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网络消费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6 09:44:50

大学生网络消费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1)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消费中的形态、形式、内容变得日益广泛,所以为了更好地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就必须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其的优化和完善,最终有效的引导和推动网络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一)网络文化消费呈现快速的增长趋势

当前,我国在网络文化市场上正在快速的发展,加强网民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使得网络文化消费每年都在呈现迅猛的增长,且正从PC端逐步转移到移动终端。仅2016年上半年,网络文化市场的营业收入就高达1017.2亿元。

(二)消费主体多元化年轻化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消费中,主要是以网络视频、音频、游戏和文学四大类,且大学生成为主力军,更加注重和喜爱网络文化消费[1]。

二、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消费中虽然十分活跃,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隐忧与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消费内容质量低下

当前,很多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没能结合大学生提升文化的需要。虽然文化消费领域的产品数量较多,但是在独特力和创新力上则较为缺乏,尤其的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文化市场利用网络环境而过度的商业化,导致其逐利性较强。因而很多网络文化作品具有量多质少的特点,影响了文化消费市场的稳健发展。

(二)网络文化作品参差不齐

在网络文化市场中,很多作品的娱乐化较为严重,甚至存在低俗化的趋势,有的扭曲经典、有的调侃崇高,有的颠覆历史,有的善恶不变,有的追求奢华,有的炫富摆阔,虽然其多元化的形式,但是在发展优秀文化的同时还面临着糟粕文化并行的局面,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观、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认知下降。而在这的背后主要是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加上创作者的水平等,导致所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的价值观念缺乏情绪化和理性化的倾向。

(三)缺乏成熟的消费模式和理念

当前,网络文化消费模式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其在网络文化消费中表现的各种消费行为,更多的是自己的主观感性意识,但是在理性思考上则较为缺乏,受到面子需求以及追求新鲜事物等影响下,导致其芒杜的从众消费和超前消费,并没能适度的把握和合理的消费。而大学生的经济基础不稳定,消费水平有限,所以盲目过度消费将导致其面临严重的影响[2]。

三、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引导的几点对策

(一)致力于结构的调整

这里调整结构,主要是将网络文化作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尽可能地提高网络文化精品的供给,切实注重网络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进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繁荣发展,同时还能更好地符合大学生群体在精神需求上的多样化特点,所以必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嘴贫,促进文化产品供给改善,保证文化产业繁荣,既要多样多种全面发展,又要保重其质量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改进。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政府部门,需要尽可能地将管理与服务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市场主体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才能更好地引导文化市场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精品,并在资金、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结构调整优化,方能实现转型与升级。

(二)致力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的完善,切实加强管理工作的开展,利用其不断的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性的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消极文化产品的打击,纳入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站监督机制,加强对不良网络文化的抵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网络文化市场环境的净化。

(三)加强引导工作的开展

在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引导其树立良好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念,并在政府和社会以及学校和家庭全面加强对其的合理监督与协调,树立良好的消费信心,采取适当的教育内容,加强对其消费心理的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合理的消费和健康的成长。因而必须加强对其的消费引导和教育[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加上受到网络文化市场中不良思想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不成熟,导致其在消费行为上存在诸多弊端,所以为了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我们必须切实注重对其的消费引导,调整文化作品结构和质量的同时,还要切实强化对其的监督,才能更好地引导其树立良好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心雨.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观教育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6.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2)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现状

网络信息消费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时尚、前卫、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其优势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2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运用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对获得数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有如下消费特点:

 

(一)网络信息消费比例大

1.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人数比例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等心理等多方面原因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在调查中98.74%的学生利用网络信息,100%的学生拥有电脑、手机、touch等其中任意一款上网工具。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截至2012年底,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308.5万人,我国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占全国网民人数约为24.43%。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比例相对大,计费方式对其消费行为影响较大。在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每月网络信息消费额集中在50—80元,约占总人数的54.32%,加上获取上网终端的费用,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2.33%。其中,以流量计费使得大学生自觉减少耗流量大的图片、视频等消费,而包月或包年计费的方式则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约束力极小。

 

3.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时间支出比例大。在校大学生每天网络信息消费时间为3-5小时者52.29%,平均每天上网2-3次者占48.76%,平均每次上网2-4小时者居多,占63.22%,39.44%大学生有逃课上网经历。

 

(二)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

根据网络信息消费目的将网络信息消费产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消费,例如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第二部分是以商务交易为目的的消费,包括网络炒股、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第三部分是以沟通交流目的的消费,例如电子邮件、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博客等;第四部分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消费,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等。据调查问卷统计,在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多样,四大网络信息消费67.66%都有涉猎,80.25%的大学生内容为3种以上,其中以获取专业信息为主的仅占10.33%。

 

(三)网络信息消费结构具有差异性

1.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性别差异性。如图1、2所示,男生和女生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有差别,其中女生网络沟通交流占63.54%,男生玩游戏的占玩游戏总人数的70.88%; 65.45%有商务交流经验,其中网购女生占 80.52%,炒股男生占炒股人数的89.34%;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登陆过不健康网站的占34.40%,男生占到87.04%。

 

2.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年级差异性。随着年级递增,信息获取重要性逐渐凸显,网络信息消费中信息获取的比例增大,娱乐休闲时间耗费相对减少,商务交流随着对网络消费的熟悉先增后减,沟通交流所占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如图3所示。

 

(四)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水平低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措施不健全,信息污染严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信息消费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辨别信息真伪能力有限,对我国信息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调查显示, 23.54% 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与信息消费相关的法律知识,24.75%的学生有过网络信息消费受骗经历。其中只有8.92%学生选择想方设法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网络信息消费保障的低水平。

 

(五)网络信息消费付费方式多元化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中现金消费比例明显下降仅为 36.94%,相应的使用网银、支付宝、财付通、信用卡等任何一种网络支付方式的占到82.36%。除此之外,各大网站为吸引网友长期浏览通过设置做任务获得本网站虚拟货币来换取信息,如豆丁网下载所用的豆元、百度用的积分、考研网用的k币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有了很大改观,网络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了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为了满足自身和生存发展的需求,对日益成为生活必须的网络有很深的依赖,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消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其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索引和存储信息,加之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无用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繁杂、混乱的信息世界,极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过程。

 

(一)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提供的全面性、及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日渐成为“信息寡头”。大学生对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消费意识不成熟,辨别信息能力不够,易受“网络海洛因”的侵蚀,导致消费质量不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数量大,时间支出和货币支出大,对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高,大大压缩学习、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网络信息消费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大学生是对新鲜事物敏感且乐于尝鲜的群体,网络的诞生应用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消费结构层次化,大学生面对这些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缺乏正确理性的判断,感性的随着自身的喜好选择,消费意识不明确,消费动机不强,消遣性消费比例大,极不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人们少了束缚,根据自我需要,随意行为,使得网络信息消费环境变得繁杂、紊乱,人际关系存在信任危机,而且相关法律滞后,消费保障水平低下,网络诈骗、网络陷阱多,24.75%大学生都有在网上受骗的经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维权,大多采取自认倒霉

