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28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46-01

糖尿病教育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所有治疗的中心,它是贯穿糖尿病治疗的主线,是完成饮食、运动、药物、监测的基础。现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导致糖尿病患者日渐上升,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为了可以帮助住院和出院的糖尿病患者提高对疾病基础知识及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促进血糖、血脂、体重等指标的控制,我院为糖尿病患者开设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防止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近两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均符合1999(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0名糖尿病为实验组,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3~81岁;58名未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教育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37~89岁。还有14名患者出院后未来院复诊,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42~90岁。

1.2 方法

(1)医院讨论制订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课程表及讲课内容、师资安排,讲课时间(40 min)、讲课形式(幻灯片)、授课地点及患者的奖品发放等。在医院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关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注意事项、运动方式、药物、低血糖症状及防治、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正确监测末梢血糖方法等方面讲课,对课堂积极发言的患者发放奖品以资鼓励,课前或课后患者预约当月检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的时间,索取免费检验单。以后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做到持续改进。

(2)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身体状况良好,行动方便者,为其介绍讲解医院开设糖尿病知识讲座的目的,活动形式、内容及时间等。患者自愿填写“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申请表”,在内分泌病区建立糖尿病成员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糖尿病诊断时间、遗传史、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个人爱好、职业、文化程度等)、临床症状、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值、各项生化检验报告值、药物治疗情况、联系方式等。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心率、血压、足部筛查情况等。重要病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肾脏病及眼部疾病等病史。

(3)接受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的成员,每个月可免费检测空腹及餐后2h末梢血糖一次。

(4)在相关糖尿病疾病和治疗护理知识培训结束后,发放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调查表,其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正确饮食、合理运动、正确服药、末梢血糖监测、低血糖症状及防治5方面共10个问题;评分方法:答案正确为1分,部分正确为0.5分,错误为0分,满分10分。

(5)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处置,在出院时或第1次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

(6)发放调查表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方法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比较及两组患者血糖值比较和两组患者再入院人数进行比较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再次入院人数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1)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现代治疗糖尿病的综合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的应用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采用图文并茂幻灯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护士根据糖尿病人的健康状况、知识层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因素,因人而宜,进行个性化指导,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组织有计划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其疾病危害性的认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2)本组调查发现采用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时对患者进行有关糖尿病、治疗、服药、饮食、运动、末梢血糖检测方法及正常值等基本知识的讲授和示教,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早期、长期和综合性治疗,应该自觉尊医嘱用药,按时定量,不随意停药减量。认识到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3)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为护理人员和糖尿病患者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创造了宽松和谐面对面的交流环境,护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融洽了护患关系,拉近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4)采用糖尿病护理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为糖尿病患者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患者之间对治病健身、饮食控制及食物的选择,运动方式、心理健康、预防并发症等信息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影响。

(5)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糖尿病专科护理的知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的技巧和对问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成就感。

(6)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使他们由得病初期的恐慌和不知所措状态过渡到对糖尿病特征的进一步了解和积极认识中,使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地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及积极地锻炼,把病情控制在不发展阶段,当然随着糖尿病患者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病情特征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但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授及教育后,患者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调节和合理用药,会使病情特征发展缓慢和得到缓解,通过探访和观察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培训后他们的健康状况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和不同。

参考文献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2)

国内的糖尿病人数量已超过4000 万,为全世界糖尿病病人的 1/5,患病率为世界之首,目前成为危害国内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因为此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较繁杂,而医疗费用也较高,要进行长期的药物维持,为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负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核心手段,对 DM 的控制以及管理有显著的影响。本人对我院收治的 65 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进行整理总结,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字2011 年 7 月 - 2012 年 5 月老我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 130 例Ⅱ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65例患者。实验组平均年龄为 52.8岁; 病程为 6 个月 ~15 年不等;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5 岁; 病程 为7 个月 ~ 14 年不等。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明显性差异,且 P >0. 05,有较强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是以常用传统的健康教育为主,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根本上再加以综合的健康教育,相关方法如下:

1.2.1.饮食教育:饮食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糖尿病病人要控制每天的营养摄入量,才可以防止血糖病情的反复。所以,要让病人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根本。

1.2.2.心理干预:因为糖尿病治疗周期长,并发症繁杂,一般都会因反复而再度入院,患者若血糖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

1. 3注重人性化: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他个人情况合理安排糖尿病饮食,随时向医生汇报血糖监测结果,另外将糖尿病的知识做成册子,到床边进行讲解,并放在病室供病人进一步学习

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病患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状态。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在病人出院前 1 天到出院后 30 天,由护士利用问卷以及电话回访方式去进行。

1.5 .统计方法:利用SPSS12. 0 实施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χ ± s) 表示,且,P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见表 1。

(P

3.讨论.

