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招标采购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5 07:17:58

招标采购分析

招标采购分析篇(1)

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是指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意外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并据此做好后期防范工作,实现控制或减少意外经济损失,最终实现政府招标采购预期的目标[1]。在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严格按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计划以及应对等等。通过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实施的有效监控与妥善处理,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2]。其中,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是首要步骤,是整个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缺少风险识别,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风险事件来源以及结果的调查、识别风险的持续性以及严格分类风险等级程度等等方面。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是指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以外情况的发生,违背了政府采购制度及原则的行为,从而造成政府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首先需要通过对可能性的风险进行分类,加强对风险的了解[3]。另外,在对风险归类的基础之上,辨清风险的属性,从而制定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目标。最后,按照政府招标采购的目标,将目标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实施行为中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而外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并且将内外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仔细的甄别,从而针对性的制定防范风险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4]。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将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程度及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包括活动网络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影像图及控制区间及记忆模型方法等等[5]。考虑到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具有层次性、因素多的特点,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基于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价FAHP模型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进行分析。基本实现途径包括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基于FAHP的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评价模型。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因素集合、风险因素权重集合、风险因素评价集合、最末层风险因素概率分布确定、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下的各级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计算以及基于各级风险因素权重下的政府招标采购总风险概率分布实现。

三、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

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几种方式。具体而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是中断风险源,从而使其不再发生或者遏制其发生的有效手段。采取风险回避手段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但是与承担的可能性风险损失而言,这些牺牲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有时候是异常巨大的。为此,对于是否采取风险回避的手段来实现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决策。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损失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也就是将损失预防。二是降低损失的严重程度,也就是遏制损失的加剧,设法促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预防损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损失是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限制和降低损失扩展的范围,从而减轻后期损失的程度问题。

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也是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有效手段。风险分离是将各种风险单位分离间隔,从而避免发生连锁反应、相互牵连。风险转移是通过寻求外援及补偿的方式降低风险损失,包括了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自留是指将风险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风险自留在许多时候是一种必要的、最好的选择,也是政府招标采购主体承担风险的必要选择。

四、结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支出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采取的方法大都具有临时性与局部性,根本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并且不符合经济市场运行要求的制度,从而导致政府招标采购在实际落实中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作为一种优化财政支出、调控国家经济的重要方法,政府招标采购不仅成为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从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出发,然后就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实现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今后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实践工作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作者单位:陕西省采购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缪昊轩.浅析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81-83.

[2] 赵春.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以高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6:13-14.

招标采购分析篇(2)

一、概述

当前风险管理日渐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整体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电力物资招标采购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

本文从招标人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电力物资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对方法。

二、电力物资招标采购风险识别

电力物资的特殊性在于必须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还应满足电网建设工程的进度要求,而招标采购需要经过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到签订合同五个阶段,时间跨度较长,各种内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隐患也较多。

1.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由于招标人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主要有法规风险、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

(1)法规风险。即招标人因不熟悉有关法规或对法规条款理解有偏差带来的风险,这是招标采购全过程应该首要并时刻关注的风险。

任何一个招标项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合法合规合乎程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招标投标法规体系是贯穿招标采购始终的风险红线,必须严格遵循,如有违反,严重的可直接导致招标失败,且招标人还会受到相应处罚。

(2)管理风险。即招标人由于缺乏经验、管理失误等给招标工作带来的风险。

(3)道德风险。即在招标过程中,由于招标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收受贿赂、等导致招标不利甚至失败的风险。由于近年来电力建设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庞大的电力物资需求吸引了众多投标人参与角逐,电力物资招标采购成为商业贿赂的高危地带,招标人员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指非招标人原因给招标采购带来的风险,主要有投标人风险、市场风险等。

(1)投标人风险。即投标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采取对招标人不利的行为而造成风险。

(2)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波动、投标人数量等市场因素所产生的风险。

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对电力物资价格影响较大,如在铜铝价格涨跌剧烈时,电力线缆的价格可能在一个月内变动数次,招标人选择招标的时机如果不合适,将支付较高的采购成本。

部分电力物资由于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或者招标项目的数量少、利润空间小,有兴趣参加的投标人寥寥无几,导致投标人不足三家而招标失败。

三、电力物资招标采购风险控制

电力物资招标采购需要根据招标人和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考虑电力工程建设的特点,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来防止或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

1.内部风险控制

(1)加强法律保障,避免法规风险。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岗位,对外聘请有专业经验的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法律顾问,是当前比较通行的做法。企业法律力量的加强,有助于保障招标采购合法合规的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开展法规学习,掌握最新招投标政策,让法规成为招标工作的利器。

(2)提升专业水平,杜绝管理漏洞。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分析总结历次招标的经验教训,全面提升招标采购专业水平。按照招标采购流程特点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以招标任务为中心,各职能部门权责分明。

(3)廉洁自律。加强招标采购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签订廉洁责任书,关键敏感岗位定期轮换。

2.外部风险控制

针对招标人无法控制的外部风险因素,可采用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

四、结语

招标采购分析篇(3)

一、招标采购风险成因

招标采购可以通俗的定义为采购人提出采购需求,邀请供应商参加竞标,然后由采购人择优选交易对象的一种采购方式,一般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阶段组成。风险是指某一特定环境和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可量化的情况下,可以将风险定义为危害发生的几率。一般情况下,风险可以看作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组成。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风险事故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直接偶然事件;风险损失是指由于风险事故导致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风险因素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前者是一种实质性风险因素,例如恶劣气候导致的招标采购成本的上升,这种因素导致的风险一般是很难避免的。无形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因素和心理因素,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招标采购过程中,故意制定不合法的招标程序、人为设置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或倾向某一投标人、故意向潜在投标人提供不对称的信息、评标时人为倾向或排斥某一投标人等一般属于道德风险因素的范畴。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疏忽或过失等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增大的因素。心理因素强调人的无恶意的疏忽或过失,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与道德因素相同,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法制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的随意改变招标方式、缩短招标周期、任意指定中标人等问题一般属于心理风险因素的范畴。无形风险因素是一种人为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最终可能会导致围标、串标、行贿受贿、偷工减料、工程事故等风险事故的发生,进而导致采购成本上升、质量不合格、被监管部门查处、人员伤亡等风险损失的发生,但人为风险因素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一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无形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一)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

