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7 01:21:2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有了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以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进行了重大调整或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不管如何改革,有几个东西将始终保持不变,那就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变;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不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不变。但是,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定义等却在不断变化。人才和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生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高等教育头等重要的问题。

一、让教育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培养什么人才问题上, 长期来,我们国家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应试型人才还是素质型人才?什么是素质?所谓素质就是指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内在因素。正是这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者换句话说,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两种基本观念、基本模式。与此对应的基本教学模式便是注入式和启发式。市场经济呼唤素质教育,计划经济培养应试型人才。把高等教育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能最大限度适应转型期人才市场的需要,而高等教育必将出现勃勃生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基本上是应试型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知识单一,其优点是专业对口,上岗能用。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应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思想上的反映就是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这种教育模式受到挑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计划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仍然是主要的;再加上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还不完善,它的负面影响,比如短期行为、立竿见影等价值观,更加剧了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和观念。其实,即使是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很完善的国家(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应试教育模式也依然会存在。因为,只要“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会同时并存。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么多年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虽然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应试型教育。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应试教育改多而效少,说明它有生命力。既然有生命力,就说明它不止包含着合理性,一定还包含着必然性。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加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尽快让高等教育同市场接轨,主动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我们国家把市场观念引入高等教育后,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1、注入式教育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有人明确指出、并严厉批评了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缺点。比如,批评注入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老师与学生关系上重教师的绝对权威,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重知识的灌输,轻知识的消化;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重教的主导作用,轻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效果上重分数的高低,轻能力的强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当今的教育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是围绕知识的讲授而进行的。教学评估也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虽然报刊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价值观念、健全人格等,但是,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这说明什么?说明知识是头等重要的,怎么改都行,但不能没有知识。的确,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太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在现行大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而且教学环境也不够宽松、不够理想。

注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可以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在课堂上把全部问题解决。正是在这种模式之下,有不少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功能上发挥得很好,思路明确、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你听了他们的课会是一种享受;对学生来说也具有立竿见影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好老师。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有另一种类型的好老师。他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观点,你听了他们的课会受到一种启发。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潜在的,也许若干年后才会让它们有所领悟、有所体会。其实我们主张的不是前一种,也不是后一种,而是二者的辨证统一。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把问题讲不清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把问题全都讲清楚的老师也未必是好老师,只有那些刻意把问题讲清楚而又给学生留下适当空间的老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老师。

有人把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太落后。因为他们认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于是主张转变教育观念,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开始就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而存在的。素质教育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从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到学生的自学为主;在教学任务上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到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从注入式转到启发式;在学习目的上,主张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在教学观念上提倡研究性教育;在哲学思想上,批判实证主义,主张建构主义。

2、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强化知识的传授,而素质教育的特点则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挑战过程中,很快认识到了应试教育本身的合理内核知识。于是,不断扩张自身的内涵,最终把素质教育定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素上。明确指出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深厚的知识,不可能内化为更高层次的心理品质,而能力则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知识的素质是空虚的,没有素质的知识是凌乱的。大学原本就是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它的第一要务;老师认真教书,学生认真学习则是他们的天职。然而,这种内涵扩充后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了,因为它已经具有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的特征。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它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企图消解它、或拒斥它都是形而上学。但是,我们并不主张应试教育,我们主张的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是因为面对培育还不完善的市场形势,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有前途,学校才有前途,高等教育才有前途。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主张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就是主张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介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一个综合训练和提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教师,教完一门课并不难,难的是教好一门课,而要教活一门课就难上加难了。因为这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要求教师有特殊的知识超越。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融合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介绍中,我们就能以立体方式把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全方位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启发了思维、提高了素质。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提倡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但我们并不主张怀疑一切,特别是传统。笛卡尔怀疑一切,但他从不怀疑自己,于是便有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主张,便有了他开创的二元论哲学。再说,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向传统说个“不”字,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甚至是自己生命的。哥白尼挑战“地心说”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场革命,然而,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却不得不选择在逝世前三个月出版;白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会处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宣扬“日心说”,1633年被罗马教皇囚禁,直到1642年逝世。注意到传统就是浓缩了人类精华,因此,不是什么传统都可以挑战的。于是便有了继承和发扬的传统主张,便有了批判和扬弃的现代文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应试教育模式已显露出它自身的弊端,但决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当然也不是保护,而是维护。保护是不允许它受到任何伤害,而维护则可以将它改造和组装的。

