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24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

学校德育与儿童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品德分别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道德与品德关系密切。道德,是社会性、群体性的意识形式,个体将道德要素内化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为品德,二者相互促进而又彼此独立。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倾向的“稳定”也有益于个体心理矛盾、困惑等消弭与化解。

2.德育与心育“立体交叉”模型构建及理念解读

为了更好地整合德育与心育资源,联通与优化德育与心育流程,发挥学校政教处与“知心话吧”的互补功能,基于心育或德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践行以“问题”为中心,在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的理念。课题组经过充分地讨论交流及论证,重点吸收了道路建设中“立体交叉”的思想,构建出“三层立体‘并联’、四步有序‘串联’”的“立体交叉”模型,力求彰显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心育层,即心理健康教育,由“生”“析”“化”“长”四步依次推进。“生”,即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产生、由来;“析”即对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分析、研讨;“化”即儿童问题心理的破除、化解;“长”即教学相长,教师在“析”“化”儿童心理问题过程中业务水平得以“长”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地生“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及时总结儿童心育案例,向理论层面增“长”。(2)品德层,重点围绕传统的品德心理结构“四因素论”展开,即知、情、意、行。儿童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与心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都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知”“情”“意”,进而影响其“行”。

(3)德育层,即道德教育,主要由“选内容”“择方法”“通途径”“施评价”四步依次进行。选内容,并非是为了区分具体德育内容的好坏,实际上也无法分辨,而是为了在某一时间节点凸显某一德育主题,以我校为例,政教处依照“月有主题、周有重点”的原则编排具体的德育内容。择方法,围绕具体的德育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通途径,意在保证儿童德育的过程,主要为时间、家校合作等。施评价,对儿童德育全程进行反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自主提升。

(4)模型中贯穿三层的“枢纽”柱,是学校德育、心育及儿童品德诸多板块之间“立体交叉”、相互促进的枢纽,也是学校德育与心育流程联通和优化的集中体现。

(5)力求体现“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显现德育的基础性和宽泛性,故将德育层置于模型最底且设计成最大圆片。

(6)品德层置于模型中间,一是展现儿童品德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互联关系,二是诠释德育与心育本是“殊途同归”,最底层的德育和最上层的心育,它们的目标都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儿童,模型中两者所处位置与目标方向虽然明显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

二、实践反思

1.“立体交叉”:是思路,不是道路,当切实灵活地运用

当儿童出现具体的心理问题时,如儿童厌学症,我们并不是机械地依据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去直接“析”“化”问题,而是及时下移至品德层,与儿童的“知”“情”“意”等相结合,推敲学生厌学的根源与走向,务求分析切实到位。同时,还下移至德育层,适时地“通途径”,将家校合作与个体心理辅导两方面相结合。最后,我们还对厌学案例进行了总结,适时向理论领域增“长”,并进一步作用于德育层“选内容”板块,择时进行群体性教育。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2)

幼儿园承载了重要的儿童教育功能,但当前大多幼儿园片面的注重幼儿知识教育,并没有行使儿童德育的重要功能,这就衍生出了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的一些问题。

(一)游戏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儿童道德建立是儿童在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中完成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幼儿教育而创建的一种复合儿童特点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往往能够更多的明白事理,建立道德观。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大多由教师主导来完成,制约了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使得儿童在建立道德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被动,从而影响了德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中,儿童都想扮演“爸爸”这一角色,这时教师往往随意的定下角色,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想法,也没有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分享,在游戏活动中并没有渗透品德教育。

(二)教学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理解比较片面,单纯的注重教学活动的知识教育功能,忽略了德育。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儿童对技能的掌握和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小兔子捉迷藏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要求儿童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并没有注重儿童团结精神的培养。

(三)日常生活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不仅仅是儿童重要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儿童重要的生活环境,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品德教育的渗透。幼儿园接触到品德的地方非常多,例如清晨进入校园的一句问候,对其他小朋友的一句感谢,放学之后对教师说一声:“教师再见。”等等都是关系到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生活是最好的教师,但当前幼儿园生活中还缺乏这种品德教育。

二、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儿童的品德教育应当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和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从幼儿园品德教育问题分析出发,下面针对性的提出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一)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思想单纯、思维跳脱,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特点,同时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改变自己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团结合作,懂得谦让,树立儿童正确的道德观。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一个儿童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同学,教师要引导儿童说:“对不起”。让被撞的儿童说:“没关系。”通过这种礼貌用语的使用,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还能够在儿童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许一次两次儿童不以为然,但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儿童会慢慢理解到道德内涵。

(二)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的品德行为和品德意识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下而建立的,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幼儿园大班《认识家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特点,之后进行知识拓展,告诉儿童:“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祖国也是我们的家乡。”以此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此外,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儿童讲一个关于品德的小故事,之后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呀?”让儿童在品的小故事中自己探寻内涵的高尚品德。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3)

人类在婴儿时期拥有吸吮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具有把能拿到的任何物品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的本领;1—3岁的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3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童年时期的性表现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生活中的性表现事实上开始的这么早,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对于性以及和性有关的事物往往采取一种漠视的、鄙视的、甚或厌恶的态度,忽视童年时期的性表现,逃避儿童的性问题,轻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童年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的文明社会生活中,性的启发号性的健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1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内涵

