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2-31 06:45:43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1)

一、企业技术中心提出背景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体制,导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国家通过计划来部署科技项目和任务,通过行政指令形式推动技术转移。当时,我国科研和生产活动分离,优秀人才、高端创新平台、研发资金等创新资源,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实际上就是生产工厂,几乎没有研发和创新力量。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技术开发型科技机构进入了企业,大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开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1990年,企业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占全国的14%,研发经费只占全国的27.4%,获得授权的专利仅占全国的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推动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根本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机构建设。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为落实中央的部署,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建立技术中心”。

1993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共同启动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此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上海、浙江等一批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率先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二、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历程

(一)探索起步阶段:1993年至1998年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在借鉴工业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举措,旨在推进科研与生产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

从1993年到1998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203家。在这一时期,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提高”展开。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两个“结合”就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智力与利用国外科技力量相结合,“三个提高”就是提高研究开发水平、提高人才素质、提高经费投入强度。

在探索起步阶段,国家基本摸索出了一条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立起多部门共同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结合自身职能,从不同方面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二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深得企业重视,大型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中心建设投入。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对人才的吸引力初步显现。四是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迈出国际化步伐,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

探索起步阶段,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底,上海和陕西等15个省市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部分省市还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资金支持。

通过探索和实践,企业和社会各界逐步对技术创新形成共识。技术创新作为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的全过程,是技术、信息、人才、物质与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这一重大意义开始得到重视。通过技术创新的实践,成功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不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而成为根据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从而确立了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

(二)优化提升阶段:1999年至2005年

在探索起步阶段,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宏观管理还不够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不够清晰,也没有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二是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重视还不够,一些较大的企业(集团)还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三是全国对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不清晰,运行管理不规范。

1999年至2005年间,国家采取了以下3项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先后颁布《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建立起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规范。二是制定和两次修订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方向,并通过评价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三是《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引导和支持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

截至2005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361家。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普遍建立起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1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该决定中,再次明确要鼓励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为了在国家层面形成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合力,2006年科技部加入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之中,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共同推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工作局面。2007年,上述五部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修订并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887家。

三、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成效

目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02家,虽数量仅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9.4%,但多项创新指标均占半数以上。全国省(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8608家,已经成为区域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一)技术中心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已经不是一般的企业研究所,而是按照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技术中心除了具备一般研究所的研究开发职能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企业创新活动需要的职能,包括决策辅助、人才培养、合作创新、公共平台、技术资本运作,以及创新信息搜集与分析等职能。

时至今日,企业技术中心的职能基本上覆盖到了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和生产层三个层次,从事着长远性的研究和重大综合开发活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还形成了多层次、跨区域甚至跨国的技术中心组织架构。

在实践中,企业技术中心勇于探索,形成了多种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模式,为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行业内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投入高速增长

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384亿元,企均投入7.2亿元。按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50%用于研发计算,2012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总计约为3192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和的71.7%。2012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82家,这是10年前的8倍。欧盟产业记分牌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研发投入1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有52家入围,其中有48家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视并不断加大研发条件投资。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407亿元,企均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7亿元,比10年前平均增加了7000万元。

(三)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9.8万项,平均每个企业在研项目达到110项,是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在研项目数的4.9倍。同期,全国9610家国家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33.6万项,企均在研科技项目数是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6倍。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专利申请活动和技术标准研制活动的核心力量。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近10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的71.4%。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总计10.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2.1%;其中发明专利4.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7.3%。2010至2012年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持和参与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6858项,约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一。

(四)企业技术中心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产值高达6.6万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60%;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32.1%,比10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期,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39.1%,比10年前提高了7.6个百分点;企均实现新产品销售利润7.6亿元,是2006年的2.4倍;新产品利润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为企业盈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一大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2011年和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超过200项,已经成为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

技术中心成为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行业龙头企业之中,它们的技术水平往往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它们的技术进步直接带动着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五)企业技术中心的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每年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前,对外行业指南,优化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向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其他领域拓展的格局,并带动了相关行业技术创新。

从行业分布看,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非制造领域技术中心数量达到130家,占总数的15%;与“十五”末的9%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从地区分布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14家、226家和147家。其中,中部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增长最为迅速,2012年中部地区占25.5%,比10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来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民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民营企业约占一半;还有一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中外合资企业之中。

(六)形成了多方支持技术中心建设的局面

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行为。国家和地方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目的是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过20年的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合、政企互动的工作局面。

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个部门各司其职,围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目标,共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自200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累计支持27亿元用于企业研究实验条件建设,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207亿元。科技部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政策支持,2012年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各级政府直接经费支持共计116亿元,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减免税96亿元,免除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约5.8亿元。

在地方层面,各省市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作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目前,除之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其中有5个省份的省级认定技术中心数量超过400家,地市级技术中心也加快建立,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金字塔”形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在行业部门层面,一些行业部门也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财政部在安排“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资金项目”时,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作为申报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七)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经过20年的持续建设,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技术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部分技术中心的研发活动正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积极开展超前技术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下一代产业技术储备。总体来看,大量企业技术中心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创新水平,部分技术中心已经形成了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创新组织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部分技术中心积极布局中央研究院和海外研发中心建设,打造网络化的研发组织,形成支撑“前沿技术—工程技术—产品技术”于一体的研发组织体系。

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2012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有9448家,研发人员总计164万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10万人,约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2%。研发人员数超1000人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213家,这是10年前3倍。技术中心长期保持着较高的人才投入,去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员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8万元,是同期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7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还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全国有11061名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8%。

四是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建设高端化,依托部分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3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9家。

五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升级,大量技术中心由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为主,逐渐转向共同研发、长期合作、战略合作,部分技术中心成为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者。

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展望

党的十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各部门、各地方和全社会一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引导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部门,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宏观政策导向,修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完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探索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新模式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布局,研究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建筑业、文化产业等领域技术中心建设模式,引领带动更多的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要引导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全球化创新网络建设,开放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探索企业创新国际化道路。

(三)探索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机制

一是要坚持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决策机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向企业倾斜,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推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二是加强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促进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顺畅流动到企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企业主导重大科技成果应用。

(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五部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推进现有政策工具向企业技术中心倾斜,如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引导高层次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力度,指导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2)

第二条加强和规范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以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能力,创新业绩显著,在行业或区域起重要导向作用的示范体。省有关部门予以省级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此引导和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第三条**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和杭州海关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省经贸委对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进行指导,并具体负责组织认定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

第四条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市场分析,重点从事中长期的新产品开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商品的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开展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开发,负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第五条产品和技术的决策咨询。使企业对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有较强的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进步规划的制定,组织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的评估和论证,对企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第六条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提高企业多渠道运用技术资源的能力。负责企业与国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科技力量和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性研究。充分利用企业外的研究开发力量和成熟的技术成果,使企业用最少的投入、最短的周期和最便捷的办法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

第七条人才吸收、凝聚和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技术人才以各种形式为企业工作,凝聚企业现有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企业科技人才的服务为企业培训和造就一支科技人才队伍。

第八条产品、技术的服务。负责对企业内部多层次技术开发的指导和服务,协调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组织学习和引入企业外部成熟的共性技术,并在企业内进行应用。

第九条行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服务。分析市场需求,跟踪和研究行业和企业技术发展趋势,利用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发挥技术的集散和辐射、信息集聚与扩散、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与咨询、产品分析、检测、试验等以及人才交流与培训的职能,在行业、区域和企业技术开发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三章认定条件

第十条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健全,具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

第十一条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开发能力居国内同行前列。

第十二条企业技术中心经费纳入企业财务年度预算。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2%(参照行业系数分级)。中心财务实行单独核算。

第十三条企业销售收入不低于规定标准。其中高技术产业不低于5000万元,其他产业不低于1亿元。

第十四条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800万元。

第十五条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占中心职工总数的15%以上;从事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

第十六条有较完善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的组织架构。企业不少于与一家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第十七条已被所在市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

第十八条企业上年度赢利、并在认定前两年内没有确定的偷漏税、重大安全质量和环境事故等行为的。

第四章认定

第十九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一般每年组织一次。

第二十条申请企业向县级经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附件一《**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和附件三《**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再经各市经贸主管部门汇总初审后上报。经济强县(市、区)申请材料须经各市经贸主管部门备案确认后上报。

第二十一条各市、经济强县(市、区)经贸主管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推荐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根据申请企业行业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按照《**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标准》(见附件四)进行综合评审。

第二十三条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和杭州海关对综合评审结果进行审核,择优确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并联合公布。

第二十四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其控股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如具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条件,可申请作为该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申请材料和认定程序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相同。

第二十五条因评价不合格被撤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资格的,企业重新申请认定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申报。

第五章评价

第二十六条依据评价标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进行一次评价。

第二十七条初审。经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于当年5月底前将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评价材料包括:附件二《**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附件三《**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报送当地县级经贸主管部门(与认定申请程序相同),由各地经贸主管部门汇总初审后,于考核年度的6月底前报省经贸委。

第二十八条核查及评价。省经贸委组织专家或中介评估机构对上报评价材料等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实地核查和集中核查等。

第二十九条数据分析与反馈。省经贸委组织专家或中介评估机构对核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并反馈相关企业。

第三十条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评价得分低于60分、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上报材料中有弄虚作假并经查实的企业评价为不合格。

第三十一条评价结果的确认。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和杭州海关负责评价结果的确认并予以公布。