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不休、应试教育受到挑战依然是应试教育时,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瞎子摸象的故事。传说有几个瞎子想知道大象是什么,便约在一起对大象进行“认识”。瞎子要认识大象只能用手摸,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把扇子;另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柱子;第三个瞎子摸到大象的尾巴,则说大象是一条绳子……这就是瞎子对大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具有形而上学的“简明”特征。当然,这仅仅是认识的开始。由于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会争论不休。如果有一天他们的认识能够进一步深化,他们会发现,原来这场争论只不过是形而上学之间的一场争论。认识的“本能”驱使他们去寻求一种共识,决定对大象进行再认识。设想他们可以改变条件,比如交换位置,或者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考察”,他们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不会再坚持大象是扇子或者是柱子,他们会不得不承认大象是扇子、也是柱子。追求认识“简明”的他们感到了茫然与困惑。因为,他们本想知道大象是什么,结果发现它什么也不是。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认识已经升华,如果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大胆假设大象既是扇子又是柱子,就说明他们的认识已经从形而上学上升到辩证法了,而瞎子也就成了盲人哲学家。

正如瞎子摸象一样,我们并不主张单纯的素质教育,因为,最好的教育模式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我们主张二者对立统一决不是主张它们半斤八两,而是强调在一些时候(或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应试教育为主,另一些时候(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素质教育为主。当一种教育模式为主时,一定还存在着或潜存着另一种模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竞争,社会的需求,市场的杠杆注定了这两种教育模式必然要互相转化。 参考文献

[1]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学术论坛.No. 1, 75(200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2)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形成了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素质教育就应否定应试教育。

二是口头上大喊素质教育而实际上却大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喊的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

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与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简言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这种情况下应试能力也就呼之欲出。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注重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其次,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能否顺利完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对教育提出根本要求。然而,俗话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一项百年大计,应该看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探索过程。

素质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能力教育。在教育的各项任务中,由于掌握知识的情况是最容易进行准确测量的,所以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是以知识,甚至是有限的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考评的标准。这也是传统教学以教材为纽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重要原因。在目前升学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没有知识的武装,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而检验知识掌握的情况,就要由考试来体现。

二、应试能力的本质。

1.淡化甚至取消考试论

人们之所以对考试持否定观点,是考试制度本身有缺陷或弊端,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考试,可以认识到它对能力的培养既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当中,学生单纯地追求升学,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社会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这样一系列错误的认识,助长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错误的教育倾向。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试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二是“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由于中考、高考对中小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按这个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重视共性、统一,漠视个性,从而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整个基础教育都严重的存在应试化的倾向,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学校追求升学率,过分夸大考试的作用,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和学校的惟一标准,这就是应试教育弊端的写照。因此,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2.继续沿用考试论

是不是考试有不好的方面就取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考试的目的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一个考核手段,是现阶段较好的公平的方法。从考试的功能看,考试始终有测量、考察、检验、甄别、评价人的意义,而且由于其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特点,所以它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选拔人才机制,它那坚持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竞争精神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脱颖而出,这正是教育的平等性的重要体现和保证。取消和淡化考试,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但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测量呢?只通过能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考试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在学历教育中,考试能起督促、诊断、改进和测量教学的作用,所以考试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强化考试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弱考试的消极作用。西方哲人曾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在求学时期,迎接考试的挑战,培养一些应考的能力及心理素质,又何乐而不为呢?

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对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考试的结果评价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只有正确地、科学地实施考试,就完全可以引导素质教育走向既定的目标。同时,可以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正确的考试,可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应试能力和素质,提高青少年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只要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建立一套反映学生素质的客观衡量体系用于教育,那么现实中就不会出现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情况,也许反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澄.从我国教育的历史发展状况看当前的教育改革.《商情》,2010年第8期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3)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述

(一)素质教育培养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是把具有人的基本形态的高等动物培养成为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的人,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的能力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综合能力。

(二)应试教育培养的应试能力

应试教育指培养学生应对选拔考试的能力、强调考试成绩、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及其模式。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20世纪80年代,国家正在建设,急需人才,应试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一特殊时期,应试能力凭借其外显性、可量化的特点作为一种通过短期训练便可达到一定水平的能力应运而生。面对人们在认知上的扭曲以及中外专家的批判,为“应试教育”正名刻不容缓。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长久以来,人们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误区,认为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片面地评价“应试教育”,认为它背离教育方向,采用刻板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效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终极目标,其死板的教育模式与单一的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价值和学习意义的唯一指标。

其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强调培养综合能力,“应试教育”强调应试能力,应试能力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试能力是对综合能力在当今社会下选拔考核的积极运用。“应试教育”虽有弊端,曾遭到中外专家学者的批驳,但其优势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应试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选拔竞争中应试能力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如果对综合能力在选拔考试中进行恰当的积极运用通过发挥应试能力外显性、具体可量化的优势以弥补综合能力的不足。所以培养应试能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迫在眉睫,只有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才会对改变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学生采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窘迫局面。

(一)二者有机结合是时代呼唤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内外专家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想要实现教育的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无疑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选择。

(二)二者有机结合符合教育规律

根据不同考试的性质,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能够发挥教育重视评价,轻视选拔的功能,重视“人”的价值。重个性、轻共性的观念才能教育出一个个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人。重过程性评价,轻终结性评价,才能使教育有其应有的积淀,不至于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

(三)二者有机结合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

只有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教育目的。

三、出现偏差的原因

导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出现偏差的原因如下:

