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农业缺点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0 15:09:50

传统农业缺点

传统农业缺点篇(1)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传统农业缺点篇(2)

0引言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表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流通行业对此给予热烈响应,大力开展与互联网的对接并发展电子商务,经过一年多的加快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界必须要对这一课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3年来,一些学者认为零售业应尝试在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黄益方等(2014)、郭馨梅等(2014)、齐永智等(2015)、李晓磊(2015)。国内学者李骏阳(2015)、严圣艳等(2016)还思考了“互联网+流通”这一问题,分析了“互联网+流通”的内涵、创新意义,并针对面临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尚未有研究关心农村零售领域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清楚“互联网+农村零售”的内涵、价值、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

1发展“互联网+农村零售”的必要性

“互联网+农村零售”即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农村零售业中采购、管理、服务、物流配送和信息运用等环节的融合、渗透、延伸、演进。京东开展的农村电子商务,没有与传统零售业的融合,以及用020模式改造传统零售业部分环节,都不能称之为“互联网+农村零售”。

传统农村零售业由于是一个单向、封闭的系统,导致部分环节的改进无法降低整体成本。而“互联网+农村零售”是对传统零售业的破坏性创新,将构建一个共享、透明、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环境。

共享会降低成本。信息共享一方面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建立数据共享中心,随时盘点库存和销量,加强与上下游联系,避免缺货造成的损失,同时帮助供应商有计划组织生产;透明会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农村零售”不仅可以满足顾客的更多需求,而且农民对零售店的不满,更愿意在网上反馈,这有利于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开放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互联网+农村零售”打破了原来农村零售各环节封闭的环境,让商品、信息、人自由流动起来,推动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互联网+农村零售”可以建立一个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市场反应最快的的经营状态。

2“互联网+农村零售”的典型模式

2.1政府主导模式

在政府的引领下,湖南省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农业银行、电商企业展开合作打造了“实体+网络”“手机+电脑”的“互联网+农村零售”模式。公司获得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的大力支持,依靠遍布农村的供销社网点,采取加盟店的方式吸纳会员,同时成立服务中心为会员店、加盟店和农民提供服务,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实体平台。公司还打造了网上供销社和电商平台供销通,与省远教办合作开发网上信息广场。农民可以利用该平台供需信息,完成生活缴费等。公司还与物流企业合作,促进供应渠道下沉,让农资、消费品流人农民手中,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该模式下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将供销社经营网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能快速实现全方位覆盖。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已成熟的电商企业大市场平台的优势,不能引进电商企业、零售企业成熟的销售、管理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往往遇到困难。

2.2企业主导模式

诺普信集团在“互联网+”行动的背景下,本着服务三农的梦想与各县级政府展开合作而设立田园圈计划。公司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整合最好的产品资源,与国内最优秀的生产商、经销商合作,打造了基于专业作物的田园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汇聚大批作物专家、种植达人为农户提供植保服务,并将农民需求反馈给公司,促进公司产品销售;农集网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农资信息,借助此平台公司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植保技术,同时还可进行宣传推广工作,增强了公司影响力。

该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公司有多年的销售经验,了解农民的需求。缺点是缺乏政府的引领、支持和对农民的培育,再加上短期盈利困难,企业的能力有限,有可能会拖垮企业。

3“互联网+农村零售”新模式的塑造

3.1主体参与的动力分析

政府对农村零售市场的不重视和对“互联网+”理解不深刻,导致政府动力缺失。“互联网+农村零售”对传统零售商业重塑带来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能带动农民就业等,形成了政府参与的主要动力。然而只有政府参与又会导致企业缺少竞争,发展缓慢等问题。

农村零售市场巨大的潜力对企业形成很大的诱惑。而现实中发展“互联网+农村零售”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这是因为发展“互联网+农村零售”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长,致使中小企业都被挡在门槛外,缺乏参与的动力。另外,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盲目性,仅依靠企业发展“互联网+农村零售”,不能达到最大的社会效应。

农民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对传统零售业的依赖,导致农民参与“互联网+农村零售”动力缺失。而“互联网+农村零售”模式下的商品双向流通,能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形成了主要的外部的拉力。

只有将三种动力融合起来,形成整体驱动,才能让动力机制更完善。

新模式下,政府负责引领企业进入农村零售市场同时负责对农民的培育工作;企业要发挥纽带作用,做好与政府的沟通,与农民之间进行商品传递;农民在接受政府培育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参与到该计划中去。政府、企业、农民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模式就能顺利地运行下去。如果要让该模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还要做好将政府搭建的平台、自身的技术、农民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工作。

3.2新模式的塑造策略

新模式可以描述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参演”。这种新模式下,能够取长补短,更好更快地发展“互联网+农村零售”。

传统农业缺点篇(3)

一、农业生产特点分析

(一)农业基础较好,发展历史悠久,发展历程曲折

独立以前的尼日利亚受英国殖民经济的深远影响,农业由单纯的食物生产转向面向世界市场的经济作物生产;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尼日利亚已经形成明显的可可、棕榈、花生和棉花等专业农业地理区。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出口花生、棕榈和可可三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0%。农业结构单一畸形发展,小农经济,生产技术落后。

独立以后的十多年,农业发展缓慢。1960年,尼日利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64%,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5%。农业经历了短期繁荣后,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据世界银行统计,农业产值平均每年下降0.4%。到70年代初,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至44%。土地分配、利用的不合理,给农业发展带来了障碍。农业生产方式、工具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地区农田还实行休耕制,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90%以上的农田没有灌溉设施。稻谷的产量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增长稍快。经济作物基本上是由小农种植。可可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曾经是非洲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及世界最主要花生出口国和棕榈种植国的尼日利亚,棕榈油却由出口变为进口国。

70年代中期后,尼日利亚的“石油繁荣”对整个国家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原油出口几乎完全取代了农产品的出口。农业的衰退,使尼日利亚从粮食出口国变为粮食进口国,传统经济作物产量和出口急剧下降,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的落后直接制约着整个经济的顺利发展。1970年,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率降至30%,1980年仅占2.4%。农业增长率也呈下降的趋势,1970年至1974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8.8%,但在1984年农业增长率-一度跌至-4.8%。80年代,农业产值在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至23%。面对农业危机,尼日利亚政府采取了增加农业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从进口性经济和消费国变为自给自足的国家的目标。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

(二)90年代以来,采取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农业生产有所回升

9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90―1999年粮食的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但粮食仍然需要进口。农业增长率在2%左右的水平徘徊。近年来,奥巴桑乔政府继续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中心地位,稳定物价,提高农民的福利,重视研究农村现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等,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三)目前农业是尼日利亚重要经济部门,但生产水平低,粮食仍不能自给

目前,尼日利亚农业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其中雨养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4%,畜牧、林业、渔业则分别占10%、2%和4%。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耕作粗放,劳动工具简单。全国65%的人口务农,70%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农业,90%的人动与农业有关。2001年,农业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为小于5%。2002年农业出口和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分别为0.94%和4.59%。2003年,尼日利亚谷物产量2445.7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18%的份额。农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可可、橡胶、棕榈油及皮革和毛皮。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三大可可生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科特迪瓦和加纳。

二、尼日利亚农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从根源上分析,非洲国家的农业问题是由自然、历史、国际、国内等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根据主导因素作用的不同,归结起来有“外因论”、“内因论”和“环境论”等观点。而农业基础较好也比较多样化的尼日利亚的农业衰退问题,主要作用是“内因”。

(一)农业萎缩,农作物的产量低,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尼日利亚农业一路滑坡,部分地方由使用联合收割机退步为刀耕火种。农业从主要的出口产业变成主要进口产业。只有可可仍具有一定出口规模,近年来产量在15万吨左右,而90年代初期年产量曾达40万吨。据我驻尼日利亚农业南南合作专家组测算,尼日利亚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例如水稻的公顷产量只有1-2吨,而中国一般在8吨左右,高产纪录已经达到15吨。农产品质量比较低,特别是大米的质量和口味比进口的要差很多。

