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0:03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1)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要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分析出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而分析出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缺失。只有从学前教育师资音乐素养培养这一源头抓起,才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质量。

(一)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表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提供机会,并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而实践中,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音乐教育只是唱唱跳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注重唱歌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能力的现象。教师过分强调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造成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出现了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设定方面的问题表现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及活动中,一方面可使幼儿熟悉的少数民族音乐、歌曲自然地融入幼儿园教学级生活中,保证幼儿学习的初始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幼儿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但大多数教师们却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少数民族歌舞方面的生本资源。为幼儿设定的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活动陷入了呆板、乏味的境地,不能够很好地提起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设定方面的问题表现

音乐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化,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教师上音乐课往往只想到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音乐、舞蹈的现有水平,以及幼儿在此基础之上的进一步需要及兴趣。由于没有对这些要求进行评估,采取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就不能够给予幼儿自己自由活动的条件,让其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模式化的教学不仅成了定式,而且禁锢着教师的思想和教学行为,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四)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表现

教学评价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本地区多所幼儿园的教学中,大多数幼儿园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的积极性不高,而主要是以教师互评和自评为主,极少与外请专家、家长参与评价相结合;而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围绕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调查。而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少数民族歌舞方面的基础并对此进行培养的评鉴,这样相对单一的评价手段及内容标准的设定致使教师只能关注到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而不能对幼儿一生可持续的发展做全面的认识和分析。

三、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从源头抓起,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元素有效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应着眼于研究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内容本土化,改善教学策略,优化培养途径与方法等问题。从培养思路与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加以研究,达到使该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且能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音乐素养及能力的培养目标。具体为:

(一)培养思路与目标方面的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如果仅仅定位于适应现实的幼教实践,完成一般教学常规要求,是有局限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应是基于幼儿园教师实际工作要求,进行的创新幼教实践②。其核心问题是: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这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应有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该专业的学生音乐技能培养应与当地民族的音乐、文化、生活相结合,注重幼儿所具有的生本资源,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更加熟悉的本土化的音乐、歌舞、戏曲等音乐元素,以更利于学生学习、掌握;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融入或创新学生所熟悉的本土化的音乐元素,以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更加能够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完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训练内容设置方面的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整合性”的体现。③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同样也应该遵循面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这一原则开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适切性与互补性结合,④精选、梳理利于幼儿熟悉的音乐曲调、形式、表现手法等音乐元素。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习俗等特点,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元素(包括少数民族歌曲、器乐、舞蹈、戏曲元素等四类元素)合理融入该专业学生教学、训练内容中。通过这样的积累,其目的是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职前就有较熟悉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教学技能得以掌握,以利于学生今后在民族地区能够更顺利地、有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式方面的分析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2)

高新技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争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应当引起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幼儿教育虽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可以胜任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又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担任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的特点。它既有显性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见习、模拟练习、科技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有教学计划以外隐性课程,它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与专业和综合素质有关的实践活动。

显性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1)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专幼师、高中职业幼师、中等师范学校,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因此,提前实训时间、突出实训学时,加大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它的首要任务。实训过程应该是多层面的主题交叉,短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具体、直观的教育主题,如环境布置、教材教法、活动区域等;长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现象、特征及规律性的主题,使学生们用已知的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的知识之不足,激发出深化和发展已知理论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隐性课程中的实践学习:社会中的人它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制约,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当中蕴含着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有意无意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参与着,这里边就深藏着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专业技术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只要你多加留意把握好契机,对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定是有帮助的。比如第二课堂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周末应聘家教、假期选定对象追踪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经历了那就将是一笔财富。

二、理论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2)要考虑到学生的转岗、自学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理论衔接。因此,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链接未来的链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不断升级。由于未来的职业不可能是终身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又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它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应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使学生面对教育对象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各项工作。转贴于中国中国-

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文化底蕴,而且是构建专业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高职院校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专业理论时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的局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改革等方面既要做到独树一帜又要考虑到符合自身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一种乐趣。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强化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敢于创新,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批判性的意见。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的争辩中得以发展完善,任何的墨守成规对理论知识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研究性和学术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和学术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应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得从选题开始,而选题离不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首先应该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善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带有批判性继承的课题。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教育对象的言谈举止,把现象、问题、规律性等归纳、概括成为研究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再有是国家根据发展和改革需要统一规划的课题。不管是从理论从实践还是从规划选出的课题,都应该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相结合。因此,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实训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专业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

