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6 14:54:08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1)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强调:“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加强领导干部传统道德文化修养是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形成高尚道德人格的需要,是促使领导干部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对待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去继承,并为我所用,为现在所有,为工作所用,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作为加强领导干部修养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对历史的挖掘和文化的传承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从学习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营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不失为提高领导干部修养、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古来富国民为本,勤俭恰如聚宝盆;商纣奢靡众离叛,杨广无道天下乱。"领导干部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廉政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领导干部也面临着物质利益的种种*。近年来,频频发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因**被查办的事例。尽管警钟敲响,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走向道德和法律的深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廉政教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积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论,颁布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创作了无数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警句,这些都为当今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从学习传统文化中*品行。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具备了这五个方面修养的人,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对世间万物要有仁爱之心,对工作、对同事、对家庭、对社会、对群众要充满仁爱之心。俗话说,仁者无敌,黄金有价,情义无价。对社会有爱心、对群众有感情的人肯定是受群众欢迎的人,受群众欢迎的人肯定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为人处世除了仁爱之心,还要讲道义、正义、骨气,更要讲民族大义。一个人若能讲求正义、主持公道、做事公正、作风优良,何愁事业不成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一个不讲道义、没有正义、缺乏骨气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长久不了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讲正义、讲骨气、讲民族大义,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身在其位,就要为国所想,为民所系,报效国家,执政为民,做出一番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身怀正气、两袖清风;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只有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会舍小家顾大家,弃贪欲谋发展,才会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公道"。我们对群众、对党纪国法要怀有敬畏之心,要把群众放在心中位置,想方设法增进人民福祉,胸怀国家,心系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传统文化中习得奉献精神。"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领导干部来说,名和利是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求领导干部把个人的名利得失放在一边,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发扬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弘扬传统文化"仁政"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甘于奉献的意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老百姓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心中时刻铭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实际行动筑好"甘于奉献"这道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清廉自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建立健康人际关系。领导干部工作纷繁复杂,在处理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一系列的"人情关"。"人情交往"是腐蚀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一旦疏于防范,就会走向*受贿的深渊。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要把好"人情关",就要从意识上防微杜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债,损矣。"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要去交往正直、守信的人,而不要交往那些虚情假意、工于谗媚、巧言令色的人。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多结交"志于道"的朋友,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不编织"关系网",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关系,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同时,还要防止"祸起萧墙",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管束,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让贪图不义之财的不良念头彻底消失,让企图用金钱撬开权力之门的行径无孔可入,敢于同*分子和*行为作斗争,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住各种*,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2

   扇面桃花开,桃花内含文化意,华夏文明五千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它会带我们走的更好?更远,似春风化雨般,散落人间各处,普通的桃花扇也因几滴雨点的点缀而变得更加明艳。

   扇传于世,在千载的时光里,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记忆了传统文化的变迁,承载了诸多的文化信息。晋《古今注》记载,扇发于殷,以乌羽制成作仪工之美。随时光的变迁,扇衍生了更多用途,文人墨客,以扇子为载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赠送亲朋好友以寄一份祝福,青年男女在扇面上写抒情诗送给心上人,托一份喜欢,佛教僧人在扇面上抄写经文,凝一份信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扇不在大,有品则名。这是扇的共性——传载文化,溯源开始。‘’扇‘’因与‘’善‘’谐音,而寓意善良,善行。及来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便有苏东坡所提‘’高丽百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形容了折扇开之则用,张合自如的特点。也借此表达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有人说:一面千扇,各有各的韵味,‘’苏州檀香扇的扇魂是忠贞,端正,‘’扇其香存‘’,馨香四溢,好似个性丰富的女汉子;火画扇的扇魂清纯,典雅,淡而不素,如清雅的少女;绫绢扇的扇魂是温柔,温文尔雅,似富有才情的淑女......那么桃花扇的扇魂呢?

   我认为桃花扇的扇魂是忠诚,点血成花,落红成霖,似豪放洒脱的女将。

   同其他扇相比,桃花扇更具有历史的味道。一是桃花扇而来的作品,清代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学者研究戏剧文化,历史提供资料。二是桃花扇的由来:史料记载,在秦国,有一个颇负盛名的歌妓,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的才子,命运的官扇一摇便摇出了一段爱情,摇出了一身安宁。明代才子侯方成邂逅一歌妓李香君,两人花前月下相会,坠入爱河,和所有的美好一般,才子也赠扇给佳人作为定情信物,然雷电劈下,袁大成陷害才子,强行将才女许配他人,佳人怎肯顺从,含泪投河,选择和心上人在天堂相会,只在世间留下那包含血泪的扇物,后才子的友人为了纪念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在扇面上绘下一树桃花,借此一画为名,桃花扇一名诞生。

