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5 15:34:44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用药、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

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质控小组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如:首诊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相关制度学习计划见附件)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2)

具体工作目标是 年底。

蔬菜农残检测整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蔬菜、畜禽、水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实施食品招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基本消除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基本遏止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建立不合格食品招回制度。

各综合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彻底解决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出厂肉品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两证、两章”出证率达到100%区生猪屠宰企业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以上。市场(超市)冷库、肉类制品加工企业等经营的动物产品附证率100%;有效遏制运输、加工、贮藏、销售、使用病死、病害动物及产品行为;动物产品兽药、饲料添加剂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进一步下降;确保不发生经营、使用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行为;兽药、饲料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入厂检出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确保对注水猪、病害猪不屠宰。

其中大型企业达到95%以上;重点区域的制假售假重大违法活动基本得到杜绝。劳动防护用品等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获证企业生产产品的抽查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二、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全市专项整治的重点产品是:食用农产品、食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重点单位是: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场、屠宰(厂)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主要任务是开展以下八个专项整治: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进行整治;加强对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和“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农产品的行为。

(二)重点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针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行为,生产加工食品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开展治理整顿。全面普查生产企业情况,建立质量档案,推进10类产品生产企业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进行生产、销售以及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

(三)落实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小商店、小食杂店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比较集中的区域,以及无照经营问题突出和制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四)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和监督工作。餐饮单位卫生管理实现“五统一”管理,即档案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培训统一;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五)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做到不屠宰、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加强对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

三、整治时间和步骤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全区专项整治行动从 年 月下旬开始至 结束。

第一。动员发动阶段制订具体方案,分解工作目标,落实整治任务,做好发动部署。

第二。集中整治阶段围绕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全面开展检查,集中进行整治。

第三。巩固提高阶段(总结整治工作经验,组织督查验收,完善相关制度,巩固整治成果。

四、组织领导和分工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具体分工是全区专项整治行动在市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区政府成立 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区相关部门组成,农产品整治组。由区农业局牵头。负责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二)区相关部门组成,生产加工食品和有关消费品整治组。由质监 分局牵头。负责落实生产加工食品和有关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三)区相关部门组成,流通领域食品整治组。由工商 分局牵头。负责落实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四)区相关部门组成,餐饮消费整治组。区卫生局牵头。负责落实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工作。

(五)市相关部门组成,猪肉整治组。由区农业局牵头。负责落实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六)区相关部门配合,新闻信息组。由区政府办牵头。负责组织专项整治宣传和新闻会等工作。 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听取各乡镇、街道和各工作组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汇报,组织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验收。

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乡镇、街道、各工作组实行联络员联系制度, 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监 分局。定期通报专项整治有关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本区域专项整治实施细则;各牵头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具体的整治目标、任务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专项整治各项工作,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要为专项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二)落实责任。全区专项整治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责任体系。各乡镇、街道要将专项整治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逐级落实到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目标部门分解表》见附件)将专项整治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因此发生恶性事件的地方,要依纪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在专项整治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地方、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3)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质量、进度与安全发生冲突或不能均衡的时候,首先应该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这话听起来确实没错,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恐怕没有哪一个优质工程,其工地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差,或工程进度很慢;也没听说过哪一个现场安全防护搞得很糟的工地,其施工速度很快,工程质量创优;虽然有一些工程确实存在不顾质量与安全,盲目抢工赶进度的情况,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去进行处理,在原定的工程进度内,质量和效益都难以确保。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应该强调谁重要不重要,什么是重点,谁排第一、谁排第二;问题本身就是管理体系落后的表现,为什么世界上会流行9000、14000、18000标准,而且大家都认可这些标准是先进的?因为我们强调谁重要本身就是管理的误区,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严格按要素进行策划,落实责任人,并严格进行监视和测量,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只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执行就行了,强调谁是重点本身就是忽视其他问题的表现,为什么贯标要求不能缺少要素,就是针对容易忽视次要问题而定的。安全、质量、进度不矛盾,只是要求管理到位,责任心加强,合理安排工序,不会出现相对立的情况。当然也不是完全理想状态,安全是保障,是工程整个生命过程的保障,质量是进度的保障,因为质量不合格老是返工,进度当然会慢下来,所以只有加强自身的管理,才能确保三者的统一和和谐。那如何协调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呢?

