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2 16:19:46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1)

关键词:

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创建;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机电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创新发展中,企业思维社会创造更多利润的群体。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对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时展下,推动企业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水平,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都更加重视。

1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首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引领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传统化管理会使得企业的财政资金控制中的数据不实,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由于对企业机器设备维护的数据资料记录不详细和保存不当使得企业机电设备的评估中的数据不清晰,导致企业对自身资产的评估失实;其次,企业的机电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控制的覆盖面不够完全,对一些企业而言,机电装置的控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往往只关注当前装置的具体情况,而对装置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关注不足,其中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对机电装备的记录情况和机电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明确的对比分析和相应的研究,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具体情况了解并不清晰;最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对企业的资产账目更新比较落后。在生产企业中,固定资产核对过后的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企业的真正实力和资产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企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当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不重视设备维护和管理,不仅会对企业的账目更新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账目更新结果的可信度。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系统管理中的体现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技术保障

企业在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能够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对企业机电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方式和发展平台,不仅能够对企业生产中机电设备利用的成本以及维修时间成本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还能有效加强企业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力度,对国家关注的绿色发展相适应。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一台计算机的设备运用切分成多台计算机对设备运用进行管理,同时将这些计算机进行机电管理设备不断优化的一项技术。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组织保障

通过对我国当前企业的机电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情况都表明,企业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的不到位,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经费支撑的不足,同时还有一些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机电系统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言,在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控制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总是具有领导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发挥着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表明企业在管理人员分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和逐渐重要。而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只有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的人员组织作用,同时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注重对先进的管理设备的引进,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才能不断推动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加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搭建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平台

3.1构建信息化平台,健全企业内部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多无法预料以及难以防控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需要企业为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做好预防准备,企业同时应该及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对于能源企业的发展来说,能够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对我国加强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促进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中,不仅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同时也需要更加及时快速地监督企业内部变化的机制,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监督部门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司内部成立内控部门,构建信息化平台,根据平台建设的优势,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由于公司对所有部门内部控制难度较大,一些公司还具有一些分公司,对这些公司的日常管理并不及时,对年终总结也需要人员上报,而这些复杂的传达过程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会由于信息传达的误差造成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和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交流平台,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日常的机电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进度,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信息传递的精确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对管理人员工作量的降低、减少人员成本。

3.2政府引导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财政资金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撑,政府在引导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初期建设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同时帮助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能够顺利完善和发展,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对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所面临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以及市场开放性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在政府的关注下和支持下,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可以有效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可以体现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特点以及自我进步的特色。同时在政府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撑下,企业要逐步提升自身对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认识程度,不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积极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果,完善企业发展平台的方案制订,积极使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提供各种合理范围内服务,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控制下合理有效发展。

3.3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资产透明化

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同样也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管理包含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以及核对情况,企业的发展为防范企业财务中的风险,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资金管理的力度有效加强。多数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已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企业资产的全面预算框架下,对纳入收支两条线企业管理资金具体收支计划,以及关于设备等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逐渐开始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还包括具体的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进行具体管理。公司总部管理部门作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总部门,将机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需要进行同一的账户开设,同时将账户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信息化平台展示,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收支情况公布在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监督和资金引进监督。企业在对机电系统的具体管理中,通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和具体实施,使企业的机电设备方面相关资金在一定的流程中不断循环使用,逐渐杜绝资金的外部循环,实现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统一控制和集中管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通过企业特定的信息化平台对资产的调度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减少企业员工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干扰程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合理高效运转。

4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4.1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加强规范

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相对先进的机电设备而言,企业对这些机电系统中设备的控制重点主要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再加强过程,即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对机电系统的控制管理中,企业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在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有效完善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装置的控制环节逐渐简化。另外,在企业对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系统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电系统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促使能源企业在引入先进机电设备时能够同时对其科学控制方式加以掌握和创新,提升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多数企业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同时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促进设备的性能更加优化,使用效率更高,在机电系统的管理中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更加精细,控制的流程具有一定规范性,就会使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因此企业在进行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机电系统的相关运行要求以及企业的流转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发展的管控方式也需要规范,促进企业机电系统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各个企业逐渐引进和普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策略要求和设备使用中的相关规范作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依据,逐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对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中,促使企业机电系统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及时,能够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时刻展示在平台中,信息化的分析数据结果和研究,促进企业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促进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完善,逐步对企业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企业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中逐渐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分析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为今后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经验,提升企业机电设备利用的效率,合理使用延长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机械设备的购入成本。此外,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中的具体应用,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采购和工作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员工采购的过程中已经可以根据机电设备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得采购更加便利化。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管理力度加强,有效使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管理机电设备,对其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和资料更新,而企业的设备采购人员就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所展示的数据作为机电设备采购的具体依据,促使采购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备采购。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对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及时维修。因此,加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观察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能够推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便利,促进企业发展。

4.2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更便捷

在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环境下,我国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在机电使用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不断促进今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更加方便,企业的设备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实施,能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对机电设备管控部门的设置和关注能够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经过对机电设备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有效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买情况以及维护工作进行必要分配。同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进和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具体的反映,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规范化整理,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档案数据记录。最后,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得数据有记录的具体电子平台,同时也更方便数据更新换代,加强信息化平台对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数据反映和记录,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账目核算更加明晰,方便企业账目的具体核对,企业机电设备的相关使用信息记录的准确度随之提升。加强信息化平台构建,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购买的选择时间及维修成本,为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作业提供便利,有效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运作的人力成本,加强企业对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

5结语

促进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是应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时也要对管理信息化技术加以引进和学习,逐渐促进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加强自身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爱辉.基于SOA的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

[2]郑孟龙.《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在山西省高速公路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0,(4).

