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德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7 06:37:55

高校德育论文

高校德育论文篇(1)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高校德育论文篇(2)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德育教学不深入的情况,德育教育的方式,仅限于在走廊内或教室内张贴名人字画,发放德育教学相关书籍。在课堂上的教育内容也仅限于教材内容的阅读,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引申和任何教育方面的延展,导致学生认为德育知识的教学可有可无,因此这样流于形式主义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德育教育模式陈旧、方法老套

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对象,分别是钢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和选择高校钢琴选修课程的学生,这两种学生,本质上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音乐基础方面都需要加强和改进,虽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并不完善,而选修钢琴课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更为薄弱,然而教师在对其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达到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德育教育的开展,由于其教学模式的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使学生思想素质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践行德育思想理念的行动缺失

学生在经过多年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经对德育教育的各个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始终缺少对德育思想的切身实践,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只存在于其简单的书面概念,而并没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行为理念和方式更是与德育的标准相去甚远。

二、如何将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钢琴的学习和探索是一个十分艰辛和漫长的旅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之前,除了引导学生对钢琴产生兴趣外,还应运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运用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技术提高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人的一生中任何酷炫的技巧,都只是表面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内心素质的提高。

(二)德育教育以实际生活为参照

高校学生大多背井离乡,开始进行了自己独立的学生生涯,他们在进行求学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改善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德育现象,运用积极的德育理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培养学生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钢琴教学中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德育教学过程中,例如对音乐的审美和升华,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净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和德育的教育是想通的,他们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以友爱和善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无论是在钢琴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信心和恒心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信心是一个人向前进取的强烈支柱,也是其独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然而对于钢琴的学习更需要学生有恒心,才能在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上坚持下来,进而促进今后对于钢琴学习技巧的掌握。在自信心和恒心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详细记录课堂笔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等优良习惯,并且督促学生多参加钢琴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每一首钢琴曲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故事,例如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流畅铿锵的音乐背后,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逐渐恶化的深深痛心,引导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和认知。在进行音乐的演奏过程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掌握作者创作该作品之时的心境,才能把握作品演奏的精髓,以丰富和饱满的感情投入到对于乐曲的演奏过程中,从而感染每一位听众。因此在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相较于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演奏过程中,只有充满感情的音乐才是立体饱满的,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从这方面也也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德育论文篇(3)

3.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大学生中流行各种各样的人情消费,如同乡会、同学生日会、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大学生的恋爱费用同样居高不下,他们互送礼物、周末舞会、出外旅游都要花掉不少的金钱。这些人际消费的蔓延,既增加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大学生在追求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就会产生独领的畸形心理,因此相互攀比就有了产生的土壤。

4.虚假包装越来越厉害。这种现象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中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一方面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吃亏,于是在应聘材料上造假,不计其数的“冒牌学生干部”应运而生。

5.拖欠贷款现象严重。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因而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举步维艰。

6.学术造假盛行。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只要你付钱就可以请别人帮你完成论文;东抄西凑的论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于是,大家的心态不平衡了。学术与金钱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二、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要低于扩招前,自信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认可度也有所下降,使得学生思想比较混乱,认为前途迷茫;再加之有些地方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体制僵化、德育过程形式主义严重,从而导致了这一领域的德育工作较被动,德育效果较差,难以适应新形势。

1.片面认识德育功能。德育既有社会功能又有个体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人的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的表现。个体的享用功能追求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道德性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此,道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有的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作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管制”,忽视道德与个体的休戚相关,忽视德育特有的激发人向善、行善的审美功能,把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师生情感的对立。这种德育观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道德主体的转化。

2.把德育变成“理论化”,“两课”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通过“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则带着抵触情绪听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当前“两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怎样和实际相结合,怎样能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其实,同学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渴望在“两课”得到疏导,获得帮助,但在“两课”上却很难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现行的德育忽视德育对象的主体参与、选择和内在情感需要,没有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没有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

3.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当前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

(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就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

(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

(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结果,如“效果显著”、“成绩很大”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少人问津。

4.德育理论研究滞后。对高校德育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形形的挑战,特别需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主动、更有力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没有意识到德育需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并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德育理论研究队伍,对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育研究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