   扇面桃花开,一朵名忠情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国家和国难都让我感动,‘’忠情是桃花扇所承载的一点,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秦淮结遇到最后的忠贞爱情,秦淮河水静静流淌,是大山才子佳人流下的一串晶莹的泪花。故事已近成为了过去,但桃花扇仍然叙述着佳人才女之间的爱情。借传统的手工艺来表达历史和美妙的故事,无疑是根文化的又一载体。

   《桃花扇》中记到‘’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老余也说:‘’六朝的兴亡,南朝的衰亡,在文学的剧本上看起来是特别的亲切,但也夹杂着悲哀。‘’我想亲切大概就是从古至今所传承的爱国情,而悲痛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忠于国家是中华民族所传承的文化意识,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难看出所传达的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所以忠国也是一种文化。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把国大爱,然后小爱个人的君子,忠于国家是一个人成长的地基。

   扇面桃花开,那满扇的桃花怒放着。爱情,国家,仁爱,忠贞统统都在其中,都化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成为了传统文化的根。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3

   通过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 „ ,这都是师德。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一个心理品质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

   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三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一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2)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我觉得我们的学生音乐知识缺失得太多,有些学生甚至缺乏对音乐知识的基本了解。因此音乐教学只能仍然在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传统音乐仍然没有走到学生的心里。欣赏传统音乐的难度高,学生还不能像成人那样认识到知识的构成性、组织性以及知识学习的过程性。因为文化课的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组织性多是由教师掌握的,学生自己不需要了解太多知识的系统组成本文由收集整理部分,学习过程基本是由教师安排好的,因此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下意识地把知识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不到学习的过程性。一旦当他们置身于一个自主性学习比较强的环境中,内心期望一种一蹴而就的学习方法的状态时,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看不到希望,情感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我想,这就是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不喜欢”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音乐可以表示心理的紧张和安静,但是它不可能告诉我们关于日常的挫折、失望,或生活的机遇等。它可能是欢快和活泼的,但是它不会告诉我们是什么东西在我们和其他人的生活中引起欢乐和兴奋。音乐是一种意合性的特殊语言,呈现的是一种以音乐示意的文化形态,以声音为基础且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遵循音乐的学习规律,突出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突出音乐的情感性、愉悦性、渗透性,突出音乐的实践性、操作性,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思想性,突出音乐的文化性、人文性,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感悟、体验、表达和积累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那么,中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感兴趣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第一,感悟音乐形象。音乐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靠条分缕析来掌握,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之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文化意蕴。歌咏歌咏,这“咏”,就是涵咏,就是“悟”。“悟”不同于“理解”,是意会式的直觉思维,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不循序渐进、严格推理,而是跳跃式的和整体式的。“悟”,就必须在反复聆听、想象、歌咏甚至演奏等音乐实践中,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修养。

第二,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特具情感性,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音乐的情感表达,让自己的情感也丰富起来;随之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以美育己,以美示人,培养审美情趣,让美的甘泉真正滋润心灵。这样,就在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使人变得高尚。

第三,在音乐的意蕴的表达中领悟文化内涵。音乐的本质是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声音外化。我们可以把音乐意蕴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畅通思路,放飞想象,激发自主创新意识和激活生命力。如听赏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这首歌,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自主设计动作,伴着优美的旋律,把歌曲所表达的对生活的希望、热爱尽情地抒发出来。这样,也就深化了对音乐文化内涵的领悟。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3)

一、注重读写,感悟积淀

读和写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读,是人们有效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是以了本文由收集整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是一个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写,是把人们思维活动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外部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写作,能更准确、严密、快速地反映身边的客观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注重读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更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形成文化积淀。

1让感悟贯穿学习的始终。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像是一条线,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感悟是读者把所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的一种思维活动。感悟是了解事物本质含义的能力,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体会文本资料带来的心灵感应。

2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中引领感悟,能使读更加有目标、有层次、有质量。如《矛与盾》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指导诵读时,可用在文中标间隔号的方法强调语句的停顿,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简约精练的美,感受文章诵读时的节奏美,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

二、多元学习,形成内化

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注重“基础训练”的教学长期以来是以读读、写写、练练为主,枯燥乏味,缺乏情趣。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情趣,还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很不利。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

文化,单靠几本教材,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40-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从语文学科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需要。以往的语文传统教学重积累、重感悟、重写作,以教师讲解为主,但课堂氛围相对而言显得比较单调、乏味、枯燥,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臻成熟,多媒体教学受到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增强了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既然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我因此设想:何不将两者整合一下,取其优势,避其缺陷。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教学单元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单元教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 把握小说要素,厘清阅读要点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平时有机会读小说,但真正意义上在课堂上学小说,却是个新鲜事,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就收录了三篇名著节选----《水浒传》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国演义》之《群英会将干中计》、《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这三篇小说,并能够举一反三地掌握小说阅读的技巧,我先在授课之初给学生讲清楚小说的三个要素: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让学生牢牢把握住这三个要素的相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一般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基于此,让学生通读三篇小说,同时找出各篇小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小说的主要人物。至于故事情节留个悬念,让学生在以后的多媒体教学中去发现、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提升阅读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在中职学校小说的单元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我们的做法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通过观摩演员的精彩表演来欣赏小说所展示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直观地领悟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视频中,林冲的隐忍仁义、周瑜的豪迈精干、林黛玉的谨言慎行、王熙凤的机变逢迎等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受非常直观、清晰,很好地领悟了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群英会将干中计》的情节发展十分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甚至还有尾声;《林黛玉进贾府》只有开端、发展、高潮,没有明显结局,而且故事情节发展阶段由于人物众多还比较复杂。为此,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分析地学习、比较地学习,基本掌握了小说阅读过程中关于情节结构的分析技巧。这种学习方式既增强了语文学习的直观性、情境性,又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借助传统教学,巩固学习成果

