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2 18:10:49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1)

1、"三网融合"的由来:

"三网融合"的早期提法是"三网合一",三网指的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当时人们希望能将这三个网络合并起来,实现传输语音、数据和电视等多种信息功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领域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这三个网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网络都为其专门的业务而设计和构建,它们的传输速率、技术功能、前端、终端设备等均不同,且彼此互不兼容,在短期内实现三网的物理合一是相当困难的。

业内技术专家历经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将电信网络代表"语音",计算机网络代表"数据",广电网络代表"电视"的三大网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网络协议的互联互通,将三个网络有条件结合,构成一个具有接入和应用界面的统一网络,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品质舒适地享受"三网融合"带来便捷的、多功能的服务。

2、"三网融合"的新定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数字传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和应用水平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只传输单纯的数据信息,而是越来越多地承载起语音、数据、视频信息等综合内容,互联网正挤压着传统的媒体--电信网、广电网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正是如此,带动了数字信息高速发展的动力,"三网融合"业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信息发展的产物,那么"三网融合"应该表述为--------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无缝融合,以优质、高效地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服务功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3、"三网融合"的核心

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广电网络、电信网络运营商按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规定双方经营的一些业务在一定范围可以相互进入(国家对三网融合不是一下子全面放开,而是对一些基础好,具备条件的城市先做试点)。也就是说:国家根据双方相关业务发展在试点地区,广电企业可以经营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输增值业务、国内IP电信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可以从事IPTV传输服务、CMMB手机电视业务等。

4、"三网融合"的进程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刚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稳步加快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会议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信息网络",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了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支持。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同时,将完成这项工作分两个目标阶段------1010--2012年,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城市,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2013--2015年,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广电网络面临的挑战:

广电与电信业务的互相准入,广电对电信市场影响很小,相反,若国家政策放开,电信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企业化管理,战略性的人才储备,将对广电网络形成巨大的冲击。

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的影响,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以其覆盖面广,成本低,易安装调试,如果控制不了发放区域,在有线电视网内蔓延,广电网络不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新业务,将给有线电视网带来沉重的打击。

电信发展的IPTV业务的影响,IPTV指的是利用互联网协议实现的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互联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的数字电视,交互电视等新业务,这项崭新的业务,电信在上海、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取得重大进展,IPTV用户增长很快,直接影响广电网络的入户率,将成为广电网络最大的竞争对手。

CMMB(手机电视)的影响,CMMB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广传媒公司联合,利用移动多媒体无线电视发射技术推出的电视新产品,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覆盖全国100%国土,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成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形成了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结合、中央与地方节目相结合的全程全网无缝覆盖的系统,2008年奥运会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在近期内有较快发展,对广电网络形成不小的影响。

兴安广电网络面对"三网融合"的机遇和诸多挑战,如何规划、建设好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是当务之急。

兴安广电网络发展的现状,兴安广电网络是以原乌兰浩特市有线电视网络(1992年建)为基础,历经300MHz、550MHz、750MHz的多次网络升级改造发展起来的,2001年,由于网络整合,成为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兴安分公司)。于2010年,完成了兴安盟境内各旗、县网络整合,目前,分公司有员工270多人,有用户达13万户,网络结构是HFC光电混合网,双向覆盖用户还很少,只有20%--30%,网内双向用户近2000户,可见网络基础还很簿,资源也很紧张。

面对"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兴安广电网络按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根据兴安盟委、行署对广播电视发展及覆盖的部署,结合广大用户的需求,在省级公司的领导下,在地方广电局的支持下,积极探索适应地方广电网络发展的新办法: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由于历史原因,

广播电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四级办广电,"条管"业务发展,"块管"队伍建设,各地广电网络建设、管理、发展,运营等基本处于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完成的目标,不能形成整体活力,与市场经济和现 代化企业要求不相适应。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之一就有组建自治区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形成广播电视产业。兴安广电网络分公司于2001年,按自治区政府要求进行了盟、市级的网络整合,整合后组建的,分公司于2010对兴安盟内的旗、县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网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资产为纽带,构建"产权明确、权责明晰、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按照"存量保值、增量分成、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省、盟、旗县上下贯通,稳步推进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务的发展,最大限度的保证各级广电部门的利益,使得我们这偏远、经济落后地区搭上自治区广电网络发展的列车。可是,一些人的观念还比较陈旧,只看眼前小利,对广电网络发展还存在保守、等、靠、要,思想还不够解放,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思维定势上,因此,广电网络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束缚,打破不利于改革发展的原有的利益格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广电网络改革重组,逐渐形成广电网络体系,快速推进广电网络产业发展。

广电网络要做大自己的奶酪,要争取政策支持,按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电信、广电企业的业务相互进入的范围,特别是电信进入广电业务是有条件的,广电要抓住这一点不放开,借这一优势,大力宣传在网络传输节目内容的亮点,赢得用户。目前,国家正在搞"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系统、无线地面覆盖工程,广电网络应该积极争取这些惠民政策,将这些工程承揽过来,充分利用广电光缆干线资源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争取融资渠道,将有线电视与无线覆盖,光缆传输与卫星服务体系相结合,既完成了任务,锻炼了队伍,又发展壮大了网络。

加快广电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满足三网融合下的新业务的发展要求。目前,广电网络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和综合业务支撑能力,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技术管理系和业务支撑体系,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的新业务应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广电网络建设初期就是要求能传输电视节目,是单向的广播式网络。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单向网络不能满足双向交互,高速宽带,大容量的网络发展迫切要求,而电信网本身就是双向网,与之竞争,广电网络处于劣势,只有完成了双向改造,用户就可以通过遥控器,实时点播电视剧、点播不同频道的新闻、专题、娱乐等节目,还可以回放数十套、数天内的任一时间的节目内容,用户真正能够享受非常舒适的高质量的高清点播业务,我的电视我做主,我的时间我做主,互动电视将给用户带来更尊贵的享受,带来更自由空间,高质量的互动电视业务将广电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服务追求,做了最精准的阐释。

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抓住互动电视、高清电视这个亮点

高清电视发展到今天,不少用户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认为买了高清电视就能收看到高清电视节目,其实不然,真正意义上的高清电视,必须在节目源,传输通道,终端显示等几个环节满足显示节目清晰度达到720线以上画面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高清电视已经占主流,电视机正在更新换代,广电网络只有将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好,满足宽带、互联网、互动业务的发展需求,迅速推出高清、互动业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个性化需求,成为在广电网络稳步发展主体业务基础上增值业务增长的新突破。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2)

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出台

继6月初试点方案第六稿通过、7月初首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启动已有一个月时间,各试点城市(地区)都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试点工作,迈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8月2 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中主要有三点内容:尽快建立健全试点地区三网融合组织协调机构;组织制定试点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工作。

《通知》中表示,试点地区应成立省级协调小组,负责当地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承担与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联络任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还应当成立类似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机构,重点负责三网融合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在处理三网融合的一些实际问题上拥有裁判权。《通知》还着重对试点地区的试点实施方案的内容和双向进入的审批程序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在试点实施方案中,国务院要求试点地区明确广电制定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案,电信制定的在当地开展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通知》还同时要求组织做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工作,其中明确规定电信运营商申请广电业务,由集团公司向广电总局申请,但不用向各省广电部门申请;而各地广电企业申请电信增值业务,则向当地省通信管理局申请,但申请基础电信业务,则需向工信部申请。

按照要求,各地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应于8月16日前报至国务院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评估。对于《通知》的出台,业内专家认为将试点方案中的一些内容具体化、明晰化,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是有利的。“虽然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经出台,但到目前还属于机密件,没有公开正式的,而《通知》把方案中的一些内容明确化。”

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除了要求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本月16日前提交三网融合的具体试点方案外,还要求其他非试点城市尽快提交各自的试点申请报告。由于各地政府的积极推进,工信部及广电总局对各地申请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基本上不采取过多限制,而直接递交三网融合领导小组。据了解,目前全国有意提交申请报告的城市超过30个,第二批试点城市的争夺依然激烈。有广电总局科技司人士表示,第二批试点城市的数量应该不超过12个,而且要兼顾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而并不是此前需要的网络基础、市场基础和安全保障能力等硬件条件。

部分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进程

北京市

8月6日,北京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召开副组长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工作。会议通报了北京市三网融合工作进展情况,讨论了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步骤,研究了有关资金保障问题,对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通管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半个月之前,北京市刚刚召开了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工作会,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和副市长苟仲文共同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并对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动员部署。会议中,明确了北京三网融合提出了今后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二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四是大力推动本市信息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发展。

深圳市

为了进一步加快三网融合步伐,深圳市专门成立了由市长许勤领衔的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法规、规划规范保障体系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外,还在互联网专项资金中安排了三网融合资助计划,用于引导和支持三网融合的技术研发、产业化、网络建设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工作。目前,深圳已经完成了《深圳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制订工作,该方案也成为深圳下一步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副主任贾兴东介绍,根据方案规划,未来三年,深圳将着力建立三网融合的 “三大基地、一个体系”,即技术创新基地、内容产业基地、业务示范基地和支撑监管体系。