第六章调整与撤销

第三十二条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其下属公司原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视情况调整为集团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技术中心评价不合格;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被依法终止;企业有偷漏税、重大安全、质量以及环保事故等行为等。

第七章管理

第三十四条企业上报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材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认定申请。已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撤消其认定资格,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认定申请。

第三十五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每年度评价时由企业一并提出变更申请,经当地经贸主管部门确认后报省经贸委办理更名等手续。

第八章有关政策

第三十六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开发并经专家评审确认良好的项目,优先列入省经贸委技术创新计划。

第三十七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作为今后推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必要条件。

第三十八条考核评价优秀的技术中心列入省示范企业技术中心,省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九条省有关部门每年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十条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03〕25号)附表一《拟培育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附表二《拟培育的全国重要产业基地》中列举的企业,其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采用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

第四十一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类企业集团根据生产经营和科技开发的实际情况,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开发的项目,需要向所属企业集中提取技术开发费的,经批准,可集中提取。

第四十二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其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可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基础上,盈利企业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一直抵扣到应纳税所得额零为止。

第四十三条经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第四十四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确定完善技术规范或解决产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中间试验,报经主管财税机关批准后,中试设备的折旧年限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速30%--50%。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3)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区初步奠定了一个基础较强、优势突出的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结构。

1、行业结构。我区的工业主要由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五大行业为主导的传统优势行业构成,其它还有纸箱包装、电子电器、食品、建材等行业。这些传统产业占居了我区工业总量的90%以上,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和生命力,部分产业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使我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纺织基地”、“中国花边之乡”、“中国羽绒之都”、“中国钢结构基地”等荣誉称号。与之相比,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明显不足,总量仅占我区工业的9.6%左右,成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由此可见,传统行业在我区的工业企业中仍是主导产业。

2、企业结构。全区共有工业企业120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4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4.4%;1亿元以上企业20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54%;5亿元以上企业35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18%;10亿元以上企业19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7.17%。数据表明,我区的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企业结构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真正上档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3、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型产品,是我区最具特色的产品主体。它折射出工业的发展优势,但也明显暴露出工业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区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就是低端产品多、半成品多、需求收入弹性低的产品多,而整机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且呈“两头在外”的特点,即原料和市场都在区外,区内以半成品生产和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在价格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员工结构。截止2004年底,全区共有职工人数38.5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中专及技校毕业生5.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高中文化程度9.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5%;初中及以下人员20.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各类职称人员23129人,占职工总数的6%。其中,高级职称1492人,占职工总数的0.4%;中级职称5369人,占职工总数的1.4%;初级职称16268人,占职工总数的4.2%。上述数据足以说明,我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企业自身研发力量十分薄弱。

5、技术创新结构。我区已经认定的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130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17家、市级54家,80%以上的区级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多数企业真正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技术中心档次不高,管理不强,专职研发人员严重不足,主导产品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原创性甚少,难以形成自主创新主体。因此,我区企业技术结构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6、资本结构。我区有工业总资产1513亿,其中90%以上为内资,而外资仅为10%。因此我区的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结构类同现象严重,缺乏高新项目、高精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显然,我区的内外资本比例结构失衡,外商投资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我区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行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为主、民营资本为主、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这样一种结构现状。

但是,传统产业依然支撑着我区的工业经济。当前它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质量。传统产业不但是我区目前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而且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它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大,资产存量大,带动作用强。第二,传统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解决了我区38.5万多职工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问题。第三,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区的税收主体,占我区工业提供税收总额的83%左右。

二、存在问题

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短缺经济结束、消费升级、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程度提高,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成本的双重制约下,特别是原料和能源缺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当前我区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上,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传统产业升级尚缺乏科学完整的规划。传统产业升级在我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如区委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施十大技术创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我们认为,要促进我区的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当务之急还缺少一个科学完整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整体布局、合理定位、产业发展导向以及做好各产业中行业的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已十分重要。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但缺乏产业水准的优势,面临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在国内竞争方面,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资源竞争、产销竞争升格到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我区相当部分企业技术性投资不大、产品易于模仿,非价格竞争缺乏优势。如占全区经济比重40%以上的纺织印染业,其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纺织业差别化纤维比重,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省在全国领先,也只有40%,而我区仅为15%。精细化工和化学医药基本上是仿制国外专利已过期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区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总体还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级阶段。如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服装羽绒产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这些传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靠展开低价竞争,既影响了出口效益,又屡遭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压制。

3、企业经营者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意识不足。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需要有一批有魄力、能高瞻远瞩的企业经营者来推动,他们的思维最终决定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区不少企业经营者存在着短期行为的思维方式,他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往往是急功近利,仍习惯注重以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的方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量的扩张,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生产以加工或组装为主,热衷追求短平快项目,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

4、传统产业升级还缺乏大量的人才支撑。突出表现在:全区每万人拥有人才567人,低于全市的863人,而列全国县市之首的江苏昆山市已超过了1200人;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创新学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机制不够活,人才流动和引进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滞后于引进项目,人才不足与浪费、引进与流失并存;适合创新人才的事业、生活居住、文化等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问题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速度,已成为加快发展的短腿。

三、对策建议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必须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进行,把政府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结合起来,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和加强企业在改造中的主体地位。

1、要统一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传统产业是相对高新技术而言,但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我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传统产业升级作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们不可能把占90%以上的传统产业推倒重来,高新技术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育起来。因此,不仅目前要依靠传统产业,今后也不能离开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更要靠传统产业做支撑。就拿目前我区的26家部级、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也无不都是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产生的。

2、搞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规划。把握传统产业升级这条主线,以科学的发展观,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区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及“十一五”传统产业升级的滚动实施计划,传统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有关项目进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传统产业升级项目的按期完成。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制定本行业的行业升级规划,如纺织行业可细分为纺、织、染三个行业,化工行业又可细分为基础原料、医药中间类、农用化学品、化工建材、日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行业。政府必须对这些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市场产品调研、信息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区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和推广,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商务电子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提升全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全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通过CAD示范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载体,大力推广以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4、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科研投入,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一是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以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加快实施“百亿研发工程”,培育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推进企业原创性能力建设,实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构筑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二是企业要加强合作共赢。建立由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形式、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实力和降低开发成本。三是克服技术中心创新不足、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5、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是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新型的产权激励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实施知识资本化,逐步形成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的人才积累机制。二是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探讨国际技术合作,高位嫁接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来大大缩短我区传统产业升级在一些技术难题上的研发周期。尤其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专家。实践证明,我区拥有上档次的技术创新的企业,无不是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

6、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本着“择优扶强、重点扶持”的原则,打造“品牌”形象,要以品牌资源发掘和品牌运营,催发品牌积聚和衍生效应。把实施名牌战略同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管理、平台建设和对外推广等配套措施,大力带动全区品牌建设的兴起。一是紧跟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品发展动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二是把产品创新建立在质量振兴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攻关和质量赶超,争创名牌产品。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4)

党的xx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近,xx在青岛考察时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推进自主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xx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为我们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施了服务于“三农”和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实施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建设了一批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我们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发展,扩大了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XX年的9300件增加到XX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XX年的5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XX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XX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XX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XX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XX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XX年的407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XX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XX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xx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xx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5)

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现代石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模式和手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是石油企业各项管理运营工作向着更为高效、灵活、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而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实施,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考虑到我国石油企业的集团化运作特征,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文认为应率先在数据中心建设、资源调度管理和业务与组织管控这三项管理工作中应用云计算技术。

1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与支柱性产业,技术与知识作为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是促进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建设数据中心并不断优化对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对现代石油企业而言势在必行。以云计算为基础,开展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化、基础设施服务化的目标,帮助企业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管控、成本管控、人力资源管理等。

云计算技术通过虚拟系统实现数据中心的构建与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以下几项显著的优势:首先,基于云计算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能够大大减少因购置机房、物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且相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数据中心运行所消耗的电力资源和制冷维护成本,以及相关的资源、人力、财务投入,因而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益;其次,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IT服务质量,更为灵敏便捷的IT设施资源,使得云计算背景下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能够为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为有利的技术保障;再次,我国石油企业多采取集团化运营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数据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集团内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的需求,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构建与管理可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1)科学测试,全面验证。虚拟化系统厂商的选择对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此石油企业应在多方考察主流厂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展全面的系统测试与验证工作,以此选定最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虚拟系统厂商。

(2)由总部牵头联合企业各部工作组,制定科学的虚拟化系统工作方案,由总部到二级单位依次推行。

(3)不断深化网络云、服务器云、桌面云的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员工终端的集中管控。

2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以往,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的重复构建、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对自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和不断优化。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企业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满足现代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的以下几项要求:

(1)提升管理系统的规模效应,减少信息化系统及相关资源建设的成本,如石油集团企业中,总部与二级单位之间存在着许多想通或相近的需求,如档案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通过云计算系统建设可避免因不同级别单位资质不一而对管理系统建设成效造成影响的问题。

(2)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来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的经济细化程度,使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本、设备与原料等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创造更高的价值。

(3)集中的、系统性的资源调度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规避了部分管理风险,有助于提升石油企业资源管控水平。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中的应用可遵循以下流程:首先,应由总部牵头,各个二级单位配合,梳理好企业资源调度管理需求,建立验证场景,搭建试点系统,先在集团总部开展培训和推广,积累经验,再次基础上陆续在各单位推广应用;其次,选择共性强,且需要相当个性化的应用,如项目资源管理等,由总部建立验证场景,搭建试点系统,积累经验并分析效益,作为典型示范,引导二级单位依次开展试点和推广;再次,集中分析企业资源调度管理工作需求,找出总部与下属单位在各项资源调度管理实务中的共性与个性,逐步完善应用云。