四、管理性和综合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意志健全、态度能力一流、知识结构合理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综合性素质教育方面,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技巧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社会性素质等等。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训练方法的创新》的文章里,把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3)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应该贯穿在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中,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正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宗旨。在管理性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育对象个体、班级、年段、全园性、地区性等在各种层面的管理。无论将来是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者,还是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管理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管理,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必须追踪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的特点、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应该记录在案,以便各个教育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借鉴。班级管理应建立在个体管理的基础上,各个教育环节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清楚对各种群体的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刺激教育,这都应该贯穿在孩子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教育。至于年级管理、全园性管理、地区性管理,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等更复杂的管理层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尽可能多的积累管理经验,为将来就业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里特殊的一个专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双重性,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训应该具有特色要求,以使他们更快、更高、更好地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3)

二、师资队伍

对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仅要会教英语,还要懂得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幼师院校ESP课程基本上是由EGP教师担任,由于EGP教师普遍缺少课堂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教师队伍的现状很难满足实际ESP教学的需求。因此,从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入手,更新其知识体系,增强其综合素质,提高其教学能力是开展“EGP+ESP”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条件。首先,英语教师可以依据个人的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幼教专业课程自我学习提高,系统地将学到的幼教专业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到幼儿园挂职锻炼或在幼儿园兼课的方式拓展自己幼教专业知识面,进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增强。同时,学校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各种专业进修机会,选派一些具备一定学习能力,有一定培养价值的EGP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出国进修幼教专业课程,或鼓励优秀的英语教师攻读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最后,高等学校可以与知名幼儿园签订合同,聘请其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或者开展短期培训,并通过这些教师了解幼教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教学方法

结合幼专院校的特点,本着“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别较大的现状,根据学生入学水平和语言教育特点,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交际法、视听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为辅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EGP知识的学习和ESP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来,增强“EGP+ESP”教学模式的效果。

四、评价体系

针对幼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改变原来传统的评价模式,运用先进的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多元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绩效性评价”方式,尽量减少笔试环节的比例,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通过口试、课堂练讲、模拟教学等多种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从态度、动机、任务完成情况、解决问题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核定期末成绩。具体操作如下:每学期平时成绩占30%,期末为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作品(含儿童英语教具制作、儿童剧表演、语音测试、演讲比赛等内容)完成情况,课堂任务组织、完成及汇报情况,口语表达流利与纯正熟练情况。期末考核分年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一年级侧重语音、听力考核,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PRETCO(B级);二年级为口试、笔试考核,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PRETCO(A级);三年级以学生各项教学技能验收(包括讲故事、幼儿活动设计、模拟教学等)为主,考察学生教学基本功。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21一03

[作者简介]曲中林,朱为鸿,肇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

为避免书院沦为高校食堂和宿舍管理的行政机关,肇庆学院分析了古今中外书院的不足与经验,在没有“模式”照搬的情况下,尝试“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体现学院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的书院制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改革书院制的目标:寻求教师教育办学目标的契合点

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现代“住宿书院制”最主要的模式是住宿管理模式。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住宿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应该说,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实施都与学校办学特色缺乏必然的联系。在高等学校推行书院制,力求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实现学生工作由对学生的刚性管理转变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综合性大学的肇庆学院有40年办学历史和优秀的师范教育传统,教师教育一直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学院的师范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高达77.6%,远远高于其他师范院校,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师范院校”。学院在办学的进程中,落实“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通过建设学生生活文化社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书院的身份和一个学院的身份,为大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文化教育平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逐渐办起了厚德书院(学生宿舍九区和十区)、明智书院(宿舍十一区和十二区)、力行书院(宿舍十三区、十四区)。

肇庆学院实施“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培养专业化教师教育人才”的办学思路,书院制建设的目标与教师教育办学目标的一致性体现在:(1)书院制以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主要以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通过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营造提高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2)旨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文化育人环境,形成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的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职前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职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通过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鼓励不同专业文化背景和各年级的学中广泛交往,打造有利于职前教师自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平台,促进职前教师的社会性发展。

