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思政课课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0:07

思政课课程论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1)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承担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们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这种培养目标的驱使下,有的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思政课课时缩水、教师不专业、学生忙应付的局面。

2.课程设置长短不一

在我国,一般的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校的前两年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不少学校为保证专业课的学习时限,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一些公共课学时往往被刻意压缩。如根据国家文件要求,高职院校需开设三门思政课,其中要保证每周3学时的思修课教学时数,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每周4学时,据相关调查,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安排思政课时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缩水。缩水后的思政课学时,同时还可能收到见习或实习的影响,在课时上也不能保证足额完成。

3.教师授课方式不一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作为承担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任务的老师,他们是思政课堂上的主导者。为达到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特殊的育人效果,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全力打造一只既有坚定思想,又能与时俱进,既有坚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又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能把枯燥的思政课变成活泼有吸引力的课程,提高大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这些课程。

4.学生学习兴趣不一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重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们对专业课之外的课程缺乏一定的兴趣,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硬着头皮上课,对一些公共课例如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思政课等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些课是在浪费学生们的精力,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同学上课不积极,没有学习兴趣,甚至逃课的现象。鉴于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要改变思政课堂上的种种弊端,就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当前众多高校的课程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作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都开设的思政课,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学术界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改革策略有很多,本文提出的改革策略是在通过大量的调查之后得出的结果,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摸清高职院校教师的授课情况,针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们网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100名学生,让学生填写调查表格,回收表格93份,回收率达到93%。通过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存在对学生状况了解少、课堂有闲暇时间、不征求学生意见、授课内容枯燥等问题,这些方面是需要我们思政教师去改进的。思政课的改革不仅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思政教师的改革,还应该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思政课在教学方式上应更加灵活,要适时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去感受思政教育,例如,走进法院,参观革命烈士公墓、走进孤儿院等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上思政课上的突出问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只有少量的17%的学生为了学习知识,只有9%的学生为了接受思想教育。由此可见,大量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目的不清楚,这也就会导致上课时教师的授课效果不明显。所以,高职院校应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通过第一节课来使学生们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还应该在开学之初,在校园里多多宣传思政课,为思政课走进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1.学校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切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就也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课程目标,努力把思政课和学生们的职业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有重要意义的。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相挂钩,使学生们认识到职业能力卓越,但是思想不过关,用人单位也不会青睐的。例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安排实习的时候害怕吃苦、担心受累而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这明显是思想不过关的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重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他们在衡量人才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无才无德的坚决不用,有才无德的限制使用,有德无才的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的大胆重用。

2.教师把握好方向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2)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3)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施加某种教育影响而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向人们传递某种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文明进步。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大学生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他们乐于创新,追求独立和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停留在口号宣传或一般的理论灌输上,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结果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形式的多样性特点能够覆盖生活空间,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原因

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学习成绩这个中心而展开,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无形之中将显性课程摆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此情境下,学校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周期长、结果具有非预期性的教育形式,从而造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不足且滞后。

2.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随着“终身学习”口号的提出,教师的任务明显加重,不仅要完成好当下的教育工作,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进修、继续学习等,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本末倒置,从而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职称评比,许多老师埋头苦读只为更上一层楼,这本无可厚非,但忽视了自己本职工作的教师就显得不是太合格了,甚至有些自私。

三、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的策略分析

1.从学校角度看

(1)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

这里的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内外在的、可观的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布局以及教学设施等,它们是物化的教育理念,涵盖着教育精神,能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受到启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

①观念上的重视

校园管理者应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校园精神文化这种内隐的、深层次的东西比显性课程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高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体现本校特色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倡导正确健康的价值取向,塑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培养热烈求知的学习氛围,用精心策划的活动和寓意深刻的办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②制度上的规范

第一,从学校管理者角度讲,要加强行政规范,建设民主公正的和谐校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校务公开,发挥学生会、教代会等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此启示师生政治生活中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从教育者角度来讲,要建立隐性课程评价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要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包括教师品行规范、教室设计管理等,要将隐性的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有机结合,通过实施保障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3)校园活动文化的构建