的态度,这样不仅伤害到大学生的消费情感,还严重影响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五)网络消费离不开互联网,更需要终端设备的支撑。网络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差,调查显示65.55%的大学生对学校网络消费环境不满意,72.32%学生认为校园网消费偏贵,网速慢且很不稳定。而网络消费网站页面多以图片、视频为主,在网速低时难以显示,消磨了消费者浏览消费网站的耐心,对促进学生网络消费十分不利。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支出总体水平较“高”,用途广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辨别信息能力“差”,保障水平“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形成了“两高一差一低”的畸形发展局面,总体消费水平低。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其网络信息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消费水平的对策

总体上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效应,然而相应的消费意识、消费环境、消费保障都还很滞后,不适应日益高涨的网络消费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发展,正确引导其消费意识

1.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在校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网络信息消费目的性,提高网络信息消费的质量。大学生是相对单纯的群体,涉世未深,容易信任别人。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只是停留在浏览网页、聊天等浅层次应用上,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缩小“数字鸿沟”,自觉抵制“网络海洛因”侵蚀,合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网络信息消费的素质。

 

2.运用宣传教育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引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渡教师教学方式,为从高中注入式学习到大学引导式学习提供一个缓冲期。部分学生因知识与信息理解消化需要而对网络过分依赖,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提供一个适应期,然后真正过渡到通过网络信息消费,借鉴参考前人经验的前提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3.增强大学生理财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理安排的网络消费支出和时间。区分好网络信息消费与正常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

(二)优化网络消费消费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1.净化网络信息消费环境,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面对现在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混乱等问题,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坏境,无从适应,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在网络信息消费过程中受骗的经历,从而对网络信息消费存在不信任感,不利于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2.优化个人网络信息消费结构,丰富网络信息消费形式,逐步降低电子信息产品消费的费用,将网络信息消费与现实良好结合。大学生收入来源单一,网络信息消费在生活开支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低价物优,形式多样,方便快捷,这些是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消费中比较注重的,满足这些条件网络信息消费市场才能在大学生人群中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起来。

 

(三)加强网络消费保障,完善其合理体系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3)

网络信息消费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时尚、前卫、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其优势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2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运用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对获得数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有如下消费特点:

(一)网络信息消费比例大

1.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人数比例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等心理等多方面原因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在调查中98.74%的学生利用网络信息,100%的学生拥有电脑、手机、touch等其中任意一款上网工具。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截至2012年底,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308.5万人,我国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占全国网民人数约为24.43%。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比例相对大,计费方式对其消费行为影响较大。在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每月网络信息消费额集中在50—80元,约占总人数的54.32%,加上获取上网终端的费用,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2.33%。其中,以流量计费使得大学生自觉减少耗流量大的图片、视频等消费,而包月或包年计费的方式则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约束力极小。

3.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时间支出比例大。在校大学生每天网络信息消费时间为3-5小时者52.29%,平均每天上网2-3次者占48.76%,平均每次上网2-4小时者居多,占63.22%,39.44%大学生有逃课上网经历。

(二)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

根据网络信息消费目的将网络信息消费产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消费,例如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第二部分是以商务交易为目的的消费,包括网络炒股、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第三部分是以沟通交流目的的消费,例如电子邮件、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博客等;第四部分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消费,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等。据调查问卷统计,在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多样,四大网络信息消费67.66%都有涉猎,80.25%的大学生内容为3种以上,其中以获取专业信息为主的仅占10.33%。

(三)网络信息消费结构具有差异性

1.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性别差异性。如图1、2所示,男生和女生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有差别,其中女生网络沟通交流占63.54%,男生玩游戏的占玩游戏总人数的70.88%; 65.45%有商务交流经验,其中网购女生占 80.52%,炒股男生占炒股人数的89.34%;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登陆过不健康网站的占34.40%,男生占到87.04%。

2.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年级差异性。随着年级递增,信息获取重要性逐渐凸显,网络信息消费中信息获取的比例增大,娱乐休闲时间耗费相对减少,商务交流随着对网络消费的熟悉先增后减,沟通交流所占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如图3所示。

(四)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水平低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措施不健全,信息污染严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信息消费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辨别信息真伪能力有限,对我国信息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调查显示, 23.54% 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与信息消费相关的法律知识,24.75%的学生有过网络信息消费受骗经历。其中只有8.92%学生选择想方设法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网络信息消费保障的低水平。

(五)网络信息消费付费方式多元化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中现金消费比例明显下降仅为 36.94%,相应的使用网银、支付宝、财付通、信用卡等任何一种网络支付方式的占到82.36%。除此之外,各大网站为吸引网友长期浏览通过设置做任务获得本网站虚拟货币来换取信息,如豆丁网下载所用的豆元、百度用的积分、考研网用的K币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有了很大改观,网络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了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为了满足自身和生存发展的需求,对日益成为生活必须的网络有很深的依赖,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消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其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索引和存储信息,加之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无用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繁杂、混乱的信息世界,极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过程。

(一)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提供的全面性、及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日渐成为“信息寡头”。大学生对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消费意识不成熟,辨别信息能力不够,易受“网络海洛因”的侵蚀,导致消费质量不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数量大,时间支出和货币支出大,对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高,大大压缩学习、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网络信息消费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大学生是对新鲜事物敏感且乐于尝鲜的群体,网络的诞生应用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消费结构层次化,大学生面对这些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缺乏正确理性的判断,感性的随着自身的喜好选择,消费意识不明确,消费动机不强,消遣性消费比例大,极不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人们少了束缚,根据自我需要,随意行为,使得网络信息消费环境变得繁杂、紊乱,人际关系存在信任危机,而且相关法律滞后,消费保障水平低下,网络诈骗、网络陷阱多,24.75%大学生都有在网上受骗的经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维权,大多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这样不仅伤害到大学生的消费情感,还严重影响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五)网络消费离不开互联网,更需要终端设备的支撑。网络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差,调查显示65.55%的大学生对学校网络消费环境不满意,72.32%学生认为校园网消费偏贵,网速慢且很不稳定。而网络消费网站页面多以图片、视频为主,在网速低时难以显示,消磨了消费者浏览消费网站的耐心,对促进学生网络消费十分不利。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支出总体水平较“高”,用途广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辨别信息能力“差”,保障水平“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形成了“两高一差一低”的畸形发展局面,总体消费水平低。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其网络信息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消费水平的对策

总体上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效应,然而相应的消费意识、消费环境、消费保障都还很滞后,不适应日益高涨的网络消费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发展,正确引导其消费意识

1.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在校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网络信息消费目的性,提高网络信息消费的质量。大学生是相对单纯的群体,涉世未深,容易信任别人。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只是停留在浏览网页、聊天等浅层次应用上,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缩小“数字鸿沟”,自觉抵制“网络海洛因”侵蚀,合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网络信息消费的素质。

