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2 14:54:26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1)

要更好地开展结对数学教学工作,实现双方学校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和谐有效共享,可以先请乡村学校教师前往结对城市学校旁听教师的讲课活动,观摩城市教师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听课活动结束后,再将城乡双方教师聚集在一起,针对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展开详细交流。首先由上课的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想法进行详细阐述,加深在场其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再由乡村学校教师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点评。经过对教学活动的观摩学习以及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能够更加了解对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能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教学经验,调整教学形式,以确保结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搭配”的教学活动中,乡村学校教师通过观摩,可以了解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利用互联网设备设计开宝箱的游戏,且将学生喜爱的小猪佩奇卡通形象与游戏结合起来,瞬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游戏展开深入思考,并踊跃回答多种数字排列方法。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乡村教师能够学会和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教师结对的方式来帮助和促进乡村教师更好地提升与发展。

2.打造数学同步课堂,共享课堂教学资源

城乡结对互动,除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的神奇力量,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空间壁垒,让城乡学校的学生实现课堂同步学习和互动,真正做到教学共享。这种创新性的结对课堂,充分体现出了“互联网+”下教育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既能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体会到城市学生的课堂氛围与学习方式,也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零距离,两个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开互动交流,乡村学校的学生还能回答城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中,也更有学习热情。例如,在开展“认识公顷”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打造数学同步课堂,乡村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城市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还能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先询问两边的学生,都知道哪些面积单位,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1cm2、1dm2、1m2的物体分别有哪些呢?双方学生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会说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城乡学生也能通过对方的回答开阔自己的思维。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认识1公顷的合作探究活动,乡村学生在观看城市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时,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新颖的合作学习方法,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乡村学校学生也能更好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3.结对进行教学研讨,提升合作课堂效果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城乡结对互动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利用好手中的资源与设备,探索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数学教学模式,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城乡双方义务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还要积极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开展结对教研活动,提升同步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结对教研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开展线上同步教研工作时,首先由双方分别介绍本校该年段数学备课组的日常工作,包括如何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分配集体备课任务、如何命制过关卷和单元卷、如何开展特色活动、如何共享优质资源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如此一来,结对教师就会对双方的备课工作了解得更加细致深入。这一环节结束后,结对双方备课组教师,再针对单元测试卷的磨卷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包括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主要内容的讨论。通过这种线上同步研讨的方式,双方学校教师能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活动也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契合教学新常规的工作要求,与会教师能够在研讨过程中,受到良好引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确保结对互动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网络视频技术为两校教师开展教研交流工作,构建了更加顺畅的渠道和平台,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学课堂教学差距,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丰富同步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确保城市学校能够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帮扶服务,提供支援的学校要从本校学生和被支援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开展同步数学课堂活动前,做好一课三磨工作。要组内进行磨课,其次教研单位内进行磨课,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高质量的同步数学教学活动。这样的互联网+数学同步课堂,能够为双方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同步课堂上,设计辩论式的两校学生互动任务。例如,在开展“观察物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游乐园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动画中融入加减法的问题,请两边的同学动脑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双方学生可以列举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算式列法进行归类,然后请两边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解法,这种解法叫什么,喜欢这种解法的理由。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馈工作。在同步课堂结束后,双方教师需要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互动情况。通过课后的交流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后续的同步课堂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5.拓展线上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之间还可以利用天天智慧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共享双方学校的优秀直播课例;还可以针对数学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开展网络拓展课程共享活动。通过这两种结对互动的方式,能够确保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教师在一起观看直播课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参与教学研讨工作,积极发表自己对课例的看法,并通过评论区进行留言互动,双方教师在评论留言互动的过程中,也做到了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们在一起观看拓展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钻研和探讨教学内容中的实践部分,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拓展课程中的教学任务,实现两校学生之间的更好交流互动,令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6.组织线上交换课堂,实现两校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师的教学风格,城乡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数学交换课堂活动。这种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可以让两校教师不走出校门也能参与精彩的教学研讨工作,实现两所学校互利共赢的教学研修效果。例如,在开展六年级数学同步课堂活动时,城市学校教师先为学生讲解一堂关于圆的知识的复习整理课,以“圆形是最美的图形”引出问题,为什么圆形最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总结出圆形一中同长的特质,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圆形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圆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特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为乡村学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紧接着,由乡村地区教师为学生们上一节“生活中的比”数学课,教师以生活中的照片为主线,串联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掌握比不同部分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在两校教师默契的配合下,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也能充分展开互动,学生们有了更多不同的学习体验,思路得到了更好的拓展,城乡学生携手,共享同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7.城乡结对话“双减”,开启数学教育新篇章

在“双减”政策的倡导之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结对现代化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成了城乡学校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双减”政策之下,城乡教师可以开展双减同步课堂,展示全新的数学教育风采,不断拓展“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新思路。以“双减”背景下的数学同步课堂“什么是周长”教学为例,双方学校的教师首先通过教学研讨,深入把握两校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围绕“周长的认识和测量”“化曲为直”数学思想的运用、“有序数、同边相加、平移线段”数学方法的运用等内容,设计趣味化的数学教学方案,学生们在由两校教师共同构建的双减同步课堂中,体会到了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数学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减压力不减效率,减负担不减质量。基于“双减”之下的城乡结对教育活动,还要求教师设计更加有效的同步课堂作业管理模式。双方学校的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协同备课、中期的协同教学以及后期的协同反思以外,还要充分重视前置性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并且充分落实和完善新的作业反馈策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同步课堂作业设计。最后,教师还要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做好数学教学“增”的工作,主要包括课前对学情差异的准确预见和深入分析、主教和辅教在协同备课时做好任务分配、准确预见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只有做好以上“增”的工作,才能确保异地学校学生与教师“身在远,声相近”,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线上同步课堂成效。