1、首先要保证项目按时开工。技术干部要针对本工程前期工作时间短,施工场地狭小,布置困难,实际工作量大较为突出的特点,为了在开工后能够形成连续施工能力,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施工准备,相关部门要对于凡是具备开工条件的,立即安排人力、机械、物资等条件到位,确保工程准时开工。

2、以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人员新老合理搭配,由经验丰富的人,带年青人。在工作程序上,合理安排平面交叉、立体交叉等作业,为了保证工期,尽量多开创工作面。但在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必须进行可靠的安全环境控制,每个上、下道工序之间均有防护措施。在工序安排上,打破常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创造条件,将前后关系的工序重叠。利用倒排工期,分解计划,及时盘点,每日盘点完成的工程量,每周分析一次,在计划进度分析的同时,要对安全进行必要的剖析,找出计划进度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动态调整,以日计划保周计划,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年计划。强化协调,加大考核,要定期召开工程进度协调会,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也要参加,总结当天工程完成情况和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落实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明确安全危险点危险源。定期召开工程总结会,盘点周计划、安全执行情况,兑现奖罚。定期召开计划会布署当月生产计划和安全措施执行计划。对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及各类计量器具,确保将完好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按时抵达现场,并安全投入使用。一切施工活动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施工。在编制安全施工措施时,必须明确指出该项施工的主要危险点。同时要根据施工的特点,充分对每个施工项目制定出既切合实际又有改进提高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来指导施工。利用已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工艺、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安全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后完成工期的准点。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4)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chedule control; 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企业应依据质量认证体系作为质量保证模式,编写质量手册,制定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的质量方针、目标,以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

1.2人、材、机的控制

(l)质量控制应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举足轻重。

(3)施工机械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标志,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1.3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的控制

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因此,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为保质量、保安全创造条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应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检验数据,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强化管理的质量控制点,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1.4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内容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

建立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使每个管理者都有精打细算的成本管理意识。

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1.4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

1.4.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施工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1.4.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分析事故的成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1.4.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2施工进度的控制

2.1施工进度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慢就要增加投资,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3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还要质量好。

2.2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

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一般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l)对项目的特点与条件认识不清。比如过低估计了项目的技术困难;对工程建设的工作不协调;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即交通、供水、供电问题不清楚;对施工物资的供应安排不清楚。

(2)参加项目人员的工作失误如设计人员工作拖拉,建设业主不能及时决策及总包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失误。

2.3项目进度控制需要做好的工作

(l)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构架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管理目标和企业文化。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制定切实可行的二级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还应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的影响。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等〕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汀,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与当地政府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

2.4建立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

2.4.1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人员架构

所有相关单位,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级承包单位,必须设立明确的进度管理架构,设置专职计划员。计划员需具备一定生产安排经验,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能对施工进度动向提前做出预测。

2.4.2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贯彻途径

(l)完善例会制度:①每周至少召开1次有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②各施工单位每周至少召开1次本单位的生产调度例会;③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

(2)建立沟通渠道:①各单位生产负责人工作时间临时外出须通知其他相关成员,并做出相应安排;②各单位相互通告进度管理体系架构,建立工程进度管理体系成员联系表;③各相关单位之间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各级生产负责人、计划员之间及时进行指导、反馈、预警等工作交流。

2.4.3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

2.4.3.1一级计划――总控制进度计划

(l)此计划为项目指出最终进度目标,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指出明确的开工、完工时间,并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制约关系,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路线。

(2)总控制进度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制订,原则上一是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符合各项已签合同的工期规定。

(3)甲方牵头制订总控制进度计划,经各专业负责人和总包、分包共同参与意见后确定。

(4)总控制进度计划确定后,便成为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各方要严格执行,不轻易调改。

(5)合同中应规定建设各方必须遵守总控制进度计划,任何一方符合或违反工期规定,在合同中均应规定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2.4.3.2二级计划――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

(l)二级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一级计划的有效落实,故有针对性地对具体某一阶段、某一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任务做出安排。

