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探索3篇

时间:2023-01-30 16:43:57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探索3篇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1

学徒制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为各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与发展,采用校企联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我国的这种教学模式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在实践运作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完善。本文将针对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解决对策,力求达到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很多正在尝试并推广以就业为导向,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半工半读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灵活地选择工学交替的具体方式。学生既可以先在校集中学习,然后进企业实习;又可以采用工学多次交替,学习与工作并行的学习方式。为方便实施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中职院校也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然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从学校方面来说,有的学校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协调,致使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企业参与,没有相应合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制约了定向人才培养的高效进行;教学计划陈旧,不能做到灵活调整、与时俱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从企业方面来说,有些企业对在校生到企业实习有颇多顾虑,不能放手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训;由于企业与校方沟通不足,双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致使对学生的教学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有的企业给校方派遣的指导教师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学习质量。校企合作,增加彼此的沟通了解,寻找双方利益共赢的合作模式才是现代学徒制推行的关键问题。

二、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走向与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方责权

每年汽修专业招生工作完成后,各校企合作企业会根据学生的意愿与自身用人需要,与学生和校方签署三方协议,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习待遇和毕业后就业等方面内容,学校、企业和学生在这其中分别要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同时,校企之间也要签署一份深度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的协议,明确双方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细化各项制度,规范各项具体操作的工作流程,有效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利益。

2.重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模式

学校结合企业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问题,转变以往先在校学习三年理论再进企业实习的单一模式,对学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构,将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为“电气设备”“底盘”“发动机”“快速保养”四个核心学习模块。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是以企业为主,工学交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将各核心模块根据对应汽修专业岗位实际要求分别进行系统化分解,整理出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并逐步实施。例如,在第一学年,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校教育为主,参观学习企业文化为辅,初步了解标准工作流程,为后面学习打基础。第二学年,开始实施模块实训和轮岗实训,强化操作技能。第三学年,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此外,在企业实训期间,由企业派遣技术熟练的师傅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一师多徒与一徒多师相结合的师带徒形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到顶岗实习阶段,要采用一徒一师的带徒形式,方便进行细致的技术指导。对于学生的考评工作,在校课程学习部分,以学校评价为主,在企业学习部分,以企业评价为主,建立校企共同考评制度。

3.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模仿汽车4S店模式,建设仿真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针对各学习模块,建立高标准的汽修车间,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学活动开展,提升教学效果。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协调后,可以尝试将企业实体汽修店搬进学校,对内方便学生实训实习和教师培训,对外可以承担企业的部分汽修业务,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到实际汽修工作,扎实所学汽修知识。经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较高,毕业后很快便可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汽修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强的专业。中职院校需顺应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汽修人才。

作者:郭景娟 单位: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2

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作用。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主导模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我国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起步较晚,但目前教育界以及企业界已经开始进行重点关注,一些应用实践也已经逐步展开。本文针对中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捡选了汽修专业在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1、现代学徒制概述

现代学徒制与古代学徒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古代学徒制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它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育人方式,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注重了学徒权益的保障,同时兼顾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不但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使得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实现了完美的对接。目前来说,各国在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实施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本上来说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来实行的。现代学徒制最早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在二战后逐步形成了配套的国家制度。目前,现代学徒制在德国已经普遍开展,制度与规范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与完善,企业在其中的参与度极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学徒制参与率高达9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现代学徒制成就了德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美誉,为德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在英国,学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几百年的时间内也几经沉浮,而现代意义上的学徒制,是英国在上世纪6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今,英国把开展现代学徒制作为实施国家技能战略的重要途径,2009年2月5日,英国政府了《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这是近200年来英国首次对学徒制专门立法,为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现代学徒制探索,到90年代初期实施崭新的学徒制改革计划,构建自己的现代学徒制,再到21世纪初对现代学徒制进行革新,英国现代学徒制逐步健全、完善,成效显著。意大利建立了全球教育层次最高的学徒制,以法案形式规定学徒合同同样适用于博士研究生。目前,大多欧州国家都建立了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系统。根据欧盟2012年的报告,在27个欧盟成员国中,在中等教育层面开展了严格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国家有24个,另有14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广泛意义现代学徒制。据统计,在中等教育层次,2009年欧盟共有学徒370万人,另有570万学生在学校主导的工学结合项目中也参加了企业培训,这两类学生的总数约占全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85.2%,占全部中等教育学生的40.5%。世界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现代学徒制也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2、中职汽修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中职汽修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汽修人才的缺乏而设立的一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是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之一。汽车维修是一门具有较高技术专业性同时又需要丰富经验积累的工种,再加上我国当前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才缺口较大,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快的输出高质量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普遍需求。现代学徒制在国邵国锋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领域所产生的显著的成效,为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虽然目前我国在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自来就在技工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良好的学徒传统、有过正式学徒体系和相关改革经验,学徒制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一直广泛存在。因此,中职院校在汽修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既有必要性,也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模式

