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1 04:50:42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1)

1.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市局拟于八月份召开民生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培树典型,总结推广民生档案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推进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领域档案工作,重点抓好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档案和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深化社区档案工作,积极探索为和谐社区建设服务的有效形式,指导建立低保档案、家庭档案、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再就业档案等。

2.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百户农村基层组织档案工作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做好“一网三站”推广普及和专业示范户建档挂牌、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普查工作,抓好典型经验介绍和推广。

3.贯彻执行《*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程序》,积极做好大项目建设验收指导工作。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实施跟踪服务,确保重大项目与档案工作同步,积极为全市经济总量翻番服务。

4.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继续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好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培树,推动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继续抓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处置与流向工作,依法对重组、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进行接收或监管。

(二)进一步夯实档案基础工作

1.继续抓好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验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没有通过测评的县(市)区要积极准备,力争到2010年之前,全市两级综合档案馆全部晋升为国家二级以上综合档案馆。

2.贯彻落实省档案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按照《*省市、州、县(市、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办法和标准》,于2011年前全部完成评估工作,各县(市)区可根据情况自行申报。

3.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继续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标准化档案室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4.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以《档案法》颁22周年和市人大视察《档案法》为契机,开展全市档案行政执法大检查,积极推进依法治档进程。各县(市)区都要积极认真地做好市人大视察工作的准备。扩大档案法制宣传范围,组织开展普法“六进”活动,与县(市)档案局联合开展“送法进大户”活动,提高市民依法治档、管档、用档意识。

5.继续做好档案宣传、科研工作。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利用网站、展览、演讲等形式,组织开展丰富的档案宣传工作。“我和我的祖国”网上摄影大赛,是我们利用网络的新创举,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最低要上报10张参赛作品。要积极努力做好《兰台内外》和国家局一报一刊的发行工作,力求早安排、早布置、早着手,要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指标。下半年,拟召开全市档案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全市档案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加强档案科研和学会工作,促进先进适用性成果的推广,提高优秀科技成果的贡献率。

6.加强档案安全和保护工作。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档案馆维修改造工作,保证馆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1.积极推进档案数据库建设和档案数字化进程。继续做好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整合工作,实现计算机查询利用。各县(市)、区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好馆藏档案信息数据异地、异质备份、数据转录等项工作,逐步实现馆藏各类目录信息数据库检索,不断加大档案数字化工作力度。

2.抓好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继续作好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配套管理工作,推广机关电子归档管理的经验,加大提高电子档案配套管理普及率力度,力争配套管理率达95%以上。

3.继续推进全市两级档案信息网站建设。要加强网站维护管理,加强网站采编和内容充实,跟踪捕捉全市档案工作新形势、新动态,及时更新栏目、内容,做好互联网络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市局在今年改版时,已在2个栏目中对全市9个县(市)、区概况、馆藏进行了推介,各县(市)、区也要全面推介,力求经过几年努力,把全市两级信息网站建成资源性网站。同时要严格执行“三网”隔离制度,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加强审查,确保档案网络信息安全。

(四)进一步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

1.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动档案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下半年,拟召开全市贯彻“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全面总结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贯彻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上的新思路、新作法和新经验。

2.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档案保管利用条件,完善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要通过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来加强档案馆资源体系建设。要结合地区特点和发展实际,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重大活动、突发事件,主动开展档案征集和接收工作,扩展档案接收门类,调整档案接收范围,改善馆藏结构,优化馆藏档案资源。要加强基层档案工作,指导立档单位把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材料应归尽归。

3.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的窗口作用,为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要加强档案利用与开发。各级档案部门要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宣传活动,利用馆藏优势,结合地方特色,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和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编辑出版涉及经济、民生的档案文化产品,发挥档案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开展家庭建档试点工作,把档案服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2)

建设工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施工技术,形成了基本建设档案,这对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水平有着较大帮助。在基本建设档案中,还包括了设计图纸以及试验报告等资料。基本建设档案反映了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历程,而且促进了建设施工技术的提升,对建设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引导作用。所以,做好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具有促进建设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

1 基本建设档案的概念

基本建设档案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施工经验以及施工技术的总结,其不断包括建筑施工阶段,还包括建筑改建、维修以及扩建等内容。基本建设档案是对建筑工程的总结,其记录了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而且涉及建筑企业的多个部门。加强对基本建设档案的管理,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施工水平,也可以降低建筑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基本建设档案包括规划档案、地质勘查档案、工程设计档案、施工档案等内容。

基本建设档案总结了多种建设工程的经验,而且还总结了工程竣工质量检验方法。基本建设竣工档案反映了建设工程的全貌,而且记载了工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要保证施工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竣工图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其反映了建筑施工不断变化的过程,竣工图与施工图虽然在内容上几乎一致,反映了同一个建筑的构成,但是在性质上却有较大区别。竣工图是在施工中经过改编后形成的,做好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程,可以还原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

2 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

我国的建设工程在不断增多,城市中的建筑也日新月异,所以,基本建设档案也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大的难度。在基本建设档案中,涉及的部门以及行业比较多,这也是得基建档案部门时常处于混乱的状态,不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以及价值。所以,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基本建设档案的不同构成,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与归档,要使档案管理形成清晰的脉络,下面笔者对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可以分为5个部分,第一,规划文件材料,这包括建设用地的选择、规划布局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等等你。第二,设计文件材料,这包括建筑设计准备、设计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准备等等。第三,施工文件材料,主要是指施工准备材料,比如招投标资料、施工合同材料以及施工建设材料等。第四,监理文件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建设合同、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施工技术控制等内容。第五,竣工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检测、竣工图纸以及合格证明书等材料。这五项材料都是基本建设档案的重要构成,施工单位通过收集与整理这些材料,可以为后续工程提供较多的参考经验。

3 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

为了能够使基本建设档案得到最大的补充,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建设施工注意及时收集基建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基础建设的工程施工中,以更加及时全面的收集第一手的档案资料。

3.1 领到施工执照之后,破土动工之前。这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准备阶段的大量依据性文件和基础性文件也都基本形成完毕。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方案论证、计划任务书、工程选址、用地许可证、基本建设计划、申请报告、批复文件及各种有关的协议、合同、招标、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这部分文件材料如果等整个工程竣工后再收集未免太迟。为了避免散失,在领到施工执照后就应该将这部分文件材料集中起来。

3.2 初步设计完成阶段。建设工程经过前期准备阶段,形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取得了设计工作的基本依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此前所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文字材料为主;第二,内容综合性、概要性比较强,是整个工程设计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三,文件来源渠道比较多;第四,相当一部分文件为孤本,管理不当极易散失。依据上述情况和特点在初步设计结束时,应及时做好这部分文件材料收集。

3.3 设计结束和总结阶段。工程设计活动形成技术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工程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计算书、预算书等)即进入设计总结阶段。这时设计图样等文件材料已全部形成,应抓紧时机收集起来。