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传授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根据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婴儿出生到1岁,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称为口欲期;1—3岁时,婴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自发排便是其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这个时期称为肛欲期;3岁以后,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愉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这时期称为性蕾欲期;5—11岁时,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此时进入潜伏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进入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活动、兴趣和人格。把握好每个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成年以后的活动、兴趣、人格、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科学的婚恋观

童年时期对于性别的好奇,往往是孩子生活知识的进展,并不表示其已经有了性的自觉或性的意识。这种天真而自然的好奇心,是应当得到简单与合理的满足,帮助形成健全的性意识。

对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总认识和看法都与性观念有关。正确而稳定的性观念可以规范性道德和影响。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坦荡而纯真看待性,规范与性相关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对成年后形成科学的婚恋观有巨大的影响。严肃而真诚的对待恋爱和婚姻,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2.2 提高婚姻生活质量,有利于优生和优育

幼时对于性的认识和看法,会影响成年后的性态度和。对儿童的性表现和性问题不采取忽视和逃避的态度,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成年后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促进家庭美满幸福。同时也利于优生优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大有帮助。

2.3 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促进生理生殖健康

性病和艾滋病大多都是通过不洁的,体液的交流而导致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会使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身体上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最后被夺去生命。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正确认识性健康,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促进人体生殖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对于婚前、未婚怀孕等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2.4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提高生活中的情商

性知识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性健康、性教育、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总的来说,只要和性有关的内容都是属于性知识的范围。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基础。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重视性健康教育,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

3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采取合理的性态度

性态度是个人对性及与性有关的一切事物的看法。良好的性态度是包括能够正确认识到性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坦诚对待性;接纳自我的性别、性需要和感受;尊重个人性的权利和选择,不歧视或侵害他人,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等方面。对待儿童时期的性生活应具有保健的态度:保是手段,健是目的。了解年龄于心理发展的关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问题。

3.2 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包括性道德、性伦理、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重视儿童盼性问题,加强自我的学习,使用多种途径,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3.3 重视科学的性教育

3.3.1 家庭 教育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性的启发应该很早就开始,要让儿童有认识性知识的机会;这种启发的最理想的导师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母亲。家庭在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启发的基础作用,特别不可忽视母亲的力量。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十分亲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与性有关的现象都可以成为问答与解释的题材。母亲随机应变地处理,恰到好处的回答,对传递性知识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3.2 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应该按照儿童发育的规律和程度,讲授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如人类生命的现象等。不同的成长阶段,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来选择阶段性的性健康教育,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重视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从而帮助孩子们摆脱性疑惑。

3.3.3 社会 当今社会应该重视性健康教育,肃清黄色书刊和音像等的毒害,严厉打击色情的传播活动,还给孩子们一片生活的净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性的启发与性的教育。在儿童时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单纯而坦诚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让性不再成为一个神秘而禁止的话题。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4)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28-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学校德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社会、现代传媒、全球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德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1]。“功利教育”致使德育遭遇冷落,“工具教育”致使德育名存实亡,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德育步履维艰。我国当前德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已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摆脱德育的困境,党和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专家学者也试图探索一条既切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又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之路。服务德育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服务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也是一种德育方法。服务德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生成与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运行机理、实施策略与传统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学校德育新思维。

一、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服务德育?服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2]首先,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者”,是导师,是帮助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服务的接收者”,是具有“顾客”身分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

第一,服务德育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社会的要求。这两种需求都是持续不断发展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有机结合。教育是优先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要,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本人以为,在教育中学生与学生的“学”永远是核心,这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综合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服务德育还有两个前提,即“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意,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两点既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也应该是德育的理念。

第三,“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这是服务德育的方法。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师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由“教师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

第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这是服务德育的途径。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除上述途径外,服务德育的途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五,“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这是服务德育定义的核心。在服务德育中,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教育服务的表现。学校和教师的中心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条件和环境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持续不断地得到改进。服务德育最能体现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六,“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这是服务德育的目标,也是服务德育的目的。这里使用“帮助”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可,是对人的本质的最大尊重。就教育而言,不管学校条件多么好,也不管教师的水平多么高,这些只是外在的条件,即“外因”,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身,即“内因”。正如所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学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这些“外因”条件,即“教育服务”,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第七,“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施教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和无目的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后者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特别是教师的举止言谈中。这正是教师榜样的特殊作用。道德观念、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身体味、价值澄清、价值判断等等则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中,而且也常常是“有意”与“无意”二者参半。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我们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从而设计、开发、控制和利用好这一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的隐性课程。在德育的概念中,我们迄今仍不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这正是我国当前德育理论的突出问题。

第八,“一种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既是活动,又是过程。“活动”好理解,但“过程”与平时所说的不尽相同。“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在德育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活动本身的控制,又要注意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进而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对学生来说,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则表现为接受服务、自身体味(道德认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价值澄清、内化接收、形成思想与品格(道德发展)、行为体现(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持续改进等活动过程。

二、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服务理论,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从几位教育家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就足以窥见一斑,如罗杰斯认为教师是“促进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看护者”,列奥·施特劳斯把教师比作“农夫”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育服务思想。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有关教育产品的规定,正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具体体现。服务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基础,服务产品理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支撑,西方的“学生中心论”是服务德育的思想基础,而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也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服务德育的基本思想。

