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物流月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8 19:51: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流月度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物流月度总结

篇(1)

S公司创于1993年,公司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终端网络、中转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三网一体的立体运行体系,立足传统快递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商务物流领域,以专业的服务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来推动中国物流和快递行业的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快递企业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快递市场的迅猛发展,S公司的网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地市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的逐渐成熟、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普及和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S公司在高校内的业务经营有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一方面,S公司对一线快递员的需求逐渐加大,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加强一线员工绩效管理,促进绩效改进,提高快递员的揽件、派件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了S公司急于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快递员岗位绩效考核现状和问题

以S公司大学城网点的快递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该公司快递员对公司绩效管理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得知,目前,S公司对快递员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业务指标和日常指标。业务指标即每个月业务总额简单统计,同工资挂钩,具体为:总工资=底薪+提成(业务额*10%);日常指标则是每个月末由直接上级对快递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进行打分,对分数排名最后的5%的员工,每人从薪水中扣除200元。搜集到的资料显示,目前S公司快递员的绩效评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首先指标较为单一,目前仅仅关注派送量的多少,缺乏关注客户的满意程度、有效的在途时间、操作流程的正确程度等其它绩效指标。其次,缺乏对指标的权重设计,考核重点模糊,导致快递员对客户的要求不响应或响应延迟,造成外部客户投诉,内部销售与操作矛盾加深,快递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再次,绩效评价的主体单一。目前S公司快递员的考核主体为上级主管,容易造成评价中的盲点效应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快递员除了接受上级主管的工作安排外,一些重要工作绩效往往是客户、同事才能提供客观的评价。所以,增加同事和客户作为考核主体,会使考核较为全面,也更加客观。最后,评价指标制定过程简单,缺乏科学的调研,缺少员工的参与,实用性不高,造成员工对此认可度较低。

2.没有有效的绩效反馈。在完成评分后,简单地汇总到人力资源部门归档,并以此作为调薪的基础。完成调薪后,主管才把既定的事实通知员工本人。这种绩效管理形式缺少了及时的反馈和沟通,容易产生矛盾。而事实上,通过阶段性的绩效回顾和反馈,及时地给予员工行为表现的认可或纠正,员工能够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最终会对其实现年度的工作目标以及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帮助。

3.绩效与奖惩关系不明显。虽然目前绩效考核结果与月度工资奖金挂钩,年度的综合绩效结果也会直接影响个人工资的升幅。但事实上,现行的绩效奖励仍不够,惩罚也不明显。绩效差别大的快递员间,其实际所获得的奖金收入没有很大的区别,强化了得过且过的想法。整个部门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快递员的能动性无法鼓动。

4.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发展相脱离,违背了绩效考核初衷。绩效考核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效果和效率,改进工作绩效。但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一年,S公司没有快递员因为绩效考核优秀而获得提拔。快递员考核再优秀,也不作为其晋升依据。这导致了S公司快递员对公司绩效考核机制认同度不高,认为绩效考核结果只是作为员工工资奖金发放的依据,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用处。

二、改进建议

1.建立KPI指标体系

利用指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把快递员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物流业务质量、财务和日常工作状态。每个层面都有不同的指标来衡量。

业务质量层面。这一层面是指快递公司在物流环节的业务质量,主要包括快递速度、货物完好度、货物丢失次数、填单及签收规范率四个指标。送货速度主要指快递员在公司站点成功领取货物后,到货物送达的时间。货物完好度则主要通过客户在收到货物并检查之后反映的货物完好程度调查显示。货物丢失次数统计是计算从快递员在站点领取货物后,到顾客签收货物前这一段时间内货物丢失的次数。填单及签收规范率指工作单使用无差错,填写完整、清楚、准确。

财务层面。包括收款准确性和交款及时性。指快递员按公司规定向顾客收取快递费,无差错,并按规定时间上交公司财务。

日常指标包括服务投诉率和快递员着装统一性。服务投诉率主要是衡量快递人员在送货时对客户的服务态度,是客户满意度的一个反映。着装统一性要求员工工作时间穿着公司统一的工作服,且服装要整洁、穿着要规范。通过服装统一性可以反映出公司的精神面貌、整体形象和服务规范。

各指标及权重归纳如下表:

考核模块

考核指标

权重

业务质量

快递及时率

20%

货物完好率

20%

丢货次数

10%

填单及签收规范率

5%

财务

收款准确率

15%

回款及时率

10%

日常工作

服务投诉率

15%

着装统一率

5%

2.360°考核

快递员的岗位是按流程设置的,必须按流程同其他岗位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岗位目标。同时,快递员也是全公司员工中同顾客打交道最多的岗位。因此,快递员的考评主体应该是多岗位多层次的全面全员考核体系,有必要实施360°考核,并将其与KPI考核体系一同组成快递员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

上级。S公司各站站长是快递员的直接上级主管,他对各快递员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达到了预定绩效目标、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比较了解,能较客观地考评,因此对快递的考核中,应以站长的考评为主,比重可较大,建议设为40%。

同级。即与快递员产生工作关系的同事,包括分拣员、财务、司机及其他快递员。他们对快递员的评价应占一定比重,建议设计为30%。

外部人员。对快递员而言一般指顾客,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客户部收集到的顾客投诉与意见,可形成对快递员的外部人员评价。建议客户考核占20%。

自评。自我评价不能缺位,但也容易受个人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权重可控制在10%左右。

KPI考核以业绩和质量指标为主,建议在整体绩效体系中占70%;360°考核可将重点放在员工工作能力和品德指标上,建议在整个绩效体系中占30%。二者共同组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快递员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表

考核方法

指标/考核主体

权重

合计

KPI

快递及时率

20%

70%

货物完好率

20%

丢货次数

10%

填单及签收规范率

5%

收款准确率

15%

回款及时率

10%

服务投诉率

15%

着装统一率

5%

合计

100%

360°

上级

40%

30%

同级

30%

顾客

20%

自评

10%

合计

100%

3.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绩效结果反馈是快递员和部门主管回顾、讨论考核结果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达成共识、识别优势与差距、制定改进计划。

绩效结果公布。可以实行月度统一公布绩效结果,便于快递员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绩效结果,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判断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及个人的接受与否。这样有利于形成快递员之间的良性竞争氛围,有利于帮助绩效差的快递员树立标杆,促进其绩效的改进。

绩效反馈面谈。绩效反馈面谈是部门主管与快递员围绕近期的工作业绩,工作行为等进行沟通反馈的过程。其目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并且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实现制订改进计划,从而帮助个人改变行为,提高能力,最终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绩效面谈包含了以下内容:以数字说明工作业绩中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以行为事例解释对评价结果的想法和意见;共同探讨工作能力的提升计划等。双方达成一至,共同签署绩效结果面谈表。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申诉渠道。绩效评价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月度绩效的评估是以行为事实为基础,操作简单,认可度高。而年度的综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会带来不公平感。因此,对于分歧意见较大的考核结果,应允许快递员通过申诉的方式来要求重新核定。绩效结果公布后,如有员工对评估的结果有异议,可先向部门主管报告沟通,确定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沟通后仍然无法接受评估结果,可以在一周内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诉,填写相关的申诉表格,并启动正式的申诉程序。

4.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绩效管理根本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员工的行为,并且培养员工的技术能力,从而促进个体绩效的改进。这就要求把绩效评价的结果与被考核者的个人工资福利、岗位变动、晋升发展、学习培训等方面挂钩,配合利益机制完成绩效考核的功能。

(1)用于工资的分配和调整。绩效评价结果用于薪酬分配和调整是最基础的应用。月度绩效评价结果与月度绩效工资挂钩,绩效越好,绩效工资越高;年度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决定员工岗位工资等级的调整及年度变动奖金的多少。年度综合绩效评价为优秀的快递员,下年度工资等级上升2个档次,并且可额外获得年度奖金;对于年度综合考评为不合格的快递员,将下降一个工资档次。

(2)用于岗位调整。经过年内多次月度绩效评价后,如快递员的月度业绩超过3次处于基本合格/不合格水平,公司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如因快递员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工作,公司可考虑为其转换工作岗位;如果因快递员个人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操守出现问题,经过多次提醒、警告,仍不能纠正的,公司则可考虑与快递员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于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绩效评价的反馈,人力资源部整理出快递员在自身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中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年度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员工培训计划。同时也能帮助优秀的员工发展和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优秀员工的工作投入度。

篇(2)

