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汉字的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8-30 23:00:46

汉字的调查报告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1)

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续进步的根本,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的书写尤为重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和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写字情况及其效果不尽人意,走进教室,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写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及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咋起,吹乱一地稻草;错别字在学生的作业本中随处可见,特别是作文时更突出。作为中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种种原因,使中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字迹潦草、不整洁、错别字太多等等。

二、调查内容

1、字迹潦草的原因。

2、如何规范写字。

3、对规范些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200多学生进行了问卷,情况如下:在校时间经常动手写字的占59%,偶尔动手的占15%,老师布置作业了才写的占26%;坚决反对写错别字的占22%,认为情有可原,有事难免会犯点小错误的占78%;认为整体上写字字迹工整程度一般的占96%;很工整的占4%;认为写字时出现错别字的占70%,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占30%;学生认为导致写汉字字迹潦草的原因是写字态度马虎的占85%,汉字难写,书写效率低的占11%,习惯用电脑打字的占26%,汉字书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的占67%;学生认为写字字迹潦草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的占30%,较大的占56%,一般和较小均占7%;当写字遇到不会写或有疑问的字时,查字典后再写的占74%,用电脑(手机)查证在写的占85%,问身边的人后再写93%,不查不问,写下有疑问的字的占4%;如果学校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写字行进规范要求,学生认为经常举办书写比赛的占19%,开设书法课的占81%;学生认为规范书写汉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意义重大,见证了华夏语言文体的艺术美的占89%,意义较大的占11%。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2)

错别字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街头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急需得到治理,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我感到真后怕,我平常在作文和作业中也常出现错别字,想来真脸红呀!真对不起老祖宗的汉字!我建议:商家应该制作标准的广告牌,政府应该加大对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它的发扬光大!

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人:______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错别字调查报告3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

错别字调查报告

。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

调查报告

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4原因

如今错别字已经屡见不鲜,什么小摊小贩的招牌、网络文章、广告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决定来一次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

先就近开始,从我身上开始调查吧。本来我信心满满,认为错别字肯定不会多。一调查错别字还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试来说。有一个成语?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写了一个?一如继往?。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错别字例子么,调查到这里,我的脸也红了,恨不能直接用钻地术到地底下躲着。?算了,还是走上街头进行一次调查吧。?我心中暗想,?估计小商小贩的错别字也不会少。?于是,我过去到了商店门口。

我学着孙悟空,大眼一扫,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臭豆付?。?这家是干嘛的,这年头连臭豆付都有了。应该是臭豆腐吧。?我心中暗笑,迈步走了不去,诚恳地对店主说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点问题。??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烦地说道,?这是为了简单。?没办法,出师不利,我继续调查。没多久,我就又发现了一个?顶头上丝?,可人家却说这是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

网上的文章,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换位置的游戏;还有的书中总是把?像?写成?象?……

分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一番调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国汉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继往?给写错了,还有把‘的地得’用错地方;有的人大概是为了简单,减少笔画,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写成‘付’;个别人可能是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顾客的来临……?看来,错别字也是多种多样啊。

建议

?总不能把那些把汉字写错的人塞进小学课堂吧?那该多滑稽啊,真不亚于唐僧娶妻。?我头疼地想着,好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真应该来个错别字宣传班,把那些容易错的字都宣传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诉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错别字这个家伙来‘偷袭’。这样的话,估计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就会小多了。?

这次错别字调查行动也就完美落幕了,如果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祖国汉字,这该多好啊。

错别字调查报告5调查时间:2011年8月16日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调查报告《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6调查时间:____年9月6日.

调查地点:嵊州市东后街.

调查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建仪。

调查分析: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错别字的具体情况千齐百怪,层出不穷。有的还令人狂笑不已。

1、繁体字原因。

如:把嵊州大桥的“桥”字写成了繁体字的“桥”,还有国商的“国”字也写成了繁体字的“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字都把它们写成了繁体字。写成的繁体字的坏处是:有些人看不懂繁体字,经常会认错字,就会造成字认失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多么不值得啊!走在大街小巷中,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比如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2、同音字原因。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3)

错别字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街头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急需得到治理,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我感到真后怕,我平常在作文和作业中也常出现错别字,想来真脸红呀!真对不起老祖宗的汉字!我建议:商家应该制作标准的广告牌,政府应该加大对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它的发扬光大!

错别字调查报告2调查人:______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错别字调查报告3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

错别字调查报告

。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

调查报告

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4原因

如今错别字已经屡见不鲜,什么小摊小贩的招牌、网络文章、广告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决定来一次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

先就近开始,从我身上开始调查吧。本来我信心满满,认为错别字肯定不会多。一调查错别字还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试来说。有一个成语?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写了一个?一如继往?。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错别字例子么,调查到这里,我的脸也红了,恨不能直接用钻地术到地底下躲着。?算了,还是走上街头进行一次调查吧。?我心中暗想,?估计小商小贩的错别字也不会少。?于是,我过去到了商店门口。

我学着孙悟空,大眼一扫,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臭豆付?。?这家是干嘛的,这年头连臭豆付都有了。应该是臭豆腐吧。?我心中暗笑,迈步走了不去,诚恳地对店主说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点问题。??你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烦地说道,?这是为了简单。?没办法,出师不利,我继续调查。没多久,我就又发现了一个?顶头上丝?,可人家却说这是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

网上的文章,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换位置的游戏;还有的书中总是把?像?写成?象?……

分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一番调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国汉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继往?给写错了,还有把‘的地得’用错地方;有的人大概是为了简单,减少笔画,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写成‘付’;个别人可能是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顾客的来临……?看来,错别字也是多种多样啊。

建议

?总不能把那些把汉字写错的人塞进小学课堂吧?那该多滑稽啊,真不亚于唐僧娶妻。?我头疼地想着,好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真应该来个错别字宣传班,把那些容易错的字都宣传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诉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错别字这个家伙来‘偷袭’。这样的话,估计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就会小多了。?

