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31 13:14:54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1)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60);榆林学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学院在陕西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导引下,以“育人为本、夯实基础、广泛联合、突出实践、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首次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突实践、强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新体系[1-2],即从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演变;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向“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演变。

四元三阶理论课程体系

现代化工学科的发展已经和能源、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为这一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能源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艺师、化工设备师、化工仪表师、化工产品分析师等复合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面临重新“洗牌”的形势,不少课程需要减少学时,一些新课程又需要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传统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现论课程体系演变。全新的现论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产教融合,卓越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又具备与时俱进的工程思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榆林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产业发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图1显示了已构建的四元三阶理论课程新体系的框架。

“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均由学科平台课(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必选课)和选修课组成,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工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为学生提供了适应地方产业特色的知识体系,为区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复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工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更需要深入了解实际能源化工生产过程,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并提升综合工程素质。[4-5]我校构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从传统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演变为“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显示了三元三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框架。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中,三层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技能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设计与专业见习、仿真与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包括毕业论文、科创活动、产教融合。其中,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为必修内容,科创活动、产教融合为选修内容。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娴熟的实践应用技能。通过系统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了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强化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3、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作为榆林学院升本后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向,适应性要广,因此只能实行化工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是加强专业基础、实行大类培养;二是重视实践、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培养方案,对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高维平、李健秀:《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页。

[2] 刘峥、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页。

[3] 姚干兵、王雅琼、张晓红:《拓展化工专业实践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页。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2)

1.引言

Z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Z理论能够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然而,目前Z理论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和交流,难以全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正是在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Z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

当前,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确定了较大的成效。而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有效的应用Z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对Z理论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独立的管理层将Z理论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与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Z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理念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当前Z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者对其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实际的应用经验较少,独立学院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因此使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Z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应用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2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交流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进而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独立学院在应用Z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使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独立学院领导层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基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传达到领导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情绪较高,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仅有的沟通中,沟通渠道流于形式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必要的采纳,而且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使得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其存在的难度依旧较大。

2.3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Z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的形式化,没有真正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等方面出发,使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化,而Z理论的相关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践行。另一方面,Z理论具有宏观的指导价值,在围观层面需要独立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当前在实施Z理论的独立学院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Z理论的相关理念,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有全面综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4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当前,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文化作为保障。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发展的压力较大,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办学规模和扩大发展等方面,因此疏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违背了Z理论的相关要求,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Z理论的成功经验较少,其对文化建设的需求较高,因此使得独立学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传统的管理文化已经不适应Z理论的需求,所以其应用的难度较大。

3.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的对策建议

3.1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和方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首先更新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以此来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因此,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领导层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Z理论的应用,营造出完善的Z理论应用氛围,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些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经验,并充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指导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思想,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2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Z理论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就是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机制,使得广大教师和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顺利传达到领导层,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采纳,采取群策群力的形式逐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双向沟通的形式提升上下级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和广大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避免出现管理者的个人独断行为,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长久有效性,提升对Z理论的全面应用能力。

3.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管是企业还是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这也是Z理论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独立学院应用Z理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本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目标,对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问题,全面审视各项管理措施,从事实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有效分析Z理论的相关要求和理念,根据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教师和广大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发挥对其管理和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此通过Z理论的应用来完善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4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需要有完善的文化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管理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在独立学院内部营造出Z理论应用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广大教师和工作者进行Z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的重要性,提升对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接受度,为其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文化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通过在教师及员工招聘、选拔、激励、薪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其文化层面的保障,逐步建设独立学院独有的管理文化,形成良性的管理循环机制,以此完善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总结

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独立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建立其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要综合应用Z理论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但是目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必须要从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发,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Z理论,以此完善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3)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3)

[作者简介]刘芳(197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教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通双融’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255)和2013年度徐州工程学院教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YGJ13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23-02

一、前言

近年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徐州工程学院在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双通双融”的新教学模式,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与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鲜活案例贯通与融合,在层面上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贯通与融合,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做到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在思政课中的实践,深入探索如何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有人指出地方文化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因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资源形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也有人说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笔者认为运用于思政教学的地方特色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地方物质文化,如历史遗址、遗迹、村落建筑、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档案馆、地方企业和民间资料等;二是地方精神、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如地方民俗、地方文化品牌、地方企业文化等;三是地方现实发生的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事迹等。

