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8 00:07:24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1)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是上课开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一种讲或演的“热身”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分钟。值日报告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形式有个人朗读、讲故事,或两人搭档会话、或小组戏剧表演及角色扮演等,内容有幽默笑话、名人轶事、时事新闻、课文角色扮演等。值日报告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有效地利用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值日报告的展示虽然是讲或演,但学生在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是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离不开听、读、写技能的活动转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活动展开,值日报告对该课程教学的热身作用,以及对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一、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所需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提到: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纲》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达标要求为: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大纲》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达到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等级要求[1]。在各项技能中,听、读为输入,说、写、译为输出。值日报告虽然是课前几分钟的“说”的输出的讲演,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要查找和帅选相关资料,接触并阅读到了大量的语料,同时进行了读、写、说等各种技能训练的转换。这种通过反复地加工语言并进行说的输出,实现可理解性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2]。听、说、读、写有两性,即语言技能(language/linguist verbal/skill)和教学方法/技巧、手段,作为技能的听、说、读、写是互补的,作为教学技巧的四者也是互补的[3]。因此,值日报告这项课前“热身”的活动,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在综合英语课堂的运用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智发展所需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应对中、高考,课堂时间几乎都是在进行题海练习,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调,学生不大有机会进行专门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特别是说的练习。而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展开,低年级的综合英语课堂更离不开“说”的活动。据已有调查,“说”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能诱发焦虑的要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紧张的情绪[4]。但是学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工作、生活、学习奠定基础。确实,几分钟的台前值日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说英语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综合英语课程贯穿学生所有学期的学习,连续五个学期的课堂值日报告无疑为学生逐渐克服心理焦虑障碍,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展现自我欲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筛选有效信息、总结归纳要点、同伴分工合作、小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的重复操练,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也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正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对语言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重复和操练是习得语言的必由之路[5]。

二、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说值日报告是小环节,那是因为它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但是要让它能起大作用,做报告者、听报告者、报告内容和形式、报告的难易度等都是必须考虑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才能达到的,否则值日报告就可能因为做报告者思想不重视随便敷衍了事,选择的内容或冗长或无意,作报告时懒散拖沓。或者听报告的学生不爱听或不想听,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教师做局外人或旁观者,听、看完值日报告后不做任何点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流于形式,毫无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障值日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为有效的程度。要想让学生正确对待值日报告工作并自觉、认真地准备,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值日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值日报告是课程的必修作业,听报告者(教师、其余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到期末口试考评中,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其次,给学生灌输有效的值日报告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心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有力帮助,以增强学生利用好这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的意识。最后,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学专家曾忧虑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在学英语(大学英语)。毕业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英语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有利练习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和突出口语交际技能,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说法可能有失依据,但不无道理。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自觉把握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充分把值日报告作为锻炼的舞台来磨炼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从关注“教”转向重视“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Sheerin(1997,cited in Benson & Voller,1997:63)所说:“Autonomous learning is by no means ‘teacherless learning’.Teachers have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launching learners into self-access and in lending them a regular helping hand to stay afloat.”[6]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教师介入值日报告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对学生三年的报告形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并介入活动。如在朗读、讲故事、初级情景会话、中级情景会话、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中选择各学期值日报告的形式,使报告的难度循序渐进化;教师对朗读和故事内容作一定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会话情境供学生选择,并规定情境不能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需要协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报告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细节的规定,如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除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外。生词量不能超过十个(以报告者自己作为参照对象),否则用大家熟悉的词代替,以降低听报告者信息输入的难度。 转贴于

其次,教师主导值日报告的进行,维持课堂的秩序。在值日报告进行当中,教师适时提醒报告者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并对开小差者示意。报告结束后,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同时,可以就报告的主题、内容或细节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容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激发听报告者对做报告者进行“答记者问”互动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有效秩序,保证值日报告的有效进行,并能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

最后,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交流环境。Vygotsky(1978)认为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由众人去分享而不是各个个体去单独获取[7]。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保障,是学生融入协作学习的条件。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阶段强调听、说的技能训练,而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指数较高[4],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耐心引导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轻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倾听,用和蔼可亲的仪态、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点评,点评以肯定评述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缓焦虑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合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项,口试占15%,笔试占85%,期评由形成性(平时表现)评价和终结性(期末考试)评价组成,两者各占40%和6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评定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由听报告者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期末教师以40%的比例把评价纳入期末口试成绩评定中。这种方式对学生会是不小的促进,在思想上形成紧迫感,增强关注度。教师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记录报告者的表现、报告的效果并予以打分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包括报告者对报告的效果进行当堂评价,学生的评价宜以Wonderful,Very good,Good三个等级进行,以避免等级太次增加报告者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值日报告纳入考评范围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为报告积极地准备、反复地操练。经过多次的上台讲或演,学生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信心,积极展现自我,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对其他技能的训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系统设计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而调整。内容与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老师和同学都还不熟悉,语言能力尚处于较薄弱的阶段,对抛头露面讲英语存有惧怕的情绪,值日报告的内容宜以简单、两人合作方式进行。另外,综合英语教学离不开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段落归纳、课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任务落到值日报告的活动上,不仅使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内化课中所学知识。

值日报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所有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来说,值日报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英语课前“热身”活动,还是一种长期的积淀。重视值日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值日报告更高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仍然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131.

[4]苏福宝,张宇红.英语学习焦虑对课堂教学影响之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4,(4):98-100.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2)

英语口头报告对于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口头报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胆量和提升学生的信心,性格胆小或内向的同学经过这些锻炼后会变得大胆和外向,对于改善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英语口头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熟练使用外语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思考的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英语口头报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和外国人打交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生听英语口头报告也是很有好处的,听众们可以锻炼他们自己的听力,也可以对别人的英语口头报告做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听众们可以从别人的英语口头报告中学到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听众们也可以才从别人的英语口头报告中发现别人的不足,吸收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口头报告主要包含课前的英语背诵,英语演讲,角色表演,讲英语故事以及上课过程中的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还有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等。民办高校的英语课堂虽然也加入了一些英语口头报告,但其质量不高,品种太少,对英语课堂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很有限,具体表现在:

1.英语口头报告没有得到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管理部门只重视英语课堂上的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只要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把课本上的内容讲授完成即可,而没有重视学生们在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的英语口头报告的作用,只是英语老师在讲解,而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开口表达自己,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2.民办高校的英语课堂虽然加入了英语口头报告,但是品种太单一,缺乏多样性。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上从一个学期开始到一个学期结束都是进行小组讨论,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尝试其它的英语报告方式,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复述学过的课文、讲英语故事、延长英语歌曲等,形式太单调,缺乏新意,长时间的话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

3.民办高校的英语口头报告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不好,口语表达能力不行,所以学生学英语的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学生自身的基础的很大影响,英语口头报告也是如此,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太好,所以学生就不自信,胆怯,不敢在公共场合做口头报告。

4.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对口头报告的话题准备不充分。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只是在每堂课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没有经过精挑细选,有的话题跟课文的联系不太大,因为话题准备不充分,学生们只是就题论题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间接地影响者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5.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对英语口头报告评价不太到位,往往都是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前口头报告,学生完成口头报告之后英语教师没有进行评论或者评论过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英语教师在做简短的评论,而没有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进来,让别的学生对做口头报告的同学的口头报告作出评价。

6.学生准备不充分。因为很多的小组讨论都是在课堂中临时布置的,英语老师一般给学生的准备时间都是三到五分钟,时间太仓促,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学生所做的英语口头报告的没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7.学生由于胆小或者内向,没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经验,存在心理障碍,不敢参与口头报告。

8.学生的参与率不均衡。在民办高校英语口头报告中,由于没有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发言人一般是由小组成员推选产生,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可能有的小组中只推荐英语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只让一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和表现,没有让全部的学生都得到表现,造成了学生的参与率不均衡。

9.英语口头报告评价标准模糊或者没有标准,学生做过口头报告后英语教师仅仅是简单的口头点评,而没有制定科学的标准给学生加分,导致了发言和不发言的同学的平时成绩一样,没有差别,打消了做口头报告学生的积极性。

10.在让学生进行口头报告的准备时,英语教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没有积极地和各组学生进行沟通,导致了各个小组成员各行其是,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二英语口头报告中的对策

针对民办高校英语口头报告中凸显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以改进:

1.增加英语口头报告的品种,增强英语口头报告的多样性。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不均限于仅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复述英语课文和讲英语故事,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演英语话剧以及进行角色表演,通过更多的口头报告形式,让英语课堂永葆生机。

2.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既要让英语教师对英语口头报告进行评价,也要让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同时让做口头报告的同学进行自我评价,把这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把英语口头报告列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让参与口头报告的同学和没有参与的同学的平时成绩产生差别,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口头报告的积极性。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3)

写英文读书报告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项有效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练习写作英文的读书报告,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人文知识,增强了阅读能力和速度,大大扩大了词汇量,也使其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的写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1.读书报告的结构

读书报告,顾名思义就是读完书之后的心得报告,英语中称之为book report。具体来讲,读书报告是指阅读者在读完书之后,对作者的观点、立场、语言或是文字,在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的成文的心得体会。

读书报告的格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都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王红昌,2010)。

1.1简介。

简介是指对所读书的名称、作者、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介绍及本书的组织结构和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故事类)或观点论点(非故事类)。

1.2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是把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等。书的每一部分都要介绍,并指出其中的重点及它与本书其他部分的关系。对各部分要根据作品的侧重点来介绍。如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长度平均,对这四部分的介绍也要平均;但如果某一部分是长度为其他三部分的总和,对这一部分的介绍基本上也要成为其他三部分的总和。

1.3总结。

总结部分就是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是读书报告的重点。

2.读书报告的类型

2.1摘要式读书报告。

所谓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 book report)就是只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

2.2简评式读书报告。

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comment book report)要求不仅把一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

2.3书评式读书报告。

书评(book review)是一种专门体裁,常见于各类期纸杂志。它篇幅较长,是针对最近出版的文艺作品、学术专著、科学著作、词典、全书等而写的。书评式读书报告也分为四个部分。

(1)书名、作者、出版社;

(2)全书概要,写明一本书分为几个章节,各章节标题或主题;

(3)对每一章节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做出评价;

(4)对书的印刷质量做一评论。

3.读书报告的写作程序

3.1选择阅读的书籍。

首先是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书籍的选择。有时老师已经确定读书报告所使用的书籍,比如说《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或《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或是某一作者写的书,或者是某一类的书,但有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喜欢的书籍。老师已确定阅读内容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对于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第一步就是如何选择书籍,可以请教老师、图书馆管理员,或是到书店请教书店店员,综合别人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3.2阅读书籍。

确定了要阅读的书籍,接下来就是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阅读。如果是小说,那么边阅读边思考下列问题:这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还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故事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人,还是许多人?小说的情节是什么?注意寻找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不要被一些次要的细节所影响。

另外,找出作者使用的其他主题或象征,思考这些文学手法对小说起到什么作用。同时要记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选择的是非小说类书籍,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下列要素: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关于主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本书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3.3形成写作提纲。

