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0 10:16:54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1)

一、引言

按照生均拨款额核定的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高校财政资金来源的两个主要方面。前者主要用于维持高校基本性支出,而后者则主要用于高校特定用途。财政专项资金首先由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申报,待资金下达后由财务处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认领。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许多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效率、使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高校专项资金的申请一般包括教育事业项目、科研事业项目、基础设施改建项目等,每年的九、十月份是申请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的时间。由于项目申报要求的时间很短,一般业务类项目实施过程比较漫长和复杂,因此致使有些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更有些项目可能出现走过场现象。项目需要进行招投标、签合同、履约、验收等一系列过程,其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支付进度就存在很大问题,能否将项目资金按计划支付出去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以H学校为例分析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不足

H高校刚刚建立了三年滚动的项目库,由具体实施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将绩效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财政专项的申报。当资金申请成功后,财政资金便会下达学校财务账户,根据项目执行进度进行支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部门认为资金只要到达账户就算完成了,没有意识到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将资金使用完毕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具体来讲,H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项目申报流程不规范

从体系上来讲,在各部门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时缺乏一个完整有效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使得各部门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没有规定的章法可以遵循。预算编制基础的薄弱、项目细化程度的不足、以及“早立项、争资金”的思想,也制约了项目论证的科学性。过分考虑项目申报的时效性使得可行性论证的执行不严谨、不规范。流程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将来项目的有效执行。

(二)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效益低

专项资金的使用时间最长为两年,而财政拨款专项往往当年年底才到账,到账当年经费使用时间已核定一年。因此,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年。招标项目程序复杂,需要的时间较长,等到手续完备可以付款时,财政专项资金被收回的时间节点已经近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多数会进行突击花费,大量购买设备材料,加速招标项目的支付进度,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有些高校可能存在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过分偏离项目预计用途的现象,这其中可能是因为财政资金只有在支付科进行支付时才能看到资金的预算名称,财政执行系统与单位财务系统的分离,使得对财政资金支付项目把控的仅仅由支付科进行把握。据了解,有部分高校存在财政专项资金支付随意现象,领导认为只要资金没有到自己兜里,便不存在违纪风险。殊不知,即使没有挪为己用,用于没有经过核定的用途也是存在不合规风险的,毕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便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三)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财务处不是保证所有支出合理合法的万能角色,具体项目中的具体支出是否合理需要责任部门进行有效的绩效论证,需要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而在现实工作当中,高校往往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评判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审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也没能有效的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得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报销项目与专项资金使用用途不符的现象。

(四)财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高校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使得财务处室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存在很多非本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这就为财务工作的专业化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专业人员做专业工作,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往往会成为未来不合理事由的一种借口。会计建账、记账以及核算上差错的发生,对开支范围的不精准划分、没有完全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目记录,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位不规范现象的产生。

四、加强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高校预算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院系教职工的参与执行,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鉴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存在诸多问题,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又迫在眉睫,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优化项目申报流程

高效的流程是确保业务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流程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而有效的流程首先需要高校更新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极大程度的决定了工作的效果。构建科学健康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预算流程、方法,保证预算工作有章可依。高校可以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周期长短,提前建立项目库,对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绩效评价,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对其进行把控,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关于具体流程、政策的制定,应进一步细化,并对超过一定限额数量的支出进行必要性分析。提前下手,早做准备,对未来三年内可能发生的支出进行项目库的建立,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进行申报时便可进行具体预算分析,从而做到有理有据,为将来预算执行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及时跟进项目,保证资金及时合理支付

财政专项资金申请成功后,资金执行进度就成了最关键的环节。高校应当结合上级部门颁布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其中明确规定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的比例,使得资金在支付过程中有法可依,提高资金使用的专业性和合法性。当然,这也会使得财务部门在资金支付时有审核依据,有效控制专项资金的支付范围。在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支付进度缓慢,存在财政专项资金在即将被收回时突击花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有效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的支付使用。由主管财务的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专项资金进度会议,时时关注高校各项专项资金支付进展情况,并时时敦促各责任人推进项目进度,有效掌握高校专项资金支付情况,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全校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各执行部门、资产处、财务处等多个相关部门需要共同作用,同时作业,按流程顺序合理合法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有效把握财政专项资金的正确支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将财政资金和财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将每一年的每一项财政专项资金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编码,并与零余额科目进行关联,这样一来,核算科人员在进行记账时,就可以选择与零余额账户相关联的具体的项目资金,而不是完全由支付科进行随意选择。当然这中间可以增加一环,就是指派专人对核算科每日所做的每笔凭证进行审核,在支付前增加一重保障,从而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的合理化程度。将零余额账户与项目进行关联管理,不仅可以强化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还可以使财务系统实时较为准确地体现财政资金所剩的余额,从而较好地对执行系统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监管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2)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逐步建设国际性一流高等院校,国家不断增加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金额有限的阶段只能长期阶段性投入专项资金来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教育突出、专研技术等高等教育学院。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专项研究教育,其目的主要是:专款专用、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对于专项建设项目应该讲求建设效益,然而据统计我国85%的高等院校普遍只注重申请到国家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投入,却无法保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用效益和效率,最终会导致无法实现高等教育学校发展战略。可见,优化高等院校专项资金管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与类别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教育局)和高校根据国际和我国教育、国际教育实际情况探讨得出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国家资金拨款投入,这资金具有专定项目和用途的性质,一般包括高校修购和购置、科研研究、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我国专项资金一般具有特点是:来源广,国家财政拨款是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捐款;专项申报和专用,对需要资金进行专门申报和根据申报情况进行实际专用;时效性强,专项资金普遍是当前的高等院校急需迫切的建设项目,资金也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或财政收回;政策性强,专项资金审批必须按照项目范围、内容、性质等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我国高等院校专项资金按同一性质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大类: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财政拨款、地方拨款、自筹资金、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款等专项资金;根据科研项目可分为国家科研项目、省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同一类专项资金又可分为不同的项目如,实验室专项资金建设中有金融实验室、财政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根据国家政策可分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科研项目、“211”工程专项、“985”工程专项等等。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数量持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到现今教育资金持续投入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引进、高校设施更新和添设、学科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专项资金支出占高校总体预算资金比重巨大,且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专项资金效益的发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界人士对教育投资的热忱。目前,我国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本身存在管理和申报机制不完善、专项项目使用混乱、资金匮乏等诸多问题,假如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将大大折扣。我国高等院校执行完专项任务后有结余,但由于高校项目繁多和相关部门无时间进行管理,造成了专项资金沉淀现象严重,有的高校有时候竟然挪用专项资金结余数,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专项资金的使用目标也占用了国家财政资金。我国专项资金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未受到高等院校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使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够合理、完善、有效。我国专项资金下达直至执行期间存在很多变化,比如购置实验室设备专项资金为了采购更加先进设备但有可能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导致设备已过时或不投产,又或者价格发生差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院校专项项目建设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国家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不健全使得专项资金才会出现后续变化。

三、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高校专项资金监管控制职能缺陷

据统计,我国79%的高等院校并不积极地研究、分析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仅仅没有采取措施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而且消极被动的应付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只是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简单停留在基本使用程序上不出问题,也不科学合理地支配专项资金资源。专项资金的专项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不属于正常高校资金,专项资金金额的来源特点,使得其不能算高校正常资金,高校为了更好建设校园需要资金量是远远不足,这样容易形成高校管理者缺乏建设专项资金监管职能,即使有监管职能,也没有真正使用其控制职能。高校管理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心存其他顾虑、故意缺乏监管的认识,使得我国高校在专项资金监管控制上的职能缺失日渐严重。我国专项资金项目的批复、执行程序和绩效考评等决定权属于上级教育部门或财政部门,那么高校就由对专项资金“全能”管理者转变为“旁观者”,加之高校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对专项资金管理职责缺乏明确认识,那么高校就会对专项资金在监管控制环节上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致使高校组织层面上的监管控制职位缺陷问题不断出现。

(二)一、二级职能分离,不利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健全化

如今,我们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没有过多的关注使用和执行情况,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建立,仅仅重视是否申请成功、投入规模和制定分配等。由于专项资金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多面性,使得高校对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得不到统一的标准,评价指标也缺乏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这样一来不容易科学合理的评估专项资金对社会效益和长远有利的影响。

(三)注重专项资金取得,轻视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日益激烈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办学资金不够用,这样以来专项资金成为高校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校宁可不惜动用所有高校资源来成功申报专项资金就不足为奇了。在专项资金申报申请、预期使用计划和预算报告等方面往往虚化,这些申报资料看起来都是很漂亮,致使专项项目资金申报成功。当专项资金一旦进入高校账户,高校往往对专项资金的执行与申请时承诺的不一致,高校也对不一致给予了认为合理的解释,但是这种不一致却无从判断也无人过问,这样情况下纵容了高校占用专项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的现象持续发生,资金效益受到影响,会加剧高校资金紧张的不良结果。

