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2 17:51:11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1)

[1]李慧琼.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2).

[2]邓月秀.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

[3]朱玉红,郭小叶.浅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

[4]徐建梅.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4,(6).

[5]蒋方兵.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6,(1).

[6]赵月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9).

[7]吴玉峰,张华峰,王文辉.浅析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8].科技信息,2009(17).

[9]王向阳.加强试验检测提高公路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

公路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曹旭红.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有关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2(07)

[2]王铭,陈金链.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3(05)

[3]张晓伟.浅析公路工程管理的试验检测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3(08)

[4]王向阳.加强试验检测提高公路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

[5]尉翠兰,汪河山,陈伟.公路工程管理的试验检测技术[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3(06)

[6]韦灵美.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2(07)

公路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韩娣静.分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必要性及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水平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252.

[2]李伟,郭鹏,汪颍涛.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必要性及如何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水平[J].科技信息,2010,30:733.

[3]任杰.探析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水平[J].科技视界,2014,27:319.

[4]李广,尚二永.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及公路工程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4.

[5]张守梅,隗元喜,石广森.浅析现代公路建设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8):131-132.

6]陈飞.刍议通过强化试验检测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2:128.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3-01

引言

道路工程学科专业是一个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交通运输工程类学科,学科课程的安排也越来越科学化。但是,对于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检测与维护学科来说,试验检测课程的学科安排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伴随着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1],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1.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由1978年底的88万公里[2]增加到2014年的44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984年开始建设的沈大高速公路, 1990年全线建成通车,全长375公里;到2014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145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在2013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正式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在新的规划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在西部增加了两条南北纵线,成为“71118”网,规划总里程增加到了11.8万公里。

目前是公路工程的高速建设时期,不久的将来,大量的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会随之而来,工程质量都必须要有试验检测来保证。为了更好地培养新世纪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养护的技术人才,管理好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养护的质量,培养新时期的大学人才,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就尤为重要。

2.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教学模式

理论的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是,对于工程类的试验检测课程来说,还没有比较固定教学模式。随着将来对公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要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单位的要求, 所以对于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只有不断的完善教学计划,精心的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当前,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课程的开设基本有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三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各有所长,理论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对试验检测方法、原理的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对试验检测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学习;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试验检测全面的学习,但又难易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所以,探讨新的试验检测课程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多媒体技术和三维模拟技术的适当引用,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高等学校只有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社会才会认可,道路工程检测与维护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也要进行全面化的考核。中国的工程建设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使我们的工程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对于道路工程检测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培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杰.道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50-02

1 课程性质与定位

《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一定的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和工程质量评定的专业能力,包括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力、道路工程质量的评定能力、路面材料的检测能力、路基路面现场测试的能力以及资料整理归档等。除此之外还可具备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满足施工一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岗位的需求。

2 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校企共育原则,二是工学结合原则,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只有企业的参与,才能设计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优质课程。

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教学项目设计,课程设计的关键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两个领域之间的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加以衔接,为此,学院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施工企业,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专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及一线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毕业生在企业从事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相关工作的内容、范围、深度等问题,共同进行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分析,归纳教学项目。课程设计突出了工作过程,并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在整体设计方面首先是目标设计,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目标设计上,既有专业能力,还要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目标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针对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的进程,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在考核与评价设计方面,改变过去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形式,灵活采用了多种考核手段,立足体现考核评价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 教学情境设计

在教学情境设计上,以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入企业文化,引入相关标准(见表1)。

本课程按照路基路面现场施工中的检测内容,划分成六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路基检测、路面检测、桥梁检测、隧道检测、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具体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以学习情境2路基检测为例(见表2)。

4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在《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竞赛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充分地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试验教学设备运用于教学之中,并积极开发具备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材,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制作了网络课程,把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上传至网站,为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在线学习论坛,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交流;通过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定期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

5 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

为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技能训练程度,提升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该课程在传统考核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课程考核采用各个项目的结点性考核与学生平时表现考核相结合,动手实操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6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也发现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以后引起重视:

①教学设计很重要,布置的任务要让学生能完成且乐于完成,以免学生产生过大压力而不愿去面对。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再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够强。③学生以前接受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刚开始面对学习任务会感到压力较大、信心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设法让学生能阶段性地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超群,马少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4)

农村道路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脱贫的重要举措。农村道路已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的象征。虽然农村道路给占我国人口40%左右的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但农村道路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快速老化给农村人民带来造成极大困扰。农村道路包含水泥路与沥青路等不同材料修建的三级道路,设计使用寿命约在10~30年之间,但现在的农村道路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仅为5年左右,有的农村道路甚至使用不到2~3年就已变成砂石路。农村道路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可归结为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超限车辆多、养护不到位等原因。试验检测作为道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存在极大问题。

1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试验检测意识不足

农村道路试验检测工作是农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工作,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由于农村道路工程等级低、造价低,招投标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中标承建单位施工专业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试验检测不重视,造成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不仅不能解决人民出行的基本要求,反而还为人民的出行造成困扰。让政府或民间资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为空谈,极度影响党和国家在基层人民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印象。

1.2规范化程度低

农村道路等级低,其试验检测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试验检测流程不全面,不规范。导致施工、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村道路的施工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不能依据农村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优化试验检测流程及标准,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农村道路运营的需求。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流于形式,造成数据失真,质量无法保证。而某些施工单位在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人员设备投入不足,满足不了检测需求,最终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和错误。

