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钢琴课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0 23:26:33

钢琴课教案

钢琴课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5-02

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职业基本功。钢琴课在学生的专业技巧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进行艺术师范生的培养,钢琴弹奏技能具有关键的作用,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表现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因此,进行艺术幼儿师范钢琴课的课程改革,完善钢琴课的课程体系,使钢琴课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课改前钢琴课程的内容

在课改前,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钢琴专业基础教程为主,学生考试前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钢琴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具体内容如:(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81课至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第14课的练习曲;(5)五年级:完成钢琴曲的弹奏。

二、钢琴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

在以往的钢琴课程学习中,一些学生对枯燥的钢琴练习曲不感兴趣,平时不练琴,临考前突击练习一首练习曲,考试时赌运气,侥幸通过考试。由于学生平时不按教学计划完成钢琴课作业,随着课程的加深,识谱越来越困难,学生无法形成继续学习钢琴所必须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自信心,完成作业越来越力不从心,造成了学生“不识谱―不爱练琴―不爱上课”的不良后果。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弹唱能力,督促学生练琴,及时完成钢琴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逐步对钢琴课程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儿歌弹唱20~30首。

三、在钢琴考试的过程中跟踪钢琴课程改革的效果

1.调整考试内容。为了顺利实施钢琴课程改革的方案,保证良好的钢琴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钢琴考试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将以往的考试“三抽一”调整为“九抽一”。(2)将以往的考试前两周公布考试内容调整为开学初公布考试内容――九首必弹的练习曲。考试时从九首练习曲中抽签确定考试曲目。

2.具体实施步骤。(1)初步形成考试方案。(2)征求钢琴组任课教师建议。(3)完善钢琴考试方案。(4)再次将考试方案下发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征求建议。(5)综合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的合理建议,向学生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6)再次向学生确认并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

附: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1)考试内容:一至三年级学生弹奏练习曲九课抽一课考试;四年级学生弹奏儿歌边弹边唱,其中必弹儿歌一首,另外四首现场抽条弹唱一首。

一年级上学期:拜尔:14、16、18、19、21、24、25、29、30

一年级下学期:拜尔:46、48、55、57、60、78、80、81、82

二年级上学期:拜尔:88、89、90、94、96、97、98、100、102

二年级下学期:599:20、21、26、28、30、36、38、40、45

三年级上学期:599:46、49、51、54、55、56、57、60、61

三年级下学期:599:64、66、68、69、70、71、73、77、80

四年级上学期:必弹儿歌:《数鸭子》;四抽一儿歌:《学做》、《找朋友》、《丢手绢》、《粉刷匠》。四年级下学期:必弹儿歌:《苏珊娜》;四抽一儿歌:《布娃娃弹琴》、《好妈妈》、《赛船》、《愉快的梦》。(2)超进度的学生按照849程度四抽一;299程度二抽一;740以上程度自选一首的要求参加钢琴考试。

3.严格考试要求:(1)学生进入考场考试需携带学生卡或身份证。严禁替别人考试和找别人替考,违犯者按校规处理。(2)学生抽条确定考试内容,严禁私自换条。(3)钢琴考试不及格,需要参加补考的学生,仍然按照期末考试的办法,九课抽一课确定补考的具体内容。

四、考试成绩分析

1.全校36个班级参加考试,及格率由上一个学期的68%上升到69%;及格率最高的年级是四年级:及格率80%,及格率最低的年级是三年级:及格率58%。

2.不及格的学生90%为0分;能弹奏考试曲目的学生多数都能达到及格标准。

3.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

4.缺考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四年级,这些缺考学生多数为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5.全校钢琴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三年级的舞蹈班,其中一年三班27人,11人及格,及格率41%;二年三班29人,6人及格,及格率23%;三年六班27人,16人及格,及格率41%;估计与钢琴学习经验匮乏、练琴少、心理素质差、学习主动性差等因素有关。

6.替考现象基本杜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出示身份证、学生卡。

7.钢琴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学习和考试的课量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生不及格的人数没有增加。

8.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有利于严谨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

五、钢琴课程改革方案显示的积极效果

1.四年级学生的钢琴课内容由练习曲改为儿歌弹唱,使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小学及幼儿园的业务要求紧密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2.经过4个学期的坚持和努力,钢琴课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基本杜绝了替考现象。

3.坚持钢琴教学和考试的量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大部分学生开始调整学习钢琴的状态,逐步加强钢琴学习。

4.严格把好钢琴补考关,使学生放弃补考蒙混过关的想法。

六、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1.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态度好,学习认真,但接受钢琴课知识较慢,考场心理素质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钢琴课教案篇(2)

