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8 19:15:21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1)

高中《美术鉴赏》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文化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和相关技能的介绍,属于理论课。以往的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模式单调呆板,很多美术教师感慨,鉴赏课难,难于上青天。自从有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图片、文本、视频录像等资源进行编辑处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入多媒体的优势分析

(一)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

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绘画的艺术语言是指为形象地揭示绘画的内容而使用的造型手段和艺术手法的总和,它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韵律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形体与结构、透视与空间、明暗与光影、色彩与色调、肌理与质感。所有的精彩与经典都是无法直接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得清楚的,必须通过视觉感官和内心体验来完成鉴赏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精彩与经典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品味绘画的艺术语言。

(二)将听觉艺术引入美术课堂

多媒体教学除了视觉上的优势外,它还能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受,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三)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驰骋于古今中外,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立体欣赏

在进行建筑欣赏时,教科书上的照片不能进行立体的欣赏,难以满足建筑欣赏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欣赏到高质量的三维互动全景数字的建筑照片,全方位地欣赏到建筑的内部、外部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美,达到身临其境的欣赏效果。欣赏建筑艺术,我们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不同角度地旋转起来,让学生欣赏到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入多媒体的创新与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能充分利用其灵活多样、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可视可感的审美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愉快地学习,轻松地领悟。如在《陶瓷、青铜器艺术》这些课中,我就通过网络资源把博物馆直接搬进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去河南博物院、世博会、秦始皇博物馆观光旅游,身临其境,亲自感受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师可以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图像、音像的编辑播放都紧扣学习主题,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重点问题进行,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授《商周青铜器艺术》时,要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变化,重点欣赏商代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感受商代青铜器纹饰的狰狞美,以及商代的鬼神观念和礼仪等级意识。我就上网收集一些清晰度高的青铜器图片,进行编辑剪接、局部放大等,再设计成根据图片辨别礼仪等级题,将局部放大的商代青铜器纹样组合,了解纹样的设计原理,再让学生进行局部纹样的临摹或创作“兽首组合”以及“兽首含人头”。以及结合央视的《鉴宝》栏目剪辑播放有关“青铜器”的“鉴宝”,让学生也参与到几张青铜器图片的“鉴宝”活动,我们的美术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小组间人人争着参与,发表个人见解,总有理由说出“青铜器”体现的历史、政治、美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的教师就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课堂一改过去教师一言堂,学生睡觉课的老大难问题。

(三)体验文化,激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精心组织好教学,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从而体验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建立并完善“独立人格”的人文素养。如在《民间美术》一课中,观看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学习一些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是民间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将收集的泥塑的录像剪辑加工,通过播放,向学生展现我国民间泥塑文化艺术,有时呈现北方泥人张的作品,有时呈现南方惠山泥人的作品,有时将作品定格,有时将作品局部放大,有时反复播放不同时期的泥人作品,有时还把工艺大师的捏塑过程来个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了解了泥塑的悠久历史也为民族文化感到骄傲。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2)

The Analysis and search of Architectural art Charm

Lou Shi-feng

( Pingdingshan City Planning Bureau Planning Center, Pingdingshan,henna 467000 )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建筑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艺术欣赏者刻意探寻的秘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2.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

建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就必须把它置放在整个建筑艺术活动的审美调节机制之下来考察、研究建筑艺术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建筑艺术魅力只是建筑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中介,它不是建筑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审美系统复杂运动的产物。

2.1建筑艺术魅力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动态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艺术魅力是建筑作品的美感动力系统,它产生于美的整体性,每个建筑作品的魅力都是一个系统,要揭示一个建筑作品的魅力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它的系统结构。多因性是指构成建筑作品魅力的美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动态性是指艺术魅力表现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环境的作用下辨证运动的过程,它是动态发展着的。建筑艺术魅力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要弄清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系统结构。

2.2建筑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建筑作品的再现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构成了这个结构的三个方面。这个三维结构在运动中产生出三种不同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表现为三种审美形态,即由建筑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愉悦性因素、由建筑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认知性因素和由建筑作品的情感性所产生的感染性因素,这就是建筑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建筑艺术的魅力,就是建筑作品审美形态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体系所激发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

2.3我们把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界定为美感效应,就是说,艺术魅力并不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人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关系的产物,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它是发生学的概念。因此,分析与探寻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不能仅仅到建筑作品中去寻找,而应该在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寻求解释。同时也必须借助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它的多因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对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

3.1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一方面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建筑艺术魅力是建筑审美主客体辨证运动的动态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寻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素质与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我们首先应对引起美感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静态的分析。

3.2艺术形象是建筑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建筑形象的魅力。建筑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作品产生美感效应的四个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处在艺术美的整体结构之中,是建筑作品产生魅力的内在根据。

3.2.1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审美素质,是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的统一。它由细节的具体性、特征的鲜明性、内容的逻辑性、关系的整合性和价值的协调性五个因素构成,是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的综合。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知觉功能,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如临其境的幻觉,从而激发出再认。

3.2.2新颖性。

审美感受的独特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建筑作品的基本要求。形象的个别性、变化性和表现的独创性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新颖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激活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了涉新猎异的满足感。

3.2.3动情性。

情感的深沉、情感的丰富、情感的辩证、情感的凝聚和情景的交融是动情性原则的五个具体要求,它构成了建筑作品的动情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情感的动力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情感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由自主的情感陶醉,因而建筑作品具有感染力,激发出欣赏者的移情。

3.2.4蕴籍性。

蕴籍性指的是建筑作品生活内涵表现的基本原则。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特征,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理解因素,使得艺术形象的认识性因素与欣赏者的审美理解的功能相契合,从而获得回味的。