认真阅读完书之后,下一步就要把自己读书时产生的感受、想法进行总结,列出读书报告写作提纲。读书报告写作提纲中要包括小说的下列要素:背景、时间、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冲突和解决、表现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如果是非小说类的作品,就要包括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列完写作提纲之后,再次仔细阅读所列的要素,思考这些要素排列的顺序。如果有必要,就可调整提纲的顺序,使之更有说服力。

3.4报告的正式写作。

依据写作提纲,开始撰写读书报告。把通过阅读作品所获得的关于本书的知识,借助所列的提纲撰写成读书报告。根据提纲,把每个要素都变成一个部分或段落,再把段落连成连贯的故事。要注意在段与段之间有过渡,使读者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

报告正文初稿完成之后,用挑剔的眼光来通读刚写的报告。

是否每个主题句都能总结段落的意思?如果不能,就利用这一机会调整一下。读书报告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感觉不合理,就要大胆地修改。

3.5简介和总结。

简介部分就是对书的名称、作者、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内容等的介绍。其中对作者的介绍可以详细一点,因为作者的背景对作品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生平、思想的发展对作品的形成尤其重要,可以从作者的观点来看问题,或许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结部分是对作品内容的评价,既可以是对整本书的评价,又可是对某个人物或某件事情的评价。不论是对什么进行评价,最主要的都是自己的感想,是作品对自己触动最深的东西。总结时要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及自己喜欢本书的原因。

3.6形成报告。

最后把报告打印出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对英语语法和拼写要认真检查,可以使用Word软件的自动更正功能,修正打印或语法错误。要检查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再把修改好的读书报告打印一份,请一个信得过的人进行修改,多读几遍,确信没有错误为止。

4.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4.1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题材的英语文章,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要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2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应用能力。

根据读书报告的类型,学生的阅读技巧也有所不同。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并撰写相应的读书报告,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3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好的读书报告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学生在撰写读书报告时要关注读者的感受,并体现自己的思想(赵春霞,2009:100)。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笔记,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写作时体现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到不同的阅读技巧,同时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样有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4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有助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巩固,从而形成积极反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5.结语

本文讨论了读书报告的结构、类型、写作程序及其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至于读书报告对师生的挑战及师生的对策问题,将另文论述。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4)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8-02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行动研究由美国学者S.M.Corey和H.Taba用于教学领域。上世纪90年代,行动研究由王蔷、吴宗杰等引入国内。吴宗杰认为,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可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质量。[1]王蔷把行动研究的定义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1)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2)它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直接参与和开展调查与研究;(3)行动研究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4)其目的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2]由此可见,行动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文秋芳教授行动研究流程图所示,[3]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其核心步骤为:聚焦研究问题设计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评价行动研究成效,然后通过学习、反思等发现新的问题,修正行动方案,使行动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1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但目前口语能力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最亟待提高的一方面。笔者认为,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口头报告教学作为一种事先有准备的口头发言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如小组活动汇报、文章复述、角色表演等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仅如此,口头报告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合作教学、课堂组织、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提问技巧、讲解技能、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能力和素质。[4]但实际教学中,口头报告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结果出现教师花费很多功夫进行教学设计,看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为了解决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

2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1查找原因,反思教学: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笔者研究了相关口头报告教学理论,重新认识到口头报告教学的价值和挑战。注意到口头报告教学有十大关键环节:评估学生水平、明确目的或目标、提供标准和范例、教授报告技能、布置报告任务、回应报告提案、点评口头报告、评估口头报告、课程评估。在过去,笔者设计角色表演、小组汇报等口头报告教学活动时,对口头报告教学还不了解,只是凭借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经验进行教学,并没有上升到口头报告教学所要求的高度和深度。而口头报告教学中的十大关键环节实际上是由环环相扣的许多任务链组成的,那么,任何一个链接的工作没做好,都会出现差错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根本没有考虑得如此周到,如报告前的辅导、对报告提案的回应、口头报告的评估标准模糊、缺少反思和修正等。同时也与其他英语教师就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随后依据课堂观察、学生访谈、问卷调查,针对口头报告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查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如下表1所示:

2.2制定和实施行动方案:查明了问题原因,笔者制定了相应的行动研究方案,在整个一学期(16周)实施了旨在改善学生口头报告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此次行动研究中,笔者采取分阶段进行的方式,不断修正行动方案。同时及时记好教学日记和反思日志,通过学生访谈、学生反思日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指导行动研究。

方案一:加强听说训练,提升学生口头报告能力。一方面让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课堂互动气氛。另一方面,增加个别学生汇报率,尽量给学生提供均等练习的机会,防止部分学生依赖他人,减少混水摸鱼现象,重在培养每一个学生参与口头报告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延长学生口头报告准备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拓展知识深度,尽可能使报告内容丰富,提升学生口头报告内容的高度。这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提前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至少提前两周给学生传达口头报告任务。

方案二: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进行评价。从评价内容来说,报告话题的引入、趣味性、知识覆盖面、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利用、报告的条理性,甚至报告人的言谈举止如与听众的目光接触、手势语的利用、报告人的说话节奏等都纳入了评价标准,多方面训练学生口头报告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另外,评价方法也灵活多样,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

方案三:增加学生口头报告前的辅导,增强学生口头报告的信心。准备期间要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报告中遇到的困难。给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给学生提供演示或示范,鼓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口头报告。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尤其要多鼓励、多关注羞于公众发言的学生。

方案四:口头报告教学内容难易适中,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参与。

内容难度适中,便于学生经过努力和充分的准备后,有能力完成口头报告。另一方面,经常让学生报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应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相联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了得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要求学生提前一、两天把话题报告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修正学生的报告内容,同时教师本人也可以做好相关的准备,以更好地面对学生话题的挑战,增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改进教学效果。

2.3行动研究方案的修正:行动方案实施4周后,笔者就以上行动方案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主要弄清楚学生是否适应这些学习安排和学习活动、口头报告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便于及时修正行动方案。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方法针对性强,非常有利于他们提高口头报告能力。但有的学生存在抵触情绪,主要是由于他们语言基础差,评分标准的明确和具体任务的分工让他们无法再“混”下去,担心影响成绩。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加大了对他们的辅导力度。鼓励学生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纠正往常依赖别人、逃避困难的做法,只要积极参与,循序渐进,成绩肯定会提高。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开设了学生成果展,展示学生反思日志,鼓励先进,鞭策后者;展示学生报告的录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汇报中的表现,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向。另外还成立了学生学习互助小组,对团结协作的小组集体加分给以鼓励,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

行动方案实施10周后,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得知,较多学生信心增强,已乐意参加口头报告,师生互动明显增强。认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由于评价标准内容的明确,学生及时运用和锻炼课上所学的语法知识、词汇和结构的现象增多。有学生认为应增加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此,笔者增强了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和形式的多样性。举行简单易行的比赛,尽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如风采秀进行阅读竞赛、英文歌曲比赛、口语比赛、背诵比赛,以赛代练,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还进行学习过程的展示,如认真背诵或抄写词汇然后口头讲解词汇意义、反复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复述等。口头报告人的安排也变得灵活多样,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按照学生自愿、自由组合和教师安排的方式来进行。口头报告在不需要多媒体演示的情况下,如果场景需要,还选择了室外教学。

行动方案实施15周后,通过学生访谈、学生日志、课堂观察和评论等形式,了解到学生对于口头报告教学已放下戒心和担忧,理解教师为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支持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方案的实施。

3行动研究效果验证

此次行动研究结束后,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口头报告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问卷调查中,笔者采用了研究之初的问卷,同时增加了学生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情况和对英语课的看法两项内容,便于阶段效果的对比和验证。数据显示:因基础差而产生畏惧心理的学生数量从43%下降到10%;14%羞于公众面前发言的学生已变得自信,能够或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从63%下降到7%;所有学生认为教师的辅导及时到位,对他们帮助很大。对于新增的两项调查,76%的学生认为自己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有94%的学生对英语课表示满意。从数据对比和显示来看,此次行动研究效果明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通过行动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了改善口头报告教学的有效措施。同时,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5]可促进教师借助行动研究的方法,使教学和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表2

参考文献

[1]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5)

作者简介:邬大光(1957-),男,辽宁锦州人,厦门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作者简介:别敦荣(1963-),男,湖北洪湖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

高等教育质量意识的涵义与价值———基于《质量报告》的视角

邬大光

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了教育,有了大学,就有了对质量的期待。不久前,根据教育部的要求,39所“985工程”大学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质量报告》)。据悉,在2012年,这一做法还要推广到“211工程”大学,到2013年,我国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要自己的《质量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试图以《质量报告》为契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看待《质量报告》这一举措,如何通过《质量报告》的真正有效地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以及如何让《质量报告》能够真正地反映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对我国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1.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我国高等教育走到今天,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诉求正在不断高涨。从不断攀升的出国留学热到“钱学森之问”,从“985工程”大学对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到诺贝尔奖的追求,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从教育部推出“质量工程”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再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都折射出了我国不同社会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更为深刻的是,这些期待已经远远超出了高等教育自身的范畴,直接指向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可以说,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期待已从学校层面不断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

以政府的名义要求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并且“985工程”大学率先垂范,无疑表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社会期待的回应。这一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是鲜有先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从一所学校的质量意识上升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意识,从教育质量意识上升到国家意志,并且从一个教育概念上升到一种国家战略行动,既是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成为国家战略,体现了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因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既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教育家的共识,也是当代政治家们的共识。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名邓肯为新内阁教育部长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欲在21世纪保持其在20世纪的领导地位,就要自强。只有教育比别人强,竞争力才能比别人强。美国要通过创新,强化教育,要有新的眼界。”[1]2008年,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就任后发表第一个国情咨文时说,我们过去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曾被世界认同。今天,尽管我们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教育状况仍有待改进。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经从教育的优势地位跌落,而且这已构成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提高的最大威胁。[2]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开始以国家战略规划和教育战略规划的形式,对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美国在21世纪初连续修订和了几个国家战略规划和教育战略规划,2002年先后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2002-2007年战略规划》,2006年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2007年公布了《2007-2012年战略规划》。这些规划直指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强烈地彰显了美国在教育上的国家战略。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明确释放出一个信号: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试图建设的高等教育强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规模上的要求,而是一个质量上的诉求。经过十几年的扩招,我国已基本完成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使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的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意识。

