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家校共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2:21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篇(1)

学校实施家长督教、督学制度,每天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开展“家长进校七件事”活动:一“巡”,家长或社区代表(至少三人)每天到校参加一个工作日的教育教学巡视活动;二“观”,家长进课堂听课(至少听两节课);三“谈”,与教师、学生交流谈心;四“问”,与学校行政领导沟通;五“督”,督促学生早餐管理;六“查”,检查校舍安全和文明校园活动;七“评”,给学校提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每天的活动,学校主动积极向家长、社区汇报工作,宣传教育法规,宣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系统培训与指导。学校将家长指导工作重心下移,由专任教师和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接待与指导工作,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学校教育特点,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指导与个别咨询。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管理模式。家长在工作中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理解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成绩,获得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总结了更多的办学智慧,赢得了全体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学校每周向家委会印发行政会议纪要,让家长履行知情权与参与权。

为了提高家长、社区督学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不但可以从学校得到指导,还可以从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得到互助,学校有目的地安排不同家庭教育风格的家长,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相同问题的家长,一同来校工作,以利家长之间探讨和学校集中辅导。

在家长督学人员的选择上,学校还邀请一些特殊学生家长参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究教育疑难问题,让这些家庭也能从一天的督学中得到快乐与收获。

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现代学校教育不但要有家庭互动,还应有社区参与,将学校周边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以及热心教育的人士和单位组织起来,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当中。学校有意识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改进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应方案,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让社区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

社团共组。学校组建了二十多个文体社团,并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及社区人士征召义务社团辅导员,同时建立家长资源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新。教师也从“家长老师”的课堂上获得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的启迪。另外,学校还邀请岭南世家国学馆和“快乐写字书法”研究中心等社区组织中的专业人士作为社团顾问,协助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综合素质。

信息共享。岭南世家国学馆的每期培训和最新活动信息,都会及时提供给学校,并邀请学生参观学习,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实施国学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香洲和谐社会研究会定期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香洲家庭文化交流协会将每期自办的家庭教育报免费派发给我校家长。

资源共用。学校管乐团组建需要高额的经费,单靠学校承担显然不现实,为此,学校采取“校办家助”的方式,组建起了珠海市小学第一个管乐团,由学生自带乐器,学校提供排练场地,聘请专业教练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资源共享育人效果。另外,中国移动公司每周提供《成长周刊》供学生阅读。

三、举办论坛,校务共商

家校共建论坛。家校共建论坛已成为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团队,定期研讨家庭教育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家校共建论坛使家长学校的形式更加多元。论坛内容不仅来源于学生座谈会,还来源于家长督学的建议,各年级分别开展家校社区共建论坛,由学校邀请师生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专家一起参与论坛,共同探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寻求教育的合力和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使家校论坛更有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学校完善家校论坛制度,变校级论坛为年级论坛,各年级根据本学段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组织论坛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如每学年新生入学前,我们都会组织一年级家长开展学前教育论坛,对家长进行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指导,及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学习用具的摆放等多方面的教育;对其它班级,则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论坛,要求年级组集体备课,校领导检查教案,行政领导随会听课,会后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些家长论坛,使家长既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广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对老师教学充满信心的效果。

论坛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人素养,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还改变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论坛达成的教育共识,远比说教有效,学校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教育的一致性,提升教育的整体效应。

家校共建讲堂。“文化大讲堂”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校社区共建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活动,即家长讲座。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将有特殊才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学校文化大讲堂,让老师和学生在充分享受幸福课堂的同时,在高雅文化中不断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课堂,真正感受校园学习的幸福快乐。

家校共育论文篇(2)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是指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对高校人员进行公共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灌输,从而提高高校人员公共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公共安全素质、掌握其公共安全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安全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新时代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个人层面讲,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和素质,能够具备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的个人;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讲,通过对公共安全教育高校要培育适应新时展要求的,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人才1,主要是增强大安全观意识,提高大安全观的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保守国家秘密的意识和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爱国主义意识;二是网络安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制造和传播不恰当的网络信息;三是消防安全教育,掌握必要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用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于一些传染病、慢性疾病的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应对本轮。六是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二、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碎片化形式传统化目前大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未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没有教材、学分及专业教师团队2。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堂以及不定期的讲座之中,很少有针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持续性讲授。此外,这些课程之间关联性、层次性不强,因此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是否完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共安全主题讲座多数是在大的空间中集体进行的,这样教育效果就很没有保障,教学方式主要是实践案例教学,缺乏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且案例中的个案不能很好地概括全部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不能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对象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公共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公共安全意识和责任的形成有一定的障碍。尽管高校中也存在自发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的社团组织,主如一些社团通过拉横幅、进行知识竞赛等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教育,这些教育客观上能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这些课堂教育、拉横幅、组织知识竞赛等方法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育对象的安全知识传播意识和公共安全责任意识,对安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是有限的。因此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更难以落实。

