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域文化的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25

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wuhu China • has museum interior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how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museum reflect.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terior design; Muse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主题定位分析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内常年进行展览与陈列,其主要的社会价值在于学术研究和为社会公益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主要包括自然和科技主题、历史主题、文物、艺术、人物、民俗等相关主题的实物、资料的陈列和展示。

二 设计原则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把握住了以下原则:一室内环境的设计突破建筑结构的局限,向深层次的功能布局发展,不仅满足展示空间的基本需求,还成为导向合理、分区全面的设计特点,即“多效”原则;二室内环境的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南陵的历史、人文与城市内涵。三体现“和谐”原则,这些原则都对博物馆室内设计起到重要作用。

博物馆共包括一个序厅、两个主展区和一个中庭。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以下将罗列展厅具体阐述如何体现地域性文化内涵。

三 序厅:利用“米”字元素进行再设计

序厅是米市展览场馆从入口到正式展示厅之间的过度空间,序厅的设计比较宽阔、高大、肃穆、庄重,序厅着重氛围渲染,高度概括展览风格,力求让参观者迅速进入状态,效果等同于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

南陵米市的序厅进门左侧是石材饰面的接待台,大气而有底蕴。利用 “米”字的不同字体表现的LOGO墙,此起彼伏更能体现我们的主题,序厅正前方,是圆形的展示台,标准性的艺术品传达出设计的独特性。随着视线向前便是有创意的展厅标识导向指示牌和整个米市博物馆的简介。

四 第一展区:再现芜湖米市场景

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芜湖市除了优越的自然形成因素外,还应追溯到芜湖米市的历史成因。唐宋时期芜湖就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历史记载。明中叶以来,皖中皖南所产稻米多在此聚散,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近现代以来更是有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

1亲近稻作文化

亲近稻作文化是由米粮种植现场区、文化展示区、繁华古城区构成。种植现场区域分为芜湖农业介绍和南陵农业介绍,现场种植沙盘、稻作业、水稻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农耕部分、播种部分、插秧部分、收割部分。让人直观去了解“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教育作用。在文化展示区预留了农具实物展示区,逼真的再现了当时人们耕作的器具,让参观者可以现场体验,亲身感受稻米文化。

2领略稻米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稻米传承之路。中华文化中更是有着深远的稻情结。本展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遥想农耕文明,包括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南陵地域地域农耕文化与周边农耕文化的关系,稻作生产产生的农耕文化,稻米对民族民风及中华文化的影响,稻米的传承之路,第二部分:感悟文化底蕴,包括诗词书画、民间故事、名人与大米的故事,名人名家、米文化趣谈,其中包括反映稻作农耕的文字、诗歌、绘画、谚语、文化娱乐及稻作农耕民俗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在设计中尤其注重突出感悟文化底蕴区域的设计构想。在芜湖南陵留下了众多名人名家的足迹,最出名的莫过于小乔的传说。“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世上美女数不胜数,但是绝大多数都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千百年来小乔一直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及现今传言在庐江等地发现的小乔墓地等,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南陵的小乔墓毁于,但几块断碑仍在,现保存在南陵文化馆里。

3漫步米市历程: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四大米市概况,大致介绍了四大米市形成的客观因素和认为因素;第二部分,阐述了芜湖米市的形成因素、发展历程以及芜湖米市的历史地位。设计上通过“时间长廊”的展示形式,让参观者如同漫步在时间穿越的走廊中,浏览米市变迁的过程。

4重现历史变迁: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体验稻作农耕劳动(多媒体互动);第二部分:米作器具展示,包括:滚子、扒子、板桶、舂碓、风车、米桶、耙、石槽等米具的实物展示,让参观者加入到互动的环节中,更加深刻的了解米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通过立体现实了解农耕用具的展示,进一步了解稻米的种植历程,第三部分:古代农业的发展文化,其中包括古代农业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化、古代米行建筑等内容。第四部分:种植稻米的客观要求及标准。

五 第二展区

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1纵观芜湖今日米市: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芜湖概况;第二部分,芜湖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文化发展;第三部分,感谢领导关怀。

2现代米市浮光掠影: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走进五谷杂粮,叙述五谷杂粮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杂粮特色,以及节约米粮的意义;第二部分,稻米科技种植,通过现代农耕工具、袁氏科技种稻等内容介绍现代大米的发展,运用图文加实物的展示方式;第三部分,米粮产品推广。

3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大米品种介绍;第二部分,对未来稻米文化的展望,重视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做到自主创新:第三部分,芜湖人民的生活面貌;第四部分,米市未来市场的预测。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2)

中图分类号:F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Abstract ]: The city of our country spa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end to be more simple and same, this also led to the city of square completely abandoned the city 's cultural background, from the base environment, loss of square space with unique style, imitate each other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resulting in a same city plaza. Therefore, in the city square space and transformation should respect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creating a distinctive local feature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quare space.