(二)农业科技落后

在尼日利亚,农业科技推广迟缓,品种更新非常缓慢,杂交种应用极为有限。由于经费不足,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很低,技术人员对新技术了解较少,推广活动作用有限。良种的供应量偏少,种子质量没有保证。在尼日利亚除玉米杂交种尚有一定播种面积外,其他作物的杂交种应用都很少,普及率低。当地种植和管理技术落后,如在一些地方水稻采用直播,苗龄长,苗弱;育苗的水稻也存在施肥不足、播量过大、稻苗纤弱的问题。田间管理粗放,农田除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黄瓜、西红柿不搭架整枝,芒果、柑橘等果树不修剪、不施肥等。尼日利亚人常用的农具主要是传统的短把锄和砍刀,生产工具落后,造成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

(三)土壤肥力偏低,肥料短缺,化肥施用量少

尼日利亚土地瘠薄。据尼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调查,尼日利亚80%以上的土地严重缺氮(氮含量0.1%以下),75%以上的土地严重缺磷(磷含量10mg/kg以下),60%以上的土地中度或严重缺钾(钾含量25mlg/kg以下)。由于价格过高,全国实际化肥的年施用量只有100万吨左右(各种

肥料合计),平均每公顷仅30多公斤,远低于中国的农田施肥量。

(四)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费用过高

在尼日利亚,农产品的产地距离大城市较远,农村的交通普遍不畅,运输成本高,缺少大规模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因此单位农产品的中间环节费用过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农民卖出价的数倍。

(五)灌溉面积少,主要是雨养农业

在尼目前的2820万公顷耕地中,水浇地面积仅有20多万公顷。大量缺乏灌溉系统的农田不仅旱季无法耕种,而且因为年际降雨变化很大,雨季的产量也不能保证。

(六)农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致使食物短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尼日利亚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要以玉米、高梁、薯类等杂粮为主,无法满足以大米、面粉为主的城市居民的细粮需求。而尼日利亚受种植技术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稻麦产量少且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人口的食物紧张而依赖进口的局面。

(七)农业环境恶化

由于大量树木被砍伐作薪柴,土地沙化现象在北部十分严重。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灌木丛生;另一方面木材储备日益枯竭,急需重新造林,木材大多数作为燃料烧掉。旱季烧荒现象在尼非常普遍,原因在于农民与牧民有一些利益冲突,烧荒可以防止牧民进入耕地。另一个原因是烧荒后土地便于开垦。但是烧荒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烧毁了地面落叶层,不利于培肥地力。

(八)农业发展的资金短缺,政策不当

尼日利亚农业资金短缺,劳动力不断流出,生产资料投入不足,农业发展乏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区域性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的指导协助下,尼日利亚曾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计划及食物发展计划,但是最大的执行问题就是资金缺乏。此外,政策上的不当也是计划不能实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尼重视出口作物生产和石油开采及与石油有关的工业发展,忽视粮食作物生产,把最好的土地、大部分水利设施、资金、劳动力、肥料和农药等都投入到出口作物生产,而生产粮食的土地则经营粗放,产量很低,价格低,农民负担加重。致使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从粮食自给国变为粮食进口国。

三、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思考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比较  从农业的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传统农业单纯依靠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现代农业则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的,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它以科学技术为强大的支柱,体现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它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使农工商品结合得更加紧密;它突破传统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它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二)尼日利亚的农业经营方式分析

尼日利亚的农业经营方式有非洲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以分散的个体劳动为基础,采用当地传统农作制或牲畜饲养方式。尼日利亚大多数人经营以小农经营为主的传统的农业部门,农民在固定的地块上实行休耕轮作,个体农户经营分散,生产工具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多靠畜力或人力犁地。还有私人中小农场规模较大,从事集约或半集约的小商品性农业。在人口密度高的省区,小农场一般在2-3公顷,种植多种作物,商品作物与自给作物兼而有之,土地利用较集约,不休闲或短期(一年左右)休闲,实行多种形式的间作。人口稀少的内陆草原带上还存在着灌丛轮种制和草地轮种制甚至游耕农业或称“迁徙农业”。这种传统的落后的农作制自然是很不经济的,也是不持续的。

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是指建立在现代技术和管理基础上的农业生产,主要存在于种植园和大型私人农场中。一般说,种植园拥有连片的大量土地,占地上千上万公顷,资金丰厚,生产管理技术比较先进,园内建有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场房、加工修理系统、供水供电设施等。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和农场多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如咖啡、茶叶、剑麻、甘蔗种植园等。尼日利亚经营50公顷到2万公顷土地的私人农场现在开始增多。

(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尼日利亚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尼日利亚的传统农业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农业也可以实现粮食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有限度的,只要是在这个限度范围内,所有的增长手段,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可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这些手段措施的效用也会像粮食产量的增长一样,受到强烈的遏制,从而使人们期望着要走出困境的持续增长又中断了。毫无疑问,要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把一般性的农业增长转变到真正的农业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只有在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转变后,现代科学技术才可能大范围地进入农业生产,并充分发挥作用。

从非洲范围看,一方面,尼日利亚是非洲的大国,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农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好,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尼日利亚原就具有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的大农场和种植园,具有一定商品性农业的基础,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的长期经验,亦即具有农业现代化转变的比较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尼日利亚农业发展可行的方向。

(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尼日利亚农业发展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根据尼日利亚目前农业现状和问题,实现农业的转型还存在相当的困难。尼日利亚农业人口比例大,城市化水平低,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落后,资金缺乏,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作物产量低,不能自给,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单生产技术、遵守休耕制度的传统小农户的农业产出约占其全部农业产出的2/3。小规模分散农产不能获得先进的生产要素,无法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农业科研不能根据农户的需求进行研发,不能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无法快速传递技术信息;做不到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还能保证保护

生态环境,真正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机构保证对农业的各种投资和优惠真正落实,以提高农民的福利;农民的观念意识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薄弱,使长久以来的传统经营方式难以改变。种种因素大大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尼日利亚的农业转型艰巨而曲折。

(五)实现农业转型也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条件、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和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产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商品化,农村服务社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结合尼日利亚本国实际综合来看,尼日利亚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在三大战略、四大支撑系统和六大产业方向三个层面上采取措施。三大战略是转变生产方式,拓展农业功能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大支撑是政策支撑、科技支撑、设施设备支撑、人才支撑;六大产业是构筑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健康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农业服务业。

四、尼日利亚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一)扩大食物生产,满足基本需要,实现食物自给

根据尼日利亚的农业问题,比较全面的战略观点应该是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既考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又兼顾“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或“自主自足内向性发展战略”的协调折衷观点。首先,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力求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把“实现食物自给作为首要重点,减少食物的进口,促进本国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把战略目标和重点放在主要围绕国内的基本需要,扩大食物生产;其次,发展出口作物生产,增加收入,缓解自身生产不足。

(二)解决资金短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在“优先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战略思想下,增加农业投资,使其能达到占国民总投资的30%以上。使农业发展建立在比较扎实的物质基础上。解决资金短缺的途径有三种:一是争取非洲以外国家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援助;二是发展国内以及非洲各国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运用集体的力量建设农业项目;三是动员和挖掘本国的资源潜力。

(三)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这涉及价格、税收、收购、汇率等一系列改革,其中价格和收购政策改革尤为重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价格政策是鼓励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显得很重要。还需要实施其他的配套政策和改革。现行的农产品收购和销售有国家控制和垄断,这种垄断的经营方式缺乏竞争,存在许多弊端。改革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在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竞争。