3.1选择优秀的汽修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对象

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校企合作之上的,根据不同的情况会存在两个主体间主导的不同。就中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依然是以学校为主导的,因此,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的基础与关键。对于合作企业的选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首先是规模,只有上规模的企业才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及稳定的发展基础来支撑实践教学的需求;其次是技术实力,只有技术实力雄厚、技术能力突出的企业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使学徒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汽修技术;第三是态度与责任心,只有一个态度明确,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将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有效实行下去,而只有认可现代学徒制、了解现代学徒制、有态度与责任心的企业,才能确保校企的合作能够取得成果并持久下去。目前,我国一些学校与企业已经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验和做法,如无锡商院与北京华恩投资联合成立的爱亲学院;无锡市高级技术学校与德国博世公司的校企合作等。

3.2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课时的安排

校企合作要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的理论性优势与企业培训的实践性优势,而这两种优势的结合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也就是说学校与企业要共同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课时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就课程设置来说,毫无疑问,校企合作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发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企业可以将现实的工作任务带入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加强教材知识点的实用性,而学校可以发挥理论教学的优势,围绕教材知识点进行理论教学的深化与发散,实现真正的理实结合。课时的安排,要统筹好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各自计划,并要兼顾学徒教育的特点。学校与企业可以各自提出自己的课时安排计划,然后双方再进行最终的整合,而最终的整合应以学徒教育的成效为中心来进行。

3.3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的相互整合

学徒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带,因此,教学与培训的人力资源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相互整合来提高自身的能力。首先对于学校来说,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进行学校的教学工作,无疑可以起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效果。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丰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让理论教学更具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的输出。同时,接触更多的理论课程对于企业技术人员自身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次对于企业来说,让学校的优秀教师深入到企业日常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知识与技能结构,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更合理;同时,学校教师通过在生产第一线的观察与实践,可以有效的改善在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有助于现代学徒制的成果输出。

4、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院校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如何开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与探讨。但纵观西方各国在此方面的成就,这个趋势是可以肯定的。而我们所要做的,还是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让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逐步健全与完善起来,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体系。这样的工作,就不是一所院校或是一个专业所能做的,但可以从这里开始,从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开始。

作者:邵国锋 单位:首钢技师学院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3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比单一的职校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率为世人瞩目。由于当前国内尚缺乏职教配套法律和资金的支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遇到了“职校热、企业冷”的发展瓶颈。笔者以学院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为案例,探索了以中职院校为主体,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资深技术人才和工匠,建立校内带教师傅队伍,以校内企业仿真情境多元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培训功能,阶段性部分替代企业学徒的初、中级培训效能,实现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与职校的双元教育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中企业培训的内涵

中职学生因其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其培养目标一般定为初级技能人才,培训内容不求知识的系统,强调以技能为主。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受教育者“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构建了其所学的利益驱动机制。工学结合的学徒培训过程补齐了学生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与技能的空白,接地气的企业实践有助于学生熟悉社会、感受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1.学徒制中企业培训的基本内容

