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24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1)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达到4.3%、4.5%和2.0%。其中,日本经济承接上年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多年来增长速度第一次有可能接近美国。

就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美日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和投资,但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第二季度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增长的贡献度大幅下降。由于贸易收支状况的持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为负。日本经济在继续依赖外需拉动的同时,消费开始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政府支出的作用逐渐淡出。

报告预测,2005年三大经济体的基本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要比2004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根据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美国的增长率为3.4%~3.5%,日本的增长率为2.2%~2.3%,欧元区的增长率为1.9%~2.2%。其中,下调幅度最明显的是日本,,相反,欧元区经济基本上能够继续维持2004年的增长水平。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指出,2004年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亚地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印度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放慢,但在发展中国家大国中仍然位居前列,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其连续稳定的高增长正在令世界所瞩目。根据不久前修正过的数字,按照财政年度计算,2003年财政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0.4%,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实现第六年的增长,并且内需增加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03年的3.9个百分点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4.7个百分点。南美洲的巴西已经摆脱阿根廷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上年度的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南非作为非洲经济的领头羊创造了过去50年来连续5年增长的新记录。

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种因素:第一,发达国家复苏进程的加快,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许多国家2004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超过了20%。第二,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了外汇收入。此外,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对墨西哥、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第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货币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2002~2003年低位徘徊之后开始明显回升,其主要推动力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从2003年的147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9亿美元,其中对非洲地区的投资从136亿美元增加到144亿美元,对中东欧地区的投资从515亿美元增加到532亿美元,对独联体国家的投资从38亿美元增加到57亿美元,对东亚地区的投资从528亿美元增加到798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5年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将会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有所放慢,但印度、俄罗斯、中国、东盟等经济体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2004~2005年全球经济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如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的“双赤字”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风险等。

(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风险

截止到2004年10月18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冲破55美元/桶,比年初的32美元/桶上涨了70%左右。过去5个月期间OPEC的日产量已经增加了350万桶,美国也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石油价格仍然在不断攀升。对此,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目前的油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但这种投机的背后是世界石油供求的不稳定性。虽然石油供给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受非经济因素的冲击,全球石油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合作关系被破坏,降低了市场对稳定石油供给的信心。因此,短期内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将取决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和国际石油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增加库存直接拉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上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趋势。

从供给方面看,短期内,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性、俄罗斯政府对尤克斯公司的处理方式以及其他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发生的政局动荡和工会运动都制约着供给的正常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各大石油公司和产油国出于安全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审慎投资态度,不利于供给增加。全球剩余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4%左右降到目前的1%左右,达到历史最低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每年对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需要2100亿美元,由于大公司和产油国担心价格回落造成的巨大损失,实际投资缺口每年为15%左右。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石油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2004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分别为8197万桶/天和8006万桶/天,同比增长191万桶/天和314万桶/天;全球原油供给量前两个季度分别为8234万桶/天和8151万桶/天,同比增长362万桶/天和319万桶/天。预计2004年全年需求和供给的增长率分别为2.8%和3.4%。世界原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

在全球石油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格局下,石油价格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针对1997~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达到12美元/桶,最低曾经出现9美元/桶),美国运用其在国际石油体系中的霸权成功地进行了干预:“收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前三大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委内瑞拉,使它们倾向于扩大各自的产量和市场份额;促使各国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希望的22~28美元的价格。这一进展几乎受到普遍欢迎。代表供需双方的两大国际石油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国际能源署携手监督供需关系,迅速且有效地重建了市场的稳定局面,将价格稳定在希望的价格区间内。但随后发生的政治事件(特别是“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却摧毁了上述协议的基础。虽然伊拉克每日200万桶石油出口几近消失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自从沙特公民卷入“9•11”恐怖袭击,及后来美国公司被排除在沙特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开发合同之外,沙特和美国之间强有力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在石油供求问题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能源署之间出现意见不合,并出现公开的相互侮辱,取代了以往的井然有序状态。无组织的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导致最近价格的投机性飞涨。

报告认为,如果我们认定对石油供求不稳定性所做的投机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的油价上涨趋势将不可能持久。虽然短期内油价也可能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创出新高,但中期内油价回落是不可避免的。