2淮南货运中心市场营销体系优化对策

2.1创新营销管理架构。针对铁路直接面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构这一“短板”,从货运组织机构源头入手,适应铁路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提高货运中心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7],对现行的市场营销体系进行改革,建立货运中心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和营销队伍。(1)营销谈判团队。货运中心层面组建兼职营销谈判团队,团队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团队成员若干。营销谈判团队组长根据物流项目营销谈判需要,合理确定谈判队成员(营销、调度、设备、安技、财务科等有关人员),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体现团队总体合力。营销谈判团队根据谈判结果设计物流方案并提供业务支持。(2)区域性专职营销团队。货运中心层面组建亳州、阜阳、淮南3个区域性专职营销团队,主要负责区域的市场开发和货源营销工作,由营销科直管。其中,亳州区域(亳州、三堂集站)负责亳州市及周边县市;阜阳区域(阜阳、阜阳北、颍南、阜南、吴集、颍上站)负责阜阳市及周边县市;淮南区域(谢桥、张集、潘集、淮南西、望峰岗、蔡家岗、毕家岗、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年家岗、武店、西泉街、水家湖站)负责淮南市及周边县市。(3)项目维护运作团队。有白货运输业务的货运营业网点全部实行货运主任兼营销经理、营销员兼货运员模式,实现全员营销。(4)项目板块营销团队。货运中心按煤炭、铁矿粉、粮食、化肥、集装箱、煤化工、建筑材料、批量及零散快运等项目建立板块营销团队,每个板块由货运中心班子成员牵头负责,营销科各成员为具体负责人,各经营部有关人员为团队成员,板块负责人负责组织团队开展营销、项目组织实施和客户日常管理工作。2.2强化市场营销队伍建设。货运中心市场营销人员主要由从事营销工作的各级营销管理人员、经营部主任、经营部分管副主任、货运主任(副)、营销经理(副)、营销员(客户代表)组成,营销人员承担全中心货运营销项目具体推进、实施,承担营销业绩指标,按营销方案开展营销活动。通过制定完善《市场营销科岗位职责》《区域专职营销人员岗位职责》《经营部营销岗位职责》《货运主任兼营销经理岗位职责》《营销员兼货运员岗位职责》《客户代表(营销员)岗位职责》等,规范、强化市场营销队伍建设。货运中心市场营销科负责对区域内项目板块进行分类,其主要职责为:①建设与管理项目板块营销队伍,对各板块月度营销工作进行总结。②负责客户代表和营销员的日常管理,并组织营销人员和客户代表进行专业培训。③负责对板块营销团队设计的物流项目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向铁路局货运处提交需统筹的项目方案建议。④负责合同签订,服务质量分析,统筹做好与客户、合作企业间的诚信度、配合度互评。⑤落实营销工作激励制度,考评考核营销员日常营销工作质量。营造良好营销氛围,激发营销队伍的营销工作积极性。⑥区域项目板块营销团队管理部门为市场营销科,各板块项目组长为营销科管理人员,各经营部负责人、分管副主任、营销经理、客户代表为项目组成员。项目团队的主要职责为负责设计项目板块营销方案,组织开展日常营销活动;对潜在市场进行营销,掌握相应板块内企业、物流市场行情和大宗物资价格、销量情况、主要销售对象情况等动态信息的变化情况,掌握客户企业物流招投标信息,对潜在客23户展开日常营销活动;对接联系板块内既有客户,掌握客户生产经营情况、物流服务需求,按照《客户代表服务手册》提供日常服务;动态掌握板块内各种运输方式的时效、价格、去向、货源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铁路运输产品设计建议[8]。2.3建立健全激励考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考评机制应遵循多劳多得和增量激励的分配原则[9]。营销人员薪酬由底薪加业绩组成,具体考核办法按照《淮南货运中心营销人员月度绩效考核办法》实施。(1)激励机制。①货运中心根据营销人员业绩排名,每季度评选出营销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每成功实施一个新开发项目,对营销团队集体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进行一次性表彰奖励。②设立项目管理奖,每半年进行预评,年终进行总评,对评选出的优秀项目进行一次性奖励。③结合铁路局“五比五创”立功竞赛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十大营销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人员入选相应的年度先进人物。(2)考核方式。①专职营销人员收入实行“底薪+考核奖”,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月度绩效考核奖与当月批量快运装车数、新增客户装车数、新增客户次月装车数挂钩。②重点项目可以由专职营销人员担当客户代表,专职为重点客户服务,其月度绩效考核奖与当月客户装车数、新增客户装车数挂钩。③货运站主任兼营销经理考核。货运站主任兼营销经理实行月度考核奖,与批量快运装车数、新增客户装车数(白货)直接挂钩。完成当月下达的考核计划不奖不罚,每超欠1车,奖或扣生产任务奖,新增客户当月装车数另给予奖励。④货运站营销员兼货运员考核。货运站营销员兼货运员或货运员兼营销员纳入各货运站货运班组统一考核,由所在经营部制定考核细则,根据其所在货运站的工作量和业绩进行考核。⑤新增物流项目考核。新增客户为一年内未在货运中心所辖区域货运站装车的客户(粮食客户以企业为准,个体不予统计),并且当月必须装车,1个月后视为既有客户。同一客户因变更名称、发货人、新增品类和流向均不算新增客户。新增客户只能属于一个人,不能共用。新增物流项目月度装车平均10辆或300t及以上并稳定运作3个月及以上,按对项目评估情况,给予该项目营销人员一次性奖励,给予其他有关人员一次性适当奖励。

3淮南货运中心市场营销体系实施效果

淮南货运中心新的市场营销组织打破了既有营销组织体系,优化了班组设置。由原货运中心—经营部—营销班组三级营销组织体系,改变为货运中心—经营部二级营销组织体系,加强了营销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实现了营销队伍的扁平化管理。成立淮南货运中心物流商务谈判团队(主要负责货运中心物流项目的商务谈判工作)。成立淮南货运中心区域市场营销团队(亳州、阜阳、淮南三个地级市),主要负责本区域的市场开发和货源营销工作。优化营销队伍,通过“交叉任职,双向介入”,加强了营销工作与货运专业管理工作的高度融合。货运站设兼职营销人员,货运主任兼任营销经理,原营销人员到货运站任营销员兼货运员,主要负责车站物流项目的日常维护,客户的日常服务,协助区域营销团队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货运站的市场营销工作由相关经营部、货运站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货运业务与货运营销一岗双责,提高了货运中心营销队伍能力建设,有效化解了货运中心营销队伍人员不足的矛盾。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淮南货运中心市场营销体系优化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市场营销机制优化。建立了货运中心、经营部二级营销管理体系和营销队伍,创新专业化营销模式和方法,全面推进板块化、网格化、项目制营销方式。通过营销组织整合,明确营销区域,创新专业化营销模式,实现对营销人员营销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营销业绩考核指标有据可循。新增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水泥轨枕项目,蔡家岗发往温州西、广州方向粮食集装箱项目,安徽省太和县鸿盛纸业有限公司纸品项目,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铁矿粉项目,五得利集团亳州面粉有限公司面粉项目,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麸皮饲料项目等货源。(2)运输经营成果显著。2015年货运中心坚持“稳黑增白”经营策略,针对大宗物资运量下滑的形势,通过市场营销体系优化,精心打造营销队伍,不断提升营销水平,运输经营成果显著。2015年淮南货运中心煤炭发送量4440万t,占货运中心总发送量的93.34%;粮食、化肥等“白货”及集装箱发送量22.45万t,约占总发送量的5%;吴集货场铁矿粉发送量92.34万t,占总发送量的1.94%。全年运输收入完成年度计划的113.84%,提前47天完成全年运输收入任务。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4760.82万t,同比增加62.61万t,增幅1.33%。装车累计完成718858车,日均1969车,同比增加5003车,增幅0.7%。其中,白货装车累计完成38987车,同比增加3893车,日均107车,增幅11.09%;批量快运发送4401车,17.8万t,完成年度计划的891%。接取送达收入完成年度计划的116.36%。(3)提升社会和客户满意度。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以来,铁路客户体验有了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了较大转变。淮南货运中心货运服务质量投诉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货运站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指数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在商品链路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既圆满完成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这项目标任务,又切实保障消费者需求的有效满足,事关整个行业经济运行质量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落实。基于此,河北卷烟商业企业在卷烟经营中积极引入需求链管理思想,探索出兼顾产品销售与满足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本文就河北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的展开及今后的管理再优化试做探讨。

一、需求链管理在河北卷烟商业企业中的展开

需求链管理就是以把握客户需求为前提,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以需求为主线来组织需求链路资源提品和服务的综合管理方法。2007年初,河北卷烟商业企业为进一步确切把握客户需求,及时跟踪卷烟需求变化,以石家庄市公司为试点开始推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2008年河北卷烟商业企业进一步将“按客户定单组织货源”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开。

“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就是以卷烟消费需求为导向,围绕卷烟零售客户的要货信息即客户订单,开展卷烟货源的组织和生产,使卷烟产品能够真正适应市场、满足消费的管理模式。“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开展以前,卷烟商业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推动式运作模式,即工业企业生产什么,就给零售客户供应什么,给零售客户供应什么,零售客户就销售什么。“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开展后,卷烟商业企业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拉动式的运作模式,具体如图所示,即首先零售客户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出卷烟需求;其次商业企业基于零售卷烟需求进行实际需求测控,进而向工业提交商业订单并签订购销协议;然后工业企业则根据购销协议组织生产,并按合同约定向商业企业发送卷烟;最后商业企业制定卷烟分配策略,对货源进行科学投放,满足不同零售客户的要货需求,进而达到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目的。由此可见,“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模式实际上就是强化了一条以顾客为中心的需求驱动型的链路,即需求链路。也可以认为“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的实质就是需求链管理理论在卷烟商业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二、河北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的运行模式

