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软实力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4 09:22:08

文化软实力论文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一)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是一个舶来的概念。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全面阐释软实力概念。①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②

当然,经过中国化理解的翻译,实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内涵。通过查阅很多书籍,我发现对于“软实力”的理解,有几种不同的概括:“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③黄牧怡在《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中则结合硬实力来进行比较认识,认为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军事、经济等领域所具有的物质性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魅力和道德诉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是通过吸引、同化的方式,让别国“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④杨胜群先生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市场化的。文化软实力不等于文化产值,不等于文化GDP。⑤

(二)重要性

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比其他力量的影响更具渗透性、持久性、广泛性,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以下优越性。

1.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文化不管是作为一种智力支持,还是精神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的转化力。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对于科技工作的投入、科技成果的分享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对于成果的转化影响也是深远而长久的。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可以起到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作用,这是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市场机制下,文化可分为非经营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两类。无论是公益性文化,还是经营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对于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提升综合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⑥

2.增强外交亲和力,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态势下,不同的国家、民族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了解、消除了误会、化解了争端。“强大的民族总是自信的,自信的民族总是开放的。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在与异邦、异己进行文化交往时,总是以宽阔的胸襟善待他们,实施开放、宽容、理解、交流的国策;相反的,晚唐实施闭关封国政策,则反映了当时在中国积弱积贫、危机四伏的状况下的不自信。”⑦

二、现阶段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现状

就我国情况来看,现阶段的文化形势十分不容乐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使世界已经逐渐习惯了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贸易顺差,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却为“文化赤字”感到焦急。

(二)原因

1.在“标与本”问题上的认识不够清晰

近年掀起的“民族文化保护热”是一个好头,但是遗憾的地方还很多。其间的文化造假者有之,文化投机者有之,文化庸俗化者有之,文化玄化者亦有之,可谓五花八门。很多地方政府将文化建设简单归于“文化的GDP建设”,实际只是复制文化样式,本身对文化的发展恐怕弊大于利。

2.文化复兴不等于文化复古

在此,我举一个“民族文化保护”的例子,穿苗族服饰、梳侗族的发式、跳苗族舞蹈、唱侗族歌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但是现在处于商业需要制造出来许多节目和形象,不但扭曲了民族文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追求短期效益而随意制造一些节日、仪式因脱离季候和自然背景而失却了它们原有的精神内涵;为强制兜售旅游产品,尾随、堵截、敲诈游客的现象时有所见。为商品化、低俗化所左右的文化产业将丧失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背道而驰。⑧

三、如何发展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牢牢抓在手上,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⑨所以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注释

①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②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③ 詹得雄.“软实力”的含义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

④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⑤ 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J].瞭望,2007.

⑥ 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

⑦ 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⑧ 杜世伟.现代化的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A]//中国民族发展报告[C].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⑨ 杨汭.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参考文献

[1]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2]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2)

一、公安文化理论与公安文化软实力

(一)公安文化理论

公安文化理论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结构清晰、指导性强的文化理论,它是人民公安事业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理论财富,是公安工作、公安实战和公安文化的一种理论形态。公安文化理论是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长期执法为民、治安维稳、服务社会与人民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公安文化的理论概括,是一种源于公安文化实践又能指导公安文化创作的创造性理论成果,是以理论思维、理论分析、理论研究和理论概括的方式,对公安文化创造的一种理论性把握,也是对公安文化本质与规律的一种理论性探寻和理论性阐述。公安文化理论从简单到丰富、从稚拙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公安工作和公安文化实践与创造的情形,也是一部承载了中国公安文化发展历史的理性记录。从迄今公安文化理论研究的实际成果看,其理论形态和结构主要有:“公安文化本体论”、“公安文化结构论”、“公安文化功能论”、“公安文化形态论”、“公安文化关系论”、“公安文化发展论”、“公安文化创作论”、“公安文化风格论”、“公安文化建设论”等,构成了公安文化理论的完整形态。[3]

(二)公安文化理论的创新

公安文化理论的创新,既是时代的召唤和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文化理论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公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内容的创新:从张兆端教授所著的《警察文化学》(第三版)中的“公安文化关系的理论”、“公安文化建设的理论”、“公安文化传播的理论”等篇章看,都是具有新的公安特色、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媒体性生活的公安文化理论内容。除此而外,贴近时代、贴近实战,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会和谐、满足人民新期待的“文化育警”、“公安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等内容,也是新时期以来公安文化理论的崭新内容。

二是形式的创新:公安文化理论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圈在行业里,只是重视公安工作实际的经验和做法,只是关注眼前的文化工作建设和警营文化活动的指导与操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随着公安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随着学习型公安机关和文化型公安队伍的建设,全警机关、文化和教育部门逐渐注重公安文化理论的建构,注重公安文化创新实践的总结,注重公安文化经验的理论提炼,注重公安文化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创新性。从张兆端教授的《警察文化学》第一版(1997年6月)到第三版(2010年9月)的13年间,可以充分地、清晰地看到这种公安文化理论的特色、理论的发展成就。实际上,从近几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有关公安文化的论著和论文中,也可以看出公安文化理论所体现出的公安特色和时代特征,以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以服务治安维稳实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安文化,结合了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特点、时代特点,兼容了信息化、网络化、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形式与成果,全面创新了公安文化理论,从形式上日益为广大公安民警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有许多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所写的大量反映公安工作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服务社会以及长期辛苦工作感受的网络博客,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也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很高评价。

三是机制的创新:各地公安机关和各级公安领导都把公安文化建设、公安文化理论提炼和实践总结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公安整体工作来规划、来组织、来实施。各级公安机关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和便利条件,公安文化建设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民警积极参与、警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公安文化理论日渐成熟的格局。很多公安机关制定出符合各级公安机关实际的文化建设规划,广大公安民警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发展目标和文化参与的热情度与积极性,这种公安文化的自觉状态和公安文化理论的日渐成熟,既有利于弘扬本地区、本机关、本警种优良的公安文化传统,也有利于学习、借鉴、吸收其他文化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此来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公安文化理论。

四是手法的创新:公安文化理论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理论的表现力。在表现手段的现代性、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表现风格的丰富性和表现效果的优良性等方面也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与新的特点,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纸质与网络、信息多元、文化多元、理论多元的新情态。手法、数量和质量都有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近些年,公安部党委组织“公安文化基层行”,是推动全国公安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三年多时间里,公安文艺小分队赴全国31个省演出218场,观众达60余万人。对公安文化创作、公安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繁荣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安文化理论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在不断完善中成熟,丰富和指导着公安文化的不断创造与进步。

(三)公安文化软实力

我们所说的公安文化软实力,就是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公安工作的实践中以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人生追求、工作态度和自己的警容、举止、风范、语言、礼仪等综合的警察文化素养所展现的一种为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可、所赞扬、所学习的感人力量、威慑力量。2008年《公安研究》第5期刊登了周浩然、吴杰飞写的《提升公安机关软实力问题初探》,在文中作者将公安文化软实力概括为五种:即素质力、亲和力、文化力、凝聚力、科技力。

有新意,有观点,有指导性。2008年《公安研究》第9期发表了柳汉男写的《关于提高公安机关软实力的思考》的文章,该论文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公安机关软实力做了操作层面的深入研究与论述,理论结合实际,文化结合实战,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和指导意义。在以后的各种公安文化建设的论文中,也都有公安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内容。但少有揭示和阐述公安文化理论与软实力关系方面的文章。人类文化所具有的这种柔软的力量(softpower),已经被大家所共知,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英国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中国古人将文化的力量极简洁地概括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公安文化软实力是公安工作潜在的、隐显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它与公安物质装备力量相结合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公安实力和公安战斗力。这种源发于公安文化系统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和公安干警所具有的精神性、思想性、道德性、文化性、艺术性以及他们独特的精神品质、精神个性、精神风采的软实力,当与公安组织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相结合,与公安的物质装备相结合时,就会形成一种驱动强劲、战效明显、持久而无声的新型警力,一种代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公安生产力。公安文化软实力与公安硬实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理解它们两者的关系和作用,还不能简单地将其看做是两者相加、两者之和的关系,其中的软实力是发挥着倍数功效的实力因子。在公安实战和公安队伍建设中,它们各自都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功能效率,若认识到位、组织管理到位、培训服务到位、激励引导到位,就可以整合为成本低廉、方便耐用、功效巨大、释放持久的公安战斗力。

二、公安文化理论创新与公安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系

公安文化理论对深化公安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以正确的、创新的、富有时代特征和公安特色的公安文化理论来指导公安文化软实力研究,可以取得新的突破与新的成果。而公安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也可为公安文化理论创新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经验,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可进一步充实到公安文化理论建设与理论发展之中,为公安文化理论提供新的内容。它们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

(一)二者是什么关系

公安文化理论创新与公安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促进、互补和互有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在公安事业和公安文化大树上所接下的两个硕果,它们是对公安文化这棵大树根与枝的回馈,也是对公安文化这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同质相连的关系,又有各异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二)二者关系怎样