这次错别字调查行动也就完美落幕了,如果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祖国汉字,这该多好啊。

错别字调查报告5调查时间:2011年8月16日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调查报告《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6调查时间:____年9月6日.

调查地点:嵊州市东后街.

调查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建仪。

调查分析: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错别字的具体情况千齐百怪,层出不穷。有的还令人狂笑不已。

1、繁体字原因。

如:把嵊州大桥的“桥”字写成了繁体字的“桥”,还有国商的“国”字也写成了繁体字的“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字都把它们写成了繁体字。写成的繁体字的坏处是:有些人看不懂繁体字,经常会认错字,就会造成字认失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多么不值得啊!走在大街小巷中,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比如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2、同音字原因。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4)

当我看了书上“裤(库)存小商品”的招牌后,就想:杭州街头会有多少错别字呢?于是我就在上周日上街寻找。

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错别字——臣信房屋。我以前也看到过这个招牌,认为只是一个店名而已。但今天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它有可能把一些学龄前儿童引入歧途。接着我又在“臣信房屋”附近发现了未莱——一个家居馆。它里面卖的东西可能先进,取的名跟代表以后这个意思的“未来”只多一个草字头;再过去一段路,就是一家名叫“铭品鞋”的店。这个店名跟之前两个不同,既误导儿童,又关公打喷嚏——自我吹嘘,让人误认为这是“名品(牌)”鞋店;还有一个海报写了几个大字:年终“聚”惠。这个海报的错别字比前几个更严重——究竟是“聚会”呢,还是“巨惠”?让人琢磨不透。一个个错别字招牌如小精灵般接二连三地在我眼前闪过。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错别字呢?当然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从而大捞一笔的心态。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会影响多少儿童接受正确的汉字文化教育啊!

在此,我建议商家能在错别字后写出正确的汉字。这不仅仅为了一些学龄儿童,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中华汉字的纯洁。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1日上午

二、调查地点:中原路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董镇源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开心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

二、调查地点:中原路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xx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开心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调查后,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加强对错别字危害性的认识,正确使用汉字,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调查目的:原先,我就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错别字,正好借此机会,来调查错别字发生的规律。

二、调查时间:20xx年x月25、26日

三、调查对象:街边、作业中等。

四、调查方法:实地走访、翻阅作业等。

五、调查内容:

(一)情况分析

1、的地得分不清

这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我的《克雷洛夫寓言》中写道:那根骨头不偏不倚的卡在了狼的喉咙里。你瞧,书上都会打印错,那么,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同学也经常将这三个字混淆。

2、形近字

如,我作业本上写的,币变成了巾,啄木鸟的啄少了一点,而追逐的逐却奇迹般地多了一点

3、谐音字

这很多见哦,我拿我小时候的作文本上例子来说吧。倾盆大雨写成了清盆大与,老师在旁标注道真是个错别字大王啊。看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

4、形近又音近

如辩、辫、辨。辩是争辩的意思,所以是言字在中间;辫是辫子的意思,所以中间是绞丝旁;辨是分辨的意思,所以里面既不是言字旁,也不是绞丝旁,而是一点一撇。

5、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

如漂和飘,就是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的一组。漂有三点水,所以要在水里漂而飘的偏旁是风,所以必须在空气里飘。

(二)解决方法

1、采用口诀助记

可采用背熟口诀的办法掌握的、地、得用法: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2、认真仔细书写

在写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特别是要防止写成形近字、谐音字等。

3、真正理解意思

对于形近、音近、意近等字词,要真正理解意思,注重从词义的掌握上来加以区分。

4、坚持反复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要多查字典勤翻书,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熟练掌握了。

六、总结

汉字,是中华之魂,它见证了中华五千年之演变,同中华之历史一同兴衰,书写了中华之情、之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汉字书写练习逐步减少,以致人们经常写错别字,有的还利用错别字来做广告。让我们行动起来,规范使用汉字,努力避免错别字出现,为维护汉字之美作出贡献。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三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6)

一、引言

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是先人们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成果。中国汉字每一个字都是创造而成的,其字形、字象、字音、字义都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都具有不可低估、不可否认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够更规范的用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规范汉语用字变得必不可少。

社会用字规范化指的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令、标准,逐步纠正、消除文字使用上的混乱现象,正确地使用汉字。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规范用字的规定,但是平时人们很难做到有法必依,有令必行,再加上人们从习惯上不加注意,慢慢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最后导致了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二、 调查的范围及内容

2012年10月,笔者对我市的社会用字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此次调查主要围绕社会用字问题,具体内容有:

1.汉字使用规范化问题,包括有无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等;

2.乱改乱造成语问题;

3.汉语拼音使用方面的问题,包括有无错拼、漏拼、是否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进行分词连写等;

在调查中主要抽取了街道标牌、指路牌、招牌、牌匾、店牌、广告、电子屏幕、物品名称、商品说明书等各方面的用字情况,在对取到的样本进行整理统计后做出调查总结,最后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整理分析,写出此文。

三、调查情况

当前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滞后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社会不规范用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滥用

