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学人文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3 22:37:10

医学人文课程

医学人文课程篇(1)

1.1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不足

据2010年实施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毕业生要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标准,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追求,顺畅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健全的法律观念,完备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实际上,医学院校中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与人文相关的专业课课时较少,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形式大多为选修课和阅读、社会实践,开展程度取决于各学校情况和学生兴趣,缺少统一标准和衡量指标。

1.2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

目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专业讲座居多,人文培训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处理医患纠纷的策略了解不多,对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掌握不够。根据医生职业满意度大型调查,近75%的医务人员认为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90%对工作不满意,相当一部分对目前压力和职业发展持担忧态度。网络上疯传的“李芊医生列车助产被认定非法行医”其实是一名医生杜撰的谣言,反映出了医务工作者们的群体焦虑。在对医学科学的艰难认识和实践中,医务人员陷入维护道德修养、职业信仰和精神境界的困境。

2MOOC优势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综合分析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m等国外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可以梳理出MOOC的基本运行模式。教学开始前,教师课程框架及授课人员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并选择本门课程;教学启动后,教师定期10-20分钟教学视频,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幻灯,再布置一些扩展阅读和课后作业,有些教师还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学习;教学结束时,MOOC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安排测试,评价学习效果。无论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还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都有力推动了高教教育的普及、优质资源的共享,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与学角色的融合和转换。在医学教学方面,MOOC扩展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场景,延伸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借助互联网海量存储、便捷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使医学教学完成标准化任务后,也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2.1延伸教育功能

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MOOC放大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功效,降低了医务人员乃至大众接受医学知识的门槛和成本,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医学新理论的认同度,对医疗新技术的掌握度,从而助推整个社会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同时,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维护崇尚知识、法制、生态的现代文明体系,传递、保存、创新已有的医学文化和人文关怀,甚至助推人类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在个体发展功能方面,MOOC为促进医务人员适应医学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便捷的途径。

2.2拓展教育资源

MOOC诞生短短几年,已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几何式增长。在医学教育中,顶级大师授课、稀缺标本展示、高难度手术演示变成了可无限复制的资源。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点对面传播知识,MOOC中则变成了面对面传授技能,拥有更大决定权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安排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达到理想的目标。

2.3丰富教学手段

MOOC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更多采取贯通式编排。设计者在确定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后,围绕知识点优化学习路径,以问题导入为牵引,通过设置特定场景,展开话题,引导教学。游戏式、互动式、对话式的MOOC平台可以进一步延伸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通过设置特殊诊疗场景、引入典型病案、实施同步会诊等方式展示知识点,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的优势。

2.4实现教学评估与认证

传统医学教育偏重于由表及里的讲授、由师到徒的传承,MOOC与传统教学、网络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延伸了教与学的反馈链条,评估和认证使教学富有更完整的意义。一部分MOOC平台的检测方式结合了机器评价和学生互评,对学员的作业和结业测试打分;一部分MOOC平台借助哈佛、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的优质资源,MOOC可以在检测后向完成学习的学员授予经过官方认可的学分。

3通过MOOC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设想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目前,人类追逐越来越进步的医疗技术,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维度,这其实越来越背离医学的本质。技术再强大也仅是工具,关键看为谁所用、怎样使用。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可以借助MOOC等技术进步的成果,缩小医学人文价值与医疗技术发展的背离。

3.1规范整合资源,拓展共享内容

目前国内的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MOOC中国(www.mooc.cn)、网易公开课(open.163.com)等。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MOOC中国和网易公开课为商业网站推出的非营利性教育项目。检索国外MOOC平台,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占医学、生命科学类课程比例都很低。Udacity未搜索到相关课程,Coursera中有“生命起源”、“基因和精密医学的社会和伦理调整”、“志愿者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计划”、“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Edx中有“美国卫生政策”、“健康与社会”等课程。在爱课程、MOOC中国、网易公开课中,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的公开课分别为6、1、2门,占医学类课程的5.3%、11.1%和50%。纵观国内外的这些课程,真正意义上的MOOC比例不高,尤其是国内课程大部分仅为网络教学,创新内容不多,教学方法有待完善。目前的MOOC课程是各高校自发推荐开设的,建议主管部门动员国内的医学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MOOC平台建设,并挑选国内医学人文领域的优秀专家,讲授科学发展观、哲学与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与职业精神、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人文实践等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等主流平台构建起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这既可以缓解医学生人文教育需求和部分院校相关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使优质的人文教育师资发挥出最大化效能。

3.2优化反馈通道,实施个性教导

Coursera等较成熟的MOOC平台要求学生学习前填写学历、兴趣等信息,学习中参与和课程相关的学习社区、讨论论坛,可以借助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推荐学习资源;Udacity甚至希望将学习信息提供给雇主,以便多方携手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建议国内的MOOC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注重在课程交流区、论坛中即时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课堂反馈,分析汇总出学习规律;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通过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和效果,进而及时修订课程架构、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例,授课教师应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于医患矛盾的个体情绪和集体认知,帮助学生缓解执业压力、增强执业应对能力。

3.3延长学习时限,强化行为养成

目前,各类型医学人才培养大纲在人文教育方面,仅针对学历教育作了指导性规定,医务人员工作后接受此类培训的机会不多。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几十年执业中的人文素养大部分来自学校2-5年的人文教育。这一现状距离培养医德高尚医务人员的目标相差太远。所以,翻越高校“围墙”、降低学习门槛的MOOC平台,可能成为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执业操守、从业信念等终身教育的理想平台。主管部门应针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中青年骨干医师、高年资医师等各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在MOOC平台开展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人文教育,包括从医患沟通技巧到价值观培育、医学美学、人类学等内容;强制性要求将MOOC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医护人员每年必须修够一定的人文教育学分,完成一定的MOOC人文教育课程才能晋升职称;促使完善学校阶段性成绩和职业生涯全程评价相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通过终身化的人文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执业操守、规范执业行为。