(一)教育改革陷入困境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政策对教育改革的问题源定位出现偏差,导致教育犯了改革起始性错误。

2.把教育问题与政治问题、教育问题与管理问题以及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混淆,使得教育改革越改越乱。

3.决策执行人员出现了角色错位或不作为导致教育改革停滞不前。

(二)教育公平实施不到位

1.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2.学校条件、所处地域的经济、文化状况等的不均衡。

3.家庭出身决定了所处阶层与社会地位都会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庭教育观念功利化,失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教育内容片面化,假期一到就上各种预科班,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3.教育方式错位或越位,家长为了让孩子节约时间学习,又一味地替其包办一切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4.评价方式单一化,出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尴尬局面。

四、应对策略

针对如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出现偏差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并加强研究,找寻出现偏颇的原因,应对策略如下:

(一)改变不作为,各司其职

首要举措是要实施改革的问题源进行梳理,清楚问题源后再在制定决策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与有关专家、学者、一线的老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论证,并对其前因后果进行必要的规划、设想,政策颁布后对政策执行实施强有力的监督。

(二)财政支出适当倾斜

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要加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实现“教育先行”。不但要强化财政支持力度,使教育财政惠及各个地域尤其是偏远山区和经济落后区域,使财政资金惠及面最大化,而且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4)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232-02

当我们提到“素质教育”一词时,总有抱怨的声音,认为“素质教育”是唱高调,导致“素质教育”执行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如果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那么“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有一线的教学老师抱怨领导“不知民间百姓疾苦”,就不会出现“素质教育”喊得山响,“应试教育”抓得严实的窘境,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借助应试能力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的现象自然水到渠成。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述

(一)素质教育培养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是把具有人的基本形态的高等动物培养成为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的人,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的能力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综合能力。

(二)应试教育培养的应试能力

应试教育指培养学生应对选拔考试的能力、强调考试成绩、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及其模式。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20世纪80年代,国家正在建设,急需人才,应试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一特殊时期,应试能力凭借其外显性、可量化的特点作为一种通过短期训练便可达到一定水平的能力应运而生。面对人们在认知上的扭曲以及中外专家的批判,为“应试教育”正名刻不容缓。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长久以来,人们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误区,认为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片面地评价“应试教育”,认为它背离教育方向,采用刻板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效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终极目标,其死板的教育模式与单一的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价值和学习意义的唯一指标。

其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强调培养综合能力,“应试教育”强调应试能力,应试能力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试能力是对综合能力在当今社会下选拔考核的积极运用。“应试教育”虽有弊端,曾遭到中外专家学者的批驳,但其优势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应试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选拔竞争中应试能力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如果对综合能力在选拔考试中进行恰当的积极运用通过发挥应试能力外显性、具体可量化的优势以弥补综合能力的不足。所以培养应试能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迫在眉睫,只有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才会对改变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学生采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窘迫局面。

(一)二者有机结合是时代呼唤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内外专家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想要实现教育的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无疑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选择。

(二)二者有机结合符合教育规律

根据不同考试的性质,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能够发挥教育重视评价,轻视选拔的功能,重视“人”的价值。重个性、轻共性的观念才能教育出一个个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人。重过程性评价,轻终结性评价,才能使教育有其应有的积淀,不至于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

(三)二者有机结合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

只有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教育目的。

三、出现偏差的原因

导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出现偏差的原因如下:

(一)教育改革陷入困境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政策对教育改革的问题源定位出现偏差,导致教育犯了改革起始性错误。

2.把教育问题与政治问题、教育问题与管理问题以及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混淆,使得教育改革越改越乱。

3.决策执行人员出现了角色错位或不作为导致教育改革停滞不前。

(二)教育公平实施不到位

1.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2.学校条件、所处地域的经济、文化状况等的不均衡。

3.家庭出身决定了所处阶层与社会地位都会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庭教育观念功利化,失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教育内容片面化,假期一到就上各种预科班,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3.教育方式错位或越位,家长为了让孩子节约时间学习,又一味地替其包办一切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4.评价方式单一化,出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尴尬局面。

四、应对策略

针对如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出现偏差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并加强研究,找寻出现偏颇的原因,应对策略如下:

(一)改变不作为,各司其职

首要举措是要实施改革的问题源进行梳理,清楚问题源后再在制定决策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与有关专家、学者、一线的老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论证,并对其前因后果进行必要的规划、设想,政策颁布后对政策执行实施强有力的监督。

(二)财政支出适当倾斜

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要加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实现“教育先行”。不但要强化财政支持力度,使教育财政惠及各个地域尤其是偏远山区和经济落后区域,使财政资金惠及面最大化,而且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用。