三、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

如何根据德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真正把德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外在条件,而不是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绳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时代交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大学德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创造,以便更好地适应、利用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学校要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形成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来做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各种行为规范、制度和纪律建设,形成一个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再次,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德育只有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状况。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应在德育工作方法上体现以人为本。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家长式的作风和绝对权威的意识,以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德育内容上也应体现以人为本,要摆脱德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化”倾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品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己任,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通过校领导接待日、书记校长信箱、学生代表座谈、校园网、等手段,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认真加以解决。要认真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积极构建完善的助学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应当成为师生起码的品德,又应该成为各高校的一种风气。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应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过程,既是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载体。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直接接触群众,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状况,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样,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自觉与政治思想理论结合到一块,对理论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提高。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能积极推动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合格人才,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仍较薄弱。要搞好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关键还在于建设好一支短小精干的包括德育专业任课教师在内的专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努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当前德育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所以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报,2004-10-21.

[2]冯文全.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李晗龙,高志刚,闫广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高校德育论文篇(4)

德育工作是高校担负起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神圣使命的生命线,是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政治保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新的世纪,高校德育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特点,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面临着新形势,因此总结经验、探索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律、把握特点,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削弱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尤其是我国加人的发展态势,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它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兜售其价值观,加紧思想文化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客观上增加了渠道和机会,使思想文化领域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复杂和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质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涉及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的利润,极易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但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给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高校德育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被打破,教育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无法事先滤除这些网上的精神垃圾,因此它们可以畅行无阻地到达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以致直接毒害青年学生的思想。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对大学生也产生一定影响。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种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断增多,大学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和“自由择业”的__________毕业就业制度,其积极的一面是明显的,但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是缴费上学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淡化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二是自主择业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不完备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平等竞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到很大作用,这本身对大学生是一个“精神污染”。

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的挑战。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累积带来的思想困惑,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随之会出现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我们在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常常把一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结果曲解了学生,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搞好高校德育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思想文化战线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组织严竣斗争的现实提醒我们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必然会去占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乘机而人,加之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沉渣泛起,至今仍遗留许多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也深受其害。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以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武器,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工作。为此,我们应明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培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在社会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始终把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首要位置,高等学校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必须努力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重大。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大学生个人身上的体现。

造就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跨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担负着中华民族振兴和繁荣的历史使命,必须用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灵魂,武装头脑。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和精华部分,它代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心理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优化心理素质。大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大学生应具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竞争的自信力,环境变化的适应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很多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特别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必须依靠理论的灌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灌输的效果,让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进人学生头脑。因此,应加强马列主义、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教育,以此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教育,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______。高校“两课”教学,要进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做到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更要做到真正进头脑。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在整个德育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处于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工作是整个德育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传播者、培养者和引导者。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学校大环境的建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德育工作者成长的机制,解决他们工作中存在的思想不稳、学历层次不高、信心不足、数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高校要把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努力提高他们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增强识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同时,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新环境下及时转变角色,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参与者,与学生形成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工作水平,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示范作用。

环境可陶冶人,环境可规范人,环境可感化人。首先,高校应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和健全人格具有熏陶和渗透功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搞好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如开展文体活动、举办艺术节、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等,巩固和扩大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让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勤奋务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和“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再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校报等一切手段向大学生推荐好的影视作品、课外读物,颂扬好人好事,抨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正面引导学生开通心理咨询及服务热线,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论文篇(5)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德育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观念的树立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德育理念的内涵、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途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高校德育论文篇(6)

1.经济多元化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元经济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会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削弱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同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侵人我国,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消极影响。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

2.文化多元化

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特别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互相交织,各种文化互相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3.信息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被打破,教育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无法事先滤除网上的精神垃圾,因此它们可以畅行无阻地到达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以致直接毒害青年学生的思想。

4.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累积带来的思想困惑,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随之会出现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5.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

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断增多,大学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和自由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其积极的一面是明显的,但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德育先导性丧失问题

在某些地方,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先导性丧失的问题。曾经有人做过医形象的比喻:高校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归结为‘德育’没搞好”。这种没有事前预防而是事后补台的现象,实际上是德育先导性丧失所引起的。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导向”应该是先“导”,而不是后“补”,“动力”应该是先有“动”而后才有“力”。在高校工作中,德育的“滞后”现状必须彻底改变。