招标采购流程设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招标信息公开不足、招标过程随意性较大、招标周期过短等方面。高校采购资金来源广泛且数量庞大,但由于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采购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国内只有中山大学等极少数高校成立了专门的采购机构,大部分高校的采购工作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兼职,例如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由基建部门或后勤部门兼职,仪器设备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兼职。在没有专门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情况下,招标采购工作容易变成“走过场”。有些高校没有在公共媒体或校园网招标公告,这样不利于引进竞争、节约成本,失去了公开招标的意义,给围标、串标等行为以可乘之机。由于招标公告不到位,导致潜在投标人较少,公开招标的项目变为邀请招标,邀请招标的项目变为竞争性谈判甚至单一来源采购,往往造成采购成本上升。招标过程不公开,往往为暗箱操作、内定供应商提供了可乘之机,带来廉政风险,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也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招标过程中给投标人准备的时间过短,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理解不到位,投标准备不充分,导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降低了高校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招标文件编制不合理

招标文件是招标采购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采购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与学科建设相关联等特点,对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采购人员既要熟悉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又要具备仪器设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到位,在整合招标文件通用要求与专用要求时,容易造成信息的遗失或缺漏,导致招标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相关技术指标、专业性能描述方面容易单纯听信使用人的一面之词,如果出现使用人跟投标人串通的情况,一般很难控制,使用人提供带有倾向性的指标和要求,采购人员往往无法辨别。带有倾向性的指标严重影响招标采购的公平性,客观上会影响招标质量。使用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也容易造成采购成本上升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资格审查不到位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是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资格审查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良供应商混进投标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供应商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我国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对资格审查认识不足、资格审查落实不到位、缺少资格审查专家等问题。很多采购人员片面的认为只要投标人超过三家,招标就是有效的。对投标人把关不严,一方面容易导致没有承担项目能力的供应商中标后将项目非法转包或分包,给项目的质量、安全等带来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供应商之间协议投标、串通投标等哄抬投标价格行为,往往增加了高校的采购成本,使招标采购工作失去本来的意义。

(四)评标专业化不足

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一般由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财务、审计、资产、后勤、基建等部门组成,评标工作一般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招标小组完成,各部门代表往往不是相关行业专家,这给评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为例,评标小组成员在评标过程中对工程技术指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成本等把握不到位,评标往往单纯以价格论英雄,给一些不良供应商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供应商在中标后,往往故意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高校的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紧迫性,例如为迎接新生入学实施的宿舍装修改造工程,工期原则上不能拖延,否则学生入校没有地方住宿,造成诸多不和谐因素,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与中标供应商妥协,通过追加合同金额或者签订工程洽商的形式促使中标供应商按时完工。另一方面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的供应商可能还会通过偷工减料的形式节省工程成本,这往往给学校的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部门代表组成的评标小组往往没有保密性可言,所有招标采购活动的评标人员都是同一组人,这就给试图影响评标人员评标意向的投标人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招标采购活动的廉政风险。

(五)招标采购监管缺失

一些高校的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督只限于评标过程,而对于开标之前的工作和评标结果的处理都不知情。招标公告的、招标文件的发出、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踏勘现场的过程、中标结果的公示等环节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如果采购人员廉政意识不够强,通过串通供应商谋取私利,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很难得到有效防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往往滋生腐败和酿成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高校招标采购风险控制措施

(一)设立采购专门机构、规范招标采购流程

设立采购专门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该为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提供规则和服务平台,例如设计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招标采购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招标文件范本、依法组织开标评标,做到采购形式合法、采购过程透明。

(二)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

采购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是确保招标采购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应该具备创新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分析、判断、沟通等能力的素质。招标采购人员通过编制规范的招标文件范本、准确描述招标项目的技术细节与商务要求、全面掌握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等有效防止由于招标流程不规范、招标文件相关性能指标描述不准确造成招标结果不能实现的风险;防止招标文件相关规则性条款缺失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防止招标文件存在排斥或倾向潜在投标人的条款造成影响招标采购公平性的风险。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应该参照采购内容与数量决定采购人员的结构与编制,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鼓励采购人员参加“招标师”等职业水平考试。

(三)建立合格供应商库

通过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可以有效解决资格审查难的问题。合格供应商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实时考察,及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广泛吸收信誉良好、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招标采购过程中对合格供应商库内的供应商不再投入过多精力进行资格审查,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的供应商身上,有针对性的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提高资格审查的效率。

(四)建立评标专家库

合格的评审专家和完备的专家库是进行科学、公平评标的保证。高校应该从招标采购实际出发,分类建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评标专家库。对评标专家的要求应该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标准,对于短时间内建立评标专家库有困难的高校,应该适当引进招标机构,通过共享招标机构的专家库进行科学评标工作。但要将评标专家库的建设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重点之一,广泛吸收校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同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标专家抽取制度,严格在学校监察部门的监督下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做好保密措施,确保评标的科学性和保密性。

(五)加强招标采购监管

高校监察部门作为一个校级监督监察部门,招标采购工作只是其监督监察的工作之一,受监察部门人员配备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完全依靠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监察,可能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应该在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监督办公室配合学校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监察。监督办公室人员应该具有招标采购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熟悉招标采购每个环节的风险点,实际工作中应该参与到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制止和上报招标采购各环节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不良影响和损失的扩大。

四、结语

虽然招标采购本身就是一种降低资金使用风险的采购方式,但我国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风险点还有很多,人为因素是造成招标采购风险的主要因素。各高校应该按照采购实际,通过进一步梳理招标采购流程、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加强采购过程监督、严格把控供应商进出等措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招标采购工作途径,确保采购工作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中华.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尹立苹,李彦启,陈荣海.加强高校采购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索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 (04).

[5]刘瑾琦,侯文海.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5).

招标采购分析篇(4)

由于我国教育部负责高等教育工作指导的委员会公布了对于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招标时应该注意的文件,并且对此作出了比较严密的规整,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校中采购图书招标的工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每一个工作的背后都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避免在图书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腐败现象的蔓延,因此开始实行图书采购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图书的购买工作。

1 高校图书馆采购招标评分指标

1.1 设定招标评分存在的意义

正如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存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一样,科学合理的招标评分要项则是整个招标采购成功的基础,并且也是作为整个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其具有法律效益,受法律的约束与保护。尽管是最为招标采购的基础,但却是整个招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存在是整个招标评分标准所在,代表了招标的公正与科学性,决定着整个招标的成功与失败。

1.2 科学合理设计招标评分指标

做到设计招标评分要项时要符合本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要求,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其中技术服务、企业的资质、价格三部分则是招标评分指标的组成,其本身的主要内容则是包括企业自身的注册资金、信誉度、到货率、价格、服务以及编目数据的质量等各个指标内容。

1.3 合理的确定招标评分指标的分值

依据企业的技术服务、价格以及企业自身的资质,可以确立招标指标的分值,并且也可以将图书馆的各种不同的需求作为指标来设置,确立相应的分值,其满分跟多数情况一样,将百分制作为最高的评分。