全国语言文字委员会曾发出了《关于规范社会用字的通知》,对所有公共场所涉及的用字进行了系统规范,呼吁大家要重视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的现象并加以纠正。

不规范的汉字主要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被淘汰的异体字、错字和别字等。现在有很多人用繁体字,他们认为繁体字笔画多,字形美。另外还有一些人使用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拼音),用来做装饰用,他们认为笔画少也是一种美。还有一种就自己造字了,有些“非主流”所谓的“火星文”也被商家采用。

(二)街头牌匾、广告错别字现象严重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错别字。我在我市的一些大街小巷发现,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修车店门口将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将零售写成“另”售,装潢店门口将装潢写成装“璜”,失物广告将失物启事写成失物“启示”等等。

(三)乱改乱造乱用成语问题前赴后继

肆意乱改乱造成语大多出现在商品广告和商店牌匾中,这几乎已经成为商家广告词的主要修辞手段。例如,时装店:“衣衣布舍”、“百衣百顺”;涂料店广告:“好色之涂”;冰箱广告:“制冷鲜锋”;药店广告: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不容缓”、宣传杀蚊的药写成“默默无蚊”;某饭馆广告:“食全食美”、“与食俱进”;网吧店名:“一网情深”;理发店店名:“我形我塑”等等。这些广告或店名都是借谐音乱用了以下成语和常用语,这种商家肆意乱用的行为,显得不伦不类。

(四)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

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相对于街头中的错别字比较少,但也时有发生,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报纸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主要存在三种不规范现象:一是使用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和已被淘汰了的异体字,二是使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乱造的简体字,三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的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音同音近字。谐音替代曾经是古代汉语中被普遍认同的一种用字手段,现在则要求专字专用,一些意义不同的音同音近字不能再相互代替,否则就是别字。音同音近致误在报纸中最为常见。例如:某报纸刊登“位于广州东郊的广深高速、环城高速路交汇处”。“交汇”“交会”均指“会合”“相交”,但二者用法有别,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会”指一般的会合,如“铁路交会”;而“交汇”则专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 二是形近字。汉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不仅字数繁多,形体尤为复杂,所谓“鲁鱼亥豕”,差之毫厘则可能失之千里。在报纸常见别字中,形近字亦较常见,例如:“灸热的情感,温馨的陪护”。这里把“灸”当作“炙”,“炙”的本义是烤熟肉食,“炙热”乃炽热之义,修饰情感,语甚贴切;而“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汉语中亦无“灸热”一词。

三是字形字音接近,字义相近易混。这一类字形音义接近,一不留神就会出错,是最需要仔细辨析的。例如:某报刊登“今年33岁的她已当了10年市政协委员,有一串令人眩目的头衔”。句中把“眩”皆当作“炫”。《现代汉语词典》:“炫,(强烈的光线)晃人的眼睛:炫目。”而“眩”是指“(眼睛)昏花:头昏目眩。”“炫目”与“目眩”,语义不同,用字各别,不可相混。

四、解决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维护文明的语言文字交际秩序,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我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思想,治理根源

社会用字中的混乱现象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内忧外患、自我内耗后,正在走向开放、统一、富强的过渡期,同时也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国民对于文字的应用不重视,甚至对于外界的新事物充满好感,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树立起规范用字的观念,这是治理不规范用字的根源。

(二)熟悉法规,掌握标准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现已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等,对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应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切实掌握,不再出错。只要这些规范能够真正的落实,社会规范用字就会大有改观。 (三)齐心协力,科学管理

社会规范用字并不仅仅是我国公民需要注意的事情,还需要政府机关加大管理力度。工商、劳务、宣传以及市容监察部门,更应加强文字规范意识,把商标注册、牌匾制作、商品说明及宣传文字的印刷和书写等加大审查力度,强制使用规范字。

五、结束语

社会用字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时代性的任务,需要综合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报道的力度,在整个社会造成人人重视用字规范、人人抵制用字混乱现象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1988(8).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7)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和解释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现象的能力。

近几年来,现代汉语教材建设不断出现新成果,先后出版了一批既新又实用的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欲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钱乃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江苏教育出版社);邵敬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等。相对于现代汉语教材的建设和发展步伐,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却是基本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对语言学课程的兴趣不及文学类课程,究其原因,一是语言学理论色彩浓重,学生不易掌握运用;其次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其三是教学方法滞后,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乏味的理论演绎地生动。如何将教材更好地通过教学途径,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效地掌握现代汉语这门专业基础课,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1 将现代汉语教学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课堂之外

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等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语言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正确使用语言,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目前高等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计划周时数一般是3:3或3:2,对这一门既要讲授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基本技能的课程来说,课时远远不够。一般教师们只能根据经验侧重重点、难点教学,忽视语言学基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周密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只能停留在可数的几次作业上,即使是讲解作业也常常以贴答案或精选典型实例讲解草草解决。即便如此,课程经常还处在赶进度状态(如词汇和语法部分),学生们也只能囫囵吞枣,对概念、定义似懂非懂,基础不扎实,一触及具体语言实例分析,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不知如何下手或应付了事,这样不仅不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经常处在半知半解的状态下,而汉语的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汉语的学习经常是一环扣一环的,这样造成的不良循环,使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难以较好完成,还影响学生对语言学后续课程的学习。

