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4 04:04: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

篇(1)

1.1认识与走进管理实践教学设计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管理认知,提升学生对管理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学习能力。主要是带领学生进入管理世界,让学生认识管理和管理者的基本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角色,能够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以及做出管理决策。应侧重对基层管理理论的应用上,如班组行为特点、班组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包括:(1)管理游戏设计。(2)典型性案例分析。海尔的OEC、双汇和春都、TCL企业文化等管理学经典案例。(3)走访调查。上网查阅并实地调查本地某一企业面临的环境并进行SWOT分析。(4)管理名人。如张瑞敏、马云,可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企业管理人的管理理念。(5)管理大讲堂。聘请当地知名企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本校毕业现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可涉及如何提高管理技能、企业管理中的个案、管理者的成功经验、职场上的处世哲学、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与创业教育等。通过这些内容设计可以更快地让学生形成管理认知,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2提升基层管理岗位管理技能实践教学设计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在管理中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技能。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小型项目或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能力,以及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可适当选取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具体包括:(1)项目策划与项目实施。给出企业背景资料,确定项目主题,要求学生自行进行项目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分析,从而确定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方案,草拟项目计划书。在调查基础上制定出组织实施方案,制定年度招聘计划以及员工招聘方案和考评方法。(2)模拟招聘演练。分组组织一场本专业的模拟招聘会,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管理的各项技能的应用,并从公司和员工两个角度来体验招聘面试,提高学生在高压状态下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现实完整的活动策划。运用创造性思维,以欢送毕业生为主题,以十人小组为单位,策划一场文艺活动,要求制定详尽计划书,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做好沟通和协调以及活动过程中的过程控制。最后客观总结和评价每位同学在项目活动中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表现,讨论并总结经验和不足。

1.3综合管理应用实践教学设计

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打破理论与实务界限,从认知到应用、单项技能培养到综合应用,实现能力递进式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2]包括:(1)企业项目实训。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参与到具体的、真实的项目当中。例如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学院的物业管理中心参与其保洁员、保安员的培训项目。在实践中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另外也可以以自主创业的形式组建公司进行实战演练。通过企业项目实训,能更直接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责任意识。(2)企业经营与管理模拟沙盘实训。在校学生全面进行企业项目实训存在时间、资金等很多因素的制约,企业经营与管理模拟沙盘实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战略规划、资金筹集、生产组织、物资采购等环节。学生分组组建模拟企业并进行5-6年的模拟运作,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让学生在模拟沙盘实训中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整套流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2实践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1)对于认识与走进管理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重现和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某个方面,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企业管理行为。具体教学中应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项目驱动法这几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不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可结合项目驱动法由教师选择管理典型案例后布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一组得出统一意见之后由代表发言阐述,最后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评价。(2)对于提升管理技能的实践教学应采用基于ERP系统的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法和建立企业实训平台的方法。情景模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仿真现实经济中的企业管理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景中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现实企业的管理活动是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最有效的方式。具体教学中包括带领学生到校办企业或校企合作企业中参观调研;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学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参与某管理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有条件的可直接到企业实习,没有条件到企业进行阶段实习的学生可参与学生社团项目实训的方式体验管理等。

3创建并完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应逐步创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其中包括管理技能拓展的案例分析库、多样的管理游戏设计、学生社团实训项目开展与实施、ERP管理模拟仿真平台的搭建与应用和企业综合实训平台建设。

作者:刘丽娟 单位: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国珍.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创新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

篇(2)

随着时代进步,物质生活富足,伴随人们成长的游戏也不断演进,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游戏始终伴随着人们的成长。荷兰学者约翰·赫以津哈认为游戏在文化和社会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在游戏中有被规范的行动自由和独立思考,人们可以藉此发现自己的特点并将从中所得到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人格。[1]游戏理设计论与体验教学法相结合设计ERP实验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积累经验,习得能力。在实训游戏中积累将面临岗位的工作经验,理解并善于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能熟练操作ERP系统的高职毕业生将成为中小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一、游戏设计简述

游戏理论主要有四种学说:一是德国席勒的本能说,他认为人具有创造自由世界的本能,而理想的自由世界只存在于游戏中。二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剩余能量说,他认为人类完成主要任务之后的剩余能量需要发泄,这种发泄就是游戏。三是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的练习理论,他认为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而是为了应对将来生活的一种准备。四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宣泄理论,他认为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如果把学生广泛参与的实践课程理解为一种游戏,那么练习理论则恰当地解释了实验实训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游戏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则。1、角色。定义参与游戏的玩家,以及玩家的责、权、利等属性。2、行为模式。约定游戏顺利进行的流程,各玩家的参与的顺序和形式。3、游戏规则。大家一致认同并遵从的游戏行为,以此保证游戏公正、公平、安全。4、娱乐。能通过游戏行为、规则、道具或表现形式,让玩家体验新鲜感、刺激性、竞技性,从而获得娱乐。

游戏的类型有肢体游戏、桌上游戏、版图游戏、纸上游戏、群体游戏、电子游戏、益智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目前尚没有可以将游戏清晰分类的科学方法。ERP沙盘从道具、游戏行为模式来看与桌上游戏十分相识。同时它又兼有益智、群体、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ERP电子沙盘还具有电子游戏的特点。

二、ERP实验实训课程目标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缩写ERP),是一个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于1990年提出的企业管理概念。最初ERP被定义为应用软件,但迅速被广泛的世界商业企业接受后发展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ERP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内容,不但涉及到各种硬件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而且包括了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2]ERP的实验实训,既要明确课程目标,又要从能力、技术和知识层面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附加该课程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多诉求。