2 高校图书馆招标评分出现的普遍问题

2.1 图书馆采购招标指导理论的确立―唯折扣论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各大高校图书馆在采购招标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最低价的评分标准来决定竞标者,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图书馆质量的下降,造成了图书馆馆藏的损伤。就像商品会打折一样,一些竞标者会采用折扣的方式提高竞争的实力,而往往这也是吸引客户的最大的优势,这种折扣通常情况下会将整个企业的竞标提分提高到50到70分,这就直接造成了对图书馆选择竞标者的一大误区,甚至会直接采用低价优先的原则。正是由于供应商利用唯折扣论的积极性,造成了现在整个图书采购招标的极大缺陷,这也必将对整个高校图书馆造成极大的利益损害。

2.2 频繁出现的恶标、废标现象

因为各大高校图书馆在其自身的图书采购招标过程中将折扣作为一个评断的标准,致使图书供应商在极大的图书折扣压力下,为了能够占领市场,压低图书价格导致了图书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使一些中标者不能按照规定履行合约或者是只能选择其中的条例来遵循,这也就造成了在招标之后的一些恶标、废标等现象的发生。

2.3 增加供应商的日常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些高校图书馆会,利用自己自身的一些优势在整个招标的过程中来增加供应商的日常工作,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而且由于一些高校图书馆缺乏行业规范,这就在无形之中扩大了其要求范围的无限性,将属于自身的一些工作例如图书的上架、编目、摆放等一些简单的工作也要求供应派人整理,这些物理要求的增加无疑是给整个供应商加大了日常工作量,并且也损耗了供应商本身的收支成本。这些问题的发生尽管看似是减少了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工作量,但实际上却是加大了图书馆内部人员的损耗,使其自身的独立能力下降,过分的依赖供应商,这种任务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反应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现象,是不值得学习跟提倡的。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一个图书馆则代表了整个学校的质量,学校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决定了这个学校的素质,虽然归根结底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但是却间接的在整个图书采购招标过程中,造成了对整个学校名誉的损害,这种做法是及其不利的。长此下去只会越来越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导致学校整体水平的下降。

3 结语

目前实行的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形式也可以说是当今时代的一个趋势,并且采用这种方法采购图书也是顺应了当下高校发展的趋势。尽管在招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按照规定的要求实行,加强管理力度,那么这些问题都将会成为历史,变得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高静萍,陶栋材,苏帕莎.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招标的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02期.

[2]吴青林,王相林,田笑含,曹冰凌.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招标采购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6期.

[3]吴蜀红.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的问题分析[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01期.

招标采购分析篇(5)

一、招标采购制度中寻租行为

招标采购行为从管理到采购执行、付款、验收使用整个过程,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即招标采购主管部门、招标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物品使用单位。现代招标采购制度通过购买、付款、验收使用的三者分离,把四个方面的利益巧妙地统一于招标采购目的中,同时又构成相互制衡的机制。招标采购行为一般是由物品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在经过批准得到资金支持后,由招标采购中心负责具体采购,采购到按计划所需的物品,但招标采购中心没有支付货款和最终验收货物权利,最终货物由物品使用单位验收,当物品使用单位验收货物时发现不合格,不符合合同规定,可以拒收。结算中心可以拒付货款,其后果由执行者负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可以保证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规范和高效,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

虽然招标采购制度设计的很巧妙,但现行的招标采购管理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制度当初的设计初衷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招标采购制度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招标采购中心、物品使用单位、结算中心和供应商这五个几乎贯穿整个采购过程的对象为例考察一下招标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寻租行为。

1.招标采购中心与招标采购主管部门之间的寻租行为。招标采购的采购制度、程序、范围和采购限额标准由招标采购主管部门制定,这样就有了招标采购中心为了降低招标采购起点标准,扩大采购范围,增加自身权力的事前寻租行为,目的在于干预招标采购制度政策的出台,使得招标采购中心有更大的采购权利,手中握有更多向供应商设租的砝码。

2.物品使用单位与招标采购主管部门之间的寻租行为。招标采购制度的实行实质上是对部门利益的一次再调整,必然要触及某些部门的既得利益,也自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阻力。没有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前,物品使用单位掌握着采购本部门使用物品的绝对权力,拥有对供应商设租的条件。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后,物品采购的大部分权力要转移到招标采购中心,这对物品使用的单位部门利益是一个极大的损害,物品使用单位目前只能设法回避招标采购,维护自身利益,降低集中采购的可能性,通过向招标采购主管部门的寻租,希望能提高自购限额标准,招标缩小采购范围,或者寻找出物品使用中的种种限制条件,为招标采购设置重重困难,其目的都在于尽可能维护自己对物品的采购权,增加对自己对供应商和其他部门设租的机会。

3.招标采购主管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寻租行为。招标采购主管部门事实上是招标采购中心、物品使用单位和结算中心共同的主管单位,这是一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执行与管理职责不清。供应商与其对招标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寻租,不如将目光转向主管部门,在招标采购制度执行不够规范、完整的地区和部门,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招标采购主管部门的手中,供应商为了成为招标采购中的物品供应者,采取高额佣金或其他手段使主管部门与之合作,而招标采购主管部门则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权力寻租。目前在某些地区出现的人为违法干预招标采购工作,由“领导说了算”等现象,就是这一寻租行为的例子。

4.招标采购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寻租行为。招标采购具有大范围、大批量的特点,很容易造成“买方垄断”,这使得招标采购活动中具体执行部门――招标采购中心有了较大的权力,也使采购中心的手里握有更多设租的条件。招标采购中心在执行采购计划时就有可能采用变招标采购为定点采购;真“内定”、假投标,搞变通、假公平、实歧视等各种躲避招标、违规抬高参与者“门槛”等手段,欺骗上级部门及其他参与招投标供应商。这不仅使自由竞争机制在采购中不复存在,而且还日渐形成了在招标采购包装下的市场割据和垄断,使有资质、有信誉的供应商受到排挤而无法中标。

5.结算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周转对于企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招标采购并非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当物品由物品使用单位验货合格,由结算中心负责结算货款时,这里就存在一个何时结账的问题,供应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向结算中心缴纳租金,尽早拿到货款。

二、寻租行为的理论分析

供应商的寻租行为与政府部门执法的规范程度成反比,与招标采购制度管理程度成反比,与政府公务员的素质成反比,与执法监督成反比。寻租行为不仅使寻租者白白耗费一部分资产用于非生产用途,而且增大了招标采购部门为防范设租寻租行为、惩处违法乱纪行为的成本,扭曲招标采购制度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功能,降低招标采购制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寻租行为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客观环境和经济原因。