1.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4]。学者王述英认为:“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5]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使教育服务价值得到理论升华。

2.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产品理论产生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服务产品理论认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服务)为特征。它和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一样都是生产性行业,同样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理论把生产的范围从生产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扩展了传统的生产观,也是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教育作为第三产业,教师从事的劳动是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劳动。有的学者就用服务生产理论分析高校培养过程。[6]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M)、F.A.哈耶克(F.A.Hayek)等人的“学券”方案和主张,这些都说明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3.西方近代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斯宾塞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卢梭主张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裴斯泰洛齐强调德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福禄培尔注重儿童的“内心”在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斯宾塞倡导儿童的自我教育。他们都认为德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儿童是德育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他们的德育理论都是德育的学生中心论。

4.现代欧美教育的“学生中心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生命力自发冲动学说。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环境无疑在生命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7]在蒙台梭利看来,传统的道德教育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成人通过他的不断的监督,无休止的教训和专横的态度扰乱、阻挠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灵深处所萌发的一切善良力量就这样地被窒息了”[8],教师“必须信任他们内心的潜在力量”。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指导,“教师”的名称应改为“指导者”。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反对传统教育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使教育成了“外铄”的东西。他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向导,而只是看守者、助手。他认为把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儿童身上,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5.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的“学生中心论”。心理学家对心理的研究,大多要涉猎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他们都重视儿童道德能力的发展,多数是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当代心理学家中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都主张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反对用盲目灌输道德观念等外在的力量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当然,各学派也有自己的特色,成熟论强调儿童善良品德的自然成熟;存在主义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罗杰斯把心理疗法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非指导性”的德育方法,他认为教师只能是一个“促进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道德认识水平的自身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却重视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对道德认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可见,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孟子和周敦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主,教育要保存和发扬人天生的善端,因势利导,使其达到“自得境界”,成为与天合一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都从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宋代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这些理论都饱含着教育为学习服务的思想。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特征

服务德育不是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成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教”与“学”看成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活动与过程。这样,既符合教育本质及其规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人的本质。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论,它不同于所谓的“大德育”(五大内容的德育),也不是“小德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其理念、目的、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内容以及运行机理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其次,服务德育的目的是真正可测量、可实现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直接实现。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是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教师应遵十大德育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生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这些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第三,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之说。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而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四,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就学校和教师而言,既然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那么作为德育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有利,只要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学校都可以提供。服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笔者认为,我们对实施所谓“大德育”的担忧,实际上出于一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定势,即我们始终把教师摆在“主体”的位置,而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概念等进行定义,做出理解。当然这样理解“大德育”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把教师看成是“服务者”、“帮助者”,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和过程”,把学校的产品看成是“教育服务”而不是看成学生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对“大德育”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见,从这一意义上看,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的争论与担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一争论关注的是德育实施的内容,而不是德育本身。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冲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德育以本来面目。

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鲁洁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9]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的‘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思想者、求知者、对话者”[10]。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学者陈健翔、王松涛认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11]可见,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它代表着未来德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2]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5]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2002(1).

[6]魏法杰,覃伯平.服务生产理论及其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描述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4).

[7]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0.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2.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5)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46-04

大卫・艾尔金德(David Elkind)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曾任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主席,主要研究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艾尔金德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了美国的童年危机现象,指出了其表现、成因、危害及解决途径。当我们开始研究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童年危机时,艾尔金德对美国童年危机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一、艾尔金德对美国童年危机的研究

1.表现:儿童被催赶着成长为“小大人”

在艾尔金德看来,美国的童年危机主要表现为儿童被催赶着成长为“小大人”以及“超级儿童”的观念盛行。所谓“超级儿童”,是指在成人眼中儿童仿佛“超人”一样,具有超过他们年龄的能力,不仅可以被成人催促成长,而且还不会因此受到伤害。这种“超级儿童”观念导致拔苗助长式教育开始在美国流行。

在“超级儿童”观念的影响下,从幼儿阶段开始,美国儿童在各个方面都被成人社会催促着成长为“小大人”。〔1〕在教育方面,“尽早学习”的观念蔚然成风,许多父母开始要求儿童尽早学习知识技能。在游戏方面,多数父母认为不仅要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乐趣,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具备和成人一样完美的技能,于是,像游泳、划船、露营等传统活动逐渐被外语、交际舞、电脑等实用性、技能性活动所取代。儿童还被鼓励从事一些成人的活动,如父母鼓励5~6岁的儿童独自搭乘飞机去探亲访友,律师鼓动儿童为了各种原因控告父母等。总之,在一片催促声中,儿童俨然成了小“超人”。

2.成因:父母、学校和媒体共同对儿童实行拔苗助长式教育

艾尔金德认为,儿童一味被催赶着加速成长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这时的美国正处于后工业时代,处处讲求速度和效率,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人们都在寻求更快速、更有效的方法。基于这种“又快又好”的社会文化,加上社会竞争和媒体科技的推波助澜,美国儿童不得不生存在一个被催促成长的社会氛围之中。艾尔金德指出,在各种社会势力中,父母、学校和媒体是对儿童实行拔苗助长式教育的主力军。〔2〕