Key words: city squa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onnotation; identification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新形象、城市风貌及文化内涵的传递者,与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自然景观等城市标志性景观节点一起,共同成为城市新的标志。这些标志性节点对于城市新形象、新风貌的树立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特色趋于单一和雷同,各城市空间的风貌的可识别性不断地降低,同时由于人们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价值观念的定位和环境的规划上存在诸多不足,且随着城市广场风格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当前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面貌大同小异,缺乏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广场,即要求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当地文化的内涵,又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创造可识别性的城市空间。

2 城市广场与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等围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通过这个空间把周围的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是城市中人为设置可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所以,对城市广场的划分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城市广场是展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生活、艺术价值、审美观念的窗口。因此, 城市广场设计应尊重当地风俗、文化、历史, 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广场。其中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包括特定地点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地质、气候条件以及人工环境特征等。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许多不同的内在文化表象,例如:文脉、传统、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等等。

3 目前中国城市广场地域及文化特色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前述虽然有许多城市中成功反映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城市广场,但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城市广场建设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有些城市甚至是为建广场而建广场,过于强调其。城市广场有其独特的身份,它是市民日常生活所的公共场所,因此需要更多地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许多广场在设计时,为了体现文化、强调个性而忽略了广场的使用功能。例如,某些城市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标志”,在广场上建造巨型雕塑,却没有对广场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甚至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震憾而减少绿化面积和人性化的设施,从而导致整个广场沦为“标志”的“基座”。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应加强对其内涵的研究,力求抓住广场景观本质性的内容。不应一提到中国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风水图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欧式建筑、机械的平面构成,就是各种图案、色块,就是各种“风格”、“风情”等等。

对地域性的理解不深入也是当前国内广场实践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现今国内的许多广场设计,高举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的旗帜,但是他们用来体现地域特色的却要么是相互抄袭,要么还是那些文化雕塑、历史浮雕墙等。不可否认这些确实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仅仅把这些当作已经挖掘出的地域内涵,未免显得有些过于肤浅。深入挖掘地域内涵,更多的是应该尊重场地,寻求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达到场地与环境融合。这样的景观才能真正体现出地域特色。

4 中国的城市广场如何体现当地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

(1)通过自然条件的挖掘,创造城市广场的地域特性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方各地四季气候差异巨大,因此对地域特色中自然要素的挖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景观特点。看其是否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特征,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3)

0 引言

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世界各国文化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文化趋同现象。文化趋同现象的产生,从侧面反映了地域性文化多样性、独特性正逐步丧失。当前,在我国餐饮空间设计领域,也正遭受这种现象的影响。在设计上表现为盲目地,过度地追求新技术、新的设计潮流,以至于对本土的地域文化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设计样式雷同,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缺失。《北京》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增加,发掘地方文化精华愈显迫切”。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精神的家园,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对餐饮空间中地域文化的研究,并探讨地域文化如何才能得到更好表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地域性文化

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于某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性。它应包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俗、不同文化特征,诸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政治、文化、艺术等。地域性设计足指设计师在设计中吸收上述的地域因素进行的设计创作。它是融合地方文化、自然环境与营运功能的整体性设计。地域性文化则为地域性概念下的各种主流文化现象的总集。

2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区别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体现一般的功用性,还要体现文化方面的内涵。餐饮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能不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本研究主要就建筑空间的文化性,餐饮空间设计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表现方面来探讨。餐饮空间的设计也是集就餐的功用,安全性能与体验文化于一体的集合体。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餐饮空间设计目前地域文化内涵缺失,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更好表达地域文化,从而体现对人的关怀,即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让不同人群都能够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餐饮空间中找到归属感,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享受,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地域文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的结合

当代建筑已进入了一个缤纷灿烂的多元化时代,现代技术文明赋予了建筑创作以广阔的天地。然而与此同时,建筑界开始重新审视决定建筑的主要因素——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其发展更新的因素。在餐饮环境设计领域中,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内涵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更富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1]。但由于“商业主义”的冲击,目前一些餐饮酒店设计装修工程成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致使设计不讲文化内涵,缺少本土装饰文化与民族传统精神[2],不讲艺术品格,装饰装修粗制滥造,盲目抄袭,一味攀比造价,成为装饰材料的堆积。以上种种弊端使我们面临许多品味不高的所谓传统室内设计作品,造成了室内装饰材料、技术的滥用和浪费[3]。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饮空间设计一定要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而不是对地域文化元素简单引用。当然,地域文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结合,并不意味着一味复古,在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内涵表达设计主题的同时,也要兼顾时代特征。