(2)二级计划的制定,原则上必须符合总控制进度计划的工期要求,如出现不一致情况,需经甲方认可,或修改后再报。

(3)各专业承包公司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上报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并上报监理、甲方审核。

(4)甲方在必要时将下发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相关施工单位务必严格执行。

(5)二级计划的贯彻力度,主要取决于专业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各分包单位应重视二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出现异常进度动向时,必须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务必保证实现阶段工期或分部工程的进度目标,为总进度目标在全局的实现奠定基础。

(6)甲方、监理应随时检查、监督各专业公司对二级计划的落实情况。

2.4.3.3三级计划――周计划

(l)周计划是将二级计划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应具备针对性、操作性、及时性和可控性。

(2)周计划最主要的是切合现场实际需要,可在灵活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给一、二级计划以较大弥补。

(3)各分包单位须制定周计划上报总包;总包须制定周计划(可附上分包计划)上报甲方、监理;甲方、监理须对总包周计划进行批复,审批后由总包制定的周计划作为最终依据,下发各分包统一执行。

(4)在每周生产调度例会之前,上报周计划。

2.4.3.4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首先列出实现项目目标的所有步骤。从最大块的工作开始进行细化,然后将每块工作分配到各项任务中,最后收集并输人工期的估计值。在创建了任务列表并按大纲的形式将其组织起来之后,即可决定这些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2.4.3.5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通常采用跟踪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施工进度旬月报了解施工进度及存在的问题。由负责计划的工程师检查了解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参加现场会议,同时协调与有关方面的进度关系。当工程进度出现大于10天的偏差时,通过时标网络计划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除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的乎杂凑时间,用工期优化的方法调整原计划。

3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实施正规化、标准化管理,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最终走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5)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基本定义

施工项目是指企业自工程施工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完成的项目。项目施工管理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 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 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 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过程中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 可较为精确地评估现阶段的项目是否成功。施工作业中的成本比较数据有助于施工方有机会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调整。积极的成本控制可促使承建商在施工作业中获取利润。施工方需要按照他们经理和风险投资人的需要来决定需要多少成本控制方面的信息, 并将其与雇员成本相比较并进行汇编。成本控制要涉及到施工工程师或项目控制专家以及预算人员等拥有的施工方面的技术。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1、施工质量目标。施工质量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这是建设工程参与方的共同责任。

2、控制管理方法。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 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也要根据其在所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 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一般情况下, 对施工承包企业而言, 无论工程项目的功能类型, 结构型式及复杂程度存在何种差异,其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都可归纳为: 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 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特点, 掌据承包合同中工程质量控制的合同条件; 施工准备: 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力量设备控制的合同条件; 材料准购; 施工生产; 试验与检验;工程功能检测; 竣工验收; 质量回访及保修八个环节。

3、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 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 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保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态度。

4、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参与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 科学地组织施工, 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技术交底的内容除了设计图纸外, 还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规范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更应详细地交待清楚。

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安全管理工作, 在建筑行业上, 是一项重点工作, 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 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 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 是最大的危险, 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 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 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执行安全措施, 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例如: 实行主要领导安全负责制, 公司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 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 贯彻宣传各类法规, 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 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 并设专职安全员, 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 贯彻上级精神, 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 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 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1 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 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 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 公司每月或每半月检查一次, 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 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 确保消除隐患。

五、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问题分析

1、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依据和程序。( 1) 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内容: 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2)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主要依据: 项目合同、施工计划、施工进度目标、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条件、供货进度计划、有关技术经济资料。( 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程序: 收集编制依据资料、确定进度控制目标、计算工程量、确定各单项、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和开工、竣工日期, 确定施工流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写施工进度计划说明书。由项目部组织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均应以书面形式签发, 必要时, 应得到业主代表确认。( 4) 施工组应建立跟踪、监督、检查、报告的施工进度管理机制; 当采用施工分包时,应监督分包人严格执行分包合同规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应与项目进度计划协调一致。( 5) 施工组应对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路线、资源配置等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并提出施工进展报告。当采用赢得值管理技术( EVM) 时, 应进行施工进度测量, 分析进度偏差,进行趋势预测,及时采取纠正和(或)预防措施。( 6) 当施工进度计划需要调整时, 项目部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协调和确认, 并保留相关记录。

