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智慧物流的核心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3 14:52:14

智慧物流的核心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1)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国内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速度较快,规划建设数量较多,但是多数园区管理较为粗放,不少园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物流运作、运营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功能障碍及问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园区难以真正发挥出巨大能量。面对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物流园区如何充分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加快智慧园区建设,科学优化园区功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成为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智慧物流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

和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有智慧,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做出决策,从源头开始对商品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等设备技术,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平台等各个环节通过运用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等功能,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物流园区是未来智慧物流的核心,同时也是智慧物流运行的中枢。智慧物流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未来智慧物流系统的运行,都必须依赖物流园区。同时,物流园区可以利用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对园区中各种资源进行感知和监测,及时、正确地对园区的需求做出分析,继而迅速、灵活地响应和处理,使自身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从而达到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

2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农产品物流活动所必需的存储、运输、装卸、简单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务,既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也不能对入驻园区客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更难以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服务效能较低。

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物流的感知功能、规整功能、智能分析功能、优化决策功能、系统支持功能、自动修正功能和及时反馈功能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提供了可能。在智慧物流情境之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应用,实现物流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智能控制,满足物流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园区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3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功能优化

3.1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运作功能优化

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在仓储、包装、加工、运输等环节都有特殊技术要求。传统农产品物流难以适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要求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特点,不能保持整个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高效、协调、安全和有序。

在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整合物流设备与物流技术,对处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状态中的农产品进行监控,不仅达到农产品透明、绿色、可信、高效、便捷的最高要求,同时亦可实现对全过程的自动感知、智能处理和可信追溯。例如,流通是农产品物流的核心业务,因此成为智慧物流的重点环节。物流园区借助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平台,可以对运输任务、调度配载、运输状态跟踪、运输统计信息反馈等进行管理,不仅有效提高运输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而且做到实时安全监控。通过智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农产品特性对运输工具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监控和调整,以求达到产品最佳保存状态,降低流通损耗。农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与流通信息、加工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整合并记录在外包装上,并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方便地了解农产品的各类信息,实现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追踪与溯源,同时也方便了政府统一管理和调控。

3.2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管理功能优化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简单的基础管理,难以涵盖对整个园区人、财、物的集成化管理,而且较少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决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同时,随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园区中智能化系统种类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使得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变得日趋复杂和困难。

在智慧物流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不同建筑的同一系统以及不同子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进行集成化、一体化管理,实现系统之间有效协同和信息共享。例如,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对园区各种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为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将包括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实时的车位信息等车辆所有信息进行汇集,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且完整的数据支持,同时实现对园区车辆的统一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对相关区域进行能源消耗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园区进行能耗监测与能源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对园区进行安全状态监视、灾害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从而保障园区安全运转。同时,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通过智慧园区平台提供政府政务服务、园区管理服务、诚信认证服务、民生服务和各类生产、 经营服务等各种智慧化服务,实现所拥有的可拓展业务配置管理功能。

3.3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功能优化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2)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5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2009年,美国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计划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同年,同志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列为国内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在国外已经投入巨资深入钻研物联网技术,物流产业是最初触碰物联网技术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帮助物流达成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在2012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应用与技术编辑部首先提出智慧物流观念。2013年9月份,沧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沧州市委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真正拉开了沧州市智慧城建设的帷幕,而智慧物流则成为了沧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首先试行点之一。

智慧物流则成为沧州智慧城市建立、沧州经济发展,乃至沧州以后发展的重要理念。

1 智慧物流的基本含义与功能

1.1 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柱,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应、整体剖析迅速处理以及对本身的调整,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觉智慧、革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当代归纳性物流系统。

1.2 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感知功能:采用各种领先技术获得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各个步骤的大批信息;及时完成数据汇集,使各方能确切掌控货物、车辆和仓库的信息。

规整功能:既感知智慧之后把收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用于数据归档,搭建庞大的数据库。按部就班后加入新数据,使各类数据按需求工整,实现数据的联系性、开放性及动态性;规范数据和过程,促进跨网络的系统整合。

智能分析功能:应用智能化的模拟器模式等办法解析物流难题。依据难题作出暂时认定,并在施行流程中不断印证难题,察觉新难题,在系统运行中做到理论与施行相结合。系统会自动调用原有经验数据,随时随地察觉物流作业活动中的缺陷或者脆弱步骤。