以上所说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艺术作品的四种基本的审美素质,它们的复杂综合正是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据或产生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作品的信息状态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状态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审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当然,这种联系在建筑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形态是极其复杂的,故必须在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中才能看得清楚。

4.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

4.1建筑艺术欣赏活动包含着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心灵化的过程,一是欣赏者审美能力外化的过程。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契合之后产生的,因此建筑艺术的魅力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发生的,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美感结构的复演,而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

4.2建筑艺术魅力生成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二是欣赏者的个人条件;三是欣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魅力的产生就是这三种动因获得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魅力的发生,是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伦理道德结构等)与欣赏者的心理组织功能(包括对刺激的同化和异化机能)共同对建筑艺术美的信息系统在审美场(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欣赏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心理组织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美感效应。从以上艺术魅力生成的心理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魅力形成的过程在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进行;二、心理组织功能和心理文化结构始终成相辅相成;三、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起主导作用。

4.3心理的层次之外,历史的层次也不容忽视,建筑艺术魅力的生成是人类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伟大成果。从宏观角度看,人类审美的总体实践逐步赋予了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直觉力;从微观角度看,欣赏者个体的每一次欣赏实践都能够发展和完善他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艺术魅力的形成,就是在历史的积淀和心理的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图式对建筑作品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是一种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

5.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

5.1建筑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超意识形态的抽象形式,即符号。作为建筑师创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观念性的,独特的;作为欣赏者欣赏的起点,它又是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媒介,可以成为被不同的欣赏者共同用来寄托情怀的抽象形式,具有符号性的特征。

5.2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概念逻辑的告知、艺术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三个层次来分别传达它的语义信息、形象信息和形式信息的。概念逻辑的告知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两个层次的信息传达都畅通无阻,不需要中介,而艺术形象的象征这个层次的信息传达却需要借助形象体系这个中介来进行。一方面建筑师用形象符号系统作为外壳包裹着观念内容;另一方面欣赏者为了超越形象符号系统的不确定性,又把它作为生发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外壳,即表现的媒介。正应为这样,建筑作品才具有了观念性和符号性统一的两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建筑作品必须首先过度成为激发欣赏者展开经验联想和情感表现的符号,欣赏者借助于这种符号的媒介重新创造一个渗透着欣赏者自己的观念内容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性能够使作品超越自身观念内容的个体性局限,普遍激起欣赏者群体进行经验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建筑作品成为欣赏者个体经验与情感的异质同构的象征。因为是异质同构,故不求经验和情感的完全契合,只求结构特征相似,所以同一作品可以与不同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建立起感情的联系,从而产生普遍和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并非来自建筑作品自身的某种客观属性,而是来自艺术欣赏中的象征表现运动,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社会性的象征功能。

5.3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艺术启示力,即具有超越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而指向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容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它能过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建筑艺术欣赏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艺术启示力。

6.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

6.1建筑艺术的审美结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一是建筑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所唤起的深层意象;二是建筑作品的意象所指示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生活内容和建筑师个人主观的理解评价;三是建筑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即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的象征意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架构起了建筑作品的哲理和诗情,其基本性质是建筑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依托是建筑作品个性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其表现形态则是从建筑作品个性特征中抽象出来,能够超越建筑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暗示性的象征意蕴。它是建筑作品触发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媒介,是建筑艺术启示力的源泉, 是建筑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基因。

6.2建筑艺术的三个审美层次,决定了建筑作品欣赏必须按照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和建筑形象的感受、对建筑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建筑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进行。真正意义的建筑艺术欣赏,必须深入到建筑作品所涵括的象征意蕴之中。因此,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就必须运用新的方法论原则,即“远观”、“圆识”和“静悟”。

6.2.1 所谓“远观”,就是把建筑作品中复杂的多样性还原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考察其内容、情绪是否展露得有序、和谐与完美。

6.2.2 所谓“圆识”,就是多侧面、多角度、调动各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建筑作品的内容。

6.2.3 所谓“静悟”,就是在欣赏中全神贯注,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入艺术形象之中,进行超实用的观赏,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经验,在凝神观照中进行心灵的象征表现活动,从而对建筑作品内容达到超出表象的理解,彻悟出深刻意蕴。

7.结语

建筑艺术的魅力是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话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物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美感效应,它所涵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因此,对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也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漫长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建筑师为此而付出艰辛和不懈的努力。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3)

人类的学习历史和认知规律告诉我们,综合认知是知识传承的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虽然音乐有自己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来自于对某些音乐课题的研究和创造中。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应积极寻找音乐与姊妹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通过对跨学科的研究,以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体验音乐的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舞蹈

古人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对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来说,音乐与舞蹈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共同肩负着表现主题内容的使命。正如当代舞蹈家吴晓邦所认为的那样:“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①音乐属于听觉范畴,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凸显主题,有声无形。舞蹈属于视觉范畴,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有形无声。音乐与舞蹈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要求它们必须站在统一的战线,共同战斗。此外,音乐和舞蹈还有很多互通性。如,在节奏上。音乐是靠节奏来构成整体韵律的,舞蹈靠节奏来表现情感的。舞蹈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不仅能够触动人的心弦,更有助于丰满舞蹈形象;在抒情作用上。音乐与舞蹈都具备长于抒情的特性,这也是它们之所以能够被人们用来表现情感的重要原因。