传统语文教学认为积累是基础,感悟是关键。感悟的一个指向是熟读后的精思。只熟读而不善思考,没有感悟,便会成为书橱,终无所获。古人强调感悟,强调学习者自悟的过程,避免了由于教师讲授过多而窒息学生自由思考的尴尬。感悟的另一指向是整体把握,模糊性理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曾说:“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再次,传统语文教学也强调运用。一方面是指用“感悟”中形成的语感能力去阅读新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是指用已经形成的认知能力去写作。传统语文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记诵、再开讲、后作文。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观看视频、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审美情趣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写小传,并且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小传拿到课堂上来,与大家交流、分享。这些小传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人耳目一新,也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使学生自主、独立、有效地完成了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重要环节的学习,并且牢牢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分析的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比单纯的传统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因而更有生命力。是一种十分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立仁.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葛道凯. 让学生有更好就业质量. 中国新闻周刊,2011.2.22.

3 孙立仁.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5)

中国书法古老而精深,是中国的国粹和文化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古代优秀历史文化,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及其精神特征,在世界上是独特的文化现象。书法是中国式思维方式的物化,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当今的书法,在今非昔比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更加需要传统的书法思维来支撑现代文化所急需发展的动力因素,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对中国文化的心灵负载,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张扬我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承载着时代的文化品格,形成中国文化的真正自主与自由。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而文化的核心问题是这个民族所持有的宇宙观,是该民族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最基本立足点,成为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的宇宙观是“道”,用“道”统一万物。《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关于道的学问成为中华民族的终极目标,原道成为中国文人的终极追求。作为中国书法也必然受到“道”的规范和影响,同时,书法也可从其自身诠释“道”,正如庄子提出由“技”而达“道”,即所谓“技进乎道”。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书法逐步从技进道的境界,这个渐入佳境的体道过程,生动展现学习中国书法中所蕴含的感悟中国文化的思想。

书法追求的是由技入道

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技法系统,是学书者必须遵循的人门之径。技法是书法的基本功,掌握了才有可能进人书法的大门。书法中的“技”就是技术、技能、技巧、技艺,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学习书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我们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中国书法是一个不断深化传统的过程,没有民族传统,没有文化积淀,没有技法程式,中国书法就没有内容可言,没有中国特色可言。中国书法的传统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形成,是几千年来无数书家的经验总结,它包括书法的精神内涵及其技法程式。“程式”指笔法运用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化的模式,是对笔法运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提炼和美化。中国的传统文艺如戏曲、诗词等,都是程式化的。有程式化并不代表笔法的审美特点,相反,笔法的审美内涵不仅应当表现在程式之中,而且通过一定的笔法程式,能得以更完善的表现。从这层意义出发,笔法之程式化,实际上是书法成熟的标志。

中国书法中的笔使用的是柔软的毛笔,这样书写的笔画就形成粗细、轻重、曲直的各种线条;表现出刚柔、逆顺、强弱品质。运笔又有中锋、侧锋、藏锋之变化,行笔的过程须处处强调笔意,体现在用笔的轻重缓急以及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中。历代书家无不重视用笔、笔法,并视笔法为书法技法之第一要素。古人对笔法有不少形象的比喻:如铁划银钩、万毫齐力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屋印印泥等。为掌握笔法,古人可谓弹精竭虑。

书法中笔法的掌握最为困难。得不得笔法,关系到书法的成败,要对毛笔的驾驭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绝非朝夕之功,非经历多年磨炼不成,笔法的学习不仅需要勤学苦练,更贵在参悟。古人将参悟笔法视为学书的要诀。北宋黄庭坚《论书》曰:“凡学书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普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占人笔法也”。庭坚强调掌握笔法既要认真练习,更重要的是参悟魏晋书法。

中国书法不仅仅表现在笔法技巧上,书法格调的高度才是第一位的,书法名迹除了以法度示人外,最重要的是精神气质的高不可攀。学习书法只在技法上下工夫远远不够,必须广读诗书,变化气质,才能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书法的品格,最终达到道以艺显的目的。书以近道,使得中国书法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以此可窥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书法如果就碑帖临草,照猫画虎,知其然而不知所然,则沦为写字匠而难以自拔。中国书法的本质是写字,由写字而得其法,由法而近道,这是中国书法的本质规定,与西方的文艺观念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在中国传统书法思想当中,将技与道的融合视作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技道合一的内涵表现为,一方面,将玄妙之大道下达于具体而微的笔法技艺,并努力朝向庄子所奉行的“技兼于事”,“道兼于天”的理论旨归;另一方面,又通过技法演练参悟精神领域的天地大道,逐步完成了由技悟道的转换过程。因此,由技入道、技道合一,堪称中国书法独特的体道思维模式。