二、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依据。中共中央于1994年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二十五条也要求“全社会都要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这些文件表明,国家明确要求各单位包括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进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2.资源依据。一是地方特色资源的亲和力强。地方特色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思政课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二是实践可操作性强。面对既熟悉又从未深究的地方文化,学生可去查阅地方资料,观察周围生活,访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让学生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考察、调查、体验,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是停留在有名无实的状态。三是形象直观生动,方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身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目标依据。“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从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将地方特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爱家乡与爱祖国在情感上是一脉相承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高校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和学校所在地的第二故乡都有着特别的情感。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通过对家乡这些触手可及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识,由家及国,从而激发起对国家的热烈情感,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策略

1.地方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内化为理论教学。强化案例教学,建设地方案例教学资料库,弥补现有思政教材的不足。

徐州工程学院针对思政课程教学要求,从革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三个方面,从徐州丰富的教学资源中选取案例,提炼编写,制订成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同时收集、编写徐州地方案例,剪辑、下载课堂辅助教学视频,设置针对课程案例教学讨论辩题,从而形成地方案例教学的丰富资料库,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徐州所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

在案例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讲洋务运动时,以徐州利国驿煤矿和津浦铁路为例,分析民用企业的发展,让大学生感知历史、体味历史、触摸历史。意识到历史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书本知识,而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行为,使本身空洞的理论讲述落到具体可查的周边的人和事上。

注重穿插式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灵活穿插与之相关的本土人物和本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地方志、地方史料、人物传记、回忆录、历史图片或者历史与现实中比较热点的重大问题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带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课堂的主要方法。

2.多参与,多体验,外化实践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来说,没有体验,教育者的观点和结论就没有生命。所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重视地方实践基地建设。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悟教学内容,形成情感共鸣,徐州工程学院积极努力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四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实践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地方民俗馆;人伦教育基地――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现代化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市规划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型企业集团、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国防、法制教育基地――地方驻扎部队、地方检察院。第二,突出实践主题的精心设计。好的实践主题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如设计“马庄的过去和现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第三,强调实践方式的多样提供。根据实践内容和学生主体情况不同,应提供多种实践路径,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躬行体验式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地方资源的各种物质载体,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史迹文物面前去亲自感知和体验。研究创作式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以地方资源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创作活动。欣赏娱乐式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文艺作品和开展文艺活动,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第四,强化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要促使学生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就要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徐州工程学院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社区和军营,参观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并将课外学习心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实现小课堂到大课堂的转变,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校园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利用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广泛宣传,特别要加强地方资源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构建地方资源成果网络教育的平台。总之,使地方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让广大师生在体验式、情景式、渗透式的地方资源运用的教育教学中受到熏陶,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

第一,以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纪念主题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举行祭奠活动。第二,通过地方文化的“走进来”与学生的“走出去”,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1)“走进来”一是在学校网站和学校社团刊物上开辟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诸如历史名人研究、文化遗址、地方山水文化、文学名篇等对地方文化进行推广;二是邀请地方有关人士来校讲学报告,宣传地方文化;三是组织社团成员搜集记录地方文化,整理相关历史文献,采集本地区有价值的民俗与乡风,适时举办图片资料展,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更感性的认识。(2)“走出去”是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地方文化活动和调研活动。如徐州非物质遗产传承和两汉文化演变情况调研、徐州现代企业文化调研等。

四、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与融合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它也具有地域特征。因而我们在运用地方资源时,不能仅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将一时一地之事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整个中国的视野下来分析。地方资源应与其他思政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实践育人体系,共同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2.适度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必须运用得宜,如果运用过多,时机不当,便会本末倒置,严重脱离教学大纲,而且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服务于教材大纲。教师对于地方案例、录像和图片等使用的时机和方式要准确恰当,要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喧宾夺主。同时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3.客观性原则。在使用地方文化资料时,一定要秉持一种客观公正的心态。不能因为对家乡的感情而不顾客观事实,任意夸大,文过饰非。在将地方资料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争取做到不溢美、不掩恶、不苛求、不以偏概全。

“双通双融”就是以课堂和实践教学为支撑、以校园文化为舞台、以实践基地建设为龙头组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感和时代感的地方资源,促进了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拉近了广大同学与社会的距离,使思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对象,贴近实际,育人工作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4)