在云南开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院校一般情况下是第二学年开设和声课,在第三学年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这样开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了和声理论知识后,可以更好的在钢琴即兴伴奏课上运用所学和声知识进行编配和弹奏。但这样一来,钢琴伴奏课就只能有一学年的教学时间,而且两门课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因此,有必要调整钢琴即兴伴奏课开设的时间,以便延长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授课时长,增加钢琴即兴伴奏课的课时量。可以将钢琴即兴伴奏课增加至两个学年,共四学期。调整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钢琴即兴伴奏课提前一年,与和声课程同时开设,这就需要在两门课之间做一个融合和衔接,尽可能使两门科目的教学内容实现同步,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两门课学习的巩固和加强。第二种方案是和声课开设一学期后,钢琴即兴伴奏课再开设,两门课的开设时间相差一个学期。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给学生先做和声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积累,在钢琴即兴伴奏课开设时有理论知识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这一方案的目的是便于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开设和教学。

(二)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丰富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内容

在对基础教育的走访中发现,日常教学中钢琴演奏基本使用的是钢琴即兴伴奏编配和弹唱音乐教材中歌曲,这些内容虽然都比较简短,通过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可以实现的,但是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针对基础教育音乐课教材进行教学或指导。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胜任基础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准教师,作为准教师技能训练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却不对教材进行学习,如何体现该科目的针对性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悉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增强教学技能。而云南作为一个有着26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大省,钢琴即兴伴奏课的素材是否还可以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歌曲音乐,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少数民族歌曲的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唱?这样即可以扩大即兴伴奏学习内容(其中含有独唱曲目,也有合唱曲目),也可以让学生,尤其是外省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少数民族音乐,加深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是了解、宣传和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契机。同时,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今后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后,能把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加入音乐课堂中,让当地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有所了解,实现当地音乐文化在课堂中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让青少年儿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这对于有多民族跨境的云南地区而言,有着团结各个民族、实现民族和谐、繁荣发展的积极地作用。

钢琴课教案篇(3)

前言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测试、课件等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是在基础教学的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而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自愿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而且针对性较强、具有趣味性。此外,微课的理念为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微n应用在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一)合理规划时间、针对性较强

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对教师合理规划时间,帮助学生针对性的解决不懂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微课时间短、针对性强的特点,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比如老师可以针对专业的钢琴学习者和非专业的钢琴学习者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

(二)内容浅显、通俗易懂

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学生通俗易懂,而且微课制作方法简单为教师准备其他教学资料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微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将微课视频下载到手机上随时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由于钢琴教学本身就比较抽象,教师利用微课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此外,微课有利于将难点分解成小知识点,学生容易记忆,并且能在课堂上及时针对不懂的问题或者微课中的不足进行反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还记录了教师的教学历程,通过利用共享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传统钢琴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决定高职高专钢琴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好的教学方式对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至于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钢琴教学不够系统

钢琴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娴熟度,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高专学校的钢琴教学不够系统化,以至于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难以提升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许多高职教师也不重视课程的系统性,所以上课教学内容比较随意和盲目,甚至一些教学内容没有按照课程的标准进行,以至于出现超课标教学和重复教学的现状。这也是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整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重要原因。

三、“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钢琴课教学中应用措施

微课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包括微课的制作和案例分析。微课的制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课应用的效果,同时微课的内容是否满足钢琴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是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微课制作的重要性。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而微课制作是否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钢琴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的录制。第一,钢琴微课的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钢琴教学的开始首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老师要在小事入手,照顾到每个学生。其次老师要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第二,就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并且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建议和需求及时进行调整。第三,就是录制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之后,教师要开始准备录制视频,在录制的过程中老师要留意视频的时间并且保证各个设备正常工作。第四,就是对微课视频进行加工和处理,比如对一些口误进行纠正、给学生标出重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老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使用字幕,便于学生学习。

(二)案例分析

老师可以在钢琴课堂中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其中重要的应用措施之一就是案例分析。为此老师可以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名人弹钢琴视频放入到微课中,让学生通过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名人专业的弹奏手法,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规范他们的动作,学会一些弹奏的技巧。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的了解钢琴乐曲所表达的真实情感,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介绍一些钢琴曲目的背景和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钢琴课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是钢琴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改革手段,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微课在钢琴教学中的优势,并且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新的模式,从而促进钢琴教育的发展。