目前,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通过分析练习达到巩固课堂讲授内容的目的,课堂讲授一般要占总课时量的70%-90%。这种方法使用较为普遍。一种则是只讲授基本原因,布置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原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实践又促进学生提高这种能力。后一种方法更为先进,但它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分析思辨能力的基础上,这对现在刚从中学走入大学的大多数大一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也易使他们产生厌烦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一种就显得稳妥得多。总的来看,目前这两种方法都还是很好地完成了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任务,但对课堂之外的空间都重视不够。

我们认为,除了紧张的课堂学习,大学生课后的语言学习也是很关键的。相对于广泛的文学阅读而言,大学生课余主动学习或关注语言学的时间是很少的。往往一个学期可以阅读几本或十几本文学作品,却很难看完一部语言学专著,图书馆中语言学方面的杂志、报刊也少有人问津。即使有些愿意学习的,也只是通过课余语言学专著和语言学类期刊杂志了解语言学的发展动态,很少参与实践活动,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可以说除了课后布置的练习外,学生几乎没有实践能力的机会,而且这种课后练习往往还处在被动的应付之中,即为了完成作业才上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

2 将调查法应用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之中

调查法是对某一社会现象通过访问、座谈、测验或发放问卷等方式获得调查指标,以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调查法在汉语言文字学科中应用的比较成功的是在汉语方言研究方面。自1924年北京大学成立语言调查会,开始运用现代汉语言调查方法进行方言调查,至今已有80个年头了。这期间从1928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方言调查著作――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出版以来,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专著,如《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云南方言调查报告》(1968)、《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974)、《四川方言调查报告》(1984)、《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三卷(1987、1988、1990)、《云南方言志》(1989)、《闽语研究》(1991)等,乃至一些只是记录、描写一县一市一村一镇方言土语的研究专著。调查法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成果是引人注目的。

近几年来,调查法的应用已不局限在汉语方言语音上,还涉及方言词汇、语法;其次,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数理统计语言学等新兴语言学科的兴起,为调查法在汉语文字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打开了大门。我们认为将调查法应用于现代汉语教学,是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首先,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调查法在汉语言学研究中都已成熟,完全适宜而且能够为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语料。其次,调查法运用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只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它可以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和素材,其本质还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语言现象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目、或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置调查研究专题,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解释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的积极欲望。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接近生活实际,让生活中活生生的语料去激发学生分析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基础知识,以满足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需要,从而提高实践能力。这时这种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学生边探索边学习边积累,弥补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不足,以课外促课内,提高学习效率。

3 现代汉语教学如何应用调查法

3.1 注意与方言调查的区别

应用于现代汉语教学的调查法,其调查的目的、范围,都不同于方言调查。方言调查的目的是对某一地区或民族的语言进行诘音、词汇、语法全方面的记录,达到描写、分析和比较目的。其调查的范围一般设定为某一特定的地域,和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而应用于现代汉语教学的调查法,则是以收集语料,应用课堂所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达到更好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的,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其调查范围会随着调查的目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有时甚至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一些同学、家长,对调查对象的选择没有很高的要求。

3.2 注意把握语言调查的原则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学习理论很薄弱,自主的调查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无法自己设计调查的内容,也缺乏调查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先讲清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讲深讲透。课堂中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是调查的实战培训。这种练习也可以先从同学之间的相互调查开始,先使他们有所发现,进而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讨论或是写一些评论性的总结,几句话或是体会都可以,主要是激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才会将问题带入课堂,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那些亲身体会也可以作为课堂例证的有力补充,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很快地应用到实践中,让他们领略现代汉语课程学以致用的实质。因而调查的原则应把握:①重过程,即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成果。调查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本质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并获取知识,积累语料;②重体验,即让学生自主参与调查分析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中乐于观察、捕捉,并分析和研究语言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③重参与,即强调学生集中参与,相互探讨、相互促进;④重思考,即注重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培养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发现自方言语法使用调查、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3 注意语言调查形式的多样化

语言调查的内容可以涉及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示等方面,也可以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学生们关注的角度入手,如规范用字调查、语音规范调查、方言词汇使用调查,招牌店名用字调查、中小学生错别字调查等。调查的时间主要是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周末或节假日,可以组织3-5人的小组,分区调查,如进行招牌店名的用字调查时分成若干个小组,对城区、近郊、远郊、县城的不同情况,各小组讨论后写出总结报告;也可以个人进行家族内方言词汇使用情况的调查等等。调查报告的设计要简洁,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调查内容和调查总结。调查内容必须详细记录调查的时间、地点、被调查人的具体情况;调查总结包括调查的心得、遇到的问题、自己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今后学习方向。对指导教师而言,应强调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理论性,防止学生将之作为个人调查;在学生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引导他们认真细致地完成调查。当然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主设计调查内容,调查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

总之,调查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在他们丰富的感性认识下,主动构建起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基本认识,并把认识应用到本学科和语言学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并为将来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积累丰富的材料。课外的语言调查既能培养兴趣又能培养基本技能,变课堂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2002.