深圳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将分三阶段完成:2010年至2011年,取得业务双向进入政策许可,完成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三网融合试点城区各项双向进入业务进入商用阶段,设备制造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形成一定规模。2012年,制定完善三网融合相关政策、标准、制度,理顺管理机制;各项双向进入业务形成相当规模;设备制造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相关产业链完整,形成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数字内容产业拥有一批有明显优势和品牌效应的企业和产品;至2012年底全市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宽带用户数突破300万,数字电视用户数突破300万,高清互动家庭(含IPTV)用户突破180万,增值业务占数字电视业务收入比重超过40%,内容视频节目库超过10万小时,拥有一批从事三网融合业务的知名品牌和行业领军企业。最后一阶段,总结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经验,迎接国家主管部门验收,预计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完成。

绵阳市

自成功入围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后,绵阳市迅速安排部署推进工作,明确提出按启动、推进、深化完善和总结推广四个步骤、“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思路,从构建融合机制、优化推进方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展开工作。据悉,绵阳市加快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成立和组建推进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三网融合网络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三网融合建设领导小组和三网融合对外合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三网融合技术专家委员会。市广电局、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移动绵阳分公司、电信绵阳分公司、联通绵阳分公司、长虹、九洲集团、广电系统等单位都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为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目前,相关单位正加紧实施网络硬件设施改造,全面提升网络硬件设施水平。其中,广电、电信等公司正抓紧进行光进铜退、光纤入户、光纤到桌面、移动宽带化、宽带移动化、智能电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厦门市

在厦门市被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审议批准为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后,福建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和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厦门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省委书记孙春兰等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副省长李川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三网融合试点有关工作。

8月4日,李川率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和省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厦门市专题调研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厦门电信、厦门移动和厦门联通,并对通信业更好地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厦门市通信管理局将严格按照工信部、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和安排,积极稳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厦门的三网融合模式,使厦门市试点工作跻身全国前列,为全省乃至全国三网融合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宝贵经验。具体做法是,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工作方案,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工作方法科学有效,确保试点任务落到实处。

国家网络公司年底挂牌

据媒体报道,由广电总局牵头成立的部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已于8月初正式成立。国家有线网络公司的筹备组的组长由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挂帅,而计财司司长孟冬和贵州省广电局局长李新民出任副组长。在筹备组成立后有望在今年10月前制定出具体的组建方案。其中包括资产评估和资产入股的方式、上市和非上市业务如何区别对待、国家财政注资的用途等等。国家网络公司将在今年年底前挂牌,最快到2012年底实现全部整合。

目前在广电系统内部,除了继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升级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后,培育合格的三网融合市场主体,组建部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此种情况,张海涛指出,“国家网络公司将由国家投入资本金,并吸收中央和地方广电机构出资,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公司,调动和保护各方面特别是地方的积极性,国家投入资金和股权融资将主要用于有线网络升级改造和全国统一业务支撑管理系统和技术系统、监管系统和新业务开发。”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国家有线网络公司的组建资本金至少需要800亿元,之后还将通过银行贷款、上市等方式来继续融资,而各地有线网络资产在资产评估后将入股有线网络公司。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具体组建方案牵扯到很多问题,包括资产评估的方式,特别是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方式,是否依然延续各地省网整合中“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各地网络升级是用国家财政资金还是利用各地现有的资金等等。据了解,计财司将负责在2011年底前完成对各地省网的资产评估并制定入股方式。张海涛表示,“由于国家在各地有线网络公司的建设中没有投入资金,所有有线网络多年来一直处于分散管理和运营的状态,现在要实现互联互通,全程全网必须要解决好资本的问题。”

四点要求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随着国务院7月公布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及地区名单,目前各地市所属省级三网融合协调小组正在紧锣密鼓准备向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递交试点实施方案。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底,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及地区将有至少2038万户电视用户,将在未来两年内体验到三网融合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据了解,这2038万电视用户中,包括1360多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及677多万户有线模拟电视用户。这600多万户模拟电视用户,将在三网融合试点过程中转为数字电视用户。根据广电总局的计划,201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停播模拟电视信号,信号全部转为数字格式。在试点城市中,南京、青岛、湘潭、深圳四个城市已经完成数字整转,全部电视用户都已经转为数字电视模式。其中南京市早在2006年即已完成城区用户的数字电视转换。

在8月2日的“广电总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技术顾问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暨《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评审会议”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对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充分认识推进三网融合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服从国家利益、服务人民利益,遵循科学规律,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三网融合试点;二要从我国国情和广电实际出发,坚持科技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注重维护用户权益,确保网络安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发展之路;三要充分认识广电在三网融合中承担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倍加珍惜三网融合为广电带来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带动广电跨越式发展;四要充分发挥技术顾问组在三网融合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安全与监管等方面决策咨询、评估把关的作用,确保广电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健康有序发展。

8月12日,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广东的调研中,表示要适应三网融合形势需要,把网络整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数字化改造等工作同时推进。要认真做好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工作。在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妥善处理好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网络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的关系问题。田进说,认真做好三网融合试点和下一步全面推进的准备工作。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为广电有线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要充分利用试点期,把有线网络公司整合、改造和内容、技术、服务这些事情做好。既要搞好第一批试点,又要为第二批试点和2012年之后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

上网高收费阻碍三网融合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3)

三年的试点阶段,可以理解为缓冲期,对于非试点的地区也可理解为对广电的“保护期”,毕竟广电与电信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据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三网融合”2010年试点将以广电为主,为时一年。这意味着将全力支持广电进入电信,但对广电向电信开放将有一定的限制和保护;从而形成2010年“不对称进入”的格局。王太华在上述会议上强调:无论由谁来传输和制造内容,播出和审查必须由广电负责。由此来看,“三网融合”的实惠其实落在了广电的头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务院此次规定的政策除了给予广电企业3~5年的缓冲期应对竞争外,此次政策还强调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和数字电视宽带业务均是广电系企业主导业务。还特别重申加强网络管理,包括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彰显广电总局近期打击手机、互联网色情的成果。此外,金融、财政和税收的支持主要面向广电企业。当然,尽管未来3~5年试点期内政策可能倾向于广电企业,但是广电的有限网络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例如,视频业务的垄断被打破,部分用户可能会分流到IPTV;受限于网络,宽带业务拓展困难;事业单位体制转企改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融资渠道稀缺,引入社会资本受到体制制约;有线网络整合难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等等。三网融合对于广电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利空影响。

在不对称进入的格局被敲定之下,2010年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花落谁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对于三网融合试点的入围条件,有专家总结出了五大观点:一是当地有线电视网已实现双向互动;二是当地有线用户数要上规模;三是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要较高;四是要有上市公司背景;五是当地有线电视网须为企业。以此看来,深圳、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成为呼声最高的几座城市。格兰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始网络整合工作。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安徽、广西等省份已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网络整合;河南、内蒙古已整合到地级市网络,全国广电网络正在走向规模化运作之路。其中,行政整合模式和资本整合模式基本对半。 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业内人士普遍判断:一省一网整合必然提速。歌华有线副总裁罗小布认为,完成整合的日期可能从今年底提前到10月。与此同时,跨省的区域整合也将得到推进,可能的形式是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进行周边的区域整合。而最终目标必然是全国一张网,而且越早越好。

现今,在业内盛传这样一个方案:国家将出资200亿扶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确立所谓的“3+1”模式,即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四家运营主体竞争的局面。原因是如若广电不进行全盘整合,则连承接相关政策的主体都没有。而以现在的广电系统实力,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很难靠市场自发生成一个统一的主体。

三网融合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早在12年前的1998年,三网融合的概念就首次在国内被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其时,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先后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信息获取、娱乐、互动沟通等方面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创造出新的需求,推动通信、广电和互联网行业的纵深发展。

2001年,信产部专家认为,三网融合的关键性技术都已突破,业界一度认为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将共用一个传输通道,实现“技术融合”,然而,信息产业部出台《关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组建内资合资公司经营电信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直接打压“中国广电系统希望不对称进入电信的意图”。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在《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条件成熟时,推动电信和广播电视市场相互开放、业务交叉竞争”;业内专家认为,IPTV应该成为“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落脚点。三网融合的核心也由过去的“技术融合”转向“业务融合”。而互动电视、网络电视/广播、IP电话、手机电影等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变,使得人们开始呼唤一站式、综合性的多媒体互动沟通、娱乐、资讯等服务的出现。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心理也正在改变。从过去的习惯免费收看电视节目到现在的愿意付费收看相关频道,从使用手机仅仅满足通话需求到开始定制更多无线增值服务,从对广告的厌倦和回避到定制广告资讯、主动参与多种广告互动活动,人们对于享受一站式、综合式信息通信服务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付费意愿和支付能力