本次统计限于河北联合大学2009—2011年毕业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虽然不够全面,但由于学校工程硕士招生时间短,人数比较少,故本次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学校工程硕士文献需求和特点。在学位论文中,引文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文献需求的集中反映[2]。通过对引文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工程硕士对文献的归纳能力和创新水平,掌握其利用信息资源的特点和需求,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供量化依据。

1.1信息资源需求的不均衡性

1.1.1引文数量分析引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硕士生对相关学科文献信息的了解和吸收能力[3](见表1)。从表1可见,在统计的6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共引文献3029篇,平均引文量为54.83篇,引文篇数最多的达82篇,最少的有40篇,可见工程硕士从选题、调研到写作的每一环节都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的需求量比较大。

1.1.2引文语种分析———引用文献的语种不均衡通过对引文语种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工程硕士撰写论文时利用国内外文献的情况,吸收信息的能力[3]。同时,对图书馆如何合理地收藏各语种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表2可见,学校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引文语种最多的是中文文献,均占总引文的60%以上,而对英文文献的引用率只有将近30%左右。

1.1.3引文文献类型分析———引用文献类型不均衡在所统计的60篇论文中,引文文献包括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见表3)。结果表明,论文引文中有70%以上的文献来自于期刊,其次为图书,而其他类型的引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可见,工程硕士由于“进校不离岗”,不能像在校生那样有时间、有能力系统地利用书籍,而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等特点,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而且,工程硕士论文准备时间有限,写作过程求快,这也导致他们更多地依赖期刊。同时,随着图书馆学位、会议论文数据库的日益完善,查阅起来更加快捷,也正日益成为工程硕士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1.1.4引文年代分析通过对引文年代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工程硕士利用文献的时间范围情况,作为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在所统计的3029篇引文中,中文文献最早发表于1947年,最近的为2011年发表的文献,时间跨度为65年。中文引文主要集中在1991—2011年这20年(引文共2707篇,占中文总引文量的89.37%)。因此,做好这20年的文献信息工作,对图书馆来说有重要意义。

1.2信息资源需求的应用性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职业为背景,他们要真正成为企、事业单位合格的专家型人才,就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工程硕士生的学习、科研始终要与工作实际相联系,所学知识必须强调应用性[4]。从学位论文来看,其选题大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如《南洺河铁矿河滩下采矿工艺设计》、《唐钢洁净钢生产工艺研究》、《唐山不锈钢板坯质量控制研究》等论文的选题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注重这方面书籍的采访与流通,保证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需要。

1.3工程硕士检索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相对欠缺

工程硕士大多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平时进修学习机会较少,其专业知识结构开始老化,科研能力弱化。虽然“进校不离岗”,但工程硕士仍期待自己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在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全面的提高。所以,他们普遍表现出求知欲强,需求信息量大而又对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相对欠缺的特点。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针对工程硕士的文献信息服务还是空白,他们的信息需求得不到保障,各类数据库资源也不能被工程硕士有效利用。故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重视并加强对他们的服务,以助其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将科研更好、更快的转化为生产力,为生产和建设服务。

2对高校图书馆做好工程硕士信息资源服务的建议与策略

2.1针对工程硕士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不均衡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针对学位论文引文的语种可见,中文和英文是工程硕士引用文献的主要语种,英文是其检索国外情报资料的主要语种,图书馆应保证英文重要期刊的连续性。(2)针对工程硕士需求文献类型的不均衡,图书馆应重点做好期刊、图书等文献采访和流通工作,同时还应兼顾其他类型文献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3)对引文年代分布分析表明,图书馆应加快文献购置速度及上架速度,还要做好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的保存和服务工作,以满足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

2.2针对工程硕士文献信息需求的实用性特点,搞好特色读者服务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大国”形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同样需要教育领域采取相应的改革,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提出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也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运用打下基础。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强,实践性体现不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而“卓越计划”突出的是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成了该课程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以模块化为手段,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现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高等教学教学基本要求的知识点和逻辑分布进行编制,是一个完整而又不可破的内容体系。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课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也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生产实践和工程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1][2][3],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卓越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而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科学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稳定性,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科学的一门课程保持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也就意味有关“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抵牾。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需求。

这就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将原有课程体系弄得支离破碎,而应是既要保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严谨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使课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企业课程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嵌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研究者将大学数学课程按照机电类、土木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学科进行模块化设置[4]。笔者认为模块化也不失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形式和手段,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和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既要保持知识的理论纵向深度,又要拓展知识应用的横向广度,从而实现模块化整合。在进行模块化整合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重构:一是处理好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衔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合、数学思维的贯通;二是处理好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连通,将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融入本课程,既实现知识的上下连贯,又避免该课程过于抽象乏味;三是处理好与工程环节的衔接,实现以主题引导提升理论和技能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素质四位一体的“卓越计划”教学内容建构体系。总的来说,“卓越计划”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整合时既要保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要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5]