2.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问题

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是个长期的难题,其主要表现是:数量不够,人心不稳,素质不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配人没有优选、工作难以调控、成果难以认可、地位难以突出、归宿没有保障。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的地位较高,而专职德育工作者的相应待遇较低,地位不高,影响其积极性。

3.网络德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而我国大中小学的教育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多媒体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正在成长的一代既已被称之为网络化的一代,教育必不能脱离网络这一现实存在而进行。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还未充分发挥网络这一技术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加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的相应建议和对策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面对新形势出现的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创新机制上拿出新举措,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任何创新首先都应该是观念上创新。只有观念创新,才能循之以理、导之以行。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二是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贯彻这一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非常关键。

2.加强德育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

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作为载体,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德育必须借助于合理的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表现为适当的形式。要深化德育教学改革,量化德育绩效。比如构建三大课堂,即以“两课”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三课堂,实现“三大课堂”的有机结合。采取“课堂—基地—社会”等小、中、大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理论与实际、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补融合,从而形成高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3.拓展渠道,创新德育机制

所谓德育机制,是指德育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高校德育工作要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德育机制也要因时而变,推陈出新。首先,要确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系统。其次,要逐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制,使高校德育围绕素质教育,重点激励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切实加强德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

特别应在德育的基础理论,德育工作的对象、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环境、条件、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德育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单一走向系统。针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中的新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克服那种就理论研究理论的倾向。注意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着力提高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

5.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作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内容,也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

通过开设心理讲座或辅导报告的形式,给大学生补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给大学生化解、排释心理压力等不良情绪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做好有针对性的疏导与化解工作。

6.加强网络条件下德育工作的开展

因特网已经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而我国高校的教育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多媒体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正确而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这一技术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依托网络,寓教于乐。

网络与德育的结合将使德育的方法和手段发生深刻变革,彻底摆脱形式主义的说教,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充实德育内容,建立学校社会网的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食粮,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提供的这些感性的教育材料,让学生自由地在网上畅游,真切地感受精心设计的德育内容。

总之,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的高校德育与时俱进,在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准确地找到德育创新的切入口、突破点,在继承中进行扬弃和发展。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理解青年,踏实深入地进行工作,高校德育就一定可以得到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全球化:新机遇新挑战[N].中国青年报,2001-12-06.

[2]李志东.当代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广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3]林雪原等.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6).

[4]晓白.教育的基本目的和最高目的,学习时报,2000-10-16(第4版).

[5]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4).

高校德育论文篇(7)

同志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这一论述以更加明确的方式继承了邓小平的教育战略思想,即把“面向现代化”当作我国较长一段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由此推演,一个必然得出的逻辑结论是: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教育(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这一宏伟目标——高校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自然也应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因此,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将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到适应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层面,将是21世纪高校德育的工作目标。

在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中确立起面向现代化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确立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这种思路的确立,要求高校德育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转变:

第一,高校德育定位的转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往往呈现出较大的逆差,德育效果没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工作自身定位不准,没有找到一个坚实的工作支撑点。要么是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把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培养当做德育的全部内容;要么是忽视德育的“政治性”,用普遍的最低标准的基础文明素质来充当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弥补长期应试教育留下的空白。显而易见,这两种极端现象都体现不了高校德育应有的道德创新特色。《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在德育定位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宏观上讲,高校德育应该与其他谙育一起;自觉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目标,发挥独特的作用,体现自身价值;从微观上讲,一方面高校德育作为诸育之一,不能游离于诸育之外,应与其他诸育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另一方面,在知识创新的时代,德育作为诸育之首,应充分发挥其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主动承担起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实现宏观和微观上的定位转变,是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校德育创新体系的前提。