悟道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实为书法之品质,书法的妙境来自于对中国文化的领悟,这样才能使得书家的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书法的研习,更在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应用,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对中国文化传统。刘熙载《书概》对此作了极为简要的回答:“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这就是说,《易》与书法都是以“意”为体,以“象”为用。“立象以尽意”之论直接本于《易传》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所谓“圣人之意”,就是圣人体悟天地万物之道而获得的浑全而微妙的心灵感悟,这种“意”是难以由语言来完全表达的。所以圣人只有立象、系辞以尽量传达这微妙而难名的意味。对于象与意二者来说,意以象著而又超乎象外,故而得意可以忘象,执着于象者则非得意者也。故“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固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①

正是这“意”与“象”相即相离的精神品格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书法的文化品格,王羲之《论书》中有:“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这蕴藏于点画之间而又为言语所不能尽的“意”其实就是人对自然“道”的感悟。我们在提笔书写时,运笔写下文字,就成为我们立“象”,我们这个象并非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的象,书法中的文字如果想成为圣人之象,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临摹书法大家的作品。而我们临摹的这个象能否有“意”,就需要我们要感悟“圣人之意”。所以我们练习书法的进步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习前人的书法,通过前人的书法的“象”来感悟到“意”。

在此书家还需要接受并运用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法象”观来提升书法的品格,如蔡邕《笔论》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②”《笔阵图》则为每一点画配置了可资取法的形象,美其名日“笔阵出入斩斫图”,并认为“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③。可见,书家自天地宇宙所取、所法之象,表之于点画之中,而把象感悟出“意”则是书家的“心”,正如沈亚之在《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所谓:“夫匠心于浩茫之间,为其为者,必由意气所感,然后启其象也。”④

书家“法象”、“取象”,最重要的途径是取法于人类自身。孙过庭曰:“书之为妙,近取诸身。”⑤以象达意塑造着中国书法整体的精神品格,书法的形象一方面要寓天地万物为一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另一方面又要传达审美主体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这两个方面的相互融通与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以贯之的,正如圣人仰观俯察天地万物以立易象,而在曲尽变化的易象当中所透露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于天人合一的“圣人之意”。书法的文字形象与中国文化传统就在这妙合自然、呈显心灵的意味上实现了内在精神的沟通,使得书法在内在品格上与中国文化内涵的一致性。

书家在书写过程中的,他在运笔中所体现出虚实、巧拙、刚柔;以及用墨、间架、章法等不同层次变化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即阴阳相推为核心的宇宙意识在书法中的外在表现,将“阴阳”理论具体落实于书法线条的形质之中如清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所言“:画(笔画)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唯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独阴而已。⑥”

初唐虞世南则以为,我们在练习和创作时要做到“享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⑦才能写出好的书法。可见,书法中也要表现出“一阴一阳”循环往复的阴阳宇宙观。虽然书法中的各体书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运笔方法,状貌体势,但是只有合乎“阴阳”之理,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书法;因此,学习书法也就要能辩“阴阳”、懂得“道”学之义理,由此使得中国的书法在世界文化领域上独树一帜。书法中的文字不仅仅具有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它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作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流动的线条”中体悟那不可言说之“道”。

当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对点画的表现,都可以成为我们感悟道的象,对用笔的把握,无不思考的阴阳变化,这种思考正是对中国特有的宇宙观的应用,只有书法才能不滞留于具体书写的象上面,否则就会失去对书法本质的把握,因此,练习书法不能仅仅执著于书法笔法的练习,必须忘象,如此才可以超越具体的象,才可能最终得到书法中的意。我们的文化正是蕴含在这种宇宙观中,只有从书法中的象中体悟出书法意,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记忆。在书法的练习和创作中这种思考模式只能是中国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开放的,不是西方逻辑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中国书法作品,而对书法参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传统中国文化的入门之径。

结束

中国书法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肉相连,他的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因此,要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的奥秘,就必须将其纳入到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上塑造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而书法作为悟道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其独特的历史行程实现、成全着中国人的生命感受与生命境界的提升。

中国书法强调书以近道,蕴含着深刻的东方悟道的哲理,直通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历来崇尚书法,中国书法既玄妙又通俗,既高深又实用。古往今来,从皇帝到庶民、从大儒到童稚,社会上下对书法一直是作为最基本的文化传统来认识和学习的,在书法中从小处可品出书者之学养秉性;从大处可道出乾坤变化之玄理。正如丰子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⑧”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8月第一版,第609页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6页