优化决策功能:联合特殊需求,依照各样的情形来评价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价基于或然率的风险行预定解析,联合拟定决议,提议最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使作出的决议更加精确科学。

系统支持功能:系统智慧集结呈现于智慧物流并不是分别自立,截然不同的各个步骤自动运行,而是每个步骤都能互相关联,互通有无,同享数据,改良资源配置的系统,从而为物流各个步骤提供最强大的系统支持,使各环节协作、协调、协同。

2 智慧物流的体系现状

本文以沧州为例,分析智慧物流的体系现状。

2.1 沧州市物流现状

我国国内物流普遍存在着物流业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节奏的问题,目前国内国内电子商务年增长速度高出40%,对比年增长只有20%物流业来说这是杯水车薪的。沧州市作为沿海城市,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物流产业推进物联网开发与应用技术。一些优秀的物流信息技术已经初步投入应用,现在已经开辟适用港口智能化闸口系统、智能化集卡系统、智能化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促进了沧州电子口岸、沧州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大众信息平台创立,为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扩大运用和数据中心创立,以及智慧物流体系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2.2 沧州市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这种体系项目的进展理应由政府起引导作用,发改委起领导作用,其他部门积极协助物流运输。沧州的物流始于2012年,在政府积极邀请多名非常有名的专家进行考察和分析后,研发并制定了《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从而对构建沧州物流体系有了明确的构思。依据《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2015年之前,沧州的物流体系包括一个物流枢纽、一个商业中心、四个综合物流中心及七个专业化配送中心,简单概括为“一一四七工程”。物流枢纽是由黄骅港和临港化工园区建成的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物流发展基地。市商业中心构成了零售商业的核心。综合物流中心主要包括:作为批发核心的国富物流、作为运输核心的沧运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客运核心的综合性比较强的沧州客运西站以及作为商业核心的华北商厦。以下为7个专业化配送中心:肃宁煤炭综合物流中心、任丘建材批销配送中心、青县绿色蔬菜加工配送中心、中国枣类加工配送中心、泊头水果加工配送中心、尚村皮毛加工配送中心以及工业配件加工配送中心。

2.3 智慧物流给沧州带来的经济效益

历经数年的全力发展,沧州的物流业呈现的态势一片良好。在2013年2月,承德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耗资7亿元人民币且占地38.4公顷的综合性的物流区投入使用,该物流区可以从事钢铁的贸易,化学物品的存储,以及货物的集装、分散等,业务非常广泛,同时给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也非常便捷、丰富,主要有货物的运输、商品的仓储、装卸等,此外,还提供流通加工的各种信息等。黄骅港及临港化工园区所构建的一个物流枢纽目前进入初步阶段,实物平台设施完成大体构建,配套设施也正逐步完成中。国富物流中心在市场上运作的时间是比较久的,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沧州的零售业市场物流的快速的成长,这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享受的服务更加周到,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2013年开始,沧州在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与其他省份之间加强了物流合作,这大大地促进了沧州物流产业体系的发展及进步。目前,沧州西客站的客运物流中心呈现出相对成熟的状态,运作良好,在《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7个相对专业的配送中心里面,历经数年发展,都卓有成效,尚村皮毛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十分快速,其所出口的皮毛占到了总出口的1/5,并且商品热销海内外各个国家,尚村可以称作是国内最大的裘皮的交易中心,与之相关联的运输服务业发展相对完善。任丘的建材批销配送中心发展十分快速,可以支撑货物交易的三方的沟通,并且配送中心服务十分完善,可以进行仓储、旅馆、餐厅以及配货等,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县天然蔬菜生产配送中心迎来了春天,配送中心可以进行蔬菜的培育、种植以及包装等,从而使其非常具有特色,其余的物流中心的发展也非常快速,都在朝着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沧州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十分快速。

3 智慧物流建设策略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产业的实物平台也大致完善,但由于物流业发展开始太晚,其中一个因素是由于缺乏规模比较大的产业多的集团,当前的物流在供需方面还相对缺乏,另一个因素就是当前我国具有物流专业素养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专业的物流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如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及产业政策等,而对诸多难题的应对隶属于不同的各级政府部门,每一个部门的物流认知不太一致,没有统一的策略观念,这也成了约束我国发展物流业的枷锁。