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成为国家意志,不仅意味着提高质量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工程,而且还具有国家战略的“预警”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是一种高等教育危机意识。二战后,“高等教育危机”作为一个概念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在国际高等教育范围内的不断上升,折射的就是质量危机,这既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一个创新,也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次高等教育危机意识的出现,几乎都伴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意识的升华。正是不断出现的高等教育危机意识,才使得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成为一种国家战略。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在前苏联卫星上天之后,整个美国教育界对教育质量进行了深刻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教育质量出了问题,其中包括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出了问题。再如在世纪之交,一些国际组织不约而同地把“高等教育危机”与“质量危机”看成同一概念。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三大危机:质量危机、财政危机、道德危机,其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首当其冲。[3]高等教育的危机意识,既起到了“预警”作用,也催生了质量意识。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危机意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极少有人把质量问题上升到危机层面。这并非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没有问题,而是我们不愿意把质量问题上升到危机意识。也正是由于没有危机意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才很难上升到国家意志。在今天,之所以有人把“钱学森之问”比喻为“世纪之问”,就在于“钱学森之问”蕴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2.高等教育质量意识需要国际化视野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是教育界所有人士的共识,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质量问题并非教育和大学所独有,但质量标准的认定与评价却唯独教育最难。直到今天,如果问起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以及如何评价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国内外学者中都有着极大的争议。

几年前,我国有关部门曾分别委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诊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家组2007年10月的《中国第三级教育考察报告》指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失业表明了中国第三级教育自身的不足。有迹象表明,中国的第三级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模式转变,其规模已经接近极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单靠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来获得发展,这样的想法并不合理和现实。传统教育模式更适合知识的获得,而不是高度竞争下的全球经济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同样地,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多样化学生群体的需求。[4]

世界银行于2009年2月12日在北京了《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进展评估》报告,这一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说法是:“许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管理的计划和措施正在实施,但是,没有相关指标的数据来监测实施过程,也没有关于质量改进计划的数据或信息。”[5]基于这一判断,世界银行课题组没有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上述两个国际组织的报告表明,当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下进行质量分析的时候,西方学者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没有达到高度的认同。之所以没有达到认同,在于我们过去对于质量的认识缺乏国际视野,没有把质量放在整个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来认识。我国今天在世界上还不能被称为高等教育强国,与其说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无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毋宁首先说是我们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还缺乏清晰的认识。诚然,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体系,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必须对于自身在整个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个清醒的自我认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具有了国际化的色彩,其中就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使全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上升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水平”这一层面。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不再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而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不仅具有本土化的意义,更具有国际化的含义;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已经不再是一所大学、一个国家的质量标准,而是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当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成为国家战略的时候,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仅具有教育学的意义,而且具有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意义。

经过30余年的和平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在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社会的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同时,往往需要一个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支撑,即世界的经济中心伴随着世界的高等教育中心。因此,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中心既是经济中心的一个标志,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志,还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标志。整个世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期望值,预示着我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越来越重。基于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迫切需要一种国际视野。当下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择校热”与“出国热”,在本质上与其说是他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渴望,不如更确切地说,他们选择的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质量标准。

然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仅仅依靠“走出去”并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我国的人口基数和高等教育规模,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在本土上有所突破。面对每年30多万学生的出国留学,笔者想起了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先生。在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就明确提出,要把厦门大学办成一所“使本校之学生虽足不出国门,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的一流大学。陈嘉庚先生的远见卓识,无疑是现阶段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仅需要“走出去”,需要“请进来”,更需要从内涵上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说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人们就试图去寻找国际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然而事实上,直至今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的质量标准。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意识和价值判断。这种意识和价值判断是对高等教育规律和本质的一种把握,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活动的一种目的期待。这种期待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是在告诉人们: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一种国际比较的视野,失去了这种意识,就失去了质量存在的价值。即便把高等教育质量看成是一个标准,它也只是一个底线标准。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解读,不应是坐井观天、自说自话的敷衍,相反,应把质量上升到国际视野来考量,真正认识自身高等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不断去追求新的质量目标,高等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3.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985工程”大学颁布的《质量报告》,直指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具有特别的价值。之所以在过去几年中,“钱学森之问”一直成为我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就在于“钱学森之问”,既是“质量之问”,更是“人才之问”。当人们直到今天才把“钱学森之问”称为“世纪之问”时,显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

随着大学职能的拓展,人们赋予了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多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该说大学的每一项职能都具有了质量的涵义。但是,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因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甚至可以说是大学的本质职能,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衍生职能。在我国探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就失去了根基。

高等教育对国家和未来的贡献,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大学,说到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把人才培养视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核心,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尤其是在我国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中,大量的资源配置都是围绕着科学研究展开的,对科学研究的重视远远超过了人才培养。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我们仅从已经的“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中,还很难确定我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更难把“985工程”大学培养的人才界定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当人才培养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大学的核心工作时,高等教育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高等教育质量,既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分化的概念,而应是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概念,这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和基石。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学生的存在;没有学生的质量,就没有大学的质量;没有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他的质量既无法实现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当然,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科学研究,尤其在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凸显,科学研究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但同时大学也应当记住,科学研究与教学也是有区别的,并非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能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这种转化需要研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大学更不能忘记,在它们把教学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时,也有责任让科研反哺教学。

所以,今天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就要真正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本质。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基础上的,缺乏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意识,甚至使高等教育的质量举措走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今天我国高校许多看似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举措,其实正在悄悄背离高等教育质量的轨道。高等教育要担当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要满足社会的期待,就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一个新的突破,这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985工程”大学公布了各自的《质量报告》,但令人遗憾的是,《质量报告》公布之后,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好评,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原因何在?就在于已公布的《质量报告》既没有揭开我国一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面纱,也没有完全回答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此种遗憾既反映了质量意识在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缺失,更说明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偏差。

说到底,《质量报告》只是一个手段,再好的《质量报告》也是写出来的,而质量的提升是做出来的,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真正的质量提升需要扎实的行动,更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有待于放在国际高等教育中去检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已经不仅仅是大学自身的事情,它关涉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问责与《质量报告》

别敦荣

社会问责是近年来高教界面临的新课题。社会问责原本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共部门,即政府部门的行政问责,包括社会公众的质询、有关利益团体的影响和公共媒体的监督。由于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高等学校是社会公益组织,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及其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事业也成为了社会问责的对象,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再是高等教育内部的“私事”,而成为了社会公众和有关利益团体关注的焦点,社会公众和公共媒体对高等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高等学校常常为此而受到社会的“拷问”。以《质量报告》的形式回应社会问责,变被动接受问责为主动公开内情,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是高等学校面对社会问责的理性选择。

1.社会问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社会问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小,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少,高等学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社会少数行业的有关部门,高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为社会大众所认识,因此,社会关注度不高。尽管有时高等学校也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多数时候往往是因为高等学校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而非社会主动关心或关注所致。然而,最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摆脱了长期以来以较小规模缓慢增长的发展方式,经过大规模快速扩张,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庞大的规模。据统计,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比上年增加22.27万人,增长3.48%;在校生达到2231.79万人,比上年增加87.13万人,增长4.06%;毕业生共575.42万人,比上年增加44.32万人,增长8.34%。[1]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但使高等教育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本质的改变。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与我国多数家庭和各行各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在我国的家庭文化环境下,一个大学生至少与学生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三个家庭具有直接的联系,在庞大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下,高等教育与数以千万计的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数以千万计的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密切关注。另外,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在内,每年600多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数以百万计的单位就业,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发挥影响,这又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实现了直接对接。高等教育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其成为“社会的中心”,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而且成为影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与进步的人才、知识、技术和智力中心。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全面革新,它使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到社会众多家庭和用人单位的核心利益,使社会众多家庭和用人单位成为了高等教育直接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少数人关注变为普遍关注,由偶尔关注变为持续关注。在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日益增强的今天,社会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度有增无减,他们不仅需要有对高等教育的知情权利,而且还要求一定的参与权利,以达到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其期望或预期的目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既表现为对条件和过程的关注,又表现为对结果的关注。不过,无论是条件或过程还是结果,其核心都在于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不仅仅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品质的体现,而且包含了数以千万计的家庭及其成员的未来期望和教育投资回报,包含了数以百万计的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对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的预期。

2.社会问责要求高等学校办学走向开放透明

社会问责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由疏离变得紧密,由互不关心变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这种转变并非对称发生的,实际上往往是社会方面的转变发生在前,高等教育方面的转变发生在后,甚至高等教育方面的转变可能是由社会问责所推动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封闭办学和集权管理体制,行政化倾向明显,这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上,而且还表现在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上。[2]在高等学校内部,办学和管理权力完全由党政管理部门拥有和行使,即便教师和学生都极少拥有参与的权利和机制,遑论外部的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了。在封闭的内部办学和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往往只是根据自身的认识和需要办学,较少或根本不顾社会需求及其变化。不管是学科专业的开办,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等,完全由高等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决定,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团体基本上没有参与进来,高等学校也没有建立应有的参与机制。即便是有的高等学校邀请有关社会机构参与某些办学环节,往往也只是站在学校角度来考虑问题,而鲜有从双赢或共赢的角度来考虑的。在这种“被参与”的体制下,社会公众和有关利益团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对高等学校办学发挥重要的影响。

在外部关系上,上级党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实行集权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只向上级党政部门报告办学情况,并接受其监督。在常规的行政管理中,上级党政部门要对高等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学校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干部任免、编制人事、教学科研、总务后勤、建筑规划、群团工作、宣传统战以及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必须接受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与管理。可以说,高等学校的工作范围有多大,上级党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就有多宽。因此,对上负责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上级满意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上级满意,一好百好;上级不满意,工作再努力,社会评价再高,后果都会很严重。所以,在封闭办学和集权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在上级党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以自我为中心,对上级党政部门负责,遵循上级党政部门的指令办学,按照上级党政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接受其评议和监督。

但这种封闭办学和集权管理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的要求了,社会问责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高教界不能对此熟视无睹。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上级党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事情,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都应当根据大众化发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高等学校应当在上级党政部门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开放和透明的关系,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建立共同治理机制,使社会成为办学的重要依靠力量,将社会需要纳入办学导向;与此同时,建立社会问责应答机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将办学过程和结果公之于社会,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阳光办学。建立《质量报告》制度,是高教界走向开放和透明的重要一步。

3.《质量报告》是回应社会问责的有效形式

社会问责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封闭办学,缺少与社会打交道的经验,对公众的质询和有关利益团体的关切,尤其是对公共媒体的监督,往往感觉很不习惯,内外界限意识、“内外有别”意识强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公众不只是满足于其子女有学上,用人单位也不只是满足于能够招聘到大学毕业生,他们还需要了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的一些环节,与高等学校一道共同完成和见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其成效。这就需要高等学校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变以自我为中心为以服务为中心,将满足社会需要与坚守高等教育的永恒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此,高等学校要学会与社会打交道,熟练应对社会问责,转变办学方式,走出去、请进来,定期公布社会所关心的办学情况,打造良性互动的校社关系。