1.3工作环境恶劣

在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恶劣工作环境包含两方面:一是农村道路施工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农村道路分散较开,没有选择好合理的地段统筹的建设工地试验室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一些中、大型检测设备由于工程检测费用造价偏低或道路不通畅无法匹配工地试验室检测需求。用去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设备质量差,故障多。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意识比较差,没有定期做好保养,仪器的检定、自校不按时进行造成仪器精度不准确,出现异常数据;另外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能力不足,难以高效协调工作,从上到下认为农村道路的质量重要性不那么重要,对于试验检测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督查力度。甚至追求业绩压缩工期、指定内部材料供应商很容易对试验检测工作造成干扰,也有一些局部地区工程施工中受到当地村霸、恶霸的横加干涉,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等。

2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优化措施

2.1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

对于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完善施工单位的检测体系制度,其次监理单位需完善质检体系,最后是政府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先自检,后报检,再抽检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把关保证质量,形成多重保障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管单位严格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后,落实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对于农村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首先,施工单位在态度上要重视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监理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质检资料要进行细致检查,责任至任,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责责任人。政府监管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要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2.2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做好自检、监理、监督三重保障工作来提升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高效高质量完成。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对待试验检测各关键点和所有环节,对施工人员宣传试验检测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好制度建设、资源协调等支持工作,即可有效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完善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要从仪器的采购、进场、调试、检定、自校、培训学习等。并做好相应的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及时维护。确定仪器设备的专门保管人,及会同使用人员、修理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不定期进行检修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2.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参建单位应高素质试验检测人才,定期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员工进行技术的知识讲座学习,要求技术人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之前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工地试验室人员定期培训。督促试验检测人员考取检测师或员,争取每位试验检测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既能保证试验检测单位拥有稳定的试验检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试验检测的水平和能力。

2.5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

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从施工单位自身出发,加强沟通、统筹协调、全面考虑合理安排选择工地试验室在建地点,保证顺利开展试验检测活动的进行。加大对一些必要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投入,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第二,从政府以及其他监管部门来说,积极改善农村道路的招投标工作,从源头扼制背后交易。打断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出现村霸、恶霸干预施工,影响工程质量问题。

3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3.1原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作用

在农村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农村道路工程在施工之前与施工过程中需及时对各类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提除不合格的材料,使所用材料满足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要求。通过对原材料的科学检测,也可以避免不合理材料的进场,为建设方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3.2标准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从路基的修筑还是到路面的摊铺,亦或是桥涵工程的浇筑。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施工方案的建立,而施工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建设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应用,这些原材料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标准试验的指导。标准试验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相应的标准试验的建立,才能完成对各种原材料组合的应用。才能建筑出我们需求的产品。例如: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击实试验,土的承载比试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对于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节约资本经济的意义。

3.3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和交竣工阶段。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压实度检测,强度检测,弯沉检测,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交竣工阶段的整体性外观检测,强度检测等。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控制施工质量情况的关键技术,它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直接确定了工程整体形象和发展。科学合理适宜的现场检测技术不仅能确保工作质量,还为提高整体工程工作进度、节约经济成本做出重要作用。

3.4新改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76-02

铁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铁路院校高等教育的目标[1]。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铁路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现场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素质,成为特色创新型人才。我国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3,4],拓宽了铁道工程学科的市场需求,专业教学方法[5-7]成为铁道工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促使各铁路学校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

“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是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改革,将最新研究成果充分纳入课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最高效的授课技巧开展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式,使土木工程及铁道工程专业学生充分掌握铁路工务管理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促进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该课程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工作,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及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教学目标及对象

1.教学目标。“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是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具有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课程着眼于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立足铁路工务设备的运营维护,使学生系统学习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评定、养路机械、工务安全及信息化、测试方法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本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主要教学对象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方向、铁道工程方向、城市轨道工程方向的学生。除此之外,交通运输工程(铁路相关方向)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本课程。从往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跨专业考入我校铁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也前来听课。

3.教材建设。为满足教学的要求,教研室2009年申请了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特色教材立项项目,编写了《铁路工务管理》一书并已正式出版[8],内容包括工务设备检测与管理标准、修程修制、养护维修、大型养路机械、工务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等方面,最大特点是在系统介绍工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方法、设备和技术等介绍。

本课程大部分教学内容以《铁路工务管理》为主,部分轨道测试方面的内容参考《铁路工务检测技术》、《铁路轨道动力测试技术》。此外,还向学生推荐《铁路工务技术手册》、《轨道工程》、《无缝线路研究与应用》等相关书籍和资料。

二、教学改革方式

1.教学内容。以前内容多围绕普通铁路开展,本课程结合当前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拓展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平时需查阅大量有关铁路发展和铁路运营的文献,向学生讲授国内外铁路最新技术和问题。针对高速铁路,新增加了无砟轨道、高速道岔等新型结构病害及其维护方法等内容,并讲授在线监测方法、综合检测车等内容;针对重载铁路,新增介绍重载铁路轨道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及养护维修要求,重点讲授重载铁路道砟磨损的成因、测试方法和处理措施;补充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内容,包括地铁及轻轨线路的主要病害特点、工务设备的养护维修方法、轨道检测及钢轨异常磨耗的整治方法等内容。