因为对糖尿病的了解与危害程度认识缺乏,病人患病后若不能很好的进行饮食控制,容易造成其血糖的不稳定,从而加重病情,为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伴随对糖尿病的研究,一些人对糖尿病治疗的了解也得到了深化。研究得出: 糖尿病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一些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或延迟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杨铭;贾杰;吴毅;“2型糖尿病经穴电刺激下有氧运动技术”的社区应用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12(04):421-423.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3)

老年糖尿病病人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且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身行为改变,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上升,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1]。因此,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们对6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7~9月、2008年1~3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和2008年6~11月在北京煤炭部总医院诊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共计60例,均为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年龄60~84岁,其中男41例,女19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19例,中学32例,小学9例。41例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

1.2 方法

1.2.1 教育方式

均采用个体教育方法,由收治病人的主班护士具体负责健康教育的宣教内容。采用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等方式,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遵循鼓励性、说服性、实践性原则,做到张弛有度,注重实效。针对共性问题举行专题讲座,面对面示教、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让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参与健康教育的互动环节,互相交流、互相揣摩内涵,加深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

1.2.2 教育内容

①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血糖控制不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由于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共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3]。②饮食控制:控制饮食是所有糖尿病病人纠正高血糖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调节食物种类和节制饮食两方面,还可以根据其主症不同而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物疗法。③药物治疗教育: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护理人员应做到发药到手,服后再走,向病人及其家属或陪护人员讲解药物的功效和可能引起的副反应。④运动治疗教育: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注意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控制。⑤心理教育:由于糖尿病具有病程长、症状多、容易反复、不可根治等特点,病人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耐心、细心地与其沟通,稳定病人情绪,调整心态,多给予安慰、解释、疏导和心理支持。⑥坚持长期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教育。⑦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理教育。⑧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做好预防教育相当重要。⑨血糖的自我检测,让病人学会尿糖、血糖高低变化的检测与观察。本研究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如年龄大、生理机能减退、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注意力易分散、耐力差、依赖性强、情感比较脆弱等特点,在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直观形象教育法、重复记忆法、少而精的教育法等进行上述宣教。

1.3 评定指标

根据计划对6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如下指标的评定: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对合理控制饮食的干预情况,对科学适量运动的理解和参与情况,药物治疗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并发症防治、血糖的自我检测能力、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等。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疗效评价,以及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差值t检验。

2 结果(表1~2)

6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合理饮食的控制、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血糖的自我检测能力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药物的治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并被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4]。健康教育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控制病人的病情发展,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健康,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病人做好健康宣教,不但可以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也有利于医护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后的病人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在稳定的界限内,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 小结

对老年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不可轻视,更不能忽视。老年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综上所述,要使糖尿病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则必须重视糖尿病的五项措施即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和自我监测[5]。目前糖尿病病人明显增多,如何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科学理论水平,把健康教育广泛化、深入化、持久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6):327-328.

[2] 何冰,杨伟光.老年糖尿病康复的教育[J].中国康复,2003,18(5):318.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87-01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现代社会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1]。人们对糖尿病患者预后质量的保证中个性化护理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科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非常高,有3500万患者[2]。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科室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80人以及80名相对应的糖尿病病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的护理研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室的糖尿病患者80人以及相对应的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80人作为本次工作的实验对象,护士年龄18~27岁,平均23. 45士3. 12岁。工作年龄:3~ 8年,平均5. 55士3. 12年,每位护士的护理水平及文化程度基本一致。所有病人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无其他并发症,具有可比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

所有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0例/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全方位个性化护理干预,比如控制饮食、血糖监测、药物干预和糖尿病知识宣传等个性化护理。追踪病人的康复状况和后期的复况,以及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做一统计学处理。

1. 3溃疡治愈评价指标:

根据80位病人术后的护理结束时的基本身体状况来判断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判断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状况及自理行为的进展情况,并追踪其临床效果加以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设a=0.05,当P