(四)高校内审机制未形成,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审计监督

我国高校是专项资金管理的主体之一,其从专项项目申报到执行完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管理作用,其中作为重要环节的审计机制却得不到重视,即使有重视,也只是仅限于对财务票据表面的合规、合法、合理性进行审计,内审人员也不能参加专项项目前期申报和专项资金运用、耗费等整个运作过程缺乏甚少了解,可见,根本没有形成内审机制。内审机制未形成,使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偏离前期预算、甚至背离前期预算的情况屡屡发生,经常出现专项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无法达到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效益型进行全过程深层次内审监督。各高校内审水平差,内审人员数量少、不专业、能力不强且都是身兼数职,难以满足高校专项资金迅速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许多事项发生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根据传统审计方法和手段是难以发现问题。

四、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实现一、二级整体化管理

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是一种目标管理也是责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使用情况,进而提供合理科学的专项资金使用决策的依据。政府上级单位或机构和高校都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有效的建立,实现一、二级整体化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绩效评价和预算制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原则、目标、审批程序、评价指标、组织管理、奖惩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构建完整的专项资金绩效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适时的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工程的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时时进行评价能够督促专项资金更好的、有效、科学、合理的运作。建立一套能够反映不同类别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达到绩、效与预算相统一的管理目标,使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对于没办法量化评价考核的项目,应该参考咨询专家意见,从而不断更新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反馈与改良科学循环机制。在专项资金运作过程中,对每个阶段收集校内专项资金使用信息进行绩效评价反馈,建立专项资金绩效信息资料库并对反馈内容进行调整改善,逐步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长期效益的机制。

(二)健全高校组织结构系统,承担更多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

随着高校专项资金量越来越大,高校财务部门不能只作为 “出纳”来负责费用收取、日常票据报销等简单工作,高校其他部门应该进行全面调整,健全内审部门、专项管理人员等,特别是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系统化,才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的健全。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申报、执行到结束、审计、绩效反馈都应该提供全过程的财务监控职能服务,具有操作者、管理者和协调者。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对高校内外制定专项资金管理招聘高素质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使得高校专项资金得到很好的管理;二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或者机构派人员对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考察和指导,这些人员不仅要综合考虑高校实际和规划情况等因素对有争议的事件做出妥当的解决,而且要尽量依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和预算报告进行衡量考核;三是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较高管理水平、较高工作效率、实际操作能力、全面财务、公关等能力的职员),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能节约专项资金,还能对专项资金的预算、运作使用、反馈等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控制。

(三)严格控制专项资金的支出和全过程管理

从项目管理角度讲,高校应该对支出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并增强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控制,根据“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各级部门应该各司其职,保证专项资金支出的必要性,而不是随意性,并做到开支范围、负责人签字、决算编报等流程严格控制。设立系统的监督内容,依法确保专项资金的支出合理化、合规化,使得高校能够把监督和管理有机结合,进而建立管理与监督工作相适应的监督管理组织体系。

(四)开展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跟踪审计

我国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和方式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来源投入对专项资金提出不同审计目标、方向、控制。高校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是内部控制及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经济效益、规范管理及风险预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对高校专项资金开展内部跟踪审计能够使得高校规模发展和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杠杆效果。首先,应该明确不同类别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内容,确保审计管理覆盖到整个专项项目资金过程。其次,对专项资金管理每个阶段的审计重点,申报预算材料是否真实、合理、可行性;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要求,支出程序是否专款专用、专项管理、有无超支(超支是否合理)及挪用情况等。最后,使用审阅测评法协助检查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利用跟踪审计法查清专项资金各明细的来龙去脉及重点支出项目的跟踪,采用审计调查法调查专项资金使用部门的帐外线索,核查有无挪用、截留等问题。还可以采用专项资金银行存款核对法原则,从专项资金银行账户入手,查明资金收支的合法性、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金额记录的正确性,这些是基本内部审计进一步核查。

总之,解决并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不但要重视专项资金申请,更要注重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投资、使用、产出达标更有效益,也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素质质量的培养,发货高校的社会服务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学校实现全面、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洪,言文.高校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会通信,2009(17)

[2]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20(6)

[3]陈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02)

[4]宋海红,张晓玲.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5]黄贤东.论加强商校内部审计[N],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3)

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需要在使用之前就对项目的预算以及政府的采购预算进行一个合理科学的编制,明确标明各项专项资金的用途、需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专项建设预计何时结束以及如何使用专项资金等等各个方面,以便为高职院校开展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不够精细,没有对预算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没有充分了解专项建设的具体实际的情况下,就开展预算编制的工作,导致了预算的结果与具体的实际需要不符,而且也没有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专项资金的申报上,而缺少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有的院校虽然将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分配到各个岗位、各个工作人员,但是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致使管理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不科学所导致的另一个现象是,有些专项建设项目在结束的时候会存在资金的结余,而院校为了不向国家上缴这部分结余资金,会购买一些对于院校的发展无多大用处的东西或项目之间穿用的现象,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另外,有些学院的预算编制虽然非常详细合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没有以事先制定好的预算编制为依据,导致了预算与决算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二)专项资金的核算不规范

我国的高职院校专项资金核算出现不规范的现象是由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现今我国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到位都比较晚,所以,高职院校在不确定专项建设项目可不可以立项的情况下,不会在资金到位之前就开始项目前期的建设的准备工作,而就算是项目经过了有关单位的批准并且被立项,但是要想使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完全到位也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就给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核算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岗位设置模糊,分工不明确,缺少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的人才,比如有很多学校没有将专项资金进行专款专户、单独核算的管理,往往会将院校内的日常业务与专项资金的处理核算工作混在一起,这种核算资金的办法,致使日常的业务开支与专项资金不能够被准确地区分开来,使得会计核算不够真实可靠。

(三)缺少一个明确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

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在专项建设的时候,大部分都缺少一个明确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分配不够科学,一些较为大型的专项建设受到了多个部门的管理,致使专项建设项目的没有重点,也无法做到统筹兼顾,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的结果是院校的专项资金管理无法达到验收的标准。这些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会采取一些违反规定的措施,这些措施一旦被发现会对学校的诚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项目管理责任制度的缺乏,一旦在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各部门之间、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二、解决我国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分清权责,将工作落到实处

面对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权责不清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清权责,将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申报专项资金之前,要对具体的专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成立一个由校领导和财务、设备等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所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并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度,规定各个岗位、各个工作人员的所承担的具体职责,以及管理专项资金的具体办法等等。另外,项目的领导小组需要在充分总结既有的专项资金管理的办法的同时,以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申报方案,并以实际的专项建设目标为前提合理安排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同时做好监督工作。

(二)重视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建立绩效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要想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院校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以具体的实际出发申报项目。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学校的财务部门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务必做到对专项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在充分考虑专项资金的总额以及项目建设的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与此同时,各个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全面掌握使用专项资金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项目的内容等等,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并且随时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另外,对于在工作过程中表现较为优秀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某些表现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影响到专项资金合理使用的情况要进行一定的惩罚。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专项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

要想使专项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科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专项资金使用制度,使得各项资金的使用能够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参考依据,杜绝盲目的采购等浪费资金的现象发生;第二,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使用专项资金的各个环节都控制到位,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第三,学校需要将有关专项资金的申报、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等整理归档,以此确保工作人员在对整个专项建设项目进行查询和监督的时候有一定的依据。

(四)利用信息化平台,做好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的项目资金是指为完成学校某个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具有明确的目标,使用必须围绕具体目标开展,项目资金核算工作的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资金要和学校的日常运行经费加以区分,做到专款专用。我校在2014年利用用友软件,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项目资金收支的辅助核算,成功地做到了项目资金的精细化核算,做到实际需求的额度控制,利用软件数据处理分析费用支出的深层原因,为项目资金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4)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国家对高校的投入逐步增大,财政专项资金拨款占预算总额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财政专项资金已日益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必要保证,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科建设以及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是高校财务人员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 财政专项资金的定义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政府相关部门为学校提供或者专门安排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用途的资金。目前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改造、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科研计划、科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图书馆建设、人才强教计划等。

财政专项资金是学校解决发展问题经费的主要来源,专项项目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申报应符合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是学校各部门完成教学、科研事业规划及发展目标的重要补充。它具有专项申报、专款专用、时效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专项管理的过程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实施和绩效考评等四个环节。

2 目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2.1 高度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争取

高校教育事业拨款包含经常性经费拨款和专项资金拨款。近几年来,财政对高校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在投入资金结构上也有了很大变化,财政专项资金占投入资金的比重逐年上升。专项资金的投入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教育事业发展。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成为高校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学校高度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立项申报。只要有政策,学校就会集合办公室、财务、教务、科技、人事及有关二级学院等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专门申报小组精心组织申报,确保项目顺利申报成功,并力争获得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最大化。