以乐助舞,以舞现乐,两者相兼相容,更有利于学生体味音乐的真谛。以音乐剧《妈妈咪呀》为例,它的首次演出就打破了伦敦票房记录,伦敦交通更为之瘫痪。截止到2010年该音乐剧已经巡演全球240座城市,从美国拉斯维加斯到汉城东京,创下了一个有一个票房奇迹。笔者认为,《妈妈咪呀》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除了它因为包含了《妈妈咪呀(Mamma Mia)》、《舞蹈皇后(Dancing Queen)》、《胜者为王(The Winner Takes It All)》、《钱、钱、钱(Money, Money, Money)》以及《给我一个机会(Take A Chance on Me)》等22首超级乐团ABBA乐队脍炙人口的经典金曲外,活力四射的舞蹈也是它成功的基石。观看过该剧的人一定深有体会,随着音乐的旋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站起来,挥动四肢,随歌而舞。因此,在欣赏这部音乐剧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座位,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通过具体的舞蹈动作来感受音乐。另外,我们可以先把音乐和舞蹈分离开,听音乐就是听音乐,看舞蹈表演就是看舞蹈表演。之后再把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展现给学生,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内涵。

二、美术

音乐的某些外部形态和美术有一定的对应性。如,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曲式与美术作品中的构图;音乐中的旋律与美术中得线条等等。在色彩方面音乐与美术更是有着惊人的对应性。有研究表明,音乐创作的过程就是声音与色彩的发展变化过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艾认为,音乐中的7个高音,与美术作品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7种颜色有着惊人的对应性。法国作曲家梅西安更是说过:“要理解我的音乐中的音色和声及声音的组合,你就必须热爱色彩,对色彩敏感,懂得音乐和色彩的联系。”由此可见,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座相互融合的桥梁,在这座桥上,你可以聆听音乐的同时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应情应景的水墨画,亦可以在看一幅画的时候耳边荡漾着动人的旋律。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过:“音乐常赋予我一些伟大的思想,当我听音乐时,我非常想画画。”②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准备上画笔,水彩,把用耳朵听到的旋律用笔来写实。如,欣赏《渔舟唱晚》着手古筝独奏曲时,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在夕阳西下,晚霞斑斓,片片白帆缓缓移动,渔民们纷纷归航,收获的喜悦让让他们放声歌唱……从而使音乐欣赏不再仅停滞于听觉的满足,而是听觉、视觉、触觉三者相溶的境界。

在欣赏莫斯科雅阔夫创作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先让学生观赏俄国著名画家伊里亚·叶非莫维奇·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因为,直接的视觉冲击有利于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深度的感官刺激,引发他们的“感同身受”。音乐的开头,微弱的号子声、叹息声仿佛来自远方,慢慢的油画中的伏尔加河纤夫们拖着瘦骨嶙峋的身躯缓缓走来,吃力地拉着满载着物品的大船,背负着青天,面向着大地,受尽了欺凌和屈辱。随后音乐的力度达到了最高音,这时船夫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追求光明的愿望就跃然“画”上。

另外,我国很多的民乐都是依据古代的古墓石刻或者壁画等美术作品为蓝本,如,《飞天》、《蜀宫夜宴》、《观花山壁画有感》等。在欣赏这类音乐作品时,可以先让学生观摩相应的蓝本,借此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内涵。

三、建筑

建筑界有一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凝固的音乐,音乐——流动的建筑,审视这两种艺术,我们会发现在它们的身上都能看到对方的影子。“我们在音乐里所得到的感受和我们在凝视建筑形式的相互作用时所得到的感受完全同”。③

概况来说,音乐与建筑有几个突出的相关性:一、节奏感和韵律感。西方美学的奠基人柏拉图(Plato)认为“黄金分割”的悦目比例与音乐节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旋律是通过节拍与旋律的变换组合来实现,建筑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则来自建筑形体的变化引发的视觉刺激,进而激发人在心理上的美感想象。二、欣赏的层次性。人们对音乐美和建筑美的欣赏都要经历从知觉欣赏到情感欣赏再到理性化欣赏的过程。在知觉欣赏上,音乐通过节奏、音高和音色来激起人们的知觉认知。建筑通过空间体型的变化与材料的色与质的变化来触动人的知觉。在情感欣赏上,音乐与建筑都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如,音乐大多用不同的调性、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的质感和节奏的徐疾来表达感情,比较抽象。而建筑的表情法有具体和抽象之分,且以抽象为主。理性欣赏上,人们可以用音乐的眼光去欣赏建筑,也可以用建筑的眼光去欣赏音乐。黑格尔在阐述音乐与建筑的联系时说:“在可归到数量及其凭知解力去认识的外在定性这一点上,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象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与结构上”。④

这些音乐与建筑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以建筑的视角去感受音乐,用音乐的旋律去诠释建筑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在具体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又该怎样建筑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呢,事实上这很简单,建筑与音乐的融合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巴洛克一词说起,“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意为不圆的珍珠,是珠宝商人对蹩脚货的鄙称,是18世纪文艺理论家借来嘲笑17世纪建筑风格的词。在他们看来——上一辈人所喜爱的建筑模式——如意大利许多教堂的大圆顶——充其量只不过是个不圆的洋葱头而已。后来的学者们沿用了这个诨名,泛指16-18世纪这段时期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⑤也可以从大家都很熟悉的故宫说起,故宫的整个院落布局俨然就是一首内容丰富的交响曲,如,交错纵横的院落,体现音乐作品惯有的前奏、渐强、高潮和收尾;大小不一的殿宇,展现了红花与绿叶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天坛回音壁与三音石更是音乐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以回音壁为例,外来音律能够通过它内层墙面内弧的传递而回荡,久久不息。倘若站在壁前轻轻吟唱,深沉婉转的和声会随之响起;如若高歌一曲,回音亦会随之高亢激昂。