大众传媒的建设。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渠道,因此,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舆论价值,使大众传媒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首先,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要求,丰富网站内容,既有精品课程、校园新闻等文化板块,又有勤工俭学、问题反映等服务板块。其次,校园广播站也是一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途径,利用好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实现学生需求与内容的“红”的统一,提高其生命力和教育力。

2.从教师角度看

(1)教学上

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虽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显性的课程方式实现的,但其中包含着广泛的德育因素,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门类众多的课程没有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显性课程的形式和方法主要强调灌输而忽视师生的主动参与和接受。

(2)素质上

师德师风的建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爱岗敬业、民主公正、为人师表等工作态度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能使学生在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人际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新课程强调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纳和内化知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深入学生中间,动态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多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3.从学生角度看

(1)校园内

①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力量。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增强其成员的政治觉悟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高校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独立性增强,实践精神加深,他们排斥空洞的理论灌输,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显性课程现成的观点,因此,创新隐性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4)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曹小军(1963-),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宫春艳(1971-),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吉林长春13 011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49-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懂得积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广泛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价值,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引导大学生们主动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有效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改革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和修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富有普世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普世价值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应只是知识方法的传授,而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要求我们善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大学生情感脉搏,不仅关注他们所关注的,更要引导他们追求崇高健康的人生观,通过明理、动情、导行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实际行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的过程

加强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是大学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确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要求高校教师以育人为本,立足于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尊重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修养与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既能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既会工作又懂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他们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忽视人文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追求功利目标已成为教育的世界性问题。当代中国,同样存在强调知识学习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将政治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教育的主要价值,尤其在经济实用主义氛围下,以金钱为中心,信息成为商品,教育变成产业,大学生成了消费者。在一些高校,由于受到原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由社会大环境来制约。高校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专业教育与教学工作,而把参与人文教育实践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浪费,常常忽视人文教育,甚至把人文教育边缘化,这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贫乏的直接原因。

(二)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

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匮乏的主要原因。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主要是依靠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文科是艺术,“重理轻文”的观点一度影响了一代人。具体反映到当前大学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就是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已被打破,新的适合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在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乘虚而人,对缺乏成熟理性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必然会造成消极影响。

(三)泛政治化思维方式突出

泛政治化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泛政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常常把教学内容、理论、目的都抹上政治色彩。如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内容陈旧僵化,更多意义上是理论的说教,缺乏实证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过分突出说教价值,必然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价值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开人文精神谈人文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社会本位遮蔽人文关怀

传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教育的社会本位要求我们在制订和实施教育目标时,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教育,把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传递给大学生,使受教育者能够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社会本位教育思想认为,作为成人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以大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活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态来约束大学生言行的,我们一方面明明知道给大学生过多过严的约束不利于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却总是担心放松了管束会使大学生无法无天,因而仍旧抱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不放,上课时教师依然要不苟言笑,举止严谨,大学生必须得正襟危坐,不可乱说乱动。这严重压抑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大学生的自主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挖掘人文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主课堂。从教学内容看,它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自律的行为,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等人文态度。不过,接受了这种教育,不等于大学生就具有人文精神,就形成了人文素养。从教育实践看,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人情入理的分析,让教学真正深入人心,并通过自学自讲、对话教学等形式,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真正洞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大学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从而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自然容易使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速,必然使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产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大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变教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为师生互教互学,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从而使教育的教学指向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变大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达到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开展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应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参与社会,参与实践,才能使大学生走出自身狭隘的认知世界,才能培养大学生身居校园、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大学生能在更深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的要求努力充实自己,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

创设合理的以人为本评价机制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而当前我们的高校评价体系仍然把大学生获得的各科分数作为评价判断一个大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知行严重脱节。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更可能使其缺失做人应有的诚实、忠诚等品德,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把考试只作为了解大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侧面,评价不仅要看结果也要侧重过程,既注意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又参考大学生的课外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艰辛、合作的快乐、成功的乐趣,逐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发挥大学生特长、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责任为大学生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美好的、内蕴丰富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打造出具有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如“为人师表,勤奋创新”等,使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直指大学生的内在情感,给予大学生日复一日的熏陶,不断提升校园软实力建设。