2.2 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观念淡薄,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几年,很多高校实现了单一校区办学变为多校区办学的外延式发展,但管理体制的更新没有跟上学校的发展。学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缺少一套运行有效、机构精炼、权责明确的管理机制。专项资金规划立项申请时集合了全校精英组成专项小组,过后专项申报小组这个机构自动撤消。虽然从立项到执行完毕,财务部门都参与,甚至项目申报都是财务部门一手负责,但它的职责和优势是财务管理,只是对资金的统筹安排,无法实施项目宏观规划和论证评审工作。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政府招标采购及资产明细账,没有对项目实施是否属学校发展所需的权力和职责。虽然高校都设有规划部门,但都注重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没有履行项目专项资金投入规划的职能。因此,表面上,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很多,实际上只有使用部门在对专项资金投入的有效性负责,缺少核心管理部门对投入是否符合立项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监管。学校对专项资金有效管理的重视不够,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3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专项申报缺少有效论证

由于抱着“不要白不要”、“花国家的钱不心疼”的心态,许多学校注重经费的争取,在项目缺少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仓促申报,有的甚至抛开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把资金申请回来作为首要任务。另外,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向财政申请专项资金,申报的项目数量及金额都会被砍上一刀。很多高校在项目申报时就会把申报项目数尽可能多,申报金额也夸大。这种更多地从多要钱的角度申报,加上申报时间仓促,决定了专项申报论证流于形式,未能从整体角度在部门、项目之间进行科学论证和综合平衡,对立项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不充分。因此,即使高校专项申报出现预算较粗,资金的真实需求缺少细致调研,经费支出中重复采购较多的通用类物品现象,财政管理部门由于每年面对成千上万的专项申报,也无力对某所高校申报的项目是否符合该校的发展规划,经费预算是否科学,开支是否合理做出评审,这势必大大降低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3.2 预算执行存在偏差

首先,专项资金挪用现象普遍。专项资金要求专款专用,必须按照项目批复的预算执行,严禁挪作他用。但是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以及预测难以达到准确无误,造成支出违背预算;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财政经费到期收回,许多专项使用人将无关业务的费用在其中列支,造成虚假列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其次,预算执行进度过慢,突击花钱现象严重。政府采购制度规定高校设备采购必须经过政府招标采购程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不允许从零余额账户向学校其他账户划转资金。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使得那些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的高校,害怕专项资金到期收回,这就造成在经费到期前,经费使用人集中时间突击花钱,一方面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及科学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不免存在违背预算安排购置不需用的设备,通过各种途径以虚假发票列支经费的现象,造成资金的浪费,并严重影响财经纪律。

3.3 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不可否认,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对高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高校作为专项资金的受益者,在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环节的工作非常薄弱,尽管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绩效考评项目范围在逐步扩大,但是仍然只占专项资金项目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即使是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绩效考评工作,由于项目单位没有统一规划和明确要求,往往是“积极”应付,绩效考评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因而没有起到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的领域和方向、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目的。因此,绩效考评工作主要应该由学校自己来承担,然而学校在这一环节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很少有高校主动对重点或大额专项资金做出事中、事后的评价报告,没有对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批复预算对比,没有分析取得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多科研专项凭出几个报告和发表几篇文章就作为成果结题。

4 加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4.1 健全专项预算管理机构,细化预算的编制

完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就要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成立由校长、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科技处、后勤处等相关职能处室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学校年度项目预算申报、实施、考核负责组织、领导与决策的权力。同时根据预算申报类别,按职能分工确定相应部门作为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组织相关类别项目预算的申报、论证、实施及绩效考核。

首先,项目预算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项目申报单位负责根据本单位工作重点及发展规划等综合情况,组织相关业务教师进行调研、立项,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确认该项目是否具备实施条件,如场地环境、人力资源配备及在本学科或科研领域发展的必要性等。对本单位论证通过的项目,按照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按轻重缓急进行建议排序,提交归口管理单位;另外,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清楚自己是立项的执行者,专项到位后负有合理使用资金、完成立项的责任。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对分管权限内的项目,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对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预算文本进行公开答辩,确认该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学校重点发展方向,立项依据是否充分,绩效目标是否明确,预算是否合理等。由专家出具相关论证意见,并投票确定项目排序后,报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立项批准后履行监督项目单位执行预算,阶段性和完工后绩效评定的职能。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归口管理单位论证通过的项目进行综合评议,审查相近学科申报重复或缺项情况、项目预算额度情况、各排序有无调整必要等,报校长办公会审核后,列入学校项目库;立项批复后对项目的实施、考核负总责。

其次,财务部门协同归口管理单位,细化预算编制。合理的预算既是项目按进度得以资金支持的保障,又是通过财务检查项目执行进度及其成本效益的有力手段。细化预算,就是要将预算支出落实到项目。根据各类项目管理办法中经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细化支出预算,并且要对原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和利用,合理确定同类用款单位或同类项目的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

4.2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相关制度

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是做好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保证。涉及预算申报、归口管理、论证审核、项目执行、验收、绩效考评、监督等各环节,均需相关制度约束与保障,如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的标准要求、具体的实施办法、完善的监督机制及相关单位的职责范围等,以确保预算顺利实施,资金使用安全,效益明显。

4.3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财务报销管理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要防止专项资金使用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讲效益的“突击花钱”行为,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项目共享平台管理。预算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信息时代预算管理更多的是采用信息技术以及会计软件来完成,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评价以及考核阶段,都需要信息技术来完善。此外,高校应该就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各部门协同作战、共享财务信息的平台。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以及动态情况,应该及时的让相关部门以及人员了解到这些信息,充分的提高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程度,规范经费的使用范围,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4 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专项资金的监督,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以评价资金的使用情况。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保证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为上级主管单位或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应根据各类专项资金不同的要求,确定项目支出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依据系统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这些目标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进行反映,以此评价和考核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项目取得的业绩或效果,达到应有的绩效。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与高校财务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长效机制。

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管好用好这部分教育经费是高校和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高校不但要重视专项资金的申请,更要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在专项资金的投入、过程和产出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目标,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红.浅析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晗.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营销,2012(7).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5)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政府更加重视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惠及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然而,在公共事业得到全面推进的同时,高校的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事件、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资金闲置等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缺失而造成的。目前,许多高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称,经费拨付时间有时滞后,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些高校在执行完项目任务后,存在结余,由于高校项目繁多,疏于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个别高校竟然挪用项目结余,违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另外,高校内部缺乏针对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专项资金管理力度,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才能确保专项资金款项的有效使用,实现高等教育学校应有的职能。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1.高校主观层面。

(1)对专项资金管理重视不足。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直接取决于高校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当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资金管理工作了解不够,关注重点出现偏移,重教学轻管理,重收入轻支出,仅仅认为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后工作便算完成,而对于资金到位后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够重视,对资金的监控力度不严。(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预算往往成为资金申报时的装饰工具,为了项目能够申报成功,预算编制的依据往往不是学校实际的情况,而是如何让预算表格看起来更符合需要,加上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很少参与到项目申请过程之中,使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一旦项目获批,到了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会出现预算偏离,甚至背离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预算此时就形同虚设,经费支出的随意性较大。(3)财务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高校管理人员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仅仅是负责完成会计核算与资金支付等较为基础的管理工作,不能了解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环节,只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资金的支付业务,进而财务人员无法判断项目实施进度,更不能对资金实际达到的效益进行评判,从而造成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发挥很好的作用。(4)专项资金并未完全实现专户核算。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专款专用原则,然而,有些学校无视原则,有意无意将学院、部门的日常经费以建设项目的名义转移到专项资金的使用上,虽然分户,但财务人员无法识别业务的实际用途,只能按照审批流程记入相应项目,使得专项资金无法按照实际用途进行单独核算。

2.高校客观层面。

(1)专项资金拨付时间滞后,造成突击花钱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种种原因,专项资金实际拨付到高校时,多为每年4、5月份之后,而并不是跨年度。专项资金都规定了必须当年完成建设,有的项目到结项验收时仍存在较大结余资金等问题。出于对未使用的专项资金被收回的担心,高校在专项经费到达后,便立即组织各类论证、招标、有些仪器、设备购置方案根本就不成熟,或者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出于尽快将资金用完的考虑,甚至来不及修改建设方案,而购置了指标性能不符的设备,造成部分资金浪费。(2)专项资金下达直至执行期间存在很多变化。比如购置实验室设备专项资金,为了采购更加先进的设备但有可能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导致设备已过时或不投产,又或者价格发生差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专项项目建设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