三、设计和实施原则

学科特点鲜明。ERP实验实训课程围绕现代企业管理,模拟企业运作,让学生参与决策、协同、调度、管理。根据管理理论、工作流约定实验实训组织和行为模式,制定实训规则。在知识上,一方面涵盖经管类专业核心知识,另一方面交叉计算机信息管理跨学科知识;在内容上将ERP的理论、软件与实训三者有机结合,按照游戏设计的理论重建体验式实训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达到系统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ERP应用的能力。

具备可玩性。采用多媒体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形象的展示企业运作的各环节。运用互动、转职、升级、博弈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大富翁”养成的历程。将虚拟货币、业绩、总结、竞技排名等与学生成绩关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该课程前置课程应做好铺垫,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参与,设计该实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可采用难易程度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等模式,让参与者有递进的空间。

体现学生主体。学生作为玩家参与ERP实训,教师仅作为观察者,对过程和结果作回溯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理解、修正、创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教师应灵活采用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法、情境式体验教学法、项目式体验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四、ERP实验实训设计

案例实验设计。根据某知名企业发展历程创建故事台本,在此背景下,将企业经历的创业—波动—稳定—危机—收缩五个阶段大事件作为学生案例实训的范例,配套贝腾公司“创业之星”软件,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的基本运作方式、基本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以及ERP在企业实施和具体应用。

专项技能实验设计。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任务,针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设置专项技能实训任务,像游戏任务存档一样预留基础数据,供学生读档并完成相关任务。学生通过专项训练,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掌握生产制造、供应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具体业务,培养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和工作特定岗位技能及团队合作等素质。

综合实验设计。设定经营管理周期和启动资金,学生4-6人组队建立公司,连续从事2至6个会计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面对来自其他模拟企业的激烈竞争,学生必须对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公司的融资、投资、生产、销售、分配等进行科学的决策,以迅速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年终通过分析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进一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制定公司策略,并开始下一年度经营运作。直至周期结束或仅剩一组队员,按照各组积累的资产总额的峰值、平均值和主要业绩评定成绩。

五、实施及效果

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效果。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发现性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或再现各种情境和机会,体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建构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3]在ERP实训游戏中,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岗位决策、执行和评价过程,得到企业经营管理不同岗位能力的训练。

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ERP实训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项岗位能力还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得到锻炼的职业能力有:规划、管理、决策、分析、沟通、协同等能力;提升的专业技能有ERP软件操作、企业管理、创业策划、职业规划等;而非智力素质包括了心理耐受、诚实守信、坚韧意志、感恩意识[4]等。(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约翰·赫以津哈.游戏的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篇(3)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2011年院级工商企业管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成果之一。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西安翻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也就是在强调专业理论和知识面之外,更要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却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结合最初的状况,总结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实训成为理论学习的“第二课堂”

在实训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使高职学生的实训课堂并没有凸显出与理论教学的不同,使“实训”变成了理论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

2.以教师引领型教学为主,学生兴趣不大

在实训这一重要环节上,教师基本上是全程参与,讲解详细,使很多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训内容失去了好奇心和参与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通过对我院工商管理2007届(83名)、2008届(51名)连续两届参与实训的134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达70.9%的学生对希望从实训中学习到的内容和实际培养的形式和内容存在较大偏差,54.5%的学生表示对实训没兴趣,仅有23.1%的学生表明有兴趣,不过仅仅是对实训平台感兴趣,而不是老师的讲解和引领。这一数据充分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所期望的提升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的诉求,这与企业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人才的需要脱节。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以上问题,通过在实训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是在“因纳特工商管理实训平台”教学中,以实训的背景介绍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简单说明的基础上,以典型的情境任务为依据,使学生“走入”情境,以情境为载体,自主探索每一情境中所面对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不断深入的情境和对实训平台功能不断地了解中,寻求目标的一系列最优决策序列,最终顺利达到预定目标。

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淡化教师的引领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的角色扮演为“辅助者”,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对于实训平台不断加深认识,对企业经营的艰辛、竞争的残酷、面临资金短缺时的焦虑以及面临单个企业无法消化的订购单时的合作等有了深入的体验,从中收获了理论学习中无法感触的方方面面,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

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在实训中的应用

1.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内容安排

“因纳特工商管理实训平台”以模拟公司实际运营为基本思路,涵盖了组织架构的搭建、公司注册基本流程、外汇买卖、贷款融资以及设备采购、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直接销售经验等众多环节;构建了商务谈判的交易洽谈系统,自动招投标管理和评价系统,实验室内容涵盖公司注册登记、公司组建和架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规划和企业战略、资金管理和资本经营、企业发展规划和商业计划书等,从企业运营模拟、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等多方面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根据软件模块、课时、专业课程目标及任务要求,划分为6个学习项目,22个需要解决的工作任务。如表一所示:

2.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实施案例

以项目2企业市场行销的任务1 “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为例,来分析如何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学生自主逐步探索、认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技能。

任务的目标是:使学生会分析市场,进行科学定价,并科学行销。

(1)任务的提出: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任务的知识说明:实训要求注意市场变化,科学开拓市场,科学选择销售渠道,科学定价。

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时,针对这次实训提出如上的任务,并给出相应的任务知识说明和提示。

如果学生要很好地解决“公司份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必须结合理论中所学的有关市场营销中对公司份额影响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训软件平台,寻找相应的需要关注的操作内容。

在该任务的完成中,需要具体关注的点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市场进入前:市场进入策略、区域选择、渠道的选择、产品定位等;②市场进入时:市场份额增长策略、市场开拓方式、产品品牌投入度、产品价格定价策略、合作方的选择、促销方式等。