3.1 组建兴办城市物流集会

集会以联合物事、竭诚合作及资源分享的理念,最终实现双赢或者多赢,在创建物流中品牌的同时与其他的地级市取得物流交易关系,兴办城市物流集会,从而全面地推动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改善物流做工环境,在政策上予以多方面支持

在改良和整顿以往的物流产业时,对当代的物流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并且使其条件要求规范严苛,创建国内物流产业品牌,达到推动和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目的。鼓舞大规模物流产业通过市场运作,相得益彰,对于物流企业之间的收购和联合,予以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答应其按照现代物流产业的前提,构建管理统一、具有与国际角逐实力的大规模物流产业集团。鼓舞各个品牌物流产业之间的合作,使物流产业与运输、仓储以及货代等产业联结成合营联盟,历经联合、并购和决策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物流产业的跨地区以及跨行业的全方位的服务,全面提高沧州市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一些大力扶持的规模比较大的物流产业,积极与政府机构以及相关部门沟通,使其在建立用地、税务征收以及交通管束等方面给出政策上的扶持。

3.3 在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帮助

为了能够让当前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更加快速,在筛选投资对象时,要以物流产业主导为标准,并且促进多种形式的融资,保证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可以与其他省份以及国外的物流加以合作,从而有机会争取到国际政府和国际金融贷款,同时自主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

3.4 大力培育物流产业人才

自主培育物流产业人才,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采纳多种多样的形态和方式,一是自主加入各城市筹办的物流产业知识专业教导与物流经验演说会,学习物流产业知识和运用;二是选择进行人才多学习交流的策略,组建物流产业人才到国内物流产业起步早的大规模产业进行调研,结合不同城市物流产业运作模式,并开发出适用自身的运行模式应用到实践中。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国际的物流产业进展与国内物流产业的情况,提出措施并积极加以改进。政府应明白物流产业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步骤,公布相关的有利政策。但目前还是有一些城市的物流产业市场的发展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的场面,一部分小规模个体户的配货中心总是因为本身的利益破坏物流产业市场的运营,阻挠现今规划好的物流产业运营整体,政府机构应结合国内物流产业市场发展形式,颁布一些关于的国内物流产业整合决策,促进决策实施,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产业更快完善,保证各地的物流产业跟上时展速度。

4 结 语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及集约化。物流大平台、物流大数据、供应链物流金融是物流发展的三大首要因素,然而智慧物流的物流信息化是改善提高物流三大因素的联合枢纽,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发展的必然过程,正是传统产业变更晋级的历程。智慧物流了传统物流以全新的地步建设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高效透明、信息对称及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生态体系,使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地位日益强化,通过智慧物流建设,助力客户创造最大价值,让智慧物流为河北振兴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璐.基于SWOT分析法的长三角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黄雪芬.路径优化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4)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数据,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城市活动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从最初引入智慧城市的理念,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试点,前后不过6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为什么国内智慧城市都差强人意呢?

先看看我们之前是怎么理解和建设智慧城市的。

目标是实现五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

基础是推进城市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相融合以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主线是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核心是最大限度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

“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实际的效果如何呢?空气污染毫无改善,交通拥堵依旧不堪,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等等。” 单志广说,“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智慧城市的本质。”

“智慧”的本源在于数据的便捷流通、充分共享、深度加工与高效利用,因此,智慧城市就是数据驱动的城市:按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城市范围内相关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而其核心应当是解决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硬骨头、老大难问题,构建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更重要的是,智慧城市的主体在“城市”而不是“智慧”。而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城市,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做了“幸福指数”大排名,经济落后、信息化水平很低的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当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马云说过,“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而是科技背后的梦想”。然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太多、太重的信息化烙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在理念、范围、路径、模式等方面的区别,从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是新瓶装旧酒。

单志广指出,不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智慧城市,而是这些技术背后“让城市更美好”的梦想以及广大市民对幸福感和存在感的追求。他说:“在智慧城市上,我们摒弃ICT思维,重回问题的本质。”

智慧城市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为核心而开展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建设实效,本质是改革创新。智慧城市的本质源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固有秩序和利益的博弈,一方面要求数据资源的畅通流动,另一方面要求城市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更加透明高效。