3.制度建设层面。

(1)缺乏符合实际需求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尽管很多高校内部已经设立专项资金管理机制,但具体管理办法、管理手段在实际应用上并不能符合当前项目。比如预算编制上设立大量招标课题,几乎占到总经费的三分之二,理论上应该是没问题,但是现实中有些课题最后根本达不到结题条件,撤项退回经费,一方面造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几年下来延误了项目建设。(2)专项资金监管控制职能缺乏。专项资金的专项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不属于正常高校资金,专项资金金额的来源特点,使得其不能算高校正常资金,高校为了更好建设校园需要的资金量远远不足,这样容易形成高校管理者缺乏建设专项资金监管职能,即使有监管职能,也没有真正使用其控制职能。(3)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由于专项资金来源的复杂性,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评价指标缺乏可量化性,很难对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可操作性不高,这也就导致了监督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三、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1.增强高校项目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

每一个专项的设立都要都要经过申报、筛选审批到批准立项的过程,每一笔专项资金的拨入都来之不易,所以要让项目相关人员熟悉专项资金申报、使用和决算业务流程,包括申报的资料、批复下来的正式文本、报账内容、项目期限。最后是项目绩效考核,要充分做好各个阶段前期准备,明确各个阶段的周期,做到有始有终。另外要设立专项负责人奖罚制度,对项目执行好、效果显著的负责人予以奖励,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经费混乱的项目负责人扣除负责人津贴,以此引起项目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

2.加强财务人员与高校项目负责人的沟通。

财务人员不仅要完成专项资金日常账务的核销工作,还应该肩负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支出范围以及资金结余等方面的实时掌控,并做到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一要每月做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反馈到项目负责人,使其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妥善安排下月支出;二要遇到经费调整、政策变化等特殊事项,项目负责人要及时与财务人员沟通,以免信息不对称,造成项目经费支出混乱,验收不达标。

3.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核算。

针对高校专项资金预算只重编制、不重执行所造成的预算执行结果偏离、甚至背离预算的情况,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专项资金的申请、执行、验收审计及绩效评价,严格控制专项资金预算支持,提高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其次,开发、运用财务软件的项目管理功能,按照专项资金项目批复的预算明细下达到财务系统里,用预算指标来控制各类专项资金的支出,加强专项资金核算的控制与监督,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使实际支出符合预算要求。最后,在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定期进行支出分析,及时掌握支出进度和结构,根据预算偏差幅度,分析偏离预算的主要原因,必要时可调整预算,杜绝违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事件发生。在会计核算规范上,要对专项资金设立单独的经费卡,实行专卡专用,单独管理,可将预算绑定到项目上,在报账流程、票据审核、及时记账方面更加规范、严谨,严格按照专项的预算编制执行财务支出。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专项资金 精细化管理

为支持高校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支持高校重点学科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国家每年以专项资金的形式对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且该部分经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高校从意识上越来越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但仍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存在“重申报轻使用、重下款轻管理”的现象。专项资金使用过程混乱、管理权限不明以及绩效考核不严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因此,如何实现高校专项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目前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阶段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不足之处出发,着眼于立项、执行、考核三方面,提出高校专项资金精细化的管控策略,以实现其效益最大化。

一、高校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精细化管理要求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目标组织的生产和管理流程,实现专业化结构、制度化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包括严格的立项审批手续、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专账管理、专款专用、有效的执行期、追求资金使用效益。鉴于此,为实现高校专项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着重考虑项目立项、预算申报、项目执行、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并制定和执行科学细化、适应实情的标准化制度,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将结果管理升华为过程管理。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一)缺乏项目申报论证、预算编制随意。很多高校在项目申报初期为获取专项资金,本着“先把资金揣口袋”的思想,对同一项目在不同专项资金来源中重复申报,一味注重资金的取得,缺乏对项目可行性的有效论证,忽视了立项的必要性、使用过程的具体性、后期结项考核的严谨性,给后期项目执行带来诸多困扰,导致资金供给大大高于资金实际需求,出现资金“呆滞趴账”的怪现象。

高校专项资金预算通常由项目负责人或委托其他课题组成员进行基础编制,上报学校财务处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汇总后向上级单位报送。基础编制缺乏科学的编制标准,过程简单,随意性大,人为决定因素较多。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很多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大多没有精确的支出计划,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使用目标,“拍脑袋定数字”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后期经费支出分配不合理。例如一个几十万的项目,工作场所为野外基地,需要常年去外地出差,而差旅费预算仅为一万元,加大了后期此项经费支出的难度,也为项目验收结题带来困难。

(二)项目核算过程控制失效。随着各级部门对高校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也随之出台,如《××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优势学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此类规定通常比较宽泛,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技术空白。例如,从一线审核人员角度看,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际支出与预算内容无法准确对接,实际支出划分范围模棱两可,缺乏标准化、精确化的制度规定,给业务处理带来技术难题;从科研人员角度看,由于缺乏此类制度的精细化指导,预算编制混乱,支出内容模棱两可、缺乏统一标准,给后期项目结题审计带来困扰,极大地打击了科研人员承接此类项目的积极性。

高校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通常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分配具有决定权,因为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在经费预算编制、后期使用过程中常常忽视经济事项发生的真实性、相关性,随意扩大经费使用范围、额度,擅自改变经费使用途径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经费支配源头不规范。此外,很多高校会计人员虽然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但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技术判断、精准核算的能力千差万别。因个体判断存在差异,工作中经常出现同一事项不同解决方法,造成同一类经济事项出现不同的核算口径,更无法做到精确核算,给后期数据的统计分析、决算报表的编制造成了困难。

近年来,为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各类高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中都有一定比例用于固定资产购置。项目立项预算申报时,课题组通常没有对现有设备的功能做充分的了解,未对准备购买的设备新功能进行有效论证,亦或是为避免项目执行期末结余金额较大、资金有可能被原渠道收回,盲目购买新设备,“突击花钱”,造成很多设备功能重复,资源极大浪费,导致专项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此外,很多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各部门之间还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项目信息不对称,给管理过程带来不便。例如,涉及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通常有财务处、科技处等部门。科技部门拥有项目立项的预算申报信息,但因未实现信息化对接,财务部门不清楚项目的具体适用范围或预算限额,使得经费报销过程中无法以预算作为考量,造成项目验收汇总信息时出现单项目超预算的现象。

(三)项目结题验收缺乏绩效考核过程。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结题验收仍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不同资金来源考核标准也不尽相同,验收过程往往“就事论事”。因为缺乏标准化的定性、定量指标,使得验收考核的过程停留在“写一份成果报告、打一份支出明细账、签个字、盖个章”的粗放管理模式。项目负责人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责任感,对项目验收往往抱有“经费花完、匆匆了事”的态度;财务部门也只是核对项目的支出有无超支、经费额度是否全额到位、项目结题时有无暂存、暂付款列支等账务处理业务,对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无从考量。

三、高校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对策

(一)规范标准化的立项、预算申报程序。高校申报专项项目时,应建立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申报审批流程,组织相关部门、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项目的立项过程。聘请校内外高级专家从技术层面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实用性给予把关,剔除无效项目;项目负责人、科技处、财务处、资产处等部门按各自权限对项目立项、预算申报环节进行把关,包括立项后的实施细则、后期经费执行跟踪、项目结题决算等内容,列支项目精细的预算目标及支出计划,尽可能分解到项目平台、项目组或个人。相关人员应对专项资金立项申报对应环节签字负责。

(二)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项目的顺利进行都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制定切可行、行之有效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下拨资金单位在资金下达时应同时附加相应的制度标准,规范各资金使用单位的支出方向、开支范围等。各高校以此为蓝本,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从源头上把关,针对不同专项项目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精细化实施细则,促使相应的制度切实“落地可行”。

“论先后,知为先”,加强高校财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大校内专项资金管理细则的普及,实现制度“全员覆盖”。定期组织专家对一线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制度详解,细化费用类别、使用范畴、使用标准,以此指导使用者、审核人员的具体操作,统一规范使用口径,实现执行过程的标准化。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项目组、科技处、财务处、资产处应定期组织对专项资金购置设备的摸底排查,由资产部门牵头,对校内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做详细备案。设备购置应首先在原有设备信息库中排查,避免重复购买,实现精细化管理。

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将标准化程序引入专项资金管理,实现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对接,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效率,有利于其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项目立项伊始,科技处将项目预算信息通过中间数据库推送给财务处,财务部门取数并导入财务操作系统,实现由计算机控制经费后期的使用,避免经费使用超预算、超范围的现象。同时资产处也可将项目购买设备的情况反馈给科技、财务部门,由计算机在信息库中进行筛选、控制,同时也可以对设备购置经费支付进度进行把关。

(三)加强项目结题验收、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制定细化的、标准的、多维度的考核指标。项目结题时,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论证,采取打分形式,对项目完成成果逐条考评,论证其执行的合理性、规范性、效益性。定期对项目进行执行进度的追踪,采用量化指标考核其完成率。

建立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对完成效果好的项目给予奖励,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按完成程度给予惩戒。奖惩细化到人,责任到人。新项目立项,参考已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建立信用等级,并以此作为后期项目执行、资金下达的重要衡量指标。

四、结束语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高校专项资金来源多样、管理复杂,决定了其必须走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建立适用于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制定精细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完善多样化的考评体系,使专项资金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效益。S

参考文献:

[1]杨勇,何涛,陈伟,丁粒.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思考[J].财会通讯,2015,(7):120-121.

