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主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6:08

民主管理论文

民主管理论文篇(1)

一是,加强党建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应该紧密围绕饭店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从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服务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等方面着手,努力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组织开展政治、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始终坚持“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创建一支思想政治牢固、工作业绩优秀、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作风形象深入人心的“四好”党建领导班子。认真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形成学习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到日常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中,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要始终坚持廉洁从政、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并严格履行领导班子情况定时通报、重要信息及时反馈、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等民主机制,遇到问题与矛盾后,领导班子成员间要及时沟通、化解,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领导班子间形成了相互信任、民主团结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做到常到基层、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党建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服务水平。

二是,努力夯实党建基础工作。彻底贯彻落实“”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大力倡导领导干部讲党课,注重增强党课的生动性、感召力和实效性,从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党组织的效能作用。将党员责任区工作落实情况列为党员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庆建党、建国等系列活动,借机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豪感、责任感。完善党建各项机制制度,对流动党员、困难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及时掌握、更新党员电子信息库。抓好党组织发展壮大工作,严格按照党员标准纳新,全面推行“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制度”、“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入党前集中培训制度”、“党员发展公示制”等,积极在生产一线员工、优秀青年员工、优秀管理人员中发展培养新党员。

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要既抓教育、引导,又注重鼓励、帮助,定期了解广大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开辟了“员工有了困难有人帮,思想出了问题有人管”的畅通渠道,在解疑惑、鼓干劲方面狠下功夫,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饭店的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上来。针对饭店运营过程中党员、职工出现的思想政治问题,领导班子要及时召开部门管理者会议和职工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如何做好党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间的关系、如何明确员工工作职责等方面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及时化解矛盾,理顺关系,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饭店的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上来,有效促进饭店和谐、稳定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专题活动,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学习内容,积极创新学习载体,办好党政的宣传阵地,促静学习长效机制的形成,严格落实专题讨论、集中学习、领导讲课、岗位培训和学习考核等学习制度,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干部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饭店日常各项业务管理中,推动党风廉政文化进饭店,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继续深入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和中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等反腐倡廉材料,积极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过其中正反面形象生动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防腐拒变能力。

六是,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党支部要力争做到组织指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设计主题载体到位、活动全面启动到位。广大党员要明确活动目标任务,积极投入到“八桂先锋行”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在先”,爱岗敬业为宾客“服务在先”,为社会、饭店“奉献在先”,不畏艰难“攻坚在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号召党员立足于“学”,要求党员干部带领职工群众深入钻研业务,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攻关,从而达到达到了科技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号召党员聚焦于“干”,要求党员干部立足于自身本职工作,带头做到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继续深化“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在饭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利用休息日参加粉刷客房、清理走廊、搬运家具行李等义务劳动,为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号召党员致力于“帮”,贯彻落实党员责任区工作制,深入扩展“党员结对帮教”活动,使帮教对象不断得到进步成长,积极营造群众“有建议向党提、有困难找党帮”的良好氛围;全方位组织开展党群携手共建系列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以“进职工门、知职工情、解职工难、暖职工心”为主题的党员送温暖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增强饭店吸引力、凝聚力,努力以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二)认真做好党建带工建工作

积极指导监督工会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党建带工建工作,进一步强化职代会工作,丰富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把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扩大到工会组织中。鼓励工会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听取并积极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和生活疾苦,把送温暧工程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创新工会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夯实工会管理基础、提升工会履职能力,从而更好发挥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增强对饭店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职能。激励全院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专研节能新技术,提高饭店服务水平,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从而将创先争优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积极营造广大职工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齐心协力为饭店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和谐氛围。

(三)不断加强党政密切配合

紧密围绕饭店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加强党政领导间的沟通、协调,要大力支持饭店各项改革创新工作,全力配合做好节庆促销、优质服务及节能降耗等工作。党政齐心协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改革创新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管理经营科学化,完善饭店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职工管理培训工作,注重职工安全宣传与培训,不断提升饭店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客户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环境,增强饭店市场竞争力,促进饭店科学健康发展。

(四)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增强企业凝聚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继续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平台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党的理论政策、饭店精神风采、主题活动精神的宣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积极组织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企业形象,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有效促进饭店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饭店吸引力、凝聚力,积极营造了一种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互帮互助、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民主管理工作

科学民主管理,是劳动力资本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形成劳资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管理、互利双赢的局面,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科学民主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体现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职工克服雇佣劳动的消极思想,有利于集中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为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科学民主管理,确立了职工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集中了广大职工的共同意志,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工民主议事会等形式构筑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协商沟通渠道,有利于企业实现利益兼顾,共同发展。科学民主管理,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通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具体实践,可以不断增强职工的民主意识,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但目前饭店的民主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民主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主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在当前“求生存、谋发展”已成为饭店发展第一要务的情况下,民主管理工作常常不受饭店、领导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民主管理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这种错误思潮;在工作措施上,没能真正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政策,容易出现重物质、轻精神的“跷跷板”现象,甚至出现民主管理工作上的“盲点”;民主管理的制度机制也不够健全完善,仍缺乏过硬的检查、考核、奖惩等激励惩处机制制度。

二是,民主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目前有的饭店民主管理工作的机制、制度、手段等方面过于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时有部署,无考核;有安排,无检查;有活动,无评比,容易形成“上边热,中间温,下边凉”的不利局面,从而无法没有形成上下联动的生动格局。有的饭店在实际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时,脱离了饭店员工的思想实际,教育内容也过于笼统抽象,缺乏感召力、吸引力、说服力,从而无法与民主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

三是,民主管理工作团队素质普遍不高。饭店不少从事民主管理工作方面的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过于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也不高,无法完全适应饭店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与此同时,基层民主管理工作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不善于做民主管理工作,从而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为饭店健康平稳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创新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观念创新。彻底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民主管理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饭店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他们是饭店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而不仅仅是单纯机械的劳动力,做好民主管理工作是实现饭店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我们必须将饭店员工的身心发展与饭店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创新民主管理工作,增强饭店员工的归属感、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们乐于为饭店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实现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管理创新。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系统管理方式,它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员工的人格和理想,注重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重视挖掘员工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增强饭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营造饭店内外的和谐氛围,使饭店员工的人格、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工民主议事会等民主管理形式,加强领导员工间交流沟通,保障员工的知情权、监督权、质询权和建议权,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饭店的管理活动中来。真心实意地为饭店员工做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注重自身建设,以身作则,自觉规范好自身行为,做好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从而用自己的理念、行为去影响、管理饭店员工。

民主管理论文篇(2)

高二(2)班,是一九九九年所组建的一个文科班,全班六十七人。我这个班主任一年前走马上任。在我的班级管理中,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着重于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点的健康的师生关系。

(一)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协调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实践证明,尊师常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通过数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文科班在刚组建时,大多学生在心理都有一种自卑感,认为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因为理科成绩不够理想才“改换门庭”。这种心态的存在是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极为不利的,所以要尽早将其消除,鼓舞其士气,树立其信心。

我在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使用了一个“激将法”,说了几句“刺激”的话:“同学们,首先我欢迎大家加入到高二文科班这个集体里来,做为班主任,我将率领大家浴血奋战两年,胜利杀进大学校园。”(听到此话,同学们都面露喜色,突然话锋一转)“但你们知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评价文科班学生的?他们说文科班的学生是成绩不好的才去学文科,是所谓差生的集合。”(听到这里,学生们或埋头不语,或很不服气。刺激见效后,就要树立自信心了)“这是偏见,但面对偏见光用语言去回击未免太无力,我们要用行动去证明,我们是一群有实力的学生,我们大学校园里见!”(然后用历届文科生中的出类拔萃者的事实来说理,鼓舞士气,达到效果)

除了“心理战术”外,教师还需要将爱心融于点滴小事中,高二(2)班有个特点,借读生人数相当多,全班六十七人中,在籍生39人,借读生28人,借读生占全班人数的42%。借读生由于进校分低,往往自觉得低人一等,害怕老师会另眼相看,有同学说在籍生是“亲生的”,而自己是“抱养的”。一旦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与关心,加上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演变成“破罐子破摔”心态。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能厚此薄彼,应一视同仁。

首先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淡化“有籍”与“无籍”,强调我们是六十七人组成的大家庭。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一视同仁。第三,更多地留意借读生中成绩不够理想者的动向,防微杜渐。

我曾经笑谈,班上学生较多,如果每天找一个学生谈话,全班同学要两个多月才能轮到一次。因此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另一方面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二十分钟时间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效果不错。学生谈完后觉得老师正在关心我,关注我,从而信心大增,积极性增强。此举比多补几节课,多训几次话要成功得多。

例如班上一名女生,一直在学习上漫不经心,对班级活动不闻不问,在“一日一谈”中她说出了心里话:她初中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成绩相当好,作为保送生(优录二十分)推荐进入该校高中;但中考中“马失前蹄”成绩大幅下降,以至保送生最低线都未达到,于是心灰意冷,觉得无颜见人高一时便到郊县借读,在哪里未能很快适应,学习更是觉得无回天之力了。不得已高二回来借读,对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了。我听完后与她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讲到了人生道路上对待挫折的态度;讲到了如何走出心理阴影区;讲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讲到了她父母为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她听着流下了眼泪。这一谈对她触动很大,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上开始用功了,个性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眼光中她又成为一名自信活泼的女孩。

通过“一日一谈”,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尝到很多甜头,总结出了一点规律:考前找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同学谈,提醒他们早作准备,精心备考,增强自信。考后找有进步的同学谈,及时肯定他们,使之一鼓作气。更要找退步的同学谈,及时分析失误,亡羊补牢,防止气馁。

同学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朋友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亲其师才信其道”这句古话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二)民主平等

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作为教师,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则,实质上,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所以我常对学生讲布鲁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产生班干、团干这一关键步骤,他们是班级领导核心。任命班干部,则简单易行,但专制色彩浓些,选举班干部,看似麻烦,但他们代表了学生的要求和利益,使“民主”得以体现。

选举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班主任在全班作动员,强调班干部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要成为班级中的模范。然后由竞选者就竞选职位,自我评价,施政纲领等进行演讲。之后,由全班同学及班主任老师投票表决,产生班委会成员(3名)团支部成员(3名),当场宣布结果。接下来一周时间,由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组阁”,任命宣委、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人选。再交全班同学审议通过后,临时班集体核心力量产生,试用期半年。半年后经民主评议,作适当调整后正式任命。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这样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团干代表了全体同学的意志,他们今后的工作也必然会得到全班同学的支持。

班委会、团支部领导下各小组设组长,各学科有科代表,每天有值日生(轮流),目的是让百分之百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图示:

副班长学习、宣传、文艺、生活、体育委员

班委会:班长组长(五大组)

副班长值日生(全员轮流)

