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域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32

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篇(1)

鲁南文化内涵丰厚,儒家文化是鲁南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新兴文化资源构筑了鲁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从文化架构看,人文圣贤文化底蕴深厚“,仁”“、礼”传世的孔子,“民本”、“仁政”的孟子,“兼爱”、“非攻”的墨子,百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儒家治国理念的首位实践者滕文公,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至孝忠恕的曾子,凿壁偷光的匡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先贤圣哲,灿若星辰。古地理文化特色鲜明,北辛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少昊陵、古薛国、古滕国、古运河巷道等古迹众多。以汉画像石、伏里土陶为代表的古器物文化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论语》、《墨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以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使鲁南文化具有了革命文化的特质。鲁南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艺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等内容,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土壤,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众多先贤圣哲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说、贡献和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华,不但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而且提供了鲜活的模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人格、提升民族素质,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2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地方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地方文化活动及文学、影视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地方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地方精神。地域文化既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载体将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能够以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形式,直接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都被鲁南各高职院校确定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长期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生源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学生所熟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故事等物质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等精神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把鲁南地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充实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1构建地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要体现文化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在教材内容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或不易接受的内容应该简略一些,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实现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涉及历史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包括名人趣事来启迪、激励学生。再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不断提高教师对鲁南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地域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实现的执行者,只有教师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在鲁南高职院校中,教师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地域文化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们教师要乐于加强对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利用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

3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渠道之一。首先,将地域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地域文化资源引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中,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网络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思并重,无形地优化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再者,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创办论坛等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激情,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地域文化论文篇(2)

二、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国家文化安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

在人口流动性社会的今天,保持地域文化价值成为了关注的方向。对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物质和科技的快速提升,使局部地域文化逐渐衰退。在此情形下,保护文华多样性,要切实保留和延续各地域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才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只有保留文化多样性,才能保障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增强生机,才能持久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新核心文化价值

地域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才更新流动性,地区核心人才往往汇聚在核心地带,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引进情况。所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作为地域未来发展规划,城市当中需要重视此种阶梯状的人才分流情况。坚持以人文本,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我们更应该去分析城镇地域文化新形势下根本方针的调整。本文提出的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对于积淀形成的历史有形文化价值折射下的新形势地域无形文化发展方向的转折。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是一种对诸多问题普遍综合性的解释。从理论上而言,它是具有一个公式性质的支撑基础,目前还未做出科学性的数据分析。对于此项观点,作者现仅对提出的这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并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新形势下新核心文化价值

笔者之所以提出此项理论,是基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问题当中得出了“人”作为诸多问题的核心本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在自然世界中,问题产生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有人为的,也有自然之力。但人的能动性很多时候是可以去预防和解决这些危及自己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提出“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根本方针。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发展需要一种前沿预见性的观念,对文化价值的新核心在于地域人才比重有很大影响。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高,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力越明显。相反,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低,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越缓慢。中国目前在大的人口基数情况下,始终不会缺少人才的出现。对地域文化价值中“人才”可以解释为“综合性人才”和“各领域行业性人才”或者更合理的解释为“实践型人才”和“文化性人才”从这两方面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取决因素,也是对社会整体发展进程具有积极效应。文化作为一种人本身基础内涵的因素,是成长过程中根据每个人自身思维性质所形成的一种对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阶段程度,在人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基础性的文化价值。而实践性是一种自身进入社会后所经过洗礼从中形成一种适应发展的习惯。并在后期一定程度上所积淀形成的自身经验,是一种对社会的身心认知表现。经过分析可以观察到,地域之间的发展之所以相互之间具有差异文化价值。一方面,在于历史所形成固定文化价值因素,这是历史所带来的地域根基性。是一种地域独特文化。另一方面,在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对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可以解释为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精神的引入,这是一种地域政治思维的提升。

(二)新核心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分析

任何理论的成功运用,离不开社会现实实践当中的决定性基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基于核心价值发展方式的支撑,也是对诸多在社会新形势下所进行有效意义上的总结。针对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综上总结可以得出以下价值意义。

1.提升本地域文化价值影响力。地域人群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流动性,包含着人才新核文化所具有的流动因素。从而相互之间有效吸收借鉴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优秀文化深度发展,使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并非孤立和封闭的,地域之间文化的传播、交流、融通、和整合,是一个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域文化本身分布的差异和非均衡性,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人才核心文化本身始终出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以人才为核心的这种文化传播和渗透,必然促进文化的整合与统一。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魂、文化是民族精神力量、文化是区域价值影响力。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才为核心带动力,增进全社会凝聚力、思想变革观念、推动地域知识进步和人才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地域间推进人才文化发展战略,会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以带动各地域间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对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不同优秀行业人才的涌入,使其在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既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当中,从而充分发挥以人才为核心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人才新核文化价值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价值的基础概念当中,以人才为核心涌动作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兴办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则是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会很难持久下去,通过发挥人才核心文化价值,以“人”为载体吸收地域核心文化,在对外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对文化软实力传播,也将会不断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地域文化论文篇(3)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图1所示.建图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完美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准确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极具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地域文化论文篇(4)

