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4 18:54:30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1)

一、引言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围绕着怎样为迅猛发展的金融业提供合格的人才展开了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探索与研究。但现状仍然是,一方面金融业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匮乏,尤其是业务精英,另一方面金融与证券毕业生面临极大就业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在金融企业找到合适岗位。这一情况目前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学生就业问题上表现突出,直接影响了该专业的招生。究其原因当然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还是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模式上存在偏差。

2、研究现状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概括而言,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一是工学并行式。学生除了全日制学习外,每周做部分时间的工作,这些工作是经学校认可的。并行式是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工作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参加工作实践,实践时间通常每周20—25个小时,上课约20个小时。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理论课模块课程的同时,各合作企业为各专业学生留出一部分工学并行的工作岗位,并随着学生学习进度轮换岗位。二是工学交替式。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的交替,工作学期的工作是经学校认可的,学期的长度取决于学校采用的学期制。在校内学完一定文化、基础理论课模块课程之后,到各合作企业工学交替工作岗位上进行全日制的较长时间的上岗训练。

国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院校等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首的国内各知名院校已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和课题研究成果。就广东省外来看,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先行开展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本文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一是“薄三明治”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采取的一年三学期制的“薄三明治”式,这种形式是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一学年中,有两个理论教育学期,另一个学期是到企事业单位定岗实践的工作学期。二是工学并行式。以省内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采用了该模式,即学生一边在金融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强调时间、空间拓展性。三是预就业式。学生在校前两年与普通学生一样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三学年开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预就业单位,学生到预就业单位实际工作一年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一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四是实际任务结合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用人单位提交的实际项目,如调研任务、采访任务、规划勘测任务和产品或项目设计任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关于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没有特别适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找出适合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工学结合“订单式”综合实训体系,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就业。

二、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上百人次的调研和与金融专家组建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议,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课题组总结发现,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分为银行从业人员、证券从业人员、期货从业人员、保险从业人员、金融中介从业人员五个就业方向,其就业岗位群主要为: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商业银行大堂经理、证券客户经理、证券经纪人、保险经纪人、保险业务员等,整体来说主要是金融营销岗。

可见,首先不同岗位对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差别很大,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以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其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金融机构一线岗位,大多直接接触金融服务顾客群,这就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与顾客交流、沟通能力。职业岗位的这些特点对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上述职业岗位的分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对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各种实践。

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工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实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金融与证券专业高职三年制大专学生,现已招收五届,在校学生人数近600人。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围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和金融与证券教研室其他同事一道做了大量的工作,以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为基本依据构建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按照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成果如下。

1、校内课程实训设计

金融与证券专业,应开设主干专业实训课的课程见表1。

金融与证券专业开设的《证券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实务》、《个人理财》、《金融营销》等课程,学生除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这些恰恰是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的。在每门课实践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原则上既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又要针对行业岗位工作需要。如理论讲到股票发行阶段,案例分析就做股票发行方面的,这样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及学生学习积极性。

金融与证券专业对于形成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还应在课程结束后,在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综合实训——证券综合模拟实训,它属于金融证券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第二、第三阶段。综合实训有别于课内实训,课内实训以知识点掌握为主,而综合实训强化是学生某项技能,应由浅入深,或按工作流程进行,具有连贯性,有利于技能的提高。证券模拟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应通过各种专业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变动。实训内容应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交易(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进行分析),进一步熟悉证券交易的交易软件,学会分析预测公司股票走势,学会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学生可分组到证券公司开设真实交易账户进行实际操作。

2、课外实践设计

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由理财协会和每年举办的各种比赛组成。理财协会通过每周举办投资理财讲座的形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专业能力。另外每一年举办一次投资模拟大赛和一次理财规划大赛,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校外实践设计

金融与证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应包含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自主创业等。

(1)社会调查。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一般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调查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决定,学校和老师做好事前动员和事后检查工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到银行进行调查,了解银行产品销售情况,或新产品的市场可行性调查,并写出专题报告。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训,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

(2)专业顶岗实习。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跟班或顶岗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完成前面各阶段的模拟实习、综和实训、社会调查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技能。一般在三年级上学期可以安排为期4周左右的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在银行或证券公司的相应岗位进行实习,协助单位工作人员或独立进行工作,这个过程是对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的技能的实际演练,属于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锻炼,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有些优秀学生在专业顶岗实习后得到企业肯定,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工作。

(3)毕业顶岗实习。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单位跟班或顶岗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从第5学期第13周开始,安排6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进一步锻炼,同时,在此期间学生可根据需要收集毕业设计有关资料,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

(4)毕业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毕业设计方向(商业银行方向、证券投资方向、财务分析方向),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动手操作设计等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课题相关知识的检索和自学能力;可以培养学生针对课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锻炼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在前边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要设立自己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详细的实训指导书、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恰当运用各种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 吴岩、张炼、李志宏: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胡坤: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4]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5]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6] 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9).

