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8 16:23:30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1)

作者简介:李红权,

男,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长沙 410081

收稿日期:2006.8.21

一、引 言

金融市场是一国经济运行的核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行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是各国政府与投资机构的目标之一。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决定了金融市场经常处于非均衡的波动状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甚至金融危机提示我们风险的复杂性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普遍具有“突发性”的特征,这是对外部影响因素(如国际投机资本)及内部不稳定性的一种典型非线性反应。然而,传统的金融理论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非线性、不连续性”等内在特征,将金融市场波动归咎于外部随机扰动因素,忽略了金融市场作为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基于不稳定性,因而对于重大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的预警与控制无能为力。经典金融市场理论对现实情况解释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该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以有效市场、随机游动与理性投资者等假设条件构筑的线性范式基础上的。 [1] 在标准的线性分析框架下,我们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是线性方式的,他们在接到信息时立即做出准确、无偏的反应,不可能出现对信息的误解、遗漏或滞后反应;定价是及时的、无偏的、连续的,市场是有效的,信息不能被用来在市场上获利。基于此,价格的波动即收益率遵循随机游动,其分布将是我们熟悉的正态分布。资产价格的波动性风险是与随机游动、正态分布相联系的。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却不是简单、有秩序的,它们既混乱又复杂;金融风险发生的强度与频率也远比我们理论想象中的大,市场行为的复杂性远不是纯粹的随机游走所能解释的。在这种背景下,认识到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将为研究金融市场本质特征与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事实上,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说明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个别或局部的情况,应当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钱学森、谷超豪)。 [2]

二、金融市场的特性

从非线性经济学理论的观点来看,金融市场是一类复杂性系统,从而可以从系统内部的结构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这一系统的特性,以便揭示金融市场演化的规律与金融风险形成的机理。

虚拟金融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复杂性。复杂系统一般的特征是规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动态而且开放,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与系统的自适应性。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相互联系的事物不是单方面的影响,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这就是非线性的本质。金融市场是一类复杂系统,表现为虚拟资本规模巨大、是动态变化的开放型系统、内部层次多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且含有人类决策行为这一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由于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呈现貌似随机的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系统自组织作用,其内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有序性与稳定性。(2)介稳定性。金融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必须要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造成其介稳性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3)高风险性。金融系统的高风险性来自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介稳性,首先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其次是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对预期收益至今也没有找到较好的预测方法,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4)寄生性。虚拟的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金融系统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5)周期性。金融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

三、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原理

(一)金融市场的整体性原理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也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演化。构成金融市场子市场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与长期借贷市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与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行为也会相互影响。金融市场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体和组织的相互作用所决定,个体行为并非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仅仅完备地认识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使我们掌握整个金融系统的演化状态。事实上,整体内的每一个个体(组分)都受整体规律的约束,整体规律在系统内赋予每一个个体的属性要比这些个体在整体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同时整体属性也远大于部分属性之和。如果用ET表示金融系统的整体所具有的功能,Pi表示第i部分所具有的与整体功能ET相同的功能,A表示整体所表现出的各个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则有:

ET=∑Pi+A

因此,整体不同于一个简单的集合体,考察金融问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金融市场的演进状况与风险水平。当然,整体也离不开部分,科学的整体观要求我们在深入了解金融市场个体的性质和行为的基础上,从个体(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中发掘金融市场的本质规律与整体行为。

正是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整体性原理指引下,研究人员在经济增长与波动、股市涨落、汇率浮动等领域对经典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展开了颠覆性批判, [3][4](194-200)[5](29-37)[6](81-108)[7](311-337)[8] 得出了经济波动源于经济系统的内生机制而非随机振荡、非均衡是经济系统的常态、杂乱无章的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着良好的结构而非随机状态等一系列在原有金融市场理论个人主义方法(还原论)下所无法得到的、更符合现实的结果。

(二)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原理

非线性系统是不符合叠加原理的一类系统,可导致多样性与复杂性。混沌与分形等复杂现象也只能在非线性系统中产生。经济系统(包括金融市场)本质上是非线性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金融活动的正反馈、负反馈、和正负反馈复合的反馈环。

经典的金融均衡理论是在牛顿静态力学的线性范式下展开的,认为金融时间序列遵从线性随机过程,同时将不规则涨落归咎于系统外部的“白噪声”(White noise,外部随机扰动),并假定金融系统本身是运行于线性稳定区内的。同时,具有同质性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金融均衡理论分析的基石,这样的分析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市场复杂性。

从非线性经济学来看,线性分析和牛顿近似法是一种历史决定论的工具,根本无法描述复杂多变的金融现实情形。金融系统中的时间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金融市场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非对称的经济周期波动、信息不对称性、货币的对称短缺(符号经济与实物经济并非一一对应)、金融变量迭代过程中的时间延滞、人类行为的“有限理性”等都是非线性特征的表现。所以,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特征的非线性系统不可能被化整为零地加以求解与加总,只有使用非线性理论,才能科学地描述金融市场的真实演化过程。

(三)金融市场的内随机原理

长期以来,金融经济学理论将金融市场波动归咎于外部随机扰动因素,然而这并不能解释现实金融市场出现的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等种种“市场异常现象”。而根据混沌理论,一个确定性系统也可以产生貌似随机的结果,并在内部作用力与外部压力的相互作用下易失去介稳性,从而出现系统突变等行为,复杂系统的随机性与多样性表现可以来自确定性系统内部(“内生现象”)。混沌理论的这一观点不仅可以有效地解释金融市场的日常波动行为,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市场的突变行为(如金融危机等)。

当把金融市场视为复杂系统与混沌系统,那么它的随机性、突变性就可以看成是金融市场内在非线性机制产生的结果,而不必从外部寻找随机事件的“冲击”力。当系统内部的控制参数不断改变,金融系统将可能从稳定状态过渡到不稳定状态或混沌状态;当内部控制参数达到系统突变的阀值时,金融市场的资本能量处于一种高度积累和对扰动高度敏感的状态,系统极易发生突变造成金融市场的急剧质变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的内随机性要求对金融市场的认识首先要从金融系统的内部及其与外部的关系入手,把握“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通过对系统有序参量的控制和对系统结构关系的改变,达到控制金融市场状态的目的。

(四)金融市场的动态非均衡原理

均衡与确定性是经典金融经济学(新古典理论)追求的目标,这是金融学研究在遵从机械因果决定论、牛顿时空观、线性法则下的必然结果,它把不确定性与非均衡逐出金融学研究的常态之外。这样,经典的金融学体系就陷入两难境地:其公理化分析只有排除不确定性和常态的非均衡才有可能进行,而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却要求金融理论只有考虑到不确定性和常态的非均衡才可能是有效的。

从非线性经济学的角度,金融市场作为具有能动意识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耗散结构,必然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和常态的非均衡。对于不确定性和非均衡的研究,是把系统演化中决定论的过程与随机过程、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联系起来以认识“无序中的有序”和预见系统演化路径的唯一合理的手段。这样,金融学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逻辑问题,公理化分析真正成为金融政策的基础;不确定性、偶然性、非均衡、涨落之类的概念也不再是无知和退化的表象,而是创生新结构的源泉,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途径。正是从不确定性与非均衡原理的角度,金融市场的混沌学家得到了:金融市场的不规则涨落源于金融市场内部机制而非外生随机冲击;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偏离最优化状态;金融市场波动的形式可以收敛于均衡、也可以是稳定的准周期振荡、更多可能是混沌但有界的等一系列远比经典金融理论丰富得多,现实得多的结果。

(五)金融市场的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是指在无外界强迫时系统内部自发形成的有序行为。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开创)和协同学 [9] (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有力工具。自组织机制广泛存在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化学系统、天体系统等复杂系统。尽管这些系统千差万别,但都可把它们看作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组织起来形成宏观上的时空有序结构,部分之间得以通过序参量的支配原理形成整体的自组织行为。这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研究方法。

金融系统是一类自组织系统。在金融市场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监管政策起到一种控制参数的作用,但它还不是唯一的控制参数,金融市场的自组织结构还取决于它的开放程度,即它与外国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金融市场本质上就是开放系统,它与商品市场、外部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存在物质、资本、信息等的能量交换),适合于系统自组织结构的产生。金融市场改革的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系统中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创建有序参量,使我国金融市场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

(六)金融市场演化的有限时空原理

传统的金融经济学在借鉴经典力学的范式构建其均衡分析框架时,几乎不加思考地继承了牛顿的时空观,即均匀流逝的绝对时间与“恒为等的且不动的”绝对空间。在这样的世界里,金融经济系统的演化是机械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唯一确定的,在特定的初始条件下,过程自然重复,过去与未来没有差别――金融市场的演化在时间上是可逆的。经典的金融均衡分析理论要么忽略时间因素,要么隐含着时间是可逆的假定。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传统的均衡理论认为一个随机事件可以扰乱一个系统,但在极短的时间内或一个适当的短时间跨度后金融市场就会回复到均衡,事件被市场遗忘了,而概率统计方法的广泛使用(用回归分析将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则将时间可逆性假定发挥到了极致。