[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

[4]《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520页

[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130页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6)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7)

“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正是“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中高年级“四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创造性演绎的产物。

    一、概念界定  

1.“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是针对长期以来小

学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一味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提出的。它以多媒体教学网络为技术依托,强调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开放引导、多元调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是由学生的自读感

悟和教师的开放引导这两个核心变量交互生成的。我们把“自读感悟”这一变量放在模式的首要位置,意在强调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这也是“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必然逻辑。

3.“自读感悟”这一变量着眼于学生的学,是“四结合”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本质反映。自读感悟,意味着学生在阅读课上应该自由地读感悟、自主地读感悟、自信地读感悟。一个“自”字,集中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读感悟”则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课上的独特表现。“读感悟”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圆融整合、三位一体的,即学生每一次对文章的阅读,都应该是边读边感、边读边悟、读中有感、读中有悟,而不应该是读感悟互为隔离,读归读、感归感、悟归悟,读后再感、读后再悟。“感”是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其中既是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悟”是对文本的领会和觉悟,既是一个理性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直觉顿悟的过程。可以说,“读感悟”是一个感知、思维、灵性、直觉、情绪多因素同时参与对文本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生命性和独创性的阅读。

4.“开放引导”这一变量则着眼于老师的教,是“四结合”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开放引导,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自读感悟的唤醒、启发、激励、调控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动态的。开放引导的起点,正好是学生自读感悟

的终点。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读意识、自读能力和自读习惯各不相同,对同一文本的意义建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终点上表现出来的自读收获、自读困惑和自读兴味肯定各不相同。面对学生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自读表现,教师除了选择多元、立体、动态的引导策略,别无它途。而开放引导的终点,正好又是学生新一轮自读感悟的起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开放引导获得的发展结果同样也表现出多元、立体、动态的特点,它一方面意味着学生的发展空间将变得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的发展可能将变得更加多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引导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智慧、教学境界。

5.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中,两个变量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学生自读感悟的结果必然导致教师的开放引导,而教师开放引导的结果则是学生更好的自读感悟。如果以教师的开放引导为座标的话,其起点当然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其终点同样也是学生的自读感悟。一句话,有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才有教师的开放引导;为了学生更好的自读感悟,教师必须更好的开放引导。

    二、本模式基于的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产物,离开了某一特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模式的建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模首先必须阐明其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教学理念。

    1、人本理念。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建立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点。从学生来说,人本理念意味着学生要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切实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为自觉,变接受为发现,变依赖为独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教师来说,人本理念意味着教师必须把学生做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站在学生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自觉实践,决不生拉硬扯、强行灌输,也决不一厢情愿,包办代替。

     2、建构理念。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要义。阅读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形成从根本上说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自己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习得的。没有学生能动自主的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感受、自觉内化、主动顺应,语感能力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最终难以落实。因此,基于建构理念的阅读教学必须十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自求、自得。

     3、开放理念。阅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刚性、划一的僵化状态,努力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弹性的开放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刚性化的教学目标为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变封闭态的教学内容为开放态的教学内容,变线性式的教学程序为框架式的教学程序,变划一性的教学评价为多元性的教学评价。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语感建构的帮助者、促成者,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调控者。

4、创新理念。阅读教学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阅读教学要在开放的条件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感悟能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的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见解、体会和看法。创新理念要求阅读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读感悟能力,这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表达要带有个人感受,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本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重

新审视和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虽然也有明确、具体、相对集中的要求 ,但其内涵却十分狭窄。那些情感、审美、直觉、个性等潜在的、隐性的、长效的目标,在操作时大多被悬空。阅读课上,有时为了达成某一外显的知能目标,突出所谓的训练意识,往往不惜破坏教学内容的审美性、整体性,有的甚至以挫伤学生的人格尊严、扼杀学生的创造灵性为代价。在这种标准导向下的阅读教学又有多少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可言。所以,本模式把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充分的发展做为建构过程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2、依学定教。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

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课堂上既要敢于暴露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又要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和补救措施。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动态交互生成这一特质关注不够,其结果是误导教师把课堂教学演绎成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关心什么时段完成什么教学任务、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这样做看似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实则完全架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模式力图扭转这种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局面,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新型阅读教学过程,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3、读书为本。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

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虽也强调学生读书,但这往往被当做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来审视,并未将其纳入教学目标的范畴,其结果是误导教师在阅读课上往往以师问生答的讲读法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上,教师忙于精心设计并提出一连串问题,学生忙于思考并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课上完后,大部分学生连书还读不通,更不必说读出情味、读出神韵、读得融会贯通、读得烂熟于心了。本模式针对这一时弊,提出阅读课要以学生读书为本的观点,这也是阅读课区别于其他语文课的重要特质。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课文中规范、鲜活的语言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而学习课文语言的主要方法不是别的,正是熟读成诵。因此,看课堂上是否以读书为本乃是阅读课区别于其它语文课的重要的评价标准。