3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组织管控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管理组织管控中的应用多以,有助于提升石油企业业务管理的可控性和实现企业内组织框架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企业发展战略得到统一与有效落实。

首先,基于云计算的石油企业业务执行更为便捷、高效和灵活,使企业内各项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便于打造统一、灵活的企业组织;其次,在云计算Paas平台上开展企业构架,便于使管理者判断组织构架的科学性,进而针对其中存在争议的部分作出讨论和研究,在可视化的环境下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组织管控中的应用可采取以下对策:

(1)由总部率先建设PaaS平台并不是相关试验、测试工作,构建平台服务库并进行试点成果分析。

(2)引入企业架构的阶段性成果,和集团平台相结合,定义企业架构,抽象企业现状,引入企业能力,在平台上输入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开展相应的分析、讨论、研究与优化工作。

(3)结合企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业务上的变化和组织结构上的调整持续优化平台并利用其开展各项可视化研究论证活动,确保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框架与企业当前发展情况的匹配度。

4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石油企业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复杂性、专业性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该项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契机。对此,石油企业应在整合梳理自身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将云计算技术逐步推广应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资源调度管理和组织与业务管理等各个层面,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穆向阳,谬宁,陈明,范伟.云计算环境下BI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0,29(6):50-53,43.

[2]李晴,杨春,谢忠.云计算环境下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8):140-143.

[3]汪洪昌,肖静华,谢永勤.基于企业视角的云计算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J].2013,35(6):13-22,32.

[4]黄晓斌,钟辉新.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13,32(3):37-43.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44-04

一、襄樊地理位置

襄樊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七省通衢之地,诞生过汉光武帝刘秀,隐居过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养育过楚国文学家宋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画家米芾,演绎过卞和献玉、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白成称王等重大历史事件。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一座大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襄樊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一个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便利、发达。它现辖南漳、谷城、保康3个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3个开发区,总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襄樊市区3563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建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0.3万;面积19566平方公里,人口603万。

二、襄樊与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比较

近年来,襄樊、宜昌作为鄂西北、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融八湖北省经济发展大潮,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表1可以看到:

1.经济总量及增长势头强劲

襄樊、宜昌在全省区域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所占比重仅次于武汉市。襄樊、宜昌地区生产总值处在仅次于武汉的第3位、第2位。2008年,襄樊、宜昌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2.46亿元和1026.5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7%和20.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2和551.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2%和19.0%,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占湖北省的比重分别为8.8%、9.1%。据测算,2005年以来年均增速分别达14.1%、14.0%。

2.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襄樊、宜昌努力优化产业结构,2008年,襄樊、宜昌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17.5:45.0:37.5和13.3:53.7:32.9。与2005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降低3.2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提高3.4和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降低O,3和

2.1 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与产业扩张初具规模

襄樊、宜昌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支柱产业。2008年,襄樊新增食品和纺织两个“百亿元”产业,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535.45亿元,增长29.0%;烟草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157.79亿元,增长77.4%;纺织产业实现总产值106.48亿元,增长18.4%;能源电力产业实现总产值75.57亿元,增长15.1%;医药化工产业实现总产值64.1亿元,增长44.0%。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医药化工、能源工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宜昌工业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宜化等企业为主体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宜昌船厂等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安琪等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新丰等企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8年,宜昌市三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2%;实现工业增加值34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3%。

工业化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两个城市生产总值,特别是城市工业基本情况,由表2、3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宜昌工业企业单位数、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都比襄樊少,但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却比襄樊要好。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在第二产业的GDP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宜昌。这除了与经济结构(见表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襄樊这几年以房地产和设备投资为主),产业结构内企业类型及运行效益有关外,还与科技创新与队伍有关。本文将从此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三、襄樊科技队伍与水平的现状

(一)科技基础

1.良好产业环境。襄樊市拥有部级高新开发区,形成以东风汽车、康明斯发动机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的汽车动力与部件制造,以新华光、国网绝缘子等为龙头的新材料开发,以航空救生、中航精机、博亚机械等为重点的机电一体化装备,以追日、大力电气为重点的电机软启动生产“四大产业集群”,其中,襄樊汽车动力与部件、节能与环保、节能电机与控制设备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属于国家火炬计划。此外,还有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谷城石花、枣阳南城部级星火技术密集区、谷城过山口省级民营科技园。

2.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襄樊市拥有部级科研机构2家,部级研发中心5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县属独立科研机构3l家。湖北追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省人事厅批准为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1家企业被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

3.产学研结合网络。襄樊市先后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单位签署了地校(院)合作协议,40%以上的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73家企业与武汉大学等34所院所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台基半导体有限公司、大力工业控制有限公司、追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和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4家企业分别与上海复旦大学等4所院校建立了研发中心、研究所、产业地和博士后产业基地。这些为襄樊市开展产学研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研究与发展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技术改造投资这些指标看,除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襄樊市

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在2005--2007年间都是逐年增加,科技活动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若襄樊与宜昌相比,除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其余指标都显示要大(详见表5―9),可为什么第二产业经济情况要略逊色?值得我们深思。

(二)科技队伍与水平存在不足

襄樊市科技总体实力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据课题组针对襄樊市主导产业进行走访、设置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以目前的科技队伍状况来看,襄樊想提升第二产业发展能力仍显不够,主要表现可通过以下指标反映出来:

1.从科技人员所占从业人员总量

主导产业科技人员分布不均衡。汽车产业作为襄樊市的龙头产业,其科技人员比例只有5%左右,而大多数配套产业都属于来样加工,企业自行研发产品的品种数量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作为襄樊市的传统产业,其科技人员比例也分别仅为0.4%和2.5%左右。目前,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还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生产加工层面上,难以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即使是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这样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其科技人员的比例电不足1.5%。可见这个行业的科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其走高新技术发展路线的需求。机械和电力电气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代表,其科技人员比例分别为10.5%和17.7%。与传统产业相比,虽然科技人员比例相对较高,但是作为一个对高科技人才需求旺盛的行业,其技术人员仍显不足,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长远发展。

2.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

由图2可知,博士学历的科技人员占0.71%,硕士占11.2%,本科占80.1%,其他为7.99%。本科生作为襄樊市科技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现在的本科教育倾向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实践经验较少,专业知识深度较浅,知识层次结构不全面,导致本科类科技人员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硕士和博士类的科技人员研发能力虽然相对较强,专业知识相对丰富一些,但由于人数相当的少,这就造成襄樊整个地区各行业科技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研发能力不强,研发成果不明显,最明显表现为研究机构中领军人员或者核心人员不在襄樊。致使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难以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从业人员职称结构

职称是衡量人员素质的一个标杆,职称的高低意味着技术水平的高低。从总体状况来看,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分别占5%和14%。两者加起来不到20%。有的企业甚至只有一般技术人员。也就是说,真正能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很少,其他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这导致了襄樊地区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技术研发实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制约着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进程。

4.从科技成果水平及完成情况

由图4、5可以看出,襄樊企业技术主要来源于自行研发。而从其研发新产品的水平来看,大部分企业的新产品水平只是处于行业或地区的领先地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技术水平。总体上所处的水平不能够占据很强的优势,缺乏核心技术,由图6可以看出,本地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取得研究成果很少,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非常有限。若要把襄樊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这种技术水平和科技人员远远不能为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这一角度来看,襄樊实际的高科技人才是很缺乏。

四、提升科技队伍实力建议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政府要政绩不能仅仅只是将目光放在GDP这个指标上,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要对襄樊市的经济增长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目前,襄樊市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产值主要是由生产加工创造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发挥它的主导地位。因此,需要政府倡导工业高新技术化,引导企业投资领域和方向,组织专家认真论证投资项目可行性及科技创新经费投入。

2.政府出台一些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襄樊市属于一个三级城市,城市发展水平有限,工资待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襄樊市的房价相对于上海、深圳、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来说确实很低,但是与当地的工资相比仍然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数字。能否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住房津贴或住房补助,也可以是政府出资建造一批住房,服务一定年限后产权归己等方式,尽可能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到襄樊来加入科研机构。

3.加大对本地高校教育的投入,以政策引导高校教育方向,从而使本地高校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以此来扩充襄樊市本地人才储备量。同是省域副中心的宜昌,有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专业特色明显,它的水电研究实验室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且逐步建成了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宜昌城市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这些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教学科研能力强,为该地区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襄樊市也有一所全日制本科综合性大学――襄樊学院,但工科专业不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功能不强,因此,襄樊学院毕业生的能力无法满足襄樊市本身的需求。为此,支持襄樊学院围绕“襄十随”这个“汽车走廊”,在材料、机构制造、电气技术等方向制定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形成特色鲜明,能有效服务于本地经济的高等院校。

4.发挥军工企业优势,带动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充分发挥襄樊市军工企业聚集、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优势,开发军民结合产业大项目。如以航宇公司为依托,建设多品种、宽系列、高智能,配套链条长的座椅产业基地;以新东方公司为依托,推动泵阀产业集群发展;以航天42所为依托,扩张汽车安全气囊发生器及平面保护膜等精细化产品规模;以江山重工为依托,推动液压系统、数控加工中心等项目建设;以3611机械有限公司为依托,形成特种车辆装备及零部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5.设立引进企业科技标准,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为促进襄樊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深圳工业园”,“台商工业园”内企业既符合重点特色产业需要,又要具有技术创新机构,能开发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对于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产学研基地,或研究开发机构;鼓励有条件企业建立博士后产业基地。政府要安排一定的科技资金,对企业建立的博士后产基地、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给予相应资助。

