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3 04:42:46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1)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们参加xx大学“青春建功,实践成才”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xx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x月x日至x月x日的三天时间内,我们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 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在调问卷查中,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在被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77%的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了。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68%的留守儿童认为如果政府努力帮助他们,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好。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怎样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2)

不再“留守”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他们或是被交付给爷爷奶奶抚养,或是跟从父母到处流浪。从此,他们的生活比其他普通孩子少了许多,也多了许多。为了能更好的关注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儿童成长、成才,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竭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因此小组成员组队,精心准备工作,在一起开会,讨论相关工作的开展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属于我们的“心手相牵,爱暖朝阳”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一样的夏天,一样的炎热,不一样的暑假。炎热的夏日挡不住诚诚的奉献之心,辛勤的汗水充实了默默的实践之旅。漫长的暑假因有了社会实践而变得充满了期待和振奋。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假期,小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将这次活动分为主题教育活动,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技能培训活动等。

x月x日,我们来到园林社区。社区的书记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设备与资源。考虑到刚放暑假,安全问题是学校一直强调的重点。还结合社区领导的要求讲讲道德教育。上午我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安全与行,感恩于心。中间穿插有奖知识竞赛抢答,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由父亲节,母亲节来由引出感恩教育,在我们成员的《感恩的心》手语操表演之后,聪明的小朋友们很快学会了这套手语操呢!最后在音乐声中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画笔诉说对父母的“画语”。大多数孩子都在传达着“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看后我们都很感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是不可或缺的。

下午我们专程进行游戏环节。我们大学生与小朋友分组,打成一片,像好朋友一样进行游戏比赛,让孩子把应有的天真可爱表现与言行中。有贴鼻子,三人抱团,击鼓传花,抓树叶,大西瓜小西瓜,官兵捉贼等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小朋友们很感兴趣,玩的不亦乐乎!其中我们那组玩三人抱团时,当报纸被折成很小的一块,又要4个人的脚可以站在上面。灵机一动,我和搭档分别背起1位小朋友,面对面一只脚站着,2位小朋友再双臂抱着,这样就会稳稳地站在报纸上了,并且赢得了第一名咯!通过这个游戏让小朋友们真正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又领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不需刻意,自然而然的灌输,其教育效果是巨大的。这一片欢乐的天地应该属于她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而常常我们却忽略了。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小朋友问我“姐姐,你们以后还来吗?”惊讶的同时又很开心,我肯定的说“来,我们一定来。”

回顾奔波于社区与学校的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我很庆幸自己是这个社会实践团队的一份子,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我收获了许多,锻炼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提升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有了许多感悟。这次活动促进了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良好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展现自我的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真的感谢这次社会实践,感谢我们的团队,教会我好多好多的东西,教我要善于交流,教我要能吃苦耐劳,教我要乐观面对生活,教我要有自信。

难忘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和队友们一起坚持把通大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也是一种幸福。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欢笑和汗水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七月,我们撒播希望,献出爱心,就如天际的缕缕曙光,把一片天地照亮。

2021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生活的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的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的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的学业家庭的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的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的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的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我跟着我的团队,走去走访。看了才真正体会到,城市的小孩与向下的小孩就是完全的不一样的。城市的孩子干净整洁,但是也只是温室的花朵;乡村的孩子谁没有整洁的外表,但是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自由。这就是城乡之间的区别,包括环境,更包括孩子。面对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明显没有城市孩子的自信,有意识的抗拒。但是我们花了心思去与他们游戏,与他们说话,他们才慢慢的接纳我们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城市来的大哥哥姐姐们。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也是从他们的年纪里走出来的。他们的心思我们懂——他们缺少了一种关爱。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3)

“爸爸和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当《桔子的天空》中的小福果用晶莹的双眸望着眼前的小桔树,向身旁年事已高的爷爷问出这句话时,当这颗手植的幼小树苗经过一年又一年时光的磨砺年轮渐丰枝叶渐茂,但父母回家的音讯仍旧杳杳无期时,无声的烈日炙烤的不是孩子的体肤而是孩子企盼的情绪,凛冽的秋风侵袭的不是孩子的身躯而是孩子焦灼的心灵。有这么一群孩子,父母是他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心情无关春夏秋冬,他们的喜乐不在玩具多少,一切的幸福和快乐都来源于与爸爸和妈妈相处的分分秒秒真实的时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留守儿童。