基于这一概念定位,污染工厂变迁、落后产能淘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都应纳入智慧城市的规划范畴。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5)

具体而言,智慧城市的内涵: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公开。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6)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7)

中图分类号: C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物联网的定义

从专业角度来讲,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与物,人与物进行智能化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兴网络。通俗的讲就是“物物相连”。物联网不是一种物理上独立存在的完整网络,而是架构在现有互联网或下一代公网或专网基础上的联网应用(network)和通信能力,强调智能应用。国家工信部也给出这样的定义:物联网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网络延伸与应用拓展,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功能,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物联网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沟通向人与物、物与物扩展延伸,它的应用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缓解资源能源约束提供了可能,拓宽了道路。

二、物联网智慧城市

1、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2、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体化:要进一步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进一步将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融为一体;进一步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生态化融为一体。

协同化:要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功能单位之间,城市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主体之间更加协同,在协同中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互动化:要更好地进行物物互动、人物互动、人人互动,进行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和城市创新发展。

最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利用最优,经济社会活动要做到成本更低、效益更好、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满意更多。

3、智慧城市的目标

信息网络架构高端: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三网融合、无线城市、物联网和智能管网等建设,形成高端化、系统化的信息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真正实现信息城市,随时随地共享信息、感知和被感知,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管理服务高效:打造政府云计算中心和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智慧政府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的转变,创新发展智慧社会保障、智慧医疗卫生、智慧教育文化、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实现公共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产业体系融合发达: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契机,积极运用下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全面融合、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

生活环境和谐友好:围绕生态宜居发展目标,发挥高新技术在环境建设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资源节约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并举,进一步凸显城市自身特色,实现城市环境生态化、人文化、科学化,形成一个环境和谐友好的城市。

城市系统智慧开放:抓住信息技术引领的城市管理变革机遇,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手段,抓好专家体系、计算机体系、数据信息体系的综合集成,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加强城市的综合管理与协调,实现城市系统的智慧开放,全面发挥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最终成为智慧开放的城市。

三、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情况

荷兰阿姆斯特丹:建设可持续的居住、工作、运输环境和公共空间。美国迪比克市:以节能减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迪比克”为主题,重点建设水资源智能管理系统、智慧能量云系统、智慧旅游交通系统等,以智能城市建设为契机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建立起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环境。

日本横滨:制定了《CO-DO3O》横滨市托温暖化行动方针,实施了智能电网项目、北九州市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等项目,开展了北九州智慧社区创建项目。

韩国首尔:建设亲民政府、智慧科技园区、再生经济、安全社区环境、平衡全球、领导地位、生态工业建设、现代化社会建设、透明化技术建设等。

2、我国发展情况

北京:2011年1月16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把北京建设成运行安全、环境整洁、生活便利的宜居城市。

北京建设了城市管理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社会智能化和生产智能化,包括有智能小区、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等。

深圳:2011年3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将加快建设“智慧深圳”。建设内容:启动一站式智慧门户工程、智慧市政工程、智慧交通工程、智慧医疗工程、智慧食品安全工程、智慧环境工程、智慧物流工程、智慧警务工程等一系列示范工程。

广州:2011年4月1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智慧广州”。建设内容:智能型基础设施、产业智能化发展、城市智能化管理、“5+1”工程,即一页、一卡、一库、一台、一城。

上海:2011年9月7日,上海市提出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建设内容:宽带城市、无线城市、通信枢纽、三网融合、功能设施以及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信息安全保障领域。

四、智慧城市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1、法律法规是首要关注的因素

同电信法一样,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相当远的路,但是相比欧美国家,我们的法律休系尚未建立。目前,尤其是欧洲针对物联网的架构、监管和隐私等行政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而我国似乎还没有多少动作。法规体系将会成为智慧城市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

2、关键技术是发展的瓶颈

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在物联网发展起步较早的欧美和日本掌握着物联网关键环节的技术(传感、传输网络和应用计算)和核心专利。如目前80%左右的传感核心芯片都来自欧美和日本。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

3、标准是发展的核心问题

标准是一种交流规则,关系着智慧城市中不同类型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间的信息沟通。目前标准仍然相对分散,缺乏统一标准体系,标准化程度低,互通性差,涉及大量国际组织,难协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将造成智慧城市物联网开发、集成、部署和维护的高成本,制约物联网业务的规模应用。