钢琴课教案篇(4)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与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区音乐活动与行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掀起一波波钢琴热,钢琴已经是社会上受到普遍认同的音乐表达乐器之一,也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最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但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虽然国内几经课程改革,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以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为切入点,并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实情勾勒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这将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提供改革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 一、现实问题与成因 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也是地方文艺队伍的重要骨干力量。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经过调研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师资队伍整体缺乏规划与培训、学生生源音乐基础相对薄弱、教授方式传统单调、课程设置不符合教学规律、注重技能传授而忽视师范性等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凸显的现实问题的可能性成因有:钢琴人力资源规划欠缺;部分老师没有及时调整心态转岗;音乐类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人才培养体制与音乐类师生不配套;学生来源复杂,个体差异大,师生欠沟通;钢琴课程教学与师范教学实践脱节等。既然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这些问题,作为高师钢琴教育的工作者与科研人员,有必要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科学合理的改革路径。在寻找路径的过程中,既要从转变钢琴人力资源建设观念、调整课程体系、师范性教学方面考虑,又要从生源质量、授课方式、学习观、教育观等方面考虑,路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以充分解决问题。 二、研究现状分析 尽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在知网及百度上的查询发现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切入点也大不相同。如张楠在《调整与创新:高师钢琴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从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对这种新的钢琴教学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金茗则对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侧重点以及主要目的进行了探讨;马丽对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钢琴教师教学实践的转变等进行了研究;张金石则提倡学术性和教育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胡千红认为教改活动应首先在钢琴基础课中展开,集体课教学不仅体现出了与个别课不同的授课形式,更体现了内容的更新;陈蕾认为高师在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方面存在着缺乏启蒙教师、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体系滞后等问题;丁姗姗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工作者应不断合理优化课程体系,精炼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马雁则认为应从高师钢琴课教学的学时、内容分配、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钢琴教学侧重点、钢琴教学转变、学术性与教育性并重、授课方式、调整与创新、教学观念、课程设置、内容分配、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与研究,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也进行了概述与简要分析,为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而通过以上的归纳分析,我们发现在过往的研究中对钢琴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制度、师范性、授课方式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涉入不深,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根据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成因,分析过去学者们的研究,通过归纳总结,结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特征,本人尝试勾勒以下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一)转变钢琴师资队伍观念,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 钢琴教师是学生钢琴技术与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观念直接影响钢琴教学的走向。无论是钢琴练习曲目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钢琴教师的选择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往往按照传统,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学生的活学活用。很多钢琴教师为了在学生期末测试中获得好的成绩,一个学期只学习一到两个曲目。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是从声乐、二胡、古筝、电子琴等专业转岗过来的,由于他们在钢琴教学中钢琴专业知识以及个人演奏水平上的相对欠缺,往往不能给学生真正带来技能上的正确指导,他们需要进修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队伍而言,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对于需要培训学习的教师,必须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为系部领导层与人事部门要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保证钢琴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以及合理流动。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钢琴课程设置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对象的去向主要是做中小学音乐教师,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而乐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的途径之一就是接受钢琴教学,这也是钢琴课成为基础必修课程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因受到升学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升学的文化科目教学为主,音乐课程被视为边缘科目,致使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比较单一,不受重视。许多学校以声乐教学为主,辅以钢琴伴奏与识谱教学。与中小学相对应,大多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以钢琴、声乐、乐理知识为主,其他科目多以选修或辅修形式出现。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教学规律调整钢琴课程设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与市场需求。 (三)完善招生制度,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p#分页标题#e#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文化课相对优异,而专业技能较差,甚至许多学生的钢琴处于零基础状态,这就造成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困难。其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专业学费相对音乐表演专业要低,吸引了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源。要吸收具有钢琴基础或者音乐基础较好的生源,学校在招生中可以降低文化课门槛,采取与音乐表演分数相当的措施,另外可以通过转专业吸收部分高质量的生源。我国的招生制度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随着不断扩招,加上一般采取全国统一录取的招生模式,将许多具有音乐基础且愿意从事教育职业的生源拒之门外。我们应该完善招生制度,根据区域需求,将统招与单招相结合,寻求更有效的招生模式,争取把音乐基础好、乐于从事音乐教育的青年招到音乐教育专业中来,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 (四)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钢琴的技能表演,在考试中也是以钢琴技能评价为主。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教学工作,不但要求他们自己会,还要求他们能把自己的技能有效地传授给他人,让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接受他们的音乐讲授。事实上,对于中小学生的教学,教师五到六级钢琴的技能水平已经足够,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范性,不但要让学生获得钢琴技能,同时也要让学生具备传授自身钢琴技能给他人的能力,对于技能的表演方面可以适度淡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师范性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模仿教学习得,也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传、帮、带低年级学生的实践中习得。当然淡化钢琴表演并不是反对钢琴表演,而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 (五)注重理论素养提高,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 理论素养是进一步理解事物的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促使人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乐理、和声、音乐史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辅助,同时也需要具备对生活感悟进行提炼的能力。这不但要求钢琴教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素养。具体在钢琴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观摩、班级授课等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如在讲授钢琴理论知识时,可以采取班级授课制,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模式,不定期地采用观摩教学模式。提高理论素养是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实践良性运行的前提,授课方式在教学中的变化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结语 当前,钢琴因其适用性早已成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虽然钢琴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断的扩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如钢琴人力资源继续教育缺乏,从声乐、二胡、作曲等专业转岗过来的钢琴教师缺乏业务培训,钢琴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而忽视情感与曲目背景的把握,师生沟通不畅,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薄弱,钢琴教学与师范教育实践脱节等。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该怎样应对,作为高师钢琴教育的工作者与科研人员有必要对其分析研究,寻找合理路径。在寻找路径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从课程设置、师资规划、技巧与理论结合方面考虑,又要从授课模式、生源类型等方面考虑。我们要在转变钢琴师资队伍观念上下功夫,也要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制定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钢琴课程具体设置;不断完善招生制度,吸收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专业生源;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同时注重师生理论素养提高,不断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