香港设计师梁志天设计的香港东来顺餐厅,在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感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设计师将传统的龙纹绸缎当做大幅壁纸贴于墙面作为装饰,在空间中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使人一进入此空间中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整个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基调得到了很好的奠定,同时将绸缎当做壁纸的做法也是一种创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餐厅的灯具也是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圆形灯具的以中国传统花卉图案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以黑色镂空材质制成,在外观上具有中国传统剪纸的意向,因其采用的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也相当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均很好的将中国地域文化内涵在此空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 餐饮空间设计地域文化表达方法探讨

(1)空间构成形式。在进行空间设计之初,可以结合地域特有建筑形制、结构,巧妙加以运用。空间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空间是不定形的,它的视觉形式、光线特征、量度和尺度完全依靠形式要素限定。而形式要素是依靠形状进行辨认和识别的。因此室内设计中可采用其空间形体与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传统建筑形制相呼应的处理手法,理清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在空间处理和艺术风格上的风采。在室内空间的墙面、天棚、地面、窗、门、隔断、罩等的形状上进行挖掘富有特色的空间造型,这些典型无疑是激发创作的良好素材。同时按照空间性质和用途决定空间衔接、过渡、渗透、序列等关系。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强调、调整、确定空间动静,私密、开合与封闭、虚拟的程序,从而使空间能够传达出协调、自然的感受。

(2)当地材料的运用与改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装饰材料的变化日新月异,其在艺术效果、安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表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大大地丰富了设计师的表现手法。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可选择余地更多。这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材料的选择应注重乡土、地域性的体现。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材料的肌理形态必须与人的审美情感、审美习惯相统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是多种多样的,它随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因文化、年龄、性别的差异而差异。

(3)装饰符号的提取与转换。对于地域特有的装饰元素要善于提取,避免直接引用,尽量进行艺术提炼转换,在尊重地域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我们可以按室内设计的立意,对典型装饰素材进行提炼、打散、变形、重构,并合理调动形、光、色、质等物质手段来全盘考虑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通过恰当的设计,艺术地表现出来,触发置身其间的人们在形象和感情上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与时代气息的餐饮空间环境。如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在外窗设计上借用中国传统图案,对其进行概括、变形,在色彩上以黑白为主色调,在室内设计中也大量运用传统元素,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建筑。

(4)色彩归纳。色彩是人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信息,它能够使人产生联想,活跃人的视觉神经,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每个特定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反之,特定的色彩能够反映地域特色。因此设计师应善于归纳地域色彩,结合色彩心理学,合理运用于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审美心理是在不同民族、地理、宗教、政治、习俗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从而引发的色彩喜好和色彩喻意也具有极大的区别。例如红色在汉族看来是喜庆和吉祥的象征,但对某些民族来说则有相反的意义。同样,不同地理环境在建筑室内中对于色彩的处理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东北民居喜好对比分明而浓重的色彩,南方民居更注重雅致清丽的装饰色彩等。因此,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文化中对于色彩的审美差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把握好色彩的地域性特征,处理好主体色彩、背景色彩与点缀色彩三者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的情感联想与共鸣,才能使室内色彩作为视觉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发挥出恰如其分的作用。

(5)陈设品的选用。陈设品是传达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室内的陈设物包括工艺品、插花、挂画、雕塑、织物、绿化等多种类型。陈设品在室内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改变室内的格调,反映空间的定位,创造美观宜人的环境,体现出一定的格调意境,同时能够软化空间,使单一的墙体家具变得柔和。

5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的趋同的今天,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中国室内环境正处于将被“全球化”的思潮席卷而失去自我的危险境地。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餐饮环境特色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创造出适合中国并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餐饮空间环境,并且在设计作品中科学的,正确的表达地域文化内涵,是每位中国设计师的职责所在。正如《马丘比丘》中所提到的“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应继承一般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4)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5)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强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文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相关概念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各项制度及管理建设,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与传统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内涵建设抽象性更强,衡量其内涵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状况。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设向文化建设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放在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结合上[1]。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优秀的文化是需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的,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融合,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师生价值观念的一种精神和倾向。学校文化具备了文化属性,其不以强制性作为建设手段,而侧重通过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者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并对其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关联较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称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这种文化与地理空间存在较强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态和构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间及区位来划分,如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农村文化等;又可以将文化空间作为划分依据,形成诸如沿海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可以按照地方工商业特色分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晋商文化、粤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商文化等。现阶段所倡导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广,涉及到区域人们工作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可以视为地方文化内容。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后续就业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指向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为中心点,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为学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做好铺垫。此外,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上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将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便于优化及稳定区域人才结构,对区域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是对学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软性层面进行建设及规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设又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参与及指导。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一方面经历了高职生源扩招及规模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凸显了高职内涵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注重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创建等层面加以提升,并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文化中予以体现,借助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对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炼。