4、资源共享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其它行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必然会触及到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商、移动运营商等企业的业务流程等,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和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很漫长。物联网时代,“融合”变得愈发重要,亟需整合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上下游。

5、安全隐私困扰应用推广

无处不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海量的城市基础部件信息自动进入网络,信息采集和交换设备大量使用,数据泄密也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智慧城市中,黑客有可能远程控制他人物品、操纵城市供电系统等。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物联网服务能否得到真正的推广应用。

五、智慧城市物联网发展策略

1、出台法律法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要在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环节上,抓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财政、人才、资金方面的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营造内容相对开放、数据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智慧城市物联网是国家物联网战略中需求较迫切的一部分,开展和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的示范工程,对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意义重大。

2、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产品的产业化,有利于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整个产业的安全可控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感知层面,主攻传感技术、RFID 技术和传感器自组网技术;在传输层面,主攻传感网与通信网的融合、大信息量传输通信网和三网融合相关技术;在处理层面,主攻中间件技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处理和系统集成技术;同时还应该加快物联网架构和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内的共性支撑技术的研发。

3、制定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规模发展

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2010 年6 月8 日在北京成立,联合工作组由全国11 个部委及下属的工信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等19 家相关标准化组织自愿联合组成,还包括12 家观察员单位。联合工作组的成立,将从大的层面改变各自为战、互不兼容的局面,强化以物联网关键资源、体系架构和核心技术标准为重点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而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加快建设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规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4、推动技术创新,确保自主安全可控

智慧城市规划中,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推进自主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我国物联网产业安全。同时,研究异构资源管理技术、联合准入访问技术、联合负载均衡技术、联合切换管理技术、节点设备鉴权技术和网络行为检测控制技术等安全管理关键技术,以促进智慧城市物联网在中国的安全发展。

5、打造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快速起步

产业链各方要通过制订一种有利于产业化推进的应用组织方案,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组织,集中各种资源力量,推动和打造一批示范工程。有实力的电子信息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应该密切结合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需求,组织力量加快研发技术性能符合要求、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相对低廉、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案,成功建设一批应用项目。通过试点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不断拓展市场,为智慧城市在全国的大面积普及推广积累成功经验。

六、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物联网将促使我们的城市不断的智能化,公共管理高效化,经济发展绿色化,日常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化,最终成为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3月30日

[2]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

[3]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中发展的功能和意义.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11(5)

[4]张福生.物联网:开启全新生活的智能时代[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5] ROLFHW,ROMANAW.Internet of Things[M].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10.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8)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新模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智慧城市正通过新兴产业技术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升城市运转的效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1.智慧港区的研究背景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沿海城市进一步推动了港口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大推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

智慧港区的建设能有效提升港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跨区域的各种信息资料的整合,有效推进港区的经济升级转型、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模式、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智能港区作为有效发展的信息化载体,实现港区运营管理全面接入、高速互联、深入感知、系统分析、智慧决策、协同指挥、高效执行,构筑面向未来的智慧港区。

2.智慧港区的建设体系

智能港区将采用“二基础、三平台、十应用”智能化战略体系。

“二基础”是指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两大智能化技术,全力支撑智能港区建设,让港口更智能,让物流更通畅,让产业更繁荣,让城市更智慧。

“三平台”是指构建港区的三大产业云服务平台:港口物流云服务平台、产业合作云服务平台、港口商贸云服务平台。三大云服务平台是智能港区的主要载体。

“十应用”是指港区智能化建设的十大应用领域:智能港口、智能物流、智能工业、智能政务、智能商务、智能安全、智能能源、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社区。

3. 二大智能化基础建设

3.1.智能网络

当前智慧港区的信息化网络是泛在化的信息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将是智慧港区的重要基础,解决智慧港区的实时数据获取和传输问题,实现动态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与交互,支撑智慧港区的信息服务。智能港区的智能信息网络,应该是物联网+无线宽带+固网光纤宽带协同的泛在、融合、智能的网络。

3.2.云计算中心

依据港区临港产业发展现状,云计算中心将采用“混合云+行业云”的建设方式;采用“政府投资、企业建设和运营”的建设模式,最终形成“三个服务模式、两个部署模式、五个主要特点”的港区云计算中心。港区云计算中心以港区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兼顾政府与民生服务,承载产业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企业SAAS应用三大类IT系统。