(二)教育主体队伍尚未达到专业化目前多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者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门负责高校辅导员、校园安全的保卫人员和分管学校安全部分人员;这些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在从事家教学中往往能结合具体案例模拟情景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他们常年从事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加上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可供参考,因此教学内容缺乏理论深度,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类是政治公共课教师,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兼顾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他们有丰富的政治公共课教学经验,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教育背景几乎是非公共安全专业,客观上造成他们对于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安全教育不是政治公共课教学主要内容也尚未纳入考试考察部分,因此其专业化程度十分有限。第三类是高校中自发组织进行自我教育社团或其他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能激发其自觉维护自身、校园、社会国家安全的意识,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局限性,其专业化程度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象尚未全员化入学新生特别是大一群体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开展对象是,其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的方面教育都较为全面,并且大多数高校为其制定了有一定专门的教育课程;如军训、国防安全课。这些课程有利于新生的适应高校生活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有利于校园和谐,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提高其公共安全素质和能力。但是相对大一新生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公共安全教育稍显松懈,更侧重实验室安全和器材使用的安全、保守机密、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等其他基础性教育较为薄弱。国际交流生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另一目标对象,由于大多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加上生活习惯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公共安全教育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但由于语言差异和掌握外语的公共安全教育人才的缺乏,当前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思想和安全管理上虽然重视但是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层面更较为薄弱。此外,高校教职工承担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较高,往往被认为具备足够的安全能力和水平,往往是公共安全教育忽视的对象。但事实上,从某大学教师被骗千万事件可以看出,高校教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他们也需要不断接受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意识也需要不断进行强化。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路径优化探索

家校共育论文篇(3)

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推进,越来越要求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更广大的领域走向融合,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即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应形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关系。本文拟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在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建设学习化社会有所裨益。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布劳、艾默森等。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非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指人们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该理论认为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其宗旨也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也即是说,在双方交往中,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对方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交换,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发现自己收益与投入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等消极情绪,就会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因为要交换就必须要有资源,占有了较多和较稀有资源的一方就成了交换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使交换不平等甚至中断。艾默森认为,资源是“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或惩罚)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这一理论是从人是经济上的理性人这一假设出发,虽然有其不足,但对人们的交换动机和交换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能为我们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二、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我国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在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联系甚少,各自为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比较重视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互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建立了一些制度,开展了一些活动,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有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雏形,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及共同繁荣等方面也还存在着缺陷。而在更为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学校与社区处于非常疏离的状态,各自为政。学校几乎独立于社区之外,与社区联系不多。大多数学校都有一道有形的围墙,不允许学校之外的人进去,这道围墙更是无形的,把学校与社区隔离开来。表现为:第一,没有专门的沟通、协调学校和社区及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没有对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未把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和互动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这一类相关的机构,也无人专门管理这一项工作。第二,没有保障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互动的政策法规。第三,学校教育资源及教育教学活动极少向社区公开和开放,只是在人事、劳动、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需要培训居民时,学校出场地配合而已。即使在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存在着学校向社区开放不够的问题。如有人对上海市闸北区学校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师资、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等方面对社区开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向社区开放的力度还不够,绝大多数社区管理工作者认为还有必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在与社区联系最直接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上,也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紧密联系。一些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形同虚设,与学校的联系并不多。在学校每学期召开的一至二次家长会(有一些偏僻的乡村学校,甚至连家长会也不开)上,也只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统一讲话,没有安排与家长互动的时间,而且学校在与家长关系的定位上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却不去了解家长的情况与要求,至于兴办家长学校、教师家访等活动就更少了。第五,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缺少教育资源整合意识,没有积极地与学校进行协调与沟通,未能有效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活动。第六,社区较少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有的社区甚至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大多数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成了学校专用资源,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少,极少互通有无,更谈不上建立教育共同体。这一状况严重阻碍着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不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更不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素质。有人认为,学校与社区关系更多的是基于权力基础上的对有限资源与空间的分享、交换与争夺,但不管是共享、交换还是争夺,前提是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彼此可以交换的资源。或许这种说法有些过激,但也有相当的道理。如我国古代家族性举办的学堂与带有社区教育性质的社会教育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学堂由社会出资举办,校地选址就在本地的祠堂等地方,教师多来源于本地,教师是当地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学堂为当地培养人们所需要的人才:传授当地社会已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习得良好的社会礼仪,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等。正因为学校与社区之间有基本对等的资源可以交换,因此二者才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当前学校与社区如此疏离,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人们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社区没有对等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学校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交换的双方必须要处于基本对等的地位,有基本对等的收益,这样才能使双方有进行资源交换的动机,也才能使交换行为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认为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的输出是单向的,学校与社区教育之间自然就无法建立共同体关系了,可问题在于,今天的学校与社区之间真的没有可以作为对等交换的教育资源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美国等发达国家能较好地建立起学校-社区教育的共同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三、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分析