非线性理论的有限时间观是指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在混沌经济学看来,金融市场的演化具有累进特征,时间之矢是永远向上的,那种机械的“历史重现观”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金融市场总是不断地具有新的性态,绝不会机械地重复,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并非唯一确定的,而是一种循环因果关系。

非线性经济理论的有限空间观还包括任何经济现象都受制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是有限的。因此,它在描述金融经济现象常常使用诸如范围、界限、上限、下限、容量、阈等具有约束含义的概念,在模型结构中也常常加上上下限和极大值约束。如混沌经济学的经典方程“洛吉斯蒂克方程”和标准方法“庞加莱映像”的模型结构中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约束特征。正是考虑了空间的约束条件,罗马俱乐部派提出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观点,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四、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原理下的风险观

金融学核心的课题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对金融市场演化的分析与理解,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理解金融风险的形成、转移机制并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奠定基础。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原理下,我们可望更深刻、科学地把握市场行为,并获得全新的风险观念。

(一)风险的整体观

金融市场的整体性原理要求我们用系统论的整体观来考察金融风险。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侧重于对金融数据的微观统计分析,风险的整体观则要求从金融市场的整体性质与系统相互影响的角度全面研究金融风险。

同理,技术层面的分析对预报金融风险较长时间段内的动态变化意义不大,而从金融市场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关系(例如各市场间的联动反馈效应、投资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证券价格与需求间的非线性机制等)以及金融市场与外部经济环境(实体经济、国际市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将有可能获得金融市场风险状态及其动态变化的科学认识。

对于投资主体而言,除了需要客观认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规律之外,投资人的投资目标(goals)、行为规则(rules)、价值观(values)及偏好(preference)。都将对投资主体的风险吸引子域产生影响。完整的风险管理过程将必须考虑到这些相关因素的现实影响。

(二)风险的内生观

金融风险的内生观是金融市场内随机性原理的客观体现。金融市场具有混沌、分形等非线性特征,其波动性是金融市场内部非线性机制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不必依赖于外部随机事件的冲击。同时,风险的内生观并不排斥外因的重要性,两者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风险产生的根据,外因是风险突现的条件”。

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是虚拟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特性,其触发的条件是来自外部的扰动。这种说法主要基于虚拟金融系统的介稳定性与临界水平的概念。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压断了骆驼背的一根稻草”。当重量被加到一个骆驼的最大负载点时,放到了骆驼背上的一根稻草都会使骆驼垮下来。骆驼突然垮下来是一个非线性反应,因为骆驼垮掉(失去介稳态)和那根特定的稻草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是所有重量的累积效应最后超过了骆驼站直的能力(骆驼的临界水平)才使得骆驼垮下来。同理,当金融市场的资本能量累积处于一种高度临界状态及对扰动高度敏感的状态时,任何微小事件的影响都可能造成市场突然崩溃,从而形成滚雪球式的效应,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当时小事件的出现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危机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三) 风险的过程观

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原理下,金融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金融风险也有一个不断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金融市场的最终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追求最终结果的可预测性的传统风险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风险产生与演化的过程,发掘市场无序状态下隐含的有序结构,找出风险演变过程的多种可能性及其路径,并通过市场控制参数的改变优化市场行为,最终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五、结束语

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多种市场“异常现象”出发,分析了经典金融经济学线性分析范式的局限性;依据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本质与特性,提出了研究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原理即金融市场的整体性原理、非线性原理、内随机性原理、动态非均衡原理、自组织原理与有限时空原理,并形成了风险管理的整体观、内生观与过程观。

文章在科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下,从动态的、非均衡的、非线性的角度系统地研究金融市场及其风险管理问题,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金融市场的常态波动性来源于金融市场的内随机性,是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内因)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不必依赖于外部随机事件(外因)的冲击。新的研究思路不同于经典金融均衡理论的线性分析范式,从而对金融现实与实践有更强的解释力与指导价值。

对于市场管理层而言,其监管的出发点应放在市场行为产生与演化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的可预测性方面,因为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表明金融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监管层应依据市场非线性动力学机制与混沌控制原理,重点关注市场行为产生与演化的过程,发掘市场无序状态下隐含的有序结构,找出市场行为演变过程的多种可能性及其路径,并通过市场控制参数的改变优化市场行为,最终将金融市场波动水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达到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埃德加・E・彼德斯.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英文版1996)

[2]李后强, 张国祺, 汪富泉等. 分形理论的哲学发轫[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

[3]陈 平. 文明分岔 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李红权,马超群.中国证券市场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 13(专辑).

[5]李红权,马超群.股市收益率与波动性长期记忆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05(6).

[6]Chen Ping.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evidence of monetary chaos [J]. System Dynamics Review, 1988,4.

[7]Scheinkman, J. and B. LeBaron. Nonlinear dynamics and stock retur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9, 62(3).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2)

引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包括广义范畴改革与狭义范畴改革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引导,后者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呈现出单一不完善性。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等,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机构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单一属性。

第二,村镇银行筹资困难性显著。村镇银行大多设立于县城地区,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基本上也属于穷人的银行,受地区开放程度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村镇银行在筹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困境。加之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等相比,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其银行网点较少,不能有效吸引农民存储,导致其发展困境的出现。

第三,农村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其功能趋于弱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与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均呈现出减弱的发展趋势,另外农村金融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经济效益不佳[2],难以有效推动农村 市场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应重视双重四元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强调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与民间金融机构的组成,同时还需要重视证券、银行、保险与信托租赁四种金融业务组织的作用。

第一,按照股份制原则,改革现阶段中国农村信用社,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首先改革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方向,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与分析,在坚持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要充分符合地区发展特点。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来县联社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核算,并进行重新登记,设置股权、法人治理结构与基本管理形式[3]。再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信用社进行规范,国家需要采取有力的支持对策,以有效推动其深入发展。

第二,加强县级以下农业银行的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国家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其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其资金、网点与技术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可以发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农业银行通过占领大部分的农村市场而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强调农业银行的这一农业属性,加强农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农村乡镇实际进行必要的改组与合并,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三农提供更多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内容。

第三,将农村邮政储蓄并入农业银行,以不断规范金融市场。中国的邮政储蓄事业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入改革,邮政储蓄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较高的资金价格、不合理的计价方式、只存不贷的服务内容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秩序的角度分析,应当逐步撤销邮政储蓄银行,将其并入农业银行,同时县级以上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可以并入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充分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开始日益展现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农的发展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同时也需要人寿与医疗保险,因此应充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扩大农村保险内容与服务种类。这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单位,办理农业与养殖业保险,在保险办理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强制保险与资源保险的有效结合。

第五,有效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推动村镇银行合作组织的形成。中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完善对农金融服务的竞争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要给与一定程度的倾斜,帮助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充分强调政策性支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性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即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以及储蓄中介功能的减退等。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与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化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3)

2008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导致的阴霾尚未散去,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不期而至,迄今为止世界经济依然在双重危机的阴云下艰难前行。在这两场金融危机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日益明显的金融中介体系与信贷市场的扰动现象,各大银行的股票市值下降超过两倍,金融中介大量破产,信贷活动受到强烈冲击。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2000―2007年八年间美国总计仅有27家商业银行破产,而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截至2011年,短短五年间竟有逾400家商业银行相继倒闭。在金融系统崩溃的情况下,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扩大并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Bernanke、Brunnermeier和Gorton等人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特别针对这一趋势进行了详尽描述。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大部分关于金融市场摩擦的文献中强调的是在信贷市场中金融中介对非金融企业贷款者的限制,并仅仅将金融中介视为一层面纱,并不起到本质作用,难以为新背景下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蔓延提供有力解释。另外,针对新危机的特征,各国纷纷出台新的非常规性宏观政策以应对并缓解危机。因此在新的背景下,金融中介与信贷市场的运作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正在进行将金融中介摩擦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有缺乏,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大多还局限于传统的计量模型,而这些模型在理论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缺陷在于其采用的模型框架一般均为部分均衡模型,在对一般均衡模型的使用上还不成熟。尤其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轨金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周期分析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说服力的结论,而这恰好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亟须探索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多方面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大幅波动的环境下,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增强,对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相应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我国在2013年出台了两项新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短暂性波动时以上工具与其他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有助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便提高央行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将金融中介与信贷市场摩擦因素加入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模型,对加深人们对经济波动中金融中介和信贷政策的理解非常有意义。

二、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从对金融摩擦问题研究的发展路径来看,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发展的不完全信息理论为将金融摩擦纳入宏观经济研究框架提供了理论媒介和关键性工具。在打破了MM定理的限定后,Bernanke和Gertler(1989)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通过金融市场摩擦内生化将金融市场不完美与借款人和贷款人间的代理成本关联起来,发现金融中介的一些状态的变化在危机中会被放大,从而初始冲击通过信贷市场被传播,使得经济波动幅度更加剧烈。金融部分与实体部门间的互相反馈使得资产负债情况对信贷成本的影响进而对实体经济活动施加抑制作用。企业有两种融资途径: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它们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在危机中非金融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急剧恶化,使外部融资升水突增,借款企业支出减少,导致实体经济陷入低迷状态。Bernanke、Gertler和Gilchrist(1996)将此效应命名为“金融加速器”,并在动态新凯恩斯模型的研究体系中融合进由金融中介与非金融性企业间的融资摩擦导致的不完全的信贷市场和企业资产负债状况。BGG模型的提出,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吸收了金融加速器在内的动态一般均衡研究框架的诞生,为金融加速器在宏观经济中产生的作用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工具。