就父母而言,拔苗助长的主要表现是他们认同“超级儿童”的观念,并采用了催促儿童成长的教育方式。艾尔金德指出,父母对儿童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不是由于缺乏有关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而是由于生活的重压所致。〔3〕在社会治安日益变差、失业和婚姻失败导致的巨大恐慌和忧虑中,饱受压力的父母容易变得自我中心,很少考虑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于是,父母一方面认可儿童幼稚的特殊身份,另一方面又迫不得已地向儿童实施拔苗助长式的教育。那些疲于应付工作和生活压力的父母,往往会以“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孩子是待塑造的原始材料”等观念为借口,将自身的需要置于儿童的需要之前,做出各种催促子女成长的行为。那些职场受挫或生活失意的父母也倾向于将子女当成自我的替代品,希望子女以优异的学业成绩或运动能力来弥补自己人生挫败的遗憾。凡此种种,均为父母对子女拔苗助长的表现。

就学校而言,拔苗助长的主要表现是实施“工厂模式”的教育。〔4〕这种教育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它的“产品”,并以成绩作为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校教育成了一条装配线。面对提高产量的压力,学校不仅要让儿童学得快,也要学得早,结果导致学校的正规课程逐级下放,使得小学低年级课程“高年级化”、幼儿园课程“小学化”。艾尔金德指出,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非但没有脱离“工厂模式”的窠臼,而且由于其以“基本技能”和“成绩测验”为焦点,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催促作用。〔5〕在此情形下,考试制度一直往低年级延伸,连学前儿童也要参加各种考试。总之,成绩取向的学校教育给儿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因此成为催促儿童成长的因素之一。

媒体拔苗助长的主要表现是以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以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催促着儿童成长。〔6〕就传播方式来看,电视以画面形式传播信息,消弭了受众年龄界限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不需要具备相应的概念、逻辑思考能力及阅读能力,甚至不需要理解播音用语,儿童就可以从电视画面中获得信息。儿童也由此获得了大量尚不属于他们年龄层的经验,并因此表现出成人式的世故和老练。这种假象可能使成人误以为当代儿童更聪明、成熟,而真的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就传播内容来看,充斥荧屏的玩具广告、各种互动式游戏节目,往往为了商业利益而将儿童视为“大人”。再者,电视还把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乖巧、理性、智慧、早熟的儿童形象呈现给受众,结果一方面导致儿童竭力想表现出智慧与成熟的模样,另一方面促使成人提高了对子女的期望,希望孩子能更理智、更懂事。除了电视,书籍、杂志、电影和音乐等媒体也不恰当地把性、、暴力等内容倾泻到儿童世界,导致儿童行为过早成人化。

综上所述,在父母、学校和媒体等势力的共同催促下,美国儿童草草结束了无忧的童年,匆忙跨入成人世界,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扮演起“小大人”的角色。

3.危害:儿童的生命和成长受到扭曲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适度的压力和挑战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在催促儿童成长的社会氛围中,父母、学校和媒体等社会力量给儿童施加的压力已经超越了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结果是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艾尔金德认为,过度的压力事实上就是拔苗助长,结果必然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7〕其一,诸如青少年的性泛滥、滥用药物、吸毒等,都是他们被拔苗助长后尽早“实验”成人行为方式的后果。其二,儿童开始罹患过去只有成人才有的各种疾病,如头痛、胃痛、过敏反应等,其体能状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恶劣态势,这些都是由于父母的过高要求对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所致。其三,青少年及更年幼者的犯罪率的升高,与儿童过快成长所承受的许多压力有关。其四,青少年的自杀事件与催促儿童过快成长也有关系。其五,儿童的游离性焦虑、学校倦怠征、经验性无助感以及人格过早定型等情绪困扰和问题行为,也与他们所处的压力环境有关。总之,由于承受过度的压力,处于成长中的美国儿童已经成为成人拔苗助长的受害者,他们的生命和成长过程受到了扭曲。

4.解决途径:从拔苗助长到让儿童按部就班地成长

艾尔金德认为,虽然“超级儿童”观和拔苗助长式教育的存在有着现实原因,但是人们不能因此而泰然视之,相反应该深入反思儿童由此遭受的种种伤害,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此,艾尔金德指出,那些催促儿童成长的人,无论是父母、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坚信一种发展哲学和教育哲学,即让儿童按部就班地成长。〔8〕这是艾尔金德针对拔苗助长式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

首先,艾尔金德反对“超级儿童”观,重申儿童发展具有自然步调。基于皮亚杰、艾里克森的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艾尔金德指出了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发展任务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成就。除此之外,艾尔金德还阐明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总之,艾尔金德再次论证了儿童是沿着一定路线成长的特殊族类,他们需要成人给予照顾和指导,需要成人提供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

其次,基于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了解,艾尔金德坚定地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保证儿童按部就班地成长。艾尔金德认为,如果父母等成人能够明白儿童在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能力限制,就可能减少对儿童的拔苗助长行为;同样,学校的教育教学如果能够配合儿童的发展阶段,儿童也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9〕反之,成人社会的任何违背儿童发展规律、催促儿童快速成长的做法,都可能给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有鉴于此,艾尔金德主张人们应该停止所有催促儿童成长的行为,以免使儿童教育非但无效而且危害儿童的健康发展。他呼吁:“在这里,我仍要再次重申,长大成人是需要时间的,个体的成长牵涉到一连串与年龄有关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会给孩子带来智力、情感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复杂微妙的新能力的充分发展,是一个缓慢慎重的过程。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催促儿童快速成长,忽视了阶段性发展的必要性,那么将会在未来引发严重的问题。”〔10〕