第二,高校德育内涵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定位不够明晰,高校德育的内涵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内涵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十个方面的内容内涵相当丰富,符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实际。但长期以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片面发展、顾此失彼、各方面不平衡的现象,如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与其他部分相比,与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相比力度还明显不够。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大量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涌入,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德育的“政治内涵”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也对高校德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德育内涵应当从片面发展、顾此失彼和十个方面(德育大纲所规定的十个方面)失衡的状况,转变为以“政治内涵”为重点、以创新意识为核心、十个方面相对均衡发展的体系。在德育内涵中注入创新意识的新鲜血液、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德育适应挑战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创新机制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高校德育方法的转变。在传统德育中,往往把德育当作对学生个人行为的约束,把德育方法当作管理手段,把学生纯粹作为德育的客体,无视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传统德育的运作机制、评估体系、教育内容往往是一种由主体到客体的单向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要、选择、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反映在德育实施上表现为单一的政治说教、课堂灌输等方式。实际上,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不应只是采取约束人、束缚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一地的效果,德育“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者,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因此,高校德育方法的转变主要是,在德育实施中,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关系,从说教灌输转变为潜移默化,从纯粹的管理手段转变为管理与师表示范作用并存等等。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大胆运用诸多现论成果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来丰富和发展德育方法。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德育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确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加快工作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道德潜力和自觉成才意识;

二、面向世界是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的工作视野

“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拓展。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设想的“地球村”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成现实。“当今高等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它提出的需求和为它提供的支持。”[3]高校正以空前的广度与深度和整个世界发生碰撞、交流。

传统德育的特征是封闭、单向、被动。高校以纯洁的“象牙塔”自居,德育工作长期重内(内涵、校内)轻外(外延、校外),囿于校园一隅。从面向世界的角度来说,高校德育面临的最典型的挑战是德育工作者的视野跟不上学生的视野和需求变化。近年来,学生们开始频繁地走出校园,广泛地涉足社会,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大量获取知识和信息,密切地关注世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要面对着一个空前开放而广阔的信息世界,学生如何在这种多元信息轰炸的复杂环境中把持自身,应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21世纪高校德育已经无法再回避面向世界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德育工作者应尽快拓展视野,把握时代变革的特点和趋势,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德育体系。

第一,德育工作视野:关注校园与关注世界。21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基于世界各国国力竞争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宏大背景,应当说,德育如果脱离了这一背景,其努力也就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关注校园是高校德育的基础,而关注世界是因为校园已和世界不可分割,是为了关注世界发展对校园以及校园中人的影响。世界的变迁与发展将使处于心智发育不同阶段的学生可能遭遇各不相同的境况。因此,高校德育不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该积极迎接挑战,尽可能反映时代变革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德育工作队伍:经验积累与素质更新。前面提到,德育工作遇到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与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关,知识结构相对比较陈旧、知识面不够宽、对高新技术利用较少、重经验轻创新、过分忙于事务工作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德育队伍中。一支不适应跨世纪发展需要、缺乏相应素质准备的队伍根本无法承担新世纪的德育工作。所以,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德育队伍的素质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要传递给学生,德育工作者更要身体力行;学生在某些方面(比如新学科、新技术)形成了明显的超越德育工作者的优势,德育工作者应当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使学习成为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年轻人学习,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德育成果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面向未来是21世纪高校德育创新的工作观念

“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拓展。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动态过程,与之伴随的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也应有长远的规划,树立起立足未来,面向未来的工作观念。

第一,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注重高校德育的“长效性”。传统德育因其工作目标不够明晰和工作视野相对狭隘,往往注重的是德育短期效果和表面成绩,这种短期行为违背了德育的本来宗旨,忽视了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长期效应。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高校德育,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高校德育的创新机制。

德育“长效性”的另一层面就是要确立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观念,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情操的需要和追求。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自觉、主动的道德实践,忽视学生道德需要的德育实际上是“没有学生的德育”。换言之,德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学生本人。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努力使德育的过程成为尊重和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过程。这就要求创新后的德育体系能够深入了解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此基础上,传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德育实践,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和需要,使提升素质的需要成为学生本人强烈而内在的自觉要求,从而实现德育从外化到内化的飞跃。

第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强调高校德育的“前瞻性”。“前瞻性”更多地是对德育主体自身素质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正朝我们走来,信息和知识的更新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都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地估计到高校德育工作将要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对高校德育的要求。