分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分析二者是否拥有基本对等的可供交换的教育资源。

(一)学校有大量可与社区进行交换的教育资源

台湾有学者在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发现认为社区各级学校可扮演的角色,按得票高低顺序,依次为:首先成为提供教育训练及理念宣导推动的机构;其次是提供设备、场所及人力资源与社区共享;再者是结合社区内其他资源机构的整合角色。这些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以为,学校主要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如下资源:

1.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如场地、图书、各种运动设施等。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设施显然是社区所有机构组织中最齐全的,而这些设施并不是24小时被使用,学校可在其闲置时,如晚上、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提供给社区使用。

2.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教师虽然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但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社区中仍然是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因此,各级学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及各类技术、职业培训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许多州立学院就承担起了为社区学院培养行政领导人和师资的任务。我国上海、成都等地的各级学校,也为当地的社区教育提供优秀师资及管理人员。如成都市武侯区就抽调了49名本地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学院的辅导员。

3.学校能在社区中起到宣传、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整个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作用。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传承、传播文化。上个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等一批教育家在农村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活动,如晏阳初所推行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以及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中,核心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严重的文化失调,在他的乡农教育实验中,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改造乡村、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他们都把学校作为最主要的阵地,把教师视为最中心的人物。我们现在正处在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学校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繁荣和提高社区文化上更是责无旁贷。

4.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借鉴。社区教育是教育中的一种,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同样也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规教育,其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些都能为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社区同样拥有大量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看到学校拥有的上述教育资源的话,社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则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社区拥有的可与学校交换的教育资源至少有以下一些:

1.学校是社区所有居民纳税资助办起来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公立学校也正是靠所有纳税人的钱才办起来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社区居民都为学校出了资,没有这些社区居民,就没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比我们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因此认为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应属于民众,因为社区居民是学校的股东,学校靠他们交纳的税金资助,他们的红利是自己和子女享受正规教育,同时,通过社会获得间接收益——因为艺术、科学、工业、农业各领域人口的文化素养都有了提高。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关系。而且除正常的纳税外,社区内的企业、个人、党政团体等还可能在学校经费困难时资助学校。由于社区中每个人都是兴办学校的纳税人或者资助者,学校不但有义务向社区报告自己的教育情况,更有义务为社区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转贴于

2.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延伸与补充。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现学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需要,即需要开辟所谓的“第二课堂”,也就是说,“我国社区教育并非社区生活、社区发展的产物,而是原有教育体制发展的一种延伸。”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学生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因此,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离开了生气勃勃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奢谈德育,便只能是缘木求鱼。”

3.社区能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首先,社区中蕴含着大量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及历史资源,如民俗、名人、文献、古迹、建筑、自然环境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增长知识,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其次,社区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实习实践的基地。英、美等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就以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情形司空见惯。我国现在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并要填写相应的表格,社区相关单位加盖公章,社区自然成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最近便资源的提供者。如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区居委会相助,如派学生去居委会当“见习主任”等,都得到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或者说作为资源交换,该校在双休日无偿提供学校教学场所,支持创办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实现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双赢。

4.社区教育能为创新学校教育提供借鉴。在人们心目中,学校教育以其办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能为社区教育提供教育教学上的借鉴,但其实社区教育在一些方面同样能为创新学校教育做出贡献。首先,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其次,在社区教育中非常强调教育的全民性,这实际上是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学校教育也应贯彻这一理念。第三,社区教育形式及途径的多样化对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形式、途径及方法有着借鉴意义。第四,在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中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社区教育的这一特点尤其值得学校教育学习和借鉴。

5.社区教育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社区不仅仅是中小学教育的现实环境,而且是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体。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地域形式,它具有社会及其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中小学教育公益性的独立主体。具体表现为社区教育能提高家长素质,同时,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助于学校教育的进行。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校能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同样地,社区也能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学校与社区之间有着可以交换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能的。其实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陶行知“生活却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论断中,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社会强调的教育要回归生活,其实也是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与社区的联系,因为社区正是学校所在地,是学生的生活所在地。因此,学校与社区不但可以,而且还应该成为一个共同体。