打开中国地形图不难发现,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形成三级落差很大的阶梯,其地貌呈现巨大的差异:第一级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其顶端是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以东、以北,下降为第二级阶梯,大多为海拔二千至一千米的高原和盆地,主要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再向东下降为第三级阶梯,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地区,为海拔一千米以下的丘陵和二百米以下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丘陵。①如果从北向南看,则包括了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几个气候不同的地区。在幅员如此广大的国土内,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地貌、气温、降水量和生态都有明显的差异。海上则有包括台湾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在内的许多岛屿,这些岛屿与陆地共同构成中国人十分辽阔而又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

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明显地呈现出地域的差异,这些差异乃是统一的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是我们对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基本认识。中国文化具有多个发源地:黄河流域。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有众多的支流,这些支流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特别重要的有渭河、汾河、伊洛河、湟水、无定河,在这些支流的两侧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例如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证明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①。标志着中华文明肇始的夏代②,文化已相当发达的商代和周代,这三代的疆域均位于黄河流域,可见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达180.72万平方公里。其间分布着许许多多古文化遗址。20世纪以来新的考古资料证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在陶器、青铜器、玉器的制作,以及城市的建筑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③。老子、庄子、屈原的出现,以及近年来在湖北、湖南出土的大量秦汉简帛和其他文物,证明了当时的楚文化已达到可以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并驾齐驱的辉煌程度。毫无疑问,长江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除了黄河、长江以外,辽河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很早,而且特点鲜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应视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总之,黄河、长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历史长河中,又广泛地吸取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逐渐交融,深度汇合,就像“江汉朝宗于海”一样,随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源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先后流入中国文化的大海之中,我们称之为多源同归④。中国文化又是多元互补的文化,以汉族为主体,自周、秦到明、清,在各个历史阶段随着民族的融合,吸取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56个民族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的疆域是各族共同开拓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⑤。汉族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说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黄帝是汉族的始祖。传说黄帝之后的尧禅让于舜,舜或出自东夷⑥;舜禅让于禹,禹或出自西羌⑦。这表明了上古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朝以后,“汉”遂成为民族的名称,汉族的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

汉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分以丰富自己。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唐代吸取新疆一带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都是很好的例证。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作家、书法家、画家中,出身少数民族的可以举出不少,例如唐代的宰相长孙无忌其先出自鲜卑拓跋部;元代著名作家萨都剌是回回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巙巙是康里部色目人;清代的著名词人纳兰成德是满族人,他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汉族又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托黄帝以明正朔,如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①。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既改变了鲜卑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促进了鲜卑人与汉人的融合②。一些曾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蒙古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自觉学习汉人的文化。元朝至元四年(1267)正月,世祖下令修建曲阜孔庙,五月又在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新建孔子庙③。元朝开国功臣耶律楚材,为保存汉族典章制度与农耕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④。满人入主中原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就已注意吸收汉文化,学习儒家典籍⑤,入关以后对汉族文化的吸取就更多、更自觉了,《全唐诗》和《四库全书》的编纂就是最好的证明。各民族的文化互补,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内蒙古等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雄浑粗犷,与汉族的农耕文化可以互补⑥。新疆各族的文化,以及新疆在丝绸之路上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藏传佛教影响广泛,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值得充分重视。壮族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成就同样值得充分重视。总之,各地的文化交融,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多元互补,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较快,甚至居于中心地位,对全国起着辐射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则发展迟缓,其中心地位被其他地区所取代。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中心的转移,是常见的现象。下面举例加以说明:陕西长安及其附近本是周、秦、汉、唐的政治文化中心,这几个统一王朝的辉煌,在不胜枚举的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中都得到证实,周原出土的青铜器,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众多的汉家陵阙和唐代宫阙、墓葬遗址,都是中国的骄傲。包括正史在内的各种文献资料,如诗歌、文章、书法、绘画,也都向世人诉说着曾经有过的辉煌。司马迁、班固等则是这片土地哺育出的文化巨人。但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这里的文化已经难以延续昔日的光彩。河南原是商代都城所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了那时文化的兴盛。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定都洛阳,河南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到了唐代,河南则是文学家集中涌现的地方,唐代著名诗人几乎一半出自河南,杜甫、韩愈、岑参、元稹、李贺、李商隐等人,为唐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宋定都开封,更巩固了其文化中心的地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梁的繁华。但在南宋以后,河南的中心地位显然转移了。由上述陕西与河南的变化,可以看出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之间的关系。政治中心的迁移,特别是那些维持时间较长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往往造成文化中心的迁移。