二、依托书院制:弥补职前教师综合素质培育的不足

职前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广、全、深”的职前教师综合素养,弥补传统教师教育的不足,书院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肇庆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依托书院突出特色,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充实内涵,按照“口径宽、基础实、适应广、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职前教师搭建一个开拓视野,积累人脉,强化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信心、独立性和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有为人才的舞台。

1.书院制拓宽了职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新通道。(1)书院制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具有可能性。通过构建建新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与就业途径,培养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书院实施师范生生活导航、学业规划、习惯养成、公民素质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网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成为未来教师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大职责。(2)书 院制使职前教师学习模式的改变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成为现实。通过改革师范生的学习模式,培养自学能力,使师范生对 主修课程以外的不同学科有更广博的认识,开阔视野,培育后劲,促进师范生学业争先、行为争优,严格要求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3)书院制使职前教师的综合培育处于生机勃勃的操作和完善之中。通过实行学区和社区管理方式,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从而体现书院制的通识指导、素质引领、注重教师能力的综合培育功能。可以说,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不同专业·可交叉住宿,这就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的沟通了解到专业以外更多的知识,以期对学生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成为综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未来的高素质教师。

2.书院的人文管理蕴养职前教师的人文素质,践行“令人”的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彰显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书院的人文关怀十分重视师范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师范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敏锐的触角、冷静的分析以及团队精神,这对职前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人性解放的途径。肇庆学院的书院制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要求对师范生管理要规范化外,更注重管理要人性化。管理制度人性化,这就为把师范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一些高校家长式的管理方法,严重地抑制了当代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肇庆学院15院制的推行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要培养全面发展又极具“人性”的大学生,首先高校的雪上管理工作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一个具体的管理者向管理服务者转变,从管理的实践者向管理的领导者转变,给大学生更多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肇庆学院在对师范生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对师范生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素质拓展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想结合,宏观管理与学生自治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完善相结合,把师范生培养成真正全面发展又具“人性”的职前教师。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很难严格约束自己,思想很不稳定,容易随波逐流。实施书院制后,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上升,纪律性得到加强,迷恋电脑、无故旷课等现象大幅度下降,职前教师人文素质明显提高。

三、进行通识教育:书院为职前教师成长提供深厚背景

肇庆学院的书院制主要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其主要职能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主修课程以外的不同学科有更广博的认识。大学生入校后,在属于某一专业院系(主要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根据本人意愿,均分别隶属其中的一所书院。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是指在特定社会中所需的教养、知识、技能和能力,这就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内涵必须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书院通识科目重点关注有关大学、通识教育及社会问题的基本知识,加深了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及现代社会的认识与了解。专题讨论让大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题目进行研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以及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周会、月会内容有专题讲座、辩论赛、毕业班惜别等。此外,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活动,如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南于通识教育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而逐渐扩大的,这就要求书院制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架构是一个柔性的、弹性的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它的教育内容必须要涉及到各学科领域。而我国大陆的书院制刚刚起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调整和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通识教育无疑是加大了难度。肇庆学院的通识教育内容不但要接触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处理各级各类学科间繁复的关系。通识教育内容比其他课程更为庞大、复杂,从理想状态上讲,通过短短几年的通识教育要让职前教师学会人类所有知识的精华,通识教育内容就必须对庞大繁复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浓缩,同时还要能应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知识,所以,教育内容的设定和编排是书院制背景下通识教育内容建设的最大瓶颈。

四、开展教师教育专题活动:书院加速了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生存之基、动力之源,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使命和追求,教师教育的生存发展与基础教育实践息息相关,最大限度地满足基础教育教师的教育需求是教师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说,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是鱼水关系、荣辱与共的关系。肇庆学院与中小学的良性互动形式应该是,教师教育者针对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研究对策、创新理论,并将这些对策、理论回归到实践中去修正理论、检验理论,以武装职前教师,从而让这个互动过程成为促使未来教师与在职教师发展的共同渠道,树立“教师教育为基层学校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成长服务”的理念,让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试金石。