3.4增加情景教学,强化实践运用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其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学生们在情景教学、诊疗实践中仔细揣摩,互联网教学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但MOOC平台可以将诊疗室、手术室在课堂上真实还原,大大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针对性,弥补了书本学习较为抽象的劣势。MOOC平台应在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人文课程中,展示不同科室诊疗场景及可能发生的人文关怀疏失,邀请医学人文专家逐一介绍避免医患纠纷的方法,邀请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讲授开展临终关怀、绝症安慰的实践经验,邀请癌症康复者、器官移植患者介绍患病的真实感受;在考核阶段,结合标准化机考作答和情景化面试,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交往技能予以评估,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分娩场景教学中,教师不停地给模拟产妇鼓劲、加油,帮忙擦汗、喂水,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医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医学人文课程篇(2)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136-02

1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自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之后,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置多样化、随意化,课程量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医学生未来职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框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对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确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制订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

2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要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构建医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课程。

第二,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他们的共同做法就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新道路模式的尝试,分别设计了社会学理论及人的价值、医学公关学、医学法律问题等课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

第三,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地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就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了考核中。

第四,师资队伍的搭建应该多管齐下,根据不同层次课程的需要,或是通过引进人文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或是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师资的水平,如有计划选送一批教师到文科大学进修或鼓励教师报考跨专业的文科研究生,或连续开办一些文、史、艺等专题研修讲习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或是加强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中短期去国内综合院校的进修或国外大学的研修,增强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之间搭建一座相互沟通、学习的桥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

3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人类社会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使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客观上也决定着医学生人文素质结构需要日臻丰富完善。适应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要求,医学生必须充实完善人文素质结构,具体内容是: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有为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浓厚的医学人文精神。对病人施以理解、关怀和体贴,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以及音乐、美术等多方面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一定的人文技能。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

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医学人才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精神内化,造就一批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充分认同的复合性医学人才。由此出发,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作为未实现课程整合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人文基础系统、交叉学科系统、操作技能系统。第一层面是人文基础系统,涵盖了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如文、史、哲、艺等人文基础课程。正如《意见》所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一层面是使学生宽领域地掌握人文知识,全方位地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层面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系统,主要包括: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对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第三层面是操作技能系统,包括与学生实践操作、临床体验、医患沟通技巧、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医学人文技能课程。上述三个层面子系统课程群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着培养医学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功能。

为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建议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作为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对上述三个子系统的课程群分别列出具体课程目录,纳入教学计划。并建议将第一、第三两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选修课,每门课1学分(18学时);将第二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必修课,每门课2学分(36学时)。同时,还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以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也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大纲中有目的地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深化这些课程的文化层次。

在国外,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的报告中称,在21世纪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作为塑造医生未来职业素质的目标。第三代改革,是建立在对医生应当具有的素质认识的变化基础上的。Epstein和Hundert(2002)定义的医师胜任力,共包括以下7个方面:习惯和明智地使用沟通、知识、技术性技能、临床推理、情感、价值观和反思于日常实践。《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IIME,2001),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作为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可见,作为医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这些人文素质要求,正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

在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已有专家建议,在执行本科教育标准的前提下,确定通识教育的时间为 1 年,纯医学教育的时间为 4年。如果学制出现大的调整,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必将随之调整和改变,现在的探索也会为将来积累必要的经验。此外,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其中的必要的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恰当的教学方式、课堂之外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校园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等,同样是决定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开阔视野,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关注如何发挥隐形课程的人文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建立医学人文教育大课程的概念,将显性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聂素滨,金祥雷,于双成发达国家医学人文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医学人文课程篇(3)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95-02

1 前 言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结合医学生未来职业目标的客观要求,对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基本设想。

2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在《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中指出:“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同时,国内医学院校从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也从不同角度对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许多医学院校对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则缺乏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思路和具体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多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有些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而定的,没有可操作的教学大纲,存在随意性,教学内容粗糙,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门数,各个院校不一样,有的多一些,有的很少,参差不齐,致使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情况来看,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时间大概只占总学时的8%,而相比之下,美国、德国则达到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相对较少,而且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修,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的医学生原本人文知识匮乏的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3 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时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依据医学人才培养与未来职业目标客观要求,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除了要掌握常用的医疗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医学提出的更高要求,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传统的医生以纯治疗的方式对待患者,难以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现代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应以情感和交往为支撑,既要有技术的功底,又要有一定的内在人文伦理价值的张力。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演变。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基础。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要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构建医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课程。这种学科群课程试图培育学生关怀自然、关怀社会、关怀人的生命的人文素养与客观的、理性的、求真的科学精神的统一。

二是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此后,我国在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过程中,由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该文件的试行,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际医学标准办学,提出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

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他们的共同做法就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2年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源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几乎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新道路模式的尝试,分别设计了社会学理论及人的价值、医学公关学、医学法律问题等课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从而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有关健康、社会、医学并以此问题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列为医学院校必修课学习计划。英国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平衡课程,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含。

日本也针对这一国际趋势,提出实施“全人的医学教育”,解决医学的观念问题和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日本各医学院规定,每一学生必须修完多达60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

三是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医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未来职业素质,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医学院校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医学教育,这是国内外医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以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的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对于医学生来说,除了要有这样的价值理念外,还特别需要专业的医学人文知识素养,如2002年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提出七门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医患沟通,设置这些课程恰恰是考虑到医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客观需要。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就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考核中。

在国外,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的报告中称,在21世纪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作为塑造医生未来职业素质的目标。可见,作为医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这些人文素质要求,正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国芳,茅晓延,胡斯隆.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6):23-25.

[2]韦勤,柏茗.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30.