(三)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依托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够提高内涵建设的实效性,在将地方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能够使高职学生深入及时地感受地方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程式化,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定岗实习等环节,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局限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中,无法全面接触到社会的各类信息,而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从校园中获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开展人才教育及培养,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2]。但在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在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岗位需求上的更新变化。此时借助于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时丰富高职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教学的前瞻性,也能够带动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两种文化形式,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带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一方面其具备了互相融合的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又受限于各种因素而较难真正交汇。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往往将两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在文化建设上也偏于一隅而无暇顾及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整度不高,无法实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补。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不广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又需要在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以贯穿[3]。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多数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寻求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彻底调动起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使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方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规划性不强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通常是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演变而来,其不具备先天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使其教学、实践及管理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中专院校色彩。在高职院校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围绕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以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哺育,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实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规划性不强、融合过程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机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机制匮乏所致,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实效性和稳定度不强。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现阶段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规,两者融合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其次,作为社会企业来讲,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纳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有效涉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看似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间的关系得以加深,实则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成立负责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专门机构,无法针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给予有效指导。第四,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隶属于省管,与地级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深度有效联系,更谈不上与地方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合作,缺乏沟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1.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注重凸显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院校的个性及办学特色为主要标志,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将之灌输到学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提高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设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环境[4]。

按照上述原则,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主张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浓郁的商科办学氛围。无锡的“锡商文化”源远流长,如民族工商业创业精神楷模的荣氏家族企业,缫丝业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团,面粉、棉纺实业家唐保谦、唐星海父子,以及现在的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灵动、务实、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公平细腻、正心诚意、勤俭自持、践约守信、谦让包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的文化[5]。借助这些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学校内涵建设,又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化和升华,是地方文化服务于高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典型。

2.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强调地方文化的具体要求。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与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衔接,是开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应着重探讨的问题。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特色及优势,丰富补充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通过完善学校培训设施、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诚信观念、创新能力等加以着重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既凸显办学特色,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处的地理区位较为优越,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无锡的发展主要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等制造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地方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在对地方文化加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6],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进行双向培训,为当地企事业提供了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

此外,无锡历来就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的民营企业众多,曾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紧跟地方发展脉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形成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全方位开展、对象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7]。多年来,学校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和岗位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地方浓厚的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特色。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究

1.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其应科学认知作为一所高校所肩负的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及文化传承等职能,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视,自觉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加以结合,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声誉。在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时,要强化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学及管理中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课堂实施、实践活动及岗位实习中;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等地方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展开,为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创设平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基于无锡围绕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布局形势,在进行院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进行了跟踪,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将地方产业发展动态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辟了物联网技术、景区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群,有效满足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扩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应覆盖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此增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覆盖面的扩展上,应主要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8]。首先,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等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及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增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及报告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三方联动,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备相对明确的方向,避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沦为“假大空”。第三,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见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地方文化教育与熏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时,紧密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政策、机制、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学校还在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中成立了“非遗班”,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系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相关课程,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师生的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9]。

3.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规划性。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应以学校文化作为着力点,通过校园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其融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规划,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加强交流,借鉴其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根植本地区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其次,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其在进行本区域的高校布局设计时,应注重分析高职院校的独特属性,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能够与地方文化有效互动。

4.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尽快制定相应的促进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相关区域组织的职责加以划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高职院校自身应针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着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加以强化,做好相应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对其理论及专业操作技能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增强其认知及领会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自觉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2]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0):77,79.

[4]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6-8.

[5]王立人.在传承中丰富发展无锡工商文化[J].江南论坛,2008(6):8-11.

[6]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4-97.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6)

楚文化在设计中的表达,首先可以体现在造型上,传统器皿的造型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成为一种形势具有典型示范的作用,起到了传承文化符号的作用。楚文化特征的视觉元素是设计师所钟意的图形形式,其图形元素不仅能增加广告的文化性、感染力,而且能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例如,青铜器上面的纹饰是楚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图形,线条粗旷,造型精致,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在设计具有历史感的茶叶包装作品时,可以选用青铜器上的纹饰图形,创新其样式运用于包装中,使地域文化特色充溢作品,设计出国际性与民族性兼容的包装。将楚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现代包装中,增强茶叶本身的文化性和传统性,符合茶叶商品的属性特征。当然楚文化元素的采用不是单纯的重复、抄袭,而是通过创新再设计将其融人到广告设计中,设计出既有楚文化韵味,又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广告作品。色彩是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楚文化色彩元素的运用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元素。其色彩冲击力强烈,红、黑的热情与沉稳,配以金、银、黄、绿、蓝、褐等色彩的装饰效果,楚文化将色彩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色彩的目的不仅在于赋予形式和视知觉上的美感,它还具有特殊的传递文化和视觉心理的作用,楚文化色彩元素通过色彩构成了文化的象征性,以时代特征反映不同的社会,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设计师必须掌握其文化内涵和色彩的情感表达功能,使色彩和形态,情感和功能统一,将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2楚文化元素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价值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7)