2.运用宣传教育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引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渡教师教学方式,为从高中注入式学习到大学引导式学习提供一个缓冲期。部分学生因知识与信息理解消化需要而对网络过分依赖,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提供一个适应期,然后真正过渡到通过网络信息消费,借鉴参考前人经验的前提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3.增强大学生理财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理安排的网络消费支出和时间。区分好网络信息消费与正常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

(二)优化网络消费消费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1.净化网络信息消费环境,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面对现在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混乱等问题,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坏境,无从适应,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在网络信息消费过程中受骗的经历,从而对网络信息消费存在不信任感,不利于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2.优化个人网络信息消费结构,丰富网络信息消费形式,逐步降低电子信息产品消费的费用,将网络信息消费与现实良好结合。大学生收入来源单一,网络信息消费在生活开支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低价物优,形式多样,方便快捷,这些是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消费中比较注重的,满足这些条件网络信息消费市场才能在大学生人群中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起来。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4)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现状

网络信息消费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时尚、前卫、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其优势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2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运用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对获得数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有如下消费特点:

 

(一)网络信息消费比例大

1.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人数比例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等心理等多方面原因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在调查中98.74%的学生利用网络信息,100%的学生拥有电脑、手机、touch等其中任意一款上网工具。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截至2012年底,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308.5万人,我国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占全国网民人数约为24.43%。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比例相对大,计费方式对其消费行为影响较大。在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每月网络信息消费额集中在50—80元,约占总人数的54.32%,加上获取上网终端的费用,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2.33%。其中,以流量计费使得大学生自觉减少耗流量大的图片、视频等消费,而包月或包年计费的方式则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约束力极小。

 

3.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时间支出比例大。在校大学生每天网络信息消费时间为3-5小时者52.29%,平均每天上网2-3次者占48.76%,平均每次上网2-4小时者居多,占63.22%,39.44%大学生有逃课上网经历。

 

(二)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

根据网络信息消费目的将网络信息消费产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消费,例如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第二部分是以商务交易为目的的消费,包括网络炒股、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第三部分是以沟通交流目的的消费,例如电子邮件、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博客等;第四部分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消费,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等。据调查问卷统计,在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多样,四大网络信息消费67.66%都有涉猎,80.25%的大学生内容为3种以上,其中以获取专业信息为主的仅占10.33%。

 

(三)网络信息消费结构具有差异性

1.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性别差异性。如图1、2所示,男生和女生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有差别,其中女生网络沟通交流占63.54%,男生玩游戏的占玩游戏总人数的70.88%; 65.45%有商务交流经验,其中网购女生占 80.52%,炒股男生占炒股人数的89.34%;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登陆过不健康网站的占34.40%,男生占到87.04%。

 

2.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年级差异性。随着年级递增,信息获取重要性逐渐凸显,网络信息消费中信息获取的比例增大,娱乐休闲时间耗费相对减少,商务交流随着对网络消费的熟悉先增后减,沟通交流所占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如图3所示。

 

(四)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水平低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措施不健全,信息污染严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信息消费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辨别信息真伪能力有限,对我国信息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调查显示, 23.54% 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与信息消费相关的法律知识,24.75%的学生有过网络信息消费受骗经历。其中只有8.92%学生选择想方设法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网络信息消费保障的低水平。

 

(五)网络信息消费付费方式多元化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中现金消费比例明显下降仅为 36.94%,相应的使用网银、支付宝、财付通、信用卡等任何一种网络支付方式的占到82.36%。除此之外,各大网站为吸引网友长期浏览通过设置做任务获得本网站虚拟货币来换取信息,如豆丁网下载所用的豆元、百度用的积分、考研网用的K币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有了很大改观,网络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了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为了满足自身和生存发展的需求,对日益成为生活必须的网络有很深的依赖,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消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其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索引和存储信息,加之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无用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繁杂、混乱的信息世界,极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过程。

 

(一)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提供的全面性、及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日渐成为“信息寡头”。大学生对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消费意识不成熟,辨别信息能力不够,易受“网络海洛因”的侵蚀,导致消费质量不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数量大,时间支出和货币支出大,对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高,大大压缩学习、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5)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消费以其方便、快捷、实惠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渐趋流行,消费规模也逐渐扩大。根据2017年1月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提升至95.1%;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69亿,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提升至67.5%[1]。在此背景下,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形式,互联网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网络消费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7年4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经贸大学40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91%。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表现的分析,进而了解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引导高校大学生理性、健康地消费。

1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

1.1追求个性时尚的心理

陈似海学者提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呈现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在消费类型和群体影响力等方面与其他的网络消费群体有很大的不同[2]。大学生群体思维敏捷、追求时尚、充满活力,尤其在互联网的新兴领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最快、兴趣度最高,而求新、求异的心理也成为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

1.2网络消费的优势

网络消费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使大学生对网上消费越来越热衷,并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可。形象地说,网络消费等于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可以在家“逛商店”,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3]。因此,网上消费与实体店相比的潜在优势成为大学生选择的重要方面。

1.3消费水平差异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因家境而不同,家庭生活宽裕、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率明显高于生活水平低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重要因素。

1.4网络消费的安全性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对网上消费信息的安全性和商品质量持谨慎态度。例如,网购填写个人信息、收货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时,如果隐私信息和商品质量受到质疑,大学生一般会选择放弃网上购物,这表明大学生网络安全的警惕性较高。

2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2.1消费结构不合理

胡立源学者提出,网络消费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和道德意识,这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4]。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服装与化妆品、饰品方面,分别占68.50%与52.50%。其次,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通讯产品的消费也占到49.25%,尤其随着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很多大学生受攀比享受思想的影响,过分追求高价位品牌手机,而用于购买书籍等有关学习方面的消费却只占到38.75%。这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更倾向于日常用品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但用于书籍等学习类支出所占比重较少。部分大学生由于过度追求高消费,超出了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结构失调的弊端。

2.2盲目消费,缺乏规划

由于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群体强,很容易导致“冲动性购买”行为。调查显示,“看到喜欢的就买”与“看到促销活动就买”的同学分别占31%与37%,另有37.25%的大学生对自己网络消费的数额没有明确计划,43%的同学对于自身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缺少规划的现象十分普遍,因一时兴致而盲目消费,不重视产品质量的消费行为也时有发生。此外,网络贷款的兴起也成为导致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获取消费资金渠道的增多使他们过于追求时尚潮流,消费观念受到扭曲,很容易陷入非理性消费的误区。

2.3从众消费、攀比消费现象严重

薛红燕和纪峰学者提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消费现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消极影响,比如攀比心理严重[5]。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在心智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琳琅满目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难以自控,总是追求一些有个性的消费选择,极易形成攀比心理,从而盲目地进行消费。调查显示,在回答“当周围同学朋友都购买某种商品,你会怎么做”时,41.75%的大学生选择购买,41.25%的大学生表示会跟随潮流,不甘落后于别人,而追求高价位、高品位消费体验的大学生分别占到20.75%与19%。这表明大学生周围的人尤其是同学或朋友的消费行为对其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在消费过程中,盲目追求高消费体验也成为从众、攀比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2.4消费安全意识不足,权益缺乏保障