3.4 施工实施阶段。工程施工文件记录了施工过程的实际面貌。其一,施工准备工作文件,是组织实际基本建设活动的依据。包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及施工执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工程开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预算书。其二,施工文件,是决定建设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如建筑工程测量定位记录、建筑材料试验试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说明书、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等。其三,施工验收文件,是建设工程是否合格的证明。包括基础工程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交工验收证明和竣工验收报告。针对这部分文件材料应及时装订成册,以免丢失。

3.5 竣工验收阶段。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意味着工程建设完工和工程文件材料的结束。按照基本建设档案归档的有关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施工单位应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材料整理好,编制竣工图,并加盖竣工图章,向建设单位移交。因此,抓住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这一环节,集中力量做好文件材料收集,并加以必要的整理,是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收集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结束语

做好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程,可以促进我国建设工程更好的发展,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建设施工的技术水平。本文对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帮助,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基本建设档案的完整性,这样也能为建设工程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也可以为建设施工提供必要的材料依据。社会在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对基本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努力提升收集与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促进建设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3)

2.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百户农村基层组织档案工作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做好“一网三站”推广普及和专业示范户建档挂牌、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普查工作,抓好典型经验介绍和推广。

3.贯彻执行《**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程序》,积极做好大项目建设验收指导工作。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实施跟踪服务,确保重大项目与档案工作同步,积极为全市经济总量翻番服务。

4.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继续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好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培树,推动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继续抓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处置与流向工作,依法对重组、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进行接收或监管。

(二)进一步夯实档案基础工作

1.继续抓好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验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没有通过测评的县(市)区要积极准备,力争到2010年之前,全市两级综合档案馆全部晋升为国家二级以上综合档案馆。

2.贯彻落实省档案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按照《**省市、州、县(市、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办法和标准》,于2011年前全部完成评估工作,各县(市)区可根据情况自行申报。

3.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继续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标准化档案室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4.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以《档案法》颁22周年和市人大视察《档案法》为契机,开展全市档案行政执法大检查,积极推进依法治档进程。各县(市)区都要积极认真地做好市人大视察工作的准备。扩大档案法制宣传范围,组织开展普法“六进”活动,与县(市)档案局联合开展“送法进大户”活动,提高市民依法治档、管档、用档意识。

5.继续做好档案宣传、科研工作。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利用网站、展览、演讲等形式,组织开展丰富的档案宣传工作。“我和我的祖国”网上摄影大赛,是我们利用网络的新创举,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最低要上报10张参赛作品。要积极努力做好《兰台内外》和国家局一报一刊的发行工作,力求早安排、早布置、早着手,要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指标。,拟召开全市档案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全市档案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加强档案科研和学会工作,促进先进适用性成果的推广,提高优秀科技成果的贡献率。

6.加强档案安全和保护工作。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档案馆维修改造工作,保证馆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1.积极推进档案数据库建设和档案数字化进程。继续做好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整合工作,实现计算机查询利用。各县(市)、区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好馆藏档案信息数据异地、异质备份、数据转录等项工作,逐步实现馆藏各类目录信息数据库检索,不断加大档案数字化工作力度。

2.抓好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继续作好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配套管理工作,推广机关电子归档管理的经验,加大提高电子档案配套管理普及率力度,力争配套管理率达95%以上。

3.继续推进全市两级档案信息网站建设。要加强网站维护管理,加强网站采编和内容充实,跟踪捕捉全市档案工作新形势、新动态,及时更新栏目、内容,做好互联网络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市局在今年改版时,已在2个栏目中对全市9个县(市)、区概况、馆藏进行了推介,各县(市)、区也要全面推介,力求经过几年努力,把全市两级信息网站建成资源性网站。同时要严格执行“三网”隔离制度,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加强审查,确保档案网络信息安全。

(四)进一步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

1.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动档案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拟召开全市贯彻“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全面总结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贯彻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上的新思路、新作法和新经验。

2.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全市两级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档案保管利用条件,完善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要通过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来加强档案馆资源体系建设。要结合地区特点和发展实际,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重大活动、突发事件,主动开展档案征集和接收工作,扩展档案接收门类,调整档案接收范围,改善馆藏结构,优化馆藏档案资源。要加强基层档案工作,指导立档单位把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材料应归尽归。

3.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的窗口作用,为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要加强档案利用与开发。各级档案部门要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宣传活动,利用馆藏优势,结合地方特色,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和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编辑出版涉及经济、民生的档案文化产品,发挥档案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开展家庭建档试点工作,把档案服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4)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四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一些政界和军界人士在总结时,将原因归咎于国家机器运转不灵,行政效率低下。为了挽回败局,巩固其统治地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措施。提高行政效率,加速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措施之一。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迟缓、管理混乱等陋习积弊,直接影响和妨碍了政令的推行,也就自然成为行政改革的首选。加之早在运动之前,陈立夫在中央党部、蒋梦麟在教育部、黄伯樵在上海公用局都进行了文书档案改革的试验,许多机关内部也在酝酿改进文书档案工作。1933年6月,行政院召集改革公文档案会议,讨论了由中央各部会十八个提案汇集而成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会议主要有两项决议:一是文书处理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二是档案方面,对于各种分类目录,采用甲乙两种卡片登记,由行政院令行各部会试办。同时决定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这次会议可视为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序幕。

1934年9月,主持“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针对当时文书档案工作脱节,档案保管分散、混乱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文书档案合一管理的方法――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改革运动的试行方案,在内政部试行。文书档案连锁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文书收发和档案管理在某些做法上统一起来,以使机关的总收发室和总档案室发生密切的连锁,改变文书运转迟缓和档案管理分散、垄断的状况。其核心是在一个机关范围内,以集中统一的原则组织文书档案工作。连锁的具体办法是通过统一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登记三个环节实施。其后教育部、武昌行营第五处以及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等地方机构相继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

1934年12月,行政院正式成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由甘乃光出任主任。这是个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改革运动的领导机关。研究会专门设立了文书档案组,继续内政部文书档案改革的研究。1936年2月,行政效率研究会接管行政院新卷一批,验证了前期行政院各部会档案管理调查的方案并加以修正。这个阶段的试验,可说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尾声。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客观上规范了文书档案工作,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催化了档案教育的诞生。同时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1. 对近代国家机关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改革初期,国民政府推行以公报代替公布的发文、以会签簿代替会稿咨文、修改收发文簿式及公文稿面、加强公文总检查、采用标点符号并分段叙述以及档案管理采用甲乙两种分类卡片、制颁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等一系列文书档案改良措施,改善了文书档案管理混乱、落后的状况。在文书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是国民政府肯定了教育部的前期做法,并颁布训令公文标点于1934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下发“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向中央各部会推广使用。早在1930年5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规定“公文句读为免除误解,便于阅读起见,一律加用标点……”。公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句读方法,使公文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改善了行文质量,有利于国家政策法令的公布与贯彻执行,也有利于语体文式的公文逐步推广普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公文明显有别于北洋政权时期的半白话文式的公文。在档案方面,行政院1933年颁发《文卷保存年限四项原则》,明确规定了案卷应分定期和永久保存两种。改变了“当时现行机关保管文卷不论是否重要,有无时间久暂性质,一概永久保存”的状况,这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了因案卷杂糅、簿籍繁多而调阅困难、保管易于疏漏的弊病。

