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探析

时间:2022-04-12 10:49:30

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探析

体育教育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学科,它在具体实施开展过程中高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克服。

一、我国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各大高校进行了体育教育改革,为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正在积极革新与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各大高校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流于形式,教学目标严重脱离“以人为本”指导方针,教学方法没有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等,这些问题给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形式化明显。不少高校在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下,打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纷纷改革了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改革进行的并不够彻底,或者说仅流于表面,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调查研究发现,各大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依旧重视应试教育,严重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素质的锻炼。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将学生当做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未能激发到位,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体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仅提供几种简单的体育运动方式,让学生从中随意选择,自主练习。学生在体育实践课程中不能学习到基本的运动技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训练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没有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此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体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脱离。由于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思想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致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明确,并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契合。当前,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新体育教育课程的改变,依旧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使得其教学目标僵化、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质量以及效果不佳,教学目标不具备较强的导向和激烈作用。二是教学目标单一,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将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体育技能训练作为重点,使得体育教学目标放在了学生体育成绩上,严重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而导致体育教学失去了“以人为本”理念应有的价值和内涵。教育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指导,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就要树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学目标不能契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将会使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该项理念将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得体育教学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二、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方法策略

(一)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为此,高校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第一,在体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自身摆在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理论学习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第二,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体育实践教育,加强体育实践教学。为此,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训练活动,并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训练,让学生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实际建设中落实,不能是学校的面子工程,须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践行该项理念,使其得到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该项理念的作用,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目标作为体育教育的方向和指导,应落实在各个教育层上。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由于自身的单一性,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而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要以相对稳定为主,设置好相对区间,以教学内容为主针对性进行目标分类,设定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比如可以分为知识、体能和技能等,然后在此分类基础上在对目标进行分层,比如分为识知、理解、具体应用、创新或者是更低、更细的教学目标。这样细分教学目标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进而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另外,教学目标要全面。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不能仅仅局限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或者让学生学会一项基本的体育技能,它追求的应该是认知、技术技能以及兴趣培养等多项目标的内在统一,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到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专项体育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发挥体育所具有的潜能。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从追求“育体”积极转变为全面追求“身心健康发展”,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全面性原则,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挖掘育人的价值,让学生的人格、情趣以及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结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学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一种有效途经,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认识自身不足,超越自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发展自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奠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基础。因此,高校要切实推进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能流于形式,将“以人为本”当做是面子工程,在体育教学中要处处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科学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施友民.“以为人本”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渗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1:80~82

[2]陈淑奇.新课程下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6,5:94~95

[3]汪孝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浙江体育科学,2011,31:17~20

[4]陈空清.“以人为本”教育观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3:75~76

[5]林蔓.以人为本,转变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J].体育师友,2013,4:31~32

作者:刘全福 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