由于网络世界本身具有的虚拟性,网络消费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调查显示,78.25%的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通常选择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但其中仅有34%的大学生认为交易的安全性应列入网络消费的考虑因素之中,37.75%的同学表示很少考虑或没有考虑过;有17.75%的同学表示有过网上消费被骗的经历,但仅有14.25%的大学生表示网购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会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时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而当面对消费安全风险时,又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

3优化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上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消费意识问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把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大环境,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养成理性的网络消费习惯。

3.1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意识

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追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在网络消费中要践行可持续消费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理性消费,坚决抵制其中的信息诱导,不断增强自身艰苦奋斗的意识[6]。(1)培养合理规划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自身应强化合理消费的意识,重视实用性,在消费过程中尽量选择信誉好、评价高、售后服务好的商家。要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的两面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维权意识,不轻信虚假的网络消费信息,同时要提高网络消费识别能力,不跟风、不攀比,并且在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的交易渠道,掌握网络消费中的主动权。(2)实践锻炼,提高自律能力。由于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经济来源还是父母供给,不能真正体会挣钱的辛苦,导致他们的节俭意识薄弱。因此,应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锻炼提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矫正不良消费行为,提高网络消费自律能力。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消费教育模式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的盲目性和从众性问题,反映出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滞后的一面。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消费需求,一方面积极优化校园消费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发挥“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消费道德教育的培养。(1)发挥新兴媒体优势。通过使用校园公众号、官方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风尚,约束个人不良消费行为,为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意识创造舆论条件。(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例如:在教学模式上,除采取案例教学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群体性讨论中学习社会热点消费问题,实现教学的互动;还可以把书本理论与实践案例生动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学习生活化、艺术化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3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应合理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消费情况,适当调整孩子生活费的供给,营造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并积极监督子女的网络消费动机。比如,可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孩子意识到消费行为对一个人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以以身作则,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启发引导孩子,纠正其不当的消费行为等。

3.4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优化环境

网络消费以互联网发展为载体,很容易造成监管方面的滞后,而长期监管不到位会导致网络消费的混乱和无序。同时,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等也对大学生网上消费产生不良影响。(1)完善政策,规范引导。国家应根据发展要求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引导网络消费合理化,加强网络消费监管力度,对一些商家的非法经营行为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整治网络消费存在的不正之风,运用立法这个有力的武器有效引导和规范网上消费,从而保护网络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利益。(2)净化社会风气。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社会文明消费和合理消费,积极营造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社会氛围,并加强网络消费安全的宣传力度。其次,舆论媒体应从社会责任出发,宣传反对过度消费、片面消费的行为,为号召大学生理性消费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6)

随着网络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网络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新群体,他们更是热衷于网络“买”“卖”。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购物方式新鲜刺激,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新奇独特,小到玩具、手套、衣服,大到mp3、相机、手机甚至电视、电脑、冰箱等,在网上都有出售和交易,网上定餐,网上订票……。网络可以完全满足大学生们的购物需求,也正好符合前卫、时尚、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口味,种种优势让大学生们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上消费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总体情况分析

大学生热衷网络消费,据调查31.9%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网上消费的行为,表面上看低于中国网民37.8%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些学生普遍是从大学入校时开始接触网络,平均只有三年网龄,且绝大多数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以下,在这种条件下,31.9%的比率是比较可观的。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分虚拟消费和网上交易。虚拟消费指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行为,网上交易是指网络上的真实消费行为。而网上购物的首选网站共分为三大类: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站以及门户网站。而拍卖网站在大学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41.6%的学生经常光顾拍卖网站,相比之下,只有23.8%的学生将B2C网站作为自己的购物首选,20.0%的学生在门户网站购物。这表明,大学生是网络世界最活跃的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网络购物交易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大学校园中不乏追“新”族。他们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大学生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如电脑)的购买上,他们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而网络购物通过获得商品的信息量丰富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3.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交易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只要登录网络随时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消费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4.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对于大学生来说,购物中的即时、便利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交易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电子客票、虚拟机票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他们的喜欢。

5.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现在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消费视野。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真实的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而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在大学生中的渗透率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在网上常常能够买到本地买不到的商品,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6.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上海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用、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元~6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网上淘宝,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渐渐被大学生津津乐道。

7.网络虚拟消费

虚拟世界里的消费主要是在网络游戏中的消费,对大学生说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幻想,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越是紧张、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就需要通过幻想和憧憬来达到舒缓的目的和愿望;越是年轻,幻想倾向就越明显。网络上的虚拟消费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倾向。不少大学生通过虚拟的世界,寻求心理上的一种投射,这种虚拟的消费往往消解紧张感,并且满足年轻人对生活变化的追求。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亟待加强

大学生对网络消费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网络消费风险主要是指网络购物当中的风险,即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利用网络购物可能不够安全或者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例如,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可能被盗用,所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能和网站上的宣传不符,甚至网上购物这一行为本身也可能被视作离经叛道。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

2.网络消费无接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

网络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满足特定的某些消费心理需求。由于网上购物可替代部分人际互动关系,也就不可能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个人社交动机。例如朋友间希望通过结伴购物来保持友情等。此外,虚拟商店也无法使消费者因购物而受到注意和尊重,亦无法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且网络商品的价格欠缺灵活,会令某些喜欢在现场讨价还价者大失所望。

3.较易助长盲目消费、高消费

网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对于喜欢新鲜事物但没有收入来源、自治理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会极大地刺激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的心理特点。此外,利用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也较容易诱发盲目消费,高消费。

4.虚拟消费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对心理防御特别脆弱,容易受到影响的大学生极易成瘾,沉溺其中,虚拟的网络高消费容易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今后在现实中养成互相攀比的高消费习惯。

四、开展网络消费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不仅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一面;也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心理、择友方式、为人处事的原则,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深层次的了解大学生构成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需要积极引导,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处理不好不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家长和学生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说到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道德观念。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网络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

1.网络消费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

在校园中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网络消费观念、网络消费习惯与方式、网络消费技巧技能等。

2.开展网络消费风险教育

开展知识讲座,利用校园传媒进行网络消费风险教育。诸如告戒学生选择历史较长、访问量较高、信誉度高的网站消费;购物时不能只看其好评率或信用等级,还要看评价记录和销售记录;选择可货到付款的网站或商家购物,避免先付款的风险;选择第三方支付,比如易趣网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等有利于维护双方的信用;根据不同的产品,要分别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退换货制度等;网上“刷卡”,注意识别交易支付网站的“数字证书”等等。

3.消费品常识教育

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网络消费的抵抗能力。

4.网络消费生态意识教育

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5.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