2.教学方式。“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课程是学生了解铁路现场作业内容的第一门课,前期所学“铁道概论”、“轨道工程”等仅从结构特征、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课程在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增加了学生动手环节的内容。①使课件更有吸引力。本课程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更为形象和直观,如轨道结构病害形式、大型养路机械等用图片展示;一些结构非常复杂又抽象的关系,如测试系统间数据传输关系、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采用流程等表达。课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国内外文字资料和图片,每年都会进行更新,使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好的感性认识。②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们积极开展问题讨论。采用的方法是:提前2周布置思考题或讨论题,课堂预留半节课进行讨论,一组选派3~4名同学进行介绍、阐述,其余同学进行补充、提问、质疑,教师鼓励并引导同学们充分参与、发表自己意见。课题讨论会一般开展4~5次,讨论主题多样、内容涉及面也往往较广,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了解即可,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③注重课堂提问和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前面内容的主动复习;课间休息时,教师与学生们交流讨论,积极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本章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l次考前复习课,对课程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作一个全面的回顾。这一反复学习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④增加学生动手环节。工务管理与检测技术具有较强实践性,参观实习是课程学习的重要一环。工务作业和检测中有很多小型仪器设备,如钢轨探伤仪、钢轨轮廓仪、道尺和钢轨平直尺等。利用课外时间,在实验室室外线路上进行模拟测试,教师先介绍演示,然后同学们分组亲自动手进行轨距测量、钢轨轮廓测量,体验测量工作的不易性。此外,针对轨道动力测试,指导学生在线路上粘贴应变片、安装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等,利用IMC动态数据采集仪对结构振动进行测试。增加学生的动手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现场测试检测的认知。

3.考核方式。参照原有的考核方式和其他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考虑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增加本科生对铁路工务和检测的认识和了解,加大课程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由原来的30%增加到现在的40%,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降低,仅占总成绩的60%。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试卷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围绕教学大纲和课后习题进行出题,主要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讨论分析题3种形式。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讨论分析题则需要学生结合现状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外实践四个方面,分别占总成绩的10%、15%、10%和5%。课堂表现主要为课堂讨论表现、回答问题表现等;课后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课外实践部分主要为课外动手环节成绩。

三、课程教学实践效果

1.教学评估。“工务管理与检测技术”课程开设已近10年,本科生的选课对象主要为保研生、考研生(铁道工程方向)和想进入铁路相关单位的毕业生。老师通过讲授丰富的专业内容、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注重课堂提问和复习、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结束都会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包括教师态度、授课效果、辅导答疑、实验、作业等方面。近几年来,本课程综合得分较高,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认可的,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成功的。

2.后期评估。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学生后期的反映更能说明课程的成败。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对本课程中的无缝线路管理、无砟轨道病害及维护、轨道不平顺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要求;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增加了对现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自己对铁道工程专业的认识,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进入社会工作的同学,掌握了现场维护和检测的基本知识,为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理论依据,特别是进入各铁路局工作的同学,熟悉了线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维修方法,工作后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四、结语

“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后期工作特点,结合当前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介绍了工务管理和检测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课堂讨论及实践性教学,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铁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

经过轨道教研室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编写了相关教材并具备了完备的教学体系,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铁路特色人才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改实践成果,也为多个铁路局职工技术培训、铁路职业院校学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9-43.

[2]李方慧,赵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3,21(6):40-42.

[3]何华武.中国高速铁路创新与发展[J].中国铁路,2011,(12):5-8.

[4]顾岷.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铁路,2011,(10):53-56.

[5]练松良,李海锋,许玉德,等.《轨道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97-98.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6)

概述

随着我国公路、市政桥梁检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桥梁检测的任务也日益繁重。很多路桥已经长期服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老化、人为损坏、承载力下降,甚至成为危路、危桥,影响了交通运输的畅通,阻碍经济的平稳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对道桥的检测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检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太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形式的采用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桥梁结构的检测工作也日益突显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道路桥梁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由于工程材料本身的不足.以及在工程的结构设计、项目施工中出现一些失误在所难免,道路桥梁竣工后的质量鉴定成为业主关注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多年前建成运营的道路桥梁工程,在负荷若干年后也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不合格和运营后检测预警的不及时,一方面增加了道路桥梁日后的维修保养成本,让国家和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极容易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近年不断出现的大桥垮塌事故就是运营后检测预警不及时最好的例证。因此,加强道路桥梁的安全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道路桥梁安全检测的主要内容

道路桥梁项目完工后的安全检测内容包括:几何形态检测、索力检测(悬索和斜拉索援)、结构截面的应力检测、预应力检测、温度检测、环境检测、下部续构检测、动态特性检测等。已经投入运营的道桥结构的安全检测则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建立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二是建立定期检测机制,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通过对两种方式的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实时监测比定期检测机制具有很多优势,这也是如今国际上桥梁安全监测研究的热点但实时监测在应用上也存在许多劣势,如监测系统不但复杂,而且投资投资还很大。并且至今损伤诊断和安全评估仍然不能实现智能化。所以,定期检测机制的加强和完善现实意义应该更强。相关管理机构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包括检测制度的完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和信息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

3、目前道路桥梁检测技术应用

3.1道路检测技术

一般而言,道路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类型。路面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车道、路线、交通、流量、故障检测和自检测等,这是路面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采用的道路检测方法是传统半自动化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路面弯沉检测新技术。路面弯沉主要指,路面表面轮隙位置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检测仪器有自动弯沉测定仪法、激光弯沉测定仪法等。二是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是指路面表面诱使行使车辆出现振动的高程变化,用于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的设备也为两种,一是断面类,另一种是反应类。检测方法主要有探地雷达法、摄像测量法。其中摄像测量法具有成本低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或将成为路面损坏检测的主要手段。