医学人文课程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41-02

作者简介:陈涛涌,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是将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与人文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个范例。人文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不断丰富其内心世界和精神力量,这样的人文素质的锻炼和积累,对于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人文教育与相关医学专业教育相挂钩,是强化医科院校学生内心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现代医学院校在建设医学教育体系时,必须加强对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和提升,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对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构建的研究。

一、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

1.突出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教育目标、该校自身的特点及优势,以及人文教育课程的功能和效用等多项指标为开展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和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来确定人文教育课程的各门主干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的主干课程的选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人文课程的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要重点突出社会人文科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要将与医学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重点课程,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伦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2.把握课程设置的渐进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还必须依据不同门类课程的内容、特点来进行有序设置。在制定社会人文教育学科计划时,不能简单地将人文教育课程看作一门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的课程,而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人文科学体系的内容在思想上的渐进性、纵深性。在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的发展顺序以及前后联系等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以及在各个学习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根据各阶段的医学专业内容来设置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

3.把握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原则

现代人文科学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过去那种单一化的学科建设模式,而要勇于打破这种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在把握不同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各学科在思维观点、学科内容等方面的交叉联系。此外,还要将分散在各学科之外的其它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整体性较强的人文科学教育体系。

4.显性课程设置与内在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重视外在显性的课程设置,还要注重增强人文教育内在意义和价值的挖掘与探索。人文教育涉及到人的素质教育的多方面,人的素质又包括人的情感认知、价值观、世界观、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任何单一的素质教育项目都不能代表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全构成,也不能起到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学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显性课程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内在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到医学院校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营造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氛围,维持校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可持续传播和发展。

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根据人文教育构建原则以及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所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可以将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部分的内容。而显性课程的设置又可以按其内容划分为小模块,即子模块,不同的子模块所承担的教学功能又各不相同。而按照突出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来细分,要突出人文教育显性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将部分重点子模块设置成必修课,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可以设置成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的学员,在人文教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选择上也要灵活处理。

1.人文教育显性课程设置

显性课程是相对隐性课程来说的,它是指列入正式教学计划的学科内容及活动,又称正规课程。而人文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的设置比起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来说,它还要额外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其人文素质。要兼顾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其自身的学习意愿。人文教育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加强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伦理教学,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专业伦理修养等目的。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放在本科阶段的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人文基础知识课程设置也要相对靠前,并且要以必修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重视。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人文技能课程则应该放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第五、第六两个学期,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各种医学知识后,加深其对如何合理运用医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而医学伦理课程要最后开设,且课时不宜太多,主要是为学生走上社会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一些医学规范的认识,便于他们今后能够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医疗服务。

2.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设置

隐性课程则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学课程,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取情感经验、认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经验的教学,它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态。它在教学情景中以内在的表现方式为主。它与显性课程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构筑完整的教学框架体系。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设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受与耳濡目染来达成隐性教育的目的。开展隐性教育,主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其教学目标。校园文化对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的交流技能、语言沟通能力的手段之一。

三、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实施建议

要保障构建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除了要加强相关的课程设置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开展人文教育的组织保障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1.加强组织保障

要保证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学校领导以及院系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以及教育部们都增强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高校人文教育的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加强对高校人文教育工作开展的组织保障,是高校人文教育切实开展以及确保人文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重要保障。目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都成立了专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院的各级领导,这就说明加强组织保障,对于各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

2.加强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对于完善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院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增强其文化底蕴和价值情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人文素养的丰富内涵,提高学习效率。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医学临床实践,只有通过一定的调查实践,才能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医学人文课程篇(5)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生培养体制大多都专注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培养,而对医学专业之外的人文医学重要执业能力却普遍重视不够。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上医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国际上对执业医师要求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需具备相关的能力,在国外要想成为一名执业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是其必修课程之一。也就是执业医师实行双证上岗制,即“医师执业证”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证”。在我国,中国医师协会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生培养体制及现状,经过两年的市场调研、专家研讨,联合美国人力资源组织及乔治华盛顿医学院的专家学者,根据国际化的标准,组织开发了我国首部适合国内医师使用的“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系列课程标准教材,建立了《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培训体系。从2006年起在中国医师学会的指导下,大部分省市开展了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面对社会上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的热潮,给培养未来医药卫生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挑战,人文医学教育就出现了“墙外开花墙外香,墙里人还在张望”现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专注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中国医师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训是适应时代需要,是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将是今后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我们要走出人文医学教育的误区,“人文医学教育”与“大学人文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大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但又有突出的专业特点,也就是说,人文医学教育是把大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已经探索了十多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还有很多人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等同起来,认为多开几门人文知识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音乐鉴赏、文学艺术概论、美学概论、历史知识系列讲座)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其实不然,人文素质教育是属于精神培养范畴,是个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所持的一种态度,不是人文知识所能替代的。当然人文知识对其精神培养也会起到辅助作用。但从教育角度来看是属于不同的两个范畴。目前国内由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编写的《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讲义》是影响比较大、比较成熟的课程。这些课程在综合院校已经运行了好几年,反响都比较好,深受学生欢迎。但对于医学生来说,更需要人文教育,同时更需要与专业的结合,目前专门针对医学院校、突出专业特色的人文教程在国内刚刚起步,但从事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学术界已经蔚然成风,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就有一千多篇与人文医学教育有关的论文。但这些研究相对于“人文医学教育”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对医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模式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标准。因此,人文医学教育一定是在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医学专业的结合。

二、开设“人文医学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从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以来,教育部在高校教学改革特别是医学教育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傲高〔2007〕2号)中明确指出:“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号)中指出:“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増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强化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解文化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由此可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医学教育,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凸显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开设“人文医学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时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依据医学人才培养与成长需要,依据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挖掘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内容,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人文医学教育课程。坚持由人文教育向人文医学教育过渡的原则,也就是“人文医学教育”课程首先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然后挖掘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资源,使之有机结合,形成既有别于《大学人文教程》又不同于《医学伦理学》的一门新学科一《人文医学教程》。