[2] 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8)

XX小学

调查员:xxx

调查时间:xx年10月4日11月16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二: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9)

XX小学

调查员:xxx

调查时间:xx年10月4日11月16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二: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子”缀 研究 现状 成果 不足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汉语里的“子”由实语素逐渐演变为虚语素并成为一个附缀,而“子”缀在中古时期已经成熟了。“子”缀现象以其特殊性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将对近现代汉语和山西方言中的“子”缀的研究进行简述。

一 近现代汉语中“子”缀的研究现状

近现代汉语中“子”缀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子”缀的语法问题早已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近现代汉语中对“子”缀的性质、功能、构词规律等都有研究,“子”缀在近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研究现状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 “子”性质的研究。李荣在《北京口语语法》中提出了“子”是名词后加成分。吕叔湘认为“子”是语缀中的后缀。王福霞认为“子”是一种形态构词成分。蒋宗许在《汉语词缀研究》中认为“子”是最无争议的后缀之一等。

2 功能方面的研究。李琦认为后缀“子”能够区分词义、转换词性,可以表微小、表蔑称、表爱称等。杨秋玲的《现代汉语中“子”的作用》一文将后缀“子”的作用主要归纳为:构成词形、区分词义、转换词性等。秦坚认为后缀“子”的意义有:表示词的某一意义类属;表示词的语法标记意义;构成复音词等。

3 类型方面的研究。陆志韦的《汉语的构词法》中把“单音节成分+子”分为:“名字+子”、“量字+子”、“形容字+子”和“动字+子”四类;把“双音或多音节成分+子”分为:向心、并立和动宾三种类型。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从词根上分类将“子”缀词分成“N一子一N”、“M一子一M”、“V一子一N”、“A一子一N”等十几类,并对词缀“子”进行了分类描写。李琦《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中依据“子”的不同用法将“子”分为作名词词尾的“子”、作动词词尾的“子”等类。秦坚《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一文则根据所附词根的属性将带后缀“子”的词分为:“名词+子”、“动词+子”等类型。

4 构词规律方面的研究。兰清在《现代汉语后缀“子”构词规律研究》中指出现代汉语“子”缀的构词规律:音节方面,能够构成真正的纯粹的“子”缀名词的词根大都是单音节的;词类方面,“子”缀只与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量词性的语素结合构成新词;语义方面,词的特定的语义特征是词能否与“子”结合成新词的重要条件等。

5 语法化方面的研究。王力《汉语史稿》中提出:

“词尾‘子’字比词尾‘儿’字产生得早,至少可以说在上古时代已经有了词尾化的迹象……魏晋以后,到了中古期,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起来了……在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字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它有构成新词的能力。”

朱茂汉《名词后缀“子”、“儿”、“头”》中认为“子”从上古萌芽、中古正式形成、近古急速发展。蒋宗许在《古代汉语词尾纵横谈》中提出“子”作为后缀产生在东汉,发展于魏晋,唐代开始大量使用,2009年在《汉语词缀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子”作后缀成熟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六朝,在唐代以降已比比皆是。

6 语源方面的研究。王力认为小称是“子”缀化的基础;蒋宗许认为“子”作为后缀是从表示对人的尊称逐渐虚化而来。2009年蒋宗许在《汉语词缀研究》中进一步指出:

“‘子’作后缀,当是由其本义逐渐虚化而来,子,甲文即为生子,像一始生儿形,故可兼指男女。因为有子为可喜可贺,故引申出尊称义,如先秦之诸子,第二人称敬词等;又因为‘子’本义指小儿,于是乎引申而有‘小’义,从专指表小儿而到泛指其它动植物之子;又因小则不足道,不足道则自然微贱。”

7 方言方面的研究。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对全国主要方言区的“子”进行了描述和总结;侯精一、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对山西方言的“子”做了较为详细的报告;研究各地方言的“子”缀的论文也很多,主要是对当地方言中的“子”缀进行了分类描写和论述。如:辛永芳的《河南浚县方言的子变韵》、吴继章的《魏县方言的“子”尾词》等。

近现代汉语中的“子”缀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不足之处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历时性的研究较薄弱,近现代汉语方言中“子”的历时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很薄弱,近现代汉语方言中“子”缀大面积的系统的共时描写和研究也较缺乏等。另外,对“子”的语源及语法化过程等的研究有待深入,如语法化的研究中已有研究多以“子”的整体语法化过程为研究对象,较少从“子”附缀化后它所能结合的成分及所能构成的“子”缀词语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微观方面的详细考察等。

二 山西方言中“子”缀的研究现状

总结山西方言“子”缀研究的现状,首先要提及的是侯精一、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除了在各方言音系的后面对“子”缀现象作了报告外,还在第九章的“山西方言的语法特点”中对山西方言的“子”缀、“子”变韵母和“子”变调作了专门的报告和研究,其中对“子”缀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及“子”缀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报告,并将山西方言的“子”缀与普通话的“子”缀作了比较研究等。可以说,《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是研究山西方言“子”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山西省方言志丛书41种如《大同方言志》、《平陆方言志》、《定襄方言志》等,以及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已出版16种)如《应县方言研究》、《静乐方言研究》、《娄烦方言研究》等,都对山西方言的“子”缀有较为详细的描写。乔全生的《晋方言语法研究》、侯精一的《现代晋语的研究》、王利的《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等,也都对山西方言的“子”缀现象作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描写与研究。

侯精一的《晋东南地区的子变韵母》(1989)、辛菊的《翼城方言“子”尾的特点》(1999)、吴建生的《万荣方言的“子”尾语文研究》(1997)、田希诚的《和顺方言的子变韵母》(1989)、檀栋的《五台方言的“子”尾》(2002)、沈慧云的《晋城方言的“子尾”变调》(1983)、王希哲的《昔阳话的子变韵母和长元音》(1997)等,用专题的形式对单点方言中的“子”缀现象作了研究。