3.2桥梁检测技术

目前,桥梁检测的项日主要有承载力检测和表观检测两种。桥梁传统的检测方法为电检测法,电检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电阻应变片粘在桥梁某个部位的外面对其应变进行测量。它主要依靠动静载试验和检测人员的现场目测,并辅助使用腐蚀作用实验、混凝土硬度实验以及超声波探测等方法。现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比较成熟。

4、道路桥梁检测技术的新趋势

目前,道路桥梁检测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光纤传感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以及探地雷达检测技术三方面,侧重于高新技术的应用。

4.1光纤应变检测技术

利用对某些特定物理量敏感的特性,光纤可以将外界物理量转换成能够直接测量的光信号。桥梁检测中采用这种技术,可测量和监测桥梁钢索的索力及预应力连续混凝土梁内部应力、应变特性,构成所谓的光纤智能桥梁。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光纤应变传感器具有不受环境限制,绝缘耐高压耐腐蚀,即使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也可以正常运行。同时它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实用性强任意形状等优点。

4.2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瞬间应力波,即通过采用一种短促的机械撞击桥梁使其产生低频应力波,该波传导至桥梁的结构内部,由于桥梁的断裂面、冲击面及其它面间的波瞬间会产生共振.相应共振的波信号(时间和频率曲线)可以进一步提供有关空隙位置的信息。据此工程人员可以测定出桥梁结构的完整性或者裂缝的位置。因此,超声波可以被用来对桥梁进行综合检测和维修,包括桥梁、桥板以及桩桥等部位。但对于管道相交或相邻或管道中有蜂窝体、水或部分空气或采用别的材料的管道。以及道路路基密实性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4.3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探地雷达主要是将高频电磁脉冲波(10~¬-1000MHz或更高)由发射天线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送入地下。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该脉冲将会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交界面,部分能量将会被反射至地面被天线接收。工程人员通过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间t和反射波的波幅来反映地下介质的的特点。探地雷达能精确测定缺陷区的大小、形状和深度,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可以在大范围内应用检测等优势。探地雷达主要是对道路基层密实性、道路路面厚度、基层厚度及含水及挡土墙病害的检测等,还可运用于道路材质、湿度、裂缝、桥粱结构等检测。但是该技术对仪器要求分析检测人员必须具有大量实测数据的丰富工程实践。

5、结束语

桥梁检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作,需要各个环节都做好才 能达到一个最优的效果。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必须经常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桥梁结构检测已成为桥梁结构安全养护和保障正常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同时,学科交叉的现象日益普遍,特别是将一些高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必将推动该技术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7)

P键词: 市政道路;试验检测;成本控制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test detection;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26-03

0 引言

当前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成本中,包含了施工质量控制的试验检测成本等内容,而且其成本控制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试验检测成本控制就成为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检测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杜绝车辆行驶隐患,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群众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也越来越成为了建筑行业和市政综合管理部门不得不深入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成本控制分析

1.1 试验检测成本的主要内容

1.1.1 市政道路试验检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检验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标准的重要载体,试验检测成本控制也变得非常关键。但是当前试验检测成本在工程总造价中究竟需要控制在何种标准,计算的方法应该如何,尚不是非常明确。另一方面,作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企业来说,在试验检测成本控制道路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下,施工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长足发展的空间,除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上做好功夫,加强试验检测设备控制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1.1.2 市政道路成本试验检测控制的内容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成本费用支出,一般涵盖了直接费用、措施费用和应当缴纳的相应税费等。目前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范标准,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的时候,试验检测成本几乎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到了3‰-7‰的比重,一旦低于该标准,很容易导致试验检测的数量不够,影响工程施工设计质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后期投入运营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所以做好试验检测成本控制非常必要。

市政道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大致包括原材料进场见证检测、施工过程中见证检测及工程实体检测等环节。其中:

①原材料检测主要包含:水泥、砂、碎(卵)石、粉煤灰、砼外加剂和拌合用水的检测;以及钢筋原材的拉伸和弯曲试验、石材和砌体材料(烧结普通砖、砼实心砖、砼空心砖蒸压加气砼砖)检测;还有沥青、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土工加筋带、玻纤格栅)防水卷材等的检测。

②施工过程中见证检测主要包含:土工(密度、土粒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量、击实试验、室内承载比CBR、膨胀量试验);无机结合料(水泥含量测定、级配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路基路面现场检测(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回弹弯沉、抗滑性能);钢筋焊接(闪光对焊、气压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机械连接的拉伸和弯曲试验;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厚度检测;给水排水管道(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无压管道闭水试验);砼及钢筋砼排水管(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外压荷载、内水压力)试验;建筑电气工程(过载试验、通电试运行试验)等。

③工程实体检测主要包含:砼回弹、超声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法和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拉拔承载力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检测钢结构焊缝质量);地基及基础检测(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工程桩承载力);桩身质量检测;桥梁荷载试验(承载能力)等。

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成本通常涵盖了施工材料、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标准要求等所有环节(如表1)。根据表1内的数据,每方面的内容一般均需要结合试验检测的次数、频率及质量标准,按照关系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通过公式计算的数据来求得成本控制的最大化。

1.2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成本控制的计算方法

在对以上过程进行试验检测成本控制计算的时候,通常也需要按照3个方面内容来计算:一是对施工现场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试验检测成本进行计算,主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材料试验每批次数量为计量单位,例如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根据受力的5部位进行检测,每个试验检测单价在20元,检测五个点则是100元,采用的检测方式是对钢筋保护层施加压力,使其纵向受力。