此后大部分学者对金融市场摩擦的刻画主要通过描述金融中介与非金融性企业贷款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行,①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金融摩擦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此,大量金融中介的倒闭以及信贷市场的扰动使得银行部门的摩擦成为研究焦点。Meh和Moran(2010)表明银行募集可用资金的能力受到银行资本头寸的影响,从而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证实了银行资本对初始冲击的扩散效应。Dib(2010)假设金融中介同时具备储蓄和借贷功能,从一个更为贴近真实同业拆借市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状况。Gertler和Kiyotaki(2010)由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转向关注金融中介的资产负债状况,为中介获取可用资金的能力引入了约束,通过构建融合了金融中介和流动性风险因素的DSGE模型分析了金融中介市场的崩溃如何发展成为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金融危机,并论证了美联储和财政部推行的三项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他们指出,鉴于中介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能力同样受到约束,因此同业拆借市场的扰动将影响实体经济。产生赤字的中介会比存在盈余的中介在向非金融性企业提供贷款时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在危机中,这个差距将被拉大,金融市场变得分裂和僵化,金融中介间资金分配的无效率会进一步导致总体经济的下滑。在危机中金融机构既难以获得储户存款,又难以从同行机构中获得拆借,使得银行面临严重流动性冲击,从而蔓延并扩大危机。

对于在此问题上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的综述如下: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4)

一、引言

近年来,沪深上市公司不断增加,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显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距离成熟阶段还有很大差距,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仍然是所有问题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主要是分析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问题。由于我国的市场和所处政治经济环境比较特殊,融资呈现出与“新优序融资相悖”的现象,总体表现是偏向于股权融资,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本文将作一些简要探讨。

二、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基本理论概述

(一)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所产生和积累内部资金的融资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留存收益和折旧,是指企业持续将他们的储蓄变成投资的过程。

(二)外源融资

如果企业通过除自身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或经济实体去筹集资金,那么该融资方式就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分为两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又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构成。在此,主要介绍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种。

银行贷款是当前债务融资的主要形式。是指我国银行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规定的利率将资金贷给需求者,并同意此经济行为在规定时间内还本付息。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同意在特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证券。企业债券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期限一般都较长,可以获得一段时间内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股权融资所形成的资本,也称作权益资本,是企业依法获得和长期自我拥有使用的资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企业的股权资本的构成有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因此不同的融资结构比例对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融资现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仍慈谧屎屯庠慈谧剩二是直接融资。

(一)内、外源融资结构分析

内源融资和其他方式的融资比较主要优势是资本成本低,因此可以降低资本成本,仍慈谧室彩艿胶芏喾⒋锕家公司的偏爱,仍慈谧市形在发达国家和“优序融资理论”比较一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依赖外部融资就形成了“重外源轻仍础钡慕峁,融资成本将会因此而提高,而且仍慈谧实牡统杀究梢愿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公司也无法充分获得。

(二)直接融资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融资决策“重股票、轻债券”。债券市场的不发达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是规模小、交易品种少、循环性差、发行债券时复杂的审批程序等。股票强大债券孱弱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股市投机的程度,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无法有效释放,并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融资渠道的再次选择,客观造成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的行为。因此,从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强烈偏好,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规律:第一,对内部融资的重视和外部融资的忽视,采用外部融资的公司有明显的股权融偏好,整体表现为“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内部融资”的顺序;第二,债务结构不合理,长期债务融资缺乏。

这样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正好相反,和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一般原则也是不一致的。

四、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原因

(一)成本约束

公司使用不同的融资渠道会有不同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其高低会影响公司是否成功取得资金,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股息利率低于债券融资,甚至比银行贷款利率还要低。债务融资的还本付息是必不可少的,和股息的支出相比就是强制性的。于此相比,仍慈谧实某杀臼亲钚〉模因为内部融资源于企业内部,是企业自有资金,会降低成本并且抗风险能力增强。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选择股权融资是看重它的低成本是可以理解的。

(二)严重的内部人控制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股权融资往往会稀释股权,导致原股东的经济利益遭到损失。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以一个大股东为主导,其他股东不能对控股股东有效的制衡。控股股东往往会重视行政权力而忽视了对产权的控制,有部分经理人会利用控股股东对产权忽略的弱点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在两者博弈的过程中,首先,如果公司想扩大规模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股权融资,这样直接可运作的资金就会增加;其次,股权融资不需要公司偿还本金和利息,经理人不会失去权力;第三,债务融资会让管理者从债权人那里接受更多的约束,限制他们在这份工作中取得更多的在职收益。显然,最后的结果是股权融资获得了经理层的偏爱。

(三)债券市场不成熟

在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中,债券融资远高于股本融资,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券却十分不发达,这和债券市场内部的自身因素是分不开的,也就出现今天的债券、股票的不同步发展。第一,信用工具比较匮乏;与此同时,债务融资是一个严格的总量控制和行政审批的融资方式,债券市场化的程度也很低,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债券融资渠道疲软;其次,我国商业银行所能支持企业资金方面的能力也有限,并且因为长期贷款高利息、高限制条件、高风险的特点,使得企业并不倾向于选择长期贷款,综合各种因素使得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四)盈利能力水平较低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增值能力较低,公司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盈利能力差,内部融资受限。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持续产生高回报投资公司,这就使得短线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流行。而短期投资投资者仅依赖于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而不是关注股息回报,上市公司不需对投资者产生固定的股息回报,因此更不注意股权资本成本的回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许多公司只顾积极上市,分配之后再重新融资,导致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对股权融资的偏好。

五、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积累,实现仍础⑼庠慈谧实挠行Ы岷

采用外源融资的上市公司也应该注意加强内部积累,这样可以实现仍慈谧屎屯庠慈谧实挠行Ы岷希提高融资效率。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积累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提高公司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能力,这是增加内部积累的首要条件;同时,上市公司自己的自我累积制度应该明确,这需要产权制度的创新,明确产权和利益主体,彻底改变企业财产和权益没有明确边界的行为;此外,我国税收制度应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增加,利润分配和利润留存应该在制度体系以内,引导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二)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

要抑制公司严重的内部控制,首先要注意行政、产权的均等控制,并且权衡好控股股东和一般股东的关系。虽然目前公司都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执行过程十分马虎,所以应该健全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的操作流程。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优化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管理层只会在意自身的利益,所以尽量应达成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完善治理结构要解决“所有者缺失”的问题,采取措施以保证经营者自主地行使经营权,并且实现债权人的控制。

(三)健全证券市场监督机制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证券监督机构在融资行为的相关规定仍有漏洞,有待加强,因此应进行分析来改变融资过分偏向于股权融资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融资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对于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在降低对利润率的要求下,适当以投入现金回报率的增长来作为审查的依据,这样可以尽量避免ROE对资金的反映存在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分红政策中分红不够和过度分红的畸形问题要解决,相关规定要作出强制性的约束,比如上市公司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必须含有达到一定份额的现金股利,才能拥有再融资资格。

(四)提高盈利水平

上市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应该从整体着手,力求将所有环节做到位。首先来说就是本文着重分析的融资手段,而提及融资手段就要注意到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规模、融资速度的适度控制。在企业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下应该要注意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尽可能减少成本、降低风险,融资规模要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并且将所融得的资金充分利用。融资速度则要与企业需求资金的急切性相应。其次,投资手段也不容小觑,企业应该创新投资手段、多元化投资手段。现如今资本运营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产品范围,而是将企业整体作为运作对象,处理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逐渐拓宽,融资结构也大不相同。那么,面对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难题。上市公司应充分考虑目前我国融资结构现状,综合大环境与自身实际情况的小环境来分析企业的最优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可以让企业在花费最小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获得融资带来的最大经济效益,最终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机制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开远.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分析[J].金融经济,2013(03).

[2]郭晓顺,韦金凤.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财会通讯,2011(10).

