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道德意识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5 14:44:00

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篇(1)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网络道德意识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69 ― 02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普通民众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以自己创造和提供信息,也能够快速分享和传播信息,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的创造者。在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依赖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微小的力量关注周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信息传播的力量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享有了更为广阔的发言权,但是由于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受到法律规制,大学生在表达自身价值观念时忽视了伦理道德的约束,恣意表达、盲目评论的现象多有发生。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引导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调整高校培养模式,构建家庭、社会、高校交流机制,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水平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实践的发展状况

(一)网络伦理道德意识认知存在偏差,对自媒体复杂性认识不足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种信息的冲击,在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时,大学生思维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会对学生的言论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自媒体下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个性化的信息制造和传播过程中,个性化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使得大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真伪,盲目跟随分享和评论〔1〕。而对于主流传播的信息大学生又往往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相对于公众性质的主流媒体,大学生更愿意相信自媒体平台上曝光的各种“内幕消息”“小道消息”等。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个性化”的自媒体形式所绑架,从而盲目的对自媒体曝光的信息产生信任,并不断扩散和传播。自媒体的个性化发展虽然能够为大学生思维价值的多元化提供条件,但其也滋长了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使得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膨胀,甚至从个体利益看待社会上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认知,造成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偏差和扭曲。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功利性强,教学手段、评价方式落后

高校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引导者,其在引导学生思维价值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高校虽然也开设了信息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也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对有网瘾的学生进行引导,但是总体来说,高校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状况不佳,未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机制,网络道德教育功利性过强,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落后。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作用下,当前的高校教育往往更加重视高校排名、学生就业率提升、各种比赛、教师科学教研活动等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更加重视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却往往不受重视。例如,许多高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不足,考试抄袭行为多发,特别是日常作业一般都是将网络资料直接复制下来或者稍加改编,这样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对相关抄袭行为的评价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高校和教师这种不加干涉的态度会使抄袭行为愈演愈烈。

另外,在当前高校的网络伦理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知识讲解和材料扩充,这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授课方式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因而,思政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讲教师的课,学生刷学生的屏”的问题。这样忽视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教师的价值观念也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甚至部分学生十分厌恶思政性质的课程,对伦理道德课程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1〕。

(三)家庭情感伦理道德培养缺位,社会培养环境尚未形成

在培养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之外,家庭的教育作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中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缺位及家庭与高校沟通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限制着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水平的提升。许多家庭的教育模式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忽视对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这种“轻道德重智力”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学生陷入道德荒芜的境地。另外,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知不清,网络行为不健康,其对自己孩子所实施的网络行为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起到充分的监管和引导作用,而部分家长长期迷恋网络游戏或者下载不良视频的行为也会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除了高校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之外,对大学生影响作用较大的是社会环境。我国网络环境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法律法规监管方面十分欠缺。自媒体环境下,大量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如暴力游戏、黄、低级小说、偏激评论等充斥在网络空间之中,大学生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不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二、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实践路径分析

(一)开设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促进大学生理念创新

高校要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除了已经具备的基本课程之外,高校还应当创新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理论,运用网络发展的最新成果,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高校既可以将网络行为规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建设和完善,也可以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独立学科来说,高校可以在现行的思想教学课程基础上,引入《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网络法律法规》《计算机伦理学》等学科,通过系统化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对于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说,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网络行为规范教学课程,如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计算机与信息伦理》课程,而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则可以增加《网络文化学》的课程。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引导策略。通过多种形式以课程推进伦理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的网络伦理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并进而形成健全的网络伦理人格。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式、评估方式

自媒体环境下,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既作为信息的创制者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自媒体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难度更大,监管工作更难展开。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很难满足于单调乏味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相对于僵硬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拓展自身的认知和加深自身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因而高校应当创新网络伦理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主流自媒体平台为学生传播正面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丰富自媒体平台的材料类型,另一方面丰富实践活动形式,通过职业规划活动,辩论赛活动、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对网络行为进行价值判断,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历发表到主流自媒体平台上,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行为宣传活动,或者网络道德宣讲活动等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构建德育实践平台,促使学生以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周边小事等为切入口,充分发表自身见解,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还应当运用新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可以运用校园网等开设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课程,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宣传网络伦理道德知识,充分发挥校园论坛、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平台等交流平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理解尊重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