(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实行多样化生产

农业萎缩、食物短缺和农产品出口情势不佳是当前尼日利亚面临的两大难题。在扶持小农的同时,鼓励外资和本国资本投入农业,兴办种植园或现代农场。改变“单一经济”的农业发展状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作物种植及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既发挥原有的优势,也要结合本国条件创造新的优势。扩大食物生产和发展出口作物,并作为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多元发展。调整片面的结构,以建立起富有弹性和应变能力的结构改善国际贸易的地位。

(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尼日利亚除热带雨林区以外还有其他干旱半干旱区域,在发挥现有工程的同时,继续兴建必要的新项目。加强交通建设和仓储建设对于提高和稳定农业生产,稳定供应和农产品出口都十分必要。

(六)加强农业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发农业科技  农业研究、推广工作薄弱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病虫害、土壤肥力、杂草及作物退化等问题缺乏有力的技术措施加以克服。尼日利亚设有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等机构,农业研究也有一定基础,但现有的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在充分发挥原有机构潜力的基础上,充实各级农业研究机构网络,加强与其他国际农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开发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七)改革土地制度

合理的土地制度,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增长,有利于土地的长期投资保护和土地持续利用。尼日利亚要发展农业就必须从体制层面着手解决土地制度问题。改革土地制度,稳定土地权属,加强土地管理,为农业领域的企业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八)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在尼日利亚农业发展中还需要改变不合理的耕作和放牧方式,改粗放利用为集约利用;防止土壤沙化、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越来越少的植被。实现农业结构多样化必须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既要考虑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又要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传统农业缺点篇(4)

有专人组织的教学模式。在春播、秋收后,农牧民聚在一起学习相同知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乡,种植业与畜牧业侧重点不同,安排的课程有显著差异。传统农业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

2.面对面教学教师和学员处于同一物理空间

师生面对面连续进行教学,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可相互探讨,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但它存在一定缺点,课堂教学中,学员被动听教师讲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员。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农业教育的融合

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二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科学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提高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1.在传统农业教育中开展适度的远程教育活动

传统农业教育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其产生与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于教育资源和教育要素的供求关系。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是在短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大量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其最大局限性是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为使远程教育活动融入传统农业教育,我们应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的教学环境。创新型教学环境有利于创设多种情景,使许多深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便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总之,在传统教育中引入远程教育,可在保持传统面对面授课制的基础上,更好地因材施教,它优化了传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有利于学员的知识获取。

2.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中要渗入适量的传统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是教与学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虚拟教学环境。学员在远程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律、人文意义的缺失等问题,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要加入适量的面授教育活动。当然,远程教育的缺陷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的存在,正是它的本质特征及其优势与不足决定了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样,正是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不同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框架与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缺点篇(5)

1.研究系统。研究系统是农业技术及农业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者,其有效性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知识和用于知识创新(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供支配的资源。显然,科研人员是这一系统的管理者,技术研究的成效是对其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技术的生产过程中,科研人员除了其自身的人力资源外,更重要的是从外界获得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政府部门或来自于农业生产实践,并由此获得必需的经济资源和足够的社会资源的支持,即在缺少资金和社会关系的情况下,任何有才华的科研人员亦是无能为力的,很难将他们的理念、知识和信息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技术成果。

2.推广系统。推广系统的运行是由推广人员主导的,在将农业研究系统和农户系统关联在一起的过程中,推广人员被视为农业技术的“二传手”,在新技术和相关知识的传播中,起到一种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因此,对于推广系统的管理,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而推广人员作用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技术的可获取性、有效的推广手段、可获得的经济资源(资金和物资)和社会资源(同农民和社会相关部门关系的紧密程度)。

3.农户系统。农户系统则是以农民为中心,以其可支配的资源为边界而界定的。同传统的农业推广多集中在农业生产系统不同的是,农户系统更关心的是农民本身以及其对资源的获得、支配和管理等过程。因而,农民作为农户系统的管理者,其能力的高低将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各种资源对这一系统运行的综合作用。

二、农业推广系统运行中的互动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农业推广活动的成功与否实质上是上述三个子系统中,三种不同主体间相互关系的互动而决定的。他们在以农业技术为载体的整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协同发展,以不断建立起农业推广的整体运行机制。其动力表现在人们以对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联。不同系统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效率首先取决于其主体的需求和兴趣,其发育是与不同利益主体在各自环境中形成的价值取向相关,同时亦取决于其主体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当然,在对资源有效性的理解上,由于人们对可见的物资形态资源的偏好,而忽视了非物资形态、不可见的资源类型的巨大效应,其中包括知识、信息和人与人之间所缔结的各种关系。由此而决定了不同系统运行的特征,即使在同一系统内不同分系统及个体间在运行上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传统的推广计划项目中,人们的假设是各利益主体的运行目标并不存在差别,从而为推广活动中普遍的行政命令式方法提供了依据。但由于每个系统的需求不同,加之系统本身存在差异,实际上已形成了自身运行的不同目标优先序。当三个子系统的优先序一致或接近时,便能有效地发生整合性的关联,从而促进并加速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农业的技术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而当三者的优先序相差极大或完全不同时,则三个系统便处于独自运行的状态,彼此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前一种状况是我们所追求的,而后一种状况却是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系统突出的现实问题。在现代农业推广活动中,我们亦假设在同一地区不同农户间在选择和运用新技术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事实上,当我们把每一个农户定义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时,他们在需求、管理能力、有效资源调动及对技术本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许多技术在示范阶段虽取得了成功,但在普遍应用阶段却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示范农户和一般农户,甚至贫困户的非同质性特征。当然,按照某项技术在一定区域内应该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假设而形成以推广规模确定推广绩效的考评制度,则在很大的程度上助长了人们仅追求同质性而忽视差异性的倾向,即使在很小的区域内,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基础及现有技术水平等方面,客观上亦有本质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的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可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方法。

三、农户系统的效率是农业推广系统的核心

我国农业及农业推广中的低效率是同以传统生产方式经营的农户系统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密切相关的。实际上,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农业推广系统运行的核心。农民对农户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亦是研究系统和推广系统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因而,忽视这一点必然会产生各种弊端。尽管我们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农户系统我们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如:我们对一般农户的需求和问题了解多少?我们对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是否进行过有效的评估?我们对其资源特点和潜力是否做过系统的分析?我们是否理解农民的思维特点和他们在技术创新中的行为特征?农民不采用某一项新技术其原因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钱和物质,可能还有更多的我们所不了解的深层次原因。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以分析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之上的,其思维特点是逻辑的、呈直线性,而其同农民的传统知识体系间却存在着许多不相容性。农民的思维特点表现出原始的整体性,即以其家庭为核心而将其可支配的各种资源综合在一起,在外人看来会呈现出某种极不清晰的景象。然而,他们却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虽然从管理效率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许多值得争议和改进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愚昧无知的。尽管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了解得不够,但作为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对他们的传统知识体系又知道多少呢?当科研人员们考虑作物栽培系统中如何施肥、灌溉等技术问题时,农民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其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有效益的非农性经营活动中去;当推广人员为亩产增加10%的技术津津乐道的时候,农民可能正为市场农产品价格一跌再跌、家中的存粮卖不出去而苦恼。科研人员往往关注的仅仅是一个局部(点),推广人员关心的则是某一个方面(面),而农民考虑的却是同其家庭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可见,思维方式和侧重点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各利益主体缺乏有效的沟通。科研人员的精确思维和农民的模糊思维间往往缺少纵向可比较性,由此而引起的误解和由于沟通不畅出现的冲突,在现实的农业推广活动中处处可见的。当人们对同一事物缺乏共同理解的基础时,有时甚至会对对方良好的愿望和动机产生不应有的怀疑,缺乏彼此间最基本的信任感,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于过分强调我们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利益,过分看重我们的知识和能力,而没有认真地吸取他人的长处时。传统农业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是农业推广系统运行的载体,由此而形成了推广过程中的物资、能量和信息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和流动。人们基于新技术的采用会增加所有个体的利益这一基本假定,从上而下地传递着能改变农业生产状况的物资、能量和信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忽视了农民人的因素及市场、资源、环境等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技术信息在进入农村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障碍以及人们获取信息机会的严重不平等,使新技术应用的结果往往只是少部分的农户受益,而更多的农户则受益甚少或甚至受损。这种以研究部门或以科研人员为主导的农业推广系统,要求推广人员和农民对其技术予以适应,而当客观上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管理能力达不到其技术的要求,推广系统和农户系统的资源不能有效地得以调动的情况下,农业推广系统的运行是低效的,并造成各利益主体间利益的分离格局。

