本转变,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了学校艺体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有利于构建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张扬的全新教学体系,有利于体育尖子的成长和各层次学生的提高,是目前培养体育人才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学生主动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7)

        教师和节目主持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节目主持人要把办节目的理念转移到以观众为中心上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二是节目主持人以特有的语言交流态势,如同一条红线把不同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教师则需讲究课堂语言艺术以及课堂教学环节的紧凑与过渡,使之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节目主持人通过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观众真正感觉到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平等的人,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在节目主持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节目主持人,但不是节目的主体,而是推动主体(学生)运转的人,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话不在多少,而在于其流露的思想及其与学生互相沟通的能力。教师主持人角色符合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要求,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者中的首席”。

        2 师生互动节目主持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开放式格局

        开放式格局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参与者的平等性,嘉宾也好,群众也好,他们与节目主持人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谁居高临下,有的只有善意的引导和平等的探讨。在节目主持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课堂座位可以有圆桌型、马蹄型、对阵型、舞台型、自由型等。以健康课《走进青春》教学为例,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入话题。

        师: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谈话节目,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欢迎初三(2)班的同学来到我们的谈话现场,我是主持人王老师。

        邀请参加谈话节目的方式,既可调整学生的心态,让学生进入谈话节目氛围,又可拉近师生距离,体现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继续设景)

        师:同学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我们上亲戚家,总会有大人对我们说:“这小鬼,一段时间不见,又长高了许多,像个大人了。”有没有?

        生:有!

        师:你知道为什么这一段时间我们长得特快?

        生:因为进入了青春期。

        师:今天我们谈话的主题就是《走进青春》。

        以学生的亲身经历设置情景,导入话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又有利于激发其探究欲望。因此,在创设情境导入话题时,教师要把握好话题切入的角度,最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和他们的经验相整合,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导入话题后,有学生问:“为什么在青春期我们长得特别快?”教师表扬了该同学的问题意识,然后请同学们共同思考、解答。在参考课本和讨论后,学生得出:因为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个发育期,是发育特别快的时期。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男大会几变?究竟在青春期我们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之后,播放视频《男孩女孩之生理篇》,让学生边看边在自己身上找变化。随后再通过“你找我找大家谈”的活动归纳出青春期的三大生理变化: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和性机能的成熟。

        在谈话类主持人节目中,群众的参与是构成节目必不可少的因素,主持人与听众之间要直接进行交流,听众既是说话人,也是听话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在节目主持式教学中,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满堂灌”,一定要关注学生,与他们交流,师生互动才会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2.2 民主平等氛围

        学会倾听是一种有教养的行为;民主平等氛围需要通过双方的相互尊重来形成。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围绕主题,有目的地向群众传达有效信息,并且通过随机应变的现场交流创造一种愉悦的收视、收听的氛围。在节目主持式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所以,在节目主持式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关键是构建民主、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赏识学生以及教师要投入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达成共识。

        例如教学《重走“长征”路》,按照体育新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果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和跨越障碍的能力,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实践中,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影片,再让学生扮演红军角色,体验“长征”的情境,根据教材安排了障碍跑内容,要求学生跑过、穿过、绕过、爬过、翻过、滚过、钻过各种障碍物的运动项目。通过两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体育课堂自然透出“红色文化”的气息。教学中教师讲解各种障碍物的过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强调安全问题,将学生分组,熟悉路线,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帮助与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练习,给予鼓励性、赞赏性及肯定性语言提示,组织优秀学生组表演,指导、参与、点评,提出改进方法等,整节课教师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赏识学生,构建了民主、平等、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

        2.3 实践与体验并重

        教学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应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是感受人文精神的过程。所以,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是实践与体验的课程,在实践与体验中有所感悟,节目主持式教学正是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来打造课堂教学,使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体验的课程,让学生用一种享受的心情去体验、交流,从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成为高尚的人。例如兴趣活动课,教师出项目,游戏《传实心球》头上传实心球或跨下传实心球。再让学生600~800 米的跑走交替,动作要领是臂摆动协调,呼吸均匀。虽是兴趣活动课,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跑姿,提高了长跑成绩和协调性。整节课实践与体验并重,真正成为新课程下的兴趣活动课。