2008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2009年4月1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规划中,国家再次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要求;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直至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中国有着数目庞大的电视用户、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并正在逐年高速递增。整合不同用户的多种需要,满足并催生三网用户的新需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三网融合,正是一种创新,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新的市场和新的文化。三网融合成功完成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与应用。业务市场从局部竞争走向全面竞争的趋势,将促使市场更加开放,这给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走向融合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不甘做“工具”电信期望“对等开放”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们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统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都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相对于广电行业,电信运营企业更期盼三网融合的到来,无论是目前用户大量固网资源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是固网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国移动,都希望能够通过三网融合获得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些电信运营商来说,进入广电领域主要是依靠现有的宽带网络通过开展IPTV业务,真正实现一个网线实现电视、电话、宽带的融合。而早在该政策出台之前,在陕西和上海等地运营商已经开始开展推广IPTV,上海更是成为全球首个IPTV用户破百万的城市。因此,在短期内,固网运营商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快宽带网络的建设,在试点期间全面实现光纤到户。对于固网资源并不丰富的中国移动,三网融合带来的最大吸引在于其通过资本进入的方式收购广电网络,迅速弥补其在宽带业务上的不足,而丰富的现金流又使得这幅图景变的更加美好。

据了解,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名单还未最终敲定,电信和广电正在进行各自试点地区的申报,而现阶段,明确业务推进主体、划分权利责任、规范试点企业资质等都是两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在试点确立前必须商讨的一系列事宜。一些电信运营商认为,“我们并不惧怕与广电的竞争,但希望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电信市场的多年市场化运作不同,广电系统的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但目前广电系统的主体运营机构并不明晰,“如果变成运营商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竞争,那就太不公平了”。

一方是拥有网络资源和用户但面临体制障碍并需要大规模资金进行网络改造的广电,一方是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但对进入内容行业有诸多限制的电信。鉴于国家对内容的相关政策,这就给电信运营商进入广电无形中设置了障碍,而所谓的双向准入很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变成“非对称单项准入”。如果电信企业想拍一个电视剧,没问题。如果想让这部电视剧播放出来,也可以,但这就需要在广电总局申请执照。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握有执照审核权限的部门,在业务领域中,便具有强大的主导能力。电信企业虽然在基础物理网络上拥有优势,但这只是物理上的技术优势。想把这个物理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用户可从非广电系统的服务器里点播一部电影看,还得广电总局点头同意。

电信运营商们担心:在未来的三网融合推进中,电信会处于一个“工具”的角色,继续行使它过去一贯行使的网络基础建设的工作。他们希望打破只有手机等电信业务的框架,在整合过程中,抓住内容制作,提供包括语音产品、互联网娱乐产品以及购物平台等服务,抓住这些已经初露端倪的巨大机遇。

前景美好道路曲折

用一台机器,拉一根线路,就既可打电话,又可看电视、上网,这是“三网融合”带给用户们最直观的感觉。老百姓只需要安装一个网络便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另外,用户可以不必分别为电视、手机、宽带交三份钱,只需要办理一家运营商的服务即可,家里不需要再重复布线,缴费上也方便了许多。有专家预测,将来运营商们会根据旗下的业务出台更多优惠套餐,而消费者的选择也会更多。比如,宽带接入方面,原来只有电信运营商提供的ADSL拨号、光纤接入等方式,未来短期内就有可能采用广电运营商的光缆解调器方式接入。“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相对垄断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由于消费者的选择权将会增多,这也可能会带来相关服务品质的提高。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4)

2012年是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的最后一年,虽然三网融合的速度低于业界的预期,但仍然可以看到,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的试点在今年下半年明显加快:

6月,随着电广传媒旗下的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5家地方网络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湖南广电网络整合雏形也已显现;

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向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企业发放业务许可证,同意广电企业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随后,广电系上市公司天威视讯、电广传媒、歌华有线相继相关公告;

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文批复同意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关于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和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3项业务的申请,同时向该集团公司颁发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1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我国第一个中间件行业标准——《下一代广播电视(NGB)终端中间件技术规范》。同月,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第二批试点城市陆续公布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宣布进入三网融合时代。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5)

欧盟官员:5G网络将是“跳跃式”发展

负责欧洲数字化议程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内莉・克勒斯・斯米特表示,与4G网络相比,5G移动网络将是一种“跳跃式”发展,将提供全新的技术,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当然还包括人与汽车、房屋等之间的联系。

欧盟发展5G网络的路线图显示,在5G网络下,无线容量将比2010年高出1 000倍,提供服务所需能源将节约90%,平均服务创建周期将从90小时缩短到90分钟,拥有接入7万亿台无线设备、为70亿人服务的能力。

为满足未来用户对5G网络的需求,欧盟从约两年前就对发展5G技术的研究项目提供资助,在总预算800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计划中也划拨资金。(飞象网)

工信部: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仍处于产业初期阶段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2014年云计算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仍处于低总量,高增长的产业初期阶段。据估计,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47.6亿人民币,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仍达到3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IaaS市场规模约为10.5亿元,增速达到了105%,显示出旺盛的生机。IaaS相关企业不仅在规模、数量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C114中国通信网)

广电总局要求电视机机顶盒必须安装TVOS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通知,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大力开展TVOS1.0规模应用试验,并要求在试验中,所采购或集成研发和安装的智能电视机机顶盒等终端,不得安装除TVOS外的其它操作系统。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示,应用试验是为了进一步完善TVOS1.0及相应智能电视机机顶盒的应用,探索总结TVOS1.0智能电视终端运营管理的流程和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称,考虑到工信部作为电视机标准的制定方,广电总局很难将其电视操作系统TVOS1.0定为智能电视的强制标准,但由于广电总局仍然握有智能电视内容播控平台的生杀大权,家电企业显然也不可能忽视。(新浪科技)

工信部批准电信联通开展TD/FDD混合组网试验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6)

6月6日,仍在为三网融合利益归属而锱铢必较的广电总局和工信部胶着状态突然被打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正式出台,三网融合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是否意味着“上网、打电话、看电视,只需一根光缆和一个屏幕”这一梦想很快就要在中国实现?非也!时至今日,觊觎“三网融合”这块大蛋糕已久的风投们依然以惯有的精明保持观望态度,他们的谨慎不无道理:即便方案已强制出台,广电和工信之间也依然各怀心事,在一段时期内,“共赢”也许都只能是一种美好愿望。

但不管怎样,三网融合的步子已经迈出,绝无收回可能。据预测,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带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下一步,广电和工信两大方面的表现将更加值得关注,他们的体制改革决心、市场化程度以及竞争合作态势直接决定着三网融合衍生的巨大产业价值何时得以落地。

第一章 12年的等待

和局来得太突然了。

6月6日上午,《IT时代周刊》第一时间获悉,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国家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上快刀斩乱麻,经过现场协调,凝聚了广电和工信部无数“智慧”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终于出台。

依据该方案,广电总局不仅独占了电信运营商梦寐以求的互联网电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独家建设和管理权,还拿到了通过有线电视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人、数据传送和IP电话等传统电信业务;工信部则在关键业务上守土成功,保住了电信运营商独享的电话号码分配权。

消息传来,业界感慨良多。这尤其让于1998年首次在国内提出三网融合概念的经济学家周其仁唏嘘不已。

三网融合之难,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2005年,周其仁曾发出喟叹:“我呼吁了多年的‘广电、电信交互进入’以及‘给每个电信公司发全业务许可’,根本没人听。我的‘学者影响力’等于零!,’

现在,随着国务院的拍板定案,周其仁的梦想得到了部分实现。

迟到的代价

1998年,中国为应对WTO的入门条款,开始着手酝酿电信产业的改革。

当年,目睹此事的周其仁有感而发,撰写了《数网竞争、三网合一》一文,首次提出中国电信业、广电业相互融合,几张物理网络彼此竞争的概念。

据国防科技大学周兴铭院士的介绍,三网分别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包括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周其仁的文章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来了无数争执。业界当时认为,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用户利益或是产业本身的利益出发,三网融合都能带来积极的效应。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行业管理体制及对未来民用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判断等多种原因,此事一经运作即迎来困难重重。

问题的症结在于,三网分别代表着现代信息产业中三个不同行业,即电信业、互联网业和有线电视业。在中国,因为行政体系的分划,它们分属工信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网)。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为三网融合的难产埋下伏笔。

虽然三网融合不能推进,但这并不妨碍两个部委内部小动作不断。当时,广电曾试图摸索开展宽带接入和IP电话等电信业务,结果受到电信运营商的强烈反对。为此,双方冲突步步升级,部分地区更是发生互相破坏对方的网络传输设备的事件,甚至发生。双方互不相让,三网融合话题暂时搁下。