8.结语

城乡结对互动离不开双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打造空中课堂、线上课堂、牵手课堂,探索更加高效的结对互动教学模式,加快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13-0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融合培养“双师型”大学教师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高校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双师型”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培养策略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双师型”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高校需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项目资助、学术交流和研修培训等形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建立学科领军人才与教学名师。以创新团队和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催生高素质的大学教师队伍,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说,加强应用型与“双师型”大学教师的培养,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提升大学教师队伍素质

当前大学教师队伍中缺乏高素质与应用型人才,无法有效活跃在国际科技的前沿,与国外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应用能力以及学术水平加以提高,有效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对大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指导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创业就业

应用型专业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可以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满足社会需求。当前许多高校分层次、分阶段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但是由于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致使创业就业教育偏离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经验的需求,保证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

二、“双师型”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培养策略

(一)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知识技术与市场接轨,提高实践技能。同时高校可以积极吸收社会兼职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改变教师队伍僵化陈旧的倾向,带来最新的信息与技术,拉近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此外,高校可以积极引进行业和专业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学科带头人,提高专业整体质量,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要想强化师资培训力度,高校对大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积极推进。如进行师资免费培训或增加培训资金,并利用网络资源与同行和名师对话,从而获取优质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应强化校本培训,将优秀教师进行优化组合,骨干教师进行深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外,教师需要对社会各种思潮主动分析与判断,强化职业道德,并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使自己逐步朝着“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建立基础研修制度。

高校可以积极建立基础研修制度,结合教学实践强化大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研修机会;同时为教师的研修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为其构建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2.制定教研与科研制度。

部分大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这需要高校制定规范科学的教研与科研制度,加强科研实践,减少重复课程的设置,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实践时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高校需要组织活动丰富和强化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及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使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同时要求教师积极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及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要想培养应用型大学教师,需要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师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制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完善培养机制,从而加强教师专业素质,有效指导应用型专业学生就业创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3)

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历史文化透视、社会背景分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中。基于此,探究“双元制”培养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因子,应分别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入手。

11历史文化透视

纵观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探索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德国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族”传统的“重实用、崇平等、尚合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并将传统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随之,在“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

12社会背景分析

从社会背景看,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存在着内隐的社会分层现象,即德国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社会阶层:“上层、中层、劳动阶层、下层。”[2]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各社会阶层间的内隐差距正实现从逐步缩小到最终消失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德国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级意识被逐步淡化,并最终被遗忘。另一方面,各阶层成员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彼此的心理隔阂也被慢慢融化。

据研究资料表明,“就阶层属性而言,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德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劳动阶层”。[3]据此,可知:德国各社会群体,表现出认可职业技能、支持职业培训的社会心理。无论是15岁的中学毕业生,还是企业的在职雇员,他们都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劳工市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或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学习或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雏形、兴起、发展

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双元制”[4]培养模式,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最早萌芽于中世纪的德国行会学徒制。中世纪时期,德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急需大批具有简单操作技能的手工工人。在此背景下,获得官方认可的手工业行会,采取“学徒制”的职业培训形式来大批量定制式地培养手工行业急需的手工工人。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指手工作坊中的具有丰富技能经验的手工师傅,对新手手工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地说,手工业行会不仅严格地限制手工业学徒名额,还将手工业者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阶第,也对“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手工业行会规定:“‘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七年”。[5]期满后,学徒向手工业行会申请,升格为帮工,而帮工两年后则可申请升为师傅。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兴起于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随着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工业,德国的职业培训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学徒制”职业等级培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地实现了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的转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新兴的工厂雇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雇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雇员的劳动素质。一般而言,影响企业效益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训雇员的任务能力、一般能力、整合能力和关键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受到了手工业行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和抵制行为,主要体现为其采取方式多样的措施破坏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例如,手工业行会,通过缩减“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和改善学徒的生活环境和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活动。尽管手工业行会百般地阻挠“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但最终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逐步承担了职业培训的使命,并获得了学徒结业考试的权力。20世纪30年代,德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6],这既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也标志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正式形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鼎盛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较以往相比,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与过程均有所改变。现阶段,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15~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分流的现象。其中,部分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其他部分中学毕业生则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从其职业培训过程来看,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毕业生,首先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向相应的企业提出要求培训的申请,经过企业考核后择优录取,最终企业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签订合同。根据企业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契约,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联系相应的职业学校,支付其相应的职业培训费用,并给予其适量的生活补贴。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他们的职业培训安排通常是“每周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五天到企业由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期满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既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另找工作。

3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探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时,必须斟酌、考量一个核心问题: “怎么借鉴。”要对 “怎么借鉴”的问题做出解答,须从理论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再解读。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4)

一、确立并落实好教学目标

中小学生素质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促使学生身体、体力发展和培养学生品德形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落实能力目标和品德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中落实能力发展目标方面,首先要创造思维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记忆水平的教学、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思维水平的教等三种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的教学主要表现在将精力集中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课本知识上,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一记住所教内容这一轴心转。思维水平的教学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最后要以非智力因素为基础来促进教学。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思想、气质、性格等等,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心身发展,尤其对于能力发展和品德培养,提供着基础和保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体现知(智)、情、意的统一,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成分,使教学在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在教学中落实品德培养目标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内容的丰富性,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基础。学生的知识越多,智力生活越充实,兴趣越广泛,学习越主动自觉,就越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展开。反之,愚昧无知往往容易成为道德堕落的开始,而精神空虚是道德贫乏的根源。其次要恰当利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语文、历史、外语等等,要注意发挥其形象性优势,注意从个别概括为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对于那些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要注意发挥其精确性、严谨性、辩证运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还要防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终极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为教学目标服务,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是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上,要从过分偏重文化知识内容转向知识内容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从大一统的英才教育的内容模式转向重视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模式;加强内容体系间的联系,推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从标准化的一般性教学内容模式转向与区域性乡土教材并重的新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形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转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上。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上,要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和一些新的课程;加强课外活动;改善管理,建立协调高效的指挥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改善运行管理和质量管理;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软件,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比如开发探索性软件、专家系统、过程性诊断软件、创造性软件、联网检索软件、个性化教学软件和电子课本等多种软件系统,势必给未来教育和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三、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手段。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方法应具备双边性、突出启发性、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注重情感化、技术化等特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借鉴的体验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分析法和主题法等等国外教学方法,以促使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旧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回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会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机制的完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这几个方面正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5)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重点实施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为提高人才质量,需要和企业进行合作。高职院校中的数学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为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服务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理念决定了数学专业人才的高度。数学学科特点和专业技能的直接联系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产教融合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就是在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技术手段,促进通识知识学习和专业基础学习密切融合,相互促进,是高职院校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待提高