2结果

2. 1两组术后的康复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一天后经围手术期处理可下床轻微活动,基本康复的有38例,2例需进一步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后基本康复的有32例,8例仍需治疗。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糖尿病具有高发病率,其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缓解疼痛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小外科创伤,降低复发率和快速恢复等优点。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科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3]。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饮食、运动习惯、心理、精神等密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个性化关爱护理,其中包括药物、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医院现场临时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恰巧是年老体衰的糖尿病患者,并带有头晕或意识不清,临床护士应时刻注意病人的一般常规的临床指标,及时记录,最重要的时及时上报上级管理医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

两组术后的康复状况的比较表明,观察组的情况较之对照组恢复更好,并且没有复发,而对照组有相对较高的复发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有效地个性化护理干预,既可以可病人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又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极大地体现,值得在临床加推广推。

参考文献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5)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一直是康复治疗的难点[1],而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发因素。糖尿病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脑卒中患者往往多合并糖代谢紊乱。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尤以及梗死最常见。为了解综合康复训练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及院外满意度均明显等方面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入选标准 选取我院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组成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组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广泛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功能锻炼,心理护理[2]。6个月后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及院外满意度

1.3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

2 结果

血糖控制情况干预组为(66.79 7.95),对照组为(60.13 7.04),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脑卒中最主要的负担是慢性失能而不是死亡,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护理理念的更新是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也是未来护理学发展的方向之一,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的关键,功能锻炼是脑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及院外满意度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综合康复训练护理对于促进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措施包括:广泛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本研究显示: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运用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及院外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脑卒中后做好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患者肢体残疾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87-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早期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及血压血糖的上升,晚期临床表现为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需引起高度的重视[1]。为此,该文特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5月,使用数字抽取法将其平均分成各有57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跨度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70.46±0.3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5.01±0.21)年。观察组:共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跨度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70.44±0.3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5.10±0.24)年。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及平均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血糖及血压控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给予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对于血糖有波动患者随时监测其血糖,并做好记录,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量;给予患者口服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每天至少测血压2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用药产生的副作用,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依据。

②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身顾虑,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实施面对面的示教,发放资料、手册及光盘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血压血糖的自我监测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蔬菜、粗纤维食物,以总热量摄入小于10%,脂肪摄入小于30%为宜,切实控制患者的饮食。

1.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3.45±3.54)分,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1.45±2.54)分。由此可知,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代谢出现异常所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有尿蛋白含量升高等现象,是糖尿病引起的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压、水肿等,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控制疾病的进程,加快患者的康复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探讨的问题[2]。

由于老年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常规护理措施已不能满足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需要[3]。因此,该院采用了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其更关注的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将护理模式上升至人文关怀的高度[4]。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采用个性化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到健康心态,使患者更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个性化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能使患者熟练掌握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饮食,合理的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130.94±10.52) mmHg、舒张压(70.35±5.72)mmHg、24 h尿蛋白定量(1.20±0.02)g、24 h尿微量白蛋白(115.23±8.53)mg及生活质量评分(93.45±3.5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阳溪,赵芳.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84-885.

[2] 陈洁,孔国美,陈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2-105.

[3] 陈柳清.以人为本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285-2287.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7)

6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5-02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本文主要就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在38-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3.47)岁;患者病程在1-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2.69)年;患者首次血糖的平均水平为20.47mmol・L-1。本次所选患者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34例,高中38例,大专及其以上20例。

将9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如: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首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监测血糖,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技能;其次,向患者讲解低血糖防护的方法,提升患者发放相关糖尿病的宣传册,定期开展糖尿病知识的讲座等;最后,还应定期开展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座谈会,交流自身防护的经验和方法等。

1.3评定标准护理后,采用本院自制的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实行打分制,总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比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2.1护理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照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掌握率82.61%,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照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7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生生活方法以及饮食习惯的逐渐转变,使得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对其的预后效果。据调查显示,入院糖尿病患者中,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约为10%,不了解的患者高达80%及其以上。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升预后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向糖尿病患者发放相关疾病的宣传资料、定期开展座谈会,告知患者糖尿病相关注意的事项,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使其能够尽快掌握饮食、用药原则,科学监测血糖以及尿糖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患者的康复,提升护理的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加强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7.8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掌握度82.61%;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7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较为显著,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93-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病人自己实施,这就要求病人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丰富的糖尿病知识和正确的自我护理能力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为了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控制疾病能力。我们对我科2007年01月至2010年05月期间的456例2型糖尿病(DM)出院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男性182例,女性274例,年龄25-7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高中学历。其中病程5-10年296例,10-20年92例,初次发病68例。所有患者经住院治疗,血糖调控基本稳定,空腹血糖