(一)需求测控

需求链管理要顺利地展开,前提就是必须正确地把握需求。有效的识别需求、把握需求就成为了实施需求链管理的首要工作。为此,卷烟商业企业对消费需求主要从三个环节进行测控:

1.市场调研

卷烟需求的市场调研主要是指对卷烟零售客户和卷烟消费者的卷烟需求调研。卷烟商业企业通过对零售客户和消费者进行科学分类确定了调查样本,并采用面对面交流、实地观察、电话咨询、定期沟通、随机走访等多种方式,对所选取的样本消费者和零售客户的需求信息、零售客户的实际动销情况、社会库存、卷烟零售价格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调研,最终将调研信息汇总整理后形成了相应的调研材料。

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把握卷烟需求实际的关键环节。商业企业在综合市场调研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内部的历史数据,利用适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的预测方式和预测模型,对市场走向、消费趋势、品牌状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的卷烟需求数据。

3.数据修订

数据修订则指商业企业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对初步的卷烟需求数据进行的修订。其中,内部因素是指能对卷烟市场需求产生影响的行业内的各项活动,包括工、商企业在品牌整合、品牌宣传、品牌培育、引导消费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外部因素则指影响卷烟需求的经济、政策、文化等因素。

(二)货源组织

卷烟货源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而实现工商间的有效沟通则是做好货源组织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工商间货源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卷烟商业企业主要采取三大措施加以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即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并明确了专职人员开展信息交流沟通工作,实现组织和人员对接;二是制度保障,即通过建立定期通报和召开例会等沟通制度,优化沟通流程,以制度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以流程保证了工商沟通的步调一致、无缝对接;三是信息保障,即通过国家局工商营销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实现对卷烟发货、品牌、营销等宏观数据信息的查询,为信息沟通提供了有力的软件支持。

货源组织的具体展开主要体现在半年协议、月度衔接、季度调整三个方面。首先是卷烟商业企业以半年需求预测数据为基础,与卷烟工业企业协商签订半年协议;其次卷烟工商企业根据半年协议,进一步确定月度可供货源,并依据月度衔接状况,工商企业间协商形成月度调运计划,签订购销合同并执行。而季度调整则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并结合半年协议的执行进度,在协议执行期间对协议内容作出调整安排,使半年协议货源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三)卷烟配送

卷烟配送就是按照与零售客户共同确定的电话订单,将卷烟货源直接配送到零售户手中。这是满足客户需求,保证卷烟价值得以实现的最终环节。为保证将卷烟准确、及时送达零售客户手中,卷烟商业企业设置专门的物流中心来完成此项工作。而物流中心则具体承担仓储、分拣、配送三项基本职能。仓储职能主要负责准确、及时、安全地做好卷烟商品入库、在库养护、出库等工作,并及时和有效地将库存信息传递到卷烟销售部门。分拣职能主要负责按照订单信息从仓库提取待配商品进入分拣场地,按规定流程进行分拣,将已分拣好的待送商品送入暂存区等配货作业。送货职能则根据客户订单信息,在核对待送商品与配送清单一致后,按照既定的行车路线将订货商品送货到户,并引导客户清点实物,确认卷烟标识,核对订单。

三、河北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为核心的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为进一步增强企业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能力,提高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近一段时间“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的实际运行来看,河北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第一,在需求测控方面,业务操作规范化及信息采集科学化程度有待加强。虽然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开展需求预测工作的相关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仍存在着部分岗位职责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流程环节存在缺失、部分工作要求流于形式、部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而在卷烟需求信息采集及整理作业过程中,信息采集广度低,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所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第二,在货源组织方面,工商协调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各商业企业通过加强工商协同,研发工商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方式作密切工商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预测指导采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采购工作中的规范性和计划性需进一步增强,工商间的沟通衔接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增强工商沟通的信息技术手段需进一步创新等现象。

第三,在卷烟配送方面,卷烟物流软环境建设还相对滞后。虽然烟草行业通过应用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在促进卷烟分拣快速化、自动化、精准化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与先进的硬件设备相匹配的业务流程优化,规章制度完善,工商零接口衔接,物流队伍建设、配送线路优化等软环境建设方面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四、河北卷烟商业企业需求链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需求测控作业规范化程度

一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在认真按照国家局烟草专卖局《“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业务操作规范(修订)》开展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充实、完善所有参与需求预测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建立长期、中期、短期预测结合制度,做到预测主体、预测周期、预测时间、预测内容“四个明确”;二是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预测水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为目的的认知培训;以新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流程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分析能力和预测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预测知识和技术培训;三是要加强对预测的考核评价工作,制定公平公正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建设完善的作业体系,促进卷烟需求把控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提高需求测控的科学化程度

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市场就是消费者,消费者需求就是市场需求的经营意识。探索建立消费者数据库,通过多渠道采集消费者信息,分类建立消费者档案,为各类消费群体准确“画像”,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依据;二是要引入先进的烟信通和PDA等信息采集设备,积极为信息采集提供便利快捷的手段;通过完善相关软件模块,为信息采集后的录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要加强对需求预测工作的回顾分析,对预测规范的落实情况、预测流程和方式方法的完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广泛征求客户经理、市场经理、品牌经理、呼叫中心分析统计人员等一线员工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三)完善工商协调机制,优化货源组织工作

篇(4)

一、成本管理对烟草物流公司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就是在实物运动的过程中,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相应的计划、协调及控制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产品的仓储、分拣、运输、装卸、包装及管理等相关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总和。物流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的管控,更为合理地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从而更加科学地组织物流活动,不断提升物流的运行效率,减少过程浪费,最终达到不断降低物流运行总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行业物流发展水平

烟草物流公司是由烟草商业公司分设,推行以非法人实体化为主,部分地市实行法人实体化运营的专业物流公司。以为烟草商业公司配送卷烟为主营业务,实施独立核算。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物流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了行业发展的潜力之一。它不但对主业降低成本、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在为行业创造第三利润源的道路上,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因此,在全行业推行精益管理的背景下,烟草物流企业经过数年的探索及实践,已初步形成一套成本费用管控体系。一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逐步提高成本管控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以用友NC管理系统为支撑,建立了一套以年度预算为主,月度控制为辅,结合了定额管理、成本分析考核等环节的预算管理体系。并结合对标管理,初步形成了覆盖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的成本费用管控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二、烟草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不强

由于烟草行业的经营现状,虽有降本增效的压力,但始终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一方面,部分员工仍存在国有企业无须精打细算的固有思想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到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有部分员工认为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或财务部门的事,与自身没有太大关联。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指标仅分解到部门,没有分解具体的岗位或个人,没有形成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没有激励机制,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预算管理尚显粗放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但预算的编制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没有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局限于短期的规划。同时,定额标准对预算指导性不足,没有结合先进加以提炼。对预算执行的考核也局限于预算执行率的考核,没有激励机制。

(三)成本管理评价机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评价是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促进企业成本管控的手段。目前行业的考核机制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由于物流各功能之间存在背反效应,若仅对个别指标进行评价,存在局限性。

(四)财务核算存在差异

由于物流业务的细分,不同人对费用归集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尽相同,虽然行业出台了《烟草行业商业企业卷烟物流费用核算管理办法》,但财务核算仍存在着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影响了数据的可比性。同时,由于科目辅助核算设置的差异,物流业务细分程度也不尽相同。

(五)信息化水平尚有提升空间

目前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各业务系统间仍存在相对独立的情况,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间、业务系统和业务系统间仍存在接口不共享,各自为阵的情况。影响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三、烟草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一)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成本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劳动成果,每项费用支出,最终都要反映到成本中,成本费用控制不是专职人员的事,它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员工的参与是推动改进措施落实的关键因素。首先是领导对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视,并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员工。员工是企业日常事务的执行者,他们的意识增强了,才能将成本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是加强员工培训。向员工宣传企业的成本理念及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节约和高效的氛围,把成本费用控制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员工理解并认可公司的管理理念,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成本管理。最后,要完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将考核指标分解到每道工序,每个岗位,除了实施与绩效挂钩的奖惩措施外,还可采取对费用管控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等方法,提高发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促使员工主动参与和持续改进。

(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及规范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预算管理中,首先要重视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指标层层分解,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体系。第二,要重视定额标准对预算编制的指导性,切实将预算的制订与定额标准相结合,减少预算编制的主观性。三是将加强对标管理工作,强化标杆意识,深入分析差距,将对标管理同预算管理、定额管理结合起来,科学编制预算。四是重视预算执行及考核,月度预算要以年度预算为基础进行分解并逐期滚动,强化预算预警机制,严格预算调整,建立以完成预算目标为基础并辅以节支为导向的预算考核体系,切实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健全成本管理评价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评价办法是进行成本费用管控的重要措施。在成本考核上,首先,要坚持严格规范,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考核应当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分析取舍,考核办法应根据上年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保证考核的客观合理及公平公正。同时,应按照权责利挂钩、奖惩结合的原则,将物流的成本控制、预算执行、管理等纳入考核范围,完善考核办法,实施奖惩结合的考核措施。并可以根据一些具体费用,如:车辆修理费、百公里油耗等指标,制订相应的考核制度,实行月度、季度、及年度考核,通过考核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成本管控水平。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适时引入管理工具,如责任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以人为本促进全员成本管理。

