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9 14:56:21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1)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 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2020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推动乡村振兴,区发改局将拿出“功山头、炸碉堡”的魄力和决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一主线,围绕“五大振兴”,打好规划实施、项目推进、对口帮扶三大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

一、落实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打好重点工程攻坚战

按照全域协调、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西海岸交通商务区、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五大活力源”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对“规划”确定的40项乡村振兴重点工程进行定期调度,会同相关部门,明确落实各项工程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助力藏马山旅游开发,积极协助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落实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争创10个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支持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对已经列入项目库的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项目和青岛开发区绿色公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争取省发改委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信贷政策支持,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难题。

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一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保障。会同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积极对接落实规划、土地条件,按照财政部门保障的资金规模,及时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涉及乡村振兴项目列入政府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计划。支持中长期发展项目列入前期计划开展研究论证,按照脱贫、振兴、小康的步骤,分步推进实施。

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在资金、政策、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主动协调国土、规划、财政等相关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会同建设单位积极对接上级发改部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结合掌握的项目资源,特别是林业、水利、村居改造、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等项目,及时对接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统筹的意见建议,各部门项目形成合力,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加强项目立项审批指导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调度指导力度,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产生后,及时组织召开调度会议,讲解政府投资项目要求,进一步明确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要求规范进行审批和建设。在审批过程中,提速增效完成相关项目咨询论证和可研、初设、概算审批,严格把关与提质提效相结合,努力压缩项目前期审批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建设阶段。

三、实施异地精准扶贫,打好“对口帮扶”攻坚战

根据上级统筹安排,我区对口帮扶陇南市武都区和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局将严格制定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财政援助资金、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为帮扶地区分别引进1家投资不低于500万的企业,帮助两地贫困人口就业数达到40人;动员12家企业与陇南市武都区贫困村结对、8家企业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贫困村结对;帮助销售500万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推动乡村振兴,区发改局将拿出“功山头、炸碉堡”的魄力和决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一主线,围绕“五大振兴”,打好规划实施、项目推进、对口帮扶三大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

一、落实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打好重点工程攻坚战

按照全域协调、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西海岸交通商务区、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五大活力源”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对“规划”确定的40项乡村振兴重点工程进行定期调度,会同相关部门,明确落实各项工程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助力藏马山旅游开发,积极协助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落实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争创10个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支持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对已经列入项目库的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项目和青岛开发区绿色公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争取省发改委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信贷政策支持,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难题。

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一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保障。会同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积极对接落实规划、土地条件,按照财政部门保障的资金规模,及时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涉及乡村振兴项目列入政府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计划。支持中长期发展项目列入前期计划开展研究论证,按照脱贫、振兴、小康的步骤,分步推进实施。

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在资金、政策、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主动协调国土、规划、财政等相关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会同建设单位积极对接上级发改部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结合掌握的项目资源,特别是林业、水利、村居改造、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等项目,及时对接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统筹的意见建议,各部门项目形成合力,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加强项目立项审批指导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调度指导力度,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产生后,及时组织召开调度会议,讲解政府投资项目要求,进一步明确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要求规范进行审批和建设。在审批过程中,提速增效完成相关项目咨询论证和可研、初设、概算审批,严格把关与提质提效相结合,努力压缩项目前期审批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建设阶段。

三、实施异地精准扶贫,打好“对口帮扶”攻坚战

根据上级统筹安排,我区对口帮扶陇南市武都区和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局将严格制定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财政援助资金、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为帮扶地区分别引进1家投资不低于500万的企业,帮助两地贫困人口就业数达到40人;动员12家企业与陇南市武都区贫困村结对、8家企业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贫困村结对;帮助销售500万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4)