已有文献对山西方言“子”缀的语法研究主要从其语法功能入手,而“子”缀的语法功能则集中由“子”缀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体现出来。简单总结山西方言“子”缀词语的语法结构:(1)从音节多少分析有单音节加“子”的形式,如太原方言“席子、桌子”;双音节加“子”的形式,如洪洞方言“下巴子、地窨子”;多音节加“子”的形式,如长治方言“水圪洼子、晚西黑子”;重叠加“子”的形式,如临汾方言“桌桌子、盆盆子”;还有A子B子的形式,如洪洞方言“马子虎子”;四字格中嵌入“子”缀的形式,如洪洞方言“贼眉子鼠眼(的)”等。(2)从“子”缀所附成分的词性分析有名词性成分加“子”的形式,如娄烦方言“桌子、凳子”;动词性成分加“子”的形式,如文水方言“剪子、推子”;形容词性成分加“子”的形式,如大同方言“冷子、秃子”;量词性成分加“子”的形式,如万荣方言“条子、朵子”等。

山西方言“子”缀的语法意义丰富,可构成名词、改变词性、辨别意义,还可表一定的附加意义等。如:太原方言中的“桌、椅”不附缀“子”不能单说;动词“推、擦”附缀“子”后变成名词“推子、擦子”;洪洞方言中的形容词“酸、坏”附缀“子”后,变成名词“酸酸子、坏坏子”,且具有了贬义色彩。

侯精一、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及乔全生的《晋方言语法研究》和《山西方言“子尾”研究》等还对山西方言的“子”缀与“儿”缀、重叠等构词手段作了比较研究,如太原方言的“子”缀与“儿”缀、重叠“一并作为不同的构词手段来区别意义,如刀子泛指一般的刀,多指凶器、兵器一类刀。刀刀指小刀。刀儿指家用切菜刀。非常明显,这里的‘子尾’词,有特定的含义,儿尾词并不表‘小称’。‘小称’让位给‘重叠’了。子尾、儿尾、重叠成鼎立之势”。

山西方言“子”缀的语音研究主要是对其进行共时描写,总结其语音形式声母方面有塞擦音、擦音、塞音和鼻音、边音等,韵母方面有塞尾韵、无尾韵和元音尾韵等。有的方言还有“子”变现象,目前报告有“子”变韵母的方言点为和顺、昔阳、运城、晋城等。“子”变韵母的特点是主要元音(有的是介音)读长元音,有喉塞尾的一律读开尾舒声韵。王福堂专著《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中专门设了一章对“子”变韵母作了个案研究,介绍了“子”变韵母的分布、语音形式和合音方式,并探索了其发展规律;王洪君专著《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第九章综合非线性音系学的理论,则专门分析了“子”变韵母的演化,是目前最有价值的理论探讨;而王洪君的《从山西闻喜的小方言差异看Z变音的衰变》(2004)更为山西方言的“子”变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中对“子”变衰变方式和演变路径的探讨,对所有研究“子”变现象的后辈都有重大的启发作用。

山西方言中对“子”缀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也必须看到,山西方言“子”缀的研究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具体如:

1 目前有关山西方言“子”缀的语法功能、语音类型等的文献主要是对其进行了共时平面上的静态描写,甚至有些文献相互间还有矛盾之处,如《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记录了昔阳方言“没有子尾,韵母、声调也无变化”,王希哲的《昔阳话的子变韵母和长元音》一文报告了昔阳话有“子”变韵母现象,“且数量多,每个基本韵母都有相应的子变韵母”,并已有文献资料需要调查核实。

2 对“子”缀词语作比较研究时,只与普通话比较,且只限于“普通话能加子,本方言也能加子”、“普通话能加子,本方言不能加子”、“普通话不能加子,本方言能加子”这样的简单比较,缺乏对山西方言和普通话“子”缀词语的功能类型方面的比较,山西方言内部“子”缀词语的比较薄弱,对“子”缀词语的功能类型也缺少深入挖掘和比较研究。

3 目前还没有对山西省境内所有县市方言的“子”缀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一些边缘地区方言点的调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 已有研究对山西方言“子”缀进行共时静态的描写,且多为孤立方言点的描写,对山西省境内各方言间的“子”缀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关注山西省境内代表性方言点之间的比较,很少将山西方言的“子”缀与其他周边方言的“子”缀进行比较,更少将其放到北方汉语方言等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

5 山西省境内方言尤其是晋语区“子”缀的语音形式多有塞音尾,目前对山西方言“子”缀韵母的促化原因等有一定探讨,但研究结论纷繁,说服力不强,对其仍没有统一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子”缀现象在近现代汉语和山西方言中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子”缀现象以其特殊性应予重视,但其研究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梳理其研究现状,可以启迪我们在研究“子”缀时选择新的视角做出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2] 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

[3] 乔全生:《山西方言子尾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汉字的调查报告篇(11)

1985年3月,我从北京市政协主席这个岗位上正式辞职下来。此前,中央宣传部一位负责同志打电话找我说,现在有些单位对任职年龄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如北京图书馆(后改称国家图书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革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急需调配第一把手,希望你任选其一。当时我答应考虑一下再说。

接着,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胡沙也来我家,要我主持馆长这一职务。我认为国家图书馆应当由有名望的博学之士来任职,我不具备这一条件,因而未表同意。

这时,胡乔木也来找我,他说:你下来后不能没事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需要有人负责。我表示对文字改革工作没有专长,怕干不了。没几天,他又找我到中南海去面谈,要我去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把文字改革工作抓起来。说实在的,我对去这个单位颇有顾虑,因为听说这个单位虽然不大,但人事关系不简单,粉碎“”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更由于文字改革工作专业性很强,而里里外外的思想认识很不一致,尤其是1975年颁布的第三批汉字简化方案未能完全行得通。但因为胡乔木是我党颇有声望的理论家,深谙辞章文字,对文字改革极为热心,如今身居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要职,已经“两顾茅庐”,我不便坚辞,答应先去试试。不料,1984年8月24日国务院正式任命,由我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历史渊源与新的认识