[2]许芸.高校专项资金核算与监管体系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75-76.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7)

一、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为完成其特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由财政、教育等部门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拨付的专项资金,具有特定的资金用途,专款专用。2006年开展至今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职院校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国家骨干校”、“省级示范校”等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在预算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例如,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与科研改革、人才培养、绩效奖补等专项经费补助,对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发展重点,实现战略目标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为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进一步切实加强财政教育经费管理,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其主题就是“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就是要科学配置、合理使用教育经费,这不仅需要强化外部监管,更需要健全高校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

二、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完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都有明确限制,一般都是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对专业建设的教学业务及人才引进与师资建设等“软支出”比例太小。为了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学校也只能按照规定的类别申报,不顾及此项目计划是否与学校发展规划相一致,大大削弱了专项资金的效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以行政为主导,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缺少从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的全方位内控机制,教职工也不了解学校管理,没有全员参与监管的控制环境。

(2)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学校在申报项目时,编制的预算不能准确地反映完成项目建设所必需的资金量。第一,项目负责的多数是教务处及各院(系),他们对经费预算不够重视,不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只为争取到资金,对预算应付了事,“重立项,轻预算”。第二,学校在申报经费时,各业务部门都只从部门利益出发,如实训室,同样是钢琴教学实训室,不同院(系)都要求单独配备,不考虑教学资源的统筹使用,一味追求高性能,不符合教学实际需要,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第三,项目申报部门和业务部门缺乏信息交流,财务事先不了解项目信息,没能进行预算的科学分析,导致预算缺乏论证,编制松弛、不合理。

(3)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管控不严。由于专项资金多数在年中申报,等收到财政批复一般在下半年,这时学校才能启动相关工作,有购置设备的,受到政府采购程序的影响,常常会形成年终专项资金结余。有的理论性课题研究的经费,到项目结题了资金都没使用,有些仪器、设备购置时市场情况、技术情况或学校发展需求发生变化,但是专项资金用途又不可随意更改,只能按照计划进行,最终购买的设备已不完全适应需要,没能发挥专项资金最大的效用。学校只注重多争取到项目资金,面对经费使用情况和效果较少关注,对专项经费的性质认识不清,对财经法规等管理制度认识不足,开支的项目上随意支配,不按预算执行。例如,示范性专业建设经费,有的部门想用于支付教师的加班补贴、“三公经费”或者虚列讲座费、劳务费等账目套取资金。

(4)缺乏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与绩效评价。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注重于学校教师素质、教学投入、实训室建设的规模、专业建设成果等,没有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按预算进度及其绩效评价的考核指标,评价指标与评分上还存在很多主观性,不可量化,不便于效益评价。例如,实训室建设方面,只考核投入指标、建设面积与设备数量,没有评价使用率和产出价值,也使得学校“重项目、轻管理”。学校内部或监察部门,往往由于独立性或专业人员不足等限制因素,也不能起到应用的监督作用。

三、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1)完善政府和学校管理体制。政府应该从经济发展形势与教育发展规划出发,建立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贯彻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落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统筹专项资金的项目,将专项资金按定额补助的方式拨给学校,给予学校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学校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安排使用。改善财务管理权力设置体系,建立专项资金从预算――使用――结算――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以学校财经领导小组为管理部门,建立专项资金管理经济责任制,学校法人承担领导责任、教务处、财务处、院(系)、资产处及项目负责人等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对项目预算的及时执行负责。

(2)深化预算改革。预算管理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前提。必须强化预算管理工作,要将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结合部门预算改革要求,中央提前谋划确定专项项目补助时,在编制预算的同期通知财政部门与学校,可将专项资金编入预算项目库,提高预算完整性,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在申请资金前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地进行经济论证及可行性、效益性的评估,促进预算编制与发展目标契合,使经费监督前移,抑制预算松弛偏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资金到位后,项目部门、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控制经费支出,利用财务信息平台实时反映预算执行信息,加强事中跟踪监控,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

(3)加强专项资金核算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演变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按管理层次建立健全学校各级人员经济责任制,各校要根据国家经费管理、会计法规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日常项目管理部门及时开展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管理专岗,对专项资金单独核算,准确、规范地审核开支情况,内审部门对大额支出进行跟踪检查,采购及基建的执行招投标规定程序,做到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在经济工作中既按规定行使权利,又必须按规定履行责任,从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预算的精细化要求,到各类资金使用的有章可循,再到审批和报账的规范化处理,最终体现于管理效果。

(4)落实监督与绩效管理政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要通过数字化校园、云会计平台建设,强化财务信息公开,从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再到各项目预算、收支明细及决算信息。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用好管好办学经费,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价,推进专项资金规范化、科学化使用,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根据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点设定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预算编制与执行、实训设备投入与使用效益、教师培训与成果实现率等主要项目,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各高职院校也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与部门年度考核相结合,促进资金规范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8)

公办高职院校是指由各级财政供给办学经费的高职院校,其经费开支属公共财政范畴。它一般成立时间长、招生规模大、教学管理规范、人才培养质量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力军。公办高职院校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它是各级各类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因此,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通过专项建设投资,提升专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为中国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引领我国高职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对保障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

一、公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的内涵

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是指为提升公办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由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地方财政配套拨付、行业企业投入或捐赠、学校自筹形成的专门开展专业建设的资金。它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

公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是在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称“建设项目”)推动下,于2011年底启动设立的。建设项目规划用两年时间,由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1 000多个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它是继2005年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建设项目以后,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

自2012年初至今,全国已有26个省市的680多所公办高职院校的1 300多个专业开启了建设步伐,它必将掀起高职专业改革新的高潮。从各高职院校上报教育部的专业“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表来看,全国有70%的专业投入的各类建设资金总额超过了400万元,其中,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占全部资金的比重超过75%,全国建设项目预计投入的资金总量将超过45亿元。这是我国公办高职院校自建立以来,在专业建设方面集中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是深化专业改革、合理规划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财力保障。只有高效筹集并节约使用专项资金,才能确保专业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二、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2年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对专业发展专项资金进行科学调度和管理是一项新的课题。由于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时间短、建设任务要求高、自筹资金筹措难度大,所以,从教育部公示的建设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建设资金来源与预算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缺少依据

按照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归属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开支范畴,中央财政资金一般很难直接“惠及”高职院校。在这之前,虽然曾有过中央财政直接下拨专项资金支持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先例,但由于项目涉及的院校少,建设项目可比性强,绩效评价标准统一,资金管理难度小,所以,财政部没有为高职院校专门“量身”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而目前开展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则惠及了全国所有公办高职院校,涉及面极广。多数高职院校是首次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由于既没有刚性资金管理制度约束,又缺乏成熟的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经验可供借鉴,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依据存在“盲区”,在预算管理措施上存在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专项资金控制制度不健全。

(二)建设项目与资金保障脱节,预算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各高职院校为了能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在申请立项时,均投入大量精力用于专业遴选和规划特色建设项目,而对具体建设内容的资金需要保障程度,却缺少细化的可行性分析。由于建设项目与资金供应缺少对应的衔接,预算编制线条太粗,难以按照建设项目的轻重缓急,科学合理筹措使用资金,特别是对由多方出资共同实施的建设项目,更是难以做到资金供需综合平衡,资金预算方案在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

(三)出资主体缺乏制衡机制,预算资金来源缺少必要保障

高职院校是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体现在建设资金预算方案构成中,许多高校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按照1:1的比例设计筹措对应的辅助资金。它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行业企业捐赠及学校自筹资金。这些出资方的“善举”是一种自愿的“公益”行为,目前尚未纳入刚性约束范畴,如果某一出资主体在建设期内资金投入出现“违约”行为,将导致建设项目在资金供给上出现“缺口”,它必然给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留下严重隐患。

(四)建设基础良莠不齐,绩效评价难以开展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实施采用的是“学校申报,地方审核,中央认定”的方式。重点建设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持续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发展空间大,符合“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专业。各地申报的专业是百花齐放,有的专业经过长期建设已积淀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进一步建设,将更彰显办学特色,绩效显著;有的则是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紧缺型人才相协调,需要扶持的“弱质”专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专业质的飞跃是不现实的,导致未来资金的投向及使用效益将产生较大差异。专业建设基础的差异对建设项目开展期中绩效评价带来困难。