(四)统一核算口径,提高员工素质

财务核算是成本费用管控的基础,加强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除了严格按照《烟草行业商业企业卷烟物流费用核算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区分费用归属环节,进行费用归集外,还应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统一费用归集口径,提高各区域间对标数据的可比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让财务融入业务,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减少财务风险,为物流费用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将NC财务核算、预算、报销管理模块相结合,无疑是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提升,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势必应打通财务系统及业务系统的边界,实现系统间的自动取数,减少人工干预,利用计算机的数据计算,实时监控指标执行,实现系统自动分析,实现系统实时预警推送,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本文立足实际,以财务管理的视角,以行业物流管理现状为起点,寻找差距,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套运作完善、高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兴隆庄煤矿结合全面预算管理与对标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材料费控制管理上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管理现状

(一)成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

为了更好的适应一体化物流的发展趋势,兖矿集团将物资供应体系进行了整合,原隶属于矿井的物资供应科划转到物资部统一管理,同时通过ERP信息化的实施,使公司物资供应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但是物资供应科的划转也给矿井这一级单位的物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划转前矿井的物资供应、各生产区队需用材料审批、材料的发放到对各生产区队的考核这些职能都由供应科行使,划转后矿井为了加强材料的控制考核功能成立了专门的材料考核办公室,负责材料费指标的考核、奖惩和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全矿各项材料指标的分解落实和控制管理,对全矿材料的消耗情况进行月度总结、控制考核和奖惩兑现。

(二)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制度

依据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并结合矿井生产经营实际,编制年度材料成本费用预算,根据年度预算编制季度和月度预算。将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按可控性原则进行分解。对各生产区队不可控的部分,如皮带、电缆、轻轨及主副井钢丝绳等,由分管科室根据接续计划全年预算控制;对可控的部分,全部分解到各生产区队,下达月度材料费指标,各生产区队再根据可控性原则将矿下达的指标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从而使每个成本中心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捆绑费用、复合考核”的管理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物料凭证转账不及时

在按照领料单据考核中发现一些生产单位已经开出领料单,但是月底在ERP中查询时却没有发现这些物料消耗纪录,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问题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发票等结算凭证未到。转账不及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物资供应商还没有提供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而到月底又不能暂估入账,但是生产又需要使用这些材料,因此生产单位已经领用了,但是在ERP账务系统上没有得到反映。

(2)指标限制的原因。年初矿井给每个生产单位下达材料费全年指标,在ERP系统中设定了限制,高于材料指标后,ERP拒绝处理业务。

(3)材料员写完领料单,经材料考核办审核盖章后并没有到物资供应站领料,材料员也没有办理退单,这样按照其领料单对其进行考核,造成考核数与ERP数有出入。

(二)个别人为调节因素影响材料核算

材料员领料后,驻矿供应站领料单保管员没有能够及时将领料单据输入到ERP中,有时造成当月一号到二十多号材料消耗很少,但是集中到月底某几天输入,致使ERP反映的材料消耗额在这几天大幅度增加。

在非煤产品销售上,物资部给驻矿供应站下达销售指标,当销售指标完成时,其余领料单就不再向ERP中录入,完不成销售指标的月份再将以前月度没有输入的领料单据录入。

(三)仓库管理不规范

由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各区队为了满足正常的生产接续物资需要,都设有临时物质存放点,为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了物资保障。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漏洞,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物资储备不合理,储备量不合理,占用了企业资金,不利于企业节支降耗,影响了企业周转资金的合理应用。

(2)个别仓库物资管理混乱,没有建立正规的收发存纪录,摸不清自己的家底,领料计划编制不合理,领用物资不能按照生产统筹规划。

(3)有些配件没有得到合理使用,由于工艺流程的改变而失去了使用价值造成了浪费。

三、扎实工作,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发生。

(一)做好与驻矿供应站的协调工作

对转账不及时问题,及时与供应站进行了协调沟通,供应站积极配合,加强了与供应商和物资部的协调,尽最大可能使供应商及时提供发票等结算凭证。同时供应站也加强了自身的管理力度,每天发生的业务,尽可能当天就录入到ERP系统中,把人为调节因素降低到最低点,及时准确地反映生产经营物资消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入帐不及时的发生。

(二)学习培训,提高材料员个人素质

材料员是材料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所有矿井需用物资都经过他们从供应站领用,因此加强材料员业务培训,提高材料员个人素质十分重要。矿井专门请来有关物流专家和财务人员为他们讲课,提高了他们的物资管理水平,树立了成本观念,从而使我矿物资管理水平有了质得飞跃。

(三)定期对库存物资检查清理,努力达到合理库存

针对基层单位库存材料的问题,制定了《库存物资管理制度》,限制其库存量,最多只允许其储存满足生产经营两天的需要,同时安排财务人员包挂区队,帮助区队建章立簿,建立定期盘点制度,设定了奖罚措施,通过以下工作使仓库的面貌焕然一新。

合理布局仓库,统筹规划,进行科学分工,形成了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篇(6)

在紧抓单店提升的现阶段,片区经理到一线“监察巡视”,直接关系到分公司形象、企业文则化、片区战略和营销政策等能否有效执行和良性渗透一线的问题,片区经理这个兼顾细节与宏观的岗位角色,如何发挥得更加出色呢?

作为一个片区经理,把握细节与宏观的关系,这是营销公司片区经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功。

那么,片区经理如何把握细节与宏观的关系呢?

1、站在分公司、经销商、顾客等共赢的基础上思索自己的角色回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关注个人得失之外更大的企业生存环境(宏观的和微观的),包括自身的价值实现、竞争对手的动态与业绩、经销商的苦与乐、市场消费力的趋势分析等的努力把握,从细节上加以描述,然后分析和总结,再从宏观上给予片区综合与具体的规划与预警。

2、要学会借用总公司、总代和经销商的资源等等去解决市场问题,顺利地完成终端建设的支持与审批过程,比如高租金、广告费用、货架等制作的审批流程。保证门店在政策支持下有序持续发展,保证终端运营方面的财务支出合理分配。

3、片区规划的高度来源于现场细节问题的科学分析,片区经理下到所辖区域市场,在协助经销商整改市场的时候,一定洗耳恭听经销商的建议,谦虚地听取经销商及其团队员工反馈的信息,把区域的总体情况综合到位。

4、抓住区域关键的问题去整改市场问题,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注重解决区域市场问题的先后次序,并合理地分配时间,速战速决,有魄力有胆识,有“大将”风范,能在经销商面前树立为人处事的大气与大度。成事不求全,求全不成事,该相对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一些,太完美就是管理上的残缺。

总之,要做一名出色的片区经理,把握好片区细节与宏观的关系很重要,笔者相信出色的片区经理都是把握好细节与宏观的关系而成功的。

片区经理工具表单:市场巡访分析表、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计划表、片区应收帐款跟进表等。

那么门店市场督导必须具备哪些功力呢?

1、必须熟悉货品:要快速地分析各品类、各项目所占比例是否合理,要做到胸中有“数"(数字化管理),能及时向上游提出调整建议,更好地优化门店运营。

2、必须懂得价格策略:协同财务部和物流部,因地制宜,统一管理,熟悉批发价、加价率、广告价格、人气价格、正价、折扣价、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价格和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行价格策划。

3、必须学会用店铺规模和业态资源进行推广和管理,提炼它们当中最成功的案例与亮点,进行复制推广和示范解说。

4、必须利用黄金假日和自有活动提高销量:在广告活动、促销活动(节假日、自有活动和竞争对手带动的活动等)中提高库存产品的消化能力和正价产品的客单价,协助零售商制作布置卖场氛围。

5、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协同分公司片区经理和人事部,招聘门店新人、储备新人和调整激励团队等。

6、必须熟悉培训流程:督导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公司来人培训、店长带动的培训等。

7、如果不出差,门店督导要多与已经走访的门店电话沟通,追踪门店的发展动向,及时作好日志整理,形成案例。总结这个月去年同期对比周、旬、月增降率,相对前一个月的周、旬、月增降率,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办法,提高门店的资金周转能力。与片区经理、物流部和财务部等部门进行相关对接的事宜。比如催款、配货等。

篇(7)