从第一次观看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第一次留心留守儿童这个话题起,这群和我们相似却又特殊于我们的孩子就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渴望怎样的情感?我的心里对于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帮助他们怀着很大的憧憬和期待。我希冀一个契机,一个能真正地从心底连接起我们和他们的机会。未承想,竟然在进入大学之后如梦般的获得了曾经惦念了好久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意见下,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几番商议决策之后,我们拿出了“暑期走近留守儿童”的活动方案,由于地域的因素,我们将目的地定在了开封周围的兰考市。此时不光是我,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心情都十分激动,渴望早日启程的心情里也夹杂着对自己接下来行动是否妥善的担忧。作为新时代的法科生,我们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小行动能够唤起社会中更大的共鸣,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细心缜密地策划布置每一个环节,查阅资料,准备具体的活动,心中的愿景是我们的到来能为他们的生活稍稍添上一抹色彩,成为他们童年中一道特别的彩虹。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例2021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xx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xxx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20xx年xx省洪灾遇难的xx名儿童中,xx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xx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4)

二、地点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卜村、李马夫村、北刘村。

三、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发现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试着探索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路径。

四、实践过程

在寒假放利用3天的时间,分别走访了北卜村的留守儿童妞妞、李马夫村的留守儿童小伟和北村刘的留守儿童丽丽。在这些村子里有不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子女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这些孩子有的上小学、初中,有的才上幼儿园,甚至还有的不满3岁。这就是社会上常常被提及却又常常被忽略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由于正处寒假期间,这些留守儿童都没有上学,而是在村子里到处跑着玩耍。

五、实践形式

我向当地村民了解到,这几个村子里有1/3的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家中,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此,我特意走访了其中的三家,其中包含一名幼儿(妞妞,3岁),一名小学生(小伟,8岁),一名初中生(丽丽,14岁)。下面是我的访谈过程。

访谈1:

【时间】2月1日

【地点】北卜村 妞妞家

【访谈人物】妞妞 妞妞奶奶

【访谈过程】

本人:妞妞,你的爸爸妈妈呢?

妞妞:去上班,挣钱给妞妞买洋娃娃。

本人:爸爸妈妈去哪里上班了,妞妞知道吗?

妞妞:(摇了摇头)

妞妞奶奶:他们去上海打工了。

本人:那妞妞小朋友,你有多久没见过爸爸妈妈了?

妞妞:好久好久了。

妞妞奶奶:他们一年回来一次吧,工地上活紧。快过年了,妞妞天天盼着他爸妈回来。

本人:那妞妞会想她的爸妈吗,想的时候会怎样呢?

妞妞奶奶:怎么不想啊,经常拿着她爹妈的照片看,孩子一周的时候,她爹妈就去上海打工了,一走就两年多了,中间就见过几次,孩子都快不认识他们了。

妞妞:想爸爸,想妈妈。

本人:我想妞妞的爸爸妈妈肯定也非常想她吧。平时他们多久打一次电话呢?

妞妞奶奶:一个礼拜打一次吧,俩人又那么忙,晚上也总加班。

本人:那有没有其他的联系的方式,比如写信,视频什么的。

妞妞奶奶:写啥信啊,我也不认字,更不会玩那高科技。

本人:那妞妞的爸爸妈妈准备一直在上海打工吗?有没有计划回来,或者把妞妞带走。

妞妞奶奶:他们是去打工的,又不是去享受的,带孩子去多受罪啊,在村子里又没有什么副业,单靠地里微薄的收入是不能正常维持生活的,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啊。

本人:那您二老带妞妞还习惯吗,妞妞以后上幼儿园怎么办呢?

妞妞奶奶:我们带着还行,就是她爷爷太宠着了,要啥给啥。上幼儿园不着急,等四五岁再上也来得及。反正幼儿园也不学东西,都是带着玩。

结束访谈之后,我跟妞妞玩了一会,教她画画,教她唱歌,妞妞开心地说,爷爷奶奶从来不会教她这些。要走的时候妞妞不舍地看着我,眼里噙着泪水。

访谈2:

【时间】2月2日

【地点】李马夫村 小伟家

【访谈人物】小伟 小伟爷爷

【访谈过程】

本人:小弟弟,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伟:不知道。

本人:你有多久没见过爸爸妈妈了?

小伟:反正很久了,过年他们走了之后就没见过了。

本人:那你想他们吗?

小伟:不想。

本人:为什么呢?

小伟:想也没用。

本人:那你有没有想过去找他们呢?

小伟:我才不找他们呢,他们又不管我。

小伟说完跑了,于是我与他的爷爷进行了访谈。

小伟爷爷:孩子你别生气,小伟就是脾气倔,任性。

本人:小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怎样?

小伟爷爷:这孩子就是从小没跟大人在一块,生分了。

本人:他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吗?

小伟爷爷:他爹妈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一天到晚忙得不行,有的时候洗着洗着脚都能睡着。

本人:那小伟爸妈平时会过问小伟的学习情况吗?