[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5)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导电塑料的开发,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教“商品的含义”时,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①提到商品,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商店的食品、衣服、家电等。那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来的呢?它们又到哪里去呢?②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④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⑤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分为二”观点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此怎么“一分为二”

?这是个发散思维的火花,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对这个求异思维的进一步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内外因辨证关系”时,我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并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来加以论证,我把这说成“真理”。很快,学生中就有人提出了“近朱者不一定红,近墨者不一定黑”的观点,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中遇到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6)

一、高中生诚信现状及表现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诚信或道德问题,这其中包括普通百姓、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当然学生本身、家长以及教师对这个问题也都尤为关注,由此凸显出学生诚信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们对学生诚信或道德问题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业中的诚信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高考的压力迫使学生不得不注重对学习成绩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身的各项利益都有着紧密关联。成绩好的学生能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得到比较积极的评价或反馈;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所得到的评价或反馈中则以消极的居多。这些也迫使学生不得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促使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成绩,从而能够得到更多正向的评价或反馈。一些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每到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只有试图去抄袭别人的答案;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考试时,作弊现象可谓是屡禁不止,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较好的成绩,采取夹带、偷看、收买别人的答案甚至偷盗试卷等不诚实的手段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还会妨碍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二)日常行为中的诚信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诚信与否,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够做到诚信就可以了,但事实恰好与此相反,要想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从一些看似“小”的事情上做到诚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人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乱闯红灯、随地吐痰等。除此之外,学生在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不少学生为了获取较多的零用钱,不惜欺骗自己的父母,甚至老师和同学。在人际关系上,主要是同学彼此之间不很信任,不愿意说真话。学业诚信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诚信也不容忽视,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人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思想品德中的诚信问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必不可少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年轻一代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品德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强调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敢于奉献的精神和作风仍然必不可少。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不完全具备或养成上述优秀的品质。在学校,铺张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至于艰苦朴素的作风,更是很少学生能够养成了。

二、高中生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

1、高中生自身的特点。高中生一般处于16-19的年龄阶段,正在向成熟的青年期迈进,因而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朝气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接触的社会面不断拓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心理上呈现一种社会化趋势。同时又受自身学识和社会阅历所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思想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化,感情容易冲动,如果不能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也可能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盲目的不理智的行为,因而需要及时的引导。

2、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教师在诚信道德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责任重大。由于升学率的压力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文化功能情有独钟,而忽视诚信教育,特别是自从高考3+x改革后,政史地三科综合,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有所下降,家长、学校、学生本人都越来越不重视思想政治课,这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他们很少再去研究德育工作的效率,而更关心的是本学科在高考中名次、成绩。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其结果必然损坏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乃至整个学校德育的运转。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强化诚信教育的主要对策

1、挖掘教材中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强化诚信教育。教材是学习诚信道德的主要材料,是落实诚信教育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表现,它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师与学生开展诚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源,可以说,教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7)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基本载体。而传播学专业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学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仍是保留传统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评价,在培养模式上延续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硬背”与“灌输”,依然还是教师单向进行知识输出的教学场域,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育关系不平衡等情况。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不利于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接收红色文化的熏陶。因此,对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教育模式的要求应当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吸收红色文化,培育出能够弘扬红色文化的新闻专业人才,才不会令红色文化的光辉在专业教学的课堂上黯淡失色。

(二)专业教育运用红色资源不充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只有将专业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顺应时展潮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才能坚定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遍布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和教育散见于党史学会、文化旅游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等,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红色文化“图谱”。

高校在开展教学实施的计划较为随意和零散,并未形成具有系统性、长效性的综合培养方案。上述情况直接导致高校在试图运用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陷入效率低、进程慢、解决难的尴尬处境。

传播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也面临相似情况,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为红色教育基地利用率不高,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课堂,然而红色旧址遗迹、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英雄故居等,都是蕴藏着丰富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地方。可是高校在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未能更用心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只是“走马观花”,缺乏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深入实践和亲身体验,也将会影响学生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效果。“文化这东西,它不是词藻华丽的修饰,更不是要炫耀你的学问,而是一种丰富灵魂的方式,得来实在不易。”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来之不易,对人的影响不滞于一朝一夕。所以要不断加强高校整合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贯穿在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把红色文化作为推进各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资源并加以灵活运用。

