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西方教育的利弊大全11篇

时间:2024-02-18 14:44:30

西方教育的利弊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1)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04-02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地区相对滞后,因此整个西部“一师一校”点约有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在地理环境上,西部包括西北、西南地区,多位于边境地区,区内高原山地较多,并且全国78%的少数民族分布于此。

一 西部农村“一师一校”的形成原因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教育发展也因经济落后而停滞不前,教育的落后最终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我国东西部之间教育差距逐渐拉大。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方便学生上学,西部农村教学点呈现出“分布广、校点多、布局散、规模小”的格局,生源较少且学生处于各个不同年龄段,师资缺乏,教师生活压力较大,愿意奔赴偏远山区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可以说“一师一校”是在西部地理环境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二 “一师一校”的利弊分析

“一师一校”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其存在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研究“一师一校”本身存在的利弊问题,对于开展“一师一校”工作有重要意义。

1.“一师一校”本身的意义

“一师一校”的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起过重大的作用,“一师一校”的存在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一师一校”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一师一校”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一师一校”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

第一,“一师一校”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我国西部地区山区众多,仅以云南省为例,山地面积占云南省总面积的94%,每个自然村寨之间的直线距离可能不远,但是如果按照实际走的路程来说,那么村与村,以及乡镇之间的距离就很远了。因此学生在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就近读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大量“一师一校”的存在适应了这种状况。

第二,“一师一校”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西部地区有中国独特的优秀文化,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聚居着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一师一校”的存在能够使在校学生更多接触自己家乡的、民族的文化;“一师一校”还迫使教师学习、研究并教授与地方、民族相关的知识、习俗。这样,民族地区、西部山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且在一定程度和角度上得到研究和弘扬,这些是“一师一校”带来的有重要意义的效果之一。

第三,“一师一校”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一师一校”使学生可以就近读书,吃住都在自己家中,这种状况十分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家庭负担的减轻是保证学生可以继续读书的前提。西部山区是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一师一校”的办学模式减轻了家庭负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一师一校”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西部地区尤其是山区,道路比较崎岖,很多地方还没有修建水泥路,特别是村寨与村寨之间交通不便利。如果学生集中到公办学校,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的安全问题就会凸显;如果采取寄宿制,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难以避免,“一师一校”办学模式的存在有力地保障了山区学生上学的安全。

2.“一师一校”存在的弊端

“一师一校”虽然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师一校”办学模式的弊端也引起了政府、家庭、社会的高度关注。

第一,“一师一校”不利于规范化管理。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许多名校反复强调,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就是这个道理。校点布局零星分散,加之受交通、通信等因素的制约,客观上给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有的校点,连乡镇一级的教育领导任期结束了都没去过一次,更不用说其他稍大一点的领导了。

第二,“一师一校”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一师一校”教学模式使得每个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虽然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由于资金的原因也不一定全是购置的,有些是教师或是家长乃至学生自己制作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还是不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师一校”造成的教学资源闲置或是浪费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第三,“一师一校”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一师一校”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自己的村寨中读书、交友、成长,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外面教学资源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开阔自己的视野。人要全面发展,必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信息,充分挖掘人的创造力,在交往中张扬个性,以实现人的价值。虽然,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造环境,但这种改造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人和环境虽然是相互作用的,但人最终毕竟还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偏居高山之巅、狭谷之底,人迹罕至、音讯杳无,看山难、看水愁,形同画地为牢、坐井观天。有的少数民族学生从踏进校门至小学或初中毕业,除了会讲本民族语言,仍不会说汉语,思想观念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第四,“一师一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师一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两个教师长期教授在一个学校(学校的规模一般是几十人,有时甚至是十几人、几人)。一位教师往往会教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繁杂,教师没有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有些地方因为条件有限,学生只能挤在一两个教室里面,教室里面前后都有讲台与黑板,教师两边讲课,教学质量难免受到影响。还有,对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或者不上课、或者教师兼任,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第五,“一师一校”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些校点学生少(只有四五人),只好隔年招生,复式教学,一个教师要包揽所有课时课程。由于条件所限,缺乏竞争,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教研活动长期不能开展,除课本外,教师没有其他业务书籍,长年累月吃老本,业务能力很难提高。

第六,“一师一校”办学效益差。管理差导致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差。许多校点学生小学毕业了,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能继续把初中读完。学生初中毕业回到村里,有的不愿干农活,高不成低不就。由于看不到也享受不到办学的好处和实惠,严重挫伤了群众集资办学和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一师一校”存在的利弊至今仍是个话题,但是“一师一校”撤并工作确实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指导相应工作的开展。随着“一师一校”因地适宜,宜撤则撤,宜并则并,适度保留工作的推进,“一师一校”在我国西部的存在状况会得到改善,更加适宜当地学生的读书和生活。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01)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2)

近些年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建构主义历经碰撞与交融,得以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倍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建构主义教育家们的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建构主义也有其偏颇之处。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建构主义观点及其利弊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利弊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1]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2、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利弊

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运动性和灵活性。对传统的教育知识观无疑是巨大的冲击。有利于学生动态的把握知识,灵活的运用各种内外在条件获得知识。但建构主义知识观有些夸大了知识的相对性即动态性,而忽略了知识的绝对性即稳定性客观性。然而要想正确科学的把握知识观,这两方面的理解一个都不能少。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利弊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也包含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利弊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明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与把握。然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有其偏颇之处。学生是应该进行积极的参与学习,但是也不可忽略替代学习。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利弊