(3)小组讨论:不同的学生关注到的点是不同的,接着通过软件平台每项功能的认真学习和讨论,方能将如上两方面需要关注的点一一给出,这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了解了模块的功能,并在讨论中进行交流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综合评价:这一项在该任务完成时并不能给出,只有当第2个项目的全部任务完成后,才能识别当初的决策和认识是否正确,这就体现了当前的决策对于后续决策的影响,这一具有后效性的影响,使每一阶段决策必须慎重,否则将对于整个经营的成败产生影响。

过程性的决策,直观反映在最终的经营结果中,体现了“全过程决策+结果”这一综合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多因素影响下的决策能力的训练,并能直观地告诉学生,经营成败和每一步的决策息息相关。

总 结

在以任务导向式探索、认知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变为“幕后操作者”和“任务发放者”。

首先,能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出发,最大限度地弱化教师的角色和强化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带着任务充满好奇地去探索、认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在近两年实训教学活动和学生兴趣调查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渐地在实训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要求。为学生能够快速从“学生人”转变为“企业人”作用非凡,且对于学生今后的长期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4)

ERP沙盘模拟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竞赛课程,其突出的应用性和和实践性,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利用沙盘模具,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基本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在实训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六组,模拟企业经营6年。小组的每位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运营总监、采购总监等职务。各组分别代表不同的企业,是同一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各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竞争对手的动向,决定本企业的经营策略。每一年末用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分析经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然后继续经营下一年。通过企业6年的生产经营,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二、现有实训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校经济与管理系开设的ERP沙盘模拟实训采用物理沙盘,安排32课时,其中8课时熟悉沙盘讲规则,22课时进行6年的经营,2课时总结交流与综合讲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运营规则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

沙盘运营规则涉及到市场营销与规划、市场竞单、生产线建造、原料采购、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指导教师在介绍模拟企业概况时,会集中讲解所有运营规则,然后进入起始年运营。虽然在起始年,教师带领学生做模拟训练,但是不安排投资生产线、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操作,而这部分内容又更为复杂。这就导致学生在后面正式经营尤其是前2年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各组反复说明规则或者忙于纠正错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学生分组不合理

在课程开始前就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果发现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1)某组全是男生或者全是女生;(2)一组中想做CEO的人有两个甚至更多,直接影响团队协作;(3)个别组的成员实训参与度不高,导致最后出现一人包揽全组任务的情况;分组不合理会导致有些组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全班的实训效果。

3、运营时间不易控制

在实训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部分组已经完成某年经营,等待新一年的竞单,而有一两组还在填写报表,拖延全班的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会计报表出错、盘面操作有误。例如:申请贷款没有记账、忘了登记广告费、利润表计算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检查改正。

4、破产的组较多,导致组间对抗性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常,我们把一个班级分6个组,如果因为各种情况导致“破产”只剩下三四组在经营,那么市场就会显得太过于宽松,大部分学生都在“混日子”。这样无法体现沙盘的对抗性,也达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ERP教学的创新

针对上述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适当调整实训的指导方法,并对教学的组作过程进行创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的改进内容有以下几点:

1、将运营规则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起始年运营时,按运营表上的操作步骤,分别介绍贷款、生产线购买等规则,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规则。这样就为后面正式运营,做好一定的准备。

2、增加交货时间和成品明细的记录

物理沙盘与电子沙盘不同,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实物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例如,交货后拿到应收款的总额与订单信息不符、交货时多拿走一个成品,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对此,从经营第二年开始,要求学生每次交货,都在订单登记表里记录下“交货季度”。如果报表出问题,可以把“订单的交货时间”和“应收款账期”相结合来核实每季度“应收款收现”的数额,从而确定流动资产中“应收款”的期末数是否填写正确。此外,每年运营结束,要求学生记下成品明细。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期末库存=期初库存+完工入库-交货-出售+买入”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式判断年底成品的价值是否正确。

3、调整运营规则,降低破产风险

以往,经营到第4年就有小组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选单时投广告费的策略有问题。有的组把某个市场的广告费集中在一个产品上,或者把当年的广告费集中在一个市场,最后拿到的订单却比预料中的少,导致综合费用很高。面对这种情况,在学生投广告费前给予适当的引导。首先,对每个产品的广告费做出限制。其次,根据《市场预测图》结合本组的产能,有针对性的投广告费。曾经出现这种情况:6个组里有3-4个组同时生产P1、P2和P3,为了抢到更多的订单,大家在准入的市场给三个产品都投了较多广告费。在选单时,竞争非常激烈,以至于有的组投了较高广告费却拿不到订单。后来,建议学生在三个产品中选择其中1-2个,相对集中地投广告费。这样,不仅降低了每张订单的直接成本,而且减少了综合费用,还帮助学生留下更多资金。经过几次尝试,有一定的成效,也得到较好的反响。

4、增加教学评价内容,加强考核

篇(5)

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趣味性等特点,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对于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数的教材知识点重复而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教材中陈旧的案例和应用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来说,总是与时代滞后半拍,教材理论生硬,使得课堂教学缺少生动和活力。

1.2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大都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讲授法,虽然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应用多媒体教室采用PPT幻灯片形式取而代之,有些在课堂教学上也进行了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的改进,但授课主体都集中在理论模式或案例模式,实践教学只是“观摩”而已。这种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少实践性体验模式,导致学生对企业管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往往在理论层面,只会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实际管理能力差,对企业的真实管理脱钩,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2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维

2.1企业管理课程仿真实训室的建设

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企业管理课程仿真实训室是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能力培训、知识学习和素质养成的主战场,也是企业管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地。因此,仿真实训室必须按照“环境仿真、职能岗位仿真、业务流程仿真、业务内容仿真”的原则来建设,仿真实训室要强化企业氛围,授课时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不同的企业管理者角色要求学生,仿真实训室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也要跟真实企业一样,建立企业管理规范和章程,尽可能营造真实企业管理模式。