钢琴课教案篇(5)

一、加强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一方面承载着教材使用与教学进度的决策的使命,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执行者。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的弹奏水平和提高知识水平为目的、以教学规律和教育实践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衔接,根据具体教学任务设计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掌握好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有节奏的掌握科学方法,只有更好的针对学生的思路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节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教材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保证教材知识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实践中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融入大量实用性内容,不断完善教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完善自己理论水平。将钢琴教学的抽象规律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相融合,根据实际需要改善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套更加合理与实用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设计钢琴集体活动课《茉莉花》的教学思路时,可以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围绕主体设计一个情景,通过视频欣赏、音乐游戏、结合教师的右手示范,这样的教学方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钢琴学习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案才更具合理性与实用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在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授课方式作为补充,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教学手段、邀请家长或者社会相关人员旁听建议方式、以及学生间相互评比的方式等来提高授课方式的多样化。还可以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不定期的开设专题讲座和专家座谈,讲座和座谈形式可以是理论讲解,也可以是学术交流,题目的选择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主命题,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和发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学生当场弹奏,教师和专家点评,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演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普遍参与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数码钢琴、手卷式电子钢琴、打谱软件等高科技产品代替单一的传统钢琴教学,这种丰富多彩的音效、多种弹奏形式功能可以为传统钢琴课堂教学增添许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的手指示范一目了然,避免学生理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钢琴课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59-02

随着"职教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深化,我们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的调查研究,走访了邻县的十几所公立私立幼儿园;跟随学生下实习幼儿园尊点学习;参加福州市学前教育专业任务与职业的能力分析会。我们感触颇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 , 在对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实施等的阐述中 , 不仅赋予幼儿园艺术教育以新的理念 , 而且对幼儿园教师艺术专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现阶段职校学生在幼儿园教学中钢琴技能存在几个问题。

(1)钢琴弹奏基础普遍偏差。手型不规范,五个手指独立性弹奏不够,甚至有个别学生双手简单配奏都不会,只会单手按键。

(2)对简谱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好,幼儿歌曲伴奏的编配、设计不够熟练。弹唱技巧没掌握,边弹边唱效果不佳。

(3)不懂得充分利用键盘等乐器组织教学,在课堂上钢琴利用率较低。

(4)弹奏过于僵硬,缺乏音乐的感染力,与音乐其他技能相结合脱节。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就我任课的钢琴谈几点看法。

1 加快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的步伐

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职校钢琴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编制课程和实施教学时应以满足儿童音乐教育要求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技能的提高为前提。以使学生既符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需要 , 又能达到中职学校人才教育标准。因此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中职学校教学大纲》为根本 , 深入调研 , 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 调整教材方向 ,注重内容、方法的选择。

我们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外,第二学年可直接进入幼儿歌曲弹奏。用的教材就是现行幼儿园中小中大班音乐内容,既包括在幼儿教学中唱歌、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律动,舞蹈、打击乐器等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尊点学习"中,我们常看到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不慌不忙地弹奏一组和弦,闹哄哄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幼儿起立;弹奏下行,幼儿坐下。这就是利用钢琴组织常规教学。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小班的幼儿几乎都能配合教师的乐器指令。比如弹奏《小星星》――收拾玩具。《拍手歌》――整理队伍。《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就去小便…这些都是学生在见习时听到的音乐。在钢琴教学中选用这些音乐,不仅能引发学生弹奏的兴趣,而且学生能充分利用钢琴等乐器组织教学,保护自己的好嗓子。

2 加强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习

首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弹奏姿势,良好的手型。严格要求学生在弹琴时不翘起二郎腿、不弯腰驼背等不正确的姿势。手在弹奏时的基本保持弧状,拇指与小拇指成一直线,拇指是用指端外侧触键。弹奏动作放松,自然。因为学前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老师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学。不良的示奏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合理分配练琴时间。每天要定时定量完成弹奏任务。鼓励优生监督差生陪练,分组练习。第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理性的练琴方法。由于钢琴是一门技能课,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的练也是非常关键的。在练琴中做到认真读谱,动脑子慢练,力度处理,反复弹奏难点技巧等等。只有这样练琴,才可以事半功倍。②教师按照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

3 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入校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过钢琴或电子琴,有的甚至没有见过琴。她们几乎不认识五线谱。就是简谱也是一知半解的。因为幼儿歌曲多数是简谱版。个别幼教生键盘弹奏技巧还不错,一碰到简谱的歌曲就无从下手。因此在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不仅要学习五线谱,还要补充简谱的学习。在上第一节钢琴集体课时,我就对学生解释钢琴弹奏是全身心的运动-- "目看谱,口唱谱,心数谱,手弹谱,脚拍谱"首先眼睛看懂谱是关键。很多学生畏惧钢琴弹奏,其中一个最大原因是看不懂谱。除了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外,加强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技能的训练,对提高钢琴弹奏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制定合理、科学的钢琴考核方案