三、“人文医学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

“人文医学教育”课程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模块化”,融知识讲授与精神培养于一炉,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交融。教学方式为“讲座与探究相结合”和“案例与讨论相结合”。

模块1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理念,以“人生境界”、“自我实现”、“生存勇气”、“青春与爱情”、“挫折与磨练”、“生死观”等专题进行探究教学。

模块2大学生“社会成人”的价值理念,以“民主”、“宪政”、“人权”、“环境”、“科学”、“全球化”等主题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获取支撑人生理念的价值观。

模块3“大医精诚”的中外名医的楷模:从希波克拉底到张仲景……通过了解中外名医事迹,学习中外名医优秀品质,树立为解除人类身心痛苦而献身医学的精神。

模块4传统医学典籍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中国医学典籍中闪烁着人文精神梳理讲解,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医学典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模块5介绍国外人文医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医学教育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展示其成功经验,分析其所走过的弯路,给我们今天的人文医学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模块6医学道德。通过了解医学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医学道德的三个心理层面(包括认知层面、行为层面、人格层面)以及它们在医德教育中的意义。

模块7医学与人文关怀。医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精神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医务工作者在预防、保健、治疗、健康教育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无时无处不在。

模块8医患沟通。通过讲述医护人员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作用,揭示医患沟通不仅是病情诊断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建立双方信任的桥梁,从而使患者对医嘱的遵从程度乃至总体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医患沟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医学人文课程篇(6)

关键词:医学人文;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9-02

一、导言――当医学人文遇上“翻转课堂”

医学人文教育能培养医学生作为“全人”的通识,健全其知识结构,助其正确看待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使用人文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技能,正确处理临床实践所面对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1]。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学方式较陈旧,以课堂讲授为主,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思维与实操技能培养[2-6]。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契机,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有望让学生获得更实在的思维训练和实操技能学习[7]。

二、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此番“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是针对我校四、五年级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开展的,希望通过局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加强医学人文课程思维培养、实操训练、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1.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选择医学人类学课程中医疗多元化、健康与疾病、过度医疗化等几项重点内容或专题作为“翻转课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的重新设计,并相应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教学内容上,以学生为中心重组教学内容。第一,把课堂外学习纳入教学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第二,课堂内教学采用基于项目的方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助思维训练或者实际问题解决的专题辩论、研究和案例等项目,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式学习。教学程序上,以课堂外学习为先导,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方式安排课外学习内容,每个关键知识点配注解和相关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节奏。加强学生互动,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能就知识点展开在线讨论,在相互激发和思维锻炼中深化理解。以课堂协作和老师指导为辅助,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解决方案。教学考核上,设计了4∶2∶4结构的三个层次综合考核体系,以在线小测验的方式考核学生课堂外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40%),以平时成绩考核课堂互动状况和思维辨析能力(20%),以小组项目成果考核问题解决能力(40%)。

2.教学资料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设计、制作用于移动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把传统教案、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制作成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资料。如,设计脚本,把知识点讲解制作成网络小视频或动画;整理、编辑参考资料,制成小型电子书或网页;设计在线测试的试题库;设计对知识点的在线讨论问题。然后,搭建并维护移动互联教学互动平台。使用学校moodle在线课程系统搭建课程教学平台,并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作为辅助,初步形成四大功能区块:有教学视频、电子书和讨论区链接的自主学习区,对设定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在线探讨的讨论区,具有在线考核、评分和讲评功能的在线考核区,以及学习资料的上载、下载区。

3.教学评估、意见反馈及持续改进。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总结为一套教学大纲,内含章节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媒介、学时、考核方式等。教学实践一轮之后,通过观摩、访谈、评分等方式收集了改进意见,并据此进行持续改进。学生感受到学习途径变的多样化,觉得自己在学习中有了选择权和自,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授课老师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改善,和学生面对面互动时间增加了,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发现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辨、团队合作、与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锻炼,课程考核成绩较理想。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新颖,教师角色转变为辅助型教练,课堂气氛活跃,有推广意义。

三、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的反思与讨论

医学人类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提示,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理念要注意以下几组重要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习有几种主要途径,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二是,学生通过实践,在做中学,自己生成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合作、互动,相互学习。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第一种学习,“翻转课堂”后,以后两种学习为主,通过基于项目的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制造者、思辨者,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教师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

2.理念与工具的关系。“翻转课堂”开始于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但是已经超越互联网应用,发展成一整套翻转教师与学生角色、翻转课上与课下学习内容、翻转自主与被动学习的教育理念。本次教学改革设计了课堂讨论、线上自主学习、小组项目、现场答疑、辩论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互联网的应用仅是其中一部分。网络只是实现“翻转课堂”理念的途径和工具之一,“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应该作为评价“翻转课堂”理念贯彻程度的标准,谨防用工具绑架理念。

3.n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翻转课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把学生的课堂外自主学习纳入课程设计,使课堂内、外学习相辅相成。医学人类学课程改革将不需要教师亲自讲授的基础知识点制作成小视频和电子文本等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外学习,然后带着疑问、感想、案例回到课上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通过课堂内学习实现知识的深化、内化和应用。学生觉得课程设计很有意思,但学习时间投入比其他没有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同学分课程大,感觉“不划算”。这既反映出高校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课程的功利心态,也反映出“翻转课堂”实践需要能计算课堂外学习时间的学时计算方式。“翻转课堂”的平台搭建、资料准备、课堂设计比传统课堂需要更长备课时间、更多投入,可是在目前的教学工作量计算中无法体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

4.师资与课程的关系。医学人文类课程属于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教师既要谙熟社会人文科学的教学,又要熟悉医学实践,对师资质量有较高要求。实践“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单要能熟练掌握传统课堂教学技巧,还必须能驾驭视频录制、电子资料制作、网络平台使用、网络课程方案规划等新技能,对师资有更高要求。而且,“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大量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适合小班教学,因此,需要更多高质量师资以满足授课需求。然而,目前医科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普遍“重医轻文”[8],对医学人文师资的激励、培育和支持不足,很难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模式对师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在全校医学人文课程中推广“翻转课堂”理念及实践还面临较大挑战。

参考文献:

[1]乔利平,刘云章.21世纪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4).