三、加强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为了提升专业服务经济建设能力,引领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筹集、使用及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建议采取以下管理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依据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中关于资金管理的要求,参照财政部下发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的有关规定,根据学校的专业发展规划,制订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组建专项资金使用的领导决策机构,明确学校财务部门和项目承担部门的职责,强化岗位职责控制和审批控制。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对各项建设资金实行分口管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年度预算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严肃财经纪律,防止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及其他分吃“唐僧肉”的行为发生。重点明确中央财政资金开支范围,严禁将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津贴补贴、对外投资、偿还债务、捐赠赞助以及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中央财政资金用于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按照资金总量采取比例控制措施,凡是超过中央财政全部专项建设资金50%的部分,严禁列入中央财政资金开支范围。

(二)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根据专业建设总体发展目标,选配对高职专业建设有深入研究、责任心强的专业带头人负责项目实施。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建设理念,将专项建设资金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强化学生素质培养、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培养德技双馨师资队伍、深化产教合作、组建职教集团等方面的支出,按照建设进度和预期绩效,编制对应的详细资金预算,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使项目建设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

(三)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资金来源刚性约束

众多建设项目同时启动,财政部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对所有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管理中心下移是必然选择,因此,省级财政部门在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应当发挥核心作用。在管好用好中央财政资金的前提下,为保障与中央财政配套的各项建设资金及时、足额筹集到位,省财政厅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统计上报机制,定期进行总结和信息反馈,将之作为项目期中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内容,对配套资金筹措不力或进展缓慢的学校通过警告、调减经费或撤消项目等方式,增强承建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各界对专业建设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不留缺口。

(四)加强建设项目的财政监督,确保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专业建设的项目内容一般具有单件性特征,所以实行招投采购有一定难度,但是为了节约使用专项资金,学校应围绕建设项目引入竞争机制,精心设计招投标采购方式,主动邀请财政、财务、纪检、行业专家及出资方等共同组成评标组,全程参与招投标活动,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运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手段,实施“阳光采购”;建设工程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五)建立多元化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开展绩效考核是总结专项资金在筹集、使用管理中成功的经验,发现在管理决策及建设方案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由单纯的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千差万别的建设项目开展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是难以实施的。因此,应构建由财政、行业企业和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以建设方案中既定的“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明细表”为依托,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核心指标,对学校围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高端紧缺型人才培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彰显专业特色而展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建设成效进行全方位考核。通过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四、结束语

公办高职院校运用专项资金进行的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在两年建设期内,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就能确保专业建设得到充足的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卢大美.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8).

[2] 彭成洪.试析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路[J].财会月刊,2010(5).

[3] 孙晖.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0(17).

[4] 龙婷.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11(2).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F234.3;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086-05

高校专项资金是指高校依法筹集的具有特定目标和限定用途的资金,一般按照“扶强、扶优、扶特、扶需”的原则用于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通常包括科研专项、学科建设专项、人才培养专项、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学生资助专项、信息化建设专项、基建专项、修缮专项等。近年来,高校从外部组织获得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绩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专项资金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专项资金的绩效,专项资金立项较为谨慎严密,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要求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因而在各类高校事业活动的成本核算中,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核算基本完整精确,成本效益容易匹配,推行绩效管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将PDCA理论应用于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有助于推动高校经费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一、当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不够重视

部分高校管理者还未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受到固有经验的阻碍,加之缺乏具有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重立项、轻管理,重建设、轻机制”的思想长期存在。一些高校对于项目建设更多地看重申报是否能通过以及专项资金的支持强度,并未结合自身的建设需要和存量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预算编制随意性强,精细化程度低。专项资金到位后,缺乏资金使用、控制、监督、评价等制度作为保障,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挪用、套取专项资金的现象。

(二)存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概念的理解偏差

部分高校存在但不限于如下几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就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定了绩效评价标准并据以评价就是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全部;二是认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就是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合法合规地使用专项资金就达成了专项资金绩效;三是认为实现了专项建设任务就等同于完成了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四是认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就是在项目建设中论功行赏的依据。

(三)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实践正处于“摸索―认知―经验―理论”的过程之中,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不足,表现为:一是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不注重项目的顶层设计,绩效目标制定、预算安排、计划执行、资金的使用和监管、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运用等环节相互割裂,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二是主观随意性较强,管理过程中经常以管理者意志和经验为准绳,专项资金预算经常调整,项目建设成效与目标脱节。三是绩效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同种用途的专项资金拨付到不同的高校后,资金绩效管理的思路、标准、方式可能不一样;高校内部同一笔专项资金在不同的建设期间,资金绩效管理的情况也可能不一样。四是信息不对称,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各方缺乏沟通,不能达成统一的绩效管理共识。

二、PDCA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一)PDCA理论概况

PDCA理论又称为质量管理循环理论,1930年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t)提出,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 Deming)加以改进和完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使管理过程在有效控制状态下产生符合预期目标的成果或效益。理论目标是使得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该理论提倡的质量管理步骤是:按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四个环节依次执行且周而复始(如表1所示)。半个多世纪以来,该理论因运转程序严谨、管理层次多样化、管理方法先进和管理效果明显而逐渐被运用到各类质量管理活动中。

高校财务管理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活动,特别是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绩效管理与质量管理在内涵上具有相容性。当前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绩效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布鲁姆巴(Brumbrach)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我国学者基本认同此观点,如杨杰等(2000)将绩效定义为个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所做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可评价的行为及结果,即绩效是行为,也是结果。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美国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朱兰(J.M.Juran)对质量的定义是“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特性’,同时没有造成返工、故障、顾客不满意和顾客投诉等现象”。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中,质量管理的客体不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据此可知,绩效管理的客体指向行为和结果,质量管理的客体指向过程和产品,两种管理模式都强调过程管理,客体指向高度一致,对行为和结果的满意程度均可以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测量。因此,提高绩效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

(二)适用性分析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可以借鉴PDCA理论,将其管理理念、流程、方式等加以吸收运用,形成PDCA理论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

该理论能够较好地适应高校专项资金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管理要求,理由如下:

1.使得资金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化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是典型的全过程管理,管理链较长,且与项目建设管理联系紧密,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管理弱化,都会导致资金绩效偏离目标。而PDCA循环可以全面覆盖资金的计划、执行、控制、评价、监督、反馈等管理职能,各环节衔接紧密,控制质量高,使得专项资金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能够有效促进专项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

2.使得绩效导向更加鲜明

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是依托于专项建设的,资金拨付前就已经为建设单位设定了清晰、可衡量、具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PDCA循环中绩效管理始于绩效目标计划,明确了资金管理的目标、时间、责任、方法等,并且将绩效目标贯穿于整个管理链,主动诊断影响绩效的问题和机会,寻找改进绩效的办法。

3.与资金运转能够较好地匹配

高校专项资金运转比较灵活,从资金拨付的角度看,既有一次性拨付到位的,也有分批拨付到位的;从资金使用的角度看,既有要求当年拨付当年使用的,也有允许跨年度使用的。PDCA循环可以按照资金拨付的批次设置循环周期,也可以按照资金使用的期间设置循环周期,进行精细化的绩效管理,一个循环的结束伴随着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使得每个循环都更好地围绕绩效目标进行。

4.使得资金管理过程更加透明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在信息沟通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比较高。PDCA循环的每个环节都是多方参与的管理活动,只有在管理信息透明、各方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项目建设才能稳步推进,管理职能才能充分实现。特别是在绩效评价方面,只有信息透明才能实现资金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有利于各方监督。

5.具有自我纠偏机制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绩效的测量值通常会围绕目标值上下波动。PDCA循环中的绩效跟踪环节任务是公正客观地反映阶段性的管理质量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时发现并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绩效结果运用与反馈环节确保了在绩效偏离目标时,及时落实责任,明确整改措施,最大程度纠正绩效偏差。

三、PDCA理论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学设定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

PDCA循环实质就是绩效导向的全过程质量管理。首要环节是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及特色定位,确定专项建设计划和总体目标,按要求编报科学、合理、清晰、量化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同时按精细化要求编制专项资金预算。

1.科学设定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是高校使用财政专项资金能够产出的成果和效益。高校在申报专项资金时应系统性地设计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全面考虑目标的内涵、测量及保障,而并非简单地设置绩效评价指标。绩效目标主要内容应包括:(1)产出目标,包括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预期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品质、建设周期。(2)效益目标,包括专项建设预期带来的内部效益、外部效益、相关方满意程度。(3)财务目标,包括专项建设达到预期产出和效益需要耗费的成本和资源等。(4)评价指标,即能够有效测量上述目标实现程度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保障机制,即为实现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所需要建立或完善的规范性管理制度、措施和计划。

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设置应达到:一是导向鲜明。绩效目标符合宏观高等教育政策导向,紧密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定位,着力提高专项资金效益,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积极成果。二是细化量化。绩效评价指标应对建设成果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测评,应当提高反映成果质量、效益、满意度等方面指标的权重。另外,绩效评价指标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尽可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和可靠。三是操作性强。设定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在管理、建设、监督等各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对于较大的资金规模,应当设置绩效目标评审制度;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要与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有机结合,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