1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演变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根据广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来分析,文化内涵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但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分析,文化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精神成果,包含知识、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的习惯等等。城市景观文化内涵强调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具有人文特色的山水文化内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大,人文内涵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文化景观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某种需求,利用自然界赋予的物质材料和精神材料,在城市自然景观基础上,融合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而最终形成的景观。

2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价值

景观设计的文化价值分别从如下4个方面得以体现:

2.1 地域性

地域文化的形式是受自然环境的地形、地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观象,它体现了一个地域的人们对自然认识和把握的方式、程度以及神识的角度。各个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都具有各个不同的特点,西方与东方就形成了世界上两大不同文明,导致了不同的景观形式。西方文化崇尚理性,遵循科学,讲求实证,产生出规整式的景观设计。东方文化注重感性,讲求精神理念,讲求形式的禅悟及神会,因而有了自然式的景观设计。

2.2 民族性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早期人类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处于对集体力量凝聚的需要,以各族、血缘、亲缘、宗教、地域等各种复杂因素为基础,构成较为固定的,随血脉时代相传的人群组合形式。各族血缘的归宿感、维护感、认知及互同等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体现在景观设计中便是民居建筑、庆典和祭礼场所等的不同风格特征。民风民俗也是民族性一个重要方面,一方山水造就一方人,也造就一方景观。

2.3 宗教性

宗教使人们相信并崇敬超自然的神灵,它是信仰者的思想寄托和精神支柱。不同的民族、地域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各种宗教的场所建筑、景点内涵、教义、教规、庆典仪式、服饰道具,甚至色彩、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隐性的文化特征,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和文化的综合性,从这样的角度来评价景观,可以洞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4 历史性

文化历史是指各地域、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为群体所共识的、代表本民族地域文化某一特定阶段主导地位的文化成果。它在各个历史时期成为规范、准则、时尚,并对该地区、该民族以后的历史产生过及其广泛而深刻影响。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孟礼学,儒、道、禅文化等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传统的园林设计,“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无一不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每一种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或多或少要收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形成新时期文化的新内容,因而评判一个景观设计,也要看它是否注意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3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表现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8)

中图分类号:P641.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改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城市特别是北方特大城市水资源短缺局面,国家决策建设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跨行政区调水工程,各地的输水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管道及箱涵输水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及箱涵输水工程的特点是全封闭、地下埋设、距离较长、横截面积较大,本文以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分流井至西河泵站输水工程(以下简称西干线工程)为例,分析管涵埋设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2 工程简介

西干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天津市内配套工程最先实施的一部分,是实现南水北调向天津中心城区供水的骨干工程,已于2009年建设完成。工程设计供水能力27.0m3/s,线路全长约8.5km,主体结构为2孔3.8×3.8m现浇混凝土箱涵。该工程自桩号4+470起,至桩号8+100止,长3630m的输水线路基本位于子牙河大堤外、沿河堤铺设。本文主要分析西干线工程子牙河堤段箱涵埋设后,对区域地下水位及渗流量的影响。

3 工程区域河道水位和地下水位现状

3.1 子牙河河道水位

子牙河是天津市一条重要的河道,在本工程区域内呈南西至北东流向,上游承接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来水,进入天津市后,俗称西河,在杨柳青附近建有西河闸,控制和调节子牙河等西线进入市区的水量。

目前子牙河常年有水,河底高程-3.65~-6.30m,河床两侧建有人工防护堤,北大堤堤顶高程5.2m,南大堤堤顶高程6.3m,大堤两侧分布有宽阔的河漫滩,地面高程约1.38~2.40m。根据西河闸水位统计,河道一年内的水位变化规律性较强,年初和年末水位高,年中6月份水位最低。年初和年末的水位比较稳定,基本处于-0.1m~0.3m之间。年中最低水位常受降雨影响和用水情况而变化,一般降雨量年份,河水位为0.3m~-0.4m,变化幅度0.7m;一般偏少降雨量年份,河水位为0.2m~-0.7m,变化幅度0.9m;偏少降雨量年份,河水位为-0.1m~-1.5m,变化幅度1.4m。