[3]惠丰机电选择QMAX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J].中国质量,2009,(3).

[4]张文.建筑暖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2)

(一)企业决策信息来源于会计数据

企业管理需要有丰富的数据支持,针对既有管理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能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针对性,提升管理能效。只有严密的组织框架才能保证会计业务的有序开展,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下,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保证,通过财务信息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二)通过财务信息体系企业战略进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信息能够体现出企业财务运转情况,通过货币形式体现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并对整体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情况、组织协调情况等做出及时记录,同时还能够对未来企业财务运行趋势进行预测。财务信息主要以报表、趋势图、坐标图等形式体现,从而反应各项财务信息细节,如预算执行情况、技术指标已经定额标准等,这些数据都能够在财务信息中体现出来,从而对企业各部门的盈利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三)财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财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多部门的经营运作情况,同时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更丰富的决策依据。尤其是在企业新品研发、市场调研等活动中,财务数据能够对项目成本、资金流动以及市场收益等情况做出直接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有利于管理层掌握企业动态发展形势,进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二、企业财务信息对优化企业管理的保障作用

(一)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保障信息准确性

企业各项管理决策是否科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信息质量,为了更好的服务与企业管理,财务信息需要具备精准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特点。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必须强化财务管理能效,严格执行各项核算制度,加强财务队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要结合财务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指导作用,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建设,为提高财务信息提供坚实保障。

(二)保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部门或者不同分支机构,这就需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企业要制定统一的财务信息执行标准,在各类财务指标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能够在统一财务管理系统内完成财务信息的沟通交流,保证不同部门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各类企业调研或者实验数据也需要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拓展财务信息的应用范畴,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管理。

(三)保证财务信息与各类管理信息并重

企业管理需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基础,而财务信息则是其中重要的信息类型。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同时更要客观认识财务信息并不是企业管理依据的全部内容,在制定企业管理决策时,需要结合财务以及其它形式的多元信息,以此提高企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譬如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中,可以结合财务信息,同时更需要结合市场环境信息、客户需求信息等,只有多元化的信息应用才能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更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科学决策。

(四)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3)

[DOI]10.13939/ki.zgsc.2016.05.047

信用是一个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在医药企业的经营之中,信用销售管理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为了避免账款回收中所存在的风险,大多数采用现货现款的交易方式,或者是先付款后交货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对新产品的推广有所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这种经营方式与我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不相符,进而对我国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有所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医药企业应该加强信用销售管理。

1 我国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 医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信用管理意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应的信用管理功能,甚至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信用管理知识没有任何了解和涉猎。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理解信用管理在一个企业之中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尤其是在医药企业之中,多数管理者缺乏信用管理的意识。由此,我国大部分的医药企业缺少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无法有效地利用企业信用进行市场的开拓,导致医药企业的发展止步不前。

1.2 不能准确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效益实现

如果企业实行信用销售,那么在企业销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和物流不相符的现象,致使企业无法及时进行货款的回收,并且使产品销售所消耗的资金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充,最终导致企业在这项交易之中投放新的资金,影响企业的利润。虽然信用销售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入利润,但是其并没有实现现金流入的增加,通过赊销方式所带来的收入,是以企业的信用为基础,进而获得某些虚拟的资产,并不能带来实质上的收入与利润的提升。

1.3 没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是由于其对企业信用管理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部门。部分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职责并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管理,有些企业由销售部门承担、有些企业由财政部门承担。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而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销售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加强企业的业绩,而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企业的资金流量,其对客户的信用背景并不重视,进而无法准确地判断交易中所存在的风险,导致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产生工作活动上的冲突,致使销售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促使企业信用销售管理质量下降。

1.4 对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有所缺乏

对客户的信用档案缺少了解会使公司出现诸多问题,总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业务人员没有对医药零售药店的客户进行相应的调查,对其资信状况并不了解,可能出现企业在收账的过程中发现该药店已经倒闭的情况,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回收;企业对赊销客户没有充分的了解,如果销售人员没有合理全面地进行工作的交接,那么很容易出现赊销客户查询不到的情况,导致企业的账款无法回收;面对数量庞大、关系复杂的信用客户,有些企业在核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并且无法及时发现这种错误,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收款的动态和债务企业的营运详情缺乏了解,从而造成人为坏账的出现,为企业带来损失;如果追回、索要应收账款的相关凭据出现丢失、散落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时收回应该收取的账款,并且只能收回部分账款。或者有一部分账款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回收,然而由于凭据的缺失,没有足够的证据,进而导致账款无法收回,最后为企业带来损失。

2 建立有效的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机制

2.1 加强医药企业信用营销管理的意识,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营销管理的意识是企业建立有效信用营销的基础。企业之中,信用管理部门相当于财务部门,其都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为了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可以由企业的总经理直接领导。从事信用管理工作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其要求信用管理的总负责人具有扎实的信用管理知识,熟练的信用销售技巧,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内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档案管理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信用分析;外勤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能够依靠法律知识进行符合要求、具有效率的电话催款、商账催收等业务。除此之外,还需要诸多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辅助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