4、尊重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照顾每位学

生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基础、不同优势的学生做到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充分发展。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束缚,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练习的评价上搞一刀切,较少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本模式则主张阅读课在目标设定上要有弹性,在练习设计上要分层次,并提倡学生自己与自己比,提倡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提倡多角度地评价同一位学生。

    5、发扬民主。教师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

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适用于那种教师主宰型的课堂教学。在那种类型的阅读课上,目标教师定、问题教师提、方法教师选、结果教师评,教师只关心自己教的思路,很少考虑学生学的需求,更不可能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商量后施教。这种情况不改变,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可能觉醒。本模式要求教师发扬教学民主,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6、引导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

题、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学生总是按倾听老师提问、思考老师提问、回答老师提问的思路学习课文,课堂上一旦离开了老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法学习。这种状况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就有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一说,却无学生要主动质疑一说。本模式倡导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主动质疑,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这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7、允许选择。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

条件和机会。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确立阅读目标、自己决定阅读内容、自己选择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练习。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一切安排都是教师设定的,一切要求都是教师决定的,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志和思路行事,自主精神得不到体现。本模式主张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学习 ,并学会有选择的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

    8、强化语感。教师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十分重视学生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规范、鲜活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虽也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却鲜有人将语感能力视为阅读能力的核心加以训练。本模式明确提出阅读课要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并指出内化课文语言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从而为切实提高阅读课的质量和效率指明了方向。

    9、以情感人。教师要用自己的饱满热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能的发展,而较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事实上,没有学生情感上的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知能上的充分发展。本模式要求抓住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 --------情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8)

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诗歌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组成部分,选录到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内容更是其中的上佳之作,具备极强的艺术鉴赏价值。因此,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需回归于课本内容,有效应用课本这眼“活水”,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的情感,有效实现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高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瑰宝。在高中阶段,通过诗歌的欣赏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其更好地感悟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形式的艺术魅力。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诗歌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愈加重视。

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教学为主要方式,注重诗歌内容的说文解字,针对生僻字眼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对于诗人作者的情怀演绎也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显得不够深入。在诗歌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不强,同时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程度不够,这直接导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和内容单调的问题,较难触动学生心理层面的情怀感悟。在当前新形势下,需针对诗歌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用好课本这眼“活水”,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本用心感悟诗歌之美,语言之美、韵律之美以及情怀之美,通过诗歌内容和情感感悟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文情怀。

二、应用课本这眼“活水”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韵律感

诗歌是我国文学形式的重要类别,而收录到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内容更是上佳之作,具备极为宝贵的艺术鉴赏价值。因此,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需立足于课本内容,回归教材,把握诗歌的文化内涵。高中语文课程中所选取的诗歌内容极其丰富,同时不同的诗人也拥有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但需要注意的是,诗歌的韵律之美是共通的。对于诗歌教学来说,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朗读形式,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之美。在此以苏轼的《蝶恋花》为例:“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以“ao”为韵脚,朗朗上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坚持诗歌朗读,通过对诗歌断句节奏的正确把握,更好地感悟诗歌的遣词造句和音律韵味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二)构建有效鉴赏情境,感悟诗歌情怀之美

诗歌的创造离不开文人作者自身的个人体验和社会环境,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需立足于课本内容,延伸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诗歌学习和鉴赏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的人文情怀。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千古经典之作为例,在对该诗歌进行鉴赏学习时,教师应有效导入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形势以及自身的个人遭遇,为学生构建易于理解的文化背景情境。在当时李白遭受了政治生涯的挫折,以梦为马,以笔作诗,在为读者描写了雄伟意境的同时也畅快淋漓地抒发了内心沉郁之情,潇洒出尘。教师需通过有效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古来万事东流水”的畅快心境,更好地感悟诗人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另外,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形式较为单一,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也可适当应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优化诗歌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结合语文课本内容,构建更加直观生动的诗歌学习情境。以诗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可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兰亭集序》书法真迹的视频介绍,配以适宜的舒缓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品鉴情境,想象当时在暮春之初兰亭集会的畅谈盛况,同时感悟诗人携友一起的和畅心情。用好课本这眼“活水”,首先需要基于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学习和阅读,通过包括多媒体资源在内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内容的审美价值,从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9)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古文学就如一颗熠熠放光的明星,虽年代久远,却丝毫不减光芒。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把这一经典文化编辑到教材中,精选了著名的古诗词,作为学生学习古文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让学生感悟到这些经典诗词的韵味,感受诗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博大的情怀,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永远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感悟古诗中的美