(二)美国“双赤字”的风险

“双赤字”本身并不是新问题,历史上里根执政时期就出现过,但最终以1985年“广场协议”美元大幅贬值得到了解决。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财政状况从盈余转化为赤字,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4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为4220亿美元,财政赤字/GDP为3.6%;贸易赤字/GDP的水平连续创造新记录,2004年预计为5.5%。

“双赤字”的根源是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不足和由此所引发的投资缺口(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扩大。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已经降到危险的水平,只有1.5%,不仅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7.2%的长期平均水平。2000年美国的投资缺口大约为-2.5%,到2004年第二季度已经上升到-6%。

(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价格连续攀升,甚至在2001~2002年的经济衰退期间也没有停止。以美国为例,1995~2003年房屋实际价格已经上升了36%,远高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高涨阶段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7%)。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居民持有的房屋不动产总价值达14.6万亿美元,占居民总资产的28%,相当于当年GDP的130%。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低利率促成的结果。以往房地产市场周期发展的历史表明,房屋价格的下跌都是和利率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位很久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面临两难困境: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加息行为有可能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暴跌。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是对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的一项严峻的考验。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领域2004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不大;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世界股票市场处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稳定状态;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将脱离过去三年的低利率时期。

到2004年10月中旬,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effectiveexchangerate)(相对7种货币)基本维持在年初的水平,只是在上半年有过小幅上升;欧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2种货币)比年初略有下降;日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5种货币)比年初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90点下降到10月14日的87.8。

在经历了2003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和年初相比,除了日本Topix指数略有上涨外,美国的SP500和欧盟的Euro-Stoxx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的推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进而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关注通货膨胀的风险。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外(它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多数国家在2004年都提高了利率。这标志着连续三年的低利率时期已经宣告结束。美联储迄今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利率,从1%上调到了目前的1.75%。考虑到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的接受能力,美联储一直在试探性地加息。在正常状态下,4%的利率被认为才是可持续的。市场预期到2005年底美联储才有可能提高到这一水平,但这要取决于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在美国连续提高利率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没有做出同步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复苏乏力的结果。日本仍然在维持多年来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在消费物价指数变为正数之前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五、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保持高速发展。2004年有两个突破性的进展。一是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完成;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有可能在年内结束。如果后者顺利完成的话,将标志着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告分析,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在2004年6月30日正式完成,从此欧盟由15国扩大到了25国。虽然就区域内贸易规模而言,这次东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就增加的国家而言,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据估算,欧盟东扩使欧洲地区原有的区域贸易协定有60项要停止运行。鉴于欧洲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后欧盟的每一次东扩都将意味着已有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减少。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年。按规划2004年年底前将完成整个谈判程序。由于参加者涵盖除古巴以外的所有34个美洲国家,各方对待协议的内容存在很大分歧,在2003年底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达成了一种被称作“自助餐”式的框架协议,即成员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有选择地执行相关条款。这就为整个谈判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004年大西洋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非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着惊人的时间对应。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反应了一个基本的趋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化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这为东亚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六、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关系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2)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5-0010-03

当今世界是一个分层划区的世界。在这种结构性分区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剥削。这种世界格局究竟是如何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在马克思和布罗代尔各自恢弘的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都有各具特色的理论解说。马克思从世界市场的生成机理和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的互动关系角度展开剖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洞见。布罗代尔则从总体历史考察的维度对世界市场问题及世界的“中心-边缘”格局进行历史描述和概括,并且以“经济世界”的独特界说展示出来,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影响。虽然它们是两种极不相同的理论解说,但是我们认为,对这两种理论作个梳理、比较、概括和整合会有益于我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透视和理解当今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一、马克思的看法:资本在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形成“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1.1资本自我增殖的本性驱使其必须开拓世界市场

马克思认为,私人交换产生出世界贸易,私人的独立性产生出对世界市场的完全依赖性。在世界市场上,单个人与一切人发生联系,但同时这种联系又不以单个人为转移。他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同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求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领域内部不断地扩大消费范围。这包括: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程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1]因此,一切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这样,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进而铸成今天仍在继续深化的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态势。所以马克思认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这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洞见被后世的资本运动及其发展一一证实了。特别是他关于“资本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限制”的深邃洞见在信息化的今天得到了极其吻合的印证。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出,马克思一开始就是从全球资本主义的层面对现代资本主义体系进行考察的,他一开始就是一个跟布罗代尔、沃勒斯坦一样的世界体系论者。