举办系列网络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商品标识鉴别。

6.网络消费文明教育

消费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成立各种节俭组织(如“爱心基金会”等)。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网络消费舆论,形成学生的科学网络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网络消费能力。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网络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等等。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7)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跨越性的发展,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达6.6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8.8%,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开展与繁荣提供了市场和技术,而B2C电子商务模式更是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重要模式,其具有商品齐全、运营成本低、购买便利等优点,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消费方式。当代大学生对网络需求较强,是当前网络消费的主流大军,因此,对其B2C模式下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网络体育消费理念,合理进行网络体育消费,还可以为我国体育企业完善B2C电子商务模式,增强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持续力量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乡市大学生参与B2C体育消费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和查阅有关电子商务模式、B2C模式、大学生体育消费等相关文献资料,阅读有关电子商务、体育市场、体育经济等书籍,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1.2.2问卷调查法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和新乡学院4所高校为调研单位,随机抽取40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按照社会学及统计学原理,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对大学生B2C体育消费促进及干扰因素等方面的调查。本研究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400份,有效问卷为379份。1.2.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SPSS等相关数理统计软件,对新乡市大学生B2C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对其影响因素加以研究与分析。1.2.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2结果与分析

2.1新乡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现状

2.1.1网络体育消费普遍得到认可,但线下消费仍占主要地位通过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进行过网络体育消费,并且对网络体育消费认可度进行调查时,68%的学生认为网络体育消费重要,一方面是顺应时展趋势,另一方面具有样品选择多、购物方便、价格优惠的优势,这说明网络体育消费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度还是很高的。但问起主要体育消费方式时,60%的大学生选择线下消费。这是由于体育消费中男生占比较大,而男生的消费方式具有直接及短时间的特点,而网络体育消费则需要浏览、对比选择、下单支付和物流配送,较耗费时间,因此,线下体育消费更符合其消费特点。为刺激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相关网站需要不断优化其网络界面及购物流程。2.1.2网络体育消费动机多样,物多价廉占主要动机对新乡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动机进行调查,并将其动机大小排序为物多价廉、购物方便、省时省力、无时间区域限制、习惯爱好、明星效应和其他等。由于大学生消费群体一方面经济来源单一,另一方面追求个性时尚,因此物多价廉的网络消费特点成了其进行网络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其次,线下体育消费需要到市区门店进行购买,而女生多考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选择室内网络购物,男生则考虑市区购物一方面耗费时间,另一方面门店距离较远也会选择网络购物。因此,在开发大学生线上体育消费市场时应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物美价廉、符合年轻人品味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在当前智能化产品需求增加,但价格昂贵的情况下,能够及时研发出大多数学生可以购买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2.1.3网络体育消费以实物类体育产品为主,体育服务类产品相对较少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所有购买过网络体育消费的行为中,体育实物类占75%,体育服务类占25%。在这里将体育消费分为体育实物类及体育服务类,而体育实物类产品又细分为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体育出版物及其他。体育服务类分为体育健身卡、在线观看比赛、在线健身授课、服务预约及其他。其中在体育实物类产品中,运动鞋网络购物情况占最大比例,其次为运动服饰、运动器材。在体育服务类产品中,体育健身卡和体育服务预约最受大学生欢迎,分别达到37%和29%。由此可以得出,体育服务类产品仍有巨大潜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体育服务类产品线上消费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2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参与B2C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将其分为2方面:促进因素及干扰因素,并分别对其主观影响因素及客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2.1促进因素(1)主观促进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参与B2C体育消费的主观促进因素进行调查,其中体育消费需求及网购依赖度占重要地位,分别占45%及42%,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网购依赖对其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这一因素主要体现在女生体育消费中。由于女生普遍具有网购习惯,尤其是具有网购瘾的女生,对自己日常购物需求,首要选择网络购物,她们表示网购一方面样式繁多、购物方便,并且价格优惠,还可以进行多家直接比价,也节省了逛街的时间和精力。但体育消费男生则为主要群体,因此在网络体育消费中,应加大开发女性网络体育市场的力度,加大女性体育消费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尤其是健身塑形类产品和服务。(2)客观促进因素。新乡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客观促进因素主要包括线下消费的劣势、网购平台的优化和其他用户的评价等。其中线下体育消费的劣势不仅是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最主要的客观促进因素,也是我国电子商务兴起发展的促进因素,当前线下体育企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企业一方面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很难准确把握消费者不断更新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经营成本高,不能将各种款式的商品进行展示销售,而大学生又是一个追求时尚、个性的群体,因此在满足其需求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同时,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因此在选择体育消费时,价格也会占重要地位,而线上营销成本低,品种多样,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选择网络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技术越发成熟,网络购物平台设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选择网络购物的概率。2.2.2干扰因素(1)主观干扰因素。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因此较线下消费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大学生对其风险性的感知度是制约其进行网络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达70%。他们认为网络购物,一方面资金支付面临风险,另一方面是产品的质量不可靠,很多购物平台门槛低,资质审查不严格,导致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而产品的在线展示又无法提供最真实的产品特点,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网络消费行为。而当前很多企业采用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首先网络消费售后满意度,由于网络体育产品的售后存在买卖方责任区分及产品相互邮寄的问题,因此为很多大学生体育网络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抑制了当前新乡市大学生进行网络体育消费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线上体育产品营销平台应进一步加强对线上商家的资质审查,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同时,把好质量关,改进售后服务质量,建立售后服务标准,简化流程。(2)客观干扰因素。对客观干扰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网络支付风险、平台网站的复杂化操作、售后无法保障、维权困难、用户体验低等干扰因素居于重要地位。经过主客观干扰因素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客观因素是主观干扰因素的形成原因,如网络支付风险与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风险感知度有关,而售后无法保障及维权困难又与网络体育消费的售后满意度有关,而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用户体验则主要指人们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包括感观体验、交互体验和情感体验,由于网络消费主要在购物平台或者官网进行,除了有相应的客服在你询问时给你相应意见,几乎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点击鼠标进行的,缺乏互动性,机械化的流程也缺乏线下消费的个性化体验,因此也制约着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的选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新乡市大学生对网络体育消费普遍认可,但当前仍以线下消费为主,但68%的学生认为网路体育消费很重要,因此,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3.1.2由于大学生消费群体一方面经济来源单一,另一方面追求个性时尚,因此物多价廉的网络消费特点成了其进行网络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3.1.3在所有购买过网络体育消费的行为中,体育实物类占75%,体育服务类占25%,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线上体育服务类项目,包括教育培训类、休闲娱乐类等将得到迅速发展。3.1.4在新乡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主观促进因素中,体育消费需求及网购依赖度占重要地位,但体育消费需求程度高的为男生,而网购依赖度高的则为女生,因此对女性网络体育市场的开发将有利于提升网络消费在体育消费中的比重。3.1.5线下体育消费的劣势不仅是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最主要的客观促进因素,也是我国电子商务兴起发展的促进因素。3.1.6网络支付风险、平台网站的复杂化操作、售后无法保障、维权困难、用户体验低等干扰因素,严重影响着新乡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风险的感知度及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网络体育消费行为。

3.2建议

3.2.1抓住“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时机,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挖掘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3.2.2以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合大学生消费水平及消费特点的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3.2.3充分借助女生对网购的依赖,研发女性减肥塑形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提高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的比重。3.2.4加大对网络体育市场的整合力度,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服务力度,严格体育商家入驻资格,优化平台购物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宇杰.北京市体育消费类网络团购现状及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2]马宏霞.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05-108.