[2]李宇阳.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6).

[3]李卫中,刑建辉.大学生学习偏科现象探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4]徐朝阳,赵国胜,马立骥.从医学毕业生素质现状调查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

[5]李雅梅,姚莉娜,洪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5).

医学人文课程篇(7)

[Key words] Medical microbiology;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医学有史以来就并非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医学应用的主体是人,因此兼具着人文社会属性,对于医学生来说,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素养是指人具备的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内在品质。其核心就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1]。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书育人”这一职能,已被简化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2],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品格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目前包括医学生在内的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存在文化知识较匮乏,道德素质修养水平不高,社会适应能力较低,人生价值观不明确甚至不正确等现象[3]。尤其是当前时期,大学生已经是90后群体,其中独生子女人数比例很高,而现今社会大环境又存在医患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医学生们亟需从自我为中心的理念中跳脱出来,学会人际间的交往,学会与将来所要面临的患者进行和谐交流,学会理解人生的价值、理想与信仰,这些能力的获得都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只是刻板地说教,除了必要的医学伦理学与艺术、文学方面选修课程的开设外,更应该贯穿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学习,以及临床实践的始终[4-5],这一培育过程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一二。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类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所开设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着重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感染与致病机制、抗感染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等基础理论和技术。医学微生物学虽然不是临床课程,但其所讲授的内容主体是目前许多重大传染病或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病原体,与临床关系密切,有助于学生后临床医学等课程的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在课程讲授与实践操作中,我们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素养渗透,非常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能对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打下一定基础。

1 理论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理论课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内容及相应的课时量最多,教学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1.1 通过PBL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与尊重他人的精神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授课方式,这种教学理念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与临床知识密切结合,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6-7],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医学微生物学各论课程的讲授。教学组织上一般由教师提前1~2周下发编写好的案例素材,案例以类似5~6幕剧情的方式展开,层层递进与深入,并提出相关问题,学员利用现有知识,课后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准备。课上要求每个学员必需进行发言与分析,使学习带有探索性与主动性。因为案例的选择来自临床,且编写过程中有临床医生的参与,因此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与科学性,对案例的讨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些结论与共识是在激烈争辩的基础上获得的。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且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与技巧,不能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有理不在声高”,要通过真实的数据或实例,详实清晰的分析与推断说服他人;学生在讨论中也能发现自我能力的不足,拓宽学习思路、加强学生间协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一交流沟通过程为将来运用专业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的受众群体是学生,现今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机械的传递知识给学生,还包括答疑解惑、价值观的传承等过程,PBL教学就目前来说是最适合这一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临床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面对学生讨论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时给予正确的解答,在学生讨论脱离主题时也能顺利地将话题拉回正轨,当学生讲出离奇古怪的观点受到个别同学的嘲笑时,通过专业的解释来诠释这些观点,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与理解。这些举措与PBL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们将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形态的确立,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1.2 通过授课内容树立学生平等交流的职业态度

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医生所持有的职业态度有很大关系。医学微生物学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对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职业态度的培养。我国是乙肝大国,另外丙肝、艾滋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讲授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时,必然会提及到目前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乙肝歧视与艾滋歧视。在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交流中,学生会明确表示他们对这类患者的恐惧更多是来自于接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为此而专门设立了一次关于病原体、职业暴露与歧视的讨论课。我们将主要以血源性方式传播的病原体(HBV、HCV和HIV)职业暴露情况的文献[8-11]作为延伸内容推荐给学生,学生也可以自行查阅文献,然后在课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HIV为例,学生通过阅读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于美国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调查[11]等文献后发现,职业暴露情况确实存在,但在充分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点、传播方式、预防原则及使用安全的设备和措施的前提下足以将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出现意外的针刺、扎伤,合理的暴露后处理更为关键;还以1例艾滋病患者无奈下更改病历才得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新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再结合社会大环境如公务员考试禁止检测乙肝“两对半”的规定、每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以及国家领导人看望患者等实例,使学生们感受到如果患者因偏见和歧视讳疾忌医,将不利于疾病的有效防控,医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士更加不能歧视患者,否则会进一步恶化社会上的偏见与歧视态度。通过这类讨论课,未来终要从事医生这一神圣职业的医学生们会发现:医生如果内心冷漠、带有偏见,不顾及患者的感受,会给医患关系蒙上阴影,容易引发严重的医患矛盾,这不仅对于医生还是患者都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不以偏见左右个人情绪,不能只注意患者的躯体症状,要考虑患者内心更加敏感脆弱,要学会与患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患者的精神层面与心理诉求,这也正是医务工作者人文水平的体现。通过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医学生们摒弃传统的世俗偏见,对将来与患者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具有一定的作用。