说起来,我与语言文字改革工作还是有点缘分的。在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中,曾经热闹过一阵的拉丁化拼音文字代替汉字的运动,我并不生疏。1933年我在北大读书时,即接触过这一新事物。这种拉丁化拼音文字,是由我党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工作的同志为在苏联远东地区谋生的几十万中国劳工创制的。因为这些劳工大多是山东贫苦农民,他们由闯关东逐步转移到远东一带务工,大多数人是文盲。苏联当时为了在其国内的少数民族中消灭文盲,都是用俄文字母创制了拼音文字。我们在苏联工作的同志则采用拉丁字母,为中国在苏劳工创造了另一种新文字――拉丁化拼音。当年在北京大学教俄文的教授伯烈威是位苏联人,我是他的学生,从他那里看到了不少拉丁化拼音的读本和报刊。为了在国内消灭文盲,我当时就曾热衷于拉丁化拼音的宣传,并组织新文字研究会大力加以推广。我同时又是世界语的一个热心推行者。

随着新文字在秘密通信中的应用,我感到用拉丁字母拼写中国话,有它简便易学的先进性,但同时也有许多缺陷:汉字是讲平、上、去、入“四声”的,拉丁字母对“四声”无法表示,往往就模糊甚至改变了字的含意,这是一;其次,汉字中表意字很多,不只是“形声”,拼音难以表达本来的语意,尤其对一万多个成语更难表达。后来我就逐渐改变以前对拼音字母的迷信了(现在有了电脑,我对拼音字代替汉字的做法,更加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当然这是后话)。何况我们的汉字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典籍及各种印刷品浩如烟海,如若普及拼音字,也就从文字上割断了历史文化,又如何能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呢?再说,即便文字要实行拉丁化,也必须首先在全国统一语言。可是,当年我们一些热心拉丁化的同志却研究制定了一些地方方言的拉丁化方案,如广州、厦门、宁波等地一些热心拉丁化的同志,拟定了当地的语言拼音方案,并加以推广。他们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做下去,技术上能否行得通且不说,势必给全国统一的文字改革工作制造更多的障碍。对于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促进社会的交流来说,起到恰恰相反的作用,背离了统一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因此,对于文字改革推行拼音化,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此外,我还看到社会上胡乱简化汉字的现象十分严重,各种杂七杂八的简化字层出不穷。“”后期颁布使用的第三批简化汉字中那些不伦不类的字形,虽然已经废止,但在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在写在用,我认为亟须加以规范。不然,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汉字,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被糟蹋掉。

想到这些,我就更增添了到文字改革委员会去工作的顾虑,但同时又很想去同广大文字改革工作者一道,寻求一条文字改革的正确途径,使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从实际调查中寻求答案

我到文字改革委员会后,首先拜访了几位已退休的领导人。在交换意见中,不少人很是反对我对拼音化的看法,特别是其中我的一位北大的老同学对我的看法“上纲”很高,说“你丢了文字改革的大旗”,特别是认为我反对推行拉丁化拼音逐步代替汉字,就像丢掉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样严重。他这是说我背叛了我们青年时代提倡新文字的这面旗帜。我在与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交流中也有同样反映,认为我来了以后要砍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旗”。不过文字改革委员会中部分干部不赞成汉字拉丁化,但他们的意见不占主导地位。

对于简化汉字,也有不同认识,有些人还在积极修订补充《第二次简化汉字方案》。

既然有很大争议,我想一定要谨慎行事,对客观实际周密调查,对文字改革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研究。首先我带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几位干部到广东调查研究,去考察学生别是小学中运用拼音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情况。我们发现,在小学,教师首先带头用普通话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学校用普通话,讲得很标准,只是到校外或在家庭,仍说本地方言。至于拉丁化拼音,只作为初识字时的注音工具,而不是当作文字使用。小学生只有在写作文时对还没有学过的个别汉字,才勉强用拉丁化拼音来代替。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进一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语言发音区别很大,不但北方人听不懂南方话,就是一个省、一个县里往往语音都很不同,都有各自的方言。最严重的如福建、广东等地,两个村庄隔一座山,彼此语言就不通。考其原因,是这些地方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他们村与村之间既不通商,又不通婚,相互没有交往的必要,也就不需要共同的语言了。但是,无论如何隔阂、闭塞,大家使用的文字都是汉字这种古老的方块字,而这正是我们民族形成统一的强大纽带。如果普遍推广了普通话,大家对汉字读音统一了,必将极大地方便于全国人民的互相交流,对四化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汉字简化方案,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大多数人对“”中公布的第三批汉字简化方案持反对态度,说有些字“简”得大家认不出来,也很不好看。因为这个方案是“”中出台的,一些“左”派人士对胡编乱造的字采用得太多太滥,虽然现在已废除,但不良影响依然存在,有些人仍随意简化汉字,造成很多混乱。