二、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建设多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自2001年国家开展优质课程建设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公众在重视教学的时候,却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更鲜有人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而是停留于教学大纲、教材、备课笔记、习题、试题或试卷等传统资料上,即便新增的视频录像也仅仅是课堂的翻版。另一方面,也鲜有人以传播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更未意识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讲”,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传统板书的翻印、音视频资料的播放器、图片资料的幻灯片而已。也就是说教学“并没有与技术手段效率的提高成正比”[6],传播媒介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为充分认识传播媒介尤其是融合媒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融合媒介作为建设教学资源的载体,对于推进“卓越计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那么怎么建设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以为,首先要重构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形成课堂资源与课后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同步资源与异步资源、文本资源与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与视频资源的多元化资源。其次要强化教学资源实践性,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就是按照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模块化整合的要求,建设理论与案例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出来,避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二次抽象。再次要正确运用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建设方法。融合媒介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媒介,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需要的媒介,因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也就需要根据新的媒介特点来制订。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否定传统媒介的功用,相反融合媒介应保留传统媒介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就是任何旧媒介都是新媒介的内容[7]。而今的教学资源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备课笔记过去多以纸质媒介为主,而今却是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均有,不过电子形式却只是纸质形式的翻印而已。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电子媒介的意义,也就阻隔了融合媒介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笔者以为应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备课笔记、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转化,不止是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将融合媒介建成一个聚合器,进而将教学资源建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外延知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的聚合反应,凸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最后要改变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念。传统教学资源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教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否适合或适应学生并非重要的问题。而融合媒介是一种开放型的媒介,智能化、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新型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建设,学生使用中也起到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单一中心的理念,转而以教师、学生双中心甚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5]。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论述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问题,不过再好的内容框架和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到达学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教育氛围使很多高等学校和教师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改革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比重小学更加泛滥。“卓越计划”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卓越计划”专业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是要教学方法的革新推动学习方法的变革,也即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也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笔者以为要达到这样的改变目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3],说白了,教师教学不是为了工作量,学生不是为了学分;如果不确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研究式、参与式等就是纸上谈兵。二是钻研教学方法改革,现今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灌输,教师的“讲”甚或就是照本宣科;而“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要求带着问题“教”和“学”,正如林健所说:“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重点体现在‘研究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均以问题为中心,只是问题的来源不同而已,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之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同样适用,且急需加强。三是要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MOOCs)都有两个基本特征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问题主导式,这与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异曲同工。因而适当而恰当地借鉴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学方法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疑是一股清风,对于撬动死板的教学方法不失为积极的助推剂和氧化剂。四是要推动课程实践性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是就理论讲理论、就知识讲知识,与生产生活、学科专业分离;尽管该课程理论性强,但它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这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在该课程中植入生产生活案例应是一种可行而方便的方式,甚至可以到学生的专业实验室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使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P.47-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P.10-17、57.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P.19-21.

[4]马晓峰、毕渔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0期,P.167-170.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6)

1.引言

 

Z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Z理论能够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然而,目前Z理论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和交流,难以全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正是在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Z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

 

当前,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确定了较大的成效。而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有效的应用Z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对Z理论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独立的管理层将Z理论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与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Z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理念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当前Z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者对其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实际的应用经验较少,独立学院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因此使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Z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应用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2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交流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进而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独立学院在应用Z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使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独立学院领导层与一般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基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传达到领导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情绪较高,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仅有的沟通中,沟通渠道流于形式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必要的采纳,而且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使得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其存在的难度依旧较大。

 

2.3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Z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的形式化,没有真正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等方面出发,使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化,而Z理论的相关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践行。另一方面,Z理论具有宏观的指导价值,在围观层面需要独立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当前在实施Z理论的独立学院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Z理论的相关理念,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有全面综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4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当前,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文化作为保障。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发展的压力较大,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办学规模和扩大发展等方面,因此疏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违背了Z理论的相关要求,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Z理论的成功经验较少,其对文化建设的需求较高,因此使得独立学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传统的管理文化已经不适应Z理论的需求,所以其应用的难度较大。