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生活中的美都能在古诗中找到。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具备的。应该说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是古典文化和古典文人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可谓字字珠玑,耐读耐品。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精选进教材的诗篇内涵丰富,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很高,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古诗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把古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讲解出来,帮助学生感悟和领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在读、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体会他们的情怀,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在读中感悟古诗的美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领悟古诗韵味的重要途径,古诗节奏感强,韵律十足,因此,教师应借助朗读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首联怎么读,颈联怎么读,尾联怎么读。语气、语速、语感都要给学生做明确的指导。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朗读作为重点,因为朗读是感受古诗韵味和意境的最好途径。学生虽然小,但是有思想、有感情,他们对古诗可能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在反复的诵读中,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古诗,而且这种熟读成诵的积累,对于学生日后文学修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朗读指导要把让学生熟读后背诵作为教学目标,同时在诵读中,进一步发现诗词的韵律美。

三、注重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环节。在古诗中,社会、自然、历史无不涉猎,所以,在学习前或者学习中,都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中学习和感悟。采取探究的形式进行古诗的教学,不是摒弃教师的讲解这种接受式教学,对古诗理解和记忆的要求仍然不能忽略。

如,《诉衷情》(陆游)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查阅关于陆游的资料,关于这首诉衷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从而更深一步领悟诗歌中作者情怀的抒发,领会其中作者的爱国情感。

四、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感悟诗歌

朗读教学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首先在教学前创设情境,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讲述,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进行有感情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影响学生感受意境美和文字美。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自己先入境,才会感染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入情入境地进行朗读指导,带动和感染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在诵读中,进行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创造性地阅读和领悟。所谓多种形式就是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领读和齐读,在此期间不能忽视教师的讲读。教师的讲读是学生理解记忆古诗歌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反复地读,进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10)

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带来文化困惑,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出现的民族文化认同弱化、审美趣味娱乐化、价值取向上知行脱节,都是文化困惑的具体表现。文化困惑在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学校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强有力的文化导向引领学生走出文化困惑,促进学生理性的文化选择。党的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中华美育精神,其深刻内涵对传播知识、启迪思想,增进审美、提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积极价值。学校教育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美育精神和元素,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民族文化的审美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育人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1]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助推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育人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学习文化鉴赏就是学习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汲取其中精华,随时展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得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是在多元文化时代,越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发现美、创造美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一个融合人的认知、情感和思维的主动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学习文化鉴赏要求透过感性的文化现象,通过理性的文化分析,从不同角度挖掘文化本质与文化价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厘清其所以然,欣赏其真善良,分析其得与失,避免人云亦云的盲目和被动,从中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三)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学习文化鉴赏能促使学生树立文化意识,理解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启迪和开发人的智慧的积极现实意义;促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优秀文化的营养,用现代观念审视文化现象,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促使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文化鉴赏课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一直都是发展民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学习文化鉴赏使职业教育对接民族产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助推文化价值融入现代产业,提升民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高层次文化素养和高品质审美趣味,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过程方法

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应以文化鉴赏为切入点,透过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理解和品鉴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一般过程是“观”“品”“悟”,即感知现象———品味意蕴———领悟内涵。

(一)感知现象

感知现象是对鉴赏对象形态、内容的感受,获得对文化现象的直接认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感知现象应尽可能全面,“全面”意味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观察和了解文化现象,除了实物实景外,也需要了解其相关的地理环境、历史演进、工艺技术、诗词文章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鉴赏者不同水平和志趣等主观因素,使得对现象的感知和解释必然带有个体差异性,这是文化鉴赏中的正常现象,但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现象的本质,呈现多样性。这个环节是文化鉴赏课的起点,需要教师有明确目的,尽可能多地提供文化现象物化的学习资源,创设和组织能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情境和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感性认识。

(二)品味意蕴

文化现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但是仅有感觉没有理解,或者仅有认识没有情感,都不可能全面领会文化现象,感觉与理解、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这是文化鉴赏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促使人们产生对文化现象的主题、形象、含义、象征的感受,“品”的过程是提升审美素质所必须的。文化现象的意蕴往往比现象本身更丰富,但也更抽象,需要在感知现象的基础上反复体味,才能领会其中隐含的思想内涵、情感色彩、象征意义,获得精神层面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2]这个环节是文化鉴赏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教师应当精巧设疑,以疑激趣,还可以综合运用历史梳理、比较分析、联想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调动经验,或独立思考或集体研讨,以打开思想通道,建构对文化现象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三)领悟内涵

领悟内涵是在感知物象的基础上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把握,是对鉴赏对象的再理解。应该说,领悟内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伴随在感知现象、品味意蕴过程中的。文化鉴赏不是单纯的感性直觉或者理性分析,而是感性、知性、理性的反复推移深化,在这个反复过程中获得对文化现象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并在情感态度上获得文化现象的审美价值的判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这个过程强调鉴赏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求综合对文化现象的感知、情感、联想、思维等分析其得失,思考其意义,创新其表现。这个环节综合文化鉴赏过程的多种心理活动,是对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勇于表达,积极交流,并适时予以点拨和提升,帮助学生由初阶感知递进到高阶思维,由片面感受发展到多元审美的层次,发展和提升情感丰富性和思想深刻性方面的素养。