第三,认识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突出高校德育的“战略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与他一贯强调的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1975年,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时,尖锐地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4](P34)他曾反复地强调:“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是要培养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确立21世纪高校德育的创新目标,就是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这样才能深刻认识高校德育在面向未来中的“战略性”作用。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高校德育创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只有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逐步建立起适应时展潮流的创新机制,才能使21世纪的高校德育实现工作目标、工作视野和工作观念的全面创新。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有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摆脱困境,开辟新路。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1998-5-5.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高校德育论文篇(8)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都以课堂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说教类的德育教育类型已经开始显现出它的局限性。为此,近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探索新的德育教育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从层次上区分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高校校园文化特别是行为文化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创造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识和行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方法有积极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从而实现教育人、服务人的功能。努力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是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三、积极探索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德育教育的良性互动途径

高校是文化人集中之地,知识密集,底蕴丰富。高校应该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环境熏陶三环节,认真制定,严格规范,创建优越的校园制度环境,为大学生的真正成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充分发挥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创造与校园精神相契合的校园物质环境,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功能。

(一)加强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两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任务。高校要积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把自己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同时,高校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够真正贴近社会实际,直面现实问题,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思考,解决其各种模糊认识,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认真、勤奋地学习,更加自觉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大力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活动等事件和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学生表彰大会等环节,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如2010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近年来,广西各高校深入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感,激励他们勤奋工作、学习,报效国家和人民。目前,广西多个高校都在开展以“我的大学•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讨论活动,通过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三)创建文明高尚富有时代特征的师生行为文化,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环境熏陶功能。

高等学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以高等学校自身的校园精神为主导,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品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第二,通过总结办学经验,明确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把长期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文化特性和办学特色,凝炼为广大师生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第三,以建设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第四,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建设、管理和使用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宣传舆论阵地。例如,2011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活动中,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获优秀奖。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也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总结了学校历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经验,该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志愿服务十载博览会倾情打造育人新平台》获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广西自治区特等奖。当然这只是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全区各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形象与品位,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高校德育论文篇(9)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战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确保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目标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突出课题。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元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新特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1、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动呈现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几乎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作为新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多元性;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社会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的多变性;社会生活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现代科技传媒的多样化,带来他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

2、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异常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他们对绝对化、结论性的观点常常产生怀疑,他们大多是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乐于接受新思想。正是受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的驱动,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特征。可以说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突显自我价值的舞台。而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沿用强制式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强烈的主体需要,阻碍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道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将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境外资本介入教育市场后,必将使我国的教育处于冲突与融合、对峙与整合的矛盾状态之中。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入,西方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将明显地存在于文字和图象的消费中,也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切都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新时期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对德育的错误认识普遍存在。如认为德育是务虚的,在当前大环境下难有实效;德育就是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摆设,德育投入可有可无,能省则省等等。所有这些,使不少高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结果是“领导空喊,学校偷懒,学生反感”。现有的道德教育,从授课到考核,无不侧重于知,而很少讲行,或者很少讲如何去行,忽视了道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存在教书意识强、育人意识弱的问题,淡化了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问题更为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学生学习、生活的个性化趋势比较明显,自发形成的多样性群体越来越普遍,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直接和迅速,这就使得德育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视野中去认识、去思考、去把握,明确其方向,确定其目标,拓展其空间,选准突破口,抓注重点,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为培养面向新世纪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德育创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既要讲科学又要讲艺术,要发扬好的传统,同时又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德育工作。要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使德育工作的要求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做到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3、深化德育教学改革,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要按照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并依据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确立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坚持乐教结合,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德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工作的方式往往会简单单调,流于形式,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应当根据学生思想活动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方式和方法。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白道理、接受道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目的。

5、切实加强德育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既要注重战略性和预见性,又要注重对策性。要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要注意理论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着力提高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来知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通过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合实际的科学制度。要通过培训和锻炼,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我们要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教育对象紧密集合起来,加以创新,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我们全面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高校德育论文篇(10)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德育认知模糊。德育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致使网络内容不受任何现实道德的约束,各种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信息皆充斥于网络中,而欺骗、色情、暴力、盗窃、诈骗等网络垃圾更如同一股暗流在网络里涌动。大学生若沉湎于这样的信息垃圾中,就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对大学生现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势必产生强烈冲击。在网络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盗窃别人的注册号码、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攻击等等,加之网络的虚拟存在,导致网络道德的无主体,使得道德本身迅速失去规范作用,减弱了大学生的网络德育意识。