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简化了文书收发、编号、登记等手续,加速了文件的运转,提供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统一办法。改革之前,以内政部为例,内政部的文书和档案的处理存在:(1)收发文号数都用司作单位,无收发文总号。(2)档案管理分散,六司二十余科档案的管理和办法参差不齐。(3)遗失文书不易查考。(4)新旧档案整理不能划一,调卷、阅卷非常困难等问题。此等弊端,一般机关普遍存在。连锁法推行后,文书实行一个机关统一编订一个总收发文号,对所有收发文进行有序管理;其次公文档案统一分类,由总收发室根据机关的机构和业务分工,事先拟好分类方案,既有利于公文分门别类地归档,也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机关所有收文和发文只在总收发室用三联单登记一次,减少了层层登记的烦琐手续,也简化了登记的内容。

分类方法的实际改革和理论探讨,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积累了经验。当时“有的机关科有科的档案,股也有股的档案”,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档案分类一直没有正确的标准,逻辑系统也不明确。运动期间,人们对于分类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加之图书管理中分类方法运用的经验,也给档案管理方法的探讨带来了启迪。当时关于分类问题的研讨十分活跃,档案分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机关先后采用了十进分类法、纲目分类法和类户分类法等。文书档案连锁法试行的是纲目分类法,是一种固定以组织机构和职掌为区分原则的分类方法。20世纪30年代大多机构采用以职掌为主要区分原则的十进分类法,到了40年代则普遍采用纲目分类法。周连宽在《档案管理法》一书中,总结了纲目分类法与十进分类法比较的三大优点:一是按组织机构区分容易掌握,便于分合;二是各类目符号各异,层级醒目,便于检索;三是不以十为限,符合实际。分类方法的科学、规范,极大地改善了公文归档成卷的基础和案卷的有序管理。

文书档案改革措施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连锁法自身的优点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试验宣传的缘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广泛关注。一些报刊,特别是《行政效率》杂志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刊载了许多有关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介绍了美、英、法等国家近代档案管理的方法,如《英国档案整理简史》、《法国国立档案学校沿革》等文;另一方面也讨论总结国内各级机关档案管理的经验教训及有关业务问题,如《内政部档案整理调查报告》、《现行档案制度与其改善方案》等。使人们了解了国内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国外档案管理的方法。同时,运动中不同机构和文书档案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得以推广、普及,也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使人们对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推动了我国近代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和档案学的形成。我国档案学思想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形成了档案学最早的体系,奠定了档案学的初步基础。这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改革运动促成了近代档案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的影响,客观上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动员了一批文书档案的实际工作者对一些部门进行了调查和专门研究,写了很多调查报告和论著。当时行政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甘乃光、滕固、周连宽、何鲁成、程长源、龙兆佛等,都加入了档案学研究的行列。当时的《行政效率》杂志上先后刊载了67篇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1935年5月还出版了《行政效率•档案专号》。一些研究档案工作的专著,如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等相继出版,成为了近代最早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改革运动促使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并构成了自己的基本体系。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一直是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并主要为机关行政管理服务,因此档案学萌芽于文书工作的研究。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加以独立的研究始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即当时所称的“档案管理”的研究。其时已经构成了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如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庋藏和调阅等。周连宽于1935年编著《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的同时,还出版了一本《县政府文书处理法》。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的形成,不仅萌芽于文书和文书工作的研究,而且一开始就把档案管理与文书处理两者分别独立又密切联系地加以研究,也反映了我国档案学是从研究机关档案室的工作中成长和形成的特点。

第三,改革运动的实践经验为档案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平台。这一时期档案学理论主要是从总结现行机关档案改革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推行,使档案学的研究从最初萌芽时期以总结某一机关的经验为范围,提高到总结某一类型或某一部分机关的经验。如1935年周连宽著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实际上是湖北武昌县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经验总结,1936年程长源编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则是根据浙江兰溪县政府整理档案的经验编著而成,这些一般只是直接经验的叙述。随着改革运动的开展,档案学的研究更进一步提高到从全国着眼,以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目标,来总结整个改革运动的经验。1938年何鲁成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当时整个档案改革运动的直接的经验总结,但较前述二著来说,则已有了显著的抽象概括,为当时档案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是当时档案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当时档案学的中心研究课题之一。所以说“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开展的客观需要,是导致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 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为我国近代档案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一直由师傅传授,“卷阀”把持垄断档案的现象由来已久。到了近代,“卷阀”盘踞操纵档案尤以地方机关为最严重。这种管理上的“自成一套、密不示人”的封闭与落后,阻碍了近代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妨碍了政令的推行和行政效能的提高。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处长滕固曾说:“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有可观的成绩;而在档案,则仍停滞于师父传徒弟的旧式管理。”20世纪30年代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就是以打击封建“卷阀”把持垄断档案为主要内容。改革措施的推广以及档案法规的制颁,都是围绕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和公开来进行的。改革运动使专职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培养与锻炼。1935年2月行政院成立档案整理处,一方面是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领导,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改革运动从机关文书档案工作者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档案学理论研究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普遍论及了档案人才的标准及培养方法,有的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档案人员的训练、考核、任用、进修、辅导等制度。对于一般档案工作人员,要求有相当素养的史学基础和编辑水平以及专科以上学校的学历,尤其寄希望予青年来改革档案管理,明确提出了档案教育的问题。这批理论研究者中许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档案教育工作者,如甘乃光、周连宽、龙兆佛等。他们既在各机关率先推广实行新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又对文书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文书档案管理新方法。内政部、教育部曾举办过培训讲座,四川、广东等12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和西北干训团都曾设有档案班,学员主要是政府机关的档案人员,培训的内容多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如档案的点收、分类、登记等。1939年,为了适应各级机关改进文书档案工作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内,附设了一个档案管理专科。教员主要有王坤、傅振伦等,学习的科目有中国档案通论、档案分类、档案编目等。这是当时培养档案人才的最早的专门教育机构。殷钟麒于1946年创办的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则改变了我国档案教育“向无正式学校”的历史。同时上海私立中国档案函授学校、江苏学院行政管理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系以及一些职业学校和讲习班等,也都讲授档案方面的课程,培养档案管理的技能。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22-02

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教学文件、影像等教学资料的总称。二级学院是学校开展本科教学的基础单位。完善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是迎接审核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本文在分析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工作规范等方面积极探讨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教学档案是提高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水平的必经之路

教学档案是二级学院历史发展的物质载体。教学档案产生于二级学院成立、发展、提升的全过程,贯穿于二级学院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部方面。可以说,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承载二级学院历史发展的具体呈现,是二级学院教学发展的历史见证。因此,对于二级学院档案的研究能够具体勾勒二级学院教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有效总结二级学院教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奠定基础。