(三)发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班导师作用,共建高素质、综合性的思政队伍

面对自媒体环境的多元化和开放性,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培养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性意义。从国内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的职能分类来说,参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教师主要可以分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班导师三种类型。为了提升高校的思政队伍水平,高校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强化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充分提升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促使辅导员参与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培养一支了解自媒体文化、善于使用自媒体形式的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成为校园舆论的带头人。其次,要发挥思政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思政教师的实践经验,促使思政教师形成正确的自媒体文化观念,从而改善思政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另外,要建设一支懂自媒体文化、具有较高伦理道德观念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提升班导师的学科思维水平,促使班导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主动承担起伦理道德的培养责任。

三、结语

针对当前自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充分担负起引导教育作用,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机制建设、沟通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引进培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校园网络技术建设,强化家长与辅导员、思政教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时引导网络舆论动向,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参 考 文 献〕

网络道德意识篇(3)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   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网络道德意识篇(4)

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的道德素质成为大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受网络的影响较大,成为网络的重要使用人群。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网络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网络环境。因此,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当前高中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研究高中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对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网络道德现状

1.1网络道德意识现状

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是正确的,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比较模糊。一些高中生认为不良网络行为可以存在在网络中。同时,很多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会使用不文明语言。

另外,有些高中生处于好奇和恶作剧心理,在网络上传播病毒以及不良信息,或者盗用他人信息,严重影响网络安全。因此,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有待完善。

1.2网络道德情感方面

当前,高中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十分丰富,学生对待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态度也不一样,并且,很多学生在网络道德情感上比较放纵,经常在网络中使用不文明语言,散步不良信息,为网络玩笑感到愉快等等。同时,部分高中生在网络中经常偷看他人信息,窃取他人的成果,其行为十分不道德,严重影响高中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高中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有待完善。

1.3网络道德意志方面

当前,大多数高中生对网络道德意志的期望较高,希望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能够减少或者避免。但是,在实际上网的过程中,很多高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在网络中仍然会使用不文明语言或者采取不文明的行为,网络道德意志不够坚定。因此,高中生网络道德意志有待增强。

1.4网络道德行为方面

很多高中生处于好奇或者尝试心理,习惯体验各种刺激,在网络交往中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者制造病毒对他人的网络设备进行破坏,甚至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尝试做黑客,破坏他们网络,盗取他人信息。例如,有些学生使用不正当手段来盗取别人的QQ号,进而进行网络诈骗。高中生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时有发生。

二、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2.1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首先,高中学校应积极向学生灌输网络的道德知识,加强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对学生发展以及网络使用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网络道德意识的基础上,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

其次,高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加强学生对绿色网络、健康网络的认识,鼓励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最后,高中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外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信息选择和信息使用的正确性。

2.2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

首先,高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宣泄情绪,避免学生在网络中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教育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进行真实地情感交流,进而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其次,高中学校应积极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体验,将网络道德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舆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愉悦的网络道德情感,及时发现并消退学生的不良网络情感。

2.3锻炼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首先,高中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锻炼,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W络,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诱惑,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同时,高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自身的自控E努力;其次,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现状制定网络道德教育计划,采取阶段性措施来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规划,逐渐客服学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

2.4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首先,高中学校应积极建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管理,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其次,高中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在学生接触网络之前要向学生宣传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进而确保学生文明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网络道德意识篇(5)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网络时代。网络以其自身的优势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学生是接受网络信息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特殊群体。不可否认,网络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以及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诸如网络所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失衡与道德人格分裂、道德情感冷漠与价值取向紊乱、人文素养缺失与社会责任淡化、网络上瘾与网络行为失范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因此,关注大学生网络行为并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建构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理念建构:彰显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意识与公共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是网络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导向以及理想原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参照点与核心精神,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日趋多元的网络时代,建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在行为上为大学生营造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在目标上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建构符合时展要求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由于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消极影响,从而致使大学生对于网络处于一种模糊与失控状态,进而在价值目标上也比较迷茫。为此,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的建构要弘扬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积极影响,克服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这便要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建构要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公共意识。

主体意识。现代社会是以展现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为表现特征的主体性发展的社会。因此,人的主体性成为现代人的自身规定性。在道德领域,“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在网络实践活动中,自由、平等、没有权威的交往方式为大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去感知社会与认识社会,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此相应,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也要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核心价值理念,即改变传统将大学生作为客体加以控制与管理的方式,要站在人为本,并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因此,要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追求。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真正符合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与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道德教育是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与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而“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平等的尊重。