[3]刘丹.网络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及营销策略[J].运动,2013(3):140-141.

[4]蒙万宁.浅析体育用品网络购物消费的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291.

[5]魏明侠,肖开红.影响B2C电子商务在线消费行为的感知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6):175-179.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随着我国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网民的迅速增长,网络购物也迅猛发展,有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在2009年实际接近1000亿,并且每年还在以年增长率50%的速度增长。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另外,统计报告还显示:在4.2亿的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了25.1%。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比如感情奔放,精力充沛,好强好胜心强,追求时尚;思维方式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极力摆脱束缚和干扰,叛逆性强等。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有着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网络消费心理。也决定了他们必将成为网络消费的主流群体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比如感情奔放,精力充沛,好强好胜心强,追求时尚;思维方式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极力摆脱束缚和干扰,叛逆性强等。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有着其他群体所没有的网络消费心理:

1.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由于当代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购物时不仅仅是看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体现与众不同和个体的自身特点。所以,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消费过程中都会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消费偏好和个人兴趣去选择购买。

1.2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中,价格和质量仍然是影响其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网络商品由于广告费、人工费、场地租金等费用的减少,其成本要比传统商店低。因而,网上售价要低于传统市场中的商品价格。价值产品质量与传统市场上相同。在经济来源有限的条件下,大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选择这种物美价廉的消费方式。

1.3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方便快捷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网络消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网上购物,购得的商品有专门的人送货上门。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退货。这样节省了大学生的很多时间和麻烦。所以方便快捷的网络消费也就成为那些极力摆脱束缚和干扰的大学生的首选。

1.4追求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产生是好奇的,也是敏锐的。网络消费作为网络经济时代一种新鲜的消费方式理所当然的不会逃离大学生的视野。他们认为网络消费是一种时尚和一种潮流,并将这种想法和行为带给周围的同学。

2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存在的问题

上述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决定了大学生必定会成为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之一。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生群体占据了网络消费群体的一大部分。大学生的这些网络消费心理促进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但同时大学生消费心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大学生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不够。在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还很难对网络购物进行有效监管。所以网络购物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假信息,或者利用网络购物获取个人私人信息,甚至利用黑客软件盗用银行账户和密码。当代大学生由于好奇心过强,对网络消费这一新鲜事物的风险性缺乏认识。

2.2大学生盲目消费、高消费现象较为严重。网络购物中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多样。这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面对着这种诱惑,大学生很难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挑选商品,而容易陷入盲目追求高档次、高品牌的消费误区,甚至不惜以舍弃生活费为代价。这对于没有收入来源、自制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2.3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目前,大学生网上消费有一大块就是网络游戏消费。网络游戏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使其在虚拟的消费过程中缓解紧张情绪。但是这种消费毕竟是虚拟的,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不能满足作为社会人的社交动机。一味地追求网络消费会使得一些大学生变得自闭,不愿与人交流,也无法让他从购物过程中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3 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和教育

基于上述问题,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大学生养成正确网络消费习惯和消费道德,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和教育。具体来讲,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为促进大学生正确网络消费心理的形成,必须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消费基础知识。具体来讲,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电子商务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网络消费的具体内容等。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当代社会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与责任教育。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知识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鼓励大学生文明上网、文明消费,养成良好的网络消费道德。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和责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3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应该通过网络消费模拟或实际操作,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在网络消费过程中访问信誉度比较高的网站;也倡导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选择第三方支付,比如趣网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等来降低网络消费的风险;还要让学生增强其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当发生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鼓励他们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论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有着其他人群所不具有的特征,比如追求个性化、追求物美价廉、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不够、盲目消费、高消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加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网络文明与责任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等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9)

一、引言

大学生消费市场主要是以所有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消费市场,由于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庞大特殊的群体,消费特点比较明显,并且大学生潜在的购买力所培育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发展迅速,需求量旺盛。因此大学生消费群体值得开发引导,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点和营销策略对扩大社会消费,满足大学生需求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一)大学生具有独特性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典型的个性特征,大学生不仅具有好强、好奇追求时尚、感情奔放,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能力强。并且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和批判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有主见、不盲目服从等,思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并且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克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情感以及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大学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他们不想被外界束缚和干扰,所以大学生比较向往自由,独立。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的表现形式也具有独特性,他们喜欢符合自己的个性和品牌的物品,所以在开展网络消费的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大学生独特的心理和特点,抓住大学生消费的心理,从而才能促进网络市场的开展。

(二)大学生具有追求网络购物的兴趣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网上购物以及网上消费不仅应该满足他们实际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娱乐性的以及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网络他们不仅可以结识很多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新朋友,而且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体力。并且很多的大学生具有追求时尚、娱乐的生活的方式,他们喜欢购买一些新奇、时尚以及流行的物品,所以在进行网络营销策略的规划时就应该重视大学生喜欢流行、时尚以及新潮的产品,从而能够满足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三)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特点

很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但是他们一般会追求一些价格便宜、实用以及质量比较好的物品,因此质量、价格以及新潮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的因素,大学生消费的观念是理性消费和讲求实用,因此,在网络中大量的产品主要是依靠物美价廉的特点吸引消费者的,很多的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利用更多的信息进行了解所要购买的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特点等相关的信息,并且很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会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一个关键动机是因为时尚和潮流,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对于很多的学生追求个性、潮流、异样以及品牌的追求等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造成,通过进行调查发现,网上购物以及网络消费的消费者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网络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受到周围的朋友或者相关的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很多的学生会因为一些杂志、广告以及网上搜索等一些信息的影响而采取的网上购物的形式。

(二)网络因素

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的特点是网络购网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网络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网络购物主要通过电子交易信息安全,由于电子交易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信息诈骗等一些不安全因素,所以这些不安全因素是大学生谨慎选择网购的因素之一。

(三)个人因素

方便快捷的购网方式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网上购物可以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网上消费和网上购物,并且很多的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所以为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网上消费或者网上购物获取他们需要的物品,因此网上购物成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购物方式。所以网络购物是否方便快捷成为影响网上购物的原因之一。

四、企业的营销策略

1.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很多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注重个性的宣扬,所以企业或者厂家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独特、新奇以及时尚等特点,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运用不同的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企业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的需要就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定制营销的策略和网络销售等策略。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消费的最大的特点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导,消费者将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者自己的个性,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使购物更显个性。

