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钢琴教学策略3篇

时间:2023-01-09 15:05:59

高校钢琴教学策略3篇

高校钢琴教学篇1

钢琴课程是音乐系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钢琴弹奏的技能,培养自身的钢琴弹奏能力及音乐表达能力,在学习中探索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整部乐曲的钢琴弹奏。这样的学习要求使教师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到了对学生钢琴技能的培训上,很少在课堂上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思政教育。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心理接受能力,采用科学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1]。

一、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首先是讲课方式存在不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转变以往的上课方式,在传授相关钢琴知识点时,开始采用探究提问、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由于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应试教育的讲课方式,在课堂上引用新的教学模式时,很多教师都出现了讲课重点偏移的情况,即课堂活动时间较长,很少在各个环节将思想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其中,影响了钢琴教学的质量。其次是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期末测验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他们今后的钢琴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以讲解钢琴弹奏的技巧为主,忽视了思想教育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学生在学习时,将学习的重点放在钢琴技巧和相关理论的掌握上,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思政内容。再次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很多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是通过背诵和做题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点,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难以全面深入地探索相关知识点,经常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自学,甚至很多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将自身的学习任务推卸给学习积极、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不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效率。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高校内部的教师积极参加在钢琴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策略的座谈会,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座谈会上,将自身在钢琴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讲课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借鉴他们的教学方式,根据自身所带领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改进,然后在后面的钢琴教学中,积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思政教育的渗透程度,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接受思政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师参加完钢琴教学引入思政教育策略的座谈会后,学校可以让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将自身在座谈会上听到的内容、学到的引入方式及自身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教师可以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将座谈会上学习的讲课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在引入思政教育时存有哪些不足,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者向其他教师请教的方式弥补不足,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思政教育体验。再次,高校可以组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教师的钢琴教学情况进行突击调查,将他们的讲课内容、思政教育引入方式及学生的反响,通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学校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反馈,将其作为对钢琴教师考核的基础,并在期末时,及时对那些在钢琴教学中积极引入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以薪资补贴的方式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教师的劳动成果,还有助于促使其他教师将其作为目标,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加大思政教育的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思政教育引入质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完善相应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钢琴综合素质[2]。

(二)通过探究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政研究

以往,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也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但是很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预习重点放在钢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弹奏上,没有对相关音乐的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降低了思政教育渗透的有效性。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下节课要讲述的钢琴知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不同的集体,通过探究的方式,在课前预习时主动进行思政研究[3]。例如,在进行钢琴初级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四小天鹅舞曲》《映山红》等中西方乐曲的文化发展背景及创作者的人生经历,通过翻阅资料和交流的方式进行了解。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初高中对乐曲的了解比较少,大部分学生的钢琴基础不够扎实,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解决。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中西方的文化形成理性认识,还能形成主动分析能力,在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四小天鹅舞曲》《映山红》这两首乐曲的作者的成长经历是什么?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乐曲的?通过乐曲主要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每个小组布置的问题数量在五个左右即可。这样,学生可以对每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避免问题数量过多,将自身的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解决问题中。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将自身的任务推卸给其他同学,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将自身负责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及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写一篇课前汇报,然后将其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上课的前一天将其交给教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督促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还助于他们在撰写汇报的过程中,将自己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整理,在整理中对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实现课前预习思政知识的目的。当钢琴课堂开始后,教师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结束后,可以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引导,进而提升思政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程度。