2.2 完善对医药企业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

完善医药企业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是医药企业提升信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企业需要执行相应的信用政策,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

通常,按照销售渠道的不同,其可以分为五类:企业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物流配送企业的配送,再通过医药批发商、零售商,最后销售给顾客。根据这五种分类,企业可以对医药的批发商、零售商、商以及物流配送的企业进行不同的信用档案管理。

根据营销管理可以分为两类顾客,一种是普通客户,另一种是核心客户。其以“二八”原则作为基本的划分标准。具体来说,如果80%的客户实现了20%的销售额,那么这种客户就是普通客户。反之,为核心客户。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地域或省份进行划分,或者根据客户与企业之间合作时间的长短进行划分。

完成客户的分类之后,企业要对客户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其需要收集的主要内容有三项:首先是客户的基本情况――法人代表的相关信息、企业的注册信息、企业的经营范围等内容;其次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政状况,尤其要对该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的信息加强了解;最后就是对本企业与对方公司的合作情况的了解,其中包括双方的合作时间、合同内容、结算方式、付款进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进而对合作方的品德、资本、能力、条件、抵押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地判断。

除此之外,在进行企业信息归类管理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尤为重视。一种情况是企业通过零售商对顾客进行销售的这项销售渠道之中,零售商大部分为医药店或者医院。如果零售商为医院,并且这个医院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仅根据上述三项内容进行判断,因为这类医院经常会进行长期且大量的医药企业货款的占压,用这种方式减少医院从金融企业中的贷款,进而减少利息费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院院长会在几年内进行更换,而新院长常常会以各种借口对上一任院长所欠下的货款进行拖欠,最后导致医药企业增加收账费用或者导致收账困难;另一种情况就是医药企业与将要进行制度更改的药商进行交易,这其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性质的药品批发、零售商都需要进行制度的更改。如果医药企业对药商需要改制的情况有所了解,那么其需要加快催款的步伐,避免改制后货款的拖欠;或者用仓库中的过期药品进行抵账。最后导致医药企业回收账款困难,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2.3 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程序,加强对日常应收账款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符合操作的工作程序。为此,可以建立三段式的管理,也就是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有效的事前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拖欠风险的发生,实施事中控制能够避免部分拖欠的情况,事后控制可以挽回拖欠所产生的损失。进行全面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坏账。

日常收账的管理也是企业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产品销售给客户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货款的回收,那么企业就无法完成经营周期,进而导致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利润,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4 提升销售人员的素质,创建合理的销售人员考核指标

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账款的追收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能力的培养,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创建合理的销售人员考核指标。为此,企业需要将回收率和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进行捆绑,从而促使销售人员更加积极地做好回收账款的工作。在考核指标的创建方面,其需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销售额;另一方面是坏账的情况。其有特定的计算公式:

S=S1-(B-S1×b)P

公式中的S代表着考核销售人员的基本标准;S1是指销售人员为企业创造出的销售额;B为坏账额;b代表着企业销售额中可以出现的坏账比例;P代表着公司在纳税前所获得的利润。该考核指标的创建思路主要是根据销售人员为公司带来销售额的过程中产生的坏账,扣除公司可以产生的坏账额之后,再除以企业在纳税之前所获得的利润,进而得到考核所需要的结果,在销售人员的销售额之中,应该将这个结果扣除。以此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基本指标,在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丰富销售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销售人员的应变能力,进而带动企业账款的回收,确保企业的利润。

3 结 论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是企业经营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加强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有利于企业对风险的规避。为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销售管理制度,加强账款的回收,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新凯.我国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探讨[D].南昌:南昌大学,2013.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4)

1.财会信息是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很多的企业在经营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产生的时候出现了不平等的情况。2.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过程,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生成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是对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可以对财会信息的加工时间进行缩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3.企业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管理缺乏认识。企业管理者作为领导的核心,在思想上应该在企业的最前端,怎样发挥企业财会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还认不清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会信息就是公开企业的信息,企业的管理者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就会导致财会信息管理没有主管指导,在工作中就会止步不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并做的更好。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5)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信息失真。科技信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财会管理方面的变化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判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因素影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企业为了更好的确保企业的发展,经常会出现财会信息造假的情况,同时很多的企业在财会信息透明度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的企业负责人为了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就在财会信息形成的过程中对财会信息进行影响,这样就会导致财会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不同的企业在财会信息失真程度上也是不同的。2.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在发展中,对财会工作的监管力度存在着不够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或者是出现转移资金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外进行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存在着约束机制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很多的投资存在着个人因素过大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企业在经营中资金控制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子母公司的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这样就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3.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可以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资金的流动会使得企业无法在继续经营。很多的企业在经营中,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营运状况,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以资金作为核心,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会出现资金监管不力的情况,使资金的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这样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也会下降。4.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差。目前,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影响财会信息管理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或者是受到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等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从而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5.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妥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把信息化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是最应该信息化建设的。我们应该针对财会信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这样计算机的计算、统计等功能的使用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缩短财会信息工作人员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精度。