四、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对策

第一,树立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观念。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转变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职责的观念,转变认为学校教育是独立于社区之外的教育形式的观念,特别是要转变认为只有学校才拥有大量教育资源,而社区没有多少可以与学校交换的资源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学校与社区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它们彼此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建立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统筹规划,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政策、法规。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作为社会交换的两种基本类型,“人情社会主要靠道德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契约社会主要靠法规手段去约束交换双方”,中国正在由人情社会转变为契约社会,应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中明确规定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彼此对对方有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使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和健全得到法律保障。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如美国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文件中,规定公立学校要对社区不同机构提供服务。日本在1949年的《社会教育法》中,对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作出了规定;在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中,强调了学校与社教机构之间具有互补功能,要资源共享。我国台湾行政院教改会在1996年提出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中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参与和推展社区教育的职责。我们也有一些规定涉及到这方面问题,如在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试行)》、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指出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校应向社区开放及面向居民开展培训服务。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2003年起,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通知。但从总体来看,我们一直缺乏对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法律规定,而且不少的相关政策规定也只是停留在纸上,学校与社区联系是否紧密还主要取决于当地在任的行政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第三,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机构。要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就要改变目前在大多数地方都还严重存在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部门,导致学校与社区教育沟通工作一盘散沙,因此,建立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如日本在每一社区有市政府层次的特别委员会负责整个活动的规划,在每个学校则组成“社区学校委员会”。上海的真如中学于198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委员会,此后,各地建立了一些类似的机构组织。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社区教育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力量,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及家庭教育力量,这一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制定策略、组织实施、课程开发、综合调节、评估激励等工作。

家校共育论文篇(4)

2007年9月27日至28日,由《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各类艺术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及代表参加了论坛,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和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专家代表的参与,表明了“论坛”的影响力与所受到的关注。论坛对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从单一的纯粹艺术教育转向保持纯粹艺术教育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应用艺术教育并重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艺术教育》杂志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艺术院校和美国、韩国5所艺术大学的专家、管理者近200名代表参会,就“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分学科研讨,注重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元价值、二元结构提出结构设想,其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尤受业界关注。

2010年6月25日至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大连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论坛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等100余名代表参会,此次研讨的话题,进一步说明论坛主题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办学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艺术教育》杂志和云南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昆明举办。全国百余所各级各类艺术高校(学院)及英国、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多所大学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了论坛。此届论坛围绕“研讨传统艺术学科改革发展之路,新兴学科创新建设之路,从而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探讨了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此届论坛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召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论坛真正成为艺术院校沟通交流的平台。

家校共育论文篇(5)

【正文】

嘉兴市“十三五”第五期校长(园长)培训班自2020年10月20日以来,嘉兴教育学院师训处全体成员从科学培训角度出发,从培训计划的探讨与确定,培训科目的选择与取舍,培训教材的配备与指导,培训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培训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到培训管理的科学与务实,使整个的培训过程均建立在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之上,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学员们都能以较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参加培训,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措施,全体学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在短期内均有显著的提高。

本期培训班共完成300学时的培训内容。学员共164位,其中幼儿园69位、小学43位、中学(初中高中职教)52位。本期培训采取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分班制开展培训,培训学习时间长,学习任务重,除在学院的三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外,还有在岗实践和自我研修,其中培训内容主要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培训课程涉及国内外教育思想、学校(幼儿园)管理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心理、教育政策法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财经纪律等专题,小学组共听取专家报告22场,中学组共听取专家报告23场,幼儿园组共听取专家报告30场;实践培训内容均包括异校蹲点综合实践、主题论坛、教育专著研读交流、舆情应对模拟新闻会和撰写结业论文等方面,其中异校蹲点实践培训赴市内名优学校(幼儿园),就校园文化、德育特色和课程领导力等方面开展现场考察学习,三个班共赴14个学校开展异校蹲点实践培训,每位学员都提交了异校蹲点实践体会、读书笔记和结业论文,三个班共召开主题论坛四次,25位学员论坛上发言。

本期培训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程结构设置合理。课程设置包含了新任校长必须掌握的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等基本知识,体现了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要求的“应知应会”的特点。

家校共育论文篇(6)

1引言

在我国提出的教育体系改革机制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改革项目。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仍然不完善,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管理、控制和促进作用。管理不善则会导致其发展受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相对落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一套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的改革体系,以期使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2.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较为单一。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其课程内容较为落后,缺少多领域的课程教育。造成学生学习的单一化。三是培养学生艺术教育素养时缺少实践性和兴趣性。四是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首先,其教学模式单一,只存在于书面教学,缺乏实践。其次,教学层次较浅,不能做到对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最后,在对其课程进行能力考核测试时,考试模式较为单一。

2.2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采取被动的知识传授方式。很难培养出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兴趣。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革方式,首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被动知识传授改变为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建立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艺术领域的兴趣,自行划分兴趣讨论组,各讨论组间进行艺术知识的探讨。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探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则负责对学生进行艺术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书面教学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启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艺术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及成就以文字、图像、影音的方式上传至校内网,形成校内资源共享模式。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为接近地体验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底蕴。

3结论

目前,国家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合理化、规范化的改革方式。首先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艺术教育知识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艺术教育知识探讨模式。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互相以讨论组的方式进行知识探讨,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负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同时又不阻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考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模式。由单一的书面知识传授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改革后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及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8.