[3]王思博,汪其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的研究分析[J].管理探索,2013(04).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5)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GDP data of all provinces in our country from 1993 to 2008 and then chooses 12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construct the provincial data from 2003 to 2008,to analyze empirically financial structur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bank-base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for the regions of China to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tock market-based financial market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is,policy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given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the appropriate us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Key Words:financial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panel analysis,empir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19-05

一、引言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6)

(一)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方面

国外金融专家通过对本国金融市场功能和国内风险分散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行业之间的风险分散可以利用本国金融市场,即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一定影响,对一国的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做了积极尝试,得到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二者的因果关系作出有益尝试,得出金融发展对一国金融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国内方面

国外的金融发展研究是以国外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我国只可借鉴不可照搬。我国受市场经济开放较晚等因素影响,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处于高峰阶段,即使处于这种情况下,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首先,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正逐渐显现,各项金融政策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金融发展本身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国际贸易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方向与依托,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国家的资金供给政策来对某一行业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尤其在制造品行业,金融发展的体现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当规模经济发展起来后,地区比较经济的比较优势也会得以显现。

(二)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1.金融发展对改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金融发展可以高效汇聚社会上的各类资金,为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企业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改善企业经济状况,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产品支持,并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2.金融发展对改善国际贸易结构起到促进作用

金融发展投入力度大的方向,其企业发展势必也会更加方便、快速。作为一种金融促进手段,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条件改善、国际贸易组成结构,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金融系统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金融系统包括降低资金风险、合理高效配置、便利交易和合理监督等功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起到促进作用。一个国家资金获取的便捷性,即一国金融发展比较优势逐渐成为一国能否具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关键点。

3.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通过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影响的观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顺利与否,能够直接在国际贸易上得以体现,优质的金融服务会留住更多客户,可以增强信赖感,良好的金融服务口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始,是持续稳定开展后续金融活动的保障。金融发展深切制约着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如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国际贸易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一些地方的金融发展至今仍未完全恢复,逼迫其树立良好的金融口碑,来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

(三)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影响并非是单方的,而是相互的。一方面,金融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对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对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让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部门,而实体部门的发展状况体现了金融发展自由化的成效,国际贸易加快全球资金快速化流动,同时对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整体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从金融角度分析我国国际贸易面对的难题

尽管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呈现积极态势,但也应看到,这种内在的联系是由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破除长期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与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的一种潜在的能量集中释放的结果。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联度逐渐提高,但金融效率整体不高,相关金融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等单一,不能满足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然而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满足国际贸易对金融丰富多样的要求,努力实现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

(一)世界经济环境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经历过上次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状况致使国际贸易复苏缓慢,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还在持续,金融市场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我国虽然有新能源等新兴企业发展,但是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点,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十分不利。

(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存在潜在风险

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虽然个别国家经济发展快速,但是整体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期发展,以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首先,各国试图扩大出口来改善经济,势必会造成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很大冲击,在我国各项管理等相关能力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实行以扩大出口来达到经济复苏是十分危险的做法;其次,受国际竞争加剧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容易受到冲击,不利于经济复苏;再次,政府支持不够或过多,都不利于国际贸易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企业自身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导致效率低下和道德风险逐年上升;最后,政府公共债务负担加重,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水涨船高。

三、从金融发展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重视金融市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注意挖掘金融市场盲点

为避免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下降以及保证利润空间,应注意挖掘金融市场盲点,开动思路、拓宽思维,寻找市场商机,对金融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将市场盲点转化新的机遇。

2.注意开发国内市场资源

目前西方一些国家忙于解决事业人口问题,鼓励扩大内需来改善经济,而一些非洲等国家经济体系处于初期,致使我国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出口市场低价竞争陷入僵局。而相对于国际市场的动荡,国内市场更加稳定,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金融发展应跟随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国内市场进行分析、投入。相对于国外市场需求,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稳定。扩大内需是一个阶段性的长期发展战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3.利用国际金融政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

对于一些中小型国际贸易企业,若想长久稳步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原有欧美市场供货稳定,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开发亚非拉美等国市场,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抓住国外金融服务政策,创新我国金融服务,变挑战为机遇,借助各国大力发展本国金融服务的平台,发展壮大我国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发展应把握金融政策,抓住政府扶持机遇

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利支持,以我国为例,中央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或正在着手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应结合自身产业或企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政府扶持机遇。

1.资金方面

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大国有银行和民间金融组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新的渠道,完善和改善了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建立长效跟踪管理机制,落实奖励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等各项金融措施提供一定的政策便利条件,对中小型出口企业在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等的国际认证以及参加国际博览会等方面也提供一定资助。

2.税负方面

税收政策是金融发展对国家贸易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沉重的税负导致不少国际贸易企业利润下降,不利于国际贸易接单。应针对各种行业提供各项优惠税收政策,针对不同的行业产品特性,完善退税政策,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尽可能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在国际上占据主导优势的行业提供优惠。

3.信息方面

针对国际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问题,为保证国际市场信息公平公正传达,政府应当组织建立专业的数据资料库和信息中转站,为国内外贸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的相关产业信息,从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同时资助国际贸易企业到国外实地考察,多参与国际层面交流研讨会。

(三)其他策略

1.优化国际金融产业结构

首先要优化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市场占有情况分析金融产品结构形式,加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金融品牌能力建设,优化金融商品结构。其次要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的效果,不难发现,在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国市场,所以造成重大损失,故应加大对本国市场的开发力度以及其他一些亚非拉美等国的市场,将市场份额变为更多份,平衡市场风险,在稳固欧洲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金融市场领域。

2.调整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金融发展策略是支持金融机构采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进金融服务等措施,提升金融发展策略,以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不断提升服务外贸企业水平,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第一,鼓励金融政策发展,拓宽国际贸易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稳固资金支持。第二,鼓励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产品服务,改善金融发展国际贸易摩擦。第三,允许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允许开展个人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第四,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外贸发展。第五,全球布局,服务国际贸易稳步发展,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等方式,加速海外布局,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统一授信、营销、管理的服务体系。

四、结语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要理性分析金融发展情况,作出正确的策略来改善金融发展有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积极采取对策。政府应从政策上对我国外贸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同时外贸企业及行业协会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第三方的支持,借助权威的金融保障机构,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和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郭晓宇 孟宪军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建军.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3(4).

[2]葛以德.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J].世贸人才,2010(26).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6―0096―07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金融市场化的分析和研究,通常主要集中在价格、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对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等方面,或关注于宏观层次上的投资运行受金融市场化程度影响等方面①。诚然,这种分析和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入理解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相互关系的思想材料,但由于金融市场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涉及宏观层次上的投资运行,而且涉及到微观层次上的企业投资活动;因为,不同金融市场状态下的货币供给和需求,包含着制度、主体、行为的特定投资运作机理②。以企业的投资活动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受金融市场化的影响较大,值得分析和研究。

本文在分析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相关性的基础上,简要讨论利率、业务经营和资本流动等的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所发生的作用力,并联系我国体制转轨阶段由金融抑制状态向金融深化状态过渡时期的企业投资决策问题。

一、企业投资决策与金融市场化的相关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特征,是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的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价格、利润、收益和风险等因素。以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份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企业决策通常采取投票同意制决策原则,这种决策的机理构成表现为,投资者具有对投资决策的参与权,投资决策的程序和形式受制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市场的投资决定机制规定或引导着企业投资决策的行为方式。企业实施投资决策计划与金融市场化程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货币价格、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对企业的融资、投资选择、资金拆借等产生抑制,则企业投资决策的实施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制约;反之,如果金融市场处于深化状态,则企业投资决策的实施就会很顺利。

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是一种迂回的动态关联。一般来说,金融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的深化状态,企业投资决策就不会被货币价格、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金融制度所束缚,这可以理解为企业投资决策随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金融制度变化的方向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时,就会给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在融资、市场进入、资金调剂等方面的灵活性;具体地说,就是金融制度在某一时期一旦提高了金融结构的开放度,便会在下一时期解决企业投资决策有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换言之,金融市场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投资能力的同时支持企业投资决策的信心,从宏观的层次上看问题,金融市场化可以在市场引导企业的背景下相应地改变企业的投资结构及其比例。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制度结构是否具有效率,通常会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往频率来反映,某一时期企业投资决策的变化会反作用于金融结构及其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现阶段的体制转轨时期,这种状况表现得相当明显。因此,可以认为金融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时期的企业投资决策格局所塑造的。

联系现实来具体地考察由以上相关性所反映的动态相继过程:(1)一国在某一时期的金融市场化及其进程,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形式和内容,金融制度的改革是否适合社会的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吻合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目标,会客观地影响到企业以投资决策为核心内容的生产经营活动;(2)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体现了政府改变金融体系和结构的政策和调控意愿,这种意愿反映政府调控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观性,政府一般会考虑企业投资决策的变动,这可以理解为是这种相关性在政府金融政策实践中的具体表现;(3)稳健而适时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反之则反是。显然,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这种正负相关性,会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经常出现。

理解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企业投资决策受金融环境变化影响时所蕴含的一些机理,并能通过这些机理来解析我国现阶段企业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方式。

二、金融市场化格局变动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影响

美国金融学家RI麦金农和ES萧曾在20世纪70年代将金融市场化解说为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的转变。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放弃金融管制才能实现金融深化,指出利率自由化和减少数量行政干预是打破金融抑制的主要手段,应该将利率自由化视为金融市场化的主要替代指标①。嗣后,经济理论研究将放松利率管制、金融行业的自由进入、消除贷款控制、银行私有制以及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等统统列入了金融市场化的讨论范围。显然,研究范围的扩大在不同角度或层面涉及到了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的联系。