(三)实现家庭教育的回归

由于家庭教育长久地被人们忽视导致教育的不平衡,要想改变现状不得不采取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的回归。不能不顾后果地“望子成龙”,采取不切实际的举措让孩子成为“尖子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要一味认为孩子小,什么事情都认为他不懂而不屑给他解释或者一味替其包办,要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平等对话。不要假期一到就让他补英语、补数学等上一系列的预科班,要对其实施宽松引导,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总之,我们要不断审视与反思“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此有准确认知和定位,以期发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教育”培养的应试能力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当今社会下得以积极运用的有益借鉴与尝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国民素质”成为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内涵和关系的理解存在偏颇,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这是教育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应试教育是指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知识作为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重视知识而轻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获得,在选拔考试中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素质教育是在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素质的养成,价值观的生成。

二、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现在在普及教育,中小学教育已经得到了人人有权享受,但是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很稀缺,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更加的珍贵,还并不能得到普及。在这种状况下,最公平的做法也就是采用较公平的选拔方式,虽然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不少学生从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到如何提高分数,但它却是一个很公平的选拔方式。否则优秀的教育资源很容易被金钱渗透被权势所侵蚀。素质教育便成为一个幌子,成为和以钱谋私的借口。富裕的人更加的富裕,贫穷的人更加的贫穷。相对农民而言,再也没有翻身的日子,即使满怀学问和才华也很难找到伯乐。这样发展,教育并不是使人们越来越缩小差距,平等,而是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教育将会成为一种权势和金钱的象征,学校成为贵族学校,人们之间也逐渐划分出等级。

从评价制度来看,考试虽能不能完全的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潜能,或者说只能表现出考试者一个侧面。但是相对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公正的制度。它有一定法定程序,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计分方式也叫科学,也越来越透明化如网上公开。让那些想搞暗箱操作有权有势的人避而远之,打消念头。只有考试,才使考试官避开了应试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基础等因素,对所有应试者一视同仁。

三、应试与素质教育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都有其合理性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两种理念,但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必经的两个阶段,在建国初期,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大多数人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精神文明建设了,那时的重点是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需要的是大量的适合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这是教育模式必定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以适应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当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温饱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一部分人开始过上了小康生活,国家要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折射到教育事业,就是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的培养。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一手抓知识,一手抓能力,培养出高知识高能力的社会性人才。

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看,在一个学校发展的前期,文化底蕴不厚实时,为了求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追求升学率,重知识的传播轻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有时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学校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升学率,为了追究学校的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单一的追求学校的升序率,重知识轻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注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学生的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并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生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奋斗。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前进的良性循环。

四、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摒弃与发展

1.从“学”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侧重把知识讲得详尽又详尽,细上再细,却不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的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知不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也缺乏了对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兴趣。所谓的“高分低能”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而素质教育不但强调学生的学,还强调学生的思。学与思必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这个理念的转变是对素质教育批判性的发展。肯定了应试教育中注重知识文化的掌握,但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本、教室为中心的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而注重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性的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来弄去脉,并学会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2.从以“教”为主到“教”与“学”的合二为一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而是要求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结合,此外还要求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应试教育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对较独立的。一方面是老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一方面是学生负责学习和吸收知识。但是老师和学生之前很少有交流和沟通。并且一堂课的节奏主要由老师控制,如讲课的快慢、内容、内容的多少,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素质教育在教的过程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授课内容的多少和程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同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的摈弃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舍弃。我们不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提倡,就彻底否定应试教育。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在对前面教育事业全盘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议――改革开放30年实施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7)

20世纪末,中国大地兴起“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潮。由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极大程度地切近和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在理论上有效地弥补了现实教育即“应试教育”的不足,以至于它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叫好。一时间,大家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颇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是,经过了近10年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思考,笔者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应试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前景如何?的确,需要思考。笔者在此试图用冷峻的思考、中庸的态度和理性的结论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素质――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具有本原意义的组成部分。素者,元素、要素也;质者,质地、本质也。一个是有待于组装的零部件,一个是这些零部件抑或零部件实施组装之后器物的成色及其好坏,而素与质又共同组成一个特定社会人的最内在、最起码的,即具有“底线”性质的定在。素质,从词源意义上讲,强调的是人先天的自然属性,但既然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以致在实际上自然的属性被摆在了一个人所共知、不说自明的,甚至是带有公理性的位置上,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前提条件。失去了它,或者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健全的话,就会使另外一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为教育能够起到显著塑造功用的体现往往又集中在后天的社会属性上,所以,素质的社会属性从而显得更加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所谓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就是围绕着受教育者素质的优化与提高而实施的一系列灌输、传授、影响和塑造的活动。而受教育者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素质实实在在的改善,则是整个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之所在。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把素质教育定位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便使之进入社会时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具备的公共性、基础性能力培养的话,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理应受到肯定。人的发展,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性的任务结束之后,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但不管其朝向何如,毕竟它应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应有一个坚实的点,这个点就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抑或叫素质教育的聚焦之处。无论把这个焦点规定为“德、智、体”三个元素,还是把它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元素,从理论上讲,人们对此都有一个潜在的认识,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素质。对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就是我们基础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没有满足于上述的解释与分析,而是将有关理论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升华,在高扬于旗帜上的纲领性宣言里明确地告诉世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包括“三大要义”,即“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素质教育还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作了阐说,其整个思路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幅迷人的图画!