 

3.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的对策建议

 

3.1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和方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首先更新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以此来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因此,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领导层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Z理论的应用,营造出完善的Z理论应用氛围,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些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经验,并充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指导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思想,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2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Z理论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就是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机制,使得广大教师和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顺利传达到领导层,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采纳,采取群策群力的形式逐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双向沟通的形式提升上下级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和广大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避免出现管理者的个人独断行为,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长久有效性,提升对Z理论的全面应用能力。

 

3.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管是企业还是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这也是Z理论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独立学院应用Z理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本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目标,对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问题,全面审视各项管理措施,从事实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有效分析Z理论的相关要求和理念,根据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教师和广大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发挥对其管理和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此通过Z理论的应用来完善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4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需要有完善的文化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管理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在独立学院内部营造出Z理论应用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广大教师和工作者进行Z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的重要性,提升对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接受度,为其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文化来提升对Z理论的应用,通过在教师及员工招聘、选拔、激励、薪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其文化层面的保障,逐步建设独立学院独有的管理文化,形成良性的管理循环机制,以此完善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总结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50-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10

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实现了从注重基础环境建设到资源综合利用阶段的转变,教育信息化正由校园信息化建设向课堂信息化应用转型,如何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提高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下应用的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教师教学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变革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也是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组织方式的信息化,传统概念中的多媒体课件已经无法承担起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重任,因此有必要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设计开发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换言之如果要在现有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必须对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功能进行拓展,使其与当前教育教学理论观念发展相一致。

一.问题提出和分析

传统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常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习情境创设、教学内容呈现、动态演示过程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这些多媒体课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设计与开发,一种是依据教师的上课过程和思路进行设计、开发与应用,以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为课件的脚本,典型的课件结构就成为:导入、情境、新授、练习、小结等教学过程的再现;另一种方式是依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组织设计。随着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这两种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设计、开发的方法以及应用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理论严重滞后于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最近几年,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制作工具也越来越丰富,设计与开发理论也提出了标准化、模块化、积件化等思想,但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的设计与实现形式上仍然停留在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设计理论和认识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之上,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学习情境以及相应的支撑工具受到了更多关注。虽然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中强调认知工具(包括协同工作工具、绩效支持工具和评价管理工具等)设计与应用,在教学设计中已经提出了相应的认知工具等内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鲜有实践与尝试,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也没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设计方法,而是直接借用传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模式为理论依据,如图1所示。

2.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忽略了对教学活动的支持作用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构成的,现代教学理论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双主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但在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利用中,教师的主要信息化教学行为转换为多媒体教学内容呈现和演示为主,其设计重点也落在了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上,课堂教学信息化仅仅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呈现,忽略了其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的信息化。在现阶段,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功能仍然是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成为辅助教师“讲解演示”的重要工具和形式,没有成为教师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工具,更没有成为学生学习认知加工和活动支持工具。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设计过程中严重地忽视了对教学活动地支持作用,这种情形迫切地需要改变。

3.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工具应用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的学习材料相比,具有呈现迅速、信息量大、多媒体化等特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利用课件代替自己讲解习惯,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成为课件播放与展示的过程。从而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动性,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如,课件)为什么不能成为强化教师班在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作用的支持工具呢?

4.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难以适应课堂教学环境变化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扩散一直是教育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很多学校与单位进行过多轮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但因为地区及不同学校技术环境差异形成了当前课堂教学信息环境的多样化,比如简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移动网络教室等多种形式,而且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制作工具升级日益频繁和多元,导致很多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通用性。早期提出的积件库等资源设计思想,也相应产生了一些课堂教学资源库,积件思想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问题,但也因为积件平台缺乏通用性致使这些资源无法直接进入更多课堂,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必须要为这些资源应用提供相对统一的应用环境。利用教师熟悉的、常用的课件设计工具为教学资源的最终整合应用平台是最便捷的方法,使教师能够直接利用PPT、FLASH等工具直接在已有的资源上进行二次开发与整合与利用,能够直接利用PPT、FLASH对已有的教学认知工具、活动支持工具、组织管理工具加工与编辑。

综上所述,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仍然停留在以“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上,无法适应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教学的需求,无法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支持的工具,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方法,使之具备与当前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功能。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功能的重新定位