1.3 结合校史、真实事例对学生进行勇敢无畏精神的培养

学生都有向师心理,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12]。教师的言传身教、真实故事、科学追求对学生也有极好的推动作用。绪论一章授课时,除了经典的微生物学发展史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豪感荣誉感以外[13],我们也会提及到学校校史馆中的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1944年冬天山西农村天花大流行,当时缺医少药,没有接种牛痘条件,巫医以接种人痘牟取暴利,很多儿童因反应过重死亡,第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教师自制牛痘疫苗,仅以成本费进行接种,贫困者免费接种,及时有效地制止了天花的流行。目前新发、再发传染病如SARS、埃博拉等疾病的暴发与流行,与医学微生物学关系密切,在课程讲授时,医务工作者身先士卒,奔赴到抗击疾病一线的大无畏行为,也是对医学生们勇者无畏精神培养以及遵守职业道德很好地说教。如讲授SARS冠状病毒时提及2003年流行期间我校派近百名医护人员奔赴小汤山;讲授埃博拉病毒时提及2015年非洲流行期间,我校医疗队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这种一马当先、不辱使命、临危不惧、敢打硬仗的医疗队精神,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的传染病科专家姜素椿教授在SARS流行期间,作为退休医生,主动请缨上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不幸感染了病毒,在生命危急时刻,自愿使用康复患者血清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SARS的治疗开创了新的方法,也用自身做实验证明了使用从康复期患者体内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做紧急预防与治疗的可能。这些事例的讲述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体验到将来即将从事的医学健康事业的价值和意义,除树立“救国救世”的大医情怀外[14-15],还需要有面对困难保持良好心理素质的精神,对树立超越功利的价值取向,抵制金钱至上的观念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2 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也为医学生们今后从事临床实践积累一定的基本技能。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技能的场所,也是促使形成正确职业观、高尚道德观的殿堂[16]。实验课教学虽然课时量不大,但与检验、疾病确诊等临床内容联系紧密,加之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学生实验操作兴趣浓厚;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与学生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交流更通畅,更容易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2.1 从实验动物入手,对学生进行仁心仁术思想的培养

医学是以人的生命和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使医学生学会对人和生命的热爱、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17]。医学微生物学所开设的动物实验中涉及到使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研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首先要使医学生了解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为人类健康、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爱实验动物也是保障科学研究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17-18]。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认知与关爱对于小到自身的发展、大到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既不能因为实验动物弱小就随意玩耍,也不能只是仅仅同情弱小就不肯动手进行实验,应该明确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设计实验,要考虑到动物所受的痛苦,并尽量使这种痛苦降至最低。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医学生们可以从中初步体会到生命之宝贵以及面对生命所要承担的责任。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的人文思想在普通的实验课程中也能得以体现。

2.2 重视实验细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思想的培养

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是医疗质量中的重要一环,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注重规范操作与无菌操作,这也是日后进行医疗活动的重要行为规范之一,因此在进行细菌接种、分离培养等操作时,可以经常性地强化学生对无菌操作的认识,树立合理的无菌观念。此外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还安排了病原性球菌、肠道菌检验、抗生素药敏、消毒灭菌等试验,这些内容可以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结合讲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患者角度进行思考,学会体悟,要有社会责任感。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医护人员自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因为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严谨,出现检验环节操作失误或失败,造成检查报告的发送延误或者出错,可能会导致医生诊断或用药错误,增加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会给患者造成身体与精神上额外的痛苦与负担[19]。强化无菌观念、规范的操作方法、正确的器械消毒措施、不滥用抗生素这些内容为医学生将来进行规范的临床活动、为患者的安全、需求着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都是极其有效的。

2.3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促进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医学人文课程篇(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但医患关系紧张、“医闹”现象逐步增多等医疗问题却日益突显,浙江温岭恶性杀医案、岳阳伤医事件等无不证明医患矛盾冲突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势在必行。

一、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开设现状

调查显示:10所护理院校中人文课程开设门数最多的19门,最少的6门,平均为11门,人文课学时占总学时最多的为24.1%,最少的为6.2%,平均为13.3%。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大部分医护院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重视,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甚至有部分院校只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必设课程,人文课程建设过于单薄,忽视了人文教育对学生三观培养的重要性。 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合理。部分医护院校由中专升入后人文课程开设仍停留在中专教育阶段,课程也主要为语文、思想政治、人际沟通等,德育课程非常少,所设课程没有新意,通识课程、 心理教育、 传统文学等方面的人文课程几乎没有涉及。课程开设不合理可谓原因众多,但这却实实在在的给学生汲取人文知识、锻造人文素养造成很大困难。

2.学制复杂,教学压力大。大部分新建医护院校因组建时间较短,现有学制未进行调整优化,存在中高职兼有的现象,二三连读、三二连读、初中起点中专班、三年制大专等多种层次学生并存,这为教学安排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众所周知,中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3.现有师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新建医护院校组建后工作千头万绪,一是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课程建设停留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二是专任教师很少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尤其是在重专业、轻人文的医护院校中,人文课程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知识更新较慢,不能跟上时展,造成知识落后。三是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有机联系,大部分人文课程教师没有医护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适应,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建设探索

1.提高教师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教师带给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不容忽视。汉班固《白虎通・三教》里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 上为之,下效之。 ”单从人文课程建设方面来说,新建医护院校一是需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文教师,选拔培养人文学科带头人,开展传帮带活动,提高人文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二是拓宽渠道,丰富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的师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人文课教师。要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本领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三是积极需求机会,派遣教师参加人文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

2.探索人文课程科研。毋庸置疑,人文学科的科研工作在医护类院校中不受重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严重阻碍了人文课程在科研方面的发展。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医护高校充分认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人文课程科学研究工作,要从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切实改变人文学科科研基础薄弱、实验条件差、经费不足、申报困难的现状。二是加强人文学科科研管理,构建一系列激励、评价和调度机制,保障正常开展。三是实现科研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人文科研成果可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开展的系列学生活动中。

3.科学设置人文课程。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思想,实现专业课与人文课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合理开设人文课程需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充分抓住主课堂这个渠道,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把人文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4.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建设人文课程必须要在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中高职并存、中职向高职过渡时期的教学改革。新建医护院校要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引入学分制管理,倡导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行课程设置改革,探索分方向、多元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5.加强社会实践。人文课程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要强调它的实用性,要与医疗实践密切配合,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建设好人文课程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帮助学生到敬老院等机构帮扶老人,锻炼学生的人文情怀;团委可利用假期组织三下乡活动或青年志愿者义诊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优秀学生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建设仍存在种种问题,因此,探索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深化人文学科科研、科学开设人文课程将成为提高人文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新建医护院校必须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中,培养优秀的医护人才,使学生成人成功成才。