其次,网络的人机交互性、虚拟性特点,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淡漠化。德育教育的一个体现就是要有较好的语言交流水平。网络虚拟空间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大学生过多的依赖网络,把自己的生活和网络绑定在一起,网上激情勃发、惟我独尊,网下猥琐孤僻、情感淡漠,网络内外判若两人,每当在现实生活中寂寞难耐或遭遇挫折时,这些大学生的表达方式都被键盘和鼠标代替,钻进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求心灵慰藉。慢慢地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沟通,长此以往,则更加消极地对待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世界,昀终使得他们迷失自我,变得冷漠和自私,严重者造成双重人格的冲突、异化和分裂。

再者,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中个性过于张扬。个性的张扬是大部分大学生的特性,张扬的个性可以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目光,但是由于网络的介入,大学生把在网络中的过度张扬的个性带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个性是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内在内容和外在表现,是区分个人性格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的介入,影响了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导致了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与其本来应有的特质不相符合,甚至违背了自然的生长规律。个性不健康的发展,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道德感悟,致使他们在认识网络道德问题上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甚至发生偏激的行为。

最后,网上的不良信息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网络资源内容丰富,来源广泛,而且层次多样,囊括了几乎与我们相关的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来源和内容都是真实的,有大量的信息来源不明,甚至还有很多的信息都是假的、不真实的,特别是一些大家都在关注的事件和评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处在各种价值观形成时期,而一旦进入虚拟的无主体的网络社会,其原有需要加固的道德纪律和舆论、感情防线极易崩溃,传统道德基础将被逐步消解。另外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冲击,昀终导致其观念冲突与道德失范。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互联网应用不断吸引更多用户。互联网新技术的使用者大多是德育工作的对象,而不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队伍在技术运用上滞后于大众使用者,由此造成切入特定网络德育工作渠道时间晚,使用不熟练,不能及时把握其中的规律,这给德育工作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首先,教师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不够重视。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需要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如果失去了教师的加入,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将难以开展,光靠学生是无法完成德育过程的。然而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重视明显不够。教师一般只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不去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德育问题,使得网络德育建设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其次,教师对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信息反映不够及时。网络是虚拟和难以查觉的,但是,是可以掌握的。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中只有等到问题出现甚至事态太大的时候教师才恍然大悟,就为时已晚了。

最后,教师缺乏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的了解。教育的过程是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德育教育也是一样的。教师应该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否则就无法得到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进展,也就不知道其中遇到的问题。

二、进行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期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风云互动对话”高校巡讲系列活动。巡讲以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如何看待健康的网络文化为议题,为网络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文化部主任助理胡月明说,“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冲击越来越大,很多问题也确实需要探讨。之所以走进大学校园,是因为我们看到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昀坚强的、昀骨干的力量就是大学生。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彻底性来看,应该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未来”。可见,高校网络德育在这样大环境下的重要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它突破了传统德育作用域的局限性,以网络为纽带,可以把学校、社会和家庭为支点的德育主体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全方位的网络德育整体格局,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以学校为实施的教育转换为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双向交流,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也可现场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这种交互形式,更容易促进师生的双向民主交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更有利与德育工作的开展。

早期,对于互联网的有关应用没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很难上手,这就使网络的德育传播给德育工作者带来很大的技术。随着技术的更新,网络应用越来越便利化。建网站,上BBS发贴等。不管网络应用技术基础如何,只要按照登陆说明便可轻松搞定。

三、解决网络德育困境的途径

在网络社会,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从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也就更加明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上德育工作要和网下德育工作相结合,网上德育工作的内容要围绕网下德育工作进行创新主动出击,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占领网络阵地。要教育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网络道德文明,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共同保护网络珍贵资源的过程中实现网络道德品质的提升。

教师的角色在现实的德育建设中很重要,而教师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教师应密切关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从思想观念上理解教师角色在大学生网络德育中的重要性,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能成为信息社会的文盲。要强化技术方面的敏感和意识,在网络德育工作中保持技术更新,从Email、BBS到MSN到博客,网络应用形式应不断翻新。然后从实际行动出发,积极主动的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网络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良好策略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良好发展。

高校德育论文篇(11)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热情较高,主流积极健康。

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与参政比率成正比。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政治参与热情普遍较高,主流积极健康,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市场供应、经济状况、物价、文化生活水平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事务感兴趣。