公共意识。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中人与人的交往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大学生是网络公共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所张扬的精神特质,但这种主体意识与公共意识所指代的整体意识并不相抵触,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公共意识是一种对私人的狭隘性的超越,是促使大学生把自己与社会整体联系起来,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现普遍性的共识和共同价值,并以这种共识和共同价值为基础设定行为的规则,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处在中国社会逐渐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期,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这是来自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双重要求。虽然当前出现的各种与公共意识、公共精神相违背的现象都由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但大学生本身的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状况也是我们迫切要将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该群体在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方面存在的现实不足,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育,使其具有主体精神、理性观念和积极的行为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不容回避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生特殊的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是全社会公共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构成,也是公共精神培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育将不断完善和充分,并成为社会伦理文化的新态势和新方向。但这个过程不是朝夕可以实现的,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育就是公共伦理文化发生和发展阶段的建设内容,它是一个需要我们去长期探讨的命题。

二、教育内容构建:以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为核心

网络是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空间,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教育内容选择本身的复杂性。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要以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道德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不良网络信息对于思想道德的侵蚀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网络行为,遵守网络道德,提升网络道德责任,从而提高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并自觉抵制网络垃圾信息的侵蚀,进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在大学生网络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其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要以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为核心。道德责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责任,它主要是以道德理念、道德精神、道德原则等比较抽象的原则形态存在,所体现的是社会对主体的道德要求。道德责任贯穿和渗透在各个领域的责任之中。网络道德责任则是在网络领域中对责任主体的道德要求与约束。网络道德责任,既包括对积极行为的赞赏与肯定,也包括对不良行为的追究与谴责。正是如此,网络道德责任可以从认可责任主体在网络中的积极行为,同时纠正责任主体在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因此,建构以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强化大学生个体的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所谓个体网络道德责任主要是指网络行为主体对本身所负的道德责任。在网络生活中,个体是网络生活中的实际主体,却是以“隐身”或者“虚假”身份的形式出现的,而且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网络中发生的事情,而网络本身的“去身份化”特征致使无法追究到责任主体本身,这样势必造成责任主体的冷漠旁观与道德责任的缺乏。由此,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责任教育必须使大学生在网络中有意识地追求主体道德责任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本身,意识到个体在网络生活中的主体存在是网络道德责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条件。这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确立个体网络道德责任的前提。在“去身份”的网络中,没有通俗意义上的外在约束,尤其需要自我坚守个体网络道德责任,否则,个体就会成为没有道德责任的自我。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对社会的网络道德责任教育。责任本身便是作为社会人的自我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责任的社会性要求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不仅应向自我负责,更应该对社会负责。因此,强化大学生的社会网络道德责任教育也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网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发生,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社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将高校作为特殊的道德责任主体是合理的。在此过程中就必须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网络道德责任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不仅要坚守个体道德责任,同时要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唯有如此,个体的存在才是合理的存在,对于社会来说,其存在才是具有价值的存在。由此,只有加强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责任教育与其对社会的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与信息素养。

三、教育方式构建:网络道德生活化教育

离开人的生命意义与体验,任何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亦社会”的教育理念。他从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归生活世界”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反思与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探索道德教育生活化成为高校道德教育方式变革的重要趋势。由此,网络道德教育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网络道德生活化教育。生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出发地,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回归地。网络道德生活化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从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现实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理念,使大学生形成深刻的道德理念,并在社会环境中外化为真正的道德行为,进而提升道德境界。

尽管教育界对网络教育生活化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目前在学校网络德育生活化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将生活世界仅限于网络道德规范性要求,将生活世界等同于道德观念与技术的训练场,忽视了学生的人性、需求和愿望。另一方面,生活世界往往被置换和错位,畸化为病态的问题世界。不但一味注重以反面的实例进行教育,而且常常以成人的认识和观念置换学生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学生生命价值主体地位,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音。这必然带来学校网络道德的乏力。

因此要做好网络道德生活化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网路道德事件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连续不断的网络道德情境中感受、行动、反省,获得一种体验积淀的人生,能感到个体主体的独特存在,感到自我的价值,感到自我的力量、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独立自由。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自觉深入生活世界,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生活网络道德教育资源,以真实的网络道德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其中的人生意义与乐趣。二是体验是网络道德生活化教育的基本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德育,一方面重视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参与性、过程性、情景性、现场性,从课堂教学、集会、文化活动等学校教育整体的每一个空间,关注学生生命流动过程中周遭世界的各种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实践、经历和感悟,关注师生的情绪、意志,并体认、领悟思想道德。另一方面,注意对体验的规约和引导,自觉摒弃后现代教育观对理性的遮蔽,将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起来。