4. 三大云服务平台

4.1. 港口物流云服务平台

港口物流云服务平台,实现多式联运、第四方物流、无水口岸、物流电子商务云平台服务。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和云计算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能力,实现以港口为核心带动临港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提升公共信息共享与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4.2. 产业合作云服务平台

产业合作云服务平台,一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和云计算,提升港区企业信息化水平,创建智能化程度更高、更为先进的企业合作、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港区企业的合作生产效率。二是发展科技研发、技术评估、创新服务等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功能,包括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咨询评估、公共技术服务、科技融资服务、科技人才服务等。三是通过对企业能源控制、排污控制的智能化监测,提供企业能源管理、污染物排放管理等行业云服务功能。

4.3. 港区商贸云服务平台

港区商贸云服务平台,通过打造智能化的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在业务办理、运营资源获取、企业宣传、产品营销等方面提供智能化的平台与发展环境支撑,协助企业有效开源节流,提高企业日常事务办理效率,提高销售效率、促进市场开拓。

5.十大智能化应用领域

5.1. 智能港口

基于各种智能化应用服务打造高效港区,通过港口智能化系统工程、口岸智能化系统工程等智能化应用的推进,将港口建成可提供一站式口岸服务的高效港口。

5.2. 智能物流

以航道资源为核心,依托港口物流条件和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共享服务,实现港区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与邻近地区物流数据中心的对接。

5.3. 智能工业

建成港区重化工产业监测中心,形成对主要工业危险源的监测。引导企业使用各种智能化系统,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率显著提升。

5.4. 智能政务

实现一站式的电子政务与网上审批,创建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逐步开放面向社会的电子政务服务,实时公布政务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港区各领域的建设更加高效和协同。

5.5. 智能商务

通过充分整合无线射频识别、电子商务交易、网上结算中心等智能化技术,促进以智能节能产业为龙头的商务贸易。

5.6. 智能安全

建设港区综合运行指挥系统及平安港区系统,实现对海域、企业等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

5.7. 智能能源

打造智能配电网的试点区域,争取政策支持以及国家电网研究院的支持,承接智能配电网实验工程。

5.8. 智能医疗

通过智能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各种医疗信息资源整合,有效推进远程医疗,提升港区医疗现代化水平。

5.9. 智能交通

建设港区智能交通ITS系统,集成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公共交通服务系统、交通引导系统、交通路况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多维度的公共出行服务。

5.10. 智能社区

将社保、教育、娱乐、购物、旅游、医疗、纳税、水电等便民服务通过云计算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到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的便民服务。

参考文献: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9)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正处于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广州的意义深远。广州市及其所辐射的区域经济格外重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以实现信息应用水平的提升,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为缓解交通压力和道路拥堵,广州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体系。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事件的发生,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大动脉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管理服务工具。

广州市还建设了交通信息感知设施,推广应用传感器、电子标签、卫星导航、交通仿真、社会计算和平行控制等智能技术,提高路网畅通率,打造“智慧城管”模式。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基本建成新一代网络和宽带移动无线网络,在重点领域建成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度智能的感知网络,建成1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和若干个云计算中心,成为汇聚华南、辐射全国的信息资源中心。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超过2500Gbit/s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s,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30Mb/s,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85%,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突破30万个,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5%,传感器节点数量超过2000万个。九成以上的市民将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

到2015年,广州市计划打造宽带广州工程、国际云计算中心、城市海量数据库和智能化管控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自动感知、互联互通和智慧处理,同时还将发展智慧型产业,建设网络商都,提升广州市的电子商务、物流能力。

未来,广州市将广泛应用政府云服务模式,各级政府的核心业务100%实现信息系统支撑,95%以上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发展智慧城市新产业

目前,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技术。广州市把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加速“智慧广州”建设,提出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天云计划”。

至2015年,广州市将初步形成云计算基础平台、核心技术、关键产业和推广应用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掌握自主发展的关键技术,争取成为全国云计算应用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逐步建成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着力推进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创新服务模式,面向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网络教育、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整合内容资源,发展集约化云计算服务。