[7]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2)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90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各专业人才的重任,校内设置了多个学科,其中,金融类专业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集理论、 实务、 技能于一体,因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较为严格。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形势下,金融实践发展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金融学教育的知识结构却从未发生过改变。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1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于选择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在未来的职业中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该专业对口的工作方向就是银行的工作。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这样择业,有两点原因,一是专业符合;二是银行业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他们需要“高、 精、 尖” 的专业金融人才。[1]但是这种复合型专业金融人才少之又少,而毕业生大多经验不足,所以难以开展工作。这种不同的需求就造成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在了解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之后,深究之下,就可发现,造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基础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课堂。就全国范围内的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体系而言,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比较缺少。本专业学生所学金融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另外,高职院校金融类实践资源少,致使实践教学计划不能落实。[2]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金融企业需求有限。为了立足金融业,金融企业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比较严苛。符合其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只有达到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金融类人才要求,才可能被顺利录用。

第三,政府部门政策引导不当。金融类专业学生大多倾向于选择国家控股(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人寿等)的银行业,这些岗位属于稳定的“铁饭碗”,但这些岗位毕竟有限。[3]国家为了发展金融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融专业的人才,但是,却没有明确引导金融类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2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

21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创新设计

关于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创新的尝试,本专业的教师和校方应该进行全面的考虑,并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确定具体方案之后,针对学生的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指导书应该进行重新修订。其中,主要针对学生的毕业方式给出多种选择,希望改变传统的毕业实践环节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种,基础不牢靠的学生,沿袭写论文的形式;第二种,专业基础比较好的或实习岗位马上能定位到金融专业岗位的学生,模拟实习单位业务进行考核;第三种,市场调研(调查金融专业的发展),为本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

22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的创新模式

221校企间、 校校间、 企业间合作

为了让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与其他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构建金融类实践资源共享平台。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实施。

第一,金融企业为金融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兼职工作机会。校方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类实践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有渠道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是金融企业自身也能扩大宣传、 营运,并实现增值目标。[4]同时,金融专业学生拥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兼职机会,就能有锻炼能力的机会,便于毕业选择就业岗位。

第二,实施考核反馈。高职院校和金融企业合作的平台为本院校金融专业学生建立综合考评档案。在这份综合考评档案中,就学生的诚信、 在校成绩、 在基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校企双方商定考评标准,并进行严格考评。在此过程中,还要确定反馈、 调查流程,以便于人才与企业双向选择。

第三,校企合作推出校企主}夏令营活动。校企合作推出校企主题夏令营活动,让该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企业可以从中选择表现突出的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或参观;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接触到与金融有关的事物或者资深金融人员,增长自己的见识或者能力。这样的活动便于企业和学生双方交流,也符合双方的需求。此外,优秀学员也可以反向选择自己想要去参观或者实习的企业。

第四,三方合作举办相关活动。经政府、 企业、 学校三方集资,举办一些相关竞赛活动。活动内容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譬如模拟经营等。[5]活动举办所需的资源由企业、 学校负责,策划促成活动由政府负责。高职院校金融类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参加活动,获取经验。另外,举办活动的企业和学校应设置一些奖项,譬如为优胜者提供创业资金、 权威证书等。

222建设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设实践课程培养体系。通过建设实践课程培养体系,让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注重实效性,更具有针对性。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设置远程课程。金融类专业学生需要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譬如从业考试、 相关专业高级资格证考试、专业英语考试等。学校设置远程课程时,可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课程培训。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方便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第二,增加就业测试与指导课程。学校应招贤纳士,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专门负责为金融类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测试与指导。就业测试包括职业能力测验、情境模拟测验、高绩效管理测验等。与此同时,就业指导还应该安排培训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讲解求职技巧。

第三,合理安排基础培训实践课程。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开设基础培训课程。把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给学生一一传授。开设OA 实践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可以灵活操作打印机、 复印机以及Excel、 Power Point等办公软件。[6]开设专业实践基础课程,针对银行制单、 证券模拟操盘、 保险模拟销售等进行教学。在专业实践基础课程中,还应该设置专业仿真模拟(综合)训练,将金融专业仿真模拟的实际操作、 实战训练等内容涵盖到教学内容当中。此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在毕业设计中,将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职业和岗位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设置在其中,促使金融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