3.2.地质情况及地下水位

工程区勘探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为粘性土均一结构,局部地段透镜体发育,按地层时代及地层成因自上而下为,以素填土为主的人工堆积土层、以壤土为主的第四系全新统下段冲积层(alQ14)、以壤土、砂壤土为主的第四系全新统中段海相沉积层(mQ24)、以粘土为主的第四系全新统中段湖沼相层(l+hQ24)和第四系全新统上段冲积层(alQ34)。

工程区地下水均为第四系表层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壤土及砂壤土层中。据室内渗透试验可知,渗透系数在10-5~10-6cm/s之间,属弱透水~微透水层,水量匮乏。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受季节影响明显,地下水排泄途径主要为地面蒸发。根据工程区附近的地下水位统计,年内的水位变化规律与子牙河水位相近,年初和年末水位高,年中5~6月份水位最低。但年内水位变化幅度小于河水位的变化幅度,各年度平均水位主要受降雨影响、一般降雨量年份,地下水位为0.0m左右,变化幅度0.4m;一般偏少降雨量年份,地下水位为-1.0m,变化幅度0.3m。地下水位情况见下图。

图1 工程区域地下水位变化图

根据勘察,工程区域范围内各处的地下水位不一致,如有其他地表沟渠的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在0.80~-0.60m范围,而此时子牙河水位稳定为-0.1m。这是因为该工程区域地层的渗透系数在10-5~10-6cm/s之间,属弱透水~微透水层,地下水水平交换比较弱,其水位受临近沟渠的水位影响要大于子牙河水位。

4箱涵埋设对地下水位影响预测

4.1预测模型

根据工程区域地质勘查,在揭示的30m土层厚度中,基本为壤土,渗透系数10-5~10-6,属弱透水层。本工程箱涵高度3.8m,覆土厚度3m,埋深为7~8m,箱涵体积所占弱透水层相对很小。根据上节分析,地下水水平交换比较弱,其水位受临近沟渠的水位影响要大于子牙河水位,而沟渠水位取决与降水和用水,与箱涵埋设没有关系。工程完成后,在距离箱涵一定范围外,地下水位仍与现状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箱涵埋设后,临近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程度和范围。

以压管水头h的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二维渗流的拉普拉斯方程,分别计算箱涵埋设前后的渗透水头,以此预测地下水位变化。

二向渗流(x-z垂直剖)拉普拉斯基本微分方程式为:

式中:为渗透水头;

、分别为和方向的渗透系数。

求解采用有限元法,基本方程为:

式中:[K]为透水系数矩阵;{h}为总水头向量;[M]为单元储水量矩阵;{Q}为流量向量。

4.2预测参数

上述预测模型所需参数包括地形参数、地质参数、水位参数和工程参数,根据工程区域实际情况,各项参数的取值为:

地形参数:子牙河河底平均高程-6.0m;子牙河迎水坡度1:2.5;工程区域地面高程大致范围为1.38~2.4m,地面平均高程取2.0m。

地质参数:根据工程勘探,工程区域(包括河堤)水平和垂直渗透系数相近,数值范围在1.08~7.71×10-6cm/s 之间,平均值取4.2×10-6cm/s。

水位参数:根据前节分析,子牙河水位与河岸地下水位变化几乎同步,取高中低三种工况水位,见表1。

工程参数:箱涵高5.0m,宽9.15m,顶板高程平均-1.0m,底板高程平均-6.0m。

表1 预测模型水位参数

4.3预测结果

经计算,高中低三种工况水位时现状的单宽渗流量分别为2.2×10-9m2/s/m、1.5×10-9m2/s/m、3.4×10-9m2/s/m,箱涵埋设后单宽渗流量与现状没有变化,箱涵埋设前后的浸润线位置也没有变化,说明箱涵埋设对子牙河岸的地下水没有影响。最不利工况子牙河高水位时,箱涵埋设前后的浸润线计算结果见下图。

5 结论

Ⅰ、西干线工程区地下水均为第四系表层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壤土及砂壤土层中,渗透系数在10-5~10-6cm/s之间,属弱透水~微透水层。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受季节影响明显,地下水排泄途径主要为地面蒸发。地下水位年初和年末较高,年中5~6月份水位最低。地下水水平交换比较弱,其水位受临近沟渠的水位影响要大于子牙河水位。

Ⅱ、输水线路紧靠子牙河左堤,地势平坦开阔。箱涵高度5m左右,覆土厚度3m,埋深8m左右,箱涵体积所占弱透水层相对很小。因地下水水平交换比较弱,其水位受临近沟渠的水位影响要大于子牙河水位,所以工程完成后,在距离箱涵一定范围外,地下水位仍与现状一样。