        3 师生互动节目主持式教学的目标整合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给他们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具有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节目主持式教学应该是有序的,有序的教学来自于对各种序列的深刻认识和有效整合。

        3.1 点

        开展节目主持式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组织整个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它直接影响教学的进程和质量。“点”的产生是基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非常清晰的领悟和理解的前提下,挖掘和提炼出知识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现实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想象空间,能让学生经过体验后有所感知。“点”的特性是与整个教学内容有着广泛的、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和开阔的空间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3.2 线

        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开展师生互动,即互动问题的提出和互动活动的设计,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线”的具体要求是:从点引出、为面服务,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高度,坚持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思想。

        3.3 面

        学生通过实践、讨论、推理、判断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手、口、脑并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但那仍是零散的甚至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重整,深化和概括有关知识,发掘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层面。

        3.4 体

        开放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成立体的、空间的思维,最后真正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逐渐深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面对新的事物或新的问题。我们的学习如果不跟上这些新的东西就会落后。因此,教学中有必要把这些新的信息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因为教材作为教科书的特殊身份的局限,而学科知识本身一直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课堂所学知识需要一定的发展与延伸。

        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师生互动节目主持式教学目标的整合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师生互动节目主持式教学的多维融合开放动态螺旋模型,或许能给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

        以“切入点”、“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连接成有序的知识———“线”,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建构知识———“面”,最后形成开放的系统———“体”。

        多维融合开放动态螺旋模型(侧视图)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线,以技术教学为重点,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训练,轻实际运用和质疑探求,致使许多学生只知道机械的学,单一的练,而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能力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自主学练的方法,提高体育自主学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并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我校女生年龄一般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处于该阶段的女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害羞、胆怯、娇弱、好静懒动等等,有相当一部份女生产生怕运动的情绪。由于这种情绪,体育课虽还能进行,但活动的积极性已明显下降。加上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慢慢她们就会从不喜欢体育运动发展到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了。对跑、跳、支撑等运动量较大的练习往往尽可能地躲,躲不了就最多敷衍一下就完事。鉴于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须进行改革,教师要把练习权、思维权、讨论权、选择权都交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由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造性”、“综合性”人才的转变。

二、自主学练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练”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三、具体操作措施

1.加强教案设计

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我校班级学生少,场地、器材又有限,使得教案的安排尤为重要。例如教材中的山羊分腿腾越新课,主要采用主题式情景教育,课前安排学生观看《蓝精灵》VCD,体会蓝精灵的喜、怒、哀、乐,准备部分采用舞蹈,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带领做准备活动的传统模式,并将全班分成以5人为单位的6个小组,分别是精灵1、2、3、4、5、6分队,要求创编《兔子舞》第1小节,并强调简单易学的创编要求,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认识、比较、练习、探讨、思考中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教案中适当编一些游戏项目,在游戏中让学生找到学练的乐趣,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达到活而不乱、自由思索、探究的情形,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练。

2、强调学法指导,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主动性,一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唤起,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利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让学生自由练习、自我表现,尝试成功的乐趣。例如:耐久跑教学既枯燥又累人。在练习前可以先让学生设想如何进行耐久跑,学生就会说几种跑的方法,教师再告诉学生可采用的如花样跑、图案跑、追逐跑、变速跑、越夜跑、情景跑、向运动及和几种球类结合跑等方法,最后让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跑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样,不但使累人的耐久跑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课堂练习,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自学能力和形成自我锻炼习惯的重要方面,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标。在练习中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学生观赏、评价着别人的动作;有的学生分析猜测着正确动作的做法;还有不少学生在动作失败后急待老师指点。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练习指导,保证练习的时间,分析研究练习的方法。有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来讨论、研究,使学生懂得练习的原理,了解练习的作用和效果、影响等。要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体育能力在练习中形成,自学能力在练习中提高,锻炼习惯在练习中培养。