另外,一些著名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建筑艺术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具体的音乐欣赏中通过建筑来感悟音乐。如,欣赏《少女的祈祷》时,可以先带学生到教堂感受一下,那里神圣、庄严、肃穆的氛围;欣赏舒曼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时,先从哥特式建筑谈起,因为音乐中别致而短促的主题犹若诠释了哥特式的线条。对此,柴可夫斯基曾说:“伟大的音乐家在大教堂绝顶之美的感召下写成的几张谱纸,就能为后代人树立一座刻画人类深刻内心世界的犹如大教堂本身一样的不朽丰碑。”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建筑物去欣赏音乐,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三门峡畅想曲》、《十三陵水库大合唱》《长城随想曲》、《姑苏行》等等,都是具有建筑特点的音乐。

注释:

①吴晓邦:《新舞蹈艺术理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②[法]爱米尔·安托瓦尼·布德尔:《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辽宁:美术出版社,1900年。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4)

高中欣赏课的第一节课十分重要。第一课不给学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学生是绝对不会重视美术欣赏课的,那也就谈不上愿意上欣赏课了。因此,我的第一课留给学生的不是“读书课”“看图课”,而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课。为此,我围绕四个问题:即1.什么是欣赏课?为什么高中要开设欣赏课?2.欣赏课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何好处?3.你了解哪些中外知名的艺术家、画家及其代表作?4.二十一世纪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何新的发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第四个问题时,同学们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的世纪、艺术的世纪,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别能力是绝对不能适应的。因为生活离不开艺术,如衣――有服饰艺术,食――有烹饪艺术,住――有建筑艺术,行――有仪表美等。当然,我们将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必须掌握一些艺术常识,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学会美化自己的生活。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我强调学习历史、地理、语文时经常碰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如果在欣赏课中学好有关知识,对学好其他课程一定会大有益处。例如,一幅画的历史背景涉及历史、地理等许多知识。一幅名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时代。学会欣赏,学会观察,对写作中描写人物、景色,提高观察和想象能力大有益处。同学们认识到欣赏课不能片面理解为趣味课和消磨时间的课,而是知识性强、应用面广、实用性强的课,它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建筑、雕塑、工艺、绘画诸方面的知识,及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评价。我还讲一些名人轶事,吸引学生,为今后的美术教学奠定基础。

二、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的成功,要靠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为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上。只有熟练掌握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居高临下,驾驭课堂,才能精讲精练,增加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比如,讲解中国宏伟的宫殿建筑时,将它和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进行串联讲解,首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仔细阅读这两节内容,找出东西方建筑在指导思想、建筑时间、地点、基本格局及显著特征的不同点,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东西方建筑艺术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再介绍几幅彩色建筑图片(幻灯),加深学生的理解。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高耸挺拔、轻盈灵巧、构造美观,内部空间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觉得生动活泼,培养了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三、引导欣赏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03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长期以来,学校美术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技巧技能的考查评价,忽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还应从鉴赏中寻找,下面的方法步骤就是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力的。

一、学会观察细节

美术是视觉艺术,人们通过观看去感悟其艺术形象的美和内涵。因此,首先应引导学生深入仔细地观赏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探索艺术形象所引申的画外画、弦外音。在观赏过程中使学生和美术作品里的艺术语言产生互动和共鸣,调动学生再创造的积极性。

以欣赏《梵高自画像》为例:当梵高的自画像在屏幕出现时,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位知名画家的形象,教师要求仔细观察人物长相特征以及表现手法和人物的内心表现,但此时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个时候将学生引入第二个程序――学生提问题。

二、注意问答结合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首先问:学生在梵高的自画像上看到了什么?(外表)一位学生很得意地对梵高自画像的表象评论一番,颜色丰富明显,形象稍带夸张,耳朵上缠着纱布。接着问:自画像里面有画家表达的寓意,能看出画家的内心活动吗?(内在)由于学生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思想感情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出每个细节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明:梵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曾经当过牧师,把自己的东西分给贫困的矿工,但是他的这个行为却被当时的社会所排斥,他的同事认为他给基督丢脸而调动了他的工作。后来因为创作观念的不同,跟朋友闹的不愉快,梵高认为没有人理解他,冲动之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在他去世后,他的艺术理念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但在当时却是一味地备受打击和嘲笑。

当学生明确了人物经历的来龙去脉后,应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梵高前期自画像和后期自画像的区别以及心理的变化,体会自画像是如何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

三、善于比较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较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的,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了那些不同的手法去表现。另一种是纵向的展开,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中,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

比如:在欣赏西方建筑时,可以将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放在一起对比,揭示各自的艺术特征及宗教意义。古罗马建筑中对天然混凝土的使用,使其在形制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券拱的跨度增大,穹窿顶、十字拱等新的空间结构形制出现,另外,罗马建筑追求豪华式装饰,并体现一种粗犷而壮丽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坚固、适用和美观的建筑原则。13世纪产生的哥特式教堂有着许多尖塔的建筑,这在形式上与罗马建筑有明显的区别,哥特式教堂能使信徒走进教堂时仰起头来,有接近天堂之感。这样的对比分析就很清晰地揭示了两种建筑艺术的特征和内涵。

在欣赏各种艺术流派美术作品时,学生难以分辨,同样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

例如:把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作品放在一起欣赏,通过比较来揭示各自的特征。欣赏时将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的印象主义作品和法国画家乔治・修拉的新印象主义作品放在一起,从艺术语言、表现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印象主义不注重情节的表现主张对景写生,对光与色格外的关注,表现出新颖的创意;新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原来进一步发展,把纯色分割成点、块排列在画布上,通过人的视觉作用达到和谐。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是一种合乎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本质特征规律的好方法,这样的比较分析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分辨不同艺术流派的特征。