众所周知,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决定了数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教师的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更是限制数学人才培养的天花板[1]。为了了解当今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调研,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了解职教数学师资水平。结果发现,首先,职业院校数学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教师观念守旧的问题。调研显示,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应该注重数学基础的教学,注重数学计算的技巧,部分教师没有特别认知,更倾向于学校、教研室教学计划的安排。其次,教师队伍学历、专业、年龄结构头重脚轻。最后,职教数学师资队伍对产教融合缺乏共识。有教师认为“学校是国家机关,自己带有公益性,而企业天生以利润为衡量标准,这两者便是不兼容的。”有的教师认为“产教融合无非就是在学校里开个厂子。”每位教师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不同,看法不同,因此影响了高职数学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进程。

(二)教材内容和时代联系不紧密

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成果。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数学人才质量,职业院校必须根据时代调整教材内涵,促进更新换代,为服务人才提供坚实基础。当前,职业院校的数学教材并没有紧紧追随时代的脚步。在电子时代的今天,部分教材的线上配套资源没有配齐。因此,学生时常产生厌学心理。就教学内容质量来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微积分和数学思维等。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每个专业的精准匹配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数学教学内容的专业案例较少,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水平亟待更新

在对教师进行调研时发现,教学手段以讲授法为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经验的教师讲授时习惯使用普通黑板进行教学,同时会强调数学专业重要的计算步骤。中青年教师在讲课时的手段较老教师更为丰富,他们会注意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同时辅以板书。不过,教师的专业手段都很单一,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目标自然难以实现。

(四)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虽然教育部制订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等数学是完成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工程类、经济类、理工类各专业必修的课程,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治学态度,但是对于教学目标的描述仍然比较宽泛。显然,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奠定较好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许多高职院校设置了高职应用数学课程,但形式化取向更为明显,对具体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效果的评估仍然比较模糊。因此,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该依据技能与素质并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三教”改革,从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三方面来制定具体教学目标。

(五)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如何合理设置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体系,一直是高职院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数学课程的设置应基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课程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缺少宏观上对数学课程的合理规划布局,因此存在随意设课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另一突出问题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普及,大部分教学内容通用于所有专业,基本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差异化需求进行设置,更谈不上针对不同类型生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更为不利的是,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没有有机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课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理论推导、公式论证、数值计算,缺乏将专业案例融入数学教学中,与专业内容严重脱节。因此,应该依据“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淡化论证,强调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目标及实现路径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目标

数学能够有效训练思维,同时又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高职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围绕三教改革层面,重点攻破课程改革和建设,抓住资源库建设这个牛鼻子,基础为教材建设,同时加大对教师团队的培养,建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德、智、体、美、劳一体化通识教育体系,打造五育融合的大通识育人新模式。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现路径

在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目标的前提下,建立适合产教融合的公共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出台了相关文件,重点细化了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将职教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细化,从入口处,对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也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学校有资格选聘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这就减轻了有经验人士的学历压力,促进了学校人员流动。为了优化已有的教师团队质量,学校还需要建设教师培训基地、提供明确训练时间,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同时,应依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将教学板块进行细化,鼓励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争取实现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的管理目标,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2]。第一,建立完善的机制,建立改善教学问题的保障。从学校层面看,为促进教师成长,可以在建立完善机制的基础上,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进入专业圈子,同时增加考核。具体来看,高职院校需要细化教师职业成长阶梯和标准,对工作五年以内的教师、工作五到十年的教师、工作十到二十年的教师、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教师建立明确成长标准。为不同年龄段教师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积极引进著名导师,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励不同年龄青年数学教师增强工作热情,同时融合技能导向与业绩导向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职教集团,引导各个集团进行竞争,增强各部分的活力。学校还应该积极与校企合作,双方共建研究中心,帮助教师深化理论落地的实际目标。久而久之,教师的影响力也会提高,为学校带来更大收益。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在政策和机制的引导下帮助专业教师进专业圈子,使教师成长为本专业的专家型人才。学校管理者还应该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行业企业技术咨询的次数和质量、公开举办的培训服务等因素列入考核,鼓励教师在做中提高能力,满足大学服务社会的特点。同时充分发挥两个团队力量作用:一是教研中心主任,侧重发挥主任的行政管理作用,统筹各教研中心的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工作。二是学院教授团队,侧重发挥教授教学科研作用,通过教授领衔,带领学院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主动承接相关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第二,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改善教学问题的水平。教师观念守旧阻碍教学改革。首先,在产教融合这种大环境下,对高职数学教师进行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使其了解当前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学校的需求。可以通过制订培训计划、企业专家沟通、教师之间沟通,分工协作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养和能力[3]。教师走出去与外界交流沟通,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对接沟通,了解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需求。其次,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各种前沿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最后,学校可安排教师到各院校调研,与其他院校教师交流,每周安排教研室会议,教研室内部沟通交流,在吸取经验的同时也分享教训[4]。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学思想。教法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只有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帮助数学行业更好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生产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对学生采用任务教学模式,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平台进行授课,例如慕课等,改善教学环境[5]。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时刻利用5G教学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课堂机制,时刻更新资源库的内容,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还可以参与对外共享。第四,利用大数据科学评价学生,减轻教师负担。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教师经常反映烦琐的检查影响了教学进度,因此,高职院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这样可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6]。大数据的科学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期末,教师可以设立奖品,鼓励学生全勤和高质量完成作业。学生通过每日作业,自然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数据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质量变高。第五,更新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各专业对数学学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公共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其作为突破,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在每个行业发展的前沿,都应该有数学学科的影子,增加案例、实验等。这样既能够符合时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第一学期根据各专业课的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合理配备教学案例,解决数学与专业、企业应用脱离的问题。根据本校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思路,数学课程采取纵向贯通、双线并行的改革方法。纵向贯通通识模块中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主线有两条,一条是第一课堂通识模块,一条是第二课堂通识模块[7]。同时,数学专业还要注意和其他专业横向融通,多元协作。一是充分挖掘一些通识学科的五育元素,并在教师、教法、教材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五育融合的通识教育体系。二是在五育学科中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建构通识类五育教育体系,围绕“一中心,两个课堂来展开”。第一课堂是从公共基础模块、拓展模块、选修模块来开展,具体措施是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等。在第二学期安排数学创新思维和人文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理念。第六,推进课程建设,配套开发信息资源。课程建设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根本措施。教学改革应该主抓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并实现课程教材的编撰。这个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合作,研制反映行业企业新规范的教学标准,指导学生发展。具体到教材的呈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教材选取。由于基础知识是很少变化的,所以这样选取更具权威性和规范性,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对专业课和实践课教材来说,教学内容更迭换代比较快,学生应该能够适应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学习,教师可以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同时,组建各教研中心专兼职教师团队,共同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规划。完善通识教育第一课堂建设,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完善,着力推进通识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推进教材建设改革,出台系列活页教材,申报校级教改项目。利用“云物大智”等技术推进教法改革,研究、探索、编制高职院校数学专业课程的标准,并编写完成不同文化系列教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问卷法、案例分析、访谈法等量化和质性分析的方法,从教师、学生、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现状,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开发、课程内容等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应对策,包括推进课程建设、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着力解决教学内容和现状脱节的问题。本次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优化学生的课堂感受,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同时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英,陈子珍.“双主体”育人模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14-116.