(三)红色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当前高校都在积极地尝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创新,而新闻教育永恒不变的价值体现在,要培养怀有人文之爱、追求真理和正义之心,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阐释变动之意义、助益社会良好沟通的人才。红色文化能更好地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红色文化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意识等着色,符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立足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红色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必然只是成为单纯“道德教科书”的搬运机器,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优良美德、奋斗精神等等,也将在人们无法更贴近和全面地了解下逐步失去学习兴趣。

二、红色文化融入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国家巩固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新闻教育的课程理论与实践都应明确学生是参与意义建构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动者。现有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在现行高等教育中,大部分课程的教育方法为依赖教师、形式单一、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方法,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地位,形成了“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以观念说教、行为约束、思想灌输为特征的单向教育模式”。

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助推教学方法的革新,红色育人将要求课堂构建互动性强、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坚定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使命和担当,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国家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

(二)传统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手段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迅猛奔涌而来,中国传播学界一些人士曾寄希望于对西方理论的援用、消化、摄取,这容易造成西方理论“东西相异”的橘枳效应。将源自西方的传播理论知识移植至中国,跨语境的理论旅行虽然使中国传播理论资源快速繁殖,但去语境化的移植过程导致理论缺乏“在场”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学科背景下,中西文化理论思潮交汇频繁。大学生不免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难免会不易于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形成,不利于国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必须牢记“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嘱托。新闻传播学思政课有必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红色文化作为思想依托,培养学生能够保持客观、理性的认知。将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思政课,跳脱封闭且狭隘的理论牢笼,去涵养和着力引导学生面对专业问题转向立足于中国本土化背景的逻辑思考。红色文化不仅仅传递一种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

(一)整合红色资源,增强高校实践育人能力

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大学”的词条所示高校应具备的基本职能:“大学基本的传统职能仍需保持不变,也就是仍要使学生能够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知识,以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智和创造能力,激励他们蜕变为讲人道、富有责任感的人。”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在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德智兼备的人才。这是高校始终都需坚持的人才培育目标。而红色文化留存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具有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人才,应是每一个高校对于学生基本的素养要求。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在课程实践中,整合且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在地特色的红色文化的学习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教学形式的创新方面立足校园,鼓励学生参与且举办红色文化影片集体观影评鉴或是作品展览、竞赛等大型红色文化活动,可聘请从事新闻采写及撰述红色文化相关著作的教授学者来当选评委并举行小型的学术沙龙。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特色将红色文化资源引进高校,浓郁学校红色文化氛围。也可将刻板的教学课堂变更为校外红色文化基地、烈士纪念堂等等,可以通过布置采访红色文化基地和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或要求记录和拍摄当日的见闻所感。组织宣传相关社会活动,以此加强学生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实现学习模式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活泼且富有新鲜感。这些创新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引发学生中在实践环节加入对中国历史、革命史的讨论,也同样唤醒学生们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革命精神和先进文化的传承,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骨骼血脉。有助于在认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加深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记忆,促使学生贴近红色文化,体会其中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积极力量。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实施教育的重要环节,整合红色资源引入高校课程教学,加快了对在地红色文化进行有效整合的全过程,将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成可供利用的教育素材发展在地文化产业。扶持了栽培“传承红色基因”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目标,同时为未来在地红色文化产业的人才需要做好储备。

(二)结合传播学科特色,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平台

中国红色故事刻画了中国革命血与火的历程,记载了中国发展从落后到强盛的辉煌留存了中国人的宝贵品德。将中国故事传遍祖国大地,登上国际的舞台,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高校学生,紧紧跟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和最终目标。讲好红色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培育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红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切实担负起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职责。所以当前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特色,融入红色文化贯穿课程实践,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媒体内容创作生产的依据和标准。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9)