[2]李炳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家校共育论文篇(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毛泽东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文革”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家校共育论文篇(8)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高校关注的课题。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要求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为此出台了《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其中要求高校中从事公共音乐教学的专职教师人数应占全校总学生数的千分之一点五。之后,教育部又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内定位模糊,造成课程设置和教师地位“边缘化”。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了,李岚清同志就曾多次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普通高校应开设音乐课,包括退休后多次的学术讲座都是与音乐有关的。但迄今为止,公共艺术教育的开设并没有像体育课、思想道德等课程那样有具体可行的文件规范定位,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规范性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国家教育部更没有把此类课程纳入到教学评估体系中。在这种定位模糊的情况下,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学时、经费、设施、编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公共音乐教育在许多高校处于“边缘”的地位。在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过尴尬的体验,因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大多上的是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的公共选修课。

2、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受制于校行政领导。有些高校领导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公共音乐教育,容易曲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领导重视”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和具体实施无论在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比较好,而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课程,但教学条件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有的大学至今尚无一间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和教学用的钢琴。

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且单一。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和师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课程资源有限、音乐教育设施不足等问题。目前,公共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国家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和教学力量开设相应的课程,一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公选课设置很不科学,重复严重;有些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合唱艺术、音乐理论等,由于选课学生少而没有教师愿意开设;有的课程如欣赏类的课,比较轻松与娱乐化,教师抢着开设。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改革探讨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高校公共音乐课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再现人类原始活动的精神,发展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学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显著位置。音乐教育之所以使人们关注,因为音乐是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最辉煌的现象,它使我们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和感情,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国家教育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完善公共艺术的教育管理体制。如可以借鉴美国、西欧等国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把公共艺术法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如同其他核心学科一样,从规范化、制度化入手,抓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建议把音乐、美术这两大类公共艺术鉴赏课规定设置为必修课,并保证一定的课时。公共艺术学科也要像专业艺术教育学科一样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巩固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地位。

3、高校应强化公共音乐教育领导与机构建设。各高校应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成立公共音乐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级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和讨论公共音乐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健全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或公共音乐教学部,并归口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设置专人管理,以利于将公共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的管理机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负责人制订每年的活动计划。保证公共音乐教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常年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教育评估内容,采用网上评教、同行互评、专家督导组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等同于如体育、思想道德等学科重要的地位。同时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投入,教育场地、设备、设施这些必要的教学条件是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物质保证,高校应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公共音乐教育经费,确保公共音乐教育经费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和规定。

家校共育论文篇(9)

我国中小学校长随着清末新型学堂的建立而诞生。1862年,清朝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产生。大兴“废科举、兴学堂”之风,创办了许多新型学校,各地对学校领导者却无统一名称,“堂长”、“主事”、“总教习”、“总理”、“监督”等不一而足。民国以后,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着手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统称为校长”。从此,我国学校最高领导者有了规范的名称――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聚集教师精神的一种力量。校长的素质是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

现代校长的素质指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文化、意志和体力等。我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基础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管理意识包括民主法制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校长也是教师,是特殊教师,是教师的教师。

校长的成长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职前预备期(5~7年):教师经过努力,成为优秀者。适应期(2~4年):需要尽快转变角色,树立校长角色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了解、树立形象、赢得信任。称职期(3~5年):校长已经熟悉学校管理,积累丰富办学经验,有意识探索办学规律。成熟期(10~15年)校长能够不断反思,将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办学亮点,由亮点凝聚特色,由特色汇聚优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的概念包含三重含义,第一权力,第二责任,第三服务。

农村学校多指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偏远不畅、信息相对闭塞、条件相对艰苦、教师待遇不高、人数较少的一类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多有管理积极性,但缺乏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多实施维持性管理,没有发展的策略和对学校的营销理念。许多农村学校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学校机构不健全,缺少民主监督,行政管理不规范。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学校校长较多关注实施新课程、教育基础理论、学生德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控制农村教师流失、留守儿童教育等。一是管理观念滞后,没有教育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保守、安于现状,难于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素质能力差距大。农村学校校长个人能力、心理状况有差异;创造能力、职业个性水平普遍不高;改革创新、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艺术还不符合现代学校校长的素质要求。三是现代教育信息量偏少。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与外界接触不多,条件非常有限。四是学校管理缺乏多样化。农村学校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领域越来越广泛,面对新问题管理方法单一,缺乏管理艺术和机智。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于经验型或行政型管理。农村学校校长较为年轻,缺乏教育管理经验。校长年龄和教龄存在地域差异,校长学历也存在地域差异。据抽样调查,学历分布大致为:中师22%、大专63%、本科15%,无研究生学历。