[2]王成荣,龙洋.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26-29.

[3]李惠峰,文云.高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44-48.

[4]许爱军.构建以“双师”工作室为多功能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90-93.

[5]秦华伟,陈光.“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35-39.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6)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的引领下,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通过集团化办学激发活力,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一)价值引领,实现行动自觉

“双减”之下,我们秉承“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校训和“乐享教育”的核心理念,切实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承担起教育应有的职责和功能,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

(二)体系优化,实现优质发展

一是推行“本校带动、条块相辅、纵横联合”的治理模式。校长领航,副校长负责各校区“块”的常规管理,同时引领跨校区项目团队,实现学术化“条”的工作模块,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人才共育,促使各校区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快速生成。二是实施年级组管理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组织,年级组由年级长协同调控,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重点,以需求为目标,从“以学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追寻,让“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三)督导驱动,实现减负增效

基于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研发了涵盖5个维度15个关注点的《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细则》,以校区述职、课堂诊断、实地参观、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办学相关者,每年度进行集中督导,为各校区提供有效的评价数据与改进意见。

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成长内在动力

落实“双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归课堂,这就要求学校建立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体系。我们依托“知行源”教师成长学院,营造学术氛围,聚焦学术志趣,让每一位教师走上“学者型教师”成长之路。

(一)研究赋能,构建中层团队“成长链”

学校管理的转型需要高效能的中层团队,中层的素养高度和系统能力决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行进速度。一是创新工作模式,促进管理科学化。我们将行政例会转化为学习例会,提升中层团队的思维品质;依托智能平台,完善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二是改进决策过程,提高决策有效性。我们推进以事实性证据为基础、以逻辑性推理为手段的理性决策过程,形成“项目管理四流程”,即项目招标,成立团队;任务分解,形成清单;系统研究,动态调整;成果,学术交流。我们实现以理服人的循证决策,避免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我们还成立了10个中层项目团队,涵盖思政一体化、教师发展、劳动教育、智慧课堂、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等领域,从行政逻辑走向研究逻辑,产出多元成果,推广应用到各校区。

(二)机制赋能,涵养名师骨干领导力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在学校变革中进行学术和专业的协同发展,是我们一直的价值追求。一是因校制宜,创新流动机制。我们建立干部、教师双向流动机制,采用“长周期”“短周期”“项目式”三种交流模式。如金桂校区集结各校区名师组建导师团队,在每周五“深度学习日”,以1名导师+1名青年教师的“双师配置”进行项目式交流。二是搭建平台,孵化领袖教师。我们规范各级名师工作室运行,将名师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基于教师的研究专长,招募教师形成稳定社群,组建多个学习型自组织,开展主题乐享工作坊,形成共有共享的组织文化,使更多教师获得专业价值感。

(三)课程赋能,助推青年教师加速度发展

一是入职课程回应发展需求。开发系列化、主题化、类别化的入职课程,以周、月持续推进,创新评价方式,使之伴随青年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二是成长沙龙变革学习方式。遵循螺旋式导学法,用“问题前置—现场交流—智慧共享—实践应用—二次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青年教师全视角的深度学习,促进教师创新性思维的生长。

三、围绕学科素养落地,推进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追求知识的“深层理解、迁移应用”。随着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推进,我校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展开课堂实践探索。

(一)聚焦核心素养,重构单元教学

在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我们聚焦大单元教学,推动教师直面单元大观念背景下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助力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将知识碎片组织生成系统完整的单元主题意义体系,进而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科育人价值落地。

(二)统一研制作业,分层弹性实施

我们科学设计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研发了两类项目式作业,即“微作业”和“长作业”。“微作业”是每课时要完成的自主性、基础性作业,具有学科内容聚焦、针对性强、时间跨度小的特点。例如学生认识时间后记录“我的一天”,学习“制作潜水艇模型———浮沉子”等。“长作业”围绕大概念设计,以任务链驱动学生合作来解决问题,具有跨学科、挑战性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如在今年寒假的“定制红包雨”作业中,我们设置了9个关键词,“扫房子”是其中之一。学生关注到劳动工具的创新可以提升劳动效率,于是对各种劳动工具进行选择、尝试,劳动工具的“红黑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