小伟爷爷:顾不过来,一年回来一次,过年在家也只呆了一个礼拜。

本人:那小伟的学习成绩怎样呢?

小伟爷爷:期末考试考了个倒数第三,这孩子,太淘气,不学习。

本人:那您平时也辅导他或者监督他学习吗?

小伟爷爷:我小学才上了三年,可辅导不了他啊。

本人:那小伟的爸妈注重他的学习吗?

小伟爷爷:他爸妈倒是想叫他考大学,不过我看这孩子天生就不是这块料,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跟我告状,我这老脸都没地方搁。你看看这个孩子的作业本(小伟爷爷拿出了小伟的作业本叫我看),上面都是x,这还考啥大学啊。

访谈3

【时间】2月3日

【地点】北刘村 丽丽家

【访谈人物】丽丽 丽丽叔叔

【访谈过程】

本人:丽丽同学,你读初几了?

丽丽:初二。

本人:放假作业很多吗?

丽丽:这作业不就是这回事啊,到了临开学再做也来得及。

丽丽叔叔:我们丽丽啥时候都是临开学前一天写作业。

本人:马上就要过年了,你父母快回来了吧。

丽丽:我爸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了,厂子里给三倍工资呢。而且他们厂里招聘兼职工,过两天我就去。

本人:这么小就去打工,你受得了吗?

丽丽:我们农村人不比城里人,不累怎么挣钱啊。

本人:你小小的年纪,挣钱干什么呢?

丽丽:上学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啊。

丽丽叔叔:丽丽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虽然人不大,但是已经开始琢磨着赚钱了,她每周末都编织渔网拿到镇上去卖,还攒了一些钱。

本人:那不耽误你的学习吗?

丽丽:不耽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

丽丽叔叔:就是,丽丽从来都是倒数第一,对吧丽丽。

丽丽:我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我想着上完初中就去跟我爸打工呢,我爸说城里可好了。

六、实践结论

通过对这三个村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的访谈,笔者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父母关爱。

父母远在几百、几千里地之外,打工任务繁重,因此常常会忽略对子女的关爱,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或者缺乏安全感,或者产生叛逆心理,或者过于成熟,失去了少年儿童应有的纯真。

第二,监护人素质欠缺。

妞妞的奶奶、小伟的爷爷都是文化水平极低的老人,他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仅仅停留在生活方面,而对于他们的心灵则很少能予以关怀。而且由于隔代教养,容易造成溺爱等问题,使留守儿童产生任性、内向等心理问题。

第三,学习素质偏低。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在学习方面的辅导与监督,很容易放任自流,对待学习常常抱以一种“满不在乎”的心态,所以无论是小伟,还是丽丽,他们的学习成绩常常会比较落后。而且通过与丽丽的访谈,笔者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态度并不端正,所以辍学打工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5)

实践主题:关注留守儿童,情牵山村希望

实践地点:河北省满城县刘家台乡黄龙寺学校

实践时间:7月9号——7月14号

黄龙寺村简介

实践过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历时五天。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9号)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2点我们一行八人顺利到达黄龙寺小学。由于正值农忙时节,且事务繁忙,村干部不能即时为我们安排住宿,热情朴实的刘师傅接待了我们。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我们必须亲自去召集学生。稍事休息后,我们在两个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的带领下,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一一向他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加入进来。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很是高兴,争着说“我去,我去,我去……”。家长也很热情,他们早就盼着我们的到来了,希望我们能把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走访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对最初制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六点钟我们疲惫但很欣慰的回到学校,纷纷猜想着明天会有多少孩子过来,毕竟他们的家都离学校很远,有的甚至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休息片刻后,村干部抽空过来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并很抱歉的告诉我们说最近工作很忙,无暇招待我们,因而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行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初就决定了的。

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收拾床铺,另一部分人刷洗许久未用的碗筷,准备晚饭。队员们都很积极,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斗,九点多我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正餐”。

第一天就在忙碌而充实中结束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们被淳朴的民风所深深打动,也为他们艰辛的生活而感到心酸。但愿我们的到来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

第二天(7月10号)

我们通知孩子的是九点钟活动开始,但刚过七点,孩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起来。我们不得不放下刚吃过一半的早饭,走下楼来迎接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有点儿害羞,聚集在一起小声的交流着什么。我们主动走上前去,跟他们套近乎。没过一会儿,他们就渐渐放开了。这时候,队员马骏提议大家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个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纷纷躲到了“鸡妈妈”刘小菲的身后。在老鹰的追逐之下,孩子们玩儿的不亦乐乎。