三、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由于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很多,故对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及其内容、频率以及方式等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财会信息透明度,首先就要做好企业财会信息化工作、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再者就是要掌握好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内部控制等的工作。做好财务监督的日常化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要及时准确的获取财会信息,从而及时、完整以及准确了解所属子公司的财会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要加强财会监督力度,从而能够及时实行对所属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资本运营的监督。2.增强审计力度,强化财务监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并力争将财务实行监督日常化并建立其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财会岗位轮转机制,从而加强会计业务的质量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从而通过经常性的会计业务综合考核以及财会信息质量考核管理,最终提高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防范和杜绝企业内部违纪、违规等现象的发生。3.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在财务信息管理上就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再者,就是要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以及定期清查财产制度,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此外,还要对财产进行真实的记录、进行实物保管、定期盘点以及账实核对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企业的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4.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政治以及心理、身体素质好的财务队伍。要注重财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打牢思想根基,要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要对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合理的安排,尽量做到人尽其责、量才录用,对于不适合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流和职位安排。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6)

一、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营运资金管理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各个具体项目和整体比例的管理。具体地说,营运资金分为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分为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其他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分为应付账款管理、短期借款管理和其他流动负债管理。加强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对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原则1.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数量。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预测企业营运资金的具体需求数量,使营运资金的使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2.节约使用资金。企业营运资金的数额有限,管理人员应当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营运资金的使用方式,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3.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采取适当手段来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4.保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在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还应考虑企业的负债情况,避免出现企业有即将到期偿还的款项却已将全部资金投入生产活动中的情况,进而危及企业生存。

二、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闲置或短缺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企业现金持有量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开支能力,企业现金持有数量过多会占用企业资源,不能进行合理的配置;企业持有现金数量过少则偿债能力差,支付水平低,在采购材料、购置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时处于尴尬局面。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但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反而运费及相关税费等费用支出会导致现金流出企业甚至产生坏账。另外,不良资金的占用也不利于营运资金循环利用,对企业经营存在潜在的危害,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回率。如较为严格的信用制度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少坏账产生的可能,但同时也会流失客户,进而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存货管理不到位企业产品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不符合,存货控制水平低,管理不到位等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存货周转慢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存货周转快则说明企业预计销售前景不佳减少产量,这可能导致存货过少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造成客户流失,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四)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各项目比例失衡。流动资产结构和流动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和财务风险大小。

三、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完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营运资金的控制力不足且管理制度落后,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未建立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管理流程、运营制度。只注重单一财务指标,不关注具体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导致落后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管理层和员工缺乏营运资金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评价时往往忽略合理、系统地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营运资金管理手段落后,已不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另外,企业员工教育水平不高,不具备专门的管理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

(三)营运资金管理信息传递不通畅一是企业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二是营运资金管理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传递存在不及时和失真的问题。三是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反应不够及时。

四、完善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方法1.现金管理。一是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企业应根据经营状况,综合统计营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现金需用量以及临时举债能力,按月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二是完善账务收支系统。开立专门的收入与支出账户,做到收支账目清楚,专款专用,避免现金管理混乱。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具体实施,同时确保流动资金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的原则。2.应收账款管理。一是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当对客户的资产情况、经营状况、信誉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和调查客户信用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在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之后,对客户进行信用标准界定,降低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然后,针对不同信用的客户明确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二是制定优惠收回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回收期。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提高回收速度;灵活地选择结算方式,采用网上支付和银行汇票等支付方式减少资金到账时间差,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3.存货管理。一是合理确定存货储备量。企业应根据具体产品情况、销售大致规律制定合理的存货储备量,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二是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可以依据存货的价值、生产周期、储备量等标准进行分类。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库存积压。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迎合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4.短期债务管理。一是合理利用自身商业信用进行担保能够大幅降低营运资金的占用。一般而言,许多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获得的短期筹资大约占流动负债的40%,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筹资来源。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采购时的信用担保策略。二是科学合理地使用信贷融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企业收益。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7)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经济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工作主要是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方面。

一、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两个管理部门的事情,它往往是多个不同的管理部门的共同作用结果。而会计工作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准确、详细的会计信息,同时它与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此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晴雨表。通过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日常会计工作,反映出企业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工作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经营方案。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除了对公司内部经营情况反映之外,它还对外部经济形式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外部经济环境改善经营对策。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国家通过对每个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加以分析、整理、反映,最后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企业对生产经营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做出某项经营决策后,它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检验。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的会计工作结果通过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进行反馈,它可以对企业的下一个阶段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由于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机构及其会计人员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需要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如实地反映、分析、监督,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确保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定价、市场开拓等的有效统一,从而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会计工作之所以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跟它所起的作用离不开的。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使人力与物力达到最好的结合,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激励,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利用监督机制对员工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实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会计工作的支持。