2、组织措施。落实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能和任务; 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 制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定期开好调度会议; 健全进度记录和报告制度;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3、技术措施。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 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 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既要先进, 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

4、经济措施。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阶段进度, 申请进度付款, 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 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 控制成本, 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 合理调度资金。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6)

随着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在施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随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企业竞争力,都在管理上下足功夫。而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管理研究主要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三个角度,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研究。但由于建筑施工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也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故本文在对建筑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中从四方面入手,即建筑施工中的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如图1所示。

1、进度规范化管理

进度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完成时间,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提高进度管理水平,应将进度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减少人为的影响因素。在进度的规范化管理中,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及施工承包方,故应设置进度管理架构,配置相关人员,落实各成员的职责范围,如专职计划员,负责熟悉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工作。同时,安排相关生产人员落实进度计划,负责核实进度完成情况等。完善各部门及各工作环节的沟通制度,做好进度协调沟通工作,使各参建单位之间及负责进度计划、进度落实、进度核实与进度反馈的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证各工作环节不影响施工进度。

第二,做好工程进度管理计划。首先做好总控制进度计划,其为项目明确了最终进度目标,为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提供依据,有利于确定关键工作及各项工作之间的组织配合。其次,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或分部工程进计划。各阶段、各分部工程的进度管理是实现总进度计划的手段。将阶段计划、分部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总控制进度计划的目标要求,同时该计划应更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相关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计划,提高该计划的执行力度。

第三,重点控制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施工资料因素和天气因素等。在落实进度计划的施工过程中,因保证各参建人员具有胜任相关岗位的能力,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误工、返工现象,影响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资料的提高满足进度需要,避免缺少施工材料而造成的停工现象;考虑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前做好相关措施,减少天气因素的影响。

第四,及时做好进度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与反馈工作。应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核实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则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并做好反馈工作,使涉及进度管理的各部门对进度管理有更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进度管理水平,改善今后的进度管理工作。

2、成本规范化管理

施工企业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而规范化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成本管理中主要做好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控制。

人是施工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管理和优化配置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企业的生产水平及定额确定生产人员数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合理开展施工活动,减少赶工、窝工,提高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减少人员成本。而材料费用占据了工程造价比重的50%以上,则可通过量、价两方面控制。在用量上,以施工预算为依据,确定材料用量,采取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加强周转材料的保养,提高周转使用率;零星材料实行包干制度,超额自负,节约归己;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损耗和二次搬运损失。在价格控制上,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争取以尽量低的成本采购相关材料。工程机械费则应控制好台班数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机械使用计划,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停置。

3、质量规范化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首先应树立质量意识,实行质量责任制。确立各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至各相关工作负责人,落实质量责任制,在计划、实施、核实及反馈工作中都明确各阶段、各自的质量目标,从而保证总质量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投入过程中应对材料、机械及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材料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于采购阶段,故应加强材料采购管理的规范化,保证所购材料满足质量要求。要求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所购材料具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牌等,制定材料进场检查制度,保证进场材料满足质量要求,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场。在机械使用上,应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定期进行保养检查,并保证人机相对固定。施工活动是影响质量的关键过程,其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按技术要求开展工作;做好各工序交接工作及质量验收工作,保证各工序进入下道工序前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加强施工工序及施工结果质量验收。

4、安全规范化管理

安全规范化管理包括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四方面内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施工要求,编制安全管理工作方案。针对专项施工,还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可行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关施工方案。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管及落实。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以及特殊工种用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施工技能,对特殊工种人员则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程序,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得生存之地。施工企业通过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推广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减少主观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春花.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J].山西建筑,2008(8),230-231.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7)

2公路工程作息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

项目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在建工程的信息化、动态化和网络化的动态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管理工具和手段,是当前项目管理的重大变革,为使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各个网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组织件,是支撑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为此组织件的创建和完善实现项目动态化管理的主要条件;二是教育件,是指导项目管理者在信息管理中的操作方法和相关流程的教学信息;三是软件,主要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公路工程造价软件和工程网络横道图和双代号网络计划软件等;四是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和绘图仪等等,构成了信息技术运行的必备资源,数据通信硬件设备,将各个网点间以及施工企业与业主提供了快速联接通道。