创新了的公安文化理论适应了新时期、新环境和新任务下的公安文化的发展需要,是一种新的公安文化的理论总结,揭示了公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公安文化和公安文化软实力研究;而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研究作为公安文化理论新的课题、新的成果,也必将丰富公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内容,在公安文化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会不断发展和不断提升。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3)

我国目前在航运强国的某些硬指标上已经超过了欧美传统航运强国,但是在世界海运业的影响力、国际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等深层次内涵上都较为逊色,先进的航海文化与社会认知还正在形成之中,亟待改善,这构成了我国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主要障碍。因而,航海文化需要不断地文化自觉。这种自觉体现在对社会文化走向的导引和自身的文化觉醒。基于这样的背景,将航海文化置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意义上,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加以考察和研究,寻求相应理论和对策,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1.航海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个没有自己独特的航海文化的民族或许可以在海上称雄于一时,但绝对难以称雄于一世。只有我们社会各界人士携起手来,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航海文化氛围,创造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航海文化,才能够成功实现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型,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

航海文化的凝聚力

航海文化丰富多彩,无处不在,从古老的帆船到远洋轮船,从航海博物馆到各国航海日的设立,它体现在有形的航海器物中,融合在航海人的行动中,渗透于各国的航海战略中,融化在各民族的文化中。发展当代航海先进文化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航海强国的重要思想基础。

1.3

航海文化的影响力

临海国家发展历史表明,航海兴,则国家兴;航海弱,则国家弱。弘扬航海文化是建设航海强国的题中要义。航海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航海文化的建设是建设航海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和谐发展的保证,有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2.文化自觉对提升航海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航海文化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但也需要有意识的建设过程。客观来说,由于航海文化根植于航海活动中,所以,无论建设与否,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了航海活动就有了航海文化。只是,在有意识地开展航海文化建设之前,航海文化是处于一种自发形成的状态,既包括优秀的、需要继续发扬的文化因子,也包括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需要扬弃的文化因子。而我们所说的航海文化建设,指的是建设优秀的航海文化,是在挖掘、总结原有航海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吸收行业内外、国内外先进的价值理念,从而建设成为先进的航海文化,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动力。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过程。

2.1

航海文化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

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航海文化彰显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航海文化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

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纵观历史上世界各国强弱的更替,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有一条规律为史学界所普遍认同,那就是强于世界者必胜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败于海洋。我们讲文化自觉,不仅要有满腔的热情,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有对航海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否则,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

2.3

航海文化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责任源于自觉,行动体现自觉。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昌盛。现在,有人提出“文化边界”、“文化版图”、“文化”等问题,实际上是把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来研究,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弘扬航海文化,实施航海强国战略就是个显例。

3.强化文化自觉及提升航海文化软实力的思索

3.1

把航海文化的创新意识和主张变成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可有效提升航海文化的软实力。注重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随着航海业的高度发展,航海文化日臻成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先进文化。把航海文化分为精神和物质两大层面,前者称“软件”,后者称“硬件”。精神文化的属性本身也含有“软”’和“硬”两个方面:把人生哲学、价值理念、经营理念等划为文化“软件”,而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归为文化“硬件”。显然,文化“软件”制约、决定着“硬件”,而“硬件”是精神文化的体现和反映。航海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注重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注重承优与创新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古航海国家,航海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们既要继承优秀的航海精神、航海传统,又要在新时期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这是航海文化建设的使命与任务。航海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的扬弃。注重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建设富有时代特征的当代航海文化必须注重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协调、互相和谐,不搞一味张扬个性而摒弃传统习俗的纯个性化航海文化,也不搞循规蹈矩而缺乏鲜明个性特征的纯形式化航海文化,而是要在个性与共性的不同界面上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这是航海文化内在构成的必然要求。 注重稳定与灵活相结含

航海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航海文化形成的内外部环境,注重学习借鉴优秀的航海文化成果,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务求实效,切忌只追求航海文化的表层现象、不重视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稳妥并不排斥生动活泼、灵活新颖的文化构建形式,倡导用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方式方法扎扎实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海文化体系。如“航海日”活动打造强势航海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独特的职业魅力,不但使业内人士凝聚更强的归属感、责任感,更要不断增强全社会对航海事业的亲切感、认同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 航海日”,喜爱“航海日”,认同航海事业,支持航运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史伟.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009 (6)

[4]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 (16) (17)

[5]李宏宇.文化软实力的特征和外在形态[J].学习与探索,2011(2)

[6]房濛濛.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1)

[7]尹晓敏.文化软实力的高校话语、高校境遇与高校道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1 (1)[8]李齐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0 (6)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4)

1旅游软实力的定义与功能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SoftPower”,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S·奈教授在研究国际关系时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可称为“硬实力”,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软实力”,即“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这种软实力来源于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对外政策的吸引力,可细分为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这一见解,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刷新了国情、国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很快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青睐。

国内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中引入软实力概念“始于2004年,研究重点集中于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评价软实力的构成和作用”,其着力点在于如何以区域和产业的软实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学界,陈雪钧和李莉研究了“旅游企业的软实力问题”,杨积芳和陆林研究了“饭店的软实力比较”。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焦虑,即以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软实力问题,忽视了约瑟夫·s·奈的理论体系中,经济发展所隐含的硬实力增长与软实力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软实力是目的,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软实力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理论逻辑链条,影响了研究的进路设计;二是尺度模糊,忽视了软实力起源于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大尺度研究工具,其中文化软实力应应用于可标签的文化区域,体制软实力应应用于独立的政治与政策区域的事实,将其等同于一般竞争理论,甚至用于单个企业的竞争研究,造成了研究的空疏。因此,以建设国家或区域软实力为目标,从旅游产业的总体层面来研究旅游中的软实力问题,是比较恰当和可行的。

旅游产业的国际和区际竞争归根结蒂是国家和区域影响力的竞争,国家和区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在旅游产业中都会有所反映。在组成软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边界基本重合,属于旅游产业的可控因素,将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组成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极有学术生长力的新概念;而体制软实力的系统设计高于旅游产业的控制范围,一般只能将旅游产业放在对外政策中的对外旅游政策下研究;因此,本文讨论的旅游软实力特指既定旅游对外政策下,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国家和区域文化软实力,它包括相应的心理、制度、器物和习俗。

旅游具有招徕远人的力量,是可以产生国际和区际影响力的产业。旅游产业可以利用人的三种深层欲望及其组合来获得元发性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力,它们分别是脱序的诱惑、怀旧的伤感和追慕的欣喜。一个地方一旦凸显了某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常常会在相应旅游细分市场上自我完形、持续积聚。

旅游软实力并不等同于旅游影响力,尽管它是旅游影响力的来源之一。笔者认为,旅游软实力是旅游目的地在主客双方的文化对比、形象营销和旅游产品竞争中形成的,使旅游者服膺旅游目的地文化,修正其文化偏好的能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并将其导向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而旅游影响力还可以来源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误读、曲解、污化乃至隔离,这些对旅游者的单向度满足,一旦干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极可能激发主客双方的反感与冲突,导致旅游产业的波动和旅游影响力的崩塌。旅游影响力中,只有旅游软实力使各福利相关方趋向帕累托改善,是多赢协调可持续的一种。长久以来,有经验的旅游目的地领导已经体会到由设置旅游宣传议程和旅游文化言说框架而产生的旅游软实力,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说服力的资产,其中一些资产是无形的,如文化承传、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则是器物的,如地理景观及气候、城乡建设及服务、生活条件及商品、文化产业及产品。旅游目的地究竟应设置何种旅游宣传议程,凸显哪些资产,不仅需要通过对主客双方作深度田野调查找到均衡点,更需要旅游目的地领导从重建目的地日常生活意义的高度,经过深刻的权衡,最终做出选择。

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的自诉和好客态度的表白。在旅游产业竞争中,能产生旅游软实力的自诉往往具有相同的哲学结构:即本体论上更为理想的人生状态,以启发跨文化消费的反思性;认识论上更为真实的对话机制,以彰显跨文化消费的社会性;价值论上更为开放的多元维度,以容纳跨文化消费的合法性。具体而言,就是目的地在旅游开发时要发掘自身有魅力日常生活资源,呈现以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为核心的整体形象,有效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日常生活的体验。

一个地区如果早已建立起为游客向往的日常生活形象,天然就具有了强大的旅游软实力,如西欧、北美、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则主要通过旅游宣传构建了使游客支持其日常生活的旅游软实力,如马尔代夫,2009年10月17日的一次“水下内阁会议”,在启动了旅游热潮的同时,激发了人们从生态危机的厄运中托起这个珊瑚礁岛国的努力;再如“好客山东”和“活力广东”的旅游主题口号,前者负载着齐鲁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和北方文化的豁达豪爽,后者表达了岭南得风气之先、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无穷动感,它们既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准确定位了该地区的旅游形象。