1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

2.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利弊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从台前走到幕后,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最终知识的获得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人文素养抑或是整体素质。其次,这对教学环境设施的要求也较高,总的说来,建构主义教学观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三)建构主义教师观及其利弊

1建构主义教师观

早在1983年极端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就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建构主义主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其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2建构主义教师观的利弊

建构主义教师观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我国教师整体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当教师采用各种以建构主义教师观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提倡情境性教学,力主具体和真实,也因此而忽视了概念,抽象和概括;主张采用合作学习,学徒式教学代替常规的正常的教学等等。这些论述与主张都有失偏颇。

二、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一)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攻”势

所谓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攻”势就是在建构主义利弊的影响下,教师应对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向哪些方向前进。

首先,关于教师的角色扮演。众所周知,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的知识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角色不能被忽略。其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是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的。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也要保持自己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主观建构,又不能“听任自由”,因为教学应该是有目的的活动。还有,关于教师教育与培养。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教育的环境本身就必须是建构的,就如同作为未来的教师所经历的那样。最后,在教师评价方面,我们应根据建构主义进行积极的改革。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教师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或发展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行为反思的依据,以期丰富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事件认知的内部意义建构或表征,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程度。

(二)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守”势

所谓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守”势即在建构主义越来越“火”的今天,有些方面确实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大力改革发展教育,然而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应继承优良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守”住传统。

首先,对于建构主义极力提倡的合作学习而言,其不可能完全代替常规教学。现如今,许多中小学过于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容易导致课堂整体意义的丧失。因此,在这方面,教师还应“守”住些传统,把常规的教学与合作学习按一定比例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对于知识的把握一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应该是一种“一”与“多”、“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而不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知识不是客观的,知识也不是‘历史的’”。最后,对于教学方法模式,建构主义要求学生的主动自我建构。教师完全处于“备用”地位。教师应把传统的统一授课与学生的自主建构合理的结合起来。

总之,建构主义许多富有创见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我们应当批判地吸收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合理见解,去掉其偏激、错误与不适合我国国情之处,在衡量建构主义利弊之后,正确处理好教师发展的“攻”与“守”,促进我国教育健康长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5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3)

一、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入刑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建国以来,教育改革长期处于我国改革的重要地位,教育改革中贯彻的原则就是考试公正。考试是一个国家人才鉴定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人们通过入学考试获得教育机会,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通过入职考试的方式来得到劳动就业的机会,是就业机会的公平;通过国家类资格认定的考试来获得国家认可,则是国家许可的公平。如果有人通过虚假的方式,以不正当的手段通过考试,则破坏了考试竞争的公平性,破坏了考试的严肃性以及公正性,一旦作弊风气大开,则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所以,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入刑能够有效地惩罚考试作弊者,从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二)有利于社会诚信精神的构建

诚信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考试制度讲究诚信考试,要求考试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在考试中收获,获得一定的结果或利益。但如果在考试中有考试者违反诚信原则,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考试,则会损害秉承诚信考试考生的合法权益,也会使考试者怀疑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和考试诚信精神。这就需要严惩国家考试作弊分子,重新构建考试制度公平公正性,树立人们的诚信精神。

(三)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入学考试往往关系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入学考试就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如今,冒名上大学,替考等行为,导致了投机取巧的人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而真正努力的人却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所以,国家考试作弊入刑能够有效地打击考试作弊者,避免冒名,替考等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件发生,间接地保护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二、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入刑合理性

考试行为中的诚信问题以及作弊问题,一般来讲应属于道德范畴,作弊行为会影响到作弊者的荣誉。在以前,院校通常采取通报批评的办法来制裁作弊者,意在使其得到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制裁,让作弊者能够改过自新,重新树立诚信精神。道德约束无疑是社会运行中最良好的状态,但是道德约束也存在其固有弊端――缺乏强制性。但是刑法作为国家强制力的体现,从其诞生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特点――较高的强制性。众所周知,刑法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它不能够随意的适用。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入刑是否违反了刑法的谦抑性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已经达到了入刑的必要程度。我国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们就总结出了根据国情来调整刑罚的政策,后人总结为“刑罚世轻世重”理论。如今,我国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频发,已经达到了道德无法约束的地步。例如2013年高考之际发生的湖北钟祥三中的围堵事件,就是因为考场中的监考老师严格进行安检收缴了学生的通讯工具和作弊仪器,导致学生的作弊行为无法得逞,引起了考生及其亲属的不满。但在此事件之前,湖北荆门市就已经抓获了一批集团作弊团伙,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9人,没收了一批作弊仪器。湖北教育考试院也通报了在2012年高考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理情况:共查处违规作弊考生145人,1名考生因参与集团作弊团伙而被停考三年。如今,国家考试作弊已经不是个人行为,其背后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集团作弊团伙,其性质非常恶劣,已经达到了道德无法约束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就不仅需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更需要的是刑事制裁来惩罚集团作弊团伙、预防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因此,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入刑具有合理性。

三、组织考试作弊罪条款完善的探讨

(一)刑事制裁要注重教育

刑法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对犯罪者进行教育和改造,使其不在犯罪,从而起到从根本上遏制犯罪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对于国家考试作弊行为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作弊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制裁。但是,笔者认为,刑事制裁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教育感化,使人们树立诚信考试的观念,维护考试的严肃性以及公正性。我国应当明确的界定考试作弊的一般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明确界限,切不可违背刑法的谦抑性。同时,注重对犯罪者的教育,促使其重新树立诚信精神,从根本上遏制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二)身份犯的从重处罚