由心理学原理可知,人类获得的知识由显性和默会两种知识组成。显性知识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等来表达。默会知识是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例如汽车维修专业工作的工作经验、判断能力和操作技艺等难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获得,只能靠在生产实践中师傅的口传手授和学徒的步步模仿、用心领悟以及身临其境的历练来获取。企业学徒培训的内容包含显性和默会的知识,其培训的重点为默会知识的建构。经对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分析可知,企业学徒培训的显性知识为新入职员工的应知应会、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等内容。默会知识则包括工作经验、技能提升、职业敬畏意识、客户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养成和企业约定俗成等内容。

2.学徒就业压力激发出的向学动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与生活的压力会迫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规矩行事。国内职教“先学习、后就业”的培养模式和中职学生免费就读的待遇,令中职学生感受不到社会就业的压力和竞争,缺少利益驱动的学习导致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而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企业学徒身份的签约定位和工学结合的企业培训,可令学生直接体验到就业的艰难和生存的意义。由此可使学生明确职场发展方向,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普遍会形成足够的学习动力。这种持久的学习动力构建与激发学习的环境是学校教育所短缺的,只能在学徒制的企业活动中获得。

3.职业素养与价值观的养成

近年来随着国内进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单纯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升级的发展需求,企业多样化的用人需求倒逼职业教育尽快实现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构建养成的关键期,单纯学校的教育、过少的社会信息获得,很难实现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纠偏效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进化,可使学生深刻体验社会并获得全面的社会信息,通过企业培训和社会实践具备相应任职需求的职业素养,也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正向构建和提升。

二、校内企业仿真环境设计

为突破现代学徒制推广“职校热、企业冷”的瓶颈,笔者学院汽车专业以校内企业仿真环境和引进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及工匠组建校内带教师傅队伍,替代部分企业培训功能,实现学徒制模式中企业学徒的培训效果。

1.创新模式教学计划的调整

对汽修专业3年学制进行的调整为:在校学习2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每学期企业实践体验不少于1个月,企业实践体验总累计约为1年。学生在校期间,每教学周采用“3+1.5”时间安排,即:3天职校课程、“1.5天”企业化仿真训练或对社会服务。校内仿真培训由带教师傅负责组织进行,校内专业课和基础实训仍由在职教师负责完成。

2.企业仿真培训内容的设定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学习力较弱,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为主。因此,校内仿真培训内容则安排为汽车维修企业新入职员工应知、应会内容和企业生产主要项目的熟练工技能,同时辅以5S管理、客户服务、职业敬畏和企业约定俗成等默会内容。考虑到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校内仿真培训内容不求系统,以够用、适用为宜。

3.学生的入校评价与拜师

学生的天分对学习效果影响较大。为保证教学的成功率,笔者学院在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择业建议,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学习深度。为求得学徒培训的效果,笔者学院采用了双轨的拜师行为,即校方组织拜师和学生校外自由选择拜师的两种方式。校方拜师对象为从企业引进的带教师傅,带教师傅须在行为规范、知识技能、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承担起培训的责任,学校以量化考核的方式检查评价带教师傅的培训效果。

4.建立学分制仿真培训考核制度

校内汽车专业仿真培训内容以经过企业调研和带教师傅推荐的内容为主。为保证培训效果,将专业训练的应知、应会和技能提升的知识技能点量化为学分,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学习和考核,达到考核标准即可获得该知识技能点的学分。仿真培训不设考核次数限制,学生随时可以申请考核,且可多次复考,如此可以满足高、中、低不同能力差别学生的学习需求。

5.校内企业工作情景仿真建设和培训组织

为使学生在校内仿真情景中获得企业生产实践的体验,在上级主管局和学院的支持下,学院准备了24台各种二手车辆用于仿真作业培训试点,以与企业生产相同的实车操作情境保证仿真培训具备足够的训练资源。该仿真培训过程以企业生产质量标准进行,全流程模拟企业生产过程。学生按企业生产班组标准自由组合,在带教师傅的指导下,逐个技能知识点循环进行训练或进行对外服务作业。