二、艾尔金德的已有研究对研究我国童年危机的启示

在全球化时代,当欧美学者关注并研究西方社会的童年危机时,这种世界性的童年危机在我国已经显露端倪,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艾尔金德对美国童年危机的研究为我们研究我国当前的童年危机提供了一些思路。

1.关注我国儿童的“成人化”现象

5岁女童被博士父亲往“高层次外语人才”培养,〔11〕10岁男童考取大学〔12〕……此类事例近年时常见诸报端。这表明我国正在形成类似美国的那种催促儿童成长的社会氛围。

在当前我国摆脱贫穷追求高效率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儿童往往被作为未来的商人、工人、技术人员、科学家等来看待,作为潜在的生产力来培养。〔13〕由此我们看到,一批批儿童大学生、儿童作家、少年模特、少年歌星、少年运动冠军被不断催生出来,且他们“成功”“成名”的经历又鼓励着更多儿童朝着及早一夜成名的目标进发。这种儿童“成人化”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父母、学校和媒体同样是催促我国儿童超速成长的主力军。简单地说,就父母而言,他们奉行的“为未来作准备”的教育观念正在催促着儿童成长;而学校(幼儿园)实施的成绩取向的应试教育也在催促儿童成长;电视等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催促则源于其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

我国儿童的成长被客观或主观地加速之后,必然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种危害,虽然还缺乏系统研究,但通过一些初步研究和实际案例,我们仍然可以略知一二。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给幼儿造成的身心压力,我国有位学者提出了“童年恐慌”的概念。“所谓童年恐慌,是指儿童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和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为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 〔14〕这些巨大压力的来源则是幼儿园繁重的属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再者,入学考试也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天津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因为总听父母说要带她去参加名牌小学的考试,所以她夜里做梦还在说算术题。接着,她甚至掉起了头发,开始是一根一根地掉,后来就一片一片地脱发。妈妈带她去看医生,诊断结论是精神紧张所致。由此可见,“童年恐慌不仅严重扭曲了儿童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使童年失去了快乐,并可能危及一生的幸福”。〔15〕如今,鉴于幼儿园有增无减的作业和考试,“童年恐慌”现象恐怕将更为普遍。可以断定,随意用人为设计的成长方案改变儿童的自然发展轨迹,并人为地加快儿童的成长,往往会导致儿童的成长方向发生偏移,其结果未必是及早成才,反而是生命早衰。

2.思索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路向

当前的童年危机迫使我们认真审视我国的儿童教育,并寻找化解童年危机的途径。对于美国的童年危机,为了走出拔苗助长的误区,艾尔金德的基本主张是让儿童按部就班地成长。这种思路对于解决我国的童年危机具有借鉴意义。然而,毕竟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导致两国童年危机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思考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路向时,我们必须结合国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1)把童年作为我们社会文化的内核

与欧美国家不同,在我国,童年既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也未能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概念。〔16〕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尚缺乏西方思想家一再倡导的认识儿童、尊重童年的精神。缺乏童年意识的普通大众自然很难对其子女实施遵循发展规律的儿童教育。缺乏童年意识的社会文化自然很少会尊重儿童、尊重童年。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在社会文化中补足“童年”这个缺损部分。

(2)把保卫童年作为我们的社会责任

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无数为人父母者和教育者在人为地设计儿童的成长路线,任意用某种“标准化的成人”模塑儿童,并在“为未来作准备”的教育中掠夺和践踏儿童的童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17〕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一再验证着卢梭的这个论断。因此,面对今天的童年危机,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成为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保卫童年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相应的,社会各界,包括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儿童能够正常地成长。

(3)把儿童教育植根于童年的生命基础之上

纵观西方教育史,在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等人的教育思想中,贯穿着一条非常明显的逻辑理论,即他们的教育主张是基于儿童的,以儿童的发展规律作为指导的。面对当代美国的童年危机,艾尔金德提出的解决思路也再次遵循了这种逻辑。然而,在我们的儿童教育实践中常常缺乏这种逻辑,常常把儿童的发展规律置之度外,使儿童教育失却了合规律性。于是,在儿童教育中流行的是及早、超常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培养儿童应有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以及让他们体验每个成长阶段的生命意义。这警示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了解并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把儿童教育建立在童年的生命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ELKIND D. The hurried child: 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M〕.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0:6,185,25,47,54,71,144,185,97,119.

〔11〕佚名.博士当全职爸爸,教育五岁神童〔EB/OL〕. 〔2008-08-10〕.省略.

〔12〕郑然.10岁大学生今天报到,学校量身定做教学方案〔EB/OL〕. 〔2008-08-10〕.省略.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6)

二、少先队的服务承诺:

如果我不敢, 请鼓励我尝试;

如果我尝试, 请激发我创新;

如果我创新, 请相信我成功;

如果我成功, 请支持我天天进步!