山东在先秦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曲阜是孔子的故乡,邹城是孟子的故乡,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至巨的儒家即植根于此。虽然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山东在两汉仍然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中心之一,伏生、郑玄这两位经学家都是山东人。但魏晋以后,山东的文化影响力逐渐衰落,儒学的中心也逐渐转移到别的地方。唐代高倡儒学复兴建立儒家道统的韩愈,北宋五位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南宋将理学推向高峰的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以及明代的心学家王阳明,均非出自山东。北京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都城所在,汉唐时称幽州,是边防重镇,与陕西、河南相比,文化显然落后。后来成为辽、金、元三代的首都,马可波罗记载元大都之繁华,令人赞叹。元杂剧前期便是以元大都为中心的,元杂剧的杰出代表关汉卿、王实甫,以及其他著名剧作家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秦简夫都是大都人。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美轮美奂的紫禁城、天坛、圆明园、颐和园,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朝廷通过科举、授官等途径,一方面吸纳各地人才进京,另一方面又促使精英文化向全国各地辐射,北京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

上海原是一个渔村,元代开始建城,到了近代才得到迅猛的发展,19世纪中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贸易的中心,随后又一跃而成为现代国际大都会。各种新兴的文化门类和文化产业日新月异地建立起来,并带动了全国文化的发展。广东原来文化的发达程度远不及黄河与长江流域其他地方,但到了唐代,广州已成为一个大都会,到了近代,广东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明显的优势,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出自广东。文化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从多方面探讨。

首先,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经济的发达虽然不一定直接带来文化的繁荣,但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水平往往比较高。最突出的例证便是江苏和浙江。这两个地区在南朝已经开发,宋代以后以太湖为中心的地区,乃至浙江东部的宁波、绍兴,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到明清两代,随着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松江、太仓、嘉定、嘉兴等地,棉花耕种面积扩大,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植桑养蚕缫丝成为新兴的副业,湖州成为丝织品最发达的地区①。农副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镇的繁荣,以及新兴市民的壮大。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中新因素的成长,促成了江苏和浙江文化的繁荣,以及文化中新气象的出现。明代王阳明后学中的泰州学派开启了早期启蒙思想的潮流,明末以“公”“正”为诉求的东林党具有代表江南地区士人和民众利益的倾向,其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都是江苏无锡人。明中叶文人结社之风颇盛,如翟纯仁等人在苏州的拂水山房社,汪道昆、屠隆等人在杭州的西泠社,以及张溥在常熟、南京的复社,都在政治文化领域开启了新的风气,社会影响很大。至于文学方面,明清两代江苏和浙江文风之盛更是人所熟知的。著名的文人,明代有文徵明、徐渭、冯梦龙、施耐庵、吴承恩,清代有钱谦益、顾炎武、朱彝尊、沈德潜、郑燮、袁枚、龚自珍、李渔、洪昇等。江浙也是明清以来出状元最多的地方。然而,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同步,文化的发展除了受经济的制约外,还有其自身的规律。例如,在清代,晋商特别活跃,金融业发展迅猛,道光末年票号达11家之多,到清朝末年发展到33家,其分号遍及北京、天津、济南、扬州、苏州、广州、成都等地②。但是在这期间山西文化的发展却相对迟缓,如果与唐代的辉煌相比,已大为逊色。又如,北宋时期,关中的经济已经远不如唐代,但张载却在这里教授生徒,传播儒学,使之成为儒学的中心。

其次,与社会稳定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东汉首都洛阳,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经营,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中平六年(189),东汉灵帝病死,并州牧董卓借机率军进入洛阳,废黜少帝刘辩,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献帝初平元年(190),在东方诸侯的军事压力下,董卓迁天子于西都。迁都之时,图书文献遭到了极大破坏①,东汉王朝在首都积累的文化成果毁于一旦②。南朝齐梁二代文学本来相当繁荣,分别以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为首的三个文学集团,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竟陵八友”中的沈约等人根据四声以及双声叠韵,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创制了“永明体”,进而为近体诗的建立打下基础。成书于齐代末年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系统的著作。由于萧衍、萧统、萧纲父子召聚文学之士,创作诗歌,研究学术,遂使建康成为文化中心。萧统所编《文选》影响尤为深远。可是经过侯景之乱,建康沦陷,士人凋零,江左承平五十年所带来的文化繁荣局面遂亦消失③。