素质教育就是这样带着它的宗旨、要义和预期目标等一揽子方案,满怀着涤荡教育领域里一切污泥浊水的气概来到了现实中间。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素质教育,作为试图否定“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教育思潮,它所声明和包含的优越性是否足够将“应试教育”淘汰出局呢?这些我们没有必要匆忙地下什么结论,最好是先将其对手――应试教育――进行细致的考察之后,才能作出最后的取舍。

其实,所谓的应试教育,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潮,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目的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它来源于“试”,服务于“试”,其自身也随之在不断地“试”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一幅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画卷。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其副作用在某个既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程难度过大、强调共性、忽视个性、考试的次数过多、考题古怪等等。总之,与素质教育的理想是相差太远,甚至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表现得有些残酷。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竞争,远不如素质教育所标榜的那样,在一派轻松愉快、温情脉脉、莺歌燕舞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它是严峻的,无法容纳任何的虚幻与想象。学校既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象牙塔”,它不在“天国”而在人间,它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实实在在、鲜活生动的组成部分。社会实存的一切都会程度不同地辐射和影响到教育领域,社会运行的所有规律也都会在学校这个社会的“微缩景观”里得到实在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资源只要不是无限地宽广和富足,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只要不是完全没有优劣和差别,那么,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一定的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充实、壮大和完善自己,在人员方面也会按某种特定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组成部分”。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试可以说是一种简便易行、清晰明了的选择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考试指的是广义的考试,不仅包括书面的、口头的,而且还包括使用其他方式实施的各种选择)。既然考试已被公认为是人才选择的方式中最简单、明了、公正、准确的模式,那么,考试的盛行和被人推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检验,作为衡量某种“成品”的客观标尺,作为攀上人生某个高度并能得到公认的有效证明,容不得人们对它不予以高度重视。正是由于有了这般的重视,才决定了它得以赢得“指挥棒”和“调节器”的桂冠。现实中,人们主观上重视往往具体地物化并落实为客观上的目的性、针对性十分明确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而这种为应付特定考试所作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上大加鞭笞、指责,然而在实践中又理直气壮、我行我素的应试教育。

要考试就希望顺利过关。要顺利过关就需用考什么学什么。要学好考试的内容就须得排除任何干扰。要排除干扰就得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放在一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傻瓜才会去下大力气钻研和捣鼓那些与自身的需要不相吻合的玩意儿。“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类社会自觉遵循的最经济的生存和处世的原则。时下,尽管大家讨论的“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涵义所涉及的还远没有如此普遍的层次,它不过仅仅是素质教育相对应、与基础教育相对应,说白了甚至只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为标志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的存在是一定社会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但是,从一般和普遍的意义上理解客观存在着的那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对于实事求是地抑制和调适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习惯于蜂拥而上、不顾后果的做法,总算是树起了一道理论的栅栏和思考的规范。

三、形上之素质教育与形下之应试教育可价值互补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辩证关系的至理名言,为我们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互关系指明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在人类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适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 ,教育及其发展的阶段与模式并非是人类选择上的任意,它是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反映。无论素质教育的思潮还是应试教育的做法的出现与存在,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可能性,它们是特定本质的外化和体现,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抑或向其它什么教育模式的转化,本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揠苗助长的做法,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应试教育在一定历史阶段、即理想社会到来之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道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类在某个具体领域里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存在和涵盖于更大范围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中,不存在脱离整个大环境而单独实现其自身的可能性,小理想要服从大理想、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一位经典作家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解放自己的教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存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毛病,我们完全可以顺应客观的社会规律去修补和匡正,而不应该试图消灭和取缔。应试教育的弊端,当年“废科举”时人们已经认识得非常充分;应试教育的不足,亦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然而,令国人所没想到的是,我们的科举废了,西方却把它拿去发展成了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的“文官制度”的基础;“”中,考试被取消了,别人却在这难得的时光里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取消考试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仅用空洞和想当然的所谓“德才标准”选拔人才的做法,其弊端、其流毒更甚于应试教育不足的千倍、万倍而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我们极力地反对、否定和取消考试以及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一系列训练、培训等应试教育活动,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就会落后,就会倒退!这一点已经成了我们全民族交过巨额学费后的体验与共识,以至于谁也不敢公开地反对考试,反对的只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但是,因为这种教育活动是符合规律的、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所以尽管反对的声势似乎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则无异于隔靴搔痒。