1.目前还不成熟、完善的招标采购制度是寻租行为产生的客观环境。招标采购制度在我国发展的还不成熟、完善有它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在于它在我国公共资金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时间比较晚。1996年,我国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招标采购制度改革试点。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招标采购制度框架。从招标采购制度在我国出现,距今十年的时间,其间虽然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它在我国毕竟属于新鲜事物,需要不断的成熟、完善,人们对它的认识、了解和掌握要有一个过程。外因在于招标采购制度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般说来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寻租。但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市场平等竞争的秩序尚待建立,存在着大量不公平竞争,竞争中的供应商可以通过寻租的方法为自己谋求额外的利益。

招标采购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149-004

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一项重大制度和理论创新。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确保可获得性(Access)、质量保证(Quality)和合理使用(Rational use),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可及,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构建规范高效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是保障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药价虚高、破除以药养医的关键环节。安徽省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大力推进药品制度改革,建立起规范性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使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一、我国传统的药品采购供应制度弊端

基本药物是指满足人们基本的健康需要,经有效性、安全性、成本效果分析之后遴选出来的药物。基本药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与其生产供应链的市场属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和冲突,我国传统的生产、流通管理制度与药品的特殊属性不相匹配,由此影响了基本药物的持续供应,强化了医生、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助长了药价虚高,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不完善。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分散采购模式,信息不公开,竞争不充分。2000年以后各地开始探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很多省市区以地市为单位招标采购,但集中程度不高,难以发挥批量采购优势,并且医药企业需要重复认证、重复投标,增加了负担。由于招标与采购分离,大都是只招价格,不招数量,只招标,不采购,实际上成为“虚招”,造成投标报价品种入围后需要“二次销售”,流通环节难以减少、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在以药补医机制影响下,难以彻底割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条,无法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导致屡屡出现招标价高于药店零售价的状况。

(二)药品流通环节过多过滥。我国传统的药品流通渠道是典型的“橄榄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与众多供应者谈判,确定具体的采购价格和数量,导致交易主体多,流通环节多,利益链条长。在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一般要经过药厂、全国总、地区、省级、地市、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疗机构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发生费用,都要获得相应利润,从而药品费用被不断推高。流通环节多,既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较高的履约费用。

(三)药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国目前约有6300余家药厂,总体呈“散、小、乱”的状况,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相对分散,存在着激烈的替代竞争,严重制约了药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庞大,批发企业17000多家,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大多以运输和仓储为主,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没有开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而美国仅为2.6%。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供给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导致成本难以下降。

(四)公平有效竞争环境缺失。由于我国药品流通制度不健全和相关监管滞后,致使药品流通中的寻租行为和商业贿赂盛行,影响了公平有效竞争环境的形成。特别是由信息不对称,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供求中的双重垄断地位,扭曲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造成市场交易各有关方面的利益失衡,医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向制约企业索取高额回扣;医生利用绝对信息优势成为患者的人,发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处方、高价药最终都由患者埋单,形成了药品价格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性上涨”。

二、安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模式的制度设计

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实施后,安徽率先推行药品制度改革,坚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安徽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的主要内容是:

招标采购分析篇(7)

11低价中标的风险分析

在进行实际招标的过程中,招标单位往往选择合适的中标单位是比较困难的。在招标过程中常常会考虑选择合理的低价中标还是考虑最低的价格中标,由于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论选择哪种中标方式,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然而合理中标是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的情况下的合理价格但不是最低价,由于我国目前各方面机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不能正确遏制社会上的不正当恶性竞争,因此合理低价中标的概率并没有最低价中标的概率大。[1]但是对于最低价中标来说,评委会可能过于高估每位竞标者,认为每位竞标者提供的内容和保证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这其中不乏存在着恶意降价降低质量的做法,因此,在选择最低价中标的过程中,无疑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主要是来自容易使一些总体水平不达标,公司服务质量和实力较差、管理方法较为混乱的公司中标,从而降低服务质量。[2]最低报价容易成为竞标过程中的主要优选条件,从而忽略了公司的实际服务质量,有些公司甚至会故意压低价格,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删减部分服务指标,从而吸引评委的眼球,最终竞标成功,但是这种最低价中标,容易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质量。[3]高校学生正处于智力和身体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万万不能因为竞标失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竞标过程中,最低价中标的问题也是整个高校物资招标采购的主要风险之一。

12低价中标的防范措施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既想选择最低价中标,同时,又无法保证最低价中标的可行性结果。[4]从最低价中标的风险分析来看,进行低价中标的防范是刻不容缓的。对此,建议在低价中标中要注意以下的防范措施。首先,一定要要充分认识到,最低报价并不是最终中标的唯一标准。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参与竞标者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以及所能提供服务的性价比。在特定的一些工程方面要注意产品的成熟和稳定性,充分了解市场占有率,商家信誉最终的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服务质量。因为后期的维护在整个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尽量筛选出整体素质较高,质量、技术以及信誉都比较好的品牌或是公司进行中标,避免恶性竞争。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杜绝陪标行为,使投标的价格更加具有真实性,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5]此外,要对低价中标的厂家审核合同以及赔偿制度,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招标单位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对中标单位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确保招标的安全性。

2招标文件编制的风险与防范

招标文件的标准技术指标是整个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招标的技术指标如果不全面或是不准确会对整个厂商的报价产生很大差别,会导致整个招标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给评委的评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6]在高校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于工作习惯以及业务接触面比较小等一些个人因素带来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带有偏见或是倾向的招标评判对于公平竞争的影响很大,导致招标过程不能公平公正,使得一些公司失去信心,招标的竞争力减弱因而会影响最终的中标结果。因此,对于招标文件的风险与防范提出了以下三点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招标单位的工作人员直接决定了最终招标结果的质量,因此,招标工作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一切把高校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作为首位,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的结果偏差。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众说纷纭中找到最适合的投标单位,为学校的物资招标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此外,还要在正式招标之前仔细研究各个产品以及单位之间的特点,考虑到各方面综合因素,针对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招标单位,尽量加强招标文件的技术性,以提高各个竞标者的竞争意识,达到充分竞争,有利于进行选择。

22加强前期调研工作

在高校物资竞标之前,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调查好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好招标文件,制定最合适的招标标准,结合所需产品的特点以及各个单位的能力表现对于整个招标工作进行权衡。在调研过程中就可以充分了解所需产品要求,有助于在最?K招标中找到合适的中标单位。一般来说,前期调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招标单位不至于在众多的投标中盲目,可以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行所需要的选择,对最终的选择结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23做好审核工作

招标采购分析篇(8)