人们一直视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学习内容的一种形式、一种载体,它独立于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需要的时候就呈现出来的辅助教学手段,独立于学生、独立于教师,甚至独立于其应用的媒体,正是这种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认识直接造成了当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的种种问题,上文已有表述。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核心要素,随着自然交互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数字化教学资源将成为信息环境下唯一被“意识到的存在”。信息化教学活动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合理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在信息化教学活动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支持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实现与应用直接制约教学信息化教学活动,本质上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学习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整合体,教师的教学活动直接体现在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过程之中,从这一视角而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功能则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信息的呈现与传递,其核心功能应当包括:教学信息传递与呈现、知识加工和教学活动支持。

早期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强调内容与教学行为分离,通常以素材库或课程库资源的形式存在,教学资源开发中的积件思想也主张内容与教学行为分离,这些资源通常无法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近年来倡导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也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一种形式,虽已不再强调内容与教学行为的分离,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活动与内容的融合,但没有将教学活动支持融入作为基础,其功能仍然局限为:提供和呈现教学内容,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并无特别支持作用,因此在现阶段若想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使教学与当前建构主义及理念相适应,必须使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师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环境支撑作用,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过程中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与认识工具。

三.教学活动支持视角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思想

传统以“内容为中心”和“教学过程为中心”的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课件)设计方法既然无法适应课堂信息化教学对教学资源设计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设计视角:从“知识结构”、“教学流程”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转变为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方法,“教学活动”通过支持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重用,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高水平共享,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也开始从关注学习对象到关注学习活动的转变,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也从学习对象延伸到学习活动,从学习资源扩展到学习过程,更加重视对教学策略的支持和关注。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功能拓展到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支持工具,可以依据从学习“活动理论”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

活动理论起源于维果茨基和恩格斯托姆(Engestrom),他提出了“中介”的概念并建立了由主体、客体和起中介作用的制品/工具等构成的基本活动结构。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中,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制品/工具”,它是“主体”、“客体”之间的中介,而不纯粹是内容和资源,要让数字化学习资源起到有效的“中介”作用,必须从构成活动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为出发点,用活动为基本单元来考察课堂教学的组成结构,分析课堂中学习者和教师在活动中主要行为。

我们以典型的思格斯托姆(Engestrom)的活动系统模式(如图2)框架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各组成要素进行描述,对课件的“中介”功能及作用进行剖析。

活动理论的“中介”作用包括三个层级结构,即活动、动作和操作三个层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如表1。

在课堂教学活动组成要素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特殊的定位,它是活动“主体”的学习作用的“客体”学习内容和资料,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支持工具,是各要素联系与互动的“中介”,可以简而言之是“学习者”、“教师”、“学习目标/结果”之间的中介,其具体体现为对学习者和教师的行为支持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基本单元,也是教师与学生行为的集合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影响决定着教学质量,但教师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行为分析中必须将最终的中心落实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上来。本文从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入手,概括出课堂教学活动常用的信息支持工具。

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景中的行为方式及其发挥的功能,通常将教师的具体行为分为: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三类,具体行为类别,如表2。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虽然为活动的主体,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受到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通常包括:记录(笔记)、回答问题(应答)、参与讨论和活动、思考(主动提问,寻求答案)、练习作业等。

通过对以上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行为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当前应用中并没有对展现内容以外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作用,事实上可以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功能重新设计,以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等功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供更丰富的支持工具。

1.课堂教学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模式

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已经从关注学习对象转向关注学习活动支持,强调学习资源对教学策略、过程和方法的支持作用,从而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基础环境支撑作用。教师、学习者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系统核心要素,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数字化学习资源作用即体现在对教师教的活动支持、学生活动的支持和教学内容加工上,如图5所示:

2.采取模块化或组件的方式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中教学活动支持

从教学活动支持视角,数字化学习资源中的活动支持功能相对统一,即同一类教学活动工具能够应用于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因此在工具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独立的模块或组件方式,能够提高资源设计与开发效率,也因为这些模块和组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可以采用共享的方式让教师能够直接集成到已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课件)中。

当前PowerPoint和FLASH等软件是一线教师最为熟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工具,其中FLASH具备完善的组件、代码片段以及库设计开功,其的产品能够直接嵌入PPT、WEB页面、AuthorWare等工具设计的课件,使用非常方便。利用FLASH和ActionScrpt实现教学活动支持的基本功能,并制作成独立的模块(影片剪辑或组件)形成一个课件功能工具库,教师能够直接利用或者借助FLASH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按课堂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模块集成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