2中国古代旅游软实力的结构与建构模式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旅游软实力的概念,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却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大概从西周开始,地方精英常常为自己生活的地方赋予“风水学”上的神奇定位,并广为传扬。如洛阳宣称自己为天下“土中”,庐山认定自己指配南斗星座,为地上“南际”,古徽州六邑则津津乐道“休宁蛇、歙县狗、黟县蛤蟆、绩溪牛、祁门猴子、婺源龙”的风水属号。而大概从南朝开始的“洞天福地”、“北京十景”、“西湖十景”等的评选,承继儒家从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发展到日常生活景观化的审美情趣,至迟到南宋已普及南北各地。从那时起,风景评选和旅游诗词几乎成为各地府志、县志、乡志、村志的必备栏目。“风水学”和日常生活景观化分别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应方面交融互渗,将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价值和旅游宣传价值有效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空间及其竞争规范和话语权力的结构性力量。

建构性力量来自中国传统旅游者,其运行机制可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34年(1607~1640)的游历生活,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29年,所到之处都是当时的著名景区,侧重于搜奇访胜,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名僧、高道及他们的徒弟等文化精英。后期的5年,着重地理考察,探访寻常游人不至之处,重在考察岩溶地貌的表面现象、构造和特征、探索水源以及修正前人的论断与记载,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樵夫、牧人、担者、马夫、洗衣妇、钓鱼童子、书生、官僚、地主等普通居民。《徐霞客游记》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旅游者追慕、占有和创新旅游文化空间的全过程。它契合旅游软实力的言说框架,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努力相互嵌入、螺旋推进,共同形成了一种罗曼蒂克化的文化习得、文化试炼、文化确认和文化建构模式。

3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结构与建构模式的问题

在西方,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革命者夺取了政权,接收了封建主和教会的许多地产和文物。如何处理这些财产?经过短暂争论,革命者遵循启蒙运动的思想指导建立起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一种全新的、市民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得以创立,旋即成为西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开放的,它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有闲阶级的,一股兴建大饭店、摩天大楼等接待性、景观性炫耀建筑的热潮风靡欧美城市。适应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跨时代转变,西方旅游从中世纪追寻非日常生活资源的宗教朝觐过渡到了世俗的“大旅游”时代。日常生活的进步与旅游文化空间的扩张似已完美融合,构成了近乎完美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

然而,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模式存在问题,问题出在与非西方接触时。在非西方的地盘上,西方人的身份之一是旅游者,大多数西方旅游者却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把非西方当成了由他们自由建构的他者。“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游记作家约翰·缪尔”,缪尔的游记把非西方描述成文明的对立物,是无主的“荒野”,是西方人避居和隐退的所在,是他们体验孤独、鼓舞信仰、再造激情后重返西方的地方。在这个由西方人建构起来的旅游文化空间中,几乎完全剔除了当地人的主体地位,将非西方目的地转换成了西方的文化飞地。

以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地区为例。缪尔之前,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认为,旅游区中的印第安人应该“身着传统服饰,骑着野马追风逐电……直至永远”。缪尔与印第安人接触后,发现印第安人无法也无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便提出,“印第安人与所处的原野和鸟兽不协调,应该被驱赶出去为白人旅游业的发展让路”。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公众普遍接受了这种“荒野”观,他们容忍乃至推进了以1964年美国《荒野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的颁行。这些政策和法律专注于西方人的旅游权,完全无视土著的固有权利,将荒野定义为“人类只作为过客而不会永久居留的地区”,并依法将印第安人迁出保护区,把他们与保护区隔离开来。然而,迁走了印第安人的“荒野”却必须用财政资金来维持。包括印第安保护区在内,“199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财政预算为11.8亿美元,到2006年增至22.49亿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翻,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1万多美元,还依然缺口很大。”印第安保护区的这种设立方法,已引起部分美国学者的反思。

另一个案例出现在菲律宾。菲律宾北部伊富高省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历经当地人2000余年的开发,形成了数万公顷壮观的水稻梯田生态系统。1995年,伊富高梯田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一时名声大噪,成为菲律宾北吕宋地区最主要的旅游区。在伊富高传统文化中,山顶的森林覆盖区为梯田区涵养水源,是严禁踏入的核心保护地带,具有神圣的宗教地位,属于公共财产;中间的灌木林带为梯田区调节和分注水源,还能生产柴草、花果等林产,是次一级的保护地带,有相对模糊的产权界定,属于准公共财产;再往下的梯田部分为生产和生活区,自古就有精细的产权界定,属于私人财产。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按照西方专家制定的方案,梯田部分被定为不容改变的保护区,梯田区内,当地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因触动西方专家口中的“原生态”而被高度怀疑。而山顶森林覆盖区和中间的灌木林带不属于保护区,西方专家在那里规划建设了完备的旅游设施,强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运作获得了这些旅游设施,并且经营着它们,当地人则因“素质太低”而被排除在外。砍伐山顶森林覆盖区的木材,制作成传统稻神木雕卖给游客,几乎成了当地人唯一的副业。然而,即使终日制作木雕,一个伊富高家庭每月也只能获得大概相当于人民币500元的收入。此后,伊富高梯田生态系统快速恶化,青年人大量外流,梯田面积锐减。西方专家提出,症结在于“人口太多,导致梯田出产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同时又在于“劳动力太少,使得25%至30%的梯田荒废”。期间,社区精英为应对危机,部分改种经济作物及蔬菜以重振当地经济的努力,又因遭到西方专家的激烈指责而搁浅。一系列事件不断掏空当地经济基础,耗散当地人的宗教信念,折损社区精英的社会资本,“当地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被破坏殆尽”,社区团结几近崩溃。

2001年,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2007年,也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菲律宾政府,如果不在两年内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伊富高水稻梯田,该遗产将被除名。西方专家要求菲律宾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然而,早在2002年,菲律宾政府已经撤销了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梯田委员会”和稍后成立的“巴纳维水稻梯田组”,2002年以后已没有对应的政府管理结构在实际负责伊富高梯田事务。西方专家既要防范当地居民,又要抵制社区精英,还要对阵当地政府,除了西方旅游者支持他们,他们在与一切人为敌的过程中心力交瘁。

历经2000余年的开发,伊富高人创造了水稻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后的十余年间水稻梯田便濒临全面危机。症结何在?2007年,伊富高议员索罗门·库噶拉沃对尾随西方专家组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说:“如果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护原始景观而让伊富高人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不会答应。我们不能像博物馆陈列古董似地陈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骄傲,它是我们文化与传统的根。目前,原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伊富高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忽视甚至放弃梯田。”他表示,“欢迎世遗委员会保护梯田,但同时,应该允许当地发展经济,向现代化迈进。”

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伊富高人的遭遇分别反映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西方直接控制范围内和直接控制范围外以及强势政府背景和弱势政府背景下,西方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它对非西方旅游软实力的颠覆作用。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发掘出三层隐含着的意义:第一,西方旅游者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违反了旅游目的地旅游软实力以主为主,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

理想景观的文化结构模式,也违反了追求帕累托改善的旅游软实力博弈模型,是主客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西方内部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中隐藏得极好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延伸到西方以外时便暴露了出来。而各种需要大量财政预算和外来补贴才能生存的“原生态”景区,是有闲阶级将公共资源偷换为自己的休闲资源,并绑架公共税金的产物。第三,以赛义德的东方学为代表的,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后现代景观理论可能走得太远,东方不可能绕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命题,直奔信息化、乡土化与社群化的后现代景观主题。过犹不及,后现代景观理论极可能正在导致另一种基于理论认同的主体错位、权力错配和话语暴力。

4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迷茫

当前,我国正处于1840年以来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蕴涵着一种‘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文化要求,表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也难免带有泥沙俱下的复杂性”。复杂就复杂在,“中国民众之所以产生普遍而强烈的空虚感和各种莫名焦虑甚或无意义等感受,是与现代意义上主体性自我经验的实践场景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严重些说,中国人其实既没有整体文化自我意识,也没有属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看到并开始反感西方文化在自身实践场景,包括旅游文化空间中的殖民,却又无法精准切割现代化、西方化和民族文化身份等宏大叙事,我们迷失在各种西方话语、传统“国学”和消费社会的丛林中,丢失了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不能自信地回答“人格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等文化主体性问题。

文化主体性是旅游软实力之议程设置和言说框架的前提,没有文化主体性便不可能自信地托出有说服力的日常生活资产;也不可能自如地叙述理想的人生状态,彰显真实的对话机制和开放的多元维度;更不可能自主地设立旅游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安排,以有效保障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中,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并非心怀鬼胎,欺骗他们的是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在这~模式中,是创世以来未曾扰动的神域,有三两个人寂的僧人坐在石头上发呆,深蕴其中的脱序感、怀旧感和追慕感令人神往。然而如此“原生态”的环境中,居然有人修铁路、盖楼房、建水坝,怎不令人愤懑?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集合了印第安保护区事件中“赶走这个,迁走那个”的残暴和伊富高梯田事件中“应该这样,只能那样”的蛮横。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批判西方“原生态”理论时所揭露的文化“法西斯主义渊源”,在2008年奥运圣火风波中作了一次集中的表演。然而反躬自省,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如此茫然、反击如此无力?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也不在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而在于我们自己缺失的文化主体性和迷茫的旅游软实力。我国旅游业“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5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文化主体性构建