三、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的案例探讨

以“感悟八桂文化”中“灵渠”一课为例,探讨民族文化鉴赏课的开展。八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悟八桂文化”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人文素质课程,课程以文化鉴赏为切入点,介绍广特的文化现象,涉及广西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艺术等诸多领域,观其形象秀美,品其文化内涵,悟其民族精神,以达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的目标。

(一)“灵渠”教学设计

1.主题说明:灵渠滔滔唱融合(2课时)———灵渠作为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体现水利建筑的辉煌成就,并且具有很高的人文内涵。通过品鉴灵渠,对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①说出灵渠的特点和灵渠之美;②分析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③领会灵渠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学情分析及主要解决问题:学生对灵渠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知道它是一条河渠,但对背后的历史功绩和文化价值不甚了解,因此,通过灵渠“申遗”的事件,帮助学生理解领会灵渠文化的内涵,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意与自觉保护的态度。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评价方式:通过小组讨论结果,考察学生对灵渠文化“沟通与融合”内涵的认识,以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提高民族文化鉴赏课实效性的思考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到,民族文化鉴赏是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其教育方式须生动鲜活,教育效果须让人心灵愉快,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3]。“审美”和“悟理”是民族文化鉴赏课的两个要点,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其实效性:

1.倡导“体验式”教学模式

提高民族文化鉴赏课课堂实效性,倡导“体验、感悟、内化、践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促进体验的教学情境,精选丰富体验的教学资源。按照感知、审美、悟理、内化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即:教师介绍文化现象,提供给学生感性认识;分析文化特点,与学生一起鉴别、欣赏;引入结合学生实际的讨论和教师的感悟,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提炼课程主题,引导学生认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2.坚持“三结合”教学策略

民族文化鉴赏课堂的有效推进,需要做到“三结合”,即:文化现象与民俗人情相结合、体验感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文化鉴赏与素质养成相结合。民族文化鉴赏课不能流于表面好看、好听,落脚点应在文化体验之后的内化与践行。教师可精巧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文化现象背后的问题,从中感悟道理,提升素养;还要拓展学习时空,引导学生将文化体验应用到课外学习及生活。

3.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其中情境教学法可通过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实施中,可结合当地相关文化活动或民俗活动,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体验,也可以利用当地博物馆、文化馆、民俗街等,进行现场教学,还可以结合主题开展才艺展示或实践活动。

4.推动“合作性”师生互动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的是学习合作伙伴关系,在民族文化鉴赏课中尤其要重视推动“合作性”师生互动。教师创设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素材和参照,引导学生素质的形成;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践行素质能力。教学资源提供体验载体,体验联结师生互动,成为文化鉴赏的“学习共同体”。民族文化鉴赏强调的不仅是认知,更多的是躬行践履、体验生命,其本质是一种发展人的审美素养为主体的生命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因此,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鉴赏课须将“审美”和“悟理”贯穿于全过程,以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Z].2013-06-13.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240-01

摘要: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关键词:优化创新;高中语文;才情个性

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入WTO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和思想正在比照中剧烈磨合与交融。中国传统思维重人伦纲常,诗礼传家,温良谦恭,但轻自然法则,乐道安分守己;西方思维则重视揭示事物“为什么”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学术”。中国传统思维经验多于逻辑推理;西方人则抽象思维发达,假设推理大胆,乐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中国传统多一元化思维,有利于政令一统,却常常异己难容;西方则允许多种思想并存,能多角度解剖事物与现象。我们当知:真正的创新要以全人类为范围,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语言文学作为崇尚创新的艺术,当然应该有许多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这当是今日中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希望语文教育伴随着我们的文化思想超前而超前,就要切实把中西思维的优势运用到我们解析语文现象――包括阅读鉴赏、审美判断、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之中去,用它来增加民族智慧的时代能量,焕发民族语言文学的潜在生机。

二、重人文修养情商化,为语文“才情”优化奠精神之基

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突出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信仰与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物表情的准确力、为人的亲和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我作了如下一些努力:

1.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思考文学。爱祖国,爱人类未来,爱生活,爱他人也爱自己。在文学熏陶中伟岸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品泰戈尔诗则懂得“艺术即建造真与美的人格”,读东坡词则贵贱贫富不改豁达乐观,学鲁迅则刚正不阿负起社会责任。

2.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舒畅愉悦感;给方法以利发现、研究,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让教与学心理互换,多些师生忧乐共鸣感。阅读中,文之心,师之心,生之心,心心相印;写作中,人之情,景之情,事之情,情情相通。

3.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像德国海德格尔梦想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在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中提高人际关系理解力,用思想支配眼睛去观察事物,去发展好奇天性。用多情兼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爱。

三、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

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包括透悟、醒悟、顿悟、再悟、悔悟等多种多样。“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诗道亦在妙悟”(宋。严羽)。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悟性”,就是要通过文学获得语感,能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识讽喻,从而准确析文论事。写作教学更需要“悟性”,悟性越多创新越多,个性越鲜明生动。近几年中高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四、重语言素质优化和表达艺术,让表情达意展示“才情”锋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