对钢筋护层厚度的检测是否达标,关键看对一个部位的检测结果;为了降低成本,控制检测单价和控制检测点,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二是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试验检测成本进行计算,主要按照1000平方米作为计量单位;三是对实际施工整体工程实体检测成本进行计算,使成本控制到最低点,主要按照每一测区作为计量单位。

根据各项试验检测成本计算的公式,Y=G/M*P。

在上面公式龋Y代表的是试验检测成本,G代表的是工程数量,M代表的是试验检测频率, P代表的是试验检测成本单价。以此为例,就可以相应地计算出上述3个方面内容中各项试验检测的相关成本费用,并且把所有费用相加,就得出整个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总成本。

综上所述:要控制试验检测的成本,就要严格控制单价,在工程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适当降压成本单价;在试验规范、规定允许范围内适当的减少工程数量及检测频率,以确保其检测成本的最小化。除此以外,对检测设备的加倍爱惜,并指派专人专项管理,及时的对各种检测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和维修,也是控制检测成本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管理,多参加试验检测的各项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文化素质,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非常专业、熟练的运用到自己的检测工作中,尽量做到少出错、不出错,以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修建质量合格的市政道路工程,关系着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城市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市政道路交通,而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标准,常常用到工程试验检测与成本控制,成为推动市政工程项目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增多,给道路施工试验检测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大多是政府财政拔款,所以直接责任人是政府,而施工方或承包方则对工程项目的工期等方面比较重视,尤其是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在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上,通过试验检测方式,来控制成本的支出,对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管理,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2 结束语

当前,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试验检测成本控制在整个工程投资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严管工程造价也越来越重要,由于该项成本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所以越来越受到了施工建设方和工程投资人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陈利平,惠兵.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费的测算[J].中国市政工程,2015(6).

[2]尚岩力.试验检测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的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7).

[3]张岩,董立新,贾凯.公路试验检测中的企业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8)

 

某新型瞄准具是一种航空光学射击瞄准具,它装备于某型歼击机上,可用于配合航炮、航箭、导弹、炸弹等武器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瞄准攻击。从结构上来说该型瞄准具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因此,对其进行检测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配电盘对瞄准具的各个部件进行通电检查,将检测出的结果人工填写到瞄准具检测记录中去,并对照检修记录中的标准来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由于瞄准具检测需要进行到部件级,需要检测的部件包括综合校验和电动机在内共有10个部件,因此检测瞄准具的全套配电盘就有10个之多。而目前使用的部件测试和总校测试配电盘都是机电式的,这类测试设备主要存在三个文面的不足:

(1) 测试精度不高,配电盘上的测量仪表采用的都是机械指针表头,分辩率底,容易产生误差。

(2) 智能化程度低,使用配电盘进行测试工作时,用户须根据报表逐项设定状态参数,并判断仪表指示的性能数据,填写测试报表。这样工作,操作方法复杂,效率低,且易产生误操作。科技论文。科技论文。

(3) 兼容性差,对于瞄准具的10个部件,用传统方法检测需要10个配电盘,且每个配电盘只能测试一种型号的部件,甚至仅用于一种型号的电路板,这给维护人员使用及其维修和保管带来很多不便。

针对以上的缺点,我们研制了一种用于瞄准具技术性能检测的通用性微机检测系统(简称ITS-3)它是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高,仅一套系统即可完成全套瞄准具的检测。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电源箱、接口箱。它提供检测所需的各个接口(如:电压通道、电流通道、电阻通道、DA、AD、DI和DO等)、使被测设备工作所需的外激励电源(电压、电流等)、以及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微机本身)。系统的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提供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应用软件包括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等。

下面分别介绍ITS-3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构造特点。

1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基本工作原理

为了解决机电式配电盘通用性差、智能化程度低、测试精度不高等缺点,本检测系统采用微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其核心是一台以Intel80586、66为处理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由微机完成各种被测信号及模拟参数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控制,它提供检测所需的各个接口(如:电压通道、电流通道、电阻通道、DA、AD、DI和DO等)、以及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微机本身)。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还需要一套转换电路与被测部件联贯即ITS-3接口电路,它用来完成被测部件的信号匹配、信号调理、信号模拟、信号驱动等,同时还提供使被测设备工作所需的外激励电源(电压、电流等),ITS-3接口电路单独放在一个机箱内,称为ITS-3接口箱。科技论文。根据工控机提供接口的情况以及被测设备的检测需要,本系统采用图1所示的方案。

图1 ITS-3系统设计方案

检测所需电源、数据采集接口、模拟信号等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电缆接入ITS-3接口;被测设备经电缆与ITS-3接口箱相连,与计算机、接口箱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实现对机载设备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被测设备所需的模拟信号(如迎角信号)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ITS-3接口电路转换和处理送给被测设备,驱动设备工作,被测设备工作后产生的反映被测设备工作状况的物理量信号经ITS-3接口电路进行信号匹配后送工控机,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测量出被测信号性质、大小,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器里,供维修人员判断并作为检修的依据。与原有测试设备(配电盘)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优点:

(1)的综合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由于测试接口是由计算机提供的一套通用接口,当构造出一套标准接口后,所有部件都可以用这套接口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用性,实现了对瞄准具部件综合化检测;

(2)在软件的控制下测试是自动完成的,且检测过程中必要的操作提示信息可在屏幕上实时给给出,使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对实现了对机载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检测;

(3)由于计算机及接口板的精度和数据采集非常高,本系统的测试精度和速度都比老式配电盘大大提高。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前面已经介绍介绍ITS-3系统的总体方案,根据上述方案及分析被测设备的检测信号和所需的模拟模拟信号,本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如下。