四、农业推广系统中利益整合的观念转换———以农民为主导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农业推广系统的运行是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在推广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整合。当以利益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并成为其动力机制时,以农户系统为主导的农业推广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使农业推广工作打开新的局面,得到新的发展。但是,须在观念上实现重要的转变:首先,需要在心理上不断克服科研人员在同推广人员的比较中以及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比较中所存在的某种盲目的优越感;其次,要尊重农民,包括尊重农民的价值观、农民的知识、农民的劳动、农民在推广活动的权利,使农民的弱势地位得到真正地加强;其三,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使推广活动成为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民互相学习的过程,由比而促进现代科学知识在传递中的不断转化,最终为农民所理解、接受和应用。同时,农民中所蕴涵的巨大创造性和丰富的乡土知识,真正成为广大推广人员和科研人员进一步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农业推广系统运行过程中,农民应成为农业推广活动的主体,农户则作为农业推广活动的基本单位,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第一,农户的利益要优先得到考虑,将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利益寓于农民的利益优先得到满足的过程之中,否则,很难在推广活动中充分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把人作为农业推广的载体,针对农民对农户系统的管理水平,确定农业推广的方向,以不断提高其对农户资源的有效管理为重点,否则,增加的物资和资金投入很难产生其应有的效应;

第三,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反映出农户系统运行中的有序化程度较低,即农户现有的资源并未得到全部而有效地利用,增加农户系统运行的效率是农业推广的重要内容,将农民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设定在农户系统内部,而外部的作用则起到加速其进程的效果,否则,很难在推广活动中达成一致的共识;

第四,在强调农业推广旨在改变农民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之前,要先改变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自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否则,很难将我们的所谓创新行为归结为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

传统农业缺点篇(6)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

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

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

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

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

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

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历来被称为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的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推动生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信息化重视程度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对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还不够重视,还在利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缺乏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有什么吃什么的时代,逐渐在向吃什么有什么的时代转换。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需求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统计和分析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结合农业科技知识筛选出较好的种植方案建议。这样即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又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产品滞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而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盲目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种植。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方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农业信息化体系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障,这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和推广。

2.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的欠缺。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不足,使得地方农业经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以新闻、政策法规、转载刊物为主,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行情调查分析,缺乏对市场行情动态的跟踪,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适用度等等。因此,需要迫切提升相关信息的更新度,迫切提升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完善数据库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推行效率。除信息资源更新和分析不足外,资源展现形式单一,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一个表现。此外,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因素之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越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越容易。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所受教育不多、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让他们掌握较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成为较难实现的任务。农业科技人员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可以研究高效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这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但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员和地方政府职员的非专业化,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低普及率使得他们获得高效有用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信息化角度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

1.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多向地方政府宣传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以地方政府作为依托,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调动当地农民和基层作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信息库、资源展现形式和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信息库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信息库中的数据真实性、更新度、信息的加工准确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等等,都将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针对资源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手机通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刊、网站等多层次的媒体平台来推广信息,也可定期举办交流会,实现信息互动。对于合作机制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地信息库实现整合和共享,创设一个共享交流平台,这即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能为建立更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机制打下基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和农业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可以考虑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广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化意识培养。在地方设立专业信息化站点,对基层作业者进行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推动农业科技化知识的更好普及,减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力。除了定期对广大农民的知识科普,还需要对管理部门职员定期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更好的建设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利用制度保障留住紧缺的农业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为农业地区提供专业性保障,组建一支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专业团队。以专业信息化站点、核心专业团队作为中心点,以地方广大农民和地方企业经营者为扩散面,加速科技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在完成知识普及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速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

三、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广大的农耕土地和大基数的农业生产人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利用程度,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现状依然不够乐观,还存在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低、信息资源欠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而且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相互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更好、更平稳、更平衡的发展。

传统农业缺点篇(7)

一、 引言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部分学者以此数据为依据,并结合人口红利指标声称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在2012年已经到来。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判断,自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出现以来就争论不断,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出现。之所以出现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对“刘易斯拐点”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并不统一,正确理解“刘易斯拐点”的含义和寻找一个恰当的判断指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刘易斯拐点”的由来

“刘易斯拐点”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其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来的。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这两大部门,前者以传统农业方式进行生产, 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生产率为零或为负。而现代工业部门则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现代部门可向传统生产部门支付比传统部门稍高的工资以获得接近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为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将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为止,最终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并据此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以一个维持生活所需的工资水平源源不断地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二元经济完全消解,经济开始进入新古典主义体系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在此以后,刘易斯于1972年又发表了题为《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的论文。将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细分,并提出来两个拐点的论述。“刘易斯第一拐点”指劳动力由原来的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工资由原来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上升;“刘易斯第二拐点”指工资水平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力在整个经济配置中完全商品化,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刘易斯拐点”状态。“刘易斯第一拐点”与“刘易斯第二拐点”的内涵虽然不同,但都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前者是劳动力要素短缺的开始,后者是统一劳动力要素市场最终形成的标志。

三、 以工资水平和人口红利作为判断标准存在的误区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正确认识和定位我国劳动力转移阶段,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易斯两个拐点有着重要的定性意义,但量化的判断指标却并不统一。理论上讲,传统农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意味着劳动力要素稀缺性的开始,“刘易斯第一拐点”到来,两部门工资水平的一致表明“刘易斯第二拐点”的形成。

然而,实际上,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并非一成不变。需要解释的是,假如传统部门的分配是按照产品共享的原则进行,所有成员都取得其维持生存的平均劳动成本。那么在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后,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保持总产出不变,同时因为人数减少而收入是平均分配的,留在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者会得到一个略有增加的报酬。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03年~2010年的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并且很多学者将“珠三角”等地从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作为判断我国“刘易斯第一拐点”出现的标准。笔者认为,虽然2004年发生民工荒以来,农民工工资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实际工资却没有实质性的增长。根据2004年9月国家劳动保障部课题组的《关于农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公布的一项调查,12 年来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农民工的实际工资不升反降。此外,“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区域性的问题,而不是全国性的问题,并且随着地区开发和沿海产业向内地的转移,农民工就近择业的范围更大,内地劳动力向沿海的转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总体来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依然较低,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9年农民工工资只相当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8%,小时工资只相当其43%;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以这样的一种现象和工资结构水平来判断我国“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并不恰当。

而以人口红利作为判断劳动力稀缺性的指标,并以此推断“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时间同样存在缺陷。人口红利的判断指标是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分母,将其他年幼和年老者作为分子,两者的比值称为人口抚养比,如果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非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则人口抚养比指标下降,同时也意味着该国处于人口红利时期,如果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小于非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则人口抚养比指标上升,同时表明该国不存在人口红利。

运用人口抚养比作为判断劳动稀缺性的指标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劳动人口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否则以该指标作为判断依据会存在不恰当的地方。假如一个国家现阶段拥有2亿劳动力人口,而经济发展状况却只需要1.5亿人口,这种情况下,即便随着人口的老化和出生率的降低,劳动力人口出现绝对值的下降,人口抚养比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只要劳动力供给超出劳动力的需求,那么劳动者报酬就有可能依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存量依然大于我国的劳动力需求量,虽然随着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人口的不断上升。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供给大于需求的现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受到影响,人力成本会被逐渐推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和劳动稀缺性的表现之间存在一个时滞。虽然运用人口红利拐点作为判断劳动稀缺性的判断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它的出现依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它标志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已经势在必行。