如今,很多国家考试作弊的案件中有政府官员、教师、监考老师的介入,甚至掺杂着行贿受贿的问题。这种行为是对国家考试制度严重对破坏,会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于这些有着特殊身份的犯罪分子要区别对待,刑法应当对这些身份犯设置从重处罚的条款。促使有着特殊身份的工作人员格尽职守,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犯罪主体应包含单位

作弊器材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往往是由单位来进行作弊器材的生产与销售,单位进行组织作弊的行为其危害比个人实行作弊行为更加恶劣,所以我国对于作弊罪应加入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来更好地维护国家考试制度,打击犯罪。

四、结语

国家的考试制度影响到了国家的人才选拔,也影响到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所以国家考试制度对社会的运行至关重要。面对如今考试作弊愈演愈烈的情况,我国积极应对、适应国情,将考试作弊行为入刑,弥补道德约束固有的弊端。相信在此之后,我国会严厉的打击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唤起公民心中的诚信意识,遏制考试作弊的行为。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4)

有考试就有作弊行为出现,只不过作弊的手段和程度不同而已。考试作弊行为的出现不分国度、不分地域、不分教育制度、不分考试级别、不分学科、不分年龄层次,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考试作弊在受教育者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在和学生闲聊的过程中得知,自我们国家实行标准化考试制度以来,英语学科应该是考试作弊受害最重的学科。为此,笔者对自己近二十年所教的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和现在在校的学生)进行了一些关于考试作弊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虽说作弊的程度与次数不同,但有超过52%的学生承认在各类考试中有过作弊的行为,而有超过76%的学生承认在英语学科的各类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在所有学科中的比例最高。针对这一闲聊中的调查结果,笔者设计了一套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选择了一些能够联系到的学生进行了有关作弊行为的问卷调查。所得研究结果如下:

一、考试作弊行为出现的个体分布规律

1.学业自信度很高、思维灵活、有高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作弊率比较低。但他们会帮助其他同学作弊,他们一般乐于给其他需要的同学部分自己的答案,因为他们也不希望因为拉大平时考试成绩的差距而拉大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距离,他们在同学中间需要各种朋友。

2.学业自信度适中、思维很灵活、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学业成绩适中的学生中,作弊率比较高。这部分学生对学业成绩有比较高的要求,但通过自己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往往有比较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处好与学业成绩优异的同伴的关系,在考试中有人愿意帮他们作弊,他们会通过这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3.学业自信度不够、思维很灵活、自我效能感低、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作弊率比较高。这部分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追求不是很强烈,在校的表现按我们的教育制度来说不怎么好,但其虚荣心理很强。他们对学科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可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来安慰自己或是向家长交差,这就是促使他们作弊的动力。

4.学业自信度不够、思维也不很灵活、自我效能感低、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作弊率比较低。这部分学生平常不引人注意,他们活得实在、学得吃力,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们钉是钉、铆是铆,可能在其潜意识中就没有通过作假提高学业成绩的因素,他们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他们应该是最需要教师关注的学生。

5.规模较大的学校学生的作弊率高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学生的作弊率。学校规模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越复杂,学生接触的东西越多,这种接触正面和负面的效应都会滋生。比如,规模较大的学校常常接纳各种成人考试,成人考试中的不良风气就会影响到学生,产生不良的负面效应,无疑会使在校学生感染作弊的不良行为。

6.城镇学生的作弊率高于农村学生的作弊率,但其动态变化比较大。在这个方面,还是与学生所受的社会影响有关,因为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比较单纯,接触到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小,所以考试作弊的比率比较低。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城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农村学生在城镇学校学习时间越长,考试作弊的几率越高。

7.问题家庭或是失去家庭监管的学生作弊率较高。笔者认为这些学生作弊的内驱力在于缺少家庭的关爱,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与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效能感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在校外缺少监管,随心所欲的自我放纵使其诚信价值观荡然无存,导致了其作弊几率的上升。

8.考试作弊的手段越来越先进。现在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仅是耳语、纸条传抄答案、携带书本笔记,既使是平常的考试,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也会利用缩印的夹带、手语、有记忆功能的设备、手机短信或是手机通话等手段进行作弊。

9.英语学科的作弊率高于其他学科的作弊率。很多学生认为因为英语标准化考试的卷型更有利于他们作弊,答案传递更为方便迅捷,蒙蔽老师更容易。

二、英语学科的作弊率高于其他学科作弊率的原因分析

1.学业竞争的需要(competition for recognition and advancement)。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学校英语学科考试分值所占的比例与语文、数学同等比较高,因为这三门学科的总分值较大,在学业总成绩排名中起的作用大,会在心理上促使学生对大学分学科考试成绩的依赖。况且在高校招生考试中,一些重点院校对英语成绩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学生在平常的考试中对英语成绩的求高心理得到了强化,为满足心理需求而作弊似乎成了常态。

2.标准化试题的弊端(disadvantage of standard test)。由于受高考英语学科考试试题模式的影响,学校英语学科考试试题的标准化程度在所有学科中是最高的,这样的试题虽说增强了对学生基础与能力的考查力度,但由于答案的简约化处理无疑为作弊的学生创造了方便,答案在学生之间的传递变得容易快捷,他们可以用约定手势、面部表情、手机短信等方式将答案传出,且监考老师不易察觉。

3.地域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regional English teaching level differences)。高中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所接受的英语教学程度及效果差异很大,在欠发达地区的广大的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的问题,有些学生接受英语教学的时间很晚,或是接受的英语教学水平非常低下,这样使得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要分很多层次。尽管我们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但最终检测要求的水准是一样的,无形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对学业成绩的心理满足追求,加入到作弊的行列之中。