社会问责的范围是广泛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办学条件的问责。办学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一所好的学校,不仅应当是硬件设施优良的,而且应当是软件环境和谐宽松的,只有软硬条件达到办学要求,才可能具备高水平办学的基础。二是对办学过程的问责。办学过程包括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等功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比如,领导班子建设、学科专业发展、机构人事改革、课程教学活动等,都属于办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办学质量是在办学过程中生成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三是对办学质量的问责。办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成效的表现,尽管办学质量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等,但从根本上说,社会最为关注的还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为它是高等学校核心功能的体现。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凡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或主要不是为了人才培养,这样的机构不能成其为高等学校。所以,就社会问责而言,不论是对办学条件和办学过程的问责,还是对办学质量的问责,其落脚点都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关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于社会问责之外。“985工程”大学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更是受到社会问责的“特别关照”,不论是其招生考试改革、去行政化改革、大学领导与战略,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大学建设等,都是各类媒体高度重视的主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建立《质量报告》制度,是“985工程”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走向公开、透明的关键举措,是应对社会问责的有效形式。通过《质量报告》,高等学校可以拥有稳定的信息公开渠道,变由社会要求为主动向社会公开,使教育教学信息公开成为自主办学的组成部分;可以定期全面地教育教学信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机构能够由以往星星点点、断断续续地了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转变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研判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和社会利益相关者可以拥有互信合作的信息基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合作,在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社会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往往是不对等、被动的,合作的前景也是模糊、不确定的。有了《质量报告》所公开的信息,高等学校和社会可以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办学机制,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质量报告》是高等学校的正式办学行为,因此,《质量报告》是高等学校正式的对外文件,应当具有目的严肃、逻辑严密、内容严谨和形式严格的“四严”特点。从各“985工程”大学已经的《质量报告》来看,很多还不能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在起草《质量报告》的时候,应当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共性要求与灵活自主的统一。《质量报告》是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共性要求,是高等学校共同应对社会问责的重要举措,也是各高等学校走向公开透明的自主办学行为。因此,《质量报告》的内容应当处理好共性要求与灵活自主的关系。共性要求的目的主要是从总体上规范《质量报告》的内容,保持各高等学校《质量报告》的总体一致性和可比性。共性要求主要表现在学校概况、本科教育教学基本情况、本科教育教学绩效等方面。灵活自主是《质量报告》的生命力之所系,没有灵活和自主,《质量报告》就会成为僵化刻板、例行公事的文书。灵活自主主要要求各高等学校在满足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对各自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重点、特色、创新、问题和对策,以及未来工作设想等进行客观充分的阐述,使社会能够生动真实地了解各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

第二,全面反映与突出重点的统一。《质量报告》是系统全面地反映一所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状况的文件,因此,系统全面是一个基本要求,本科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应当涉及,尤其是对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要有全面的反映。但它又不能只是面面俱到地铺陈情况,更不能是记流水账,要在全面反映情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反映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特色,使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从《质量报告》中真正认识一所高等学校,理解其在本科教育方面的理念和精神,了解其为实现本科教育教学目标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第三,客观描述与价值判断的统一。《质量报告》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开办学信息的文件,目的是让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其全面真实的办学情况,以回应社会对办学的问责。因此,《质量报告》应当秉承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地描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进程和工作绩效,也就是说,要务实,不能务虚,要避免进行理论论证,复制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叙述学校各种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等。在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中,一般不宜作详细的价值判断,除了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理念和工作计划中可以包含一定的具有价值导向的表述外,在其他部分应当尽量避免直接的价值判断,也就说,不要出现自我表扬性的阐述。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价值判断,应当留给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不包含价值判断,实际上,高等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任何举措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的结果。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质量报告》

赵婷婷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标准既是质量观的反映,同时也是评价制度的核心,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是质量评价的灵魂。然而,质量标准并不是质量本身,它只能有限地反映和描述质量。不同类型的质量标准构成了质量标准体系,它们从不同侧面刻划着质量的面貌。一定的质量标准体系必然体现着一定的评价目的,受到一定的评价制度的制约。因此,质量、质量观、质量评价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以及质量评价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此次“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需要借鉴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角度加强其内容建设。

1.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特性和分类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中外学界都存有较大争议和分歧。据统计,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已超过几百种。可见,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很难界定清楚。美国学者E·格威狄·博格(E.GradyBogue)等人在其《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一书中指出,“定义质量对于美国高等教育来说的确是首要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并不仅属于大学”。[1]在工业和管理部门,对于质量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相对于产品质量来说更为复杂,因为高等教育本身承载着多方的利益和诉求。它不像产品生产那样,具有较明确的使用目的和客户群;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变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不像产品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关系那么明确和单一。这些复杂的关系给描述和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体现和反映。如前所述,任何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都只能有限地反映高等教育质量,这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先天局限。具体来说,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有限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不是高等教育质量本身,质量标准只能有限地反映质量的面貌和内涵,它的作用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第二,任何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都只能通过有限的方面来描述和概括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永远无法穷尽质量的全部内涵;第三,任何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都只能反映一定的评价目的,它只能和有限的评价目的相连,不能反映过多乃至互存分歧的目的,否则标准无法制定和实施;第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只具有因时、因地的有效性,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

承认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有限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不是一个大而全的标准体系,而应该是一个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一定高等教育评价目的和质量内涵的标准,不能期望通过一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解决所有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题。换句话说,越是有限而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越有利于达到所设定的评价目的。

既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有限性特点,那么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出发,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描述和评价的这些标准本身,一定具有不同的特征。我们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第一,从所描述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同环节上来看,质量标准可分为输入标准、过程标准和输出标准。一般认为,质量过程包括输入、过程、输出三个环节。对高等教育而言,输入标准主要指人、财、物的投入,过程标准主要指保障教育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和制度,输出标准则主要指教育质量的水平和状态。其中,过程标准又可分为条件标准和制度措施标准两部分。第二,从描述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法上来看,质量标准可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前者重在以定性的方法考察质量的情况,尤其是考察整个高等教育实施与所设定教育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重在以定量的方法考察质量的情况,所列标准大多为可考察的定量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第三,从描述高等教育质量的程度上来看,质量标准可分为最低标准和等级标准。所谓最低标准,其实也可称之为认证标准,即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准入的门槛值,达到即视为合格,基本不对质量进行程度上的区分;而等级标准则不同,它可描述所达到质量的水平和程度。第四,从所描述高等教育质量的适用范围上来说,质量标准可分为统一标准和特殊标准。这经常会在专业评价中出现,统一标准用于描述和衡量一类教育的质量,特殊标准则用于衡量这类教育中不同类型或者专业教育的质量。

一般来说,从一定目的出发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都是多种类型标准的集合体,它们以一定形式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着描述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上一轮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输入标准和过程标准占有较大比重,这主要和当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上一轮评估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时,高等教育的实施条件和制度保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投入,保障基本办学条件,规范教育教学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正如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所指出的那样,要通过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就是“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和深化教学改革”。[2]客观地说,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大部分高等学校的认可。[3]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这一评价标准体系开始显示出不适应,在“导向、功能发挥、结果、效益”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4],尤其在如何更准确和客观地描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状况,如何促进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结果标准的制定和选择,同时还应为不同的高等学校留有一定空间,以反映高等学校自身的特色。

2.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选择

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选择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如何科学地制定和选择质量评价标准以达到客观、明确地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选择遵循着一定的程序。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及质量评价的目的,这是质量标准制定和选择的基础;其次,要确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框架和类型,一个用于认证和一个用于等级评估的质量标准框架肯定是不同的,要根据评价目的来选择;再次,要选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维度,界定标准的内涵,应重点关注标准内涵界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最后,要在使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用户中征询对标准的建议,并根据建议不断修改标准,这是质量标准制定和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质量,而不断地征询意见和达成共识的过程,正是认识质量、保证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和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评价目的和评价制度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首先来看评价目的,它是决定质量标准制定和选择的首要因素。综观中外各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就会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之间之所以存在较大差异,关键在于评价目的的不同。比如,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保证高等教育基本质量,促进美国整体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从这一目的出发,美国院校和专业认证标准的特点体现为更多地选择定性标准和规定最低的准入标准,重在考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促使其建立起不断提高质量的意识和机制。而我国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则不同,它更重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规范,因此其指标体系更强调可比性强的定量指标,重视输入标准和过程标准,并采用等级评价的方式。

其次来看评价制度。这里的评价制度是指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付诸实施的组织、机制、措施和方法等,不同的评价制度决定了评价标准的不同。比如,高等学校外部评价机构和高等学校内部评价机构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必然不同;而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实地考察、公开数据、自我评价报告等,都将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现实的评价条件和手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数据的采集和评价的方式,这些也将影响到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选择。因此,评价制度实际上决定着评价标准的可能性,在制定和选择评价标准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前评价制度的各种条件及限制,这样才能保证所选择的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选择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如何选取质量评价的核心标准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尽管质量评价会受到评价目的、评价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就同一类型的评价来说,在标准的制定和选择上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何能够选取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以保证科学合理地描述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就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来说,我们认为,核心的标准一是人、财、物的投入和保障,这属于输入标准和过程标准,虽然不是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和结果的直接反映,却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根据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不断调整和选择最适合的输入标准和过程标准;二是社会各方面对所培养人才的评价,这属于输出标准,是集中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容,从根本上说,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社会各方面对所培养人才的评价是判断质量高低的最重要依据。

第二,如何在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框架体系内突出高等学校办学的个性化。高等学校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很大不同。历史经验证明,高等学校办学应在自身优势和传统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个性化特征。在以往的评估实践中,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一般采用统一的标准,而内部评价则更多地体现学校的自主选择,不同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内部质量评价标准和制度,体现着高等学校自身的质量观和教育目标。不能否认,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间经常会由于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缺乏接受外部评价的动力就是这一矛盾的反映。因此,如何在统一的外部评价标准体系中为不同的高等学校留有空间,从而体现高等学校在质量评价方面的自主选择,就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方面,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目的适切性”原则,即高等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提出学校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只要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即被认为符合质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但是应该说还很不够,高等学校在质量评价方面的自主选择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质量报告》的内容建设

从2011年起,教育部规定“985工程”大学应率先以《质量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其办学质量情况,应该说,这在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史上也是个创新性的举措。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将高等学校的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对那些国家投入大量人、财、物的“985工程”大学来说,社会和公众有权利了解高等学校办学的质量状况,高等学校有责任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验;第二,以高等学校自我评价方式为主的《质量报告》制度,既突出了学校的办学个性,又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是对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丰富和发展;第三,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变成高等学校的常态行为,不搞突击检查,让质量评价成为高等学校办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2011年各“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已经完成并公开。可以看出,各高等学校所的《质量报告》千差万别,那么,《质量报告》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角度加强其内容建设呢?