四、讲好故事

美术作品中的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和宗教画常常有一些故事情节,如果这些内容不讲,学生就很难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作品都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在欣赏过程中加入讲故事,把作品的故事情节介绍给学生听,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但是不能单纯地讲故事,应在其中贯穿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教育。比如在讲《最后的晚餐》时,要着力讲犹大的背叛,把真假、善恶、美丑讲透。

五、运用好现代化技术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40-02

一、运用信息技术寻找发现“美”

俗话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聋哑学生由于生理、经历等方面的局限,其生活视野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创作的主题缺少生命力,表达的画面缺乏表现力。信息技术运用于聋校美术教学是实现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要表现“海底世界”这方面的作品时,要求学生想象绘画出丰富的海底世界,大多数聋哑学生从未见过“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很难想象。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去发现海底世界的美?教师可以课前发动学生去收集一些有关海底的图片、录像片,上网去下载一些资料,若有必要,教师也可以积极帮助学生去找寻相关资料,在教学时通过相互展示,使得学生在不出课堂、没有实际经历的情况下,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直接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体验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从而为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源,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海底世界,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学生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参与收集信息,极大地发挥了齐心合力的作用。很多的信息聚集到一起,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合力,并在交流、讨论、筛选、提炼的过程中发现“美”,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美”

所谓“昙花一现”,其实就是说美的事物总是显得那么的短暂。因此,人们总希望能够将美好的东西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身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在教学《京剧脸谱》这课时,笔者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了许多脸谱的图片和有关京剧艺术的起源、发展、现状等知识,如果仅靠让学生简单浏览一下、欣赏一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回去创作时仅凭记忆也不能很好地表现画面。这时,教师如果能教会学生综合几个相关网站,将收集到的图片由学生自己整理筛选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存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中,并由教师统一整理存放,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创作及课后延伸的资料,这样就有助于帮学生抓住美,为学生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学生在静下心来真正创作作品时,就可以随手拈来,有内容可画,有激情可发。

学生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信息这一实践活动的同时,不仅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在抓住美的同时,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材料。在这里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注重了聋哑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欣赏感悟“美”

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需要大量的图片信息资料,而美术教材上的资料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此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如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音像材料等,通过各种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量单一等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有系统性、灵活性。

美术欣赏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后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放入电脑点击播放就行。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教师先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世界,以及优美的节奏,给学生的视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当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多媒体电脑,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状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种手段在中年级的《立体构成》与高年级的《组合形体写生》一课中,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又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指导性的网页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般的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再现信息创造“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社会美、自然美的高度概括,是真、善、美在作品中的有机统一。许多美好的事物总是能让人流连忘返、回味不已。当众多美好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汇入学生的脑海时,如何进行信息再现,把心中的美定格成理想的艺术作品,重塑自己心中的美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学生对大量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对美好生活进行观察,使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的美、艺术的美,进而感悟、思考、体验、创造美。因此,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要将平时所积累大量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发创作思路和创作灵感。多媒体电脑可以将大量图片、录像处理,通过投影仪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欣赏分析。大量丰富而多样的图片、录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美,满足了学生的视觉享受。如教学《螳螂》一课时,笔者将学生寻找、发现、收集、整理的有关螳螂特征的信息、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从造型、色彩、创意上欣赏、分析。有的学生认为螳螂的前足上有很锐利的锯齿,像一把镰刀,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美。于是笔者利用电脑放大螳螂的前足,仔细观察、探索,在创作时画出的螳螂的前足就像钢锯一样,显示出了一种稚拙的美。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最感人的事物用各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或泥塑、或想象画、或拼贴画、或电脑绘画,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才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这里,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共享交流传递“美”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7)

国际会展中心:小试牛刀,奠定模式

1995年,邓鸿亲自操刀设计的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成都沙湾动工的时候。人们纷纷投去疑惑的眼光。当时会展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出手就是14亿,准备做一个以国际化展览为中心的综合性社区,这样大的手笔已经足以令人侧目。何沉在这个展览中心里居然还有一个艺术氛围十足的“加州花园酒店”、一座“金色歌剧院”、一个现代艺术馆和一个大型购物广场,这种破天荒的开发模式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邓鸿一直坚信这种会展。欣赏和生活相融合的新模式必将取得成功,因为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这种信心源自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来自他对欣赏的深刻理解。去美国之前,他当过兵,也摆过地摊,就像他自己所说:“我不过也是700块钱起家,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拨经商的人而已。”这段经历让他对商业经营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他有机会去美国,而在美国的几年历练则让他看到了会展业的广阔前景,也使从小爱画画的他领略到了当代艺术的无穷魅力,毕竟当时国内的当代艺术尚处在起步阶段。回国之后,敏锐的邓鸿发现了国内会展业的巨大空白,但是富有创造力、而且一直对艺术欣赏情有独钟的他显然不会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会展中心,也坚持认为只有独具个性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于是个崭新的概念一将会展、欣赏和生活融为一体,就这样被他付诸实践。

于是有了举办过超过500个博览会的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有了成都现代艺术馆,也有了独具风情的加州花园酒店。在这个酒店里,从餐厅、回廊到房间,到处挂的都是真画,要是你打听,便会吃惊的发现这些不俗的画作居然都出自邓鸿本人之手。问起初衷,他直爽的回答道:“我不愿意在我的酒店里挂复制品,印刷品,因为总是想跟别人不一样,再者我觉得自己的画和自己的建筑比较相配,当然也有些现实的考虑。当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去买那么多画。而我手上也已经积累了七、八百张画,所以就挂出来了。”

在邓鸿创建的这一片天地里,你可以去展览中心参加重量级的展览,可以在酒店里欣赏主人的画,乍,可以去成都现代艺术馆看看各色馆藏,还可以去购物,甚至可以去听听歌剧、看看表演,就这样欣赏着-生活着。