马克思认为,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和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市场竞争驱使资本不断地向横向和纵向开拓市场。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每一生产部门脚下的自然形成的基础抽掉,并把这些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转移到它的外部的普遍联系中去,这是资本的一种趋势。资本内在地包含着发现市场,创造市场的趋势。他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2]在马克思看来,市场自生自发地不断扩张的动力源泉就在于资本的“害了相思病似的”不断地保值、增值的本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1.2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文明的全球扩张

资本不断地增殖自身的本性和为此而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趋势使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了文明中来”。这是通过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而披荆斩棘地实现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3]这样一来,过去的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就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洞见对于透视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全球化”、“现代化”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它也许是对“全球化”问题的一种很好说明。甚至我们认为,资本蕴涵着的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的内在趋势是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这或许也是对“世界体系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解释。总的来说,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世界体系的形成是资本关系向纵深方向拓展的产物,并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4]的过程。而且,马克思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据此,我们是否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文化认同”浪潮是不是根源于人们对资本文明扩张的一种强烈反抗。

1.3在资本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形成“中心-边缘”国际分工体系

马克思指出,在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6]。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机器产品便宜的价格摧毁了国外手工业产品的市场,迫使这些地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同时,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和把外国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因此,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对这种状况,马克思从人道关怀的高度批评道:“那些还在奴隶劳动或徭役劳动等较低级形式上从事生产的民族,一旦卷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而这个市场又使它们的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那就会在奴隶制、农奴制等等野蛮灾祸之上,再加上一层过度劳动的文明灾祸。”[7]这是马克思的“中心-边缘”理论,是过去人们不太重视,而现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迈进,随着人们日益步入马克思的问题域,逐渐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马克思的上述分析可以被看作是对当今世界体系“中心-边缘”格局成因的一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洞见。并且,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当今时代对“差别文明”,“差别政治”的强调和诉求,看作是弱势群体、弱势民族反抗“资本”那势如破竹地推行其文明的“传布的趋势”的一种理论表现。

二、布罗代尔的解说:“经济世界”的结构分区和结构性剥削孕育和催生了“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布罗代尔与马克思的认识既有交叉之处,又有十分明显的分歧。交叉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确认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活动的不可或缺的舞台。分歧却在是“资本主义”催生世界市场还是世界市场孕育和催生“资本主义”这个问题上。由此,二者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也做出了不同的分析。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看法相反,在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理论视野中,世界市场早在“资本主义”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很发达。甚至,繁荣的世界市场还是“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经济世界理论上。“经济世界”是布罗代尔的术语,是他根据德语的“Weltwirtschaft”生造出来的,以区别于世界经济。他在长时段、总体历史的考察中发现,经济世界只涉及世界的一个局部,它在经济上独立,基本能自给自足,内部的联系和交流赋予它某种有机的整体性。它占有辽阔的地域,通常超越各帝国的疆界,超越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和文化等制度差别的界限,趋向整体经济和统一市场,是各具特色的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的总和。