(三)借助课堂比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过去,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钢琴的相关知识,然后给他们留下一部分时间进行集体训练,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这样的教学情况使学生将钢琴学习当成了一项学习任务,没有在钢琴弹奏中融入自身的感情,降低了自身的钢琴弹奏水平,减小了思政教育传播的力度。因此,要想在钢琴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针对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让不同小组的学生针对相同的曲目进行弹奏比赛。由于乐曲相同,教师可以在学生比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意识到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良好的态度进行钢琴学习,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质量[4]。例如,在讲到乐曲《可爱的家》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告诉他们下节课的上课方式,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进行钢琴弹奏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讲解自身对这首乐曲的认识,通过钢琴弹奏的形式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在钢琴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有序地进行比赛,根据钢琴弹奏的流利程度及感情的投入程度进行打分;在班级学生比赛完毕后,可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打分,并说明自身标注这些分数的原因,促使他们对自身和其他同学形成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学生点评完毕后,根据他们的比赛实际情况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身的钢琴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时,教师应全面分析钢琴教学的现实情况,通过学校和教师联手的方式,采用多样的引导方法,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在钢琴课堂上的引入程度,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梳理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牛婷微 单位:赤峰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篇2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1]。为此,本文将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价值意义入手,分析高校钢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价值意义

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养成,达成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处理,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强化,达成线上授课与线下教学的教学优势互补,因此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一)实现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养成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多数教师习惯于在课堂教学环节完全掌控课堂,未能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足够的认知和重视,由此造成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自学意识,在钢琴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处于机械且被动的状态。依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将确保教和学的紧密衔接,进而在实现对教学资源以及学习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如此将有助于学生在钢琴知识与技能习得方面的增益[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确保线上授课内容在学生眼中更为直观、更加形象、更具趣味性,由此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最终达成培养学生自学意识的目的。

(二)达成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处理

长期以来,钢琴课程的内容较为零散,未能达成教学内容的体系化,有鉴于此,钢琴教师应当在教学阶段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注重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对钢琴知识以及钢琴技能的更好领悟。而借助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让钢琴教师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内容亦将得到充实,特别是借助慕课教学的方式,将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当中接触与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之中获得对钢琴知识与技能学习、探讨、总结的契机[3]。

(三)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强化

钢琴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区别在于,钢琴课程十分注重对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强化,即,钢琴课程的实践性突出,也就是说,唯有学生获得了足够的钢琴技能实践操作契机,方才能够确保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有鉴于此,基于对学生钢琴演奏能力以及伴奏能力提升的目的,钢琴教师应当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与安排尽可能多的实践练习板块,借助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展示钢琴弹奏的指法、弹奏技巧等,并在线下教学活动之中组织学生加以演练和巩固,同时,钢琴教师必须注重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如此将会提升学生对于钢琴教师的信赖感与认同感,这样将会确保学生在钢琴知识以及钢琴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更为专注和投入。此外,钢琴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在平日的混合教学模式当中渗透钢琴知识以及演奏和伴奏技巧,以此来让学生逐渐避免陷入思维误区,这样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钢琴知识的学习要点[4]。

(四)实现线上授课与线下教学的教学优势互补

在钢琴课程教学当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达成对线上授课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如此将突破以往传统授课模式对于空间与时间的依赖,并且将提升教师同学生的互动效度。

二、高校钢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应该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明确钢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位,善于依托优质的钢琴教学资源,确保学生的个人素养获得增强,系统化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线上钢琴知识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优化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明确钢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位

按照2020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大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年终,网络课堂用户本科及以上学历使用者占比56.4%,这说明高校在校大学生成为依托网络平台学习的主要受众对象。钢琴教师应当善于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应用,并以此实现对学生钢琴知识以及钢琴技能的学习热情调动,同时,借助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亦能够确保教师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从国内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着网络平台资源短缺、教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未能系统化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协调和整合不同的资源,为钢琴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师资保证以及教学场所保证,这样将为高校钢琴课程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创设更好地机遇。此外,高校钢琴教师应当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创设完备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来提升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效度[5]。

(二)善于依托优质的钢琴教学资源,确保学生的个人素养获得增强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借助对教科书与网络钢琴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与利用,将实现对学生知识视域的拓宽,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实现对钢琴知识与钢琴技能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之下,诸多钢琴名家与名师都将自身的演奏视频以及教学视频借助互联网以及短视频平台进行,诸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公开课《从零开始学钢琴》;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山东大学公开课《中国音乐十讲》等。高校钢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钢琴知识学情,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与短视频资源遴选契合自身学习兴趣的钢琴学习资源,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钢琴知识与钢琴技能学习诉求[6]。钢琴教师亦应当结合钢琴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教科书当中的理论知识同网络钢琴教学资源相结合,以便能够借助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视频、音频与图片等形式,使学生实现对钢琴理论知识实现深入的理解与领会。