药品招标采购目前在中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医药招标采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对他的功过是非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作为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它是否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和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的有效手段?作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重要措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否要持续执行?这正是本文通过分析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本身的过程及对其的各种评论要回答的问题。

1.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流程

在每年的各个地区都会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就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来说,其采购的流程如下:

第一,政府相关的招标公告,表明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各项要求;第二,向各级单位发放集中招标采购文件,文件中标明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细节问题;第三,在招标现场进行报价磁盘的递交,同时也要递交相关的纸质标价表,明确头孢拉定类药品的招标价格,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竞标;第四,对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评标确认,并且对各种药品的价格得分进行确定;第五,向招标组织部门和管理部门递交相应的资格证明文件;第六,招标部门要建立专家评标小组,对头孢拉定类药品的竞标价格进行商议,并进行定价和报价;第七,将中标的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有效的标注,并将其中竞标成功的头孢拉定类药品种类想相关的医疗结构进行推荐,并有医疗机构来对中标药品进行选择;第八,公正平等的进行评标工作,对议价的结果进行;第九,对评标以及议标的结果进行公示;第十,与相关的药品进购企业进行专属合同的签订,按照实际制定的采购总额作为招标服务费的缴纳标准;最后,为签署头孢拉定类药品购销合同的企业进行相关药物的配送,同时,结清账款。

2.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积极意义

很多的药品企业在对药品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作弊行为,往往会通过提高药品价格的方式来赚取高额利润,从而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头孢拉定类药品是一种较为普通的消炎药,人们通常在感冒或者是发烧时,都会选择这种药物,如果该种药物在采购的过程中,被提高价格,则会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头孢拉定类药物采购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就需要对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此方式来加强对医疗相关机构药品采购的监督力度,使得药品采购中的不正当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消除,从而降低药品的价格,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头孢拉定类药品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使得相关头孢类药品供求信息更加的集中,药品信息的集中可以使得供需双方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双方对药品销售和采购的需求,从而使得药品的采购更加的透明化。就我国目前的头孢拉定类药品市场的经营状况来说,其中还没有任何有效的经济法规对头孢拉定类药品经营状况进行制约,也没有任何的经济法律可以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变得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导致了头孢拉定类药品在采购商存在不正之风,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提出,在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形式上实现了突破,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各自独立销售的局面被打破,通过制定的集中招标采购方法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信息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在药品信息集中的基础上,也使得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过程更加的透明,这样就使得各医疗行业在药品的采购中,不正之风的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头孢拉定类药品采购实行集中招标之前,采购任务通常由药品采购员和药房主任承担。在缺少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很可能受经济利益诱惑,进行“暗箱操作”,收受回扣。集中招标采购坚持的是公平、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使医疗机构的购药行为由分散转变为集中,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使医疗机构决策由分散决策转变为集体决策,使采购活动最大程度地透明化。

我国目前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众多,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招标后在一定期限内形成定点供应,供货单位对药品质量承担责任,这就优化了进药渠道,保证了药品质量,同时可促进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竞争,促使这些企业优化重组,导致大型、特大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诞生。

3.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3.1权责不清,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药品购销体制尚未健全

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招投标主体、客体和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不对等、不清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没有建立起平等的合同关系。目前不少地方招标主体基本上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而非真正的主体――医疗机构。事权不清,也就无法以事定责,以事定规,且政事不分,监管不力就易诱发腐败。

3.2流通领域利益调节政策单方倾斜,未能营造“三赢”局面

为了调动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积极性,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多方向医疗机构倾斜。在委托费用的负担上,一反常规要求由“中标方”单方支付;在中标药品降低利益上享受分成政策,据安徽省的调查情况显示,中标药品加成分成比率以中标价为基础,平均不低于40%。所以,目前企业、医疗机构、患者三方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都不满意,患者感觉没有得到多大实惠,过重药费负担涛声依旧。

3.3招标导致药品规格混乱

目前头孢拉定类药价成本中至少一半以上属于不良成本,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本来指望通过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来使这种混乱状况有所改观,然而一些地方招标方法的不规范,反而使混乱局面变得愈加复杂。因招标造成医药企业科研单位不专心搞研发而是想办法走“捷径”,弄些所谓的新药出来应付招标采购。

4.结语

综上所述,头孢拉定类药品招标采购的真正意义不是表面的降低价格,其真正意义是使药品交易的过程公开,减少和抑制交易中的黑色和灰色行为。通过交易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胜劣汰,为中国医药体制的改革打下基础。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逐渐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加强其监督和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政策,以形式的变革推动和反作用整个医药市场的运行机制,那么我们相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但可以可持续下去,更有推广和扩大的必要。 [科]

【参考文献】

[1]安彬,吕庆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分析[J].理论探索,2011(01).

招标采购分析篇(9)

【摘要】基于SWOT对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分析,对今后招标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对建筑市场的招标的优势、机会的分析,了解招标发展状况,坚定招标业发展前途,利于走出一条新型招标路子。

关键词 SWOT;招标;效率;原则

Analysis based goods procurement tender agent SWOT method

Zhao Zheng-fang

(Shandong Zaozhuang buil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ZaozhuangShandong277599)

【Abstract】Based on SWOT analysis of goods procurement tender agent, the tender age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for reference. Advan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f the tender agent, the opportunity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nder agent, the tender agent firm promising industry, which will help blaze a new path of the tender agent.

【Key words】SWOT;Tender agent;Efficiency;And Principle

我国货物采购项目招标业,比现已成熟的国外招标业要晚一百年以上,还处于十分不完善的阶段,还需要借助于国外的最先进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招标业,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快地使我国招标业赶上国际的发展步伐。

1. 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1.1招标机构具有专业招标运作水平。

(1)在有些建设单位缺乏招标能力,没必要设立专业的人员进行招标工作,而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由于自身专业特点,能保证招标的质量、效益,保证公开公正和诚实守信,建良好的竞争机制,不但解决了困难,有利于培养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促进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

(2)建设工程招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每个环节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决策过程是一项具有高度组织性、规范性、制度性以及专业性的活动。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是业主的人。我国的建筑市场中有人把建设监理作为业主的人,不正确。建设监理方既不是以业主的名义开展活动的,也不能让业主为其监理行为负责。

1.2规范建筑市场,减少资源浪费。

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的介入市场给建筑业的改革带来了生机,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运作不规范,违规操作较多,一些建设单位并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却自行办理招标事宜。

1.3建设市场招标机构能够搜集足够的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优化使用。

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市场的招标业需要大量的信息,贯穿于整个招标过程,人

力资源对招标机构这样的服务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招标人要充分了解各参与方的意图,并根据自己所了解得做出相应的决定。在决策的过程中招标机构需要有专门的专家,进行估测,从而满足要求,达到最优结果。