Ⅲ、箱涵埋设后,临近区域地下水位根据二维渗流的拉普拉斯方程,经有限元法计算,在高中低三种工况水位时单宽渗流量与现状没有变化。箱涵埋设前后的浸润线位置也没有变化,说明箱涵埋设对子牙河岸的地下水状况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9)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社区建设中人文内涵的多维观照――地域性、传承性、创造性

1.历史地域性

一个社区拥有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色以及人文内涵。地域性差异较大的社区,我们不难认识其文化的差异,如东西半球形成的中西文化,我国东海西域、北国南疆的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长三角”地区就因为滨江临海,又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征,其居民大多讲甜软的吴语或越语,水乡的秀丽和大海的宽阔铸就了他们细腻委婉、善于思考、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但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不同社区,会不会因为地理位置微小的差异而形成文化的差异,这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其实只要我们稍稍调查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我们就会发现其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地域性同样构成了相对不同的人文内涵。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意识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知识分子群居地、商贸人士群居地、公务人员群居地和普通市民群居地等,这些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群居体,其地域性的差异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同时,又自然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文化社区建设中,不能忽视地域性对于特色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2.历史传承性

新型的城市产生新型的社区,新型的文化社区不会缺失历史的传承。虽然,城市社区不同于自然村落,其文化传承也不会那么原始,那么直接,那么固守,但是,任何现代化文化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聚居一体,他们虽然都有各自的文化历史和文化性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逐渐成“地域性趋同”的文化特质和传统性格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型的人文内涵。例如江苏的海安龙舞、海安花鼓就是在挖掘当地传统民间龙舞、花鼓的基础上,并融人了现代舞蹈理念创作而成的。在文化社区建设中,尊重社区人的历史传承,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历史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之一。文化是人创造的,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一个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社区,必然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个创造性也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中人文内涵的量要内容之一。在文化社区建设中,认识和开发这个创造性,把文化社区真正办成一个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家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属于人文内涵的创造性不是外部强加给社区人的,而是社区人本身已经具备的人文内涵,作为文化建设部门或社区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这个人类的创造性,在不同居住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居住群体中,让文化社区建设始终有一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创造性将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使人文内涵得到更加充分而美好的张扬。

二、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政策导向、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1.政策导向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10)

自第1个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诞生,到如今各地以标志设计作为宣传的一种方式,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景区的入口,可以直观地感受当地文化气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地域的文化作为源头,将其独有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在景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成为设计者的灵感源泉。所以,在景区入口的设计上,地域文化与设计相结合,至关重要。

1 地域文化的诠释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自身创造出,并通过不断发展,最后得出的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中的文化资源不可再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而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文化特色与景观相结合,将地域元素进行演变,使其不失去原有韵味,还更有特色。

2 地域文化与当地的关系

2.1 地域文化助推当地旅游发展

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文化景观反映人的生活,人的生活又离不开文化。西安的回民街,既是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的融合体现,更是经济发展的特色区域,吸引了许多国外游客,其独特的建筑、风俗饮食都成了城市的一种象征。 地域文化的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从而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2.2 地域文化反映当地的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独有特色,体现该区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地理特点、气候特征、风土民俗、精神文明等构成当地的地域文化,创造出特定的空间。例如延安――“革命老区”、洪洞――“大槐树”等,这些反映特定区域的历史人文特色或民俗民风特色,都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也是直接反映文化内涵的有力证据。

3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形式

3.1 挖掘、提炼文化元素

景观艺术设计要通过研究地域文化来获得创作灵感,只有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才能在景观设计的实践中诠释和弘扬地域文化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分析当地的地貌、人文,设计出具有苏州古城的建筑风格和园林文化的博物馆。

在景观要素中,最常见的就是将当地特色转换成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形式,能够感知景观,体现当地文化内涵,适应时代需求。在这种理念下,常用的是以图案、符号、地方材料等形式。这就需要元素的提炼,将地域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使其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创造赋有地域文化的景观。

3.2 抽象的表达

景物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系统,是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更是一种符号,能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不仅能够丰富景观层次,更融入了文化内涵的背景,在整体上把握文化性与地域性。

4 实例分析―大唐芙蓉园西门入口

4.1 地域概况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是一座仿照唐朝的皇家禁苑建造的主题公园,是中国第1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以唐文化为内涵,皇家园林格局为载体,服务为主的大型主题公园。将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现代旅游3者有机结合。以主入口为起点,围绕地域文化与生态水景相结合,把文化与景观融入设计当中,使其成为寓教为乐的主题公园。

4.2 挖掘、提炼地域文化元素

帝王、宗教文化。大唐芙蓉园是隋代皇家园林的所在,是帝王文化的体现者。西门入口,规模之大,两侧配以皇室标志为标志的龙的图案并与周边的建筑结合形成大气磅礴之势,并且巧借地形的优势,营造出更具表现力的山水之景。