从样式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民粹样式的,而是指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并在将五千年文明、五十六个民族积淀的真知灼见运用于当下时,能够对其不同于和不适于当前实践的部分进行重构的见识与能力,它讲求和而不同,是自信、理性、包容、激情、本能和反思的综合体,它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与旅游软实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是旅游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从生成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非悬空虚置、坐而论道的概念,而是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总是处于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之中,自始至终在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机制与结构模型之间起着减压阀与均衡器的作用。我国文化史上,出现过三次“真理在外”的文化主体性震荡期:第一次是,春秋延至西汉的儒学背景的,认为现实龌龊,真理在“郁郁乎周”的时期;第二次是,晋延至唐的佛教背景的,真经在西天的时期;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延至当下的救亡图存、崛起复兴背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前两次,文化主体性之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机制运行良好,直接促成了民族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结构性升级。当前这次挑战最大、程度最深,也最需要各个学科包括旅游学界的持续关注。

6强化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学术研究也是对未来的预见、构建与规范,是为人类社会立法”,我们应当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的旅游软实力经验,深刻揭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知识、科学的理论洞察和把握极为复杂的旅游现象,找到有效强化我国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6.1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夯实旅游软实力的价值基础

旅游软实力的本源是旅游者“尝试他种人生的深层欲望”,旅游软实力的本体是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旅游软实力的本质是为旅游目的地所采取的一种旅游实践美学,是旅游目的地所标签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对于旅游发生地的吸引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修正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当前,我国旅游的价值吸引力不足,因此,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提升价值吸引力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基础。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标举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首先是建设旅游文化心理的民族品格,反映中华民族应对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审美问题的伟大成就和文化遗产;其次是展现旅游文化心理的时代品格,反映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方式;第三是表现旅游文化心理的理性品格,反映中华民族统筹兼顾、合情合理、包容开放、亲善和谐、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

(2)把握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整合国内与国际两个圈层的旅游文化价值共识。在国内应主要采用文化自觉式整合,即努力促进国内旅游主体、介体和客体对旅游文化价值的高度自觉和自主向心。在国际应主要采用文化对话式整合,即通过旅游人员、旅游组织、旅游宣传、旅游学术间的对话、讨论、交流、沟通、辩论和批评找到正确的契合点。同时也不偏废文化管理式整合,对错误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要进行教育引导,对反动和腐朽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则进行规劝警告并依法处理。

(3)确保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首先是要掌握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机制。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大致可分为5个具有因果特征、系统特征和链条特征的环节,即适应性消费、逻辑性消费、价值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超越性消费,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应着眼于超越性的维度,着手于适应性的维度,着力于打通5个环节,建立可控制的产品消费结构。其次是要区分市场,突出重点。旅游文化产品的细分市场高度发育,其设计应避免脱离实际的概念炒作和简单笨拙的套用抄袭,针对重点市场作有格局、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产品设计,建立有主题的产品消费诉求。第三是把日常生活审美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凸显旅游文化产品的原真性,以真实打动人,以真实养成人,建立有情愫的产品消费体验。

6.2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产业基础

旅游软实力是旅游产业强国的精神之本,旅游产业强国是旅游软实力的动能之源。综观国外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实践,如明确具有软实力意图的日本“观光立国政策”,我们清楚地看到,至少在主题策划、产品组织、文化营销、政策建议这4个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都是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我国旅游业的情况则不尽理想,在这4个领域中,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均没有起到创新主体的作用,而仅仅是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而已,旅游软实力主体动能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看,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保障。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推进战略重组,打造具有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美国有运通公司、日本有交通公社、英国有四大旅行社,这些大的旅游集团实现了全产业链开发和纵向整合,可以对产业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和跨国经营,能有效影响目的地国的旅游产业形态,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世界级的旅游集团,改变这种状况,需按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全产业链和纵向整合的原则进行战略重组,逐步实现由国内发展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并尽快建立旅游跨国公司,打造投送旅游软实力的有效渠道。

(2)启动精细分工,培育具有文化原始创新力的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旅游企业过于散、弱、小,业务功能分工不发育,各企业自己包办生产过程的所有中间环节,因而效率低下、缺乏文化原创能力。我们应该按业务功能的层次分工重新设计旅游业产业结构。现阶段的重点是,创建由非赢利性的旅游研究单位,专业的旅游策划、融资、营销公司和专门的旅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构成的“服务于旅游企业”的旅游企业,同时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宏观与微观、务虚与务实、理念与操作、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具有层级性和差异性的产业分工结构,培育旅游软实力的创新主体。

(3)注重新兴业态,引领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增强对新兴业态的项目操作能力,抢占行业先机,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利用新兴业态市场大、覆盖面广、文化信息密集、跨国界流行等特征,实现旅游软实力的有效传播。同时加强旅游文化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的开发,在在线旅游、旅游商品、旅游出版物、旅游节事、影视作品等领域形成强大的生产销售能力,共同推进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

6.3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旅游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优美和西方后现代旅游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理性深沉,向我们展示了高度自觉、充分自律,激动人心的旅游精神,然而,在消费社会、大众旅游的当下,相关操作经验却难以复制和推广,如果一厢情愿地把它们当摹本,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首先,旅游的认知功能已大大削弱,现代传媒已构筑起信息透明、读图时代的“水晶世界”,占有一控制一创造的经典旅游认知链条已经翻覆,直至简略为单纯的在场感。其次,旅游的交往功能也遭遇封闭,在“顾客就是上帝”、旅游者被呵护备至、事事有人代劳、处处为旅游从业人员包围的短暂假期中,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实的社会交往已被压缩至极限。第三,旅游的娱乐功能正面临挑战,在休闲产业尚不发达的年代,旅游几乎是最佳休闲方式,具有娱人耳目、充实身心的相对优势,然而当下无所不在的网游、流行音乐、夜总会、选秀、八卦新闻正将神经亢奋、感官刺激和人私发掘到极致,它们的娱乐功能远较旅游有声有色和方便密集。而建筑在认知功能、交往功能和娱乐功能之上的多元反思的“涵化功能”,更似早已退出旅游者的心灵,“未必能发挥‘灵魂’作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变得轻浅和隔膜,旅游软实力似已失去凭借陷入困境。

要摆脱旅游软实力的时代困境,必须修复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功能。然而,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信奉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这与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必须“巧妙而大量耗费时间”的内在要求相悖。我们必须反思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理论中的悖论问题,发掘学术张力,进而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

(1)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之间的悖论与张力。曾经,人们将旅游产业理解为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介体或渠道,目的地的日常生活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实际上,旅游产业早已深层介入城乡发展,驱动着城乡面貌、城乡时空功能、城乡时空结构的快速变迁。在那些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资源价值结合得好的地方,旅游软实力的发展就好,相反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杭州西湖拆除景区围墙、免费开放事件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并没有引起旅游管理学界的足够关注;而以财政资金资助部分景区免费开放的政策所蕴含的理论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受的大量调查成果和旅游人类学关于原始真实和舞台真实的大量理论成果,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怎样整合、融合和契合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工作。

(2)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之间的悖论与张力。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源”与“传”的流向问题。在旅游策划中:社会事件是源,对社会事件的旅游开发是传;社会事件第一性,旅游开发第二性;社会事件是有无的问题,而旅游开发是有效性的问题。典型的如奥运旅游、世博旅游、民俗节事旅游等。以奥运旅游为例,我国旅游产业与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的同行相比,旅游策划能力十分逊色。而策划旅游是指为开发旅游而策划社会事件,如旅游节事、“哈利路亚山”事件、“宜春,一座叫春的城”事件等。这方面我国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案例,我国旅游管理学界对这些案例的关注和研究远远不足。如何提升旅游策划水平,优化策划旅游能力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5)

一、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衡阳人再次走在了时代前列,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到2005年,衡阳市文化产业单位4898个,年末从业人员3.26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2%,实现增加值9.98亿元,占2005年GDP总量的1.9%。2005年文化产业三个层次增加值结构为23.8:12.2:64,对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0.9%、9.1%、70%,从而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但衡阳市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2005年衡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全省总量的4%(长沙占54.3%),总量偏少,规模偏小,水平偏低,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同时,衡阳市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可以依托的文化产业链及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而且衡阳市目前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规模不大,总体上看,衡阳市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些都已成为制约衡阳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近5年来,全市文化事业费总支出达50亿元,相继建成了以衡阳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乡文化设施。但与文化产业强市相比,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至目前止,衡阳市辖区内有12个县市级文化馆、10个剧团、1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档案馆、1个国家四级风景名胜区、17家电影院(正常营业的仅进步电影院)、2家电视台等文化设施,但是无一个图书出版社,除了新华书店,图书批发零售、音像批发零售大都是以个体户散户经营为主,因此,衡阳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市场结构相对单一,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于拥有722.61万人口、经济总量排全省第四的大市来说,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3.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旅游文化特点。衡阳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衡阳市积极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具特点的是最初的“南岳庙会”已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一度的“南岳寿文化节”,大大促进了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近几年,衡阳市各县先后发掘本地资源优势,如耒阳温泉;常宁印山、天堂山、西江;衡阳县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等等都为衡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正在筹建的石鼓书院、文化墙、衡阳大剧院等项目将会更加丰富衡阳市文化产业市场。