4.学业准备不足(lack of academic preparation)。学生应对考试的学业准备应该包含平常的学业积累与考前复习两个环节,在现阶段的考试机制下,卷面考试还是常用的手段。其实语言课程的学习,平常的交流与积累尤其重要,而交流与积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由于对母语之外的语言接触过迟或是语言习惯导致对母语之外的语言难有学习的兴趣,往往忽视了平常的交流与积累,习惯用考前突击复习的方法来应对考试,考试所需的扇形思维缺少根基,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考试的次数多了,为了所谓的学业成绩,作弊就成了手段。

5.对作弊危害性的不重视(ignorance of what cheating is)。其实很多学生没有把考试作弊行为当回事,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们自己好像意识不到这种行为会影响到他们诚信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问题家庭与失去家庭监管的学生这方面的倾向更为严重。这应该是学校过度追求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而导致的人文教育缺失所造成的,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做人、做事的态度,学校应该重视。

6.成人职称与岗位英语考试的影响(effect of English test of adults title of technical or professional post)。因为在欠发达地区,很多英语教师及学业成绩好的学生都当过成人职称与岗位英语考试的,这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常常接纳这类考试的学校,部分学生会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将来如果需要,可以用同样的手段过关,何必现在劳心费神。

7.寻求未被抓住所带来的(thrill seeking)。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生中确实存在有些在常态心理范围内难以对号入座的,他们会在各种机会中寻找所谓的,这种机会包括考试在内,他们会因为作弊成功或是未被教师抓住而感到刺激、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值得炫耀的东西。这些学生一般心理活动容易偏激,思维模式有别于大众,应该在学校教育中予以高度的关注,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矫治。

8.国家统一标准化英语测试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比较大。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围绕着国家统一标准化英语测试的导向实施,这种实施过程所受的制约因素太多,尽管学生、教师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但收效并不大,因为考试,英语学习很难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再加上欠发达地区学科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理念脱节,效果不理想就成了必然。其实语言的学习可以贯穿于生活与工作的全过程,但我们在学校对书面成绩过激的追求也成了导致学生作弊现象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可以消除英语学科考试作弊的一些方法

1.变革教育模式,公平教育环境,重新定位英语课程的地位,减少学校内部的标准化测试次数,实行多元化的学科考查方法,改变评价机制,降低竞争压力,削弱竞争氛围。这是政府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降低作弊率最有效的途径,教育环境的改善会有力拔千钧的效果。

2.关注人文教育,注重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定位,树立人文教育和关怀理念,尽可能地消除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症(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test anxiety),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效能感。促使学生自觉建立自我监督的考试管理机制,并利用荣誉规范制度树立学生的诚信价值观,淡化或不要用所谓教师的威信去惩罚学生,或许教师自身在学生时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用同理心去处理,效果会更好些。

3.紧扣英语学科的特征,关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语言交流环境。英语学科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的功能,以自身的语言表述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英语学科的实用性特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让语言交流与积累成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主要途径。

4.通过区域培训的方式提升欠发达地区教师的语言魅力及专业化水平,强化教师对英语语言背景的理解深度,尽可能地杜绝汉语方言、方言式的英语口语或是严重“汉化”式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通过教师的英语语言表述方面的身体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5)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教学考试。面向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考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高校等级考试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得到了全国高校和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当今社会职场竞争激烈,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成绩关系到前途问题。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受大学生关注,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现状

1.考生人数激增,考试规模扩大,考务管理工作任务艰巨。

贺州学院自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规模日益扩大,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06年6292人次,2007年6371人次,2008年6750人次,2009年9086人次,2010年11125人次,2011年达12069人次。2011年下半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共有6667人报考,占本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的65%,是学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历史上考生最多的一次,学院共设考场225个,考场安排东、西两个校区,需要监考教师、巡考人员、保卫人员等工作人员500多人,动用全院各系部教职工,考点分布范围广,开考级别多,考生数量大,再加上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收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报名费偏低,以考养考,造成监考费偏低,再加上考试时间在周末,监考责任压力大,绝大多数教职工不愿意承担等级考试监考任务,造成各系部教学秘书恳求教师报名参加监考,或由系部领导亲自指定教师完成监考任务,因此,监考员人选和监考任务下达都是一项难以推动的工作,等级考试考务工作难度加大,任务艰巨。

2.报班助考热潮不退。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标准之一,再加上网络信息高速发展和快递公司送货上门服务周到,大学生热衷于网购大学英语四、六级参考书,在图书馆,大学英语等级证书考试参考资料的外借率也比较高。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外,谁掌握有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甚至英语专业四、八级合格证书,谁就在就业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大多数考生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仅仅认为合格证书是将来就业的敲门砖,并不注重其内涵与实质,报考功利性强,甚至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大一新生凭着高中英语实力水平,强烈要求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统一要求,加强考试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加强诚信教育,狠抓考风考纪,考试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考试情况总体平稳,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认识到,由于考试规模不断扩大、考务工作人员不够、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作弊手段高科技化等因素大大增加了考试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压力和复杂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安全、稳定。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落实我院2012年重点督查工作第一号督办通知》要求,各高校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工作开展一次大排查,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措施如下。