从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视角进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方法,主要是在“以内容加工和传递”为基础的设计之上,增加了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支持工具。因为本文主要讨论的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者一般无法直接利用资源,所以没有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学习者认知加工支持工具展开,仅设计了学习者学习行为记录工具,为教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支持。这里主要论述课件中的时间管理、点名和提问、教学事件记录、教学任务管理、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四.教学活动支持视角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模式和实现

如前所述,当前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普通缺乏教学活动支持功能设计,其二便是这些功能如何实现,如何能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设计中提到的认知辅助工具、管理评价工具、教学活动组织工具、协同管理工具、绩效支持工具等,这些工具在哪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获取使用这些工具,教师能够设计实现应用这些工具吗?教师具备开发这些工具的能力吗?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改变当前教学资源设计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最重要要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模式和观念,将教学活动支持纳入到教学资源设计的框架中来。

FLASH是教师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FLASH中的ActionScript 3(简称AS3.0)脚本语言是实现课件的教学活动支持工具及拓展功能的基础,但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支持工具的相对独立性,以方便重复使用和共享。采用FLASH实现这些功能,既可以采用元件库的方法,在多个课件中共用,也可以生成独立的SWF文件,灵活地插入到PowerPoint等其他工具制作的课件中去,让不熟悉ActionScript编程甚至是不熟悉FLASH操作的人共用。

3.基于XML技术实现内容数据与活动功能相分离

虽然教学活动支持工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面向不同的教学对象,如点名分组、任务管理、时间设置等等,对于不熟悉FLASH修改设计的工具模块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XML方法将数据与模块功能相分离,教师可以直接借助文本编辑工具修改XML文件即可修改内容。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8)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我国要积极在教育事业中运用和推广信息技术。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基础性课程,在教育领域大力推广信息化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已渗透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信息化教学模式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教育而形成新的稳定性教学体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包括:信息化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一般比较丰富,学生要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比如多媒体创设问题,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计算机辅助学习,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条件收集资料,提高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教学过程由原先满堂灌学习知识演变成运用信息化技术自主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精神等。

二、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学生通过学习课程,能够了解到人力资源开发和运用中各流程与要领,从而可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对于抽象性知识会感觉到难以掌握,这时需要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信息化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实现抽象知识形象化的目的。从信息化教学特征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交互讨论、资源共享的学习新环境,构建发挥教师主导性、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新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中职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基本技能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教学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笔者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依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1.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案例教学

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模式应用比较广泛。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相对动态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典型案例情景中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在信息不完备的状况下也能做出判断,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比如在学习应聘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应聘现场,安排学生扮演面试官与求职者,让学生独立完成简历制作,学生亲身参与到面试过程中,学生在模拟面试过程中学习怎样把应聘基础知识灵活运用,为将来就职面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讨论教学

老师将全班学生分解成几个小组,同一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别讨论,然后全班共同讨论。全班共同讨论时,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全班学生思维进行撞击与交锋,讨论的过程是开放的,讨论的答案多元的,老师可以有意引导,让学生查阅参考文献,通过分析和研究,确定不同答案。在信息化教学中,老师在网络环境中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可以运用QQ、微信、BBS等工具组织讨论。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讨论组中,讨论的话题是有关招聘素质要求,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化沟通工具展开讨论,老师在线监控讨论,及时引导以保证讨论的进程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采用讨论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批判与追求真理的作风。

3.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平台教学

信息化教学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其重要的基础。网络平台教学要求融合教学资源,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这个网络平台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起点和学习进度。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建立网络平台基地,把所有学习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老师要不断添加或者更新网络平台的资料,保持学习资料的新鲜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9)

作者简介:吴亚盘(1978-),男,陕西西安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赵君(1980-),男,山东泰安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三峡大学教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10-02

工科化学是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中学化学知识的拓宽和延伸,而且为后续化学课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分析等)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材料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工科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处理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的能力。