(三)系统化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形成闭环,强化互动,优化各个环节,打造智慧课堂。1.形成闭环要想使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必须要搭建网络交互学习平台,要形成“预习——教学——作业——评价——反馈”的闭环。2.强化互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互动加以设计,要推进互动模式的构建,尤其是在线上教学中,要增强人机交互性能。3.优化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在高校钢琴混合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予以优化。在课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线学习,为学生提供在线资源[7];课中,引导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课下,优化测评环节,通过线下考试、考察与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对学生线上钢琴知识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在线上钢琴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处于不同的空间,无法面对面地教学,因此可能会存在着对学生缺乏实施监督,也缺乏教学效果的监测和检查[8]。为此,教师应当在每次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前,组织学生对所将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先行的预习,并将在预习过程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之中获得教师的指点与帮助,同时,教师亦应当在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之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多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讲解,以此来达成教学检查的目的。

(五)优化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是非常关键的。布置作业旨在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反馈学情,评价作业旨在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钢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和常规的线下教育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加以优化。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录制弹奏小视频,这样既可以客观地发现自己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又可以锻炼心理素质。第二,根据每份作业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和指导性意见,还可以进行“生生互评”,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可以将学生的弹奏视频发给行业专家,通过专家的线上点评,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作为钢琴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地扬长避短,利用二者的优势,使高校钢琴教学更加丰富、灵活和高效。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朴李瑛 单位:宿迁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篇3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2004年,中央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的加强等问题出台相关文件,思政课程得到重视;2005年,上海的思政课程改革之路进入第一个阶段先后出台“两纲教育”文件,逐步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2010年,上海顺利跟进第二阶段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完善,其教育实施从上海试点推向全国,并在近年来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2017年6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印发,“课程思政”首次被写入教育部文件。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全称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程教学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向之一。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其并非指通过某一门特定学科或是以某些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进行协同思政教育[1]。课程思政与学科融合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热门研究领域,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各有特色。逐渐常态化的课程思政融合教育将创建全课程育人之格局,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之效。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钢琴教学

(一)钢琴教学

十八世纪时期,意大利人发明了“Pianoforte”,最初的槌击式钢琴由此诞生。随着时代的变迁,钢琴的不断改良,钢琴音色逐渐由巴洛克风格转向古典主义,琴音丰富细腻、优雅洪亮。中国史料早有古钢琴的记载,直至鸦片战争时期,钢琴作为宗教传播的伴奏乐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学堂乐歌的兴起是钢琴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重要社会因素,学校钢琴教学逐渐盛行。1927年,中国成立上海国立音乐院,开辟了音乐专门人才由高等音乐学校培养的新道路。1949年,中国创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专业钢琴教育自此形成南、北方并行发展的局面。此后17年间,国家在主要城市陆续创办音乐学院并设置钢琴教学专业,中国专业钢琴教育整体上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迎来新的生机,逐渐在各大高校开展钢琴教学,形成了空前发展规模的钢琴教学网络。而今,钢琴教学已然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专业,在提升人们的审美情感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钢琴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系统的音乐思维、正确的学习观念、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只有掌握这些必备要素和重要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中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境界。

(二)钢琴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钢琴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高校音乐钢琴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深度发掘钢琴教学中的思政课程内容是当下钢琴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发展趋势[2]。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信念追求,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3]。钢琴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教学途径。课程思政需要在“课程”的基础上注入思政元素。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呈现出课程多、教学覆盖面积广、授课时间长的特点,对传递思政思想、推动全体思政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便利合宜的基础条件。钢琴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钢琴技巧理论,并通过聆听音乐来培养乐感。音乐旋律的变化能够影响聆听者的情绪,对人的情感、审美的渲染具有极强的作用。优美的旋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音乐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在旋律感染下极易与思政思想相贴合,达到协同并进的效果。艺术形象和思政元素的渗透融合有益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德育更深层的价值观的培养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容小视的作用。音乐教育是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之一,内涵之丰富更是无须多说。极具教育意义,于整体教育上来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上是无可比拟的。