与此类似的还有唐朝末年中原一带的战乱对文化的破坏。唐代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留学生、商贾、艺术家。在宗教方面,除了道教和佛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长安显然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到了五代,长安的文化中心地位消失了,而四川因为相对安定,士人们相携入蜀,文化也随之发达起来,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后蜀主孟昶时镌刻石经④,后蜀宰相毋昭裔在成都刻印《九经》、《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对四川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词的繁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选录18家“诗客曲子词”,凡500首,其中14位作者皆仕于蜀。《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⑥。

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变革期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以及各种思想和主张的激荡,这反而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并形成若干文化的中心,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是儒家的中心,楚国是道家的中心。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复次,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教育水平、藏书状况、科技推动有很大关系。书院较多的地区,私人讲学之风兴盛的地区,蒙学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成为文化中心,突出的例子是宋代的江西、湖南。据统计,宋代书院中建在长江流域的占74.76%。江西、湖南的书院在长江流域又是较多的⑦,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这些地方也就成为文化中心。

文化的发达离不开书籍,书籍印刷和图书收藏较多的地区,往往会形成文化中心。例如四川成都是雕版印刷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唐代大中年间已有雕版书籍和书肆①。唐末成都印书铺有西川过家、龙池坊卞家等②。此后,一直到五代、宋代,成都都是印刷业的中心之一,这对成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又如浙江、福建也是印刷业的中心,从五代开始经宋,达到繁盛的地步。这两个地区在宋代人才辈出,显然与此有关。明清两代私家藏书以江浙一带为最盛,诸如范钦天一阁、毛晋汲古阁、黄虞稷千顷堂、钱谦益绛云楼、徐乾学传是楼、朱彝尊曝书亭、瞿绍基铁琴铜剑楼、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都在江浙,这对明清时期江浙文化的发展无疑起了巨大作用。科技带动地域文化发展的例子,可以举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为例。这项工程创造性地运用了治水的技术,将蜀地造成“天府之国”③。

最后,要提到文化贤哲或学术大师的引领作用。山东曲阜一代,如果没有孔子就难以形成文化中心,这是显而易见的。北宋思想家长安人张载之于关中,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宋史•张载传》曰:“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④南宋思想家朱熹长期在福建、江西讲学,“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羮,率与之共”⑤。此外,宗教史上如慧能之于广东;思想史上如王阳明之在贵州,王艮之在泰州,都有重大的影响。文学史上也是如此,黄庭坚之于江西,杨慎之于云南,也都有重大影响。明代吴中出现了文徵明等一批兼通诗文、书画的著名文人,形成文化中心。⑥

三、地域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

《诗经》与《楚辞》代表了先秦北方与南方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诗经》质朴淳厚,《楚辞》浪漫热烈。关于先秦南北思想文化的差异,王国维的论述具有启发性:“我国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之为二派:……前者大成于孔子、墨子,而后者大成于老子。故前者北方派,后者南方派也。”⑦关于南北朝文风的差异,《隋书•文学传序》已经给我们重要的提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⑧这种差异在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之间表现得十分清楚。唐代禅宗有“北渐”、“南顿”二派。宋学的四个主要学派:以周敦颐为首的濂学,以程颢、程颐为首的洛学,以张载为首的关学,以朱熹为首的闽学,都带有地域性。中唐时期第一批学习民间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往往有一种南方的情调。晚唐五代,词的两个中心都在南方。在元代盛行的戏曲,无论就音乐而论还是就文学风格而论,都显然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四折一楔子的杂剧是在北方兴起的一种文艺形式,杂剧创作与演出的中心在大都。稍晚,南方有一新的剧种兴盛起来,这就是南戏。它在两宋之际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先流传到杭州,并在这里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至元末大为兴盛。由宋元南戏发展出来的明代传奇,有所谓四大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都是南方的唱腔。由苏州地区兴起的昆曲,在明末清初达到成熟阶段,成为全国最大的剧种。