2.1经济世界必然存在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的结构分区

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具有下述特征[8]:1、经济世界占据一定的地域,并有一定的界限,界限的变化相当缓慢,但毕竟有变化。每隔很长的时间,界限甚至必定被打破。一个经济世界与同类型的另一个经济世界分别位于一条边界或一个边缘区域的两侧,遥相呼应,除开个别例外,翻越边界从经济上看没有什么好处。两个经济世界之间的大部分贸易对对方都是“得不偿失”。因此,按照一般规律,经济世界的边界是些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犹如难以突破的、厚实的外壳,往往是“无人的陆地”、“无人的海域”这类天然屏障。2、经济世界总有一个中心或极点,这在过去是城邦,在今天则是都市(指经济都市,在美国是纽约,而不是华盛顿)。同一个经济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有两个中心并存。然而,两个中心必然有一个要被淘汰。在每一个经济世界里,都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城市作中心,这里是整个经济世界的商业活动的后勤中心。这个极点是这个经济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每当中心城市崛起时,总有一串城市随后簇拥,形成“群岛式城市”。大城市总是“奴役小城市”。在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中心会发生转移,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不断地互相竞争和互相替代。3、任何经济世界都分层划区。腹心层是指中心四周的地区,随后是环绕腹心层的中间层。最后是广大的外层,在经济世界特有的分工中,外层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而不扮]伙伴角色。在这些边缘地区,人们往往过着炼狱般的生活。总的来说,边缘贫穷,中间层一般,唯独中心比较富裕。华贵、财富和幸福集中在经济世界的腹心。那里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有高价格、高工资、银行、高档商品、有利可图的工业和资本主义的农业;那里是长途贸易的起点和终点,也是贵金属、硬通货和金融期货的汇集处。那里有遥遥领先的现代化经济。尖端技术以及基础科学十分普及。与腹心地区相邻的中间地区是腹心地区的竞争对手,那里的生活水平降低了一级:自由农民和自由人的数量较少,交换尚有缺陷,银行货物金融组织不够完备,往往受外界控制,工业还停留于传统形式。边缘地区的情形最糟。广大的边缘地区人口稀少,保存着落后的古代形态,容易陷于被剥削的境地。

2.2中心区与边缘区、半边缘区的不平衡是无法弥合的鸿沟

布罗代尔认为,由此产生的不平衡以及压差是整个经济结构赖以运转的保证,并因此出现了“国际劳动分工”。针对这种分工,他赞同保尔・斯威泽的下述看法:马克思没有预见到,这种分工将“具体地表现为发达与不发达地域对立的模式,根据这个模式,人类将分为'有'和'无'两个对立的阵营,两个阵营之间的鸿沟比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隔阂更加根深蒂固”。而且,他认为,“这不是一次'新的'分化,而是一种大概永远不能治愈的旧伤。早在马克思以前,这道伤口已经存在。”[9]只要从一个区域转入另一个区域,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政治秩序势必跟着发现质的变化。我们认为,布罗代尔的后一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前一个观点,对照前面的马克思“中心-边缘”理论中述及的关于“新的国际分工”的看法,我们认为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马克思正是从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角度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

2.3经济世界的中心区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

布罗代尔认为,“这些经济世界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奥秘”,“这些典型的经济世界曾是欧洲资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母型。”[10]经济世界的中心区对半边缘区和边缘区构成一种强有力的垄断,这种垄断使财富源源不断地从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向中心区聚集。这里是资本主义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剥削。

布罗代尔认为,这样的经济世界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生自发的贸易往来中形成和繁荣起来的。这是不可随意改变的历史遗产。他认为,“早在欧洲人认识整个世界以前,即在中世纪乃至古代,世界已经分成几个有结构的、有中心的经济区域,也就是说,分成几个共存的'经济世界'。”[11]他举例说,彼得大帝登基前的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个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经济世界;截止18世纪,土耳其帝国也是一个经济世界;早在哥伦布1492年的旅行前,欧洲加上地中海及其远东伸出的触角已经构成了一个以威尼斯为中心的经济世界。布罗代尔认为,在任何一个经济世界里面都同时存在着多种社会形态。他以1650年的欧洲为例,指出,“作为经济世界,欧洲于1650年同时存在着多种社会形态,从荷兰的资本主义社会直到农奴制社会,以及最低级的奴隶制社会。”“这种同时性或共时性构成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天的资本主义也是如此。“从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观察,中心依靠的供应,但又屈从中心的需求。”[12]资本主义就是靠这种阶梯为生。正是在中心与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中资本积累得以可能。沃勒斯坦对布罗代尔的这种见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这是布罗代尔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教益。

三、小结

马克思从资本自我增殖的内在本性出发,揭示了资本文明全球扩张的必然趋势。他为我们从资本运动轨迹的维度提供了一条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进程及其社会变迁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理论路径。而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模型又从总体历史的大视野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具有厚重历史韵味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解释模式及“资本主义”活动场论。我们可以从这两种不同的解说中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来理解和把握当今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2] [3][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254,25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页.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0-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对抗和较量,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宣告终结。冷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对外战略,国际关系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国外学术界的研究