网络道德意识篇(6)

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主体在使用网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由于使用网络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是网络空间的社会公德,是调节网络空间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是评价、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养成教育遵循养习成德的教育规律,推崇尚行习动的教育模式,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道德实现内化和升华。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性的培育和德行的塑造,在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它是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者,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进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素质的教育,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网络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重点在于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和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解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知行分离或者知行背离的情况,做到“知、行、信”的统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规范性。网络道德规范包括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规范,明确网络道德标准;通过对网络行为的规范,不断强化网络道德认知;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行为。二是实践性。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把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作为开端,遵循了个体道德从行为经习惯至品德的规律,使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三是复杂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强烈的自主意识,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隐蔽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行为难以实时性地监督和约束,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增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网络等新媒体空间里,大学生多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缺位、错位或重视不足。有的高校教师本身对网络道德认知缺乏,对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足;有的高校往往将网络道德教育简单地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家庭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网络言行或置之不理或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存在着“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道德不沾边”,“网络与道德无关,网络使用是技术问题,无关道德”等错误认识;社会的网络道德体系正在构建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清晰的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文化习俗等影响了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较差,主要表现是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意志不强,知行脱节。一些大学生对某些道德是非认识模糊,如有些学生对于“人肉搜索”持肯定赞扬的态度,有些认为“黑客”的行为“很酷”;有些大学生虽然对网络道德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表现出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知行分离现象;如大学生认为“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些人在受到语言攻击时难以自制,经常以不文明的语言还击。目前有些高校开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但是很多学生仅仅把它作为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者一门课程来看待,没有认识到在网络活动中要践行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大学生崇尚自我和个性表达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网络行为同样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折射出的是大学生追求个性表达而欠缺自律精神的不足之处。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不如人意

良莠不齐的社会教育因素制约了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开展,首先,网络环境急需净化,我国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不到位,网络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性,网络执法效果不明显。其次,家庭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对孩子在网络上的言行教育引导不足,监管不到位。最后,侧重功利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影响。西方的品格教育理论就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构成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某些高校对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说教多,考核落实的少,比如对学生日常作业的网络抄袭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由功利主义而衍生出的道德相对论、道德功利论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化

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内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结构,才能对道德主体形成持之有效的行为指导和精神支撑。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大学生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志趣,使学生在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网络道德的理解;通过对网络道德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就特别有助于澄清道德认识,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训练,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多采用主体式、引导式的训练方式,即在一个创设的良好情境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发、自我的行为训练。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网络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惩罚和负强化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使网络行为习惯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平台包括论坛、专家点评、师生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要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还可以通过创设网络聊天时发生冲突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学会宽容对待,并且采用适合自己的文明方式解决冲突,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最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水平,大学生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促进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活动。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大学生运用“慎独”、“省察克治”等自我修养之道,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水平。

(二)构建大学生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构建科学的家庭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父母要正确处理网络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浏览黄色网站而禁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要注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要形成常态化,父母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分析交流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关注孩子网络行为,当发现网络行为有偏离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应监督孩子纠正,当发现孩子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时要及时制止,指出行为的危害及后果,教育孩子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必要时,在电脑中加装不良网站过滤软件,建立绿色屏障。最后,家长要建立与学校主动沟通交流的新模式。家长要变被动地“被告知”为主动地“去了解”,对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孩子的表现,要及时反馈到学校,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升学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力

首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形式的探索。高校应增设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开设计算机信息伦理课等,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相关的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内容。如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引入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德育的传统方法,灵活采用价值澄清法、故事判断启迪法等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认知学习,如对某些热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师生讨论,或展开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教学行为更加有的放矢;采用课堂情景剧模拟网络失范行为,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环境中真切感受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困扰和麻烦,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规范阶段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注重网络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做出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其次,推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的多元化。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活动要进行统筹规划安排,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相结合、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方位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高校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辩论赛、演讲、讨论会等活动,开通多个渠道,培养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要注意发挥大学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辅助作用。通过朋辈之间的正面影响和带动,营造良好行为养成环境。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宣传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强化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最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专职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的网络人才、网络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所长,互相协调合作,发挥合力效应。