九寨天堂:塑造辉煌,可替代

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会展、欣赏和生活三位一体模式的成功经历。让邓鸿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经营要有规模,大到别人不可复制,它就有商业价值,这是商业的个基本定律,当然建筑也要很特别,要很标新立异。”欣赏成就阅历,阅历升华眼界。有着艺术家情结的邓鸿想要做的是一些有创意、不可复制的事业,而国际展览中心只是一个开端。

1999年,当旅游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他便敏锐的抓住了这一时机。将如画的风景和艺术风情十足的酒店、会议中心融为体。构建了无可替代的九寨天堂。说起九寨天堂的构思,他身为成都人的骄傲感油然而生:“我们四川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九寨,作为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在国内外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就是基于对这种资源的把握,再加上我们在做会议度假方面又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很自然就想到了要做九寨天堂。”

在九寨天堂这个邓鸿花费五年心血精心打造而成的空间里,1万平方米的大堂采用钢拱架全透明玻璃结构,身在其中,窗外的森林和美景仿佛触手可及,一转身,便发现中国当代名家周春芽价逾百万的“桃花”就挂在位子旁边的墙上,似乎只是一件不经意的家居装饰;走进客房,一幅幅黄、绿、黑三种颜色的抽象山水画映入眼帘,自然而写意,稍一打听便发现这些也都是出自邓鸿之手:若再花几天工夫逛逛九寨沟、神仙池、白河川、黄河九曲第一湾和若尔盖大草原,方圆3.2万平方公里的“天堂”以让人心醉神迷。

无怪乎“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颁奖典礼”仪式上,九寨天堂一举捧走“年度创意酒店”奖,并获得了“比英国的‘伊甸园’更像

个不留人工痕迹的东方伊甸园,比马来西亚云顶更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这样的赞美。中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大到超乎想象的规模、标新立异的设计……这座无可替代的建筑就此成为了邓鸿最辉煌的一张名片。

天府靳城:规划生活,扩属欣赏

“我希望客人能在寻常生活中享受到艺术带来的点滴感动。而不是把画买来,锁到仓库里。”邓鸿如是解释自己在国际会展中心和九寨天堂都大量放置画作的想法。事实上从一开始,邓鸿就致力于传递这种欣赏的态度,也相信自己“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态度。”阅尽千帆赏更真,现在他希望借助建筑和设计实现自己的梦想,将欣赏带入更多成都人的生活。于是有了包括歌剧院及艺术馆和成都海洋乐园在内的天府新城。

建设中的歌剧院及艺术馆由英国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整座建筑将坐落在巨大的人造水面上,设有歌剧院、表演厅、电影院、音乐厅、国际会议中心、画廊、商业区等,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可以在浓重的艺术氛围中购物、参加会议。而规模空前的成都海洋乐园则由人造海洋、风情海岸、汤池、漂流、海边小镇客房等组成,让远离海洋的成都人、也让来这里游玩的人们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情,将欣赏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8)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9)

接受了上帝的检验

1915年,赖特接受了日本的邀请,为东京设计了著名的帝国饭店(1915年-1922年)。为设计这座饭店,赖特在日本居住了五年,并且于1918年访问了中国。在访问中国期间,他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启发。他常常引用老子“道法自然”、“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从而影响到他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

东京帝国饭店是个层数不高的豪华饭馆,平面大体为H形,有许多内部庭院。建筑是砖砌墙面,使用了大量的石刻装饰,使整个建筑看上去显得复杂而热闹。饭店建筑糅合了西方和日本风格,在装饰图案中又夹杂着墨西哥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这样以来,使建筑物带有浓烈的混搭风格。而饭店整体的“和风”式样,反映出赖特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以及他的有机建筑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帝国饭店的抗震措施。日本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赖特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当中,从轻型屋顶到混凝土灌注浅而密的桩基,乃至管弯接,都独具匠心。连庭院中的水池也考虑到可以兼作消防水源之用。似乎是上帝专门要检验赖特的作品,在饭店落成的第二年,即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东京大地震。当时周围大批房屋坍塌,而帝国饭店却经住了考验,并在火海中成为一个安全岛。帝国饭店以经受住1923年东京大地震的考验而闻名于世,也使赖特本人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流水别墅:建筑与自然的奏鸣曲

在赖特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他推向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宝座的是流水别墅(1934年-1936年)。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熊溪河畔的别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百年世界名建筑中排列首位,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杰作之一。

匹兹堡百货公司的考夫曼老板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买下了熊溪附近一块300英亩的土地。他想在此建一幢度假别墅,通过在赖特建筑事务所学习的儿子,他找到了赖特。赖特在仔细考察了这里的溪流、树木、石壁、巨石和草木之后,凭借着对建筑艺术的敏感,他认为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于是欣然接受了设计邀请。熊溪水流湍急,落差有四百多米。就在熊溪海拔395米处,赖特打算在此利用溪水六米落差形成的跌水来设计一座别墅。

经过半年时间的构思,当赖特告诉考夫曼打算把别墅盖在“跌水”上方时,考夫曼大为惊讶:“我以为您会把别墅放在靠近跌水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它上面。”赖特回答他:“考夫曼先生,我想让您和跌水生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观看它。跌水要成为您整个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考夫曼接受了赖特的方案,他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私人别墅竟然有幸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流水别墅“背靠陡崖,生长在小瀑布之上的巨石之间,水泥的大阳台叠摞在一起,它们宽窄厚薄长短各不相同,参差穿插着,好像从别墅中争先恐后地跃出,悬浮在瀑布之上。那些悬挑的大阳台是别墅的高潮。在最下面一层、也是最大的、最令人心惊胆颤的大阳台上有一个楼梯口,从这里拾级而下,正好接临在小瀑布的上方,溪流带着潮润的清风和淙淙的音响飘入别墅……”赖特巧妙利用了自然的声响,这不得不令人叹为神来之笔。“平滑方正的大阳台与纵向的粗石砌成的厚墙穿插交错,宛如蒙德里安高度抽象的绘画作品,在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达到一种诗意的视觉平衡。室内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一览无余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自然的音容从别墅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来,而别墅又好像是从溪流之上滋生出来的……”