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应当以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为依据,与项目管理紧密联系。在项目立项申请时,就应该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认真谋划好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方案。编制专项资金预算,一是要遵循完整性原则,即所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财务收支都必须纳入预算;二是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收支测算的依据必须以真实可靠的资料作为来源,按照主管部门认可的方法计算;三是遵循统一性原则,即按照统一完整的科目以及规定的程序与标准进行编制。

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的专项经费,高校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专项资金预算。首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专项建设申报要求,以及相关的专项经费需求计划和预算表格,高校项目建设部门依据绩效目标,在合理预测必要支出的基础上,对所有预期专项建设收支进行归集和细化,将预算建议数报高校财务部门。其次,高校财务部门结合资源调配能力,经过综合计算和全面平衡,编制出初步预算方案,经必要审核程序后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再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高校财务部门在项目建设部门进行预算调整的基础上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正,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最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批复,高校财务部门结合资金管理需要对专项经费进行预算分配,即可公布执行。

(二)强化专项资金绩效跟踪管理

绩效跟踪发挥专项资金绩效监督和控制作用,是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围绕已确定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通过定期或动态采集专项资金管理信息、项目管理信息,对绩效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如图2所示)。以事中评价为纽带,把绩效目标的设置与绩效目标的实现连接起来,及时、客观、系统地反映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和实现程度,与项目建设部门进行持续沟通,以跟踪目标来监督管理过程,及时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整改,引导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的实现。

专项资金绩效跟踪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绩效目标实现进度。重点跟踪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率、政府采购资金完成率、项目建设进度,以及项目预期产出、效益的实现程度。二是绩效目标保障情况。重点跟踪专项建设运行机制的完整性,包括项目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以及评估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包括决策分析、财务与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制度落实情况。三是绩效目标偏差情况。重点跟踪绩效目标值与评估值之间的偏差程度、性质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预期后果、责任归属。四是绩效目标纠偏情况。重点跟踪纠偏责任落实情况。

(三)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发挥专项资金绩效诊断的重要作用,也是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高校应依据对绩效目标细化量化而形成的绩效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专项资金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图3所示)。除了上级主管部门评价外,高校也可自行评价或者委托第三方评价。

实施评价时,绩效评价受托方应按照定性指标可衡量、定量指标应量化的要求,根据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的原则,依据评价项目特点和评价工作需要,参考绩效目标评审和绩效跟踪的情况,在绩效评价三级指标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逐级分解和细化,建立起符合高校特性、项目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项目效益指标为例,该二级指标下可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影响力、满意度五个三级指标。由于专项建设的类型千差万别,项目效益难以直接测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将每一个三级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德尔菲法以匿名方式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的反馈修正,使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即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同一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多因素决策制定中的不精确和不确定问题。运用德尔菲法,通过若干轮专家遴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影响力、满意度五个指标均被细化为若干可以量化的明细指标I11~I1a、I21~I2b、I31~I3c、I41~I4d、I51~I5e。项目绩效指标的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在项目效益明细指标遴选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对各项指标两两打分,区别主次轻重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可计算得出各项明细指标的权重,方法如下:

步骤1:建立各层次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例如第二层次的5个指标,两两比较后采用1―9分制标度,将任意两个指标的相对轻重定量化。

项目效益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a11 a12 a13 a14 a15a21 a22 a23 a24 a25a31 a32 a33 a34 a35a41 a42 a43 a44 a45a51 a52 a53 a54 a55(aij为专家打分值)

步骤2:对第二层次的1个指标比较判断矩阵和第三层次的5个指标比较判断矩阵分别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CI为矩阵特征值,RI为同阶一致性指标)

步骤3:将第二层次每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与第三层次每个指标两两相乘,即可得出第三层次每个指标在总目标中的权重。

在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的基础上,绩效评价受托方可根据专项建设的具体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落脚点,体现了PDCA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处理措施包括结果反馈、问题整改、信息公开、优化管理。具体来说,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后,绩效评价受托方应及时向项目管理和建设相关各方报告评价的依据、过程和初步结论,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分析修正绩效评价初步结论,并将正式结论反馈给高校,作为专项资金管理整改的依据。高校应根据正式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论,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分析研究改进措施,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高校还应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及时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整改方案进行公开,方便各方监督。高校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相结合的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优化决策机制、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高水平的绩效来源于高质量的管理。PDCA理论是管理学领域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能够有效地将绩效管理与质量管理相融合,不断挑战组织或项目管理的更高目标。PDCA理论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就是坚持绩效为核心,质量是关键,始终将绩效目标摆在专项资金管理的核心位置并贯穿于全过程管理,致力于提高管理活动的质量,通过设定绩效目标、预算管理、绩效追踪、考核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一系列高质量的绩效管理活动,有效保障资金绩效达成预期目标。其自身所具备的纠偏机制也能在过程中防止绩效偏离目标。PDCA理论对于完善高校绩效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J].会计之友,2012(7):110-115.

[2] BRUMBRACH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M].London:The Cronwell Press,1988:15.

[3] 杨杰,方俐洛,凌文铨.绩效评价的若干问题[J].应用心理学,2000(2):44-47.

[4]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ISO9000:2005.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6.01.186

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遴选确定了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分三批开展项目建设工作。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由中央、地方和项目院校共同承担,同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规范合理使用。作为项目建设院校只有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才能保证骨干高职院校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

1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的特点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是项目院校为完成财政部、教育部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建设任务,实现预期建设目标的专用资金,有建设时间的限制和专门的管理和验收要求,具有以下的特点。

1.1 资金来源多元性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行业企业投入和院校自筹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一次确定、三年到位,逐年考核,适时调整;按照建设方案要求,地方财政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项目建设资金;行业企业投入资金主要是与项目建设院校有深度合作关系的行业企业投入的现金或设备;院校自筹资金是院校自有资金(如对外培训收入、学杂费收入等)。

1.2 资金用途和范围指定性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重点专业群及其他方面。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部分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总额的50%;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部分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总额的 15%,其中1/3可用于聘用兼职教师。地方财政和项目院校必须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用于聘用兼职教师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中央专项资金。

1.3 资金投入数额较大性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从启动到教育部、财政部最后验收,时间超过3年,每所建设院校投入的总资金(含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行业企业投入和院校自筹资金)最少的在5000万元左右,最多的已经超过1个亿。

1.4 资金核算独立性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支付,纳入项目建设院校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并设置单独账簿进行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项目建设院校负责对资金投向及年度资金调度安排,专项资金当年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前期申报方案和任务书时,有些院校项目由于论证不够充分细致,统筹规划不够全面科学,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往往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使用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项目绩效目标考核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项目预算不够科学合理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主要是从改革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中进行遴选。各个院校在申报骨干校项目建设方案时,比较注重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对项目大项从建设内容和资金来源都进行总体较为合理的安排,为了项目能够申报成功,项目总体预算都做得很“漂亮”,项目资金来源既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又有行企投入和院校自筹资金,有的院校将行企投入和院校自筹资金预算做得很大,这样显得项目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但是项目一旦获批,为后期项目建设筹措资金带来较大的困难。从具体子项目预算来看,有些项目预算不够精细,缺少可靠的依据和合理的预算方法,只凭以往经验进行估算,既没有财务数据作依据,也没有经过行企专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不够充分。项目预算不科学,导致资金执行时,有些项目资金结余较多,需要想办法把钱花出去,有些项目资金预算不足,难以完成建设任务,只能挤占其他子项目资金。

2.2 项目资金支出不够规范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后,从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申报到获批,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时间,有的甚至近1年时间,这样无形中就缩短了建设周期,有些院校不敢贸然进行项目前期建设,造成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少,后期投入多,甚至可能出现突击花钱现象。由于建设期相对缩短,这样就可能发生有些实验实训设备购置方案还没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或者实际情况与当初项目申报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为了验收时符合资金执行进度要求,而购置了大量性能指标不符合实验与实训需要的设备和仪器,导致资金严重浪费。另外如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软性”支出,花钱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当初项目预算时不够合理,预算指标过大,就有可能出现将项目之外的日常经费开支用在项目上报销。更有甚者,会用一些虚假的合法票据来套取项目资金。

2.3 资金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资金金额较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项目资金需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尽管每所项目建设院校都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制定各院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预算、支出和决算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但是有些院校没有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这样在实际执行中不便于操作,容易出现资金监管不到位。骨干校项目建设预算执行时,有些院校财务监督更多的只是事中审核,而事前和事后环节的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骨干校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经济事项的真实性主要依靠项目负责人把控,财务审核往往只能进行合法性审核,而对真实性难以认定,这样容易出现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此外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相对弱化,不能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事后审计多,事前、事中审计少,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全程监督控制作用。