4.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弘扬抗战精神,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等讨论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5.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外来人员文化活动等五类活动广泛开展。

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1.塑造城市精神,大力弘扬新时期抗战精神,使之成为衡阳城市发展的精神品质和内在动力。丰富衡阳的城市精神——“抗战精神”。衡阳要不落伍并始终走在区域竞争的前列,就要坚持文化的自觉和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要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不仅需要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精神,更需要大气开放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敢于创新的精神。

2.刺激衡阳市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衡阳市文化消费市场。当前在建立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衡阳市应继续积极引导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软件上,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节、各类广场主题活动、各类演出、展览等活动形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硬件上,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年的重点工作考核。

3.在资金方面,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目前衡阳市涉及文化产业的单位绝大部分是国有单位,靠的只是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有限,如果民营资本能进入文化产业市场,不仅能解决文化产业市场资金运行的“瓶颈”问题,还能大大丰富文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现有政策已许可民营资本流入的文化产业行业,市政府应予以支持,多元投入、多元发展,来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4.塑造文化品牌,重点打响衡阳古城品牌、人文品牌、节会品牌、艺术品牌和产业品牌,以品牌提升衡阳文化知名度。一是名人品牌。利用衡阳的两大名人优势,通过政府号召,企业资助,社会募集,商业运作等形式,成功举办了蔡伦科技文化节和王船山文化旅游节。二是抗战名城品牌。以“和文化”为主题,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和摄影家聚焦衡阳,打响英雄品牌。三是佛道教品牌。充分发挥南岳位于江南佛道教活动中心的优势,盘活佛道教资源,积极广泛地开展海内外佛教友好交流活动,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四是湖湘文化品牌。采取市场化手段筹资和经营开发湖湘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品牌确立了湖湘文化在全省的独特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解读衡阳,扩大影响,让外界认识衡阳,关注衡阳,进而提升人气。

5.设文化设施,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争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成能基本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设施。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是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体现文化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要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仅要听之有音,更要观之有物,视之有形。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把项目统揽的理念融入文化建设,立足衡阳特色优势,通过创新招商机制,完善市场运作办法,建设具有较高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二是完善大众文化设施。坚持把大众性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县乡文化中心、体育广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县文化馆,乡村图书室、文化大院等,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使之成为广大干群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

6.延续衡阳历史文脉,留住衡阳文化的根。衡阳地域文化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目前市域内现有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衡阳中心城区保存尚好的文物古迹有11处。尽管我们现在缺失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但不缺失历史的记忆。衡阳先民创造的辉煌历史和优秀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被湮没,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文化之脉、艺术之根。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应强调对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保护,要把衡阳建设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是整理编录衡阳近现代保护建筑名录。衡阳的近现代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应当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筛选了一批近现代建筑,编录成保护名录,如衡阳火车站老站房、核二十五公司办公楼、原衡阳工学院教学楼等。二是规划建设湘江风光带为衡阳的历史文化之主脉。湘江两岸积淀了衡阳两千多年的文化,秦砖汉瓦,珠晖塔、来雁塔、浮桥公所(湘南学联)、申公馆、彭公馆、民宅一栋(沿江东路119号)、千年道观东岳观、石鼓书院、南岳第一峰、古樟公园等。对于这些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应采取封闭性保护措施,规划了保护范围,拆迁了保护圈内的其他建筑,并决定将由古建筑和文物专家设计和维修,使其成为湘江风光带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湘江风光带既风景秀丽,又富含文化内涵,是一条有思想的体现衡阳个性的城市文化走廊,人们从湘江风光带上一系列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中,可以寻找和疏理到衡阳的历史文脉。

7.打造人才高地。一是引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特别是要引进适用于产业发展的人才,从而引领科技工作大势,引领产业发展高端;二是培养本地区急需的人才,对企业而言就是培养技术骨干,对整个工程起技术支撑作用的人才,同时提升一般员工的技术能力,使人才结构合理化;三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大专院校技术力量,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现在衡阳有三所本科院校四所高职院校。这七所学校有在校大学生6.5万人左右。不过,现在这几所高校和衡阳的发展关联度还不是很高。这几年,衡阳将在城市化建设,推动旅游业,建设科技强市、体育强市等方面下工夫,应该说这七所高校对衡阳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希望今后衡阳有关部门能与这些学校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使这些教育资源能够为衡阳发展出力。

8.设立专项资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最根本之处在于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衡阳也有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是衡阳文化的“老底子”。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建议衡阳市政府能否考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用于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普查结果编纂、抢救濒绝的民族民间艺术、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进行补助、举办民间艺术活动以及保护和研究这些民族民间艺术项目。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6)

>>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 论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塑造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提升 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 软实力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 论电视文艺塑造国家形象的软实力 文化的科学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印度传媒与国家软实力的构建 试析纪录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 论文化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军队国际形象塑造 “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家形象构建 服饰文化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2009-04-25.2009-04-25

3.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0(5)

4.于运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J].对外大传播,2007 (1)

5.李向民,王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G].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6.黄力之.论国家形象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11(4)

7.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国际观察,2012(1)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6-02

国家“十二五”期间以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文化软实力”概念从学术理论层次迈入国家决策层面,在我国城市发展中“文化软实力”建设越发受到重视,成为城市竞争新的重要指标。城市文化软实力能使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而言,当经济发展所得效益积累到一定程度,注重文化制度,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以及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都是城市发展必然选择。中共秦皇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标志着秦皇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秦皇岛在城市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中,就必须整合和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和建立社会多元互动的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建设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秦皇岛的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阐释秦

1.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以一国文化、价值观念和政策,甚至外延至国家形象和领导人魅力的对外吸引力而达成目的的能力,而非利诱或威逼。这一概念被我国学者所引进后从各个领域进行论述,比较而言,侧重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文化所体现的影响力、创造力和辐射力的观点较多。文化软实力又分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文化软实力两个层面,前者论述较多,无论是政治、外交意识相态、艺术甚至哲学,社会习俗都是文化概念,其构成的综合影响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国家的层面来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等。城市文化软实力从国家或单个城市的角度看,宏观内容是一致的,但却不能简单等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基于软实力概念的延伸,相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更加具体化。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城市文化的基础而发展,城市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可认为是城市发展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得看就是城市具有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道德习俗,基本信念和地区人文精神的总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城市文化基础上所表达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体现在城市精神、物质建设,技术和行为等多方面。在城市精神上体现出的是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技术上体现为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创作的上升力,物质上则是以文化载体(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所表达出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效应,行为上则是城市市民对城市的心理认同、自豪感和幸福感,以及对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

综上而言,城市文化软实力可定义为:指一个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1]。

2.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来源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深刻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城市魅力和对外吸引力。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无形资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和城市发展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地。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将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以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期的中国,需要通过一种科学合理的途径,以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实现我国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并保证其有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科技、资本等流动更为活跃,这有利于各种文化手段的掌握和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十七大以来,文化软实力已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其建设倍受重视。从区域发展环境上看,环渤海城市群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秦皇岛应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1.提升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经济发展为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物质保障。“十一五”时期,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39.1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19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15元,比上年增长12.9%[2]。秦皇岛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人民收入水平,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拓展了其发展空间。借助经济发展的顺风车,秦皇岛2010 年-2012 年,秦皇岛市从资金、政策、人才、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扶持壮大北戴河五凤楼文化创意园区、山海关古城产业园区等现有园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秦皇岛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集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为一体。由于地理条件,秦皇岛境内山地、河湖、丘陵、大海、沙滩等地貌一应俱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鸟类为胜;秦皇岛历史悠久,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将军台新石器遗址等都证明了这里的人类文明历史悠久,自秦汉开始直至隋唐五代时期这里曾是郡治、州治驻地,明清两朝都在此设立永平府;秦皇岛境内民族众多,移民活动频繁,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众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如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孟姜女故事传说、抚宁吹歌;秦皇岛地区也有着近代工业文化的印迹,秦皇岛港是百年老港,这里也是中国玻璃制造工业的摇篮。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秦皇岛市政府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建设是较为重视的,除积极的推进旅游项目的深度开发,挖掘其文化价值,同时借参与创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机会,加深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取得一定成就。2012年,秦皇岛市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启动了以市博物馆、美术馆和大剧院为主体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市玻璃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百场戏剧下基层、千场电影进社区、万场电影送农村”,开展“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戏剧公益演出活动;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型现代评剧《家住长城头》在全国第八届评剧艺术节上获“优秀演出”奖,《海誓・南戴河》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秦皇岛传奇》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动画片奖;通过融资2300万元,以“欢乐城乡”为主题,组织“城乡文化走亲”、“彩色周末”、“等群众品牌文化活动演出5000余场;举办了“国际长城节”、“望海祈福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和“七夕中华爱情节”、“孤竹文化节”、“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天女木兰节”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扩大了文化影响力[3]。