三、工作目标任务

(一) 大力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探索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做起。

1、加强队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国情、国史的教育;广泛开展“五爱”教育,让队员们形成一定的社会主义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并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抓住重大节日的有利时机,做好对队员的教育。充分利用 “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丰富了队员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对队员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结合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以主题队会、走访、慰问等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送温暖送健康”、“关爱女孩”“红领巾助残献爱心”等活动,深化“五小”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责任心。

(三)、继续开展好“五自”实践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要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少先队“五自”实践活动教育,培养队员的全面素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以“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为主题,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少先队劳动训练基地建设,开辟少先队新途径。

(四)、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进一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为活动载体,引导少年儿童以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从而教育引导他们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之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五)、继续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做好队员的法制教育。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法制讲座,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其它途径,大力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

(六)、以“建队日”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吸收新队员,做好新队员教育工作,表彰优秀队员,积极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做好工作,发挥少先队的各方面功能,举办好第九届艺术节。

(七)、广泛开展 “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创建“特色五园”为契机,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即以“五大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为主的养成教育;以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为中心,以祖国变化、革命故事影片、国防知识讲座为切入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快乐生活、幸福生活为中心开展持家理财和惜生、求生、救生、和谐相处等生活教育;以“感恩”为中心,连接各种节日的关爱活动及争做十个“一”的爱心孝心教育活动;以开展争做“尊纪守法小公民”为中心

(八)、围绕少先队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队报、队刊等宣传阵地建设。

加强活动信息建设和队报队刊建设。学校继续建立健全工作汇报、反馈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做好学校教育信息、理论动态等收集整理工作并汇著成刊物,并积极向《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周报》等投稿。继续抓好少先队队刊队报的征订工作,办好《阳光之刊》,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少先队工作的影响。

四、活动安排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7)

图书馆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和增进少儿的网络知识和文明上网意识,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抵御网上的不良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少儿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更加健康的空间。

1.网络对少年儿童德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1.1网络休闲引发少年儿童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天地。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会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毒害少年儿童的心灵。少年儿童属于道德意识薄弱的群体,他们在网络休闲的时空里基本上处于“道德随意”状态,极易引发道德行为失范。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有的少年儿童是“无聊聊天”或“庸俗聊天”;有的少年儿童迷恋一些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游戏。毋庸置疑,少年儿童在缺乏道德约束的网络休闲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

1.2信息垃圾毒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大量的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等的不健康内容充斥其中。据统计,有60%的少年儿童无意中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少年儿童,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与动机。除此之外,有的还浏览色情网页,寄发不健康电子邮件,近年来,少年儿童因受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而身心受损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这给家长及儿童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1.3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使价值文化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全世界没有国界、没有地域的区别。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和先进传媒优势加紧对我国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争夺和腐蚀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2.图书馆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社会教育专门机构的图书馆,我们要利用自身的环境设备、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用我们的工作去解放那些迷恋不健康网吧的少年儿童,占领网吧阵地。

2.1尽快制定和完善网上法规

网络立法,能够使用网络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应对之策还是一个空白。为使网络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有法可依,就应该抓紧研究和制定未成年人利用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文明、健康、有益三大原则,进一步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规范管理,坚决取缔严重危害少儿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加大投入,多建设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健康网络阵地。

2.2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

在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中,图书馆员要向少儿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少年儿童道德文明素养,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教育少年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做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别人的计算机,不可复制别人的文件,更不能随意改变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容许利用计算机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更不能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其它有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3规范少年儿童网上行为

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少年儿童检索、评价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向社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广大少年儿童要善于利用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图书馆工作者要结合《公约》,引导少年儿童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2.4开展多种形式的上网指导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道出了“习”性的重要性。人生三部曲: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属少年儿童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后踏入社会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三阶段中,少年儿童时期虽短,却是人生基石。古人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新形势下,怎样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过硬的素质,关键取决于成长环境、监护人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力度。如何形成思想道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培养模式,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搞清弄懂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日渐增长,不仅阻碍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少年儿童在品行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1.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主流意识淡漠,价值取向扭曲,认为现实比未来重要、奋斗目标模糊。

2.品德上,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不注重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自以为是,自负叛逆。

3.行动上,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差,个别学生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4.性格上,缺乏宽容之心,骄横跋扈,攀比心理严重,承受能力差,稍有不如意或失败,便意志消沉。

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改革方法,根据新形势下少年儿童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深入细致的开展思想道德。

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要求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肩负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使命。2012年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形势下对思想道德提出了新要求:

1.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道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要努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整体规划,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遵循学校思想道德规律和少年儿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少年儿童道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

三、全面拓展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途径

立世德为首,立道德为先。如何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传播正能量,是思想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精心构建教育平台,着力整合道德资源,不断拓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新途径。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道德教育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道德的主渠道。要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任课教师要挖掘教材的道德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二)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少年儿童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开辟第二课堂教育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可利用区域内名胜古迹、教育基地等开展野外实践课。我县是“七连冠”的双拥模范县,辖区内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驻长各部队都是理想的道德第二课堂。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小社会

浓厚的文化氛围,洁净的班级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创建文明班级,争做“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真正牢固树立了育人为本,道德为首的观念。