班主任:领导、协调作用

班级管理

机构组织委员①团小组

团支部:团支部书记③

宣传委员⑤

在班级重大决策时,由班委(3名),班主任及团支部成员(3名)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在班级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的过程中,在民主前提下执法,在执法的过程中体现民主。

首先让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班委会、团支部研究修改后制定出《班级公约》等班级制度,从而使班级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

然后坚持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检查形式有:

①学生自检。让学生自我反省,如在自检中以现有“违法”行为,可以从以下“自惩”方法中任选一种:a、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b、在自评表上对“违法”行为作小结,自己保存,以观后效。

②学生互检:互检方式有要好同学自由组合互检,“先进”与“落后”搭档间互检。以起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

③干部检查:由班干部检查班内同学,发现问题后,作记载,一周一“通报”,使班干部能力得到锻炼,也使班风中充斥着一股正气。

④集体检查:配合校文明示范班评选工作,既检查同学,也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言行,评出优秀榜样,激励先进,争创先进集体。

⑤班主任抽检:一旦四种检查落实到位后,班主任抽检工作就会很轻松。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个班集体就会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甚至老师“不在”比“在”还好。

(三)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包含三种含义:

(1)教可以促进学,即“教然而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虽以教人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能者为师。

(3)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学生不应“书云亦云”,“师云亦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质疑。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在上任三个月后组织了一次恳谈会,请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意见收集起来真不少,有听颇为尖锐,大至工作方式上希望我在考试后分析成绩时不要因恨铁不成钢而影响学生心态。小至个人小节上希望我改掉曾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虽然我听得有些面红耳赤,但我知道,只有主动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教师才可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恳谈会成为我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规活动,二到三个月便开展一次。

民主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空间;民主;危机;信息自由;虚拟空间;网络政治;技术控制

每一个新媒介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夸张的宣传,伴随着对其即将展现的乌托邦未来的猜测登上世界舞台的”(1),网络空间(Cyberspace,也译为赛伯空间)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空前的开放性、互动性所带来的自由与平等感,使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产生了天然的联系。因此不少人认为,网络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复兴带来了曙光。

技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因素。西方现代哲学在对科技与文明之关系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大分野。也许我们还很难对网络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功能做出一个断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等,技术也不可能自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那种“只有技术才可以解决由技术带来的问题”的观点,有时过于天真,因为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技术和科学不是独立的可变因素,它们是某个社会体系和某个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2)。

一、信息(话语)的自由与垄断

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全面开进,使民主社会需要具备的多个、独立的信息来源有可能得以实现。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空间这一没有疆界的巨大的信息海洋,任何垄断和封锁信息的企图几乎都不可能。即便对部分境外网址实行封杀,而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服务器登陆,信息封锁效果相对微弱。

信息传播的个人化,是另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网络传播特点。网络最令人激动的地方,莫过于个体获取、发出信息的自由性和交流的互动性,世界似乎尽在你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的手中。因此,少数人垄断信息、控制信息的局面被打破,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由此带来的网上言论自由似乎也就不言而喻。在网上,BBS、新闻组、聊天室等言论场所人人都可以登堂入室,BBS更像张贴大字报的公共场所。在BBS上,人人参与加上由匿名性带来的无拘无束感,“使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出版商,不受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的审查,经济能力的限制与以往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3)。一些学者已经把BBS与传统的自由主义传播理论和哈贝玛斯的“公共领域”思想挂上了钩,认为“意见的自由市场”在传统媒介仅仅是一种理想,而BBS使理想成为了现实;借助于BBS,重建“公共领域”的曙光已经出现(4)。

网络传播上述三大特点使“人们在这里不必阅读来自一个信息源的信息,不必说一个话题,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一句话,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5)。信息的共享和言论的自由必然带来社会权力的分散和公众参与社会能力的提升。因此无论是托夫勒,还是数字化专家尼葛洛.庞蒂,都曾把“分权”视为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质,认为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发展成为昨日黄花。

但是,由技术所作出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一种可能。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是人的延伸”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技术的延伸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的权力的延伸,尤其对每一个公民来说,权力能否得以延伸首先取决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能力能否为他提供享受新技术的可能。技术上或理论上的平等,决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那种“不管你是学富五车的才俊,还是引车卖浆者流,Internet都向你开放,BBS都向你放”的欢呼,难免有点天真。即使在计算机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新技术使用上的差距:“在为数四分之一的最富有家庭中,62%的人家拥有电脑。但在四分之一最贫困的家庭里,仅6.8%的人家拥有电脑”,美国不同种族群体之间在拥有家用电脑上的差异也十分突出(6)。美国学者已经清醒地看到,计算机“创造了一个新的、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者和未受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素以人人平等著称的美国,在经济上的不公正已经超过了阶级界限较分明的欧洲社会”(7)。电脑网络的发展把人群迅速分化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穷困者,两种人在获取和支配信息方面的能力完全不相等,其结果是为数不多的前者将会与后者迅速拉开距离。在信息决定一切的后工业社会,社会分层将完全取决于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信息差距和两极分化,使网络民主事实上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而且信息差距所造成的个体知识沟的扩大,将导致社会紧张因素的增加。(8)

放眼互联网这一“全球化神经系统”,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信息差距同样十分惊人。互联网上40%的网民在美国,87%的信息是英语,美国人在网上的声音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得多(9),于是网络的民主更像是美国人的民主。尽管在开放的互联网上,有可能实现多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全面繁荣,但事实上,目前业已形成的严重信息落差,也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文化殖民现象,使网络最终沦为美国意识形态施展霸权的领地,“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仍然只是一个理想。

也许传统媒介在网络新纪元的角色转型,是我们在思考未来网络民主时最需关注的问题。那种认为由于网络社会个体可以平等地参与传播,于是大众传媒技术特权崩溃、权威沦丧的观点,近乎痴人说梦。近几年美国几大传统媒介的动态举措就很能说明问题。凭借资金、技术、专业人员、信息内容等方面的实力,传统媒介以绝对的优势抢滩触“网”;1996年美国“电讯法”的出台引发了新旧媒介与电信业之间连横合并热潮,使得以宽带技术为基础“三网合并”(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大汇流”预言将成定势。西方学者理查.莫尔在《民主与网络空间》一文中提醒人们:未来宽带、综合、全球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所有大众媒介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因此目前美国四大广播电视公司——时代华纳、迪斯科、通用电器、西屋电器业已形成的全球性信息垄断体系将在未来的网络空间得以延伸(10)。如此一来,传统媒介在网络这片全新的、更为肥沃的土壤里,其特权和权威非单没有崩溃、沦丧,而且依仗其全球化、商业化操作,“世界财富组织”严厉的版权保护之下,完全可能成为未来网络空间这一“全球化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在这种情形之下,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一般个体用户作为信息源的力量与上网媒介作为信息源的力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网络用户之间的平等只是逻辑推理上的平等,上网媒介在内容、服务上的绝对优势,加上个体用户选择权威媒介信息的心理,使得个人的选择权实际上只成了操作权,“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一样”。表面上看,从传统媒介向受众“推”信息到用户从网上“拉”信息,确实提高了个体的自由度,“但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你选择的信息来自他那里,不论根据需要或兴趣选择哪条作为你的个人头条,都渗透着上网媒介的意识形态。”(11)因此,自由市场理论和全球化民主的神话可能又成泡影。

二、虚拟空间与现实的解构

20世纪初面对工业社会和大众媒介的弊端,美国思想家李普曼产生了对公民民主的忧虑。其主要思想有两点:一是对“媒介环境”这一“间接现实”真实性的质疑;二是对媒介环境下大众理性的质疑,于此提出了他对公众民主的不信任感。李普曼对媒介环境及公众民主的思考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下的大众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甚至是产生集权主义的温床(12)。那么在后工业时代,“网络环境”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图景?

与李普曼眼中大众媒介的“环境”不同,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兼容的体系,它既保存着建立在专业理念基础之上的新闻传播模式,也包容了绝大部分完全由个体参与、互动的“虚拟空间”,后者无疑是网络最富特征之所在,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虚拟的交流正是网络空间平等与自由的基础所在,网上言论自由和多元文化并存所呈现的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大都得益于此。但恰恰在这个纯粹的“虚拟环境”中,现实有时不仅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东西,而且是一个可以被彻底解构的东西。由于一切与现实社会身份、地位有关的个体表征都可以被掩盖起来(这也是电子空间最刺激的一点),于是自我和他人、男人和女人、事实和虚构、真相与谎言的界限被消弥殆尽。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曾尖锐地指出,在网络空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核心的自我,在每个人的头脑之外,也从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现实”(13)。更重要的是,当信源不明时,信息的真实性也被消解。“事实上,发送者是什么人,这本身就是任何信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确定对该信息相信到什么程度”(14)。因此网络的虚拟环境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颠覆。

“相信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可靠的信息,也即接触到真理的表现形式——信息”。这一信念是支撑民主的“大梁”(15)。即使在高度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可扩的信息”仍应源于对真实的忠实和对现实的肯定。但是在虚拟空间,当事实与虚幻的界限被彻底消弥之后,最终遭怀疑和贬值的不仅是真实本身,而是公众对真实的信任,这种信仰危机无疑会极大地动摇民主的“大梁”。

其实,在高科技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视觉化信息的信任。当玛丽莲·梦露与林肯总统拥抱在一起,当阿甘的手与肯尼迪总统相握时,人们在惊叹数字化技术的鬼斧神工之余,也不仅对真实性本身产生了疑虑。在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经过处理的数字化图像有可能进一步瓦解真实。1998年5月,印尼发生严重排华暴行后,当地一些华人向有关机构和人士的电邮地址反复发送了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华人妇女的照片,并号召所有收件人接力传送。这些照片对世界范围内千百万网上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但后来有印尼读者指出这些照片实际上反映的是印尼军人在东帝汶的暴行。由于在印尼也确实出现了类似事件,所以这一“张冠李戴”虽然有悖真实,但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过这一时间已足以提醒我们:对于虚拟的视觉信息,人们是否应该彻底打破现实生活中“眼见为实”的基本惯例。不难设想,在未来的网络空间,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音频、视频信息定会大型起到,幻影将成为网上一族栖息的家园。到那时,我们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所有视觉表象的贬值,而且是它们所反映的现实的贬值,如果任其发展,这种危机“将会对西方民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16)

[page_break]