众所周知,金融抑制的特征是货币资产不表现为实际资产的替代品。具体地说,利率的浮动被金融当局控制,它不反映货币的供求关系,以至于实际利率变化不反映投资需求;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和市场准入的管制,致使货币资产的种类和金融市场范围被限定在狭窄的空间;银行业缺乏竞争机制,少数大银行寡头经营,整个金融活动呈现出一种场内和场外并列的二元结构。依据货币政策并有法律保证的场内金融活动,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据;而得不到货币政策庇护且没有法律保证的场外金融活动,则主要由小规模地下钱庄、放债公司以及某些公开或半公开的民间融资组织来运作。金融结构的二元化通常会致使企业投资决策局限于国内经济、民族工业和地域特征所圈定的金融运行框架。

金融市场化是金融体制由抑制走向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率逐步开始市场化,金融工具的使用范围大大扩大,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的发行会大大强化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以利率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不再像金融抑制状态下那样将利率视为常数,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在利润率预期的基础上考虑利率的波动。利率波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和生产成本,于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便开始密切关注利率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制度的变化。但是,在一个金融市场化刚刚起步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发展不充分、市场准入限制、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锁定以及不允许外资自由流入等情况的存在,企业对官方利率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同时,投资的潜在冒险机会和能力在企业中呈不均匀分布,这种状态决定着部分企业在特定的时空上不会成为实际的投资者,这些企业会密切关注利率的变动,将自己的储蓄用于购买金融存量资产,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因此,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企业的投资决策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以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的发行而论,由于初级金融工具一般与工商企业、家庭和政府等非金融经济单位的债务发行和股权证券有关,经济单位的绝大部分资产是由初级金融工具和货币组成的,而次级金融工具则主要是指存款、保险契约以及经济单位自己的股权证券,因此,金融市场化会使金融的总体运行不局限于初级金融工具的运用,而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使用次级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使用的广泛性,拓宽了企业投资决策的范围,金融机构通过次级证券的发行可以为企业投资支出进行融资,社会的融资渠道拓宽进而投资规模会相应扩大。于是,企业投资在总量、形式、行业、时间期限、地域等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总量上来看,发行次级证券可以弥补只是发行初级证券难以满足企业投资需求的缺口。因为,初级证券的发行额与超过投资者自身储蓄的资本支出额往往是不相等的,前者通常小于后者;如果金融机构不发行次级证券,就不能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

从形式、行业项目来看,金融运行总体结构的业务经营,通常由初级证券的直接融资和次级证券的间接融资两部分来构成。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利用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这两种双管齐下的金融工具,有可能使企业投资的边际收益率趋于相等。就这些金融工具对企业投资决策所发生的影响来说,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大型资本支出项目的份额会增加,这些大型项目会吸收来自工商企业和政府的投资,而社会总投资中由家庭投资所构成的小型项目就会减少。这就是说,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广泛的发行对企业投资决策具有资源重新配置的功效,它会增加那些超过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行业、设施和设备的企业投资决策的份额,相应地减少那些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行业、设施和设备的企业投资决策的份额。

从地域和时间期限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来分析,由于次级证券较之初级证券,具有只需经历微乎其微的耽搁、成本和手续费便能变换成现金的功能,并且较之初级证券明显具有发行可分性的优势,企业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关注于次级证券。在次级证券和初级证券相伴发行的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随着金融运行总体结构对次级证券的扩大发行,企业投资决策在地区的分布上便有着与行业分布相类似的趋向,即在某些地区会增加超过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份额,相应地减少那些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份额。同时,由于次级证券和初级证券在时间期限上共同赋予了企业灵活运用长短期选择投资品种的机会,因而,社会总储蓄结构便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对资本支出结构在时间期限上的安排。因此,我们可将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初级和次级证券的扩大发行,理解为引导企业投资决策方向或行为方式转化的一种机理性现象。

金融市场化的特征或标志是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分工逐步加强,货币结算业务和金融服务项目以利率调节为中心内容而全面市场化。联系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企业投资决策来看问题,由于利率的波动尚不能完全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利率二元化对企业的筹资渠道、资金成本、项目选择、收益和风险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结算和汇兑、银行存款和贷款,还是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外汇以及其他各种专用性的金融业务,都难以将企业投资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完全纳入到以利率调节为中心的市场化秩序中来。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尽管金融业务的部分市场化会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发生了变化,为企业投资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跳出了原先主要以产业固定资产为对象的范围,并由此导致企业投资决策规则的相应变化,但由于利率调节尚不能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市场信号,也就是说,各项金融业务尚不能随着利率的波动来导引企业的投资决策在充分考虑其资本规模、资本周转、流动资金比例、资金投入和资本补偿时间等方面来进行。

以上分析是从宏观层次上对金融市场化进程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情况来展开的,其侧重点在于指出利率调节非市场化难以致使金融业务市场化,从而难以使企业的投资决策真正步入市场化的轨道。例如,我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就有许多金融衍生品种有待于开发,商品期货市场有待于开发的品种更多,外汇市场则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这便决定了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这种金融服务、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系统的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入的过渡状况,从理论上来说,就是金融运行系统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不强,金融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达不到优化状态,不能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较好的金融市场化环境。下面,我们以股份制企业为例,来说明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企业投资决策。

三、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原则

股份制企业作为企业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既可以看成是经济体制市场化的产物,也可以理解为是金融市场化催生企业制度选择的一种必然。这种组织形式的运转,包括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组织活动和以销售为中心的签订、执行合同的外部组织活动。以企业投资决策来说,企业投资决策的形成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组织活动,而且涉及到企业的外部运作。一般来讲,股份制企业内部组织活动的症结是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外部运作则通常是指与政府各项制度安排、同其他企业产供销等的关联活动;但无论是内部组织活动还是外部运作,企业的投资决策都与金融的市场化进程有着联系。

金融市场化之于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金融市场通过初级和次级证券的发行将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化。在现代股份企业中,股权是产权在法律规章上的凭证载体,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的产权,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原则必须由全体投资者共同参与而形成,即每一个投资者都有权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但如果一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初级和次级证券的发行规模较小,则股份制企业体制的形成便会受到约束。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股份制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即便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分散的内部组织体制。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不可能使企业的投资决策原则具有真正意义的立宪性质,企业的投资决策难以做到以投票赞成或反对的投资决策议案方式来完成。因此,金融市场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股份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性质。

金融市场化为股份制企业采取投票制的投资决策原则创造了外部环境。细化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产权角度来看,金融市场化解决了股份制企业产权的虚置,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拥有自己的产权;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化导致各种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会给投资者提供诸如利率、价格、利润、风险等市场信号,从而使股权结构的分散状态与投资决策的分散化相适应。较之于计划体制下的企业采取行政干预型的投资决策原则,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益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投资者所拥有的资产或产权的升值或缩水,也就是说,他们是投资决策风险的实际承担者,这种投资决策所承担的风险形式存在着一种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同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原则、机制、程序等一起共同构成投资决策的运行体系。因此,体制转轨中的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与金融市场化过程是分不开的。

金融市场化对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的最主要的操作平台,是为其公开募集社会资金拓宽了融资渠道。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加深和金融资产品种不断被创新出来,股份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组合便开始分散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充分的选择,作为借款者或贷款者,企业可以在投资决策中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负债和资产结构。也就是说,股份制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市场化所提供的平台,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来把握市场所赋予的机会从而进行融资。在现实中,股份制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发行初级证券以实现向社会的直接融资,但由于初级证券的发行额往往会小于公司超过自身储蓄的资本支出额,这一缺口一般需要金融机构发行次级证券来弥补。在金融抑制状态下,股份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额一般会小于金融深化状态下的融资额,而在金融深化状态下,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居民开始广泛持有各类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外汇额度、外汇券等等,这种状况改变了社会的投资与储蓄结构,原先那种单一的银行储蓄存款结构被打破,各类有价证券的发行使得个人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逐步上升。因而,股份公司的融资状况要根据金融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而定。

股份制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渠道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原则规定,一般是由董事会提出融资方案和融资渠道,经由股东大会表决,再由监事会监督而由厂长或经理负责实施。同样,企业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也必须经历以上的程序。但在金融市场化起步的初级阶段,由于金融工具的使用尚未全面市场化,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运转还不能真正按照股份制原则进行投资决策。这个问题突出反映在金融市场还不能以证券发行来分散企业的股权方面。也就是说,在金融市场化进程刚刚起步的国家,股份制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其结果是在股权不能分散的情形下,投票制的投资决策原则难以落实,投资项目的决定通常取决于某些大股东的意志,此时,尽管企业在形式上仍实施投票制决策原则,但投资决策实际上是以控股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金融市场化所决定的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为股权分散化提供了可能性。此时,股权的分布情况可能会出现以下情景:在股权分散的情形下,企业重大投资抉择的投票制原则的落实,一般取决于被提交的投资项目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前景预期,当投资抉择项目在大多数投资者心目中的预期前景看好时,此项投资抉择就容易被通过,反之,便会被否决。但在股权集中的情形下,企业的重大投资抉择则取决于控股者对投资项目的前景预期,此时的企业虽然在形式上仍实施投票制原则,但它会造成投票制原则的变形。从逻辑上来说,投票制的投资决策原则是以股权的大体均匀分布为前提的,当股权集中的情况发生时,代表少数股权的投资者与大股东的决策意见相左时,股东大会实际上成了大股东意志的附庸。这种状况的分析很重要,因为,在企业股权集中的情形下,虽然贯彻投资秩序的手段依然是采取投票的形式,但大股东的抉择意见是不可能被否定的。因为,现实中的企业董事会成员都是大股东的代表,由董事会提出的投资抉择预案通常会没有阻力地获得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通过,这实际上已完全达到了投资决策的上下一致性。因此,企业在这种背景下所实施的投资抉择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执行制原则①,它在形式上并没有背离股份经营企业所要求的股权大数规律。