可以想像,流水别墅建成后获得了怎样的声誉,成为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在1963年,赖特去世后的第四年,小考夫曼决定将别墅献给当地政府,永远供人参观。交接仪式上,考夫曼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作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一笔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

古根汉姆博物馆:一代大师的纪念碑

古根汉姆博物馆(1943年-1959年)是赖特设计的在纽约的唯一建筑。该建筑在1959年10月建成开幕,而此时赖特已经去世半年了。赖特虽然没能看一眼他最后的作品,但是它是赖特建筑设计生涯的句号。古根汉姆博物馆于1986年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富豪古根汉姆请赖特设计这座博物馆的初衷是用来展览他的美术收藏品。古根汉姆恐怕没有料到,结果是大家欣赏赖特的建筑多于欣赏他的收藏作品。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10)

数字媒体下布达拉宫的审美感知与审美特征

1.数字布达拉宫的审美感知布达拉宫的审美感知,是人们在欣赏布达拉宫时因其所具有的鲜明民族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色彩、质地等,而对其建筑之美产生相应的感受和知觉。然而,在数字媒介形态下,由人类创造出的虚拟空间使审美感知的主体、客体和感知体验都发生了变化。(1)审美主体的数字化建构 数字技术造就了跨越时空的比特空间,同时也造就了审美主体在虚拟环境下的拟态化生存,形成虚拟主体。如果说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主体是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那么在虚拟的布达拉宫中,人要进行自由活动,自身也就被虚拟化了。对数字化布达拉宫的审美体验,是用户通过一系列的知觉传递感受到虚拟主体首先获取到的审美信息。审美主体的自我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而数字化审美主体的自我则可以看作抽象的数据和程序,这些数据和程序以多样化表现形式使数字化布达拉宫可以引发虚拟主体的思考,进而与现实主体进行沟通与交流,使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在数字化空间中共存,而建筑的审美信息则在两个主体之间自由融通。(2)审美客体的数字化建构 要实现对布达拉宫的审美感知,源于布达拉宫的审美信息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审美客体。在虚拟的建筑空间中,虚拟现实技术对这种依赖于建筑实体的场所信息进行了数字化的复制与重构,形成了新的审美客体,其中包括能概括出布达拉宫整体存在状况的藏式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建筑材质与颜色等表象化的艺术信息。它们决定了审美主体对布达拉宫的第一印象。主体对客体的欣赏,不仅停留于其表象信息,还包括建筑客体的内在气质,即建筑的环境氛围。数字化布达拉宫通过对现实建筑的仿真还原,结合民族乐曲对人的听觉刺激,会在虚拟空间中形成一种与现实存在紧密联系的具有宗教涵义的环境基调。(3)审美体验的数字化实现 知觉现象学主张身体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中心,布达拉宫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是伴随着审美主体的身体在整个建筑空间中的运动,结合审美主体对藏族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积累审美经验而来的。当受到时空限制时,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图文或影像资料,数字媒介为人们提供了逼真的场景空间,因此,当审美主体与布达拉宫之间审美活动的主客体关系通过数字媒介相关联时,就会产生与传统媒介不一样的审美体验。面对数字化布达拉宫,对其建筑信息的认知,首先源于审美主体的视觉方式对建筑表象信息的获取,大脑的视觉区域对视觉信息进行选择性整合并最终形成主观性的视觉结果。同时,触觉和听觉也会配合视觉帮助丰富审美主体对布达拉宫的审美体验,人们使用多功能触摸板、视听设备欣赏布达拉宫时,接收到的感觉要素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完全区别于传统媒介带给主体的感觉,同时这种感觉需要审美主体运用已经取得的、积累的审美体验进行分析、感受、领悟和回味,在知觉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知觉的愉悦,当人们潜意识中的审美期待与客体信息、审美经验以及知觉体验达到一致时,就会获得使人愉悦的美感体验,从而形成数字媒介下布达拉宫的审美感知。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到现在,带给人类最大的改变是缩短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而布达拉宫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双向互动性的集中体现。在数字媒介传播过程中能够让人们进入其中,欣赏、游玩文物,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体验建筑的工程美,并且通过交互设备与虚拟布达拉宫进行交流、沟通,形成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产生独特的审美感知。