游戏过后,我们之间的隔阂不见了。于是,联欢会正式开始。我们的节目与孩子们的节目交叉进行。但到后来,孩子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涨,纷纷要求表演节目,我们不得不退居二线,变成了他们的观众。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背诵诗歌。虽然节目不够规范,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棒棒糖和果冻让他们更加兴奋。最后,联欢会以孩子们和我们合唱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束。

下午,孩子们再次提前来到。我们把带来的漫画书和精心准备的故事与他们分享。拿到漫画书的孩子们如获珍宝,认真仔细的翻阅着。活动结尾,我们把带来的本子和笔分发给每位同学,并把在学校募捐到的衣物分发给了几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

>

第二天结束时,我们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新奇感,慢慢融入了孩子们和他们生活的这个山村。看着孩子们玩儿的那么开心,笑的那么灿烂,我们内心满是骄傲、满足和欣慰。

第三天(7月11号)

对于生活在山村的孩子们来说,英语是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东西。他们没学过abcd,更不知道“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教会他们语法知识,只能从日常用语和简单的英文歌入手。之前我们还在担心他们会因从未接触过而毫无兴趣,但事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活跃的气氛让我们触动。教的第一首歌便是《happy birthday to you》,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也很快,没一会儿就能顺利的唱下来了。我们向孩子们表示,希望他们能在父母生日的那天把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希望通过这首歌他们能学会感恩。歌曲过后,我们又教他们说了“good morning”、“thank you”等等生活用语。虽然他们的发音不是很准确,但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这次学习,知道英语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它并不可怕。

下午,男孩子们更加兴奋,因为要进行的科目是散打和军体拳。孩子们对散打尤为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没过一会儿,他们就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招式,有的还勇敢的站出来,与我们的队员过了几招。活动最后我们为孩子们表演的太极拳,他们都说像是在跳舞。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虽生活艰苦,但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不禁感慨,内心被他们深深震撼。

第四天(7月12号)

今年已经是我们环境学院来黄龙寺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四个年头,所有来到这里的华电人都会去拜访村里的老红军,我们也将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就踏上了前往老红军家的路。八十六岁的老红军身体还算硬朗,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格外的激动,手拄拐棍亲自出门迎接我们。我们本想把老红军搀扶进屋,可是老人家却执意要自己进屋,表现出了老红军当年那种自强坚韧的革命精神。进屋后,老人便和我们亲切的交谈了起来。老人为我们讲解他当年的抗日经历,我们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和家庭状况。老人自豪的跟我们说,他的孙子在北京工作。我们把事先给老红军准备好的营养品交给他,老人很高兴的收下了,并执意要我们留下来吃饭。推辞了半天后,我们才在三步一停的送别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红军的家。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不停地交谈着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感受着老红军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也为中国红军队伍中能有这样一位勇士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午休息了片刻,我们就又出发了,去看望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刘新。刘新在乡里上学,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担任班长,但是他的家中却和他的成绩截然相反。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常年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还要依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他全家只靠年迈的奶奶一人种田维持生活。我们一路打听而来,最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破旧的院落,房子多年未修,家中陈设简陋,可是他的奶奶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搬椅倒水,我们都很感动。没过一会儿,刘新从外面回来,他是一个内向却有礼貌的孩子。我们看到他都很高兴,连忙拿出带给他的礼物,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山村,并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临行时,我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慰问金交给了刘新的奶奶,希望能够在经济上为他们一定的帮助,也让刘新的求学路能够走的更平坦一些。奶奶很激动,握着我们的手和我们一一告别,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之后我们便迎着夕阳踏着轻快的步伐返回了黄龙寺小学。

今天的行程让我们受到了很多的震撼。我们为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所折服,也被刘新小朋友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所触动。通过今天的行程,我们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也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的学

习生活条件,努力学习,传承老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发扬不怕苦的精神,早日成才,建设国家。

第五天(7月13号)

今天早上飘起了濛濛细雨,吹走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丝丝清凉,孩子们的热情却没有被冲散,反而更加高涨。似乎是一天没见,想我们了,他们更早的来到学校,带着满脸的期待。我们为他们讲解了一些他们从不知道的建国六十年的历史。这些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早已烂熟于心,但在他们心中却是那么的新奇。他们听的那么认真,那求知的欲望,好奇的眼神,让我们也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投入,甚至口干舌燥都不去喝一口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们依旧兴致盎然,彼此交谈着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后来,我们教他们学唱了《少先队队歌》,孩子们都鼓着劲的学,最后我们站在一起齐唱了这首歌,来庆祝祖国六十年华诞。那嘹亮清脆的歌声久久在山谷间回荡,与飘荡的五星红旗交相呼应。之后他们饶有兴致的唱着歌回家了。