四、 判断标准的选择和时间预测

为了准确的判断劳动力要素的稀缺性和“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时间,选择一个恰当的量化标准显得尤为必要。经济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转移,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逐渐减少,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逐渐增多,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部门的产出逐渐下降,非农业生产部门的产出逐渐增多,由于在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大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所以社会总产出是不断增加的。同时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由劳动的边际产出价值决定,并且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设下,非农业部门只需要支付一个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可以得到无限的劳动供给,因此社会的劳动工资水平取决于农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而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随着劳动力的减少逐渐增加,劳动者报酬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根据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和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可以将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劳动力转移初期,由于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远大于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产出,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大于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第二阶段,劳动力转移中期,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依然大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但是两部门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逐渐等于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第三阶段,劳动力转移末期,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小于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直至两部门之间的边际劳动产出趋于一致。劳动报酬在社会总产出中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

由此可见,在二元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要素的稀缺性开始凸显,其外在的表现为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而此时产出的增长水平随着单位工资雇佣劳动力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因而,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社会产出的增长幅度与劳动力的工资变化作为判断劳动力稀缺的标准。在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与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相一致,劳动收入在总产出中的占比达到最低点,即U型变化趋势的最低点,此时劳动力的稀缺性开始体现,“刘易斯第一拐点”随即出现。在劳动力转移的第三阶段,农业生产部门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相等,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形成,“刘易斯第二拐点”出现。

在这一判断指标的基础上,为了准确预测我国两个“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时间,需要测算出我国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和非农业部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和)的生产函数。在已有的研究当中,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是实际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生产函数,其一般表达形式为:Y=AL?琢K?茁,其中,Y为产出,L为劳动力,K为资本投入,A、α和β为待估参数,分别代表技术因素、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本文在对我国农业部门生产函数和非农业部门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时也采用这一表达式。

在数据的选用上,产出Y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中国统计年鉴》中列示了1978年~2011年的我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数据,为了数据之间的可比性,我们剔除价格的变动因素,从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按照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和1978年的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数据,通过计算得出三产业按照1978年价格计算出来的产出Y。从理论研究上来讲,劳动投入L应当使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衡量。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劳动投入时间的变化、劳动强度的变化、劳动人员素质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但由于我国统计数据当中无法提供此类数据,本文采用年末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来反映劳动投入。资本存量K的数值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数据,本文借鉴张军(2004)估算出的全国资本存量数据和徐现祥测算出来的我国第一产业资本存量的数据。

在这一数据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的测算,得出我国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为Y1=0.107 667L10.901 14K10.098 86,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为Y2=0.569 657L20.284 22K20.715 78。按照最新年度即2011年两部门的资本存量和劳动总量计算可以得出,当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为23 000万人,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为53 420万人时,劳动报酬占比达到最低点。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数量为26 594万人,与劳动报酬占比拐点出现的就业人数23 000万人相差3 594人。如果按照农业人口平均每年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移1 000万人的速度计算,3.6年之后即2015年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拐点出现。根据前面的分析结论,这一时间也是我国“刘易斯第一拐点”出现的时间。

同样以这一数据为基础,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计算,至少还需要20多年的时间,我国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即“刘易斯第二拐点”才能出现。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两部门的生产函数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发生了变化,依然用现在的生产函数来预测会有失偏颇。因此,本文不能准确预测出我国均衡的劳动报酬占比出现的时间,只能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虽然不能提供一个定量的指标,但也许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结束,我国的均衡劳动报酬占比也将有可能随之到来。

参考文献:

1. 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国家统计局.200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2.

3.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1):70-82.

4. 罗长远.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11):86-96.

5. 蔡.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传统农业缺点篇(8)

中图分类号 F832.35;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90-02

1 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随着20世纪后期“农村扶贫”和“微型金融”的推开,联合国于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在政策、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支持下,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将会建立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即可持续的、能够给人们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1]。2006年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带入中国,致力于提高金融覆盖面,体现了金融公平。

近年来,随着微型金融的发展,农村信贷市场越来越得到重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普惠金融重点关注金融涉及面较少的农村、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等,重视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现实中农村地区往往基础设施较为欠缺,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产业风险较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经营农村金融时产生较大的成本,影响其财务可持续性。2013年6月随着余额宝的面世,互联网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这也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良好发展,这才是重中之重。

2013年6月13日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余额宝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从此也翻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页。余额宝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上市18 d规模即达到66亿元,半年后规模达到1 853亿,2014年末达到5 789亿元,是2013年的3倍左右,余额宝的发展正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便捷交易、稳定收益。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2]。互联网金融正以其极具个性的特点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并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提供支持。

2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可行性

普惠金融是新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新事物,在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普惠金融具有划时代意义。分析为什么金融资本在市场的作用下不愿意流向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不愿意进入农业产业。因为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与工业相比,农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的特点,且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农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容易驱赶资本。农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居住地点往往是分散的,使得资本信贷增加了交易成本,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金融抑制。这些产生金融抑制的因素可以说是地理方面的影响,当然还有供给方的价格排斥、营销排斥以及需求方的自我排斥等[3]。“距离”导致金融抑制产生,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将有效缩短农村地区与金融机构的“距离”。

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网上服务平台和移动支付手段,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资金运行效率低的问题[4]。通过实现农村互联网“村村通”以及互联网金融下放农村,减少农村金融传统机构的物理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电子化的交易与批量化的跟单处理,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降低相关机构经营成本。通过农村信贷大数据的批量储存、分析、处理,可以快捷高效地了解农村金融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信用历史记录以及生产经营情况,有效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

互联网金融依靠自身独有的优势,与传统农村金融开展竞争合作,为农村信贷新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主体越来越多。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进驻农村领域,众筹融资、网络信贷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快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互利合作也越来越多。2014年年末,京东集团与格莱珉中国达成合作,希望为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5年年初,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投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时借此扩大企业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范围[5]。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可行的,其实践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扩大了农村金融覆盖面,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支持。

3 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3.1 违约风险较高

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缺乏法律监管和保障,容易诱发非法集资、恶意骗贷的问题。以P2P为例,P2P网贷平台准入门槛较低,政府监管较弱,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容易吸引投资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期投资、高额回报”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吸引一大批客户投资其虚假项目建设、金融产品,然后卷款跑路,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近年矸⑸的P2P骗局不计其数,如非法敛财规模达500亿人民币的“e租宝”、2016年4月曝光的“忽悠3万人骗3亿元”的“惠卡贷”等。目前,我国近2 000万的P2P投资者中,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人陷入骗局,占比将近1%。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违约风险值得关注。

3.2 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

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从事金融活动的困难首先在于个人信用的衡量,然而中国农村征信数据资料缺乏是常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里,约5亿人的信息只有身份证号码,另外还有5亿人的资料没有进入该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农户。

当前,中国只有小部分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许多农民因为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行为而缺乏信用资料。而且很多进入征信系统的农户,其信用资料是不完整的,往往只具有基本信息与“银行信息”,缺失“非银行信息”。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使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时缺乏评定新客户信用的依据,增加了道德风险,减少了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互联网金融至今仍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业之间也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

3.3 管理体制有漏洞

首先,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是关键。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类似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清算结账的体制,其风控管理存在缺陷,在市场的单一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容易诱发各类风险问题。其次,在金融平台上,客户资料的保密、交易过程的资金安全这些技术管理都不容忽视,一旦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技术关口被网络黑客攻破,将会危及客户的信息与资金安全,也会使潜在客户丧失信心。最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对其缺乏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没有详细规定其准入门槛与行业规范,由此容易产生各种政策与法律风险。

3.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且不说互联网、电话信号的接入,村道建设、农业设备维护等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俗话说“路通财通”,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汽车都无法通行,更别说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说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是核心,而互联网是前提,前提都没有更不用谈后续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相关政府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虽逐步提高,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运用、操作等,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仍然一窍不通,即使有相关方面的说明,农户仍然难以完全理解金融的相关术语,更不用说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计算,因而进行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推广与教育也是必需的。