2.提升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劣势

缺乏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的缺失使城市发展缺乏亮点和特色,造成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下降,也会使城市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受到影响。秦皇岛无论是在生态资源还是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都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但是因为严重缺乏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意识,缺乏向先进国家城市和成功企业学习成功经验的眼光,造成虽然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文化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但却基本上停留在重复建设和盲目跟从阶段,缺乏自身的文化品牌。简单的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导致经济建设取代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取代人文精神、重表面轻实际、重眼前轻长远的弊端,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城市文化建设严重受阻,得不偿失[4]。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秦皇岛往往被定义为“北京后花园”,这种观念直接掩盖了秦皇岛的发展潜力,事实上秦皇岛也具有作为城市的“独特性格”,其不应该被掩盖,而是应当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抹亮色,塑造特色的城市精神。

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问题较多。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等的创新力和影响力,实质是文化传播和输出的城市竞争力。秦皇岛文化产业有着显著进步,2011年,秦皇岛市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2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8%,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8%,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值。但与全国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较,还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尚未成为秦皇岛市的支柱产业。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在其结构中过分依赖与旅游观光相关的产业和项目,其他产业项目增速较慢;秦皇岛市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文化产品市场与文化服务市场不够成熟,而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则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且渠道不通畅,融资手段不合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缺少市场化融资手段;文化产业缺乏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以及文化专业人才和创新能力短缺;此外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仍完善,思想意识和产业观念尚需加强。

城市人文精神尚待加强。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本质,城市风格是城市的内涵城市的魅力,城市魅力则在于城市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 城市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的和谐统一,是城市最具风格魅力的状态,是对城市精神文化品质的最好展示[5]。当前秦皇岛城市市民对现代公民认识不清晰,认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与自己缺乏联系,这是因为普通群众既不了解城市人文建设和自身的关系,也缺少表达意见的渠道,政府、社会和市民间缺乏互动和沟通。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实效作用远比社会文化道德的约束性强,群众的城市人文自觉意识被市场化所猛烈冲击着。还要说明的是,当前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缺乏重视的结果,总体来看,人文教育缺乏特色,缺乏个性,对于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向心力的培育难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挑战

城市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全球化的发展固然给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相比较而言而言,国外的文化影响力强大,文化产业发展成熟,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较大的冲击,其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尤为明显。典型的例子是现在中国国内青年人对于西方节日要远比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有兴趣。

周边地区的城市压力。文化软实力地位的上升,各省市都热烈响应国家号召,加强自身建设力度。秦皇岛与一些文化强市如京港上广的差距自然不用多说,单就省内的保定、唐山等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与一些与自身定位类似的城市如山东威海等比较,竞争压力很大。

三、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

1.坚持政府主导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从我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积极发挥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公共权力部门的政府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主导者,有义务发挥主导作用,把城市的文化资源规划和建设好,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以实施管理,直接或间接产生行政职权用于施行法定的行政职责,以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和谐发展。应该强调的是,政府是有可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失误的,主要表现为:缺乏整体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规划,文化创新力度差;对城市文化定位的缺失,致使城市文化特色魅力消退;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文化建设贪多求全,缺少城市文化精品。

因此为促进秦皇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政府要首先确定明确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城市文化发展空间,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对文化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还有繁荣城市文化市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繁荣文化市场应当成为服务者,搭好文化繁荣的舞台,这就要求政府努力培育秦皇岛地区文化消费市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政策促使吸引高端文化人才,整合秦皇岛丰富的文化资源,扶植和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行业,注重文化产业的效率,而非单纯的产量,如借助北戴河动漫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完善相应配套和文化产业服务措施。

2.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提高文化创新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牌”

当前秦皇岛文化事业也算繁荣热闹,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城市文化的辐射力也有所增强,但是任然缺乏有力的“文化品牌”。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应积极参与文化交流,通过传媒(特别是新传媒手段)和宣传手段城市文化产品推销出去。将整个城市的文化资源规划整理,积极开发城市的各项文化资源,要依托秦皇岛丰富的生态、历史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同时将文化旅游和大型文化活动捆绑打包,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项目,整合成统一的文化产品。如借助天下闻名的山海关宣传“国际长城节”,扩大活动影响力和活动内涵,而非单一的举办活动这样对资源单纯的静态开发,要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打造“名牌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要由资源型向创意型转化,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如动漫产业等基础较好的产业项目,不仅要重视文化产业单纯项目的开发,也要做好周边产业的开发,例如可以学习日本秋叶原的经验,利用北戴河建设动漫产业园的机会,在北戴河建立起完善的集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产品和销售周边、产业同人创作为一体的文化园区,打造“中国秋叶原”,建立独特的文化品牌。

3.提高秦皇岛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凝聚力

城市凝聚力越高,将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城市保持勃勃发展的生气。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上[6]。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有关研究,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因此,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市民文化素质的进步。这里的文化素质不单单是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社会道德水平。就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领,为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挖掘秦皇岛的地区文化资源,培育市民的城市精神;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坚持长期开展文明城市的建设活动;提升城市管理者素质,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支持、鼓励个人的文明和社会公益行为,培育互帮互助的社会气氛。

要通过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培育城市的人文精神,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秦皇岛高等院校数量在河北省同等城市中占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优势,高等院校要将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价值追求,在教育中要融入人文精神,激励学生爱国爱城市的责任感。政府和社会市民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激发市民的城市主人公精神和城市责任感,建立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精神。政府要符合期待群众的期待,努力建设美丽的城市环境,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提升让市民对城市向心力和城市凝聚力的更具信心,无形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时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这个城市的居民幸福程度越高,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对外吸引力、文化辐射力就越强,城市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更强、更持久。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竞争层面将进入到以文化软实力角逐的新阶段,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秦皇岛市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努力构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将有利于秦皇岛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有利于美丽和谐的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7-34

[2]秦皇岛市统计局.2012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3-4-13

[3]戴庆峰.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评论,2009(1):51-54

[4]季静.论秦皇岛城市人文精神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1(9):122-123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8)

[作者简介]王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文化产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100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167-05

党的十七大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网络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工具之一。因此,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概述

要实现对本课题的研究,首先必须明晰以下几个概念:

(一)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是依托网络技术制作、和传播信息的平台。网络媒体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网络传播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活动。网络媒体以其海量信息、非线性快速传播、广覆盖率、无时空限制、低成本,以及互动性等特点,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二)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依赖信息和网络平台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主要包括网络通信、信息传播和传受方式,人们沟通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网络传播和网络媒体带来的新功能,比如宣泄、娱乐、表达等。

(三)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1990年曾任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硬实力和软实力。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利诱来达到目的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无形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四)网络文化霸权

约翰·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阿和萨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是文化霸权主义的源头之作。文化霸权是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它以文化传播为手段实现对他国文化、经济、政治的入侵,最终实现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软控制,这种控制的表现是自愿接受。网络文化霸权是指通过网络传播实现文化软控制,是文化霸权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和发展。

二、网络时代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我国网民应用互联网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网民对即时通讯的使用率还在继续上升;电子商务类应用继续高速发展;电子邮件、论坛/BBS等老牌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综上所述,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1)受众持续扩大;(2)网络使用持续移动化,手机正成为主要的网络媒介平台;(3)网络应用趋向便捷化。手机端应用更加广泛。

在网络时代,各国都更加重视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资源基础,但文化资源力没有充分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我国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忽视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涸泽而渔的开发方式只能得到短期回报,但破坏了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部分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忽略了文化资源原有的意蕴,破坏了资源的本原性和艺术性;最后,忽略了部分本该重视的文化资源的价值,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却没有即时效益的资源。

第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以促使文化软实力血脉畅通。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创新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时期的生存和传承方式,还可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构建还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创造力和影响力、文化企业营销力、文化消费力等。文化产品的创造力主要是指文化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中国制造”的模式。文化产品影响力是指文化产品的形象以及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我国文化产品多数只看销路和短期收益,对文化品牌的开发和巩固不够重视。新媒体时代文化产品营销的载体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对市场和媒介细分的能力不足,往往导致其无法及时找到有效的营销方案。目前我国文化消费需求加大,但对文化消费的深度发掘还有待增强。