(二)研究教学档案是提高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教学档案记录二级学院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榜样人物,总结二级学院教学历程中行之有效管理经验,反映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通过研究二级学院教学档案,能够承上启下,有效学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历史经验,方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探索出适合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发展的有效路径;能够激励教学,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教学事迹,凝聚人心,明确导向,激励专任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将更多地精力投入教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三)教学档案是学校和二级学院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教学档案是学校和二级学院审核评估的重要工作。学校审核评估的教学资料都需要从二级学院教学档案中凝炼而来,都需要由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提供支撑,例如教师分学期课表、教师年度工作量、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基本信息、实习基本情况等数据。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才能够形成具体有效的评估材料。在审核评估工作中,二级学院院长自评汇报所依据的原始材料就是教学档案。专家组进校考察本科教学水平,最为直观的手段是查阅教学档案,例如抽查试题试卷和课程作业,调阅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审查教案、教学进度表、听课记录表等。通过以上方式,专家组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较为科学地评价二级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

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意识薄弱

二级学院领导对教学档案普遍不够重视,缺乏应有的档案意识。二级学院领导在教学方面侧重于教学任务安排,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实践实习教学工作安排、期末考试安排、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和教材项目立项等常规工作,将其视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对教学档案工作往往处于“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尴尬地位。相应而言,普通教师除了在教学进度表、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方面比较重视,在教案、实习指导书、实验报告等方面往往敷衍了事。

(二)管理人员变动较快,业务能力较弱

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主要有教学秘书直接管理。遗憾的是,一方面,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处理的日常事务繁多,包括排课、实习、试卷、四六级、计算机考试等方面,难以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档案整理。另一方面,部分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以兼职为主,这就导致教学秘书流动较为频繁,对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形成规范化认识,缺乏教学档案管理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对教学档案基本分类和归档范围不够清晰,导致教学档案内容不齐全,教学档案建档顺序错误,教学档案保管期限较为模糊。

(三)教学档案分类粗略,管理规范程度不够

教学档案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二级学院进行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立卷等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失误,导致教学档案的分类混乱,教学档案资料归档资料不高,未形成完整体系。并且,部分教W资料(例如教案、说课稿)未整理归档,部分教师参会、培训或进修缺乏总结材料,部分实验室面对学生开放,但缺乏实质性的统计分析等量化材料。并且,部分归档的教学资料不够规范,部分教学资料用铅笔记录,时间较长则字迹模糊;会议签名未签全名,会议时间未写到年度;留存的二级学院文件未加盖公章,留存的二级学院规章制度学院负责人未签字。

三、优化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三大策略

(一)重视宣传教育,健全档案制度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全过程的重要文本资料,是衡量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教学建设资料的重要凭证。我们要采用多种宣传途径,宣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文件规定,提高二级学院领导和教师的档案意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教学质量保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学资料的日常积累,将教学归档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被动式整理的情况。建章立制,实行教学资料定期归档制度。根据《高等学校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要求做到“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学校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相应的,在教学档案工作中,我们应将教学档案管理纳入教学工作整体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教学管理人员职责范围。我们应做到布置教学工作与布置教学档案工作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档案积累、归档工作同步,总结教学工作与总结教学档案工作同步,验收、评审教学工作与验收教学档案工作同步。

学校成立教学档案考评领导小组,推行教学档案任务目标责任制,将教学归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推行教学档案定期检查制度,学校每学期对教学档案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查和整改;推行教学档案情况通报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对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开展不力的,要适当进行批判和通报;对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相应进行表彰;依据目标完成情况,每学年评比教学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二)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业务能力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换言之,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学档案队伍建设情况。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档案队伍建设工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打破长期以来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科学制定岗位职责规范和目标责任制”,确保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调动教学秘书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加强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提高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促使他们牢固树立教学档案管理意识,掌握教学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能、新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

(三)健全分类方法,规范管理机制

教学档案分类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教学工作是本科教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资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即无可能,也无必要将所有教学材料纳入教学档案。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实践需要,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可以分为九大类:文件类、学籍类、教务类、考务类、实习类、实验类、毕业论文类、教材类、调研类。

1.文件类包括上级部门下达的教学类文件、二级学院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二级学院制定的教学管理和规章制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会议记录、二级学院教学经费申请和批复材料、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建设类,包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定位等方面等。

2.学籍类包括学生花名册、学生成绩单、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学籍处理情况、学生违纪处分情况等。

3.教务类包括教学任务书、教学课表、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调课申请表、教师工作量等。

4.考务类包括期末考试试卷、平时成绩册、试卷交接登记表、期末考试统计直方图和质量分析表;四六级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党、课程试题库、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处理相关材料。

5.实习类包括实习的计划安排、实习基地的相关情况、实习计划、实习报告、实习考核;专业见习的计划、报告和考核等。

6.实验类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登记表、实验室开放基本情况、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等。

7.毕业论文类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材料、审核材料、评阅材料、答辩材料、毕业论文(设计)原件、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申报材料。

8.教材类包括教材使用申报表、教材建设规划材料、教师使用优秀教材所占比例,教师编写、出版教材的比例。

9.调研类包括教改项目的立项和结题材料、教材项目的立项和结题材料、教研室活动记录本、教师听n记录本、教学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记录、课程建设情况、教师教学培训情况、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汇总、教学奖励情况汇总等。

以上九大类教学管理档案资料基本涵盖教学运行全过程,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形成内容丰富、条例清晰的教学档案体系。

在教学档案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我们还应重视教学档案收集标准和管理规范。教学档案以原件为主,格式规范、时间准确、内容完整。手写记录字迹工整、图片材料清晰明确,以便于长期保存。教学文件材料保持内在逻辑统一性,保持原始性和完整性,做到留痕迹。例如,在讨论专业培养计划时,应当有讨论的会议记录和思路总结。教学文件整理应当以大类为主,以时间先后顺序为原则进行排序。教学档案应当专人负责,放置在指定的区域,确保防火、防潮、防虫、防盗。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建筑工程一直是改革的重点所在,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在不断的进步,档案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巨大。本文从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正反方面的意义出发,总结存在的问题,揭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一、 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积极意义

1、 做好档案管理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建筑工程中,一些重要的文件例如设计图纸、开工报告、竣工报告、隐蔽工程施工资料都是档案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档案管理中能够按照时间日期、工程量的大小程度将建筑工程的重要资料科学性的进行有效保管,对接下来建筑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建筑工程重要的参考。一方面良好的档案管理是经验的积累,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建筑工程中经验的积累极为重要,成功经验的积累能够触类旁通,在接手新工程时往往能够量变引起质变,在以往的基础上做的更加科学合理,甚至导致创新,而失败的教训更能够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避免错误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前,通过查找档案,以经验为基础对新工程的开展具有正向的帮助,是较为合理的做法;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中和结束后都会将施工中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归纳和存档,便于在施工工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措施,能够及时通过档案找到前期施工的各项资料进行解决,在施工结束后的验收阶段或者完工后建筑的使用期间,一旦发现问题,通过详实的档案管理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档案管理能够为建筑工程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2、 做好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不断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事物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够打破瓶颈,开创新的局面,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建筑工程也是一样,由于当前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开展,因此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建筑工程若想要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占据先机,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而做好档案管理正是建筑工程创新的基础。首先,档案管理的有序性,使建筑工程在开展中能够有条不紊的利用档案管理的成果查找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建筑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目标;其次档案管理的阶段性总结特征,便于建筑工程能够适时的不断进行总结和方案微调,没有积累就没有突破,而档案管理恰恰是积累的重要一环,在各个阶段进行档案管理的资料总结能够使建筑工程形成宝贵经验,通过总结归纳,为最终的创新打造先决条件;最后,在建筑工程完成创新后,档案管理也是检验创新成果科学性的工具,在创新成果的推进过程中,由于欠缺实际运行经验,因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必然要依托于档案管理,从而通过分析总结,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推进策略,保证创新成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有的放矢,贴合实际。