为了加强承运车辆管理,江南分公司在承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2008年,开始引入社会车队参与成品油配送,打破原来的改制企业垄断割据的局面;2010年,进一步深化竞争,在较大的地市公司实行交叉承运,打破原来“割地为王”的僵化模式。发展至今,全省13个地市分公司中,共有7个地市分公司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运输企业共同承运。市场化竞争因素对各承运企业培养市场意识,提高服务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各承运企业基础弱、问题多、管内部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江南石油分公司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之外,加强管理力度,制定下发了《二次物流公路运输管理细则》《承运商考评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承运商实行按月考核,内容包括交货周期、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全部量化评比。考核结果用作调整运价、运量时的重要参考。在运输车辆管理中,采用车体罐车举报电话、GPS视频监控手段;对于查处的油罐车司机偷盗油行为,处以司机列入黑名单、赔偿所盗油品、车辆下线、处罚诚信违约金510万元、扣减相应的承运企业扣减10%运量等处罚措施。

在加强考核管理的同时,江南石油分公司总结并提出了“管理要规范、监督要到位、服务要真诚”的工作理念,明确地将自身定位为协作、监管、服务,帮助承运企业规范管理,与之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根据运输企业的要求组织与外省物流运输企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承运商自选代表开展司机和押运员工作服的团购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物流运行和承运商管理工作会,交流意见,加强沟通;建立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二、对比分析世界先进的物流发展趋势,发现问题

2001年公布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趋势:美国90年代中后期第三方物流使用比例约为二分之一,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APPLE、通用等企业依托第三方物流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欧洲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在英国,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从货物配送发展到了店内物流,及零售店把开门到关门、从清扫堂到补货上架等原先由商店店员负责的服务工作也完成了。第三方物流以其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其主流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归纳世界先进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其特点有如下五个方面:合同化、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

目前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对物流业务所实行的专业线条管理,使得物流运行部门(包含油库、承运企业等在内)具有相对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可视作第三方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与物流服务的世界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在这个专业线条的整体构成之中,中国石化物流运行部门是物流服务的提供主体,它在二次物流公路运输部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选择签约运输公司。

客观的说,中国石化的制度建设是非常完备的,物流运行管理规范,系统化管理水平较高。目前物流运行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二次物流公路运输承运企业这个部分,表现如下:

1.公路运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车辆数从十余辆到数十辆不等,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各运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国石化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在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发展程度普遍存在不足。

2.油罐车质量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多数承运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而选择品质中下的油罐车生产厂家;对油罐车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有统一规定,比如目前正在建设的GPS视频监控系统,是各个省市自行选择GPS供应商,这势必会影响系统标准的统一性和兼容性。

3.承运企业缺乏流动性,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受阻。由于改制企业的发展具有地域性特征,某运输企业在某地长期经营发展,固步自封,分散割据,各地区的承运企业缺乏流动性,这成为服务质量低下甚至导致不稳定事件的诱因,个别省市发生的停运、罢运等事件就是明证。由于流动性的缺乏,承运企业市场化的进程受到阻碍。江南分公司开展的异地承运及其效果使得推行成品油公路运输市场化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显现,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也同样面临诸多内部和外部的难题需要解决。

三、细化承运商准入和考核管理工作,构建成品油公路运输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构建成品油公路运输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硬件基础条件的标准化,这可以通过统一车辆、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指标以及建立设备供应商资源库等途径来解决,二是建立销售系统成品油公路运输承运商资源库,实施统一的考核管理标准,完善考评管理体系。

(一)实施运输车辆和设施设备标准化

1.统一车辆购置及准入标准

目前各承运企业的油罐车辆由各承运企业自由采购,不规范厂商生产的拼装车较多,车辆的品牌、生产厂家、型号、技术标准等无法统一,车辆的质量良莠不齐。为了确保车辆的合格有效,江南石油分公司规定,所有油罐车辆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8年。但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承运企业从成本考虑,不愿购置更高品质的车辆,成品油运输车辆的硬件水平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综合考虑,应通过细化承运车辆准入管理来提高承运企业所属油罐车辆的质量。可以考虑由中国石化列出可供选择的车辆生产商名录,规定范围,或者提出详细明确的车辆技术指标要求,所有车辆必须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方可获得准入,参与营运。这为制定统一的车辆检查细则,规定统一的车辆最长使用期限,制定统一的车辆装卸标准(上装、下装)等工作都提供了前提条件。

2.统一车辆附属设备设施

车辆附属设备主要指车辆出厂之后加装、改装的设备,包括GPS视频监控、电子锁、折叠式防护栏等。以GPS视频监控系统为例,目前江南石油分公司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这套GPS视频监控系统是在吸取海南、安徽等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并无统一标准。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各省市公司选择的GPS视频监控系统供应商无法统一,产品和技术标准不统一,以后如果需要实现不同省市之间的联网,或者运输企业到不同区域承运,都将面临比较大的技术难题。

综合考虑,应在车辆附属设备设施项目的推广过程中推荐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或将符合条件的设备供应商(服务商)纳入中国石化资源库中以供选择。

(二)建立承运商资源库,统一管理和考核标准

1.资源库

尽管目前的承运企业以改制企业为主,且大多数是按传统区域进行承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和固有区域限制是物流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同时,江南石油公司的实践经验证明,承运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或开展异地承运是可行的,并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有必要考虑将现有的承运企业纳入统一的承运商资源库中,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充资源库中的承运企业数量,为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2.建立统一的承运商标准化管理和考核评价

建立承运商资源库之后,要求对所有承运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采取统一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可能为中国石化各销售企业在选取承运商时提供合理可靠的参考依据。考核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交货周期

①到货率为100%。由于承运商车辆和人员原因导致已下达配送计划落空或变更的,扣减相应分值(排除不可预测及不可抗拒情况)。

②应急订单满足率为100%。加油站遇突况时,承运商执行物流中心制定的紧急配送计划的完成情况应为100%,若无法满足,扣减相应分值。

(2)数质量管理

①打击偷盗(换)油管理。每发现一起司机偷盗(换)油行为,全年该分值为零;每发现一起安装暗箱、暗管或进行其它形式的以偷油为目的的改装行为的,或存在铅封不到位、私藏铅封的行为的,或放置油桶、塑料壶等容器以及除卸油管以外的各类软管行为的,或无押运员等现象的,扣减相应分值。同时鼓励承运企业自行查处司机偷盗油行为,并设定相应奖励分值。

②容积表达标率为100%。月度考核以油罐车容积表100%有效为基数,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减相应分值。无容积表或容积表过期的车辆将被要求暂时下线,直到重新编定容积表后,经物流中心审核通过方能继续营运。

③专车专用管理,混油事故为零。对私自调换车辆混装不同油品、未严格执行清罐流程并进行现场确认、混装油品导致混油事故等行为扣减相应分值。

(3)安全管理

①不发生等级事故。承运商所属车辆凡出现规定等级的交通事故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的,扣减相应分值。

②月度安全考评。依据承运车辆运输安全检查考评表等规范标准对车辆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扣减相应分值,累计得分为月度得分。

(4)服务质量

①投诉率为零。凡出现一次加油站、油库等部门员工对承运商油罐车辆投拆到省公司物流中心或者物流管理部,并经物流中心或分公司物流、安数、零售调查属实的,扣减相应分值。

②现场管理规范。设定检查表,检查条目应当涵盖油库和加油站的所有规范操作行为,如“付油七步法”和“卸油十步法”等,发现违规行为扣减相应分值,由油库和加油站分别负责考评并将结果汇总到物流部门。

篇(8)

根据多年物料控制的实际工作经验及心得体会,特提出物料控制的“四大关键能力”建设,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图1

1 关键能力一:供应商产能建设

供应商产能即为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商产能建设处于物料控制及供应的首要位置。因此,如何控制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只有供应商能力充足时才能更好满足需求,反之当供应商产能小于需求时,则制约着整车厂的生产,进而影响市场供应。当供应商存在产能瓶颈时,则需提前进行产能提升。进行供应商产能调查和评估,能够准确地发现瓶颈物料和瓶颈供应商,提前并有侧重地做好物料监控和防范,避免造成生产停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对供应商产能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新车型爬坡生产时、现有车型市场需求量突增时等情况。

要进行产能提升,如何才能识别出产能不足零

件呢?