在中国三网融合搁置之时,别国却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12月,英国政府将电信规制局、独立电视委员会等五家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管制机构。并在2005年6月正式实现在固定与移动网络间的无缝切换,英国民众尽享数字融合带来的便利。

三网融合进程的迟滞,阻碍了中国消费者分享数字革命成果的进程,更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有机构测算,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同定宽带网络上所承载的媒体与娱乐业务收入将超过移动通信所承载的部分,仅此一项将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

另外,三网不能融合带来的损失,全国政协委员赵金城曾算过一笔账:“如果能早日实现‘三网融合’,我个人保守估计城市居民每家每年至少可以节省开支四五百元,国家至少能节省重复投资数百亿元。”而行业专家给出的预测是,如果实行三网融合,中国每年将减少重复建设资金约2000亿元。

曙光初现

现在看来,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能在今年出台,还与中央政府的全力推动紧密相关。

此前,行业壁垒的存在,导致技术上早已可以实现的三网融合迟迟得不到推进。而与之对应的是巨大市场潜力的日渐显现: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电视终端4.6亿台,互联网用户3.8亿,手机用户7.4亿,三网融合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眼看着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来临,中央和总理都着急了。”曾任广电总局高级顾问的侯自强说。

中央推动三网融合,显然是为增强广电和电信两个行业的竞争性,使价格下降、服务质量上升。目前,用户选择互联网接入服务(即宽带服务)时。只能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选择,而有线电视服务则没有选择。三网融合实现后,用户可以在四家运营商的“宽带+互动电视”服务面前作选择,竞争性大大增强。

中央高层为此倾注了不少精力,在三网融合进程冰封的上世纪90年代,政府连续将其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之中。

“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即互联网)三网融合”;“十一五”规划将三网融合具体到“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议”。“规划”对在5年内推进三网从技术方面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做了明确的要求。

实质性的进展出现在金融危机后,三网融合被视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在2009年3月的两会期间,三网融合被政协委员写进工作提案,其后被纳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4月,全国党代会召开,总书记在会上使用了非常草根的“不折腾”一词……“前后一系列的高层动作,都让人看到了三网融合加速推进的迹象。

然而,虽有中央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各方仍低估了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互不妥协的执拗。其无休止利益纠缠激发的民怨日益高涨,有人提出必须由更高层介入的呼声。

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发力推进三网融合建设。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行政高层首次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人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 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这次会议被看成是三网融合“破冰之旅”的开始。此后,广电和工信部开始着手起草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增强。

中央高层为此倾注了不少精力,在三网融合进程冰封的上世纪90年代,政府连续将其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之中。

“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即互联网)三网融合”;“十一五”规划将三网融合具体到“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议”,“规划”对在5年内推进三网从技术方面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做了明确的要求。

实质性的进展出现在金融危机后,三网融合被视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在2009年3月的两会期间,三网融合被政协委员写进工作提案,其后被纳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4月,全国党代会召开,总书记在会上使用了非常草根的“不折腾”一词……“前后一系列的高层动作,都让人看到了三网融合加速推进的迹象。

然而,虽有中央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各方仍低估了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互不妥协的执拗。其无休止利益纠缠激发的民怨日益高涨,有人提出必须由更高层介入的呼声。

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发力推进三网融合建设。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行政高层首次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人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这次会议被看成是三网融合“破冰之旅”的开始。此后,广电和工信部开始着手起草三网融合试点方案。

第二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民间对三网迟迟无法融合原因的看法比较一致,即:政策壁垒对三网融合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根本障碍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而试点方案的五次易稿,则是两大部委在利益博弈中锱铢必较的最佳注解。

五易其稿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来之不易。

《IT时代周刊》在采访中获悉,国务院原本希望三网融合方案和试点城市名单在5月出台,广电和电信部门也按照这一时间表来撰写方案。4月2日,工信部联合广电总局首次给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递交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第一稿。

然而,第一稿中并没有出现国务院希望看到的试点城市的名单,方案内容主要是围绕试点方案的计划、实施步骤,确定试点城市的条件和要求等等做详细的说明。并且,在第一稿中,广电与工信部的分歧仍然非常大,双方都主张用自己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此稿很快被国务院打回。

知情人士向《IT时代周刊》透露,在第一稿中,双方争执的焦点集中在对三网融合的基础要求和双方业务范围的具体划定,双方接入带宽要求也被视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广电根据自己的网络特点提出30N,电信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城市8M,农村2M的方案。

之后,广电和工信部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并于4月26日上交了第二稿。相比前稿,双方有了些许新共识,在文字表述上语气缓和了很多,但由于分歧并无实质性改变,国务院于5月11日再次将方案退回要求继续修改。

5月中旬,双方共同提交第三稿。5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对外表示,国务院已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具体试点方案将于5月底出台。李毅中的这番话被外界视为希望之所在。而在事实上,这份在双向进入的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的第三稿,极有可能成为最终稿。

据媒体报道,在此稿中,广电总局罕有地同意向电信放开部分内容播控权,同意电信播控除了直播和时政节目以外的IPTV节目。然而,美国国防部在5月21日宣布建立“网络司令部”的消息打乱了广电的计划。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节目中指出,“美国成立‘网络司令部’将可能引发在网络领域的军备竞赛,它将给世界安全和地区稳定带来新的影响。”经过慎重评估后,广电总局收回了准备开放的的权力。

5月29目,第三稿方案被否。之后,第四稿、第五稿相继送审,又相继被“退改”。

一直关注试点方案进程的业内资深人士吴纯勇认为,前五稿最大的问题是,双方仍坚持在各自提出的方案中将一些命脉性的资源攥在手中不肯放。“如第五稿当中针对口电话业务,工信部门就曾提到,广电系统只有基础建设权利,还是要跟电信去共同开展,相关的号段分配权仍归电信部门所有。”

而到第五稿时,两大部委之间最核心的矛盾是试点业务范围。据接近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的人士透露,即使在6月6日开会的当天,工信部仍拒绝向广电开放宽带接入、数据传送、IP电话这三项业务,坚持要求广电网络必须用电信的接入设施。

“工信部的目标直指试点区域能获得IPTV和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权’。广电根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要求。”这位知情人士称,在协调小组会上,广电总局的一位领导现场解释,并专门准备了一个文档附在方案后,指出让工信部参与集成播控可能造成内容失控等一系列危害,结果双方为此当场闹

三网融合的两个发展阶段

2010~2013年

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2015年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得“很不愉快”。

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再度主持召开国家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采用果断方式终止了双方争吵,拍板定案,将双方的“势力范围”确定下来。

对此方案,专业人士解读为,最突出的变化是广电获得单向进入权。针对广电想进入的领域,工信部向其开放进入权,同时也向对方进入相应领域设置了一些“苛刻”条件,提高了进入门槛。比如,针对IP电话业务,广电只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权,而无电信号码资源分配权。在宽带接入方面,有线网络接入设施和城域网骨干网需要与电信共同开展。

而在最终通过的试点方案中,上述两点意见已经完全改变,工信部取消广电进入电信相关业务所设置障碍。而在电信所看重的内容集成播控平台上,工信部也做了让步。内容集成播控权仍由广电所掌握。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难言皆大欢喜,却可为双方勉强接受的妥协性协议。“要是连这都拿不出来,中央希望方案在5月出台的时间就会延迟较久,这太说不过去了!”有熟悉政策的业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

到底在争什么

广电和电信的矛盾和积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贯穿始末的IPTV集成播控、客户端管理和带宽标准之争,说到底是一场激烈的客户争夺战。

上世纪90年代,广电总局旗下的各个地方广电,纷纷在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之外,一方面推出有线数字高清电视,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宽带接入等电信业务,以解决数字高清电视传输时的带宽不足。 但是,宽带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的“优质奶牛”,广电部门的过界之举迅速引发前者的不满,电信运营商为此将广电总局上诉至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由此引来影响全局的“82号文”(1999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此后,电信继续独霸宽带业务,广电黯然退出了这一拥有巨大利润的市场。

为解决部委纷争问题,中央为此组织过多次多部委参与的内部讨论,但收效甚微。即使是在国务院今年明确三网融合进程时间表的前提下,双方仍然为了谁掌控主动权而争论不休。甚至在双方协作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时,都没有停止争斗。

据媒体报道,在三网融合方案(第一稿)被退回之后,工信部曾联合其他六大部委(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1年,光纤宽带端口超过8000万,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M每秒以上,农村用户接人能力平均达到2M每秒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兆每秒以上的接入能力。同时,大家还联合提出了《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

这个《意见》赶在融合方案第二稿出台之前,可谓颇具深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IOOM的接入带宽显然是针对广电总局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而提出来的。因为,NGB的技术放在现在来说,都已经稍显落后。因此,他们认为此举不能排除是工信部给广电总局施压的可能。

然而,广电也有自己的撒手锏――内容控制权。4月12日,广电总局发m文件,要求对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电视业务的地区,依照《互联网视听节日服务管理规定》等条规依法予以查处。这对于运营商来说,它们在IPTV领域的投资有可能打了“水漂”。