至此,读者如果认为笔者是素质教育的反对者,那就错了。

从上述素质教育所展示的宗旨、要义和思路看,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去反对它,而且还要根据教育事业的客观实际,不断地去补充它、完善它、发展它。目前,素质教育虽然还仅仅是一种理念、一个方向、一次探索,尽管它叙述和展示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实现,但是这个“乌托邦”(“乌托邦”本来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指的是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这里用的就是本原的含义,并非指什么“空想”的意思)毕竟为人类教育的理想目标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实的镜子,来参照、弥补和纠正其漏洞和不足。从长远和抽象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理想永远是一种昭示和引导,能够使现实的教育活动不至于失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从具体和现实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内涵起码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又一种新的说法,有利于我们通过新的角度来理解、把握法定教育方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中,素质的含义、全面的思想、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目标等等,都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强化。从法律权威性的角度理解,完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部思想就是《教育法》精神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生发和理论延伸。比较《教育法》的规定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家不难看出一个简练、一个细致,一个经典、一个生动,相互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有趣的是,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思路继续探索,我们还可以惊奇地发现:曾几何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被炒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所谓“论争”,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喜剧而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说明了它的存在是以思想性、观念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是关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道”的思考。所谓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核心总是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如:为什么培养人,即培养人的方向、性质和出发点;培养什么人,即培养人的目标、规格和标准;如何培养人,即培养人要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形式和方法等等。素质教育不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而且还是层次较高的带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颇具高屋建瓴的哲学味道。而应试教育恰恰相反,它不仅没系统的理论,甚至就连公开打得出来的旗号都没有。虽不排除从事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同志在日常应试教育的实践中不乏闪光思想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它拔高到形而上的层次。这是因为应试教育本来就不是与素质教育旗鼓相当的理念,它只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能够操和的方法和手段。与教育思想务虚的能力相对比,它务实的性质则属于形而下“器”的范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运用这个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把国家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在课堂的每一节四十五分钟之中的。所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社会存在,它们的本质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外化为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虚实结合的共存为我们时代在教育领域里构筑了一道现实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教育界热点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论争,经过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事业的理想设计,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它的存在能够对现实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昭示作用。作为教育的目标、规范和准则,它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自身的定位,避免那种摆出一副救世主无所不能的样子这也想管、那也想干,但事实上什么也管不好、什么也干不了,甚至还将自身陷入到什么都不是的虚幻境地的状况。应试教育作为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只要我们不再对它存有偏见,不再把现实教育中的所有问题都一股脑儿地推到它这个“替罪羊”身上,应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在一起,完全有能力把素质教育的理想一步步地逐渐变为客观现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的、逻辑的和现实的基础,两者之间应是理论与实践、规范与行为的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以及现实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范的现象,肯定需要规范,但只有在理想的引导下锲而不舍地对现实进行改良和弥补,教育事业才会在周而复始的“失范――规范――再失范――再规范”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吴紫彦.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Z].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3]黄白蓝.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4]陈白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5]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8)

一、实施素质教育无须回避考试竞争

在那些说起“应试教育”就讳莫如深的人看来,洪泽二中的业绩很平常,它未能超越“应试”的功利性,甚至还有些保守。但改变是个过程,冷峻的现实并非是不“说”就可以改变,不“说”就可能超脱的。洪泽二中不附庸简单化的“转轨”说,不搞既轰轰烈烈也扎扎实实的两套车,而是坦率地说它要突破“应试教育”的重围,扬眉吐气,还认为这是回归教育教学的本真。它创造的业绩的确重在“高考”,但它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高考本身”,而在关注“人的发展性向的选择”、促进“适合个性的发展”,它是要突破单一文化课的比拼,超越滋生“考奴”的狭隘处境。它说的“基于应试教育的突围”很现实,我宁可认为它是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突围,它是在寻求能实践的办学之路。

到底是否真有一种素质教育,它可以超越社会评价,超越考试竞争,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不问能否考上高中、高中不问能否考上大学)而享有高质量教育的声望?是否真有一种“应试教育”,它可以全然超越人的素质发展,把人培养成简单的考试机器?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偏要与考试竞争划清界线,应对考试竞争偏要以素质教育百般遮掩,却不能实事求是地承认它们的必然联系,这是否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我们把素质教育描绘得不食人间烟火,让误解它的人敬而远之,把考试竞争都说成极端化的“应试教育”,让误解它的人愈加误解,这究竟能有多少实事求是的可行性?

我认为只认定如此泾渭分明的两种“教育”,可能是用形而上学的办法独撰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的问题,有可能不是真问题。所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其实也不合逻辑,它把教育评价和教育目标弄成非此即彼的关系,让人们误解为要考试竞争就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要考试竞争,这如果不是想要抵制实施素质教育的话,就只能是有些迂腐吧?“应试教育”只能是教育考试竞争的一种极端形式,而超越教育考试竞争的“素质教育”是另一种极端,许多教育事实是在它们中间发生的,有意义的教育思考,也应该关注它们中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旨在促进教育和教学的评价不冲突,也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不冲突,任何意义上的评价和选拔都不会拒绝高素质的人才。