肇庆学院书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社区,是师范生的精神家园和自我教育的场所。通过师范生自愿组建各类社团和主动参与教师教育专题活动,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肇庆学院书院的教师教育活动方式主要有:(1)教师教育专题读书沙龙。按学期建立读书小组,由导师确定读书主题、阅读书目和读书计划,师范生自由报名参加,定期导读和举办读书沙龙,学期末进行总结和讲评,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如古今中外教育名著欣赏、教师必读书目概览、中国文化经典选读(老子、孟子、论语、庄子等)等。(2)教师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各种专题的团队活动和专项培训,为书院中的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拓展服务。如在书院中进行说课比赛、“准教案”比赛,书院聘请中小学教师为兼职教师,建立书院与中小学长期稳定的联系。依托书院载体建立师范生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机制,师范生走进中小学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这些活动使书院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3)教师教育的讨论、讲座和辅导活动。根据书院自身特点开展教师教育讲座,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活动,增强师范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如举办基础教育新课改研究专题、教学案例讨论与实践专题、教育实习体验专题、中考改革和高考改革等各类讨论。(4)教育公益活动。走出校园开展各项教育公益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教育责任感。如,开展基础教育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义教、心理辅导和人才测评活动。师范生在书院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到肇庆市端州区各中小学与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义教、心理辅导和人才测评活动。师范生主动到附近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并与这些学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契约。中小学心理辅导小组的同学定期到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包括讲授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团体辅导和心理调查。肇庆电视台、西江日报对此还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营造高校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构建基础教育的实践平台

书院建设要体现肇庆学院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和教师教育特色,突出肇庆学院的教师教育优势和师范文化传统,就要调动书院学生的主动性和智慧,征集书院院徽、院训,创办书院刊物,打造文化品牌,营造文化氛围。文化没施包括书院标识、特色雕塑、小区环境美化和公具活动场所等。

如何在书院中营造具有基础教育文化氛刚的教师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书院环境是管理者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教师培养体系中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逐步剥离,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成为综合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教师教育的属性来看,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职业教育,而这一职业又具有双专业的职业特征,即所属的学科专业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前者要解决的是什么的问题(学:术性),后者要解决的是如何教、如何才能教好的问题(师范性)。只有在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必需的条件、营造其专业教育特需的育人氛嗣,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书院育人的全过程之中,才能实现书院的职能。

肇庆学院书院围绕“一个载体、两支队伍、三个平台、四项活动”的整体设计开展活动,体现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学生社团是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提高导师和导生队伍的整体水平是书院文化塑造的关键,打造书院学生 交流的三个平台是书院工作的基础,丰富四项活动的内涵是书院文化魅力的源泉。如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中无不渗透中小学文化要素,即(1)信息平台。在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中,增加大量中小学信息,建设书院论坛等,有利于师范生通过网上互动栏目进行广泛交流,了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努力优化书院公共信息栏定期平台,增加大量基础教育教师招聘信息等。(2)人际互动平台。首先,健全导学互动机制。建立导师与学生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导师对学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的指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拓展学生交流途径。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开放式的专题活动实现多元文化交融的同时,为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3)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吸纳基础教育文化元素,组建各种社团和个性化小组,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和教师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书院文化内涵,营造学生社区的中小学文化氛围。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5)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6)

论坛以“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界、新思路以及新跨越”及“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与十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为议题,旨在推动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为艺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说:“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主办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意义尤为重要。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以十精神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杂志,搭建艺术教育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跨越,更好地建设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为改进学术之风,弘扬学术正气,规范学术行为,建立道德约束机制,为促进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出谋划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2012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适逢党的十胜利闭幕,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艺术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将理论层面的审视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结合,抓住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党的十精神高度一致,希望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继续办下去,在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分析问题、凝聚共识,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致欢迎词。他表示,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将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主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是一个有前瞻性的重要议题。李大胜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向的是文化的自强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出人才、出精品,这一新的形式给艺术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机遇,因而,构建合理的体制、加强学科建设,营造培养人才、催生精品的环境和范围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根本。

作为广州地区兄弟院校代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对论坛的成功举办提出期望。他表示,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专门的艺术院校,一直以来在融入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建设学科服务社会,此次论坛正是广东美术学院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黄丽雅说,“党的十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美,还应该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高尚的情操。”她认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情操修养,往往比知识本身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和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美育功能,引导人发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助理、《艺术市场》杂志社社长代柳梅主持,她说:“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的每届主题都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论坛主题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大,参与的专家和院校越来越多,学术成果越来越丰富,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学术活动,这说明,我们的论坛有着持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此次论坛正值党的十胜利召开,在党的十提出文化强国背景下,大家共同探索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旨在引领社会艺术思潮的前端,继续攀登。”