清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后,形成五大声腔,除原有的昆腔外,还有高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成,湘剧、川剧、赣剧、潮剧中都有此腔)、梆子腔(即秦腔,源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流行于北方各地)、弦索腔(源于河南、山东)、皮黄腔(西皮、二黄的合流,西皮是秦腔传入湖北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成,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这些声腔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入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吸收昆曲、秦腔的因素,又部分地吸取京白,遂孕育出风靡全国的京剧①,这是地域文化交融的绝佳例证。东北三省与关内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粗犷、雄健、富于开拓性。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自然、粗犷,在狩猎、畜牧中形成的与马有关的种种文化很有特色。宁夏回族的宗教、建筑、瓷器等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东西之间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为民族的差异,西部多有少数民族聚居,这些民族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色,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其文化与大自然的融合,都令人向往。在歌曲和舞蹈方面,更是多姿多彩,显示出少数民族独特的天赋。一些大型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壮族的《布罗陀经诗》、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还有一些创世纪神话叙事诗,如彝族的《阿细的先基》、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从哪里来》、苗族的《苗族史诗》、拉祜族的《牡帕密帕》、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哈尼族的《奥色密色》、佤族的《西冈里》等等②,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沿海与内地的文化差异也值得注意。早在秦汉时期,齐地多方士,他们讲神仙方术、海外三山,徐福被秦始皇派遣,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出海求仙,是颇有象征性的事件。东南沿海与国外的交往较早,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地区与印度洋的商旅往来已相当频繁。宋元时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对外口岸,经这一带出口的瓷器,远销南亚、西南亚,直到东非。而明代以后成为中国重要粮食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美洲作物,以及在中国广泛种植的烟草,一般认为都是经由东南沿海传入的。明万历年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首先到达澳门,再进入内地传教,同时带来西方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广州、上海、天津等对外口岸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内地相比,沿海地区的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文化交流融合有几种途径。

首先是移民,特别是大规模的移民潮。西晋末年、中唐时期以及北宋末年,大批中原的汉族迁徙到江南,对开发江南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与当地原有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当地文化出现新的特色。闽西和广东梅州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屋,成为当地文化的独特景观。河北、山东一带人民闯关东,推动了东北原住民文化的发展。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促进了西南文化的发展,巴渝会馆的发达,川剧的形成都与移民有关。广西的文化与来自外地的移民和文化名人如柳宗元有关。台湾的文化与闽、粤的移民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表现在民间信仰、建筑风格、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明末清初是移民台湾的高潮。香港的文化与广东移民有密切的关系,考古发掘证明了香港、澳门与珠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和交往③。

交通与商贸也是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汉代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所经中国内地之间的文化往来,以及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北非的文化往来,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仅就甘肃河西走廊而言,那是丝绸之路上十分繁忙的一段,在汉唐时的地位类似近代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隋代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对沟通南北经济、文化起到巨大的作用。唐朝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但其经济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江南,运河就成为其经济命脉。沿着运河出现了诸如杭州、苏州、扬州等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至于长江航道在交通运输上的作用,及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更是明显。李白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而下,在一生中几乎走遍大江上下,留下许多诗篇。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九江、南京、扬州之所以文化发达,得益于这条大江者实在不少。长江流域的洞庭湖与鄱阳湖,以及湖边的黄鹤楼、岳阳楼,还有长江支流赣江边上的滕王阁,成为凝聚着浓厚诗意的地方。明清时期,随着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几个活跃的商帮的足迹,文化也得以交流、传播。科举与仕宦是文化融合的另一条重要渠道。

各地的举子进京赶考,考中的或留京任官,或外放任职,考不中的则返回家乡,大批的举子往来于京城和各地之间,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清代钱塘人洪昇,在北京做了约二十年太学生,与京中名流王士禛、朱彝尊、赵执信等人互相唱和。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长生殿》在京城盛演,轰动一时。清代北京的宣南成为进京举子汇聚之地,举子的来来往往,形成文化凝聚与辐射的局面,造就了独特的宣南文化。官员的升迁和贬黜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渠道,最突出的例子便是韩愈和王阳明。韩愈贬官潮阳,给当时文化尚不发达的潮州带来了中原文化。王阳明贬官贵州龙场驿,创办龙冈书院,开创了贵州一代学风,他的“知行合一”学说便是在贵州提出来的。此外,李德裕、苏轼等人贬官海南,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影响巨大。再如清代黑龙江、新疆有许多被流放的官员,其中不乏高级文化人士,他们对当地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

与本书的宗旨地域文化是按地域区分的中国文化的若干分支。研究地域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研究中国文化如果忽视对其地域性的研究,就难以全面和深入。地域性是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表现。热爱祖国不是空泛的,首先要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如果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都不清楚,那么热爱祖国就会落空。有些地区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削弱甚至濒临消亡,亟待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忌抹杀地域的特点,避免千城一面、万村一形。如果不论走到哪里看到的是同一种建筑,听到的是同一种戏曲,品尝的是同一种口味,体验的是同一种民俗,既没有关西大汉的铜琶铁板,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晓风残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单调,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形象将多么苍白!在坚定维护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同时,也必须保护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地域文化的特点,尊重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这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地域文化又是港、澳、台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的热点,弘扬传统的地域文化有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从全球的眼光看来,中国这样幅员广阔的大国,如果失去了文化多样性,必然会减弱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我们提倡文化的大局观,要站在全国看各地。