网络道德意识篇(7)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篇(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据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的交流互动,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对整个社会群体获取、交流信息的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一、网络的特征与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网络蕴含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无穷智慧和思想精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现实性和虚拟性、自由性和平等性、高效性和方便快捷性等特征。

1.开放性和共享性。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从其技术层面来说,在网络诞生初期的分布式网络体系中,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TCP/IP协议“使得不同类型、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都能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②,从而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伯纳斯·李发明的超文本标识语言又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提供了软件保障,“将网上的信息以全新的方式联系起来,使得任何一个文件在任何操作系统、任何浏览器上都具有可读性”③。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条件的限制,在广度和深度上具有现实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的开放性特征还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共享网络系统中的一切信息资源。

2.现实性和虚拟性。网络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现实的,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交流工具,工具本身便是一种现实存在物,网络行为的行为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人,网络世界永远不可能脱离现实中的人而独立存在。然而,网络世界毕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很大区别,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从过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网络是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模拟,是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环境,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虚拟性。

3.平等性和自由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充分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享受到的平等和自由,网民不管在社会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如何、社会地位怎样,在网络中人们都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没有现实社会中的权威或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而不必顾及他人的个人实际因素,不必顾虑世俗偏见或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与其他人进行自由的交流,敞开心扉发

表评论,针砭时弊;针对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打破情面,提出质疑,探究事实真相;或者借助网络来宣泄情感,缓解压力。

4.高效性和方便快捷性。从信息传递的及时和网络系统对信息资源高容量的可能性来说,网络都是极有效率的数字化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可以在瞬间获得适合搜索目标的大量相关信息资料,大大节省了信息收集的时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展,使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球,增加了人们获取最新信息资料的机会。人们可以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只要利用身边的一个网络终端,便可以轻松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丰富详尽的信息资料。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交流平台等物理性成分,而且包括网络用户以及网络用户的心理状态、网络用户的信息互动关系、网络学习氛围等其他非物理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的建设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与网络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网络的特征中可以看出,网络世界具有丰富的信息和“齐备的功能”④,“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⑤。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之处:网络病毒、黑客的破坏危害着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垃圾邮件、垃圾信息导致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正确的信息产生干扰;侵权、盗号、泄密,论坛上出现的恶意的或诋毁性的人身攻击言论;等等。“网民曾列举中国网络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聊天室谩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强制广告,下载、炒作低俗内容”⑥。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的不仅是网络环境的建设,而且干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危害传统道德,甚至对人们产生思想侵蚀,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人格的养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可是,从网络本身的特征来看,即使网络技术再发展,关于网络发展的法律再健全,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网络弊端的出现,就像是现实社会中有关道德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法律法规来解决,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网络世界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网络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

二、网络道德的建设是网络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⑦网络道德是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或网络行为动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⑧。

网络道德是传统道德规范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网络道德的特点与网络的特征密切相关,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的特点。

1.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由于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全方位的网络系统,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和社会基础上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也是开放的、超时空的,网络使人们之间的不同道德意识、不同道德观念、不同道德行为之间的冲突、碰撞和融合成为可能,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和趋势”⑨。网络社会的道德包含了人们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下的道德意识形态,以及由于网民自身的道德层次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开放的交往模式下,人们在地理感消失的同时,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人类不同的思想意识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在网民的交往和沟通中,逐渐得到宽容、理解和融合,合理的、先进的、代表时展趋势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将成为信息技术基础下网络道德的主流,从而可以得出,“网络道德的开放性就是面对各种不同道德的碰撞,使人类的道德精华得到丰富与提升”⑩。

2.网络道德的自主性。鉴于网络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征,网络社会是在网民自主自愿的基础上互联而形成的,个人需要和个性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不必顾及传统的道德舆论的压力,也不必介意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之间的道德监督行为,每一个网民都是独立的精神道德主体,是个人思想的主宰者,是网络行动的主人,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人既是行为的组织者又是行动者,既是规范者又是倡导者,是自己行为的决定者,网民从自身的利益需求或需要出发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因此,网络道德是由网民为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所采取的自觉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由网络世界中的权威人物或特权网民来制定的。只要不被网络社会中的主导道德要求所排斥,人们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规范从事网络活动,而不必改变自身原有的道德准则。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完全是一种自主型的道德模式,呈现出更少的依赖性,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3.网络道德的多元性。现实社会中,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必定也只能有一种道德意识形态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其他的道德意识形态则处于从属的或是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在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等网络特征的共同作用下,网络集中了人类丰富的文化意识形态,体现了广泛的人类利益需求,具有比现实生活更大的包容性。网络道德的多元性表现为网络道德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意识形态特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团体所体现的道德意识使网络道德的构成成分变得复杂;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民自身所具有的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差异等在网络道德中的体现,增加了网络道德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征。