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开幕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科组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韩国东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具滋弘分别以《艺术学科建设的本质》《论艺术教育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学科交叉的思考与探索》以及《韩国设计教育的现况》为题做了报告,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深刻的理论指导。

仲呈祥认为,十提出文化的功能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这16个字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高校应当自觉成为民族思维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院校应当自觉成为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先锋者就是站在社会艺术思潮的前端,自觉地引领这个思潮,攀登思想和艺术审美的高峰,而不是沉浸在这个思潮之中,甚至掉在思潮的末端去论证思潮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仲呈祥说,“我们应该深刻地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指导艺术教育,统管艺术学学科建设。自觉认识文化的功能,要自觉把握文化规律,自觉担当文化的时代重任。十第一次从国家的层面提出八个字:富强、民主、文化、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八个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的层面提出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他认为这二十四个字非常准确、科学,这与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在学习贯彻的过程当中去加强艺术学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层面的要求及每个个体的要求去改善、改进,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

仲呈祥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藏”在公民之中的,公民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提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种德曰道德,这四种德都与艺术教育相关,与艺术学学科建设相关,讲德就一定要讲到人的德,人的德是一种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是靠审美、情感传递的,因此,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重要的还是艺术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在报告中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确实是一种精神力量,但问题在于这种精神力量还带有民族的特征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如何发生作用?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一方面,如果要让中国的文化发生真正的精神力量,首先要改变我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第二个是与之相关的,如果要让文化发生这种精神力量,要改变思维方式,必须将艺术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首先,怎样改变思维方式。众所周知,现在所谓措施多是引进西学,很多问题其实并不产生在西学本身,而是在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成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这种两分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与艺术直接进行对立,更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学科的分化、思想的破碎。要重新改变这些,特别要重新去认识所谓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打破这个两分法,只有艺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曹意强还对“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应在教育”做了深刻的解析。他指出,“我们的文化,一方面指高雅文化,坚持伟大的文化创造,而这个伟大的文化创造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如何引领我们去创造?文化可以促进人类的精神目标,教育按照这种崇高的精神可以引领人超越自身缺陷,包括思维方式的缺陷,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提升、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他说,艺术是文化的主体,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艺术创造人才,同时要担当起重新改变国家教育中所体现的思维的两分法。因此,艺术教育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就是要从重视学科建设,以及它对改变民族思维方式所起的作用做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结合清华美院的实际,强调了新世纪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他在报告中讲道,“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化时代,今天的信息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当今艺术设计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艺术设计对研究者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未来的发展,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是学科在更深、更广的各个领域交叉融合以推动知识创新。”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鲁晓波阐述了艺术创新和世界学科的更大发展越来越需要,并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中产生。

具滋弘在其报告中系统地对韩国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设计教育是教授形式的生产、流通、享有的方法及方向的学科,其具有与家庭、社会及文化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特性。他提出,当前韩国的设计教育大体分为普通教育、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指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教养教育指社会教育机构实行的设计教育,专业教育指大学专业教育课程,韩国从1954年开设设计教育以来,其教育课程有过七次改革,即过去以制造业的产品、包装、广告等设计为主,现在更注重信息设计、经验设计等与信息、知识相关的教育,而且逐渐追求艺术自然科学、人类学、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相融合的跨学科教育。他最后总结,韩国当前的设计教育更注重能够打动人心的感性设计,即通过艺术设计对人心理的治愈疗法设计,也称Healing design,并且已经在韩国悄然成为一种新趋势,为国际艺术设计提出了一个新思考。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7)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8)

G642.3

2011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进指出:学前教育应该摆在教育的中心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开展终生学习的基点,是促进国民教育环境改革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数量虽然在不断的增多,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低下成为主要问题,很多幼儿教师都是非专业毕业,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不了解幼儿的发展特征、兴趣、需要,不会手工制作、弹琴绘画、唱歌跳舞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甚至是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简单的哄孩子,或者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数学知识,从而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趋势较为严重。或者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幼儿园无法满足岗位需要,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联系。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应当

是指:能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能熟练地掌握社会生产或者社会活动一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一线生产技术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相对之前的“学术性”、“理论性、“研究型”,则更应突出“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性”的特点。那么“理论型”和“技能型”该应如何平衡?