1.出现保密室值班人员换班脱岗现象。

2011年12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通过电话和网上视频巡查系统对全区16个试卷保密室保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时,发现一些地方高校保密室值班公安人员脱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轻的值班公安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换班时没有交接好,另一方面是新建校区地处市郊,交通不方便,下一班值班公安人员尚未到来就下班,导致脱岗现象。事发后,学院及时汇报市公安局并进行整改,加强保卫人员培训和纪律教育,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和值班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制度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建有设备齐全专用保密室,落实保密室值班制度,安排三位保密员值班(市公安局、学院保卫处、教务处各一名),在此后值班工作中做到交接班实行一对一交接,并做好交接班签字记录存档工作,杜绝脱岗现象。

2.听力播音设备欠缺和应急处置预案不完善。

2010年上半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听力播放,由于考场安排在东、西两个校区,发送信号设备安装在东校区,由东校区向西校区发射信号,在播放听力时信号接收出现故障,导致西校区听力信号弱,部分考场听力考试收听效果受到影响,再加上备用磁带及录音机数量不够,无法保证部分考场听力考试顺利进行,影响部分考生情绪,损害考生的根本利益。此事件发生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等级考试工作方案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把听力考试列为专项工作来抓:(1)学院增加考试资金投入,购买两套全新信号发送设备,安装在东、西两个校区,保障信号发射覆盖到每一个考场,每个校区都配备应急备用播音和供电设备,确保听力考试顺利进行。(2)配足磁带,配备收录机和工作人员。(3)召开由教务处、外语系、教育技术中心、宣传部、后勤处等部门相关领导参与听力考试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听力设备情况及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完善听力考试工作各环节管理,落实职责,做到职责分明。(4)强化监督检查,对听力播放设备考前、考中进行检修和维护,考试期间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值班,负责播放设备故障处理;考试前一天,组织英语专业教师、听力播放管理人员对所有考场听力播放效果进行测试,听力考试中派出英语教师场外巡视,检查各考场听力效果,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确保整个考点所有考场听力效果良好,保证听力考试正常。(5)制定听力考试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听力考试万无一失,对考场出现问题及时向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汇报并妥善处理。(6)严格执行听力磁带领取和回收制度,落实好听力磁带安全保密工作,指定外语系主管教学工作副主任全面负责监督,严格按照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规范要求操作。

3.考生作弊情况依然严峻,高科技作弊手段多样化。

由于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成绩单作为筛选简历和招聘毕业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合格成绩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作用,在招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学校和学生不得不重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已不是简单的能力测试,而是一场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考试。在利益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英语后进生为了考试合格不惜铤而走险,在考试过程中采取高科技作弊手段企图蒙混过关。目前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形势依然严峻。作弊手段高科技和多样化、作弊人员组织化和市场化,“”生意“供需两旺”,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和隐形笔、隐形耳机,以及能接收信息的手表、橡皮、微型摄像机等高科技作弊工具窃题,倒卖答案,甚至提出包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考后付款的说法,再加上新建本科院校地处偏僻市县,反高科技作弊设备欠缺,高科技作弊工具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逼真性,普通探测仪器很难发现它,何况监考人员用肉眼来识别呢?这些都给考生作弊带来极大便利,从而使利用通讯工具抄袭的作弊考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给新建本科院校等级的考试的考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2010年下半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笔者所在单位考生试卷特殊答案有8人。2011年,上半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试卷特殊答案上升至54人,作弊12人;下半年,尽管学院加强考风考纪宣传和预防工作,仍有22名(B级作弊8人,四级使用手机作弊14人,六级无违纪作弊现象)考生作弊,其中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出现“”替考现象,西校区第003考场黄某在自己的答题卡上写着在西校区第004考场男友谭某的名字及其准考证号。

鉴于各种助考设备泛滥和作弊现象严重,极大影响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质量和考风,学院严肃考风考纪教育,强化依法治考,尽力营造纯洁良好的考试环境,充分体现等级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1)继续加强考前诚信教育。以班为单位召开诚信应考主题班会,组织学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贺州学院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和横幅自愿签名等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考生进入考场后,首先提醒考生禁止携任何书籍、笔记、资料、报刊、草稿纸及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录放音机、电子记事本等物品入场[1]P24,已经带进的必须统一存放在讲台上,否则,以作弊论处。正式开考之前,要求考生填写《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诚信考试承诺书》,再次提醒学生做到诚信考试。(2)加强对监考人员选拔与培训。要求各系(部)选派责任心强、有丰富监考经验的教师参加监考,委婉拒绝学院临时工担任监考工作,同时尽量以老带新,男女搭配安排监考同一考场,每次考试前对监考员进行培训,严禁监考员在监考期间使用手机,每个考场配备一个电子钟。(3)加大对利用网络信息和无线通讯等高科技手段作弊的查处力度。学院宣传部派技术人员对校园网论坛实施监控,杜绝各种有害信息传播。配备监考大师等反科技作弊设备,对每个考场进行检测。(4)加大考场巡视力度。实行流动监考员和巡视员制度,实行分区管理,落实责任制,加大巡视密度和管理力度。(5)为避免监考员串通作弊,严明工作纪律,采取不同系(部)监考员交叉匹配监考。(6)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真诚为广大学生服务。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最重要的是为广大学生尽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关键在于切实狠抓英语教学,努力营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英语等级考试级别越高,违纪作弊人数越少。贺州学院每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弊人数很少,而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测试,这几年来尚未出现作弊现象。因为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达到425分以上,外语系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较为扎实,所以这些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水平较高,他们认为哪怕考不过大学英语六级,也没必要冒险作弊。总而言之,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英语教学上狠下工夫,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毕竟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场上的发挥都是通过日积月累而成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下工夫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环境。为不同水平、需要的学生提供便利、优良的学习资源,尽可能关照每一个学生。同样,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必须关爱每一位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作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既严格要求学生,又以父母般的情怀关爱学生,尽量为学生提供细致、满意的服务,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确立学生在考试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利益着想,调动学生参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管理及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注重及时处理好考试违纪作弊的善后问题,不得歧视违纪作弊学生,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保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顺利进行,才能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