首先,制定使用标准的供应商产能调查表。针对供应商当前的生产节拍、班次情况、每班工作时间、整车厂对供应商的日需求及月需求、供应商当前的日产量及月产量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统一使用标准的供应商产能调查表进行实际情况调查。

表1 供应商产能调查表

其次,根据销售对市场需求的滚动预测,结合整车厂月计划分解、周计划分解及日计划,填写每种零件整车厂要求供应商达到的日/月需求产能,通过供应商产能调查表的形式向供应商传递。

再次,供应商根据自己当前生产经营情况,填报调查表,向整车厂计划员反馈调查结果。

最后,整车厂计划员根据需求及供应商产能调查数据,初步识别出存在产能不足的风险零件,再与供应商进一步沟通落实实际情况,最终确认产能不足的零件,并进行风险类别分级管理。

在物料供货管理中,完成产能调查评估后,需要有后续的解决措施,可按问题风险等级分类,对于风险等级高、需跨区域解决的问题,则要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跟踪相关区域问题解决的进度情况。

针对辨识出的产能不足的供应商,应对措施如下:(1)合理排产,规避高风险物料供应空档,加大对瓶颈物料厂家帮扶力度;(2)密切关注高风险物料的生产、发运及库存情况,同上下游部门做好信息共享;(3)制定高风险供应商走访计划,深入实地调查生产情况,寻求采购、SQ协助督促供应商物料产能提升;(4)协调供应商增加班次、设备、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员工熟练程度、消除瓶颈工序等方式提升产能,制定出具体的产能提升方案和实施计划;(5)如该零件为独家供货则考虑开发第二家供应商,若为多家供货可通过合理分配多家供应商配比解决;(6)利用生产淡季的有利时机,加强供应商产能提升。

2 关键能力二:库存管理能力建设

库存管理能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每天的生产运作,较高的库存管理水平不但可以实现精益生产,同时也可应对突发事件。在库存管理能力中,最大最小库存管理、定置管理、先进先出管理、目视化管理、料账管理及预警机制的程度决定着库存管理的水准。

通过支持帮扶供应商及物流公司提升库存管理能力,可有效地集成大家的力量识别出风险物料并重点进行监控。

图2

在库存管理能力中,最大最小库存设定尤其重要。在此,重点阐述如何设定最大最小库存。在设定最大最小库存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最大库存设定一般不超过存储场地的限制,也可按零件的种类及消耗频次及数量设定为不超过15天或20天的库存量。最小库存设定区分本地供应商与外地供应商,本地供应商一般要求1~2天的安全库存,外地供应商则要根据运输距离远近及物流运输方式建立起3~7天的安全库存。或许,多数企业在设定好最大最小库存后,便一劳永逸,不去变通。在此,需重点强调的最大最小库存的变通管理。所谓“变则通,通则达”,要根据不同情况对最大最小库存及时进行调整,以变应变。

库存管理要结合季节月份的特征做出相应调整。

例如:

春节期间,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物流运输,同时务工返乡人员多,企业人员流失情况严重,此时要适当调高库存量,以应对恶劣天气及人员流失对生产的影响。此时物料控制部门要要求供应商必须保证一周的安全库存,同时做好春节前后的供货预案(库存建立、运输路线预案);加强该阶段的库存调查、及时走访供应商以及物流公司;加强检点供应商生产与库存情况。对库存达不到要求的供应商及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

汛期阶段,需要提醒供应商关注生产和物流场地、运输路线和厂内仓库的地势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必要的防洪抢险预案避免供货风险,适当调高库存量。

用电高峰时期,部分范围内用电受限,可能造成供应商生产及供货紧张,物料控制部门要时时对供应商的库存及生产情况进行跟踪,每日对风险供应商及物料供货进行评估,筛选出当日高风险物料,与各区域协同供应商解决问题并及时通报。

销售旺季,热销车型市场需求量会迅速增加,因此要重点做好热销车型品种零件管理,适当调高库存,通过对规划部的T+3销售滚动预测的分析,提前通知供应商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及生产保供、物流配送评估,调高最小库存量。

高温假期间,物料控制部门要要求高风险供应商盘点库存,对供应商库存不足的物料要求其高温假期间建立库存,生产启动前提前确认库存,同时共同做好厂内库存填充,对存在问题利用高温假的时间解决。

以上列举了五种需调高库存的情况,然而在遇到零件质量提升、物料断点、车型停产时,则要适当调低库存量。在外部与主机厂做好密切沟通,保持需求信息高度共享;在内部则要协调好采购、生产、物流配送,既能保证主机厂生产不受影响,又将切换损失降到最低,实现精益管理,从管理上降成本。

总而言之,计划员要密切关注供应商的库存,关注库存管理能力建设,通过要求供应商及物流公司建立及完善最大最小库存管理、定置管理、先进先出管理、目视化管理、料账管理及预警机制,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物料情况,减少断料发生。

3 关键能力三:物流配送能力建设

供应商产能与库存是物料供货的前提,物流配送能力是支持物料供货的保障。供应商及物流公司运输车辆类型及数量、人员配置、运输距离、响应时间等要素决定着物流配送能力。物流运作方式直接影响着物流配送能力的发挥。如何提高整车满载率,提高物流装卸效率,关系着物流成本的高低及响应时间的长短。例如加大采用托盘化供货的比例,减少人工搬运装卸物料的比例,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机工程;采用飞翼车供货,可有效保护零件质量,缩短雨天铺盖雨布的时间;在物流配送环节,通过创新操作模式,取代、替换、缩短长周期操作环节,有利于物流配送能力提升。

在物料配送管理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减少及降低紧急拉动的发生频次,可有效控制配送进度。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各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配送能力的关键要素并进行提升,规避短板效应,进而达到系统运行最佳状态。

图3

物料控制部门要关注供应商与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能力,组织评估其运力瓶颈,针对频繁预警的物料要认真分析是库存不够没法发货,还是因为有料无车无司机发不了货或是物流管理不善造成的。通过分析影响物流供货的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跟踪成效,不断引导供应商及物流公司提高物流配送能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抗拒风险能力。

4 关键能力四:过程控制及问题解决能力建设

供应商产能不足、零件库存过低、零件质量问题及物流配送中车辆故障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影响着物料正常供货,有效的过程控制可大幅降低损失。

例如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已过时间窗口未到货物料要及时了解其供货情况,核实其到货时间,必要时盘点当前库存,分析库存可支持时间,以更好地衔接生产降低停线发生。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弄清楚每个环节的具体情况。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物料控制部门要关注供货环节的整体过程。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以下问题解决能力

建设:

4.1 落实高风险物料情况汇报及跟踪机制

根据供应商库存报表匹配生产排产,预测出会影响生产的高风险物料,及时进行情况了解及高风险汇报,密切关注问题进展,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将风险降低可把控程度。

表2 高风险物料预警表

4.2 健全供应商与整车厂的信息沟通机制

针对影响生产的严重因素,短时间内又很难解决,要及时告知相关区域,形成突发事件信息沟通交流

机制。

例如:当整车厂有重大生产调度通知时,物料计划员及时通知到关联供应商。同时当供应商生产出现问题时(如遭遇长时间停电、生产设备故障导致库存偏低时),也要及时告知计划员,以便大家提前采取预防

措施。

4.3 建立供应商月度例会与重点供应商高层例会机制

总结往月供货问题较多厂家,召开供应商月度例会沟通交流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改善供货表现。

针对难解决的问题,可组织供应商高层例会,共同研讨对策。

篇(9)

一、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烟草商业企业的精准营销

中国邮政营销专家徐海亮教授在多年精准营销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精准营销理论体系,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精准营销的概念:精准营销(precisionmarketing)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精准营销就是在精确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工具或方式与顾客沟通,实施品牌培育、货源投放全过程管理并提供优质的服务。烟草商业企业要深入贯彻国家局“稍紧平衡”的经济运行方针,积极开展卷烟市场及消费者调研工作,认真研究卷烟消费市场特点,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价格走势等,对货源供应实施合理控制、精准投放,对卷烟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努力实现货源供应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卷烟销售网络的运行质量。

作为卷烟营销的市场主体,烟草商业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订单供货、协同营销与网络建设“三位一体”面向消费者的现代营销体系,从“精确预测、精准投放、精细管理、精实服务”四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有效实施精准营销。笔者认为,订单供货、协同营销与网络建设“三位”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通过订单供货、协同营销与网络建设“三位”的有机结合,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三个环节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共同面向消费者的统一完整的现代卷烟营销体系。总体说来,在现代营销体系中,协同营销是工商双方在信息共享、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类资源,有效开展订单供货与网络建设;而订单供货与协同营销又是网络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故可以在协同营销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开展订单供货、网络建设等工作,构建面向消费者的现代精准营销体系。

二、完善健全工商协同营销,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是构建现代营销体系的基础保证,是深入推行精准营销工作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完善工商协同营销,是构建现代营销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地协同,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有效地开展订单供货与网络建设等工作,为构建现代营销体系提供基础保障与不竭动力。而要使协同营销工作落到实处,最基本的是要实现信息的精准快速对接,必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沟通平台,保证信息交换渠道畅通。

一是国家局工商营销信息共享平台:它是工商协同营销的主要信息共享窗口与平台,根据国家局、省局要求开发使用。二是信息平台:可以在外部网络上建立公共邮箱等信息,适时卷烟购销存等数据信息。三是即时通讯渠道:对需要即时互通的信息,如发货信息、到货信息、货源替代信息等,采用短信平台或软件等,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送达。四是一体化库存管理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积极探索建立库存信息在零售客户端、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三者之间的即时反馈与响应机制,实现卷烟供应链上的一体化库存管理。

三、在协同营销基础平台的有力支撑下,有效开展订单供货,为构建现代营销体系,深入实施精准营销,提供基本的货源与品牌保证。

(一)市场营销协同:深入开展调研,准确采集各类信息,科学合理预测需求,为有效组织货源奠定基础。

1、公司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及消费者调研机制,主导制定调研方案,主导实施调研并进行调研结果分析。工业企业就调研方案提出需求和建议。双方共享部分调研分析结果,帮助工业企业了解本地市场消费习惯及其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特征。