4 对策

4.1 政府要加大激励和加强监管

4.1.1 鼓励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一定冲击,政府不能因为其对传统机构的利益威胁而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反,竞争与合作往往是并存的,政府应该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弥补现实中的缺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其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互联网金融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资本运行效率。

4.1.2 加强监管。政府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需要就以下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管。例如,设立严格标准的准入机制;实行机构信息公开化,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按时上交相关时期的财务报告等;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指数,定时评估其经营业绩,要求其网络技术安全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对不符合相关指数的企业进行暂停营业或劝退等处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4.2 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提高农村的信用透明度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到金融体系中来,客户的信用评价仍然是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我国农村征信存在缺陷,信用数据采集过于狭窄,难以全面反映征信对象的真实信用状况。完善现行征信体系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积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征信体系,充分利用线下农村地区本土金融机构的人员网络与信息优势,联系线上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线上线下”征信体系的有机结合,分别发挥其优势,提高信用数据共享度,减少数据使用成本,从而降低信贷行为的违约概率,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效率,推进农村普惠金融。

4.3 增加农村地区基建投入,加大金融知识教育宣传

传统银行在农村地区增加营业网点会增加成本,影响其经营利润,单纯依靠这种内源式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落后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在支付电子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方式向偏远地区推广的成本毫无疑问将会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拓展成本。政府通过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完善这些落后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当运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农村地区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践提供基建支持。

对于农村金融的知识推广,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此会增加人力成本,但对于一些农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是可行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覆盖,网上金融知识的教育视频、文字介绍等都成为了现实,通过网络教育,一方面农户能够随时通^网络进行金融知识学习提高自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相当一部分人力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村基层干部的配合,引导农户进行网上学习。

5 参考文献

[1] 杨琳,虞斌.普惠金融文献综述[J].海南金融,2014(2):85-88.

[2]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103-118.

传统农业缺点篇(9)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的规模扩大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阻碍。

第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农村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供给不足、农民实际有效需求不足与难以满足并存的问题。供给不足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实力较弱。二是农村互联网金融普及度低。三是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较脆弱,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良莠不齐。从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侧来看,一方面,随着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及村镇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逐渐上升,但目前针对“三农”的理财产品缺乏,针对“三农”的贷款发放不足。另一方面,受传统意识、习惯以及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影响,部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难以信任,拒绝接受互联网金融。

第二、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条件相对缺乏。首先,互联网金融直接依托互联网技术及设备,而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终端设备缺乏,直接导致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低普及率。其次,农村地区的大数据残缺,不利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客户、实现精准经营。再者,农村地区的征信系统缺失,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较薄弱,其贷款需求难以满足。此外,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缺乏,致力于农村网络金融理论研究、产品研究的研究人员较少。

二、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途径

在农村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进程中,专门针对“三农”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而一般性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在农村地区获得快速发展。专门针对“三农”的主要的市场主体包括:传统农产品龙头企业,涉农电商平台,涉农网络金融借贷平台、涉农网络保险公司等。与此同时,并非专门针对“三农”的一般互联网金融机构,如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普及起了关键性作用。

(一)传统农产品龙头企业主动互联网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传统的农业龙头企业综合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凭借其客户与资源的积累,建立起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如中国农业巨头新希望推出的希望金融,致力于为集团的上下游产业链提供金融配套服务。希望金融通过与厦门银行合作,为农户、经销商等提供支付、借贷、保险、理财等服务。

(二)电商平台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

主要代表电商为阿里巴巴、京东。2014年,阿里巴巴开启农村互联网金融试点工作,通过在农村设立站点与服务中心、开展网络代购等业务,试图培养农村居民的网络消费习惯。2016年,蚂蚁金服专门建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将为“三农”提供全方面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为“三农”提供服务

一些专注“三农”领域的网络贷款、网络众筹平台不断出现,致力于为农业领域提供借贷服务。目前,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监管的逐步完善,网络贷款、网络众筹平台正面临严峻的淘汰与竞争机制。

(四)互联网保险机构推出针对“三农”的保险产品

农业互联网保险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为“三农”提供多样化、场景化的创新性产品。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整合国家农业大数据开发中心、农业信息化基地等,为农业互联网保险创造更优质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三农+保险”上来。中国第一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安信保险,由传统线下保险公司转变为互联网保险,其服务范围由上海扩展至全国。随着越来越多农业互联网保险机构的上线,“三农”将得到更多保障,从而获得更稳定的发展。

(五)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提供新型支付服务

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新型支付服务的覆盖率。商业银行联合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移动支付便民服务点”模式的试点工作,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实现了新农保、新农合、电视费、固话费、手机费缴费等便民服务的覆盖。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接受网络消费,从而加入电子支付的队伍。

三、互联网金融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偏远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鼓励农村居民购买智能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进一步扩张互联网金融空间界限做铺垫政府与商业银行要共同努力,使金融深入基层,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系统

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及实际状况,依托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多互联网场景式服务。同时要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主动深入农村群众,借金融与互联网工具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难题。

(三)完善农村征信系统

要通过建立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中心、地方性征信系统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补充的农户信用体系,来推动农村信用借贷的发展,使缺乏抵押品的农户可以享受消费贷款、生产贷款等。此外,也要完善失信惩治制度,对违约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约。

(四)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

传统农业缺点篇(10)

关键词: 生态角度;川西林盘;保护;利用价值

Key words: ecologic angle; Linpan of western Sichuan; protection; utility value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98-02

0引言

川西林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性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包含着景观生态学中基质(耕地)―斑块(林地)―廊道(水系)模型,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在漫长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个优美和谐、形如田间绿岛的农村居住聚落在广大农村区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乡村院落,这些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城市大面积绿洲,作用于成都平原的气候调节、环境改善[1]。这些林盘根植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产中,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历经数千年,仍保持着平衡,发挥着作用。从整体环境上看,若干林盘聚落自由组合,形成复杂而又有固定规律的网络结构,从城市到场镇,从场镇到村落,由大到小地被串联起来,形成丰富多样的有机生态网络。这些林盘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需要相互协调,维持着成都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林盘传承至今,同时也构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

近年来,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变得更加突出,由此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促使社会各界开始认真反思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川西平原在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下生长出的农居聚落形成了广大的规模效应,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代表川西平原本土的农耕特色日渐丧失,作为川西农耕生活方式载体的川西农居聚落――林盘也无法幸免于难,面临着日渐衰败消失的局面,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与农村建设中逐步呈现出来。为了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实现新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统筹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生态学角度对川西林盘的保护价值进行探究,提出了林盘保护和利用的对策,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对川西农村林盘的保护重视。

1川西林盘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模式面临被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城市社区、农村新型社区新型居住模式所取代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来,成都市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生活条件。传统林盘从数量和形态上均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传统川西林盘正逐年减少,特别是二圈层传统林盘正快速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农民对良好生活居住条件的向往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住户大量迁出造就许多空心林盘。如郫县在几年前,县域内共有大小林盘11000多个,现有8000多个,而经笔者调查,居住10户以上的林盘不足900个。

林盘减少是城乡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正快速推进的社会性因素,还有农民自身需要快速改善居住条件的原因[2]。从本文调查的林盘来看,多数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景观形态,但其自身居住条件不完善,普遍缺乏配套设施,环境脏、乱、差,而现存的林盘在建筑结构、风格和质量上亦差异很大。传统的川西民居建筑是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房屋和土草房;平面布局以三合院、L型布置为主,一般是各户独门独院,20-30户组成一个大林盘,3-5户组成一个小林盘。80年代以后,几次大规模的农房改造,传统的川西民居木质穿斗结构的小青瓦房屋逐渐被砖混平顶楼房所取代,现保存的传统小青瓦房屋较少,尚余部分土草房。经调查,林盘内现存传统乡土建筑数量仅约32%,且破败不堪;建筑质量普遍较差,房屋多年来缺少维修;供水设施缺乏,绝大部分为自家抽取地下水,饮水的安全性差;道路硬化不足,多为土路,交通不便;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露天堆放,人居环境差。由此,有经济能力的农户不满足传统林盘居住条件,向城镇或农村集中居住区转移,有的林盘形态尚存,但部分农户已人去房空。