2. 招标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2.1建筑市场规范的建立。

我国加强对建设工程运作的规范,建立行业规范,积极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关键,不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为推行招标制度提供有力发展环境。

2.2建筑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转变。

(1)一些民间中介组织为货物采购项目招标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打破了以前建筑市场服务业国有垄断的局面,加强了竞争。

(2)中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管理部门开始转变职能,对建筑市场中的一些服务机构从国有化变为股份化,更加适应了市经济的要求。

2.3招标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的出台。

(1)2000年6月26日建设部《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保证了工程招标机构素质的提高、自身队伍的建设。

(2)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的管理,提高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的从业水平,2007年第154号部令,公布了新的《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 这些法规的出台为工程招标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给机构的发展壮大提供市场机会。

3. 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威胁分析(Threats)

3.1货物采购项目招标仍然受到来自行政部门的干预。

3.2招标活动还不完善。

3.3社会对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缺乏认识。

3.4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配套改革滞后。

4. 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近年来,随着《招标投标法》及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明确了招投标机构的法律地位,规范了招投标机构的行为,推动了我国招投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目前招投标机构在招投标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题和矛盾,直接制约了招投标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

4.1货物采购项目招标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4.2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数量过多,压价中标现象严重。

激烈情况下,选择招标机构时往往采用逐个“咨询”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压低费用,这也是导致了机构的压价的一个原因[26]。市场的发展,招标机构的数量增加很快,甚至达到了过饱,必然导致压价,甚至无价,是过多的招标机构造成的恶性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4.3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法制不健全。

(1)首先,招标机构缺乏独立性。

招标机构应该是独立的中介组织机构。它的独立性可保证它的公平性,所以说,独立性是他生命的源泉。

(2)其次,招标法规不健全。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使招标机构的发展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3)当前,招标没有详细具体的行业规范和监督奖惩制度,没有形成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长此以往,必将阻碍招标机构的正常发展。

4.4建筑市场各参与方在招标过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4.4.1第一.建设单位(委托方)方面。

(1)建设单位作为投资主体,起到很大的作用,是直接利益相关者,项目的优劣那些本身并不具备招标文件编制、组织评标的能力的单位他们委托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机构代替他们行使招标权利,由于缺乏招标机构业绩和招标能力的充分信息,不能全面的评价某一招标机构真正的从业实力[27]。

(2)在有些情况下,业主(委托人)是被行政部门强迫指定某一招标机构代替其行使招标权力,这样更造成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3)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业主面对着几个招标机构同时想得到业务,从众多的机构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机构,就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判断各个机构的能力,这对一个委托人来说搜集那么多的信息是异常困难的。

4.4.2第二.招标机构方面。

(1)对业主来说,招标机构具有信息优势。不但能够充分了解业主的意图,为业主提供自己尽可能的服务,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业主,而且能够获得自己竞争对手和相关参与方的相关信息。

(2)如,有些招标机构竞争委托招标项目时存在串通行为。如,其他参与招标竞争的招标机构的优劣势信息。有些招标机构运用这些信息优势做一些损害了业主的利益事情,违背业主意愿。如,招标机构按照某家投标单位的意图选取评标专家、私向自己关系密切的投标单位泄露等。

4.4.3第三.行政监督部门在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首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活动的监督和指导服务不够,以行政审批代替监管,剥夺了建设单位自由权,有些领导甚至为一些招标机构谋取私利。其次,监督部门暗箱操作。

(2)以上基于SWOT对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分析,对今后招标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可进一步明确对建筑市场的招标的优势、机会的分析,可以了解招标发展状况,坚定招标业发展前途,利于走出一条新型招标路子。但由于招标处于发展前期,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的完善。

4.5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1)在微观方面,要加强货物采购项目招标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机构自身的建设抓起,加强机构业务的营销,建立现代化的、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

(2)在宏观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李永福 编 著 《建筑装饰改造项目施工组织技术》 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

招标采购分析篇(10)

0 引言

高校图书资料采购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科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图书馆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重要地位(生均图书与年进书量),各个高校对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经费都加大了投入。如何充分发挥文献购置经费的最大效益,以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是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思考的问题。

图书采购政府招标有利有弊,但高校图书馆实行图书采购政府招标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图书馆充分享受了图书采购政府招标的优势,也对不利的一面深有体会。图书采购政府招标一般是每年进行一次,中标书商存在不稳定性,每一次招标,中标书商不一定与上一年的完全相同,新的合作将会伴随机遇与挑战。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主动加强对中标书商的管理,使图书馆对中标书商的管理规范化,让图书馆与中标书商能真正从图书政府采购中受益,实现图书政府采购的双赢无疑是个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

1 高校图书馆实行图书采购招标的意义

1.1 有利于图书馆选择有实力、重信誉的书商 2004年以来,我国逐渐放开了图书零售市场,形成了新华书店、出版社、民营书店互相竞争的态势。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集中采购的大户,已经成为各大书商重点追逐的对象。实行图书采购招标使得众多的书商在同一平台竞争,学校通过审查招标文件,对投标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查,在众多的书商中选择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进行合作,保证图书馆文献采购的质量和数量。

1.2 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经费 引入招标机制,将图书采购市场化,使图书采购经费被更加合理的利用。为了能够在招标中确立优势,各个书商都在想方设法压缩成本,降低利润,在标书中明确给出最优惠的折扣,这实际上也是客观的降低了文献的价格,使图书馆在原有经费的基础上买到更多的图书。

1.3 能获得更多形式的增值服务,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实行图书采购招标,可以要求馆配商提供诸如中文图书新书的采访数据及编目数据和免费提供图书粗加工服务。有了这些配套服务,可以减少图书馆的加工人员,减轻分编人员工作的压力,缩短了新书上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有利于真正做到阳光采购,从源头上杜绝腐败 在施行图书采购招标之前,图书折扣一直是敏感的话题,实行招标采购之后,由学校国有资产处、审计、财务、纪检、图书馆等多个部门联合参与,将图书折扣写进合同中,在增强采购工作透明度的同时规范了采购人员的办事行为,从源头遏制腐败行为的产生。

1.5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馆配商的到书质量,提高到书速度与到书率 图书馆通过招标采购,可将图书质量、到书时间、到书率等条件纳入招标合同。既保证了图书馆到书的质量,也加快了图书与读者见面的时间。

2 图书采购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采购的采购对象具有不确定性 图书招标时,成交的产品是未定的,因为招标后图书馆才开始采购,直到采购停止前其成交产品才完全确定。图书招标的标的就是需购买的图书,然而图书馆在招标时却无法列明标的,因为图书馆的入藏图书与一般物品不同:

第一,品种多,入藏图书具有多品种的特点,一定采购额含有几千甚至几万种图书;第二,品种无法预先确定,图书馆采购的图书仅能依据出版发行的情况来挑选,而招标时根本不可能预知可供图书的品种;第三,图书采购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对采购的书目清单适时调整,不断更新。因此招标时无法确定所需购买的品种,而使标的不明确。

2.2 评标的标准难以量化 图书招标的评标项目一般有六个方面的内容:折扣、服务、数据、加工、信用度、合作单位业绩等。在这六个方面中只有价格是客观明了的、可比较的,其余在没有实质的合作之前都难以衡量。因此,评委对各供应商的投标书中所做的承诺在评标时无法量化考核,做出真伪判断。结果就是谁的标书做得好,谁中标的可能性就大,导致某些书商的各项服务承诺在达到中标目的后却无法履约,最终使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变得很被动。

2.3 没有具体的交货期 图书资料的采购是一种持续行为,不可能每提交1次清单就招标1次,只能以购书经费的总额来进行集中招标,确定图书供应商,然后图书馆不定期地向供应商提交采购清单,直到采购金额达到招标金额为止。一般图书资料(指定书刊资料除外)招标采购时无法提供具体的购物清单,也不能约定具体交货期,招标时书商只能承诺笼统的到书时限,因此在到货时间方面,只能做一些原则上的规定。

2.4 低价中标使采购的图书质量不高,影响图书馆馆藏质量 由于开价太低,书商几乎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经营,甚至有些书进货价高于承诺给图书馆的供货价。因此,书商只提供高折扣的图书,价低往往导致图书馆只能购得“大路货”,图书馆购进的图书只是凑数,实际上也造成了另外意义的购书经费的浪费。更有甚者,所供图书中夹杂特价书或盗版图书。

2.5 图书招标委员会委员的组成及一味注重图书折扣的取向,不利于选择到最佳的馆配商 当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采购招标刚刚起步,在成立招标委员时依然沿用了其他物品招标时的成员,即国资、审计、监察、纪检和图书馆。由于招标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图书馆方面专家代表人数较少,很多领导和代表不是图书馆领域的专家,一般都不熟悉图书招标采购的特点和采购部门对配套服务的需求,而导致图书馆的意见被忽视或弱化,过分依赖于图书折扣,使得一些进货正规、服务完善但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的书商中不了标,而许多劣质书商依靠单纯的低折扣却有可能中标。

2.6 图书供应商无法实现应有的承诺 为了能在图书招标中获得图书供应权,有些图书公司在投标时做出了很多的承诺,对标书提出的各项要求也都满口答应。以诸多的优惠条件博得专家的信任和偏爱,最终得以中标。但实际上在履行合同时,由于自身实力不济,无法实现当初投标时的承诺,主要表现在:

①受到书商的自身实力和进货渠道的限制,提供图书品种无法保证图书馆全面的采购需求,另外就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图书进货折扣较高,供货商考虑到利润的问题,不愿提供。②到书时间不能保证,由于服务众多客户,供货时间的冲突导致无法正常到货的事情经常发生。③一些中标图书公司对数据的制作不专业,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在采访和编目MARC方面的要求。

2.7 有些图书无法从馆配单位取得 在图书市场上,受众多主客观因素影响,馆配商供书品种上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多样化馆藏需求,如很多教师读者急需的设计资料、年鉴工具书、某些专业学术性图书、地方出版物、交流出版物和高教社出版图书等,要么是无法提供,要么是量小利微、超过折扣范围,不想做。

3 图书招标采购的质量控制策略

3.1 招标工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3.1.1 科学制定好招标文件,合理设置图书采购评标委员会。科学制定好图书招标文件是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的起点,也是关键的一环。准确、规范、科学地制定招标文件、招标程序、商家资质预审规则、投标商招标书、评标标准等相关文件。将馆配商数据加工、信息服务、到货率等评分纳入到评标标准中来。评标委员会应适当增加图书馆专业权威人士的构成比例。科学的招标文件和评分标准以及结构优良的评审团队,是图书招标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

3.1.2 制定合理的招标周期。中文图书的采购招标,与一般设备物资的采购招标不同。图书采购具有采购品种多、单个品种数量少的特点,且采购任务是持续的、分批次进行的,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建议招标周期为2~3年比较合理。

3.1.3 采用多标底招标,博取各家所长。每个书商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经营优势,为避免少数供应商恶意低价中标,可以将采购总标分成多个标底,以选择多个不同的供应商。

3.1.4 合理设定中标家数及份额分配比例。分成多个标段,选择多家供应商。多家书商中标后,按照分值由高到低地分配招标采购总额度的80%,各家的份额分配比例应科学合理。同时预留20%的采购额度机动分配给其中服务做得好的供应商。这样可以促进几家供应商的良性竞争。同时,可防止出现中标的书商不按合同办事,不得不重新进行招标的麻烦。预留经费的分配要采取公正公开的方式,防止其他问题的出现。

3.1.5 实行滚动招标方式。高校图书馆购书量大、品种多,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是难以满足的。加之图书馆文献采购对连续性供货的要求,这就需要确定5~6家实力强的图书供应商来参与图书采购。为了保证馆藏资源建设质量和图书馆工作的连续性,有必要实行滚动招标方式进行图书采购。即从上次中标的供应商中确定1~2家直接滚动到下一周期作为图书馆的供应商,而其余份额则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另行确定。

3.1.6 招标时应预留部分专项的非招标性经费。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节约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固然很重要,但采购高品质的文献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才是采访工作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招标采购的同时,也要注意采购渠道的调整与改进。高校图书馆全年图书经费总额不全用在招标采购上,要预留部分专项的非招标性经费,以保证馆藏图书资料的专业性、学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建议每年预留采购经费的1/20,用于此类图书的自主采购。

3.2 图书馆工作规范在图书招标采购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3.2.1 图书馆应加强图书采购的计划管理。高等学校大多数是行政事业单位,图书经费拨款时间常规是年初,且每年的经费常处于变化中,为避免经费变化的影响而与中标商产生合同纠纷,图书馆大多是在图书经费下达后才进行采购招标。而学校的经费使用一般规定,当年经费只能当年使用,不能跨年度,这样,完成招标,供应书的时间也就只有差不多半年了。因此,图书采购应有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在完成招标工作后,严格按采购计划表进行采购,要科学地确定合理的交货期,既保证供应商有合理的图书采购和加工周期,又能保证图书质量,按时完成采购图书计划。