由于条件所限,笔者所能接触到的国外学术成果有限,在这里只是对笔者所收集到的外文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

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不久,塞谬尔·亨廷顿教授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 塞谬尔·亨廷顿从文化的角度去构建冷战后世界的新秩序。此书的第四部分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知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S·奈针对冷战后的世界提出了“新国际冲突论”。在他的著作《硬权力与软权力》的第四章详细描述了冷战后的几种冲突。他认为迅速的权力转移是大国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约瑟夫·S·奈还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他指出国际关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军事、经济的“硬权力”,还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构成的“软权力”。约瑟夫·S·奈在他的另一部著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中提到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形势: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硬实力”的作用在相对下降,“软实力”在日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针对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提出了“均势论”,这个理论在他的著作《大外交》中有所提及。基辛格认为冷战后新的国际体系将向多极化均势方向发展。《大外交》的第一章“世界新秩序”和第三十一章“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提到了冷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个论题,基辛格认为冷战后的世界秩序类似于 18、19 世纪欧洲的由多个强国在权力均衡基础上建构的政治体系。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也提到了冷战后的世界形势。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主导地位最终让位给一个基于地缘政治现实并能够发挥作用的全球合作结构。”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5)

如何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摆在每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课程为例,谈谈如何以培育大学生国际观为核心,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大学生国际观培育与“当代”课的任务特征

所谓“国际观”,一般是指在某个阶段某个国家的主流人群对外部世界的共同认识,即对国际社会的认知水平、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本文所说的大学生国际观,是指在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的,当代大学生对国际知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总体认知状态。

培养中国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国际观”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日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因此树立与当今日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的国际观已成为现实需要。

因此,在21世纪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当代”课程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国际观的培养问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形势、更新观念,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观。

“当代”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独具特色的一门课程,根据教育部2005年的高校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该课程不仅对文科大学生开设,而且将其扩展为面向理工科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它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与格局演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和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因此,“当代”课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完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国际观教育的主阵地,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当代”课和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一)理论性强。“当代”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基本观点、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教育。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国际知识的介绍,也不是一般的形势报告,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理论概括,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二)综合性强。“当代”课函盖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三大学科的基本内容,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涉及中国以及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力量的对外政策及相互关系。

(三)政策性强。“当代”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正确把握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

(四)现实性强。“当代”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讲起,直到当前活生生的国际现实。当前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都要在课堂上反映出来。

二、大学生国际观培育与“当代”课的教学创新

对大学生进行国际知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总体认知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在准确把握“当代”课程的任务、特征的基础上,要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正确地把握“当代”课特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处理好四个结合:

1.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当代”课是一门政治理论课。但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它来正确判断和分析形势,要学会这些理论原理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如在讲述经济全球化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对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它的利弊得失的了解,来认识我国提出的“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的战略思想。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当代”课有很多篇幅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历史。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历史上,更重要的是讲现实。只有做到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才能使“当代”课贴近学生、贴近现实,从而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政治与经济相结合。“当代”课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经济和政治是两个最基本的领域。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研究工作中所贯彻的主要方法之一。[1](P.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所以,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有赖于对世界经济运动的认识。因此,不能单从外交现象或政策本身分析国际问题,而应致力于挖掘国际事件的经济根源。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面对新形势,作为思想教育主阵地之一的“当代”课,应把转变学生的思想,即解决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遇到的重大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便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实施“立体化”教学方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势。

具体来说,以培育大学生国际观为核心,“当代”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

1.实施专题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多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感到,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教学,是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方针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理论性与针对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专题教育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性、时代感、针对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的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专题教育不是脱离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对它的深入、丰富与完善。确定专题大纲和专题内容,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随意取舍。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与统编教材在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又能紧密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2]专题本身也可以有大有小,灵活多样,自成体系,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深受学生欢迎。