(2021年6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xxxx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部署“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xx视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指示xx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xx区人大常委会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有所作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工作骨干力量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结合人大工作实际,3月6日,xx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上,明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牵头,选任联工委具体负责,其他委室积极配合,积极抓好“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工作;3月26日,xx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2021年第1次学习研讨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上,再次对“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扎实抓好工作落实;积极引导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不断发挥代表来自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发挥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同时,xx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明确专人负责,草拟《xx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的实施方案》;认真建立健全并根据执行情况修改完善《xx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工作办法》《xx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登记办法》《xx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xx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原选区选民工作办法》等规范代表工作的规章制度,为抓好“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以争当“四员”为抓手,积极把“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引向深入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工作安排,xx区人大常委会认真探索工作思路,努力充实活动内容,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完善对代表的服务,促使代表争当“四员”,努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争当学习宣传引导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组织引导全区人大代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会议精神和政策要求,努力提升人大代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发动人大代表尤其是领导干部代表深入镇村、依托已经建立的3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136个人大代表联络室,宣传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学习培训207人次;发动代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宣传,累计涉及群众12000余人次。人大代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二)争当社情民意联络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发挥人大代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代表群众的天然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代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联系选民、述职评议等活动,促使代表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愿望,及时下情上达,反映社情民意,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xx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引导辖区内每名区、乡(镇)人大代表联系了2至3户贫困户,全区210余名区人大代表、1400余名乡(镇)人大代表,共联系了贫困群众3000余户。同时,结合xx区人大常委会县处级领导代表具体负责全区各相关产业、包保各有关乡(镇、街道)的实际,强化工作调研督查,深入乡村一线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督促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通过结对帮扶、实时走访、调研督查,共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70余个,有效促进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争当改进工作监督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适时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活动,邀请代表参加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相关工作报告,深入查找乡村振兴工作短板和问题,积极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乡村振兴相关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代表对xx区易扶搬迁后续扶持、人民调解、旅游产业化、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等进行专题调研,指出了“搬迁群众常住率不高,社区治理工作有待加强”“有的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作用不到位”“部分乡(镇、街道)对乡村振兴工作重视不够”“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与有效接续乡村振兴有差距”等问题20余个,提出了“切实提高易扶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水平”“提高群众通过人民调解机构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着力解决脱贫攻坚遗留问题,扎实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环保处理垃圾清运设施问题”“加快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速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等意见建议20条,并督促政府认真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争当示范带头战斗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一

一、关于赴浙江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伟大思想创造伟大实践,浙江率先践行“两山”理论结硕果。浙江是红船精神发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2003年就提出了“八八战略”(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提出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并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5年在浙江安吉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10多年来,这些重要思想理论在浙江大地结出硕果,成功打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标杆。浙江农村正初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农民人均年收入连续10多年在全国领跑,美丽宜居示范村国家级试点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总量居全国首位。

(二)“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干到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方能成气候。在浙考察学习期间,很少看到标语,只见杭州市中心矗立了一个醒目标牌“接力实施八八战略,一张蓝图干到底”。浙大教授介绍,这些年来浙江就是这么干的,习近平同志之后的赵洪祝、夏宝龙、车俊等省委领导也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凭借这种境界和精神,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入手,到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之江两岸正绘就水清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美丽浙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亮丽名片。

(三)重生态优先、综合整治,“千万工程”切入换新颜。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15年的努力,浙江通过乡村环境绿化、路面整治、立面外墙美化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垃圾分类、河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设施改善,以及“最多跑一次”等乡村行政效能的提高,全省已有2.7万个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总数的97%。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美丽经济,已成为产业兴旺、游人如织、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特色乡村、富裕乡村。

(四)重文创策划,用文化铸魂,美丽乡村内涵式旅游成品牌。浙江省乡村旅游注重文创谋划,讲好历史故事,散发人文气息,吸引各方游客,尚书干村是此中翘楚。该村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礼部尚书,尚书干村因此闻名。此后,尚书街、尚书阁、尚书台一系列景点应运而生。随后,该村深度挖掘,每年都举办尚书文化节,通过开展舌尖上的尚书文化、趣味农事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游、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交流等系列活动,不仅聚集了人气,提升了知名度,而且浓厚的传统文化,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的融合共赢。