看着广电总局肆意舞动着手中的行政权力,工信部很不是滋味。此前,在有关国家手机电视标准的争夺中,因为前者的坚持,到了_丁信部嘴边的“桃子”硬生生被广电抢走。2008年,尽管专家组称广电系的CMMB标准技术落后而认可电信系的TMMB标准,但由于广电总局占有音视频节日内容播控权,只以CMMB模式传输移动电视信号,TMMB因此收看不到任何节目,自然也就输给了CMMB标准。为避免再度受制于人,从三网融合中看到机会的工信部希望藉此夺得IPTV的内容控制权。业界也有观点认为,“电信其实并不指望依靠IPTV赚钱,只是要把IPTV和宽带拥绑在一起,提高宽带用户的黏合度。”

在工信部提交给国务院的i网融合方案中,数次提及要掌握IPTV的播控权,才导致三网融合方案数次流产。据了解,中央为此还专门组建调查组去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地渊研,最后明确集成播控是媒体性质,必须由广电负责建设和管理。工信部的愿望落空。

淡漠对待城市选点

试点城市名单的缺乏,注定三网融合方案不是一个完整方案,它的出台不可能给广电和电信之间的纷争画上句号。但,与此前表现出的“斗志昂扬”不同,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对试点城市的筛选并不热心。

对广电运营商而言,三网融合意味着包括数字电视、宽带、互动电视等在内的业务收费标准可能大幅下降,歌华有线有关人士直言。“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后,广电运营商的ARPU(每月平均每用户收入)值好不容易才提高到30元,在电信IPTV目前的打包赠送等促销的竞争下,广电的ARPU值可能会不升反降”;另一方面,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将IPTV等新媒体业务做大的兴趣也因试点方案倾向于广电利益而锐减。

据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透露,实际上,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确实都曾计划提交试点城市范围,广电要推宽带业务较早的深圳、杭州等地,电信运营商要推IPTV较早的上海、南京、哈尔滨等地,但出于各自利益而来的这份方案注定难以实施。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决定,试点城市由地方政府申报,再由专家小组研讨确定。于是,这场试点城市争夺战的接力棒由两大部委转到地方政府手中。

在6月12日下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各地省、市、自治区政府应该在6月18日提交各自的申报方案,此后再随着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的业务推进进度,来分批确定其他的试点地区。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通过后,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申报。目前本刊记者掌握的最新消息是,除了大连和杭州外,其余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可能出在江苏、湖南、湖北、广东、黑龙江、辽宁、福建、四川和云南。另外,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大直辖市或成为10个试点城市之外的四个热门之选,但这仍在讨论之中。

那么,成为试点城市需要什么条件?据接近三网融合小组的知情人士透露,试点城市要尽量具备五方面要素:首先,已完成有线电视网的双向网络改造;其次,当地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一般来说需要达到百万级;第三,当地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多元化视听节目的市场需求较大;第四,该地区最好有一家有线网络的上市公司,能够为省网整合甚至跨地域的全国性整合提供资本支持;第五,当地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完成事业单位转制。

吴纯勇认为,从目前出现在传闻中的试点城市名单来说,上海最有可能入选。因为上海电信最早开展了IPTV的试点,而且各种软件和硬件都基本配备。重庆和天津,则在硬件方面存在双向用户太少等情况,很难达到广电的要求。

显然,目前10个试点城市仍未最终敲定,仍需要国务院最终定夺。

第三章 真正融合尚需时日

网融合方案详细规定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领域。

符合条件的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这意味着广电不仅保住了内容的播控权,还拿到了原本归属于电信的互联接入和IP电话业务。而对于IPTV这样的新业务,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只是一个传输通道。

而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

“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但双方真能在此 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吗?

广电的难题

有观点认为,在此次关于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博奕中,广电虽然获得了更多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最后的胜利,它甚至有骑虎难下之虞。无论从市场化程度还是从资金实力上说,它都与电信存在较大差距。而这正是其业务拓展路上无法绕过的难点。

不过,幸好还有3年的缓冲期。在今年1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指出,三网融合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同时,考虑到广电的历史,给予3年试点的改革缓冲期。按照既定时间表,2010年~2012年,是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期,2012年到2015年才进入推广阶段。

对此,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表示,这一政策似乎对广电行业更为有利,3年“试点期”,有利于广电企业不断加强有线电视网的网络双向化和数字化改造,为3年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目前,广电系企业已开始发力。有线电视运营商歌华有线在北京宣布,歌华已获得北京市财政局下达的2010年第一批专项政府补助,资金达2亿元。此专项资金的用途正是用于北京市推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工程。

广电总局也亲自出马,筹建国家有线网络公司,该公司也是建设下一代广电网(NGB)的运营主体,负责运营广电的全程全网,计划在3年内完成组建周家级公司和并网的T作。而提速组建部级有线网络公司,广电意在利用一切手段。尽快形成有线电视网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

但这并非易事。

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几家电信企业的总收入是整个广电系统的5.6倍,是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的23.4倍。业界认为,广电获得了宽带接入的资质,却不一定有实施的能力。武汉邮电设计院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广电如果要再建设一张有1亿用户接入的同网至少需要投资500亿元人民币。除开政府承诺在建立国家有线网络公司时出资的200亿元,余下的300亿元资金从何而来?广电总局正为此着急。甚至在有电信设备提供商来洽谈网络设备生意之时,广电方面开出了先帮助融资,再购买设备的条件。

与电信的财大气粗相比,广电明显处于弱势,资金难题无疑将成为其在三网融合征途上的最大困扰。而广电总局在这一轮的争夺中抢得了先机,也并不意味着电信方面“失败”。对于电信在三网融合中所处的位置,运营商并不失望,它们守住了具有战略价值的电话号码分配权。这意味着即使当用户选择用广电部门的相应语音服务时,还必须去相应的电信部门申请电话号码。说白了,广电要想做电话业务仍然要看电信运营商的脸色。

不仅如此,对广电自身而言,地方广电系统诸侯割据的态势,也令其相当头疼。随着电信这一竞争者的加入,有线电视在地方上的垄断必将被打破,广电内部利益分配格局也将由此颠覆,广电体制改革将迎来巨大挑战。而在运营商看来,广电虽有3年的时间完成与电信的技术对接,但难度很大:广电不仅要完成有线网络的整合,还要兼顾互联网接入带来的带宽等技术难题。

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告诉本刊记者,推进三网融合是一场史无前例跨行业跨专业的整合,为产业的发展和衍生业务形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潜在的市场空间。据他初步估算,综合考虑各种业务系统包括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配套的网络基础设施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及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在未来几年可以直接拉动市场大约1000亿美元,如果进一步考虑连带辐射作用,长期市场发展空间可达数千亿美元。

但这块蛋糕并不那么容易吃到。

“监管体制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韦乐平称,“南于分业监管的体制问题并未解决,因而在执行时很容易形成点头不算摇头算的扯皮局面。怎样协调两个不同属性的行业和机构的尽职目标和利益诉求。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双方得到的结果可谓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也认为试点方案包含着“分业监管”的原则。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也就是说电信业务统一由工信部监管,广电业务统一由广电总局监管。”在他看来,由于分业监管,在新业务的监管方面的龃龉(比如网间费用结算)仍会不断。

对此,中科院高级研究员、广电电信行业专家侯自强称,“三网融合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战略性产业的重大举措,相关部门领导应该全力支持、诚心以待,不应该消极应付。高明的领导应该有战略眼光。而不应该纠缠眼前的局部利益。”

电信专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教授也认为,三网融合中,有关部门不能利益障目,致使重要机会流失。因小失大。“融合的真谛就是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而不是大家都自己去铺一套光缆、放一组卫星、建互联网网站,甚至各自搞一套光纤到户,三网融合不同于一般的r业、商业融合,更应追求经济正义与公共理性。”

现在,三网融合的诱人前景已经无比清晰地展现出来。但在三网融合中,广电和电信离了谁都走不通。一连串的市场数据能否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还取决于双方能否真心合作而不再只是在部门利益问题上纠缠不休。

三网融合发展的五个核心要点

双向进入试点: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

加强网络建设改造: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7)

——“三网融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楼上的靴子,终于到了掉下来那一刻。

2010年1月13日上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决定;当日晚间,《新闻联播》用罕见的长篇时段进行播报;国务院决定中对2015年“完成时间点”的明确设定,以及三个阶段的倒逼式划分,在中国的行政语境中,显露出本届政府的坚定意志;融合方案前后十余稿的反复修改,2009年下半年的突然加速,亦折射出产业环境的快速成熟和需求逼迫……

一文激起千层浪!