李普曼对民主的危机感,还源于工业社会下大众的非理性及由此带来的传播的可操纵性。网络时代的公众会不会比工业时代的大众更富有理性,这是一个悬而未知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你需要一杯水,可你面对的是海洋”的网络空间,在你的目光会因为太多的信息而变得迷离,你的思想会因为太多的声音而变得困惑。看看眼下,因特网上已经存在着420多万个可进入的站点,仅与美国网络公司Yahoo的链接站点就有75万个(17)。未来站点数量的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信息大海的局面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形之下,事实、真相和真实的呼声都可能被淹没,而且一切又都显得真假难辨。有西方学者已经断言:网络空间不足以形成理性的交流(18)。是“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却失去了理想,把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拱手让给技术专家甚至电脑本身”(19),思想操纵也就顺理成章。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有着重要的“雷达”功能和“协调”作用,社会准则和有关事物如何运作的事实也由此而来;而网络空间的“航标”究竟在哪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外,虚无主义的网络文化也可能给民主理念带来威胁。虚拟空间对现实的解构,其实也就抹杀了真实世界对伦理、道德等一切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界定。事实上,目前的网络空间不仅成了人们娱乐、消遣、发泄、寻求精神慰籍等逃避现实活动的家园,而且“当真实世界用各种检查制度和权衡措施把住邪恶之门时,人性中的所有恶魔,却在极短时间内跳到赛伯空间里重新开张营业”(20)。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探讨”赛伯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他个人在BBS的漫游经历。在他的笔下,美国的网络言论空间一片乌烟瘴气,污秽不堪,充斥着裸的色情、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以及极端的无聊和荒诞布景。由此,这位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忧虑:“赛伯空间的创建者的初衷是建立一个精神理想国,或者说建立一个人们以诚相待的试验性世界。可是他们发现,自己眼前呈现的反而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抽象空间。”(21)这种道德虚无主义的网络文化崇尚的是绝对的自由,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和否定,这种文化的滋长无疑会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美国政治学家本.瓦顿伯格认为,民主的“首先是价值问题上的”(22),如果网络的虚拟空间是一个没有善恶之辨的人类精神的沉沦之地,因为“如果公民不能创造、维持一种有利的空话,因为“如果公民不能创造、维持一种有利的政治文化,更准确地说,创造一种普遍支持这些理想和实践的文化,民主就不可能维持”(23)。

三、网上政治与直接民主

网络发展、改善了民主参与的技术手段。当电脑被广泛应用于联线政治后,它必然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手段,增进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首先,“政府上网”极大地保证了公民对政策的知情权和对政府的监督,加强了政府本身的服务意识,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199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巴拉分校副教授B·比姆贝尔博士曾主持了一项题为“网上政府与政治”的研究,分析因特网对美国政治生活和公民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因特网确实加快了公民、组织、游说者和其他专此人员了解政治和参政的速度,加快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并帮助公民更方便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等。(24)

其次,网络技术可以产生新型的网上议会与网上选举,可以极大地扩大公民的参政面,大大增进了公民参与社会的热情。在美国这个率先跨入网络时代的国家,人们已经看到这方面的可喜变化:几年前,俄亥俄州的哥伦比亚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市政厅”,它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系统,使居民可以经由电子设备真正参与地方计划委员会的政治会议。他们在家中按一下按钮,就马上能对地方分区、建设高速公路等提案进行投票表决,还可以参与讨论,发表广播演说。目前,日趋完善的网络技术能够更加完美地实现这一过程,并把范围无限扩大。在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计划中,一个更为健全的“电子公所”将是未来“电子化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25)。

在西方,代议制被认为是“间接民主”,是民主的“半成品”;而完全由公民自治的民主机制被称为“直接民主”。美国宪法奠基人之一麦迪逊(J·Madison)曾对“直接民主”和“共和政体”作了区别,认为前者是一种公民集会和亲自管理政府的制度,后者是大多数人通过“代议制”表达自己意志的制度(26)。在大部分西方历史上,“直接民主”自然地被限定在小村镇的集会中,而网络空间为打破“直接民主”规模、空间的限制提供了技术可能。麦克卢汉就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速度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27)于是,以前只能在小国寡民状态下实施的直接民主,未来可以在广袤的网络空间全面展开。

但是即使从目前看,网上政治仍有不少值得怀疑之处。首先很难确定单靠技术能否真正解决公民参与政治兴趣低落问题。《电视民主》一书的作者奥特顿曾观察了纽约1976一1977年就各种电视提案进行的系列投票情况,结果发现,最初有10%的选民参与投票,但在新奇感消失后,这种参与降到了1%(28),网上选举、网上民意测验也有可能遭受同样的命运。即便技术能解决公民投票率低下的问题,我们仍需要对麦迪逊曾警告的“直接民主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力”引起足够的警惕。麦迪逊认为直接民主制度所产生的“党争”使一些公民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永久的和集体的利益”,从而产生“多数人的暴力”(29)。由于网络空间发达的通讯手段很容易产生所谓的“电子政党”(或称“电子院外集团”)(30),网上的直接民主机制是否适用,就很成问题。

网络政治活动还极易导致政客对选民的操纵。200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之间所发动的一场网络战,揭开了信息技术时代政治竞选的面纱。利用人工智能和一系列新软件,候选人的技术幕僚们不仅能在网上获知登记选民详尽的个人资料,而且能预测出最有钱的赞助者、最易说服的选民和最有希望投票者,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政治公关宣传和一对一的游说(其中包括发电子邮件和网上交流)。共和党候选人福布斯的竞选负责人科尔认为,这种网络政治活动改变了竞选的整个特性,他形象地称之为从使用“霰弹”时代到了使用“子弹”时代(31)。由此所导致的政客对选民的刻意迎合和有效操纵也就不言而喻,而且表面上看纵的选民反而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因而这种网络政治活动更具欺骗性,其对民主制度的危害也更大。

四、技术控制与集权主义

“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32)其实,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成为政治、经济权力的争夺中心,不仅原有的社会强权会插手其中,新的社会势力也可能破土而出。网络时代民主社会所面临的政治危机,是以操纵信息为基础的权力游戏和计谋,它可能衍生出形形、变相而隐秘的政治控制手段。

“依靠传播技术获得的自由和以同等的技术予以的控制,是一种身影关系”(33)。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网络管理条例,对组织或个人入网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信息的流通实施技术上的监管。一些国家还对网上言论实行较为严厉的管制。尤其对各种电子论坛,可以通过多种公开或隐蔽的技术手段,以限制言论。本人了解的手法就有以下几种:注册登记制、敏感词过滤、预审制、警告、删贴、封ID、查IP地址、改为只读文本等。有了这些技术手段的保障,网上的言论自由度仍掌握在政府和具体管理人员(如站长、版主等)的手中。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超级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足以实现记录人们所有行为的可能性。人们的每一笔电子消费,每一封电子邮件,每一次信息查询甚至私人电话,都能被电脑忠实记录,这使得权威当局监视和控制社会的能力空前强化。言论控制和集权主义并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消失。

再精密的机器,其操作者也永远是人,而且机器越精密,操作难度越大,权力也就越集中,操纵手法也就越隐秘。在网络时代,一种由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产生的更为隐蔽的权力集中现象已悄然降临。托夫勒曾指出,计算机时代的信息、数据库、统计模式都控制在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手中,政府上层所作的几乎每一个决定都来自“计算机专家操纵过的‘真实’”,而且其操纵手段比起保密、泄密这类传统的信息手法来,显得“更加微妙而隐蔽”。因此,托夫勒担心:所谓的“人工智能”加“专家制度”,很可能是一个“对民主具有重要影响的深刻过程”(34)。

在信息超载现象日益严重和技术日益复杂的网络时代,政府部门将出现这样一个新兴的权力阶层既手握行政权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这双重优势,可以发挥巨大的政治能量。荷兰学者E·舒尔曼就说过:“利用计算机的给予和结果,计算机专家们(例如,如果他们卷入政治决策之中的话)就可以为政治家们制定法律,因为后者并不控制所需的信息。民主制在这样一种计算机统治中就变成了一种怪物。”(35)当未来电脑网络更加普及时,通过网络的国情普查、民意调查和投票选举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于是,决定国计民生的政治决策权也就轻易地旁落技术专家之手。一旦如此,任何一个信息、数据、统计模式、操作程序的改动,或对信息、数据的把关,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政治后果。技术专家在政治上的“专权”,有可能是未来民主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此外在网络社会,高层官员和公众之间往往隔着一大堆抽象的信息和数据。信息太多意味着解释信息变得比简单地搜集信息更重要,而高层官员的信息解释仅为他们的政治操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些不利于现有制度的重要事实,可能被掩埋在层层推理所得出的抽象数据和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之下。于是,在这个事实和真相本来就远离公众视野的网络时代,集权主义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方向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人类使用技术的手段能不能与发明技术的手段一样的高明和理性。在《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一书中,荷兰哲学家E·舒尔曼为未来之路指出了一个方向:“人们必须用超越主观的规范性原则来约束自己……这些规范将不允许技术发展僵化为一种计算机统治,而是将为一个使用计算机的社会提供可能性,使得个人可以享受对于一种健康的民主制来说极为重要的自由和责任。”(37)

注释:

(1)郭镇之“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三”《媒介技术与传播政策》,《现代传播》1999,第6期。

(2)《未来学家托夫了勒谈未来》,《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9,第12期。

(3)闵大洪《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新闻媒体网站电子论坛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3期

(4)参见闵大洪《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新闻媒体网站电子论坛合刍议》和DouglasKellner“Inellectuals,theNewPublicSpheres,andTechno-Politics”,ScienceNumber41-42Winterl997。

(5)李河《得乐园失乐园》P5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8)参见W·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82,华夏出版社,2000。

(7)、(18)、(26)小施莱辛格《民主有未来吗?》,《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5期。

(9)、(19)、(25)李永刚《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第4期。

(10)RichardK.Moor“DEMOCRAYANDCYBERSPACE”.

(11)、(33)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12)参见张汝伦《思想与批判》,P546,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13)、(15)、(16)、(20)、(21)、(32)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P45、P167、P167、P71、P7l、P152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4)、(30)、(34)A·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P304、P401、P313新华出版社,1996。

(17)《如何对付“信息爆炸”和“信息垃圾”》,“天极网”。

(22)BenJ.Wattenberg“ValuesMatterMost”,P393,WashingtonD.C.:RegencyPublishing,1996.