【参考文献】

[1]邓远美.现代护理观指导下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01)

[2]陈俊国,向焱彬,康华福,谢登,贺加,黄国琼.国内医学院校开设人文课程的现状思考[J].医学教育.1995(03)

[3]朱健,康玉唐.浅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5(26)

[4]黄睿彦,吴文明,季晓辉.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

医学人文课程篇(9)

http://

关键词 人文类课程;医护院校;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但医患关系紧张、“医闹”现象逐步增多等医疗问题却日益突显,浙江温岭恶性杀医案、岳阳伤医事件等无不证明医患矛盾冲突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势在必行。

一、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开设现状

调查显示:10所护理院校中人文课程开设门数最多的19门,最少的6门,平均为11门,人文课学时占总学时最多的为24.1%,最少的为6.2%,平均为13.3%。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大部分医护院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重视,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甚至有部分院校只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必设课程,人文课程建设过于单薄,忽视了人文教育对学生三观培养的重要性。 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合理。部分医护院校由中专升入后人文课程开设仍停留在中专教育阶段,课程也主要为语文、思想政治、人际沟通等,德育课程非常少,所设课程没有新意,通识课程、 心理教育、 传统文学等方面的人文课程几乎没有涉及。课程开设不合理可谓原因众多,但这却实实在在的给学生汲取人文知识、锻造人文素养造成很大困难。

2.学制复杂,教学压力大。大部分新建医护院校因组建时间较短,现有学制未进行调整优化,存在中高职兼有的现象,二三连读、三二连读、初中起点中专班、三年制大专等多种层次学生并存,这为教学安排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众所周知,中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3.现有师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新建医护院校组建后工作千头万绪,一是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课程建设停留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二是专任教师很少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尤其是在重专业、轻人文的医护院校中,人文课程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知识更新较慢,不能跟上时展,造成知识落后。三是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有机联系,大部分人文课程教师没有医护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适应,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建设探索

1.提高教师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教师带给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不容忽视。汉班固《白虎通·三教》里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 上为之,下效之。 ”单从人文课程建设方面来说,新建医护院校一是需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文教师,选拔培养人文学科带头人,开展传帮带活动,提高人文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二是拓宽渠道,丰富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的师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人文课教师。要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本领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三是积极需求机会,派遣教师参加人文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

2.探索人文课程科研。毋庸置疑,人文学科的科研工作在医护类院校中不受重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严重阻碍了人文课程在科研方面的发展。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医护高校充分认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人文课程科学研究工作,要从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切实改变人文学科科研基础薄弱、实验条件差、经费不足、申报困难的现状。二是加强人文学科科研管理,构建一系列激励、评价和调度机制,保障正常开展。三是实现科研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人文科研成果可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开展的系列学生活动中。

3.科学设置人文课程。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思想,实现专业课与人文课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合理开设人文课程需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充分抓住主课堂这个渠道,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把人文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4.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建设人文课程必须要在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中高职并存、中职向高职过渡时期的教学改革。新建医护院校要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引入学分制管理,倡导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行课程设置改革,探索分方向、多元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5.加强社会实践。人文课程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要强调它的实用性,要与医疗实践密切配合,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建设好人文课程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帮助学生到敬老院等机构帮扶老人,锻炼学生的人文情怀;团委可利用假期组织三下乡活动或青年志愿者义诊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优秀学生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建设仍存在种种问题,因此,探索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深化人文学科科研、科学开设人文课程将成为提高人文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新建医护院校必须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中,培养优秀的医护人才,使学生成人成功成才。

http://

参考文献

[1]邓远美.现代护理观指导下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01)

[2]陈俊国,向焱彬,康华福,谢登,贺加,黄国琼.国内医学院校开设人文课程的现状思考[J].医学教育.1995(03)

[3]朱健,康玉唐.浅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5(26)

[4]黄睿彦,吴文明,季晓辉.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

医学人文课程篇(10)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既要注重技术的熟练与精准,又要强调情怀与专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既要具备专业护理技术,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重视生命与健康。在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质已成共识,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践行力度也越来越大。只有实现医学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才能避免将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成“技术工人”,实现有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精湛医学专业技能、良好医学人文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人文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真正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1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1.1学校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认为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偏重于技能教育,重视学生护理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把护理专业课程放在首位,弱化人文课程,认为人文课程可有可无,导致人文精神教育边缘化。有些高职院校长期以来认为人文精神教育只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职责,与护理专业教育无关,专业课程教学只是单纯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考核也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缺少价值观、职业责任、职业使命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1.2受制于课时少、时间短的客观现实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渗透。由于对于什么是医学人文教育、如何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与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大部分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完整计划、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即使有院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也是任凭学生随意选修,缺乏精心设计和指导,学科综合优势远远没有发挥,效果欠佳。同时,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还受限于时间。由于高职学制三年,除见习、实习时间外,学生在校时间仅两年,随着年级的升高和专业课的增多,人文教育比重逐渐降低,无法达到文医渗透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

1.3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倾向

高职院校学生处在思想活跃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当今社会出现价值多元、信息裂变、新生代成长、新媒体快速融合等新形势,社会上的许多负面思潮不可避免地流入学校,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造成很大冲击,致使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精神颓废、缺乏远大理想和人生规划、得过且过、私欲膨胀,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反而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津津乐道。同时,缺乏学习动力,倾向于功利性地学习一门技术,谋得一份职业,不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和提升。

2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传统以学生技术训练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发展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1]。国外护理院校纷纷将人文素质纳入专业教育体系,注重一系列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行为的养成,注重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利他精神、实施人文护理,尊重病人自、维护病人尊严,强调诚实正直、维护社会公正等。注重护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种族和生活方式的表达形式及其对人类健康状况和健康照顾的影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护理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宗旨,但培养目标的第一位应是育人,其次才是职业教育。只有先成为“人”,成为一个真正有理智、有信念、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能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既能够关注病人的身体疾病,又能给予病人心灵抚慰的优秀护理人才。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育,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医学人文精神内涵,深入挖掘护理专业中的人文因素,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养有志有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的迫切需要。