作为一种特殊的质量评价制度,《质量报告》的内容建设与质量标准并不完全相同。首先,《质量报告》的内容不像质量标准一样具有严格统一性,前者可以根据高等学校自身的情况有所不同和侧重,比质量标准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体现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其次,质量标准一般是在他方评价中使用,但《质量报告》是一个自我评价,其内容必然从自我评价的角度进行设计;最后,《质量报告》的内容更多地在于描述和展示,在改进、管理、监控等方面关注较少。

尽管如此,《质量报告》的内容形式应该怎样进行规范和建设,还是可以借鉴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相关理论。我们认为,《质量报告》的内容应该与其目的和制度形式紧密相关。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质量报告》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反映高等学校质量的基本状态,建立社会和公众问责机制,展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这三个目的决定了《质量报告》的内容形式。首先,反映和描述高等学校质量的基本状态应重点关注过程标准,即重在描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条件标准和制度措施标准,具体来说应包括人员情况、经费情况、硬件设施情况、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体系等。在对这些过程标准的描述中,应尽量采用定量标准,以增强其客观性。其次,建立社会问责机制应重点关注输入标准,并着重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应明确国家投入人财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教育产出情况,为社会公众提供判断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依据。最后,展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应通过学校自身的一些特殊做法、特殊标准等来体现,可更多采用定性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质量报告》的灵活和创新之处,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自主选择特殊标准来体现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展示学校的个性化办学和自身的质量水准。

《质量报告》的内容还应该与其制度形式相关。由于是自我评价,《质量报告》应更多地采用定量标准,以增强所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性。同时,由于《质量报告》的展示目的,建议对其内容和标准的框架和维度有一个基本规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等学校间质量状况和水平的可比性,从而进一步实现《质量报告》的目的和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甚至和标准本身同样重要。在质量标准的制定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对质量的内涵和标准进行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深化质量观念、加强质量认识、促进质量提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标准的好坏不仅体现在其科学性上,也体现在其被接受的程度上,一个标准体系即使再科学,如果得不到广泛的认可,它也起不到提升质量的作用。因此,应同样充分重视对《质量报告》内容形式的研讨,尤其应在学校范围内,以《质量报告》的为契机,掀起研讨质量内涵的高潮,应在质量内涵上取得充分和广泛的共识,这一过程和环节应该成为《质量报告》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质量报告》制度作为我国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一种探索性举措,一经推出即受到广泛关注,但它的建设和完善还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来支撑。我们期望《质量报告》制度进一步发挥更大的功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质量报告》的功能

吴凡

《质量报告》是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关注的对象,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学校本科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聚焦于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主要环节,经常性、常态化地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全面、客观、科学的反映。《质量报告》制度虽然刚刚建立,且有待完善,但无疑将对高校、政府、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等各相关利益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

1.《质量报告》的信息载体功能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持续升温。然而,由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社会公众往往只能凭借十分有限的信息来对其教育质量进行判断,而关于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如何,运行效率高低,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等均得不到必要的信息。《质量报告》的,就是为了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息需求,它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此举对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沟通意义重大。

作为信息载体,《质量报告》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权威性。《质量报告》的所有信息均是各高校采集的第一手资料,信息来源权威、真实、可靠。(2)时效性。《质量报告》的,计时以年度为限,反映的是学校上一年度的情况,相较于几年一次的本科教学评估,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能及时为社会提供关于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量信息。(3)科学性。《质量报告》以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形式来体现各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既能反映高校教学资源设施等各项硬指标的投入情况,又能体现高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各项教学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既能反映高校的办学成果,又能体现其本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信息综合全面。(4)便利性。与以往自上而下的评估报告不同,《质量报告》不再束之高阁,而是以各学校网站独立公布和教育部相关网站统一公开的形式,顺应了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质量报告》的,使得信息的获取更为便利,传播更为迅速,影响更为广泛。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极低,只要能上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

《质量报告》的,有助于减少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促进质量信息的有效交流,加强高校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促使高校办学更加透明公开,加深社会公众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了解,推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真正提供了高质量教育的高校,能够借助《质量报告》平台,充分展示自我,向公众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自己的教育确实“物有所值”。一方面,能够回应社会舆论和公众等外部群体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维护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另一方面,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防止高等教育市场上出现由于购买者缺乏客观充分的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1]或类似“劣币驱逐良币”[2]的现象。此外,面对日益强大的市场力量,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在生源、拨款、社会捐助等方面将展开激烈的竞争。《质量报告》的有助于推动高校办学信息的公开,有利于增强社会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有利于吸引社会群体参与办学,有利于高校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的支持。同时,《质量报告》的既是对学生和家长知情权的尊重与保护,又有利于广大潜在的学生群体及其家长了解并比较各高校的办学情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从而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减少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促进其高校选择行为的理性化。

《质量报告》的,还有利于促进各高校之间本科办学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此次“985工程”大学《质量报告》的,为各高校展示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举措以及教学成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有利于各高校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既汲取众长又避免雷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985工程”大学《质量报告》对国内其他高校能够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全国高校,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完善。“985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理念、模式和举措,将对全国高校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质量报告》逐年,能够将各年度与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的常态数据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发挥“存史”的功能。《质量报告》连续积累到一定的年份,将变成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编年史”,无论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还是对指导高校管理实践而言,都将是宝贵的资料。

然而,从“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的现状来看,其信息载体功能的发挥尚不理想。笔者在对39所“985工程”大学《质量报告》的网上信息公开情况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质量报告》的位置千差万别,其中放在学校主页的有18所,放在教务处(部)页面的有15所,放在本科生院的有3所,放在学校办公室的有1所,甚至还有两所学校的《质量报告》没有找到。其次,放置的栏目版块也有较大差异,有公告栏、新闻栏、通知栏和其他等等。这表明各学校对《质量报告》的定位和认识很不一致。另外,《质量报告》在各学校网站上的查找也较为困难,有的学校将其《质量报告》“藏”得很深,混于通知公告之中,即便在熟悉位置的情况下也需要点击6次方可找到。由是观之,尚且不提《质量报告》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信息获取的难度和复杂性就极大地削弱了其影响力,制约了其信息载体功能的发挥。

2.《质量报告》的质量保障功能

《质量报告》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新要素,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特别是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是近年来社会舆论的焦点。无论是教育部主导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社会机构的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总能引发社会热议,各界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质量浪潮”中,理应最有发言权的高校却“集体失语”。不论是行政部门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评估,还是社会组织发动的由外对内的评价,本应作为质量保障主体的高校却总是被动地成为评价的对象,被动地去应对外部的各种评估指标,被动地去承受外部的评价结果,而丧失了质量评估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评价标准的主导权和制定权,以及评价结果的鉴定权和话语权。

众所周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与本质,必须以对教育教学行为全面细致的考察为前提。而最了解高校的办学行为并有条件进行考察的就是高校本身。因此,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评鉴,理应以高校自身为主体。同时,由高校各自在其网站上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自评报告,也有利于强化高校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高校切实对其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质量报告》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恢复了其本应享有的对自身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权和话语权,使高校实现了质量保障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和责任的主体三者的有机统一。

《质量报告》以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必将促使高校加强对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质量报告》的编制与形成过程,更是各高校针对自身本科教育教学开展自我评估、自我诊断的过程。通过对自身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对与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相关指标的制定、观测与考察,通过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达到既定目标与标准的自我判定,有助于高校深刻反省自身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助于高校全面分析整个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利弊得失,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改进,有助于高校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由各高校自行《质量报告》,这就使各高校成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主体,由此,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指标。此举能够有效提高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的针对性,防止评估标准的单一化,有利于各高校形成特色质量观,防止办学模式的趋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多样化办学格局的形成。本科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因此,各高校《质量报告》的内容必然包含一些基础性、共性的指标,由这些内容构成《质量报告》的基本面。但基础性、共性的指标不是《质量报告》的全部,更不是核心,它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校本的《质量报告》的亮点,更体现在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上。《质量报告》在为各高校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遇的同时,也对各高校的办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让高校的个性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社会公众面前,如何使学校能够在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这都需要各高校在强化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

《质量报告》制度建立后,各高校每年都要对自身的本科教育教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这种阶段性、常态化的自查自评,有助于高校及时发现本科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起到预警作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质量报告》逐年,能够从纵向上反映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及其下设各项指标和数据的年度变化,有助于各高校考察自身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纵向变化情况,把握本科教育教学变化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本科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然而,就目前各“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大多数学校还是沿袭着传统的质量保障思维方式,把编制《质量报告》视为对上级行政指令的被动响应,并没有转化成自身主动和自觉的行为。《质量报告》更多地像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或是教务处的年度工作总结,既体现不出这一新举措的优越性,也反映不出学校真实的办学质量和特色。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显得僵化单一,多数学校对质量问题仍缺乏独立的判断与反思,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和主体功能并未能真正得以体现。总的来说,目前的《质量报告》促进高校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作用发挥得并不显著,没有达到促进高校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目的。

3.《质量报告》的管理监督功能

《质量报告》制度的建立,释放的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式与管理方式变革的积极信号。

首先,建立《质量报告》制度是政府转变对高校的管理方式的积极尝试,有利于促进政府引导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方式由直接评估转为间接评估,政府不直接介入各高校《质量报告》的形成过程,不直接规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不直接对各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判。政府既没有规定《质量报告》的具体内容,也没有限制高校为此所必须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具体方法,所有这些全部由高校自行决定。对于《质量报告》,政府只作宏观制度层面的把握和规定,而对微观的具体操作层次没有干预和强制要求,避免用现成的模式与标准给高校设定条条框框。《质量报告》这一新举措,呈现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的新气象,体现了政府职能深层次的转变。

建立《质量报告》制度,有利于政府科学、客观、准确地对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基本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质量报告》将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将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专项评估等外部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依据,将成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进行管理、指导、服务、拨款的重要参考,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质量报告》制度的出台对推动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质量报告》的编制主体和主体均为高校,由高校对自身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高校成为自身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的主体,这有利于高校面向社会依法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实现质量的自我评估和自我保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管理机制。《质量报告》由谁负责?谁来组织?谁来参与?谁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质量报告》要反映哪个群体的意见?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所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与管理制度的安排。如果是由行政权力主导高校内部的所有事务,那么,《质量报告》的组织与撰写也将属于行政事务的范畴,其行文风格和内容结构就会体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质量报告》就容易变成学校或部门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但是,如果认可本科教育教学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编制《质量报告》应属于学术事务的话,其负责机构就应当是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机构,报告的内容应充分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判断也应当按照学术的逻辑来进行,而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应发挥服务与辅助作用。

《质量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高校对自身本科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过程等开展系统回顾与反思的过程。《质量报告》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哪一项指标具有质量的含义?应该设立哪些质量的观测点?哪一个数据应该采集?如何采集?如何保证各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如何保证《质量报告》的内容真实、可靠?如何使《质量报告》能够满足多元化读者群体的需要?《质量报告》的形成与过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这个过程本身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自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质量报告》的能够极大地改善社会公众对高校办学的监督条件,提升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健全与完善《质量报告》制度,增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质量报告》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能够使高校和社会公众交流与互动的渠道保持畅通,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质量报告》的能够有效发动社会公众积极支持高校办学,广泛参与到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校友、社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等各个群体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高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与互动的加强,还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帮助高校更好地履行其社会使命和责任。