国家利益的抉择

“三网融合,本质上就是一场源自技术的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演进,”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告诉记者,“这场革命的重点在视频领域,动因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带来信息业务的属性趋同,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与之匹配;这场革命的手段,是承载与内容的管理相分离,即从传统的‘纵向分业’管理,转为‘横向分层’管理,实现更富效率的体制设计。”

“事实上,文化体制改革的要点也在于此,二者均与全球发展趋势相吻合,如果中国能够在2015年顺利达到三网融合的既定目标,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国务院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方案开宗明义——“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重温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利益的一脉相承更加清晰。那是建国60年来,第一次以“产业视角”阐述文化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文件总纲中,清晰而清醒地点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软肋和潜力——

*四个不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的特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振兴文化产业之目的: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三网融合”是目,文化产业振兴是纲;文化产业是目,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以增强国际竞争软硬实力就是纲!

纲举,则目张。

正如《中国数字电视》专栏作家罗小布老师所言,“中国要健康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走环保型工业之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环保型产业,就是国家的战略选择。推动三网融合,意味着国家把‘三大产业’发展任务交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等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调配资源就调配资源,需要必要调整就进行调整,核心是完成‘三大产业’发展任务。”

“从国家利益出发,统一认识和观念;正视既有利益格局的阻力,做出妥善的利益协调,这是务实推动‘三网融合’的两个必要条件,”周宏仁认为,“过去十几年的‘三网融合’推动进程,核心就是这两条,此次国务院的最新政策,可以说得出了很好的结果,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比如,“为什么要有试点期?就是要发现推进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并找到解决办法,然后快速普及,”周宏仁告诉《中国数字电视》,“这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样,即想的要大、起步要小、推进要快,在小范围的试点地区取得经验,能够进一步排除障碍。其实各地已经有不少融合经验,通过试点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再上升到政策层面,可以更好的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总体目标。”

政策素描:国务院推动“三网融合”方案要点

【宗旨】

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三个阶段】

* 2015年以后: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 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 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五个重点】

*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强网络建设改造: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提高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

*加快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三网融合有利条件,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

*强化网络管理:落实管理职责,健全管理体系,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

*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三网融合涉及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三网融合”中国简史

1997~1999年,中国“三网融合”开始进入史前期。

1997年时,周宏仁主任在《计算机世界》报撰文,第一次系统地向国内介绍了“迎接电脑、电视与电话合一的新时代”这一国际领先理念,是为国内最早的“三网融合”全面论述。

1998年3月,未经彻底执行的92号文(《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是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第一次努力。

在92号文中有如下文字表述:“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信息产业部”。

亦在1998年3月,以原国家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引发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1998年,广电还启动了全国有线电视省级、部级干线网建设。当时,中国电信尚未拆分,电信业也处在企业化改革的前夜,广电与电信之间并无体制落差。很多“老电信”回顾当年时都发出同样的感慨,“那时在我们的内部研究报告中,都将广电视为最主要、最强悍的竞争对手。”

1999年,在自下而上的业务融合、交叉竞争的骚动中,国务院82号文出台。这是份被后世褒贬不一的关键文件,明确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暂只在上海试点。”82号文,给广电和电信划出一道红线,压抑了欲望、保持了稳定,但也丧失掉历史性的机遇。

不过,对广电来说,82号文亦给出其在信息化中的明确地位——“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2008年,中国“三网融合”跨入漫长的孕育期。

在这8年中,国家做出三次有关“三网融合”的重要论述,电信业和广电业则沿着不同的脉络各自演进,前者完成了两次大重组、搭建起资本格局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后者则开始了艰苦的数字电视长征。恰恰在这8年中,去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燎原之势,即使是充分享用到“互联网红利”的电信业,也越来越恐惧——三网融合表述中,从“计算机网”到“下一代互联网”的称谓转变,即为产业发展的现实折射。

2000年10月,“十五计划”明确提出,“抓紧发展和完善国家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这是“三网融合”首次于国家规划中得到确认。

就在这一年,中国电信完成了第一次分拆,形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卫星通信三家运营商,(小)网通、吉通和铁通获颁电信牌照,加上联通,分层竞争机制基本确立,电信业进入“战国七雄”的时代。

2001年10月,中国电信再次南北分拆,网通集团成立,电信七雄变成“5+1”的格局,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这一格局,维系了八年时间,直到2009年的电信业第三次大重组。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辅之以资本市场的倍增放大,使电信业整体取得突飞猛进式发展,领先广电业的身位越来越大。

同期,广电行业开始启动数字化的早期试点,并出现了机顶盒销售的“两万户现象”。至2003年8月,免费赠送机顶盒、快速推行整体转换的“青岛模式”出现,开始成为广电全行业推进数字化的模式标杆。在这一时期,各地有线网络的整合进程也开始启动,但囿于体制原因推进缓慢,除广西等个别省区整合较为顺利外,其他地方均以城市为主体推进数字化。

2005年,“十一五规划”再次提到了“三网融合”。这一次的表述有了更加鲜明的指向性和目标定位,即“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由此,“三网”要在努力推进下一代平台的演进基础上进行融合,成为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

2005年6月,中国互联网的网民数量冲破1亿大关,达1.03亿。

2006~2007年,广电数字化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随着IPTV等竞争对手的出现,直接感受到“狼来了”的有线人,推动数字电视成为自觉行动,一系列新的模式诞生出来,交互与增值成为有线业界广为谈论的主题词。

2007年12月,全国互联网民数量超过2亿,达2.1亿。短短两年时间,基数就翻了一番!此时的互联网,宽带化、娱乐化和功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视频开始成为主流应用——互联网在“三网融合”中的地位权重也随之迅速上升。

这种上升的一个例证,就是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开始加强对互联网音视频服务的管理——2007年12月29日,广电总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56号令,即《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该文件确立了广电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的管理主控权。

数天之后,2008年国办1号文,即《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文件对“三网融合”的政策表述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再次分析,1号文关于“三网融合”的表述中,“产业和产业链”无疑是关键词,“三网融合”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露无疑。

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与广电总局正式签署“部局合作”协议,“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正式启动,NGB开始成为下一代广电网的风向标。

2009年,中国“三网融合”跑步进入破冰期。

2009年,从体制到业务层面,从电信到广电行业,都开始跑步前进,为“三网融合”做好一系列的冲刺准备。

2009年1月13日,第三次电信业大重组方案公布,维持多年的“5+1”格局变成三足鼎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成为全业务运营商,3张3G牌照,标志的不仅仅是3G元年,而是FMC(固网与移动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更是电信业内部“两网合一”的开始。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26号文公布,即《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打响“三网融合”加速跑的发令枪——“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四个转变”的目标,即“由小网向大网转变、由模拟向数字转变、由单向向双向转变,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并明确提出至2010年底实现“一省一网”的整合时限,广电为迎接“三网融合”加紧体制、技术、业务等各层面准备。

2009年8月6日,《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下发;9月28日,9套免费高清频道落地开播。催化高清,其意义是在即将带来的“双向进入”竞争中,广电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优势的一个布局。

2009年8月11日、9月15日,广电总局连续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新一轮关于互联网视听服务的管理。

2009年8月15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此后掀起了“制播分离”的新高潮。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的重组及控股传媒集团公司的成立,成为首批改革标志。

2009年末的最后几天,中国网络电视台、芒果TV等网络视频“国家队”集体发声,广电播出机构全面进军互联网。

倒逼式融合

“这是有线网络的最后一次发展机遇了,”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如是告诫全国有线同仁,“要政策,国家给了;要机遇,国家也给了;能不能做好,就看自己的了。扪心自问,我们广电网络运营商的体制和机制、技术和平台、经营理念和执行团队、营销技巧和服务水平,是否准备好了呢?”