3、 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无形资产

建筑工程是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的学科之一,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都与市场紧密结合,而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成熟的标志,也是建筑工程产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悟性资产。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档案管理,建筑工程能够形成较为清晰的业务开展思路,保证建筑工程有科学合理、有经验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也存在促进作用,好的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标签,是管理较为成熟的表现,能够使市场的客户更加的放心合作,加强了建筑工程甲方的信誉度,为市场的合作奠定保障。

二、 档案管理不善对建筑工程的消极影响

1、 档案管理不善会造成建筑工程管理的混乱

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混乱往往是来源于档案管理不善。一方面档案管理失序会造成建筑工程的进程出现不必要的繁琐环节,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之前的进度资料进行查找翻阅,以便对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发挥必要的指导作用,没有以往的数据资料进行参考,会使建筑工程的开展欠缺坚实的依据,因此一旦档案管理出现失序,会造成查阅资料进程异常繁琐,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对应的资料会造成施工延误,甚至会导致建筑工程的中止;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的不全面性会导致建筑工程的阶段性总结“失据”,档案管理要求能够把握重点,并且注重存档的细致性,保证信息保存的全面性,一旦档案管理出现不全面,往往使得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阶段性总结时,不能够全面反映此阶段进程的详实情况,对建筑工程的总结与继续发展不利,长此以往,会造成建筑工程进程陷入混乱的情况,甚至逐渐被经济大潮所淘汰。

2、 档案管理不善会导致建筑工程陷入瓶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深化开展,因此建筑工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也应与时俱进,建筑工程质量、工艺的不断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开展中应不断总结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并且不断打破瓶颈,实现创新,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否则将会逐渐被时代大潮所淘汰,对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创新而言,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档案管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只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适时进行总结提升,对过往的经验教训不断梳理,才能形成真正实用的宝贵经验,这才是创新的真正基础,只有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为实现创新取得先机。

3、 档案管理不善会导致建筑工程丧失品牌形象

建筑工程是一门市场化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的客户是政府,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建筑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公信力支持,才能够获取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然而,一旦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不善,就会直接显示出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乱象,即使建筑工程单位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更加出色,例如质量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也不会重新获得客户的信任,因为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如果陷入混乱,将直接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退失据,出现问题。

三、 当前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诚然,当前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对建筑工程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逐步加强和完善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才能对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目前档案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档案材料填写存在虚假。在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环节中,由于甲方对施工环节的不甚了解,施工单位会出现急于交工,在竣工资料上进行虚假填写,填写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存在,这些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二是档案交接不及时。在施工的后期,往往工程量较少,作为施工单位的主体往往到其他项目继续进行施工,造成施工人员的分散,而施工后期正是档案管理的重要时期,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人员的分散会导致档案交接不及时的情况出现。

在以后档案管理中,应该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的强化,一是逐渐加强监督和审核力度,尤其对施工的后期严格把关,对于虚假填写的情况从重处罚;二是保证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设置专人负责施工后期的档案管理,并且在施工合同上对档案交接时间进行明确规定;三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保证档案管理稳步良性推进。

结束语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不言而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会对建筑工程产生积极正向的推进作用,反之将会对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中,应切实加强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档案管理质量,这样才能够促使建筑工程不断良性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陈晴.对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J].技术与市场.2012.06.15

[2]刘国琴.浅谈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2,04.10

[3] 徐宁.大型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城建档案.2012.12.15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7)

基本建设档案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施工经验以及施工技术的总结,其不断包括建筑施工阶段,还包括建筑改建、维修以及扩建等内容。基本建设档案是对建筑工程的总结,其记录了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而且涉及建筑企业的多个部门。加强对基本建设档案的管理,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施工水平,也可以降低建筑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基本建设档案包括规划档案、地质勘查档案、工程设计档案、施工档案等内容。

基本建设档案总结了多种建设工程的经验,而且还总结了工程竣工质量检验方法。基本建设竣工档案反映了建设工程的全貌,而且记载了工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要保证施工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竣工图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其反映了建筑施工不断变化的过程,竣工图与施工图虽然在内容上几乎一致,反映了同一个建筑的构成,但是在性质上却有较大区别。竣工图是在施工中经过改编后形成的,做好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程,可以还原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

2 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

我国的建设工程在不断增多,城市中的建筑也日新月异,所以,基本建设档案也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大的难度。在基本建设档案中,涉及的部门以及行业比较多,这也是得基建档案部门时常处于混乱的状态,不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以及价值。所以,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基本建设档案的不同构成,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与归档,要使档案管理形成清晰的脉络,下面笔者对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基本建设档案的构成可以分为5个部分,第一,规划文件材料,这包括建设用地的选择、规划布局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等等你。第二,设计文件材料,这包括建筑设计准备、设计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准备等等。第三,施工文件材料,主要是指施工准备材料,比如招投标资料、施工合同材料以及施工建设材料等。第四,监理文件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建设合同、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施工技术控制等内容。第五,竣工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检测、竣工图纸以及合格证明书等材料。这五项材料都是基本建设档案的重要构成,施工单位通过收集与整理这些材料,可以为后续工程提供较多的参考经验。

3 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

为了能够使基本建设档案得到最大的补充,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建设施工注意及时收集基建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基础建设的工程施工中,以更加及时全面的收集第一手的档案资料。

3.1 领到施工执照之后,破土动工之前。这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准备阶段的大量依据性文件和基础性文件也都基本形成完毕。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方案论证、计划任务书、工程选址、用地许可证、基本建设计划、申请报告、批复文件及各种有关的协议、合同、招标、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这部分文件材料如果等整个工程竣工后再收集未免太迟。为了避免散失,在领到施工执照后就应该将这部分文件材料集中起来。

3.2 初步设计完成阶段。建设工程经过前期准备阶段,形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取得了设计工作的基本依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此前所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文字材料为主;第二,内容综合性、概要性比较强,是整个工程设计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三,文件来源渠道比较多;第四,相当一部分文件为孤本,管理不当极易散失。依据上述情况和特点在初步设计结束时,应及时做好这部分文件材料收集。

3.3 设计结束和总结阶段。工程设计活动形成技术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工程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计算书、预算书等)即进入设计总结阶段。这时设计图样等文件材料已全部形成,应抓紧时机收集起来。