(四)整合道德资源,拓展道德阵地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整合道德资源,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2.学习园地。利用学习园地,拓宽学生学习、教育、生活的途径。学习园地就像一个百花园,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3.开展革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从中接受革命传统、高尚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9)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校园美如花园,空气清新,活动器材齐全整洁,环境优美并富于教育性,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使之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性情得以陶冶,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还可利用校园扩充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气氛。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学校、家长与社会要相互协调配合,为弱智儿童少年创造安全的参与活动场所,寓德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普通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形式和方法也都适用于弱智儿童少年的品德教育。如品德课、课外活动、团队活动、节日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参观、纪念活动等途径和形式在弱智儿童少年品德教育中都是可行的。但是应该注意,利用这些途径和形式进行品德教育必须符合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智力特点,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做好家长与社会的工作,使家庭和社会为“弱智儿童少年充分参与”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信心。又如在助残日里号召社会为弱智儿童学校捐资助学,弱智儿童向来宾--献上自己动手做的书包、围裙、小工艺品等,这样能增强弱智儿童少年的自立、自强勇气,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感。

三、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弱智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

弱智儿童少年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孝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的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例如:有的学生由于记忆功能失调,偶然错拿了别人的铅笔、小刀;有的因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骂人,等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行为,其实是弱智儿童少年的某种器官功能缺陷所造成的,教师必须从弱智儿至少年的生理、心理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正确的处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集体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培养。

四、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都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弱智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善于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行为修养方面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口头编求和的应用题时说:今天早上我给8盆花浇了水,李强给9盆花浇了水,我们俩一共浇了多少盆?教师不仅表扬了他题编得对,而且还表扬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的好品德。又如让学生默写后,先让他们自己检查一下默错了几个字,同时教育学生要作诚实的孩子。

五、弱智儿童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弱智儿童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这一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

另外,为加深学生对日常规范的记忆与贯彻,我们一月一个重点项目训练,周周有检查评比,并把条文式的规范编成押韵易学的儿歌,使学生易说、易做、易评比。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0)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校园美如花园,空气清新,活动器材齐全整洁,环境优美并富于教育性,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使之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性情得以陶冶,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还可利用校园扩充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气氛。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学校、家长与社会要相互协调配合,为弱智儿童少年创造安全的参与活动场所,寓德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普通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形式和方法也都适用于弱智儿童少年的品德教育。如品德课、课外活动、团队活动、节日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参观、纪念活动等途径和形式在弱智儿童少年品德教育中都是可行的。但是应该注意,利用这些途径和形式进行品德教育必须符合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智力特点,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做好家长与社会的工作,使家庭和社会为“弱智儿童少年充分参与”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信心。又如在助残日里号召社会为弱智儿童学校捐资助学,弱智儿童向来宾--献上自己动手做的书包、围裙、小工艺品等,这样能增强弱智儿童少年的自立、自强勇气,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感。

三、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弱智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

弱智儿童少年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孝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的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例如:有的学生由于记忆功能失调,偶然错拿了别人的铅笔、小刀;有的因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骂人,等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行为,其实是弱智儿童少年的某种器官功能缺陷所造成的,教师必须从弱智儿至少年的生理、心理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正确的处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集体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培养。

四、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都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弱智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善于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行为修养方面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口头编求和的应用题时说:今天早上我给8盆花浇了水,李强给9盆花浇了水,我们俩一共浇了多少盆?教师不仅表扬了他题编得对,而且还表扬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的好品德。又如让学生默写后,先让他们自己检查一下默错了几个字,同时教育学生要作诚实的孩子。

五、弱智儿童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弱智儿童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这一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

另外,为加深学生对日常规范的记忆与贯彻,我们一月一个重点项目训练,周周有检查评比,并把条文式的规范编成押韵易学的儿歌,使学生易说、易做、易评比。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篇(1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05-03

一、文化育人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便有了人类文化。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人只有在对单一的物质需求上升到情感、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时,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1]随着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渐渐懂得教育发展其实质就是一部文化育人的发展史。文化育人主张人的文化性回归,注重人的精神培养,强调人的情感升华,说到底文化育人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更加重视人的心灵、情感、品德的培养。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而要点燃生命这把火,就离不开文化。“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必然走向,是德育应该达到的最终目的。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并且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

二、小学德育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对于文化,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2]由此可见,文化育人在教育,尤其是德育中的重大意义。

基础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小学德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再者,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因此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就处于重要的、核心的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就进行的”。[3]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小学生,因时代的瞬息万变以及自身认知、思想、行为的不成熟,在生活学习中往往容易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可能影响其一生。这就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小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施以让孩子们感动、感念并终身记忆的触发心灵细节的教育,向他们的思想理念中注入诚信、善良、感恩、包容、责任、进取等崇高的美德,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意识和信念,最终沉淀为人的精神和品质。

因此,小学德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文化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机制。教育工作者们需要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到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文化特性和文化育人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以文化的视野,文化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条件下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现阶段小学德育难以有效满足文化育人的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各方面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成就斐然。但在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之时,小学德育却没能充分适应新的形势,在诸多方面难以满足文化育人的迫切要求。