(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

一是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沿袭传统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较多,技能课程所占课时较少,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一样,是学生必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二是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参照中职或高职等学前教育

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分注重技能课程,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深度不够,到了工作岗位之后缺乏发展性和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应用型人才培养典型的特征是“应用”与“创新”。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实践环节课时不足;二是校内实训室匮乏;三是校外见习、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深刻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流人才,高校就应该对实用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往往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而实用型人才的就业率却达到了75%以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就应该及时转换培养思路,注重实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区分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集中表现在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五个方面。可见,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培养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是必要的。因此,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具备“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线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立足地方,能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教学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本着“宽基础而优专长,厚理论而显技能”的课程设置思路,参阅《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三大板块。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将学生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组成个性化的选修模块。

(四).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课堂教学中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更新、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教育见习应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一周;第六学期进行集中

教育见习,见习时间不少于2周;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第七、八学期,时间不少于三十二周;教育调查可安排于假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可与教育实习交叉同步进行。

(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前专业教师既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需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应以下方面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培B现有的教师到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老师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提高老师的实践技能。

二是聘请幼儿教育机构中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来校任教或指导学生见习、实习。

三是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学前教育机构参加保育、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工作(如一年)。提高双师型教师地位、待遇,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如在职称评定、选拔人才时给予双师型教师政策倾斜;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阅历作为提薪、晋升的重要

条件等。

参考文献:

[1]王晓丽.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2,21:105-106.

[2]薛可.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6:157-160.

[3]朱陶,范元涛,李艳艳.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7:108-110.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9)

(一)课程名称混乱

众所周知,早在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就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也自然应更名为“语文教育学”,然而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名称仍然五花八门、叫法混乱。调查表明,目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语文教材教法;

②语文教学论:

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④语文教育学。

(二)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教育学这门重要的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为

1.必修课程课时被压缩。一些师范院校中文系将本科语文教育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76课时压缩为54课时,使得原来要一个学年才能学完的课变为一个学期就要学完。这样,对于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在短短的54课时之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二者兼顾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必选课被改为任选课。即将一些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诸如《语文名师名课研究》、《语文教材研究》等改为任选课程,即可选可不选,同时增加了相当多的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包括像养生学之类的。由于那些课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放弃专业选修课程。

3.实习方式被改变。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将本该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改为学生个人找单位实习。这样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放羊”的方式,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教材选用杂乱

1.级别不一。有的院校使用部级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撰写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有的院校则采用省级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由省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教研室或省级语文教学法理事会组织编写。由于级别不一样,相应的学术质量也有区别。

2.内容不一。有的院校采用的是“语文教学法”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育学”系列的。

3.年代不一。有的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年代相差将近二十年。

(四)教学设施落后

1.教学资料匮乏、内容陈旧。在很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图书室中,有关语文教育课程方面的参考书籍少的可怜,零零散散,而且多半放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些著作版本太老,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一些必备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没有。

2.教学设施落后。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由于其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应当尽量做到小班上课,小班实习,进行微格教学。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微格教室,甚至连一台教学摄像机也没有,教师只能采取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学生的教学实践也只能采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讲,老师评。

二、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紧正名,统一称谓

由于课程名称混乱,使得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课程理论建设受制约、课程教学内容差别大。这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因此,应采取措施统一课程名称。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范名称。可以通知,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论”统一改为“语文教育学”,并不准私自确立名称。

2.学术团体自行带头更名。如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可以带头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各省、各地的分会也统一更名,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语文教育学课程课时进行压缩,把一些专业必选课程改为任选课程,对于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说到底,是由于这些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定位,乃至生存。从小的方面来看,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为此,笔者建议

1.强化领导。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不仅仅是几位教师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实习等工作,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有关领导专门分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这门课程,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应当经常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了解学生的需求。

2.加大投入。应当为语文教育学课程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购置必要的教学资料、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包括微格教学实验室。应当为语文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参加研讨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应当有意识地扶持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建设,为其提供经费保障。应当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整合,加强沟通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10)