工科化学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如学时少、重应用,所以不能像化学专业一样,当作一门专业基础课,面面俱到。以理科化学专业为例,无机化学及分析课程要求一学年100余学时,而作为工科专业,工科化学与无机化学及分析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却仅有48学时。两者相比较,工科化学课程学时被大大压缩。加之工科化学涉及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学及基础分析的部分内容,学生们普遍感觉难学。尤其面对有限学时的工科类学生,教师如何在有限学时内仍能使学生深刻把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位工科化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身特点,从工科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学科发展方向出发,探讨工科化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并结合实践对工科化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特点,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有关工科化学课程的教材很多,如江棂主编的《工科化学》、强亮生主编的《工科大学化学》、徐瑛等主编的《工科化学概论》、唐和清主编的《工科基础化学》、高发明等主编的《简明工科基础化学》等,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和适用对象,教材知识体系的设置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根据该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性质,按照突出物质的结构-性能与定量分析并重的原则,三峡大学选用了史启祯主编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的特色是包含主篇和副篇两大块。主篇主要是铺就一个基础知识平台,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做铺垫,副篇主要是引用化学的应用实例及趣事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1]它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精华,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语言形象生动,适用性强,较适合作为三峡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该教材内容可以很好地为目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智力储备。同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科化学的认识和了解,还将曹锡章等主编的《无机化学》、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等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

此外,鉴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特点及工科化学教学内容较多大,有关的价键理论等知识抽象难懂,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及实用化,除讲授教材内容外,还穿插介绍当前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科技发展动态、工科化学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身的科研工作进行讲解,不断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时,笔者介绍了目前比较热门功能配合物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并以自己在多功能金属配合物材料方面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学生。这些相关教学内容拓宽与延伸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不同于选修课,它不仅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学习方法的引导,而且更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针对“工科化学”课程的专业必修课性质及其教学内容众多,需要理解和识记的知识点较难的特点,笔者坚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原则,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1.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板书、提问、讨论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然而,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影音视频资料很难展现给学生。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它能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并容纳较多的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丰富有新意,教学效率高。[3]“工科化学”课程涉及无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学和基础分析三大块内容。知识面广,内容枯燥,为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笔者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方案,对所选用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压缩,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浅显易懂的课堂讲授和内容丰富的课件展示,增加了学生对工科化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根据工科化学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式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既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课堂上,笔者会针对教材上相关的知识,常常向学生设定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查资料,下次课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绪论中物质的状态时,笔者提出“物质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几类”;讲到新材料的分类时,提出“什么是等离子体”和“什么是液晶材料”等许多在生活中涉及到的化学类新名词、新概念,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工科化学的兴趣大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随之增强,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及时进行课外答疑,解决学生课后学习遇到的问题

考虑到要在48个学时内完成工科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而且知识点庞杂,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和掌握,笔者只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紧凑地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内容,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解决学生课后学习或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教材内容中遇到的问题,笔者每周专门安排一次课后答疑。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很珍惜与代课老师交流的机会,会把自己在学习教材、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整理出来让老师做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就更为透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工科化学的积极性。

4.选择部分章节让学生主讲,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些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调节课堂气氛。然而,这种以课堂为中心、死板灌输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课程教学内容被动学习,在课堂上基本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即使偶尔被提问,也会因缺乏足够的准备,发言效果不佳,导致缺乏自信心。

大学的三尺讲台,不仅仅属于教师,还属于学生,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讲台得到必要的锻练。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上台讲解的机会,学生就能够深刻体会站在讲台上的责任,就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将自己准备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给其他学生。另外,学生在走上讲台之前,课前会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把自己准备好的知识传递给其他学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工科化学中,其中一章为《氢》,这一章主要讲解氢、制备、用途、同位素、氢化物分类、氢能源等,没有较难的理论。因此,笔者提前两周安排学生课后查资料和素材,做多媒体课件,课堂抽出一个学时让准备好的学生上讲台讲解。从4~5名同学上讲台讲解的情况来看,学生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等媒体资料。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洁,图文并茂,讲解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而且为学生将来毕业时能够更好地在应聘中表现自己提供了锻炼机会。

三、探索新型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考核环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专业基础课的考核不同于专业选修课灵活多样的方式,一般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多,容易使学生思想负担过重,给学生学习带来压力。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工科化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简明地介绍化学中的部分原理,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物质本性及变化规律,建立一个化学意识,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去解决。鉴于该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性质和内容多、知识面广、学生掌握知识点难度大等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笔者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采取了中期课程小论文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成绩考核核算方法为: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成绩的10%,课程小论文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试卷卷面成绩占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不同于以往的“1+2”模式(总评成绩=卷面+平时+实验),既可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课后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期望能够全面反馈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工科化学”课程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繁多、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个二级学科的部分基础知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后续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基础等课程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樊晓芳.高等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教育创新,2013,(3):146-153.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10)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能源化学工程论文篇(11)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