唐代时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融发展,也是儒、佛、道等文化的繁荣时期,因大唐芙蓉园紧邻大雁塔南、北广场,定位为唐文化以此凸显唐代历史文化的磅礴气势和宗教文化的融会贯通。

4.3 地域文化在入口景观中的表现

地域文化的内涵篇(11)

2文化校园内的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2.1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关系

高职文化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使命使得文化建设的脉络和重点变得明朗。区域文化优势,尤其是区域内的一般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与职业价值取向具有正相关关系[3]。因此,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又与职业素质养成存在一致性。具体体现为,区域文化适应为职业素质养成提供了可能性和催化剂,而职业素质的养成又可促进高职生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因此,区域文化适应力的提升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实现路径上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在文化育人的目的和归属上又形成了合流。

2.2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1)当地区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对于提升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力和促进职业素质养成来说,当地的区域文化是最为直接、最易挖掘、最具效用的文化体系。它具有极强的现实可操控性和亲和力,同时还是庞大而又极接地气的文化资源。将当地文化中饱含的人文价值、工商理念、职业品质、创造精神等文化内涵融入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与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初衷相吻合。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依托高职生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特点,创造校园文体活动载体,营造区域校园自然融合氛围。校园文体活动的传统载体可以为各类团学组织,如团委、团支部、学生会、班级、年级、社团、科协等。通过这些组织开展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体活动,最易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发扬开来,并为之接受。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活动载体,如通过党支部、宿舍群,专业群来组织活动,或是将党团关系建在宿舍、专业上,甚至可以创新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的机构,如通过网络机构或是自媒体等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第二,依托独具特色的本土区域文化气息,传播传统地区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区域文化适应。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区气息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气息蕴藏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将这些气息融入其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高职生的适应能力。如可以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等来传播区域价值观,也可以通过路标、路牌、建筑名称、道路名称等校园标识来彰显区域特色,还可以根据地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特点来布置校园景观,如在校园中广布雕塑、山水、楼阁、长廊、草坪、树木等,或是缩影当地的著名景观以增强文化效果。在营造气息方面,高职院校还可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校园或是校园周边创造出原汁原味的地区风味。第三,依托学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融入当地区域文化,以此提升文化适应,促进职业素质养成。一是可以利用社会、旅游、文化等特殊专业的专业性质来传播区域文化,由点向面推广和辐射;二是利用开设与区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介绍当地区域内的传统文化习俗、人文风情、美食旅游、地方方言等;三是邀请文化学者在校园内开设区域文化层面的专题讲座,或是开展校园博物馆、图书馆的文化观摩和宣讲,以此来增进区域文化的宣传力度;四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入区域文化的内容,在高职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普及专业技能所依托的区域文化精神品质,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第四,依托区域内企业行业与学校间的紧密合作,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文化中,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的区域文化正在传扬,当地的企业行业与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纽带。因此,职业适应力呈现的不但是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也是对职业素质获取程度的明显表征。可以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合作,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参观、见习实习、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增进交流,通过了解行业企业文化来感受当地的区域文化。

2)区域文化在文化校园中碰撞、体验与融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从而带来了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气息。高职生在适应高职院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要面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合围。这种合围既增加了高职生文化适应的广度和难度,也为适应力的提升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条件与可能。在适应其他各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与适应高职院校当地文化相类似的方法,依托各级力量,融入校园文化。首先,各地的区域文化在初入校园时必然会出现激烈的碰撞。高职院校应鼓励这种碰撞,并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可以通过新生交流会、区域联谊会、地区交流会、区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新生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条件允许下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各具区域色彩的文体活动,鼓励高职生参加。在各类交流会、座谈会、联谊会和文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切勿将其演变为单纯的交友会、歌舞会等,而应注重区域文化交流的内涵和层次,因此这也需要学校层面的有效引导。其次,加强高职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如果说碰撞着重于思想、理念和内涵的交流,那么体验区别于碰撞的地方则在于其更重感性生活实践,更重理论联系实际,更重相互交流与渗透。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内或校园周边经营小范围的各地区特色饮食,也可以在学校内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独具地区特色的专场活动,还可以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利用学校人文类课程或专设的选修课程,通过图片、视频、物品展示、现身说法、现场展示等介绍各地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最后,在文化碰撞与体验后,无论是学校层面或是高职生本身,都应经历融合的过程。高职生在潜意识中不断感受和适应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并与家乡的区域文化形成意识行为上的再加工。学校层面则应有意识地提炼各地区域文化的共性、优势和精髓,并与当地区域文化融合,形成文化校园的内涵补充。这种融合后的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回馈给高职生,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他们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力、促进职业素质养成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