(五)抓融合发展,“五个乡村”、“八个互促共进”作法值得借鉴。浙江省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近年来,浙江省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美丽经济、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农村改革、美丽党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八个“互促共进”原则,创新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等“五个乡村”为内涵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六)强化组织、人才措施,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快速发展有保障。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支撑。浙江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得好,人才使用得好。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试点建设、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等方面,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传统农业发展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良性互动,创造了多种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经验、新典型。

二、关于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鄂州正值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的历史时刻,结合赴浙江的所学、所看、所想,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气魄和胸怀,往实处干,往实效处干。要坚决贯彻“两山”理论,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久久为功。在确保农业农村绿色基调的基础上,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振兴,用一张蓝图统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一是建议每年全市高规格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科学统筹,细致谋划,分段推进,一环紧扣一环,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真抓、用心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各地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条块结合,高效对接,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的要求,形成全市乡村振兴“1+N”方案,在思想上同频,行动上共振。三是完善市区乡村四级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定期组织项目拉练,公布正反典型案例,形成工作“闭环”和责任“倒逼”,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全市乡村振兴的“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二)顺应大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韧于农村的这场变革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四十年来农业农村现代进程的历史轮廓,以及乡村改革发展各项议程,充分说明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拐点条件是城镇化的充足发展,浙江经验印证了这一发展脉络和相应规律,鄂州乡村振兴之路也须遵循相关规律和内在逻辑。在大格局、大趋势、大逻辑下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打通阻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梗阻,使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进而在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城之间形成置换机制,再向资本下乡与农民返乡的阶段转化,形成劳动、资本、技术和土地的优化组合。其次,在农村内部要大力实施价值提升工程,不断挖掘农业农村新的价值和功能,既注重新型经营主体,也尊重小农自然发展路径。围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新业态和农旅结合等方面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在产品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上全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综合提升,以鄂州城市发展基础和临空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条件,助力“互联网+农业”异军突起。

(三)紧盯关键,以“独具匠心”的项目和设计,将文创规划设计贯穿乡村振兴始终。无中生有发展都市景观旅居农业,是补齐历史文化欠账,实现农业农村价值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这方面策划水平有多高实践效果才有多好。我市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区位的资源禀赋,襟江抱湖枕名山,自然资源条件不比浙江差。但酒香还怕巷子深。在高质量完成《鄂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如何确保各项规划能高标准落地?差的就是“包装”和文创策划,当务之急,要抓紧引进一批懂农村、有活力、有创意的农村文创策划运营团队,加强对我市重点村的项目化设计、包装和运营。目前此类人才相当稀缺,且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我市应加快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加速引进高水平、专业化的文创团队,担任美丽乡村的设计大师、创作大师和“吹鼓手”,让鄂州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统筹力量,以“凝聚多方合力”的方法和路径,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打持久战、统筹战、技术战的系统工程,要善于借势借力科学推进。一要巧借外力。全面收集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滚动刊播,并结合鄂州实际归纳分析,借智借力,分类推广,不搞“千村一样”。同时,要在武鄂黄黄协同发展中借力发力,营造自我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和环境条件。二要善聚内力。成立“全市乡村振兴指导委员会”,从统筹、农林、旅游、文化、科技、金融等相关领域,聘请专家组建参谋团、智囊团,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三要形成合力。各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规划方案,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打通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政策链和利益链,激活多元主体,激活多种要素,激活多级市场,共筑城乡命运共同体和企村利益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五)创新思路,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将鄂州率先打造成“两个示范市”。当前,全国各地正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开展乡村振兴,鄂州要走在前列,作出标杆,必须用创新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形成竞争优势。一是以超常规标准选配“领头雁”。以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扩大范围,不拘一格选准一批有情怀、有思路、有魄力、有带头致富能力的村支部书记,对于优秀的村支部书记,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享受乡镇副职经济待遇,完善激励机制。二是以超常规政策引育人才。尽快研究出台“一揽子”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作用发挥的“鄂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政策”,建强一支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三是以超常规举措强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百塆示范、千塆整治”工程和“四个三”重点生态工程,注重地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资本,精心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一批示范性特色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四是以超常规力度加大扶持。抓紧出台支持农业农民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发展基金”,充分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投入现代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五是以超常规阵容打造“鄂州品牌”。集中宣传、创作优势力量深度挖掘鄂州历史文化,大力挖掘、讲好“鄂州故事”,按照“有故事、有LOGO、有创意、有特色、有品牌”的“五有”标准,将更多鄂州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点、景观带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之中,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之魂,这样的美丽经济才能更持久,更有魅力。