被测设备包括以下部件:瞄准具头部、控制盒、电子部件、稳压器、高度机构、加速度计、电动机、放大器、以及综合校验等10个部件;根据工厂检修以下部件的工艺规程及设备的技术条件,我们对被测设备所需的模拟信号和被测信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瞄准具所需的检测和模拟信号有以下一些种类:检测接口有D/I量和D/O量(用于通路检测)、电流检测(I主、I抬、I迎、I测、等)、电压检测(各种工作电压)、电阻测量(距离和高度电位计安装电阻)等,还需要D/A(用于模拟输入,如:迎角侧角信号等)以及电阻分压器模拟(用于距离和高度模拟信号。以上接口均由计算机系统和插入计算机主板扩展槽(PCI总线)上的接口板提供。被测设备的接口通道分配,则由ITS-3系统接口电路来完成,根据以上分析,设计ITS-3系统接口箱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

它由一块主板、二块插件板、一块稳压器负载电流调整电路板和设备驱动元件、电源变压器、电流扩展电路等组成,其中插件板是为检测头部、控制盒、电子部件、稳压器、高度机构、加速度计及电动机等部件提供信号匹配的;主板主要联结各个功能模块并实现电流扩展和交流电整流;接口箱一端用一根转接电缆(ITS-3主电缆),通过1号~4号插头与计算机相连,将计算机提供的电源及各接口通道(D/A、A/D、D/I、D/O等)引入到rTS-3接口电路,接口箱后面板上5号、6号插头通过各个部件连接分电缆与被测部件相连,在软件的控制下,实现对被测部件的检测。

图2中1号插件板是电子部件、稳压器、加速度计提供信号匹配;2号插件板是为头部、控制盒、高度机构、电动机提供信号匹配;3号板用稳压器负载电流调整实现大功率电流;检测;主板把系统提供的电流量通道扩展为15路,并对交流电进行整流,为部件提供各种交流电源。

下面以“电子部件”检测为例说明系统对被测部件的测试过程:

直流电源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经1号插头进入ITS-3接口箱,(~115伏,400HZ)外接引入,经电源变压器变压和整流电路整流后,从5号插头输出到电子部件,模拟信号(如迎角输入信号用D/A模拟)也从插头进入ITS-3接口箱,经 转换后进入电子部件工作后,产生的输出信号(被测信号)经5号插头回送到ITS-3,经ITS-3电路信号匹配后送到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后,其数据处理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器上,供维修人员判读并作为检修的依据。

为简化设备,提高可靠性,ITS-3接口电路采用模块化结构,在充分分析被测部件的信号种类和性质的基础上,将相似种类的部件匹配电路合并制作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并将用途和参数相同的器件合并(如:抬高角线圈Q4模拟电阻R4,它既用于电子部件又用于加速度计检测),以尽量减少使用的器件数目;图2中将电子部件、稳压器、加速度计等部件的转换电路合并在一块电路上(1号插件板),此板上主要转换光流信号;而将头部、控制盒、高度机构、电动机等部件的转换电路作在叧一块板上(2号插件板),此板上主要转换直流信号;这种设计也利于消除检测中信号的干扰。对于测试接口如D/I、电流测试通道等也采用“分时复用”的方法尽量减少硬件的数量,如本系统中计算机系统提供的电流检测通道只有几路,利用ITS-3主板上的扩展电路将其扩展为15路,以满足对不同部件的检测要求。由于采用了以上优化措施,极大地简化了硬件设计,实现了测试系统的通用性,使一整套系统就可代替原有十个配电完成对瞄准具10个部件的检测。且由于使用的器件和硬件接口数量较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提供了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本系统中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软件无论从开发还是使用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大优越性;应用软件包括C++编写的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等。由于瞄准具的构造特点决定了需要检测的信号种类和数量繁多,包括电压、电流、电阻、时间、角度、频率、转速等,检测点数量也很多,例如综合校验一项就有32个子项目数百个检测点,而每个检测是点又有操作方法、检测条件、技术要求、实测结果等信息和数据,全套瞄准具的检修记录达数十页纸之多,若将这些信息都放在检测程序中,将使检测程序的编写变的非常复杂和庞大。因此被测设备的有关信息是存放在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中,而不是存放在检测程序中,数据库提供所需的各种状态模拟参数(即检测条件,如需送的DA、电流、触点控制等),这些参数使被测部件按检测所需的工作状态工作来完成检测,并且数据库还将把检测到的反映被测部件工作状态的物理量(即实测结果,如:电压、电流、时间等)数据保存到库中,进行判断以得到被测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结果;文本文件则提供检测所需的信息(如:界面选择时的提示信息,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信息)以及用于生成检测结果的文档模板。检测程序数据库和文本文件来确定被检设备的检修属性。检测程序与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之间的联结关系则是通过数据库定义的。检测数据库不公存放被测设备的有关数据和体现测试项目的检测方法,而且要确定检测程序、检测数据库、文本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 由于被测设备的检修属性是反映在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中的,因此实现了检测程序与被测设备的分离,使系统的通用性大大增强,因此本检测系统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非常方便。例如本系统如需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对硬件和检测程序不作改动,只需根据设备的性质增加相应的检测数据库和文本文件即可。