(一)德育实施的途径单一,需要拓展教学文化

现在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单一,大都只是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品德课的方式孤立地进行的,没能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方法普遍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导法和品德评价法等,而情感陶冶法、品德实践法等使用较少。当代学生接受的德育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娱乐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而我国小学德育教师往往对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结果造成了品德知识与行为的割裂。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教师要进行德育课程的全面构建,用文化育人的视野,尝试使用多种教学途径,拓展教学文化。

(二)忽视环境的重要影响,需要丰富环境文化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的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外部条件。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在人的品德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小学生处于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道德认知以及价值观难免会被不健康的信息所扭曲。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过分的溺爱和娇惯,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事事都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心理,不懂礼貌、缺乏自律意识、不懂得关心别人。再加上父母大多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过于忽略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了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自然的还是物质的环境,都对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家长及学校教学工作者们对这些因素的忽视是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小学生道德成长环境的缺失,需要丰富的文化环境来弥补,需要一种和谐、融洽、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忽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强化教师文化

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对于小学德育的发展更是如此。人们常说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但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应该是“育人教书”,核心任务应该是育人,在育人中教书。然而,我国有些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从情感和生活上真正关心学生,做学生生活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一支有涵养、有修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这所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的贯彻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强化教师文化,让教师在一种高远的、鲜活的、绵延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从而进一步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四、立足文化育人理念,加强小学德育

(一)以文“化”人,尊重儿童生命

1.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主体。道德教育是永久不衰的话题,我国从古代起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将心灵、德行的教育放在儿童教育的首位。在教育方法上,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倡“因材施教”,其实就是尊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离开生命这个本体,德育无从谈起,至少是不完整、不彻底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校德育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小学德育应该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所谓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就是要理解儿童生命,尊重儿童生命,关心儿童生命的原本状态和需要。为此,德育工作者要呵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入手,进而还原儿童生命的真实状态,以“半童性”的思维模式守护和陪伴儿童的成长。[4]

2.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目标。小学德育在以儿童生命为主体的基础上还要以儿童生命为目标。所谓以儿童生命为目标,就是对儿童天性的认识、愿望的理解、生命的尊重,并且一切都以儿童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作为出发点。小学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道德成长最重要、最敏感的时期,还是其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最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人处事道理的习得,为此,小学德育要走进儿童生命,关注儿童生命,尊重儿童生命。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儿童的生命为目标。

3. 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小学德育要达到以儿童生命为主体、为目标,就必须在实施德育时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这种体验包括儿童的生活经验、经历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些体验对于儿童是非常宝贵的,是他们成长、成熟的基础,更是他们认识世界、感悟生命、形成道德价值观的根基。儿童心底纯净、目光明亮,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天真、感性和真实,对于所见所闻有着独特的判断和分辨。“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在儿童的本性中,天生就有一种形而上学的冲动,有追求人生根底的欲望”。[5]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的意识感受,相反是要充分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不成熟、幼稚的,哪怕是不正确的。只有他们说出来,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儿童,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来澄清错误的价值观。

(二)以文“化”人,润泽儿童心灵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不少教育专家都深有感触的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有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校园文化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有管理文化、班级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等。

1. 管理文化。一种好的管理方式成就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学校的管理方式对这所学校的健康运转十分重要。这里所谓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学校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日常学校管理中的体现,形成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和人文文化。学校的管理要重在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能够使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领导、教师、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相结合,以人的主体性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为出发点,建立富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文化体系。

2. 班级文化。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特有单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是形成良好班风和班级凝聚力的必备条件。班级是个集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包括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与班级有关的群体,这些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外在文化,这种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名人画像,校园里的宣传栏、荣誉榜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精神文化,是一种制度和观念文化,即这个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班级成员对世界、人生、价值的种种观念。无论是“硬文化”还是“软文化”,都会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环境文化。环境是一个人生长的重要物质保障,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校园环境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的改造而形成的校园学习环境、自然物、建筑物以及各种设施,也就是形成的校容校貌。学校师生的健康成长得益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所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特别强调育人功能,要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氛围,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教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4. 教师文化。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领导者要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有关教研组和教师们也要为教师文化的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实践创新实验等来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发展了,学生的发展才会有保障,学校才会走向欣欣向荣,教育才会向前迈进。

(三)以文“化”人,拓展学科德育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有关德育方面的校本课程也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小学德育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音体美校本课程以及课外实践活动都可以当做德育的实施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建立以学生的德育发展为出发点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建立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其实学科德育说到底可以看成是一种校园文化,为了使这种文化气息在校园里传播,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音体美”、“文化节活动”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这种和谐、活跃的文化气息中熏陶性情、涵养品质、锤炼道德。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们应该指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此来体验自由活泼的生命力量,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最终达到精神的富有和灵魂的感化。

文化既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发展方式,文化育人注重人的精神培育和情感升华,文化育人的理念与小学德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德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者找到文化育人与小学德育发展的契合点,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进步,使小学德育的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注释:

[1]颜凤岭.文化育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北京教育・普教,2007(1).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德国文化丛书,1991(3):3.

[3]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9.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

[5]刘慧.试析当代小学教师专业特点[R].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2009 年年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德育原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

[2]肖川.教育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刘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4]夏红艳.浅谈新形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报,2005(6).

[5]盖雁,纪楠.以德育人与中华文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