第三,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的重视力度,但固有的体制因素阻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十不仅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而且确立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有了一些成绩,但行政主导的文化管理体制并未彻底改变,文化管理权限分散的问题依然存在,并由此带来资源浪费和多头管理的现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区分和建立关联。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以传媒产业领域为例,虽然多数传媒企业都已经实行产销分离,甚至成立独立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但在实际运营中,依然脱离不了“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真正的文化企业制度难以建立。

第四,人才是根本,我国缺乏文化转化人才。

“转化”是指传承文化的文化继承转化能力。以及将文化转化为既具经济效益又有广泛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的能力。因此,文化转化人才就是文化创新人才,包括创新生产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其中创新生产人才又可以分为传承人才和文化产业生产人才。我国现有的状况是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时代创新和传承,尤其是部分无法实现经济转化的稀缺资源,传承人的匮乏更是十分严峻的问题。部分得以继续传承的文化资源。又因为传承人没有能力进行时代适应性创新而缺乏活力。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精英人才都不缺,缺的是既懂文化又会市场运作的人才和文化创新型人才,开发出来的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却又因为持有人不懂市场运作,而无法实现经济价值。这些都是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优秀的转化人才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总之,文化资源的活力、文化体制的完善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为文化软实力提供能量,另一方面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平台。互联网作为新型普泛化传播平台,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潜质。

三、网络传播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媒体不仅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经济硬实力,还加强了文化软实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充分利用好的、正面影响,认识和规避制约因素,才能实现网络媒体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

(一)正面影响

网络媒体对文化软实力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影视文化、网络文学、音乐文化等的传播和发展。网络媒体为影视、网络文学、音乐等产业提供制作、传播和接收的技术平台,促进相关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同时,影视文化、网络文学和网络音乐等又丰富了网络文化内涵,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和文化反哺共同促进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网络文化产业本身具有软实力的属性。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经济、文化和技术平台支持。网络文化架起了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之间的桥梁,为文化力注入新鲜血液。同时,网络文化以其无时空限制、互动性和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等特征,对丰富繁荣现实文化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启发作用。

第三,网络媒体技术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巩固了经济基础。一方面,网络媒体带来的新产业形态促进经济增长,如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平台为其他产业和行业带来便利和利润增长。比如,网络营销可以为任何可以通过其促进销售的产业和行业带来效益;网络定制的发展,促使个性化生产和销售的形成等等。

第四,网络媒体促进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网络媒体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供创新和传播的平台。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等特征,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吸收新鲜能量。并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时代融合进程。它不仅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增强其传承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影响力。

网络媒体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从事文化传播的主体更加普泛化、自主性和个性化,文化传播形式和手段都更加多样化,传播行为也更加开放。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负面影响

相对而言,网络媒体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网络霸权、意识形态问题和法制建设挑战等几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文化、文化产品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载体。但同时它也是网络霸权传播的载体。网络霸权可以分为网络文化霸权和网络信息霸权。网络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渗透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公众的价值取向和习惯。可以称为“软霸权”或“软入侵”;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产品的网络传播和销售,实现“硬”效益和“软”效益的双重丰收。其中的“软效益”是指西方国家通过形象、语言、明星、装扮、故事等元素使其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元素成为我国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网络信息霸权是指发达国家凭借着资金和技术优势,掌握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权,相应地扩大自己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这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倾斜”和“信息侵略”,威胁国家安全。网络霸权不仅会削弱国家文化软实力,更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

其次,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意识形态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传播内容中的一些文化垃圾,比如色情、暴力、虚假信息等也腐蚀着人们的感官和内心;网络媒体的高度娱乐性,容易诱使青少年沉迷网络而逐渐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媒体传播的无时空限制和交互性使网络时代更注重个人传播。海量信息也使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多元现象解构了一些传统公认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人们更加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网络媒体的商业性诱导人们越来越忽略文化需求、精神追求,而更加注重对物质的享乐。这些问题随着网络媒体的繁荣而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最后,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包括:第一,我国现存的网络立法大多是政府的行政规章,隶属或受限于宪法和法律。很多现有行政规章又与以前所立的较高层级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相冲突,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政出多门,没有统一的立法制定和监管机构,使得网络媒体的监管比较混乱。目前网络媒体的监管及立法主体非常多,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与信息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等。众多网络媒体立法和执法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统一的监管机构、立法标准和执行标准而使网络媒体立法局面混乱。

这些负面影响,在制约网络媒体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起了掣肘作用。

(三)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网络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以及网络媒体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效应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指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通过网络媒体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网络媒体是传播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载体、舆论平台;第三,网络媒体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这三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思想基础。

2.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功能

网络时代传播主体的自由性、广泛性,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碎片化,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接受者会有不同的解释和效果。碎片化的传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不利于公众形成优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就需要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传播中起主体作用的是政府和媒体自身,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受众本身、意见领袖、网络推手等都可以主导信息走向。就效果而言,网络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失效,“蝴蝶效应”日益突出。“把关人”的角色弱化。这就需要:第一,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见引导作用;第二,不可忽视个别网民对敏感或争议问题的意见,以免带来恶性“蝴蝶效应”;第三,规范网络推手的工作原则,提升网络推手的基本素养;第四,通过政策法规、自律和教育等手段,恢复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为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保驾护航。

3.加强网络技术研发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P2P技术带来的资源共享,搜索引擎锁定特定资源的定位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等。网络技术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每一种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当今便捷的网络资源共享、搜索引擎等工具带来了著作权问题等。这样的问题源于网络技术,也必然要终结于另一种技术。网络技术发展机制本身在不断激励着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完善。同时,信息和网络技术是我们有效过滤和排除掉有害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国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4.完善法律法规

近年来,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互联网法规相继出台,保证了网络信息传播得以正常进行的大环境,但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有效的法律编纂。删除或修改不合时宜的、不合理的、与较高级别政策法规相矛盾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适用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对有缺陷或部分适宜的政策法规要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此外,在立法过程中,对经实证合理适用的政策法规应当实行高层次的立法模式,对已经实施有效的政策、规章可以使之上升至法律或行政规章的地位。

5.行业自律

在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和完善的同时,我国极力支持和鼓励互联网业界间的行业自律。1994年4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3家新闻单位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为加强中国网络媒体行业自律走出了第一步。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为政府领导、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工商界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提供互相讨论交流的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通过2004年《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站禁止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2005年《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并开设“年度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等行为不断地完善我国网络自律机制。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自律组织和自律体系。我国自律组织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行业自律公约也仅限于大框架的规范规章,并没有相关的执行细则。个体网民的自律还没有被充分重视,更没有适当的引导和规范。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停地探索并解决。行业自律在一定程度上比法律法规能更有效地促进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9)

关键词:城市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1-0050-04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一个城市而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注重文化建设、制度设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环境建设,都是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终必将转化为城市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现实的竞争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强大的精神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生产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凝聚力

城市精神的特质隐含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性文化底蕴中,它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体现着城市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使广大市民团结起来,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从而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正是通过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城市精神中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积淀必将转化为全体市民深层次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就像一条纽带,可以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地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引导市民心系城市命运,以振兴城市为己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城市。另一方面,城市精神蕴涵着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既可以增添城市的内在气质,更好地展示城市的形象,又对外产生极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别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2.以原创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创新力

创新是一座城市走向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实现文化创新,才能丰富和拓展先进文化,才能提高文化生产的能力,才能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原创力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有生机与活力。文化原创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品质”,如果没有大量优秀的原创作品作支撑,城市文化就没有吸引力。原创力就等于吸引力、竞争力,拥有大量原创作品才是城市文化真正有实力的表现。

3.以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辐射力

在全球不同文化加深融合的今天,城市文化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不仅需要敞开胸怀,广泛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外来文化,而且还要加强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对外辐射作用,实现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会互动。在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城市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关系到该城市能否以平等的地位、主动的姿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强,传播活动对内产生的凝聚力和对外产生的辐射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城市,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一个城市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适应新形势,自觉树立并增强文化传播意识,切实加强文化传播力建设。

4.以文化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品牌则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文化影响力得以实现的载体。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文化品牌实质就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城市文化品牌,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的产物,而且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增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以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是整体的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文化以一定方式体现在生产过程之中,形成不同特性的文化产业,生产出各种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内在地蕴涵着生产者的思想和观念,文化产品的流通输出也就是文化观念的传播辐射,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文化企业将会为消费者提供形式各异的文化产品和方式不同的文化服务,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文化张扬着城市的个性,体现着城市的气质和神韵。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对于城市发展就如人之两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战略意义。

1.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消费社会和科技创新三大变迁,使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文化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文化既是经济发展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际上就是在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无形力量的强大支撑。文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很多城市中已成为一个巨大产业,创造着惊人的价值。艺术、设计、音乐、歌剧、舞蹈、电视和电影制作、建筑、出版、时装和广告等领域的发展,在这些城市形成了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行业,刺激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也正在逐步提高。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增强文化产业的内涵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机会,吸引更多人才,配置优质要素,组合优质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完整、丰满的城市空间由理性和情感、现实和想象构成。优质、理想的城市发展,既需要通过强大的、可持续的经济力量建构起城市的理性内涵和现实维度,也需要通过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繁荣昌盛的文化创造出迷人的城市情感空间和城市想象空间。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再也不被理所当然地仅仅视为经济实体。虽然城市的经济功能依旧重要,但强调城市的文化功能、重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化能够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能让城市的生态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对生活的热情。文化是一种增进理解和认同的强大力量。文化跨越障碍,尊重差异,可以把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文化可以激发灵感,教化社会,创造财富,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愉悦。因此,要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关键。