[摘要]目的 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作方法加以改进,以便使各期分裂细胞增多、背景清晰、结构紧密、图像清楚、利于阅片。方法 小鼠肌肉注射6.5 mg/kg丙酸睾丸酮后继续饲养48 h;处死前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在标本制作过程中采用低渗处理、脱水、中性树胶封片。结果 低倍镜下可见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细胞,各期细胞染色体分裂相较常规制片明显增加。结论 方法改进后可见大量分散良好、背景清晰、染色体结构紧凑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各期分裂相。

[关键词]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meiosis-specimen-making methods so as to get better specimen with more piding cells, clear background, compact chromosome structure, and distinct image. MethodsThe mice were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with testosterone propionate (6.5 mg/kg) and bred for 48 h. Generative cells were harvested from testicle and treated with colchi-cines. The generative cells underwent hypotonic treatment and dehydration, and were mounted with neutral gum. ResultsAll piding stages (leptotene, zygotene, pachytene, diplotene stages and diakinesis) were observed in low power lens and those pi- ding stages increas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method. ConclusionEach piding stage can be observed with clear background, compact chromosome structure and good dispersion with this modified method.

[KEY WORDS]germ cells; meiosis; specimen preparation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和染色体之间的重新组合,是减数分裂两个显著的特点。减数分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遗传学大部分实验课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因此玻片标本制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常规方法制作的小鼠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玻片标本,只能观察到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Ⅰ的部分时期,如细线期、偶线期和粗线期[1]。典型的各时期分裂相细胞少,染色体短而不清晰,背景模糊,不易观察。为了得到理想的标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改良的丙酸睾酮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6~8周龄健康雄性小鼠8只,体质量20~ 25 g ,由本院动物室提供。

1.2 方法小鼠肌肉注射6.5 mg/kg丙酸睾酮48 h后脱颈处死,处死前4 h左右腹腔注射秋水仙素4 mg/kg。处死后的小鼠,取出一侧睾丸放入预先盛有 0.07 mol/L KCl的培养皿中,剥去睾丸被膜,除去附睾、脂肪及结缔组织等。用眼科镊子分离精细小管,移入离心管中于37 ℃水浴低渗30 min;吸去低渗液加入固定液,固定15 min后以1 000 r/min离心8 min,吸去上清液,加入体积分数0.6的醋酸溶液2 mL进行软化,见精细小管溶化时加入固定液吹打均匀,并去除大块组织。以1 000 r/min离心 8 min后, 取沉淀物加入0.5 mL固定液吹打成细胞悬液,冷冻滴片;Giemsa染色8 min,室温干燥后分别在体积分数0.95乙醇和无水乙醇中进行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2 结果

低倍镜下,可见大量分散良好、染色体结构紧凑、背景清晰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Ⅰ的5个时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分裂相。分裂细胞较常规制片方法明显增加(图1)。

图1 改良方法显示大量分散良好,染色体清晰的偶线期分裂相 ×200(略)

3 讨论

利用常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片方法制作的玻片标本只能观察到2~3个细胞分裂期,分裂相少且图像不理想,背景不清晰,观察效果较差。目前减数分裂标本除了直接用睾丸组织制备外,TEMPLADO等[2]发展了用精液制作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新技术,此技术虽能准确地反映睾丸内精子发生过程的功能状态,但阳性率不高。本实验在总结过去方法的基础上对减数分裂玻片标本制备方法加以改进,采用小鼠肌肉注射丙酸睾酮后,制片效果明显改善,有以下几大优点。①丙酸睾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能促使生殖器官发育,促进细胞分裂。小鼠肌肉注射丙酸睾酮后可促进其睾丸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成熟,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获得较多的细胞减数分裂相。本实验结果显示,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Ⅰ的5个时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分裂相比常规方法明显增加。②常规制片方法中秋水仙素用量为1.5~2.0 mg/kg,本实验采用秋水仙素的量为4.0 mg/kg,作用时间为4 h,实验结果显示效果理想。③常规方法采用0.075 mol/L KCl低渗,本实验降低了低渗液浓度,采用0.07 mol/L KCl溶液,使细胞既能充分吸水膨胀,又不破裂,从而提高了镜下分裂相细胞的检出率。④由于采用乙醇脱水、中性树胶封片,使细胞分裂相背景清楚,图像清晰,且观片后可用二甲苯擦洗,重复使用,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8)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历史及现实原因的分析

(一)不同时期分配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就业现状的影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了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文件,即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2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前一个文件中提出了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其中的就业制度虽然仍以国家计划为主,但已出现了双向选择的雏形,通过选报志愿和择优录用的方式明确了双方的权益,这相对于“统包统分”的制度是一大进步;对自费生可自谋职业的规定则已出现了市场化的趋向。而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一定范围内的国家安排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委托和定向培养的学生按合同就业,自费生自主择业;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方法;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很明显的,后一文件比前一文件在就业的市场化程度、政策的开放程度、权益的保护程度、供需的自由程度均有了很大提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文件的颁布处于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背景;前者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而后者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进行的,教育产品作为既有公益性质又有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进入市场也就在所难免,以实现其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

(二)收费制度改革和招生并轨制度的实施是其诱因。1988年以前在我国上大学基本上是免费教育;1989年开始象征性地收费;1990年,有计划地招收一定量的自费生;1992年6月,全国高等教育开始较大范围地推行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1993年,部分高校尝试招生并轨和自费上学;1996年,全国高校试行招生并轨,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由“免费上学”到“全面自费”,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深刻变革,其影响显然是巨大的。从就业分配角度讲,它打破了传统制度中的“统包统分”、国家负责到底的铁饭碗形式,从而消除了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政策依赖性,促使毕业生主动进入市场;由于教育成本的分担,增加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而教育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收益和社会回报,它必然促使毕业生对就业形式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为使自己的教育投资获得合理的教育收益,他有可能取消对就业的过分奢望,以求得一个稳定的适宜的工作,从而获得教育投资的长期收益;也可能增加大学生的风险防御心理,追求高薪的工作,以便在短期内取得投资回报。不管哪种形式,促使高校毕业生应走出传统择业观的局限,有可能突破地域、产业、部门等的限制,择业方式和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显示出既有功利目标又有理性的价值目标的双向追求。