二、以兜底为重心才能普适全体学生

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我认为,只有以“兜底”而不是“拔高”为重心,才可能普惠也普适全体学生,否则谈均衡就可能是个永远的乌托邦。洪泽二中没有“第一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却选择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它想要帮助全体学生突围“应试教育”,显然是以兜底为重心的选择。它的朴素的设想,是让文化上有基础的走文考之路进高校,让专长上有潜能的走特色之路殊途同归,让其他学生也能夯实基础健全人格练就技能,同样造福社会。它的普适的愿望,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有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所以主张“不以文化课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不以损伤自尊为代价排定学生”。

洪泽二中曾经把学生走向成功的渠道概括为三条大道:它把为学业基础优秀的学生铺设的、通往名牌本科院校的称为“金光大道”,把为学业基础平平的学生铺设的、通往各类高校的称为“银光大道”,把为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铺设的、通往高薪就业岗位的称为“阳光大道”,这些“道路”的名称显然有些附庸“社会上最看好的”之嫌,但这毕竟还是让“阳光”普照到了每一个学生。而在学校发展的进一步思考中,它又把这三条大道拓展成“五大特色工程”,这种拓展主要是让“阳光大道”拥有了职业教育、国外大学课程预备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三种特色工程的保障,这依然是为着每一个学生。它如此设计的成功渠道,因此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中所要求的“全面推动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一致起来。

我认为,以兜底为重心普适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中的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中的“第二中学”的觉悟。它超越了简单地鼓励拔高、追求卓越的取向,超越了单向度关注优质,试图以优质拉动薄弱的取向,体现的是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这样的觉悟,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再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是成了一份办学的责任,它把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心,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联系起来了。这样的觉悟,也让被优质教育与被薄弱教育并存的现实,不再是“第二中学”发展的困境,而是成了它崛起、复兴的前提,它让“第二中学”清楚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可行性路径。它因此不再盲目地与“优质教育学校”比肩,也不再以“薄弱学校”妄自菲薄,而是优先考虑一所被薄弱的学校究竟能够承担什么,被薄弱的学生们究竟需要什么。它宣示“走进来的是基础薄弱的中学生,走出去的是德艺双馨的本科生”,这虽然有些坦率,但谁能否认这是一种责任担当?

三、以多元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全面发展加特长”解释素质教育,这的确有些简单化。但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完整性的学业质量,也需要支持个性化发展的土壤。人的发展性向有区别,人的潜能展现有先后,教育培养人因此需要发现这种区别,理解这种潜能。贝校长说他觉得学生就像是还没有切割的玉石,切割开之后才能判断出它适合做什么,才能决定教育如何帮助他。洪泽二中既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认为“适合个性的发展是素质发展的乐土”,所以想方设法地引领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并为此创设了以多元为特色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差异教学。这与其说是为着成功突围“应试教育”,毋宁说是借助“应试教育”帮助被弱势群体的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它理解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冲突,还因为它不只是发现了被弱势群体的学生们在现行的考试竞争中处境不利,他们够不到那些竞争的课程,而是还发现了他们人人都有潜能,都有优势,都能学好,他们是因为得不到他们能学好的课程,才无辜地成了高考竞争教育的陪衬人。它因此选择关注人的发展性向,促进适合个性的发展,并以此来突破“应试教育”的重围,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的“突围”?

洪泽二中的一些作法,都是为了践行它主张的“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有机融合”,所以是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作出的选择,它提供给我们的,是实践的启示。

它采取基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主张尊重差异、发展个性、激发潜能。通过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帮助他们弄清楚“我的优势,我的特长”,梳理自己发展的兴趣,寻找个人发展的自信,研制“以特长求发展,为发展挖潜力”的个人发展规划。它在这样的前提下实施关照差异的分层教学,与旨在选拔高低、区分优劣的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不同,它要求不以损伤人的自尊自信为代价,不以考试分数为依据进行分层,它认为向“优秀生”倾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做法,是对大多数学生的戕害!这与其说是分层教学,不如说是一种尊重差异的分类教育,这样的教育朴素而且也能普适。

它认为教育模式的生命在于课程设置,为此设置了多样化的校本、生本特色课程,使灵活自主的选课成为可能。它既鼓励学生各取所好、各得其所,自主自由地发展,寻求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途径,同时也要求选课与高考吻合,还要适应地方的统测检查和评估。它认为只有这样既能释放也能规约、既能学得好又能考得好的选课才“有一定的生命力”。这样的生命力或许不是最理想的,这对所谓的“转轨”说而言,几乎就是附庸“应试教育”,但就一所生存困境中的“第二中学”而言,至少是比较优化的合适选择。何况它一直在研究“大班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个别化教学”,一直都在尝试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量体裁衣的合适课程,创设多元化有差异的教学模式。更何况它的一支教师队伍,为了实施如此的课程和教学,一直都在“力求做到一人一案,起码做到一类一策”。