3.2.2 签订规范化、内容详尽的图书采购合同。图书招标结束后,图书馆将和中标书商签订图书采购合同。在合同中要详细列出书商在标书中的承诺,对于一些知名出版社和针对本校专业的出版社要重点列出;对于书商在标书中承诺的一些服务,如:送货到馆、协助验收、加盖馆藏章等要明确记录;增加对书商的约束条款,明确对书商违约行为的认定;制定因书商违约而中止合同的处罚;明确书款的结算周期和结算方式。合同细化,包括中标书商每次选送书目信息的及时性与出版社范围、订书的到馆率、差错率、自选图书的到货率、图书加工的质量、编目信息的质量等。对于细化内容的执行,要有相应的考核规则和验收记录,以备下次招标之用。

3.2.3 图书馆验收人员要严格按订单验收,做到价量相符。采购人是查验图书的重要防线,要及时对图书认真查验,核对书目、册数、金额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验收是图书采购招标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口,能有效确保验收质量,减少图书采购质量风险。

3.2.4 图书馆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考核,规范供应商的行为。目前,高校图书招标工作是每年进行一次,由于种种原因,中标商更换频繁,对于图书馆业务非常不利。因为新的书商难以在短时间内搞清某个院校的馆藏结构、学校专业设置、科研水平等情况,也就难以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书目。

因此,招标院校应对供应商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能力与信誉的供应商。高校图书采购招标,应该在评标前做好投标供应商的考察工作,掌握投标商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及时对图书供应进行催交,解决供应商在供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开展对合格供应商的考评和管理,对于供应商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诚信危机等须立刻进行评价评估和采取果断措施止险。

3.3 书商行为规范中的图书采购质量控制

3.3.1 规范书商的书目提供。一般书商会根据图书馆的要求来提供采访书目,做得好的书商会定期提供。但图书供应商都有自己的经营倾向和对出版社的偏爱,他所提供的很多品种未能满足大学图书馆对质量高、专业性强、学术性强图书的需求,因此要规范书商提供的采访书目。

3.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书商考核体系。关于书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应用业内已有文献发表,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已有的成果和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对中标书商多方面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根据考核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次,各等次采取不同的激励或惩罚措施,这对书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优质服务也可起到一种鞭策作用。

3.3.3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高校图书馆要把风险防范贯穿于图书招标采购和业务外包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要细化合同,将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各项条款尽量细化。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依据合同加强对图书供应商的检查和监督,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写出统计分析报告,并与供应商就评价结果及时交换意见,督促其认真履行合同。对不能履行协议的,随时终止协议,防范来自于供应商的风险。

3.3.4 建立中标书商信息档案。了解是合作的基础。建立中标书商,特别是新中标书商基本信息档案,是熟悉与了解中标书商各项信息的有效渠道。档案至少应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经营资质、经营方向、服务特色、管理水平、人员配备、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交货方式、优惠率等基本信息,并随时对变更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书商信息的准确性及利用的有效性。

总之,中文图书实行采购招标是发展大势,并不断为高校图书馆界采用。为了加快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就必须建立以招标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多元化采购体制,使得图书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合理化。在招标条件下对各个采购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使其规范化,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采购招标的质量,满足馆藏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文贤,李亮先.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投标及其实施[J].图书情报工作,2004(2):78.

招标采购分析篇(11)

0 引言

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指的是通过规定的时间以及地点实行对机械设备的公开的选择采购。对于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能够使得交易的双方不需要通过耗时耗力的反复的协商,从而使得机械设备采购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就水利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招标采购而言,包括了公开招标,议标及谈判招标以及邀请招标等三种招标方式,通过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实现了对机械设备的择优采购,从而使得机械设备的采购的成本降低。

1 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意义

第一,通过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能够使得企业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当前市场上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非常多,产品的质量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水利施工企业的机械采购来说,虽然选择的空间增大,但是选择的难度增加,基于此,利用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不但为机械设备的供应商提供公平的竞争的平台,推动技术的进步,同时对施工企业来说,一方面选择了优质的机械设备,另外一方面降低了采购的成本。

第二,通过机械设备的招标使得机械设备采购更加省时省力。基于采购人对于投资的定位,实现了集中各种满足需求的品牌产品的对比,从而采购人的选择的范围增加,使得对于机械设备采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无疑使得产品性价比提高。通过为招标采购为机械设备供应商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对于企业的廉政建设非常有利。

2 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第一,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制度办法,包括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招标的法律政策,企业内部的设备招标采购的制度等,然而真正实施时,由于部分人员法律意识不够,以及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了机械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违法问题。①机械设备招标采购中存在串标,围标的问题,投标人同谋,通过对竞标的联手操作,抬高中标的价格,获取中标的资格。②机械设备采购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串通,对于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定,从而对品牌进行了变相的指定;③通过领导关系,或者对收买参与标书评审的专家,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资格。

第二,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管理有待于提高。①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采购,各项目部门之间的采购行为零散,不能形成规模,因此,在进行采购过程中价格优势不明显;②水利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没有实现及时的沟通,从而存在重复招标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

第三,对于机械设备供应商的管理有待于完善。①机械设备厂家进行设备的采购时,邀请参加竞标的供应商无故不参加投标,造成了开标不满足规定,从而发生流标问题;②部分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通过招标采购,价格也比较合理,然而,因为机械设备供应商为了中标,故意压低了竞标的价格,但是进行后期的供货的时候,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

3 规范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措施

第一,对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体制进行完善,对违法行为坚决查处。①构建健全的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以及监督体制,使得监督部门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水利施工企业内部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给予全程的监控,通过投标保证金等制度的建立,对串标、围标等问题进行预防,同时充分发挥监察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作用。②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建设,从而使得人们不为利益所动;③完善机械设备招标投标的违法举报制度,对于招标企业以及投标商实现全社会的监督。

第二,对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招标程序进行规范。①通过机械设备招标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理念,对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进行规范。水利施工企业各部门对于机械设备的采购机械进行上报,通过信息的汇总,集中进行相同规格型号设备的招标,通过批量采购的形式,使得机械设备的采购成本降低;②构建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能够实现共享。通过水利施工企业统一机械设备电子招标采购信息平台的建立,通过网络技术使得采购效益提高,同时对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通过上网公示的方式,使得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信息透明度提高。

第三,对机械设备供应商进行诚信管理。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通过准入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供应商是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合格的供应方,同时实现对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动态的管理。

4 结束语

水利施工企业通过机械设备招标采购,使得企业的工程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是系统的复杂工作,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招标采购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对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程序的不断规范,同时职能部门进行严格监督,通过机械设备供应商诚信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水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招标采购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