2、以市场细分为依据,双方共同配合深入开展卷烟市场与消费者调研工作,除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政治、经济、社会水平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外,可以根据不同的卷烟消费细分市场,选取不同数量的目标样本,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有针对性、有重点性地开展,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性。

3、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需求预测分析会议,邀请工业企业代表参加,共同分析卷烟销售状况和经济运行趋势,努力提高认识市场、综合把握市场、分析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深入了解市场销售趋势、消费者需求反映等,为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开展需求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商业企业把握本地市场需求的总体趋势,结合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考虑不同的因素、分析不同的指标,根据不同的卷烟消费细分市场,对不同卷烟的消费需求,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测。工业企业协同从自身的品牌定位与规划角度提供需求预测结果。双方共同协商,确定预测数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货源等因素的影响,零售客户提报的订单需求量往往被放大失真,在开展市场预测时,要注意剔除这些非市场因素,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工商双方要积极主动协同引导市场消费。

(二)产销衔接协同:为保证货源投放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工商双方以预测为基础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货源采购机制,努力组织适应市场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有效货源。半年协议:公司提供半年需求预测信息给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反馈品牌发展规划、可供货源信息给公司,双方协商确定半年购销协议。月度计划:公司根据月度需求预测结果,每月在固定时间将下月需求量提供给工业企业,并与工业企业协商确认月度供货数。批次调运:公司加强与工业企业就批次调运和在途货物的沟通,通过协商确定最优调运批量和调运周期,并实时跟踪掌握卷烟发货、到货情况。库存管理:公司进行卷烟库存水平的跟踪与控制,向工业企业提供相关品牌(规格)的销售信息、库存水平信息和订单满足情况等。持续改进:公司在加强与工业企业货源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供应商库存管理、一体化物流运作等新营销模式,增强货源组织的主动性,主动适应品牌发展变化,主动寻找适销对路品牌,主动响应市场变化,严密控制存销比,适时调整采购计划,持续提高库存控制水平,持续改进客户需求响应速度,逐步提高有效组织货源的能力。

(三)货源投放协同:进一步提高货源投放市场化水平。

公司综合考虑辖区内卷烟市场的消费实际等,结合品牌培育策略,以国家局42类客户分类为依据,制定货源投放策略。工业企业从本厂品牌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角度提供货源投放策略建议。为保证货源投放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商业企业积极与工业企业沟通,努力做好货源衔接工作,按月制订货源分配政策。由总量控制向精细化的准确投放转变,从“三维”(区域、时间、类别)和“五率”(覆盖率、铺货率、动销率、断货率、成长率)入手,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导向,参考卷烟零售价格、社会库存等重要信息指标,时时跟踪、适时调控,做到卷烟投放与市场真实需求基本吻合,实现卷烟销售平稳运行。

(四)品牌培育协同:完善品牌发展规划,加强知名品牌培育,促进品牌培育工作精细化、精确化。

1、品牌规划制定:围绕国家局“532”和“461”的品牌培育发展目标,以培育适合本地市场实际的知名品牌为出发点,公司与工业企业协商制定本地品牌发展规划(包括品牌组合策略、营销组合策略)、建立品牌评价指标和生命周期识别指标体系,明确品牌的引入、退出办法,并提供给工业企业。

2、品牌层次划分: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共同协商,将培育品牌划分为核心培育品牌、重点培育品牌、高度关注品牌、新引入品牌,分类分层次制定品牌培育策略,有效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3、品牌策略制定:公司基于对各品牌的评价、生命周期识别、层次划分,分别制定各品牌的市场培育策略;工业企业基于本厂品牌的发展规划,提出各类层次品牌的培育建议。

4、品牌培育推广:工商双方协同执行品牌推广策略,达成市场营销活动目标。双方共同制定品牌推广和促销方案、协调确定人员安排、促销资源分配,协同进行促销活动的总结与分析等。

四、工商双方协同营销,共同开展网络建设,为构建现代营销体系,深入实施精准营销,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与坚实的软、硬件保障。

卷烟营销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体系,功在当前,利在长远,事关烟草行业未来的发展。开始,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特征的网建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运行。而行业要建立的不仅仅是卷烟销售网络,而是更深层次上的“现代营销网络”——即完善的经营网络、服务网络、商情网络、宣传网络、客户网络等配套的经营销售网络体系。当前,电子商务信息化、现代物流配送、营销人员管理、零售终端建设是卷烟营销网络建设从硬件与模式的建立向软件与水平提升转变的重要内容。

(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行业网建工作新的亮点。

1、电子商务是网建工作的重大突破,为网建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推动着行业网建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城市和县城达到一定销量规模、有条件的大型超市、商场、国有商店、名烟名酒店、连锁便利超市、连锁社区超市、食杂店、便利店全部实行网上订货,对信息化网络覆盖较强的集镇、接受新事物较强的客户积极尝试网上订货。在实行网上订货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卷烟零售客户的“烟草商务网”,增加“政策宣传、品牌培育、货源信息、终端建设、零售户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将单一的网上订货发展成为有时代特征的真正的“烟草电子商务”。扎实推进电子商务工作,提高网上订货率,持续提升卷烟营销网络的软实力,努力构建面向消费者的现代营销体系。

2、行业物流建设现场会召开以来,现代特征明显的物流体系逐步确立。西方经济学家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烟草行业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务实、高效、科学、合理的网络运营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润。当前应该以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推动成本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和技术应用,使得物流建设在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面均有所推进。

(二)营销人员管理:行业网建工作的队伍保障。

服务好零售终端客户,创建先进的营销网络,建设现代营销体系,必须要有一支现代化的营销队伍作保障。

1、以客户经理为重点,切实转变营销队伍服务职能,提升服务客户的业务技能。一是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牢固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做到用心、用行、用信服务客户,始终把客户的正当利益放在首位;二是有良好的营销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能够指导客户分析市场,能够从客户的店面展示、卷烟陈列、销售技巧、服务技能、品牌推荐、需求预测、库存维护以及店铺理财等各个方面引导客户提高盈利水平;三是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烟草法律法规、商业公司客户分类标准、月度货源供应营销策略等政策和措施及时、准确告知,有效的拉近客户与公司的距离。

2、加强员工培训,有效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工商双方可以开展协同培训,重点是提升营销人员服务客户、开发利用零售终端价值的业务能力。首先是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改进服务客户的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平台,及时将公司政策、品牌动态等告知零售客户,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指导,把优质服务贯穿于市场营销的全过程。其次是提升零售终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把握城镇化拆迁建设、道路升级改造、返乡人员创业等会引起行业零售业态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哪些业态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业态在各地的分布,有针对性的去协助指导零售客户的经营与发展。

(三)零售终端建设:行业网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得终端者得天下”,已成为烟草人的共识,零售终端作为连结烟草系统与消费者的桥梁,直接关系到卷烟销售网络功能的发挥和现代营销体系的完善。

1、优化卷烟零售网点布局。在严格遵守《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实施条例》和《零售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零

篇(10)

论文关键词:全面预算;电力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涉及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物流、基建、营销等各个业务部门。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地汇集电力企业内部各项经济资源,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予以量化,在电力企业内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执行,进一步建立起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在内的完整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紧紧围绕“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目标,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资源调控和引领作用,增强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主动性。通过预算安排,明确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保持电力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稳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撑。

一、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1.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

预算编制部门编制人员和具体业务办理人员往往不是同一人,办理业务的人员不知预算,不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不了解如何顺利执行预算。

2.全面预算管理流程需进一步优化整合

全面预算中的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及综合计划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一致,各预算体系侧重点不同,重复编制现象很常见。此外跨专业、跨部门的预算流程还存在诸多瓶颈,营销部门、工程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中的支持度、参与度需进一步提高。

3.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参与编制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业务部门在填报时随意性较大,数据准确度不够高,各月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上月编制的预算执行情况不参考、不分析,业务部门信息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不足。月度预算与融资计划的衔接不够紧密。

4.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要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平台进一步融合

财务管控预算管理系统还不能自动导入营销部门、工程部门、综合计划部门的预算系统的数据,预算标准尚未协调,同一个预算项目在各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名称。

二、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业务预算编制,深化预算控制应用

业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它和财务预算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业务预算的重点是规划企业各项具体业务。电力企业的业务预算主要包括购电量预算、售电量预算、销售收入预算、购电成本预算、大修费用预算、其他运营费用预算、技改项目预算、基建项目投资预算、融资预算、零星购置预算等等。这些业务预算几乎涵盖了电力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涉及电力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员工,也是编制预算的基础。

全面预算体系是以企业的预算目标为核心,以各项业务预算为起点,通常包括成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电力企业要继续完善预算控制机制,以成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重心,实现预算对业务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建立预算控制体系,将预算编制数据到业务系统进行控制,并及时传回各业务系统的预算执行数据,动态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完善年度与月度现金流量预算衔接机制,根据管理实际建立月度预算调整机制,按决策审批流程提供月度预算调整功能。通过系统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定期反馈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偏差考核,提高预算管理刚性。