2.开展读书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其关键是教师能挑选出反映本学科主要内容、有代表性的一些著作。在“当代”课中,我们要求学生除了阅读、邓小平、、的经典著作和讲话以及党的重要文献外,还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等方面的专著,既学习理论文献,又掌握人文知识。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读书报告,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搞好主题讨论。我们在对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时,必须面对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讲授,有些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经济全球化:如何达到共赢与共存?”、“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外交战略转折”等。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同学们积极关注国际时势,引导、帮助大学生回答理论上的困惑,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形成教学一体、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使用现代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3](P.65)现在,由于教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在课堂上普遍使用,教学手段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此,我们积极地开发了“当代”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该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把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81-02

人类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加剧;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一)国际政治的变化和特点

1.冷战后两种社会制度斗争呈现出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的斗争,经历了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热战”、二战结束至80年代末的“冷战”,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一是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对抗转化为竞争、遏制与反遏制,战略重点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军事战略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二是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且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接触”和“交往”,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由于世界上多种战略力量的存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欧盟正在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独立于美国的倾向日益突出;日本尽管近年来出现了经济不景气的现象,但仍是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国,它还在不断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俄罗斯虽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困难,但它仍是一个具有资源、科技和经济巨大潜力的核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如巴西和印度,经济实力也在持续增强,一些地区性的集团如东盟、非统组织等在地区乃至世界事务中也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力量。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变化

政治多极化的过程中单极和多极的激烈较量,西方某些大国违背国际关系准则,热衷于扮演“世界领导者”,充当“世界警察”。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呈现新的形式:一是“新帝国主义”理论凸现;二是“新干涉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三是美国单边主义气势逼人;四是文化霸权日益突出。从霸权主义的变化中可以知道,冷战结束后美国相对实力和绝对实力的增强为其称霸世界、建立单极国际政治格局提供机会,但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也越来越引起了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不满。美国称霸和多强反称霸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突出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斗争加剧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融入世界经济竞争体制,“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绝对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1]这就要求各参与国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其经济。实际上,由于经济实力对比的不平衡,这种让渡是不对称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就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强加的不合理的条件,不得不放弃其某些权力,以便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自身发展。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就面临国内规则与国际不协调的冲突。

(三)科技发展是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一个国家的强弱和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而科技的影响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影响着综合国力的发展。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其较强的渗透性,虚拟性,突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区地理、心理和制度的障碍,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使整个世界经济连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极大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不仅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这就是说,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虽然科技发展能提高国家实力,改变国际关系,但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威胁是人类不可估量的,尤其是核武器带来的危害,给世界和平增加了许多的不安全。

二、国际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国际政治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合作交流成为主流,促使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出现了非制度融的新形式。所谓非制度融指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具体体制层面上日益密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社会主义成分可以被资本主义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也可为社会主义利用,这必然会使人们在思想上“淡化”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差异与斗争,从而潜在地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2.政治多极化加剧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流转和冲撞,西方发达国家借机对外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文化霸权主义,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目的“是征服和控制人心,并以此为手段改变两国之间的强权关系。”[2]因为不同文明的生存根底和传播力量不同,科技力量相对落后、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丧失文化市场竞争力和丧失意识形态阵地的危险。

(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改变经济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不同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借鉴,经济全球化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涌入,混淆人们的视野,加大了人们辨别是非的难度。同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途就变得更加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遭到了挑战。第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信息全球化,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三)科技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地区、各国家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失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防御和控制上也产生倾斜。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波曾说过“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控制信息的优先权,占据网络的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科技发展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对如何运用高科技传播信息还处于劣势。在国际交流和沟通中,西方运用强大而完善网络和科技设备,进行文化渗透,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淡化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国际形势多变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思潮涌入,对人们灌输西方价值观,降低人们鉴别能力,国外的敌对势力试图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这时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和研究。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国情教育,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地应用于实际,提高全民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素质。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极具艰巨性的理论建设任务。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一方面,使得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使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长期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也不断加紧对我国的“细化”和“分化”。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社会化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其社会作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独角戏”的状况,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引导广大群众和各个部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参加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和社会化的教育。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势头的强劲,导致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要面向国际发展,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成为这时期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增强国际化意识,加强对外宣讲,要解放思想,冲破思想的禁锢,打破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接触,不能交流沟通的观念,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交流,对外要讲清楚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争取更多外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在面对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理论、学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自身发展。要进一步培养人们的分析辨别能力、选择吸收能力和批判抵制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总之,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清楚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国际挑战和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交流,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展示自己,使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吉敏立.论全球化与国家经济[J].甘肃政治学报,2002,(10):28-32.