3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价值

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针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创新,其价值在于三方面:其一,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实践课程培养体系和校企间、 校校间、 企业间合作,他们会积累更多专业实践知识和经验,了解就业形势。其个人能力可以实现实质性的提升。其二,促进高校之间、 企业之间交流。在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合力打造了一个金融类实践资源平台,为金融类学生创造了很多发展机会。在此期间,企业通过参与活动得到了资源,校方也从课程体系方面入手调整了课程内容设置。这种实践、 合作、 互助、竞争方式,促使双方都能得到便利。其三,极大地缓解了金融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一旦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得到创新,这方面的境况将得到改善。

4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当今一种主流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其教育的知识结构过于落后,以至于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研究探索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路径,一方面是榱耸视Φ鼻暗木鸵敌枨笮问疲解决金融专业学生实习或者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改革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和开发贡献一份力量。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创新,需要学生、教师、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过程中,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形式,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确保该模式可立足于实践,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芬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33,75

[2]王晓政,杨素娟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教通讯,2012(12):46-49

[3]李厚俭,史丹辽宁省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8):18-20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4)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部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5)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面对日益扩大的人才缺口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失业的两难境地,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各大高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金融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减小这一缺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对比教育部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毕业人数的数据?譹?訛可知,虽然研究生招生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值有所上升,但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更倾向于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伴随着这种情况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失业率却如高速路上的汽车,一路向前;加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差,企业越来越难以从欣欣向荣的人才市场招聘到满意的人才。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原本期望采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这种系统性的培养模式来解决此矛盾显然是不可取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到的金融教育改革,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金融理论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金融理论应当定期“换血”,与时代特征保持一致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强,金融业的发展也随着一体化的到来更加的突出,当然,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一方面,面对金融业整体的发展,金融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换血”、吸收纳入新理论,果断摒弃不适用的、过时的旧理论,并且积极引进国外与金融业相关的理论来扩充我们现有的金融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导致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金融市场一体化不可避免,所以在新理论引进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国际法规、法律及国际惯例的相关的知识的普及。

(二)加强金融学与交叉学科的融合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金融犯罪的活动也在近年来频繁出现。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与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也为了能培养与时代同步的先进人才,金融学应当不断加强与其他交叉学科的融合,将法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纳入到金融学体系之中,同时加强计算机、英语及信息处理等能力的培养,形成辐射面涉及理论普及、道德形成、能力培养的全方位的金融学知识培养体系。

(三)保持教材的同步,适当调整纯理论知识与务实性知识的比重

教材是理论更新最直接的体现,现今教育体制下的金融学教科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务实性知识的内容讲解相对较少。而金融行业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随着理论知识的更新与完善,适当调整纯理论知识与务实性知识比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对金融学科的研究与实地考察,抽象概括出各金融业务办理的基本流程,并将这些内容有选择性的编入教材内,让学生对金融业务的理解不仅限于纯粹的几个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该行业的了解,也可以增加他们去对比实践的兴趣。通过这些务实性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只需在所学习的操作知识的基础上稍作调整便可适应各种业务的操作流程。如此,既可以缩短学生投入工作的时间,也能大大的减少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减少了企业投入的成本,增加学生在应聘时的成功性。

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培养全是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以应试为目的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低下,在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性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当树立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合理规划学年安排,力争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高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当前的状况。

(一)课堂方面应该加强多媒体的运用进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案例,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与课堂气氛,并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及培养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正因为案例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特别注意案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且与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式是密切联系的。良好把握好案例的真实性与实效性才能更好地通过案例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但是具体怎样操作呢?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教案组负责案例的收集与更新,并作为教材辅导资料出版成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整体不足,所以形成了一个老师身兼几门课程的情况。由于老师既要兼顾科研与课程,又要兼顾家庭与教学,如果单靠老师个人的力量来实施的话,实际上很难做到将案例教学实实在在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前针对案例做充分的准备,并在课后不断的更正案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一课前课后的准备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对于身兼数门课程的老师而言,要兼顾所有课程是不太现实的,一来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二来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假如两个老师所教授的是同一门课程,如果实行老师个人准备的话,则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由于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师的案例质量不高。第二,即使两个老师的案例教学都做得很好,但是准备同一个案例事实上是重复操作,不仅占用了老师的时间,同时也浪费了教师资源。如果由专门的教案组来做这件事,不仅可以保证案例的质量,同时可以节约资源,解放任课老师,让任课老师不必费心费力的准备案例,只需关注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明确相关金融事件的走向,在课堂上结合案例教材更有深度的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这种方式同样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建立金融实验室

各高等院校应当加大金融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室,引进最新的技术与软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力求创建一个与社会金融信息完全同步的并且可以进行多项金融业务操作的多功能实验室。金融学科涉及到的实际操作很多,如证券投资,股市行情,期货交易、银行信贷等等,这些操作性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室着重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可以使学生看到最及时的股票等相关信息,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布置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自由地操作。学生既能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及务实性知识,掌握其应用,还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进而养成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现代企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现代企业都很注重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实验室模拟证券公司的环境还可以在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个人融入团队,团结合作的意识。实践证明,金融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佳方式,因而将金融实验室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是无可厚非的。