此外,广州市积极打造智慧产业体系,在机械装备、精细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重点制造行业,推广适用的信息化辅助设计系统和制造系统,推动制造过程逐步向信息化制造的高级阶段发展。促进智慧软件产业发展,创建广州云计算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数据中心项目。

同时,广州市还积极建立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南方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南沙港智慧港口建设,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基地和物流监管部门中的应用。

推广智慧应用服务

在智慧城市新应用建设方面,广州市推行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进一步扩大全流程网上办理的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范围,提高市民网上办事的便利性;推行电子政务集约化云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制定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为了方便市民生活,2013年1月,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在市电子政务中心正式开通。网上办事大厅设置了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核心栏目,提供1400多项业务网上办事服务,其中有571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涉及市民生活的有婚姻、生育、入学、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领域,涉及企业经营的注册、年审、投资、基建、认证、缴税、环保等领域,此外还整合了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服务。

网上办事大厅的每一事项均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申请、办件查询等各个环节的网上服务,其中全流程网办的事项全部接入了广州市民网页,实现服务事项的个性化推送和查询。

广州市还将启动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慧人文教育、智能水网、智慧民生服务等一批智慧城市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同时,将建成智能技术高度集聚、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的先行示范城市,在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黄埔智慧港、数字家庭(番禺)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区域开展智慧城市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相关链接

哥本哈根:欧洲绿色之都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10)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239-01

1、智慧物流的背景

“感知中国”是2009年总理在2009年提出的建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关于智慧建设的概念始于美国。21世纪实在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的应用更加广泛,信息时代的内涵其实依然是科技。信息的爆炸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物联网被各国争相作为本国的建设目标,物流作为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最早的。现代物流的方向大致要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发展,这是时代要求。智慧物流的研究是属于历史潮流,当然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智慧物流自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之后,就越来越受各国的重视,为此中国还将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慧物流的建设是完全符合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的,当然物流现代化建设自然是对其城市的经济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也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方面。

这是智慧物流的大致产生背景,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虽然智慧物流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对它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更谈不上体系构建,实施的框架企业和学术界都还未达成良好的共识。

2、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物流的概念的提出要最追溯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IBM公司作为一家信息技术研究的公司,它对智慧物流的理解也是建立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对于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可以说从运输、仓储、包装以及装卸、加工配送等,整个物流的历程步骤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物流是将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实现系统全面感知,这样就可以及时处理以及进行必要的有效的自我调整,总的来说,智慧物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系统物流的建设,让物流自动化、创新化、准确化,智慧物流实际上也是现代化综合性的物流系统。

3、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3.1 智能分析功能

智慧物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在智能分析。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智慧物流能运用智能的模拟模型等各种具有智能性的手段来分析物流。分析物流的各个环节,分析物流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智能化得假设并且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来进行解决问题的一个循环。实际上,智能分析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功能。系统自动调用数据,来解决问题,同时来发现漏洞,达到智慧化的效果。

3.2 感知功能

智慧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物流系统建设的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手段将传统物流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同时纳入智能系统中,包括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等,物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步骤繁多,任务繁重,仅靠人力的话不可能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就能做到。依靠现代科技,能对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感知,接着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能及时处理而且自我调整,实现了物流规划的智慧化。

3.3 优化决策的功能

结合特定的物流要求,智能系统可以对要求和物流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从物流的成本、时间以及其他的特殊方面和标准要求,来评估风险以及对风险进行预测,这是制定合理决策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对物流项目的详细周密分析,对其风险进行有效预测,才能提出最优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决策是经过对物流环节和物流信息的周密分析的,相对于人力的局限性来说,智能系统分析后的方案更具准确性。

3.4 及时反馈功能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信息的及时反馈是关系到物流工作完成好坏的最有效的晴雨表,反馈实现系统修正,还能完善管理,总之它是贯穿于物流工作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它起到的作用既是细节方面的,但同时也是全局性的。

4、智慧物流建设的策略

4.1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基地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设智慧物流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智慧物流的内涵。例如传感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还有智能网络等,通过这些最新的信息技术去建立物流智能管理网络体系,建立智能配送中心等。通过各种技术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然后通过示范推广,达到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智慧化建设的潮流。其中优秀的企业还可以与外资合作,这样不仅会吸引外资,更能促进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至于说物流产业基地,我们可以选择设备完善、基础较好的物流基地进行示范性建设,其目的也是达到示范推广,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智慧化改革。例如,江苏常州的物流建设,常州目前建立了现代化的亚邦医药物流中心,这是一个典型的智慧化物流的示范基地,两年的物流建设不仅促进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减少了传统物流在资源上的浪费,有利于常州生态经济的发展。