四、效果

在体育课上,学生必须不断地亲自参加各种活动,其中有认识活动,更有身体活动,学生的主动精神最容易体现出来,学生自主活动的愿望也强烈。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过程中,“自主学练”的教学,使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全体性、和主动性。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自主学练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不再只是领导和指挥,更多的应是指导与帮助。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能动存在,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其内部,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实行民主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加过多、过死的限制,学生往往通过自学、自练、自律、创造性的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克服了过去刻板式的管制学生的不良做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2、建立了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9)

【关键词】

幼儿心理 小班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绘本教学 体验

绘本是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近年来,大量用于幼儿的教学活动。实践证明,绘本教学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学到知识,还可以对孩子的情感、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幼儿的年龄、性格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绘本,带领孩子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增进他们的情感体验。

一、小班幼儿的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

受幼儿的言语表达水平不高以及他们特有的思维习惯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具体的行动与所看到的具体形象。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借助于图片、声音等对孩子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满足孩子们的视听要求,引导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来感受整个世界。

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根据各项研究资料以及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提出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包括情绪情感的培养目标、个性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以及与意志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相关的培养目标。其中,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指标指的是,孩子不任性、不哭闹,可以与同伴协作完成各项活动;有一定的分享意识,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二、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绘本体验教学的方法

绘本教学以丰富的绘本资料为基础,由教师带领组织阅读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小班多注重于爱的体验以及学校等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孩子们的阅读心理、发展需要以及接受能力,选择内容合理、长短适中、主题合适的绘本教材。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绘本体验教学,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

第一,创设适于阅读的氛围。在实际学杜仲,可以通过增加舒适的地毯、合适的教学工具等措施,构建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二,选择合适的绘本材料。教师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本材料,同时,针对同一个绘本材料,要根据幼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绘本《我爸爸》,由于小班孩子们的抽象思维未完全发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环节或者借助于视频等工具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具体内容。

第三,以幼儿为主体的体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出问题,让幼儿主动思考、探索、交流,从而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们。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对绘本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绘本教学《我好害怕》中,让幼儿扮演小熊,表演出小熊害怕的过程。

第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的情感体验。随着教师对孩子了解的深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孩子们的具体生活与绘本阅读相结合。比如,绘本《妈妈抱抱我》的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画画、言语等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在绘本《小老鼠学画画》的教学中,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学画画的过程。

第五,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比如性格过于内向、不自信等。针对这样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孩子薄弱环节的培养,与家长配合,改变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比如,在绘本《小猪变形记》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喜欢自己,克服不自信的弱点。

三、绘本体验教学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绘本体验教学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绘本体验教学促进了幼儿对情感的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心情愉悦,乐观向上,也培养了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体验教学中,不免要让幼儿表达绘本阅读中的感想。而且,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幼儿的心理状态会受到故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力。绘本体验教学通过幼儿写作的方式可以增加孩子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增加他们对自己行动与情绪的控制能力。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依赖家长与老师,有利于他们独立能力的培养。

再次,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绘本体验教学,幼儿从绘本故事中的孩子、小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而且,通过平时教学过程中,幼儿之间进行绘本故事的分享,玩具的分享等,增加了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教师在绘本体验的教学中,更容易发现存在有某些问题的个别幼儿。针对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使得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等得到解决。

【结 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知识需求,也可以对幼儿的情感、心理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幼儿的绘本阅读,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增进孩子的情感体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淑婧. 以体验为主的绘本教学在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导刊,2014(6)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10)

然而,我们在总结一些学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会发现目前的培训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讲座式。讲座式的心理培训有一些特点,如:参与培训的人数多,多采用大班化教学(全市或者全县的班主任召集在一起,在教室或者报告厅中进行);培训教师大多坐在讲台上,班主任面向讲台而坐,听教师讲课;培训耗时短、信息量大;培训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采用理论讲授、举例说明等方式向班主任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等。