农村学校校长年轻化,一般在40岁左右,平均教龄不足20年,普遍经验不足。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化之路重在行动改变,开展基于管理实践的行为设计、行为实践、行为反思、行为改善;将自己置身于学校管理改进的问题情境中,去交流、研讨、求教、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重在行动改变”的培训提升模式强调:一是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二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形成一种多元、互动、开放的局面。农村学校校长培训以项目为载体,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思考为动力,以行动为目的,以设计、实践、反思、改善为基本环节。依赖有效开展“实地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远程信息交流平台,聚焦农村学校管理问题解决,促进校长管理行为改变。农村学校校长培训遵循“导师指导、分类实施、分散研修、同伴互助”原则,具体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法、专题研讨法、参观考察法、论坛交流法、实践反思法、挂职锻炼法、课题研究法。

二、农村学校校长职责

校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四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持全面工作;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管理中的校长角色:组织管理者、教学领导者、人际关系促进者、冲突调解者、变革者、学习型组织建设者、学校文化缔造者。校长要为学校描绘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前景;帮助学校教职工持续不断成长;让每一个人清楚卓越的标准在何处;组织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细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校长的核心职责,校长必须关注隐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应扮好五种角色:乡镇教育发展的规划者、乡镇教育的法人代表、乡镇学校教师的服务者、乡镇发展的教育顾问、乡镇百姓的咨询专家。同时,乡镇中小学必须成为本乡镇教育的业务指导中心、德育中心、教研中心、师训中心、素质教育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六大中心。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学校文化是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塑造人们的思维感觉行为。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仪式和典礼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建筑和收藏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校长扮演八种角色:历史学家――认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人类学侦探――分析并探究界定当前文化的规范;幻想家――描绘学校的未来;行走的符号――通过衣着和言行推行特定的价值观;陶工――塑造学校的榜样,决定学校的仪式、传统、典礼和符号;诗人――维护学校的最佳形象;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治疗师――监督学校的变化。

农村学校校长职业生涯的轨迹一般是“上岗校长――合格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一是坚持教育的内在品格。陶行知先生说:“教人做主人的教育,教人向前创造的教育”,向上、创造是教育的本真内涵。二是实践,坚持“在路上”,生活就会改变,学校就会进步,新人就会涌现,我们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教育家校长是一位有教育家情感、信念和胸怀的校长。教育家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有“仁心、公心和恒心”的校长。同时,有个人魅力、应多谋划、要善决断。教育家从实践中诞生,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学会反思和研究;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家要优化思维:实践推理、平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教育隐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教育家办学的条件:有实践经验、有教育理想、有素质、有创新、有影响。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内涵在于懂教育、能领导、善管理、长研究、乐协调。总之。作一名书生型校长,一爱读书、二有思想、三有梦想。

三、农村学校校长管理策略

1.农村学校校长管理艺术

第一,校长的决策艺术,决策最古老的含义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做到“七个字”:清、慎、虚、明、缓、实、机。第二,校长的用人艺术,校长用人不妨学拿破仑。一不讲辈分,二不论背景,三不求完人,四不计前嫌,五有功必赏。第三,校长的工作艺术,正确把握好“度”,用好六个“度”。“高度”指看问题的层次。“态度”指度的动态性。“弯度”指度以折射的方式形成。“角度”指度由多角度视野来确定。“尺度”指一种衡量的尺。“适度”指注意到质和量。第四,校长的养心艺术,给情绪装“安全阀”,先把“泥点”晾干。以诚换诚,提升多重境界;乐观豁达最养心;把对方当做“空船”;铭记“一切都会过去”,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五,校长的人际艺术,巧妙处理正副职关系。副职: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一忌抢帅位、二忌挤将位、三忌占士位。定好位、负好责、分好身;听从、服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正职:合理放权、层次管理,做到信任、肯定和宽容。提倡尊重式管理,力求做到尊重、换位和让利。

2.加盟城市名校集团化

在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地正探索城市名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弱势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可以寻求城市学校加盟集团共谋发展。利用名校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学和科研上台阶,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研实践中,校长对科研重视不够,影响教师专业化提升。实施一加一帮扶计划,名校优秀教师带一名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导师制系列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名校短期进修或挂职锻炼。名校闲置资源转移到农村学校物尽其用。

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农村撤点并校后,村完全小学、教学点数量减少,寄宿制学校和中心小学增多,校际之间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也体现在师资上,一是建立远程教学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和辅导,共享名校优质教师资源;二是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改革。农村学校校长要加强教学支持。教学支持的特征是人本性和层次性,开展常规性支持和发展性支持。