我国在经济体制中股份制运作模式存在着一些变形的情况。企业内部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虽然配套,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尤以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所引致的投资秩序变形为最甚。股权分布严重不均衡,一股独大和少数股东控制绝大部分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于是,虽然每一个投资者都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可以通过股东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反映自己对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的赞成或反对意见,但投资决策的决定权始终操纵在代表大股东意志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手中,股东大会实质上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权利机构,这种上下一致的投资秩序实质上已经不是在贯彻投票制原则,而是在贯彻行政执行制原则。这种状况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从理论上来解析以上状况,我国现阶段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原则及其秩序,实际上表明它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已开始渗透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但由于投资决策原则和秩序存在着市场立宪与行政执行的并列情况,企业的投资决策、程序和原则也就发生了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强烈碰撞。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的投资决策的形式和路径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市场依赖与行政依赖的双重格局。具体地说,在政策和市场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企业开始以收益和成本分析法来衡量两种路径依赖的得失,以确定投资项目的选择。同时,企业的融资方式也由过去单纯依靠财政支持和银行信贷逐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转变,并且开始参与金融资本市场活动。但无论怎样理解这种现象,金融市场化对股份制企业之投资决策的影响是深刻的。

总之,在经济体制转轨所决定的金融运行的二元化形势下,处于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家尤其是金融市场化进程刚刚起步的国家,由于行政管理主要局限在金融的规章、条例、指令和相应的人事安排等方面,它对货币和信用的具体行为还不构成强有力的约束,法制管理通常又是在金融立法不完善的前提下运作的,因此,法制管理、行政管理与经济手段的相配合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很多问题。就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来说,在股权分布不均匀的情形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实际贯彻的是行政制决策原则。

四、结 语

企业的投资决策及其原则是在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下展开和实施的。面对着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企业从投资选择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到融资操作、收益分享、风险承担,均是在有限理性约束和利润最大化驱动下进行的。以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投资决策所形成的外部影响来说,它实际上构成了企业投资决策时受有限理性约束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本文在概要分析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决策相关性的基础上,在宏观层次上考察了金融市场化格局变动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影响。诚然,本文的分析没有对金融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作出详细的说明,但本文有关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工具广泛运用的分析,却在很多重要方面点击到了企业投资决策与金融市场化的关联。

针对我国现阶段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注重从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分析了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原则、秩序或规则,这种以企业投资抉择原则和程序作为主线的分析方法,是基于由股份制企业的内涵和外延所决定的投资决策行为之特征的考虑。在笔者看来,企业体制变动对投资决策发生的直接影响,可主要归结为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投资选择上的决策原则及其实施程序,至于其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因素都可以通过某些迂回的分析归属于原则和程序之中。正因如此,本文注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股份制企业在投资决策的秩序、原则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金融市场化角度分析了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秩序和原则的要求。本文对股权集中而左右企业投资决策的局面持否定态度,认为解决我国现阶段股份企业投资秩序中相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无序现象的当务之急,必须刻不容缓地消除一股独大或少数人集中控股的问题。

本文认为,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原则扭曲的主因是股权过度集中,要使企业真正贯彻投票制的投资决策原则,就必须在政策和技术上彻底解决国有股权的转让问题,而要解决股权的转让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要建立起能够协调股份制经营的良好的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决策的环境。联系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的现状来看问题,笔者以为,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会改善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格局。

参考文献:

[1]李量.现代金融结构导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林志远.社会主义货币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张汉亚.“建立以现代企业为基础的‘法人投资制’”[J].经济研究,1994,(8).

[4]何大安.投资秩序:规则安排与机理构成[J].学术月刊,2002,(9).

[5]何大安.投资环境与厂商跨地区投资的机理分析[J].经济管理,2002,(14).

[6]迈克尔・ 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周晓寒.金融经济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196-231.

[8]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9]钱小安.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8)

一、 引言

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金融工具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很大的风险。财务报告作为信息使用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如果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不足,信息使用者就不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估计和预测。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机制(李明辉,2008)、金融管制(张曼、彭兴庭,2010)等方面,而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以风险防范为最终目的,提出建议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估计和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理性决策。

近年爆发的一次金融风暴——2007年的次贷危机——正是由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由于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蔓延,2007年~2008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动荡,不少中国企业由于持有衍生金融工具而遭受重大损失,例如中国铝业和江西铜业在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中遭受损失。而上市公司的信息使用者因为无法从公司财务报告中获得足够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用于估计和预测风险,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信息披露问题在2007年凸显出来。2007年的宏观环境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研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资料,因此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为研究基础。

二、 信息披露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中的作用

郑明川和徐翠萍(2002)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由于流动性强、风险高、运作手段复杂,所以及时准确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葛家澍(2002)认为:“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应当涉及风险,特别是揭示企业操作高风险的衍生工具之类的业务时,更应侧重于风险的披露”。邓传洲和李正(2003)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只能依赖财务报告披露的风险信息来判断公司风险。由此可见,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对于风险的估计和预测是十分重要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风险类型和风险产生的原因等相关信息。

三、 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分析

本文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五个方面对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1. 市场风险。

(1)汇率风险。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机制更有弹性,这也加剧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升值趋势。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持有外汇衍生工具和货币掉期合约的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产生影响。

(2)利率风险。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国内利率波动较大。《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2007年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美元短期利率下降,而其他主要货币短期利率保持上升态势。可见,持有利率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着利率的不利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3)其他基础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基础商品的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外气候突变、战争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价格,例如2007年的铜市场。根据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报信息,受矿山罢工、政府宏观调控等影响,2007年全球铜价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

基础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如果较大,会使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2007年的国内玉米市场,玉米价格虽整体呈上涨态势,但波动幅度较大,其波动经历了六个阶段。

(4)监管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施行“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配合,存在监管领域的真空。另外,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管在监管内容、方式和手段方面也严重存在问题。监管方面存在缺陷必然会导致市场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1)公司自身资金短缺的流动风险。2007年,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07年12月21日第六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加息对信贷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对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的增长起了促进作用。从紧货币政策会对企业资金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流动风险。国外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产生较早,发展至今较为成熟,标准化的衍生金融工具拥有足够的市场深度,其市场流动风险不大。而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起步晚,交易品种不足,市场规模较小,市场深度不够。

3. 操作风险。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尚未完善,内控不够健全;公司内部操作人员对于衍生工具交易的操作经验尚少;另外,投资者或操作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认识不够;由于衍生工具的“高杠杆”特点,投资者极易产生投机观念。因此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4. 法律风险。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法制建设滞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快于衍生金融工具立法。我国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少,现有法规缺少统一性。而国外,只有极少数衍生金融交易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

5. 信用风险。所有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都面临信用风险。但这种风险主要来自场外交易,主要由于场外交易缺乏必要的法律手段,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更大。

四、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

根据对CSMAR金融库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中2007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附注的统计,沪市和深市主板共有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信息披露。根据年报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内容的近似程度,将这80家上市公司分为一般上市公司和银行业上市公司两类。

1. 一般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一般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及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2)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政策;(3)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包括的种类及描述,名义金额,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4)其他货币资金或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里有关期货保证金的内容;(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6)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7)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8)衍生工具公允价值 的确定方法;(9)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套期还是投机。

除了这些基本披露内容外,有些上市公司还披露了一些未来宏观环境预测、交易内容介绍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例如:(1)宝钢对汇率风险的叙述包括对目前和未来预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描述以及人民币波动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2)江西铜业的年报中,“行业发展状况”对国内和全球的铜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了简要分析,而“市场回顾”披露了全球铜价和国内铜价以及报告期内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和国内的期货铜和现货铜的平均收盘价;(3)南方航空关于航油价格风险的具体分析和燃油期权合约的详细描述;(4)晨鸣纸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远期外汇合约做了详细的描述,并指出衍生金融资产有外汇风险;(5)中国铝业对2007年的原铝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 银行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银行业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1)会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的项目及原因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2)银行自有衍生品交易产品的描述;(3)对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公允价值的列示;(4)衍生金融工具适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所持的衍生工具种类,计量属性,持有目的,合同价值或名义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对比列示,并说明名义价值不能预测风险;(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7)分部报告的资金业务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报告;(8)风险管理及对策中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9)关联方交易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