三、带教师傅队伍的构建

笔者学院汽车专业的企业资深带教师傅的选拔工作已开展了4年多,前期仅为解决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活动,使笔者学院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带教师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迄今为止,笔者学院汽车专业共筛选、试用企业带教人员累计达60多人,现聘有全日制带教人员9人,兼职人员12人,现已形成大连地区职业院校中实力最强的带教师傅队伍。

1.带教师傅的选拔标准

企业带教师傅队伍的选聘是决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笔者学院汽车专业采用海选加试用的方式进行筛选。笔者学院聘请企业资深带教师傅入选标准为:善于表达沟通、责任心强、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德才兼备品行端正,热爱职教事业,全职从事过汽车维修专业工作年限15年以上,必须有过汽车维修厂厂长、技术主管、售后服务经理等工作任职经历,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熟悉企业培训工作等。外聘师傅到校任职后,一般须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试用,能胜任职教带教师傅工作并获得各方认可后,方可长期聘为带教师傅。

2.带教师傅职能设置

笔者学院汽修专业带教师傅的带教对象为参与学徒制仿真培训的学生和汽修专业在职中、青年专业教师。带教师傅按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划分为三个训练模块,在正常教学状态下每天各模块保持有1个教学班参与仿真训练。训练内容有关技能、经验传承及培训等,标准完全复制企业培训的初培和中培(部分)标准,训练量可等效于企业实践工作量。这种足够强度的校内实操训练,预计能够达到学生企业实践的培训目标。另外,笔者学院将带教师傅的带教面扩大到中、青年专业教师,目的在于通过对其言传身教和仿真训练,助其迅速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实训的综合工作能力。

3.仿真培训手段

仿真实景下对学生以学徒身份的技能训练,提供了近乎实战又带有保险系数(培训允许出错)的培训平台,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教师傅科学、适时地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同步组织各个生产实用的技能项目循环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仿真环境的资源利用率,相较企业学徒实践过程能明显缩短培训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中带教师傅通常采用“现场讲解法”“实操示范法”和“角色互换法”等组织训练,为巩固培训的效果,每个项目的训练中还要开展作业班组互动讲评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默会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与培训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既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也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发挥了预测监控的功能,同时起到了反馈管理的作用。为了真实考核评价现代学徒模式的教学成效,笔者学院对此采用学校教学评价和企业应用评价并行的考评过程,该评价过程由企业带教师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

1.以校方为主的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校内课程评价的功效,该专业考评采用了三种教学评价方式,即学生评价、教师(校内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评价和教学过程评价。实施这种综合化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的修正与完善,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整合的评价体系。

2.仿真培训的企业考核方式

对校内学徒制仿真培训效果评价,笔者学院采用企业评价方式,即反应评价、阶段评价、行为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其中反应评价为学徒在每个知识技能点培训后对培训内容、师傅和培训活动组织的满意度的评价;阶段评价为带教师傅每月对参训学徒进行应知、应会和默会知识的考核,并由带教师傅给出学徒的阶段性评语;行为规范评价为带教师傅、任课教师等在每学期末对学徒的参与态度、工作技能、职业行为和潜能开发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结果评价为仿真培训全部结束后,校方和带教师傅联合对参训学徒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全面检验学徒培训的综合效果和技能水平,以此为学生就业推荐获取有效依据。

五、小结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培训侧重在技能提升和默会知识的构建,其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价值观构建的作用尤为显著,已推进了向“人格本位”教育模式的进程。笔者学院为突破现代学徒制在中职院校推广瓶颈所做的改良和创新,仅仅是对其可行性方面的一个尝试,尚不能完全替代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全过程。我们殷切期盼国家尽快完善现代学徒制配套的管理机构、法律和资金保障体系,形成企业主导的职教体系,实现我国职教事业的快速腾飞。

参考文献:

[1]李道国,李贤正.学徒制在高职教学中的现代运用[J].科技信息,2010(18).

[2]万希.浅论“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5(2).

[3]毛齐明,岳奎.“学徒制”教师学习:困境与出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王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5]李江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四化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13(2).

作者: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