3.4 施工实施阶段。工程施工文件记录了施工过程的实际面貌。其一,施工准备工作文件,是组织实际基本建设活动的依据。包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及施工执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工程开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预算书。其二,施工文件,是决定建设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如建筑工程测量定位记录、建筑材料试验试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说明书、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等。其三,施工验收文件,是建设工程是否合格的证明。包括基础工程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交工验收证明和竣工验收报告。针对这部分文件材料应及时装订成册,以免丢失。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组织形式

地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验收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或委托省档案局组织(需报国家档案局备案)。现阶段地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验收是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档发〔2006〕2号)的精神,建设单位根据地铁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经征求省、市档案局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地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验收由江苏省档案局组织。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城建档案馆、江苏省建设厅等单位代表组成项目档案验收组,首先听取工程建设单位“关于项目建设和项目档案工作情况”及施工监理单位“关于项目档案质量审核情况”的汇报,经现场检查项目档案及档案管理情况,验收组在认真讨论和综合评议的基础上,形成项目档案验收意见。

二、管理原则和目的

为加强地铁工程建设归档文件的管理工作,明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统一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和健全完整、准确、系统的工程档案,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有关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地铁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关规定。工程竣工文件的编制应及时、有效,并与施工建设同步;工程档案资料一要在管理上一丝不苟,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状况;二要在组成上系统、规范,并服务于工程项目的验收;三要真实记录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为项目运行、管理、改扩建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四要便于管理和开发利用;五要在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的同时,同步建立电子档案。总之,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三、验收和移交程序流程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档案管理网络。该网络由建设单位内部各处(室)、公司档案管理兼职人员和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联合组成,并明确一位主要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工程归档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1、在工程文件的编制、管理、验收和归档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1建设单位负责工程建设文件的归档和档案工作。

1.2各职能处室负责各自管理职责范围内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1.3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施工、监理等单位工程文件的形成、收集、编制、移交工作。

2、在工程文件的编制、管理、验收和归档工作中,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2.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工程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并能根据工程进度及时编制工程文件。

2.2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管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

2.3监理单位要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工程文件的编制工作和完成监理文件的编制,确保工程文件的及时性、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并配合建设单位对工程文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比和竣工验收。

2.4各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经过整理立卷并经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负责邀请市档案局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

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国家或省档案局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

四、不同阶段管理核心内容和管理要点

1、一般编制要求

1.1归档的工程文件一式三套,分别由建设单位、运营分公司、市档案馆存档。

1.2工程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有效,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1.3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

1.4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的纸张宜采用A4幅面(297mm×210mm)、80克重的白色书写纸。

1.5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图纸一般采用蓝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

1.6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mm×210mm)。

1.7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2、竣工图编制的要求

2.1竣工图必须编制各专业竣工图的图纸目录,绘制的竣工图必须准确、清楚、完整、规范,修改必须到位,真实反映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2.2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可在施工图图签附近空白处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

2.3凡一般性图纸变更,可根据设计变更依据在施工图上直接改绘,在所修改处标上变更依据编号。

2.4凡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1/3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注明设计变更依据以及施工说明,加盖竣工图章并签署。

2.5施工图被取消,包括设计变更或现场未施工的,不需要编制竣工图,但应在原图纸目录中注明“取消”,并将取消的依据标注。

3、归档范围

与地铁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均属于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范围。归档文件应包括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文件,包括工程前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调试等阶段。

4、目录编制

根据地铁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地铁工程归档文件先按收集、整理单位,再按文件类别进行分类,其中,施工文件由于涉及专业、系统多,单位广,要按专业系统划分。

5、归档范围

5.1总体文件

5.2综合文件

5.3合同管理及竣工决算

5.4竣工图

5.5勘察设计文件

5.6施工文件

5.7监理文件

5.8科研项目文件

5.9运营管理调试文件

6、案卷编目步骤

为便于工程文件的保管查找,文件采用统一的编目标识,组卷编目的步骤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分类组卷编目(卷内文件排列编页号填写卷内目录填写卷末备考表填写案卷封面)填写案卷目录装订。

7、编制卷内文件页号应符合建设单位规定要求。

8、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案卷目录等填写应按建设单位提供的标准样张打印。

9、文件排列与装订

9.1文件盒中文件的排列顺序为:扉页-封面-卷内目录-文件材料(按目录顺序以及施工和试验顺序排列)-备考表(封底)。

9.2工程文件应采用线绳三孔左侧装订,装订时必须剔除金属物。

10、编写《工程项目档案编制说明》

《工程项目档案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简介(开工、竣工日期、项目的设计、施工、安装单位,工程内容、工艺及设备情况等)、工程项目档案简介(分部工程的名称和档案的卷数)、文件材料立卷过程中须说明的问题。

五、专项验收要求和管理要点

1、工程文件的管理

项目经理是施工文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是直接负责人。分包单位对自己工程文件的质量负责,总包单位应对分包单位的工程文件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并承担全面质量责任。

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文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项目监理部对施工单位的归档文件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

建设单位对工程归档文件的质量负责,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资料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

建设单位负责各职能处室建设文件的归档和档案工作。

2、工程文件的验收

2.1工程文件验收的要求

同步性:工程文件应与工程施工同步,在单位、子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前,都要对归档文件进行汇总、整理,并通过验收;

规范性: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规范、标准规定及设计、合同要求;

完整性:各类施工资料应完整齐全;

有效性:资料内容应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

科学性:资料分类、编号、组卷应合理、科学,便于追溯、查询;

竣工图:应按规定要求绘制、整理。

2.2工程文件验收组织程序

单位、子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文件验收组织程序

项目经理部自查:由项目总工组织有关管理人员自查,通过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查。

监理单位审查:对项目经理部报送的工程文件进行审查,监督项目整改。

建设单位验收:建设单位组成归档文件验收组,按规定的要求,对工程文件进行质量验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归档文件验收通过后,才能组织工程验收。

竣工文件验收组织程序

项目经理部自查:由项目总工组织有关管理人员自查,通过后报送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查:对项目经理部报送的工程文件进行审查,监督项目整改。

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建设单位与项目监理部一起组成档案验收组,按规定的要求,对工程文件进行质量验收,并确定工程文件档案质量等级和验收、评分标准,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工程验收组报告。

3、工程文件的移交

单位或子单位工程验收后三个月内,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向建设单位移交一式三套归档文件和二套规定内容光盘,同时办理工程文件移交手续,对未按时完成档案移交的单位和部门暂扣合同总价的5%直至移交工作完成。

六、关键环节、控制手段

1、各单位编制的工程文件需经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重新编制。

2、工程文件必须有完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责任签章。

3、单位、子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前,要对工程文件进行验收,若工程文件不合格,不能进行工程验收。

4、为保证监理、施工单位竣工文件的质量,提高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指导、协助的力度,对归档文件实行捆绑式评定(即施工、监理单位的资料一起评定),监理单位文件得分为所管各施工单位得分的平均值。

5、工程文件未经审查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项目和竣工档案质量评分标准未达85分以上,不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续,不得进行工程费用结算,不得申报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及南京市档案条例。