3信息技术对公路工程管理的主要作用

3.1信息技术对成本的控制

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以竞争性成本计划和合同价为依据,根据本企业工料消耗标准、技术和管理水平、项目所在地的资源市场价格与费用指标,按企业预算定额编制指导性成本控制计划,作为选派项目经理部的重要依据。项目经理部确定后,以项目部为核心,根据项目实施方案,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编制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通过对竞争性成本和实施性成本数据计算和分析,通过信息技术,按工程量统计数据和会计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实际成本数据,对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偏差,借鉴信息资源中针对偏差选择组织、管理和技术等相应措施。同时使用公路工程造价软件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造价限额控制,下发施工任务单,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3.2信息技术对进度的控制

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和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与项目系统进度规划,以确保公路工程在计划周期内完成建设任务,承担建设的项目经理部根据企业对项目进度要求,编制各单项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作为实施性进度计划,根据实施性进度计划和工程数量计算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绘制网络图和计划横道图,编制资源需求计划,通过日工程量的统计和汇总收集,实现对进度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比较分析,根据实际进度对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影响以及资源供应状况和成本状况,对时标网络计划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进行趋势分析,找出偏离计划的原因及可供挖掘潜力,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有调整关键线路长度、调整非关键工作时差、调整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调整资源投入。当关键线路实际进度比计划拖后时,在尚未完成的工作中选择资源强度小或直接费用低的工作采取平行作业组织形式缩短其持续时间,调整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3.3信息技术对质量的控制

预期编制质量目标、各工艺和工序的流程、制定质量责任制对质量控制具有战略性指导作用;设定严格的质量计划,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各种专项的QC课题研究小组,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定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组织措施;采取信息技术加强施工方案的优化,采取数理统计技术实现对质量指标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处理措施,从而创造质量信息动态跟踪和反馈运行机制,实现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机制,围绕预期的质量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通过信息资源择优改进措施,形成动态的PDCA质量控制循环,是信息技术对质量控制的重要管理措施。

3.4信息技术对安全管理的应用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任务,是确保公路工程管理者、参与者和从业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健康安全。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危险源辨识、风险预测和评价及控制策划,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分部工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电工、焊接与热切割和高处作业等制定专项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利用共享信息资源制定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动态信息跟踪和反馈机制,以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的“六查”为手段,从而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通过采用动态信息技术实现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

3.5信息技术对合同管理的应用

公路工程涉及的合同有物资采购合同、机械租赁合同、劳务分包等多种类型,为减少项目参与方的分歧与合同纠纷,可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合同文本查询,同时借鉴共享信息资源中以往经验与教训,辅助合同起草,充分分析合同中的漏洞和存在风险,制定合同风险对策,通过信息技术对合同基本数据查询、合同执行情况查询和统计分析,对产生的合同分歧利用系统信息选择相应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变更或签证附加协议,从而改进合同管理漏洞。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8)

0.引言

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设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和安全目标,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建筑质量是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中的关键性因素,建筑质量的性能日益成为解决工程建设中不和谐因素的首要问题。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本文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应用于建筑质量管理中,对建筑安全及质量管理的全新方法和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降低建筑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事故率,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率,增加效益。

1.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质量及工程安全是多学科的综合科学, 其管理是多方面的, 要做到安全施工和质量保证,需要参与建设的各方均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 各负其责, 综合治理, 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对工程建设都应该负有各自的安全责任, 都应该积极参与建设工程安全及质量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 建设单位往往是连接项目参与各方的纽带。建设单位处于各个环节的核心, 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能够为其自身和在建项目带来众多收益。如防止人员伤亡;提高施工现场工人的势气和劳动生产率;保证工期;防止由于事故造成的法律责任;避免负面的公众效应;减少政府部门对项目的干预。由此可见, 建设单位在工程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积极参与, 更能给安全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 建设单位应积极参与工程安全及建筑质量管理。

2.PDCA循环法

PDCA 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 E. Deming ) 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又称为“戴明环”,即计划( Plan)、实施( Do)、检查( Check)、处理( Action)四个阶段:

P( Plan) 阶段:主要制定计划、方针目标,拟定对策、措施、管理要点等;