总之,浙江之行收获颇丰,虽然与浙江相比,我们仍有差距,但我们更有独特优势,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坚韧的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上下齐心,群策群力,科学规划,健康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定能以江南美丽田园城市展现鄂州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他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此次集体学习前两个月,总书记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定战略、明思路、论办法,习近平主席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视农民,特设了农民丰收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为了农民的丰收带来了许多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留绿水青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此同时,农村也要大力引进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入资金,大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的特色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开拓网络市场,将市场扩大化。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三

从行走中体味乡村田园之美,从思考中感悟集体经济之路。经过长达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亲自观察,走访思考,对集体经济发展有了颇深感悟。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每一个先进富裕或有发展希望的村庄都有着一个或多个真正有心的人才,在青州圣峪口,五个年轻人真的只是靠着一腔热血与理想追求,带着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希望,回到村庄,集思广益,拧成一股绳,为家乡图发展。在栖霞,退伍军人理事长,带领全村妇女老人齐上阵,靠肩挑手凿,战天斗地,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在山上开辟出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天堑变通途。在郑家庄,村支书真诚地和我们说到,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啊,我们看到了村落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村里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村里几乎只有六旬以上的老人,再过二十年,乡村人才若继续流失,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村落将何去何从,想象一下,可能很多历史悠久的村子都会面临消失的风险。

乡村的振兴根本的依靠不是外部的支持,而是内部的衍生与升级,我们看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渴望,淳朴的村民他们也许不懂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有振兴乡村的愿望,建立起集体经济的形式,以合作社的力量解决个体解决不了的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依托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推进土地流转与集中,将集体收入固定比例用于困难救助,公益事业。提升村民的整体福利,让村民留住乡愁。不让一个人掉队,广泛吸收全体村民,整合土地果园,让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村的力量也许弱小,合村并建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合作,我们建立起多村之间的分工,各取所长,促进共同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地域范围的发展。集体经济靠的便是集体,通过大规模集约化,从而使传统的农业更加专业,更加现代化。有效的激活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村级发展潜力,整合管理,实现减耗,提质,增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社实中的一个深刻感悟是,有时候我们听到的真的可能只是表面,只有亲身深入去观察,去问询才能获得最真实最可靠的事实,我们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的阻力,我们也发现了众多困难,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强村富民同举,党建工作起到重大作用,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建设共同研究,一体推进。

让农民这个职业有尊严是我们听到西杨村的支书深切的说道,当农村的医疗教育真正得到改善才能吸引村民返乡,在招远的大户陈家社区,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我们的走访发现不只是空间上的变动,而且是一个时间上的推进,从初期到成熟,我们看到了一个可行的可复制的发展道路,村里基础设施兴建,医疗教育蓬勃发展,生态农业新六产,旅游业同时推进,重构田园的美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群众幸福感和生活指数连年提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现代人重新追求,我们似乎看到了突破重重阻碍后的新农村,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与新希望。看到乡村花开的呢喃,雨歇的峥嵘让乡村振兴,让乡愁更美。

乡村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对于振兴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可复制的集体经济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将趋于成熟,乡村振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行走了七八个村落,从广阔的平原,到崎岖的山地,从辽阔的田野,到飘香的果园,我们亲自走过,我们用心体会,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知道也许我们学识尚浅,但是我们更知道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为了那份中国村落的乡愁,为了乡村的振兴付出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也相信乡村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越来越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点发展工业,并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在农业发展上,投入较少,历史欠账太多。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整体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中央站位全局,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认为我党作为工农联合政党,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因为我党始终代表的是广大劳动阶级,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正是“初心之所在、使命之担当”。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6)