首先,会计工作的核算能力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会计信息和数据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分析员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对企业做出的贡献。通过会计信息对员工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以此进行相应的奖惩,提拔优秀人才。另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做出的人才分类,对企业招聘引进新人才提供方向和选择标准。从而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另外,会计工作还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指导。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费用支出情况、应收款项的发生和回收情况等这些方面。这些会计信息客观的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投资收益情况,从而发现和纠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不合理情况,以及调整人员结构和人物结合方式,从而使员工走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优势。此外,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使财务放到需要的地方,避免私人非法占有公共财产,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二)会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财产情况进行负责,主要包括财产安全和财产完整,而这项工作主要与会计工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会计工作主要对企业的财产的价值与数量、存储量与消耗量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企业财产的流动方向及变动情况、成效与损失情况等都有确切的反映。这对企业财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合理的资金结构调整,把财务用到可以提高企业生产销售有利的环节上去,保证企业资金的健康运转。比如企业根据资金的运转情况,找到不合理的资金投入,对其进行重新分配,把资金投入到合理的环节上去,减少不良资产的消耗,提高企业有效资产的运转,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三)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而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会计工作通过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把企业的具体业务往来和经营成果呈现出来,企业根据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发展策略、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开发、投资转向等作出准确的判断。另外,企业可以根据会计信息了解市场经济转向,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未来发展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此外,企业经营管理者通过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反映,找出企业经营不合理的地方,改进企业决策的不足,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三、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一)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和细致,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指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会计信息的披露太过僵化和形式化。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只限于一些指标变动现象的简单罗列,其反映的信息不够深刻,大多数信息只反映一些显性指标,隐藏了许多隐形指标,最终造成会计信息本事的实用性不强。第二,会计只反映有利信息,故意隐藏不良信息。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为了炫耀功绩或者应付检查,只把企业经营收益反映出来,而忽视亏损现象,造成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企业只有在掌握真实信息的前提下,才能查漏补缺,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第三,会计工作人员应付差事,不参与企业管理工作中来。许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只是简单完成数据记录工作,认为只要将会计数据上报以后就算完成全部工作了,而他们普遍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还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相应的改善对策。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提高企业经营效力。第四,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够硬。如在有些企业中,聘请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或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造成会计工作的不正规。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不了解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给与指导,在受到不合法的授意时立场不坚定,最终造成企业会计工作的不规范运行,导致企业和国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等等。

(二)解决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转变思维方式。会计工作应全方位立体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分析和改善的重要依据,而会计工作结果又是企业判断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因此,应充分注重会计工作,实事求记录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报告;加强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思想观念,会计工作不仅仅只是提供会计信息,它还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利用有效信息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工作中来;提高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会计工作贯穿在企业每个管理部门,对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因此要重视会计工作的地位,充分发挥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第二,强化法律意识。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要强化法律意识。会计工作牵涉到企业和国家的直接利益,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和数据的真实完整,防止个别领导和团体为了谋取私利弄虚作假,迫使利用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应将《会计法》的学习内容纳入到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的培训当中,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防止犯不必要的错误,使企业能够合法、健康地运行。第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水平。首先,会计人员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受到如领导迫使情况下能够坚定立场;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中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其次,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内部会计信息网络,使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随着计算机高新技术的引入,会计工作越来越精确高效,会计工作从传统方式上得到深化,会计人员转变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上来。通过会计信息网络的建立,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是企业管理部门实行优化政策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会计的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晓华.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3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8)

一、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营运资金管理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各个具体项目和整体比例的管理。具体地说,营运资金分为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分为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其他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分为应付账款管理、短期借款管理和其他流动负债管理。加强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对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原则1.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数量。财务人员应当注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预测企业营运资金的具体需求数量,使营运资金的使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2.节约使用资金。企业营运资金的数额有限,管理人员应当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营运资金的使用方式,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3.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采取适当手段来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4.保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在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还应考虑企业的负债情况,避免出现企业有即将到期偿还的款项却已将全部资金投入生产活动中的情况,进而危及企业生存。

二、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闲置或短缺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企业现金持有量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开支能力,企业现金持有数量过多会占用企业资源,不能进行合理的配置;企业持有现金数量过少则偿债能力差,支付水平低,在采购材料、购置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时处于尴尬局面。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但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反而运费及相关税费等费用支出会导致现金流出企业甚至产生坏账。另外,不良资金的占用也不利于营运资金循环利用,对企业经营存在潜在的危害,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回率。如较为严格的信用制度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少坏账产生的可能,但同时也会流失客户,进而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存货管理不到位企业产品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不符合,存货控制水平低,管理不到位等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存货周转慢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存货周转快则说明企业预计销售前景不佳减少产量,这可能导致存货过少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造成客户流失,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四)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各项目比例失衡。流动资产结构和流动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和财务风险大小。

三、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完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营运资金的控制力不足且管理制度落后,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未建立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管理流程、运营制度。只注重单一财务指标,不关注具体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导致落后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管理层和员工缺乏营运资金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评价时往往忽略合理、系统地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营运资金管理手段落后,已不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另外,企业员工教育水平不高,不具备专门的管理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

(三)营运资金管理信息传递不通畅一是企业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二是营运资金管理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传递存在不及时和失真的问题。三是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反应不够及时。

四、完善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方法1.现金管理。一是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企业应根据经营状况,综合统计营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现金需用量以及临时举债能力,按月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二是完善账务收支系统。开立专门的收入与支出账户,做到收支账目清楚,专款专用,避免现金管理混乱。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具体实施,同时确保流动资金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的原则。2.应收账款管理。一是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当对客户的资产情况、经营状况、信誉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和调查客户信用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在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之后,对客户进行信用标准界定,降低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然后,针对不同信用的客户明确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二是制定优惠收回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回收期。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提高回收速度;灵活地选择结算方式,采用网上支付和银行汇票等支付方式减少资金到账时间差,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3.存货管理。一是合理确定存货储备量。企业应根据具体产品情况、销售大致规律制定合理的存货储备量,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二是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可以依据存货的价值、生产周期、储备量等标准进行分类。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库存积压。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迎合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4.短期债务管理。一是合理利用自身商业信用进行担保能够大幅降低营运资金的占用。一般而言,许多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获得的短期筹资大约占流动负债的40%,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筹资来源。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采购时的信用担保策略。二是科学合理地使用信贷融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企业收益。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9)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企业、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依托性、聚集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风向和现代都市新的“掘金地”。