3.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在人才管理方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契约化管理,避免“近亲繁殖”。把人才当成“河流”,而不是当成“水库”来管理。日本实行教师转任制度,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3~5年,最多不超过10年,新教师,工作前三年不能在自家附近学校工作,应在偏远地方工作,逐步调到自家所在地附近学校,以便校际交流。努力实现教师区域内校际流动,教师无障碍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最佳途径。一是校际教师交流制度化,每年一定比例教师到外校任教;二是鼓励教师校际之间走教,多校共用一名紧缺师资;三是利用高师院校顶岗实习之机,置换教师到高校进修;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4.构建U-S共同体

U-S共同体就是大学中小学共同体,将学校建设成为道德共同体,首先,价值观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确立。其次,建设道德共同体要以愿景来凝聚力量。师生有长期的驱动关系,就会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就会和学校融为一体。构建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它以大学和基础教育为联合基地,以优质教师的成长为目标,以培养过程的合作与研讨为载体,共建教师发展学校,通过项目合作、教学互动、共同研究、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联盟。其主要特征是:有共同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有稳定合作联盟与实际合作项目,有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双赢,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色体系。理论基础是:实践性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合作性理论。

5.学校特色发展

办学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海明威说,写作有“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寻找表达自己的句子”。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鲜明旗帜,学校特色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是“高原上的高峰”;学校特色建设应基于校本又能促进传统变化。“本土化”、“校本化”都包含双向交融变化的过程,学校特色应带来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校特色要坚持主色调与丰富性统一,允许个性张扬,鼓励和而不同。文化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单位意识的一种手段。学校提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服务留人、环境留人,最高境界是文化留人。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学校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学习型组织。

6.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学校在精致的区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以“大众化教育、精致化运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精良的人才组合,精美的教育教学环境,精细的组织管理,精品化的教育教学内容,精致的教育教学方式,精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精致教育工程,塑造融科技素质与人文素养为一体、内涵丰富的优秀人才。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使管理队伍精干化、教师队伍精锐化、管理模式精致化,管理特点:严、细和实。实施关键点控制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决定性因素和关键细节,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精致化就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将人的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精致化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论文篇(10)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在当前社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以后能够赚钱就可以,对于孩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长不在乎,这种情况下更不会进行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模式在这样的家庭很难开展。

二、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上文中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当前家校共育新模式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加强宣传,转变家长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提升学生水平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观念,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会到家校共育模式对学生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第二,学校需要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班主任物色文化水平较高、言行举止有号召力且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学校出面牵头,在这些家长队伍中大力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优势作用,让这些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到家校共育新模式的内容。通过这些家长再传递给其他家长家校共育的信息,使每位家长都能够逐渐接受家校共育这一新模式,都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培训班,为家长和老师充电,如通过专题讲座、班主任培训课等形式,讲授家校共育模式的内容和作用,以便更好的宣传家校共育模式。

第三,多角度沟通,多方面掌握学生信息。家校共育新模式强调的是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共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二者之间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多角度沟通。

如可以创办《家教专刊》,给每位学生家长印发,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或者通过信件以及短信平台的方式实现和家长的沟通。可通过这一方法,向家长倡议,对学生安全、环保、教育等方面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建立育战线,共同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家校共育论文篇(11)

[作者简介]吴鸿昌(1982- ),男,河南鲁山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12-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时期,提升和培养整体国民素质已是非常紧迫的工程和任务。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公共美术教育的时代重任。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阐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在这之中,素质教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受到重视。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又必须参照美术专业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它主要以多媒体欣赏和理论讲解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来传达美感,运用借鉴、感知、对比、交流,对美术作品进行判断、分析和感受,收获审美体验和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和认知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与美术类专业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差异,美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学术性强、专业性高和技术性精的特点,重在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美术理论知识、美感认知意境和美术表现技能的专业美术人才,而现行的公共美术教育则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普及性和鉴赏性,以大学生学会欣赏为教学目标,在欣赏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公共美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据调查研究,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且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教学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较少的状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以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契机,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都是以美术欣赏课为主,而且都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必修课程,授课的主要方式较为简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实践几乎没有。大多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这种稳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各种资源和实践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现状有待改革和创新。另外,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程设置上条例还不太清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加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1.管理体制需进一步规范。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环节在于管理体制,只有管理机构合理设置,权限划分明确,运行机制完善,才能保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各高校对公共美术教育的名称各不相同,有公共美术教育委员会,有素质教育中心,还有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等。其次,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机构管理的归属不同,有的直接隶属学校,有的挂靠团委,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美术学院。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职能和教学活动相互混淆,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课程设置有待理顺。公共美术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在普及大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应该有完整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据调查研究,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任意选修与限定选修没有区别,授课对象没有限制,不论专业,不论基础,采用大班教学,最大的班级达到近400人,不少学生是为了修够学分才选这门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意义。