中午天气渐渐转好,通过对村民的走访,我们去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孩子的家。刚刚迈进大门,就被眼前的一片凌乱所触动,他们家只有姐弟三人,一个姐姐两个弟弟。父母早已离异,母亲从没回来过,爸爸也是一年半载才回来一趟,是姐姐将两个弟弟一手带大,三个人依靠父亲捎回来的一点点生活费平和自己种的蔬菜维持生活,这使得年仅十六岁的姐姐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性格与处事态度。姐姐打算再大一些就出去打工,供弟弟上学让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听到这里,我们心中不仅仅是酸楚,更有一种愤怒,为他们的父母竟然忍心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而感到愤怒,同时也为他们虽然贫苦孤独却艰难生活而感到敬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最后我们送给了他们两包衣服、本、笔以及一些书籍。虽然我们帮不上他们很多,但我们希望能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份欢乐。后来我们与他们一起合影,小哥俩很腼腆,但看得出来他们很高兴。

第五天过后,我们都感慨颇多。几天来我们一直身处孩子们中间,感受着他们的纯真与可爱,今天到家中家访还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童年是残缺的,但他们没有一颗残缺的心,因而他们也是伟大的。

五天的实践生活即将结束,我们的心早已和孩子们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几天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某种东西感动着。刚来时,孩子们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感动着;听说我们没菜吃,孩子们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黄瓜、土豆,我们感动着;短暂的休息时间,孩子们还跑回家给我们带来杏、李子,我们感动着;听到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他们竟然流下泪水,追问着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住几天,我们感动着……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6)

实践主题:关注留守儿童,情牵山村希望

实践地点:河北省满城县刘家台乡黄龙寺学校

实践时间:7月9号——7月14号

黄龙寺村简介

实践过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历时五天。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9号)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2点我们一行八人顺利到达黄龙寺小学。由于正值农忙时节,且事务繁忙,村干部不能即时为我们安排住宿,热情朴实的刘师傅接待了我们。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我们必须亲自去召集学生。稍事休息后,我们在两个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的带领下,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一一向他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加入进来。对于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很是高兴,争着说“我去,我去,我去……”。家长也很热情,他们早就盼着我们的到来了,希望我们能把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走访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对最初制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六点钟我们疲惫但很欣慰的回到学校,纷纷猜想着明天会有多少孩子过来,毕竟他们的家都离学校很远,有的甚至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休息片刻后,村干部抽空过来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并很抱歉的告诉我们说最近工作很忙,无暇招待我们,因而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行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初就决定了的。

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收拾床铺,另一部分人刷洗许久未用的碗筷,准备晚饭。队员们都很积极,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斗,九点多我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正餐”。

第一天就在忙碌而充实中结束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们被淳朴的民风所深深打动,也为他们艰辛的生活而感到心酸。但愿我们的到来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

第二天(7月10号)

我们通知孩子的是九点钟活动开始,但刚过七点,孩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起来。我们不得不放下刚吃过一半的早饭,走下楼来迎接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有点儿害羞,聚集在一起小声的交流着什么。我们主动走上前去,跟他们套近乎。没过一会儿,他们就渐渐放开了。这时候,队员马骏提议大家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个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纷纷躲到了“鸡妈妈”刘小菲的身后。在老鹰的追逐之下,孩子们玩儿的不亦乐乎。

游戏过后,我们之间的隔阂不见了。于是,联欢会正式开始。我们的节目与孩子们的节目交叉进行。但到后来,孩子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涨,纷纷要求表演节目,我们不得不退居二线,变成了他们的观众。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背诵诗歌。虽然节目不够规范,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棒棒糖和果冻让他们更加兴奋。最后,联欢会以孩子们和我们合唱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束。

下午,孩子们再次提前来到。我们把带来的漫画书和精心准备的故事与他们分享。拿到漫画书的孩子们如获珍宝,认真仔细的翻阅着。活动结尾,我们把带来的本子和笔分发给每位同学,并把在学校募捐到的衣物分发给了几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第二天结束时,我们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新奇感,慢慢融入了孩子们和他们生活的这个山村。看着孩子们玩儿的那么开心,笑的那么灿烂,我们内心满是骄傲、满足和欣慰。

第三天(7月11号)

对于生活在山村的孩子们来说,英语是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东西。他们没学过abcd,更不知道“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教会他们语法知识,只能从日常用语和简单的英文歌入手。之前我们还在担心他们会因从未接触过而毫无兴趣,但事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活跃的气氛让我们触动。教的第一首歌便是《happy birthday to you》,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也很快,没一会儿就能顺利的唱下来了。我们向孩子们表示,希望他们能在父母生日的那天把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希望通过这首歌他们能学会感恩。歌曲过后,我们又教他们说了“good morning”、“thank you”等等生活用语。虽然他们的发音不是很准确,但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这次学习,知道英语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它并不可怕。