在调查幼儿园教师音乐专业技能现状的基础上 , 由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与音乐综合、舞蹈、键盘等技能教师合作 , 科学的制定学前教师专业音乐技能与考核总方案和分学科技能考核方案 , 使各方面教师既有各自的任务目标 ,担负相应的教学职责 , 又明确相互间的关系 , 相互协调配合 , 共同实现钢琴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钢琴考核:钢琴集备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数量,达到规定的学习程度方能参加考核。考核内容根据各年纪教学进程确定。考核要求;第一学学年,侧重基础技能考核,规定两升两降内音阶、琶音、和弦选一组弹奏,练习曲、乐曲、教材弹唱歌曲各一首。第二学年学生除了完成规定曲目,侧重于"弹唱"、"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考核。(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考核内容及考查方案如下)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加快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的步伐,有利于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职校钢琴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强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习,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制定合理、科学的钢琴考核方案等有利于学生提高钢琴弹奏水平,充分利用钢琴等乐器组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钢琴课教案篇(7)

21世纪,针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呼声愈来愈强烈。高等学校各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分科过细的现象,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严重脱节,在此背景下,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大众所关注。

一、课程整合是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课程整合是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1]

审视当前高等音乐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多数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在教学中能唱不能弹、能弹不会唱,会五线谱正谱伴奏而不会简谱即兴配弹,或只会弹奏教师教授过的歌曲等现象比较普遍。广大教育者多将上述原因归结为重视不够、课时量不足,从而引发将钢琴即兴弹唱独立成一门课程的强烈呼声。

其实,多数高等院校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已经分设了声乐、钢琴、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这三门课程。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学时分配都投入颇多,对此,我们不禁要反思:钢琴即兴弹唱到底是何种技能?是只要会弹自然就会弹唱,是侧重唱还是侧重弹,还是需要弹唱并举?如果需要的是即兴弹和唱结合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在声乐、钢琴和音乐理论学习中协同培养并结合实践训练完成,也就没有必要增设一门新的课程。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备自弹自唱能力是声乐与钢琴课共同的课程目标之一。[2]因此,不仅不应该从现在普遍开设的“即兴伴奏与弹唱”中将“弹唱”分离出为独立的课程,而是需要将现行的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内容有机整合到钢琴课和声乐课中。

音乐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理解为将音乐教学中已设置的相通和相互关联一些课程,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进行重组,发挥学科课程间的合纵连横作用,以利于学习者有效理解吸收转化为综合性能力。课程整合的方式在《课程纲要》明显地予以贯彻,例如《课程纲要》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就是由原来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合并而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是将“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和“复调音乐基础”这三门课程合并为一体的。[3]除了合并的方式之外《课程纲要》中还体现了“整”的方式,例如在《(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将注重和突出“为歌曲配弹伴奏能力的培养”调整进入钢琴的课程目标,明确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4]因此,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一味地增加课程,而是有“整”有“合”,通过课程整合达到课程之间协调与配合更科学地完成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因此,课程整合是当前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二、课程整合是钢琴即兴弹唱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钢琴即兴弹唱是集合了钢琴演奏、声乐演唱、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技能。其包含的教学内容广、跨越学科多,借助“课程改革”通过对现行培养方案中设置过细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有效地消除课程之间的隔阂,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具体到钢琴即兴弹唱来说,建立以钢琴和声乐的教学为主体,构建融音乐理论学习与边弹边唱技能指导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将即兴弹唱能力培养融入声乐课训练

高等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培养高水平的歌唱家,而是着眼于未来从业者的教唱能力、课外声乐活动的辅导能力。鉴于此,声乐课教学在演唱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展开“弹唱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在声乐课堂进行发声练习时,变革教师弹、学生练的习惯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边弹边唱的练声方式,在声乐课中融入弹和唱之间配合和协调的训练,学生在此种练声过程中领会了有关移调与实践的转化,实现“弹”和“唱”有机结合,贯彻了音乐学科课间的整合思想。

(二)将钢琴即兴弹唱能力培养纳入钢琴教学中

多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方案,是将钢琴和钢琴即兴伴奏设置成两门独立的课程。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已经提出了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能演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能胜任基础钢琴教学、能辅导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具体教学实施中要“与声乐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5]相对于以前的标准来看,对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要求根据实际有所降低,不再以演奏技巧高、难度大的钢琴作品为该课程主要目标,而且将伴奏能力和弹唱能力纳入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是为学生将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能力的需要而做出的改革。