今天,有幸与下高池村的党员坐在一起,共同庆祝“七一”建党日,恭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谈几点看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村振兴战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观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多村振兴战路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强”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全作用,推动改革措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恶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帯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7)

一、聚焦做实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激发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村(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搞好这个层面的主题教育,对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村(社区)一级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聚焦实际问题,找差距、抓落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要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教育。要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检视整改,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查找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一条一条列出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创新方式方法,在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已有的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案例教育、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主题教育结束前,村(社区)党支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学出来的激情,改出来的动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二、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社区)是主战场。要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抓落实,扛起乡村振兴职责,牵住农村发展牛鼻子。当前,全县农村发展仍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短板、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差、底子薄、条件苦,缺资本、缺人才、缺技术,产业弱、支撑力不强,且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等。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找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好工作落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主题教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平台,要通过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系列措施,找准乡村振兴差距,凝聚乡村振兴共识,定实乡村振兴措施,抓好乡村振兴落实。

(一)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对产业发展来说,优势在特色,潜力也在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捷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产业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区位优势中探索发展着力点,在地方特色上找准产业突破点,选准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打造“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要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党建+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畅通人才流动,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全县农村人才老化、青年人才外流、实用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要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培育本土人才、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实施“能人归巢”计划,积极引导在外经商、创业和务工人员中有思想、有思路、视野开阔、善于经营、热爱家乡的经济发展人才回归,兴一方实业、富一方百姓、促一地发展。要注重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意来,留得住”。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驻乡帮扶。遴选实用技术人才跨乡服务,从农业、农机、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遴选业务骨干、专家教授作为乡村振兴特聘顾问,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巡回指导、跟踪帮带,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要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实用人才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整合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汇聚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化繁荣带动乡村振兴

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载体,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乡村文化,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教育和引导人民、促进乡村和谐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和润泽作用。要从“乡风文明”的要求出发,认真整理和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内涵,加强对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把积淀了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承下来、弘扬开来,使乡村更有魅力和活力,更能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底蕴,使之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把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军、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处处呈现文明新风。

(四)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标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要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补齐设施短板,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不断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农民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之情性,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真正让乡村成为人们难舍的故土、向往的乐土、兴业的热土、美丽的净土。

(五)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关键是建设过硬党支部。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头雁”升级工程。要拓宽用人渠道,根据基层实际和工作需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基础薄弱村担任村级干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逐步解决无人可选、年龄老化等问题。二是实施“头雁”育苗工程。从各类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挖掘村级班子后备力量,培植育苗,递进培养,把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有序推进村干部优化升级、新老交替。三是实施软弱涣散村“脱胎换骨”工程。建立健全村干部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要同步调整、规范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聚焦脱贫攻坚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但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带动弱、日常监督不到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够有力等等。开展主题教育,必须聚焦脱贫攻坚领域的突出问题,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要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贫困人口个体或者群体发自内心的脱贫致富愿望和自发动力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效。贫困人口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贫困群众脱贫的自身动力匮乏,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仅靠扶贫干部的一腔热情显然是不够的。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把向贫困地区“输血”转变为自主“造血”。要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转变,提升贫困村(社区)的“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获得脱贫本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二是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农村要发展、农户要增收,都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以特色农业、体验式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主的扶贫产业。积极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同步建好利益链接机制,保障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要用好用活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推动实现扶贫资金变资本、贫困群众变股东,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帮扶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新的扶贫战斗中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防范盲目拔高扶贫标准、“数字脱贫”、突击脱贫等问题,将扶贫开发与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充分挖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不断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确保到2020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聚焦基层治理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基层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村(社区)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升村(社区)的治理水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意义重大。对村(社区)来讲,要着力在“基层、基础、基本”上下功夫,着力查找党员干部在理念、观念、认识和服务意识上的差距,破解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薄弱的问题,治理成本高、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等等。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打通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不断夯实治理基础。一要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改善“政民”关系,构建党和政府与群众互相信任的关系。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实现党和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二要协同多元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才会取得实效。要保证社会各类力量在社会上能够得到“身份认可”,实现“团队协作”。要通过创新渠道,发挥社会和公民参与的作用,协同各方力量,通过增进彼此间的合作来促进社会的有效治理,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协同发展。三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协调机制。要建立社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分析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展趋势、应对措施等,进行研判和部署。要建立基层治理指导员制度,从机关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组建社会管理队伍,指导基层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要探索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向谁说、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