下午,男孩子们更加兴奋,因为要进行的科目是散打和军体拳。孩子们对散打尤为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没过一会儿,他们就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招式,有的还勇敢的站出来,与我们的队员过了几招。活动最后我们为孩子们表演的太极拳,他们都说像是在跳舞。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虽生活艰苦,但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不禁感慨,内心被他们深深震撼。

第四天(7月12号)

今年已经是我们环境学院来黄龙寺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四个年头,所有来到这里的华电人都会去拜访村里的老红军,我们也将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就踏上了前往老红军家的路。八十六岁的老红军身体还算硬朗,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格外的激动,手拄拐棍亲自出门迎接我们。我们本想把老红军搀扶进屋,可是老人家却执意要自己进屋,表现出了老红军当年那种自强坚韧的革命精神。进屋后,老人便和我们亲切的交谈了起来。老人为我们讲解他当年的抗日经历,我们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和家庭状况。老人自豪的跟我们说,他的孙子在北京工作。我们把事先给老红军准备好的营养品交给他,老人很高兴的收下了,并执意要我们留下来吃饭。推辞了半天后,我们才在三步一停的送别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红军的家。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不停地交谈着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感受着老红军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也为中国红军队伍中能有这样一位勇士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午休息了片刻,我们就又出发了,去看望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刘新。刘新在乡里上学,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担任班长,但是他的家中却和他的成绩截然相反。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常年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还要依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他全家只靠年迈的奶奶一人种田维持生活。我们一路打听而来,最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破旧的院落,房子多年未修,家中陈设简陋,可是他的奶奶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搬椅倒水,我们都很感动。没过一会儿,刘新从外面回来,他是一个内向却有礼貌的孩子。我们看到他都很高兴,连忙拿出带给他的礼物,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山村,并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临行时,我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慰问金交给了刘新的奶奶,希望能够在经济上为他们一定的帮助,也让刘新的求学路能够走的更平坦一些。奶奶很激动,握着我们的手和我们一一告别,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之后我们便迎着夕阳踏着轻快的步伐返回了黄龙寺小学。

今天的行程让我们受到了很多的震撼。我们为老红军的英雄事迹所折服,也被刘新小朋友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所触动。通过今天的行程,我们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也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的学

习生活条件,努力学习,传承老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发扬不怕苦的精神,早日成才,建设国家。

第五天(7月13号)

今天早上飘起了濛濛细雨,吹走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丝丝清凉,孩子们的热情却没有被冲散,反而更加高涨。似乎是一天没见,想我们了,他们更早的来到学校,带着满脸的期待。我们为他们讲解了一些他们从不知道的建国六十年的历史。这些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早已烂熟于心,但在他们心中却是那么的新奇。他们听的那么认真,那求知的欲望,好奇的眼神,让我们也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投入,甚至口干舌燥都不去喝一口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们依旧兴致盎然,彼此交谈着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后来,我们教他们学唱了《少先队队歌》,孩子们都鼓着劲的学,最后我们站在一起齐唱了这首歌,来庆祝祖国六十年华诞。那嘹亮清脆的歌声久久在山谷间回荡,与飘荡的五星红旗交相呼应。之后他们饶有兴致的唱着歌回家了。

中午天气渐渐转好,通过对村民的走访,我们去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孩子的家。刚刚迈进大门,就被眼前的一片凌乱所触动,他们家只有姐弟三人,一个姐姐两个弟弟。父母早已离异,母亲从没回来过,爸爸也是一年半载才回来一趟,是姐姐将两个弟弟一手带大,三个人依靠父亲捎回来的一点点生活费平和自己种的蔬菜维持生活,这使得年仅十六岁的姐姐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性格与处事态度。姐姐打算再大一些就出去打工,供弟弟上学让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听到这里,我们心中不仅仅是酸楚,更有一种愤怒,为他们的父母竟然忍心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而感到愤怒,同时也为他们虽然贫苦孤独却艰难生活而感到敬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最后我们送给了他们两包衣服、本、笔以及一些书籍。虽然我们帮不上他们很多,但我们希望能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份欢乐。后来我们与他们一起合影,小哥俩很腼腆,但看得出来他们很高兴。

第五天过后,我们都感慨颇多。几天来我们一直身处孩子们中间,感受着他们的纯真与可爱,今天到家中家访还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童年是残缺的,但他们没有一颗残缺的心,因而他们也是伟大的。

五天的实践生活即将结束,我们的心早已和孩子们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几天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某种东西感动着。刚来时,孩子们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感动着;听说我们没菜吃,孩子们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黄瓜、土豆,我们感动着;短暂的休息时间,孩子们还跑回家给我们带来杏、李子,我们感动着;听到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他们竟然流下泪水,追问着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住几天,我们感动着……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7)