(23)罗伯特·达尔《论民主》,P58,商务出版社,1999。

(24)参见《信息高速公路与两个文明建设:政策的思考》P41,4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7)M·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P235,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8)《民主和科技》,《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2期。

民主管理论文篇(4)

1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由党的群众路线所决定的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有权参加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等等都是依靠职工群众来制定、执行和实现的,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依靠职工群众来不断补充和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职工群众的积极努力和艰苦奋斗,宏伟的理想,正确的计划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树立全心全意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让职工群众知政、参政、议政,接受职工群众的批评、监督,鼓励职工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才能使广大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吸引力和

凝聚力。

2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是由职工主人翁地位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工人阶级掌握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企业的权利。他们作为企业的主人有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发表意见,有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评价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尊重职工的民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尊重职工的民利,坚持民主管理,才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厂如家。

3加强民主管理是由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的

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的指导下民主,这是我党的一条基本原则。政治工作要遵循这个原则,经济工作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既不能厂长(经理)一个人独断专行,听不进群众的正确意见,自作主张,搞“一言堂”;也不能群众怎么说就怎么做,搞“群言堂”。这两种倾向均要克服。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厂长(经理),要在集中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智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分析研究,最后做出决策,只有这样,决策才有基础、才正确。

那么,在企业中,如何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应当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解决经营者的思想认识问题。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好坏。做为一个厂长(经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善于团结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企业改革需要的是群体功能,集体拼搏,只有依靠职工群众的参与,才能避免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致出现大的失误。目前,有的经营者认为既然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就得个人说了算,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把生产者当作雇佣者,从而使二者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这与党提出来的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企业的性质是相悖的,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解决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同志的思想认识问题。《企业法》对于党政工的地位、作用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规定。企业工会、职代会不仅代表本企业的小集体,而且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同党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工会、职代会的同志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把本企业职工的利益放在党、国家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上来考虑。有的企业的工会、职代会对厂长(经理)有抵触情绪,厂长(经理)的一些决策方案迟迟不能通过,这主要就是源于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三是解决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当前绝大多数职工能够发挥主人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职工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对企业的发展兴衰漠不关心,缺乏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和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解决这方面的思想认识,一要加强教育,二要严格要求。经营者应当把解决职工思想认识这件事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培养教育上舍得花钱、下功夫,要把智力投资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在对职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进行企业主人翁精神的教育;进行智能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的教育,培养职工强烈的自我要求意识,使职工成为规章制度的模范遵守者和管理者,真正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

(2)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一个企业民主管理程度如何,关键是看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职工代表大会这一民主管理形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了,广大职工参加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不够好,主要是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职代会成了“举手会”,没有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因此,要搞好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须彻底克服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民利,支持职代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代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加强管理和合理分配中的作用,切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改革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在民主选举职工代表时,除政治素质外,还要侧重代表的文化技术素质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把好选举关。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要加强培训,改变过去单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民主管理知识的方式,还要发展到充实现代科学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知识,加强对职工代表的管理,特别是在民主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部门和优秀职工代表,应及时表扬、奖励。

其次,要改革职代会的开会法,提高职代会质量。职代会应该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议题的重点,同时兼顾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对厂长(经理)的报告和主要决策方案,应当提前下发,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在会议期间要给代表充分的发言和讨论时间,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再次,改革职工提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提案的作用。可以就会议专题,征集生产经营管理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也可以围绕生产经营、产品创优、技术改造、职工福利等方面选出课题下发让职工解答,使提案征集活动变成合理化建议活动。同时要完善提案处理的民主程序。对职工提案要立案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项项有落实,并做到定期检查与考核。

另外,要改革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落实好监督权。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任免挂起钩来,改变过去那种对于好的不予提出晋级、提升,对于差的也不提出调离、处分的被动局面。

(3)提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民主管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具体到企业,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深化民主管理,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本文从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着手,探讨如何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论文关键词:民主管理 人力资源 开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具体到企业,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深化民主管理,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要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现状与误区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黄金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破浪前进、卓立潮头的关键。如何盘活人力资源?很多企业已放弃了单纯的靠扩大外延的投入来追求效益、利润最大化的作法,而是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制度,吸引职工民主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但是,现实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是笃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单纯靠金钱刺激员工的劳动热情,结果造就了一支惟利是图、胸无大志、极端自私的队伍,企业也终将因不可控成本的真正失控而被市场竞争击溃;或是忽视员工的经济属性,一味天真地认为依靠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口号就可以建立一支坚固的“斯巴达克方阵”,卓立市场竞争潮头;或是认为企业的民主管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是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精英划大船,市场说了算,把职代会当作“消防队”;或是持“无权论”,以企业改制重组为借口,辩称职工没有产权,不是企业的主人,而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应“要少一点主人翁意识,多一些打工意识”;或是把民主管理当作工会的事,可有可无。凡此种种,职工缺乏凝聚力,企业缺乏向心力,发展前景可想而知。 二、民主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结构中,劳动者要素是最活跃、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事实上,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内容的人类科学知识的迅猛增加,使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企业职工,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在由“以人为成本”向“以人为本”的历史转变进程中,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要想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让职工享有参与管理的地位,享有当家作主后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最大范围的人力资本收益,就必须坚持和创新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以职代会制度为主要形式,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管理。它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创造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管理之全方位。 民主管理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内它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对外它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人就是财富,求财必先求人。职工的积极性不会自发地产生,最重要的手段,不能只是靠工资,而是靠职工的自我满意度和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越是在采用先进技术、知识含量高,市场灵活多变的情况下,表现就越突出。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总结海尔成长经验时说,海尔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

民主管理论文篇(6)

论文摘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具体到企业,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深化民主管理,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本文从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着手,探讨如何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论文关键词:民主管理 人力资源 开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具体到企业,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深化民主管理,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要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现状与误区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黄金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破浪前进、卓立潮头的关键。如何盘活人力资源?很多企业已放弃了单纯的靠扩大外延的投入来追求效益、利润最大化的作法,而是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制度,吸引职工民主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但是,现实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是笃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单纯靠金钱刺激员工的劳动热情,结果造就了一支惟利是图、胸无大志、极端自私的队伍,企业也终将因不可控成本的真正失控而被市场竞争击溃;或是忽视员工的经济属性,一味天真地认为依靠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口号就可以建立一支坚固的“斯巴达克方阵”,卓立市场竞争潮头;或是认为企业的民主管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是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精英划大船,市场说了算,把职代会当作“消防队”;或是持“无权论”,以企业改制重组为借口,辩称职工没有产权,不是企业的主人,而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应“要少一点主人翁意识,多一些打工意识”;或是把民主管理当作工会的事,可有可无。凡此种种,职工缺乏凝聚力,企业缺乏向心力,发展前景可想而知。 二、民主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结构中,劳动者要素是最活跃、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事实上,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内容的人类科学知识的迅猛增加,使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企业职工,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在由“以人为成本”向“以人为本”的历史转变进程中,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要想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让职工享有参与管理的地位,享有当家作主后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最大范围的人力资本收益,就必须坚持和创新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以职代会制度为主要形式,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管理。它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创造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管理之全方位。 民主管理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内它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对外它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人就是财富,求财必先求人。职工的积极性不会自发地产生,最重要的手段,不能只是靠工资,而是靠职工的自我满意度和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越是在采用先进技术、知识含量高,市场灵活多变的情况下,表现就越突出。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总结海尔成长经验时说,海尔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

民主管理论文篇(7)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治意义

《人民日报》曾刊载消息称,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建立“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相结合的村民说事制度,丰富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内容。这种问事于民、集思广益的做法值得称道。①那么什么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呢?

笔者认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应该是指村民自治组织将法律规定或者经法定程序议定的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及时予以公布,并接受村民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而人口和计划生育事关千家万户,无论是从法律规定来看,还是从现实工作来看,无疑都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梦想。通过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进行民主管理,实现村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打破暗箱,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奖励、惩罚等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百利而无一害。这项民主工程,使得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关系和谐。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实现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必将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能够从整体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层民主,防止“一言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及内容

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四部分,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上述规定可以视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宪法渊源。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其中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下列事项,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第二款中的第二项就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这是目前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直接规定方面最高层次的法律依据。三是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有些人认为这些文件属于“法规性文件”,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规,只能归入“政策”一类。四是散见于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政策中的相关规定。

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目前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以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及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的。以山东省为例,有两部地方性法规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个是《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2001年1月1日起生效),另一个是《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2006年6月1日起生效)。前者在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中规定应当公布下列事项:生育计划生育落实情况和学龄儿童的入学情况。后者在第八条第一款第三项中规定下列社会发展事项应当公开: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名单、批准胎次、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等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公开的内容。

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涉及的具体内容,山东省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作出明确规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村新婚及领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夫妇名单;

(二)申请《生育证》的夫妇名单及其法定再生育条件;

(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人员名单;

(四)申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员名单;

(五)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夫妇名单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情况;

(六)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人员名单及情况;

(七)终生只要一个女孩奖励、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救助、独生子女父母伤残死亡救助、节育手术并发症补助等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救助人员名单和情况;

(八)违法生育夫妇及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党员干部违法生育及处理情况;

(九)计划生育合同履行和违约金收支情况;

(十)本村计生工作人员的报酬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经1/10以上村民或者1/5以上村民代表联名要求公开的事项,以及村计生工作人员任免、公开内容的补充等事项。

除以上公开内容外,村民委员会还应当及时、全面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②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遇到的新问题

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得成效卓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与薄弱之处,有些地方甚至走样变形导致出现了一些“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实质要件上的问题:

1、内容不全。公开内容片面不全,有的甚至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等同于社会抚养费征收公开,即仅公开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有关情况。即便是在社会抚养费征收公开中,也存在只公开以往年度征收情况而不公开近一两年度的现象,避重就轻,使群众看得一头雾水。

2、偏注结果。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项目不公开或者少公开具体决策过程,仅公开事后结果。使得村民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事项的立项、资金支出等事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也影响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

3、弄虚作假。计划生育合同违约金收取之后,挪作他用,巧立名目,挥霍浪费,建立帐外帐、帐中帐,比如公款旅游变成学习考察,请客吃喝改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困难户救助,公款私用化为其他支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打马虎眼,放烟幕弹,变戏法般地将非法行为合法化。

4、追求政绩。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之一,采取行政命令一刀切的方式,使得村务公开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缺少村民的真正理解和参与。还有的甚至只在上级检查的时候临时才用红纸将一些敏感内容公之于众,检查过后,就将红纸撕掉。

(二)形式要件上的问题:

1、载体单一。目前公开形式大部分仅限于以设立公开栏的方式出现,简陋粗糙,缺乏村民会议和明白纸的形式,公开阵地建设较差。有的对公开栏任意改变用途,甚至变成了广告栏。

2、公而不开。有的公开栏虽然制作精良,但却只放在村委会院内的某个角落里,公而不开,变成了花架子,个别村的公开栏甚至在村委会的会议室内睡大觉,“秘密”公开。3、简而不明。有的公开程序过于简单,敷衍了事,形同摆设,村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情况知之甚少,或者压根无从知晓。

4、缺乏维护。许多公开栏缺乏日常维护,风吹日晒雨淋,年久失修,甚至出现人为损坏现象,难以真正有效发挥作用。

(三)程序要件上的问题:

1、霸道公开。公开程序不透明规范,带有浓重的家长制色彩,公不公开,全凭己意,公开什么,何时公开,没有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公开的随意性往往让村民先是失望,后是绝望。

2、一曝十寒。公开制度不够持久,公开时间间隔不一,有的太长,导致有些问题时过境迁,化为糊涂帐,而另有一些事情则因成为既定事实而无法更改,或者更改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不划算,正所谓“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3、急功近利。平时不开展经常性工作,一遇检查就临时抱佛脚,大干一气,补材料、整档案,甚至造假,正所谓“临上轿扎耳眼”。而检查过后,又风平浪静恢复常态。