4.考务管理人员紧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考试组织力不从心。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较为单薄,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健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管理严格、程序规范、组织严密的国家教育考试,主要有宣传报名、编排考场、试卷申报、数据上报、试卷安全保密、考试实施、考风违纪及违规处理、成绩等各项工作,每个阶段工作环环相扣,非常紧凑。再加上考试前进行报名信息核对和导入,打印发放准考证,安排布置考场,购买考试用品,监考材料装袋,聘请监考员,组织考务培训,联系市公安干警和供电公司。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容不得马虎,出现任何差错,需要有专门的考务人员分工负责。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考试管理机构对人员配备不重视,等级考试的管理部门均为等级考试领导小组临时机构,未设置固定岗位及专职人员,仅仅由教务处相对固定的几个人兼任,他们要完成期考、补考和学籍等各项日常工作,甚至双休日加班协助地方政府的每次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各类考试。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扩大,每年报考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学生由最初的几百人次增加到目前的上万人次。考生人数虽然骤增,但考务工作人员依旧是原班人马,考务人员配备严重紧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务系统工作人员,同时负责英语专四专八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广西计算机考试考务系统工作,每年等级考试工作计划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接连不断,工作繁忙,压力过大,往往力不从心,顾此失彼,根本没有时间做制定等级考试工作方案、考试劳务费制表和考务管理制度等工作,从而使工作中超额工作量与人员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损害考务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各种考试种类繁多。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成立等级考试服务中心。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每年参加英语、计算机和普通话等各类考试达到上万人次,大量信息数据需要整理,所有考试报名数据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细节决定成败,考务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细心整理等级考试数据,因此更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办公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工作的干扰,成立等级考试服务中心,安排足够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考务管理专用办公室,保证各项等级考试数据及时、准确上报,对考生全面负责,维护考生根本利益。等级考试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校所有等级考试的考务管理和研究工作及校内外人员和教师的咨询工作,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教务处的工作压力,健全等级考试管理制度,提高等级考试组织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效能,确保等级考试顺利进行。

三、结语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管理既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又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体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在高校等级考试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教育部不断完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监督、管理、改革和发展,构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以及各高校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工作日益重视,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领导与管理,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高效精干、富有责任心的考务管理队伍,严密组织实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针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只有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制度,坚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才能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从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最终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务工作手册[Z],2008.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6)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7)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8)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9)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10)

近年来,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的广泛关注。考场作弊风的存在和蔓延,不仅污染了校风,败坏了学风,而且使考试丧失了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为选拔人才设置了障碍。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要求迅速扭转这种不正之风。各高校也积极展开行动、采取各项措施,但作弊之风并未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本调查报告以河北省高校在校本科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的方式,抽样调查大学生考场作弊情况。在整理分析各项调查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我深层次地对大学生考场作弊形式、原因和防治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调查,并总结出大学生考场作弊的新趋势,结合大学生考场作弊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考场作弊形式特点

考场作弊现象自古有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调查显示当前考场作弊形式仍以翻书、夹带纸条等传统方式为主,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其中以作弊类型多样化和手段高科技化为主要趋势。

(一)类型多样化。

调查所例举的8种作弊形式①,在考场的使用频率如表所示。

不难看出,传统的夹带纸条、翻书、交头接耳仍占据主要途径,但与以往不用的是出现了新的作弊方式。结果显示,70%以上学生认为最直接的,以及身边出现最多的作弊方式仍然是夹带纸条、交头接耳等传统方式。因此种作弊方式作弊成本低,可以单独完成,不需要求助别人,且隐蔽性较好,往往容易成功,学生可以视现场监考力度的大小选择是否行动。因此,监考老师的技巧、水平、责任心,以及巡查的力度,成为学生作弊的重要参考因素。

(二)手段高科技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考场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运用无线耳机等高级电子作弊仪器正“引领”着高校作弊形式的“潮流”。通过无线电或隐形文字传输信息到特制的手表、眼镜等常规物品上或镶入耳中的微型晶片中,隐蔽性极强,很难被辨别识破。调查中30%的大学生表示曾打听过最新的无线耳机等高科技作弊仪器,询问其使用方法与成本,并表示希望其使用的成本越低越好。毕竟多数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是需要综合衡量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的,无线耳机等高级电子作弊仪器的使用成本越高意味着使用频率越低。只有在国家的过级考试等相对重要的考试中,考场管理严格,监考老师监考力度加大,传统的作弊手段相对受限的情况下,许多人会考虑花较高的成本,采取更隐蔽的手段来达到考场作弊的目的。

二、大学生考场作弊原因

大学生考场作弊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主观因素的驱使,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以下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自身三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法治建设相对滞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把诚信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为了拿到学位证和各项荣誉,尽可能创造完美的大学记录,一些学生不惜铤而走险,以提高考试成绩,达到顺利通过或考取高分的目的。

2.单一、不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

无论是社会还是各大高校在人才衡量的标准上,都普遍重视学历,侧重于考试分数。上至各国家机关,下至各企、事业单位,在录取人员时,普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的硬指标,判断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对其内在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却很少加以考核。这种唯分数论、唯证书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必然诱发一些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试图通过考试作弊达到目的。