D( Do) 阶段:主要按拟定的计划实施执行;

C( Check) 阶段:主要对照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A( Action) 阶段: 处理检查出来的问题, 并肯定成功的经验,把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移到下一循环中去解决。

PDCA,周而复始的活动,每一次循环过程都要确定新的目标,解决新的问题,进而形成一种大环套小环, 阶梯式上升的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PDCA戴明环有三个特点: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不断前进、不断提高;门路式上升。

3.PDCA循环法在建筑质量中的应用

如果将整个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看做一个过程的话,那么该过程的PDCA循环应包括四个方面。

3.1 P(Plan)计划阶段

P 阶段就是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 分析问题, 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的阶段。该阶段包括房间施工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质量管理计划;分析房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系统的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质量措施计划四个方面。选定房建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

在工程进行的前期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尽可能的全部罗列出来, 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制定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 对设计单位要让其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安全的强制性规定, 并给出相关安全施工的建议或方案; 对施工单位要在招投标时严把安全关, 除严格审查相关资质外, 可根据需要增加对投标单位的安全建设信用核查条款。在工程开工前, 作为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循建筑质量相关规定。

3.2 D(Do)实施阶段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对建筑企业来说,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将这些技术方案细化后,落实到个人,经过一个施工段后,企业质量管理计划的总目标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技术方案落实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实施进展进行分析、协调,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3.3 C(Check)实施阶段

C 阶段就是检查阶段, 当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 应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特点, 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建筑质量及安全和计划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和专业性的检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教育、查现场、查台账、查隐患、查整改等。检查是监督各项制度与计划落实情况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制度, 切忌任何其他因素对检查的影响。

3.4 A(Action)实施阶段

PDCA 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以标准化,或指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参照;对失败的原因要总结,引起重视。在实践中,应该对实施情况检查并评估,安全及质量管理负责人召集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将有效的经验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存在问题,研究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如果人人有质量忧患意识,真正认真地去做,就能防治质量通病,质量才能再上台阶。

4.结束语

把质量管理中的PDCA 循环工作方式运用于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可以解决安全及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质量水平,使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钟俊霖.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要素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Vol 27(1).2006.

[2] 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R] . 2005.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34-02

1 质量管理

1.1 人的因素

一个施工项目好坏与人有直接关系,因为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首先由企业经理委派(或招标竞争形式)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根据工程的特性、规模等一系列具体情况组建项目经理部,代表企业履行与业主所订合同。项目经理担当第一责任人。为了达到抓好工程质量目的,我项目部从全体人员人手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大力宣传“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项目是一次性的,只有在事前。事中消灭隐患,才可以保证这个一次性产品的合格与完美。项目部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如管理机构,质量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备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责任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目标保证措施,以及编制材料计划、人员,机械需求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人员确定后,合理安排并要求必须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如:质量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管理能力更上一个水准。这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

1.2 材料因素

首先在材料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合同、设计图纸,规范有关要求,制定材料采购计划。鉴定采购合同、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最迟供货期限,并明确双方职责,严把进货关。根据具体开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用。

1.3 机械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使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同时应做好设备台班记录台账,机械维修计划。

1.4 方法因素

在人的管理控制中已经谈及、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等,这些措施应符合工程实际。经济上合理,做到层层交流,层层了解,确保工程质量。

1.5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情况,做好防护工作,避开恶劣天气,确保施工质量。

2 进度管理

2.1 确定总进度计划和分进度目标

(1)编制、优化总进度计划。通过横道图、网络图等形式,明确本工程的各分部(项)工程的工程量以及它们的节点工期。

(2)编制分部(项)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表,明确分部(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工程量等。围绕该计划,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人员配备、机械配备、原材料配置等)。

2.2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1)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在工程施工中,几种工序可能同时或穿行,此时只有制定月(旬)作业计划,确定一种或几种工序的工程量和施工顺序,并围绕计划进行资源配置,才能保证工程进度。

(2)下达任务书,这是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施工队及有关部门,确定每周(天)需完成的工作量,并通过奖惩措施,确保计划的实施。

(3)调度,调度是保证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也是保证计划进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调度的内容有协调各工序的进度关系、检查施工准备、监督资源配置情况、调节薄弱环节等。