3.实践平台有待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普及美术常识,但是学生严重缺少实践的机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性学科,它需要用实践去见证,用技能、技法去表现才能从中体验美感,绝对不能用单一的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必须整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广泛的美术实践机会。通过调查研究,在高校组建美术类社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类活动可以拓展美术教育的实践平台,但是这种美术实践活动只在校园内部进行,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艺术交流还很少,公共美术教育实践的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依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校担任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是达到要求的,最多是接近比例,利用校外的兼职教师授课的现象还是较多的。有的靠美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来超工作量、超课时授课,这样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公共美术任课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选派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非常之少。还有教师的学历比例差距较大,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较少,初、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以及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多等现象,都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1.规范管理机制,强化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列居首位的就是管理机制在美术教育理念中的强化。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改变无序的管理状态,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转换思想观念,贯彻落实国家的美术教育政策及法规,统一规划公共美术教育的配制方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机关、负责人要明确责任,主管部门要将管理与教学分开设置,对公共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估和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应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高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学生处、校团委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并且由这几个部门负责管理部署。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对全校的大学生开设美术类课程,组建并培训大学生美术社团,开展书法、绘画和摄影等活动及对美术教师的指导与培训等。总而言之,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必须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另外,美术教师在评聘职称、工资待遇和培训进修等方面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有小三科思想。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因为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原则不同,所以,针对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平,客观设置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授课结合小班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教学质量。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以高校大学生的普识性教育为主,可以开设如“美术鉴赏”“中外美术简史”和“中外建筑设计史”等鉴赏或理论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以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学生的再提高教育为主,课程可按实践类开设如“油画”“中国画”“素描”和“书法”等。限定选修课采取以教师教学的大班教学模式为主,更大范围地使大学生感受美感教育,但是大班教学的人数不能超过300人,人数过多不便于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任意选修课采取以学生实践的小班教学模式为主,为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且有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针对公共美术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相关学分;还要视情况设立公共美术类专项奖金,鼓励他们完成大学美育课程。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基础需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开设一些民间美术的绘画和表现技法,比如剪纸、年画、塑泥人和编织中国结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灵活实用且更加全面。

3.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首先,建立美术交流场地,活跃社团文化。实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走访作者了解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专门建立公共美术交流场地的,所见到的是美术专业独有的展厅,而在教学楼、体育场馆、公寓楼和食堂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却没有美术交流的场地。事实上,这些场所都可以作为美术交流场地。如在这些地方建立一个艺术走廊,在墙壁上镶嵌大面积的橱窗,在走廊两侧和橱窗内可以展示不同院系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可展示名家名作来促进交流,这样不仅让整个校园富有艺术气息,还能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另外,活跃社团文化对促进公共美术教育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书画、涂鸦和墙绘等社团,带领社团组织比赛、展览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美术交流中来。

其次,利用网络阵地,构建美术教育平台。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较为普及,大学生在宿舍、校园网吧、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等都可以上网,这就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平台,因此,加强对网络美术教育的建设,是开辟高校美术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宣传公共美术教育,上传可下载的美术教育视频或讲座,平时老师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挂在校园网上供爱好美术的学生下载。目前,在本文的调研中,还没有高校采取这样的模式普及公共美术教育。但是本文认为,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全校大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难题,同时也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不管是在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机房或者在家中都能进行学习交流,而且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闲暇之余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如果高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公共美术交流版块,开辟美术论坛,交流美术思想,也不失是一个新的教育途径。但是,网络监管是这个教育平台的保障,不能出现负面言论或抨击行为,如果校方能够做好监管工作,这个平台将是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一个有力助手。

最后,积极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范围非常广泛,但是针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指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和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等,担任公共美术教育的任课教师可以组织有美术功底的特长生参加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美术培训可以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的非专业美术人才,通过他们渗透到非专业的各个院系,带动全校的艺术氛围,也可以带动周围高校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公共美术教育知识普及的目的。另外,积极主动地去联络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把他们请到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对全校的美术爱好者作报告或现场指导教学,这样不仅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转换角度地接受了更新的知识,延伸了第一课堂,同时又互补了第一课堂。通过专家学者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等的独到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稳步形成。

4.注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的分类有理工、文史和综合类,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管理体制更是有所差异,因而在高校美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学校,文史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师相对多些,而理工科的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引进师资,合理安排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近年来,各高校对师资引进的学历层次和实际专业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我们还要加强所引进师资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的考察,根据高校的性质合理引进人才。另外,高校也要经常外聘一些专家教授来扩充师资,并鼓励在职进修,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线教师不仅要学会用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还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虚心学习,教学相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学科带头人。

事实证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才人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是顺应潮流的必然!当下,发展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化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才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促使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2]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划(2001―2010年)(教体艺[2002]6号)[Z].200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