2.2“双师型”授课团队培养

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否有预期的授课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课程的授课内容决定了必须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企业管理课程全新授课模式的基础。(1)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培训。让教师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到社会大课堂,寻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到企业,一方而是接受锻炼,服务于教学。另一方而,运用所储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难题,服务于企业。(2)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业务人员到学校来,充实课堂教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业务人员到学校讲课,指导学生学习,与校内教师共同商讨教学方法,并在理论中联系企业的实际案例,优势互补,不仅缩短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距离,同时也为企业管理授课教师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3)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教材、授课大纲重新编写,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定期选派授课教师到企业参加短期或长期培训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进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组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企业管理课程“双师型”授课团队。

2.3授课模式向项目化教学转变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任务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而不是知识的逻辑构建教学内容。因此,企业管理课程可充分结合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创建公司及对公司管理构建大型综合贯穿项目,再通过小项目和任务与大项目互相配合,将企业管理各章节内容如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计划和决策、市场营销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内容随着大小项目的进行逐步展开,全面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符合企业真实管理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挑战性,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4校企合作进课堂

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资源,以真实企业管理做支撑,把真实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嫁接到企业管理授课体系中来。校企合作是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合作,要求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课程的设置、校企两方教师教学组织与实施。学校可聘请企业专业人士走进课堂教学,同时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感受真实的企业管理过程,使企业成为学生的教学基地,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企业管理教学的实际场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使进入企业学习的学生受到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企业管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逐步培养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掌握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

3实践途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更新管理思维和方式,这就要求高职经管类企业管理授课模式改变以往纯“理论”的授课模式,要综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和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按需施教,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将企业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引入到企业管理的教学中来。

(1)要建立课程和教材与企业真实管理接轨。

教材的知识点要与企业管理同步、管理观念同步,教学工作要随着企业实体的发展和改变灵活应对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使教师授课和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与社会和企业接轨。

(2)要构建一支精湛的企业管理“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使其在企业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使其讲述的理论知识更精准更符合企业实际,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3)要建立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体系。

通过学生到企业实践和校内仿真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深化。

(4)要建立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

企业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实现管理目标更需要团队的精神和力量,而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热情,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潜能,打消胆怯等不良情绪,并让学生明确合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情境设计使企业管理课程更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情境中多角度的演练,熟练和巩固管理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在今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和素养。

篇(6)

一、引言

沙盘模拟课程在1978年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Mel-lan开发,此课程引入了虚拟企业为背景,借助沙盘道具,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企业管理技能竞赛课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强的特征。课程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体验式培训原则,被世界500强的企业作为中高层管理者必上的培训课程之一,也被欧美的商学院作为EM-BA的培训课程。我国用友、金蝶、中欧、精创等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与课程相匹配的沙盘模拟教学软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竞争力以适应企业需求,许多高校开展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例如,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在会计[1]、财务管理[2]、西方经济学[3]、人力资源管理[4]、物流管理[5]、工程项目管理[6]等不同课程中得到应用,许多高校已将此种教学模式融入到实训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课程的完成需要经过人力、物力、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配套,可以说它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同时,在已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课程中,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家诊断和计算机系统操作融于一体,如何设计逼真的企业竞争场景来体现新颖的学生参与式教学。因此,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角度,试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路径,以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有待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包含个别模块的实训,也包含模块综合的实训。而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运作流程等方面。诸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那么,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调研,能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的搭便车现象有待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诸多实训课程,在很多情况下均以若干学生分为一组,成立一个团队的形式去合作完成一门课程的任务。团队合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协作能力来提高工作实效。然而,如果出现任务分工不合理、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团队中组员能力不均衡等情况时,团队合作中经常会存在学生“搭便车”现象,这将影响学生之间考核评定的公平性。

(三)教学流程设计有待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将涉及到企业经营工作会议模拟、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经费预算、薪酬设计、挖人、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环节。虽然实训教学中的企业经营流程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每一年的经营设计上依然存在一些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设计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流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流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原则设置沙盘模拟教学是一种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沙盘模拟实训过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得出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将成为真正的执行者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激烈残酷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态法则,接受市场考验并承担市场风险。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需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结合现实企业经营的真实场景进行讲解和点评,其主要起到指引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监督者,可以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操作规范去监督和约束所有团队成员,避免发生恶意违反竞争规则的现象。二是竞争有规则、答案无定式的原则。在学生实战演练之前,教师应传达企业经营业绩是建立在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之下,否则将受到处罚或被清退出市场的理念。同时,教师不应过多讲述可能发生的最终经营结果,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三是人人参与,避免学生搭便车行为的原则。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共同组建一个公司,每个学生都将扮演不同岗位角色,在沙盘模拟经营中均有自己所属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避免了团队中部分学生搭便车的行为。四是坚持公平合理的成绩考核原则。如果仅按照团队成绩去考核个人的成绩,体现不出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程度。那么成绩考核应考虑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团队成绩考核要点包括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排名、公司财务状况、实训操作过程记录以及竞技活动奖励;个人成绩考核要点包括个人出勤、个人角色完成度、个人实训总结。其中个人角色完成度可由团队内部成员互评产生。此种考核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团队和个人学习积极性,评价学生实训效果更加公平合理。

(二)教学流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合理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操作中,教师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经营共4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教学流程包含以下6个方面,具体教学流程步骤见下图所示。