2.满足大学生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方便快捷是网上购物的一大特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快捷。在进行策划网络营销方式的过程中,能够提供24小时的服务,使学生能够随时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进行查询和购物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并且程序简便快捷,从而满足大学生需求以及追求快速的心理特点。很多的大学生在购物之后,希望在第一时间内取得商品,所以,为了满足网络消费追求快捷的心理,企业必须保证物流的快速,物流不仅是商业流通过程中重要环节,而且也是网络营销能够成功的关键,通过完善和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从而保证货物能够按时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为完善网络营销对策的重点,加强物流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物流的撇送体系,解决网络购物存在的一些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满足大学生物美价廉的需求。物美价廉是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价格更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价格也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非常敏感而又复杂的一个问题,价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消费者对产品接受的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和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学生消费水平不高,经济来源受到限制,所以他们需要的物品不仅价格合理,而且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因此网络营销策略应该满足学生的特点,可以先通过调查得出学生愿意并能承受的价格,再考虑成本费用的节约,以获取利润。网路营销不仅可以为消费者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资金以及流通的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使消费者能够寻找到更多的优惠,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产品低价格的追求。

4.加强网络宣传。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采取促销或者行销的营销策略,并且可以根据大学生喜欢看新闻以及网上聊天、娱乐等特点,加强网络宣传,并且由于很多的学生对商品的广告比较敏感,很多的学生会选择一些新产品,具有独特、新颖的产品,所以企业或者商家应该不断的进行产品的宣传,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点击率和曝光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10)

引言

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网络购物这种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对大学生来说,优惠是最大的诱惑,其次是免去了出门选购的麻烦。大学生在网上选购各种商品,缴纳各种费用,甚至是网上订购车票。当代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网络消费心理及行为。

(一)概念

1.消费者心理的概念

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一般是先接触商品,引起注意;然后经过了解和比较,产生兴趣和偏爱,出现购买欲望;条件成熟,作出购买决定;买回商品,通过使用,形成实际感受,考虑今后是否再次购买。

2.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消费者行为在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在广义上讲: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甚至是包括消费收入的取得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二)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的原因

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消费对大家来说不再陌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9年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增长数量带动了网上消费的发展。而在网上消费的大军中,与网络接触频繁的大学生的比例不容忽视。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与此同时,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3岁之间,各方面还不成熟,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乃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各方面都受到网络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他们的观念和方式又会反过来影响整个大众文化及消费。与其他群体的网上消费相比,大学生网上消费具有其独特性,大学生群体尚未进入社会,绝大部分没有独立、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使得大学生在网上消费时要求产品价格低,由于大学生对时尚潮流比较敏感,产品的靓丽外观、最新功能对其会有比其他群体更大的吸引力,一些新产品在大学生中推广并被接受比较容易,一些产品学习方面的功能会吸引大学生群体。

校园网络比较普遍,学校的每个宿舍都提供端口,只要开通即可进行网上冲浪,大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宿舍90%的同学都拥有电脑。同时善于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比一般人更具有冒险精神,会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手段从事沟通和商业交易,上网的基本条件也得到有效保证。此外,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还有一些其他好处:

1.跨时空

许多院校的新区都建立在比较偏远的郊区,周边的购物环境还没有建立完善,购买商品不得不在周末坐很远的公交车去市里,而周末人又很多,公交车特别拥挤,路程又远,花时间不说,还又累又受罪。在网上购物呢,是没有国界和时间限制的,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时间获得自己所想要的。

2.产品的可比性较强

大学生们选择的产品适合在线购买,比如书籍、衣服小饰品等,产品具有类比性,比较容易选择自己中意的产品。不论是价格还是产品的品种,网上选择的余地都比较大,容易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3.节省成本

大学生虽然有个性,但是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大家在集体购物时,可以节约大量的邮递费用。产品网络销售的价格下跌,所以大学生愿意网上购买。

4.安全基本得到保证

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大学生首选淘宝、拍卖网,而这些网络零售业的技术、支付安全和物流已经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代表。

(三)学生网络消费情况的分析

大学生热衷网络消费,据调查31%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网上消费的行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从大学入学时开始接触网络,平均网龄是三年左右。大学生的网上消费分虚拟消费和网上交易。而网上购物的网站主要有零售网、拍卖网,而拍卖网对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表明大学生是网络世界最活跃的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网络购物交易。

1.网购消费资金来源单一,参与程度高,消费有度,呈一定的保守性,并趋向成熟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参与了网络购物,但他们的月可支配金额不多,大多集中在501-800之间,网络购物的频率不高,一月一次或几月一次网购的比例为60%左右,而且每次平均消费金额不超过100元。可见,大学生们大多已经养成了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同时,由于经济、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很少选择分期付款。基本上都是积累多少花费多少,消费习惯上呈显著的保守性和低风险性。

2.追求个性时尚,突出自我

处于青春活跃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追求个性的形象,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展示自我的与众不同,希望成为同龄人的焦点。因此十分渴望拥有个性化的商品,这也成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鉴于大学生群体经济状况的限制,商品丰富程度低,更新换代的速度慢,个性创意化产品稀缺的现实,大学生对个性、新颖、有创意的产品的渴望程度更强,消费需求更加迫切。

3.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是青年人的典型心理特征。即使自己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但是大学生还是表现出这一心理特质。他们对任何新事物、新知识都会感到新奇、渴望并大胆追求。面对网络购物这一非传统的、新颖的消费方式,他们敢于去体验、尝试。

4.情绪化消费,从众消费明显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思想倾向、志趣爱好、人生追求等方面还不完全稳定,消费行为容易受情绪及情感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无法了解到那些具有权威、真实的新产品信息,无法接触新产品的样品;学校也很少开设理财、消费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很难对产品是否具有适合的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

5.购物种类丰富,但常购种类集中

据统计,大学生网络购物中,图书服饰鞋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图书消费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图书在实物店里的售价很高,网上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图书不用担心它的质量问题;而服饰鞋包在网上能获得更多的折扣,款式也比较多,可以满足部分追求潮流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消费篇(11)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在网络商城发展迅速的今天,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所谓网络消费是指消费者使用互联网在相应网络客户端上进行搜索,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通过和商户的交流了解,对商品的价钱、产品质量进行重新确认,最后决定下单购买并进行支付,商家再选择快递送货上门,或者消费者到指定场所凭借获取的信息进行消费的一系列行为。通过分析他们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消费心理,有利于高校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1]。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心理分析

个性化消费心理。多数大学生喜欢追求新奇、流行、品味、敢于挑战,喜欢张扬个性,自主选择。网络消费符合他们富于创造力、渴求变化、追求新奇、释放个性的特点,因此他们所购买的已不只是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更多的追求是商品的形式新颖,彰显他们的个性,这些都成为他们消费时的重要标准。使他们在购买商品时,缺少对产品鉴别和评估的专业知识,这样购买的风险也可能上升。

追求任性的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在家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点,在面对网购时,他们受到网上商品的诱惑,一旦有店家推出活动或者有新品出来,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只要想买就买。独特的购物环境,与传统交易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其追求任性的消费得到满足。消费时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个性向商家提出挑战,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随心所欲的消费,契合前段时间出现的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