(三)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大众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自1999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从1998年的108万人到2002年的275万人,增幅达154.6%,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9%,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它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和数量的递增,还表现为与之相适应的观念的更新。如果说在精英教育后期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尚能保持平衡的话,到大众化阶段这一均衡已被打破,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地位的相互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同时择业的途径、方式已呈现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择业行为也更加理性,更加实际。

(四)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又一动力因素。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到2004年7月,我国有民办高校175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形成了外在的激励因素和示范效应:因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看好,是由于没有学校品牌的顾虑,就业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因而就业率也相对较高;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优秀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构成事实上的竞争,出现靠实力争抢饭碗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前一因素。这两种情况对公立高校的毕业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并出现两类不同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互补。某种程度的互补当然是好事,但它同时也促使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在市场上的重新配置,成为导致大学生择业观改变的外在因素。

(五)家庭背景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以及社会网络资源的不同,从而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服务,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观。有研究者指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就业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落实率、升学率和起薪越高。之所以这样,是由于“父母的职业、学历、收入、身份等决定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从而使家庭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的就业状况。帕崔诺(Patfinos)的研究也指出了家庭网络对职业获得的影响,来自优势阶层子女的教育收益率大于弱势阶层的收益率。由此可见,家庭背景对毕业生的择业有着明显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发生改变的关键性因素,观念的改变则是外在的激励条件。

二、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特点分析

(一)从供需双方来讲,呈现出从制度条件下的“等、靠、要”向市场条件下的主动交换的特点。在改革之初至十四大前夕,由于教育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制度改革尚在探索之中,招生和就业制度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变,但并没有跳出计划体制下的就业格局,因而有计划的分配仍然占主导地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仍然处于试验之中。十四大之后,由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地实施,以及随后的招生并轨制度的出台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教育产品也走向程度不同的开放市场,并经历了买卖双方市场地位的互换:由计划为主到市场为主,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

(二)从受教育程度看,硕士以上学历的受教育者就业前景看好,而本、专科就业率有下降趋势。目前的教育市场,高学历如硕士、博士依然十分走俏,近两年来均高达9596左右,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8596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就业难的问题。2005年的第一季度人才市场统计数据表明:专业间供求形势差异大;从学历层次上看,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本科学历需求下降了5个百分点;从职位供求比上看,研究生学历为1:1.65,本科生学历为1:2.15,大专及以下学历为1:2.57,学历层次与求职供求比高低基本成反比,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中大专毕业生就业矛盾最为明显的特征;而从宏观着眼,今年研究生的需求增长51.396,本科生增长9.9%,专科生则下降27.9%。这些情况较好地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与预期收益的一致性;同时高学历者占据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位较多,而低学历者有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论证了筛选假设理论的正确性:即教育程度是一种识别符号,故而高学历受到就业单位的看重。

(三)从就业的价值取向看,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的就业渠道,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持功利取向的择业心理仍需有待改观。经过近20年的改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主导,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向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机会增多,就业空间增大,如今年近半大学生私企就业,共计134万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4896;但就业9E向并不平衡,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拥挤在大城市,不愿到基层、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去就业。在广大农村,在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却无人愿去;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甚大,4596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结构性失业明显,反映出专业培养童向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留大城市,追求高薪,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仍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要素。

(四)间接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载,报考2005年硕士研究生人数为117.2万人,比去年增加22.7万人,增幅24.1%;我国2003年至2005年研究生招生的总数已超过前二十年的总和;2005年计划招生37万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增幅达16%,并有进一步扩招的趋势。直接就业困难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间接就业途径,但其中不乏有实际的考虑和理性的成份:高学历层次人才需求的旺盛和良好的工作待遇,着眼于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从而不惜增加教育的机会成本,求得在远期内加以追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上认同于高学历就有高机会和高待遇的理念;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来临之际,精英教育则逐渐向更高层次的教育转换,因而其中又蕴含有以研究生教育取代本科教育,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品位的意味,故而在价值观念上更趋向于高学历。

(五)政府职能从微观政策的制定转向宏观指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到一定范围内的国家分配再到自主择业,国家的就业政策逐渐从微观走向宏观,这是市场机制的客观要求。政府的作用在于规范市场运作,通过价格和竞争等市场机制来达到优胜劣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的运行方式则取决于市场主体,即供求双方。因此,政府制定宏观政策,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中介机构,高校提品和就业服务,以形成完备的市场择业体系。

三、面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的原因及特点应采取的策略分析

大学生就业率的降低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和个人收人减少。为了量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所带来的国民经济损失,我们可粗略地用如下公式计算:G=(1-Ei)QiYi。(G,国民经济损失值;Ei,高校毕业生就业率;Qi,每年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人数;Yi,高校毕业生人均年收入)。

以2004年的高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例,Ei为73%,Qi为280万人,Yi取值19639元,我们可算出:G=(1-73%)×2800000×19639;152.71亿元。再以2005年为例,我们也可算出G=176.5亿元。2000年、2001年、2002年的一次就业率分别为80%、70%、65%(2003年受非典影响,一次就业率仅为50%);就业人数分别为107万、115万、145万,用上述公式可算出前三年的AG分别为32.47亿元、55.89亿元、87.78亿元。这五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待业率以及由此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值可用下图表示:

由此,我们可看出,五年来的国民经济损失共达505.35亿元,加上2003年的待业损失并考虑上其它因素,6年来的数字会更高,足可引起重视;待业率越高,则国民经济损失越大;经过努力,这两年的就业率持平,但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增多,因此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值略高于去年,并有递增趋势;若要扭转这一趋势,应需进一步加大就业力度,提高就业率。总之,从增加社会财富和个人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减少待业人数,提高就业率,已迫在眉睫。因此,应作如下应对:

(一)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其中以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它表现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广阔视野,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融洽的人际关系,高超的处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要有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和竞争意识。据调查,求职单位重视毕业生的软素质,如主观态度和合作精神等,其重视程度:责任意识77.8%,敬业精神71.3%,团队协作精神69.4%;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能力指标:解决问题的能力60%,创业精神59.5%,学习能力56.396和应变能力51.9%;对学习能力的考查,也是用人单位选材的重要标准:专业基础知识51.3%,外语水平36.4%。大学生应围绕这些方面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完善各类就业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市场优化配置机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优化配置的契合度。政府的政策导向仍是不可缺少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过大的差距,必须调整现有的,城市指向’的培养目标,必须发展‘为了农村’的基础教育,必须加大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体系”。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和急需行业去建功立业,并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继续完善人才流动的配套制度;应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使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相一致。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9)

“城乡统筹”字面解释为“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流动”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而教育的“城乡统筹”也使得城乡间教师流动成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教师流动按性质和影响可分为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合理流动应该是双向流动。目前,研究者认为某些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是以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的方式存在的。如周诗伍、王凌(2010)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根据临沧市教育局提供的《临沧市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分析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条流动路线:山头校点—山区—半坝区—坝区—城区。这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不仅加剧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困境,更阻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1的结论。

可见,其主要趋势为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那么影响教师流动趋势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么?下面即是对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

有些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有些则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造成教师流动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却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政策、经济、个人三方面为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村教育政策的动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失调、教育政策调控的失效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对农村教育的轻视,使得农村教育没能得到坚强后盾的支持。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影响因素的出现,即经济因素。如牛殿利,牛波在《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现状调查》中提到的“经费投入低依然是制造不公平、吞噬农村教育的毒瘤,它仍在不断地促使很多的农村教师‘弃暗投明’。” 2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工资拖欠、福利补贴空缺都迫使农村教师为了生存而流向城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得到物质肯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教师也开始考虑自己目前的工作与自身的发展目标是否一致,而经济上的不公则更加剧了农村教师向“高处”流动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经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流动,但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政策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研究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对策分析

1、要加强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部分研究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共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应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李方强 2006、袁桂林 2007、田锐2008、周诗伍 王凌 2010、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修改和完善教师编制制度(袁桂林 2007、马文起 2008、谢秀英 2010、王甲平 2011),施行弱势补偿制度(袁桂林 2007、田锐 2008、郭文琴 2009、),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度(袁桂林 2007)等。良好的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为城乡结构下教师的双向平衡合理流动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2、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如周诗伍、王凌(2010)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及学校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看病难问题,是教师能够安居乐业。” 3郭文琴(2009)强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师工作环境。……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4赵周祺、梁高全、姬娜(2010)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陈秀红(2008)也同样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5可见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成为了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又一绊脚石。因此出了在政策制度上的强制实施外,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也是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方。

3、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其敬业精神,同时还要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提高对农村教师价值的认可度

如张拴云(2005)提出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和发扬优点的有效途径。……如果学校逐步采取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相信会给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是他们有了归宿感,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责任感”。6王萍(2007)指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内在动力,环境与生活条件只是外在因素,应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使农村教师从思想上主观上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李天鹰、杨廷茂(2009)提出学校应创建合理竞争机制,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及工作负担。

这些都是从农村教师思想素质水平方面提出的观点,但不能以此作为牺牲农村教师的借口。农村教师价值也是需要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入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

四、结语

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城乡教育也同样要实行统筹发展。从政策上,从根本上,切实抛开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真正做到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倾斜。

总的来说,目前对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众多学者主要是从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入手,对教师流动进行分析,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教师流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与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起来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49-50.

2牛殿利,牛波.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现状调查[J].基础教育

3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50-51.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10)

2017年,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育研究经历了慢步摸索时期、稳步积淀时期和阔步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奠基作用的关键一环对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引领方向、奠定基础、保证质量、稳定大局的作用。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保质保量、稳步良性发展是中国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如何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济、资源和政策因素的制约,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教育大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大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大提升的迫切之举。

1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

1.1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资金补贴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备、校舍失修以及校园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公共投入严重偏低,亏损很大,农村尤甚。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思想观念的狭隘往往是共生的。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观念,认为农村的孩子就该早早地外出打工或务农以贴补家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也是造成农村生源减少和优质生源流失的直接因素。随着城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地区。鉴于城市地区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农村地区出现了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可知,2017年,义务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上年增加0.85%,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79.67%。城市发展带来的农村校舍“空心化”和城镇学校“大班额”并存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不稳定、不均衡、阶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劳动力外迁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及监护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留守儿童多是隔代或是近亲监护,这些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然而然地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农村青少年学生成绩下滑的直接原因,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行为习惯、道德发展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

1.2资源因素

优质师资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保证,也是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然而,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流失问题、教师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学历专业水平、学科结构、稳定性等失衡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越年轻的教师流动意愿越强,而30岁及以下的教师中,有流动意愿的占比高达83.16%。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达到了稳固阶段,能否利用已有的“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谋求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融合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山村却显得力度不够。2020年疫情防疫期间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因缺少必需的信息设备、网络问题等地理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导致网络授课开展困难、教师授课效果差、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根据张文静、姜国波的社会调查可以得知:对于部分贫困地区来说,办学条件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很大的问题。教育资源在地区配置上的失衡现象虽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的成因不同,但结果都造成了该地区办学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落后、教育成效低等问题。现实往往是越贫穷落后的地区越不重视教育投入,越是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越是留不住优秀的教师资源,由此循环往复,教育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1.3政策因素

因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城乡教育发展二元结构显然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改善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倡导城乡教育公平的今天,城乡差距并没有消弭多少。教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欲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仍需不断适时更新并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缓解失衡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政府实行“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撤点并校”等乡村义务教育布局,但这一政策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学校和班级数量的一再压缩导致农村学校“大班额”现象产生,或是村落间距离较远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寄宿生住校问题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优质生源“向城市性”“随迁就读”等也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国家对农村地区教师的津贴种类较少、标准偏低、奖励项目有限、晋升培训机会不足,农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较低等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师资问题“引不进、留不住、流不动”的重要原因。