中央批准了基本方针

回到北京,我们先向胡乔木汇报,当时国务院委托他代管文字改革委员会。

在汇报中,我说《第二次简化汉字方案》也不可行,应把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作为日常使用的规范用字,以便简化字有相当的稳定时期,以利社会应用。不然一个国家的文字总在变,使人无所适从。胡乔木基本同意我的意见,但他提出汉字简化改革还要不断进行,还可以改动一些字。我说,目前不宜大改,只能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做个别字的改动。关于拉丁化问题,胡乔木想坚持拉丁化拼音逐渐代替汉字的做法,不同意我只把拼音作为扫盲识字和推广普通话注音符号的主张。我强调推广普通话是当务之急,至于是否实行拼音化,今后可以继续研究,绝非迫在眉睫。不过,不久胡乔木告诉我,他找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就拉丁化问题交换过意见,碰了钉子。万里告诉他:“你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不要提,即使提出,也不会通过。”得到这一信息,我更增强了稳步改革、先不实行拼音化的信心。

接着,我向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汇报。我说过去中央对文字改革的基本方针有不同意见,在延安时,曾赞成实行拉丁化,但几次讲话都说:“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么。”马上表态:要按的意见办。

从这次实地调查来看,从许多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认识和实践来看,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把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以至全社会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任务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把文字改革的步骤统一起来,实在是推进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刻不容缓。我根据调查所得,以及同上上下下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反复研究,起草了一个题为《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报告,主张大力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稳步地推动文字改革工作。同时,向党中央、国务院申请召开一次全国性的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正在这时,国务院于1985年12月16日发出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的通知,强调国家语委要“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党中央对于语言文字工作极为重视。中央书记处看到我的报告稿和申请后,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进行讨论。在报告里我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来文字改革工作的成绩、当前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几项任务。书记处许多同志发表了意见,最后做了总结,指出当前要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一是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二是汉字是国家的法定文字,已有的简化成果要稳定下来,规范用字,不准任意简化;三是拉丁化拼音只作为语音符号使用。他亲自签字批准了我的报告,并决定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由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共同负责召开。这使我的胆子壮了许多,不再怕“砍旗”的责难和种种非议了。

统一思想,统一步伐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在开幕式上,万里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作重要讲话。我作了经党中央批准的题为《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题报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教育战线要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报告,胡乔木在闭幕式上讲了话。

我报告中所讲的,最主要的是以下四点:(一)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积极而稳步地进行,对30年来的成果需要充分消化、巩固和发展。文字改革还要继续进行,但必须稳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字仍然是国家法定文字。《汉语拼音方案》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要进一步推行并扩大其范围,但它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汉语拼音化的问题是将来的事情,现在不宜匆忙做出结论。(三)汉字要规范。要进一步拟订现代汉语基本用字表和常用字表,制订汉字属性国家标准,使汉语用字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建议国务院正式宣布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谨慎态度,要在一个时期内使汉字的形体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利社会应用。(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努力做到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

参加会议的中央有关单位和各省市的代表280多人热烈讨论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赞同我报告中所提出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对这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统一步伐,才能做好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争论多年的文字改革的方针、步骤问题,至此告一段落。

任重道远,寄望后人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后,我们推动各地次第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恢复和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多数是由分管文教工作的副省长(或副书记)、副市长、自治区副主席兼任语委主任,这就大大加强了领导。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北京、福建、吉林等地开办了多期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培训班,使得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有了一支强大的队伍。

1986年2月,国家教委推广普通话办公室划归国家语委,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学校推广普通话。尤其是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上海、福建等地先后开展了“我爱祖国语言美”等普通话比赛,促使普通话成为群众性的通用语言。后来我们还同有关部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开放旅游城市推广普通话的通知》,对这些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推广普通话是我们这一段的工作重点,成效显著。

同年5月,我们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废止〈第二次简化汉字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一个月后的6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我们的《请示》,并发出通知说:“当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特别字,这种用字混乱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责成国家语委尽快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各方面用字管理办法,逐步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的不正常现象。为便于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其他有关报刊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我们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共计2235个简化字,只对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计6个字)做了调整。

根据国务院《通知》的精神,我们积极与各相关单位研究,制订了一系列规范用字的规定。如会同铁道部、交通部、海洋局、测量局和中国地名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与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与商业部、经贸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了《关于企业、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正式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商标用字规范化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将方方面面规范使用汉字的问题具体化、法制化了。1986年7月,福建开展了全省“敦促全社会文明用字”活动,对市区、城镇的商店招牌、店堂、橱窗、广告、海报、路标、站名等用字进行了一次普遍检查,并敦促有关单位对错处加以纠正。这就把上述那些规定付诸实践,逐步形成社会风气。对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加以宣传推广。

在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实践中,也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如:方言地区如何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在广播、电视中作为统一用语,但在方言特别严重的少数地区,如广州,又如香港,有相当数量的人还不太懂普通话,有些方言用普通话难以准确表达。1987年3月我们去广州时,当地同志提出了这个问题。经过研究,我们的意见是在特殊地区,在一定时期,可以有几个时段采用双语广播的办法,但比重不宜太大,不能减弱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力度。与此相关的是电影、电视剧中,要力求少用方言,有些可用可不用的方言,应当力求不用。

二如:戏曲中如何推广普通话?我们提出,传统的地方戏曲如粤剧、越剧等,可一如既往沿用方言,不然就没有传统戏曲的特色了。新编的戏曲节目,则要尽可能推广普通话,减少方言语音。我们还组织编创和加大宣传一些提倡普通话的戏曲节目,如侯宝林早年的《戏曲与方言》就很有感染力。

三如:按《简化字总表》用字,遇到繁体字怎么办?我们说,一切书报印刷品,必须严格以《简化字总表》为准,个别旧习惯使用的繁体字,只可以在《总表》规定的用字后加括号注释。当然,古籍重新排印,仍应保持原来的字体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