只有将各地文化放到全国之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各地文化的特点;只有清楚地看到各地文化的特点,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的面貌。在弘扬地域文化特点的同时,要促进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以推动各地文化共同繁荣。各地文化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是在互动中发展的。如果画一幅中国地域文化地图,其中每一板块的变化都会造成整幅地图的变化。没有孤立的安徽文化,没有孤立的河北文化,没有孤立的云南文化,也没有孤立的文化。某一地域文化的发展,都要依靠其他地域,并牵动其他地域。政府在致力于地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地域文化的均衡发展。再放大一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某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文化的发展,足以证明这一点。

地域文化的发展对地域经济的依赖和促进是十分明显的,但文化与经济不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应当互相搭台,一起唱戏。发展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也表现为文化的繁荣。文化长期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必须改变。发展经济与推动文化,要双管齐下,相互促进。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保护地域文化不可追求形式,不可急功近利,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那种不管好坏,盲目炒作地方名人(包括小说中的人物),简单地打文化牌以拉动经济的风气不可助长。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注意,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应提到日程上来。各地还存在大量文化资源有待开发、研究、利用。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就是对我国文化资源的一次普查。我们考察的重点在于各地文化的历史进程、特点、亮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各地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力图说明各地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其与邻近地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关系,并着重描述那些对本地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彰显那些对本地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我们希望本书能为各地文化建设确立更明确、更自觉的目标提供一点帮助。关于地域文化,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大多是将全国分为几个区域,以先秦的诸侯国名或古代的地名来命名,如燕赵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陇文化、岭南文化等等。也有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中国文化分为几个大文化区系的①。以上的研究都有学术的根据,也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是我们重要的参考。

本书拟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即立足于当前的行政区划,每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立一卷,港、澳、台也各立一卷。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分省的文化地图。按照行政区划来写《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也是有学理根据的。中国从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至今已两千多年了。这既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也因为一个行政区划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从而强化了各行政区划的文化特点。按行政区划分卷,对各地更清楚地认识本地的文化更为方便。其实,今日的行政区划是历史沿革的结果,这种分卷的体例与上述体例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体说来,所谓齐鲁文化就是山东文化,燕赵文化就是河北文化,三秦文化就是陕西文化,蜀文化就是四川文化,徽文化就是安徽文化,晋文化就是山西文化,吴文化就是江苏文化,越文化就是浙江文化,仍然是与行政区划吻合的,只不过用了一个古代的称呼而已。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的起源,当然不必顾及目前的行政区划;然而要对包括全国各地的文化分别加以描述,并且从古代一直讲下来,则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更为便利。何况,内蒙古、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的地域文化必须包括在内,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就不会将这些地区忽略了。

按行政区划编纂当地的文献早已有之,这属于乡邦文献。有的文献所包括的区域比省还小,如汉晋时期的《陈留耆旧传》、《汝南先贤传》、《襄阳耆旧传》等,记录了一郡之内的耆旧先贤。唐人殷璠所编《丹阳集》只收丹阳人的作品,属于地域文学集的编纂。宋人董弅所编《严陵集》,是他任严州(今建德、淳安一带)知州时所编与当地有关的文集。宋人孔延之所编《会稽掇英总集》也属于这一类。近人金毓黻所编《辽海丛书》,张寿镛所编《四明丛书》都是如此。研究地域文化,必须重视文献资料,特别是乡邦文献,包括各地的方志、族谱、舆图等。文献的搜集、考订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编撰地域文化通览的过程,也就是搜集和整理有关文献的过程。然而文化绝不仅仅体现在文献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是活生生的、每日每时都显现着的。文化除了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内容之外,还包括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的方式等等,这乃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研究地域文化不仅要重视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精英文化,还要重视平民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地域文化在重视文献的同时,必须注重实地考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资料。只有将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并利用新的考古资料,才能见其全貌。

地域文化论文篇(5)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地域文化论文篇(6)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地域文化论文篇(7)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地域文化论文篇(8)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1)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2)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3)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2)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3)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对于临沂大学而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地域文化论文篇(9)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选取三秦名山一例,介绍其景点、相关传说,并发掘其文化内涵。