【2】苏档发[2006]2号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科技档案工作在科技进步和时代要素不断变迁的今天,必须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思维、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机制、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科技档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有增强电力科技档案办理的体制化建设,才气从根本上增强科技档案的办理和应用工作。

1.电力科技档案的作用一般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1是起凭证作用。在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档案以其权威性对其提供的证据作用受到公众的重视。在很多事宜处理过程中,一般需都要提供档案中的合同、协议。

1.2是相关工程项目通过对规范、详实的科技档案利用,可提前竣工投产,通过档案中设备资料可使维修的设备提前使用,。

1.3是档案中的图纸是经实践考验的,设计质量是有保证的,在工程设计中重复利用科技档案,即节省设计工作量,也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而且经重复利用的图纸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节约了工程设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电力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很强。它形成于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是相应的专业技术活动记录的产物。所以,在电力系统领域的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集中地反映了电力系统科技内容及相关的科技方法和手段。电力科技档案的内容很有很丰富具有多样性。电力系统科技档案所记载的科技和产生活动等专业多样、形式复杂,这就客观地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适应科技内容及手段的多样性。

2.办公室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公共基础事业,行业特性使电网企业成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电网资产具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管理链条长、生命周期长、价值高、结构分类复杂、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所有决策、部署的落实都离不开办文、办会、办事这三个重点环节,离不开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宣传报道三个重要环节,离不开后勤保障这个关键环节,更离不开人事、党办平时对人员队伍的培养和使用。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办公室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使命光荣,事无巨细、责任重大的特点,克服事烦、操劳、少功,无吸引力。切实增强做好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做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努力有为、开拓进取。

3.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办理与应用的对策

3.1配备充足比例的档案人员

科技档案包含的范围广,如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就包括电力系统生产调度、科学技术分析、基本建设以及设备、仪器四大类。此中,电力系统生产调度又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调度通讯等六类。科学技术分析包括调度通讯、自动化及供用电科学研究、架空线路、配电网科学研究、变电站科学研究、直流输电线路科学研究等八类。基本建设包括调度自动化通讯工程、架空线路、配电网工程、电力电缆线路工程、变电站工程等八类。设备、仪器包括综合设备、架空线路、配电网设备、电力电缆及检测设备、变电站设备等八类。要做好如此多类别的档案工作,要求科技档案人员一定要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在配备基层档案人员时,应从科技档案办理的要求入手,注重岁数、文化水平,应特别重视人员的专业结构。为包管档案工作的相对稳定和工作连续性,不要随意、频繁变更档案人员。重视包管档案人员的合法权利,特别是奖励、晋升的权利,稳定档案工作人员队伍。

3.2掌握现代化办理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提升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形成,即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以前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办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档案办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档案办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办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办理人员可以适应档案办理工作的必要要充实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升档案办理人员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水平和办理本领。档案办理工作者要结合本身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纵在提升业务素质的并且,特别注重计算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努力使本身成为具备信息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文化的综合型档案办理人才。

3.3增强档案编研工作,发挥档案的基础作用

档案单位应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办事基层为宗旨。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办事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必要。方便档案的应用者,创建功能健全的检索工具,实现计算机检索、配置照相机、摄影办事等。为应用者从各角度查询档案提供准确迅速的办事,开展电话查询、信息函查等办事项目。另外,为了满足众多应用者的各种需求,有选择地增强档案编研工作,先从《档案汇编》入手,它有关面广,内容集中,应用起来较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供求矛盾。企业档案为有搞好开发应用,为企业取得明显经济效果与利益,才气充满生机和活力。如:送变电档案室,增强办事意识,编制了总目录、案卷分类目录、专标题录、底图目录、声像档案目录、照片档案目录、实物档案目录、全引目录、档号、文号比较表等。

3.4注重科技档案的应用

科技档案应由过去单一的保管向方便于应用的方向发展,提供应用才是科技档案工作的目的,充实发挥其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提供优质办事等方面的作用。科技档案的应用一般比力简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起凭证作用。一般必要提供档案中的合同、协议。在法制化日趋完善的本日,档案以其权威性对其提供的证据作用已引起公众重视。二是经过规范、详实的科技档案应用,使相关工程项目提前竣工投产、设备维修提前应用。一般必要提供的是档案中的设备资料。三是工程设计中重复应用科技档案,既节省设计工作量,并且经重复应用的图纸是经实践考验过的,设计质量又有包管,它在提升科技档案应用率的并且,也大大提升了工程设计的效率,节约了工程设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针对这三方面的应用,档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已往经验结合其实际情况,采取方便于应用,又不与档案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最好方式提供办事。

4.结束语:

总之,科技档案办理作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在办事科技创新、办事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分析与研究

一、引言

实验室档案是在实验室进行仪器采购、设备论证和实验教学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可以真实地、客观地总结和反映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执行状况和完成情况。[1]

实验室档案,记录着大量仪器信息、设备详单、使用状态和实验教学情况等,是评价实验室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实验室管理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完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支撑,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柱。做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推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优化配置,有益于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为实验室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历史依据。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何种途径来提高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管理水平,其中,不可回避的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高校实验室档案建设的驱动力和健康运转的增强剂。

二、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比较薄弱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领导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仪器采购、实验室规划、实验教学等方面,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摆上议事日程。领导对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配置得不到重视,基础设施得不到建设,档案收集困难,归档不够及时,分类不够科学,档案利用率低下,档案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2]

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员一般为兼职工作,学校对兼职档案管理员的档案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不足,导致了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而且,兼职档案管理员同时肩负着实验设备的采购、实验室规划和实验教学等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2.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胜任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档案知识等业务素质之外,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一些进口的仪器设备,操作说明书为英文,为了能够妥善处理这些外文资料,就要求档案管理员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至少能够读懂说明书或者认证文件。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应,实验室档案资料除了纸质版外,大多为电子文档,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员具有较强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网络应用知识,能够熟练地处理多媒体资料,掌握信息管理技术,提高信息服务能力。[3]

3.档案保存分散

一般的实验室都是由多个实验室分室组成,每个实验室分室都会形成各自的档案,这些原始资料由实验室分室的专职负责人管理,仅仅有较少部分资料会提交给档案室。从仪器设备的论证、立项、标书制作、合同签署到最终的验收工作,各个阶段负责人可能存在变动,导致了工作的协调性不到位,资料收集困难,从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实验指导书的修订到实验教学指导等过程,可能存在较长的过程,导致了资料比较零散,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欠缺。

4.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单一

目前实验室档案的服务类型,一般为查询、复印和借阅等,基本没有档案编研这一项,缺乏对后续档案交接的意识。实验室虽然保存有大量的电子版信息资源,但是没有进一步地开发利用,没有纳入网络版的数据库。档案信息资源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和系统的体系,与较为成熟的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相比,差距较大。

5.缺乏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涉及的资料多,数量大,例如,仪器使用操作说明、材料采购清单、固定资产明细等。这些种类繁多的资料迫切要求实验室建立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来保证实验室资料的完整性。由于档案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完整性,档案的分类、编目、内容和格式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档案信息的通用性和共享性达不到一般档案管理的要求,数据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6.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实现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硬件主要有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管理文件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缩微胶片扫描仪等,需要的软件有音频、视频等处理系统。对档案进行的开发利用、科学的归档和数据集成等工作,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4]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增强岗位责任感