迄今,数字电视推广已逾六年,“数字化是有线网络的第一次发展机遇,但像华数、天威、江苏省网那样做强、做大的运营商并不多,”王效杰坦承,“机会来临时,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虽然国务院“三网融合”新政的实施细则还未公布,但从已信息及《中国数字电视》多方了解情况看,理论上本次方案对广电为利好。

第一项利好,是国家将全力支持全国广电网络公司的组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运营主体,进而成为第四大运营商;

第二项利好,是不对称开放,即广电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却没有拿到视频业务的播控权,就像迄今为止的IPTV,依然要受制于广电系的牌照拥有者。

第三项利好,全国广电网络公司成立后,将拥有国际互联网出口的核心资源。对各地有线来说,租用出口成本过高、ISP业务无利可图的苦恼,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但是,上述利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以IP电话为例,即使放开给有线运营商经营,在电信的固话业务持续下滑的今天,是否还有做头?困扰电信网络运营商的“日益沦为廉价管道”的难题,也是广电网络运营商的魔咒。

尤其在广电播出机构“制播分离”的改革背景下,“三网融合”新政更给了广电播出机构(电视台、电台)拥抱互联网、结盟电信运营商的契机和动力。纵观国际,“网台融合”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如Comcast并购NBC环球;反观国内,“台网分离”变成“台网分家”的趋势则越来越明显。

“纯粹沦为传输管道,那就没有意义了,”王效杰告诉记者,“建设NGB,不仅仅是一个T级的传输网络,更重要的是一个全业务的承载和孵化平台,有线运营商应该努力把更多的内容和业务有机装载进下一代平台。所以,总局在‘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选择中,将与NGB试点统一考虑,并加快制定统一的融合业务规范。”

事实上,中国的很多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兴起。各地基层广电和电信运营商的彼此联合,早已屡见不鲜,从广东、福建到甘肃、湖北,都不乏案例。

但有趣的是,电信方面对“三网融合”的热度却不复当年那么高。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之后,内部一直强调“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这是大部制改革带来的职责定位使然;另一方面,工业领域信息化的商机确实极大,比如物联网、智能电网、农业信息化,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上万亿的预期产值,而其B2B的产业属性,又比B2C领域的“三网融合”更容易赚钱,也令三大电信运营商趋之若鹜——中移动鼓吹物联网,到电信和联通全力向信息化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均为明证。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190-02

1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

三网融合的概念1998 年在国内被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已超过14 年,但是由于不同政府系统之间的利益博弈,尤其是各地广电部门分别隶属于当地政府、各自为政等问题,三网融合工作起步虽然很早,但是推进的过程中步履蹒跚,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运营商进行的业务和资产重新组合以及3G牌照的发放,整合后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的日益加剧,相应地也就产生了巨大的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早在2010 年1 月13 日,国务院总理就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快推进电信网络、广电网络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随着2010 年7 月1 日北京等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公布,标志着工信部、广电总局和各地政府监管部门将按照试点业务范围和种类分别向试点企业颁发相应许可证,推动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预计2011 年年底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将公布。全国各试点城市发展三网融合各具特色。江苏省IPTV 牌照颁发较早,IPTV 等三网融合业务发展也已经走上快车道,主要依靠各运营商“单打独斗”的形式发展三网融合业务。青岛市由广电和联通将分别试验数字电视、IPTV 等三网融合业务,由于山东广电网络公司资源整合迟迟没有结束,至今未见新业务推出。武汉移动与武汉广电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推出一款“三网融合套餐”它以套餐的形式打包促销移动和广电的业务,不过和真正的三网融合相差甚远。真正的三网融合是技术的融合,网络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和产业的融合,是不同网络之间可以实现不同的业务,业务之间可以交叉,在最终用户面前,只有一个机顶盒,一个控制终端,和几个显示终端,而用户所需要做的,只是选择一个运营网络。按照这一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城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

2 三网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三网融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宏观上看,将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微观上看,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1)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2)三网融合是惠及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对于用户来说,实现三网融合后用户将拥有自由选择运营商服务的权利,良性竞争会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组合套餐的推出会降低资费,消费的具体形态将会有质的变化;

3)通过三网融合的推进,让城镇和农村共享三网融合带来的便利,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4)三网融合有助于破除行业壁垒和垄断, 打破了在网络运营和内容提供上的垄断和恶性竞争,为各大运营商提供公平竞争平台。

3 三网融合运营模式分析

3.1 运营商合作模式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在试点城市内的通信运营商及广电运营商允许双向进入,双方合作各取所需,广电借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以及用户规模优势,电信运营商则借助广电的内容以及播控平台,利用IPTV 提高用户的粘性。例如中国电信与上海文广合作,推出IPTV 业务;武汉移动与武汉广电合作,推出了捆绑套餐。

3.2 运营商合资模式

在武汉试点模式中,由电信和广电出资成立三网融合合资公司,投资方各出50%资金,并轮流坐庄,在一批新建、在建小区实施“三网融合”建设项目,主要是做内容聚合、分发转送,做三网融合的服务商。目前,合资公司的初期业务规划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注册资本已到位,工商注册的预审核,也将与近期通过完成。”

3.3 第三方驻地网模式

由专门的用户驻地网公司建设并运营,并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在这种模式下,驻地网运营商负责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任何电信运营商均可通过自己的中继线路与驻地网连接并提供业务,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接入,用户仍然是向电信运营商缴纳业务费用,驻地网公司以网络租赁或业务分成的方式向运营商收取费用。

3.4 政府主导模式

由政府牵头,鼓励三大通信运营商与广播电视运营商入股,组建全新的合资公司。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区域内三网融合网络的一体化建设、维护、经营。在不改变用户属性的前提下,各方统一由合资公司各自业务,由合资公司统一面向用户进行业务受理,各运营商只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合资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通信及广电业务的分成、基础设施租金和费用。合资公司股东有两种分成模式,分别为按股份分成和按提供业务进行分成,两种模式同时采用,互为补充,具体分配比例根据各方的资源、业务投入情况决定。

由于在我国正式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的时间较晚,三网融合在运行模式上还需进行深入探索,上述四种运营模式中,运营商合作模式已被部分试点城市所采用,并获得一定发展;运营商合资模式仍在试验中,其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至于后两种运行模式,由于所遇到的运营商阻力较大,暂无具体应用场景,不过随着三网融合改革的日益深入,后两种模式的应用可以预期。

4 结论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9)

2010年是三网融合的起步阶段

回顾三网融合的政策历程:1999年国办发了一个82号文件,当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电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而2008年,国办发[2008]1号文件提出“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业务”,改变了十年前广电与电信业务相互不能交叉进入的政策规定。2009年又出台了关于高清,关于互联网电视的一些规定。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

热议多年的三网融合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出台的方案对三网融合到底能不能实施,广电的地位或竞争方位如何等问题也做了明确的回答。在时间表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三网融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广电也由此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

在未来两三年,三网融合处在“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并不是完全双向,在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可以做电信业务,可以争取电信牌照,电信在一些新媒体内容制作方面可以进入广电,但在主要渠道或主要传播路径中还是受到一定限制,另外还有在试点上的不对称进入。三网融合将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由此带来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层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将促使一度出现运营瓶颈的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发展。

从时间表而言, 2010年是广电产业发展三网融合前期准备的起跑线,是起步阶段的最佳时期。“三网融合”试点以广电为主,为时一年,2010年已过去一半,如果广电不抓住机遇,往后两年就会处于被动状态。危机感值得肯定,忧虑也是不无存在,广电一直加紧这方面的推动,包括CMMB布局、国家网络公司的组建,今年年底要实现一省一网,各地采用各种方式正在加快步伐。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的两年,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三网融合的推进,对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第二,促进三网融合,发展新兴媒体业务,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导权,这是广电目前面临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

三网融合对广电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三网融合的推进,对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一:电信业向广电媒体业务渗透加速

广电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借三网融合之势,电信部门积极推进通信业发展,实现通信业转型,对广电媒体业务渗透加速,电信企业加快发展IP电视、3G新业务。目前,电信部门在网络视频领域取得局部突破。截至2009年年底,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视频制作许可证的机构国内有398家,电信占6家,目前看来比例少,但在三网融合新规定中,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节目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造,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受此政策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电信企业获准开展网络视频服务业务。电信和广电各有优势,但不可排除电信企业在网络音视频领域中会形成新的竞争实力,增加行业竞争变数。

挑战二:互联网电视的普及加大监管压力

三网融合不单是内容和渠道问题,还有一系列产业价值链上涉及到的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环节。家电企业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现已慢慢纳入到整个三网融合新媒体业务的产业价值链中。当前,家电企业积极开发电视机上网新产品,推出了具有上网功能并运行在虚拟专网上的电视机,互联网电视机加速普及,家电企业也在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开展互联网电视的业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在信息与娱乐内容方面,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在电视屏幕上的竞争已经展开。从用户需求来看,希望每一个终端都能享受到娱乐和信息服务内容,但广电主管部门涉及到监管和内容分布问题,所以广电压力很大,如何开展新业务也是重要的命题之一。

挑战三:民营新媒体企业抢占渠道及业务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充足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其独有的客户终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一些有实力的民营新媒体企业已在互联网服务布局、渠道占领、业务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目前国营的广电新媒体企业无法在当下的状态与之抗衡,就发展趋势而言,已经形成巨大挑战。民营视频网站是网络视频的先入者,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市场监管的清理,经历了内部的第一轮竞争,形成了少数几家网站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与大量规模较小的视频网站并存的市场格局。一些民营门户网站也加入网络视频业务的拓展,拥有海量用户的门户网站资金充足,在购买版权时比传统视频网站拥有更多发言权。门户网站的介入势必引发网络视频行业的重新洗牌。

但在这样的挑战变局中,广电依然有决心在这场博弈中取得先导权,掌握主动权。

机遇一:现行政策为网络整合争取了时间

现行三网融合政策为网络整合升级争取了时间,广电网络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在三网融合第一年,广电争取时间,加快网络整合的步伐,有利于打破分散格局,实现全网互联互通局面,也利于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的改造。