6.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是面向襄樊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求,以解决新一代产业共性技术和制定重要标准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通过各种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可在电机控制与电能质量优化技术装置、汽车动力与零部件方面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相关领域的重点企业,联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7)

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年12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20*年7月,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20*年12月,扩大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20*年12月,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年的9300件增加到20*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20*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20*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20*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20*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20*年的4*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今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20*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2000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8)

2.支柱产业发展迅猛。2001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行业合计实现工业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市(同口径)平均增幅16.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55个百分点。三大支柱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15.71%提高到2001年的30%。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1年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608.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比2000年的15.8%提高了2.2个百分点,新增产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30.7%,占全市新增产值的41.1%。目前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352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有60多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群。4.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512户国家重点企业和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中,我市分别占7户和11户。全市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从1995年的9家发展至2001年底的29家,共实现产值777.89亿元,占全市工业占总产值的22.93%;其中利润超千万元的有25家,共实现利润83.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9.03%。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437家,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82家。2001年,包括汽车、石化、造船、钢铁、医药、轻工等行业在内的全市大中型企业销售收入达1554.21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总额的56.9%;实现利润108.3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的77.9%。这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已经在工业增长中起到了较强的主导作用。

5.产品和技术结构逐步优化。“九五”期间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52.4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33.4%;“九五”期间重点培育了100项能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至2000年底,列入跟踪检查计划的共有103项,其中已完成试制任务的有58项,已投产的有57项。投产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新创税利44亿元。2000年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8.1%,比1995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完成重大技术开发成果618个,其中部级42个,省部级256个。形成了如本田雅阁轿车、珠江牌钢琴等一批技术含量、附加值、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都较高的拳头产品。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立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18家,部级专项技术中心上百家。

装备工业技术水平在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仍然保持了较强的比较优势。“八五”和“九五”期间,全市技术改造投入918.4亿元,引进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设备7208台(套),更新设备3.3万台(套),其中机械装备工业技改投资完成81.8亿元,引进设备1848台(套),新购设备7874台(套)。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大大提升了装备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奠定其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并为华南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相应的支撑。目前,机械装备工业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汽车、通信设备、造船、楼宇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输配电控制设备制造及配套的产业群,一批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大型机械加工能力和精密加工能力强,技术设备和研发机构水平全省领先,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市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3.95亿元,比上年增长33.5%、比95年增长214.4%;完成工业增加值1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比95年增长182.2%,;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5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比95年增长213.1%。发展形成了本田、东风本田发动机、金鹏集团、广船国际、风神汽车、松下・万宝压缩机、广日电梯、黄埔造船等一批骨干行业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和广重集团、日立电梯公司、白云电气集团、数控设备厂、金鹏集团、黄埔造船厂、迪森热能技术股份公司等一批既拥有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优势产品,也拥有国内少有的、达到国际水平的先进设备的企业以及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轻工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研发机构。

产品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目前,一些主要产品销售额位居国际国内前列,如:珠江钢琴的销售额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金页新闻纸,555、虎头牌电池等25种产品销售额居国内第一位。拥有208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华凌等一批产品获出口免检,虎头牌电池、乐华彩电等产品被外经贸部列为出口扶持品牌。2001年全市工业出口产品产值734.4亿元,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市属工业企业29家;出口超1亿美元的产品从1996年的8个增至18个,其中机电类的产品从2个增至9个,工业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190多个。

6.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001年,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37%,比1995年的56.49%提高了19.8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3.4%;1858家“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总量59.3%。

7.国企改革成效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任务顺利完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了困境,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要进展,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多元化、混合型的产权模式使国企打破原有的“条块”制约,为工业增强了发展后劲。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国有工业企业虽然数量逐步减少,但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576家,企业数量比1997年减少了20.4%,但效益却大幅提高,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69.69亿元和160.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75%和53.16%,分别比1997年增长41.8%和63.6%。

(二)主要存在问题

1.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问题。据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有29个行业的104户工业企业进入全省各行业销售收入前十五强之列,其中位于前五名的企业只有42户;优势较明显的行业分别有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造纸、烟草、食品、皮革、普通机械等行业。但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我市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前十五名,说明我市在这一行业中企业及集团规模偏小。

2.名牌产品产量规模普遍偏小。拥有一批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的工业名牌产品,其中有29种产品销售额在全国排前三名。但缺乏一些能支撑全局、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名牌产品。如拥有穗宝床垫、立德粉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的企业,品牌产品的年销售额只有1亿多元,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偏小。缺少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这与工业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地位极不相称。

3.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工业布局的调整一直未能适应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工业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特别是部分区和县级市招商引资布局混乱,以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再加上工业易地改造时的盲目无序搬迁,最终导致工业布局分散、零乱,未能及时形成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工业园区,影响了我市工业发展的后劲。

4.电子信息产业化水平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市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辐射和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群,而且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我市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进入广东省十五强,这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5.我市工业产品出口市场未能真正实现多元化。虽然我市工业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190多个,但主要出口市场仍以欧美为主,出口到欧美的工业产品产值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0%以上,导致我市工业产品出口受欧美国家经济影响很大,不利于降低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作保障。

1.以发展为目标。要紧跟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以及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竞争格局变化的趋势,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求,培育发展增量,优化改造存量,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调整促发展。突出抓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和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这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依托。大力发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3.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使企业尽快形成能对市场需求作出灵敏反应、自主优化配置资源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调整,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4.以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流向。结构调整要突出重点,要结合实际制定结构调整规划和实施产业政策,组织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从而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量减少和避免新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降低产业发展创新的风险。

5.以全社会企业为对象。推进结构调整工作要面向全社会,不分企业所有制。要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6.以体制创新作保障。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进一步推动企业产权多元化,为多种经济成份的公平竞争,实现结构创新提供体制保证。

(二)主要目标

1.“十五”期间,围绕实现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实现我市工业持续、稳定、有效增长,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为推动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行业的主体地位和支柱作用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26.3%提高到46.7%。

(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机械工业等机械装备工业力争年均增长10%,“十五”期末,劳动生产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资金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起较好的产品质量形象。

(3)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及建筑材料工业等传统行业经过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档次、规模、水平上新台阶。(4)钢铁、医药、造纸等一批有潜力的行业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品种、质量、效益有所提高,潜在优势进一步发挥。(5)名牌产品做强做大,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培育形成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名牌产品150个,其中,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名优品牌20个,年销售额5-10亿元的名优品牌30个。争创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0个“中国名牌产品”。

3.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争取到2005年,形成一批具备“主业突出、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科学、规模经济效益好、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特征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辐射、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型企业,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4.产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对全市工业区域布局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及城乡一体化作出新的规划。按“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总体规划,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区域,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行业。在调整市区及周边工业布局的同时,以产业特色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发展建设一批高起点环保型的工业园区;充实壮大一批现有条件较好,适宜继续发展的工业园区;调整和整合一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缺乏特色的工业地段和集聚点。重点规划我市东南两翼的工业布局。东部初步规划增城新塘以东的工业新区;南部初步规划番禺黄阁、灵山以南一带作为布置重化工业的工业园区。形成一个与城区总体规划、环保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符合市工业发展实际的,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工业布局。

三、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等内容。

(一)产品结构调整

重点对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五大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气机械、机械工业及建筑材料)和一批有潜力的产业(钢铁、医药、造纸等)所包含的各个中分类行业(按照统计部门分类口径)及重点产品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现状和一定时期内技术与市场结构变动的趋势,将它们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形成产品分类指导目录。

1.鼓励发展类产品。即市场需求旺盛或潜力巨大,但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或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开发难度较高,对支持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有一定发展基础或有可能发展的产品。其中,又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技术难度和投入要求高,需要依靠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才能发展的,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二是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开发的。本方案共列出了345类产品(详见附件一)作为第一批鼓励发展的对象,开发、发展好这些产品,是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确立我市新兴支柱产业的支柱地位,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2.改造提高类产品。即现有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规模,供需已经平衡或出现供给过剩,但尚有市场前景和技术生命力,在相当时期内仍适合我市发展的产品。这类产品大多集中在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电、建材、以及机械和化工行业的某些领域。今后主要围绕着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防治污染、扩大出口等目标,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高这些行业和产品,以适应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本方案共提出了175类产品(详见附件二),改造提高这些产品,是巩固和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3.限制、淘汰禁止类产品。限制类产品,主要是指市场已经饱和并趋于萎缩,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或技术落后、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淘汰禁止类产品,主要是指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物耗,或是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本方案共提出了251类产品(详见附件三),分别采取限制和禁止其发展、加速其淘汰,将为支柱产业和有潜力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同时将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结构调整

通过对各行业技术结构现状及技术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一批集成度高、综合性强、产业渗透和辐射作用显著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或推广应用,为我市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支撑。这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具体包括:

跨行业的共性技术要重点发展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零部件的可靠性、耐用性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节油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精密、超细微加工、分离技术;纳米材料的制造和应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网络应用技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技术等。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技术;支持网际协议数据业务的全球通信系统技术;异步传输模式(ATM)传输技术;宽带接入技术;高速互联网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Ku、Ka、极高频(EHF)等卫星通信用高频段微波收发设备技术;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操作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适配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高性能数据存储技术、新型外部设备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光传输和交换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生产工艺技术;高清晰度CRT技术;大屏幕投影技术;彩色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和有机发光器件技术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的开发与关键生产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生产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关键生产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电子组装技术;高密度印刷板制作技术和电子信息材料的生产技术;数字化视听产品整机的关键件和软件的开发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家庭信息网络平台技术;信息家电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制造资源计划(MRPII)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能源、交通行业:重点发展新型、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和石油替代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的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电站锅炉排放控制技术;高效发动机技术;轿车车身开发技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轿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开发设计技术;汽车车身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环保技术;汽车节能技术;汽车防盗技术;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大吨位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高速客船设计制造技术;先进造船工艺技术;壳、舾、涂一体化区域性造船技术;模块化造船区域综合设计技术;新型港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等。

石油化工行业:重点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乙烯生产技术;聚炳烯开发生产技术;清洁汽油生产催化裂化技术;石油化工产品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技术;原油深加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新型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新一代无内胎、低断面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工艺及装备技术;超微细粉体材料技术;高附加值化学品技术;高效低毒安全新品种农药开发技术;无机纳米材料加工技术;化工生产“三废”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纺织行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环保型纤维材料与纤维的开发生产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印染后整理技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及信息技术;发展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生产技术;新型纺纱、新型织造技术;高仿真化纤面料生产技术;高效、环保、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等。

轻工行业: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日用化工、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电池、陶瓷、塑料等新产品生产技术;造纸、皮革、发酵、日化和食品行业的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细胞破壁、微胶囊包埋、微波无菌加工和包装等关键技术。

电器机械行业:重点发展CAD/CAM一体化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柔性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智能电器技术;液压、气动、密封技术;环保(无氟、除尘、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技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电网滤波技术;SF6电器设计制造技术;光纤电压、电流互感器设计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精密压铸技术及精密热塑性成型技术;智能化的电器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模糊控制、智能和节能家电生产技术等。

建材行业:重点发展可降低环境负荷和有益健康的生态建材技术和产品,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优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高档卫生陶瓷生产技术,以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发展化学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建材工业窑炉节能与余热利用技术,玻璃纤维及其增强制品生产与应用技术,纳米级超细粉碎技术与超细粉表面处理技术,处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生态水泥”等建材产品生产技术,高性能内外墙涂料和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技术。

冶金行业:重点发展对钢铁工业长期发展具有影响的熔融还原、近终形连铸、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等前沿技术;特殊钢生产技术;优化钢铁制造流程,发展节能降成本的烧结炼焦新技术、高炉富氧喷煤等综合节能及环保技术;电炉高效炼钢技术;连铸连轧技术;开发纯净钢生产工艺技术、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技术、智能化技术;发展降低烧结机废气排放量与废气循环技术、新型炼焦技术、干炼焦技术、高炉节能降低二氧化碳技术、高炉渣和炼钢炉渣的资源化技术、粉尘回收技术;高精度粉末冶金制品生产技术;石油钢管生产技术,钢板表面涂镀技术,废钢加工处理技术;高精度铜带及铜合金带生产技术等。

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疫苗技术及其产业化工程技术和中医药关键技术;中药成份提取技术;中药浓缩颗粒及饮片生产技术;名优中药新品种及工艺改进;生物制品技术;制剂新技术(重点发展控缓释技术、靶向给药技术);重要医疗器械智能化、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医药新材料、新辅料的开发应用技术及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等。

造纸行业:重点发展高强度、高得率、低(无)污染制浆造纸生产技术及工艺;低定量、高档纸品的生产技术。包装印刷行业:重点发展自动化包装印刷生产技术。

(三)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我市国企改革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改革步伐与一些兄弟省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企业改革的总体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整优化我市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是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强做大一批企业集团,整体优化中小企业,形成规模适度、机制灵活、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组织结构,才能真正提高我市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1.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经济走向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顺应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大趋势,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对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以国家、省和市的产业政策为依据,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质量和规模效益为目标,从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出发,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全市工业企业范围内,不分所有制性质,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公司(以下统称重点大型企业),作为我市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的对象,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在立足于做优、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做大,努力赶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一是要把发展大集团与名牌战略结合在一起,以名牌为龙头壮大一批企业集团。通过品牌共享、品牌统一等方式,以品牌带集团,以集团促品牌,真正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把发展大集团与实行资本运营结合起来。要以产权多元化为突破口,从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调整入手,以在全国及国际上有一定优势的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做强做大为目标,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优化、整合各种有效资源,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吸收境外资本、民间资本、非工业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进入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我市工业企业集团。

三是要把发展大集团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调整我市企业组织结构结合起来。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以公司制为代表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的企业组织结构。要利用我市资产经营公司资产回旋余地大,资本运营手段灵活的优势,在认真总结我市工业“五大板块”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企业集团公司组建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完成有关集团的授权重组工作,通过突出主业、资产置换等重组形式,不断壮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把发展大集团与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结合起来。要推动大集团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研开发队伍的素质,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使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我市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对象的重点大型企业,应具备主要条件如下:

(1)有突出的主导产品或产业。主导产品或产业符合国家、省和市产业政策,拥有驰名商标,产品知名度高、质量好,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产业优势明显,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应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列,发展前景好。

(2)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强,是全市同行业的税利大户,年利税总额超亿元;资产负债结构合理。

(3)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开发队伍素质较高,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来源,有自主的技术开发和改造能力,已初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4)有良好的融资通道。企业资信好,重合同、守信用,已获银行授信,拥有上市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上市)或上市前景。

(5)有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已按《公司法》的规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较完善,管理体制较健全。企业信息渠道畅通,在省外甚至国外已形成一定的营销、信息网络,并能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国内、国际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6)有较高素质的经营班子。企业经营班子结构合理,有开拓精神,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应变能力。

对重点大型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战略管理,突出企业主营业务,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要不断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2.整体优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促进其发展,对于保证我市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繁荣地方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2000]59号),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划、布局、指导、服务,调整、扶持、优化各类中小企业。

首先,要加快国有中小企业转制改革的步伐,要进一步贯彻《批转市体改委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公有小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穗府[1998]2号)等的精神,推动国有中小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或实行股份合作制,通过托管、转让、租赁、兼并、收购、参股、控股,以及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等方式,进一步实现中小企业股权多元化,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

其次,要完善各类中小企业与大集团的专业化协作体系,按照产业链衔接的要求,鼓励中小企业以协议、加盟、建立战略伙伴等形式,与大企业建立互利的协作关系。

再次,要建立覆盖面广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基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和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形成高科技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为中小企业今后进入创业板市场创造条件。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要面向市场,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信用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工商登记年检等系统的作用,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有步骤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市级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扶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采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必要措施,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有效扶持。在充分发挥现有各类科技、工业园区带动、辐射功能基础上,研究总结我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成功经验,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政府要探索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通过产业政策、行业信息、战略规划等手段,制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排斥和对行业的垄断,引导中小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重组和运作。要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中小企业利益,开展行业自律活动以及为行业内各类企业服务的优势,推动行业协会成为凝聚各类企业的重要载体。

(四)产业区域性结构调整我市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协调、以集聚布局为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理顺各区和县级市内部工业分布的关系五项原则。贯彻限制、调整和整合、充实壮大、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现有工业分布,引导工业同类项目适当集中,产生规模化、集约化的效应,以利于园区基础建设的集约化投资和使用,强化新增工业园区的建设指引,避免工业项目的分散性、自发性的选点和建设。

拟对不同区域的工业布局确定其调整的要点:

1.中心区。该区基本上不再发展工业项目,只发展占地少、耗能小和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对现区内的污染企业中远期全部搬出市区。

2.近郊区。该区以限制、调整、充实壮大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南石头、白鹤洞、石井、夏茅、琶洲、员村、西村等工业区。有计划地逐步搬迁区内污染较大的企业。充实完善4个部级开发区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这几个区内尚有一定的工业用地存量,需加大工业聚集的力度;巩固壮大天河软件园和芳村东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埔工业区、太和民营科技园、九佛工业走廊等。该区重点在黄埔区。黄埔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基地,规划发展以石油化工、汽车、冶金和造船为主的新兴工业,并逐步延伸与增城的新塘工业区连接,形成我市向东发展的起点。

3.区即原四县区域。该区属于积极发展区,以发展建设为主,是我市工业布局的重中之重。根据“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该区宜巩固充实西北两角,发展建设东南两翼经济组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巩固充实花都和从化的新华西区、赤坭、炭步、狮岭、花山、民乐、棋杆、鳌头、龙潭等工业区域;发展增城、番禺的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作为市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番禺南沙开发区和增城新塘开发区。

增城市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奠定了增城市承接市工业延伸基础,在充实壮大现有各镇工业基地的基础上,衔接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开发区的东移发展,形成以新塘工业区为中心的市东部经济组团,规划成为未来市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重点建设和发展新塘工业区。这是东翼经济组团的重中之重。初步规划以新塘、永和、沙埔、宁西、仙村及其周边镇的部分地区组成,形成新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市东部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除接纳市区内一、二类工业企业的搬迁外,园内将设立若干专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如制药工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区、环保产业园区、机械制造园区、电子工业园区、新材料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园区等等。