实验室档案是实验室建设、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文件,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客观地记录了实验室发展的过程,具有无可置辩的证据作用;以信息原载体的形式,凝聚了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劳动成果,可以为今后处理类似事情和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为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5]实验室档案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衡量实验教学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明确了档案的重大作用和重要价值,档案管理员应该认识到岗位的神圣职守和光荣职责,从而促进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以为实验室发展建设服务为核心,恪尽职守,坚定信念,爱岗敬业,遵守规章制度,严守机密,开拓创新,博学弘德。

2.提高职业素养

档案管理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档案管理员应该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实验室档案涉及实验室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仪器采购、实验教学等各个环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员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有,专业的档案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文史知识、法律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有,文字表达能力、信息开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驾驭现代科技设备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提高档案管理员的职业素质是顺应实验室发展规划的客观要求,也是档案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健全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能够建立扎实的档案知识结构,提高基本的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员应该坚持“以学促用,以学立行、以学固本、以学凝神”的精神,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加强业务学习,练就运用自如之功。

3.做好收集工作

实验室档案的收集范围是由其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既要着眼原始资料的保存,又要为实验室长期的发展服务,因此档案资料的收集原则应以价值原则、专业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和综合性原则为指导,实行档案资料无偿建档制、相关业务主体的主送制和档案室的补送制等接受制度,严把档案收集的质量关,制定切实有效的收集方案,做好档案的验收工作,办理档案交接手续。实验室档案应以排他性、同一性为原则,做好档案分类方案,创建类目体系。

4.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基础性工作,是长期性的过程,需要相互借鉴,与实验室实际情况相适应,建立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对已有的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来修订,根据实验室发展而新增或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需要涵盖归档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统计制度、分类编号制度等。[6]做好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使档案使用者遵照程序,有效率地解决与档案相关的问题,从而促进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有序化、优质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在良好的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实验室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列入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内,责任明确,权限清晰,从而保障实验室档案运转机制的完善。

5.加强现代化建设

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高效、准确和方便地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随着电子文件的增多,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管理化、智能化,已成必然趋势。因此,除了保存原有的纸质版文件外,还应将纸质版文件转化为电子版,创造和改善档案的保护条件,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和服务效率,扩大信息量、扩展服务范围。

6.进行开发利用

实验室档案的开发利用,既体现了档案的使用价值,又反过来推动档案工作的完善化。通过实验室档案使用对象的反馈意见,结合档案管理员在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做好实验室档案的查阅服务、借出服务、复印供应、咨询服务、信息交流和数字化网络服务。建立科学适用的文件归档、保存和应用的管理系统,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7.改善基础设施

实验室应该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室,划拨专项的资金用于档案室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购置与开发,为档案管理员提供必要培训、学习的资金支持,为实验室档案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四、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档案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记录,又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劳动的纪实和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凭证作用和参考价值。针对高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对策。

实验室档案工作的完善需要提高管理意识、做好收集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现代化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日积月累地探索,从而发挥实验室档案在高校实验室建设、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学改革、科研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水.档案学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徐谨,郭子新.实验室档案管理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1-93.

[3]郭洪莉.迎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0(11):101-104.

[4]陈建锐,何增颖.高校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8): 224-227.

[5]陈忠海.档案管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档案工作经验总结篇(11)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倍受青睐,业主也日益重视承包商所能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力。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不仅仅是施工技术优势,尤其是档案管理可称之为项目建设管理的基础和支柱。档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开的“碑文”与“碑”的关系,能真实反映项目建设过程、质量、技术、资产、管理水平等一系列要素,完善的档案管理有助于规范和促进整个项目管理过程[1]。但是目前国内的总承包商大多是设计院出身,角色的转变一方面扩大了工作范畴和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对整体的档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一、总承包商档案管理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重建设轻管理,档案管理思想意识单薄,认为档案管理只是档案人员一个人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只是在项目结束后再查缺补漏就能满足档案验收要求,甚至个别项目在结束后才从零入手“做”资料。“重有形轻无形,重技术轻档案”这一观念导致档案管理是目前整个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已成为项目建设的短板。

2.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虽然从总承包商到小的分包队伍,都由专兼职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但是基本都是按照自己既往的思路及经验管理自己范围内的档案,总承包商很少能做到统筹全局,统一部署,也就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架构和规范的制度约束,直接导致各单位之间的归档范围和归档形式大相径庭,严重影响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及安全。

3.人员水平低

目前大部分项目虽然配备了一些专门的文档管理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但这些人员基本都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最多也就是做过施工单位的资料员或者有个资料员证,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收发文和存取借阅,基本不懂工艺技术,缺乏成熟的工程建设和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大部分都是临时聘用,导致人员流动性差,直接造成资料分散甚至丢失的困境。

二、做好总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构建管理体系,做好全面策划

总承包商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起好牵头抓总作用,从体系中明确决策层、执行层的档案管理职责,积极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培训本单位和参建各方,务必要将档案管理与规范要求纳入各项目参建方的工作职责中并实施考核,加强管控力度,做到真正对建设单位负责[2]。总承包商在构建体系时应注重档案体系的策划,把控项目过程的档案管理,控制验收移交的档案资料,尤其是要与各参见单位明确档案验收移交的标准规范,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把责任点落实到协议、合同细则中。同时总承包商要赋予执行层的档案管理人员充足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并增加其在项目管理中的权重,在体系中明确其审核、考核、验收等权利。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逐级审核

要在“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理念指导下建立统一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把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全面覆盖、职责明确、要求具体,考核有力,把档案管理和项目管理紧密结合,实行节点把握,全程受控。在项目签订时先与建设单位明确该行业的档案标准规范,在该标准指导下按照单位内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指定本项目管理标准,在招投标和签订下游合同时与中标单位明确该标准内容,建议把标准细化到操作手册的程度。标准中可涵盖归档明确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程序、归档分数等归档要求,也可涵盖过程阶段检查、开箱验收、文件模板等细节操作,同时也可在标准中明确总承包商内部各专业工程师的专业档案职责,强化工程师的专业审核意识,审查各项内容要保留书面记录,实现闭环整改。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

总承包项目涉及业务范围广,这就要求档案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内容等基本信息,还要善于组织管理进行各项工作间的协调,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档案逻辑性。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质量,总承包商要加强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及指导人员的配备和培训,从多方面入手保证档案队伍的相对稳定[3]。培训颗粒度要细化到档案页码、档案名称的编写和档案的借阅,尤其要注重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培训,注重“最佳实践转移”的经验总结和分享,使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

三、结论

档案管理是项目(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不仅能锁定证据、监控过程、验证效果、规范管理,也对今后进行改造或者扩建的参考,更对于进行投资效益的后评估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载着多元价值。总承包单位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支撑项目管理的作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含量,使档案管理全面深刻融入项目管理,更好地参与和服务项目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