三、高校钢琴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一)以深挖思政元素为前提

钢琴教学与思政课程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正确把握学习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正向的道德教育,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呈现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够恰到好处。[4]深挖思政元素需要建立在以思政为主题的钢琴教材曲库的基础上,例如赵元任先生的《和平进行曲》《偶成》;萧友梅先生的钢琴独奏曲《夜曲》《国难歌》《国耻》;赵晓生先生的《太极》《嫦娥》《唤凤》;杜鸣心先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以及与吴祖强先生合作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刘敦南先生充满诗意的钢琴协奏曲《山林》等。这些饱含民族气息与红色精神的钢琴曲有着浓厚的时代印记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底蕴与情感。教师在钢琴教材曲库中选取适用作品,深刻讲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时代故事与背景知识,学生们聆听这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耳畔萦绕着乐曲大气厚重、抑扬顿挫的旋律,乐曲所映现的音乐形象已然深入人心。这些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震撼人心之际不失时机地进行道德教育,日积月累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以张朝先生的钢琴独奏曲《皮黄》为例,其以京剧的板式变化为线索建构乐章整体,历经十年方得佳作。张朝先生在作品中表达对昆明滇池美景的亲近与喜爱,感慨历史变迁、英雄一去不复返,深刻表达其对盖世英雄岳飞等人的爱国精神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皮黄极具中国风格,结合自然之美与人物戏剧的冲突,描绘出一幅威势赫赫、气势磅礴的武场之画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背景和作品结构的分析,和以旋律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武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英雄气概,对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的景仰敬慕,更加坚定学生奋斗报国的人生目标。又如王建中教授的《绣金匾》,其由陕北民歌所改编,保留了民歌原调,和声丰富,旋律起伏。作品中融入作曲家对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敬重热爱之情,也表达对八路军战士们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敬佩,以及人民与战士间的军民鱼水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作者背景、作品时代等要素思考相关思政元素,启发学生置身于优美抒情的旋律与人民热烈生活的场景中,民族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再如胡适熙先生的《牧民歌唱毛主席》:主题活泼欢快、副歌抒情烂漫、再现部的热烈激昂,强烈的民歌音调和民族风格深受人们的喜欢。音乐表现手法的不同,传递出不同的民族风情,描绘绚丽多彩的祖国边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弹奏者、聆听着与作曲家的时代背景相融合,分析作品旋律变化,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祖国山水的魅力,感受祖国民族人民的团结友爱、安居乐业、追求富强的美好精神。音乐教育是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之一。在钢琴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高校钢琴教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大有裨益。

(二)以强化情感体验为重点

钢琴教学和课程思政两者脉脉相通、相互关联。学生的积极发展是两者共同的目标,但在实践方式上不尽一致。钢琴教学多以感性思维来达成目标,其中包括联想、想象、创造性等;而思政教育则需要学生的理性思维加以判辨与领悟。因此,在钢琴教学课堂中应当活跃、延展学生的感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绪的感染中加深思政教育。欣赏钢琴作品是钢琴学子的日常,持之以恒地聆听音乐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乐感”。久而久之,学生能够逐渐听懂钢琴曲中的旋律情境,结合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曲家想表达的深层情感,学生自身的情绪体验与之相融合,便会引发新的思考与感悟。教师敦促学生养成赏析钢琴曲的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其自主感受和积极交流的能力,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往往在讨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达到正向道德教育的目的。自主感悟的能力、专业技巧的练习、身心灵的共鸣,钢琴弹奏实际是音乐外化的过程。在音乐外化的过程中,学生基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情绪心境,感受音乐的真正价值,获得更多的思想感悟,对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三)以拓展教学内容为要务