3.介绍一位三秦古代诗人,并以其主要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成就。

4.介绍一下家乡饮食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选题正确15分

2.论点、论据40分

3.材料、数据20分

4.写作规范性15分

5.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参考范文: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

[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关键词]齐齐哈尔;地域文化;旅游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012-02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毛主席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地域文化论文篇(10)

随着全国各地逐渐升温的旅游热,地域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热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趋势。除此之外,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地域文化不够重视,鲜少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及地域文化,作为学生,本就对民俗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如此一来更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家乡的地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现代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也正反映了语文教学中对地域文化渗透不够的这一现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大缺失之处,因此,将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也是现今教育现状对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若是在课堂上都不能带领学生领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怎能期许学生深刻了解以及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地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认识到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其意义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一下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一、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地域文化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往往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仅靠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无法满足其文化需求的,因此,作为教师便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书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可开阔其文化视野。那么,教师在进行拓展性教学时,可融入一定的地域文化,补充相应的素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有意识地将兴趣点向地域文化转移,慢慢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也是极为有益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身家乡以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其次,在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是有引导性地带领学生去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逐渐产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课堂设计,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内容,不能刻板僵硬地插入地域文化,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得不偿失。因此,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教师,在将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要对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在授课时最好可以采取比较直观的教学材料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比如说相应的视频、照片、音频等等,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大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样直观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加强记忆程度,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时就曾经展示了宜兴传统的、制作精美的瓷器照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宜兴这一“中国陶都”的印象,并且为了更全面地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著名乐曲《梁祝》,进一步介绍了宜兴“梁祝故里”这一美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宜兴的地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展示与介绍,通过让学生展示家乡这一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使课堂更为活跃,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

二、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地域文化

语文看似是一门非常“静”的学科,但实际上语文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文化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极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对该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通过亲身感悟,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有限的书面内容,而应着眼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生活中寻找不同于书面教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组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若是在学期内组织实践活动遇到课时有限,学生难以集中等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一实践活动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协调了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组织一个交流会议,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图片、论文、视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所总结,有所收获,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实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交流,分享收获。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他们的写作之中。写作往往需要学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现状,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写作之中。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将实践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从而进一步地去体会那种感受,加强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将上文中提及的实践活动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实践心得,分享自己对于亲身体验各地地域文化后的感受与想法,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家乡的地域文化,还是祖国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每一位中华学子都应了解和弘扬的,而语文教学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便显得如此至关重要。教师应恪尽职守,延续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地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这个民族。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弘扬神奇的地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论文篇(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等俗语,意思都是说,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域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此也早有关注。近两千年前的《汉·地理志》中说,“凡民

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意思是说,人的性格、行为、观念等,取决于水土之风气和王侯的引导,也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在很多的文章典籍中也有这样相关的论述,如《管子·水地篇》中所说的,“齐之水道躁而复故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则其民轻剽而贼”;《邹县志》中所说的,“邹人东近沂泗,多质实;南近滕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陵县志·序》也说,“平原故址,其地无高山危峦,其野少荆棘丛杂。马颊高津,经流直下,无委蛇旁分之势。故其人情亦平坦质实,机智不生。北近燕而不善悲歌:南近齐而不善蒋诈,民醇俗茂,悃幅无华。”说的都是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民风、民俗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有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艺术的中心,所以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的中心是人”;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艺术的对象是人的世界,它所表现的是与人相关的本质,是它的精神和它的外化。”19世纪的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此也有系统的阐述。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就环境而言,他说,“的确,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的发生。”“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绝非偶然的巧合,而的确是环境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通过人事的扰攘动荡,通过个人的独创与无法逆料的表现,决定艺术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有如温度下降的程度决定露水的有无,有如阳光的强弱的程度决定植物的青翠或憔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同样的艺术在世界上重新出现。除非时代的潮流再来建立一个同样的环境。”显而易见,丹纳所言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和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社会结构等)。这里“环境”的实质就是地域文化。毋庸讳言,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陕西地域文化——三秦文化的特征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

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如图一所示:

陕北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靠近内蒙古、宁夏一带,陕北高原是其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硗地瘠,受秦岭天然屏障的影响,夏季的西南季风不能北上,造成了陕北高原雨量少、日照长,湿度小,气候干煤,而冬季内陆地区冷空气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下很容易在这里集中。冷高压力加强,使陕北的冬天风寒酷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存更加执着。在历史上,陕北属于边塞地区,地广人稀,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过着放牧和游猎的生活,汉初实行“移民实边”的国策,羌族、鲜卑族、匈奴、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杂居,也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共生之地。是多样化文化融合区。在与当地汉族相处的漫长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化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征。受自身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这里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粗犷、豪放、执着的特性,性格古朴、道劲、粗犷、热烈、执着、自信、豁达、乐观、宽容,更接近自然的人性,昂扬悠长的信天游、狂放的安塞腰鼓、凄凉幽怨的唢呐声,就是这种特性的具体体现。陕北特殊的地貌特点和特定的气候环境造成了特定的环境色彩——黄色——是其主要色调。这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我们熟知的电视剧《平凡世界》。大写意的黄土高原,生命力的顽强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单调的色彩,寒冷干燥的气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却极偏好强烈、艳丽、鲜明的色彩,如红、黄、蓝等原色,特别是大红,几乎成了陕北民间的必用色——剪纸、年画、面花、社火、腰鼓,红红火火,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乐观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有“沃野千里”和“天府之国”的赞誉。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的关中,从至今考古已发现的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始,这一带都是人们繁衍生息的自然选择。而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的天然屏障,关中的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建都的理想之所。这使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1个王朝,加上短暂的农民政权,如西汉末年的绿眉、赤眉军、唐代末年的黄巢,明代末年的李白成,先后都建都长安,历时1000多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随处可见:历代亭台楼阁、庙观寺院遍布:文物书画、文人吟咏日久弥珍:名胜古迹如大雁塔、钟楼、临潼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坑、桥山黄帝陵、兴平茂陵、礼泉昭陵、韩城司马迁祠、耀县药王山孙思邈故里、佛教圣地法门寺、宝鸡五丈原诸葛亮庙、麟游隋唐帝王避暑行宫九成宫:自然风光如华山、皇家温泉汤峪温泉、太白国家森休公园、终南山、宝鸡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潼关、大散关等:受气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关中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这些在陕西电视剧中也自然地得以呈现。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的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的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陕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7.5℃,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迭900~125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北邻关中,南毗四川,东与鄂豫接壤,西同陇南连界。处于几大文化板块或地域文化的边缘交接地带,与四川巴蜀文化、江汉楚文化以及中州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南北汇萃、东西交融的地域文化特征。山清水秀,奇崖清流,晶莹剔透,清新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南北汇萃、东西交融的地域文化,形成了陕南人独特的品性,既有北方的古朴与粗犷,豪放与刚强,又有南方人的温文与秀美、机智与开朗,爱国诗人陆游在其《山南行》一诗中的“地近函秦气俗豪”便是对陕南人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的民俗传统的贴切描述。

三、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陕西地理风貌的差异,自然的形成了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及相应的文化风貌。纵观陕西电视剧的创作,显而易见,它深受黄河文化、三秦文化的影响熏陶,可以说,凡是叫得响的、为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陕西电视剧,都深受陕西地域文化的影响。都或深或浅地映现、透射出浓郁的三秦文化或关中、或陕北、或陕南的地域文化特色。

电视剧《喜鹊泪》,以真切、厚重、悠远的陕西关中农村为背景,写的是“”期间一位农村姑娘的爱情婚姻悲剧,它力图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认识和表现爱情婚姻问题,但他把爱情戏写成社会戏,旨在从主人公喜鹊的悲剧中去深思社会、思想、精神、道德等问题。整个剧作显示出浓郁的陕西关中农村地域文化。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电视台摄制的22集电视连续剧《半边楼》,则通过陕西西安某高等学校“半边楼”这一浓缩的环境,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三代知识分子的面貌,准确而又深刻地开掘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映现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礼赞了中国知识分子于重德精神与务实精神的交融中所累积形成的崇高品格。剧作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厚重、挚诚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具有生动鲜活的陕西城市特色与高等学府的文化特色。

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神禾塬》,通过关中农村翁婿三家在改革致富道路上各自的摸爬滚打、不同的价值标准、精神状态,以及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当代农村的变革图与当代农民的心态图。由于该剧成功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特别注重在历史纵深处开掘改革生活,在历史坐标与道德坐标的统一和冲突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别是重视民俗背影的烘托、屏幕画面的美与构思,所以具有鲜明的以神禾塬为象征的陕西关中农村文化与家族文化特色。

由西安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在陕北》,以详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指挥直罗镇战役粉碎敌人围剿。党中央落脚陕北,以及西安事变、红军改编、七七事变、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发动内战、党中央撤离延安、全国胜利曙光升起、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高度概括了在陕北13年的革命历程,塑造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袖形象。剧作深刻揭示了革命的“延安精神”,体现出浓郁的以黄土高原、陕北民风民俗为特征的陕北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