1.2 方法

1.2.1 确定合格的健康讲座人员:要求是本科学历,在内科专科工作5年以上,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科理论知识,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能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

1.2.2 制定健康讲座计划:根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从正确认识糖尿病、到如何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等几个方面制定健康讲座计划。制定详细的健康讲座时间表,在患者出院时作为出院宣教的一部分告知病人,建立准备参与病人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血糖情况、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每次讲座前电话通知病人。并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图片和宣传册,健康讲座时分发给病人。

1.2.3 健康讲座的时间和内容:在每月末的周六上午进行讲座,鼓励病人相互交流,健康讲座护士和糖尿病病人充分互动,并为参加者免费测量血糖一次。健康讲座医生及护士对现场病人咨询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就大家集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健康讲座。指导病员出院后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提醒患者遵医用药情况,加强患者在饮食、运动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强调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定期复查血糖等。

1.2.4 干预方法:健康讲座后评估患者,如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如: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是打胰岛素和服降糖药方法不正确,或者出院后未用任何控制血糖的药物等,及时正确干预,并做好登记。情况严重者与经治医生联系,或介绍患者去内科门诊就诊等。对于情况异常的患者,一定要持续动态干预。 每次健康讲座活动完毕及时详细填写记录本,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汇总,据此制定和修改健康讲座内容。

2 结果

健康讲座后患者能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另外通过健康讲座还能及时解决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各种身心问题,提高复诊率和满意度,对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3.1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力度,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疾病。有着病程长、难治愈和易伴有并发症等特点。通过健康讲座能促进了解疾病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达到最佳康复状态。而我们通过系统的健康讲座发现,随着讲座次数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也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来电咨询和来院复查的逐渐增加,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已经逐渐提高。

3.2 是增强病人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怎样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因素是糖尿病防治和康复的关键。因此,糖尿病病人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健康教育面窄,大多局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继续教育力度不够,病人遵医行为明显减弱。因此,我们开展健康讲座延伸健康教育,持续动态地了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予以个体指导,使患者能有较好的遵医行为。

3.3 促进了患者主动咨询和按时复诊:通过健康讲座,增强了医患沟通,医生、护士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正确指导。通过互动不仅增进医患了解,更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患者如有不适,也会主动咨询,护士便针对性进行解答,并嘱患者及时随诊。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24-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知识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08年 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8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64例,年龄(52.8±5.6)岁,病程(7.3±1.5)年。B组64例,年龄(52.3±7.1)岁,病程(6.8±1.4)年。两组患者在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病情轻重、经济收入、干预前糖尿病知识了解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形式

1.2.1 集体教育 常采用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其优点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更多的人获得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每月开展一次,每次2 h。

1.2.2 小组教育 针对个体差异分成接受程度不同的几组,采取合适的内容、频率,分别进行教育。安排组员间的讨论,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团体氛围。

1.2.3 个体教育 医师可以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将糖尿病教育作为一项治疗措施,切实贯穿到患者的治疗活动中。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糖尿病知识的普及 糖尿病基础知识包括糖尿病临床特点等。通过基础教育,增强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及时检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3.2 饮食指导 患者饮食宜避免甜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高纤维及淀粉食物,并做到定时、定量。

1.3.3 运动教育 包括运动的意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及不同人群的适应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餐后 1 h左右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等,以增加糖消耗量,增强心肺功能,延长或避免各种并发症。

1.3.4 药物指导 目前降糖药物种类很多,一方面利于疾病的控制,另一方面给患者合理用药带来难度。如磺脲类药物应于饭前 20~30 min服用。双胍类药物应于饭后 20~30 min服用。

1.3.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按时监测血糖、尿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指导患者坚持好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2]。

1.4 监测指标

主要包括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患病态度、行为的改变以及代谢指标的变化,遵医行为的变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个人及单位的经济负担。众所周知,糖尿病的综合性治疗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紊乱[3]。糖尿病健康教育还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伤残率和病死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活动使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懂得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药物使用、并发症观察、情绪调节、行为矫正、寻求社会支持等自我护理及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医护人员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安慰和心理支持。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应受到高度重视。护士、医生对患者进行单独指导,通过多次治疗接触,使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是综合性治疗效果优于普通治疗的又一原因。同时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还可减少医疗费用,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的遵医行为,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及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表明:健康教育不但对糖尿病患者有利,而且也有助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5]。

[参考文献]

[1]费莉萍,陈冠民.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2):1-2.