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没有切身了解过这个群体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支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的朴实和真诚,还有处于“放养”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习惯:打耳钉,刺青,随意骂人,抽烟喝酒,不服管教……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有处于叛逆期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过早地体现出来了。难道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吗?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画出一副图画或学会一首歌曲时那种纯真的笑容,又觉得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支教队员们深入探讨,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8)

xx年7月16日-xx年8月5日

调查对象:

贵州省平坝县城关镇平坝三中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关联对象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访谈、当地参考数据

社会实践调查经过

一、“留守儿童”现状

全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14.9%。其中,在中学就读的2663人,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得12.96%;在小学就读的6176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15.95%【2】。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儿童占在读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颇高。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受国家大形势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线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坝三中读书的同学中抽样调查了50名同学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也就是说100名中将近42名,留守儿童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隔代监护”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成绩偏低,学习环境偏差。

根据9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0~60分的同学在留守儿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儿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其总体的54.14%。由于学校教育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师生沟通平常,教师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使得我们在对留守儿童中收现28.1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解决或根本不理会。

3、留守儿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9)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2、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

3、父母关注学业的情况堪忧

4、学业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学业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仅占21.89%,绝大部分学生学业情况堪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的留守儿童成绩合格率很低,很多的学生的成绩都显示为c等,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的成绩为a等。84.75%的学生在英语科目很吃力,主要是男留守儿童,数学主要为女生,约占整个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女生的90.4%。

5、厌学思想比较的突出

6、 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有敌对心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比较害怕老师的占87.4%,害怕家长询问自己成绩的43.3%,对老师或者家长找自己谈论学业问题表示紧张或者讨厌的占89.2%,讨厌父母给老师打电话的占27.6%。对自己的家长和老师不满意的占36.9%,表示和老师与家长发生过冲突的占20%。其中就有三个男孩因为在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辍学。

7、 学习习惯差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以上现象和问题,我们都表示了忧虑,我们一直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和政府的高度注意,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一些改善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呢?

二、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10)

一、活动内容

今年的“实践月”活动将围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积极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和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

1、组织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各县(区)妇联要围绕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突出实践月活动的主题和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吸引力强的“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双合格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及展示活动。活动要体现家长与儿童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及流动人口子女,使他们从活动中切实受益。

2、开展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专题调查研究。各县(区)妇联要认真贯彻全国妇联《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按照已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摸底工作,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要制定本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方案(成县、礼县的调研报告和各县的统计表按要求尽快报市妇联)。

3、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各地要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活动室、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阵地,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可在原有家长学校中挂牌,必须是留守、流动儿童多,学校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做的好)。

二、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是开展双合格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妇联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11)

摘要:大学,作为我们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在简简单单的去追求你的成绩,大学生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你的学习,还有各种锻炼你能力的实践活动在等着你。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应该是让自己的学习与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的完美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我们课外教育的一个平台,不仅仅能让我们挣到钱,同时也是我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源头。今年的暑假社会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能够真正的认识、了解社会提升自我的开始和机会。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二的学生,应该主动放弃那种为钱而工作的错误思想,而是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走在奋斗拼搏的路上,困难与挫折会常伴左右,这对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要求,如何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如何在寻梦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吧!大学,作为我们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在简简单单的去追求你的成绩,大学生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你的学习,还有各种锻炼你能力的实践活动在等着你。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应该是让自己的学习与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服务 自我能力提升 诚信 知识 暑期社会实践

一、调研安排

时间:2013.7.1-2013.9.1

地点:合肥市高新区20XX创意花店

调研方式:社会实践与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主题:提升自我、体验生活

调研对象:2012级英语本科

二、调研基本概况

这个暑假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了一份打理花店的工作,虽然只有两个月,但我觉得时间过的好快,而我也收获颇多。短短的两个月让我明白体会到了就业的巨大压力、自己的能力不足和现实的残酷的现状,同时也体会了在残酷的现实中拼搏的快乐。

主动参加这次实践目的主要是去了解预与认识自己不曾结交或见到的人与物,开阔自己的视野,亲身去体验现实中能够遇到的各种辛酸苦辣。因为我自身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对外界事物的了解相对比较少,正好趁着暑假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做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人,也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让自己做一个勤俭节约之人。之所以会选择在花店工作做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我认为花店是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接触形形的人相比较多的场所。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也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工作中或许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但我会用我的激情把一切挫折打败。