与网络道德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相适应,暴露出来的网络道德问题有: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特征下,网民的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在不受时空限制地发生冲突、碰撞并得到融合和重构的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先进的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与落后的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等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在网络的少人干预、少人过问的自主性特征下,网民个体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可以自主地选择网络活动的内容、发布和接受任何信息,各种信息、各种言论会造成信息泛滥,甚至有虚假信息或垃圾信息掺杂其中。多元化的网络道德反映在网络社会中,是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中,必然带有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些多元的意识形态理论往往与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存在矛盾和冲突,给网络社会的道德秩序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并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于正确的价值观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把握。多元状态的信息特征使得关于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有害信息污染网络环境,带来精神破坏。这一系列网络问题放大了网络系统的负面作用,反映了人们网络道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环境建设的正常秩序,为了确保网络建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的健康进行,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三、网络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网络道德是信息技术条件下,针对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而言的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网络社会中的网民行为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交往相比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网民的网络行为,除责任人以外其他人很难对其不道德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即使有所评价和谴责,其约束力和控制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由于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不可分割性,网络道德规范保持了与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规范的高度一致性,传统道德中的某些关于诚信、正义等基本价值准则也是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立足点。因此与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的维护中的自律意识相一致,人们的网络行为主要靠网民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自律来决定。而且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道德环境呈现出少人干预、少人管理、少人控制的特性,网络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的他人干预和监督作用,表现为一种以“慎独”为基本特征自律性道德,即“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在网络道德从自发到自律再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网络道德建设中的网络道德自律便显得尤其重要。

1.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网民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正是依赖全体网民的统一的、理想的网络道德状态,是以网民的道德自律来保障的,每一个网民都要以诚信的道德观来支配网络行为,不撒谎,不欺诈,不发送或传递错误和虚假的信息,建立网络系统的基本信任感,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以保证网络信息的确切性和可靠性。

2.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严格遵守网络用户的技术协议进行网络活动,按照相应的网络信息规则发送或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克服网络活动匿名形式下可以免于责任的思想观点,慎重对待自己不能确定判断的网络事件、行为、观点和现象,勇于对自己的发表网上评论、传递网络信息等网络行为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网民。“不通过网络虚拟生存来逃避现实的社会生存”,“以网络生存丰富和发展自我的现实生存,要以自己的意志力量控制自己,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

网络道德意识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篇(10)

第一是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与应用性。现阶段学校的教育重心仍围绕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展开,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对高校而言仍是一个新的领域,且现阶段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对学生而言可接受度不高。第二是网络道德素养教育与现实道德素养教育脱节。网络逐渐渗透并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影响其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但网络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其人际交往、行为模式等各方面与现实社会均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认识及判断标准受到不断侵蚀,网络道德认知缺失。第三是高校缺乏成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理论体系,需长期的探索。高校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尚在探索阶段,未形成明确的规范要求与理论指导,此外高校过度追求网络技术应用与研究也忽略了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校级支持,使得高校教师在道德素养教育方面颇受局限。

2.网络道德素养教育问题成因

第一是高校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大学生尚处于学习接受外在思想阶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未形成成熟体系,且现阶段网络道德缺乏相应的制约制度,大学生极易受网络上西方价值观、消极思想的侵蚀,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差,容易凭主观意志和感情行事。第二是网络自身的特点。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其自身具有自主性、虚拟性与开放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沟通交流学习时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身的想法,但缺乏社会道德约束,易凭主观意志和感情用事,给自身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第三是社会舆论方面。目前高校及社会网络教育重心放在网络的普及及传播方面,而对网络基础建设及网络道德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侧重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忽视原有的引导作用,在另一程度上也影响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对策

1.加强教育,创新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模式

现阶段,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教育内容并没有专门制定的教材与课程,主要教育模式包含:系统道德认知灌输、教育者榜样示范、行为规范训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等。这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与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探索构建和谐科学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模式十分迫切。高校应积极开拓新的网络道德教育渠道,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利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动、比赛,将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变被动接受式教育为主动参与式教育。在开展教育时有针对性的、有意识地创造大学生自主教育的条件与机遇,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要注重启发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避免灌输式教育。