4、缺乏反馈。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村民意见,既不主动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又不及时对村民提出的疑问作出合理解释,或者乱解释一气而不让村民“插言”、“多嘴”,认为只要公开就一了百了,为公开而公开,舍本逐末。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新问题的成因分析

纵观上述种种问题,结合有关理论与现实情况,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基本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认识偏差。一是一些村干部不敢公开,因心中有鬼而担心家丑外扬,引起群众上访,招来上级批评。二是一些村干部不愿公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公开是作茧自缚,自讨苦吃,缺乏主动性。三是一些村干部不会公开,囿于自身素质等原因,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犹如老虎啃天,无从下口。四是一些群众片面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生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已无关,只是雨过地皮湿的表面文章,无济于事。五是一些群众淳朴本分,缺乏民主诉求,小农意识强烈,不愿出头。

(二)指导不足。一是上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指导不深入、不到位,对于公开后如何进一步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如何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经常公开、全面公开、真正公开,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二是一些地方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要求无督促,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有督促检查但力度不够,不动真格,最终变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架空制度。

(三)监督缺位。一是多数村的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事理财小组等监督机构都没有独立负责人,其活动往往由村两委指挥,民主监督也就蜕化为干部的同体监督。二是有监督机构及人员缺执行制度,造成监督无据,在保证制度的落实方面也没有刚性措施,造成监督疲软。三是村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懂,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的意见,因而不会监督;或者有的村民提过意见但没有接到及时答复,挫伤了积极性;更有的胆小怕事不敢监督。时间一久,监督工作犹如一盘散沙,大水一过不见踪影。

(四)运作失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随意性,主要源于制度的不完善、管理的不规范,在实践中,不少的村存在配套措施不完善、制定条款太简单、执行程序太含糊等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某些村干部可以钻制度的“空档”、村民无法依规进行监督的状况,造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漏洞,势必会削弱合力,影响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矛盾重重,困难不断,速度变慢,成效减半。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就如何完善此制度,因为思虑已久,且不敢忘却,故斗胆提出,以祈斧正。

(一)深化宣教。一是对乡村干部进行大力宣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会议等形式对村两委成员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切实解决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会公开的问题。二是对村民进行民主思想启蒙。深入持久地宣传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政议政权和监督权,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着力改变村民不敢监督、不会监督、无意监督的现状。

(二)精心指导。一是要健全机构。乡镇一级要做到有人管事,照章理事,出钱办事,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帮促。二是要加强检查。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布置有检查,及时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三是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解决实际问题,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步入快车道,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政治许诺。四是加强衔接配套。各乡镇(街办)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主动公开,抓好与村务公开的衔接配套,并做到公开目标一致,公开内容统一。

(三)加强监督。西方有一句法谚:任何人不能当自己的法官。同样,村委会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要在自我监督的基础上,建立起严密的异体监督机制。一是要加强草根监督。畅通渠道,大开言路,让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得到重视,择其正确者而采纳。二是要加强监督。可试行有奖举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回访,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并将最终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开。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兑现奖惩。四是建立专门监督机构。比如由村民代表选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监督小组,具体负责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日常监督,发挥经常性工作。五是监督关口前移。重预防,轻惩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强事前监督,保证事中监督,严格事后监督,既促进了事业,也保护挽救了干部。

(四)完善制度。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制度管人,最能克服种种弊端。一是落实责任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应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承担领导责任,村计生专职主任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认真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具体工作。二是推行财务检查制度。对村级财务(特别是计划生育违约金收取、困难户救助资金)的预决算编制、立项经营、收支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避免中饱私囊、私收乱用的现象。三是完善信息反馈制度。对村民的质询、疑问、咨询、举报、意见、建议等,要及时、准确地予以答复、处理,直至村民满意。四是立卷归档制度。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分类保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采用现代存储设备,形成“风吹不走、雨淋不掉、随用随查、永不消逝的公开榜”。

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立法构想

鉴于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相关规定过于抽象,不便于操作,有许多人大代表提出制定一部全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务公开法》(法律)或者《村务公开条例》(行政法规),在其中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出明确详细规定。笔者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只需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加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详细具体条款即可。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将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中行之有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吸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升法律层次,树立权威;二是细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对于实践中易理解执行而又卓有成效的方法经验上升为法律,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三是明确法律责任。目前对于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多,且极其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仅在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中有规定),应该对于违法形式、承担责任、追究机关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既能防患于未然,起到教育震慑作用,又能在事后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因法律真空、缺档而导致投机钻营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民主管理论文篇(8)

(二)创新科技手段,着力提升“三资”管理水平。为解决近年来因机构改革经管力量严重弱化的问题,舒城县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化”管理手段,提升“三资”管理质量和水平。县财政先后投入达300多万元,培训“三资”业务人员600多人次,购置并安装了“谐农”三资管理系统软件,为县乡“三资”管理部门配置电脑3O台、打印机30台,并与市“三资”管理中心进行数据联网,成功实现市、县、乡三级联网运行。将所有村的财务、资产、资源数据输入微机,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随时调整“三资”台账数据,做到账物相符。实行“台账+附件”管理模式,即建立“三资”服务台账,全面反映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附资产处置情况附件和有关会议记录、评估、招投标、合同等。真正实现了全县“三资”管理网络化动态管理,市县乡三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及时查阅到村级财务的每一笔收支、资产资源和债权债务变动情况。同时,所有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建立触摸屏、电子显示屏,与中心电脑实现数据联网,每天更新内容,方便群众及时、详细查阅村级财务、资产、资源情况及村务。

(三)制定相关办法,完善“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操作性强,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舒城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包括《舒城县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舒城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舒城县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办法》《舒城县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和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舒城县乡镇农村“三资”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审计的规定》《责任追究制度》等,从集体资金收入到支出,从资产购建到资产评估,从资源清查到租赁等各个方面做了规定。从落实制度入手,注重“三资”清查资料的归卷整理,实行一村一卷,一卷“五有”,即有“三资”清查登记表、有清查公示表、有核销资产会议记录(复印件),有乡镇审核表,有“三资”清查报表,工作轨迹清晰完整。乡镇把“三资”管理制度和本镇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凡不按规定管理处置集体资产,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除依法予以赔偿外,还要按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这些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加强“三资”管理的责任感。在这些制度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的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建立了村级重大事项流程化管理机制。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后,“三资”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仍然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突出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利,2010年县纪委出台了《关于开展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管理。坚持用“流程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人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依次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所有程序都在村监督委的监督下依次进行。不经过“四议”决策的,不准招投标和实施项目;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决算;不走完规定流程的,不作为工作实绩进行考核,使村级重大事项管理迈上了规范化轨道。二是建立了公开招投标机制。实行会计委托后,资金管理的漏洞有效杜绝了,但在农村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办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权钱交易、权情交易等腐败现象,群众反映强烈。为此,舒城县在2009年底就尝试建立了《工程项目集中招投标和大额物资集中采购》两项制度。乡镇依托农经站建立招投标中心,凡工程资金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村民委员会委托乡镇进行招标,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确保整个招投标活动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2009年以来,全县22个乡镇“三资”中心共组织规模工程招投标1079宗,中标金额13908万元,比预算金额减少1000多万元。一改过去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说不清、道不明,群众对村干部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的状况,真正给了干部一个清白,还了群众一个明白。三是建立了村级财务例行审计制度。为巩固“三资”清理成果,确保“三资”服务工作正常开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农委、县审计局和县财政局六家联合出台《舒城县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审计的规定》,要求在服务工作中,加强农村审计常态化工作,实行外部监督。该规定明确要求各乡镇每年审计的村数不得少于本乡镇所辖行政村总数的1/4,保障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合理合规使用。

二、主要成效

通过i年来坚持不懈地狠抓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特别是2011年全县上下开展“三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年建设,使“三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摸清村级“三资”家底,锁定各村债权债务。通过登记、确权、建立台账,有效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有些原来被其他单位、个人占用的资产被重新登记入账,已经偿还的债务或已经不存在的债权也被注销,有力维护了集体和群众的合法利益。通过清理,共盘盈资产23184万元,其中:汤池镇盘盈资产1149万元,晓天镇盘盈资产2043万元;万佛湖镇各村共重新补登记房屋130问,价值669万元;资源登记面积增~52940亩,年收益增加70万元。清理前债务总额7950万元,清理后债务总额7733万元,减少217万元;张母桥镇对村集体房屋等闲置资产进行公开拍卖,偿还村级债务40万元,剔除历年往来账款8.6万元。千人桥镇各村清理债务烂账1.83万元。清理前债权总额4318万元,清理后债权总额3835万元,增加483万元。

(二)规范操作程序,节约了集体资金。通过建立“报账责任金、招投标、预决算”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了村级按时结账、报账、财务公开,使村财务更加透明,较好的控制了村级债务和困中国农业会计2014_7__ll一0_|||非生产性支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积累了村集体资金。城关、南港等乡镇不仅制定出台了招投标管理办法,还针对具体实际制定了村办公用品采购制度。南港镇沙埂村2010年4月份按照县乡两级制定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对旧村部进行公开拍卖,最终拍得20.O2万元,群众非常满意。棠树乡“三资”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成功受理了3起招投标案例,为村集体累计节约资金10万多元(洪院村26亩杉木林对外出售,发包标的价为18万元,经乡“三资”中心公开招标,最终以23.8万元中标,为集体增加收入5.8万元。桂花村杨冲支渠土方工程标底价l2万元,最终8万元中标,减少支出4万元)。城关镇七星村、南港镇落凤岗村等利用结余资金进行修路、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建设,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强化民主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民主化管理和监督,全县22个“三资”服务中心在财务清理过程中共纠正账外账、“白条”抵库、不合理票据等问题1511笔,涉及金额1336.5万元,纠正不规范合同136份。汤池镇金盆村通过财务清理追回违纪款项计2万余元,党纪处分村干部1名。春秋、张母桥、五显等乡镇在清理期问,缴入“三资”服务中心在信用银行设立的村集体资金专户620万元。使村级家底更加清楚,村干部之间也没有了昔日的猜忌,促进了团结,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广大干群对推行的农村集体“三资”服务工作赞不绝口,因财务问题的量大幅下降。

(四)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三资”管理,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强了约束,将村级“三资”家底全面公开,债权债务进一步明确,各项操作民主公开,真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定、群众管、群众办。通过实施多层次、全过程的财务监督,特别是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增强了村级财务收支透明度,有效杜绝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群众的猜疑,有力保障了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融洽了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几点体会

实行“三资”管理,规范了村集体“三资”运营,保护了农村“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预防了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了从“暗箱操作”向“阳光操作”、从“为民作为”向“由民作主”、从“制度民主”向“程序民主”的转变。舒城县自2009年实行村级集体“三资”委托以后,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收获,其中凝聚着广大干群的智慧和汗水。笔者对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组织领导是保证。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监察局、农委、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组,并确定由纪委牵头推动、县农委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牵头组织落实“三资”服务工作。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深入村、组、户亲自调研,县几个班子领导还带队进驻乡村几个月,真抓实干。没有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舒城县“三资”管理工作就没有今天的好局面。