1.实训规则解读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课程介绍入手,逐步引入此门课程需注意的几项实训规则:一是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沙盘模拟综合实训中所承担的角色。告知学生此课程他们作为主体参与企业经营,学生以团队分组形式模拟企业经营对抗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其在实训课程中扮演市场监管者、顾客、猎头公司雇员、第三方仲裁者等角色。二是学生逐步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了解沙盘模拟实训规则,包括企业经营规则、招聘规则、薪资规则、培训规则、离职和辞退规则、企业荣誉与个人价值的规定、企业绩效考核规定等。同时,企业必须连续经营并按期支付费用,企业之间不得进行私下合作,一旦违反竞争规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虚拟公司组建通常将参加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综合模拟实训的学生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6—8人,以模拟组建6家不同的公司。根据人岗匹配原则确定团队内各个成员适合扮演的角色,分别包括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财务经理、信息员,记录员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综合模拟实训融合了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管理,信息员主要负责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填写并核实系统中的信息,收集公司内外部信息,而记录员主要对公司经营工作及人力资源工作等各项会议进行记录。实训时以一个特定的行业为依托,通过互联网、行业公开信息、公司年鉴等途径了解行业背景,包括行业性质、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员工薪资水平等。经过行业背景调查后,召开公司经营会议,实训过程中体验会前、会中、会后情景,了解会议注意事项,并由记录员做好会议记录,最终形成会议纪要。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协商确定公司名称、公司LOGO、任务分工、公司愿景与经营战略等。由总经理进行简短的现场就职演说,并形象地展示以上公司和分工情况等。公司成员协商并编写好各岗位说明书。

3.公司模拟经营公司经营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公司正式经营开始之前进行人才盘点,熟悉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统计各种人才比例,填写人员状况汇总表;(2)由总经理组织公司全体成员召开公司经营工作会议,分析市场经营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产品需求份额、对比分析公司本身与竞争对手的资源状况,初步确定公司经营目标,即生产什么产品及生产产品数量定为多少较为合理;(3)各公司根据现有市场的产品需求份额,制订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的产品销售计划后,在限定时间内,由营销部经理上报含有不同产品等级及数量的市场销售计划表;(4)按照市场竞争规则,确定各公司能划分到的市场份额;(5)财务经理向公司全体成员汇报财务状况,讨论是否向虚拟银行贷款,如需贷款则办理相关贷款手续;(6)由总经理组织公司全体成员召开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从公司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针对不同市场资源环境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执行策略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经费预算、薪酬设计、挖人、招聘、培训等情况;(7)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填写挖人申请单,并由教师组织开展挖人活动;(8)各公司确定不同类型的人员招聘数量,进行底薪、奖金或提成额的人员薪酬设计,相应填写招聘竞单,并根据市场提供的可选择渠道填写招聘渠道选择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招聘活动;(9)开展员工培训,填写员工培训费用清单;(10)由总经理召集全体员工召开绩效考核会议,进行公司绩效考核。

4.沙盘盘面操作在公司模拟经营流程进行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各公司团队协商指定专人完成沙盘盘面教具摆放,一般情况下,公司经营经历4个周期,每期均按顺序逐步进行每项盘面操作。盘面操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产品、资金、人员、招聘渠道的类型和数量盘点等几个方面。一是由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技术部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生产产品类型和数量进行盘点;二是由财务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资金面额和数量进行盘点;三是由人力资源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招聘渠道、人员类型和数量进行盘点。

5.系统数据结算沙盘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依托局域网或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联通了教师端口和学生端口的数据信息传递。在公司模拟流程和沙盘盘面操作时,同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系统的数据录入,教师端口作为计算机后台的控制中心可以改变系统模块参数去控制操作进程,学生端口作为客户端将填写的数据输入传递至教师端口,待所有公司团队确认各项数据,最后由教师点击结算,形成最终经营结果排名。如此,便完成了纸质、沙盘和系统的有效结合,达到纸质单据、沙盘凭证、系统数据三者的结果一致的目的。

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28-02

建筑材料检测是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检测员、质量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知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基础支撑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广西城市建设学校2012年的课题“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获自治区一级教研课题立项,在该项研究与实践中,准企业管理环境的构建是本教研立项能够准确实施下去的先决条件。

构建准企业管理环境,主要从教师技师化、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以及实验教学准企业化四大方面入手。

一、教师技师化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生产建设一线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总结、交流、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准企业管理模式下,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提出教师应由单一“专业教师”向“职业教师、专业技师”的职能转变,构建教师技师化团队。

构建教师技师化团队,教学团队中包含三种类型的老师:一是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全职老师;二是有行业工作经历且转行教学并具备两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全职老师;三是由经验丰富且善于组织中职学生学习的行业专家能手做兼职老师。再者,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挂职锻炼、参加各类技能资格考试、强化教师技能化操作考核等措施引导团队教师技师化。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教师技师化团队建设遵循以上思路,团队中既有十几年教龄的“双师型”中年教师做学科带头人,也有在施工单位、大型检测类国企中工作过并且从事本课程教学两年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还有依托校企合作从本地大型检测公司中请来的专家能手兼职教学和实训指导。近年来,团队先后派遣教师赴河北城乡建设学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先后四人次在施工单位、工程检测公司顶岗挂职锻炼,五人考取了见证取样、主体结构和公路水运检测上岗资格,三人担任广西区“关键岗位”质检(量)员、材料员等培训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锻炼效果。

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愈加需要大批职业化的专门人才。职业化包含由内而外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从业人员应该体现出一种职业素养,而不是依个人的兴趣行事;其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最后,职业化应该有本行业特定的行为规范或作业标准,而且从业人员做事要符合该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职业化的标准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适应职业特点的教学体系设计,符合职业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体系。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对照土建施工员、检测员、质量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特点,制定了可操作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所示的职业化人才培养,学生能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去考取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从而能很快胜任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如通过岗位证考核,学生能基本掌握工程现场常规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技术指标;掌握常规建材质量检测的实验方法和规程,熟悉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掌握材料质量检测的技术指标,具备阅读和编写实验报告、检测报告的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系统学习的主观意识,以及交流沟通、踏实严谨、团结协作的职业品质。