3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育的路径

3.1更新专业教师的育人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树人是核心。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育人的本质。因此,专业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每门课程都有价值引领作用,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靠公共课程、人文课程,更应该在护理专业课程中体现。专业教师要强化课程本身的人文因素,提升育人能力,将育人、育德与专业知识教学融会贯通,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将培养“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医学护理人才贯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病症的产生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还有心理、行为、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医学也由躯体医学向整体医学转变,医护工作者的职责也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而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护理服务既需要科学技术又需要人文情怀,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从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对待病人,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服务社会。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医德、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等的考核比重,实现护理人才培养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

3.2加强文医结合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

教育部、人社部倡议坚决打破学历和文凭的条框限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拓宽选拔优秀教师的渠道,让懂职业教育、爱职业教育的人管好办好职业院校。结合现代高职护理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加强护理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培养,激励教师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空间。通过重视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产学研结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多元化人才,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的学习,营造和谐的氛围等,拓宽文医结合的新型教师培养渠道,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整体素质、职业技能及教学水平,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以评促教,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与育人效果贯穿在综合能力考评中。将医学人文精神、师德师风、个性魅力等纳入评教、评学、职称评定、绩校考核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通过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完善外部评价、激励机制,使教师更加专注地进行教学工作,促进自身素养向纵深方向不断发展,促进文医结合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3.3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医学人文元素

临床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本主义”来对待病人,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疾病,还要给予心灵上的抚慰。这就要求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医学人文元素。可以从临床案例、社会热点出发,将提炼的医学人文元素有效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护理专业课程人文教学资源,制定专业知识技能与医学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课程标准,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育人导向。在讲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融入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如对病人的尊重、关怀、共情、鼓励、解释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2]。将案例融入教学,结合护理专业实际,形成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职业责任,彰显了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或临床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负责的敬业精神、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等。还可以将现阶段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引入预防接种、传染病护理等专业知识教学中,既让学生了解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及传染病的控制方法,同时又通过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对比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医学人文元素,选取蕴含人文元素的教学案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学习,找准着力点,有效推进,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超然,秦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48-49.

医学人文课程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Sibei, SUN Hao, ZHANG Jinyao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Cangzhou, Hebei 061001)

Abstract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s an important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cours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value to offer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course i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 designers have carried on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o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way more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Key word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文学欣赏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为一体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在医学高职院校中,文学欣赏课程作为文化素质类课程,应肩负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课程设计者应深入思考,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改革,以真正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医学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1 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开设意义

1.1 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今天,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却常常片面解读,在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素质类课程日趋边缘化,职业教育中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越来越显示其狭隘性和脆弱性,有研究者甚至以“沙漠化”①表达自己对人文教育的沉痛忧思。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践证明,个人具备的人文素质越高,其专业知识发挥的效用越大,社会的人文素质普遍提高,才能带来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是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应成为中国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克服社会职业人文缺失的重要途径。”②

1.2 医疗职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作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③医学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病”, 以人为本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在医学高职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预备力量,在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育,这不仅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将制约其医疗技能和医德水平,乃至对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及建立和谐卫生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 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高职高专学生的群体特点为:获取知识渠道广、知识面宽,但不深入具体,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认同和自我实现,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极、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学欣赏课程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加以正确引导,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和参与感,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全面发展需要。

2 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文学欣赏教学是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学欣赏课程的教改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医学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通。

2.1 精选教学内容,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

文学欣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找准课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构,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人文培养功用。在文本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经典,扎根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灿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延伸、引入新内容,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学(包括影视、网络文学)及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中汲取养分,吸收正能量。

2.1.1 德育渗透

用情感教育带动思想教育,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这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

(1)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用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无不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第二,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感染学生,通过对爱国人士的事迹讲述,学生心中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用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思想引导,由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再到郭沫若的《炉中煤》、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受到一场场心灵洗礼,更坚定了爱国感情。

(2)道德修养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诚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言行一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优秀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人生责任感,加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质。

(3)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文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精选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人的传记,让学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学习古代医学大家的医德、医术、医理。同时结合当下的鲜活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央视新闻联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介绍的乡村医生坚守贫困与清苦,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

2.1.2 美育熏陶

文学欣赏本质是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人格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等诸多美的因素。审美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学欣赏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杰出的文学家不仅以美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鞭挞。成功的文学欣赏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其中承载的思想、智慧、情感会伴随着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2.1.3 智育启迪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学生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2.2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文学欣赏是一种重体验、重感受,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身融入和参与的文学实践活动,唯此才能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2.1 讲授法

讲授法作为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学生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的体裁特征、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和进行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讲授法还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写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即“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 任务驱动法

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查阅资料并记录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征集、梳理,选择高频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为证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和整理归纳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不用唯一答案、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善于总结,同时收获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喜悦。

2.2.3 角色扮演法

教师从戏剧和小说中初选几个片段,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1~2个进行改编与表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情境、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身份进入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没置进行删改和重新编排,使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鸣作用,激发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与作家、作品、角色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提高想象、联想、应变、语言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2.2.4 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全心全意为病患着想的精神,救死扶伤、不计得失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无形的珍贵的医疗资源。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学生欢迎。

2.3 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

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旨归;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文学感受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口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等,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纪律、讨论发言、朗诵训练、读后感(观后)写作等。

3 结语

文学欣赏是一门极富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在医学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增进医德医风教育,全面提高人文素质。高职院校顶层设计者应将文学欣赏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常识,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积极探索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模式,使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题项目: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选修课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研究》(201309027)成果之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