(二)统一认识是前提。“三资”管理工作之初,少数村干部对此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在剥夺他们自身理财的权力;也有少数干群对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疑虑,担心是否只是走走形式,换汤不换药。针对以上情况,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动员会、推进会,从而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增强了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按照“先行试点、逐步规范、全面铺开”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农村“三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及具体内容,为“三资”管理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阳光操作是基础。取得群众信任、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是搞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直接反映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必须本着“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提”的原则,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舒城县制定了多项制度,采取了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村级财务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级财务监督组的审议、监督作用,规范财务公开。为此,在全县“三资”清查结束,各村“三资”清查数据全部录入“三资”管理系统后,县制定了《村级“三资”公开办法》,确定通过“三资”公开查询平台向群众实行“九公开”,即财务收支明细公开、内部往来明细公开、资产及资产经营收益明细公开、资源及资源经营收益明细公开、大额资产变动公开、财务报表公开、单项统计公开等。群众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只能通过公开栏观看“三资”管理情况,现在不管在哪里,只要有网就可以查看,而且可以前后左右对照着看,太方便了”。目前,全县100%的村“三资”数据上网进行了公开,真正做到了零距离、零时间监督。由于在农村“三资”管理上长期坚持阳光操作,实行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拉近了干部与群众问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四)人员素质是根本。“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做好一项工作,没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高素质队伍是行不通的。近年来,舒城县在“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成效,是与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分不开的。实行“三资’’管理以来,县乡两级分级负责,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农村财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培训。县里每年组织财会人员进行珠算、电算化操作技能比赛,还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测试。现在,以乡镇农经人员为主体,以村级报账员为基础的会计队伍素质越来越高。全县农经队伍81人,不仅年纪轻(平均年龄28岁),而且学历较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78%),能吃苦、能干事,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支骨干队伍。正是这支队伍的开拓进取和奋力拼搏,全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才取得长足进展,2011年,舒城县被省农委授予“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先进集体”;2012年,该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五)网络化管理是手段。实现村级“三资”网络化管理,既是时代的发展方向,更是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的客观要求。舒城县实施“三资”网络化管理后,以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账务处理,有效避免了手工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杜绝了各种不合理开支,方便了群众查阅村级财务,提高了透明度,强化了监管;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手工操作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难题,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了农村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民主管理论文篇(9)

“新公共行政”出现在一个标志着社会骚动、对政府持不信任且持敌视态度的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末。新公共行政记录了历史的呼声:要求进行行政改革以使公共行政更为“合法化”。它在学者与行政官员如何看待管理及评估公共政策的征途上投射了新的理念。它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不强调技术,而偏重于人本主义。

新公共行政重视社会公平、代表性、响应、参与及社会责任感。它支持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及公共服务)的发展、管理与评估以确保更高程度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被定义为“包括这样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处于不利条件的)少数民族政治权力和经济状况”(Frederickson,1974)。新公共行政的焦点是以改革为契机,重新分配政治权力。

新公共行政识别并澄清了公共行政学所要研究的方向,带来了包括公共行政的目的、领导艺术、经济有效性、管理和评估系统、人事管理、教育和培训、以及公共领域中的相互影响与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新公共行政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二战后的政府机构中并影响了政府职能履行的方式。

本文试图阐释新公共行政诞生的历史背景,它的理论框架以及受其影响公共行政在两次密鲁布诺克(Minnowbrook)会议(1968,1988)之间所产生的变化。

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新公共行政的诞生

20世纪40年代伊始,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强调决策制定、理性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和运筹学。公共管理者的职能是经济效率——即以最少的费用完成最多的工作。60年代前,不平等与不公正的问题在公共行政学理论中没有起到作用,或作用微乎其微。60年代民权运动的直接卷入导致了这一“管理主义”时期公共行政观点的演变。作为这一时期公共行化的结果,新公共行政出现于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

1967年,锡拉丘兹大学麦克思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MaxwellSchoolofCitizenshipandPublicAffairsatSyracuseUniversity)的瓦尔多教授认识到:由于这些骚动的年代,公共行政已经发生变化。他希望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对公共行政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与二战后60年代前的变化有何不同。瓦尔多感兴趣于比较两类人在价值观和看问题的角度方面的趋势和差异:一是60年代进入公共行政领域的人,二是那些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二战、朝鲜战争和实用政府的人。瓦尔多得到他的年青同事夫里德利克圣、马诺力(Marini)和莱牧布莱特(Lambright)的支持。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他们所组织的密鲁布诺克会议只邀请60年代进入公共行政领域的学者和官员(Frederickson,1989,p.94)。

瓦尔多让12位参会代表提交论文,以便讨论和分析当代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会议在锡拉丘兹大学的密鲁布诺克会议中心召开,时间是1968年9月3日至7日。参会代表辩论、批判和分析源于这些论文、会议和讨论所产生的不同主题。会议结束后的几年时间里这方面的著述增多,讨论持续不断地进行,开辟了公共行政新的角度和眼界。这些论文和书籍现在被统称为新公共行政。会议的成果后来被称为密鲁布诺克视野。会议抓住了青年学者理论探讨和研究角度的实质,这些学者察觉到美国民主的失败。

马诺力(Marini,1971)在《迈向新公共行政:密鲁布诺克视野》一书中编选了会议的论文总结、评论和注释,强调了会议出现的主题和观点。瓦尔多著述了《骚乱年代的公共行政》。夫里德利克圣写了许多文章论述密鲁布诺克会议的结果,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行政连接》。

新公共行政的观点源于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公众关于社会公平与人权的价值观。它认识到20世纪后半叶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积极地响应这些新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密鲁布诺克会议与新公共行政所认识到最为显著的价值观有社会公平、代表性、响应、参与和社会责任感(Frederickson,1974)。

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有多重定义。然而,它重点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理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按照夫里德利克圣的观点,社会公平意味着一系列组织机构设计和管理风格的优先权取向。社会公平赋予公共行政这样一门既有理论特色又是实践性很强(重视解决现实问题)的交叉学科以新的研究和教育方法(Frederickson,1980,6)。

新公共行政提出公共行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阵地。然而,公共行政的等级制权威结构需要作出调整以鼓励这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采纳一种组织的“联合”模式,公务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并且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

代表性

代表性是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密鲁布诺克参会者对此分歧较大,柯克哈特(Kirkhart)提出了一个组织重建的模型提倡“社会多元化”。柯克哈特关于组织的联合模式基于暂时的等级制、情景领导和项目小组的灵活权威。

密鲁布诺克参与者讨论了这样的代表性是否真正代表了公众,考虑到公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然而,欧轮·怀特(OrionWhite,一个密鲁布诺克的参会者)指出代表性官僚机构本身并不能确保公务员会自动受其代表的公民所约束,或者公众的需要会通过这种关系而绝对地被代表。怀特认识到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它价值观以增加积极参与。

响应性

作为新公共行政新出现的价值观念的结果,一种新的理念即“变化而不是成长”变得更为重要。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伴随着变化的发生,一些机构将会成长,而另一些机构将不再必要。变化被看做是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并成为评估政府业绩的一项标准。为了使政府响应公众,就必须理解公众需求什么。这被密鲁布诺克会议的追随者看作是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公众评论委员会、临时项目以及从顾客群体中广泛招募人员来实现这个目的。

参与

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它寻求增加在组织机构事务和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所有公共部门员工的参与,这种参与通过新公共行政的联合模型和冲突模型来实现。它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响应公众呼声和以顾客为中心。密鲁布诺克作者采用和强调“顾客”的术语以表示公民和行政官员在新公共行政中的重要性。瓦尔多注意到“顾客导向”是密鲁布诺克会议六个主题之一(Marini,1971,p.8,15&169)。通过能动的冲突关系,公务员与公民合作并发展为积极的联合体。

社会责任感

美国人生活的质量和稳定性取决于公务员的辛勤工作。因此,公务员不应当对公众的需求漠不关心或一无所知。对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比60年代以前要高。根据密鲁布诺克的观点,公共管理者应当有道德意识。公务员应当以公众利益为准绳,履行他们的誓言和民事责任。通过公共服务的道德和民事责任,应当体现出社会责任感。

密鲁布诺克作者亦讨论了行政自和法律责任的问题。公务员应当享有不服从不合宪法命令的权力,这极为重要。公务员应当成为公众的服务员,理解公众的需求并为实现这些需求而有道德地工作。

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公务员不再被看作如50年代那样仅仅是固定政策和决策的实施者。恰恰相反,他们应当是因为代表公众利益才有权力而又为公众提供有效率和公平的服务。道德与其它价值观如社会公平、代表性和响应性等成为新公共行政观念的基础。

1968年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之后至1988年之间公共行政的变化

新公共行政所提出的价值观念不仅给公共行政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也改变了公共行政。几乎所有的主要大学都开设公共行政教育项目,硕士点相继设立,并且成为那些欲在政府中谋职者的敲门砖。新的杂志创办了,分支领域的研究也变得繁荣。公共行政领域的重心也从机构的管理转移到政策科学。政策问题与政府机构的效率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公共政策的研究繁荣起来并在政府内获得了动力。

1974年,《公共行政评论》组织了“社会公平与公共行政专题论文集”,以期增加人们对社会公平的理解。这里,社会公平作为民主社会的基础、人类行为的基础以及作为分配的公共服务的法律和现实基础。撰稿者认为对这个主题的研究和分析是一项挑战。然而,社会公平的定义仍然不明确。社会公平(socialequity)与社会平等(socialequality)操作上无法区别开来。

新公共行政的倡导者所强调的“顾客”这个术语同样在公民与公共行政管理者中带来了混乱(Radin&Cooper,1989,p.167)。“顾客”的使用是用来指出迈向民主行政的步骤并降低封闭型官僚机构的控制作用。它指出公民是公共行政官员技术专长的直接消费者,而不是有权力和义务去构造公共行政职能的群体。“公民”这个概念更贴切地阐明了公众在民主政体中的关系。

公共行政显然在促进消极的代表性方面做了认真的努力。这是由功绩制的内涵和公共服务对象的变化所引起的。在整个70年代,公务人员的变化趋势是代表性政府机构。1978年,公务员改革法案制定了联邦从业人员必须反映国家多元化的就业政策。

为了执行新公共行政关于响应性的观点,公共服务专业人士将需要与非职业人员分担责任以确保顾客得到最负责任的服务。这就导致了从顾客群体中聘用新人员进入组织的需求,并改变了聘用的方式。英格拉姆与罗森布卢牧(Ingraham&Rosenbloom,1989)建议当政府机构雇用全日制公民参与专家组织和促使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制定时,应该有内部和外部的参与联合发生。纽约州环境保护局(TheNewYorkState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Construction)在80年代在全州范围内聘用了17位这样的专家以协助其项目能够得到直接的公民参与并决定公众利益。