三、教学内容项目化

传统教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密切。教学内容项目化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即学即用”的优点,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从宏观上讲,真正的项目化教学应该是以项目设计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项目通常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重提炼出来,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逻辑构建教学内容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思路。工作任务的逻辑结构是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课程内容的重构、项目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来构建。

建筑材料检测课程以工程试验检测员的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工程建设原材料质量检验及加工材料的设计、试配、检验等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鉴于此,本课程设计四个不同项目类型(入门项目、初阶项目、高阶项目、拓展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对学生进行训练,模块及项目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通过上述四个项目顺次训练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专业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准企业化

现代职业教育基本都认同,一个恰当的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当人对环境的某些因素产生从众感、认同感时,环境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学生可从该环境中顺利习得知识和受到感染。因此,实验教学准企业化包含如何构建准企业化的教学环境和如何在准企业环境下开展教学这两方面的内涵。

一是实训教学环境的准企业化。即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企业实际相符,如广西城市建设学校的建筑材料检测课程中涉及的实训设备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都要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环境布置要引入企业文化。引入“准企业化”管理环境的课程改革目的是促使职校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悉企业、了解企业管理并能在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让学生在准企业管理环境下“做中学”。

二是实验教学过程模拟企业生产岗位任务进行教学。按照岗位的分工,以项目或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真实岗位职能。“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任课教师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对接,将学习内容及企业化管理理念、质量控制及文化内涵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咨询服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完成工作目标位任务,以企业管理与工作要求为考核标准,逐步构建“岗位指导的PDCA实训课堂教学模式”,岗位指导的PDCA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企业按照岗位要求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过程方法运用于实验实训教学中,让学生通过P(策划)―D(实施)―C(检查)―A(评估改进)这一工作过程思维方法,完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实践效果及反思

经过多年课改与实践,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在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的建设方面有一些总结和积累,学生整体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少了,动手操作问“为什么”的多了。由于更接近实际工作环境,学生毕业后实习也更容易适应岗位要求,更容易上手。但作为广西区内唯一的建筑类中职学校,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很多班级学生都在60人左右,这给准企业管理实训的建设规模带来很大压力,也给课改的专业老师带来不小挑战,如何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达到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班级规模、准企业化管理实训环境建设规模相协调的和谐局面,是课题组成员甚至是学校分管领导共同着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锦祝.高职实训教师技师化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2]张建国,窦世宏,彭青峰.职业化进程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陈钢.“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实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管理,2012(10)

篇(8)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两化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开展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信息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思想,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更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产业、信息网站、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胜任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研发、运行管理和实施效益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相对落后。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学术而轻应用现象,高级和顶级管理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是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培训机构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高校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理论,软件公司与应用企业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

(3)人才培养质量低,适应“两化融合”的人才少。目前大专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学生信息化知识综合与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培养方案相对落后、培养过程及途径与实务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2 基于“两化融合”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是时展的必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1)培养方案构思。基于“两化融合”下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构建是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足鼎立、四个层次和五个能力的多视角立体形的“鼎”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个抓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个立足点,以应用操作型初级人才、信息系统研发型中级人才、信息化创业型高级和理论与方法创新开拓型顶级人才为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打造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研发能力、在两化融合中发现问题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语言能力和面向现代社会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信息修养和素质。

(2)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校企合作联合把“软件工厂”搬进校园,培养“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实施顾问”等多种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培养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两化融合”以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为典范,实现生产过程装备和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集中优化控制。因此,在“两化融合”下的企业信息化人才是分层次多学科组合的一个团队,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核心,兼顾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辅助应用,开展企业信息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串联成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主线,透析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寻找出课程体系内部、课程体系之间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形式,进行影响的测度和可控性研究。

(4)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向前延伸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增加信息化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校办“软件工厂”为基础,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模拟仿真实验。以企业认知、管理信息化实训和软件开发实训为主线,引导、辅导和促使学生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发展。

3 “鼎”型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及效果

执行“鼎”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两化融合”为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系统地整合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由点、线、面形成多维度立体型全方位推进,不断打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1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示意图

(1)企业认知培养。企业认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沙盘、企业经营沙盘、营销管理沙盘……”等沙盘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感性认知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的组织设置、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感知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与有效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从而增加对企业调研、用户需求调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以“erp系统软件”为依托,使学生全面体验“erp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rp的技能;然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erp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使学生具有利用erp软件系统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潜在的二次开发需求,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对erp系统的逻辑分析思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在对企业管理活动认知和erp系统运作操作实训的基础上,以erp系统的某些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案例,按校内软件工厂的方式,全面训练信息系统研发。掌握表单设计开发、报表设计开发、工作流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erp二次开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维护能力,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培训,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主线,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题构建动态、完整的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其次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相结合,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重新组建教材,编著完成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教材7部。其中获江苏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后整合不同层次、不类别的学生资源,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发挥团队协作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训练。信息管理06届学生徐占东同学主持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金奖。

经过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类等专业近二十年培养实践,以及对企业管理信息中心cio职位调查,软件开发公司、信息技术咨询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涉及众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与时俱进。两化融合给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目标定位和教材体系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方式与方法。我们还需要通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案同,探索新的途径,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为制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性、启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jgsz20070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7-2009

参考文献

[1]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72-74.

[2]陈维军,李杰.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34-36.

[3]周镭,高等院校企业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92-94.