它认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有效教学,为此它的教师团队自“十五”起,就致力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三个转换”的教学思想,还概括出了“四步转换教学法”。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为着“以多元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实践中历经不断尝试、反复推敲概括出来的,没有高深理论的支撑,也说不上严格的科学“范式”,但是能操作、讲实用、有实效。譬如为了给学生提供初始的启动和长效的内驱力,他们提出由“带着问题学”转换为“学出问题来”,这个“转换”就是一种很实在的教学思想。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凭着一支教师团队的事业良心和集体智慧,在长期的坚韧的追寻中生长出来的,它不是哪一个人的奇思妙想,也不是哪一方的灵丹妙药,而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牵动着教师的教育情怀,逐渐完善的,因此称得上是草根化的、本土化的、洪泽县第二中学的。

四、基础教育只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基础

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不为被尊重或者被歧视所累,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起点。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所“第二中学”,洪泽二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走进未来社会的通行证,选择了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突围”,它作出的努力让人欣慰。但基础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基础,如果以这样的认识来讨论它的未来发展,应该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9)

2、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观,强调各种基本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

3、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条件。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只选择合适的学生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魅力、令人憧憬的时代。她将是一个科学世纪、美学世纪、信息世纪。而这些能否实现,都将取决于人类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状况,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整体素质,取决于有一批有特长的高科技人才。

所以我们必须改善目前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坚持“素质加特长”的办学途径,这是21世纪教育人才的召唤,是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素质加特长”的办学模式,它的期望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品德好。学生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意识,有开放意识,诚实、勤劳、正直,心胸开阔,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二、基础牢。学生有比较扎实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知识有广泛的兴趣,主动学、知识面宽,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三、体魄健。有健康的体态,健全的生理机智,健康的心理,性格开朗,意志顽强,能自控、肯交往,有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有责任感,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能力强。有一定的表达力、计算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实验、操作、创造的能力,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等。

五、有特长。在各育、各科都达到基本要求的条件下,有一门专长。

那么,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呢?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1)

一、 重视自主学习

物理学科需要记的知识很少,如果死记硬背的话,一节科的内容,要不了几分钟就记住了。但是,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仍然不会运用,等于什么也没学到。所以,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认真自主阅读课本,思考、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运用多种手段,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这样获得的知识就变成自己的知识,就能灵活运用。就能够只需做较少的练习题,就能达到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记忆,灵活运用。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机械训练的枯燥无味。

二、 重视学生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对于有条件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一定让学生到实验室去进行实验探究。去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这样对于重要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会有一个深刻的领会与理解。有利于更好、更快的掌握所学知识。对于实验探究性的题目学生回答得也更加得心应手,实验探究的细节、注意事项等也掌握得更加牢固,不容易忘记。

三、重视学生小实验。

学生小实验,往往取材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地等的限制,使学习变得轻松、灵活、有趣。物理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的学习,往往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来帮助理解与掌握。例如学习长度的测量的知识时,学生自己测量课本的长和宽,一页书纸的厚度,身高,臂长,一步的距离,教室的长、宽、高,操场的周长等;学习时间的测量的知识时,他们测量了自己心跳一次的时间,呼吸一次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等;学习速度的知识时,他们测量了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百米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等;学习声学知识时,自己利用橡皮筋、细钢丝、笔帽、尺子等研究了音调、响度的决定因素,用吃饭的小铁盆、碎纸屑研究了振动产生声音等。总之,只要我们引导到位,学生身边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被他们用来进行实验,几乎所有物理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来学习。我们很容易想象到,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知识会学习得很轻松,很牢固,也不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也能应付应试性的评价。

四、重视小制作。

小制作,既是所学物理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是对物理知识的再学习。学生在认识到知识是有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声学知识时,利用竹竿筒筷子等制作了哨子、笛子等,用竹板制作了快板等。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利用硬纸板、废旧镜子制作了潜望镜,利用硬纸板制作了针孔照相机,利用中间凸起的玻璃瓶底制作了放大镜、简易照相机,利用玻璃片万能胶等制作了水三棱镜。在学习重力的知识时,利用重心的知识制作了不倒翁,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知识制作了水平测试仪。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学生利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小瓶、吸管、自行车气门芯、橡皮筋、注射器等制作了潜水艇;利用小胶瓶、碎铁、广口瓶等制作了悬浮瓶;利用白油光纸、竹篾等制作了孔明灯等。我们不难看到,只要学生开动脑筋,他们学习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小仪器、小玩具。

五、 重视小论文。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实验探究中,在小制作中,总会有一些心得体会,有一些创意,有一些灵感。如果不及时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淡忘了。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心得及时地写下来,并进行总结拔高,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材料,进行推广的话,会对更多的同学产生影响与帮助。这不仅会对写小论文的同学是一个提高,而且对他也是一种鼓励,会激发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同学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六、 重视新科技。

新科技,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新科技时,会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会激发他们树立现身科技的远大理想。这对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神舟飞船,神龙号深水潜艇,北斗导航卫星,预警机,辽宁号航母等,学生在了解后往往都会激动不已,兴奋异常。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