番禺区作为南拓的发展方向,番禺将承接市的区域南移,建设大学城、新城等,将成为市新的经济发展中心。番禺区工业基础比较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分布。工业布局调整就是要整合和调整大石、钟村及南村组团,化龙、新造、莲花山、石楼及南村东部组团,市桥、石基、沙湾及鱼窝头北部组团。重点发展南沙开发区。南沙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该区环境容量较大,是市一个具有广阔岸线利于布置大型、重型工业企业的地域。该片以黄阁、灵山以南的范围,除继续发展原已建设的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规划一定的区域,作为市新的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以下几大区域:

(1)南沙资讯科技园,占地2.5平方公里。以软件开发为中心。吸纳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形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发达的以资讯科技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区域之一。

(2)南沙科技产业园,占地约10平方公里。定位为配合邻近南沙资讯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工业。

(3)小虎化工基地。以整个小虎岛9.3平方公里为基础,发展现有石化仓储和石化下游产品加工及精细化工加工,形成以化工产品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4)沙仔岛造船修船基地。以广船国际股份公司为基础,发展成为我市大型的造船修船基地。

(5)黄阁镇工业区。利用小虎岛的码头等交通条件规划7.4平方公里作为综合性工业加工区。

(6)重新规划港口工业加工区。配合新规划的南沙深水港的建设,在深水港口附近规划一定的区域,配套成为以高技术加工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园区。

(7)重新规划冶金工业园区。作为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配合广钢的搬迁和发展高技术的钢铁工业,在番禺南部地区规划一个大规模的钢铁工业基地,形成一个以炼钢、轧钢以及下游产品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

(8)重新规划重化工业区。配合“十五”期间我市发展重化工业的要求,在万顷沙新垦一带规划建设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基地,以大型的重化工业项目为主,形成一个大型重化产品加工基地。

通过调整,逐步形成一带三翼的重点工业布局。一带是由黄花岗科技园向东连接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科学城、高塘高新产业区等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三翼包括西北翼工业组团,东翼工业组团和南翼工业组团。一是巩固充实西北翼组团的花都的新华西区、赤坭、炭步、狮岭、花山和从化的民乐、棋杆、鳌头、龙潭等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建材、橡胶、皮革等行业。二是发展建设东翼组团的增城新塘工业区。初步规划以新塘、永和、沙埔、宁西、仙村及其周边镇的部分地区组成新的工业园区并建设成为市东部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除接纳市区内一、二类工业企业的搬迁外,将重点发展制药、汽车、环保、机械制造、电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纺织等产业。三是拓展建设南翼组团的番禺南沙工业区。在黄阁、灵山以南,除继续发展原已建设的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外,重新规划作为市新的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机械装备、精细化工、汽车零配件及信息技术产品等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

四、主要政策和措施

以中共广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为动力,以增创产业新优势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我市有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一系列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加强领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经委、计委、科技局、城建、市政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分工协调,加强合作,共同组织,形成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合力。

(二)营造优良的环境。以“入世”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协调、高效、透明和规范的行政服务体系。协调不同部门的优惠政策和引导资金投入,统筹安排资金配套;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市场、贸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体制保障,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结构调整工作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招商引资及振兴机械装备工业三大工作。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这一根本目标,抓住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加强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工作,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以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把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使企业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采购管理信息化工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要通过产业招商、品牌招商和园区招商,大规模引进境外资金、人才及管理经验,促进工业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机械装备工业要大力招商引资,迅速提升我市机械装备工业的档次和水平;要积极整合资源,提高机械装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推动企业信息化改造,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船舶制造、楼宇成套设备、输变电装备、重型机械装备、包装机械装备、数控机械设备领域为重点,通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我市机械装备工业再上新台阶。

(四)加强产学研联合。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发挥现有32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注重发挥国家驻穗科研机构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机制,按照“互利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牢固、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协助、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系渠道,为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氛围和政策环境,促进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工业的技术扩张和产业辐射力,以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实施工业的人才战略,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继续探索年薪制、期股期权、技术入股、员工持股等国际通行的分配办法,使其收入与经营业绩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发现并培养一批与市场发展相适用的人才。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成果显著的个人,按照穗字[1999]21号文件有关奖励高科技人员的奖励制度进行奖励。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机制,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逐步与人才市场接轨,广泛吸引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打破各种影响人才引进的束缚,包括建立合理的户口管理机制,弱化户口功能,在就业、生活等领域消除基于户口的歧视等。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引进年纪轻、学历高、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在敞开大门的同时适当提高门槛,变指标控制为素质控制,抢占人才的制高点。(六)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分别实施如下具体政策:

1.关于不同类别产品的政策

(1)对鼓励发展类产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1999[49]号),鼓励企业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允许在当年度企业缴纳所得税前扣除或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向其集中,支持其发展。

对确有发展必要,但因技术难度高或所需投资额巨大、回收期长等原因,企业没有积极性或自主发展难度大,而完全依靠市场难以迅速成长的产品和项目,政府在政策、资金和发展环境上加大扶持力度,并承担必要的组织协调工作。在争取省科技开发等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的同时,从现行每年市财政安排的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中,调剂一定数额,重点用于发展这类产品和技术;对于那些企业有积极性、也有能力承担的产品和项目,原则上采取政府政策指导、协调引导、鼓励支持的办法促进其发展。

(2)对改造提高类产品,今后将主要围绕继续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传统工业的档次、规模和水平;选择共性、关键性技术,以市场前景好、配套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为重点,加快传统优势行业的改造,重振一批历史驰名品牌,培育一批新的名牌;继续支持优势行业的发展,形成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知名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

对这类产品的项目优先纳入改造和建设计划,优先申请国家技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优先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荐;属于市名牌产品的,市科技三项经费、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的额度,面向全社会工业企业,择优和有重点地支持名牌产品发展的实施项目;灵活运用品牌延伸、借船出海、优选集中、核心技术、商标、资本运营、贴牌生产、品牌全球化等品牌发展战略,以名牌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整合企业的品牌资源。利用工业名优产品展销中心平台,宣传名优产品。

(3)对限制、禁止和淘汰类产品,分别采取限制和禁止其发展、加速其淘汰,为支柱产业和有潜力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环保、国土、质量技术监督及安全监察等部门将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规定淘汰、取缔那些污染严重、破坏资源、技术工艺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严禁新设生产淘汰禁止类产品的企业,对现有的这类产品生产企业,要严格依法查处、取缔;对企业新上或扩建限制类产品项目、或新成立生产限制类产品的企业,未经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不予核准开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予贷款。结合市工业园区布局规划,有计划地将不适合在市区发展的的工业企业迁移,严格执行市对高污染行业的治理计划。

2.关于重点项目的政策

(1)加大对技术进步投入。一是加大技改和技术开发费投入的力度。企业对技术开发的投入,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占上年度产品销售额的比例应不少于1%,大中型企业应不少于2%,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应不少于4%。要加大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数量。要把技术开发费用投入纳入企业经营者的年度目标,并进行严格考核、奖罚。二是加大政府对工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带动社会资本对工业技改的投入。启动一批对技术进步举足轻重的重大技改项目,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十五”期间,我市将投入1500亿元,推进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时,争取市政府每年对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拨款2.5-3亿,挖潜改造资金0.5-1亿,技术创新专项资金0.6-1亿,以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投入推动项目,以项目带动投入,努力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要继续推进重点技术创新和改造工程。在抓紧“十五”期间第一批市级109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跟踪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申报第二批市级100个重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经专家评价和公示后,对企业信息化、生物技术及中药现代化等6个专项技术创新项目和企业信息化、交通运输设备升级改造等7个专项技术改造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加大宏观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运用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等财政资金和优先推荐申报部级、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部级、省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计划、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国债技改项目计划以及优先推荐申报部级、省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等调控手段,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引导和扶持力度。

(3)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规范对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的跟踪管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发展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加快我市大型工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条件成熟的要积极申报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设立多种类型的研发中心。加快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新技术推广站等中介组织对全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作用,并加快组建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4)公开办事程序,为企业提供透明化服务。一是公开一系列技术进步工作办事程序。在工业信息网()上公布国家有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政策和《限上技改项目和国家重点技改项目(含国债技改项目)审查上报程序》、《办理技改项目引进设备免税工作程序》等6个办事程序,使企业在了解有关政策的同时,全面了解有关办事程序。二是建立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和公示制度。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和挖潜改造资金的杠杆作用,推进重点领域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凡是列入市重点发展规划和财政资金扶持的技术进步项目,都要进行专家评价、项目公示和跟踪检查,使项目管理更公正更科学。

(5)积极争取财税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文件规定的名牌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可按《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财税字[1999]290号)执行。

(6)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力度。颁布我市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导向目录,引导企业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开发研制和应用。除继续落实在三年内按设备投资的40%直接累计抵免所得税外,对采用首台(套)国产设备的用户,按设备投资的10%―20%给予风险补贴(或增加相应的资本金)的政策,支持企业研制和应用国产设备。

3.关于重点大型企业的政策

对被选择作为我市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重点大型企业的对象,政府有关部门为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1)建立政府与企业良好沟通机制。市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召集会议,听取各重点大型企业的情况汇报、及时宏观经济信息,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还可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工业信息网设立栏目,及时为重点大型企业提供政策服务。

(2)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对符合我市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条件的重点大型企业,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单独授权经营。授权经营的重点大型企业,对所授权的国有资产依法享有人事管理权、重大问题决策权、资产处置权和资产收益权等。市政府主要通过派出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30%以上)、外派监事和财务总监等,对授权经营的重点大型企业进行监督和约束。对授权经营机构的经营者,通过实施年薪制和期权期股奖励等,逐步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3)支持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重点大型企业整体或分拆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鼓励通过合资合作、股权置换、债转股、“借壳”上市等多种形式募集发展资金。对具备偿债能力的重点大型企业,可优先推荐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吸收社会资本、实施职工持股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对重点大型企业的改革转制、上市等融资或再融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将重点予以指导和协调。