与一般上市公司一样,有些银行的信息披露会包含更多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的信息。例如:(1)外汇风险中关于中国的汇率制度、2007年汇率状况和某些外汇交易的描述有助于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外汇风险;(2)对市场风险用风险价值分析,并分析了此方法的局限性;(3)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流动风险,并对其未折现的现金流进行列示;(4)对操作风险做了分析,介绍了集团的内部控制措施。

3.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从上述现状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现状有以下不足:

(1)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重点在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上,并且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历史信息。通过对比2007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析内容和2007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可知,2007年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重点在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上,而对前述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所进行的分析、评估、预测以及信息披露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总得来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不足以支持利益相关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相关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主要强调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涉及到的规定共有九条,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共有四十五条规定,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重视不够。另外,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中可以发现,目前要求披露的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多属于历史信息,有助于预测未来风险的信息不多,而且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规定,而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的金融工具相比,风险更高,所需要披露的信息也更多。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还需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方面进行完善。

(2)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披露是“藏”在整体金融工具的风险披露中的,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信息使用者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总体风险水平做出判断。

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部分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东方航空关于利率互换、等合约的金额及交易的介绍,宝钢对目前和未来预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描述。这些信息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估计和预测,这些披露内容是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借鉴的。

五、 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建议

虽然2007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改进,上市公司关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还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进行改进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风险进行估计和预测。因此,本文从信息披露原则和披露的基本内容两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1.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原则。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要满足充分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和成本效益原则;

其次,上市公司要单独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信息披露。如前所述,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信息使用者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总体风险水平做出判断。

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定性信息披露和定量信息披露两部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多为定量披露,而定性信息披露很少。其实,定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十分重要。因为定性信息披露可以让公司管理层有机会详尽阐释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活动及相关问题,解释公司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公司风险水平的影响,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定量信息的抽象数据进行深入理解。

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面临风险的分析和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现状的总结,本文认为定性和定量披露的信息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定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有:①解释各种风险的定义;②衍生金融工具所适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③披露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是投资交易还是套期保值;④披露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是场外交易还是场内交易;⑤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具体介绍,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或重要条款进行披露;⑥对利率市场、汇率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市场的描述,披露当前和预期利率(汇率)制度和政策、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其他基础商品市场的价格趋势和供求情况等;⑦对用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资金来源进行披露;⑧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成熟程度和监管水平进行描述;⑨对公司的内控尤其是对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进行披露;⑩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法制环境进行介绍;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场外交易,应提供足够的定性信息以利于信息使用者判断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

定量信息披露的内容有:①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如果是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应披露计算公允价值用到的模型和参数及参数变动带来的影响;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名义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对比,并提供上年比较数据;③针对市场风险,要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风险敞口分析,披露VaR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结果的含义,披露使用的主要假设和参数,并指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④对于流动风险的分析,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未折现现金流分析,把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按到期日分类列示,按流动和非流动列示,并指出这种方法的局限性;⑤对于信用风险,进行信用风险集中度分析和最大信用风险敞口分析,解释这些方法,并披露使用的主要假设和参数,指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8,(1):39-46.

2. 张曼,彭兴庭.管制放松、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金融监管重构.商业研究,2010,(3):92-95.

3. 郑明川,徐翠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会计研究,2002,(7):49-53.

4.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10):16-23.

5. 邓传洲,李正.论非金融类公司年度报告中的风险信息披露.会计研究,2003,(8):19-22.

6. 李喜贵.2007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8年展望玉米市场.中国粮食经济,2008,(1):48-49.

7. 沙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8:31-36.

8.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及其监管的国际比较.政治与法律,2006,(3):66-71.

9. 周松,梅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与应对策略.财会月刊,2011,(13).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9)

然而对于会计事务所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优秀的会计师多集中在各个知名的会计事务所里面,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行业都会聘请高级会计师来对企业的内部账务及日常工作来进行审计。也就是说,国家的审计署或者银监会所审计的对象都是这些高级会计师所提供的数据,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做假账来蒙混审计署的检查。所以,未来在对待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对会计事务所的管理,避免由于疏忽和遗漏造成检查不当且不彻底的情况的发生。再者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他可以是有形的,譬如证劵交易中心,也可以是无形的,譬如直接进行股票投资等。风险投资所投资的对象多是准备上市的或者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对他们的投入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在进行风险投资时都要认真观察整个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所要投资的公司的动态变化,这样才能够为自己选择好投资对象提供前提。就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而言是不容乐观的,因为我国的交易市场等金融市场都是刚刚形成不久,并且参与金融市场的可作为风险投资的企业众多,而国内对于金融市场的对待却远远不够,所以这就容易被外国的专门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体或大财团利用,以达到吞并或者拖垮我国相关行业的目的,破坏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相关经济部门和证劵监管部门要认真观察和维护我国的金融市场,通过立法来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监视外国风险投资集团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监督国内投资集团的投资状况。通过加大对投资集团的监管,以及严格把守金融市场入口的形式来净化国内的金融市场,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是金融人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加速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金融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时代的迫切要求下,金融人才也一度被各国金融业所争夺。拥有一支超强的金融队伍,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可谓如虎添翼。由金融人才所组建的风险投资观察团,对于进行合理的风险投资是极其有利的。对不少风险投资者来说,拥有了人才就等于拥有了财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向社会提出了金融人才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金融学,重点培养金融学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缺口较大而人才供不应求,所以我国的大多数风险投资集团不惜用高薪来聘请外国金融人才为自己谋取财富。当我国的金融市场被外国的金融人才所垄断的时候,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就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多培养综合业务素质高的金融人才,为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高速的发展。

二、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中的各要素的现状分析就可以看出我国在风险投资金融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从对金融行业的立法角度分析,我国对于金融行业的立法还是有待完善的。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行业立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譬如《反垄断法》及银行内部审查工作考核等方面。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时多样的,相对应的,国内的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多样的,之前的立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金融业的发展需要,譬如出现的新型的金融事件,通过利用法律的空子来进行零投入的风险投资事件,这方面我国的法律并不能做到全面的监管与惩处。相对应的,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时刻关注金融市场动态,改善政府部门立法滞后性的缺陷,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发展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立法工作来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并在日常处理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进行立法,逐步在实践中完善我国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证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行。其次是加强对进入金融市场的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企业再进入金融市场时会经过我国的工商等部门进行前期审核。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准许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工商还是其他什么国家金融部门都应当对提交申请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对提交申请的企业的相关材料,以及经营状况和申请人的背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察来控制进入金融行业的企业整体正常运行,避免由于前期疏忽给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行带来隐患。

三、对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分析

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进行金融投资时要对金融环境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风险资金投入。在对金融环境分析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进行风险投资金融环境分析要充分考虑科技和管理环境系统方面。因为现代经济就是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经济,衡量一个金融投资环境的时候,观察它的科技发展状况和应用科技的深度是否良好就可以很好地为进入资金投入做好前提工作。金融投资环境的科技水平含金量越高,投资环境越稳定。我国的风险投资金融环境中的科技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充分的证据就是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国内企业在逐年增多,并且金融环境也在逐渐完善。相对应的,未来我国的风险投资环境会更加安全。其次,是风险投资金融企业环境系统方面。风险金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多利用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投资,而金融投资企业是专门为了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服务的。考察金融投资环境时,考量金融企业的各个方面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一是对于金融企业的专业机构而言,衡量一个金融企业的成熟程度可以从它的金融机构上看出来,机构数量越多的金融企业,它的投资环境越安全。二是对于金融企业的硬件条件而言,一个金融投资企业的硬件设施越完善,给投资者的感觉就越安全。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自己的流通是依赖于电子交易系统进行的,完整的硬件系统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三是社会生活状况,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可以观察该地区的投资社会生活状况,一个地区的人们的投资观念越强烈,说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越安全。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10)

一、金融套利的基本内涵及思维基础分析

(一)金融套利行为的基本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套利行为,指的是金融市场在实际的操作环节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企业及投资者借助这些状态谋取利益的行为就称之为金融套利。同时,这些金融套利行为大多数是以价格套利为核心的套利体系。依据金融体制及价格机制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依靠制度套利和价格套利构成了金融套利。不均衡性在日常的市场运作中和背离一价定律相对应,金融套利的过程即套利人员借助这种具体的定律来完成市场均衡的行为。套利活动作为金融市场高效运作的必要前提及有力保障,除了可以提升金融市场的定价效率和制度效率,推动资源配置合理化、有效性,能够有效增强市场的流通性,推进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进程。然而,其也会对金融市场的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而这也提升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金融经济的风险性,甚至造成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出现。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重视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维护和金融套利等经济行为的管控。

(二)对金融套利行为的思维基础分析

对于金融市场当中逐渐蔓延的金融套利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客观的态度。若要辩证地分析这一金融现象,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金融经济当中出现的金融套利行为对推动当今的金融经济发展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其能够推动当代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并且为其创造必需的条件。而这个必需条件又是通过以下两方面意义体现出来的。首先,这一金融行为对于金融经济中定价效率、制度效率、资源配置程度等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灵活性、流通性加强;其次,金融套利这一现象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一体化进程。这点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金融套利现象也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长期发展拥有很大程度的负面作用,金融套利进一步提升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不利于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管控,也加强了金融经济及金融体系的风险性,甚至可能进一步造成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出现。