2.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中长期规划与年度预算相结合、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衔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对经济资源的统筹调控和综合平衡作用,实现预算管理导向清晰、调控有力。

组织开展预算管理理论框架研究,发挥理论对实务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构建具有电力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优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全面预算与综合计划之间的管理界面和管理流程。加强财务预算对业务子预算的统筹调控和统一管理,增强业务部门预算管理意识,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预算管理。以价值创造和经济效益为导向,突出预算对经济活动事项的统筹调控,防止预算资金切块管理,发挥全面预算的综合平衡作用。严格执行项目预算报送和下达制度,通过财务管控模块上报、下达明细项目信息,通过财务管控系统与成熟套装软件集成,实现项目预算信息的共享和有效管控。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进行项目预算执行控制,杜绝无预算项目支出,预算项目调整必须严格履行预算管理程序。

3.采用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深化动态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以企业编制预算时所预计的指标和数据与预算期终了时的实际指标、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此种差异的产生并不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准确地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在预算期执行过程中采用弹性预算对原来的预算进行调整可以增加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可比性。弹性责任预算不仅明确了各个业务部门的责任,而且提供了多种环境下的预算,方便明确差异的责任,有利于各个业务部门或责任人把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编制弹性预算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经济活动情况的变化,扩大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而且为实际结果与预算比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基础,使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多变的。虽然在编制全面预算时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是市场环境的突变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变更是无法预测的。而滚动预算能帮助我们克服突变的经济环境,避免预算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每隔一段时期就根据新的情况对以后几个月的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随即补充预算。实行滚动预算有助于电力企业管理层始终保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全盘的规划和考量,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有利于发货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4.进一步深化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刚柔并济

电力企业应不断拓展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现金流量预算与业务管理的集成度,提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准确率。实现现金流量预算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编制科学、执行到位。根据管理需要,在做好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基础上,细化现金流量的时间序列安排,使预算支出进度与现金支付更为对应,为科学合理实现资金移峰填谷、优化融资计划提供依据。月度现金流量预算下达后,根据支出性质和需求期间,通过财务应用系统对款项支付实行刚性或柔性控制。按支出性质划分,一般可对购电费、工资及附加、税金等支出进行刚性控制,对无具体时间约定或要求的项目进行柔性控制;按需求期间划分,可对较短周期(如周或日)的支出需求进行柔性控制,对较长周期(如旬或月)的支出需求进行刚性控制。期末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统计本月(旬、周)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结果,对预算与实际完成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考核,不断提升预算执行的准确率。

5.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粗放型预算加以细化。改变以工程预算(概算)来代替预算的方式,建立工程项目的年度总体预算、季度、月度分部财务预算体系;促进粗放型预算向精细型预算发展,工程项目成本费用进行分部编制,改变以往数据汇总的方式;建立实时报警、实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预算系统差异分析体系,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的预算过程控制。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

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是企业努力的方向。全面预算一经就必须遵照执行。各业务部门要对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与预算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业务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掌握业务计划完成情况,帮助业务部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提高业务预算执行效率,为动态优化预算安排、调整支出结构提供基础性支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确保预算编制、上报、审批、下达、执行、调整、考核全过程运转顺畅、信息高度集成,持续提高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制度,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分析报告以及预算执行中的主客观因素,作为监督考核的依据,与企业奖惩挂钩,从而使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真正起到为企业、为生产经营服务的作用。

篇(11)

科学与不科学,区别在那里呢?

首先我们来看这种月度的销售工作会议是要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公司管理层而言,综合最近的销售情况、市场变动情况以及公司的策略调整计划,有很多的新的指令、要求、计划需要尽快传达给业务人员。

而对业务人员来说,他们长期泡在市场一线,了解公司产品、品牌乃至营销模式的实际运转、发展状况,也会感受接触到很多新的市场动态,新的问题,回到公司也是想要非常急切的反映给相关部门及管理层的。

两方面都有话要说,科学不科学,就看安排谁先说了。

在许多公司实际的会议安排中,往往是首先让老板说,让公司的管理层先来公布这样那样的事情,宣布这样那样的策略。在没有收取到由市场一线人员所带来回的最新市场信息,就先行宣布下一步的策略方针政策,是不是有些过早呢?为了避免与公司的已定计划发生冲突,业务人员大多不会再来阐述自己一些新的观点思想和计划。公司的策略就失去了有效修正的机会。

让管理层先说,此为不科学的之一,之二呢?

在月度销售工作会议中,先说那些话题?

业务人员长期工作在市场一线,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方面难免有些不够到位,管理层往往将这些积累下来的问题在会议之先就公布出来,例如对业务人员的批评通报以及类似于加强管理之类的硬性通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打击了市场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再好的建议和重要的市场动态也没心情汇报出来了。很多关键性的市场及竞品动向公司管理层可能就收集不到了。

不科学之三,就是在会议上讨论议题。

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业务人员济济一堂,人多嘴多,七嘴八舌,乱哄哄一片,很难让业务人员静下心来考虑问题,且极其容易跑题。经常是一个议题讨论个二三天也出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不科学之四:事先不进行通知告知。

临到会议开始才告诉大家今天的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与议题。大家没有充分的准备。所做的决定与判断大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不科学之五:接受信息的渠道零乱,没有系统化。

业务人员回到公司总部,都是有很多信息需要反馈的,产品方面的、管理方面的、财务方面的、物流方面的、促销方式方面的、竞争品牌方面的等等,就算是让业务人员一个个先后来发言,往往也是在这个问题上说两句,那个现象上谈一点,反馈回来的信息杂乱无章,很难进行有效的系统归类分析。

不科学之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出于费用和工作效率的考虑,公司的管理层认为业务人员在总部待的时间越短越好,尽快的把相关事件处理完毕,早点回市场去,所以时间往往都会压的比较紧,早晨九点开始的会往往一直能开到深夜,开到凌晨。许多业务人员都是从全国各地乘坐数小时甚至是数十小时的火车汽车赶回来的(毕竟能飞来飞去的业务人员还比较少),气候水土还没来的及完全适应,加上海有许多私人积压事务还要处理,本来就比较疲倦,这么连轴开会,谁受的了,就很难保证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参与会议,而公司的领导们往往是精力充沛,时间宽裕,偶然开个一两天长会完全没问题的,领导不散会,下属们谁敢闪人,得,陪着一起耗下去吧。长此以往,业务人员不怕开会才怪。

综合上述六点问题,公司的管理层稍加改动,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笔者在去年底到任新公司后,曾帮助人力资源部制定过一套月度销售会议程序,经三次实际验证,确有较好的效果。在此撰出,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根源在公司的管理程序上面,潜意识里还是突出了以领导为主的官本位沟通思想,事事非得让领导说痛快了才行,然后才能轮到下级业务人员说话,但是真正的工作都是谁在做呢?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策略一般只占20%,而执行要占80%,再好的策略也要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啊,然而思想影响了行动,思想上受到侵害和打击的员工怎么可能会积极有效的执行公司的策略呢?不科学的沟通方式严重阻碍了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的有效沟通,还有可能让业务人员带着情绪参加会议,效果何来?其实,解决起来也不复杂,设定一个合理的程序与次序,让双方都能把话说清楚,且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

比较科学的流程应该是:

提前一周通知回公司参加月度总结会的业务人员,明确这次会议的日程安排、与会人员、主要内容,相关议题等等信息,要求各位准备好相关文件。

需准备的文件一般分为三块:

A.规固定格式的汇报文件

B.定议题的文件

C.自行安排特殊情况反馈及建议意见的

会议的第一天

领导讲话,内容控制在奖励、鼓励、好的消息传送的正面信息,不宜过长,把时间留给业务人员,让他们把话先倒干净。

安排业务人员就常规文件(销量进度、市场占比等)的汇总汇报,公司有关部门要在会议现场安置大型白板,在上面做各问题的分类区框,将每位业务人员的汇报情况汇总在一起。让大家明确其他区域的状况,也为做整体分析进行准备。

安排业务人员就特殊情况及建议意见的反映,相关部门负责人保持在场,当场能给予解答的就当场解答,当场无法解答的问题回保留至次日解答,

指定议题的汇报

第一天的会议时间不宜过长,大家都从外地赶回来,必将辛苦,加上还有许多私人事务要处理,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

行政部门要抓紧时间把常规文件的汇总整理成相关整体数据图形,并与公司的整体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相关分析报告。

会议的第二天

上午:一般安排业务人员参观公司新的生产线、或者是产研部门给大家进行新产品讲解和示范等。

下午:公司相关部门首先解答前日未曾解答的问题。

将整体的常规文件汇总与大家共同讲解分析,着重指出其中出现异常的部分,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公布新的政策),

布置讨论议题

这个讨论议题是让业务人员带回去自己分析思考的,或者是自信组织小范围的讨论,杜绝在会议现场讨论问题。

第三天

收集讨论意见,作出相关的汇总意见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