(4)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支持重点大型企业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体系建设。对具备条件的重点大型企业,优先推荐申报部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优先支持重点大型企业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从2002年起,市财政的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对重点大型企业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三是支持重点大型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重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市经委将给予重点支持。

(5)支持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从有利于重点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出发,本着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鼓励重点大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对一些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市属国有企业进行吸收并购,实施低成本扩张,促进国有存量资产向重点大型企业集中,不断壮大重点大型企业的经济实力。

(6)支持企业加快分离办社会职能。在2000年市属16所学校移交各区教育部门管理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重点推进重点大型企业所办的中小学移交教育部门,以精干主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用企业的辅业国有资产的变现收入,支付分离分流成本。从2002年起3年内,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重点大型企业分离分流社会职能支出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按照穗府[2000]22号文有关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的规定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可向市政府申请返还。

(7)进一步改革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已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重点大型企业,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或同级劳动保障和财政等部门批准后,不再审批企业的工资总额,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下,由企业参照市的工资指导线和社会平均工资,自主决定工资分配。

(8)进一步鼓励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对发展前景、信用等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拓国际市场等各方面条件均较好的重点大型企业,在授信额度、境外投资和外汇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协调有关部门,通过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等方式,给予支持。

(9)形成发展名牌产品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广交会、博览会、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工业信息网、名优产品展销平台、工业名优产品展销中心、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广重点大型工业企业的名牌战略、名牌产品和名牌信息等。大力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为工业企业名牌产品的发展,推进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多渠道的服务。不断加快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严厉打击和惩治假冒伪劣行为,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声誉。

(10)支持企业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支持重点大型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吸引高素质人才在企业中担任各类重要管理职务。要营造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和范围,不断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用人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对能适应国际化竞争、有较高素质(或专才)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重点大型企业的经营者或专业人员的任用,可不受地域、原职务等限制。允许有条件的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业务骨干持有本企业的股份,持股比例可不受限制。

五、组织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经贸委的指导下,由市经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政策指导、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全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做好结构调整工作。

(一)由市经委牵头成立由市计委、科技局、财政局、统计局、规划局、环保局、地税局、有关银行等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和工业行业协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为我市贯彻落实产业政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滚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提供论证和咨询建议;研究、分析结构调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9)

起步

1992年春,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年仅32岁的陈义龙同我国电厂化学专业奠基人之一钟金昌教授激烈地讨论着:如何利用自己刚发明的新工艺和研制的新产品――燃煤电厂灰管及热力系统在线高效除垢剂,使现有的校办企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体制的股份制企业。

带着创业的冲动和激情,陈义龙和另外几名电力学科的年轻人完善了不停运在线清洗技术。此项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燃煤电厂的大难题:当时的燃煤电厂输灰管道结垢后,不但要停产而且除垢效果很差。

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看准了这些年轻人的实力,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凯迪科技开发公司等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2月,凯迪电力悄然揭牌,陈义龙出任总经理。一年后,凯迪的系列高效清洗除垢剂、灰水阻垢剂产品,占领国内电力系统90%的市场,并于1995年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部级新产品奖。

1996年,公司注册资金由3060万元跃升5800万元,并相继成立6个控股子公司。

发展

1999年9月23日,凯迪电力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000939)。上市后,凯迪公司迅速向以环保为核心的产业转轨,致力于环保产业、新能源及电力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主要经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洁净煤燃烧技术及工程、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工程、锅炉补给水工程、冲灰水及其回水除垢防垢工程的设计、成套、施工、安装、调试、培训等工程总承包业务。

2001―2003年的3年时间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42299万元增长到90952万元,年均增长38%,业务利润由14219万元增长到17836万元,累计实现净利润24231万元,平均每年实现净利润8077万元。

(一)曲线发展国家支持的产业和技术不一定就是赚钱,但一定存在着很大的赚钱机会,公司以环保产品为概念,争取政策;以环保工程创利润,扩大市场;以工程总包,带动环保装备生产。

将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有限、拓展困难的产品盈利机会融入到系统工程承包,延伸了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增值空间,有效地形成技术和规模最大化、双赢化的局面。

(二)战略转型

集团公司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把产品开发与企业转型相结合,由生产型向工程型转变,从掌握一项初级脱硫技术,到利用募集资金加快、加深脱硫技术开发,最终实现向脱硫工程总承包的角色转换,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熟练的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脱硫产业的一家工程承包类型的专业化大公司。

凯迪电力从1999年9月上市至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已经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1999-2000年期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以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工程和计算机销售为主,其中水处理工程收入占主导地位。

2001―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已经不见了计算机销售收入,同时水处理工程收入从2000年的1.71亿元骤降至2001年的7351万元,而洁净煤燃烧工程收入、烟气脱硫工程收入和污水治理工程收入开始大幅增加。其中,洁净煤燃烧工程收入一枝独秀,2001年与2002年洁净煤燃烧工程分别实现收入2亿元和3.95亿元,分别占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4%和71%。

2003年第一季季报,烟气脱硫工程收入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已经从2002年的11%上升至43% ,而洁净煤燃烧工程的收入从上年末的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1%下降至51%。

子公司着力打造核心生产力,凯迪系皱形初现。

全资子公司:武汉凯迪动力化学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测控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凯迪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凯迪环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武汉凯迪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南京中电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凯迪英泰计算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联凯迪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凯迪常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凯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分宜凯迪发电有限公司、杭州华俊龙技术有限公司。

(三)股东设计与资源整合相结合

公司引入战略股东,产权变革与研发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等外取资源紧密结合。

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构成:

1.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原名北京中联动力化学技术实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1380万股,占总股本的23.79%,主要经营电站水处理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其配套进口产品的销售。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该股东的加盟,代表着电力行业协会的支持,能尽快得到政策层面的信息。

3.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800万股,占总股本的13.79%,主要经营电力项目开发、运行、管理、技术咨询、工程承包、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4.洋浦新华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505.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72%,注册资本19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工业产品进出口业务。

5.江西省电业开发总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62%,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开发、电力设备检修安装、电力工程设计、施工和安装、科技开发、咨询。

6.湖北省电力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该公司注册资本315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生产及销售、电力建设、电力项目开发、电力设备制造。

7.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现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该公司注册资本46211.5万元,主要经营水利电力生产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的销售及进出口贸易。

8.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持有本公司股份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28%,是隶属国家电力公司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已入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

9.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注册资本2700万元,主营冶金、热电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咨询。

10.武汉经济技术市场发展中心,持有本公司股份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5%,是隶属于武汉市经济委员会从事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的事业法人单位。

11.西南电力设计院,持有本公司股份1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8%,是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从事电力工程与工业民用建筑勘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单位。这些代表行业的技术权威,对公司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持。具有研发能力、资金实力、市场资源的这些股东是公司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今后若干年内需要联合的战略伙伴、同盟,也是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四)高效团队

分散化的股权结构、专家化的决策层和高级管理人员队伍是凯迪公司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成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保障。环保企业的发展应该是通过以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整合社会资源和环保产业链来实现的,以技术为先导,可以实现低成本经营,以资本为依托,可以实现产融结合,以服务为宗旨,可以实现市场规模。整合社会资源与环保产业链是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战略联盟的竞合关系。基本前提是自身的社会知名度高、企业市场品牌形象好、企业的经营规模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强、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企业的资本实力雄厚。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和知名的品牌形象,在形式上与技术、资本、服务等机构合作,以寻求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下的控参股关系和同一个产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整合产业链,一是通过技术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二是通过资本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通过资产的重组或者联合,将技术、资本、服务等优势企业整合在一起,并以技术为先导、资本为依托、服务为宗旨。只有经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够发展整合环保产业链。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一种产权的整合,或者说是产融结合,是通过一种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将处于不同产业环节的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调配过程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

启示

(一)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行政资源整合成股东资源

产权变革及股份制改造与企业“资源外取战略”紧密结合,使公司原有资源效益快速放大。大力引进战略股东,是因为它们的研发能力、资金实力、市场资源是公司的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公司在今后若干年内需要联合的战略伙伴、同盟,也是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二)主导企业、配套企业,上、中、下游企业,生产要素关联企业整合成集群

所谓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关联企业及相应支撑组织在空间上的大量集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之所以采取集群化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它具备成本、创新、市场、扩张四个优势。

(三)把核心能力、核心业务、核心优势,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股权流动,不断吸引战略投资者企业的产权变革不仅仅是产权明晰,还包括产权结构合理化、产权流动化,公司的产权,不断分散、不断流动,使企业在国际视野和国际市场范围内生产经营,同时也要接受来自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监督;产权主体多元化,可集中多个股东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五)组织虚拟,形成规模优势

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

(六)项目运作模式,快速产品、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发展模式,是借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定单等进行“项目”管理,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制”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企业发展模式,既可以屏蔽外部风险,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发展能力。