分权被看作是加强公共服务与公民之间连接的手段。分权寻求公民参与行政事务、咨询团体、董事局,并鼓励公民更多地控制服务提供的过程。那时,郝伯特·考夫曼(HerbertKaufman)主张分权不仅是对更大程度代表性行政的响应,而且亦是对更大程度上责任感和控制的响应(Ingraham&Rosenbloom,1989,p.121)。按照密鲁布诺克及后来支持者的观点,分权免除了选举官员决策制定与资源分配的行政权力,而将这些权力交给公共行政官员(publicadministrator)以及公众。当然,选举官员反对分权,他们不愿意行政权力被分散出去。

对政府采取玩世不恭和不信任的态度在尼克松执政时期,尤其是水门丑闻(WatergateScandal)后达到了高潮。在这一“大兄弟”政府时期,增加公民参与的努力受到限制。尼克松总统认为,政府的秘密动作对于保护公民和他们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必需的。这与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总统在几年前所示范的公共服务的观点大相径庭,与新公共行政的价值观念也相去甚远。尼克松的总统竞选反对新公共行政的许多价值观念和目标。对公共服务消极的看法持续到卡特(Carter)和里根(Reagan)总统时期。公共服务被看作是一个问题,而不是解决办法。

政府没有成为新公共行政所寻求的响应性机构。在70年代末期,公众对限制和改革政府的观点失去兴趣。如此,人们除了想到精简政府机构以外,别无良策。

新公共行政的观念并没有如密鲁布诺克参会者所期冀的那样捕获住了公众或学术界的注意力。新公共行政并没有成为管理或新政府的具体的组织形式。然而,社会公平与响应性仍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观。

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1988年的新公共行政

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20年之后,另一群学者与研究人员聚集在密鲁布诺克会议中心重新审视60年代的观点。评论这20年的变化以及对公共行政当前和未来的影响。1987年春,在波斯顿(Boston)召开的美国行政学年会上,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的参加者讨论了组织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的设想。所有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的参会者都受到了邀请,并邀请了这20年间对公共行政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1988年密鲁布诺克会议有66人参加,其中30人在60年代(即公众利益时期)进入公共行政领域(本文作者霍哲教授受邀参加了会议),其余的参加者在80年代(即私人利益时期)进入公共行政领域。

1988年9月举行的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提供了比较60年代与80年论与研究视角异同的良好机会,并且讨论和决定了这些对比的观点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行为的。60年代与80年代群体的主要差异被认识到。80年代的女性人数明显增加。1968年只有1名女性参会,而1988年有14名女性参会。这一变化被认为是肯定行动的结果。不过,少数民族的代表人数在1988年下降了。参会者的年龄也有较大的差异。68年参会者的年龄在35岁左右,88年参会者的年龄大都在40多岁至50多岁。这表明不少人是在别的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公共行政领域。他们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尽相同。60年代群体主要是学政治学出身,而80年代群体的学业背景差异较大,包括政策科学、经济学、城市研究和法律。

1988年没有大的社会变化和争论,不象1968年那样。但1988年的确标志着里根行政以及长期的鞭挞官僚机构(BureaucraticBashing)的结束。自1968年之后,新公共行政产生的公共行政的乐观想法和见解逐渐消失。公众对公共行政的信心在下降、对私有化的兴趣在上升、税收下降、公共行政的通才没有具体化、公共行政的学员人数有所下降。

“就研究范围来说,80年代和90年代的问题或许没有60年代那样严重。但过去的乐观主义——即公共机构能够解决重要社会问题的信心——却很匮乏”(Holzer,1989,p221)。改革的动力“已经失去,有时归咎于理论与学术的模糊”(Holzer,1989,p221)。同一时期,过去十年的资本主义和私人利益的价值观受到质疑。对政府的讥讽与不信任、缺乏社会目的和方向感、公民与政府官员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均暴露出来。

这次密鲁布诺克会议与1968年的会议是不一样的。它没有1968年那种炽烈的革命性和冲突性,没有那么强烈的火药味。这也是源于会议的安排。1988年,24篇文章及对应的评论提交给会议,没有正式的论文宣读,会前论文就已经分发给参会者以便进行会期4天半的讨论和辩论(Mayer,1989,p.218)。第一天分小组讨论,对论文进行评论。第二天致力于集体讨论一些专题,如政府机构、民主、领导、道德和组织理论。第三天会议分成两组,一组代表60年代群体,另一组代表80年代群体。第四天选代表讨论他们的结论和观察。

1988年会议包括了许多同样的主题,主要有道德、社会公平、人际关系与民主的协调以及对整个领域的关心。其它题目不象1968年那样鲜明,如领导艺术、宪法性、合法性、技术、政策与经济观点。与1968年会议不同,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有意总结、比较并得出结论(Frederickson,1989,p.100)。

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所考虑的十一个主题代表了公共行政历史的一个片段。根据1988年《公共行政评论》(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作者的意见,与1968年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相比,公共行政似乎在平和地加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相关性以及目的。对民主价值观和社会公平的接受变得明朗。所提交的论文渗透了这些观点,即通过公务员有意识的努力和公共服务的良好形象改善公共服务。然而,在如何执行及公共服务在市场份额下降和全球化经济时代如何管理方面却没有什么努力。

密鲁布诺克会议的主题可分为两部分。前五个主题提供了历史地与密鲁布诺克会议对照的观点。后六个主题集中于当时(1988)和未来公共行政的见解(Guy,1989,p.219)

1.1968年所出现的不满足于现状的见解不再是临时性的。对社会公平的见解相似,并且接受这样的看法,即社会公平与现实接近。

2.强烈关注民主价值及其在公共行政的核心地位。

3.持续进行价值观与行为观的争论。

4.社会多元化并体现于就业构成的观点成为本次会议的基本价值取向。性别多元化清晰地成为1988年的主题。

5.本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的声音是乐观的,对比于60年代感觉无希望的处境,参会者感觉到了在90年代“有限的希望”(Holzer,1989,p221)。

6.对近期的看法和革新的预期更符合现实。

7.公共行政在处理其多学科根基的问题上遇到了障碍,并辨论了公共行政职业中民族中立的问题。

8.尽管接受了私有化的观点,资本主义(商业和企业)却受到藐视。

9.对公共人事系统限制的不耐烦情绪比较明显。

10.不愿意涉及技术及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错误而不是改善公共服务的一种工具。

11.尽管是公共行政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参会者不愿意进一步探讨政府该做什么。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仍然有其市场(Guy,1989,p.219-220)。

依据霍哲(1989)的观点,密鲁布诺克会议追求了两个主要观点:第一,公民呼吁参与社区,强调个人价值而不是个人所得。第二,公务员被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纽带。在会议的众多主题中讨论了社会的日趋复杂性。80年代的社会问题与60年代的社会问题不同。无家可归、贫困、爱滋病、酸雨、核废物、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无疑是一个健康社会的障碍(Cleary,1989,p.227&Holzer1989,p.223)。60年代之后的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新的问题。会议认为技术不是解决公共问题的重要手段。

霍哲(1989)认为,如果政府要成为加强社会的工具,那么公共行政就将需要重塑自身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并连接理论与实践。坡特(Porter,1989)指出,1988年的参会者对于考虑需要多少工作去获取资源、并实施创新和新项目方面显得更为成熟(p.233)。

与第一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积极地向社会问题挑战的态度相对照,本次会议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他们在认识上重新审视民主、道德、责任感、哲学和经济。参会者更为冷静(Bailey,1989,p224)。参会者一致认为70年代和80年代的事件增加了社会的复杂性。因而,政府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依据贝利(Bailey,1989p.224)的观点,如果密鲁布诺克会议抓住了一个主要问题,“那就可能是每一种解决办法都创造了新的问题”

会议参与者不再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然而,如1968年那样,他们认为公共行政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可能性。参会者支持这种观点,但整个会议的感觉是不完整(Bailey,1989,p224)。他们感到公共行政的“谜”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本次会议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众需要与可用资源的不平衡以及资源如何被用来解决社会问题。一些参与者呼吁公共行政官员尽最大努力去重视对话并取得一致意见(Cleary,1989,p.226)。第二个重点是行政官员通过在他们的工作中采用民主的过程去保护民主和推动民主的作用。

结束语

新公共行政对社会公平的寻求不仅在于确保社会项目被平等地分配给那些需要者,同样在于改革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社会公平是制定公共政策、发展项目、执行和评估这些项目的优先权。新公共行政为政府探寻新的目的。尽管寻找独立于其它代表性民主机构的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在过去30年中未能被实施,公共服务所发生的大多数变化构筑在新公共行政的准则之上。

因为几项主要的障碍,社会公平未能达到新公共行政拥护者所期冀的顶巅。首先,民主和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有冲突。一项由麦克柯录斯基(McClosky)和左勒(Zoller)于1984年所主持的研究发现资本主义价值(利益的最大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自由市场)与民主价值(自由、平等、社会责任感和普遍的福利)的矛盾继续存在。这些相反的价值取向互相限制。美国人渴望资本主义,但同样主张自由、平等和人权。民主价值的极端形式并不支持资本主义,反之亦然。这种两难的处境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美国政府如何在同一政府框架里同时管理或保留资本主义与民主的权利。

亚瑟·施勒新基(ArthurSchlesinger,1986)辨护了这样的假说,即在公共目的与私有利益之间国家参与有一个持续的转移。施勒新基所描述的美国在一个时期受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而另一个时期受民主价值观的影响。正是这种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持续不断的紧张关系向美国的民主提出了挑战。除非这些民主价值观变得根深蒂固并且比资本主义价值观更有市场,美国的行政机构将会继续奋斗以树立这些价值观念。

第二,“社会公平”从来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这也对它的成就构成了威胁。社会公平是指无论需要、种族、收入、政治倾向而给所有人分配同样的权力和服务吗?或是给每人提供同样的机会(Okun,1975,p.3)?在社会公平成为所有公共行政与民主行动的基础和度量标准前,社会公平必须被定义、理解、接受和重视以使社会公平的价值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效率。

第三,新公共行政模型的执行需要更广泛的制度变化。首先,结构变化要求决策分权和提供服务的分权以及将权力和权威从选举官员那里转移给行政管理者和公民。组织的联合模型允许更为灵活和自主的决策权以便帮助新公共行政达到社会平等的目的。然而,联合模型从来没有被广泛地接受成为公共行政的模式。这也可能是因为公共管理者不认为联合模型能成为他们获取私利的方式,无论是利用机构的缺陷和漏洞去谋取经济利益或是政治权力。即使是那些将公众利益放在心上的行政管理者也可能会无意地破坏对社会公平的追求——通过允许等级制结构以限制他们的决策。