4结束语

ITS-3瞄准具检测系统是一种以数字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以软代硬”功能,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高,软件采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设计,人机界面好,操作方便;硬件设计中采用通用接口和电路优化设计,简化了系统的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它能在修理厂现有的条件下,替代大量的传统维护手段所需的各类专用信号激励装置、专用测量仪器和配电盘,进行机电式瞄准具各部件和总体技术性能的检测及调试。且系统的通用性好,易于扩展检测其它类型的机载设备,为部队和工厂维护和修理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吕文龙,刘玉其.射击瞄准具讲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出版,1996.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9)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主要从外观、内部缺陷、材料特性以及结构性能检查这几方面进行对道路桥梁开始试验检测。一般的道路桥梁经过许多车辆碾压,年代久远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坑坑洼洼,每当遇到雨雪天气就会有积水积雪,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道路桥梁坍塌。我国道路桥梁管理部门一般采用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半破损检测技术、无损技术和半破损技术综合使用技术对道路桥梁进行试验检测。伴随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道路桥梁建设发展也越来越快,为了更好的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下面具体举例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1 从外观、内部缺陷进行道路桥梁试验检测

道路桥梁建设完成的质量好坏,首先从外观内部缺陷试验检测。用肉眼观察道路桥梁外观完好,没有裂缝、坑洼、塌陷等基本形状问题。其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跨中裂缝及挠度。(2)主梁连接部位的稳固性如何。(3)端部斜裂缝。(4)构建质量如何。如果遇到特殊结构的拱型道路桥梁项目,还需要注意桥墩位移和拱圈拱顶裂缝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道路桥梁外观方面的问题,其试验检测就应该从这些问题着手,进行第一轮外观检测。

另外从内部缺陷进行道路桥梁试验检测。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道路桥梁主要由混凝土钢筋组成,这些构件内部可能存在裂缝、剥落、蜂窝、孔洞等,还有可能被侵蚀。存在这些缺陷问题不能简单的目视观察可以发现,必须进行深一步的技术试验检测,确定问题部位的位置,大小及深度。内部缺陷问题一般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对道路桥梁进行试验检测,以免造成其二次伤害。

2 从材料特性、结构性能进行道路桥梁试验检测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仅各类建筑独具艺术特色,道路桥梁的结构形态也呈现出完美艺术状态。其选用材料和建造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哥不敢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理念。道路桥梁主要以混凝土钢筋为主要材料,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虽然钢筋混凝土材料使用简单方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际现场施工中,可能由于天气原因或者存放问题,钢筋容易出现腐蚀生锈,这样的钢筋照样用于道路桥梁的建造当中,就容易引发后续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问题。而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比如混凝土含水指标、密实性能、渗水性能、碳化深度以及外观缺损等。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都有可能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或者工程完成后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

为了减少因上述问题带来的隐患,我们可以通过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防患于未然。通过积累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在使用所有的原材料之前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在道路桥梁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工作,通过质量检测,限定每条道路桥梁的车辆载重通行上限。针对不同的强度指标,不同建造方式的道路桥梁项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回弹法、贯入法、断裂法、取芯试验法等,进行综合试验检测。

3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3.1 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各个领域和科学研究部门的重视。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道路桥梁是否合格和所剩使用年限。无损检测技术还有几个显著优点:非破坏性、全面性、全程性、可靠性问题。这些优点使得无损检测技术能更适合用于道路桥梁试验检测中。

3.2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目视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磁粉检测和液体渗透检测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热像、红外、泄露试验、交流场测量技术、漏磁检测、远场测试检测方法等。道路桥梁试验检测中常用超声检测技术检测混凝土构件中的缺陷。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超声波在界面出的反射和折射以及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由发射探头向被检件发射超声波,由接收探头接收从界面处反射回来超声波或透过被检件后的德透射波,以此检测备件部件是否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与定性。

另外,道路桥梁试验检测中还经常用到声发射检测,利用材料内部因局部能量的快速释放(缺陷扩展、应力松弛、摩擦、泄露、磁畴壁运动等)而产生的弹性波,用声发射传感器及二次仪表取该弹性波,从而对试样的结构完整性进行检测,利用该原理对道路桥梁进行隧道。涵洞、桥梁、大坝、边坡等进行在役检测。

在非常情况下,也有用到半破损检测技术,或者半破损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相结合使用,但是半破损检测技术毕竟对道路桥梁有损害,所以不建议使用。

3.3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与图像识别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o损检测技术也不断突破更新,获得了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和绿色再制造产业中也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是重要的交通设施,做好道路桥梁建设的同时,不断进行道路桥梁的试验检测,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专业化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的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专业化水平。发展我国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智能化和多元化,进而引导道路桥梁检测仪器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和经验,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试验检测技术的研发,以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宾.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2).

[2] 乔磊,杨涛,孟庆阳.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分析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20):60-60.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10)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但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其实质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增强感性认识而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的过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角度讲,既加大了教学的直观性,又为今后学生综合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施工、监理、检测等专业课程设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路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不论是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公路工程检测这一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公路检测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甚至施工现场为中心转变。本文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了公路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

1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在改革中,我们努力做到“三个融合”(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合、课程教学目标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融合)。

1.1 教学大纲改革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体现职教特色的重要依据。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合+课程教学目标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融合的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过程中,我们根据交通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系列教材中《路基路面工程检测技术》、《桥涵工程检测技术》、《隧道工程检测技术》的考试大纲,对原公路工程检测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综合化整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我们改正了过去传统模式下理论教学单一性的问题,根据职业能力要素注意对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整合,将教学内容分为路基路面检测、桥涵检测、隧道检测三大模块,共27个试验,见表1。