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并重 促进煤炭行业安全科技进步

黄声树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煤矿安全工程中心)是依托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以下简称重庆分院)建设的煤炭行业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在促进煤炭行业安全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建设后期,正是煤炭行业整体复苏及对煤矿安全技术和装备急需之时。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建立完善了符合行业和自身特点的、具有自我投入、自我发展能力的运行机制,及时组织开发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充分利用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建成的研究转化条件进行产业化转化,大力开拓市场。把以系统集成(研究开发、灾害治理工艺技术、安全工程设计、安全工程咨询,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销售与市场服务为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成龙配套技术广泛服务于煤炭企业。既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煤炭安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培育和壮大了安全产业,使安全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职工 人均收入逐年大幅增长。同时,培养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且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综合性企业团队。实现了向工业安全技术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使煤矿安全工程中心进入了科研开发投入―优质的技术和产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更多的科研开发投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经济收入由建设期初(1997年)的4961万元增长到建设期末(2002年)的13058万元,增长163%;2004年实现总收入2.9亿元。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成与运行,持续不断地为煤矿提供了成套工程化研究成果和高技术安全产品,适应了近几年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我国大、中、小型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与产品的迫切需求。研究开发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国有煤矿的辐射面达95%以上,地方中小煤矿的辐射面达到了30―40%左右,市场占有率总体上达到25%左右。同时,又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分院的改革和发展,加速了向现代企业转制的步伐,使重庆分院步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煤矿安全工程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建设目标,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在研究开发、国际合作、承担和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技术推广与技术转移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绩。作为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煤矿安全工程中心自建立以来始终承担着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艰巨任务,并起到了领头羊作用。目前已研究出了完善的瓦斯、粉尘、爆炸、火灾、通风等成龙配套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提升了整个行业安全科技进步。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10)

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与支柱性产业,技术与知识作为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是促进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建设数据中心并不断优化对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对现代石油企业而言势在必行。以云计算为基础,开展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化、基础设施服务化的目标,帮助企业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管控、成本管控、人力资源管理等。

云计算技术通过虚拟系统实现数据中心的构建与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以下几项显著的优势:首先,基于云计算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能够大大减少因购置机房、物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且相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数据中心运行所消耗的电力资源和制冷维护成本,以及相关的资源、人力、财务投入,因而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益;其次,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IT服务质量,更为灵敏便捷的IT设施资源,使得云计算背景下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能够为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为有利的技术保障;再次,我国石油企业多采取集团化运营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数据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集团内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的需求,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石油企业数据中心构建与管理可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1)科学测试,全面验证。虚拟化系统厂商的选择对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此石油企业应在多方考察主流厂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展全面的系统测试与验证工作,以此选定最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虚拟系统厂商。

(2)由总部牵头联合企业各部工作组,制定科学的虚拟化系统工作方案,由总部到二级单位依次推行。

(3)不断深化网络云、服务器云、桌面云的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员工终端的集中管控。

2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以往,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的重复构建、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对自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和不断优化。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企业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满足现代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的以下几项要求:

(1)提升管理系统的规模效应,减少信息化系统及相关资源建设的成本,如石油集团企业中,总部与二级单位之间存在着许多想通或相近的需求,如档案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通过云计算系统建设可避免因不同级别单位资质不一而对管理系统建设成效造成影响的问题。

(2)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来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的经济细化程度,使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本、设备与原料等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创造更高的价值。

(3)集中的、系统性的资源调度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规避了部分管理风险,有助于提升石油企业资源管控水平。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资源调度管理中的应用可遵循以下流程:首先,应由总部牵头,各个二级单位配合,梳理好企业资源调度管理需求,建立验证场景,搭建试点系统,先在集团总部开展培训和推广,积累经验,再次基础上陆续在各单位推广应用;其次,选择共性强,且需要相当个性化的应用,如项目资源管理等,由总部建立验证场景,搭建试点系统,积累经验并分析效益,作为典型示范,引导二级单位依次开展试点和推广;再次,集中分析企业资源调度管理工作需求,找出总部与下属单位在各项资源调度管理实务中的共性与个性,逐步完善应用云。

3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组织管控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管理组织管控中的应用多以,有助于提升石油企业业务管理的可控性和实现企业内组织框架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企业发展战略得到统一与有效落实。

首先,基于云计算的石油企业业务执行更为便捷、高效和灵活,使企业内各项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便于打造统一、灵活的企业组织;其次,在云计算Paas平台上开展企业构架,便于使管理者判断组织构架的科学性,进而针对其中存在争议的部分作出讨论和研究,在可视化的环境下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企业业务与组织管控中的应用可采取以下对策:

(1)由总部率先建设PaaS平台并不是相关试验、测试工作,构建平台服务库并进行试点成果分析。

(2)引入企业架构的阶段性成果,和集团平台相结合,定义企业架构,抽象企业现状,引入企业能力,在平台上输入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开展相应的分析、讨论、研究与优化工作。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篇(11)

一、江苏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职工群众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知识员工,企业很难采用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良策,也是新时期对群众工作的深化和发展。它对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开发职工智力资源和创造潜能,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依靠职工的创造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们对全省34家企业、1000多名职工的抽样调查表明,由于党政的高度重视、企业的大力支持、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工会的精心组织,通过几年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增加职工收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被调查的34家企业中,有33家企业的效益有了明显提升,比例高达97﹪。二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我省工会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以“学习型组织创建”、“职工技能比武”等为载体,鼓励职工创新,以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平台,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比例达到91﹪。三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增加了职工的收入。被调查的34家企业中,有29家企业的职工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占85﹪。四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下岗再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调查中获悉,近年来,江苏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劳动竞赛为主线,组织职工深入开展劳动竞赛、科技创新、素质提升、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主要做法:1.围绕发展大局,凝聚职工力量,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取得新成效2006年12月,省政府与省总工会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劳动竞赛问题。根据会议商定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在全省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劳动竞赛活动的意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省总全委会作出《关于在全省职工中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的决议》,极大地振奋了全省职工信心,掀起了劳动竞赛的新高潮。据统计,目前全省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项目达680个,参赛职工151万名;开展多种形式竞赛活动的企业有56558家,参赛职工1226万人,创历年新高,为推动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全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活动取得新突破2004年11月,省总工会、省劳动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在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工地联合召开“江苏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动员誓师大会”。此后,省总工会与三部门每年都联合开展全省十大工种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各市开展群众性的职工技术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促进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受到各地党政和企业的好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省总工会联合省建设厅、省劳动厅在农民工数量最多的建筑业,开展百万农民工职业技能大练兵,举办农民工十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培训、练兵、比武、晋级、表彰、奖励的有效机制,为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构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使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五年来,全省共有2400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大练兵;各级工会组织共举办技能竞赛2900场次,参赛职工390万,其中50万职工晋升技术等级,7万多名职工晋升为技师,1.9万职工晋升为高级技师。3.立足科学发展,激发职工潜能,全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取得新成果近年来,江苏各级工会组织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创新创造学知识普及活动。省总组织力量编写职工《创新创造学》培训教材,举办创新创造学骨干师资培训班,推动各地努力培养职工创新思维,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同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活动。五年来,全省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21万件,实施85.6万件,创造节约价值78.8亿元;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15万项,发明创造2.5万项,推广职工先进操作法2.7万项,创造节约价值209亿元。在此基础上,省总工会与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发明协会多次开展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成果”、“十佳合理化建议”、“十大先进操作法”评选表彰活动,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各级工会职工技协组织发挥优势,努力做好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引领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总书记强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近年来,江苏工会打造劳模品牌,创新工作载体,组织劳模专家、技术状元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传授先进技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全省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徐州矿务局以全国劳模殷春银的名字命名了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随后,徐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省总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徐州经验,并制订《江苏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化意见》。目前全省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500多个,取得专利1500多项,创造效益30多亿元,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我省工会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的重要载体。全国劳模、泰州供电公司许杏桃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共取得2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12项国家专利。其中“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在江苏及全国20个省市部分电网推广使用,年均节电15.4亿千瓦时,节电价值折合人民币8亿多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淮安市总把劳模工作室的精神延伸到一线职工之中,建立了“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平台,全市现已涌现100多个规范化的、经市总工会挂牌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并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

二、工会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优势与作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工会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特殊优势。一是工会的地位决定了其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大有作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将我们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工会途径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实现手段、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向职工宣传清楚,有利于统一大家的认识,为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二是工会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大有作为。工会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实施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最广大的职工群众,要把职工群众的活动策划好、组织好、落实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具有特殊的优势,可以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有效的资源,为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是工会的职能决定了其在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中大有作为。工会的最基本职能是维权,既要维护企业发展的权利,又要维护职工发展的权利。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将两者的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通过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职工的社会竞争力。工会的“双赢”维权职能为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工会在组织职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对策研究

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上强调,要“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争当锐意改革创新的先锋,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楷模,把自己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出来;要积极投身自主创新实践,围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任务,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立足本职岗位,丰富科技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争创一流业绩,把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为推动科学发展积极献计出力”。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与职工自身是提高素质、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与企业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与工会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作为的重要职能和手段。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活动,动员职工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建功立业。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浓郁氛围王兆国在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推动国家进步的根本在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职工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当前,我省正处在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心是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关键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本力量。加快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进一步提高对职工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积极团结动员组织全省广大职工广泛深入开展职工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凝聚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认为深入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各单位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大力宣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模范事迹和创新成果,积极宣传各地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2.建立技术创新培训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是职工整体素质和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实施科技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知识员工,企业很难采用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竞争靠技术,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学习能力的持续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是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劳动智能化、知识产业化进程的力量源泉。企业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使职工不断把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施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整合相关资源,积极配合和促进企业行政合理使用教育培训费用,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