五、聚焦服务群众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目前,从村(社区)来看,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建工作机制滞后,服务滞后,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方式滞后。面对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新时代村(社区)党组织功能的新定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功能作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服务群众。特别是随着村(社区)各项工作改革创新,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突出。新形势下,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增强凝聚力,就必须紧紧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作文章,把工作重心由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转移到服务群众上来,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来提高党在基层和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

二是要从便于服务的角度加强体系整合,科学设置村(社区)党组织。科学设置村(社区)党组织,是党组织融入社会、服务基层、凝聚人心的组织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功能的实现和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随着新型社区建设的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也要与时俱进,村(社区)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并建立健全村(社区)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其领导作用,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建立联合支部。消除村与村之间壁垒,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对接,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快速融合,促进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8)

会议强调,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更好服务群众,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省委常委会会议主要精神

7月3日,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新时代农村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着力推动“十大行动”落实,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一革命四行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底线任务,扎实做好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着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实现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深化科技特派员、下派村支书制度等,让基层党组织

和基层干部更好服务群众。

三、市委常委会会议主要精神

7月24日,市委书记胡昌升主持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会上听取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了厦门市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专门调整成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厦门贯彻好落实好;二是全面谋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印发市委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三是全面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11个专项小组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四是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制定《现代农业招商实施方案》,成功举行现代农业招商推介暨签约大会,取得良好反响;五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组织运行和工作机制。

对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会议强调要求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准确掌握主要内容;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及工作纲要》,加快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着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着力抓好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项目后续跟踪,争取项目早日落地;要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 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六要”群众工作法,发挥“一约四会”(一约是指村规民约;四会是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9)

会议强调,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更好服务群众,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省委常委会会议主要精神

7月3日,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新时代农村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着力推动“十大行动”落实,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一革命四行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底线任务,扎实做好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着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实现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深化科技特派员、下派村支书制度等,让基层党组织

和基层干部更好服务群众。

三、市委常委会会议主要精神

7月24日,市委书记胡昌升主持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会上听取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了厦门市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专门调整成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厦门贯彻好落实好;二是全面谋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印发市委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三是全面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11个专项小组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四是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制定《现代农业招商实施方案》,成功举行现代农业招商推介暨签约大会,取得良好反响;五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组织运行和工作机制。

对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会议强调要求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准确掌握主要内容;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及工作纲要》,加快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着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着力抓好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项目后续跟踪,争取项目早日落地;要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 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六要”群众工作法,发挥“一约四会”(一约是指村规民约;四会是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10)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建设乡村振兴的意愿,我县开展了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活动和村民调查问卷,对村民关于乡村振兴的意见进行了收集,通过引领群众提高对现代农村建设要求、特点以及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并根据各村情精准定位,科学合理做好村里发展规划。

主要措施:

一、坚持宣传为主导,加大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力度

1、成立宣传小组,通过进村入户、道路横幅等多样化进行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知晓度。

2、做好村民调查问卷工作,通过收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参与意愿、相关意见建议等,分析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度,并整理出解决措施。

3、做好乡村振兴模范村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让更多的村民了解乡村振兴工作对村内的建设、环境的改变及生活上的便利,从而提高村民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二、因村精准定位,科学合理做好村里发展规划

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篇(11)

1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对象正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业、农村、农民,因此网络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目标就应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在2018年11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广电行业自身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有利于减轻基层组织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乡村管理和人民生活智能化水平[2]。有线电视网络的初始作用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就是为了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就是为了让信息、产品、政策发挥更广泛的作用。随着广电与通信科技的日益发展,有线电视网络逐步数字化、交互化、智能化,传输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没有有线电视网络这支新生力量。

2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发挥作用的工作建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