追求快捷便利的消费心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交通堵塞,出行不方便,加上每个人都有一种惰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在选择以何种方式消费时一定会把便利快捷考虑进去,他们不再喜欢逛上一天,去精挑细选。传统的购物方式需要人在出行时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天气、出行时间、交通状况等等,在选择商品时还要纠结,有时因为一时受销售人员的鼓动购买,事后后悔了却退货不便,而在网上进行交易能够弥补这些缺陷,深受大学生喜爱。

追求小资情调的消费心理。越来越多价值高但具有文化品位的商品成为大学生的购买物品。大学生是有文化的知识青年,追求小资情调的消费心理,购买具有一定品位的商品,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消费者在相信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品牌效应,就比如洗发水,它的质量好,而且气味香,这些效果都是很明显的,因此,消费者就会继续使用下去,而耐克、阿迪达斯这类运动类型的品牌在学生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追求一种高品位的生活和一种小资情调。

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价格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产品的实用性也是大学生选择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调查得知,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大学生购物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是600-1000元,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消费也不会超过1500元,他们的生活消费主要是吃饭和必要的生活开支。由于可自由支配资金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在花费时很谨慎,在购买某种产品时,尽量做到物美价廉

二、对消费者心理健康成长存在着隐患

盲从心理的的形成。大学生充满了好奇心,网上时常出现一些具有诱惑性的新奇商品,会刺激他们追求档次,甚至助长其追求名牌的心理,养成了他们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另外,利用支付宝或者网银进行消费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盲目消费。网络图片文字对商品的宣传及商家促销策略的使用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冲动而非理性的消费。

虚拟高消费助长攀比心理。大学生心理防御特别脆弱且年轻气盛,思想不成熟,也极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看见同寝室或者同班同学在网上买了各类新奇的商品,也要上网去买,更甚之要买比他更好的,从而形成攀比心理。“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长时间下去形成网瘾并沉溺其中。这种虚拟的网络高消费易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攀比心理。[2]”

交流能力下降导致封闭心理。网络消费不同于传统的消费,前者是一种人机单方面的交流,而后者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沟通交流。许多学生不需要迈出寝室门就可以购物,甚至吃饭也不需要出去,直接手机电脑网上订餐,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宅在寝室,使他们与外界隔绝了,这就必然导致随着网络消费的兴起[3]。久而久之,他们很少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这导致他们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

易形成网购心理依赖性。各种网购平台和商品,极大的刺激着大学生的购物欲,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他们从中发现网购的乐趣,体会到网购的妙处,时常浏览着网页就不由自主的买了许多,甚至是一些不需要的东西[4]。网购使许多大学生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心理依赖,不论物品大小都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上网就浏览购物网站,他们陶醉其中,抵制不住网购的诱惑,产生所有事情都依赖网络,失去与现实的人交流的机会,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到人的现实交往能力。

三、对策建议

当前,大学生网上消费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注重价格、方便、快捷,但消费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在选择商品服务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存在冲动、盲目、攀比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想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角度来考虑:

(一)学校方面要加强引导

当今大学生是网络消费的主体,所以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网购习惯,就需要学校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教师和学校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一方面,老师平时及课堂上应该有意识的做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网购观念。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自主的对学生的消费观采取专业性的引导。具体表现在: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大学生对网购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的消费习惯并不都是合理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在学校进行合理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比如说可以开展主题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积极地的参加这样的活动,增长自身的知识,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学会正确、合理的网络消费,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才能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合理自由的转换,保持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是非,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金钱。再次,经过学校专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网络世界,更好的掌握网络技术,从而可以在学校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网络方面的认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增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风险意识。大学生对网络消费充满好奇,但是他们对网络的风险性却认识不足,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组织进行网络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网络风险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网络辨别能力,降低网络交易中存在的风险,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风险意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信誉度高的网站,选择正确、安全的支付方式,维护自身的消费权利,正确合理地利用消费者的消费权。

(二)家庭方面教育引导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培养正确的和纠正错误的网购消费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家庭环境和条件方面对于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作用。经过对调查报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很多学生网购无节制,主要还是家庭经济条件宽裕,父母的给的生活费较多,学生也根本不清楚父母挣钱其实也不容易,家庭缺乏一个交流沟通的环境,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就可以了,其他方面父母由于繁忙的工作都忽视了[5]。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沟通交流的环境,经常进行心理方面的沟通,让他们也了解自己的工作不易,从而不至于形成无节制的消费观。其次,父母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在生活中也要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对孩子的消费观进行正确的引导。父母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形成节约的传统美德,学会理财,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从而受到正确观念的影响。

(三)政府应完善立法,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

提升大学生网络维权意识。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购物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例如,要学会正确的识别商品的真伪性,感觉服务的好坏,学会识别卖家的信誉度,对于价格过低的商品,要学会正确的分析。对于价格过高的商品也要仔细地思考。选择正确的付款方式,交易额较高时更要谨慎,向卖家索要发票或凭证,这样,可以在出问题时作为证据,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优化高校消费文化以及净化网络诚信环境。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人们开始提倡“绿色消费”,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习惯,提倡科学的消费,宣传健康的消费文化。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消费理念。反对浪费、反对盲目消费,提倡实用主义消费,主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而且善于宣传。

净化网络环境,完善保障系统。由于网络技术和管理本身存在着缺陷,使得不法商家有了欺骗消费者的可乘之机。加上网络技术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这导致有些网络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缺陷窃取消费者的私人信息,进行不法交易。这些都启发我们要完善网络追踪体系,对于不法商家要能够及时追踪他的位置,并且完善网络保障系统,保障消费者的私人信息。总之,要加强科技软件的发明,加强网络环境的净化,从而保障大学生等网络消费者的权利。

(四)作为学生自身要学会理性消费

要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学生主体。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消费观,克服不正确的消费心理。青年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在思想上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对金钱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在行为上,无节制的网购,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这些都不利于在当前网络普及化的消费时代产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所以,学生主体首先要结合自己在网购行为,对自己当时的消费心理进行总结和分析,动笔记录下来,勾出不可取的消费心理,在日后的网购过程中尽量克服[6]。其次,对于金钱的不正确认识,网购纯粹是金钱支撑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群体,要意识的这些都是父母通过劳动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要摆正对金钱的正确认识,以防止在生活中形成无节制网购或者铺张浪费的行为。最后,对于不理智的网购行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购买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己这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对于不必要的商品,决不去购买,三思而后行,除此之外,还要学会甄别商品的质量,不要盲目购买。

总而言之,在网购流行的今天,大学生的网购心理和行为都需要摆正,不要盲目跟从。

[参 考 文 献]

[1]宁萍.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与研究[J].现代营销,2012(1):258-259

[2]张冰.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现状分析[J].才智,2011(17):306-307

[3]刘隽.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机及其特点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12(1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