篇(9)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68-02

一、亲验式教学模式

亲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情况,倡导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让以往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设计各种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形式,全面调动学生思维、情绪,让学生在体验、操作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一举实现知识内化、技能习得和实践经验获取的教学深化过程,从而大大加快学生对知识从学习到运用的进程和速度,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亲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很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即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亲验式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胜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固定的教材进行,以教师口头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最终的考核集中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亲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学生的能力提升进行,以各种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设计、引导、指导和辅助等作用。

与目前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补充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理论知识的做法不同,亲验式教学模式以各种实践形式为主要教学形式,更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亲验式教学模式并不是要摈弃理论学习,它与理论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必要基础,实践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边缘性和综合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同于其他专门的管理学,该课程是从多门管理课程中概括、抽象、提炼出一般企业管理共同的东西,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综合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其他的很多专业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该课程学习的需要,必须借助亲验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二)实践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进行企业管理的理论学习,就是要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理论运用到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现代企业管理受到企业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所以采用权变的管理思维,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靠枯燥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者仅仅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案例分析和讨论,而很少有与企业的直接接触,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权变性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单靠空洞、单向的理论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思考,从而直观形象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真实岗位积累前期经验,培养实战思维和能力。笔者总结了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五种主要形式,具体如下。

(一)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到现场体验和学习真实的企业是如何经营运作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的感受能让学生对企业氛围和企业环境等有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企业的介绍,学生也能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一些可直接观测的企业活动如生产运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等,也能将课本上的理论真实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的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能很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从案例中认知抽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学到理论知识的运用技能,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从企业的角度,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要做好案例分析,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作出正确的分析引导、自由而有序地讨论组织、恰当的学生观点评价和正确的总结,都是用好案例分析法的重要保证,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指模拟现实工作情境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角色,由参与者在设定的角色下对问题进行应对和处理,并对参与者的表现作出评价的方法。情景模拟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情景中,使学生获得面临实际问题的切身体会,角色的设定使学生必须从岗位要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实际岗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之后对参与者表现的评价和总结,更能使学生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职业能力,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信心。使用情景模拟法,应注意围绕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拟情景,并且提前帮助学生理解设定的角色,组织和配合学生的现场演练,鼓励学生用职业的身份和创新的思维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模拟结束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部分,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客户管理、促销技术等内容可适用此法。

(四)沙盘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接手一个同一经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采购组织、市场开发、销售、融资、财务核算等每一个运行细节,所有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让学生在竞赛游戏般的企业模拟经营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实训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及市场中变幻莫测的各种情况。他们需要一起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且加以执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更加系统真实和有效的实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沙盘实操中的表现,能有效地反映和锻炼参与学生的自信心、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沙盘模拟经营可以是物理沙盘也可以是电子模拟沙盘,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实习场地。如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比较常用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有“ITMC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用人之道”、“销售之星”和“创业之星”等系列经营模拟软件,并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沙盘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实践操作。实践操作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操作企业中实际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或是让学生完成企业中实际需要处理的一些工作,或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亲身体验企业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符合现代企业真实之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部分,可安排学生实操填报目前企业中实际使用的各种单据报表;也可以将企业真实需要的市场调研,按企业要求的标准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企业管理中使用的各种ERP软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或利用假期到企业的真实岗位上工作;学校设置专门的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 指导,让学生在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适应和改善岗位工作上。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吴绍春.漫谈美国大学课程考试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报,2010(2116)

篇(10)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高职教学实训实践课程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都配备了相应的实训实验室、电脑设备等软硬件。笔者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针对上海、浙江和广州三家实训软件不同的工商管理类模块,如市场营销实训软件、工商管理模拟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进行个案研究,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征,探讨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教学软件的采用、实施及教学软件的开发者提供理论和实际的帮助,使将来的软件开发、设计与高等职业教学规律相结合,使其更好地服务工商管理教学,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工商管理类教学实训软件存在的问题

1、工商管理类实训软件开发的教学思路亟需梳理

本文所分析的三款软件反映了当前部分公司所开发的工商类实训软件的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现为开发思路不明确,存在着对高等职业教学规律认识的缺失。当前高等职业的教学主要特征是强调学生掌握技能,因此根据课程的性质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教学做一体化式教学法、行动导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有一定的课程针对性、有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的要求。从对目前这几款软件的分析表明,它们不能鲜明地体现出其属于哪种教学模式,这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水准。软件的开发者一定要对具体的课程进行研究,根据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功能开发。

2、工商管理类教学软件开发的学科专业性需要加强

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与其他相比有独具的特色: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专业的广度,专业细分与专业综合的特点兼具。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理解其中的知识,掌握其中的技能绝非易事。除了普通讲授式的课程要求有高的专业教学水平外,实训软件课程也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然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其中的专业特色,表现为专业体系的逻辑既与课程专业不符,也与企业实际管理脱节。以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为例,其软件介绍为:“教师端系统建立一个模拟营销环境。学生通过在模拟环境中扮演生产商、经销商及顾客三种角色,进行相应角色的市场环境分析,制定营销战略和具体的营销计划。”表述似乎合理,然而却达不到市场营销专业所要求的水准。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企业,而非对象――消费者,消费者当然很重要。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去扮演某种消费者是不科学的,因而所得结果必然是不全面的。这种方式忽视了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的问题,而市场细分是当前市场营销学的基石之一。

3、工商管理类教学软件权威内容的缺失

工商管理类的教学特色要有丰富和真实的情景与内容,其仿真度不够必然导致学科的理解仅限于一些笼统的概念。如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这些工商管理学上的概念与内涵一定要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诠释,才能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良性循环。从几款软件来看,这方面内容的缺失不容忽视。因此这对软件的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建立专业知识库的重要性。

二、工商管理类教学实训软件的开发思路分析

1、实训软件的功能开发需要和课程设置相适应

实训软件的开发须满足课程设置的要求,以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为总规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具体学科规划,以教材为知识载体,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对课程的理解;在现实教学中也得到认同,原因就在于其符合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