与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的参与者意见合拍,公共管理者必须把眼光投向其它学科以发现与自身相关的主题。要构筑一门新的学科,它自身的定义和理论必须转化成实践者的实际应用。如果缺乏对该领域持续不断的兴趣和研究,新公共行政的观念将永远不会有机会物化为实践的方法论。多数社会公平的理论工作都是破坏性的,未能重新建筑为公共行政理论(Hart,1974,p.351)。社会公平的理论框架需要重建以使其成为公共行政工作和文化的核心框架。理论与政策分析方法论工具的有机耦合将有助于检阅利益的分配以促进公平和信息全面的决策。直到公共管理者像重视效率和经济那样来理解和重视社会公平,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新理论必须定义和预测政策备选方案的功效,新的组织结构以及那些在公共服务中培育公平的管理风格。

如果民主价值要被吸纳入公共行政的所有准则中,就要求对公共行政的宪法性和合法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民主价值如何能有说服力地进入政治文化(IngrahamandRosenbloom,1989,p.123)。出于这个原因,公共行政必须回到奠基的价值观念。

“如果行政的确是当代政府的核心,那么21世纪的民主理论必须拥抱行政”(Waldo,1952,p81)。“信念的失败将使得任何民主都在权力的腐败面前显得脆弱”(Hart,1989,p101)。由于一些原因,公共行政是取得这个结果的最佳手段。首先,那些选择在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作为职业的男女愿意为公共利益效劳,同时他们也有权力和自主决策权这样做。第二,行政在变化的党派政治中是一个常数,为公务员所提供的环境可能会孕育支持民主价值。

21世纪的到来可能会是公共角色和公共服务重新成为公众注意中心的良机。这是公共行政领域告知公众其行动价值的时机。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民主价值和美国人的价值观,不能将这些价值观很好地融入政府的工作,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就不会有代表性、响应性或平等。公共管理者需要重新敞开他们研究的大门以寻求能推动管理向前迈进的目的并激发他们的员工。公共行政的活动应该主要针对满足广大公众的利益。

美国人生活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依赖于公共服务的质量。因此,公务员必须重温公共服务的誓言(公开或不公开均可)以及他们的民事义务。通常的情况是这些承诺被忽略、公共责任被等同于私有企业雇佣,唯有效率受到重视。公众舆论可能不呼吁效率,而是民主价值。按照公民人道主义的传统,政府在本质上是“公民的伙伴”(Pocock,1985,p.37)。政府也必将具备新公共行政的精神。

【参考文献】

1Appleby,Paul.Governmentifdifferent(1945).ClassicsofPublicAdministration.JayM.Shafritz&AlbertC.Hyde(eds.).Hart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FortWorth:Texas.1997.

2Bailey,MaryTimney.MinnowbrookⅡ:AnEndoraNewBeginning?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226—7.

3Dye,ThomasR.&Hurley,ThomasL.TheResponsivenessofFederalandStateGovernmentstoUrbanProblems.JournalofPolitics.Fall1978,v.40:196—207.

4Cleary,RobertE.Dialogue,NegotiationandtheAdvancementofDemocracy:ReflectionsonMinnowbrookⅡ.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March/April1989,v.49:226—7.

5Frederickson,H.George.MinnowbrookⅡ:ChangingEpochsofPublicAdministration.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95—100.

6Frederickson,H.George.TowardaNewPublicAdministration(1971).ClassicsofPublicAdministration.Hart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FortWorth:Texas.1997.

7Friedman,RobertS.RepresentationinRegulatoryDecisionMaking:Scientific,Industrial,andCustomerInputstotheFDA.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May/June1978,p.205—213.

8Gormley,william,Hoadley,John8twilliams,Charles.PotentialResponsivenessintheBureaucracy:ViewsofPublicUtilityRegulation.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77,1983,p.703—716.

9Guy,MaryE.MinnowbrookⅡ:Conclusions.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219—20.

10Hart,DavidK.APartnershipinVirtueAmongAllCitizens:ThePublicServiceandCivicHumanism.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101—105.

11Holzer,Marc.MinnowbrookⅡ:Conclusions.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221—1.

12Kaufman,Herbert.AdministrativeDecentralizationandPoliticalPower(1969).ClassicsofPublicAdministration.Hart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FortWorth:Texas.1997.

13Kearney,RichardC.PolitcialResponsivenssandNeutralCompetenceintheDevelopingCountries.ReviewofPublicPersonnelAdministration.January/February1988,v.48:571—9.

14Luke,JeffreyS.ResponsetoLouisC.Gawthrop’sMinnowbrook:TheSearchforaNewReality.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March/April1989.V.49:195—6.

15Marini,Frank.(ed.).TowardaNewPublicAdministration:TheMinnowbrookPerspective.ChandlerPublishing.Scranton:PA.1971.

16Mayer,RichardT.MinnowbrookⅡ:ConclusionsandReflections.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218.

17Mertins,Herman,Jr.andHennigan,Patrick(eds.).ASPAProfessionalStandardsandEthicsWorkbookandStudyGuideforPublicAdministration.Washington,D.C.1981,p.22—23.

18Okun,ArthurM.EqualityandEfficiency:TheBigTrade—Off.BrookingsInstitution.Washington,D.C.,1965.

19Porter,DavisO.MinnowbrookⅡ:Conclusions.PublicAdministrativeReview,vol.49.March/April1989,p.223.

20Scharr,John.SomeWaysofThinkingAboutEquality.JournalofPolitics.vol.26,November/December1964,p.867—895.

21Scholz,JohnT.Reliability,Responsiveness,andRegulatoryPolicy.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March/April1984,V,44:145—53.

22Shafritz,JayM.&Hyde,AlbertC.ClassicsofPublicAdministration..JayM.Shafritz&AlbertC.Hyde(eds.).Hart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FortWorth:Texas.1997.

民主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交易成本外在成本决策成本危机递增漩涡

一、导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非传统威胁逐渐增多。传染病的扩散、金融危机的传导、恐怖袭击的发生等非传统威胁,都能在短时期内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加之对自然的认识尚有不足,地震、飓风、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也经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在灾害发生后的非常时期,各国政府作为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决策制定者,在保障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交织,灾害发生频仍的背景下,对政府非常时期危机应急过程中的政治决策成本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界对于政治决策成本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将讨论的背景限定在常态时期的政治决策过程里,因而研究者能够有的放矢地对自己关切的概念或问题进行清晰地阐述,但该思路也因无法将非常态下的政治决策过程包含进来而失去了理论分析的完整性;第二种思路尽管能够兼顾讨论的完整性,使自身的讨论触及到常态和非常态两类不同情形,然而却因为没有清晰的概念分析做理论支撑而略显苍白,并且,由于按这一思路展开的研究通常着眼较高,往往在非常时期的政治决策成本问题上只是一带而过,并未做太多深入的探讨。

为此,笔者立意于非常时期应急决策的政治交易成本分析,希冀通过概念梳理,逻辑推演和案例分析,对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成本结构和影响机理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交易成本概念及政治行为中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是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的。这一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的概念。从本质上说,哪里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哪里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过程。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交易成本的概念就可以在政治决策领域内得到拓展。任何的政治决策行为,如同任何的市场决策行为一样,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因此可以说,交易成本不仅存在于市场活动之中,同时也存在于政治活动之中。

三、正常与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1.正常时期政治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具体而言,政治决策中的交易成本分为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类。

外在成本指的是一项政治决策给外界造成的利益损失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成本。可以想象,在正常时期的一项政治决策中,随着参与决策的人数增加,各种观点的碰撞就会越充分,该项决策对各方利益的平衡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正常时期的外在成本函数是一个随参与决策人数增加而递减的函数(如图1-a所示)。

决策成本指的是为使集体决策得到通过而花费的成本。一般而言,在正常时期的一次政治决策中,常见的决策成本包括协商谈判的时间成本、投票的管理成本等等。不难想见,个人独裁的决策成本是最低的,而随着政治决策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决策成本不可避免地要随之增长。因此,正常时期的决策成本函数是一个随参与决策人数增加而递增的函数(如图1-b所示)。

综上,一项政治决策的总交易成本就是其耗费的外在成本与决策成本之和。反映在图中,就是外在成本同决策成本的纵向叠加(如图1-c所示)。

2.非常时期危机应急决策中的政治交易成本

危机时期的情况明显地有别于正常时期。在正常时期,决策过程中的充分民主是必要的。因为作为利益平衡机制的民主决策程序,只有让代表各种利益阶层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决策方案,也有助于控制决策的外在成本。而且,由于各国政治立法制度的约束,一项决策的参与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一致,否则提案即有可能被推延到下次表决。这客观上刺激了政治决策参与方,使之主动控制决策的时间成本,力争尽快使提案得到通过。所以,正常时期的政治决策,完全可能实现外在成本与决策成本间的兼顾。

然而,危机时期与正常时期不同。危机时期,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发生剧烈波动、人民生产生活遭受重大损失的时期。危机发生时,民众最大意愿就是早日结束危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政府在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决策中也必须最大程度地兼顾时效,迅速出台相应政策,早日结束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此时,一方面,决策成本曲线的走向不变,依然随参与决策人数的增加而上升(如图2-b);但另一方面,决策的外在成本曲线,却一改正常时期递减函数的特点,明显地随着参与决策人数的增加而上升(如图2-a)。这是因为,危机时期参与决策的人数越多,需要平衡的利益也就越多,为此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就必然越多。而在分秒必争的危机救援过程中,时间的流逝直接意味着外在成本的上升。

不仅如此,这一政治决策耗费的时间成本越多,也就意味着当前危机加剧和蔓延为新的、更大的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时,一个经过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并再三斟酌的救援方案或许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实施后的外在成本,然而“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和再三斟酌”所耗费的时间却足以使危机加剧,加剧后的危机往往又需要更大规模的救援方案。而如果下一个救援方案又继续“完备法制程序、充分民主和再三斟酌”的话,那么一个可怕的循环往复就会出现:危机不断加大,人们用于救援的“空头支票”也将越开越大,而真正意义上有效的救援方案将永远无法成型,从而陷入“危机递增漩涡”之中,这样一来,有效的救援就彻底地成为了一句空话。

四、实际案例

1.卡特里娜飓风

民主管理论文篇(11)

程序难到位。有些地方在民主选举村委会的过程中,怕出乱子,怕麻烦,简单行事,走过场。一般性宣传多,深入发动少。有些村在选举宣传发动阶段,仅限于开一,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两次会,贴几张标语,未能及时、准确地把选举目的、意义、对象标准和办法宣传到群众中去。有的甚至到了召开选举会时,才与群众通气、打招呼。候选人保密,划票不保密。不少地方村委会候选人的产生,由村党支部书记提出,未由村民推举并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后产生。谁为候选人,直到选票发下来,选民才知道。选民在广众之下划票,往往易受他人左右。

解决好村委会“民主选举难”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