2.注重引导,引导大学生自主建立自律机制

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的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根本。网络在其开放性、多媒体性以及私密性等特性的影响下,传统的道德约束机制逐渐薄弱,社会舆论等他律手段的监督作用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甚至失去了约束力量。同时,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和多元化,易造成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弱化、道德意识模糊,不利于其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高校作为一个相对自由与独立的环境,使得现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心,善思考,思维活跃。因此高校在开展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时,要充分依靠大学生自身,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在网络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启发大学生在网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水平;帮扶大学生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机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利用网络与他人进行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社会关系,从而保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获取不良信息的途径。

3.积极宣传,营造文明和谐网络道德氛围

高校网络道德的氛围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利用校内丰富的宣传资源与活动载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此强化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重视,引导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自觉规范自身言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文明和谐的网络道德氛围。

4.重视实践,培养良好网络道德习惯

在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过程中,道德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加强道德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在积极开拓新的网络道德教育渠道同时,应注重强化实践类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养受到正面的熏陶与感染,掌握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提高网络诚信意识,自觉要求提高自身素养。网络道德实践的开展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共同的道德关注和道德意识,以及共同的道德体验。让大学生体会自己既为网络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网络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从而积极参与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参与网络道德实践,陶冶道德情感,充实道德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5.建立有效网络约束机制,净化网络道德环境

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优劣参杂。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引导了网络未来的趋向。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工作岗位的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水准亦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道德面貌。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约束机制,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约束网络行为的规范,保证网络环境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道德意识篇(11)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传统理念和运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是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正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左右着他们日常行为准则,网上许多内容不健康、不文明,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网络道德现状与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计算机和光纤通讯技术为先导、以加速网络信息为宗旨的全球性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成为新的“网络一代”。据统计,中等80%的家庭有电脑,网吧中上网人员中青少年占70%。有20%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网迷”,“经常上网”;有30%的青少年表示“偶尔上网”;还有部分青少年表示“想上网,但没有条件。以上数据充分表明,网络已经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青少年是网络市场不断拓展的主体。但是应当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互联网在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消极问题。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一些诸如色情、暴力以及对社会阴暗面过度泄露等不良信息,正日益侵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对青少年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使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方面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现在的青少年,担当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关人士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情况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现状不是很理想,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网上肆意漫骂和攻击;投身“网恋”;浏览;模仿不道德行为;充当黑客等几个方面。最近,在对《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进行的修改中,如何文明而积极地使用网络已被写入其中,这正是网络道德重要性的一个体现。

关于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建设,有关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提出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纯洁的上网空间;建立健全有关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种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等几点。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为学生施加外部压力,而只有“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反映了从青少年心理内部提高道德自律。然而,根据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和道德教育等特点,真正的网络道德教育不是把学生看作一种原料胚胎,然后让教育者来加工、塑造这个胚胎,而是要注意网络使用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自觉地内化道德标准,让网络使用者把网络道德这个新的内容融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造就具有自由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人。在自律教育活动中,我们重视强调引导的作用,重点不是放在防范、纠正和惩罚一些学生的 “错误”行为,而是放在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上。因此,网络道德的关键不在于“约束”和“限制”,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据此,我们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方法――现实道德扩展法。现实道德,即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现实道德扩展法就是教师把学生的现实道德作为旧知识来同化网络道德这个新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升华网络道德情感、锻炼网络道德意志和强化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现实道德扩展法

道德教育是施教与受教双方活动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信五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我们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时要体现教育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多进行施教与受教的双边活动,多注意网络道德素质的多端性和同步性,先让其“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同时多种方法并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论灌输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德育也是社会综合教育影响与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人的德育素质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教育者努力,特别是受教育者主动配合下形成的。这也就要求网络道德建设中应采取科学的态度,使受教育者掌握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1.网络道德现实道德的相互关系。虚拟性 、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这些网络的鲜明特质决定了网络道德的超前性和滞后性。网络道德的超前性和滞后叉非常明显:一方面,作为一个高度 自由、开放的世界,自由平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在网上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趋于更宽容、更文明、更平等、更友善。这既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趋势,是网络 “超前性”的典型体现。另一方面,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开放,并不完全脱离现实道德规范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网络对人们行为的自律性要求,较之现实道德更苛刻、严格。尽管网络道德不完全脱离现实道德规范的影响,但网络道德不是现实道德的完全网上化。所以,可以把网络道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现实生活的网络化部分,另一部分为网络特殊道德。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应用网络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特征就决定了网络道德现实生活的网络化部分应为他们的主要网络道德。