1.4探究问题的大小与数量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为学生设置的探究问题一定要有时间来完成,数量要做好控制,问题太多就会流于形式,无法做到广度与深度探究,学生也只能疲于应付。同时还应该把握住问题的大与小,如果给学生设置的问题太大,学生感觉到不知如何入手,无法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课堂探究所设置的问题要做到大小合适,有质有量。

2中专思想政治开展探究性课堂的对策研究

2.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书向育人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相关知识,学生机械地模仿,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为学生设置适合他们发展的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感知自主学习所得到的收获与满足,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就会对思想政治学习充满兴趣。

2.2构建有序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思想政治探究课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只有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够放松思想,才能够激活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问题的探究当中去。教师应该构建较为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同时,教师需要做好组织和引导,防止陷入无序和失控状态。中专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课堂探究需要教师营造有序而又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大胆探索,通过有序的引导让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做到有效深入高效。

2.3思想政治开展探究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探究课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完全放任。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践当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话题,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去。当学生探究陷入困境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做好有效的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效果进行积极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点解决,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优势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思想政治探究课的教学效果。

2.4对教材进行灵活取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有重点地探讨和研究,而不是面面俱到,对于一些较为基础和简单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便能解决;对于一些不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应该大胆的舍弃,对于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境界提升的教学内容应该精心选择,并且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同时设置的问题应该更有广度和深度。教师就需要对教材系统研究,结合一般的认知规律,将探究的内容更加具体化,让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探究更加高效。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10)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物质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带进高校的课堂,带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什么时候解决好了教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突破。

一、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战争年代,我党开设的高等教育就对学生或学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05方案”,综合概括了原来的“两课”正式命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

1950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该课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教材大多采用《中国革命史纲》。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全部停止招生,所有课程也被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一直到“”结束。

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规定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同年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文科专业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可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稳步发展

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提出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在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形成“85”方案的雏形,规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法律基础”,另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程(1992年这三门选修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文科加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8波和期间几次全国性,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的武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199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开始在全国推行。“98”方案开启了“两课”课程新方案,在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此后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有各省的教育厅统一指定,但在全国内教材版本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逐步完善

“98”方案后一直到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05”方案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加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理科同时加设“形势与政策”课。

二、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材建设必须得到保证。

1.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促进了教材文本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做好教材规划,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95”方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织;2001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将“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使之成为精品教材;“05”方案出台后,、教育部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专家库,抽动专门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开支。

自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版本每年都要印刷3~4次,精品意识已经成为开发和占领教材文本市场的经营理念。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已经进人稳定的“盛产”期。

2.教材吸收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品课程理念深入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

“05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课程开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开设,拉近了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距离,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从思想上启发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社会发展特点编写的。建国初,国家对于高校的政治课教材使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高校普遍使用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容易出现知识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理解混乱,这些独树一帜的自编教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第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本科教材,共10本。2006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4.教材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教材文本的巨大张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性,它的使命是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教育自我,从而勇敢地承担起继承和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伟大使命。21世纪的高校教材更加注重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材建设上具备准确性、高新性、先导性、国际性的特点。高校的教师、学者、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并各有自己独到学术见解的顶尖人才。他们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进展情况,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教材质量突飞猛进,日益成为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效文本。

三、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传播的教训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教材文本偏离了教育的主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正确的把握意识思想的主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无误的肩负道德的正确航向。

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教材篇幅受限,文本内容过于简单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集中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特点是以人文事实为基础,知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更甚于其他学科,受篇幅所限教材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拓展,文本内容相对而言过于淡薄。

3.教材内容跨度大,教师难以驾驭多层知识体系

“05方案”制定了“四轮”教材建设规划,即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原来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即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内容合并。这样的知识组合不仅加深了教材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一位老师不可能是多重学科的驾驭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经常更换教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甚至要更换三、四位老师,无论对于教材的把握,还是学生心理的了解甚至学生适应老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4.教材间统筹不力,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自己的固定科研方向,科研、学术水平都很高,编写的教材起点也很高。由于各自为战,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做到与四门课程全部兼顾的统筹力度,这样容易使得各门教材要么太孤立,降低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合力,要么相关的教材之间存在着机械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董顺杰.浅谈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任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