三、重视实习在培养个人应变能力方面的作用

实习是个人进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同时实习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的方式,虽然在实验室中也通过模拟操作来增强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课堂的环境相较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市场又有很大的差别。在实验室中,大家所面临的环境是一致的,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式的操作,因而很少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状况,学生只要稍做准备便能应付。然而,企业却很重视员工处理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所以实习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锻炼,同时培养自身对于各种状况的应变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金融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随着实习的深化不断调整及修改已知理论;通过实习中的实践来检验所学的原理性知识的正确性,检验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剔除原本知识中的糟粕部分。在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强自身对于新形势下的突发状况的处理,使自身的应变能力随着理论的精进而不断提高。马克思原理又讲到理论来源于实际并作用于实际。在实践剔除了原本知识中的糟粕部分的基础上,又要在余下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新的理论。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新理论的可行性。如此周而复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式下,金融教育改革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下系统规划高校学生四年的教学安排,做到既有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讲解,又有系统完善的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既能自成系统,同时又能在整个金融教学的高度下连续一致且完善,形成系统性连续的培养模式。

注 释

?譹?訛2008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25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38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7%左右;2009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45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44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8%左右;2010年本科毕业人数约为259万,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47万,选择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占毕业人数的18%左右。——数据来自教育部门户网站。

参考文献

[1]张建波,白锐锋.论案例教学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11(1).

[2]武红卫.金融教学方法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

[3]吴顺达.关于金融教育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3(6).

[4]蔡幸.国际金融教学的市场适应性.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5]沈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育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03(4).

[6]李水平.金融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实践教学改革,2012(2).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6)

国际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夏季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为违约剧增(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尚未平息,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存在潜在的机遇,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理念等。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产业化的战略上有不可争议的失误和种种负面后果,但终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每年以为数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对我国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改变高校专业结构。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大多集中在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的领域,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证券、房地产市场以及进出口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用人需求在金融危机下明显萎缩,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危机已向实体经济体系蔓延,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这必然会使更多跨专业毕业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加剧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给大学生发展前途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矛盾。目前,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各地各种媒体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就业成了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和每个学生家庭谈论的中心话题。让广大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在部分经济贫困地区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言论,甚至不少优等生、高才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学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随之减少,就业需求也随之下降,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改变区域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一样。外向型产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前些时间,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而这些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必然会使毕业生区域选择的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2、对人才结构和招生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必然使人才市场发生结构性的调整,金融、房产、投资、证券、保险等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急剧萎缩,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原有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后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3、对出入国留学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大幅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跨国留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所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的货币贬值,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生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10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4项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的资金数目是44亿元,这44亿元主要包括3个大的工程:一是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涉及资金30亿元;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涉及资金10亿元;三是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涉及资金4亿元。教育部在2009年初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着力化解高校2000亿贷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第四项措施是在巩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投入巨资帮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是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减轻阻碍。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建好校舍、购买教学设备、补足教学资源,打捞“海归”,提升师资水平,努力申请减免自己在以往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讨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社会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区域的重新洗牌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从而也对高校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掘。这种状况与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了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个实验区资助总经费50万元,用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而这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大多以“创业”为主题,其中西南大学更是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锁定在“顶岗实习支农”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投资建设发展为方向,使人才培养真正契合社会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应该勇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提高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1)培养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金融行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提升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情操,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2)培养技能型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显示最突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肯定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性人才。

(3)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优势。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职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5)发挥社会合作伙伴和企业作用。企业在评价和预测技能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开展对话,充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建立学校、企业和咨询专家互动平台,共同设计目标教学课程,定期组织技能和就业供需见面会等。

4、面对金融危机,发展农村就业市场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关键就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后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刺骨的“寒流”,但对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却是难得的“暖冬”。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措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本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国家把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国家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我国农村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而要将发展机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前农村的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国家积极为毕业生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创造了条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十条”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施展身手的难得契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农村,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让他们看到金融危机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抓住到农村开拓事业的机遇,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的来讲,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被转化为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8)

[作者简介]王赛芝(1974- ),女,浙江永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金融教学实践。(浙江 温州 325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教改课题“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ZYJG101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23-02

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第一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金融业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金融业迫切需要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但人才需求结构和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高职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需要的桥梁,专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专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教育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探索,目前已与温州当地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协会和一些金融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定位高职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培养特点。