2.青少年对现实道德掌握的稳固性。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社会对个体优良品质的培养早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且青少年道德的培养已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普遍关注。现在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是现实道德水平较高的个体,他们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有礼貌的、道德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没有礼貌的、不道德的,而且这些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道德教育如果方法不当,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知晓道德信息,而在行动上却违背道德规范的人,即 “知而不行”。学生每天都会接触众多不同的事物,对于现实道德可以说有许多“练习”的机会,这就使现实道德行为得到了有力的强化,促使现实道德在他们身上实现了知行的统一。

3.奥苏贝尔的同化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同化结构理论认为,客观的事物或观念必须在人的意识中具有与之相等的“东西”才有意义,这个“东西”就是认知结构。基于这种观点,奥苏贝尔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 有联系 的旧知识,用来“固定 ”或“归属”新知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或“类属”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分化和整合,使学习者获得了新知识或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因此,“同化”就是新旧知识或观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习得的知识观念获得了心理意义。

从内容上看,网络道德同部分现实道德有一致性;从应用的环境来看,两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小学生的现实道德水平普遍较高,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在中小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把网络道德作为新知识,把现实道德作为旧知识,用现实道德来“固定”和“归属”网络道德,并使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发生变化,最终达到提高道德行为的目的。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受教育者知行统一,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现实道德的知行统一性来促进学生对网络道德的知行统一。

三、现实道德扩展法的拓展实例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同网络行为的对应关系很多,教师在把现实道德扩展为网络道德时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1.不传递虚假信息和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危害的信息。不传递虚假信息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现实道德扩展法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教师可以用狼来了的故事引入:“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一下(让学生自己讲出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时,老师就点一名学生把“狼来了”的故事给大家讲一遍。由于“狼来了”的故事学生都比较熟悉,因此,教师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这个同学把故事讲完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会积极的回答。比如,学生会说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说谎。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就接着提问:大家是不是认为说谎是不对的呀?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来强化学生对说谎这一错误行为的认识。等到时机成 熟之后,教师就话锋一转,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网络上来。教师先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说谎是不正确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同样,在网络行为中“说谎”也是错误的。在网络中“说谎”我们把它称为:传递虚假信息。老师列举出传递虚假信息的几种表现,让学生明白了怎样的行为算是传递虚假的信息。

比如,在同网友聊天时在性别或者年龄上欺骗对方,告诉网友和自己实际年龄相差很远的年龄(这里排除为了安全起见而回避自己真实姓名 、联系方式等情况)或者搞恶作剧在网上告诉你的同学明天放假一天等。教师尽可能的多列举例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传递虚假信息。接着,教师列举出一些同学在网络上任意虚假信息而造成严重危害的例子,让学生从情感上痛恨那些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和危害国家安全信息的人。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例子:教师告诉同学们目前由于政府对的打击力度很大,所以把一部分力量转移到了网上,在网络中把那些宣扬的邮件发到邮箱中或者其他接收设备中,使人们受到反动思想的毒害。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其他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受害者的照片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了自己的道德认知、升华了自己的道德情感,为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打下了基础。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网络道德,号召同学们互相监督,最终达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的 目的。

2.同网友交流时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肆意漫骂和攻击。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用语、肆意谩骂是中小学生网络道德低下的普遍表现之一。由于整个网络环境的原因,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道德失范行为。他们炫耀自我的能力,甚至以说脏话为荣。针对这种情况,现实道德扩展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行为规范,然后把“讲文明,懂礼貌”这一条提出来。接着就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呀?”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回答后,教师就让同学们自己列举一些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再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肯定、赞扬来强化他们 的意识。接着,老师就可以适时地将话题引到网络上来,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网络行为中也应当有,不能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在网络上肆意漫骂他人和在现实生活中漫骂和攻击他人一样可耻。通过老师用现实道德的引导,“不肆意漫骂他人”这个网络道德已经很稳定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了。

2l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人的能力也通过网络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现在的学生是将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道德水平关系着以后中国的发展,网络道德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艰巨任务。网络道德,它既与现实道德有着相似之处,又与现实道德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探讨是一个紧迫的任务,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