4.2 对物流行业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

如果说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核心内容,那么对物流行业进行发展规划,对物流行业进行法律规范化是物流行业智慧化建设的保证。例如常州市物流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范例里,常州市就是物流行业的规范性上做足了功夫,在行业的法律法规上进行了符合现代化物流的政策,这样既保证了建设的成果,又能继续保证后续的发展,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还有利于消除由于地理原因造成的市场障碍,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而开放的统一有序的市场,能更好地保护经营者的利益。

智慧物流的核心篇(11)

1概述

智慧企业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总体实施方案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我司智慧企业构建一个以改善用户感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运营服务模式。通过共性技术开发和企业孵化服务平台,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应用对接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打造互联网云化智慧企业解决方案。

2智慧企业总体架构

智慧企业信息服务平台设计采用顶层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进行结构化设计,自底向上实现各种业务。基础设施层是服务平台的最底层:为应用合作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硬件基础的透明化服务。能力开放层是服务平台的中间层:面向企业门户、渠道合作、产品合作和运营支撑、中小企业各类应用服务的中间件平台,如业务能力,包括平台业务所需各种能力,与周边系统对接;中间件包括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业务流程引擎中间件、业务规则引擎中间件等。应用层是服务平台的最上层:包括智慧企业门户、渠道合作、产品合作和运营支撑,分别作为中小企业用户、渠道商、合作伙伴和平台运营方的使用界面。

3建设内容

在平台服务上,提供信息化标准电商服务,构建“五维一体”的服务标准,无差别覆盖全网企业信息化需求。在电商化基础上,根据服务市场的需求动态调整服务策略,形成全网标准化、落地差异化的中小企业协同服务体系。

3.1云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企业平台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接入的中小企业用户数较多且分布广泛。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平台进行承载,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资源虚拟化管理,并向服务平台各服务系统提供弹性可扩展的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服务,实现存储、数据、网络资源池的自动化、统一管理和调度。在云计算平台中部署核心层和汇聚接入层网络设备,其中核心层设备通过两条高带宽的线路接入电信核心设备,实现高速可靠互连;在业务分区设计上,通过网络的汇聚层进行分区部署,分为“运营管理系统区”、“企业门户区”等业务区,以及能力服务平台、云基础资源池管理平台。虚拟化网络设计的目标是要实现“纵向通道虚化、横向资源整合”。智慧企业平台按业务形态互相隔离,网络通道进行虚化,通过综合应用VLAN技术、虚拟防火墙、虚拟网卡等技术来实现。通过网络设备的集群,防火墙HA技术等来实现网络资源的“横向资源整合”,以达到提高网络可靠性、虚拟化设备的高效目的。

3.2云能力开放建设

云计算应用服务:面向应用的部署与。通过采用SOA架构,构筑稳定、强大的基础架构,对部署应用程序提供高可靠性、高可用性,为企业智慧化总体架构提供基础设施和SOA设施。应用服务总线:采用面向服务的ESB体系架构,提供即插即用的构件框架和服务机制,支持集群、事务管理、永久存储、可靠安全传输、智能路由,可为应用提供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应用集成从建模、开发、集成、部署、运行、监控、维护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工具,提高服务的灵活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工作流服务:要求通过工作流平台所有流程都可以灵活配置,包括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操作权限、办理人员等。支持流程环节之间的自动转发,支持分支流程环节的灵活定义和选择。提供实时的流程跟踪、监控分析功能,能够实时地记录整个工作流程中各级办理人员的处理状态、处理时间和处理流向。报表服务:报表服务提供灵活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配合先进的报表定义工具,可以实现各种复杂样式的分析类报表的制作,支持各种类型的复杂报表,支持报表图形化设计,数据统一输出与展现。统一授权服务:采用电子认证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可靠的信任责任体系、运行安全管理技术及、基础设施等。门户服务:提供中小企业业务支撑,实现跨系统整合方案。采用门户技术建立智慧企业门户,各系统统一访问界面,集中进行用户管理、授权、工作任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