2.4 资金绩效考核不够到位

从总体上讲,通过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各项目建设院校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均会取得不同程度的建设成效。但是由于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来源多元性,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较难量化,缺乏完整健全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难以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对项目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难以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3 加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3.1 充分调研论证,细化项目预算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很强,必须做好前期统筹规划工作,完善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决策机制,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效益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合理安排资金预算,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院校首先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制定和重点规划项目指南;其次组织重点规划项目的专家评审和遴选工作,确定重点规划项目建设计划;最后根据教育部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安排专项资金年度计划,科学编制项目建设年度预算,确定各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和额度,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骨干校项目建设具体组织实施时,应以建设任务书的验收要点为依据对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分类核算和管理,确定所有末级子项目建设任务,并按资金来源制定四级编码方案,确保各子项目建设资金支出的唯一性。每个项目组要按月上报各子项目月度支出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各子项目的预算整体规划学院总支出预算,合理有效的安排资金。

3.2 严格审批程序,规范经费支出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资金实行项目负责制,分项管理,责任到人,对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应当符合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保证资金的使用计划经过详细论证,并经骨干校项目建设办公室批准后才能执行。为严格区分日常经费和专项资金支出,项目院校应制作项目资金专用审批单、借款单和报销单,项目资金使用实行自下而上的逐级审批制度。财务部门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项目资金的审核,确保专项资金规范合理使用。对骨干校项目建设资金应建立单独账套,实行专账管理。在专账中,按照子项目建设内容设置明细账核算建设期间发生的各项支出,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通过专用账套中设置的预算预警功能,随时掌握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和使用情况。

3.3 完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监督

为加强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项目院校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规,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制订骨干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完善项目院校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采购工作与招标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使项目建设有章可循,做到资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项目院校应成立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经费专项组,全面负责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和年度执行计划的制定,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关键点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到事前评审、事中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4 加强绩效评价,提高管理水平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是对资金支出与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衡量,是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的预算支出管理方式。做好绩效评价首先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要考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方面因素,绩效指标的设定应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通用和专用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是要建立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确定要以各部门、各类项目的历史数据作为测算基本依据,同时考虑同类部门的支出水平,测算出能够反映同类资金使用状况和效益状况的整体水平,作为标准值来衡量资金支出的效益;最后是要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项目院校要研究和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方向、责任人的业绩考核等方面挂钩,真正做到对资金使用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考核机制,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既定的项目建设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篇(11)

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在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中安排的专门用于高校的房屋修缮、仪器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的资金。财政部、教育部自2006年起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设立专项,用于改善中央直属高校的办学条件,并视财政状况逐年加大投入。《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对项目支出体系进行了整合,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改革后的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经费在现行基础上增加了附属中小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及中央高校发展长效机制补助经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及附属中小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一、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对高校发展的意义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

具有涉及学校多,资金数额大,项目数量较多的特点。专项资金投入以来,解决了高校发展的实际困难,弥补了高校建设资金的不足,改善了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的基础条件,对高校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持续的支撑保障作用,成效显著。通过项目的实施,陈旧的教学设施得到升级换代,落后的实验室设备得到更新改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以应用,危旧房屋得到修缮维护,从而为高校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管理机制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主要根据办学条件等因素分配,实行项目管理方式。为落实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教育部要求从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起,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需要编制三年支出计划,并建立项目库,统一在网上进行申报,实行项目的滚动管理。凡是没有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允许安排预算。目前,各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从项目立项论证、立项评估、申报流程、申报文本格式等都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年中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委托中介机构和专家组对高校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将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预算项目库管理。年底高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报送“二上”细化项目,单个项目的申报上限不得超过评审金额,下一年度待财政部批准后下达二下预算批复。

三、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较其他类别的专项在管理流程上更加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政策上的缺失。

1.项目申报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

教育部要求编制三年支出计划,高校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缺乏长远规划,只着重于眼前的情况,容易导致短期行为,造成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与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不相适应。最后导致资金安排不合理,没有解决学校的重点、难点问题。有些项目由于受时限、管理能力及人为因素影响,前期缺乏可行性研究,缺少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步骤和手段,盲目上马给项目实施增加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造成人力和财力的双重浪费。

2.项目预算编制较粗糙

一般高校都是由各项目申报部门负责编制专项资金的预算,由于编制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项目的前期准备不充分,缺少必要的市场研究,有些部门填报的预算过于简单粗糙,对于项目的立项依据及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等没有展开具体说明,在制定项目绩效目标时,指标选择不恰当或者预期的指标值不合理,在项目进行绩效考核时不具有衡量价值。有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一味考虑要多申请资金,没有进行专业的评估,导致预算金额过大,超出了财政承受的范围。预算编制粗放不仅不利于获得财政部门的支持,而且不利于项目的实施和绩效评价。

3.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项目批复后高校由于主客观原因未能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造成专项资金执行缓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建设周期比较长,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的施工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暑假;设备购置项目采购设备数量大,种类繁多,大多数都要通过招标进行采购,从招标到设备验收结算往往要数月时间,如果要采购国外的设备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项目事先没有做好规划,延误了启动时间,加之高校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或者部门之间不能密切配合,极易造成项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

4.在项目执行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虚列支出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项目预算资金要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项目及项目预算执行,但是仍然有高校在资金使用和核算上存在违规现象。部分高校由于项目预算执行不好,到期未能完成预期的目标,为了降低结转结余资金总额,未经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擅自挪用项目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年终突击花钱。有的高校为了专项资金不被收回,在工程和固定资产未进行验收的情况下就提前支付资金,对国家财政资金造成巨大风险。还有的高校在年底把专项资金往来挂账虚列支出,待转年再安排使用,存在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高校对预算的刚性约束力认识不足,违规成本低导致思想上不重视。

5.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更没有相应的绩效考评办法,在项目实施时造成无章可循,随意性强,管理不规范、不精细,不科学。按照规定,项目完工后,项目预算指标有结余的,经财政部批准可留归高校用于其他修购项目。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时限规定,造成同一高校有的项目通过招标节约下的资金只能上交财政,而有的项目由于不可预见原因超出预算,形成资金缺口,不得不用自筹经费弥补。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项目的实施,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无法调动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四、加强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从实施效果来看,符合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努力去解决。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发挥其最大效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前期论证工作,科学立项在申报项

目前,一定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认真做好立项论证工作,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实验室设备购置项目,往往金额很大,涉及多个教学中心及平台实验室,必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保证所选设备的必要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同时兼顾共享性,避免重复性申报。由于要编制三年滚动预算,这就更加考验管理者对学校未来整体发展的把控和判断能力。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好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高校在项目的选择和排序上要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有的办学条件的状况、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工作重点,以确保项目是学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细化预算,重视预算编制

合理的要求,详实的预算是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的基本条件。项目的实施方案必须考虑到实际的执行能力,项目得到批复后要按照方案中预定的阶段要求组织项目实施。支出预算要尽可能地接近实际需求,对需要购置设备的选型、价格、数量等内容要如实填报;对工程造价的申报应该遵循市场价格和相关规范,选择适合的专业机构进行概预算,避免虚报和漏报。在制定项目绩效目标时,要注意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指标值要务实,充分体现项目的成效。总之,预算文本的编制要尽可能的详细,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认真地分析,对每一笔支出都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专家评审时的审减率。

3.加强协调,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各高校要建立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确定牵头部门和项目的负责人。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后勤、资产、基建、财务、招投标、审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各司其责,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齐心协力解决学校的重点问题,避免相互扯皮,导致工期延误。高校适时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对修缮项目进行工程概算和结算审核,增加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环节以及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环节,通过咨询公司审减金额,可以节约部分项目建设资金,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队伍,并聘请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财务部门每月要编制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表,并报告给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4.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建立奖惩机制

高校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对于招投标的过程,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项目的增减变化及验收结算等重要环节都要由专业人员和内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程序及信息的公正公开,防止暗箱操作,滋生腐败。财政部应继续组织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检查和绩效考核,并扩大考核学校的范围,适当延长检查时间,有助于发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并且有助于全面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出现违规行为和项目执行不力的高校减少资金支持并进行通报。这样做既是预算改革的需要,也能起到威慑作用,对项目实施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进一步转化为高校提升预算执行管理水平的内生动力。

5.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

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细化国家对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的有关规定,建立绩效考评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与此同时,在项目管理、招投标、采购、工程验收等环节也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避免无章可循的问题。财政应该适当放宽对于年底有结余的项目资金收回政策,建立当年预算内部调整机制。由于项目的评审和具体实施相隔时间较长,市场价格难免有所变化,加上招标环节对最终成交金额影响也较大,项目批复的金额很难与实际支出保持一致。建议对规定限额内的结余高校具有自,可以向主管部门备案调整用于当年已批复的其他项目;对超过规定限额的结余经过审批程序调整到已通过评审的同类专项,并规定申请调整的时限,形成常态化的管理。这样做既可以消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又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避免高校年底突击花钱,虚列支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振.高校修购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4(6):1-8.

[2]田广.高校修购专项工作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