[2]黎淑洁.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1021.

[3]蔡君贤,李素琳.糖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20):101-102.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52-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5%以上,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个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其中病人掌握健康教育方法并配合治疗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1]。我院在护理查房时经多次提问及问卷调查中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仅为38%,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笔者尝试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00例住院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2~68岁,平均45.4岁,均根据1999年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中专及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74例。将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5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入院宣教、操作中随机指导、随时回答患者的疑难问题,出院指导等健康宣教形式;观察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健康教育基础上,采取新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具体做法:科室设专人负责健康教育管理,并由责任护士填写糖尿病知识评估表,评估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确定病人相关知识需求,针对评估结果,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对病人和陪人采用分阶段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同时组织患者经验交流和讨论、并由护士演示尿糖监测、胰岛素注射、足部护理、皮肤护理方法,以提问的形式教会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适当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预防感染、避免精神压力等内容;请患者在护士指导下自己操作并复述指导内容,根据掌握程度进行个别指导,并将患者未掌握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制作成小卡片交给病人。在走廊健康宣教栏张贴有关饮食种类、数量的图片及数据资料的宣传教育,使病人在无意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护理部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病人掌握率的比赛,制订考核标准,采用答卷和提问的方式考核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至少让病人掌握90%以上;然后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把病人未掌握的内容归纳、整理作为下一个循环改进的重点,制订下一步健康教育计划[2];病人出院后定期复诊,个别病人配合电话回访和指导。了解患者能否遵循并坚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提供有关的咨询服务,指导家属给患者以支持和帮助,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1.3 结果:

1.3.1 血糖控制标准为(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9糖尿病诊疗指南):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为良好;空腹血糖7.2~8.3mmol/L、餐后2h血糖8.3~10.0mmol/L为中等;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为较差)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确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项目,评价采用2个等级测量法,即是(能掌握、复述、演示全部内容,或80%以上内容),否(不能掌握、复述、演示全部内容,或80%以上内容)。

1.3.2结果: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检测、临床表现(包括整体健康状况自评、精神面貌、自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参加体育锻炼及合理饮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3.1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现代综合疗法认为,健康教育干预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2]。

3.2观察组先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与需求,针对病人所需,运用优先选择的方法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最需要的内容进行指导,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3.3研究显示:运用PDCA遁环管理模式指导健康宣教,是提高糖尿病人健康教育完整率的有效手段。PDCA循环,环环相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使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3]。

3.4采用医护组合沟通及护患互动方式,提高了患者对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意识增强。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强化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护士的责任感,制订具体的考核标准,可操作性增强。

3.5观察组要求患者在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复诊,配合电话随访和指导,进一步巩固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避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随时间而减弱,可促进患者有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病情[4],提高Ⅱ型糖尿患者遵医行为,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爱珍主编.临床营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90

[2] 余雪梅,杨金仙,胡冬蕊,PDCA循环在骨科术后病人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B):421-422

[3] 王金枝.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胰岛素泵在外科的使用和管理[J],护理学报,2007,14(9):42-435

[4] 官丽娟,张革联,王国华,等.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124-03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的严重困扰人类生活的代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疾病[1]。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病率已达9.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2]。最令人担忧的是,我国18岁以上居民对于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到来,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治疗一直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因为这种慢性疾病通常只能通过吃药等方式进行控制,而不能进行根治。临床治疗主要依靠降糖药物,并且伴随终生。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其病本身并不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溃烂等[3]。而且在药物的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药物依从性较差等,这都给临床护理带来严重挑战,如何使护理实施更有效果,更能在治愈糖尿病的同时,使其并发症得到有效护理成为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研究方向[4]。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为探索更好的护理模式,对部分患者实施综合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下面就此措施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24例患者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8岁,包括2型20例,1型4例,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9年,伴随高血压12例,高血脂9例,冠心病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8岁,包括2型22例,1型2例,糖尿病病程4~14年,平均9年,伴随高血压11例,高血脂7例,冠心病2例。所有患者糖尿病均经WHO诊断标准确诊,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糖尿病病情。

1.2.2 观察组 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2.2.1 基础能力培养 在进行护理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交往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渗透人性化护理理念,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疾病相关知识,进行社会学、心理学、专科护理技能培训。融入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让护理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

1.2.2.2 健康教育 制订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单与措施,便于护理人员实施有计划的、连续、动态、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评估、教育,针对不同的患病人群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加强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和自我检测,宣传糖尿病危害,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积极戒烟戒酒。