楼宇的发展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对区域经济提升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因为商用楼宇隐蔽性很强、物业保安又自成体系,不利于职能部门的巡查监管,因此也容易成为违法经营场所。当前,楼宇经济监管存在以下难点:一是楼宇企业底数不清。大型的商用楼宇聚集了很多企业。由于租期和经营情况不同,迁入迁出变动较大,可谓企业众多且流动性大,极易形成擅自变更经营地址、擅设分支机构和无照经营等情况。二是楼宇巡查难度较大。由于商务楼宇存在相对的封闭性,楼宇的承租主体构成又复杂,存在个体户、公司、办事处及仓库等多种形式,造成进门检查难、发现问题难、与物业协调难等种种情况。给巡查监管带来不便。三是楼宇监管缺乏手段。针对楼宇企业存在的复杂情况,当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和高效手段。没有明确的监管责任人、缺乏针对性的监管计划、监管力度不大等现状的存在,带来楼宇企业的注册率低等各种问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楼宇经济监管与服务新途径,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杭州市工商局决定由市局本级和下城分局共同在下城区先行开展“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创新试点工作,搭建集信息查询、统计、监管、服务为一体的“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内外网连通和多系统对接,全面掌握辖区楼宇资源和入驻企业的动态情况,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和相关部门合力,助动杭州楼宇(总部)经济健康发展。

二、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平台框架

(一)“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基本构思

依托“市场主体准入系统”,结合下城区政府“楼宇信息系统”,建立汇集辖区电子地图、楼宇整体信息、楼宇企业及动态发展信息、监管信息、品牌建设、信用评价等信息数据资源的“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形成以工商注册登记数据为基础、以责任区监管动态采集的楼宇企业信息为补充、以街道及物业公司等部门的数据资源为辅助、以区域地理空间数据(电子地图)为支撑,为政府决策、招商引资、监管服务及企业投资等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现对楼宇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动态情况的全面掌握,并据此开展精细化监管和“零距离”服务,体现了寓服务于监管的行政管理新模式。

(二)“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1、系统由五部分构成:工商监管及系统管理后台,楼宇经济外网服务平台(楼宇信息平台),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安全隔离与交换系统),楼宇物业信息平台,街道信息平台。

2、系统总体框架示意图:

(三)“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

1、内网平台(工商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工商系统中企业的基本数据与物业和街道提供的相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各个楼宇中企业的注册及运行情况,充分运用户口管理、巡查管理等手段,结合责任区监管工作,及时掌握楼宇企业动态。对楼宇经济企业开展跟踪服务和行政指导,并加强对楼宇企业违法违章行为的预警和查处。此外,系统展示品牌建设、信用管理及楼宇企业入驻率、注册率、行业分布等情况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外网服务平台(楼宇信息平台):突出体现“服务”二字,面向互联网全体用户,以内网部分功能为基础,提供辖区内楼宇分布地图、楼宇内企业分布图、楼宇企业概况等,提供由内网分析出的楼宇经济统计数据,并链接工商在线办事窗口系统,提供工商办事指南。

3、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中有统一的用户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设置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权限。此外,系统针对物业用户和街道用户登录系统设置了数字证书认证过程,管理人员给每个物业用户和街道用户分发唯一的数字证书,只有安装了数字证书的电脑通过指定的账户才能登录相应的系统,从而保障系统安全。

从网络安全方面考虑,系统将设置两台web服务器,一台面向互联网提供服务,主要是运行楼宇信息平台和物业信息平台、街道信息平台:另一台面向内网提供服务,主要是运行工商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在对外的web服务器和内部网络之间将添加一个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设备(即网闸),从而既能为内外系统提供数据交换,同时又能使内外网之间处于物理隔离状态,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

4、楼宇物业信息平台:物业公司通过该系统录入楼宇企业信息,开展对楼宇企业数据的日常维护。楼宇物业信息作为工商监管楼宇经济的辅助数据和参考依据,形成“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的补充和共享。该系统还具有物业管理维护功能,为物业管理和楼宇招商提供平台,同时为物业提供楼宇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监管反馈信息。系统设置“入驻企业信息录入及查询、物业管理、楼宇房间管理、信息”等子模块。

5、街道信息平台:街道通过该平台录入楼宇企业信息,对税源企业进行标注,作为工商监管楼宇经济的辅助数据和参考依据,形成“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的补充和共享;同时系统为街道提供楼宇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监管反馈信息,为街道招商和管理企业提供平台。系统设置“入驻企业信息录入及查询、街道管理、楼宇管理”等子模块。