因此,如何从生态角度切实保护好川西林盘这一独特的复合性农村居住环境生态模型,并非单纯的保护问题。缺乏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群众基础,为保护而保护,难以达到目的。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人居环境和有助于农民持续增收这二个前提条件,才能实现有效的保护。笔者认为,应该是建设性保护,对传统林盘进行必要的整治,补充设施、完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并调整产业结构、增添创收渠道,能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林盘景观形态得到保护并传承。

2生态角度的川西林盘保护对策

2.1 根建设性保护和保护性建设相统一的保护原则传统乡土建筑因其功能缺陷和现代居住需要的改变,不具有生命力,大多数农户、特别是年轻人都愿迁入新村或周围场镇。新农村建设需要为居民建房提供适应现代居住需要,并应吸取传统风格进行新型乡土建筑设计。基本方式为建设性保护和保护性建设相统一的生态规划[3]。保护中建设:对有保护利用价值的林盘,保持原形态,补充增添基本的配套设施,整治建筑和环境卫生,吸引附近分散的农户进入建房居住,建成具有传统川西农居风貌特色的农村聚居点;建设中保护:对部分可保护内容不多但点位适宜农村聚居的林盘,在环境和景观上,按川西林盘的形态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川西传统风貌特色与现代人居环境和功能相协调的农村聚居点。传统林盘对成都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占用土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笔者所及的川西林盘保护,不是保护所有的林盘,而是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按“三集中”规划的布局,在已规划布点的农村新型社区覆盖范围之外,把林盘保护点总量控制在能够满足20%左右的农村人口居住,以利于他们因地制宜地结合小型聚居方式从事农业、特色产业和旅游业。

川西林盘的分布和类型比较复杂,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以保护林盘生态环境为主,以保护川西民居聚落形式为重点,对于调查发现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老院子首先划为林盘保护点,把林盘规模比较大、居住人口多、植被环境好的林盘列为优先保护林盘,对规模比较大,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的空心林盘也划为林盘保护点。通过林盘分类比较和区域平衡、筛选,初步选出林盘保护点2800个,其中2000个左右实施建设性保护,800个左右实施保护性建设。通过改造、整理,建成具有林盘风貌特色、优良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成都农村小型居住点,满足66万农村人口的居住需要。

2.2 根据林盘类型采取差异化生态保护措施由于现存川西林盘之间的异质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使其得到长期有效保护,发挥应有生态效应,就应根据其自身的条件与状况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引入现代文明因素与科学元素,适时调整保护措施并加以一定程度利用,在此将选定的林盘保护点分五种保护类型:①农耕型林盘。这种类型的林盘其原有植被、房屋以及广阔的耕地均保存十分完好,保护时仍以原有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导,保护传统川西民居型聚落形态,完善基本生活设施,保留的耕地与植被同时可供人们从事农业观光和考察。②农家旅游型林盘。这种类型的林盘形态基本完好,拥有环境和交通优势,保护时应依托农业生产,乡村旅店和农家乐餐饮服务,为城市假日休闲提供活动场所。林盘的保护性建设应满足乡村旅店和农家旅游的需要。③特殊产业型林盘。这种类型的林盘其本身的形态已遭到破坏,可在保护时利用和发展已有的传统特殊产业,重点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水果,庭院经济、家畜养殖等特殊产业,发展特色经济。④生态型林盘。这种类型的林盘多为农户迁出且在近期内无居住需求的空心林盘,可利用生态林地进行适当地景观及设施改造,继续保护培育植被,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其基本功能是维护成都良好生态环境,不以居住为目的,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为人们休闲度假提供一个好场所。⑤新型聚居点林盘。这种类型的林盘距离农村新型社区和城镇都比较远,居住对象主要是土地整治、土草房改造和距离新型社区较远的集中安置户,保护时依托原有林盘,按规划新建设而成,吸取传统林盘的经验,注重环境景观形态的培育,既要满足现代人们居住的功能要求,也可兼顾有利于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开发。

3结束语

保护川西林盘,传承川西农居风貌特色,使其发挥应有的生态效应,是一项综合性的浩大工程,有很多问题需深入研究。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模式如何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相结合,在今后川西林盘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何与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相适应,如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人居环境和有助于农民持续增收,原真性保护与农户的生活物质需求之间的关系,均是林盘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成千个需保护和建设的林盘,每个林盘内的情况又千差万别,不同林盘类别的判定需要逐一调查判定,林盘内传统建筑的功能改造需现场逐一制定方案,工程量与工作量均十分浩大。希望建筑、规划各学术界的专家、同仁积极参与,为这一浩大的传世工程共同出力,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传统农业缺点篇(11)

Abstract: Based on agricultural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d the market statu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problems,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ourism success stories, and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strateg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F592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相关概念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农业景观、科技和文化的挖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美化乡村环境,满足游客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需求的复合产业。

1.2农业旅游的发展历史

国际上的农业旅游起步较早,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现代农业的功能从生产性拓展向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同时随着人们收入增长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中的居民亦希望着更多的乡村环境中放松,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早起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于80年代末,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展示吸引城市人口进行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国家旅游局相继推“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2004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旅游业发展要围绕“五个统筹”抓发展,把发展旅游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同年国家推出了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1.3研究意义

鉴于农业旅游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十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农业旅游的研究将会对农业和旅游业各自的产业体系优化与产值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促进一、三产业更好地融合,更加能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2.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国际案例

纵观国际上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为观光体验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三大类:

2.1观光体验型

观光体验型是农业旅游的最基础的模式。现代人向往对传统与自然的回归,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与城市反差鲜明,对现代市民游客的吸引力极大。全国各地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菜园、果园、茶园、花圃等,游客在内可以体验拔菜、摘果、采茶、赏花等多种农业活动。其中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日本旅行社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组织旅游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加工海带,草原放牧,牛棚挤奶,参加者有农牧学研究人员、学生、银行职员、公司白领。韩国的“观光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货为一体,有主题列车活动引导游客参观,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韩式套餐,茶园旅行组织游客带茶园采茶,周末农场组织城市一家老小耕作收获。

2.2都市科技型

都市科技型是农业旅游与科技农业相结合的产物。以高科技为特征,在城市或近郊建立农、林、牧现代农业生产园区,它们平时是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也可以作为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实验基地和推广站,兼具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的功能。国际上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代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新加坡创建了10大高新科技农业公园,兼具观赏、休闲和出口等多重功能,在花卉、鱼类和珍稀动物的观赏基础之上,应用最新的技术管理,如养鱼池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则用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同时另有50个兼具旅游特点和提供鲜活农产品的生态农业走廊,每年吸引500至600万的国际旅游者,年创汇超过50亿美元。马来西亚建立有农林旅游区以实现科技示范和生态保护的功能,四季馆内有温控四季农业景观,其中冬景馆对热带游客吸引力巨大。

2.3休闲度假型

随着传统观光体验型农业旅游业的延伸和拓展,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产业也在蓬勃兴起。主要利用多种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通过各种体验性、游乐性活动吸引旅游者前来短期住宿、休闲度假。其中以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为代表。比如法国的“农庄旅游”,建立有“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包括有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并通过旅游宣传手册大力推进法国的农业旅游。澳大利亚通充分利用农牧业,策划剪羊毛、喂羊羔、挤羊奶、看珍稀种羊等参与性项目,吸引市民利用周末和假日驾车前往牧场进行几日的度假休闲。美国政府鼓励将森林、水利等农业资源开发为农业旅游区,各家农场在报刊登广告,招揽游客驾车前往采摘水果和度假。