2.数字媒体下布达拉宫的审美特征(1)真实性和艺术性 构建逼真的布达拉宫建筑形象是在数字媒介下实现对布达拉宫审美活动的前提。布达拉宫作为基于时间的传播形式,无法实现空间上的移动,同时也在受着时间的侵蚀。然而,数字技术不仅将布达拉宫用简单的0、1的排列组合就可以使其建筑形象在世界各个角落传递,在此期间它的形象也不会发生丝毫的改变与损耗。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布达拉宫本身的建筑结构、材料和环境等等都可以达到近似真实的程度。同时,通过对数字化布达拉宫在形态、材质和光线上的艺术处理,可以完满地表达出布达拉宫本身的历史积淀和整个民族艺术的源于藏传佛教的象征性特征,使整个建筑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并充分传达民族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2)临场性和沉浸性 通过三维图像技术对布达拉宫进行艺术性还原,结合在系统内实现自由漫游的交互功能设计,如果观众有一定的佛教修养或者较好的工程美学修养,抑或是对藏式传统建筑文化及其筑造技巧有所涉猎或有所感悟,那么,他进入布达拉宫为审美客体的数字虚拟空间后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形成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虽相隔千里,但通过数字媒体却可实现无距离的审美沉浸。数字时代的欣赏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进行欣赏,甚至可以转动它进行不同角度的细节观察,由此带给观赏者的触动远大于传统的游览参观;在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可供观众自由操控的立体仿真式布达拉宫相较于传统的多媒体影像、建筑摄影与艺术评论等,给观众带来的审美感知上的触动也更加直观、明显和震撼。(3)感知界面的延伸性 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们游览数字布达拉宫、满足审美需求和学习愿望的延伸,为网络成为传播过程主体和数字布达拉宫交流的场所创造了条件。在网络上游览,能够超越时空,与其进行互动,对远距离观众获取布达拉宫审美信息的感知途径是极大的扩容。由原有的听觉和视觉延伸为集视觉、听觉和触觉为一体的新的感知界面,从而使观众在接受、沟通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4)交互性 与传统的建筑审美信息文字化、意象化的传播方式不同的是,通过网络等数字传播方式,数字布达拉宫跟欣赏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互式的。在数字技术创作的布达拉宫虚拟环境中,只需轻击鼠标,人们就可以实现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移和更迭,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虚拟现实与欣赏者之间是互动的,没有互动,虚拟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完美衔接就无法存在。虚拟艺术通过数字媒体传播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生机盎然的虚拟世界。数字媒介传播形态下的布达拉宫并不是对传统美学体验、历史文化价值的颠覆,而是在数字化、交互化之后,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通过各种媒介的大融合,人们可以得到全面的审美体验,使得艺术审美大众化,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感知[5]。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03-02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四大部分内容。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欣赏美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美术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那就是对欣赏作品进行有所选择,选择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教给学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大量地查找资料,尽早地让学生熟悉那些在美术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觉。

一、探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常有这样的疑问:“这幅作品美在哪里?”“怎样来欣赏?”“画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我没觉得这样处理是美的。”这些问题也一直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美术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什么是美?视觉感知它是美的。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极具富有个性色彩,这就是个人感知的差异,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构建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学思路更加多元开放,使欣赏课更精彩。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上美术欣赏课,一般采用提问的方法。这个年龄段学生对欣赏很感兴趣,看到美的事物,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比如:一年级《美丽的天空》一课,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蓝天》,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作品,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那些五彩缤纷的图形像什么?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的,有的说像可爱的小乌龟,有的说像美丽的小鸟,有的说像奇异的植物……老师接着问:“这幅画都用了什么颜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天空的美丽和神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一一呈现出对作品的理解。虽然有时提的问题有些肤浅,但是学生们很活跃,增添了课堂活泼的气氛。

中高年级学生上美术欣赏课,有别于低年级,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一般采用学生“独立自主欣赏”和“小组合作欣赏点评”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学生受年龄限制,自身审美经验不足,在独自欣赏一些作品时有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上、观念上给予帮助和提高。比如:五年级《飞天》一课,重点欣赏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课前制作了PPT,学生能较为清晰地欣赏到不同时代的飞天形象。尽管如此,也只能欣赏到一个个局部,无法真正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学生常常不知道怎样表现飞天的姿态,有位老师自制道具,做了一个飞天形象,用一次性的餐桌布当彩带,因为它比较柔软,教师手里的飞天向下飞和向上飞时,彩带向不同的方向飘荡,甚至拿着飞天往左往右飞,都会有不同的飘逸状态。让学生观看几种飞天飞翔的动态和彩带的飞舞的样子,学生观看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下子掌握了飞天动态表现,解决了学生作画中的难题,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选择经典名作来适应不同课程的需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美术欣赏教学难于美术实践教学。不同类型的欣赏课,展现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根据作品的特点来决定讲解的切入点。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运用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但是,无论教材怎样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找出一件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美点。

经过多年的美术知识的积累,我们能轻松罗列出历朝历代的名家、杰作。比如:绘画类欣赏,很多教材上提到“文艺复兴的艺术”,欧洲各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那个时代群星璀璨,必然会提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杰出人物。这些名字代表着艺术中的尽善尽美,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备受尊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用眼去看,更需要用心去感受,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联想和理解。不论什么美术作品,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都是有限的,如作品的大小、色彩关系等。而作品通过这些有限的形象内容所阐述的内在感情与精神却是无限的,这是美术欣赏的核心。

再比如:建筑类欣赏课,六年级《凝固的音乐――建筑》一棵,教材上选用了很多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图片的直观展示,使学生很容易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课题音乐和建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那些高低起伏的建筑群如同音乐中跳动的音符,那么和谐、协调,富有美的“旋律”,体观了建筑美的特有法则。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的确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建筑艺术的或多或少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外雕塑作品、中外民间艺术,都是美术欣赏课的范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揣摩。我们所欣赏的美术经典作品,都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馈赠。美术史大浪淘沙,沉淀出各个时代的佳作,是欣赏教学的有效载体。

三、尝试临摹名作,让学生再次感悟名家名作的精华

走近名作,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世界经典艺术,开阔视野,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别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临摹名作的尝试中加深对名作的感悟和理解。比如:凡高的《向日葵》,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火一般的热情。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有点“依葫芦画瓢”,并非对作品本身非常理解,这里的临摹并不要求学生跟着名画走,学生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只要能表现出学生对名画的感受,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大师的美术表现方法。临摹后,学生之间对名作评价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交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审美的个性化。教师在学生的交流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使学生触类旁通,理解作品内涵,发现大师艺术个性的美。

美术欣赏课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的目的要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审美水平。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美术知识,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美术史框架,有的放矢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