2.3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

计划的检查是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措施,它通过实际施工进度的检查,掌握一定的数据与原计划相比较,发现偏差,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确保计划的实现。

3 成本管理

3.1 材料

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具体有型物,材料费用是建筑产品费用的最大部分,一般占总费用的60%―70%,因此材料管理是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管理应以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材料质量,实行材料员与质量检查员双验收制。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寿命。用于建筑上的材料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质量标准:一是材料自身的质量标准,大部分的材料都有其行业标准;二是施工合同或设计所要求的质量标准。(2)保证主材供应,施工所用的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供应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做到供应及时且不积压。这要求我们选择好供应商,一般应选择信誉高、规模大、抗风险强的物质公司。(3)制定材料采购和使用计划。材料采购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以季计划为宜)制定详细的计划,健全和完善材料使用制度,避免铺张浪费和减少损耗,提高周转性材料的使用率。充分利用半成品和成品。

3.2 人工

众所周知,劳动力是诸施工生产要素中最基本、最活跃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紊。同时,建筑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劳动力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职工的技能工资也相应增长,但作为承包核算的项目部,应按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测定承包工日。就承包工日工资标准。项目部应统筹兼顾,既要保证技工的工资标准不超过预算工资标准或略低一点,普工的工资标准可以放的更低一点,这样以总体上来说,人工工资不会突破控制。而可将部分差额用来作为关键部位的抢工奖,一方面可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工期,降低工程有关成本。

3.3 机械

机械设备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且能够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合理安排机械使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使用效率,避免机械闲置,认真编制和实施机械进、退场计划。

3.4 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保障项目施工顺利进展的首要工作。搞好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不必要的窝工、浪费工。现场布置要合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材料周转,工程尾工时。尽快做好有关竣工验收工作并迅速撒场。

4 安全管理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0)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强化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1) 完善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体系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 改革细化安全管理监督程序。首先, 政府应协调市、 县、 区有关部门, 解决有些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 其次, 政府应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的调研及相关课题研究, 早日建立起我国的建筑安全研究体系。最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 加大执法力度。 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 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 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主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执行情况。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通过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执法检查,迫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 真正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2) 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 建立稽查、 巡查队伍, 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 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 工程项目不得安宁; 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 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 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 才能促进文明施工。

二、施工进度管理

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 进度计划的编制, 涉及建设工程投资、 设备材料供应、 施工场地布置、 主要施工机械、 劳动组合、 各附属设施的施工、 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及建设项目投产的时间要求。对这些综合因素要全面考虑、 科学组织、 合理安排、 统筹兼顾, 才能有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要对进度进行控制, 必须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 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 在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 无论是进度加快、 进度滞后都会对施工组织设计产生影响, 都会对施工工序带来问题, 都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 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 坚决纠正。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对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统筹安排,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物资准备、 劳动组织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场外准备等,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做好施工前准备。全,赢得社会信誉都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做好施工前准备。

三、按照项目合同工期要求,作好施工进度控制

定时定量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这不但是合同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业主)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反馈调整。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无论是项目自身的各道工序,还是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进度计划之中去,或者说,都要对其进度做出计划安排。项目进度计划的种类,根据内容划分,有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 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 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如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 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长短来分,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 季、 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 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据笔者所知,最常用的是横道计划、 网络计划、 斜线式计划等。从管理范围来分,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一般比较详细。

四、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

施工 施工质量管理: 百年大计, 质量为先。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 是争取用户、 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和前提要求。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以下几项要求进行具体有效的工作:做好进场原材料、 半成品, 设备的规格、 性能、 技术参数质量的检查验收等工作, 并做好记录, 对未经检查验收的或经检查不合要求的材料、 设备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 对违反规定者予以惩处。 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和预验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处理, 并作好通知工作, 组织业主、 设计院、 总监理工程师等参加隐蔽工程验收, 同时要作好隐蔽工程签证工作, 以上所提要面面俱到 。在施工过程各环节中, 必须注意加强巡视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留意, “防患于未然” 。 特别是主要的结构部位, 关键部位的施工, 施工现场一定要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实行全程更进, 并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规范》 等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意见及要求。