3.中国农业旅游现状

3.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与深入,品质一般

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多数的农业旅游业对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利用仍存在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多数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仍停留于表面的观光旅游的阶段,缺乏与当地的文化与乡村特色的结合,却是向城市生活与娱乐方式打造,这样的开发方式忽视了队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的重视,也导致了农业旅游缺乏特色与乐趣,对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负面的。农业旅游的资源相对于城市更为丰富,更具有潜力,只有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山水、文化、农业资源,才能突出地方特色,实现农业旅游的深层次、高品质发展,为旅游活动的开发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旅游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

国内多处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定位,单纯的照搬模式容易导致产品与旅游形式的单一,品质也较为低下。农业旅游的产品形式在国内多为农家乐、农园观光,相对来说,较为高档次的度假农场尚不多见,造成现在农业旅游收益率低下的局面。农业旅游活动停留在普遍的观光、采摘体验活动上,缺乏地区之间的差别化发展,各地的农业旅游之间易形成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旅游产品的品种单一原始,缺乏创新,旅游活动千村一面,周边景区之间缺乏合作联系,导致农业旅游的周期一般为一日游,旅游的活动集中在白天,农业旅游在产品上和周期上都缺乏延伸与发展。

3.3配套设施简单,支撑体系不完善

农业旅游的开发一般都是划园划区,而对旅游用地之外的配套设施则缺乏必需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交通、电力、通讯、卫生等方面,交通缺乏指引与标识,路面情况与通车情况较差,通讯信号较弱,卫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水电供给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些问题对农业旅游的品质造成影响,脏乱差的环境也影响了农业旅游地区在游客心中的印象。

乡村服务业质量低下,农业旅游中的工作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居民,缺乏专业的培训教育,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技能匮乏,在服务态度与服务专业化程度上都不能达到行业标准,对游客体验造成消极影响。农业旅游管理系统薄弱,乡村地区的旅游管理者在产业经营与旅游管理上缺乏相关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对内旅游景点的管理机制还是对外市场的营销与推广,都缺乏积极主观的意识,易造成农业旅游的开发混乱无序,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研究,易导致与市场的脱节。

3.4管理制度与政策落后

农业旅游产业作为中国近期兴起的新兴产业,仍处于深化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政府的科学管理必不可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对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试扶持作用,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能够在土地使用和招商引资上为农业旅游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方面是规范作用,通过相关针对农业旅游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规范农业旅游开发的行业行为,引导农业旅游的良性发展方向。然而在我国,政府管理监督在以上两方面都未起到非常有力的作用。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扶持缺乏有效政策。在农业旅游的资金方面,缺乏政府对农业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财政投入也较少,农业旅游缺乏财力的保障。在服务业质量方面,缺乏政府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在农业旅游的开发、管理、经营上都缺乏专项高层次人才,对当地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民也缺少规范的服务技术培训。在平台建设方面,缺乏针对农业旅游的相关组织,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帮助与指导匮乏,导致整个农业旅游行业缺乏交流与提升的平台。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统一有效规范不成熟。我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的农业旅游行业规范与标准,但是行业规范的效力一般,只是出于尝试性的举措,作用有限,相对国外来说,成熟的农业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缺失。

4.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策略思考

4.1精品旅游:提升景观品质,营造美丽乡村环境

原生态的山、水、林、农地等自然资源是乡村地区的一大特色,通过人为合理的串联与打造,就能够提升整体的景观品质,营造美丽的乡村环境,形成水陆互动的有机生态网络。

开发河流沟渠,在原有的不连续的水系基础上,打通水系脉络,串联水库湖泊,以形成珍珠项链般的网络化的水体生态系统,促使乡村地区的水体向系统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

整理原有的散布的林地,框定种植的范围,形成片状的树林、林场,对树木的种植进行分类分区。以形成规模化的树林景观,对林地能够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引导与生态治理,对水体进行点缀与丰富。

规划精品乡道,增强绿地系统的符合利用功能,强化生态、休闲和旅游功能,制定相应的控制与引导政策,在保护的前提下,引导部分绿色开敞空间按规划进行适量的旅游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开发。以形成联系主要景观生态节点,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供平台。

4.2多元旅游:拓展产品范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当对原有的产品系列进行拓展与提升。通过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将农业旅游的品质与效益有效提升。

优化观光型旅游产品,通过自然风光、农业科技、人文风情等常规型旅游要素形成核心吸引力,吸引游客群主要为本地游客,结合水体打造岸边休闲农庄项目,组织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游和主题类民俗人文风情游,配套相关的休闲餐饮、运动及观光活动。

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通过特色文化、特色运动、特色建筑等特色型旅游要素,吸引更广范围的自驾游范围内的城市游客,开发农业休闲度假产品,以度假居住形成核心吸引力,开发旅游地产和度假区组群,将农业旅游的空间拓展至镇区及旅游度假区全范围,在整体空间范围内打造旅游地产及特色型的休闲空间。

4.3便捷旅游:落实旅游配套,打造旅游信息平台

随着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先进的配套设施的优化必定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为了落实乡村地区的农业旅游配套设施,应当建立网络化的旅游公交体系,信息化的旅游服务平台。

建立网络化旅游公交体系,实现便捷旅游。一方面做好城乡公交联系,将农业旅游景点通过高等级道路与城区、新市镇相联系;其他通过乡村道路网络来实现,结合聚落体系的调整对乡村道路网络进行规划,提升整体道路网络等级水平。一方面做好村与村之间的公交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

建立信息化的旅游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旅游同步。建设“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便民服务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用于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库和基于地理信息的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建设包括城镇旅游卡建设、旅游营销信息、旅游服务在线预定平台、旅游星级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提供的在线预定和智能服务,为游客量身定做一条在景区“吃喝玩乐”的旅游线路。能够在当地建设旅游公共查询系统,使游客旅游时能即时查询当地的吃、住、行、游、购、娱信息,从而拥有贴心的“电子旅游顾问”。应急指挥系统能够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和手段,建立动态感知游客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状态的信息网络。

4.4创新旅游: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农业旅游发展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政策需要通过政府的机制创新,在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宣传营销、组织保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对农业旅游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扶持农业旅游业的同时也实现农业旅游行业的规范化。

法律保障方面,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旅游的可持续规范化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税收制度的创新、合作制度的创新,保障当地农民的权益,通过对旅游产品质量规定、对旅游安全指标的规定保障旅游者的权益,通过对环境生态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制定刚性规定,确保对生态环境保护。

资金支持方面,政府需要通过优惠政策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升提供资金基础。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收,鼓励企业、私人投资入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帮助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宣传营销方面,政府需要拓宽思路,通过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渠道实现农业旅游品牌化营销,以更好地接近客源市场。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有效的营销平台,通过网络营销、节庆营销、大事件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品牌,将有力提升旅游知名度。

组织保障方面,政府需要利用自身优势与资源,建立相关协会与组织,统一管理农业旅游行业,促进行业交流与共同发展。政府内部可建立相关机构,统筹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整合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资源,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地区,基于农业合作社的基础,可以建立农业合作社联盟,通过合作社的再联合,实现规模经济、市场拓展和规范化操作。

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应当对外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对内进行建立培训机构,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素养,促进农业旅游领域内的农民职业化。通过培训教育,培育具有市场眼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农民,鼓励农民创业。

参考文献:

[1] 戴美琪,游碧竹. 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2] 刘德谦.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 旅游学刊. 2006(03)

[3] 陈文君. 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J]. 经济地理. 2005(06)

[4] 方原. 从英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的旅游农业 谈我国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J]. 中国果菜. 2005(06)

[5] 李学江. 对农业旅游几个问题的探讨[J]. 山东经济. 2005(04)

[6] 何景明,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