钢琴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学习乐曲的精神内涵,更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教师选曲要因人制宜即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手指技术水平的判断,为学生选取合适的练习教材曲目。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拓展传统曲目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例如《牧童短笛》《花之舞》《第一新疆舞曲》《摇篮曲》《快乐节日》《兰花花》《彩云追月》《巴蜀之画》《野蜂飞舞》《向阳花》《平湖秋月》《喜相逢》《水草舞》《春舞》等曲目。中国钢琴作品饱含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练习时逐渐掌握民族音乐特点,熟悉民族音乐性格,汲取乐曲的情感精神,健全学生的自我道德观念。并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情感表现力,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进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手指练习是一切练琴的基础。《哈农•钢琴练指法》《钢琴基础练习曲系列•什密特钢琴手指练习(教学版)》、陈庆峰的《音阶与琶音》等,这些教材各具特点,难度不一。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是趋势之一,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练习曲,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进行有效练习,避免重复性、无意义的弹奏,促使学生打下扎实地基本功。手指练习的基本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积年累月地努力付出,因此极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以优化教学模式为关键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中心进行一对一教学。其主要内容即传授钢琴理论知识和钢琴弹奏技巧,在目的上以提高学生弹奏能力为主。而“课程思政”则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基点,在各个课程中融释贯通,提炼出各个学科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意识,引导学生在爱家、爱国、爱社会、爱自我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勤学不辍。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庭、欣赏自己的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倘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合两者,其与课程思政的显性结合的教学特点容易导致课堂过于具象化的困境出现,不利于课程思政在钢琴教学课堂的融入。因此,课程思政与钢琴教学相结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中国百年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明晰中国的历史变革,深刻领悟祖国民族的音乐性格,切身感受祖国音乐带给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满足,更要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是高校钢琴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深厚的民族审美底蕴的构成离不开中国自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因此,钢琴教学应当扎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深挖乐曲中所传递的精神品质,探讨其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制定合理的教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5]钢琴教学模式一般有传统的一对一授课和一对多的集体授课,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可以辅导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情感表达上展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缺少与学生热烈沟通、探讨作品背后的情感思想的机会。因此,集体授课与传统授课方式相互补充,是一种重要的授课方式,通过分组教学、协作练习、集体表演式教学等方式实现启发教育。在集体课堂中,现代化设备及互联网技术能够为课堂提供诸多便利,优质课堂的资源网站等层出不穷,例如:学习强国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易公开课平台、一师一优课等。基于这些平台,教师可授课的内容选项视野陡然开阔,或是以他人的教学过程为学习内容,与视频中的师生共同感受音乐的美妙并提炼乐曲所表达的思政思想;或是以案例为教学内容,教师就案例提出相关问题、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观摩和理解能够正视各类情境问题,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可以与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相互分享并总结归纳,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实现钢琴教学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效果最大化。拥有钢琴实践的演出舞台其重要性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从基础练习到理论知识的掌握再到登上演出舞台,对于表演者来说是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努力的。在绚丽多彩的舞台上,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深沉地感受到钢琴的高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享受掌声与欢呼过后,学生会对自己的钢琴练习充满信心和期待。在一次又一次的舞台机会中塑造学生坚韧不拔、努力上进的好品质。因此,实践音乐会的举办,将引导学生在参与音乐会的准备过程中逐渐感同身受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良好学习环境和优化的教学模式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思政教育的教育质量。[6]

结语

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思政与钢琴教学相融合,将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想理论政治融会贯通于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达到“育人先育德”之效果。钢琴教学课程思政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点,探寻其中的民族情怀与爱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立德树人。正如《礼记》所言,“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思政与钢琴教学的有机融合将实现“以音育人、以乐化人”之美好目标,为祖国更好地未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小佳.音乐育人,思政先行:高校课程思政融入音乐教学的路径探索[J].普洱学院学报,2022,38(02):115-117.

[2]郭正航.课程思政在高校音乐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4):128-129.

[3]蒲清平,何丽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09-114.

[4]吴文婷.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J].大众文艺,2021(21):142-143.

[5]戚静.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DOI:10.27312

[6]黄蕊.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21(23):158-159.

作者:杨丽荣 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