3.有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

与有形的经济力量相比,无形的文化力量与城市综合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相关度。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虽然无形无影,却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与国界,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往往富有充足的文化资源,拥有独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权威的“全球年度城市品牌指数”调查显示,时尚、香水和埃菲尔铁塔对巴黎雄踞世界城市排名指数前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古迹及其旅游景点、梵蒂冈城是罗马主要的品牌力量;圣家堂及奥运会让人们记住巴塞罗那;提到洛杉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好莱坞;提起马德里,通常印入人们脑海的是奔牛节、斗牛及其风土文化;金门大桥让超过3/4的全球受访者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旧金山相提并论。所有这些视点和要素,都与文化直接相关,都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表征。可见,一个城市要想真正塑造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的认知度、赢来良好的声望及影响力,必须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4.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之间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世界一流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普遍优先考虑文化因素,无不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无不千方百计抢占文化软实力这一城市竞争的制高点。当下的纽约、伦敦和香港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典范,共同演绎出辉煌的当代三城记,不仅是由于这三个城市紧紧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先机,还因为这三座城市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伦敦公布的《市长文化战略》提出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伦敦视文化为城市的“心搏”,社会、经济和城市的肌体都因文化而律动,无与伦比的文化丰富性和广阔、多样的文化和创意资源,成就了激动人心的伦敦、活力无限的伦敦和令人难以忘却的伦敦。纽约是世界文化俱乐部,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她以繁荣的文化吸引着大量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人群定居纽约,并带来了纽约的奇幻、沸腾和被点燃的热情。香港在文化地位上难以和纽约、伦敦相比,但年轻有活力,拥有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品格。香港已经意识到,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单凭金融商业不足以强化香港的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对文化的投资鼓励创意,带来社会的多元发展,促进知识型经济的成长。其他一些新兴国际化城市,如新加坡,提出要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确立建设“文艺复兴城市”愿景,强调要全面激发文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多维影响;如韩国首尔,为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城市”这一目标,始终把以文化为中心的市政方针放在首位,并制定了《为创建“文化城市——首尔”的文化艺术部门十年计划》。可见,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重要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共识。

三、提升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1.树立文化强市观念,明确文化城市定位

南京在完成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和实现城市功能、结构蜕变的过程中,需要从文化视角来组织和配置城市的各种资源,使文化成为发展创新的强大引擎。一是以文化的思维对城市的各种功能进行考察,发现城市的创新方向和创新空间,并且在周边城市圈内使南京获得新的核心定位,成为全球文化生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二是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和制订各类公共政策,在文化资源和公共政策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同的关系,这些公共政策涉及经济发展、住房、健康、教育、社会服务、旅游、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文化政策本身。三是形成文化共建的合力。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出并落实支持文化与软实力发展的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利用文化单位内设研究部门进行调研,或公开招标、委托社会机构进行文化专题研究,为文化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还要加强软实力理论跟踪研究,运用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方法,定期评估南京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状况,及时向本市有关部门领导反馈信息、提供咨询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外界公布相关情况,为南京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2.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应该突出两个环节:一是要加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创作一批有南京特色、有巨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要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应该在全市范围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型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精神盛宴。政府投资的大型经营性文化场馆,在不影响正常营运的情况下,应坚持提供一定比例的低价票公开向市民发售,让普通市民“看得起戏”,分享文化建设成果。要将园林雕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大投入,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南京历史文化、有地域特色的雕塑作品,完善管理,以展现南京城市魅力。二是要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南京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要充分运用南京的文物、历史典故、重大事件等资源,在创作、演出、出版、影视制作等方面同时发力,合力打造文化大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弘扬南京文化。三是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使南京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要发展与国内外城市、知名文化企业的合作,利用各种文化节庆、文化博览以及政府和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南京城市文化,提升南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保护城市历史与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并重

历史的积淀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应延续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记忆。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要加强南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山水城市、低碳城市”为目标,以大水系建设为重点,拓展南京城市生态空间;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对南京城市绿化、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做出统筹安排;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方式,使南京的“山水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要素,成为提升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4.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凝聚力

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形态,加强有利于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制度建设,是南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当前,南京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的社会制度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大实施教育就业联动战略,实行就业创业并举方针,千方百计增加职工和市民的收入,形成“创业有平台、发展有机会、投资有回报”的人民“安居乐业”城市氛围。二是要实施民心安定工程,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在推进民主管理工程,激发社会创造力方面,要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和谐社会生活共同体和加强统战工作,扩大文化软实力的亲和效应。

5.吸引优秀人才,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保证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才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保障,文化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吸引优秀人才起码具有两方面的突出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城市气质、精神的形成,影响城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城市科技文化的发展。引进人才实质上就是引进科学文化技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就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文化创新,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当前,南京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紧缺的是文化经营人才、产业研发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等,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南京成为对优秀人才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并且通过聚集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真正使南京成为软实力较发达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余小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当代传播,2011(2).

[2]吴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2011(5).

[3]闻瑞东.国外发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3).

[4]吴丹丹.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2).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一、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涵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从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来看, 文化具有自主能力和调适能力,增加文化认同感

具体地说,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很明显的事实是: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一体化,政治则是多极化、多元化。而文化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传媒与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上的鸿沟难以弥合,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裂痕亦有扩大的可能。一方面是全球价值趋同,另一方面是回归民族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自我认同。如何处理好全球普遍价值认同与民族角色的自我认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选择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从国内的文化转型来看,文化具有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就是说在文化战略上,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对民族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

3、从国际的文化交流来看,文化具有辐射力和竞争力,增加话语权

进行文化对话,需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今天,中国正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而西方并没有大量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中国文化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这样的文化才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第四,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来看,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而活跃的态势,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 具体来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涉及三个方面,即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同时,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

2、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径。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向中华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进军。

3、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文化软实力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Rais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CAO Yuanyuan, CHEN Xingli, YANG Shaoa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Culture is the spirit and soul of a nation,it'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ional power. Therefore, the 5th Plenum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tressed the need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 This pap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e,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

Key wordsculture; soft power; promotion

自约瑟夫・奈(Joseph・S・Nye)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国力论,时至今日,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构建适合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增强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政要和政府的共识。

我国的文化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①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因为,一方面,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内在地包含了文化利益;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提升国家实力,在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向世界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需要。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两者关系密切,软实力可以对硬实力有渗透,影响硬实力。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了。

第三,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依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把经济作为文化全面发展根基,然而,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国家的发展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吸引力。事实上,现实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力量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第四,应对当前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历来都是国际斗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当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价值渗透。面对复杂的无形的渗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着力建构我国的主流文化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在自身繁衍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而这种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当民族和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这种文化以超强的凝聚力和融合力,积聚各族人民起来共赴国难,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同时,也正是这种植根于社会的文化,启迪着人们的创造力,给人们以智慧,增强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能力,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系所在。在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快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提升国家实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也不是所有文化都体现出国家的实力。我们认为,只有那些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代表民族利益的文化,才能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

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具体包括:

第一,先进的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在当代社会,有先进的文化,有落后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我国当代的文化,既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要求,也体现了民族特色,它们之间的统一,集中地展现了我国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有价值的文化。价值是文化的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价值都扮演着文化核心的角色。价值作为文化的核心,决定了我们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重视文化的价值选择。在当前,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为时代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的文化体系,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这就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所在,它体现了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的本质。

在当今的世界,文化软实力是构成一个国家国力的一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尺度,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当前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③

首先,提升文化凝聚力。凝聚力何来?中国是人口大国,我们只有依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这种凝聚的力量,是一种社会意识,一种价值理想,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就会凝聚成社会共识,表现出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

其次,提升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依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展现魅力,中国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具体来说,我们在推进文化创新中,一是要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大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兴建文化设施,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区域文化差距,大力发展国内文化,并且倡导文化对外开放。三是要树立良好的中国文化世界形象,把发掘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与吸取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广纳百川中国文化,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包容性。

再次,提升文化感召力。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是公众能够喜闻乐见,传递人们内心的声音,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我国公众对于文化产业的需要,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在当代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也不断增长,要求文化通俗化、现实化、生活化。要求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创作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扩大文化感召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最后,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文化的广泛传播,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这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展示民族的新形象。而民族的素质和形象的总和,则体现着国家的形象。另一方面,要走出国门,面对全球,发挥我国文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这就是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当今信息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实力,因而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现代传播体系,把中国文化以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关于和平共处、平等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向世界。

总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