1.2 教材改革

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按交通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系列教材的要求,增加了部份试验项目,按表1的试验项目编制实训指导书,包含每个实训项目的试验检测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试验报告)。试验报告采用江苏省公路试验检测标准表格,每次实训课都要求试验规范进行操作,并填写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检测结果。

2 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项目教学法,打破了过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集中进行的方式,将原来单独列出的实验、校内实习等分别融入到课程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达到了认知水平与实践行为的一致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避免了学生重复学习和二次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效果方面,由于公路检测一体化教学是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 教学场所建设

公路检测技术涉及道路、桥梁、隧道三方面的内容,27个试验检测项目,11个项目可在室内进行,其余的16个项目检测为室外工作,因此教学场所分为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三个部分。

3.1 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试验室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于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等多种功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目前公路检测一体化实训室有3间,均配备统一的实验桌椅、黑板、演示台、仪器柜、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面积120~200平方米,基本设备和常规设施要达标,安全设施要到位。试验方法、注意事项均采用图片、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以供教师授课。一些采用小型设备的试验如砂的标定、回弹法测强、应变片的粘贴等可在此进行。

3.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实训基地即为实训(试验)室,与公路检测技术相关的试验室有土工室、化学室、力学室、预应力室。实训项目的设备一般在6套以上,分组率一般为2-6人/组。实训采用小班教学,即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班,由两位教师分开交叉授课,以确保教学效果。

室外基地主要是路基路面检测基地和桥梁检测基地。

路基路面检测基地建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校内道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路、路基灌砂场地。可进行路基路面检测项目的检测。

桥梁检测基地有基桩检测基地和结构检测基地两部分。基桩检测基地由25根静压桩、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组成,桩长度8~35米不等,包含了目前公路桥梁基桩的所有类型,桩内设置有不同的缺陷类型与缺陷等级,可进行基桩2个项目的检测;结构检测基地建有3个预应力张拉台座、1片钢筋混凝土墙、2片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3只2.5米高的柱式桥墩,校内可利用的还有2座预应力空心板梁桥和1座双曲拱桥,可进行预应力检测和结构检测。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公路工程系的校内实训基地已初具规模,可开展所有的公路试验检测乙级资质规定的试验检测项目,对于非常规项目,如预应力检测、基桩承载力试验等也在开发进行中。

3.3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公路试验检测相关单位有公路检测单位、公路监理单位和公路施工单位,这些公路建设单位均设有公路检测试验室,江苏省所有乙级以上的公路试验室都有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校友们与我院联系较为密切,其中有的试验室还是与我院共建的,为公路检测的实习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训场所。约35%的学生二年级下学期学完公路检测技术后,7月到10月可到试验室进行为期4个月的顶岗实习,加强公路检测技能的训练,因此试验检测岗位是公路工程系学生就业最多的岗位之一。

4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了一体,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公路检测的检测项目、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更新较快。因此要求教师综合专业知识丰富扎实,试验检测技能熟练,最好是有实际工作经验,把握检测行业最新动向,是一个高素质的双师型的人才。这些要求对于专业教师而言,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进修、培训解决,技能应采用实践的方式解决,即暑假将教师送到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试验室进行生产实践。由于我院有一个高速公路检测中心,教师可以请高速公路检测中心进行培养,还可请其技术人员进行授课。经过多年的培养,公路检测技术授课教师大多数有公路现场检测经验,能熟练各种公路检测技术。

结语

公路检测一体化教学建设初期教学成本较高,主要是力学实训室、预应力实训室、基桩检测实训基地、桥梁结构检测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十分巨大;此外,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漫长的过程。公路工程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实施“公路检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明显改善了教学质量,直接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道路工程检测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检验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道路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检验,是确保道路建设符合实际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在道路验收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检验能够促进技术的改进和更新,使建筑流程更加科学化,建筑手段更加先进化,建筑构架更加合理化,是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现场试验检验主要是在实验室中实现的,它是建筑团队中的核心机构,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将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建设中,提高建筑水平,进一步确保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

二、道路工程检测的必要性

一个正规的道路工程建设,都要经过立项、施工和验收三个阶段,道路工程检测是验收的重要工序,它以现场检测为基础,通过现场检测使每一项工程质量都得到保证,。通过对道路工程的全面检测,了解道路的质量情况,作为道路工程验收、维护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建立道路管理系统收集数据,便于科学监督、管理道路工程。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可使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且获得可靠的检测数据,统一道路工程现场检测方法及判定方法,检验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检测服务,保证每一项道路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交通运输过程中人民的生命

三、 道路工程检测的内容

四、加强公路试验检测的几点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就必须保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水平,所以应该加大力度来解决试验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试验检测实现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我国公路试验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公路试验检测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公路试验检测管理体系是公路建设的质量保证,它可以将施工单位的自检、监理单位的抽检和监督单位的抽检等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关键环节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1加1再加1大于三的效果。同时,在这一试验检测管理体系中还暗含着要建立一套试验检测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了具体的制度,才能有章可循、才能照章办事。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有了试验检测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就足够了,更好重要的是要将之一体系更加规范化,将这一制度更加具体化、提高其实际可操作性。第二,加快制定规范完整的检测考量标准。要想有效的解决我国公路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制定一套完整的考量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的公路检测面临着变化多端的气候,这为了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实际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到各种因素,并且争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其做一个相应的标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标准,为以后的各项工作度提供依据。第三,对于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试验检测人员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试验检测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点,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公路施工质量问题都是由于人员监管不力而造成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对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组织机构框图中列出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应将其相应的管理功能、技术功能全部覆盖,做到有效控制。

五、强化试验检测,提高公路质量的措施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