一、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需求调查。2010年暑期笔者在温州全市范围组织了一次金融与证券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用担保机构等,共发放了70张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调查共设计了10个问题,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人才是否有需求、主要提供哪些岗位、需求的学历层次、注重毕业生哪方面的品质、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认为毕业生主要存在的问题等。从问卷调查来看,被调查企业基本上都需要招收金融类毕业生,有招收意愿比例高达94.3%,除商业银行外,其他企业招收意愿更为强烈,所调查的每个单位都说要招人。被调查单位普遍要求招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尤其是商业银行,有40%的商业银行要求招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被调查企业中为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提供的岗位有:商业银行主要提供“大堂经理”“柜台人员”和“客户经理”三种岗位;证券公司主要提供“客户经理”“后台管理”和“证券分析师”岗位;保险公司主要提供“后台管理”“保险营销”和“核保与理赔”工作岗位;其他金融企业主要提供“客户经理”“柜台人员”和“后台管理”岗位。被调查企业普遍要求学生要具有敬业精神、责任心等品质,在能力方面要求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比较突出,此外,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资格证书等都有较全面的要求。

2.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我院金融与证券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笔者发现毕业签约金融单位的人数并不多,但实际上毕业以后学生真正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仍高达70%,他们就业的单位涵盖了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具有金融性质的工商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于客户经理、个人信贷、内勤管理等一线服务岗位。造成签约时和实际就业专业对口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单位较其他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先有毕业证书才能参考招聘考试,经录用的才能签约。而一些学生为了能够在毕业之前签约,会先找个企业盖章,所以真正在金融单位就业往往是毕业半年后的事情。实际上,从与金融企业的交流来看,他们还是普遍比较欢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认为他们动手能力较强,心态比较端正,一旦录用,往往工作稳定性较好。

3.温州金融业基础分析。温州一直走在金融改革的前沿,1984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的“方兴钱庄”在苍南钱库成立;1986年,杨嘉兴等几个温州人集资31.8万元,大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现在的温州银行);1987年,温州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2002年,浙江省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宣布温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截至2011年3月22日,温州共有3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283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是浙江省银行业机构种类最齐全、网点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温州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22家、村镇银行3家、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营业部近50家,尤其是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特点的各类投资担保公司近年来发展更是非常迅猛。在温州这样一个金融业发达、区域金融特色突出的地方办金融与证券专业,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强调区域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接温州金融产业,依托温州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行业,主要与在温州的各中小商业银行、证券营业部、保险公司及具有一定规模的投资担保公司等合作,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中小商业银行、担保等领域内从事信用服务以及证券领域内从事投资咨询、营销服务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职业能力体系

岗位要有能力才能胜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后,我们对专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结构和基本能力、知识结构和职业理论、能力结构和职业应用能力要求。

素质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牢固的法制观念;拥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熟悉金融行业服务规范,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知识结构和职业理论要求:掌握经济数学、实用英语、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公共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学基础、财政与金融基本知识、统计调查与分析、金融法律实务等岗位基础知识;掌握商业银行、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一线信用服务和证券营销服务等岗位的技能和操作流程;掌握社会经济热点、温州经济专题、银行中间业务、ERP沙盘对抗、保险理论与实务、客户管理、证券投资基金、典当实务等岗位拓展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基础能力,如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经济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具备与职业工作岗位有关的岗位操作能力,如市场调查与分析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客户开发与服务管理能力、证券分析和投资理财能力等;具备适应不同岗位的延伸能力,如金融会计业务、熟悉银行综合柜员的技能、证券分析能力等。

三、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对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从事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梳理,并围绕核心能力确定了一些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从整体上来说,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突出区域性、强调实践性和重视高教性。首先针对温州的区域金融特色,开设了“温州经济专题”“担保基础知识与实务”“典当实务”等地方特色课程,突出区域性。其次课程设置强调以实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之路,与企业共同开发提高学生就业上岗能力的课程,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最后利用学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的研究,参加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并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研究创新工作,强调实践性和高教性。

2.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健康与安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强调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又突出了职业能力锻炼,形成了符合培养目标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3.实践课程体系。一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下表。二是课程实践和技能考核。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随堂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证券业务流程训练、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技能训练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我们设置了校内课外技能考核,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通过校内技能考核,具体技能考核项目包括点钞、人民币防伪、数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财务报表分析、Excel与Word应用、证券模拟交易、证券技术分析、职业服务礼仪等。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整个思路是以温州金融特色为基础确定金融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专业定位的工作过程明确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虽然我国的金融与证券从业人员增长很快,但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规划,客观上需要一个功能齐备、运作规范、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能够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速效需求的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未来的可预期持续发展,形成了对金融与证券专业从业人员的巨大需求。在温州这样金融业发达、区域金融特色突出的地方办金融与证券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区域性,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应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等进行探索,逐步形成培养特色与优势,培养出社会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文波.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商业经济,2009(3).