所以说,有关金融管理机构及投资者均需要全面认识到金融套利行为的双重作用,不仅应当充分利用和引导这种金融行为,令其具有的积极作用得到扩大,以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高效运作,最终提升金融经济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应当估计和预测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的不良影响,实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它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过多的消极影响。

二、金融套利行为的主要模式及相关思考

(一)当前金融套利行为的主要模式

金融套利不但是金融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关键定义,同时又是当前金融经济市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包括个人及单位在内的投资人员经由多个市场的投资,在没有投入实际资金的前提下便可获取不存在风险的收益。对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现象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依据以往的划分标准可分成三种主要形式,包括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及跨产品套利。

跨期套利。这是一种依靠市场运作的失衡状态进行获利的行为。也就是某产品在各个阶段中出现不同的价格,甚至出现很大的价格差异,投资者利用时间上的机会赚取利润,此套利方式主要是凭借“低买高卖”这一手段完成市场交易活动、赚取利润的行为。举个例子,比如说一部分金融单位凭借其融资优势,并扩大这种优势,借助低息融资等手段来得到利益。

所谓跨市套利,即借助多种市场形势下出现的失衡状态实现盈利的一种套利行为。一般是在同种产品因其所处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价格偏离,这种市场变化通常有市场机制、交易手段、具体政策、市场形势等因素。其原理是,在一种金融产品出现价格偏离现象时,投资者利用市场失衡状态,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售,赚取差价。

跨产品套利。此种套利行为一般是商品间产生的套利利润。也就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融产品出现价格调整,然而,这些产品又有着密切的关联,投资人员利用这些产品间的联系对产品价格作出变动来获取收益。其和以上两种套利模式共同构成了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金融套利行为。

(二)关于金融套利行为相关问题的思考

1.对金融套利及金融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金融套利现象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引起各种相互关联的效应,主要是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指的是对套利行为本身来讲,是在套利的过程中改善、推进资源配置的效应;而间接效应则是借助增强金融制度效率及定价效率来间接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市场定价效率。市场定价的程度决定了价格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否体现出效益和风险的对称性,投资人员在价格信息的指导下,把资金投入到效益相对更好的企业中,实现社会资源的灵活性、流通性。相反,不真实的价格信息将会引发资源的误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后果,若金融经济处于无套利均衡的状态时,产品价格可以如实体现其正常的价值,因此投资者在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最终达到提高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目的。

2.有关金融套利行为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

第一,金融套利打破了金融管制的束缚,令以往的金融管理体系的管控力度下降,达到一定程度的瘫痪,即便管理人可能扩大监控网络,但结果只能造成管理效果更差、管理成本更高,最终导致政府放松监管力度。而监管套利行为在推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逐渐全面的同时,也加强了外汇管制,为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金融制度套利行为借助金融的改革,突破了以往对金融单位业务范围及地域上的局限性,多种业务有机结合。另外,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制度套利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全球化。这些都令传统的监管体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前提,同时对金融管理提出了更多新要求。

三、加强对金融套利行为监管的建议

(一)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削弱自然性市场分割

健全有效的金融交易体系及简便的通信是市场套利行为的物质前提,要想完成这一内容,除了应不断完成还没有融入主干体系中的系统建设外,还必须依照市场交易的水平持续更新、升级常规的网络系统。有效的网络体系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风险、避免资金误流现象、提高信息效率等。

(二)合理推进国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健全相关法律

结合当前的一些制度套利行为来构筑高效的制度反馈体系,提升对制度套利行为的管控,慢慢降低目前的金融局限性,在保障国内金融健康平稳的发展的基础上,迅速推进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进程,达到资金在金融市场当中灵活流通的目的,令市场机制展现其最大的作用,减少市场的总运作费用。除此之外,强化对金融犯罪活动的管控,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三)强化金融市场的主体建设

现阶段,国内的金融市场正处在半竞争半垄断的阶段,一方面股份制及相关非公有制令金融企业获得了收益;但另一方面,四大国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依据占据了垄断地位,这对于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不利的,因此需要对非公有制的银行机构实行奖励政策,慢慢削弱市场的这种垄断性,加快现代金融企业机制的创立。

(四)加强对金融企业金融监管的力度

首先,必须强化对竞争性制度套利的管控程度,防止由于疏于管理而导致的实际损失。现阶段,整个国内金融制度的有效性均需得到提升。从制度套利的可能性角度剖析,我国金融企业同西方国家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从金融制度的推行方面来讲,国内金融机构必须防止过于盲目,由于现在国内在金融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特别多急需强化的方面,同时,国家也不应该放松对金融监管的力度。

其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并重视制度推进和实际状况的协调。在国际社会中,十分重视各国间组织机构的协调状况;在我国,需要关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对跨地区制度套利行为的监管力度,防止更多金融犯罪行为的出现。

最后,综合、全面地分析金融套利的有关问题。当制定一个新的金融制度时,需要结合实际的金融状况,以保障金融制度的细致、公开、明确,简化制度的操作流程,令金融制度套利产生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套利行为在金融市场的运行中具有双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所以说,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完全认识到金融套利行为的双重作用,除了充分利用其积极影响外,也要及时发现并削减消极方面的影响,保障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篇(11)

融资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指资金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资金的流入、流出、来源和运用。狭义的融资主要指资金的融入,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融通和企业内部进行的资金融通。本文采用狭义的融资概念。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可采用的融资渠道有银行间股票质押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等。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融资方式单一、股权融资偏好严重、债券融资和内源融资匮乏等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及未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

一、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1.股权融资偏好违背“优序理论”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优序融资理论相悖,表现为股权融资占主体,债务融资次之,内部融资较少。有资料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的比例很低,平均在20%以下,外源融资占绝对比重高达80%以上,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占绝大部分,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平均超过50%(吉亦超、李斌2006)。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规模较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利率水平和期限限制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债务成本的压力增大。但是对上市公司的成长而言,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有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首先,过度的股权融资将导致资本使用效率下滑,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其次,大量廉价权益资本的流入,降低了募集资本的使用效率。最后,股权融资偏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好处的比例下降,对企业价值最大化产生不利影响。

2.债务融资比例小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比例较小,有数据显示,债务融资中本应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债券低于债务总规模的2%。这是由于股权融资不需要偿还,债务融资却需要还本付息,降低现金持有量。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更多选择资本成本较低的股权融资。另外,公司破产风险与举债的比例呈正相关,如果采用举债融资,将导致破产概率增加。与股票市场相比,企业很难从债券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原因是国家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加上我国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有待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3.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匮乏

内源融资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其方式包括留存收益、内部集资、变卖等融资行为。相比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从而决定着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比率普遍较高,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比例还不到20%,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佳,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不高,且自我积累的速度慢、资金量小,因此导致内源融资能力不高,使内源融资没有达到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内源融资不足将严重束缚我国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给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及改进措施。

1.加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比例及对股权融资的监管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票融资的问题,首先应鼓励企业积极派发现金股息,使资金要素的真实价值在股票融资的资金成本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行现金分红时,对于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政策限制要具有合理性,这有利于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程度行为理性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抑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象有很好的限制作用。另外,监管政策对于减弱上市公司的股权偏好能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可考虑转变股权融资资格的确认方式,将所关注的焦点转向融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或减少过多现金持有量、低负债率的行为。对于股权偏好而言,上市公司不分红或者少分红是其原因之一,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方式和分红比例,应该有相应的政策约束和引导,规定在上市公司中,进行股权融资的公司必须分红并规定上市公司中对配股或增发新股的分红比例。

2.放宽债券发行条件,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虽然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较低,但股权融资中除了股东要求高于债券融资的报酬率外,还向市场传递了不好的财务信息。而债券融资不仅具有抵税作用,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还能够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的成本有所减少,即运用债券融资而从中得到节税利益,同时增加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应改变偏好股权融资、轻视债务融资的思想,适当对债券发行的审批条件有所放宽,减少过多限制,增加公司的融资渠道,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创造出更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行审批机关对上市公司所募资金投向的要求较为严格,这虽然有利于国家弥补市场缺陷,减缓经济震荡,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当有切实可行且有稳定回报的项目时,应该积极为企业发行债券创造条件。在内部人员控制较重的环境下,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债券市场融资可进一步降低成本,也利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更为理性化。在利率风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还可以降低新兴市场的市场风险。

3.增强竞争优势,倡导内源融资

上市公司在选择内源融资时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加之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可见,在企业的资本形成中,内源融资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上升,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而便于进行内源融资。企业内部系统的创新,包括对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例如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实现新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关联有多种,如生产关联,营销关联等,这些关联如果选择适当,也能为企业带较强的竞争优势。建议上市公司进行有计划的自我积累即内源融资,从而使上市公司得到更加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秀春.上市公司融资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