1.2.2.3 基础人性护理 提供人性化服务环境,细致入微的关心患者,护理人员在装束上合体、举止上优雅、态度上和蔼,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生活习惯、需求层次因人施护。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向患者表达着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用充满亲情的话语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患者沟通。

1.2.2.4 人性化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对所提供的药品的适应证、作用原理、作用途径、作用特点、作用强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全面了解,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提高患者依从性,提示药品可能的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磺脲类药物在饭前半小时口服,双胍类药物进餐时或餐后服,阿卡波糖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1.2.2.5 并发症人性护理 糖尿病易合并各类并发症,对于低血糖发作患者,应注意在早期出现症状如心悸、头痛、头晕时能及时发现,祛除诱因,防止低血糖再发。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热的沐浴,防止干燥瘙痒,避免抓伤,对受压处皮肤进行皮肤护理,2次/d,可用手蘸50%的酒精或滑石粉,对局部进行环形按摩,保证溃疡创面充分引流和创面清洁。注意足部护理,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胰岛素等药物湿敷,有条件者进行中药熏洗。

1.2.2.6 心理护理 针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特征,做好沟通,给予安慰体贴,消除焦虑、急躁心理,取得积极主动配合。对于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除抗抑郁药物治疗外,必须配合心理治疗,发生低血糖后,患者心理上存在双重压力,对服用降糖药物感到后怕,应从多方面关心、体贴,予以心理安慰和疏导,促使患者坚持治疗,定期检查血糖、尿糖。

1.2.2.7 其他相关护理 因人而异进行运动护理,逐渐增量,循序渐进,尽量减少空腹运动。加强训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令患者仰卧抬高患肢至45°,维持1~2 min后坐起垂足于床边2 min,并做踝足部旋转和伸屈活动。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溃疡可在床上做踝关节背屈、旋转和小腿屈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为宜。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每餐吃点全谷食物、糙米以及多纤维食物等复杂碳水化合物。

1.2.2.8 特殊人群人性护理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应在孕期严密监测血糖、尿糖、指导胰岛素用量,调整饮食,积极控制糖尿病,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进行健康指导,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特点及危害,做好提前防范护理措施。

1.3 效果评定

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2周,进行效果评定,包括血糖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复发率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血糖控制、并发症改善、治愈率、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护理,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控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胃肠功能紊乱、眼部疾病、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神经末梢病变等[5]。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患者绝对数上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之冠,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约1.139亿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6]。虽然近几年中国群众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成年人一半是糖尿病后备军,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IGT)患病率为50.1%[7]。文献[8]报道在患病人群中大约2/3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足够的血糖控制,而伴随的并发症如低血糖反应、糖尿病足溃烂等均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由于糖尿病至今并无根治方法,一旦患病则终生无法治愈,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意义则十分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21世纪医学服务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的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人性化护理模式逐步应用于临床,使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要求中,使患者无论心理还是生理方面均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和舒适[9]。文献[10]报道,护理服务要参与医院的竞争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患者对服务的感受,注意激发患者的潜在意识,动态发现患者的潜在需求,从各方面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实践中体会到,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且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人性化护理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塑造护士形象,注重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既是疾病的需要,也是患者的需要,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更需要在护理中贯穿人文精神[11-12]。在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中,给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将饮食治疗、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应用等内容结合起来,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在护理实践中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人性化护理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愈疾病、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患者看重的是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体验,对于糖尿病肢端坏疽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人性护理时应注意积极沟通,采取多种措施缓解症状改善微循环、神经功能。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因此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才能治愈。

综上,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素蓉,何玉平.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14):128-130.

[2]姚宏伟,郑美华,刘静.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J].中医临床研究,2012,14(2):110-111.

[3]张敏,段春梅,张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3(6):116-118.

[4]陈小琼.5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循证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225-227.

[5]邓凤梅.护理干预措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实施进展[J].医药前沿,2013,32(16):331-332.

[6]司艳波.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11):222-234.

[7]唐晓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3,21(7):236-238.

[8]姚宏伟,郑美华,刘静.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J].中医临床研究,2012,14(2):110-111.

[9]李敏,蒋云,谢国怀,等.浅谈护理人文关怀[J].医学信息,2012,18(5):189-190.

[10]陈海燕,林娟.人文关怀护理与责任制整体护理融合模式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1(8):225-227.

[10]郑秀君,朱秋芸.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16(8):149-150.