[2][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998.

[3]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周敏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7)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他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96)。

(二)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喜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49.)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他指出:“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5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做了预测。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中。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113.)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了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给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三)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ieder,1997)。新自由主义流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  and  Waner,1995)。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96)。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  and  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  and  Drache,1996)。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发展,而是阻力(Gordon  and  Weiss,1998)。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  and  Thompson,1996)。怀疑派还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96)。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  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  and  Castells,1996)。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一)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而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论。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对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只看到了其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更有见地,但他的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8)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两百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它们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1.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1)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2)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3)可见,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特别指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所显示出的资本全球化的特征是“寻求国外市场”,批判了民粹派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无力维持下去的观点。他说:“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4)他还指出,资本主义早已造就了世界市场,将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9)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高校文科生的必修课,变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以及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原来的理论课程体制下,授课的对象是处在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一般是大四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文科类的学生。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体制下,由于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对象倾向于多元化,有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其中既有文科类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的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联系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时事,甚至开展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开设关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尽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变”的因素。

第一,这门课程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不仅要使大学生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观点,而且要使他们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格局的大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要求和主张[1]。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是这门课程的“不变”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是高校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认清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革命信念,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角色没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世界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增加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因此,在新的课程体制下,更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第三,作为这门课程的国际大背景,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演变,其中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正确了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仍在发展之中,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引发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G20峰会的召开极其迅速走向机制化,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斗争的产物,更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迅猛发展的结果。中国、印度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大幅度提高,正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说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二、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形势,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需要大学生认清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趋势下,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经济等方面交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某些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诸多“变”与“不变”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52-03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正式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构想,它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新的开端,同时也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将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推进国家战略服务。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肩负着国家振兴发展的重任。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工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则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之一,课程设置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因而它可以成为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开展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究的内容。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大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国际社会就普遍认同将国际以及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情况反映到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并强调指出21世纪应将国际意识渗透到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3]。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构筑新格局,推动大开放,实现中国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解决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考虑新形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担当与责任,加强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主要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领域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基本发展趋势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该门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因而它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掌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培养国际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有效途径。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时间来到21世纪,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就必须用世界的眼光来面对、顺应和投入这股潮流。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这就意味着这个因素要不断强化,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一带一路”的构想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改革开放的那条我们曾经走过的来时的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任务不仅仅是一味地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当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肩负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他们也非常乐于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有关研究发现,跟刚入学相比,大学生时政关注度在整体上呈提高趋势[4]。然而,如果没有统一的引导,他们大都选择快捷且方便的互联网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据调查显示,超9成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5]。但互联网泛滥且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会使青少年难以分辨和选择正能量的、有用的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存在获取信息不全面、不系统以及缺乏深度的问题,且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所利用。在大学生自身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了解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大部分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面向大一学生开设。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刚脱离高考的压力,时间又还没有被繁重的专业课程挤压,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人文、时政等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容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塑造其国际意识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国际意识教育实施路径

1.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人才培养都不应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更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6]。“一带一路”是促进世界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版图重绘的战略布局,它正在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我国国家利益迈向全球的强国梦展现,也是中国教育破茧腾飞迈向国际化的新机遇[7]。如何让青年意识到这一社会重任,让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特殊作用,尤其是在人文沟通、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良好平台。我们应当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

2.建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在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中要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种“师教生学”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应当被摒弃。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认真准备课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体验到主动探索知识带来的收获的愉悦。通过探究式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从掌握已知到探索未知、进一步创造未来的跨越,逐步成长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上,这就要求教师冲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便利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积极主动学习了解相关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和普及能够为此提供技术支持。

3.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具有它自身的理论体系。同时,现实性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这可从其名称中的“当代”一词体现出来――“当代”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研讨式教学的比重,是适应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我们还需要及时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并将其更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在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重点放在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来,并以国际视角解读国家战略,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对推动共同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性,因为开放、合作、和平、发展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题。又譬如,在当今“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抛出“如何利用‘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让自己成长为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等问题,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讨论和思考。比如笔者所在为广西地区医学院校,地处“一带一路”的结合部、交汇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6年初,广西“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出炉,提出合作重点,其中密切人文交流,推进共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是合作重点之一。在向学生讲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时候,则可以指出,广西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势,理解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在大学校园里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需求的“走出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2]muniqu: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The New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ociet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M]. Paris:UNESCO,2010.