当然,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的一项新的制度,《质量报告》制度不是万能的。它能够暴露问题,也能够粉饰问题;它可以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有走向形式主义的危险;它既是高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的产物,也有可能变成高校行政化的又一表现;它可以促进公众对高校的了解与沟通,也可能引发社会对高校更多的质疑与责难。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报告》的功能和价值不是自我实现的,它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包括各高校应科学、全面、实事求是地反映自身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情况;其范式、概念框架、行文风格和语言表达应适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制度的规范化程度应当提升,等等。为此,各高校应当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其重要功能,编制出客观、科学、有效的《质量报告》,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方式的变革,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自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质量报告》中的问题解读与思考

薛成龙

定期向社会公布《质量报告》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985工程”大学率先向社会《质量报告》,既展示了这些大学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先行先试的成就,同时也招致了部分媒体的质疑与批评。部分《质量报告》被认为是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报告或年度教学工作报告,有的甚至被媒体指责为“政绩报告”。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质量报告》?未来应当如何完善《质量报告》?这些是高校不能不高度重视的问题。

1.《质量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已的《质量报告》看,各高校认真总结学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展示了各自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质量报告》公布后,各高校相互比较、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但是,应该看到,各高校的《质量报告》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1)缺乏受众意识。

作为向社会公布的信息载体,高校在编制《质量报告》时,应当有质量主体意识,充分考虑到公众、媒体、学生等不同群体的需要。但从已的《质量报告》看,多数更像是教学工作评估报告,或者是年度教学工作报告。高校在编制《质量报告》时,没有关注报告的读者对象,还是按照过去写给专家看、写给上级主管部门看的形式,面面俱到。从文本形式看,各高校的《质量报告》总体表现为:个案改革亮点突出,整体质量分析不足;罗列成绩多,分析问题少;定性描述多,定量数据少;绝对数据多,相对数据少。《质量报告》提供的信息数据不全,透明性不够,格式不统一,可比性不足。不同公众群体既无法对高校教学质量状况作价值判断,也无法充分了解大学对教学质量的目标定位,更无法对不同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受众群体意识的缺失,表面上看是高校对于《质量报告》的认识态度问题,但从深层上看,说明高校还是习惯于被动的质量检查或评估,高校自身还缺乏一种自我检查、诊断的质量主体意识。

(2)没有完全回应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985工程”大学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生源,但人才培养是否与之相匹配?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作为研究型大学是如何保持精英教育标准的?是否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是否有机会进入科研实验室?是否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师、大家、知名学者或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否有机会聆听大师们讲授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如何配置的?诸如此类的信息,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但在现有的《质量报告》中,只有少数学校提供了这一方面的部分信息,多数学校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正如《深圳晚报》对《质量报告》所评论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在高等教育规模加速扩展之时,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表现出深切的关注与担忧:大学入学人数如此激增是否会导致以降低或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应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手段、何种措施以保证日益增长的在校生的教育质量?这些都是公众的困惑所在。因此,公众并不需要疑似‘政绩报告’的‘质量报告’,而是需要我们的大学做出符合公众期待的回答。”[1]

(3)没有完全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

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投入、过程、效果和反馈等各个环节的保障。即使一所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配备了优秀的教师,拥有最好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并且招来了优质的学生,我们还是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其教育教学必然也是优质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关注投入和结果外,更应当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但从已的《质量报告》看,多数高校更多地关注的是投入要素、过程监控要素以及结果输出,而对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阐述,对培养过程的实际运行状态揭示得不够全面、充分。不仅如此,“985工程”大学拥有全国最雄厚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但它们是否把这些优势转化成了人才培养优势呢?从已公布的《质量报告》看,多数高校还没有显示出已经实现了这一转化,看不出它们应有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就。总体来看,“985工程”大学的《质量报告》尽管局部改革突出,个案亮点鲜明,所提供的数据光鲜亮丽,但未能展示人才培养应有的表现,也没有完全反映出应有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2.《质量报告》现存问题的深层剖析

《质量报告》中暴露出的这些“软肋”或“硬伤”,是基于文本形式的一种质疑,各高校的现实状态是否如此,目前尚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至少说明各高校对于《质量报告》的目标定位、功能作用以及相关制度的要求还缺乏应有的认识。

(1)思想观念的局限性。

《质量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高校对教学质量认识的局限性有关。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精英阶段时,高校对于质量的主流认识是一种产品质量观。这种质量观关注的是学术水准,是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学术质量标准的制定。随后,由于教育规模扩张,教育投入相对滞后,导致教育教学资源紧张,迫使高校对质量的关注从已有学术水准转向影响质量发展的间接因素———投入要素或过程监控要素。这种关注在2005年前后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达到顶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表面上反映的是质量问题,而隐藏于质量背后的根本矛盾,是多样化社会需求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一矛盾不是单凭过去单一的质量标准或者加大教学投入所能解决的,它要求高校在系统的教学质量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进行综合改革。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高校在进行质量建设时,仍较多地关注培养结果质量和教学工作质量,而对教与学的过程和制度以及机制的设计缺乏应有的关注。

(2)历史惯性作用。

除了思想认识的局限外,《质量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还与历史惯性作用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无需太多考虑学生个性化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为学生一旦进入某一个专业领域,也就决定了他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的办学体制、招生体制、就业体制、管理体制、办学规模、专业规模、班级规模等都在变化。不仅如此,随着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增加,学生学习需求、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家长期望、学科发展需求、教师需求等也在变化。面对这些变化,高校的组织结构,职能、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内部人才类型等也都在发生分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管理方式等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变与不变,反映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保守性,也造成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惯性。高校在抓人才培养质量时,基本上是沿着传统的惯性思维,把教学质量等同于教学工作质量,甚至拘泥于教务处的教务工作质量。高校所关注的主要是人、财、物等投入要素,以及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的建设、就业率等结果输出要素,而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等要素却缺乏应有的考虑。

(3)现有体制的束缚。

《质量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还与现有体制有关,与资源配置机制有关。从宏观层面说,尽管我国高校在法律上具有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但事实上,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未完全理顺。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性地位,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过于细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揽了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事务。这种法人化目标与教学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缺失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使高校组织趋于行政化,另一方面,高校在行政化过程中也丧失了法人应有的主体责任意识。高校更多地是从行政角度考虑教学质量,即能否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资源支持,更多地是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而不是直接向社会公众或学生负责。从微观层面说,高校行政部门在教学资源配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使高校内部的学术组织行政化,学科门类越多,学科专业壁垒越森严。表面上,高校多数是综合性或多科性的,但从人才培养模式看,其实还是多个单科性学院的简单相加。整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没有跳出原来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刚性、僵化的管理模式,高校人为地自己把自己割裂开来。如果说这种割裂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话,它所造成的教学质量问题就是学科专业割裂。这种割裂使高校在思考教学质量时,往往从某一部门或某一局部的利益出发,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3.编制《质量报告》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

用系统思维来看高校教学质量,它包括了从目标设计到模式选择,从过程监控到结果检验等一系列子系统。从主体责任意识看,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一种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评估。如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质量报告》,可以发现,要编制一份高质量的《质量报告》,高校应当正确对待教学质量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的关系。

高校目标如何定位,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即便是“985工程”大学,由于学科优势、办学传统以及区位优势不同,在目标定位上也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目标定位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已公布的《质量报告》中,多数高校对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说清楚、说透彻,对目标定位很少进行横向比较,尤其缺乏国际比较。要完善《质量报告》,高校在描述自身教学质量时,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让公众了解高校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其次,不同的目标定位需要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之相匹配。高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目标定位选择适合本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选择实际上是目标分解的结果,通过模式选择把学校整体目标分解为各院系的目标,把各院系的目标再分解为各专业、各教师的课程目标以及各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质量报告》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隐含于各种文字和数据之中的目标———模式逻辑关系。

(2)过程监控与结果输出的关系。

如果目标定位合理,模式选择正确,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过程监控与结果输出。就过程监控而言,首先是投入,包括经费投入、人力投入、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和学生学习精力投入等。这种投入要素既要看静态,也要看动态;既要看绝对值,也要看相对值和平均值。其次是过程管理,包括建立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开展教学过程监控、及时反馈信息,以及开展教学激励与约束等。再次是教学资源配置,学校有多少师资、教室座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地等,这些资源是制约人才培养最为基本的要素,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只有投入有保障、管理到位、资源配置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有保障。从这一意义上说,过程监控是重心,而结果输出是必然的。在已公布的《质量报告》中,尽管过程监控与结果输出都有涉及,但缺乏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尤其是在过程分析中,多以应然状态代替实然状态,以个别典型代表整体质量,以粗线条描述遮蔽客观实际状态。要完善《质量报告》,高校应当在重视结果输出的同时,更重视过程监控,特别是应当注重运行过程基本数据的收集,通过运行过程数据与输出结果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人才培养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关系。

(3)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的关系。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6)

[作者简介]吴昀辰(1978-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78-02

一、问题的提出

学业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①它对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沿用着普通教育的学业评价模式,认证性和选拔性的评价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职艺术院校所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及其教学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采用认证性和选拔性的评价方式,过度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是不适合艺术学院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可见,无论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层面,还是高职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都需要改革学业评价方式。当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适合高职艺术院校教学特点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学习表现,这样可以更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正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二、高等院校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准则基础之上,价值准则的选择有赖于不同利益主体价值观的统一。围绕学生学业评价,存在两种不同评价观点。社会本位论者将学生培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过于强调学业活动的社会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而个人本位学业活动观将学业活动的基础全部建筑在个人和儿童本能兴趣之上,又忽视了人的社会性。②学业活动是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有效的学业活动既可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主体发现自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规格要求。因此,必须对这两种学业活动观进行整合,兼顾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观。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提出了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评价理论。他们认为:评价描述的并不是事物真正的、客观的状态,而是参与评价的人或团体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主观认识,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建构”。③因此,评价需要多方参与,听取不同方面意见和协调各种价值标准之间的分歧,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在高等院校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主张,让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用人单位在协商、交流中达成共识性的价值标准。其次,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树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高职艺术院校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趋向

1.评价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进程的评价。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演进的过程,在现代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体现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理念。在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授艺术创作的方法,也不是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如何的评价,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和创作进程的关注和剖析,使学生在努力探索个人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在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锻炼,使其能充分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及学业的发展,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业认同感、成就感,这才是学业评价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评价不应被看成是教学过程终结之后的一个环节,评价要被当作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成分,与教学、学习一起构成了一个三位整体。④

2.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等学校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评价,其本质是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的人本化社会活动,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归宿。⑤在艺术教学中,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需得到平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得到同步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差异得到尊重,这不仅是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更是业界对学生质量的真实诉求。因此,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业评价的最终诉求。

3.评价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并趋向成熟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大学生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价值主体,已具备构建自己认知结构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有能力也有权利参与学业的评价。

艺术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并积极参与到学业评价过程中去,最大限度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活动,重在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承认学生个性特征和差别的客观存在,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做到通过评价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明确评价的目标,主动收集信息来持续监控自己,运用评价结果的信息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

4.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高职艺术院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应紧紧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学生的每一个作业或作品,不仅是其知识和技术的运用和展示,更是其创意的实现和探究努力成果的展示。创新和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认知冲突和不同观点的撞击与争辩。通过评价,给学生营造具体的问题情境或创设难题,使学生提出疑问或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异想天开”,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艺术设计专业新的学业评价方式探索