一、加强组织管理。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出台后,为了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学院于2005年成立了《关于成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鄂国资学院发[2005]9号),《关于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鄂国资学院发[2005]36号)等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学院党委直接领导,校长负责实施,主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和“一把手”工程。去年根据学院领导班子和人事变动情况,对相关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领导体制更加符合实际。

2.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机构是基础,近年来,学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院发展规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学院重点课程来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二是学院党办、学工、教务、团委、财务等党政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机构各负其责,共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落实专项教育经费。学院财务每年都把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纳入到年度预算。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师培养培训等工作。

4.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写人学院十二五规划。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范畴统筹规划,力争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新进展、新突破。

二、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学院注重严格教学管理。

1.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之基础。近年来,学院从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完善了《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学工作条例》、《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条例》、《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20多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按要求设置课程,使用指定教材。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规定,根据学院培养人才层次,学院严格按要求将《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安排是:《基础》第一学期开设,每周理论3学时,学期实践10学时;《概论》第二学期开设,每周理论4学时,学期实践10学时;《形势与政策》教育,学院党办确定教育内容选题和制定计划,教务处按照每学期每周1学时,一学期16学时。一年32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并确定考核形式,由院领导和各系支部书记担任授课。

3.大力开展实践教学。近年来,学院坚持开展了以寒暑假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为主题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每学期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拟定社会调查题目,学院团委、学工处向各班级下发通知。学生根据个人实际确定调查题目,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近年来。学院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坚持“立足大地质,发扬三光荣”的精神,较好地突出了地质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精、新、实。目前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使用材。针对教材偏高偏难这一情况,在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过程中,学院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认真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特别要在科学提炼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精髓上下工夫,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精、新、实的要求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本课程相关的最有价值、最具时代感、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集体备课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每学期开学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在一起总结前面的教学经验。认真仔细地研讨新学期的教学内容。比如《基础》课我们由郝伟老师按照教材内容整合几个专题。先进行示范性的专题教学,摸索一套适合青年学生的教学方法。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就必须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互动。近年来,学院经过不断探索。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跨越。一是在理论教学上广泛运用了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打牢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上广泛运用了探索项目式、角色扮演式、教学做一体式等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三是普遍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院成立了教育技术中心,制定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管理规定,建立了15间多媒体教室。座位数2224个,有多媒体教学设备254台件,价值300余万元,有校园网、电教演播系统。制作多媒体课件153门,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

在创新教学方法中,方琼英老师结合《概论》课教学要求,偿试了“热点新闻播报点评”。结合热点问题分析,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田祖清老师偿试了“项目教学法”,在教授新内容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余完成,上课时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思辨的能力。

3.改革考核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知行课,不仅要求学生“知”,而且要求学生“行”。过去考核学生成绩主要是以期末考试为主来衡量,现在改为以

平时作业、课堂纪律、听课笔记、实践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综合平定成绩。经过几年的探索,思政教研室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考核方法。这一方法将过去以考“知”为主,改为“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学生做人、做事指明了衡量尺度。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基本的要求。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素质高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教师选配。学院现有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17人。担任专兼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员,都是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中选的,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担当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任。

2.加强教师培训。《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学风校风的保证,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尤其如此。学院每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截至目前已开展4次,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教研室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确保教师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确保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学院根据师德师风建设标准,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调查活动,对学生评选出来的师德师风标兵进行大力表彰,对存在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加强整改,不断提高。

五、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

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课在课堂外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1.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理教育的一种形式,思政教研室利用第二课堂,将讲座专题划分为中国近代史、党的辉煌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国内形势等课题,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个人专长收集资料,整理专题,适时对学生开展讲座。近年来,学院共组织这样的讲座100多场,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氛围中。接受了党的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理论热点面对面”、“心理健康知识”等精彩的专题教育。