[2]潘丽娟.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3).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9)

[DOI]10.13939/ki.zgsc.2017.09.086

1 调研的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随之增大。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近几年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不再只是应届毕业生应该关注的话题,每个在校生都与之息息相关,都应对就业这一问题高度重视。

2 调研内容及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咨询等调研方式,我们对广州、深圳及肇庆的几十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围绕五大方面――用人单位的企业形式、用人单位看重大学生应聘者的主要因素、金融专业学生在校学业成绩、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在工作前进行短期实习的看法。

2.1 用人单位的企业形式和每年招收金融专业学生的规模

我们所调研的用人单位中,超过有200家是工业企业单位,所占比例超过60%,金融企业为38家,所占比例约为12%,剩下的用人单位的企业形式是农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企业。

被调研的这些用人单位中,每年招收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数主要集中在10人以内这个范围,所占比例达到60%,另有30%左右的用人单位每年招收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在10~50人这个范围,剩下10%左右的用人单位每年招收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数达50人以上(或者对应聘者的专业没有作硬性要求)。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每年招收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数不多,而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近几年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仅有少部分用人单位呈现上升趋势。

2.2 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因素

问卷中该部分给出了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相貌或身高、口才、学习能力、毕业学校等7个选项,此题乃多选题,被调研的企业中可根据本单位在招聘时主要看重的因素进行相应的选择。

调研问卷的数据结果显示:选择专业能力、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这几个选项的用人单位占被调研的用人单位总数的98%,选择学习能力的占总数10%不到,选择口才这一个选项的刚好占总数的10%,选择外貌或身高和选毕业学校均占总数的2%左右。

从这个结果,我们可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每个用人单位在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时,主要看重的是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部分用人单位会对毕业生的毕业学校和学历有所要求,如四大银行要求本科毕业生或以上,很少用人单位会对应聘者的身高或相貌有所要求,对于学习能力的强弱,我们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我们既可以说很少用人单位会考虑学习能力这一因素,也可以说对一个应聘者的学习能力,用人单位很难短时间内做出精准判断,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2.3 用人单位是否看重应聘毕业生的在校学业成绩

问卷中该题给出了从十分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的由强到弱的重视程度的4个选项,被调研的用人单位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最符合本单位情况的选项即可。

结果显示,56%的用人单位选择不重要这一选项,42%的选择一般这一选项,2%选择重要这一选项,但没有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选择十分重要这一选项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用人单位在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时,一般不看重学业成绩,也就是说,毕业生去应聘职位时,不必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勇敢地去尝试应聘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企业。

从调研得到的数据发现,除了几家目前在中国比较重要的银行,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要求应聘者英语水平必须达到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外,其他企业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不作特殊要求。

2.4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前进行短期实习的看法

从调研的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在工作前是否具有一定实习经历是不作为是否录用的考虑因素。这表明工作前是否有过丰富的实习经历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将来应聘职位没有太多影响,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过也存在个别用人单位在一些职位的招聘别强调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时间(半年或半年以上、一年或一年以上等要求)的社会实践经历或工作经历。

3 结论与建议

从调研得到的数据和通过与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的交流咨询可知,用人单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3.1 专业知识很重要,但更要学以致用

专业是一个毕业生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标签,用人单位肯定是优先选择招聘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并能够学以致用的人,因为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减少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前的相关培训工作,而新进来的金融专业应聘者又能很快地投入工作,用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服务于用人单位,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对专业没有作出明确要求,反倒是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如工作能力、口才与交流能力。比如,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银行远程柜员的要求是:不限专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抗压能力强,沟通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流利等,而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没有很明确的要求,可能是该职位不需要用到很多的金融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与客户交流,向客户推销介绍金融产品,从而要求毕业生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2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或在校工作经历也不可忽视

调查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学业成绩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更多是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或在校工作经历。即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要有合作意识,更要学会创新

在收集用人单位给在校生或即将应聘的毕业生所提出的建议时,我们得到最多的是关于合作与创新的建议,很多用人单位都强调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突破原有思维,适当地创新。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越发显得重要。能否与他人很好地合作考验了一个人是否拥有较强的交流能力、集体荣誉感以及协调协作能力。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10)

本次的调查研究分两部分:一是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供给方的调查,即对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的调查。北京共有24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其中有7所设有金融类专业,有4所学校开设《国际金融》课程。为提高有效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本文对其中3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2012、2013、2014年三年的毕业生进行整群调查,调查主要通过学生向其同学“滚雪球”式的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284份,回收问卷284份,其中有效问卷251份。251份有效问卷中扣除37人专升本后的直接就业有效问卷为214份,其中男性69人,女性145人。二是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方的调查。主要通过按图索骥的思路,对214份有效问卷提供的单位进行筛选,对其中53家重点金融类企业和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进行毕业生跟踪访谈。