(三)有机地将钢琴即兴弹唱与视唱练耳、基础和声等基础理论课综合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根据实际可以将乐理、和声、曲式、调性等理论课程同弹唱技能训练相结合。视唱练耳课教与学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视唱旋律的同时弹出钢琴伴奏,横纵音响同时进行,将和声、视唱、听音、弹奏等融为一体,使视唱练耳也包含着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对于习惯上归类为纯理论性课程的“基础和声”,其教学内容针对学生钢琴实践能力理论支撑的需要,也可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教学中增加键盘和声配置的内容与应用,鼓励学生课内外边唱旋律边弹奏和声序进,突破实际弹唱中的难点,达到实践与理论结合提高编配能力的目标。

结语

钢琴即兴弹唱是音乐专业中反映多学科交叉与相融的一项综合性技能,是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任。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关注实践性、创新性,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时间将还给学生用于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和社团活动,使得本科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课时总量在逐步减少。教育部2012年新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已颁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也会加大深化力度,而贯彻课程整合模式以形成学科课程教学合力的措施是解决当前课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钢琴课教案篇(8)

高校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完善与改革,使钢琴教育不仅仅进行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而是同时进行了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等教学。德育教学重要性的增加,使近几年高校提高了对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互动与有机结合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并研究出了几种有效的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实现了学生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同步培养放,所以实现高校钢琴家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实现它们互动与融合途径。

一、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互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融合不深入

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够深入,多数高校钢琴教育中德教育都还一直处于浅层意义上,根本没有渗透到钢琴课堂教学中。如很多高校都仅仅在教室、走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字画,没有直接进行德育教育,及时有也只是偶尔在课堂教学提及相关道德高尚的人物故好,然后简单鼓励学生向品德高尚的学习和发展,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德育教育,其德育教育深度远远不够,使德育课程的设置等同虚设。

(二)德育教育方式老套

虽然教育制度改革有提到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力度,并提出了相应教育方法,在一些高校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很多高校进行钢琴教育时,依然将德育教育贯彻到钢琴课堂上,并且使用的教育方法也很老套――“照本宣科”式教育法,不但没有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反而让学生更加反感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高校钢琴教育中难以贯彻下去,不利于钢琴专业学生的健康学习和发展。

(三)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难以有效践行

大学生接受十几年的教育,可以说从小学就一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随便一个大学生都能将德育教育中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说得头头是道,由此可见大学生并不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但他们却很少有人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并且有的大学生还做出有违道德、公德和价值观的行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难以得到有效践行。

二、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互动融合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第一,高校要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和道德素质高的老师,并在培养过程中转变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而实现从老师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内容包括:现时代教育模式及方法(如翻L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等),钢琴弹奏专业知识技能及其它乐器认知能力(如现代流行钢琴弹奏、不同乐器弹奏技巧),思想政治教育及行为培养等;第二,老师要将德育教育贯彻到钢琴教育中,通过钢琴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即增加德育教育在整个钢琴教育中的比例,并利用生活实例来实现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与融合。

(二)提高钢琴教育中学生正直个性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一,老师要做好道德高尚的榜样,即在钢琴课堂上要平等和民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高的道德素质,进而达到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二,老师要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变化、对钢琴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等,透过这些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根据了解的结果,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钢琴教学方案;第三,钢琴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供学生学习,并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学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发活动与融合;第四,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平时演奏的习惯,每一次的练习都当做一次演出,逐步前进;第五,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个细节、每个音符的学习任务,以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行为处事习惯的养成。

(三)改变授课模式

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式”授课模式,积极引入集体授课与班教学交叉进行授课模式,以实现对学生钢琴艺术技能及艺术气息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钢琴学习需要及个性形成。具体转变措施如下:第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即知识理论课一起上,钢琴专业分层上,这里的分层是按照学生钢琴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对其进行教育,并在每一层钢琴教学方案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如《闪闪红星放光彩》 钢琴演奏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钢琴曲讲述关于红军长征等故事,以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第二,老师要合理使用趣味教学方法,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前期选择简单的钢琴曲目供学生练习,后期再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钢琴曲目供学生练习,这样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钢琴演奏,以达到视听的完美组合;第四,老师还可以将简单和难的钢琴曲子交叉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实现钢琴教育和德育教学的完美统一。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德育教学在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的重视,实现高校钢琴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道德素质培养同步进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所以高校不但要提高师资团队文化修养和学历水平,还要加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力度,以实现他们学生榜样的功能,进而实现对学生钢琴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和两者之间有效活动与融合,使高校钢琴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佳.谈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黄河之声,2011,(04).

[2]金克华.试析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群文天地,2012,(16).