2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径

2.1依托政策扶持,挖掘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力

维持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保证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解决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相继颁布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首先,政府应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政府每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适当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标准;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鼓励社会各界多方投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其次,事物发展的内因既是事物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发展,必须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力,摆脱政府财政划拨的外部依赖。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鲜血液。撇开“财政补贴”的拐杖,农村基础教育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政府应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总抓手”和“兜底”的作用,依托国家财政补贴和社会投资力量,立足当地农业、畜牧、旅游、乡镇企业等发展优势,开发农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地区的旅游、畜牧、乡镇企业等亦有助于留住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生源流向城市、吸引优秀师资。

2.2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对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立足家庭教育,建立以校为主体的农村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家校合力方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系统的科学、均衡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双重作用。没有乡村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乡村振兴的实现。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学生进行摸底式、排查式家访。通过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时发现学生辍学的潜在可能性,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帮扶、救助措施。其次,学校应联合相关民政、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定期召开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的教育宣讲会。观念指导行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丰盈人生”“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从根源上改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成效显著的宣讲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因“读书无用,不如早挣钱”等错误观念造成的适龄青少年辍学问题,而且能够形成家校合作、多方共赢、跨界协商、长期坚持、治标治本的良性的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再者,学校、政府等有关部门应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寄宿条件、改进“监狱式”封闭管理制度等现存问题。要解决寄宿制存在的问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改善住宿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举行防灾避险的安全演练、防骗防盗的法律宣讲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应秉持“生活教育”的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总目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等农村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沃土,担负着启民智、强民体、振兴乡村文明的重任。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和人才保障作用,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3着眼教师发展,科学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树立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智力保障和充足的前进动力。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和观摩会。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学科间或是跨学科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观摩和分析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促进新入职教师对新环境、新工作和新生活的适应。学校应鼓励教师树立和制定自我职业发展的意识和策略。如,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多媒体技术使用和学科专业知识等。其次,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争取为教师提供多选择的晋升机会以及本学科发展前沿的论坛、交流会等。多途径、多选择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能有效地稳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减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骨干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还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应定期举行实操性的技能训练,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再者,培养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全科教师是解决部分乡村缺少教师的有效途径。除定向的职前培养外,职后的实践性养成也是解决全科型教师短缺问题的重要途经。学校要鼓励教师多方面了解跨学科知识,促进单科教师向全科教师转型,并联合教育部门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扩充他们的专业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等。总言之,学校、教育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应聚焦于乡村教师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教师稳定、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构建完整的职业发展机制,并建立有效、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3结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谋求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的助推器。乡村兴需教育兴。聚焦因经济欠发达、资源短缺且配置失衡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差、生源流失、教师结构失衡等问题,借助政策扶持,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潜力、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致力于教师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措施,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有效实施上述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落到实处,仍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志之士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欧阳修俊.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02):11-22.

[2]巴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121-122.

[3]张文静,姜国波.“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育扶贫路径探究[J].海外英语,2020(16):226+232.

[4]王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统筹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20(04):69-75.

[5]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2):107-114+193.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09-01

一、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社会生活各项实践活动在全球之间一种紧密合作和密切联系的状态,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全球化交流共享,资源资金全球化优化配置,人才科技全球化合作协同,是同信息化、网络化并列当今时展的三种趋势潮流之一。全球化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新的机遇挑战下自身实力的发展,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进程中向外输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文化。因此,全球化不仅会造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且会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严峻挑战。

二、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影响

(一)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1、全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伴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各国、其他民族的交往更加广泛和便利,这使得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趋势,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的过程中,使其树立适应本国、本民族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成为具有国际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全球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全球化交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进程,从范围上来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财富、交流和便利,还带来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生态危机、种族冲突、恐怖主义、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研究以上这些问题得出的理论成果和理论创新,都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丰富的宝贵经验。

(二)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从相互封闭走向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同时也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一些国家极力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努力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战略。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商业渗透,特别是互联网传播,大举入侵分化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内容、要求和目标,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着和平演变,进而可能推动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倒退。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全球化机遇进行创新不仅要学习吸收别人的先进成果,还要保持本国悠久文化的底蕴和优秀的民族传统。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全球化潮流。全球化潮流的带来不可避免同时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潮流,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今时代必将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我国与世界上的联系更加便利、交往更加频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更加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方式和手段明显滞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教育对象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阻碍其功能的实现,甚至削弱了工作的实效性。

3、不同领域出现信念缺失和道德沦丧。中西方文化在激荡的全球化进程中相互碰撞融合,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得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错乱,进而导致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在信仰追求层面上,少数人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持怀疑态度,出现信仰危机;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在生活工作中,少数人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缺乏理想,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攀比,道德沦丧,缺乏道德良知。在学术领域,表现为缺乏诚信和求知欲望,表现为考试作弊,学术造假,骗取助学金等。

三、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化观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必须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重视和正视全球化浪潮,适时地更新知识储备、转换思想观念,善于抓住和利用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契机,这样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全球化背景下工作的新特点和教育对象个体的新变化,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代相吻合的全球化观念,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全球化浪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具有开放性,更要增强时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板有余、灵活度不足,简单的以“考试”或者“综合测评”来评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已跟不上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形势。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改变过去单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改变只认为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承认双方“双主体”的地位,保证双向沟通顺畅,使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处于平等的氛围中对话;二是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当中的困难和疑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特别事件,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教育、谈论,答疑解惑,纠正偏激观点,揭露真像,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势力利用,使学生学会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做他人的思想工作,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使自己顺应时代潮流,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思想观念,只有教育者深刻了解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才能完成时代历史赋予的使命。二是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充实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

四、结语

社会实践总在不停地向前推进,理论创新同样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进行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挖掘新的教育手段和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