二、基于教、学、用的高职《国际金融》教改实效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上述高职院校均强调实践教学和学生实用的重要性,认可高职院校的教学有别于普通高校知识传授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应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与转化,但实际教、学、用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高职《国际金融》教改实效堪忧1.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导,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状况未有根本改观。第一,从教师背景看,本次重点访谈的3所高职院校中共有7名《国际金融》专职授课教师,其中2名博士、5名硕士,均有普通高等院校金融专业背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实践能力比较弱,难以指导学生实践或实训。第二,从实训投入和利用率看,访谈的3所市属高职院校经费比较充足,均有较好的实验室或实训室,但由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因此这些实训室或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率并不高,98.80%的学生能够很好地使用这些实训设备进行股票交易,但仅有62.55%的学生可以进行外汇交易,15.93%的学生会票据国际结算。第三,从教学内容看,3所重点访谈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交易(包含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国际结算、外汇风险等庞大的教学内容体系,部分教材尽管冠以实务名称,并按照项目或任务编写,但仍以理论为主,与工作对接不紧密。第四,从教学目标定位看,上述7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调研主要以兄弟院校的走访为主,很少从学生角度进行调研,尤其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就业跟踪调查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能清晰定位《国际金融》的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导致一些学校不开设该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但与实训、实习、就业关联性不高,本次调查中有95.79%的毕业生认为所学《国际金融》课程不实用。第五,从课程考核方式上看,3所重点访谈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主体单一化、考核方式主观化和考核内容单一化,其中2所院校考核主要以教师出试卷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1所院校进行了考试改革,但考试改革后的考核内容比较模糊。2.高职院校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单一3所重点访谈院校的7名专职老师普遍认为学生不能很好的预习、复习该课程,课堂发言不积极。而251名被调查毕业生中仅有15.14%的学生认为《国际金融》课程有趣并且有用,25.10%的学生认为有趣但无用,56.57%的学生认为无趣无用,3.19%的学生认为无趣但有用。而对《国际金融》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如表1所示,其中占比最多的原因是“学习内容枯燥、陈旧,不能与当前形势相结合”。3.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均认为目前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无论毕业生还是企业普遍认为目前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实用性不强。被调查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实践教学认可度普遍较低(表2)。尤其是校外学习和实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是“走马观花”,另有27.89%的学生反映没有校外学习和实训机会。同时,对53家重点访谈的企业则多数认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二)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改实效堪忧的根源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高职院校重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但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不能“以学为本”。“以学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相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学生是本原,没有学生的“学”自然不需要教师的“教”,而让学生学会并能够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价值的根本。美国教育学家德莱塞尔和马库斯曾指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应该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技巧与策略而非教给学生的知识。因此,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应该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学生就业需要为目标,以学生能够学会为标准衡量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学为本”的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尽管此次调查中有95.79%的毕业生认为高职金融专业中的《国际金融》课程不实用,但对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需求方的调查结果恰恰相反,77.36%的受访企业认为需要《国际金融》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只是目前的高职毕业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普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金融类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加以改进。按照“以学为本”的理念,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并且初现成效。

(一)建立“用”—“学”—“教”的教学理念激进建构主义代表哥拉斯费尔德提出知识需要认知主体积极建构,而非被动接受,即只有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的有效途径为课程的有用性,即教师从课程的有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会用为好”的思路选取教学内容,最后探究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特点,以学生能学会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并以学生会使用和能使用的标准衡量、考核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篇(11)

当今高校金融教学改革多数局限于学校内部,以在校生的信息反馈作为依据,而对走出学校的毕业生反馈信息则重视不够。这种封闭的信息环境,不仅使高校无法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改革方向,而且使本科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而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各类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其工作情况的评价,等等,都蕴含了大量有效信息,可作为高校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依据。

为了更好地推进金融教学改革,我校通过各种渠道,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以及毕业生对金融教学的意见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宝贵的资料,为构建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机制,推进金融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一、对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分析

(一)以用人单位为对象,针对毕业生表现的调查。

通过对各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毕业生的反馈结果显示:企业对学生在思想觉悟、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满意程度为85%;对学生的业务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满意程度为85%;对实践能力、人际沟通和创新能力满意程度为80%。总体情况相对较好,说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基本满意的。