钢琴课教案篇(9)

引言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形式采取的是班级或合班授课制,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十多年来,高职的钢琴教育在授课体制上从个别授课制转换成集体授课制,与传统的钢琴教学剥离并形成有特色的班级电钢琴集体教学体系。

一、高职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的矛盾

(一)钢琴教学需要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与庞大的受教群体的矛盾

因人的个性差异不同,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钢琴自从产生教学需求以来,都是以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展开教学,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对一授课的模式基础之上的。钢琴课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回课”,是教师在听、看学生弹琴的过程中传授教学内容的。高职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追寻自身的发展规律,突破一对一教学的师资局限性,才能提高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标大纲要求教学目标。例如江苏某高等师范学校共有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400余人,专任钢琴教师只有12人,师生比例是1:200。学校只能安排班级集体授课制,教师的教学压力可想而知。高职钢琴集体课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钢琴技能课外练习要求与高职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矛盾

《钢琴》课作为技能训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引导督促、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法则。“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有一定的道理,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要求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练习。《钢琴》只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若干技能课程之一,还有五类其他技能课程,这些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都需要足够的课余时间反复练习。理论类课程更是本专业学习重点课程。高职学校每天的作息时间表留给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有效时间不足2小时。根据对江苏地区三所高等师范学校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每星期的练琴次数平均为1.8次,每次时长约45分钟,练琴时间远远不能满足钢琴教学需要。

(三)钢琴集体课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主动学习激励机制的矛盾

1.评价方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集体课考试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自主评价,属于“非教考分离”科目。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评价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能有效地给予消极学生考评压力。

2.评价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成绩由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和平时成绩(占30%)组成。在钢琴集体授课的教学环境中大多数老师给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出勤率,而没有将学生的平时“回课”成绩和实践能力纳入平时成绩参考依据,这样的学生的平时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期中的考评经常被忽略。

3.评价内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评价内容应该参照新课标大纲教学要求。如预科段侧重考评钢琴基础练习曲和不同体裁的乐曲,专科段侧重考评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弹唱能力,但目前的考评内容多数为任课教师钦定,过于随意。

二、高职钢琴集体课实行“点面”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点面”教学模式的含义

“点面”教学是在集体授课环境中“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形式。在钢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立若干学科先进代表的“点”影响身边所在小组同学的“面”,同时协助老师在课外完成本组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精神“自主、合作、探究”。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点面”教学模式的构建

1.建立班级中的教学组织。首先,选出钢琴课代表(可以学生自行选出),要求是组织能力强,有责任感,钢琴学习成绩良好。其次,设定若干教学小组组长为“点”(教师任命),这些同学必须爱好钢琴,自主学习能力强,是班级中的先进代表,可以作为老师的教学助手,每班可以设立5~10个“点”。最后,以“点”设立对应数量的“面”,其余学生自主选择在哪个“面”中,可以根据相互的关系(宿舍、密友、同乡等),方便课余一起练琴,形成互助学习小组。这样班级的教学组织“点面”形态就此形成。

2.调整钢琴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高职的钢琴集体课授课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集体统一授课(占绝大多数),有小组合作教学(没有课程标准),也有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根据目前教学环境下,实行“点面”的教学模式可做如下教学安排:

(1)钢琴理论研讨、案例分析、教学目标呈现和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等应在集体授课下展开教学。集体授课节约教学资源成本,解决实际教学“粥少僧多”的困境。这是全面教学的“面”。例如在教学“钢琴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编配的步骤”时,就适合集体授课,能用课件教学效果最佳,这是学生共性的需求。

(2)在钢琴弹奏的示范和“回课”的环节采用小组授课形式。在小组上的教师示范可以让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懂,问得明白,这是每个小组的“面”。人各有异,每个小组因人的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力所能及的教学任务,这是学生的个性需求。各小组的课外“回课”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师课堂时间。如果让每个同学都在课堂上向老师“回课”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3)在练习的环节要给各个小组的组长――“点”上小课,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确保所有组长都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些“点”是“画龙点睛”的“点”,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的延伸靠这些“点”去完成,他们是学生身边随时的学习顾问。

钢琴课教案篇(10)

二、程序的操作过程

我国传统教学主要采用钢琴技术作为教学中心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与此不太相同,但是也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本设计的教学方法超越了个性化教学模式,更加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能够在钢琴文化认知、情感以及技能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针对A模块的学习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完成A类模块的学习后,可以自行选择B类模块和C类模块的教学,针对主修钢琴学生,要求继续学习B类模块和C类模块,副修钢琴学生可继续学习B类模块。弹性教学理论与个性化教学理论部分相似,重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采取多维活动进行多维表征,深入而全面地获取知识,在教学方式中包括弹性上课教学、弹性作业及弹性评价。所谓弹性上课在前文已经提高使学生自由选择模块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体现出教学的多维互动性和灵活性。所谓弹性作业就是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依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体现出学生个体差异间的尊重。所谓弹性评价,就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并不是采用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而是采取合理教学、研讨、发言或者是辩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体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及多途径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弹性教学方法,把学生、教师、教材和媒体连接在一起,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情感和认知的互动。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认识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钢琴教学环境,,如可以采用钢琴音乐情景与教学法结合充分体现出情景认知理论,为钢琴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保证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创造合理的钢琴音乐环境才能得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采用钢琴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在钢琴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作为教学媒介,充分利用钢琴教学中所包含的音响、文本的材料扩大教学空间,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典型案例的分析中,使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准确掌握教学内容。钢琴案例教学法发展到现在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讲解一些钢琴的典型案例,来使学生进行研究等,重新分析和组合案例进而得到新的见解。教师还可以重新整理已经分析过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创造,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在渐进式的教学中构建新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弹性教学和个性教学在钢琴教学的重组中,教师还可以充分采用微格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一般的教学理念相比,更加多元化,能够为钢琴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教师在设定好基础钢琴教学内容后,请学生来进行教学,形成一种较互式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作为中心,重点研究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了师生合作的优势,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是提高学生钢琴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