截至2009年底,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展了网络整合工作,其中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全国有163个地市、459个县(市)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102个地市和612个县(市)启动了整体转换工作,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321.72万户,同比增长39.62%,超过了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1/3。2009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稳步提升,达到418.85亿元,同比增长13.36%,其中,付费电视收入18.17亿元,同比增长27.83%。

机遇二:广电有向新媒体业务推进的新空间

我们迎来的第二个机遇是三网融合给广电新业务发展争取了空间,广播电视正从传统业务领域向新媒体业务领域推进。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广电优势是内容资源的掌控,IP电视将迎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从广电这个角度说,IP电视发展最好的是上海百事通,截止2009年12月,总体用户达到了300万户,其中上海本地用户100万,上海也成为全球最大IP电视本地网和全球唯一用户过百万的城市。2009年10月,央视国际和云南电视台联合建立云南爱上网络有限公司,IP电视业务正式在云南启动商用。

2009年国内知名彩电巨头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针对融合发展趋势下的新问题、新业务,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规定是指企业开展服务必须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开办主体必须具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针对三网融合的机遇,家电企业不但生产电视机,还要开办平台,这就必须要求在规定框架上完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关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IP电视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增值业务将要成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不只拘泥于网络收视费用。杭州华数在三网融合探索中走在全国前列,既有电信业务牌照,也有广电业务牌照,业务许可范围几乎覆盖所有电信和广电系统,实现全业务。华数在提供基本数字电视业务基础上还开发了包括传输电子商务、游戏、教育等多种增值业务,有效延长了产业价值链,满足多种需求,实现了向多业务运营商的转型。某种程度上,华数志在打造中国的康卡斯特(COMCAST)。

在网络电视方面,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网民基础互动平台,同时,非常可取就是它的业务架构:一个主网加一个客户端加若干专业子网子台子站和多终端覆盖。从内容传输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业务构架可以将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事件以网络视听的形式快速报道和传播,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视频直播、点播上传、搜索分享在内的全方位网络视频服务。在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带动下,一大批各地的网络电视台纷纷推出开展了网络电视业务。国家广电总局影视工作要点中提出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

广电产业的战略布局之道

推进三网融合是国家战略部署,也是当前和今后时期的重大举措,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创意工业,发展广电产业,发展三网融合是一个重点。

布局一: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

在未来两三年三网融合“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由于内容优势和先期布局,将力争在网络音视频产业发展中掌握主导权。中央三台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布局二: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另一个方面是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使新兴媒体成为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广电行业的第四大创收来源是我们的目标。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产业需求,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新媒体的管理政策,推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结合。从高科技角度说,要利用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10)

起步:分,竞争带来活力

中国政府最早提出三网融合,是1997年4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上,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宁在《三网融合历程回顾》中回忆,规划中提出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平台,三个网’。一个平台即指互联互通的平台,三个网即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其实,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国三网融合的序曲。当时成立的中国联通,肩负着打破“老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使命,中国联通以及老电信的拆分,大大降低了手机、固话和互联网的资费,让人们享受到更多样的服务,也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广电部改为广电总局。在分的同时,政府也在考虑融合。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分开是保护竞争,融合(不是完全合并)是防止恶性竞争。

1998年3月,以原国务院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的《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说,“拥有网络是现代电信公司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绝对必要条件”,需要“以转售的方式逐步放开市话和长话服务,在固话业务领域引入竞争”,数据互联网也不能从中国电信固网分离。王小强博士主张要把电信基础网(包括有线电视网)从企业中独立,成为由政府控制的国家基础信息网,直扑电信、电视与计算机的“三网合一”产业前沿。这引起了业界的激烈讨论,尤其是针对“合一”还是“融合”的问题。国家广电局信息网络中心方宏一博士领衔的“有线电视多媒体业务接入模式研究课题组”发表《再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针对上一个报告提出相反的观点,强烈要求开放电信的竞争性经营,保持电信与广电两网并存,具体方略是在有线电视网扩容改造基础上发展Internet业务,并最终以光纤入户代替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网络,最终实现三网结合。

1998年9月到11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周其仁教授的《三网复合数网竞争》陆续发表,论述了“中国电信的高社会垄断成本”的严重后果,提出了“三网复合,数网竞争”的思路,支持了广电的观点。互联网上也有支持电信观点的,或是强调开放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影响电信的竞争力。

2009年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执行秘书长曾会明回顾说,1998年大辩论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电信的重组、资费的下降及服务的提升。

也许是尝到了拆分的好处,1999年9月17日,[1999]82号文件出台,叫停了摸索阶段争论大于认同的三网融合。“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发展:合,顺应技术、用户和产业的要求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这是三网融合第一次出现在国家五年计划中。五年后的2006年3月,在“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表述为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十一五”规划在技术和整合基础设施资源方面,对推进三网融合做了明确的要求。

其后,三网融合走向明朗化。 2008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六部委文件,要求推进三网融合。2009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文件,力求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7月广电总局发通知,要求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2010年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出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3月工信部部长李毅透露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 2010年4月工信部联合广电总局给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递交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但被打回重新制定方案。2010年7月国务院对外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2012年1月,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公布,总计42个,包括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一个计划单列市、22个省会城市和17个其他城市。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由重点试验转向全面覆盖。

进入二十世纪后,“合”的声音大过了“分”。不过,中间也有波折,2010年2月22日广电总局官方“广西依法查处广西电信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违规行为”的公告,被认为是三网融合提速以来的首个叫停案例。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发出一道“41号文”。依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条规,除获得IPTV落地资格的两省十二市外,广东、福建、浙江等IPTV用户大省的IPTV业务都将被强制叫停。4月28日,广电总局了针对电视机终端的两道许可门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每一台互联网电视机终端都要由广电对内容来源可管可控,电视机厂商不能用自己的电视链接互联网电视内容。

IPTV被认为是目前三网融合最好的产品,除了合作,没有其他途径。4G铺开之前,电信行业宽带的免费提速以及降价的冲击已经来临,有线电视网络不得不提速或降价来迎战。错过了黄金推广期的IPTV,在电信行业4G面前,爆发力会减弱很多。不过,“合”的趋势依然是主流,尤其是广电与电信、互联网的合作。

网络推广试用期总结篇(11)

一般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方法(移动平滑法、指数平滑法、随机时间序列方法),相关(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方法等。这些方法大都集中于对因果关系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分析,建立的模型不能全面和本质的反映所预测的动态数据的内在结构和复杂特性。人工神经网络是有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形、自适应、自组织系统,它的重要特点是通过网络学习达到其输出与期望输出相符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自学自适应、鲁棒性、容错性、存储记忆的能力,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传统建模方法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有很好的非线形映射能力,对被建模对象的经验知识要求不多,一般不必事先知道有关被建模对象的结构、参数和动态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只需要给出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通过网络本身的学习功能就可以达到输入和输出的映射关系。相对于传统的根据数据分析预测方法,它更适合处理模糊、非线形的和模式特征不明确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中有各种模型,其中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是Donald F.Specht提出的一种新型神经网络,本文将探讨该神经网络模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一、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一种,有三层组织结构。第一层为输入层,有信号源结点组成。第二层为径向基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等于训练样本数,由所描述问题而定,第三层为线性输出层,其权函数为规范化点积权函数,计算网络的输出。

GRNN网络连接权值的学习修正使用BP算法,由于网络隐含层结点中的作用函数采用高斯函数,从而具有局部逼近能力,此为该网络之所以学习速度快的原因,此外,由于GRNN中人为调节参数很少,只有一个阈值,网络的学习全部依耐数据样本,这个特点决定网络得以最大可能地避免人为主观假定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二、GRNN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根据对GDP影响因素的分析,这里分别取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支出、货运量、人均收入、进出口量,货币供应量等8项指标作为GDP预测的影响因子,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作为GDP的输出因子,即网络的输出。由此来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我们通过查《中国统计年鉴》,利用1990年~1999年共10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2000年~2003年共4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外推测试样本。

应用MATLAB7编程,创建一个GRNN网络,输入向量组数为10,每组向量的元素个数为8,中间层径向基神经元个数为10,输出层有线性神经元个数3。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我们将光滑因子分别设置为0.01,0.02,0.03,0.04,0.05,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得到光滑因子为0.01时,网络的误差最小,逼近效果相对最好,如图1所示,网络此时的逼近误差基本均在0附近,网络训练符合要求。

通过2000年至2003年共4年的数据进行网络外推预测测试,得到预测误差曲线如图2,网络的输出误差分别在0.12和0.25之间。应该说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这种误差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可以用GRNN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将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输入网路中,就可以得到2008年的各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了。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GRNN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GRNN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其预测精度较高,对参数的要求较低,只需一个光滑因子,但模型本身也有一定局限,其对样本数据依耐很强,随着时间推移,其预测结果偏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模型更适合于短期预测。如要应用于长期预测,就需不断增加新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乔维德: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电气时代,2004,A20

[2]欧邦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经济预测方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