三、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预期效益

(一)通过多渠道实现数据对接,全面掌握楼宇企业入驻和注册情况,有利于加强对楼宇经济信息的整合和掌控

“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基于“一个依托”、“两个窗口”、“三个数据来源”,展现楼宇企业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功能,能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对楼宇企业的底数不清问题。“一个依托”即依托全省工商统一的登记注册数据系统,通过与准入系统的数据对接,达到楼宇企业登记数据即时比对,能准确掌握楼宇企业的注册率;“两个窗口”即该系统分外网和内网两部分,内网系统由工商部门维护,外网系统由街道、物业公司等部门补充和辅助,通过内外网数据交换,能准

确掌握楼宇企业的入驻率;“三个数据来源”即市场主体准入系统的基础数据,各工商所通过实地核查,录入系统的“户口管理”模块,形成非库企业数据;楼宇物业在“物业信息平台”即时录入入驻企业、物业管理等信息:街道招商部门在“街道信息平台”即时录入招商登记、税源管理等信息。通过三个来源数据的比对,能准确掌握楼宇企业的入驻率、注册率和税收贡献率。

(二)通过工商监管及系统管理后台实施责任区监管,有利于促进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设置的重要内容是“工商监管及系统管理后台”。“监管后台”全面体现工商责任区监管工作内容,通过对接市场主体准入系统的基础数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责任区巡查监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楼宇企业是否正常经营的动态情况,进而加强监管执法。通过工商监管后台系统,实现“楼宇经济的监管与服务”从单纯的管制型监管向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服务型监管提升,从单纯的惩戒型监管向“帮、促、引”指导型监管提升,从工商单一型监管向部门协同、多方合力型监管提升。

(三)通过楼宇信息平台全面展示辖区楼宇基本情况,有利于创业者“择楼而商”,推进政府招商引资

“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的建成,将通过楼宇经济外网服务平台,展现辖区楼宇的电子地图定位功能和楼宇信息查询功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区域楼宇情况“外网信息平台”,社会大众可以从中了解区域楼宇总体情况、楼宇分布情况、人驻企业情况、楼宇招租情况、特色楼宇情况等各类信息,对企业确定入驻楼宇的目标定位起到引导帮助作用。

(四)通过链接工商在线办事窗口系统,全面推进网上政务,有利于促进行政效能提升

“楼宇经济工商综合监管服务系统”设置的外网服务平台体现“服务”二字,链接工商在线办事窗口系统,提供相关的工商办事指南和内容齐全的办事功能,包括网上咨询、网上名称申请、网上注册、网上年检、年检短信提示服务、网上互动业务培训、12315企业互动等等各项工商服务业务。该平台为行政审批、企业办事、企业信用展示等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平台,具有传统办事大厅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工商电子政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五)通过强大的统计分析系统全面掌握辖区楼宇企业分布。有利于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层次提升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10)

一、前言

现代企业管理中信用管理占据的相对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促进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获得最大化的价值,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降低经济损失的情况。目前,我国企业实际发展中没有全面的信用管理体制,无法充分发挥信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对构建市场经济秩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快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应对,对加快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一)没有足够的管理观念,信用管理滞后

企业常常出现突然增加坏账数目、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等情况,对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负责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内部信用工作进行管理,仅是从根源上将结算的方式改变,结算方式以现金交易为主,使应收贷款收回获得的保险系数得到提高。企业领导这样做的虽然减少了应收账款,同时也造成企业有着较小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快速发展有着较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是提高销售额、交易数量,没有采取措施控制销售风险,对于客户实际的信用度没有全面调查,造成逐渐增加坏账、应收账款,企业有着较大的销售额,则有着较多的亏损资金。

(二)偏差设置信用管理职能,无法发挥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由于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在市场反应、利益、职能、管理目标等方面有着差别,无法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等能力全面承担。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在管理时发生管理真空、效率低下、相互扯皮、分工不清等情况。大部分业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承担客户服务、催帐收账、质量确认、运输发货、组织货源、谈判签约、报价还价、联络客户等方面的工作。企业无法清晰的设置信用管理知识,导致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没有较高的经营效率,经营工作中出现较大的风险。

(三)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制约管理工作

因为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通常会最大化的追求销售利润,均是在主观控制与决策的基础下进行信用管理,信用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合理的制度,信用决策缺少有效的系统,在应收账款、客户授信、客户资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制度,造成没有正确的授信加大逾期账款、坏账、应收账款失控等情况。另外,企业没有制定客户的授信制度则导致逐渐缩小市场规模与交易,超过自身的权利授信则造成无法履行合约,且由于没有正当管理出现违约的情况,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加。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认识信用管理,构建企业信用文化

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指采用信用管理政策制定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活动有效的进行协调与指导,全面评估以及整理客户的相关信息,做好监督回收应收账款、债权保障、授予信用额度等方面的工作,给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提供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加强认识信用管理工作,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实际的利益,在企业实际发展中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采用构建企业信用文化的方式,将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目标,使有效销售得到增加,降低坏账损失的情况,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最大化的利润。

(二)构建全过程信用管理,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1)事前控制措施。企业应该事先做好构建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工作,加强与客户间的信用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评估客户信用信息的风险以及调查客户信用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风险评估与收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包含经常性检查与监督客户群;评级管理客户资信;分析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与构建客户资信档案;搜集客户信用信息等方面内容。