这样的培训模式背后实际上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的确,班主任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但这种培训模式缺乏体验的过程,缺乏内心体验的支撑,与自身的内心感受相脱节,这样教师所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活化的,难以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样的培训方式可能效果会比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班主任对培训的认同度低,进而挫伤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导致培训低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而就培训活动自身而言, 讲座这种单向信息传递式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班主任的多元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就是讲座式的培训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让班主任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其身上发挥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重体验,不重讲授。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而讲授的培训方式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团体辅导似乎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方式。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者根据个体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做好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团体辅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团体辅导的环境有关怀性

团体辅导最好采用小班化教学,以活动室作为培训场地,而且活动室的布置要有别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环境样式,培训教师可与班主任一起或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或席地而坐。培训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暖身活动,让大家在轻松的游戏中营造亲切、友好的人际关系。培训教师可以在课间给班主任准备点心,班主任也可以主动带点心与大家分享,让彼此之间充满温暖与关怀。为缓解学习疲劳,培训教师或班主任可以在培训中间穿插组织各种放松活动或游戏。通过这些措施,培训者与班主任可以一起营造富于人性关怀的培训环境,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安全的心灵成长团体。

二、团体辅导的目标有针对性

在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班主任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还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培训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的方式,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学困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班主任团体辅导,可以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团体辅导的理念以人为中心

在团体辅导中,人成为关注的中心,每一个班主任都不会被忽略,培训过程成为班主任思考、体验、行动的过程,成为班主任心灵成长的过程。

团体辅导以引导班主任自我觉察为主,引导班主任学习专注、聆听、同理、尊重、澄清和具体化等心理辅导技巧的同时,注意激发班主任思考,巧妙碰触班主任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反思自己,看清自己的盲点,避免自以为是的“帮助”。通过建议班主任每天做反思作业,引导班主任主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借助心理投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当自己对别人的心理加以揣测、判断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真正反映对方的真实想法,或许自己认为对方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心理的投射。

在团体辅导时,培训者应引导班主任投身其中,敞开心扉,充分地分享交流。每一主题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个人感受的交流分享这些重要环节,而交流的形式又有小组间的交流与全班交流等不同形式。这些环节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每个人的分享交流,可以展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心态,以便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心灵感受心灵,真正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真正去理解他人。

健康教育的主体篇(1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1]。由于老年人群体质差,常伴多种急慢性疾病,在长期血液透析期间也更容易并发复杂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关注度更高[2]。有研究指出,自主支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对老年血液透析护理中开展自主支持性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护理服?罩柿刻峁┎慰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66.85±5.2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1岁,平均(66.88±5.3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血液透析治疗适应证,且透析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年龄超过60岁,有1位及以上家人陪同照顾;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有精神疾病者;有视力或听力及认知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教育干预和护理工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自主支持性健康教育:(1)集体健康教育。组织观察组所有患者每隔4周进行1次集体健康教育讲座,每次1~1.5 h,共3次。主要完成对患者和家属疾病基本知识、日常照料经验、正确用药、并发症预防、健康饮食及正确生活习惯等内容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血液透析及护理知识的认知度,并对家属的照料工作进行肯定和表扬[4]。注意在宣教的内容中要突出对患者和家属的关怀、理解、支持、鼓励等。(2)个性化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15 min。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访谈,通过开放式提问、反馈式倾听、引导自我动机性陈述等咨询技巧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健康状态,疏导患者和家属的压力和负性情绪,对家属的照料工作予以鼓励和赞赏,耐心解决照料期间所遇到的问题[5]。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护理干预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总体幸福感量表包括18个问题,涉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关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6个维度,计算总体幸福感,评分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越高[6]。

自我效能量表包括10个问题,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等内容,共4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好[7]。

生活质量采取文献[8]SF-36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关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