1.学业报告书。随着高职艺术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以项目或主题的方式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越来越被接受或认可。学业报告书就是以学生自己的视角对这些教学环节尽心地记录,每一步思维过程、研究过程都展现在学业报告书中。看过的资料以及注释、收集的信息、借鉴的内容、灵感来源、设计元素、自己的创意、思维演变的流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实践操作场景、最终成品效果都在学业报告书中得到真实有效的体现。

学业报告书是一本研究手册,记录、展现了学习研究的过程,体现与反映了学生设计思维。它集中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知、所思、所做、所获。它是学生资料的收集、成果的积累、思维与智慧的体现。学业报告书集中反映与课题相关联的调查研究、实践的证明以及深入的研究,反映设计技巧的进步。学业报告书允许有不同风格的尝试,允许有错误、失败性的尝试,它体现的是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其实验性的一种能力。

2.学业报告书的实施。为深化高职艺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系统跟踪教师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轨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借鉴法国主题教学改革的成果,实施学业报告书评价。学院制定颁发《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业报告书〉实施办法》,要求学生在课程过程中,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程结束后,自主完成《学业报告书》设计、编排、制作、评价、留存和推广全程。在《学业报告书》的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系统获悉和整合相关产业、行业、专业、课程、项目信息,学生自主获取资讯,运用资讯,存储资讯,整合资讯,创造资讯,通过《学业报告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业报告书》系统载录教学全程,为教学性状质量评析提供依据,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设计操作能力、设计上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可以系统载录学生学业全程,为学生学业评析提供依据。总之,《学业报告书》作为学生自选专业方向的依据,是学业考核的重要内容。

3.学业报告书评价的特点。首先,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注重“学业结果”评价向注重“学业过程”评价的转变。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所谓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学业报告书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与设计研究关联度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学业报告书评价,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其次,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注重“甄别、选拔”评价向注重“学生发展”评价的转变。以往的学生学业评价,过分强调了其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将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学业报告书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其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最后,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重“知识、技能”评价向注重“活动表现”评价的转变。传统学业评价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习惯于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忽视学生在学习和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和体验,缺乏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记录和分析。学业报告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全过程,更关注学生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关注学生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总之,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大的表现舞台,使每一位同学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由此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帮助学生实现更有突破性的发展。

[注释]

①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76

②母小勇,薛青.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47.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7)

一、充分认识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意义

分析检查阶段是巩固扩大学习调研阶段成果的关键,也是保证整改落实阶段实效的基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步骤,也是找准存在问题、定准整改措施的重要途径。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重点是要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3个环节。各党支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搞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在学习有关规定,明确工作任务,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保证工作质量。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

分析检查阶段按照市委部署从2008年11月25日至2009年1月10日结束,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2008年11月20日至12月1日)

1、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关于在学习调研阶段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人民群众意见的通知》市局、各基层分局要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设置意见箱、专线电话、网站等方式广泛征求广大干部和纳税人意见。市局学习实践领导小组面向基层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由市局人教科负责汇总梳理、上报市局学习实践活动小组审阅后分别反馈给各级领导班子,在分析检查报告中吸收采纳。各单位征求到意见,也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如实反馈。

2、深入查摆问题。结合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分析检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开展"五对照、五查找",普通党员要认真开展"三查三看"。着力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3、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在认真回顾十六大以来特别近三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情况,重点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等。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和整改三部分内容,在查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避免写成一般的工作性报告。

市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要于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报*市第七指导组同意后方可提交民主生活会进行讨论。各基层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要于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报市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提交民主生活会进行讨论。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要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准备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二)认真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12月1日至12月15日)。

4、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根据宁组发[2008]161号文件精神,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2008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主题是"强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重点是分析讨论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初稿,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要对照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结合分工重点查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和党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整改措施,努力统一思想,形成发展共识。

各基层局要做好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准备工作,认真开展班子成员谈心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结束前,要对民主生活会进行质量测评。(测评表见附件1)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的,市局党组要责令重新召开。

5、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单位要组织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以"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进行分析讨论,对照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查找自身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思想差距和工作差距,分析原因、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通报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讨论和开展"五对照、五查找"的情况。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既要严格要求,提高质量,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6、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根据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进行分析讨论的情况,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切实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成果充分体现到报告中。市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修改完善后报*市第七指导组审阅。基层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修改完善后,报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审阅。

(三)认真组织干部和纳税人评议,进一步征求意见(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1月10日)。

7、充分发扬民主、汇集民意。市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广泛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将于12月中旬,邀请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纳税人代表和离退休老干部、基层干部群众代表,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书面征求意见方式(评议表见附件2),征求对市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各基层分局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纳税人和基层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分析报告进行广泛评议。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体现到分析检查报告中来。

8、公布报告,接受监督。市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通过《税务快讯》、地税网站、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简报等渠道面向基层干部和广大纳税人进行公布。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接受党员群众和纳税人的评议监督。各基层分局分析检查报告也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评议结果也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9、召开党组织扩大会。市局将于2009年1月上旬召开市局党组扩大会议,审议市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明确明年的工作要点。2009年1月10日前,市局要将正式形成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报*市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第七指导检查组。各基层分局也应于2009年1月10日前,将正式形成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报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正确把握政策,确保工作质量

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各支部要严格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指导原则、方法步骤开展工作,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把学习贯穿始终。各支部和党员干部都要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继续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互相沟通、专题辅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完成规定篇目的学习,按照要求记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为后面各环节工作的开展打好思想基础。学习笔记要达到字数要求,学习心得要有质量,分析报告要有深度。通过把学习培训贯穿始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自觉投入,找准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局党组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确保本阶段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找准突出问题。要把查找问题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一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分析检查打好基础。查找问题时,每个党员都要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摒弃私心杂念,诚心诚意听取意见,勇于正视问题,并从思想认识上深刻剖析;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各分局的负责人要切实带头,在查找自身存在突出问题的同时,紧密联系影响和制约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从自身找原因,勇于承担责任。

三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在找准问题、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取得共识,增进团结,促进工作,共同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不回避矛盾,又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纠纷。不仅要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要在谈心活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批评要诚恳,能够认真查摆自己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够正确对待组织指出的问题和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能够实事求是的看待;能够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真正做到触动思想,提高认识;能够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党员之间相互批评要中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8)

一、值日报告活动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1.Listen to reporter(值日汇报)

全班同学倾听值日生用英语进行汇报,时间约3-5分钟左右。汇报前值日生应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或制作PPT,用以介绍可能出现新单词或帮助理解的重点词汇。

2.Speaking practice(会话练习)

汇报结束后,由值日生对同学们根据汇报所讲内容进行提问,以检验听者理解的程度。也可由同学们向值日生提问,以获取更多的与报告内容相关的他们所感兴趣的信息。

3.Feedback(反馈)

先由同学们针对值日生报告的内容、形式语言、作出评价,最后由老师再进行点评,同时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二、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作用

在这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比较丰富:

1.教师是个参与者

值日报告给了老师聆听学生用英语叙事以及表达思想等会话交流、评价的机会。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倾听任何一个学生的表达。

2.教师是引导者

在值日报告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对学生的交际过程起促进作用,如:大部分学生听不明白或语言上有困难,此时,教师就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作为一个解释者,为学生提供帮助;如学生在表达中出现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叙事不完整、教师应予补充。

3.教师是组织者

组织工作一是调控班级纪律,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认真倾听,想发言的同学尽量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要让学生都动起来;如果活动较热烈,教师必须使全班安静下来,尽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并尊重别人。

三、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编排好值日次序,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编排好值日次序使学生心中知道哪天轮到“我”汇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争取到时脱稿流畅地进行英语汇报。一般来说二十人左右的小班每学期每人轮到三-四次左右。我认为第一轮的次序最重要,一般来说先值日的同学应该英语水平较好一点的,以便起引路作用;较差的同学不可太集中,要分散开,否则会影响一段时期的学生汇报和倾听的兴趣,这种厌烦情绪一当形成,很难扭转过来。

2.帮助学生确定好内容

值日演讲的内容可以自定,不过由老师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和当时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制定几个系列专题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些比较适合中低年级的主题:This is me My family I like…。也总结出一些比较适合中高年级的主题:My travel to… News in our school Tell a story I like this book My favourite…等等。这些内容比较传统,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没有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当学生们在进行交流活动的时候,能有一种安全感,为他们自如、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提供了保障。

3.做好汇报前的工作

汇报前的工作主要是老师在值日生汇报前,适当地检查、督促、指导和鼓励。

老师要了解学生,跟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帮助选择素材,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式和设计问题的技巧,激发各类学生的兴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所以,对值日生来说,活动的准备阶段也是一个很好的操练机会。反之,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就会在课堂上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既达不到语言操练的效果,而且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活动。

4.调动倾听者的积极性

在值日报告活动中要注重调动台下同学的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之中。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键是注意采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交流。

例如值日生提问、同学们回答;同学们问、值日生答。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有意义、有目的流的操练机会。此时,学生们在有真实信息差的环境中产生了主动探究的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四、值日报告活动的反馈评价很重要

对值日报告活动的评价由两部分构成:来自同学的评价和来自老师的评价。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和形成离不开教师评价的引导,但教师的评价只是手段,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值日报告进行评价时,指导他们逐步学会针对报告的内容、语法、语音语调、语言的流畅、问题的设计、回答的是否令人满意、准备的充分程度、报告时的台风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值日生通过反馈评价,可以对自己的报告进行反思,然后在下一轮的值日活动中进行调整、改进。

五、结束语

值日报告这项活动创建了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它所产生的的效果是具有浸润性的。它让师生和生生之间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的基本能力。学生为了较好地完成这项活动,需要动脑筋选材、收集、设计、修改、操练、有些还需要合作。这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学们和老师积极的评价反馈也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更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做任何事情,关键在于坚持,做好课前几分钟的值日生汇报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9)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指上市公司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标准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自我评价报告的形式出具评价意见并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一种书面文件。

在2010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等相关部门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出于监管和公司内部管理的双重要求,规定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①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③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④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⑤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⑥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⑦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一、文献回顾

Bupa(2004)认为SOX法案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实施成本很高。Leone(2007)研究了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发现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重要的组织变化以及公司在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投资。Ashbaugh-Skaife等(2007)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有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自我评价报告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学者杨有红、陈凌云(2009)以2007年沪市的86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总体上还不容乐观,动机不足,并根据结果分析了该状况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制的政策建议。王惠芳(2009)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前提和披露的后果,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缺失和市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应冷淡两个方面,来阐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强制性披露所面临的困境。杨有红、何玉润、王茂林(2011)认为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差异和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会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信息的披露。

二、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作用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强化内部控制报告机制,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责任,促使管理层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提供内部控制报告会加大管理层的责任,促使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可以促进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内部控制本身应遵循的内部牵制原则可以减少舞弊发生的概率,提高财务报告表达的真实性,同时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管理层的管理活动,间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通过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同时,作为投资者——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也有权知道企业的运行是否正常,企业的资产是否有保障。