在花店里面我和其他的服务人员主要是为顾客介绍他们所需要的或者是适合他们的礼品与鲜花、负责产品分类以及货物的搬运、及时补齐货架、给货物贴价格标签、牢记花店规定,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顾客、打理好卫生清洁工作。工作虽然很简单,但是要想做的比别人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很高兴我一直走在奋斗的路上,去践行者当初的执着与坚持。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如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会写着有经验者优先,试问?我们这群还在学校的学子拥有多少真正的经验那?在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你会发现你学到的未必用的到,偏偏你没有学的却得到很大的用处?还有你或许对书本知识很是了解,但是面对实际情况却笨手笨脚。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同学们不能学以致用。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实践锻炼,也确实对社会的认识,在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力量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因此在我们以后的道理上需要我们注意到是不仅仅要收获知识更要收获能力,只有知识与能力双丰收才能让自己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充分实现你的自我价值。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与顾客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有些员工看到顾客不知道主

动招呼顾客,甚至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很容易造成顾客的误解。

2. 花店的整体信誉度有待提高,花店的顾客局限于某一些区域,外来顾客有限。通过

我在工作期间的观察发现外界对花店的认知度还不够,而且宣传效果做的也不是很到位。

3. 经营者本身能力的不足,导致出现一些错误的市场判断和团队内部不协调的现象。

四、对策及建议

(一) 树立服务意识,坚持顾客至上原则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对顾客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个人和公司的业绩,这就要求每一个员工及老板为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用自己认真负责热心的态度去感染顾客从而达到双赢。经营者善于利用顾客对自己产品的高度评价,通过顾客的评价达到帮自己宣传的效果,进一步带来更大的利润。

(二) 诚信经营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因为诚信是做人、做事成功的基本条件。正所谓:诚招天下客,信从誉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所以提高花店的信誉度还是很重要的。经济效益固然是根本,但是社会效益也是花店发展的助推器。要兼收两个效益,需要经营者与职工共同努力的。

(三) 加强对经营者的能力提高和训练

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是管理者对一个公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的一样------?有一只狮子率领的绵阳团队,能够战胜一只绵阳率领的狮子团队,足见管理者与领导者的重要角色,因此只有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能力与才能不断提高,这个公司、团队才会走的更远、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警世贤文.勤奋篇》

2、孤军-缅甸之王 后世之龙血凤髓 第四节

最新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二

调查背景

本人故乡江苏省泰州市合陈镇,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家乡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一部分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现象的日益凸显,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联系实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思想精髓,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本人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合陈镇,总人口5.9万人。全乡家庭收入主要依靠耕地,为了增加生活收入,许多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目前全乡在外务工人员达1500人(次)。由于大部分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抚养或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孩。据调查,我乡现有留守孩112人(男66人,女46人),其中未上学的留守儿童25人(男15人,女10人),上小学的留守儿童51人(男31人,女20人),上初中的留守儿童36人(男21人,女15人)。在对留守儿童的托管上,隔代监护的儿童数达95人,亲属监护的儿童是17人。

二、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分析

(一)、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关爱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大都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一年回来一次。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期望上看, 59.5% 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希望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占8.4%,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的占 32.1% ,这表明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尽管如此,31.2% 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可见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得亲子关系会出现障碍,甚至出现亲生后母现象。这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来说,都无不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创伤,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使他们将来变得性格冷漠等,造成许多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他们将来的健康发展。 由于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这些正式的宣泄方式,部分孩子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卑心理。

(二) 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上也不容乐观,由于监护人素质不

够高引起许多监护人对其孩子的教育都疏于管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农村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学历居多,甚至不识字,很难辅导子女功课。由于多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加上溺爱,管教不严,许多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学习无人督促,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大多不太好,监护人本身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的家庭监督作用,影响了子女自控力的形成。

(三)监护状况堪忧

1 、监护人情况分析:据调查,留守儿童中 84.8% 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 15.2% 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是我乡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尽管 84.4 %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 57.1 %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

2、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对孩子的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成绩不太好。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等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般都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由于每天所要承担的家务很多,也没有很多时间去关注孩子。

3、 家庭教育是监护的重要部分,在教育态度方面, 48.8 %的隔代亲人及 63.9 %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只要有所交代就可以了,这说明了孩子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可见无论隔代监护还是亲戚监护,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盲区。

三、留守儿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使孩子在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是孩子最开始的港湾,是他们的最早启蒙地,选择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祖父母和其他非直系亲属对儿童的照顾远不及亲子间的教育那样有针对性和富有情感性。留守儿童成长期间长期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社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四、建议与对策

建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孩子,就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方方面面协同配合的综合工程。现结合我乡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认真实施蓝天教育计划。我乡中小学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蓝天学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亲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趣味,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成长为体魄健康,心态良好的一代新人。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少。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的老师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学校通过打电话给外出的父母,写联系卡向监护人反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实行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共同关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