[3]UNESCO.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and Framework for Priority Action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M]. Paris:UNESCO,1998.

[4]蒋承,黄晓蕾.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时政关注度――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5]超九成大学生及白领群体靠互联网获取信息[N].中国青年报,2015-03-24(06).

[6] 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07-24(3).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11)

《形势与政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答疑,满足其知识需求,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踊跃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力量。然而,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着诸如重视程度不一、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等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起来。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使《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大的机遇。当今社会,新闻娱乐化和网络庸俗化的风气甚嚣尘上。网络中充斥着海量信息,难辨真伪。在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某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缺失、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和信奉享乐主义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形势与政策》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做好了,就有利于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下一代的思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没有做好,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团结、学校的稳定以及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政治任务。

《形势与政策》教学不仅国家重视、学校重视,大学生也很感兴趣。《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党的方针、政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做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所以,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推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势观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也是学校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要真正在校园实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使得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1.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把握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要从宏观的角度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等。《形势与政策》教学应系统地根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和综述性专题来开展教学,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方法论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即基本国情和当前政策教育,综合性专题即当前形势与政策及热点问题教育(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

2.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形势与政策》教学应实现“三结合”,即与专业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思想实际相结合。课程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常识,比如,“能对治国和战略起帮助作用的”地缘政治学说。哈·麦金德将欧亚大陆比喻为“世界岛”,进而指出中亚—中东地区就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并提出“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全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围绕中东问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以及冷战后美国为控制这一地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197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中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每个成员的生活;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国际关系的有利地位。因此我们看到,中东最具战略地位的石油资源,是大国争相夺取和支配的目标所在,也是导致冷战后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国际关系经典著作,把它们看做是理解当前国际冲突的方法和手段,还要使学生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判断。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使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还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讲究效果和方法的综合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要避免过去那种 “填鸭式”理论授课模式,可以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实现双向互动;或者听取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进行“点菜式”的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可以将课堂授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深入探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讲学,或者带领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

当然,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要去引导学生了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还体现在要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将个人的主观臆想过分夸大,切忌不要随意预测某一事件的发生及结果。在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探讨时,我们可以采取层次分析法,从个人、政党、社会、国家和国际等层次来分析问题,同时做到换位思考,使大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三、《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1.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坚持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和认识世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所抬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肯定会给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不断出现许多贸易纠纷和政治争端,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汇率之争、南海问题等。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学生用矛盾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世界。我们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全面分析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要让学生坚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有能力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让学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纠纷和领土争端分歧,继续同世界其他国家深化发展友好关系,通过互利合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问题

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表现为四个等级: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即核心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教育学生坚决维护包括国家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在内的核心利益。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密切结合起来,致力于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了解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我们总是强调、问题及领土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外国势力干涉和侵犯,因为这些核心利益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安全和尊严,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大局和发展方向。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其实就是要把握两个内容,一是形势,二是政策,让两者内容紧密结合,使课堂所讲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普遍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建设最感兴趣。就《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际而言,可以推荐或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新闻调查》《世界周刊》《深度国际》等节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发展趋向。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可以看到,相比课程讲授、专题报告及社会实践与考察,观看相关视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形象。比如,在讲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通过放映中央电视台《深度国际》节目制作的《欧元的麻烦》这一视频片段,学生深入了解目前欧债危机下仍在发酵的美元与欧元之争以及中国和美国就美元地位与人民币升值展开的争论。经过教学意见回馈,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认为该节目制作精良、分析到位、很受启发。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教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针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开展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而又丰富多样、具有实效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是每一位从事此项教学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要真正作为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和解读者,努力做到大学生的同心人、知心人和贴心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引导、互动和沟通,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更好的结合,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