1.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更加理性、成熟地关注政治,对校园内和社会的民主政治参与积极。大多数大学生积极参加班集体和社团活动,在班集体竞选班干部过程中,很多学生非常踊跃。他们高度认同言论自由和社会进步,愿意参加相关的谈论和投票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大部分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增强,积极谈论国家大事或政治方面的问题,多数大学生高度认同其自身的积极参与将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政治改革的进程。如在“两会”召开期间,不少大学生就要求调课收看“两会”开幕式及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大会进展情况。

3.党团组织对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大学生当中有少数优秀分子加人中国共产党,由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入共产党无疑使大学生更积极、更有效的参政形式。当代大学生渴望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日趋强烈,要求加人共产党的比例逐年提高。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强化,其政治参与的行为表现从边缘向中心靠拢。

(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的发展特点,但不排除少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

1.政治认知尚处于浅表层面,政治评价功利化。一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长远和理性的目光,造成政治认知的直观化、浅表化,政治评价的功利化。少数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务实性,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在加入政治团体时存在着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例如,存在少数大学生人党动机不纯、入党目的不端正,“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入党”等现象。

2.政治参与的热情不足。在有些大学生看来,“政治是国家的事,咱们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对他们来说,关心政治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不如抓一点实惠的、有实际利益的东西,谁来执政与他们无关。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将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同外界政治的联系,避免参加政治活动,变成一种远离政治的纯生活型、事务型的人。

3.参与行为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学生表面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基础,但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为投入,甚至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这显示出政治意识与实际的政治参与行为存在严重的偏差。例如,他们认为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我不想腐败,而是我没有能力腐败”却成为流行语。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对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

在当代社会中,政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成员在最大限度上认同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自觉参与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行为。在大学生这个广大群体中,政治参与主要依靠的是高校德育的发展。而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则给我们高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第一,高校德育的观念方式不能适应政治文化的转变

研究资料表明,影响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因素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变,人们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改革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开放多元观念、公开竞争观念、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都表明作为政治文化核心的价值体系发生了转变。然而,高校德育并没有及时作出调整。受这种传统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影响,高校德育在方式上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否认个体的主体利益地位,压制个体的合理主观诉求,这种教育方式从根本上不适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依托的当代政治文化的要求。

第二,高校德育缺乏社会主义政治态度的认知教育

政治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政治现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指导个体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

现阶段,高校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保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则会造成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因此必须提高我国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规范要求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知水平。而现今的高校德育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倘若只有高目标,而无与之相配套的基本政治认知教育,是很难让学生产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甚至有可能在他们的政治参与中由于缺乏这种基本认识而采取不适当行为,从而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三,高校德育实践缺乏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

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的现实政治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当前面临的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调整而引起的矛盾,可以通过合法手段,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在体制内部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疏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完善参与制度建设,对于保持稳定意义重大。而我们当前的高校德育实践却缺乏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比如,许多高校的学生干部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直接任命,大学生是一个参与意识很强的群体,若在实践中不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他们不仅会失去已经形成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态度,而且有可能在政治参与上走向相反的道路。

三、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推进高校德育发展

针对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机制,提高高效德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更新高校德育理念,提高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随着对外开放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绝大多数实际参与能力却很弱,政治效能感差,尤其是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对自己影响政府决策的信心严重不足,因此往往就远离政治,不参与政治。

然而,人天生是政治动物。青年大学生代表着未来,更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现代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灌输。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度,感到自己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员,并积极投身政治参与实践。

(二)实施公民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于公民的塑造,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是高校德育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本杰明·巴伯有过一段名言:强有力的民主……所依靠的概念在于自我管理的公民群体,把他们联合在一起的,主要不是同一的利益,而是公民教育;他们之所以能够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和联合的行动,是由于他们的公民态度和参与机制,而不是由于利他主义或良好本性。中国科协前副主席张玉台在中国科学家论坛上也指出,公民素质是第一国力,公民素质的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但只把公民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地位不够突出。由于公民教育先天的不足,构建公民教育体系也有一个过程,因此目前我们先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认知教育,然后再不断丰富内容。如果广大学生缺乏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了解,那么其政治情感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也无从树立社会主义政治理想。

(三)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加强高校德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