钢琴课教案篇(11)

20世纪80年代,钢琴集体课教学就在国外兴起并得到普遍重视。随着日本新型音乐教学系统和美国音乐院校中“钢琴实验室”的成功开发运用,使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势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充分显现,得到各个学科有音乐爱好的学生的广泛喜爱和运用。

一、钢琴集体课教育活动素质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一)钢琴集体课教育活动是普及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诉求

2008年起普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全部开展艺术类课程教育活动。把钢琴集体课即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中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是集传统钢琴技能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以及由多数人集体课形式为一体新的教学方法形式。这种新型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专业设置的多样性,比如舞蹈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等的开设,其教育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就更加显得重要。

(二)钢琴集体课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载体

钢琴集体课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缓解紧张和繁重的专业学习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倡议发起的“ 8+1 >9”的音乐优化智能训练、上海交通大学针对研究生开设了钢琴集体课教育活动等。对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通过钢琴集体课学习弹奏技能的培训,可以增强专业技能,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利用钢琴集体课课堂教育活动系统的学习钢琴的演奏技巧和方法,演奏教学形式可以扩大大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在识谱、乐理、视唱、欣赏、弹奏技巧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为将来就业提高职业技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能为大学生艺术团输送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模式构建

(一)针对不同特长,分层次艺术教育模式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的特长参差不齐。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状况,在教育对象上有所区别是必要的,如,初级教育层次:对于那些艺术文化基础比较低的学生开设基础性常识课程班,通过钢琴赏析以及钢琴艺术文化讲座等形式完成教学。中等教育层面:对于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艺术特长的学生来说,通过开设特长技巧训练提高技能,经常参加学习教学班,以学校舞蹈队、器乐、声乐、合唱团、队为载体等完成集体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在普遍接受艺术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高级教育层面:针对有基础的学生开设技术强比较强的钢琴技能班,拓宽大学生素质能力。

(二)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魅力式艺术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各方面条件以及技巧掌握进程等方面,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能够不同对待。钢琴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钢琴集体课教学质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钢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个人魅力的表现作用。如举办“钢琴音乐教师演奏会、钢琴大奖赛”等,让学生参与表演,这样就能督促和引领学生刻苦学习练习钢琴曲目,起到楷模和追星的作用。音乐教学不同于用“模具”制造产品,在对学生意志培养、思想教育教学几个方面,显然和专业课比较不具有优势,而钢琴教师魅力教学艺术恰好具有长处,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三)相互融合构建音乐教学与音乐艺术教学模式

艺术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模式是有区别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艺术教学模式是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的,前者从科学性的角度审视教学过程,从形式上表现出来具有固定的、刻板的特征教学模式,撇开了教学中不同教师的个人风格的演奏。后者则侧重于从艺术的角度审视教学的全过程,形式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能够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个人艺术才华。

三、普通高校钢琴集体课素质技能培养的技巧

(一)传承艺术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钢琴艺术修养的训练

传承钢琴理论知识是音乐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的基础教育。钢琴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形体的艺术,它是音乐的长短、高低、节奏等的变化和发展,是一种总体的音响变化。纵观钢琴艺术发展的历程和历史,以及钢琴艺术实践中风格的创作特征,包括不同时期钢琴作曲家的思维作曲方式,都能直接地领会到音乐的本质和时代色彩。比如演奏巴洛克音乐,首先让学生会“听”,在头脑中要树立起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歌唱的基本概念。其次要使学生会“唱”,对每个声音唱出典雅高贵的声音;最后要使学生会“弹”,使每个音符清晰连贯不间断,并且把“听”、“唱”、“弹”相互协调起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二)教师用肢体演奏,培养大学生钢琴演奏风格的训练

钢琴演奏风格不纯粹是理论上的问题,而是很重要的实践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它是教学和演奏密切结合起来的技能实践问题。在对学生教学的第一节课,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演奏风格概念。对于钢琴曲目,要严格地界定每一首乐曲所应当具有的演奏方法以及演奏技术问题。只有融合技术把钢琴演奏风格概念引入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在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钢琴演奏风格概念,最终达到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要求。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弹奏技术触键的训练

钢琴教学触健的技能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通过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熟练的掌握各种单指、多指等演奏方法,正确运用连音及非连音弹奏时速度快慢的问题,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的最后变奏,要求手指的触键速度要很快,力度集中在手指尖,要弹出漂亮的非连音来。钢琴弹奏技术在演奏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钢琴演奏中技术的运用必须服从于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的需要,让学习知道技术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