3.与日俱增的社会就业压力。

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要想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不得不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学生作弊的首要原因是不挂科,因为一旦挂科,可能就与大学各项荣誉失之交臂,甚至影响学位证的取得。而25%左右的学生表示,作弊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能争取到国家奖学金或学院各项奖学金,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二)学校因素。

1.考场作弊课程的规律性。

就作弊课程类型分析来看,在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课考试、公共课、选修课、文史类考试当中,专业课考试作弊人数最多,占所有作弊学生数的46.4%。其次是文史类考试,占34.4%,两项共占所有作弊学生数的80.8%。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作弊人数呈上升趋势。专业课和文史类考试课中考试作弊人数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这类课程学习难度大,要求高,不易掌握;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材老化,授课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三是这类课要求背的东西相对较多,在考试中作弊的回报率最高。在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弊率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变化,对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的考核更加全面,难以通过;二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英语四、六级有了明确的要求,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一个硬性条件将许多学生拒之门外。为了顺利就业,部分学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去作弊甚至买假证书。而在理工类考试中作弊人数较少的原因则由于是这类考试类型灵活,要求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少,需要自己演算或证明,平时按时上课,加强练习,考前认真复习,才能及格或取得好成绩,作弊与否对考试成绩的作用不大。

2.监考不严、处罚力度不够。

考场中部分教师监考不严、责任心不强,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产生。各高校虽然都建立了有关考试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了考试违纪处罚条例,但往往是抓典型,处罚力度不够,对学生作弊的处理大都也避重就轻,放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防和控制考场作弊行为的难度。

3.高校诚信教育不足。

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往往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成绩和就业指导等实在的东西上,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关注和投入都较少,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诚信意识,这也是考试作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追逐高就业、高分数的大环境下,学生大多唯分数和证书马首是瞻,而忽视了诚实守信等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

(三)个人因素。

1.考场作弊学生的规律分布。

从考场作弊学生年级分布看,大三学生作弊人数最多,占所有考试作弊人数的一半,其次为大二、大四,大一最少。可能存在的原因:第一,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面对学校庄严肃静的新环境,大多数是心生畏惧的,不敢轻易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再加上入校时学校普遍集体组织新生学习了《学生手册》并予以考核,工作的全面和深入,新生对校纪校规有了普遍的了解,遵守校纪校规的观念深入人心。而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学校在上述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所放松,加上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环境熟悉后,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部分学生的校纪校规意识也开始淡化,自我约束力下降,考试作弊人数猛增。对大四学生,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和文明离校教育,考试作弊率又有所下降,除了那些需要重修重考才能合格毕业并取得学位和未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他们为了取得学位证,不惜孤注一掷。

2.学生自身心理因素。

调查显示,考试作弊的学生多数存在以下三种心理:一是依赖心理,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学习上有惰性和依赖性,寄希望于不劳而获;二是虚荣心理,受荣誉与利益心理的驱使,想要给老师和同学留下良好印象,同时想要争取入党、评优等荣誉的机会;三是功利心理,由于毕业证、学位证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门考试成绩等挂钩,为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故在考试中作弊。

3.错误理解大学生活。

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学生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全新的环境、人和事物充斥着整个大学校园,学生的生活重心也逐渐由学习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社团、人际交往等,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放松的心态,沉溺于参加社团或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而把大学的根本任务――学习抛诸脑后。

三、大学生考场作弊防治对策

针对上述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具体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诚信制度机制、严格考场管理、改革考试制度四方面加以防治。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缺乏诚信意识是高校学生作弊的根源。各高校应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一个诚实守信的生活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公平竞争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同时严厉惩处并批判各种不诚信守信的行为和观念。此外,高校还应当注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结合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80、90后学生新特点基础上,不断探索和研究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特色的诚信教育模式。

(二)建立公开、完善的诚信制度机制。

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应以学校为中心,结合整个社会的力量,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一份考试诚信档案,供全社会监督查阅。首先,该档案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前提。其次,该档案应独立于各大高校内部,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统一登记管理,以备查考。此外,各高校应定期如实上报该校学生的考试情况,一旦学生有作弊行为,迅速处理,排除干扰,立即以公告的形式向全校公布,随即上报考试诚信档案管理相关部门,以防止个别教师、领导为作弊者说情,写条子、拉关系等。不良记录一旦入档,将在一定的年限内不可更改、去除,但是也要把握好严惩考试作弊的“适度”的问题,处理轻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学生处理重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作弊的惩处要达到有效地遏制作弊现象的作用,对作弊的惩处要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作弊的惩处应适当留有出路。所以档案记录只保持一定的年限,而不是永久保持,给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最后,要加大诚信档案的公信力,使其不仅成为各用人单位在招录人员时的重要参考,而且成为社会衡量此人诚信品质的凭证。

(三)齐心协力,严格考场管理。

考场管理不严、监考力度不大是学生作弊的直接原因。要有效地治理大学生考场作弊这一顽症,全校上下,从领导、任课老师到班主任都必须达成共识,从基础做起,防患于未然。尤其是班主任要将工作做细,对平时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动力,经常逃课、旷课或是上网、游戏成瘾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因为他们考试作弊的可能性要明显大于其他学生,经常找这些学生谈话,督促他们平时抓好学习,要和任课老师、家长联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加大监考力度,严格考场纪律,树立严肃、认真的考场氛围,把学生作弊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考试监督,加强巡考,检查考场纪律和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不仅仅对作弊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对监考人员也能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班主任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做好防范工作:对新生要做好入学教育与校纪校规的普及;对大二学生帮助其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树立人生奋斗的目标;对大三学生要重点加强警示教育,协助专业课老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对大四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那些有重修重考、未达到学校既定毕业学时又想就业,以及未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与其谈话、交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四)改革考试制度,降低作弊机率。