4.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一个由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经理和相关员工共同实施的对公司内控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的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和被评价单位的经理与相关员工一起进行讨论,通过与会人员开诚布公、积极地发言,主动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彼此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还可以形成民主而有效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朝民主化管理方向发展,营造出浓厚的民主氛围,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数量不全

尽管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但是2009年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数仅为702家,仍有399家上市公司未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这可能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从而使得其无法按照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有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进行自我评价,但是其实施的动力有限。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成本巨大,细节繁琐也是披露数量不全的原因。

(二)报告的名称及披露形式不统一

在报告的名称方面,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各形各异,最常见的就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两种。此外,还有将报告的名称命名为“关于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报告”等。在报告披露的形式方面,由于相关法规并没有对披露形式做出统一要求,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在披露方式上比较随意。除了独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外,还有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附在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年度报告后披露。

(三)编制人员理解有偏差,披露内容不符合规定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编制人员对《基本规范》中五要素的内涵理解有偏差,从而使得披露内容并不符合《基本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内部环境方面的信息披露,往往只是片面地对其所包括的内容中的一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机构设置和内部审计方面内容的披露比较常见,而对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及企业文化等的披露则比较少。

(四)重大缺陷定义不明确,披露不充分

在现有的已经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不多。即使是在这些披露了缺陷的报告中,也没有发现公司对重大缺陷的定义、查出重大缺陷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披露造成缺陷或问题的责任人。从公司内部的角度来看,公司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重大缺陷“内部消化”,或者因自我检查能力不强,未查出重大缺陷,而只是披露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从公司外部的角度来看,缺乏强制披露的支持,也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对重大内部控制缺陷隐瞒不报的惩罚,导致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信息含量不高。

四、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工作的措施

(一)规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及披露形式

在内容方面,要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所应包含的五要素做出详细规定,统一报告的名称并要求以独立报告的形式进行披露。一方面可以规范上市公司所披露报告的内容,使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报告符合有关的规定,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信息含量,进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详细且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以独立报告的形式披露能使所披露的内容更加充分,而不至于使其内容过于简单,同时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在现有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披露实质性缺陷。一方面,这可能是上市公司出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正常反应;另一方面,与监管机构没有制定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缺陷标准也有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虽规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层报告中应包含对内部控制缺陷或重大风险及改进措施的说明,但却给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判断空间。财政部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自主确定重大缺陷,而且重大缺陷的定义不具有指导性。

(三)细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规定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书中应当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内部控制(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6页)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控制运行有效性。但目前在我国现有的相关规定中,对于设计有效性的定义本身过于理论化,通常来讲对于设计有效性的定义应该是比较严谨的,只有所有的五个要素都得到满足,才能得出基于一个目标或多个目标的内控系统是有效的结论。

(四)明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责任追究机制

要实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应有价值,就必须确保其信息披露质量。而要提高其质量,就必须要求公司披露使用者所关注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和内控缺陷信息,禁止公司以内部控制要素、具体内控程序等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代替应当披露的信息。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事后检查,对不合格的披露者要进行惩处,以确保披露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詹长杰,曹建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88-92.

[2]杨有红,何玉润,王茂林.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N].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1):9-16.

[3]董美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果的思考——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8-16.

[4]詹长杰.我国上司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现状分析[J].商业会计,2010(12):70-71.

[5]聂兴凯,郑洪涛,田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现状与政策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0(4):33-35.

[6]王惠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强制披露[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5):137-140.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R589.25 R339.35 R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81-02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改善,伴随生长发育呈现“旺盛”的长期趋势,同时儿童期脂肪重聚的年龄提前,提示着这一群体体重增速相对快于身高,因此儿童期的超重、肥胖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脂肪的过度积聚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重要因素,这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中已被证实:如Lee等在对354名美国女生的生长发育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36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值以及36个月至小学一年级间BMI的增速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呈显著正相关,并假设肥胖可能是美国女生青春期发动年龄提前的重要原因。青春发动时相的异常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效应――增加心理行为障碍的风险,为学校卫生工作带来挑战。青春期发育的客观评价需要专业知识的辅助,大多数青少年往往无法做出准确评价。为了解超重或肥胖是否影响青少年自评青春期发育水平,并为研究和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运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0年10月整群选取蚌埠市某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级在校学生1693名,其中男生906名,女生787名;年龄为10~17岁,平均13.45岁。

1.2方法与指标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发育水平指标为“你认为你的发育水平与同龄人比较是?”。其中有5个选项(明显要早、较早、同步/一致、较晚、明显要晚),分别赋值为:同步/一致=0;明显要早和较早=1,较晚及明显要晚=2。

身高和体重为主要体格测量指标,由事先经严格培训人员完成。测量前要求学生脱去外套和鞋,测量时身高精确至0.1cm,体重精确至0.1kg,测2次取平均值。根据所测身高、体重值,计算个体的BMI。依据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l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

1.3统计分析利用X2检验反映各人口特征青少年自评发育水平分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自评发育水平的相关性。

2 结果

2.1青春发育提前和延迟报告率学生自评正常报告率为65.1%,发育较早报告率为14.6%,发育较迟报告率为19.8%。虽然发育评价在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也呈现一定的趋势:男生较女生更易报告发育较晚;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自评发育较早或较晚的构成比均高于自评经济状况中等或较好者;自评肥胖或超重的学生认为发育较早的比例为19.2%,显著高于自评非超重或肥胖人群。2.2超重、肥胖检出率学段和性别分布初中生超重发生率为16.2%,肥胖发生率为9.5%。肥胖检出率最高为12岁组(11.7%),其次为11岁组(11.1%);超重检出率最高为14岁组(18.8%),其次是12岁组(15.9%)。男生超重检出率为21.3%,肥胖检出率为14.1%;女生超重检出率为10.3%,肥胖检出率为4.1%;男生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

2.3超重和肥胖组自评发育水平报告率比较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以及正常组间自评发育水平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其中,超重女生组自评发育较早的报告率为35.00%,肥胖女生组中自评较晚的报告率为36.67%。

2.4超重、肥胖与发育水平的相关性见表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育较早与发育正常相比,与非超重或肥胖学生相比,超重组青少年更倾向于报告发育较早。发育较晚与发育正常相比,肥胖组学生比非超重或肥胖组更倾向于报告发育正常。男生比女生更易评价发育较晚。

3 讨论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在《教学要求》的指导下,笔者认为presentation是一种很好的现代教学手段,此处的presentation指的是学生事前有准备的,通过整合搜集的数据,以ppt形式在课堂上演说的教学模式。它很好地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一、存在问题

本人在2012-2013年第二学期安排自动化11级1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口头报告活动,共64学时,16周,但从学生口头报告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学生口头报告情况的观察,课下与学生座谈,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对口头报告的前期准备不够

班中有近乎50%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口头报告的前三天开始写稿,做ppt,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背诵文本,水平较低的学生甚至不能完全背诵文本,导致出现照稿或ppt宣读的情形。

2.多数学生对口头报告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导致做口头报告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存在应付教师布置任务的倾向,报告的内容并不是自己通过搜集资料,自己总结写出来的,而是从互联网下载下来,未经修改,直接照搬过来的。

3.多数学生对口头报告的整个运作流程不太熟悉

学生只把大多数注意力集中在口头报告的汇报上,对口头报告后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口头报告后学生没有进行反思,没有总结前面同学的经验、教训,导致前面同学犯过的错误仍然出现在后面同学的报告中。

4.出现了口头报告汇报人和听众分离的情况

汇报人只是在完成报告的任务,没有注意到听众的反映,而

听众也觉得口头报告是汇报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以至于只有少部分学生和老师在听报告,其他同学有看书的、有交头接耳的

等等。

5.没有对听众的水平和要求进行客观分析

一味参照高水平写作标准,使得文本中词汇的使用过难,句

子过长。在实际做报告的过程中,同学在下面听不懂,跟不上。

6.班级构成人数较多

按照课时的要求,每节课作报告的人数较多,有些影响正常的课程进度。

7.教师本身也存在问题

在头口报告前没有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没有给出一个sample,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只是通过对学生口头报告的评价使学生逐步认识、了解口头报告。

二、行动方案

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地在Presentation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笔者参加了外研社暑期举办的“有效课堂的教学与研究(三)Effective presentations”的培训班。回校以后,笔者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制订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做到有的放矢。行动方案分为报告前讲解和口头报告过程中的综合指导,所实施的对象为2013-2014第1学期的自动化11级1班学生。

1.报告前讲解措施

第一周

措施:(1)给一个presentation的sample。(2)介绍本学期

presentation训练方案。

目标:让学生对presentation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周

措施:(1)陈述presentation的重要性,体现交际能力以及实践能力。(2)详细介绍presentation的流程,报告前要搜集资料,做预演,报告中要注意与听众的目光交流,时间控制,ppt内容,听众要求认真听,报告后同学和老师要评分,老师点评,同学和老师进行反思。(3)给出评价表。(4)课间访谈,询问学生意见。

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要存在应付作业的倾向。(2)让学生明白报告的每个细节。(3)听众和老师均要打分。

第三周

措施:(1)给学生一份半成品的文稿,指导学生从结构以及语言尤其是词汇方面进行修改。(2)确定学生报告方式的名单,一种为课堂上的演说,一种为自己录制的video。对学生选题及报告日期提前做出安排。要求学生至少提前一周把口头报告的文稿或ppt发到笔者邮箱。

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较简易的词汇和句式能够帮助听众

听懂报告。让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更加清楚。(2)让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清晰、明了。

2.口头报告过程中的综合指导

第四周

措施:(1)通过邮件以及预演对第一报告的学生进行详细指导。(2)本周的第二次课第一位学生报告,报告后给予细评。(3)其他学生对此次学生的报告进行反思。

目标:起到Model的作用。

第五至十八周

措施:(1)总结经验反思内容。(2)继续对其他同学的邮件进行指导。(3)对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反思。

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报告流程。(2)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改进口头报告取得进步。

最后一次课:总结本学期的口头报告,发现问题。为下一轮的行动研究做准备。

三、取得的效果及反思

经过前三周分层面和分层次的讲解,取得的效果应该说是很明显的。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在心中对presentation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知道了如何去做一份高质量的报告,那绝不仅仅是台上讲说的三分钟。整体上说,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表示满意,也认为很有必要。第四周第一位同学的口头报告已经做完,在同学中反映良好,已经为同学们起到了一个样板的作用,达到了笔者的目的。笔者预计接下来的为期15周的口头报告将会顺畅进行,报告人由于自己提前的准

备以及老师的指导,报告过程会比上一个学期有所提高,而听众由于要给报告人评分,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笔者将学生这学期口头报告与上学期进行了对比,课堂效果却截然相反。仔细思考,觉得前三周的讲解和对学生报告前文本的修改以及指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上一学期笔者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却很微弱,学生的努力要和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才会创建良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