2.指导学生社团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院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图书爱好者协会、清风艺术社、阳光城文学社、心理成长协会等学生社团20多个,思政教研室通过团委与各学生社团挂钩,指导社团协会制定章程,开展活动,并对会员进行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创新能力,从而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3.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去年学院共青团隆重举办了第五届学生社团文化节活动。开展的活动有“智艺双馨”、“快乐读书行”、“校园原创诗歌朗诵大赛”、“电脑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多达20项第二课堂活动,全面丰富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4.开辟网络课堂。为了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2005年下半年由党办和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开辟了学院思政网专栏,并不断充实和更新信息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开办五年来。思政网得到了学院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学院思政网的建设得以丰富和发展,主页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截止目前,已登载文章923余篇,累计点击率为1132996人次,深受学生爱戴。

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思想政治课建设明显提高

1.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实效性增强。在学院历次教学检查与评比中,思政教研室得到好评。师德师风建设在学生评教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名列前茅。

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篇(11)

体育教师一体化理论主要阐述了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以及本校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等内容。要实现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并且将之付诸实践,必须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约束机制,开放师范教育体系,走院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教师定向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之路。本文将从理论部分开始阐述,进而上升到实践操作,以期能给广大体育教师一些参考建议。

一、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

(一)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过程较为清晰,在培养时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确保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之间能够紧密联系,各层次时间段的培训都应该融会贯通,摆脱以往职前职后各个培训机构相互独立的现状。实现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培训是有可行的理论背景的。目前许多教师的培训途径都是依靠师范院校,入职后的教师大部分的培训来自于教育院校,只有一小部分来自师范院校。师范院校重视的对教师学术理论的培养比重视教师教育理念的培养更多一些,因此很多体育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的实战经验,而且职前职后的培训还会出现重叠部分,大大降低了讲师培训的效果。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如果培训一体化能够得到推广,不仅能够将职前职后培训中的不足之处挖掘出来,扬长避短,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体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是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培训方式,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犹如把一个人一生各阶段都联系起来一样,实现人生的不断发展。师范的升级也迫切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目前各地师范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二)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校本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仅由学院内部进行教学培训,而院校培训的一般情况是具有高级知识背景与专业素养强的大学教师,这些教师以研究学科为主,直接接受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培训,这两种培训模式既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校本培训是贴民层的培训,降低了自己的岗位需求,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缺乏严谨的钻研精神,学术素养远远不及院校培训处的师资队伍,无法从事更高层次的教育工作。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是根据这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常常与各大高校优秀的师资进行交流,必要时还需要登门拜访或者邀请培训,而院校培训与基层二三等院校联系不够紧密,常常需要派教师深入基层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以总结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扶持基层教育界的发展。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也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的,因为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各自存在着不足,校本培训注重的是实战演练,但是没有办法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培训模式,而院校培训主要是将所有接受培训的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是相对封闭的一种培训方式。但是较之校本培训,院校培训更有机会接触优秀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更专业的业务培训,只是教育理念没有很快得到推广,因为缺乏实践。二者培训方式的结合,相当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构建。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大学既有各自教学培训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师范大学能够培育出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但是相较于其他非师范学校来说,师范学校的培训缺乏一定的学术素养,实战经验虽然丰富,学术上却比不上综合性大学。非师范性大学研究氛围浓厚,学院内部理论体系分析透彻,但是师资队伍缺乏历练,常年埋头做研究,缺乏必要的上课技巧和教育理念。这就如同一个人拥有真才实学,但是讷于言辞一样。这三种类型大学进行一体化培训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弥补各自培训方式存在的不足。师范院校的实践造诣远远高于其他非师范性的培训机构,可以培养出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非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师资资源,加强自身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和改进先进的教育课程,并且提倡就职前的师德教育。综合性大学以及非师范大学要规范自己的师资培训制度,尽可能培育出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同时,专业的师范大学要改革自身的体育教学,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教育理念,并且认真落实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师范体育部资源优势,任命部分体育教师做兼职或者专职工作,加强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的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工作经验,同时广泛开展师资交流活动,提高师范院校的学术性,努力将培训专业教师团队的工作做好。

二、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工作还在实践当中,仍旧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广大师资培训机构努力探索。要实现一体化培训,必须要做到教师入职前,入职中和入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非师范性院校培训培养一体化,各自取长补短,加强师资队伍的学术性和实践性,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为社会注入新时代的师资血液。一体化培训理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社会主流发展的需要,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普及全社会。

参考文献

[1] 肖前鑫.职前职后一体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探析[D].当代体育科技,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