五、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因素

5.1 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 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 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保证材料质量, 对有害的材料避免使用, 一经查处,要予以严惩; 一切材料、 工程设备和工艺均应为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应的品级, 并符合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要求, 随时按监理工程师可能提出的要求, 在制造、 装配或在现场或在合同中可能规定的其他地点进行检验。

5.2 人的控制

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 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计划、 财务、 质量、 试验、 机械等主要管理人员的个人经历及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施工管理人员、 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从事特殊工种和关键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从人的理论水平、 技术水平、 生理缺陷、 心理行为、 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程序化的优化过程, 把住用人关,让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从而靠人去实现质量目标。

5.3 机械设备的控制

要按设备的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 关键性大型设备,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 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 图纸、 测试记录、 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 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 必须进行试验, 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同时,应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正确进行操作, 这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 “人机固定” 原则,实行定机、 定人、 定岗的 “三定” 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高

5.4 施工方法的控制

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准确性、 系统性、 有效性和及时性, 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记录清单, 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 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

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之中, 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后必须详细整理及确认, 并分发给图纸持有人。

六、结语

总之,创造一个优良品质的建筑工程,是多方面、全过程的非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工程施工质量牵涉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只有加强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控制,认真把好每个环节,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

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1)

工程项目是建筑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作为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经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这就决定着项目经理综合素质较高,组织协调驾驭能力较强,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才能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搞好工程建设。项目经理的动态管理工作内容比较繁琐,本人结合多年的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将其动态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总结,论述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施工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必须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规范化、项目经理职业化、项目管理手段现代化,改变其不规范化、随意性、“淡化管理”、“无序管理”、“低效管理”、“以包代管”、“以奖代管”等不良现象。

项目经理作为受企业经理委托、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是项目实施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在项目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便决定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签定了工程承包合同、交易关系正式成立以后,便应组建项目经理部,然后以项目经理部为主,与企业经营层和管理层、业主、监理单位进行配合,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

在施工阶段的目标是完成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验收、交付的条件。

在验收、交付与结算阶段,其目标是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估,对外结清债权债务,结束交易关系。

在维保服务阶段,按合同规定的责任期进行用后服务、回访与保修,其目的是保证使用单位正常使用、发挥效益。此项工作如果能正常执行的话,能够赢得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 合同管理

在合同管理方面,应在规范、强化招投标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合同签定的可靠性和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掌握和应用索赔技术,充分发挥合同在市场经济的履约经营中的作用。合同管理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法律是经济合同法,工程索赔是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合同关系之上,出现的各类矛盾均应依据法律和所定立的合同来解决。索赔是施工合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而不是额外的、不合理的要求。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应该敢于并善于利用合同进行索赔,抓住索赔的机会,积累索赔资料,及时提出索赔要求,恰当处理索赔谈判,努力争取索赔的成功。可以说,索赔是承包商提高经济利益、赚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但也要谨慎地按照施工合同施工,防止业主一方提出索赔。

3 质量管理

在已经建立的企业质量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施工项目质量体系,扎扎实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产品(项目)上来。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应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行样板制。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进入下道工序。

要充分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规划作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就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管理目标进行全面规划,应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满足施工项目准备和实施的需要,施工组织设计应既服务于经营又服务于施工。开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突出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的需求重点,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扩展。其内容应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技术经济指标。 

4 进度控制

在进度控制方面,要在加强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编制施工项目的滚动式计划,采用网络计划的形式并组织流水作业,绘制“S”形曲线或“香蕉”曲线,以方便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计划的调整,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科学地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同时加强施工项目进度和工期的科学决策和动态管理,以实现项目的合同工期为宗旨,尽量扭转进度计划控制随意性比较大的倾向。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执行时,两者吻合;当实际进度计划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按其进行施工活动,并且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但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偏差,如此周而复始。

5 成本管理

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动态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各环节,努力在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实际成本,以增加经营利润。降低成本必须通过设计技术组织措施事先规则,降低成本的对象应重点放在材料费上,降低材料费应该利用市场,减少材料的购进成本,要利用价值工程原理科学地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利用量本利方法分析工程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利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对成本进行控制。把成本分析作为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待,通过成本分析寻找和克服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6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