(二)以毕业生为对象,针对金融教学情况的调查。

我校采用座谈、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连续三届近百名金融专业往届毕业生,在金融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征求意见。对毕业生意见统计的结果如下:(1)在课程设置方面,92%以上的同学提出,实践课程比重太小,无法对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深刻了解。部分在人民银行及管理部门工作同学提出,金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相对偏少,使毕业生不能将金融理论娴熟地应用于实际分析。(2)在实践教学方面,80%以上的学生认为,金融专业的综合试验应该加强,应改变校外实习相对偏少的情况。(3)对于师资方面,85%以上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教学态度端正、授课认真,也有学生认为教师的学历层次还有待提高,实践经验相对较少。

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和提炼出对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用信息,以此为依据,推进我校的金融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要求。

二、从信息反馈折射出我校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滞后于市场需求。

1.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安排比较少。

突出表现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学习,轻微观领域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的学习;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忽视与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知识缺乏系统性;数理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在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权定价理论等课程的学习中面临很大困难。

2.教学内容老化。

目前一些传统专业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上,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已不合时宜,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二)实践教学比重较小。

我校对实践教学一直比较重视,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在校内模拟实训中有专门教师担任主讲,在校外初步建立了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虽然这些做法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条件,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实验室模拟教学为主;第二,金融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做到实验教学有的放矢,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实验室建设经费短缺,金融综合实验的开展受到限制,且实践教学工作烦琐,而学校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金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流失的问题逐步得到控制,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也大大提高,但就金融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对国内外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认知不够,对金融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实践教学方面也缺乏扎实的经验,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三、利用毕业生信息反馈推动金融教学改革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通才。

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坚持适应市场化对人才的需要和金融学微观化、数量化、交叉化等的发展趋势,强调基础理论、实际工作技能、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教学目标定位要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从偏重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体现本校特色和优势。

1.将课程体系的中心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

增设新的微观金融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学、金融创新学、金融效率学等。强化数学、法律、英语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注重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和互相渗透,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强化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位置,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技能。大力引进兄弟院校金融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名校金融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善金融学科体系。

2.提高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比重,开设特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其实质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指学校根据自己的育人目标自主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能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金融学教学中,有关金融学教学原理的讲授一般涉及运用图形解释或数理推导,因此,应该加大应用计量经济学在金融教学中的分量,加深对金融理论的理解。

对我校而言,金融和统计专业同在一个系部,统计专业的资源可以为金融教学提供各类统计工具和方法,对于开设《金融工程》、《保险精算》这样的课程有很大帮助。所以,我校金融教学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向金融的计量分析和风险管理方向转化。当然,要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并为形成学校特色服务,还必须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相一致,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丰富金融前沿知识,开展金融专题讲座。

培养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手段,还要有创新的思维,这对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的丰富和及时更新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印刷出版,往往要经过一两年的时间,其中一些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要让学生始终站在知识的最前沿,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更新知识外,还应与研究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请专家学者或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及时补充本专业或和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让学生熟悉我国及国际金融政策法规和惯例准则、金融机构新业务和管理创新的动态,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增强分析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考虑本校金融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的特点,设置的方案既应有可操作性,又应保证实施的效果。首先,从教学模式看,应构建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现实经济中,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这就要求金融实践教学不能仅靠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单项的课程实验或者是在金融实验室的综合实训完成,还必须与金融实际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应以专业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金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目前多数高校的金融学科包含商业银行、金融工程、保险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实务操作性很强,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金融综合实验室,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

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金融模拟实验室,在承担金融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水平较低,硬件配套不先进,软件配套不全面。因此,我校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配备技术含量高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内容,使实验室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证券行情分析和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外汇买卖和保险业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还能浏览国内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时行情,跟踪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变化,实时地将行业或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引入教学。这样,实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验室应该有完整的实验课资料及实验室相关的制度。应鼓励教师从事高级别的教学改革项目,并把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有组织地进行相关教学人员的实验教学研讨活动,摸索出适合金融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

3.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金融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必须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金融环境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业务操作技能。为此,我校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与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基地。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应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订协议,使之成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学校与上述金融中介的合作力度,促使其与学校良性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行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影响金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金融教学的专业性很强,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切实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高教师的金融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通过鼓励中青年教师以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参与课题等形式提高业务水平,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力求使师资队伍达到“三高”:高水平、高学历、高师德。

其次,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环节。部分教师虽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却不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只能动口不能动手。他们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对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缺乏实践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强业务培训,创造条件让实践课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调研或学习,努力提高现有教学人员的实践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到高校任教或兼职,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金融学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成效。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学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和职称评聘制度。学校应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形成金融学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金融学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教师安心高等教育岗位,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中,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金融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置于坚实的基础上。

广泛采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信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金融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金融人才达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焦方义,杨忠海.对金融教学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王晓军.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当代经济,2008,(13).

[3]卢珍菊.合作培养造就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明[J].高教论坛,2006,(5).

[4]邢天才,刘丽巍.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5]刘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8).

[6]刘灿.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