(2)事中控制的措施。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的信用关系应该属于直接类型的,采用直接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时,将传统需要销售人员进行“间接管理”的现状有效改善。所以,企业的内部授信制度应该严格的制定,具体包含控制销售风险、审核信用限额、信用政策等制度的构建。

(3)事后控制措施。构建监控应收账款的相关制度,具体包含债权管理、贷款回收管理、监控账龄、管理销售分类、控制应收账款总量等方面制度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信用管理机构,确定权限与职责

企业信用管理具有较强综合性、较强技术性、较强专业性等基本特征,需要通过特殊的组织、特殊的部门将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知,企业有着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能够全面实现信用管理的基本目标,同时还能够给顺利运行业务流程提供保障。因此,我国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目标、经营规模、内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构建的组织结构能够符合自身的发展。另外,构建的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属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直接带领,使其能够集中执行法务、供应、销售、财务会计等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将财务目标、销售目标全面协调,确保企业能够在内部结构构成风险制约制度,避免管理人力、管理部门出现盲目决策,造成信用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与生存,采取措施加强信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构建健全的信用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做好信用管理工作,通过针对性的对策构建信用管理健全的制度,降低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使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促进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黄芳.浅谈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J].才智,2010,7(12):958-959.

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篇(11)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紧紧需要将企业生产建设中的资金流动进行记录,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建设中,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实际建设中的作用也发生了非常大改变,在企业实际建设中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作用。部分企业已经将财务管理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我国很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并没有予以重视,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信息作用帮助企业实际经济建设。企业加强财务会计信息治理,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保障,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工作质量,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治理与财务会计信息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生产建设有着直接性影响,高质量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会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财务工作全面了解,进而开展企业经济建设,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建设。

1.财务会计信息价值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中进行建设,就需要财务会计部门将企业资金及建设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开展严谨的财务会计管理,其中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将是企业在市场中建设水平的主要衡量依据。在企业不断扩大建设规模中,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中的价值间越加明显。精准的财务会计信息会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生产建设情况,进而开展下阶段企业建设规模的设定,保证企业内能够使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财务会计每天所需要面临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这其中就包括企业在经济建设中产生的全部资金流动情况,这些内容都是影响着企业经济建设的关键性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建设的命脉,财务会计人员正是将企业经济建设的命脉进行科学性整合,保证企业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流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实际生产建设情况可以直接从财务管理信息中反应出来,这是我国对企业生产建设情况进行检验的重要依据,让国家对于某一个行业实际生产建设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正常,促进行业发展。

2.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位置

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承担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加,在企业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着更加重要作用。企业在实际经营建设中经常会遇见各种经济效益的纠纷,企业其他管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就将不具备调节纠纷的优势,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的位置就十分明显。企业在扩大规模建设中,需要对于企业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就需要通过财务会计信息对于企业中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了解,将信息后的企业实际建设建设情况进行掌握,财务会计信息就成为企业建设中主要的依据,保证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性的企业建设方案。企业在上市以后,股东与董事会间就会因为经济建设效益产生矛盾,财务会计信息是缓解这些矛盾的重要内容,让股东与董事会间有更好的沟通,保证股东与董事会都能够了解企业实际建设情况,进而制定企业下阶段建设工作,保证企业可以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在快速变化中,企业制度也在进行调整,而财务会计信息就是企业制度调整的主要依据,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制度改进,进而企业才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

企业治理就是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营建设中稳定建设,保证企业建设步伐与市场环境相结合,财务会计信息就是企业治理中的意见,保证企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1.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企业管理者能够足够了解企业资料情况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经济建设主要保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会计部门较强沟通,企业管理人员了解财务会计信息后,就会对于企业资金进行合理性分配。财务会计信息之所以存在,就是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有效保证经济建设,财务会计人员将工作中的内容将企业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直接性反馈,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在了解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时,让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企业经济建设更加稳定。企业管理人员在了解财务会计信息过程中,会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更加信任,是企业与企业间沟通的主要依据,拓宽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途径,减少企业建设的障碍,在这其中就需要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保障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稳定建设。在企业治理中将财务会计信息作为主要依据,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将信息制定了与企业实际建设情况相一致,保证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过,进而让企业形成与市场环境相一致的建设体制,让财务会计信息为企业治理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2.企业治理调控的进行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会将企业在该段时间内的资金流动等相关情况直接性反应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让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更加顺利,还会帮助企业治理工作的深层次开展。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角度分析,后的财务会计信息会让企业投资者对于企业实际建设情况更加了解,让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程度的约束,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制定更加与企业实际建设情况相吻合,制定出最适合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方案。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整合完毕后,会让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者直观性的认识,企业管理人员全面性的了解企业经济建设,对于企业经济建设有着更加深层次认识,制定更加精准的企业下阶段经济经济建设,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稳定建设奠定基础。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建设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视,就是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有着直观性认识,将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进行发挥,降低企业在经济建设中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防治管理人员制定出错误性的发展方针,将企业全部资源科学性分配,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结语

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实际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直接影响着企业稳定性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将企业生产建设中的经济成本管理,保证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经济效益,财务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管理内容,对企业治理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本文通过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角度进行研究中发现,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间的经济冲突,突破人们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错误性认识,让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孙宇 单位:辽宁中京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云.浅析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174+182.

[2]王佳妮.论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商,2015,49:159.

[3]韩峰.探究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5,16:1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