就笔者前期接触考察的三款教学软件来看,其开发者有上海、浙江和广州三地的公司,其共同点是缺乏对教学课程的支撑。具体表现为:其一,内容缺失较多,其中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软件甚至没有企业财务管理这样的基本模块;其二,没有配套的教材,因此实训课就成为对着电脑里面的内容进行操作,系统性不强。有人认为,有软件里的内容,不需要教材一样可以让学生学习。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教材的指导性、系统性是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实践总结的成果的,不可贸然舍弃,它的意义和作用是实训软件不具备的;实训软件的开发应以此为蓝本,不断加强其理论性和系统性。

2、实训软件的开发须体现其独特的科技功能

笔者在应用五款工商管理软件时发现,软件开发者没有发挥软件的功能,大部分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应用。这完全不能体现其实训软件的独特的科技功能。分析其开发功能的缺陷有三。

(1)软件开发的功能仅仅是将一种“平面”思维移植到软件里面而已。举例说,案例分析这一工商管理重要的教学方法,本应是实训软件功能开发的重点,而软件开发者们却仅仅把案例的文字内容放在软件里面,这与教师用普通的word文件在课室里投影何异?或者说与学生翻看教材内容何异?与教师的教学有何裨益?实训软件如果不能有具独特的科技功能,则必然会使学生的期望值降低,影响实训工作的展开。

(2)软件的开发应当符合系统开发的“闭环原则”。再以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为例。工商管理工作本身就要求符合闭环管理,亦即要求把所分析的企业的产―供―销、或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作为一个有始有终的闭环系统,把系统中的各项业务管理,如生产、供应、市场、销售、物流、人力资源、财物等作为一个有信息输入、有信息反馈,有目标、有结果,有起点、有终点,再从更高的起点到更高的终点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业务链。软件的开发也应如此,有前文也要有后语,前后呼应,不能只开发某一功能,后续完全没有相应的功能配合。就工商综合实训而言,既然有产品管理功能,就会有销售管理功能,就会有财务管理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功能。而笔者所接触的几家综合实训软件的开发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开发思维,乃至软件前后各功能相互割裂,非常分散,这种缺憾有相当的代表性。当然,笔者仅以有限的软件作为分析对象或有不全面之处。

(3)软件的开发应体现其高技术特点。目前开发的工商管理类软件多半是将一些文字内容的组合放在软件里,最多是放一些教学视频,而不能体现软件高技术含量。实训软件的开发必须体现课程内容及教学的流程性、互动性、操作性。教师如何应用软件的操作按钮指导学生回应,这就给软件的开发者提出高要求,绝不仅仅是把一些内容放在软件里,而应当使用相应的技术来完成。举例而言,在市场预测、人力资源规划需求预测、销售预测这类教学中,完全可以将量化的数学统计内容放进来,将高职类院校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困难解除,而学生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如最小二乘法这样的题目,真正可体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方面的实用功能却在实训软件中鲜见。

3、实训软件应当配合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改方向

高职教学的特色应当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向。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更要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做特色,因此迫切需要好的互动载体,而实训软件则是体现工商管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1)实训软件应当体现“教学做”的教学过程。教、学、做皆不可偏废。教师精讲,不等于教师不讲。精讲是要抓住重点,讲清要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对教师的要求只高不低。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强的课程,而且涉及的知识层面十分广泛,让高职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实非易事。如何避免工商管理的教学流光掠影,浮于表面,很需要教师的功力,需要实训软件助教师一臂之力。

(2)实训软件的开发应当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实训软件中加强“实际操作”,寓教于做;实训软件恰应体现强化理论在教学的应用。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条件反射。例如,教学机器就是一门按学科的内容和逻辑联系分成的一系列知识项目,编制在一套严密的、逐次加深的问题模框里面,学生正确回答前一个步骤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步骤。一些游戏攻略软件的设计就非常符合学习强化理论,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多种角色互想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让学生做,不等于让学生不思考,一款好的软件是令学习者边学边做,或者做中学的。这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勤于实际操作而疏于逻辑思考的特点。

(3)实训软件的开发应当体现课程的评价功能,从每一个知识项目出发,再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考核。软件的开发在技术上的实现应当体现形成性评价,而且这种评价恰恰有软件的科技优势。课程体系的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它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完整地体现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而非期末的一纸试卷。高职院校当前提倡这种形成性评价,我们的高科技的软件开发者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向。

4、实训软件的开发应体现校企合作、知识产权共享的开放思维

实训软件的开发一般是软件公司开发,开发好后再销售给各高校,往往处于闭门造车的局面。而各高校由于有其不同专业的限制,以及教育体制内的固有的思维定势,几乎难以见到独立的优秀软件。而校企合作,资源互补,则可以实现双方共赢;企业有追求效率的动力,学校有对教育领域规律的把握。双方应当摒弃甲方乙方的固有角色定位,建立双方合作共赢、知识产权共享的成果。比如,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开发者利用对最新科技和软件的熟悉,教育者利用对实训要求的理解,优势互补。开发后的软件再行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为:掌握高等职业教学规律并贯穿于实训软件的开发中是前提条件,尊重工商管理的学科专业特征是开发好实训软件的必要条件,而在开发中使用技术手段整合静态的信息是软件开发的必备优势,强调知识互补、知识产权共享是实训软件开发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积家:高等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11)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附件的拆装。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实训车间的企业化管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了企业元素。如:领料、回料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在学校就知道以后工作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领料时填写领料单,返料时填写回料单,这样就保证了出入库管理的数据化和环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实训车间的数字化管理。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化氛围,养成职业习惯,熟悉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