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希望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考试模式。可见,考试制度的单一化、模式化也是高校考场作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某高校为例,一门考试课的总成绩比例是2∶8,20分的平时成绩和80分的卷面成绩,80%的分数集中在期末的卷面考试上。这样既不利于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运用。假设将现有的2∶8模式改为2∶4∶4模式,即20分的平时成绩、40分的答辩成绩、40分的卷面成绩,增加一个40分的答辩成绩,即通过写论文、现场模拟一次案例分析或是类似于毕业论文答辩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贯通能力,这样既可以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又可缓解最后的考试压力,不仅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当中,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考试作弊的机率,从而达到双赢。

总结考场作弊形式特点和原因,不难发现大学生考场作弊现象的复杂性、多面性,需要全社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有效防治。因此,有关部门应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扭转考场的不正之风,从诚信教育、考试制度等方面,努力为高校创造一个诚实、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

注释:

①例举的8种作弊手段:无线器材、翻书、夹带纸条、交头接耳、手机传递答案、互换试卷、电子词典、替考。

②李红兵.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参考文献:

[1]杨艳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08,(51):4-5.

[2]胡胜良.如何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76-777.

[3]李文山.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5,(4).

西方教育的利弊篇(11)

1前言

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被认为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考试,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完善,既为中国历代统治者选拔了人才,也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伴随着考试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直到今天,考试作弊仍然存在。2010年湖南省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1100多人。2011年人民日报曝光的吉林省四平市考研作弊案引发全国各界轰动,四平一中考场查处违纪考生19人,其中,抄袭11人,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作弊1人,替考1人。2012年1月,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共抓获考试作弊超过5000人。2012年,山西某大学考研480人中总分上300分的有150人之多,而上年同期,400人参加考试仅有8人上线。2012年,湖南某大学300分以上的比例高达60%以上,而上年同期试卷难度相当的情况下,分数在280分以上的也只不超过30%。这样的作弊现状不得不让人揪心。

2大学生考试作弊特点

在高校各类考试中,除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作弊行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存在考试作弊行为。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以便正常升级、如期毕业。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弊,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奖学金因而希望通过作弊取得更好的分数,满足名誉、利益和虚荣心。考试作弊不单学生范围多元化,人数、规模也逐渐扩大,从单人作弊发展成多人协作或集体作弊等形式,也出现了由学生群体单独作弊发展为与考试相关教师、组织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经营者等多种人员共同参与作弊的行为。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手段越来越先进、水平越来越高,有人从中牟取金钱利益,甚至出现明显的市场化趋势。随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不断扩大,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的“助考”机构,这些机构为考生作弊提供所谓的支持,他们负责为学生传送答案、甚至派“高手”替考。作弊过程有组织、有条理,从分工复习、考题传递、集体答卷,到传递答案,整个作弊过程都经过周密计划与安排,环环相扣,体现了其高效性和专业性。这些“助考”C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学生作弊行为的发展。

3作弊行为产生的原因

3.1内因

大学生考试作弊,作为行为主体,有判断和行为控制能力的大学生其自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学生是对自己期望过高,为了获得奖学金、保研,期望通过作弊取得更高的分数;有的学生是平时学习不努力,也不愿出力气复习,认为只有“作弊”才是上策;还有一些学生是“失衡心理”,别人抄自己不抄就赔了。在这些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们就不惜冒险进行作弊。

3.2外因

3.2.1教师、家长

许多高校教师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享有绝对的权威;认为自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又是文化知一识体系的传播者。学生对课程和教材只能逐句逐段地深挖死抠,不能怀疑,不能超越。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受长期以来成绩至上思想的影响,容易过分强调成绩,对学生诚信道德、综合能力的培养会有所疏忽。有些教师在各类评优、干部选拔中也会过分考虑成绩、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容易使学生对“成绩”和违纪产生认知偏差,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有的家长在平时对自己孩子的引导上过分看中分数,忽视对学习过程督促和学习品德的培养,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2社会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的考试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已经与社会接轨,成为高校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决定他们未来发展方向的条件中的一项。招聘一般是在短时间内对应聘者进行筛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能依赖应聘者以往的考试成绩,成绩不够突出的应届毕业生很难获得好的实习的机会。若想获得更多的机会,一张好的成绩单就成了应届毕业生应聘时最大的资本。这也使得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高分,忽略对实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得到高分不惜作弊,扭曲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4预防考试作弊的对策

4.1采用多元化考评方式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环节的考核作用,采用上课考勤、课堂表现、随堂测试、小论文撰写等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进行。采取综合评定方式,既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可以缓解学生期末考试的心理压力,避免学生因一次考试失误影响课程最终成绩,同时,降低学生的投机心理和作弊动机,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落实到日常,从而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4.2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考试运作机制,适度加强考试管理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加大对考试纪律的宣传力度,增加监考反作弊培训,完善考试组织监督机制,加大技术监控力度等。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对考核各环节都要有明确、严谨的规定。严禁命题教师及接触试卷的人员给学生透露任何与命题相关的内容,阅卷教师必须按照评卷标准公平阅卷,降低学生投机心理。

4.3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个人重要品质。缺乏诚信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自律为基础、以校规校纪为保障的校园诚信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